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

时间:2019-05-15 11:47: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

第一篇: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教学 自主学习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行为导向教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特征和其包含的具体教学方法,并对这种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意义提出了见解。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知识技术更新快,此外,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需要具有复合型智能结构的应用型、工艺型的人才,以便在就业时有更大的适应性和发展性,这就决定了当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是以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为导向,建立在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四个支柱基础上,培养每个学习者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并将知识、技能、共同生活和生存知识的学习,同未来生活准备和适应未来需求结合起来。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这种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随之发生变革,因为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承担起实现新的教学目标的任务。在这种背景下,行为导向教学应运而生,行为导向教学注重行为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行为导向教学”是德国职业教育界归纳出来的先进教学经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行为的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使学生主动地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法。行为导向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界人士接受和推崇。

一、行为导向教学中常用的具体教学方法

1.模拟教学法在一种人造的情景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技术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工厂中进行,经济类职业通常在模拟办公室或模拟公司中进行。模拟训练通常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更重要的是提供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较低。

2.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达到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学习者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项目教学法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的实施及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随着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4.角色扮演法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体验自身角色的内涵活动,又体验对方角色的心理,从而充分展现出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为”和“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的意义

1.生源质量决定了中职教育应采取行为导向教学。

当前中职学生大都文化基础薄弱,自控能力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但普遍喜欢动手实践。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要讲授一个新知识内容,往往采用“概念一定义分析、举例说明(或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全面传授信息,学生围绕教师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教学流程可概括为“提供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动手执行检查情况评判结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着导师、管理者和咨询者的作用,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大的贵任,由被动状态转为主动,能独立计划和独立完成课程,并能独立检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这种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在做中学,减少了抽象难懂的纯理论分析,适合当代中等职业学生的实际,学生觉得有趣并乐于接受,教学效果自然会更好。

2.行为导向教学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

当前中职生的学习动机都不强,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教得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是中职教师一直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首要问题。实践证明,要使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从被动变为主动,就需要提高学生对自身满足的成就感和达到此成就感的动机。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及时进行调整与修正,从而实现目标。在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把目标精心设计成一个个任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继而产生想要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了任务,取得了成果,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自信,从而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种成功后的喜悦将激励他们去探究下一项任务。所以说,行为导向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行为导向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行为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符合认知心理学的原理。有关学习理论家的研究证明,通常一个人的学习途径包括听觉、视觉、视和听与及自己动手实践等,学习效率分别为:听觉20%、视觉30%视和听50%、自己动手90%。研究表明,手脑并用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行为导向教学正是强调手脑并用,它可以更多地给学生做的机会,能更好地让学生消化理解。

4.行为导向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行为导向教学能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学与做、手与脑并用的空间与机会,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便于学生更好地思考、消化理解。这种教学法注重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任务,通常一个任务总是综合的,涉及多种多样的知识。通过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综合知识与能力,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等;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协作、相互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如何接受和处理新信息以及快速和灵活地适应新环境等。因此,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全面素质也得到了培养。

5.行为导向教学有利于教师自身成长。

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师绝大多数理论知识还不错,但缺少企业工作经验。而行为导向教学的学习内容大都来源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熟悉工作过程。因此促使教师从学校走向生产实际,通过各种方式跟踪技术和工艺的发展水平,这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形成。同时,行为导向教学也为教师综合运用知识、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提供了途径,因为行为导向教学使教师面对的是综合的教学任务,实质上是对教师知识的丰富性、价值性的一次检验,教师在这样的检验中将反省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而不断地学习,充实、更新乃至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总之,行为导向教学已通过实践证明是一种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新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它瞄准的方向就是培养符合未来劳动市场所要求的劳动者。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应用。但在应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科性质与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发展水平、教师本人的素质与学校的教学条件的不同来选择是否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以及应该何时采用行为导向教学,从而充分发挥行为导向教学的作用。

第二篇: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论中德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蒋易静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09应化2Z09331208)

【摘要:近几年,全球刮起了金融风暴。然而,在这场风暴中有两个影响较小国家——中国与德国。他们的经济发展让人羡慕,可是经济背后的职业教育,两国却相去甚远。本论文中,将主要讨论中德两国的职业教育和其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根据全文的论述,进行比较总结。】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中国 德国】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而中国也自加入WTO以后,贸易经济也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自此,各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职业性人才。所以就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此产生。

一、职业教育概论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他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具有自身的教育特点。

二、职业教育现状

(一)中国职业教育

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中央和各地的关注推动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再上新台阶,驶上了发展“快车道”。据统计,2005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11611所,当年招生537.29万人,在校学生1324.74万人。经过3年发展,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14767所,招生规模达810万人,在校生达205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已大体相当。“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我国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持力量,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系列中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缺乏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等制度的支撑和规范;

3、职业教育社会导向或氛围欠缺;

4、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

5、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

6、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职业教育的教材和课程建设与实践脱节严重;

7、教学方式陈旧;

8、职业资格准入部分形同虚设。

可以说,就目前来看,中国的职业教育与普通学校的教育差别仍然不明显,除了比普通学校多配备了一些实验实习的设施之外,并没有增加更多的实践课程。就国内来看,以分数衡量一切的大潮流也在职业教育中体现着。往往毕业考试的优异成绩,就基本上承认了某一个人已经是位“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实习成绩,也只不过是一个参考,与毕业考试比起来微不足道。而至于这个“优秀的技术人员”是否能熟练的操纵先进的工业设备,校方完全留给了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术人员到企业以后,不能马上地形成生产力,还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适应过程。

