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契的境界美文(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11: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默契的境界美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默契的境界美文》。

第一篇:默契的境界美文

人立于世,每天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们给你的感觉也是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有时,你感到非常奇怪、迷惘、不可思议。与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产生某种无聊感、困惑感、疲倦感、失落感;与另一部分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很轻松,很洒脱,很自在,很恬适,很随心;还有一部分人,当你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你则会感到很激动,很兴奋,很愉快,很惬意,也很紧张。为什么会使你产生这种迥然不同的感觉?原来,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情感的精神涅槃——默契。

日常生活中,人们无不渴望着沟通情感,协调行动的默契气氛。然而许多人却不懂得如何去创造这种人们喜爱的气氛。相反,还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人推向尴尬的局面。

不是吗?当你怀着喜悦、急切的心情久别归来,发现爱人正与他(她)的朋友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电视节目。你迫不及待地渴望与爱人亲昵的欲望定会“短路”。然而,你既不愿怠慢爱人的朋友,流露出失望的心理,又希望爱人的朋友能够敏感地告辞,为久别团圆的伉俪留下一片温馨浓郁的静谧氛围。遗憾的是,你爱人的这位朋友却感知不到你的双重矛盾心理。

诚然,朋友相聚、谈话投机,你完全可以与朋友共享团圆之乐,深坐久留。但是,一对久别夫妻的团圆,免不了恩爱缠绵,互吐相思,你的存在岂不是淡化了唯有情人共同品尝的浓烈的香醇吗?妨碍了情侣尽情宣泄“久别胜新婚”的缠绵激情、疯狂烈情吗?

也许这位健谈而不善于察颜观色的朋友对此不以为然,并大言不惭地说:“他们可以下逐客令嘛!干吗那么羞羞答答的?”对啦,你既然知道别人不便难为情地向你下逐客令,那么,你为什么不及早地退出他们的家门,给他们留下一个温馨浪漫的二人世界呢?

不言自明,如果在为人处世中,你能做到不必通过多余的语言便能创造一种给人方便洒脱的默契氛围,那么,你必然会受人欢迎,受人尊重。

须知,夫妻间的默契意味着自觉的体贴,关怀和帮助对方。体贴就是揣摩对方的处境和需求,不待对方出言就主动给予帮助。公司职员罗伯特发现妻子海伦在他日常坐的座位上放了只新做的灯芯绒座垫,这使他感到家庭的温暖。事业失意蹭蹬,他凝望着冷落的花园和枯枝上的雨滴,思索着人生的艰辛,不料一星烟灰将那美丽而又簇新的座垫烧了一个洞。海伦不声不响地拿出针线,在烧焦的洞上一针针,一线线,一圈圈地绣出了一朵绚丽的花,没有对丈夫说半句怨言,也没有表现出一丝愁云。罗伯特终于从妻子这默契的举动中领悟出了——海伦才是能与他共同度过沉沉黑夜的伴侣。

朋友间的默契意味着心有灵犀一点通,使人走向深刻和丰富,诱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思维艺术和精神修养。几年前,我到北京参加一个讲习班,在火车上邂逅了一位青年记者和襄樊大学的一位“老九”朋友,尽管我与记者们不能经常见面,但我对记者这职业是颇感兴趣的。我主动与他攀谈起来,但马上感到有一股说不清的滋味破坏着我的兴致。他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很会表现自己,但是一点也不吸引我。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别扭,同时感到他身上缺少一种东西。可他缺少什么呢?像他这样伶牙俐齿,左右逢源的人物似乎都不缺少。或许就缺少一点沉静、一点默契吧。我不能苛求他,但为他感到那么一点点遗憾。相反,我与那位“老九”朋友谈得非常默契。开始我颇不以为然,但我发觉他在侦察我的思路,考察我的智商。我顿然紧张起来,不甘失败的我,稍有疏忽,便跟不上他的思路。他觉察了我的紧张,便说:“干吗那么紧张,你太敏感了!以前你从来没有这种情形啊!”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知道他想用这句话来安慰我。恰在此时,火车到达郑州站,我很想下去走走,松弛一下神经。没有想到他首先邀请了我:“咱们到外面溜哒溜哒吧!”实际上,我与他在整个旅途中的谈话并不像那位记者那样慷慨激昂、眉飞色舞,倒是显得非常沉静、幽雅,非常默契。任何一个话题,无需讲得“赤身露体”,点到为止,便能心领神会。我充分地感受到了他那丰富敏锐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心情非常畅快、惬意。

