第一篇: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
论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 朱德才
(一)诗至唐,已臻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颇有难乎为继之势。宋人欲与抗衡,唯有另辟蹊径,自创新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再次给人启迪:沿袭和模拟仅能勉强维持命脉;蓬勃的生机,只有来自不断的开拓与创新。
词,作为一种新兴诗体,原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可惜晚唐温庭筠等人在发展令词艺术卓具贡献的同时,却把词引向了“艳科”的小径。及宋,囿于传统偏见,词坛依然沿承五代遗风。代表时风的晏欧词被目为“词中西昆”。柳永创制慢词,又变雅为俗,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艺术魄力及其他原因,毕竟未能为宋词开出一条宽广的革新之路。
苏轼来了。他雄风千里,使词坛快然一新。其何能如此?一则,就文艺思想说,苏轼一贯反对俯伏前人脚下,一贯反对模拟因袭;主张不断开拓创新,主张每个作家应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二则,他本人才华横溢,魄力过人,形诸文艺实践,则不仅诗歌散文,乃至书法绘画,都有戛戛独到的艺术造诣。据此二则,我们很难想象苏轼一旦提笔为词,竟肯寄人篱下。从现有材料看,苏轼进入词坛较晚⑴,那正是“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⑵的年代,但苏轼居高临下,并不以为然。他从事词的创作仅四年,就在《与鲜于子骏》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近却颇作小词”,当指熙宁八年所作《江城子·记梦》、《雨中花·初至密州》等词,“郊外”一阕,无疑是指《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段话表明:第一,即便写婉约言情词,也要有别于柳永,自见特色。第二,已写得一阕绝无柳七郎风味的、别开生面的壮词。第三,尤为重要的是,苏轼在此公然向传统的词风挑战,向风靡天下的柳词挑战,提出要在词坛上“自是一家”,别树一帜。由此可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是苏轼以他那非凡的艺术魄力和艺术才力,在词坛上掀起一股革新的浪潮,使宋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二)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显著的标志是“以诗为词”,而“以诗为词”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凡能入诗的内容,均可入词。“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入也。”⑶此说虽不无夸大,但针对宋初词坛实际,他能从题材与内容的开拓上来评价苏轼的创新精神,可谓卓有见地。
首先,苏轼以词抒发爱国的豪情壮志。众所周知,终赵宋王朝三百年历史,边患不断,爱国精神也就始终贯串两宋文学。然则,北宋诗坛虽不乏关心国事之作,而于词坛却绝少反响。为此,苏轼这类爱国词章在开拓宋词园地上有重要意义。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免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⑴,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朝若用西凉薄,白羽犹能效一挥。
——《祭常山回小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这两篇作品写于同时,无论描绘出猎的场景,抒发豪纵的情致,表达爱国的壮志,乃至用事的手法都极其相似。而且词中不伏老的爱国形象,直抒胸臆的气势,似乎较诗更为突出。这样,苏轼就在内容上打破了诗词界线,把却敌报国的时代主题引进了词坛。
在这类词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中对周瑜形象的刻划,英气勃勃,光采照人,为中国词史上的空前之笔,是苏轼对北宋词坛杰出的贡献。显然,这里寄托着作者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对这首词,近来颇多议论。有人以为是一种“失败者的心理”,有人则以为是“一支胜利的凯歌”⑷。我以为这首词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宜用“失败”或“胜利”来简单概括。全词咏景、怀古、抒情融汇一气,咏景怀古固是为了抒情,但作者的现实之情,也深深寓于雄壮飞动的如画江山之中和雄姿英发的风流人物身上。结处的虚无和沉郁悲壮,掩盖不了通篇热情洋溢、激越健壮的基调。上溯范仲淹的《渔家傲》,下视辛稼轩的爱国词章,此词有不容忽视的奠基和枢纽作用。
其次,以农村田园入词。从《诗经》开始,我国诗坛就不乏描写农村生活的作品。但囿于诗词分流的偏见,中唐以来的词坛绝少农村词。偶有渔父、浣女、莲娃等形象出现,那也是美化了的,缺少泥土缺息。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其中所谓的“渔父”,不过是号称“烟波钓徒”的作者——隐士的自我化身罢了。
苏轼的《渔父》四首,分别写渔父的“饮、醉、醒、笑”,新意不多,但他的一组农村词《浣溪沙》五首,却开创了宋词的新天地。词中不惟景色宜人:绿阴绵延的村庄,软草平莎的沙路;日照桑麻,水光如泼,风吹蒿艾,香气似薰;庄南村北,qiān@⑵车欢唱,几家煮茧,满村清香。而和这雨后清新爽目的农村风光水乳交融的,则是一派喜庆丰收的欢乐景象:“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人们吃着喷香的新麦,喝着舒心的米酒,有的甚至醉卧黄昏路边了。活跃在这一幅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上的,不仅有卧黄昏的醉叟,还有古柳树下的卖瓜者和隔篱娇语的蚕妇,更有那三五成群、踏破罗裙看使君的农村少女。当然,词中的中心形象是“使君”——诗人自己。他一路行来,怡然自得地欣赏着眼前的这一切。一会儿,乐陶陶地询问农家“豆叶几时黄?”一会儿醉悠悠地人渴思茶而“敲门试问野人家”。最后,他居然乐而忘返地动了归田的念头:“何时收拾耦耕身?”“使君元是此中人。”
这组农村词写于元丰元年初夏,时词人在徐州任上。是年春旱,苏轼应民俗至城东石潭求雨。既雨,二麦丰收⑸,作者于谢雨道上作此词。所以说,这组词中所表现的丰收之景和作者的欢快之情,以及由此而组成的一幅“官民同乐图”,自有其值得珍视的生活基础和思想缘由。以后,即便身处逆境,他也没有忘怀农事和人民的生活。元丰四年,他在黄州贬所,又作《浣溪沙》五首。面对友人的深情厚意,面对美酒歌舞,面对满天大雪,他不仅想到了自身的生活困境:“空腹有诗衣有结,湿薪如桂米如珍”,更写道: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据傅干注:“公有薄田在苏,今岁为风涛荡尽”。一方面,置个人的生计不顾,一方面推己及人,但愿瑞雪丰年,民生安足,则己百愁全无。这又是何等高尚的胸怀与情操!把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新制布裘》乐府诗中关怀人民生活疾苦的优良传统,带进向以轻柔婉约见称的令词“小技”中,这无疑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和创举。
再次,对传统题材的开拓与创新。诗言志,词言情。言情,是词的传统题材。苏词中写男女之情的作品不少。其间自有他继承《花间》遗风的一面,甚至偶涉@⑶狎,但确有某些“自是一家”有别于传统的情词,如其《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既无五代词华美香艳的词藻,又没有柳秦词那种放纵@⑶狎的恶态。上片写暮春初夏的郊原之景,清新明丽,生意盎然。“枝上柳绵”两句,情景交融,意境隽永,且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纵然风雨无情,枝上柳绵日见稀少,但“十室之内,必有忠信”,芳草天涯,何愁知音难觅,表现出一种既缠绵又达观的胸怀。下片写墙里“佳人”的笑声和墙外“行人”的愁态,两相对照,极富谐趣。“佳人”翩然归去,不知“行人”中心之既恼。明明自作“多情”,反怪“佳人”之“无情”,读罢令人忍俊不止。但细加玩味,又颇似承《离骚》余韵,别有深意寓焉。张炎说:“词须要出新意。能如东坡清丽舒徐,出人意表,不求新而自新,为周秦诸人所不能到。”⑹当指此类情词而言。
苏轼的言情词不仅别具风味,自有特色,而且“以诗为词”,扩大了言情词的范围,把传统的男女之情扩大到手足之情、师友之情。
苏氏兄弟并具文才,政见与经历也大体相似。他们常有诗词唱和,而又不局限于狭小的手足之情,常饱和着广阔的社会内容,如其《沁园春·赴密州早行寄子由》下片: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先是回忆嘉yòu@⑷初年二苏至汴京受知于欧阳修的情景,可谓风华正茂,才名初展,满腹经纶,以“致君尧舜”相许,大有为国立业的壮志豪情。“用舍”以下,化用《论语》,实寓不满新法之意。然则,词人却能以旷达出之,使作品不致落入感伤的泥沼。苏轼爱弟心切,当其弟不胜逆境之苦时,常寄词相劝,如其《水调歌头》一词,就是由于苏辙的别词“其语过悲”而写的。上片劝以谢安“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州”为鉴,一旦壮志难酬、不若及早引退。下片便设想归隐后的相从饮酒之乐:“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乐天知命中夹杂着无限的政治酸辛,循循诱导中饱和着深挚的手足情谊。至若其“兼怀子由”的名篇《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不仅词意健朗乐观,而且由于诗的高度概括力,更把劝慰手足之情扩大到普天下中秋之夜的“无眠”之人了。
唱和酬答,互通友情之作,在诗来说,并不罕见。但在苏轼前的词坛,却几呈空白状态。苏轼以诗为词,弥补了这一不足。他的友情词,一般说来,具有语新意浓,一扫陈词浮调的特点。“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南乡子·送述古》)这是设想别后孤灯独处的情景。“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这是对前辈师长欧阳修的深沉缅怀。尤应称道的是,他在赠别词中还以政事国事相勉,如“升沉闲事莫思量,仲卿终不忘桐乡”(《浣溪沙·赠陈海州》),“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这实际上已开南宋爱国词人以词唱和、相互激励的先河。又,赠别词最忌流于感伤,不能自拔。苏轼独能以理遣情,在真切的友情中,表现出一种豪放而清旷的风韵: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起句即景起兴,“突兀雪山,卷地而来”⑺,气势非凡!但海潮之涨落,亦如时代之更迭、人事之聚散,古今皆然。上片借景喻理,已为下片抒情张本。过变由理而情。人未登程,先约归期,盖海角天涯,知己难觅。既然约定他年同返西湖山水,以尽“白首忘机”之乐,则今日暂别,又有何伤?通篇清旷飘逸,没有头巾气,不作儿女啼,全凭至情豪气感人。其寄意遥深处,亦足发人深思。
(三)独出新意境和新风格,也是苏轼对宋词开拓与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宋初词坛以晏欧为代表,由于偏重模拟五代,往往少真情实感,个性不分明,因而也就缺乏独特的艺术风格。苏轼与之不同,一方面,他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⑻一方面,他的词中分明活跃着一个富有个性的“我”。可以说,独到的文艺观和强烈的个性化,正是苏轼开拓宋词新境界,开创宋词新风格的重要内在依据。
论苏词的豪放,切不可泥于前人之见,把它的意义仅归于冲破音律的束缚,甚至视为“要非本色”⑼,或称以“别格”⑽。豪放,作为一种新风格、新流派的产生和发展,是就传统的婉约风格和婉约词派相对而言的。无论选择题材上,表现手法上、语言运用上乃至美学意义上,两者都有明显的差异。而它的出现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打破了先前词坛上那种一花独放、一鸟独鸣的沉闷单调的旧格局,迎来了百花齐放、百鸟争喧的新天地。
至于具体论及苏轼豪放词作,应包括两类。第一类为激越雄健、慷慨悲壮之作。第二类属狂放不羁、清旷飘逸之作。舍掉前者,就舍掉了苏轼豪放词的精华;扬弃后者,则不能全面反映苏轼豪放词的本质特色。两者缺一不可。
第一类代表作如《江城子》。词在千骑卷冈、万人空巷的壮阔图景上,活跃着作者自身的形象。他酒酣兴豪,大声疾呼“鬓如霜,又何妨!”他不仅有牵黄擎苍、“聊发少年狂”的出猎壮举,更渴望出使边塞,西北“射天狼”,铲除边患,报国立业。风格豪而壮,雄而健。《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较《江城子》深沉得多。作者凭吊古战场,在对雄伟壮丽山川的描绘和颂赞中,激荡着词人汹涌澎湃的壮志豪情,缅怀古英雄,则在神采飞动,功垂千秋的风流人物身上,倾注着作者无限仰慕之情,遥寄着“致君尧舜”之思。但古今对照,面对壮志不酬、白发早生的严峻现实,不免心中悲愤,这就导致词作在激昂慷慨中带出一种沉郁苍凉的情调。总起来说,这类词更多地反映出苏轼思想中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热情奔放的一面。虽然为数不多,却是苏轼豪放词中的珍品。
《念奴娇》的开端与结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苏轼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这种思想其来有自。早在青年时代,苏轼就写过“百年豪杰尽,扰扰见鱼虾”(《荆州十首》)、“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出峡》)等诗句,这正是苏轼豪放词中出现大量狂放不羁、清旷飘逸之作的思想基础。对这类词,我们不能简单地一笔抹杀。因为在此类作品中,儒、道、释三者,消极出世和积极用世,超脱与执着,颓唐与乐观,冷漠与热情,常是复杂地交织融合,既相互矛盾而又奇妙地统一的。试读其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面对一轮团@⑸明月,诗人浮想联翩。从把酒问月而幻想“乘风归去”——摆脱这恼人的尘世,追求那美好却又飘渺的精神超脱。但他又有清醒、现实的一面,认识到高处清寒,不若人间温暖。于是他高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既脚踏人间泥土,又带出一种飘飘欲仙的风韵。这便是活脱的苏轼!手足阔别,中秋思亲,难免使人感伤。但苏轼却能以理遣情:人之有悲欢离合,犹如月之有阴晴圆缺,此宇宙、人生之常理,自古而然,非自我始。以达观者观之,则人生无限美好,只要彼此健康长驻,即便远隔天涯,仍可藉明月而互寄遥思之情。愿普天下今夕对月“无眠”之人都得到宽慰,都美好地生活下去吧!咏物抒情,如此水乳交融,人间天上、理智感情的矛盾和统一,被渲染得如此诗意盎然而又乐观开朗,词人的独特个性,得到如此生动鲜明的表现,通篇雄放清旷,正是苏轼这类词的独到成功之处。