同事间的默契意味着心意的相互契合。旦夕过从的熟人每每相逢一笑,点头致意擦身而过,虽然省去了那背经文似的“到哪里去?”“吃过饭了吗?”之类的问候语,但彼此的内心却在品味着融洽友好的香茗;朝夕相处的同事常常懵懵懂懂地只言片语——“喂,拜托你的事怎么样了?”“近尾声了。”彼此便能心照不宣地明了个中原委。甚而沉默不语的表情、神态变化,彼此也能洞察出心迹的律动。电视连续剧《海外遗恨》中的中国留学研究生陈飞,在两个助手的帮助下,当其研究成果在进行最后阶段的紧张运算时,负责计算机运算的助手梦娇拿着整个研究成果的最后一个计算方程式交给陈飞说:“这个方程式我不太熟悉,还是由你来亲自算吧!”“不,这个方程式,你不可能不熟悉,还是由你完成吧!”陈飞说。

“我知道,成功的最后时刻,由自己亲自做,是多么令人激动!”梦娇说。片刻后,陈飞目光呆滞、神情木然、泪流满面、大汗淋漓,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坐在计算机旁默默无语。另一位助手华子见状,惊异地问梦娇:“他怎么啦?”梦娇兴奋而惊喜地大叫一声:“啊!成功啦!”由此可见,同事之间的默契不仅包含着理解、会意,更美好的是心与心的沟通。

陌路间的默契意味着一种温馨的美感,是一种超越思维的思维。在这种状态下,常常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而升华,并顿悟许多美好的东西,在瞬间充分地感受自己,理解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我喜欢默默地被你注视,默默地注视着你;

我渴望深深地被你爱着,深深地爱着你。”

这两句诗不仅仅属于恋人,它属于所有的人。

邻居间的默契体现着无私的奉献,舍身处地的体恤和跨越情感的温情。傍晚,你家里突然来了客人,苦于没有美味佳肴招待,邻居会主动给送来新鲜的鱼、肉、鸡之类。你家正准备为女儿或儿子操办喜事,隔壁主人会慷慨地将自家的餐具、桌椅及房间腾出来让你使用。尽管你没有请对方帮忙,但是他(她)们自然会一声不响地为你东跑西忙,分忧解难。这种相互帮助、关怀是想不到或来不及想到自己这样做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因此,在邻居间的真正友情更浓烈地体现着默契的境界。

第二篇:豁达是一种境界优秀美文

韩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他心胸宽阔,气量过人,因此在朝廷上下享有很高的威望,为人处世之道也被后人所称赞。

韩琦在定武统帅部队时,因为事务繁重,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当他夜间伏案办公时,总有一名侍卫在旁边举着蜡烛为他照明。

有一次,韩琦又在夜里起草紧急公文。这个时候,年轻的侍卫有些困倦了,结果一走神儿,蜡烛烧着了韩琦鬓角的头发。韩琦忍着痛,没吱声,只是用衣袖将火拂灭,又接着挥笔工作了。

过了一会儿,韩琦终于起草完了公文。他扭头一看,发现举蜡烛的侍卫换人了。原来,之前的那个侍卫烧了统帅头发,自知罪责难逃,便向侍卫长官作了汇报。侍卫长官又惊又怒,随即把他换了下来,重新安排别人秉烛。

韩琦赶紧让侍卫把侍卫长官叫来,他对侍卫长官说:“不要替换刚才那个侍卫,更不要为难他,他已经懂得怎样拿蜡烛了,所以他会做得更好的。”

韩琦是怕侍卫受到处罚,才当面替他开脱。军中的将士听说了这件事,无不感动得落泪。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珍藏着两个玉杯。他天天把玩,爱不释手。这两个玉杯晶莹剔透,温润光滑,毫无瑕疵,实属玉器中的上品。韩琦每次大宴宾客时,总要专设一桌,铺上锦缎,把玉杯摆放在上面,让宾客们一饱眼福。每当有尊贵的客人光临,韩琦就会用玉杯来敬酒。

有一天,有一位官吏前來拜访。谈完工作已近中午,韩琦设宴,摆上玉杯,盛情款待。席间,一个侍吏上前倒酒,不小心把两个玉杯碰落在地,结果摔了个粉碎。在座的官吏都大吃一惊。那个闯祸的侍吏顿时脸色惨白,急忙趴在地上,磕头请罪。

此时的韩琦却面不改色,他笑着对大家说:“大凡宝物,是成是毁,都是有一定的时数的,该有时它就出来了,该坏时谁也保不住。”说完,韩琦又对那个还趴在地上的侍吏说:“你不过是偶然失手,又不是故意的,有什么罪过呢?快快请起!”人们都情不自禁地为韩琦的宽宏大量而赞叹,宴会在愉快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韩琦豁达至此,实在是令人仰止!豁达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方式,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豁达是一种虚怀若谷的涵养,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有了豁达的心胸,就会在人生的旅途上闲庭信步,生活也会淡然恬静。