“乌台诗案”以后,苏轼思想中固有的佛老意识也随之有所发展,因而在词作中也就益发向往超逸清空的境界,以求自我精神解脱。如同是中秋抒怀,其谪居黄州时写的《念奴娇·中秋》便与“丙辰中秋词”有异。上片“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飞鸾来去,人在清凉国”,纯属一派虚幻空灵之境。下片写他月下的狂歌、豪饮、醉舞,写他“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直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羽化而登仙”的形象。
随着黄州之贬、而后一再远贬惠州而儋州。但他却没有在精神上一击即溃,而是人也不改其乐,词也不易其风。他的《定**》词,借他人之事,抒自身之情。其下片云: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爽朗的微笑驱散了岭南的瘴气,豁达的胸襟迎来了心中的故乡。简直不以贬谪为苦,反以“远游”为乐了。此种境界和风格,在词坛上是前无古人的。
咏恨山怨水、惨红愁绿之景,抒生离死别、伤春悲秋之情,向被视作词中的“当行本色”,然这类传统篇章,毕竟境界狭小,风格靡弱,不能敞人胸怀,给人以健康的美感。苏轼的咏景之作,大多能别开生面,自成境界,如:
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水调歌头》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满江红》
小舟横截大江,卧看翠壁红楼起。
——《水龙吟》或雄山奇水,穿空裂岸,撼人心魄;正明净倒影,却骤然浪起舟舞;或江水滔滔西来,翻滚着阵阵乡情;时而又梦渡春江,回望云间翠壁,都能表现出苏词不同于晏欧柳秦的独到风格:坦荡的胸怀,阔大的境界,鲜明的色彩,奇思妙想而又势豪气壮,给人以一种健康明朗的美的艺术享受。
苏轼咏景词不仅以雄奇阔大见称,尤喜陶情山水,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强烈追求,进而造就一种忘我自乐的艺术佳境。试读其《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派皎洁月色,空灵晶莹,实“非尘世”之景。词人酒醉,乘月夜行。马惜障泥而骄,人爱芳草欲眠,已微露怡情山水,乐而忘返之旨。下片更是妙思横溢,奇笔生春。白璧美玉喻月光水色,已觉新鲜,用“踏碎”坐实,尤为奇特,因不忍搅乱“一溪风月”,竟不教马踏“琼瑶”,对月下美景真是到了酷爱的程度,以致终于醉卧桥头,直待杜宇啼晓了。——这样,苏轼就为宋代咏景词开出了一条新路。
苏词豪放而清旷的独到风格,有时在一些平凡的生活小事上也表现得相当出色,能出前人难具之情,步前人未到之境:如其《定**》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前又有小序云:“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中途遇雨,本系寻常细事,词人偏能就此写出不寻常的生活情操和人生哲理。风狂雨骤,众皆狼狈,唯独词人“吟啸徐行”,表现出一种泰然自若、悠闲潇洒的风度。人生风雨无常,政治风云尤难逆料,但作者却豪迈地宣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展示出他坚持操守的崛强品格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旷达情怀。读此,顿觉一股豪气迎面扑来,使人心胸为之一舒。下片先写自己对“春风”和“斜阳”的亲身感受——冷暖莫辨,喻理于景,为下文张本。结拍转出主旨:“也无风雨也无晴。”以晴雨喻忧乐:自然界既无风雨冷暖可言,则人世间又何必斤斤计较于沉浮忧乐?他所孜孜以求的就是这种忧乐两忘的无差别的精神境界。诗人晚年远贬海南时,作《独觉》诗结云:“@⑹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足见他对这种境界的酷爱之情。
虽然,读苏轼豪放词,我们对其骨子里的人生如梦、超尘遁世、虚无缥缈的哲理思想,应有足够的戒心和清醒的认识,但总起来说,苏词感情之坦率真切,个性之鲜明活脱,胸怀之旷达开朗,运笔之挥洒自如,词风之豪纵飘逸,确能开人心胸,新人耳目,具有开一代新风的巨大作用。
(四)晚唐五代词,较少咏物,而《东坡乐府》中的咏物词,无论数量之多,咏物面之广,都是空前的。苏轼对咏物词的开拓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荷花媚》)。不妨认为这是苏轼对咏物词的一项艺术要求,即无论咏什么,务必写出它们各自的独特风貌。这个“风流标格”,不仅指形态,更指精神。其《定**·咏梅》,即可谓以神取胜之作: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余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⑾石曼卿有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句,苏轼以为皮相,故言“诗老不知梅格在”。苏轼在这首词中,不仅自出新意,以传神之笔写出了红梅独特的“风流标格”,而且生动地展示了作者高洁不阿的品格。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其所以“偶作小红桃杏色”,是因为“自怜冰脸不时宜”。尽管如此,她那种不随时物的“闲雅”之态,“孤瘦雪霜姿”的本质,却绝不可变。这才是真正的“梅格”!也正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那种不随波逐流、坚持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自我写照。刘熙载慧眼独具地指出:“‘雪霜姿’,‘风流标格’,学坡词者,便可从此领取。”⑿
第二,运用拟人化手法,充分展开想象,对所咏事物从形到神作多层次的描绘,如其被许为咏物“最工”⒀的《水龙吟·杨花》: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此词遗貌取神,“和韵而似原唱”⒁,说明词人才力过人。“似花还似非花”,起句便自高妙无比,奠定一篇咏物宗旨:“似花”,“非花”,两者不即不离,若即若离。唯其即,方能使种种比兴,不离本体,有迹可求;唯其离,方充分展开想象,而不失之呆滞。以下写杨花离枝坠地,犹如思妇被弃,貌似“无情”,实是“有思”。而思妇的柔肠百转、娇眼困酣,恰犹如柳枝的细软婉曲,柳叶的飞坠无定。“梦随”三句化用唐诗《春愁》入词,杨花随风飘舞,起落往返;思妇离魂寻郎,飞越万里,莺呼梦回,既摄杨花之魂,又摄思妇之神。相形之下,原作名句“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就不免黯然失色了。下片,作者另辟蹊径,想象越发奇妙。词以落红陪衬,写出春事已尽,却又一往情深,从“晓来雨过”着笔,去追踪杨花的最终归宿。不想唯见池萍零乱,三分春色,委身黄土,付于流水,了无踪迹。至此,思妇的惜春、恨春之情,连同“美人迟暮”之感,就被发掘得淋漓尽致了。结句画龙点睛,遥应首句,说明花人合一的题旨,于舒卷自如中,亦见严密之章法。咏物至此,可谓神化之工。
第三,“词源于诗,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⒂一般说,北宋咏物词重在自然明快和涵浑的意境,不甚寄托。南宋兴咏物词,重在字句的工巧和典故的运用,尤重寄托。苏轼的《卜算子》咏雁,既体现了北宋咏物词的艺术风格,又开南宋咏物寄托的先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片写鸿见人。“幽人独往来”,是实写,但亦如飞舞于月空的缥缈孤鸿,此实中有虚。“缥缈孤鸿影”,是虚写,但亦如静夜徘徊于小院的幽人,则虚中见实。总之,虚实映衬,人鸿合一。换头专就鸿写,但仍语语双关,由鸿见人。其间孤鸿的形象从行动上的惊起回首、拣尽寒枝、终栖沙洲,到心灵上的有恨无诉、自甘冷寞,形神十分鲜明丰满。此词有所寄托,古今公认,但对所寓内涵,说法不一⒃。其实,词作反映的是作者贬黄时期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词人月夜难寐,独步静院,偶见孤鸿掠影,一时景与情会,遂将无限眷恋、哀怨、幽愤之情,清高自守,自甘寂寞之志,尽借孤鸿形象倾吐而出。全词情与景、人和物高度融合,自然涵浑,已达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艺术胜境⒄。
总之,苏词在思想上艺术上虽不无缺陷,但苏轼对宋词的开拓与创新之功却是空前的,影响所及也是深远的。以后,辛弃疾承流接晌,而又别开新境,将宋词艺术推向又一新的高峰,固赖时代及个人因素,但推本溯源,实亦得力于苏轼。注:
⑴按朱qiáng@⑺村《东坡乐府》编年,首篇《浪淘沙》(“昨日出东城”)作于熙宁五年正月,则苏轼已三十七岁,诗文早负盛名。
⑵叶梦得《避暑录话》
⑶⑿均见刘熙载《艺概》
⑷见《齐鲁学刊》80年第一期
⑸苏轼又有《浣溪沙》云:“惭愧今年二麦丰,千歧细浪舞晴空”,亦见词人欢庆丰收之情。
⑹张炎《词源》
⑺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⑻苏轼《答谢民师书》
⑼陈师道《后山诗话》
⑽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⑾苏轼又有《红梅》诗,主旨与此相同。
⒀⒁王国维《人间词话》
⒂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
⒃或附会男女情事,见龙辅《女红余志》;或主《考pán@⑻》说,见《类编草堂诗余》引@⑼阳居士语,但失之逐句索隐。
⒄参见周济《宋四家词选》和《介存斋论词杂著》
【外字】@⑴原字为山右加献
@⑵原字为红繁体字的左半部右加操右半部
@⑶原字为女右加蝶右半部
@⑷原字为社左半部右加右
@⑸原字为口里加栾
@⑹原字为修的右下半部改为羽
@⑺原字为 强字的繁体字
@⑻原字为般下加木
@⑼原字为鱼的繁体字右加同
原载:《文史哲》198304
第二篇:宋词精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宋词精选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红窗迥 柳永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江梅引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慢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定**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蝶恋花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御街行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玉楼春(春景)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a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
红瘦。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辛弃疾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水调歌头 舟次扬洲和人韵》辛弃疾
落日塞尘起,胡骑猎清秋。汉家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髇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都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木兰花慢 席上呈张仲固帅兴元》辛弃疾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谢池春•壮岁从戎》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水调歌头 多景楼》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鹊桥仙 七夕送陈令举》苏轼
缑山仙子,高情云渺,不学痴牛女。风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示儿》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书愤》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渺,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蝶恋花•陌上箫声寒食近》陆游
陌上箫声寒食近。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千里斜阳钟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海角天涯行略尽。三十年间,无处无遗恨。天若有情终欲问。忍教霜点相思鬓。
《菩萨蛮•江天淡碧云如扫》陆游
江天淡碧云如扫。苹花零落莼丝老。细细晚波平。月从波面生。渔家真个好。悔不归来早。经岁洛阳城。鬓丝添几茎。
《书愤》作者: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易经独不遭秦火,字字皆如见圣人。汝始弱龄吾已耄,要当致力各终身。
勤劳勇敢 1 自强不息
第三篇:论刘禹锡在中唐诗坛的开拓与创新
论刘禹锡在中唐诗坛的开拓与创新
摘要:刘禹锡,中唐诗人。他虽然不是唐代诗人中最优秀的,却是非常独特的。他的诗歌创作别具一格,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受到评论家传统评论思想的影响,刘禹锡历来不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研读刘禹锡有代表性的诗歌,走进他的创作世界,探讨刘禹锡在中唐诗坛的开拓与创新,从而认定他在中唐诗坛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唐是一个动荡又特殊的时期,“安史之乱”彻底摧毁了盛唐繁荣的局面。而刘禹锡的命运始终与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特殊的时代塑造了特殊的刘禹锡。本文首先探讨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刘禹锡在政治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创作方面的开拓。
盛唐之后,中唐诗坛经历了大历年间的短暂低潮,涌现了以韩愈、白居易、李贺为代表的大批优秀诗人。但刘禹锡却以其别开生面的民歌体乐府诗创作,独领风骚。本文第二部分研读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探讨他在诗歌创作体裁方面的创新。
一个既勇于全面开拓又大胆创新的诗人,对后世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刘禹锡诗歌创所取得的成就犹如他自己在诗歌中写到的“千淘万滚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一样,应该得到后人的承认与尊重。
关键词:中唐;文人政治;民歌体乐府诗;开拓;创新 1引言
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刘禹锡在当时就受到白居易等人的高度评价。此后,历代对刘禹锡的研究从未间断。主要的研究热潮出现在两个时期:一为北宋时期以苏轼和黄庭坚为主的研究、效法;二为新时期的近几十年,在现当代老中青学者手中,刘禹锡的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
北宋时期的学习、·研究热潮以刘禹锡“须有来处”的创作主张为主。他们认为刘禹锡的某些作品已开“江西诗派”的风气,在普遍喜爱刘禹锡诗歌的基础上大量效仿、化用他的诗句。这一时期的学习、研究集中在刘禹锡诗歌的创作主张和用意深远、曲折含蓄的艺术特色方面.新时期的研究,早起60年代的卞孝首先生,后至研究成果颇丰的肖瑞峰先生,他们都对刘禹锡做过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尤其是肖瑞峰先生更是凭借他独得的海外资料,将刘禹锡的研究范围延伸到了海外,做出跨国性的横向探寻,论述了刘禹锡的诗歌对日本诗坛的影响。卞孝置父子所著的《刘禹锡评传》、肖瑞峰所著的《刘禹锡诗论》都是系统研究、综合考查的学术巨著,令所有研究者叹为观止。
但也正是由于研究的全面、系统,也可能导致诗人最具特色的诗歌创作淹没于整体研究的面面俱到之中,反而无法让人真正领略他诗歌创作的独特风采。
本文拟从开拓与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具体探讨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价值所在。一个敢于开拓的诗人是斗士,一个大胆创新的诗人是勇士,把二者都争取做到极致的诗人在中唐只刘禹锡一人。
中国当代诗坛是喧嚣而沉寂的。喧嚣是因时代背景之丰富多变可以让诗人们有广阔的空间去驰骋;沉寂是因为当代诗人们将自己的思想拘囿于狭小的范围,功利的绳索束缚了他们创新的手脚。向刘禹锡这样勇于开拓和创新的诗人学习意义尤为重大.2思想内容的广泛开拓
刘禹锡是个高产的诗人,他在70年的人生历程中,创作了大约800首不同形式的诗歌。其题材内容之广泛、思想感情之丰富、艺术特色之鲜明令人折服。这些诗歌中不但有表明心志的政治诗、纵横古今的咏史怀古诗,还有闪烁理性光芒的哲理诗。而他不步前人后尘、敢于在同代诗人中独树一帜的开拓精神与创新追求是这些诗歌真正的价值所在。2.全面体现政治生涯的感悟
我们一直认为,中唐是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然而,这一时期的变化不仅限于此。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任用王叔文、王坯等人,开始了中唐最为重要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唐顺宗任用文人进行政治革新,是由皇权政治向文人政治转变的一个尝试。虽然“永贞革新”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一难得的尝试,还是给单调的中国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增添了一抹亮色,并且对北宋文人的政治革新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禹锡因被王叔文赏识,主动、积极的参与了“永贞革新”.由于受到“永贞革新”失败的影响,刘禹锡经历了22年的贬滴生涯,其诗歌思想内容的开拓性就首先表现在政治诗的创作中。刘禹锡参与革新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他才华横溢,·立志高远,抱负远大。他在《华山一歌》中写到:
洪炉作高山,元气鼓其秦。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灵踪露指爪,杀气见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幸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万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诗中写华山峻拔的形象、非凡的气概和矫世厉俗的力量,实际上溶入了作者自己的影子。诗中表明,他追求的目标不是富贵荣华,而是高尚的品格和突出的贡献。
“永贞革新”给昏暗的中唐政治生活划出了一线新的希望,也使刘禹锡的政治活动和生活轨迹达到高潮。刘禹锡以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革新运动之中,对政治前途充满信心与希冀,诗人这时的心情从他写的《春日退朝》一诗中可见一斑: 紫陌夜来雨,南山朝下看。戟枝迎日动,阁影助松寒。瑞气卷绢毅,游光泛波澜。御沟新柳色,处处拂归鞍。
诗中描绘新雨后的艳阳春光以及瑞气浮掠的宫殿,象征着革新伊始崭新的政治气象;抒发了作者兴奋的心情。
从上述的诗歌中我们分明可以体会到同唐代多数有成就的诗人一样,刘禹锡不甘心只做一个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但“永贞革新”的失败使刘禹锡受到牵连,从此他经历了长达22年的贬滴生涯,以诗言志成为他在逆境中的主要寄托。诗人创作大量的政治诗,将政治生涯中的感受广泛的表达出来,无所不包。
首先,诗人在诗中充分的抒发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既深沉内敛,又慷慨激昂。
以《学阮公体三首》为例,来体会其如何以政治诗的创作排遣苦闷,表达不肯自甘沉沦的可贵精神。
其一: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
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已? 这是诗人对目己过去政治活动的总结。诗中描绘丁目己在年轻时就胸怀大志,信仰法制而不屈从于世俗,抱着激流勇进的豪迈精神一往直前,却未提防敌人的阴谋,以至连遭挫折与失败的不幸经历。然而诗人并未低沉,“三折乃良医”正是诗人以失败的教训来激励斗志,增强对未来信心的鲜明写照。
其二: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鹜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诗中“朔风”“秋霜”“老骥”“绝塞”,似有一点伤感的情调,但老骥虽处绝塞荒漠,仍然奔驰向前,鹜禽见秋霜而扶摇长空,搏击万里,这道出了诗人勇敢地迎接命运的考验,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凛凛襟怀。结尾两句在磨练心志,激励自己继续向前。
从《学阮公体三首》之三中,会更清晰地看到诗人效法前贤“忧国不谋身‟,不随波浮沉的崇高品格,其豪迈悲壮的诗风跃然纸上,使人动容: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不学腰如馨,徒使断生尘。
而《浪淘沙词九首》之八写到: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过客似沙沉。
千淘万流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面对排空浊浪,诗人依然矢志不移的高尚品格。残酷的政治斗争的迫害,不仅没能使诗人屈服于权贵,反而使诗人愈加坚强与豪放。
他的政治诗创作不仅表达个人之思,还表达了诗人在被贬滴的偏远之地对朝廷重大事件的关注,这对一个被当权者遗弃的悲情政治家而言是很难得的。著名的有《平蔡州》三首,以其二为例:
汝南晨鸡哩猩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词:“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诗的开头两句看似平易,实际上很见匠心。雄鸡报晓,鼓角不悲,在和平、安宁的气氛中透露出胜利的消息:暗无天日的蔡州城终于天亮了。攻城拒守,本来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城破之日,往往是一片悲惨景象,现在却是升平景象,人民更加安居乐业,这是多么神奇!诗人这样写,不能不使人对李将军用兵如神、雪夜奇袭蔡州表示赞叹。这同下面写路旁老人的感泣和致辞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淮西藩帅以区区三州之地,负隅顽抗达三十年之久,是靠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来维持的。据《资治通鉴·唐纪五十六》记载:“昊氏父子阻兵,禁人偶语于涂,夜不然烛,有以酒食相过从者罪死。”平蔡以后废除苛法,“蔡人始有生民之乐”。
刘禹锡此诗的选材和主题思想充分体现他关心国家统一,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 运的无私情操。
刘禹锡不但用自己创作的政治诗抒发感情,表达心志,而且把这类诗歌的创作当成自己与政敌斗争的武器,写下许多对政敌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的作品,如在贬居朗州时所作的《聚蚊谣》:
沉沉夏夜闲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嘈然效起初骇听,殷殷若自南山来。
喧腾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聪者惑。露华滴沥月上天,利嘴迎人看不得。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娓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
诗歌把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比为渺小、可恶的蚊虫,表现了诗人对他们鄙夷不屑和极端痛恨的感情。“殷殷”原是形容雷声的,“殷其雷,在南山之阳”(《诗经召南殷其雷》),诗人借以形容蚊子的叫声,可以说是竭尽夸张之能事。诗中写他们的丑行是:“喧腾鼓舞”“利嘴迎人”。这容易使人联想“永贞革新”失败后宦官、权臣得意忘形之状和对革新运动参加者肆意中伤的情形。一刘禹锡曾说:“骇机一发,浮谤如川。”(《上淮南李相公启}})又说:“虽欲周防,亦难曲施。加以吠声者多,辨实者寡。飞语一发,护言四驰。”(《上杜司徒书)))这首诗就是对那些造谣中伤者的回击。此类讽刺诗还有《有獭吟》《昏镜词》《百舌吟》等,都善于 抓取有形的事物,截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片断,加以艺术的升华和概括,投向自己的政敌。刘禹锡这种对于黑暗势力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在以后的很多年一直保持着,成为他政治诗的一个重要主题。
再如《元和十一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刘禹锡在得到宪宗诏书后,与柳宗元、韩泰等人回到了长安,诗歌创作于此次回京。这里,刘禹锡以玄都观暗指朝廷,用桃树影射当时的朝中权贵,感慨远离京都的寂寞,对势利小人一时得逞、春风得意加以讽刺,语意委婉有致。
虽然在此之后,刘禹锡不断遭受贬滴的厄运,但是直到元和二十四年,他再次回到长安时,创作了《再游玄都观绝句》,从中能鲜明的感受到诗人对昔日权贵的轻蔑和自己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自豪: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读这首诗,仿佛听到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不禁使人联想到昔日靠镇压“永贞革新”上台的人物,曾经是那样不可一世,现在终于一个个地在时间和政治斗争的旋涡里淹没了。作为当事人,能亲眼看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伟大的胜利。
与此同时,刘禹锡在贬滴的特殊经历中,通过政治诗创作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的意志,更是其他同时代、同遭遇的诗人所不及的。
柳宗元的经历是和刘禹锡最为相近的,他们同登进士,同图革新,最后又同遭贬滴。柳宗元的诗枯淡境深,请人方东树说:“柳子厚才又大于梦得,然境地得失,与梦得相似。”(《昭昧詹言》卷十八)境遇上同样被贬的柳宗元,是象屈原一样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他不忘朝廷,尽忠报国,以屈原、贾谊自比,执着地追求理想,一旦理想破灭,他就被绝望地推向了无底的深渊。在长期的贬滴生涯中,柳宗元试图超越苦难的方式是寄情于山水,过一种类似隐士的生活,“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别舍弟宗一》).淡泊潇洒生活的背后是柳宗元痛苦执着的心,偏远弃置的山水中透着一种 凄凉和寒意.“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山水只能暂时慰藉诗人的心灵,最后他还是陷于无尽的痛苦和悲凉之中,抑郁愁苦,客死他乡。刘禹锡在挽诗中表达了对挚友深切的怀念:“纵有邻人解吹笛,山阳旧侣更谁过?.”(《伤愚溪三首》之三)显然,同样是遭贬,柳宗元较刘禹锡远为愁苦,心境上更近抑郁,这些都使得柳诗少有振作的气概。
白居易一生中升迁、贬滴交替进行。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一举得中,元和元年以第四等入选,调任周至县县尉。元和二年授官翰林学士,同年四月任左拾遗。但白居易终不得志,于是渐趋消极,不仅写出“栖心释梵,浪迹庄老,.知足保和”
(《旧唐书列传》一百一十六卷)的文字,甚至还写有“生死无可无不可,达哉达哉白乐天”(白居易《达哉乐天行》)的诗句.他在被贬之后写的讽刺诗越来越少,闲适诗、伤感诗却越来越多。与之相比,屡次的贬滴却使刘禹锡更加的坚强、执着、傲然不群.正如诗人自己所言“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砒柱”(《咏史二首》之一)。宝历二年,刘禹锡奉命卸任至洛阳。途经扬州,与白居易相澎白居易在酒席上赋诗言怀,情绪比较低落。刘禹锡当场写了一首答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就是著名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间“沉舟”一联闪耀理性的光辉。他虽然长期遭遇不幸,但不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一片黑暗,而是能够正确认识到: 即使自己成了“沉舟”和“病树”,客观世界仍然是美好的,社会照样前进。他对“千帆过”“万木春”的蓬勃景象表示欣慰。白居易原诗的颈联是:“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蹬陀。”刘禹锡所拟的“沉舟”一联,显然包含着对白居易的劝勉之意。白居易早年“急于兼济”,经贬滴江州的打击后,“独善”思想抬头,但“独善”与“兼济”在他后期生活中又始终是心灵深处纠缠不休的一组主要矛盾。而刘禹锡虽对“二十三年弃置身”感慨颇多,但失败和挫折更激发起他奋发的勇气、斗争的豪情,这种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是白居易所远不可及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遭受沉重打击,失去了在朝廷中发挥才干、实现抱负的机会。于是,他寄情笔墨,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逆境中的乐观豪放,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政敌辛辣,的讽刺、与之不屈抗争的意志,是刘禹锡此类诗歌的主旋律,我们在他的政治诗中处处可以看到政治风云变幻时作者和命运进行抗争的印记。