第三篇:谈人生说境界优秀美文

1

境界是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情况。

诗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诗境也即人境。王国维先生归纳出的三境界,第一境界为苦境,为求学与立志之境,此乃“知”之大境界;第二境界为韧境,为“行”之境界,即为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坚忍不拔;第三境界为乐境,为“得”之境界,即功到自然成。凡是做大事、成大家的人都必须经过这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就是要树立一个远大目标,要摆脱社会的种种纷扰,把苦乐、毁誉、利害、得失全都抛到九霄云外,心中坚定一个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第二境界就是为了实现远大目标而努力拼搏,前进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急流险滩,荆棘重重,但为实现既定目标要在所不惜、不轻言放弃;第三境界就是在经过无数挫折、多年磨练之后,奋斗目标水到渠成,看到目标就在眼前,心中充满奋斗和成功的喜悦。王国维先生在《文学小言》一文中还把三种境界说成是“三种阶级”:“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今天的人们常用这三种境界来解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其实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的成功个案无非都是经历三个阶段:有了目标,欲追求之;追求过程中有所羁绊,但坚持不懈;在成败的关键一刻挺过去,喜获丰收。那些没有成功的,大多数人都会败在第二个环节上。

两千多年前屈原自投汩罗江,留下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近一百年前王国维先生自沉昆明湖,留下了“词以境界为最上”。两位前辈的诤言,一种是对人生的追求态度,另一种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态度。

2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曾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人们追求及时行乐)、道德阶段(根据行为准则履行义务)、宗教阶段(以痛苦为标志去感受人生的局限性)。

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人生须经历三大境界,其一为骆驼境界,须忍辱负重、艰苦跋涉,这是人生的沙漠时期,需要自我意识觉醒并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其二为狮子境界,这是人生的创造时期,即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用拼搏的人生创造业绩;其三为婴儿境界,即以平静心灵摒弃恩怨、以率真心性俯瞰一切。

冯友兰先生的境界更具体一些,他从人生的意义出发将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部分。在自然境界中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不是依照社会习惯,而是依照本性去做,从未曾了解到做某种事情的意义,往好处说这是天真烂漫,往差处说这就是糊里糊涂;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只有“我”的观念,不论做什么都是为着功利打算,当然亦会为社会服务为国家出力,可他们做事的动机还是想得到更高的回报;在道德境界中的人,所做任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他们既不贪生也不怕死,明白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社会、一个整体;在天地境界中的人,一切行为皆以服务宇宙为目的,对生死的见解既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认为社会之上尚有一个宇宙。

3曾经有人解释王国维先生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混沌状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渐悟状态,“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顿悟状态。笔者觉得很有道理,人生境界的确需要感悟、领悟、觉悟。

林清玄更是把悟解释为“独对我心”,认为重读《西游记》后发现唐僧的三个弟子悟凈、悟能、悟空,恰恰正是求佛问道的三重境界,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西游记》一书以玄奘取经的真实故事为主线,描述了皈依修行、悟道成佛的全部过程。玄奘的三个徒弟显然成了佛法的比喻形象——“悟空”是对皈依佛的暗示,“悟能”是对皈依法的暗示,“悟净”是对皈依僧的暗示。

所谓的悟净,指的是知道远离污浊去寻找净土;初入法门,修行尚浅,大体只为求得清心。佛说“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此乃求佛问道第一重境界。

所谓的悟能,指的是通过修行开始拥有一定能量能力,也叫守戒。猪悟能又名猪八戒,需戒守五荤三素,佛法就寓于持戒之中。所以守戒即是悟能,只有守戒才能熄灭贪欲、获得智慧,此乃求佛问道第二重境界。

所谓的悟空,指的是境界最高一层,佛家讲空,道家讲无,只有悟得空的境界,才能返璞归真,此乃求佛问道第三重境界。

遇到各类困境时保持清净之心,对待外境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学会看清方向,明确自己原本从哪来、此刻在哪里、要往何处去,此为悟净;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时刻持戒守戒升智慧提能力,此为悟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达到一种“无我”境界,懂得了“无我”,懂得了“道”,才是真正修成正果,这是求佛问道的最高境界。洞悉了一切事理,并可以自由自在、建立无我,如入无人之境,此为悟空。

第四篇:小境界美文

在佛教中,有108种烦恼之说,佛教的理想就是克服这些烦恼,达到涅槃的境界。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佛家认为要从“心”开始,曰“修心”。