置身于中唐社会,无数文人在社会风雨的飘摇中放弃了对理想的追逐,而刘禹锡则穷且愈坚,不坠青云之志,以诗言志,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斗士的身影,在诗坛上广泛开拓,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坚毅与执着,是刘禹锡政治诗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而这一切是刘禹锡所独有的。2.2借古抒怀与借古讽今的结合
22年的贬滴生涯对于心高志远、渴望有为的刘禹锡是漫长而痛苦的,但是辗转于南方各个任所的旅途上,又使得许多饱含历史沧桑的古迹进入他的视野,从而使诗人内心激荡着的丰富的情感找到一个更为含蓄蕴藉,却一样酣畅淋漓的表达途径。在此期间,刘禹锡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咏史怀古诗,借古寓情。诗歌彰显着坚韧而不失厚重的底蕴,读后令人感慨尤深。
首先,诗人在作品中通过对古人、古事、古迹的描写、评价,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态,沉郁感人.如作于夔州任所的《蜀先祖庙》
天地英雄气,干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株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在这里,他钦佩并盛赞先主刘备建立蜀国政权与吴、魏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并力争恢复汉家一统江山的伟绩与大志,暗喻着自己辅佐人君匡扶天下、一扫妖氛的远大抱负。诗中他鄙视后主刘禅的昏庸、卑怯和断送祖业,隐含着作者对当朝皇帝的讥讽。他羡慕诸葛亮遇刘备后得以展其谋略,感伤自己不遇明主,被贬到夔州荒蛮之地。然而,不管条件如何艰苦、遭受的打击如何残酷,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奉赠韦左压丈二十二韵》)的雄心并没有衰减。
再如《观八阵图》:
轩皇传上略,蜀相运神机.水落龙蛇出,沙平鹅鹤飞。
波涛无动势,鳞介避徐威。会有知兵者,临流指是非。作者把黄帝与孔明作八阵法的历史传说与记载结合起来,表达了对孔明的羡慕与敬仰,同时表明自己虽身羁困境,但壮心未泯,自信必有机会指点江山,主宰沉浮。现实中的刘禹锡虽报国无门,但他坚信“永贞革新”是正确的,所以怒而不衰,底气较足,暗寓自己定会有时来运转、东山再起之日.刘禹锡还在诗中以古贤为榜样,寻求精神慰藉,抒发百折不挠之志。作于朗州的诗歌《咏史二首》之一即表达着作者这样的思想:
„膘骑无非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砒柱。
在这里,作者敬佩汉代任少卿不弃失势旧主卫青的忠贞品格。表示自己要学习古人,虽然世道不安、革新失败、形势日趋险恶,但他的意志还象中流砒柱一样,挺立不倒,坚不可摧.刘禹锡在朗州前后,回京的愿望最为强烈,他多次上书李吉甫、„杜佑、李绛、武元衡等当权人物,要求北还,比如他的《上杜司徒启时滴朗州》和《滴九年赋》都表达了久滴不还的愁怨.刘禹锡不是平庸无志之辈,他总希望早日结束贬滴生活,北还朝廷,共拯苍生黎民。他这种心情一直贯穿于贬滴生涯中,直到后来贬至和州时,此心情仍很强烈。《望夫石》一诗写到: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己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此诗表层描写的是传说中的妇女终日站在山上等待丈夫回家,直到身化孤石仍然苦苦相望,几千年来身形未变、心情不改的故事。作者以此暗喻自己在贬滴生涯中从未中断对帝京的思念,日夜渴望回朝廷为国家和君主效力,虽空等了十多年;„处境未变,但心情犹存,忠贞未改。
刘禹锡贬滴朗州时,正是政敌势力最强、气焰最盛、行为最猖撅之时,革新力量所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他以诗为媒介,表达了对忠信见忌、奸按得势的社会现实的愤慈和无奈,如《咏史二首》之二:贾生明王道,卫缩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诗中他感慨自己“有宰相器”却命同贾生,被贬至荒远他乡,而奸怪只会害人,胸无良才,却身名俱荣,稳居尊贵之位。忠于国家,效命朝廷,却被奸恢谗害一,并受到皇帝的猜疑和部分朝官的嫉妒,诗人的心情是是极不平静的。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正是“峡水千里,巴山万重。空怀向日之心,未有朝天之路”(刘禹锡.《夔州谢上表》)。如诗人过楚州时所做《韩信庙》一诗: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诗中引用了汉代韩信因计高功卓、被刘邦猜疑忌惮、后来终被吕后诱捕杀害这一给后世无数贤德高才之士造成巨大心理压力和隐忧的历史典故,以此来暗寓“永贞革新”之后,“二王八司马”to或杀或贬的悲惨遭遇,都是受到权臣嫉恨和好任谗害所至。其次,如果诗人在目光所及的古迹里、思想所驰的时空中,只是一味着眼于个人之思,那么这样作品的思想内容则太狭隘了。在咏史怀古的作品中,诗人更是以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现实的严肃思考,借古讽今,既有对当权者的劝诫,也有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入思考,发人深省。
他在咏史怀古诗中首先针对中唐时期国纲日乱、国政日衰、国运危机四伏的状况,以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现实社会的严肃思考,借古言今,暗讽当权者,为其提供执政的借鉴,他《松滋渡望峡中》写到: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诸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此诗表面上是写景纪行,实际上借用了楚国、秦朝、蜀汉等都曾胜极一时,但后来因内政腐败、残暴不仁、穷兵簇武而相继灭亡的史实,发出了深沉的历史兴亡的慨叹,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其次,《金陵怀古》一诗:
潮满冶城诸,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前两句仿佛告诉人们:冶城和昊国的雄图霸业一样,早已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尽管亭子和夕阳依旧,但人事却己全非。诗在开头两句把盛衰对比巧妙的从景语中道出,使诗歌一落笔就紧扣题意,自然流露出吊古伤今之情。一时序虽在春寒料峭之中,那江心不沉的战船—蔡洲却己长出一片嫩绿的新草:那向称金陵门户的幕府山正雄视大江,山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光景依然如旧。这一联熔古今事与眼前景为一体,“新草绿”“旧烟青”六字用得醒豁鲜明,情景交融,为下文的感慨作铺垫。颈联承上两联转入议论,诗人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并示警当世。六朝的繁华哪里去了?当时的权贵而今安在?险要的山川形势并没有为他们的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国家兴亡,原当取决于人事!诗人含蓄地把鉴诫亡国之意寄寓于一种音乐现象之中,可谓意味深长。全诗表达了社租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而《西塞山怀古》一诗写道:(二王:王叔文、王任八司马:韦执谊、韩哗、韩泰、陈该、凌淮、程异、柳宗元、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幅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此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象是在客观的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翻一翻历史,便知道唐宪宗时期,朝廷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公元821年到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嘲笑的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这正是对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一击。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被白居易赞美为“吾知后之诗人无复措词矣”的《石头城》一诗则饱含着复杂的情感,作者写道: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的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处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刘禹锡作为中唐政坛激进力量的代表,沪永贞革新”的中坚,在革新运动失败后,长期遭受贬滴,久居南荒蛮瘴之地,在身心方面承受着巨大的打击和迫害,因而在内心里有着深深的怨愤和强烈的不满。但他有着朴素的哲学思想,加之生性达观豪迈、意志坚强,所以他能够在逆境中挺立不倒,表现得豁达大度、豪迈乐观。也正因为如此,在长久的贬滴生涯中,他才能够不忘记自己作为政治家的中兴之志,他才能够永葆以国事为重的宽广胸襟,并怀着对唐王朝国运衰败的深重忧虑,以古史和古迹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从对古人、古事、古迹的评析中,探索政权兴衰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唐王朝提供政治借鉴。这样清醒的认识,这样时刻不忘在目光所及的古迹里,思想所到的古事、古人中表达为国尽忠效力的胸怀,在中唐咏史怀古诗的创作中也是首屈一指的。2.3深刻哲学思想的广泛渗透
西方哲学思想的中心是认识论,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角度认识世界。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与之有本质的不同,它更多的着眼于政治、伦理、人生、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角度来看问题。作为一个经历生活与政治磨难的贬滴诗人,刘禹锡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能超越苦难、以诗言志,更在于他能将自己的阅历、观察和感受上升为哲学层面的思考,由外向的激情进发转入深沉睿智的内省,形成对生命、人生、命运和历史的深刻感悟和理性认识。在诗歌创作中刘禹锡突破了沉重悲愤的贬滴情怀,形成了独特深邃的理性哲思,在他的许多诗作中我们都会感受到诗人深沉而凝重的哲学思考,这无疑是其诗歌创作最具意义的开拓。
我们首先通过中唐时期,爆发于韩愈、柳宗元之间的一次哲学论战,来了解其朴素却可贵的哲学思想。刘禹锡支持柳宗元的观点,认为人和世界都是物质的,人是“动物之尤”。他继承了前人天人相分的观点,在《天论》中写到:“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相交胜耳。”在哲学思想上,他以战斗精神和理论创造,批判了天命神学世界观,总结了先秦以来关于天人关系问题的长期争论,其无神论思想,从内容、体系、战斗性和科学性方面来看,不仅在唐代是最为突出的,而且在中国哲学史上也以其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而占有独特的地位。刘禺锡以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思维来论述天人关系,表达出深刻的哲学思考。折射在他的诗歌中,很多作品哲理深刻,既涉及个人,也思考人生、历史。我们分别研读: 首先,他在诗歌中表达个体的人生理念,例如《有獭吟》:有獭得佳鱼,自谓天见怜。先祭不敢食,捧鳞望清玄。人立寒沙上,心专眼涓涓,渔翁以为妖,举块投其咽.呼儿贯鱼归,与獭同烹煎。关关黄金鹦,大翅摇江烟。下见盈寻鱼、投身掌洪涟。摧擎隐鳞去,哺雏林岳颠。鸦乌知伺隙,遥噪莫敢前。长居青云路,弹射无由缘,何地无江湖,何水无鳍鲤。天意不宰割,菲祭徒虔虔。空余知礼重,载在淹中篇。
诗人在诗中刻画了两个对立的形象,一个是迂腐的獭,一个是活得自由自在的黄金鹦。诗人对獭形象的处理充满尖锐辛辣的讽刺意味,而对黄金鹦的生活态度却十分欣赏,通过两个形象的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不靠天、不靠地、不靠他人,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生活,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自由。因为对历史发展规律有着十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刘禹锡在此基础上形成了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例如‘浪淘沙词九首》之一写到: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诸,回唱迎神三两声。此诗通过对淘沙的流水片刻不停这一景象的描述,引喻出历史风云如那流水的前 波后浪,淘炼着真金,历史潮流吞噬的只是象屈原那样有高尚情操的人的肉体,而他的精神却永远流传。此诗虽语言浅显,却哲理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崇高敬仰以及对历史规律清醒的认识。
刘禹锡非常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所以他拼搏奋斗,积极投身历史、社会的大潮中去。但他又意识到个体生命是有限的,到一定时期必然会退出历史舞台,对此他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一味的感伤,而是既有感慨,又很达观,并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例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曾经那样渴望轰轰烈烈的做一番大事业,但被贬到巴山楚水之间,几乎与世隔绝,犹如“沉舟”和“病树”。但,}ij;}锡想到的是自己虽然落后了,周围仍然是千帆竞发、百驹争流,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此诗沉郁中见豪放,抒发了悲愤不平之情,更表达了豁达的襟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颈联所包含的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富有深刻的哲理,更是常被后人称道。
诗人在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同时,也将切身体会上升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认为人生苦短,也认识到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也无法抗拒,这在《翠微寺有感》中有精彩表现: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坐生浮埃。身为一国之君的唐玄宗生前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死后同普通百姓一样的寂寞凄凉。作者由此表达出了人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在生死面前王侯将相、贫民百姓都人人平等的观点。他认为,正是个体生命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才构成了宇宙生命的永恒和世界的变化。
不仅如此,刘禹锡对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现象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风雨 飘摇的唐王朝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他采用咏史怀古的形式,表达深深的忧虑,蕴涵深刻的哲理。如《西塞山怀古》写到: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蟠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是长江中游的要塞之一,地势险峻,三国时是东吴的江防前线,吴主孙皓在这里用铁锁横江,抗拒进攻,可谓固若金汤,但仍然没有阻挡住西晋的凌厉攻势。铁锁沉江,晋军长驱直入,孙皓成了亡国之君。在以后的历史中,东晋和宋、齐、梁、陈数朝也先后亡于坚固的古都金陵。可见人事衰颓,空有地形之胜是不足以御敌的,回首历史沧桑迁移,骤然回到现实,诗人警示人们:一故垒犹在,祸患未息,切莫重蹈历史覆辙。刘禹锡对历史的观察、评判是立足于人事,不言天意的,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使他时时警诫统治者,告诫他们要以社翟和民众为本,切莫忘记前朝深刻的历史教训。
历代评家认为唐诗是以表现情趣而取胜,宋诗则是以理趣而取胜,在诗歌创作的评价上则扬唐贬宋,这种见解直接影响着后来的研究者对刘禹锡的评价。但是刘禹锡的哲理诗,既表达了他对生命价值的追寻,又对自然法则进行了思考。不但有对王朝更迭的感慨,还有对历史兴亡的思索,在唐代的诗人群体中,具有这种自省意识极为可贵。而其哲理诗的创作则成为刘禹锡诗歌创作的亮点,也应该成为中唐诗坛的亮点!
综上,刘禹锡对中唐诗坛题材领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开拓。他不甘心接受前人杰出诗歌成就的荫庇,不盲从于同时代诗人的创作趋向。惟其如此,其诗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对人生、历史、时空、宇宙的深刻认识都在前人及同时代诗人的基础上有多方面的开拓和突破。
3民歌体乐府诗的大胆创新
中唐是诗体大变的时代,所有不愿随波逐流的诗人都努力将探求的触角伸向新的未经开发的领域。如果说韩愈、孟郊一派是以奇险怪僻独树一帜,白居易、元棋一派是以通俗平易另具面貌,而李贺是以“虚荒诞幻”(杜牧《李贺集序》)标新立异的话,刘禹锡则以向民歌学习的大胆创新在中唐诗坛独辟蹊径,最终成 为中唐诗坛独特的风景。
政治革新的失败,一方面给他带来了长期放逐的厄运,另一方面却也使他获得了 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拓出了一条尚未有人涉足过的道路—文人诗与民歌结合,刘 禹锡在中唐诗坛演奏了“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壮美乐章!清人翁方 纲曾评到:“刘宾客之能事全在竹枝词。”(《石洲诗话》卷二)
刘禹锡主动向民歌学习始于朗州。这一时期的接触和积累是他民歌体乐府诗 创作的莫基时期。朗州位于沉、湘之滨,是楚辞的发源地之一。民间歌风之盛,历千年而不衰。虽然“词语尘下,音韵鄙埋”,但其清新的内容、昂扬的格调、明 快的旋律,却深深吸引了求索中的刘禹锡,使他耳目一新,灵感纷至沓来,深觉
“虽}i}}音,可骊风什”(刘禹锡《上淮南李相公启》)。于是,他放下士大夫的身份,“俯于连,惟行旅讴吟是采;瞰于野,惟稼措艰难是知”,“观民风与吟啸之际”.(刘 禹锡《武陵北亭纪》)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之上,他开始尝试民歌体乐府诗的创作。写 于此时的《蛮子歌》《竞渡曲》《采菱行》等诗便都带有民歌的特殊风味。《旧唐书,刘 禹锡传》记载:“故武陵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可知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问世 伊始,便己流布人口,虽然其尚在草创阶段。
自朗州迁徙连州后,刘禹锡进一步从民歌中吸收新鲜养料,连州的劳动群众亦善 “讴谣”,每于稼墙之际,“齐唱田中歌,哩泞如竹枝”(刘禹锡《插田歌》)。在他们 的直接启迪下,刘禹锡创作了《插田歌》《莫摇歌》等更具民歌色彩的作品。
长庆元年,刘禹锡到夔州任职。这里是《竹枝词》的故乡,其地歌风较朗、12 连二州更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如鱼得水。他不但亲自观摩郡人“联歌 竹枝”的盛会,而且刻苦学习《竹枝词》的演唱技巧,达到了能使“听者愁绝”(白 居易《忆梦得》诗于“几时红烛下,听唱竹枝词”句下自注“梦得能唱竹枝,听 者愁绝”)的高妙境界。这一过程中,他对巴蜀民歌所独具的歌辞、音乐、舞蹈三 位一体的艺术形式由陌生到熟谙,由熟谙到模拟,由模拟到改造,终于成功的创 作了以《竹枝词》《堤上行三首》《蹋歌词四首》《浪淘沙词九首》为代表的脍炙人 口的民歌体乐府诗。
晚年,刘禹锡在出任苏州刺史期间,又模仿吴地民歌的声情,创作《杨柳枝 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从中亦可领悟到诗人追求的道德理想和高尚情操。并被之以管弦,流播遐迩。
终其一生,刘禹锡不断在文人诗与民歌结合的道路上树立起新的里程碑。3.1题材内容的新鲜选取
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创作活跃,有乐府诗两卷,共108首。题材内容涉及 的范围不但广泛,而且新鲜,尤其是对巴蜀地区风土人情的描写,是中唐乃至其 他时期的唐代诗人的笔墨很少涉及的。
刘禹锡深入民间采风,“宾客滴居朗州,而五溪风俗,尽得之矣”(黄常明《诗 话》),对当地的风光景物和劳动人民的生活风俗耳濡目染,产生了由衷的喜爱和 赞美之情,所以诗人将它们纳入诗中,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巴蜀风情图。
从《竹枝词九首》中的三首就既可以看到明丽的景色,又能感受当地劳动人 民淳朴的性格特征: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I}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舍 江上朱楼新雨晴,壤西春水敖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这里有繁花似锦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春水,令人神往的名胜古迹。这里的人民热 爱劳动,也热爱生活。他们那些充满激情的歌声,给诗人以很大的感染,使他暂 时忘掉了贬滴的苦闷。
而《堤上行三首》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唐时期发达的商业经济和长江两岸 的风土人情: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墙堤上楼。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桃叶串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长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
日晚上帘招估客,辆峨大蝙落帆来。
三首诗把码头的生机勃勃、商船的频繁往来、江边百姓安居乐业的兴旺景象,描 绘得生动、真实、自然。
在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在清新淳朴的民风里,诗人也关注到了当地青年男女 的爱情生活,并深深地为他们的忠诚和坚贞所感染,在民歌体乐府诗创作中突破 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大胆赞美和讴歌了他们对爱情的大胆表露和执着追求,细腻 又婉转地传达出他们在恋爱过程中所经历的欢乐、痛苦、仿徨以及种种欲说还休 的微妙心理。这些诗歌映射着心灵纯洁的悸动,闪烁着思想健康的火花。诗人对 爱情的歌颂又不是孤立的进行的,而是与对地方风物、风情的描摹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了人情美与物态美的互相渗透,给读者以美不胜收之感。
如《竹枝词二首》之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诗中表达了一个初恋女郎在江边听到情人唱歌时那种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江边 杨柳,枝条轻拂,江中流水,平如镜面,在这动人情思的美景中,她忽然听到了 江边传来的歌声,听到这熟悉的声音,她既惊喜又迟疑.诗的后两句,诗人抓住 眼前“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物,融入诗中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用天气的“晴” 与“不晴”,来谐对方的“有情”与“无情”,把两种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统一起 来,造成一种清新可喜的诗境美。
再如《竹枝词九首》之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诗人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用“红花易衰”“水流无限”这些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表达人类的感情,这样少女真挚而炽热的恋情和桃花的灿烂、江水的浩渺有机 地统一起来,营造了绚丽、可人的意境。
再看《蹋歌词四首》之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鹤鸽鸣。
诗中描绘了少女们在月夜的江边唱歌跳舞,等待情郎幽会的情景。月照春江,大
堤平平坦坦。妙龄少女手挽手,在大堤上边走边唱。少女的情思在胸中荡漾,新 编的歌词早己唱尽,心上人还是不见,此时己不是月照大堤的夜色,而是红霞映 照绿树、树上鹤鸽齐鸣的早晨了。鹤鸽喜爱雌雄对鸣,这就很巧妙的揭示了少女 的内心世界。
刘禹锡用民歌体写的爱情诗,就是这样既大胆含蓄、又风情无限的传达出男 女之间最淳朴也最热烈的情感,他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
用乐府诗的形式描绘祖国的壮丽景色,也是刘禹锡的大胆尝试,这类诗歌以 《浪淘沙词九首》为代表,组诗以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等主要河流为背景,紧密联系“浪淘沙”的词意,描写了涛声吼地、碧流轻浅、清淮晓色、日照江雾、高浪触山、沙堆似雪、春风吹浪等壮丽的景色,也赞颂了劳动人民灌锦、淘金、摆渡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积极奋发的情怀。以山水的崇高美 写出他伟大的人格追求,返观宇宙本体与本真生命的廖廓苍茫、自由缥渺。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刘禹锡晚年创作的《杨柳枝词》,《杨柳枝词》起源于汉 乐府《折杨柳》曲,又名《柳枝词》,隋唐时为教坊曲名。民间流行的杨柳枝词,多以杨柳为题材借物抒情,曲调新鲜活泼,节奏明快。刘禹锡翻旧曲作新歌,已 不限于歌咏杨柳本意,而是通过赞美杨柳,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感受和审美情趣。他在《杨柳枝词》中或描写景物,或咏怀古迹,或歌咏风俗,题材广泛,内容丰 富多彩,体现了不拘囿于古人的大胆创新,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江南的风景再美,民风再淳朴,诗人心头挥之不去的失意情绪还是会偶尔涌 现,因而在某些吟咏风情的民歌体乐府诗中,是寄寓了诗人的身世之感的。
如《竹枝词九首》之六、七:
城西门前艳濒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诗人由艳濒堆的挺立中流、坚不可摧,想到人心的见异思迁、反复无常;又由瞿 唐峡的水流湍急、舟行不易,想到人心的无端生衅、**迭起。触物感兴、辗转 生发,言近旨远,感慨遥深。
《竹枝词九首》之八也是自伤身世之作:
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茵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诗中的“愁人”虽然不仅仅指诗人自己,却无疑包括诗人自己。猿声本无可悲,可悲的是为猿声所勾起的身世的不幸和被猿声再度唤起的心灵的创伤。诗中融入 了自己几遭贬滴、久滞巴蜀的遭遇的感慨和磋叹。何一个未经涂抹的空白点.这里面毫无疑问有刘禹锡广泛开拓的功劳,其功绝不 可没。
3.2艺术手法的大胆求新
和杜甫一样,刘禹锡兼擅各体,他“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管世铭《读雪 山房唐诗钞)))尤其是他的七言绝句,虽然没有象王昌龄那样赢得“七绝圣手”的 美誉,但他在七言绝句方面的造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推崇。几乎所有的诗论家 都把他归于七言绝句的“一流高手”之列:
绝句至梦得而全体大用始备,犹律诗之杜必简也。拘墟者未知。
一徐渭《明诗评选》卷八
七绝乃唐人乐章,工者最多。朱竹咤云:七绝至境,须要诗中有魂。入神二 字,未足形容其妙。李白、王昌龄后,当以刘梦得为最。缘落笔朦胧缥缈,其来 无端,其去无际故也。
一李重华《贞一斋诗说》 清人王世祯认为“竹枝泛咏风土”,“与绝句迥别”,而刘禹锡却在民歌体乐府诗的 创作中,实现了民歌声情与七绝技巧的完美融合。3.2.1“道风俗而不理,追古昔而不愧”llJ
民歌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封建社会大多数民歌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的反抗,有优美抒情的山歌、节奏较强的劳动号子,、流丽畅达的小调,内 容多种多样,曲调丰富多采。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充分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情,与此同时,还运用高超的表达技巧,营造优美的意境,从而达到了“含思 宛转”(胡震亨《唐音癸签}))的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例如《浪淘沙词九首》之二:.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碧流”“琼沙”之描写,就颜色之晶莹剔透,与西斜的“春日”、泛起的“浪花” f}l构成了如画的意境,清丽又动感十足。