常见的修心方式是数佛珠,佛珠以108颗一串者为“上品”,用手缓缓捻动这108颗念珠,便可破这“百八烦恼”。还有“拜正”:一步一叩首,在潜心跪拜的过程中,即抵御了一个又一个的烦恼。108拜,便可抵御108种烦恼。

还有一种方式,更是意境悠远:古寺、老树、昏鸦,突然,钟声响起,“惊”起昏鸦一片。这钟声一波波漾向田野、村庄,顿时,一切都有了生机,但见炊烟袅袅,牧童斜坐牛背,笛声悠扬,村妇挥动围裙,召唤小儿,老人眯着眼蹲在墙根,如老僧般入定。

这一幕幕人间烟火如电影画面般回传至寺院,让敲钟的僧人愈加兴奋,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如挽弓般将木槌满满拉开,在108下的起起落落中,他的心也随着那钟声飞出寺院,飞向田野、村庄。

修心方式不拘一格,历史上就有位老兄选择了下面这种修行方式。这位老兄名叫李甲龙,韩国人,生于1860年,在他24岁那一年,入山修行。进山不久,他就做出了一个决定:建塔!

建塔的原料,是散落在山谷和路边的石头,为增加难度,李甲龙规定,石头之间不能用粘合剂,不能为便于修筑,而对石头进行任何人工斧凿,最难的是,他将塔大多建在了悬崖上。

他白天建塔,夜晚诵经,饿了,就以野果充饥,这样一干就是30年,不多不少,一共建了108座塔。这些塔一二十米高,形态各异,如108条好汉啸聚山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

李甲龙去世后,这些塔成了景点。当游人站在山脚,仰望这些建在绝壁上的石塔,震惊之余,石塔的建造方法,一直像谜一样,让人感到迷惑不解:如此艰巨的工程,他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做到的呢?

现代人的烦恼,层出不穷,又岂止108种?我们已很难像李甲龙那样,割舍尘世的一切去做个苦行僧,我们所能做到的,或许仅仅是在面对纷扰的世事时,尽量让自己淡然一点,如此,虽不能抵达佛家的涅槃境界,亦能进入一种恬淡自适的人生小境界。

第五篇:境界美文摘抄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山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遐迩闻名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前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灿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然后,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的僧人都簇拥着贵宾,观瞻膜拜。相比之下,这位穿着直裰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地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这位僧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筲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溢,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栏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种众僧簇拥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静心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语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乱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己,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熟、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因此,我总感觉到这些老者的人品、风范、学问,乃至于炉火纯青的文章,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磨砺,虽岁月迁移、世道变幻,已无碍于那光辉的存在。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不知道这是否可称之为在历史中的永恒,读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离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偌大的庄园,银装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来参观的人,显得十分地落寞。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啊的装饰,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字,我们就会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这样: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固了。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查考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亚,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吗?

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下载默契的境界美文(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默契的境界美文(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毫米的境界美文

    电视里直播着一场国际比赛。对手分别是中国乒乓球骁将刘国正和德国选手波尔。两强相遇,胜负难分,经过六局的艰苦打拼,仍然不分高低,这让观众的心都提到嗓门上,到了第七局也就是决......

    美文——爱的四个境界

    爱的四个境界 第一个境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 泰戈尔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不是生与死 Bu......

    做事的境界美文(5篇)

    这天,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去拜访一位赋闲在家的老领导,问:“前辈,我怎么做才能像您一样功绩卓著、受人尊重、一生辉煌、老有所养呢?”老领导说,我给你讲讲我的经历吧。我刚参加......

    悠闲是一种境界美文

    有时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在小河边,见到那些慢慢散步、神闲气定的人,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心生羡慕:多么悠闲的人,多么悠闲的生活啊。有时到朋友的家里,看到朋友在自己的书房里宁静地......

    做人的境界情感美文

    唐代,在天台山国清寺,拾得与寒山是莫逆之交。有一天,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中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拾得......

    人生的境界美文(5篇)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我曾提出,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这里更清楚地解释一下“人生的境界”,似乎是恰当的。我在《新原人......

    好人的境界美文摘抄

    小孩在河里挣扎喊救命,年轻人跳下去救人,没有异议,他是见义勇为的好人。小孩在河里挣扎喊救命——是假的,他只是在逗岸上的妹妹玩;年轻人跳下去救人——一个猛子扎下去,却撞破脑袋......

    寂是一种境界美文

    寂是孤的意思,一个人独处为孤;寂是静的意思,一个人独处为静。寂是一种不可多得人生资源,现代人好热闹,拼命地往大城市挤,很难讨得安养寂的方寸。即使拥有了安养寂的空间,也有闲暇,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