再如《竹枝词九首》〔之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陌上动乡情。
《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82年版102负
诗歌一、二句与三、四句是两幅连环的图画。茂密的青草和清冽的蜀江恰到好处 的渲染了氛围,另一幅折射出当地风土人情的图画映入读者的眼帘:“南人”引吭 高歌,深情缝蜷;“北人”低头徘徊,乡愁缭乱。两幅图画相得益彰,韵味十足。
又如《浪淘沙词九首》之五:
灌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在这幅女.郎灌锦的画面上,出现了波光粼粼的江水、艳丽的春花、亮晶晶的沙粒、五光十色的绣锦,倒映在水中,犹如烈火嫩烧般的红霞,既充满大自然的蓬勃生 机,又荟萃了大自然的鲜艳色彩,契合成一个动静适宜、浓淡相配的艺术整体,而默寓在其中的是催锦女郎对自己巧夺天工的织锦技艺的自豪和陶醉之情。这样 的作品真是“情调殊丽”(胡仔《苔溪渔隐丛话》引黄庭坚语云:“《淮阴行》情调 殊丽。”)。
刘禹锡对诗歌“取境”问题曾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因定而得境,故倏然 以清;由慧而遣词,故粹然以丽。”可见“清”与“丽”是刘禹锡对诗境的总体要 求。他自己正是按照这种要求去营造诗歌的“至境”的,当然也要贯穿在民敲体 乐府诗的创作中。他的《竹枝词》等民歌体乐府诗在取境上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见 识和渗透在意境中的超凡的美学追求正是他那不断砾砺志节、陶冶性灵的必然产 物。诗人以清静优美的自然境界净化心灵,从现实的困扰中解脱出来,享受生命 自由真朴的快乐,宣泄被贬僻居的寂寞情怀.,:.民歌的土壤是民间,而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口口相传,让它们总是以最质朴的 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不是民歌形式的简单运用,而是在 其中融合了高超、细腻的技巧,从而使诗歌“宛尔成章”(王夫之《姜斋诗话》卷 二),具备凝练含蓄的特点。
这些技巧中我们着重探讨比兴和双关:
比兴手法的运用,例如《竹枝词九首》之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红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诗歌一、二句先描绘了一幅山恋水依的图画,再用“水流无限”喻侬的多愁,犹 为新奇的是诗人用前人多比喻女子的红花来比喻男子,则是非常大胆的创新。比 喻、起兴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诗歌意境优美、情感浓烈。.再如《浪淘.沙词九首》之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涟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诗人用暗喻的手法,把进谗诬良的小人比作狂沙,把蒙谗遭毁的迁客喻为真金,深沉的表现了诗人屡遭打击,仍保持乐观精神的宽阔胸怀。
Z7
双关谐音手法的运用,这种根据汉语谐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 民间情歌所常见的。南朝乐府民歌多用双关谐音语,如用“莲”谐“怜”,用“篱” “离’,用“碑”谐“悲”。刘禹锡的创作也采用这种技巧,如“东边日出西边,道是无晴还有晴”(《竹枝词二首》之一),“晴,’喻“情”,暗指的又是此时此际人物的思想感情,看似说天,实则写人,致,完全是民歌的风格,使诗歌更加含蓄,更加有韵味.写的是眼前的景,贴切自然,新颖别 谐雨
3.2.Z多彩的语言效果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诗以意法胜者宜诵,以声情胜者宜歌。”(《艺概》 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大都写得声情并茂,“语语可歌”‘,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在语言上首先具有民歌的质朴天然,刚健流畅的特点。如《竹枝词九首》之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挠。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日出三竿”“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这样明白如话的语言,统一在一起不 但不会让人觉得低俗,反而以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充满生活气息。
王世祯《师友诗传录》引历友语云:“唐贞元中,刘梦得在沉、湘,’以其地理 歌鄙俗,乃做新词九章,教里中儿歌之。其词稍以文语缘诸理俗。若太加文藻,则非本色矣。”这里所谓“其词稍以文语缘诸理俗”,正可以概括刘禹锡民歌体乐 府诗在语言上的特点。诗人一方面努力使自己的诗歌带有便歌色彩,另一方面对 理言俗语进行筛选和提炼,益以文藻,去祖取精,化俗为雅,使之更趋规范,更 富意蕴,更具魅力。如《竹枝词九首》之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壤西春水毅文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场歌行。此诗中的“生”字,晏殊认为作“生熟之生”讲,“语乃健”。(吴景旭《历代诗话》 卷四九引)细品诗意,这个“生”字确有新鲜奇妙之感,充分体现了民歌清新刚 健的语言特色。
其次,重叠回环的咏叹方式也给刘禹锡的《竹枝词》带来了流美婉转的韵味。
民歌素重回环咏叹,因为通过回环咏叹,多能收到荡气回肠的特殊效果,在刘禹 锡的《竹枝词》中,重叠回环的咏叹方式,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反复”“排句”“重 叠”的交叉运用。反复如《竹枝词二首》之一的“东边”“西边”的“边”,“无晴”
“有晴”中的“晴”。《竹枝词九首》之三的“桥东”“桥西”的“桥’。“人来”
“人去”中的“人”,以及《竹枝词九首》之二中的“红花”“花红”中的“红”
胡艇亨《唐音癸签》江苏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5页 与“花”,“春水”“水流”中的“水”等等。排句的运用如“白帝城头春草生,白 盐山下蜀江清”(《竹枝词九首》之一),“银}}I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舍”(《竹 枝词九首》之九)等等。重叠的运用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竹 枝词二首》之一)一句中的“青青”,“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哭来难”(《竹 枝词九首》之七)一句中的“嘈嘈”等等。这些表现手法的交叉使用,既造成了 结构上的整伤回荡之美,加强了言情的效果,又造成了音韵上的流宕圆转之美,加强了表声的效果。
刘禹锡在此类诗歌的创作上更注重明显的音乐特征、动人的音乐美与七绝的 体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试看《杨柳枝词》一首: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胡应麟《诗戮》卷六对此诗推崇备至,既云:“晚唐绝,如‘清江一曲柳千条’,是禹锡诗,杨用修以置神品。”就此诗的艺术成就而言,实非过誉.一曲清江,千 条碧柳,是送别的典型环境。诗人由此拉开记忆的帷幕,追忆起20年前送别“美 人”的情景,将依依惜别和悠悠伤别之情倾泻在字里行间。音律节度与七言绝句 一般无二,但其语言却又象民歌一样朴实无华、明白如话。
总体来看,《竹枝词九首》每首的第一、二句大体符合七绝的平仄要求,第三、四句就不是这样,把不合平仄的地方推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九首诗第三句的第 四字(来‘衰、西、夫、多、心、心、人、钗)一律是平声,第四句的第四字(上、限、去、都、外、去、地、是、笠)除“成都”之“都”是地名不可更易外,其 余一律是仄声,并多半是去声。据颇谙词曲音乐的谢棒说:平声字“平平直起,气舒且长,其声扬也”。去声字“悠远,气振愈高,其声扬也”。清人万树说:“名 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
“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词律》)再看《竹枝词二首》,第三句的第四字用 仄声,第四句的第四字用平声,情况与《竹枝词九首》截然相反。这是由于这组
《竹枝词》作于朗州,而湖湘竹枝与巴中竹枝在曲调上略有不同所以刘禹锡把它 们自列一组。但在音乐上体现的韵律追求却是一致的。这样看来,刘禹锡《竹枝 词》每首的前两句主要是吸取了七绝声律和谐、委婉的特点,后两句大体保持了 民间传唱的竹枝词在曲调上凄凉怨慕的特点,因而使诗歌兼有两者之长,使之更 加符合天地自然之声,他的《竹枝词》首首如孤桐朗玉,自有天律。初步实现了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而这个创新又使得他的作品流传和普及。刘禹锡的诗歌在唐 代就出现了“京口贵公子,襄阳诸女儿,折花兼踏月,多唱柳郎词”〔温庭绮《秘 书刘尚书挽歌二首》)的盛况。而刘禹锡亲自学习演唱《竹枝词》的曲调,在创作 过程中,力求音乐美的语言效果,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诗坛都是绝无仅有的。后人学习竹枝词的虽多,但都注意不到刘禹锡在音乐效果方面的刻苦追求和大胆
尝试,所以也就“力有未逮”。这些诗的特点是保存着清新爽朗的情调和响亮和
谐的节奏,能大胆吐露内心的情感,借助于比兴手法或双关语,使人感到真挚而 又含蓄,比之一般民歌又要细腻、华美一些。黄庭坚极赞刘禹锡的《竹枝词》,认 为刘禹锡在“元和间可以独步”,“白乐天元微之为之,皆不入此律也”(魏庆之《诗 人玉屑》卷十五引)。
刘禹锡的《杨柳枝词》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当时传唱。白居易曾请洛阳的 歌妓演唱,并写下《杨柳技二十韵》。其诗自注云:“《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故赋之。”诗中描绘演唱时的动人 情景:“玉敲音历历,珠贯字囊囊。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重重遍头别,一 一拍心知。”这说明刘禹锡、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也是情文兼备、韵律自然的。
伟大的艺术家需要民间文学的哺育,这是一条重要的艺术规律,中外皆然。鲁迅 先生说:“唐朝的《竹枝词》和《柳枝词》之类,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偶有一 点为文人所见,往往倒吃惊,吸入自己的作品中,作为新的养料。”‘11刘禹锡就是这 样乐于向民间汲取最新鲜的创作素材,乐于向民间学习最有生命力的创作技巧,从 而实现了艺术的独辟蹊径。
后人对刘禹锡都做出了独到的评价:宋代张戒喜爱刘禹锡诗歌的“高韵”(《岁 寒堂诗话》卷二),明代胡应麟欣赏他的“雄奇”(《诗数》外编卷四),’明代胡震 亨说他的诗“气该今古词总华实”“都切人意”(《唐音癸签》卷七)。,而明人杨慎 评价最高,他说:“元和以后,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其诗 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 4结论
在韩孟、元白两大诗派叱咤中唐风云之际,刘禹锡凭借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勤 奋的艺术实践,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没有在两大诗派潜移默化的影响 下丧失本真、盲目趋同,最终成为足与两大诗派领顽的一处独特而亮丽的风景。他的诗歌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特别是他勇于开拓、大胆创 新的精神,为我们提供经验和启示。
处在中唐动荡的政治背景之下,文人气质浓烈的刘禹锡作为政治家注定是可 悲的。但是我们要感谢历史给后人的偏爱,是贬滴的经历历练了刘禹锡的意志,也是贬滴的经历让刘禹锡给我们留下了价值连城的瑰宝—他的诗歌。我们应该 也必须在古人曾经开拓和创新的领域,虔诚学习,努力实践,并争取超越。ll]《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77负 2 0
参考文献
1卞考爹吴汝坦刘禹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Z卞孝萤卞敏.刘禹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肖瑞峰.刘禹锡诗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4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5-15 5刘开扬.唐诗通论.(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2-13 Z2Z-Z23 6卞孝查.刘禹锡与江西诗派.(R]全国唐诗讨论会文选【C]西安:侠西人民出版社,1984 7 is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8断唐书(M} }}京:中华书局,1987 9吕慧鸽刘波卢达甲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461-487 10傅明善.十年来刘禹锡研究综述.[7]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91, 2 11卞孝莹吴汝煌.刘禹锡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Z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M] }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13翟蜕园.刘禹踢全集.(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5 14游国恩萧涤非,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191-198 15萧涤非周汝昌,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众社,1999, 814-852 16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82.3-5_ 17宋新昌.刘禹锡七绝评论.f1]中州学刊,1992, 2 18刘开扬.唐宋诗文集续集.[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0 19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71-176 20傅经顺。唐宋文学赏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2 21肖瑞峰.论刘禹锡的个性特征,[J]文学评论,1987, 1 22全唐诗.伽)北京:中华书局,1979 23徐中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fMl土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54-358 24陈友琴.略谈刘禹锡及其诗歌创作.[JJ北京:文学遗产1981, 2 zs金振华.别开生面的民歌创作.IJ]苏州大学学报,1997, 3: 45-49 26肖瑞峰.论刘禹锡的民歌体乐府诗.【”杭州大学学报,1989, 3: 40-47.2T冯小萍.刘禹锡竹枝词的艺术特色[J]益阳师专学报,20D0, 1 28陆学明戴恩允,文学原理新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8.181-190 29刘福元杨新成.古代诗词常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179-197 30刘国盈‘论刘禹锡的文艺思想.[J]天津师院学报,1982, 3 31肖瑞峰,论刘禹锡的历史地位.[J]吉林大学学报,1995, 5: 56-62 32王水照.唐宋文学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4 33余冠英.古代文学研究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 21 作者简介
李岱巍E 1975一一),女,汉族,黑龙江省巴彦县人.赤峰市松山区红旗中学教师。1997 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200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称号.2 002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届语文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03年参加内蒙古民
族大学人文学院同等学力研究生班,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甲攻读硕士学位前在《赤峰教
育学院学报》发表论文《运用目标教学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论文《化散为整以
求高效》被收入《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科教论坛》(2006年
第四期)发表论文(((赤壁斌》中“明月”意象略析》.并参加赤峰市松山区红旗中学语文组 的“语文阅读三免互动式活动”的教学研究,该项目在内蒙古语文教研室立项.22
第四篇:论幽默苏轼
从幽默看苏轼
摘要:苏轼的诗词幽默诙谐,被人们津津乐道。用幽默诙谐表现耐人寻味的哲理,传递感人至深的感情。我们从幽默的特点对其文章进行分析,并阐述议论苏轼的诗词为什么幽默诙谐。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幽默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关键词:东坡
风趣幽默
旷达
幽默特点
外儒内道 正文
一、苏轼的幽默性格分析
1.1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高手。苏轼生性方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甚雅好游山林。
首先,苏轼以自己的幽默诙谐和睿智机趣来消解人生中的悲剧性。他能运用幽默诙谐面对重重困难,有时甚至是厄运突至的环境。如《志林》记载:“真宗东封还,访天下隐者,得杞人杨朴,能为诗。召对,自言不能。上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否?‟朴言:„无有。惟臣妻一绝云:且休落拓贪杯酒,更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命其子一官就养。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老妻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诗送我乎?‟妻不觉失笑,予乃出。” [3]这是用极为平静的语气记载自己在湖州被捕与家人诀别的情形,但从妻子“皆哭”,“无以语之”等语,联系当时目击者所见就逮之时“顷刻之间,拉一太守,如驱犬鸡。”(《孔氏谈苑》)的情形,可以想见其时气氛之严峻,东坡全家之惊愕哀伤,祸患难测的忧虑。但东坡却以其急智,以一幽默的前代故事,缓解了当时气氛,减轻了家人的悲伤。遗憾的是,曾有一度,人们认为东坡的这种态度是玩世不恭。鲁迅先生说:“泪和笑只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过泪的深味的人,才真正懂得人生的笑。”我们说,只有设身处地的为东坡着想,才有可能认识这种幽默的力量。东坡这位具有独特幽默感的伟人,具有一种超群拔俗的人格,正是在这困厄突降的紧急关头,他表现了一种以智慧应付特殊困苦窘境的能力。在东坡这里,幽默产生一种力量,它能祛除人生压力,提高生活涵养。
其次,苏轼的幽默更多的是和自己的个人生活相关。
联系东坡曲折坎坷的人生,翻检其斑斓多采的诗词文赋,笑阅宋人有关东坡的笔记小说,东坡幽默诙谐性格易为人感知的是,东坡是一位能与他人共欢笑的人。他用特有的幽默表现出真正的人情味。在同僚、友朋、家人、甚或在下人、歌妓那里,他会用其生花妙笔,“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如据《侯鲭录》载:“东坡在维扬,一日设客十余人,皆一时名士,米无章在焉。酒半,元章忽起立云:„少事白吾丈,世人皆以芾为颠,愿质之!‟坡云:„吾从众!‟坐客大笑。”冯梦龙《古今笑史》摘引此段记载后倡言:“唯不自谓痴乃真痴”。[4]于今观之,米芾之痴固称一绝,东坡之谐趣亦冠绝一时。一谐一痴,相映成趣。可发古今一笑。东坡特有的幽默诙谐性格,使得他的一部分诗词具有谐趣之美。这些作品曾给亲友带来欢乐,成为诗坛佳话,据其《谷偃竹记》载:“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十咏》,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这类作品固然无大的社会意义可言,但它却象轻音乐,令人听之忘倦,味之常新,内中充满了生活情趣,予人愉悦之感。1.2苏轼豁达、风趣的幽默。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中“一缩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体现了苏轼对人生变幻莫测,起起落落,坦然自然面对。正是一颗达到如此境界的心灵造就了苏轼的幽默人生,以这种幽默的性格来笑对人生,拥抱人生,面对重重困难。诗歌《初到黄州》就体现出苏轼的旷达风趣。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1]开头第一句“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就以自嘲的口吻将自己的苦涩、无奈心情以戏谑的形式表达,自己被贬黄州,此处鱼美、笋美,可以饱饱口福。颈联“不妨、例作”两词,旷达诙谐,洒脱的个性跃然纸上。尾联写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做什么事,朝廷还白花钱养我这个“酒囊饭袋”。
二、从幽默的特点来读苏轼。2.1.幽默特点的表现
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里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林雨堂—论读书、论幽默》。所以,幽默是人的个性体现。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到语言的独特魅力。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其来源只能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发生。
2.2特点一调侃
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有一好友佛印禅师,与人相交颇深,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
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苏东坡的性情跃然纸上,豁达、善调侃、乐观的性格,而其调侃却与众不同,要么给人以深刻的启发,要么言语中无不透露出其不凡的才华。
“想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说的就是一旦发生冲突,你越是忌讳啥,对方越会说给你听。话说杭州有一品行不端又爱钱又好色的住持向苏轼求字,苏轼很快写幅对联给他: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未把意马牢栓。这位花住持很是高兴,马上挂了出去,结果许多人看后都捧腹大笑,原来这是个字谜,而谜底就是和尚最忌讳的两个字“秃驴”。
苏东坡似乎很喜欢拿和尚开心,而与之较好的佛印对亏有很高的文学修养,不然会被活活气死。
一日清早,苏东坡就跑到庙里找佛印和尚下棋,走到门口没进去,拍着门口的石狮子有板有眼的叫道:“秃驴何在?”佛印听后,笑答:“东坡吃草”。一问一答,幽默风趣,语气双关,堪称绝妙。
二者之间的对话,没有半点做作,表现如此自然。看之后,如身临其境,画面即刻映入眼帘,无不觉的幽默搞笑,心中不由一悦,感叹二人机智、幽默。
2.3幽默的特点二机智。
所谓机智,就是头脑灵活,能够随机应变,是一种迅速的反应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它能帮助人摆脱困境,化解尴尬,甚至可以攻击对方。
苏轼京师科考,有六个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年纪较长的先道:“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一盘鱼。“秦叔宝长安买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张翼德县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重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一道青菜。这时,菜全部分完,六举人看着苏轼正欲嘲笑时,苏轼不慌不忙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苏东坡才思敏捷,博学多才的特点直接表现出来,历史典故信手拈来,且用之恰当,轻而易举运用自己的智慧摆脱困境,并攻击了对方,化被动为主动。
塞廖尔·约翰逊说过:“如果没有机遇的合作,就不会产生任何妙言隽语,所以机智和勇敢应该满足于同幸运分享它的荣光。妙言隽语的产生,需在恰如其分的氛围环境,经过智慧的总结,产生脍炙人口的语句。
一天,苏东坡与黄庭坚饭后闲步,但见暮霭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晚,悠扬悦耳,黄庭坚于是出对道:“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到:“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上下两句均以《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上述两则故事,显而易见,苏东坡之灵敏机智、学识广博。
2.4幽默的一个重要原则自嘲,就是宁可取笑自己,绝不轻易取笑别人。海利·福斯第曾说过:“笑的金杆玉律是,不论你想笑别人怎样,先笑自己。”一个懂得掌握“自嘲”这种方法的人,就等于掌握了制造愉快和摆脱困境的能力及反嘲别人对权利“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苏东坡的坎坷曲折的一生,以一种旷达超脱的姿态坦然面对苦难,其谐虐诗内容丰富,有讥讽政治的有戏虐亲友的,也有幽默自嘲的。赫伯·特鲁说:“幽默的最高层次,只有那些能笑自己,能对自己做趣味思想的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2]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处境,无论是轻松调笑,苦涩微笑,还是讽刺讥笑,苏轼皆能一笑了之,笑解千愁,笑看人生。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3] 诗歌《洗儿戏作》开篇的自嘲,读来百感交集,五味杂陈。人们生养儿子皆望其聪明,我即被大家公认的聪明蹉跎一生!我要不聪明,谁会嫉妒我,陷害我呢?于是生出反常之心,希望儿子愚笨迟钝,这样才能无灾无难,青云直上达到公卿之位,而不要步自己后尘,虽聪敏却多灾多难,青云直上,达到公卿之位,而不要步自己后尘,虽聪明却多灾多难屈沉下僚。后两句,看上去插科打诨的牢骚,实际是极为深刻怨毒的讽刺,因为当朝的公卿宰相,都是些只会保持权位,毫无治国才识的人,诗歌寓于谐,把深刻的思想包容于戏虐的外形之中。这是一种讽刺的笑,体现了“在笑声后面隐藏着愤怒的呐喊,还有一种轻松的笑”。就是单纯的谐谑。
在被贬广州、惠州时,苏轼住在一座寺院,《纵笔》“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个“白头萧散满霜风”的衰弱身体,却有着“报道”两句的享受和安适,说自己在贬谪之地,倒意外得到了春风中甜美的睡眠,实在难得,于是就连道士也要轻轻地敲钟,写出了夸大的轻松。
《访黎子云》:“东行策杖寻黎老,打狗惊鸡似病风。”这个场面也十分有趣,一日不见民间老友,就坐立不安,以至于“打狗惊鸡”活像个老顽童,可爱至极。
尽管此类诗,没有严肃而深刻的社会内容,但诙谐的本身亦是可爱而令人叹服的,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如同一支悠扬的小夜曲,令人听之忘倦,味之常新,充满了生活的趣味。2.5反观其他诗人的流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诗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柳宗元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4]
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被放逐到儋州(今海南)的苏轼遇赦北返,途径润州(今江苏镇江),游览了金山寺,看到寺内好友李公麟为他画的画像还在。这是李公麟十年前所画,后来苏轼接连遭受贬谪,寺里的住持冒着极大的危险画像才保存下来。他眼见画作,回顾平生,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这首诗。
这首诗前两句典出《庄子》,第一句出自《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第二句出自《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心如死灰,身如孤舟,第一句形容此时的心境,第二句回忆平生的遭际。宦海沉浮,世事难料,个人的命运像孤舟一样飘忽不定,到了暮年,诸事不免都看淡,还有什么妄想呢?故而称“心似已灰之木”。末两句,语带诙谐,有自我调侃的意味,却也深刻地传达了作者此刻的微妙心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人往往经历过挫折,才能对是非名利等外物以及自身的真正追求有更透彻的认识,相信苏轼经历了这么多风浪和困苦,已经达到了圆融的心境。
脍炙人口的《念奴桥·赤壁怀古》其文气势奔放,境界宏大,格调雄浑,情感跌宕,语言高妙,不愧为词中绝品。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县)期间游览城外传说中的赤壁古战场时所作。它以“赤壁怀古”为题,抒发自己期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词的上片,写长江和赤壁的雄伟景色,并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大江东去”三句,因景起兴,以磅礴的气势直接切入怀古:长江滚滚东流而去,飞逝的时光如浪涛冲荡,带走了千百年来的英雄人物。接着就由远而近,以“故垒西边”二句点明“赤壁怀古”之题:江岸古营垒西边,人们传说这是三国时代孙吴大将周瑜率军大败曹魏的赤壁古战场。概括交代了这次战争的时代、人物和地点。然后再以“乱石穿空”三句,从山和水两方面具体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观:陡峭参差的石壁直插云天,,惊涛骇浪拍击着江岸,卷起千堆白雪一样的浪花。词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语言,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赤壁古战场环境的高峻、惊险、壮阔。末了两句,说祖国的江山像图画一样美丽,赤壁之战时这里汇聚了多少英雄豪杰啊!这既是对祖国江山和古代英雄豪杰的赞叹,又收束了以上全部内容,并引出下片赤壁之战的大英雄周瑜。
下片集中缅怀周瑜,并抒写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遥想”二字领起以下五句,塑造了周瑜儒将形象,并表达了对他的仰慕之情:前三句以美人嫁英雄衬托周瑜的功业,并称赞他气概不凡,英姿焕发,年轻有为;后两句是赞颂周瑜的儒雅风度,临战指挥从容若定的气魄,以及赤壁之战火攻制胜的高明战术和赫赫战果。接着词人又以“故国神游”二句,把思绪从历史拉回现实,由仰慕古英雄的功业转为对自己难酬壮志而年华已逝的感叹和自嘲:我纵情地怀想三国往事,真应该笑自己多情善感,以致过早地长出花白的头发。但结尾二句,他最终还是以旷达的胸怀对自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内心苦闷作了自我解脱:人生就象梦一样的短暂和虚幻,我还是洒一杯美酒祭奠江月吧。
这首词从总的方面来看,气象磅礴,格调雄浑,高唱入云,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笔挥洒,却也衬以谐婉之句,英俊将军与妙龄美人相映生辉,昂奋豪情与感慨超旷的思绪迭相递转,做到了庄中含谐,直中有曲。特别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了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报国、壮怀难酬的感慨。
三、“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所以我们看事物要看本质。
3.1苏轼的外儒内道的作风。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1.1良好的家庭环境赋予他深刻的儒家思想。一生的仕途生涯是其实现经世济民思想的重要过程。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独生子砥励名节。当苏轼21岁离蜀进京时,他的学识修养已经相当成熟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想象,这时候的苏轼,是怀着大用于天下的雄心壮志的。在此以后的仕途生涯,恰恰是他实现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的重要过程。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他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入仕后奋厉有用士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而且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在王安石新法之初他上书反对,结果被谪至密州。密州之迁是他在仕途上的第一次挫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苏轼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可以从他在当时写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略窥一斑。
3.1.2坎坷的任途生涯又令苏轼的思想充满着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自22岁进士以来,苏轼一直在宦海中沉浮。神宗熙宁年间新法实施,苏轼虽然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状况,但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反对,自请外任,先后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处地方官。后因作诗被指为“谤讪”朝廷,在湖州被捕入狱。又于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被贬为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年间,保守派执政,又因反对尽废新法而再度外调。绍圣初年,新党上台,被远贬惠州(今广东省惠阳县)、儋州(今海南岛),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后遇赦北归,病死在常州。可以说苏轼的一生受到两次严重的政治迫害,第一次是在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往惠州,62岁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这虽然是其对政治事业的自嘲,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坎坷的仕途生涯。这样的经历使他的内心充满了重重矛盾。例如我们熟悉的《水调歌头》,此词比较突出地体现出了苏轼当时的心情,充满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长期以来对佛老思想的濡染使他难以对今后的人生道路作出选择,是继续汲汲于仕途还是激流勇退。既向往“琼楼玉宇”的纯洁又嫌其寒冷,既憎恶现实社会的恶浊又留恋人世的温暖,在词里我们可以感知这一层深切的矛盾,激流勇退是好事,如“琼楼玉宇”般,但却是“高处不胜寒”。只能以月下起舞为胜境,千里婵娟为祝愿。从少年时就饱受濡染的儒学入世思想站了上风,不可能放弃长久以来的政治理想,于是倾向了“人间”,选择了仕途,只是在这当中又加强了自身的修养,即在个人生活中以佛老思想为主,采取一种宠辱不惊,名利身外的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对当前情状的无奈,也是一种劝慰。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是一笔荡开,又用状似浅淡无意的祝福对未来作了规划。上阙中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下阙是理智与情感的交战,理智又战胜了情感。这也正是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在苏轼内心猛烈的交锋。
3.1.4浸染释、道的思想又令苏轼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并非苏轼对苦难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是逆来顺受,他是在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载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这跟他读书的过程有莫大关系。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是:“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在几次大起大落的仕宦经历中,苏轼却最终以“外儒内道”的形式将其统一起来。
3.2儒家的积极用世、佛道的超然出世。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是其人生观的最终表现形式。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也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如在黄州作的《寒食雨二首》,写“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的生活困境和“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心态,语极沉痛。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初到黄州》),多石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韩愈贬至潮州,柳宗元贬至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然而当苏轼被贬至惠州时,却作诗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食荔支二首》之二)及贬儋州,又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这种乐观旷达的核心是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所以苏轼在逆境中的诗作依然是笔势飞腾,辞采壮丽,并无衷疲颓唐之病。
看来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这使得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5]苏轼之所以能够对儒道佛三家融会贯通,关键是苏轼在它们当中找到了相同之处,从而能够灵活运用,这相同之处就是“自由的心理主义原则”[6]。苏轼一生中所体现的生存智慧,在不同的时代都折射着永恒的魅力。
因为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达观态度,林语堂“中国文学,除了御用的廊庙文学,都是得力于幽默派的道家思想。”苏轼的旷达情怀,幽默风趣归其根本还是佛道思想的超然出世思想,使他在沉浮的官海中能表现如此淡然,自然。苏轼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儒家思想来积极用世,以其宽厚博大的民胞物与的襟怀,同情人民疾苦,力所能及地为人民谋福利上。
3.3社会背景
如果把视野放大一些,我们就不能不说:苏轼之所以能那么幽默诙谐、嬉笑怒骂,跟宋朝言论的相对自由及其不滥杀文人的皇家祖训有直接关系。若是生活在明清两朝,苏轼恐怕是不能那么口没遮拦的。
结语:
鲁迅说:“泪和笑之隔一层纸,恐怕只有尝试过泪的深味的人,才能懂得人生的笑”。苏轼率真善良的本性与政坛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格格不入,一生历经仕宦沉浮,可谓多灾多难。但是他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正是其通三教之变,成为一家之言,才能以一种以超然、淡然和旷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随遇而安,看到人生的乐趣,将愁苦以幽默诙谐出之,使本来沉重的人生、灰暗的生活,变得轻松明亮起来。这就是苏轼文章幽默诙谐显示出来的巨大力量,也是一直被人们称道的重要原因吧。参考文献:
[1]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31页。
[2] 赫伯·特鲁.论幽默[M],程永富,王刚 译.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页
[3]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35页。
[4]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4页。
[5]陶文鹏著:《一蓑烟雨任平生》,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6]冷金成著:《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第五篇:《满江红·东武南城》苏轼宋词
《满江红·东武南城》的作者是苏轼,被选入《全宋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满江红·东武南城》苏轼宋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满江红·东武南城(东武会流怀亭)
作者:宋·苏轼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向江头觅。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注释】
①此词写于照宁九年(1076)春。
②东武;即密州州治,今山东省诸城。
③涟漪:波纹,细小的水波。
④“兰亭“句:王羲之《兰亭集序》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兰亭:在浙江省绍兴西南,地名兰渚,渚有亭。禊:辟除灾害,春禊每年三月三日举行,秋禊每年七月十四日举行。
⑤“当时”句:王羲之《兰事集序》说那次聚会:“群贤毕至。”
⑥修竹满山阴:王羲之《兰事集序》云:“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修:长。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当日兰亭修禊之处。⑦空陈迹。徒然成为历史的陈迹。王羲之《兰事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闻,已为陈迹。”
【赏析】
此词写于照宁九年(1076)春。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在诗、文、词、书、画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词牌介绍】
《满江红》,词牌名之一,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