(二)德国职业教育现状

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正如其职业教育对经济的推动力一样,举世瞩目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果说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双元制”①职业教育,那么制造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国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而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学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

目前,德国约有30%的适龄青年人上大学,那些不能或不愿上大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80~90%)则去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中又以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为主(约占70%),也就是说“双元制”培养的人员是德国技术工人的主要来源。正因为如此,“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所谓“双元制”,是一套企业与职业学校密切配合,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制,是教育真正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而“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一段实践的适应,满足了产业部门的需求。也可以说,“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一种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企业为“一元”,学校为另“一元”。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在企业获得一个培训岗位的同时,在职业学校取得一个理论学习资格。

三、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中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职业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适应上,经济发展到任何程度,都代表着特定的生产技术水平,要求特定质量的人力资源与之相适应。目前,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地球。虽然中国有政府的支持,避免了像欧洲一些国家的破产危机。但是,金融隐患仍然或隐或现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为未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行人才储备,职业教育大有可为!2009年6月26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在考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指出:“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谋划职业教育的发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越来越联系紧密。

在中国,以珠三角、长三角为经济发展中心。在这些地方,又以中小企业为主。对于中

小企业来说,科研人员是大脑,而技术人员则是整个企业的脊髓。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优秀技术人员的任务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我国的职业教育密切配合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来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源状况及生产能力是一个国家取舍各种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得出的结论是:有技能的人的最有是一切最有中最为重要的最有,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收益。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仍存在大的缺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与在职培训,对我国经济起飞、大工业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我国的工业升级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一,它搭起了学校与工业界的桥梁;

第二,建立了我国与海外人才的桥梁,海外学人回来,凡与它研究项目有关的,都清工业

研究所取联系,判断最适宜他们专长的工作加以介绍;

第三,引进技术后转移到民间。

随着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法相发展,台湾产业结构也不断加以调整,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将朝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全面发展。

(二)德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经济危机已经3年多了,但仍然侵蚀着地球的每个角落。而欧洲债务危机也让全球经济再次低迷。随着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国家的破产,使得欧洲的上空笼罩着灰蒙蒙的阴霾。然而就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德国的经济基本保持完好,甚至在2011年就业人口增加,财政赤字下降。联邦统计局的报告称,德国经济去年有两大亮点:一是失业率降至5.7%,为1991年来的最低点,就业人口达到4150万,为历史最高点;二是去年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1%,而2010年这一比重为4.3%,按照欧盟稳定条约的规定,新借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这样的成绩绝离不了德国健全的职业教育制度。正因为,职业院校将大批量优秀的技术人员提供给各个企业,才让企业有良好的运营。

即使如此可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德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农业和林业、以及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进一步萎缩,总共减少的劳动岗位绝对数为160万。

因此,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双元制)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专业工人的数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双元制”的制度等等方面都将发生一场改革风暴。职业教育只有跟上社会经济的脚步,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企业提供优质人才。

四、探讨两国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千禧年后,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腾飞的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GDP成较快增长,同比也较快。中国经济俨然已经登上了国际舞台,现在中国经济渐渐影响着全球的大环境。而德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国,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20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340欧元。受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影响,德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下滑5%。2010年德国经济强劲复苏,增长率达3.6%。

然而中德两国经济大国的职业教育制度却有天壤之别。德国以“双元制”为主的职业教育制度在全球职业教育体系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其“双元制”也有百年的历史了,而在“双

元制”制度下受教育的优秀的技术人员都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国则是一个职业教育发展较为晚的国家。其体系也不太完备,制度也有相当的欠缺。在中国,职业教育是不被重视的。反之,普通教育则是全民教育的中心点,这个可以从每年的高考可以看出中国是何等的重视普通教育。对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则被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些所谓的“坏学生”也渐渐的不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除此以外,中国的职业教育还缺少实践。在中国,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区别不大。最为职业教育的“动手”特色并没有很好的发挥。

在经济上,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在逐渐减小,可是在职业教育方面,中德两国的距离可以用“鸿沟”来形容了。虽然,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在慢慢完善,可是离德国的职业体系相差甚远。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化,德国职业教育也在经历着改革。但是,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来说,我们可以跟随着德国职业教育的步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我们自身的教育体系。具体有以下几点:

1、根据市场经济实际的发展和需求来设置专业课程,将教育与就业相互衔接;

2、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发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和“双师型”②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

展。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备力量,他是人才储备的摇篮。拥有一个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或许在短时间内,我们看不出其中的差距,可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两者的关系将越发密切。而最为职业教育的新型国家——我国,应当谦虚向先进的德国学习其优秀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是由于我国与德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而在借鉴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而应汲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精髓,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我国的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注释】

①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8.P102

②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20年回眸——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1985~2005).科学出版社.P348

参考文献:

高原.对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现状的一点认识

[EB/OL]..2011-10-08.李玉鸿.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思路[N].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1).冯思淇.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新论[J].中国商界,2009(11):186-187.李娟娟.论我国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才智,2011(09):191.

第三篇: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感情、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本文以四川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一年级新生《职业生涯设计》教学设计为例,从情景设置、角色扮演、经验总结、方案实施四个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自我探索、行业探索和职业探索,树立职业理想,并最终学会职业决策。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教育部于2008年12月颁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课堂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校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职业生涯设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思考、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自我探索、行业探索和职业探索,树立职业理想,并最终学会职业决策,完成自我职业生涯设计。

1体验式教学的理论

1.1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1)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体验式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体验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活泼快乐的课堂氛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时就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2)认识的直观原理。从方法论看,体验式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青少年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青少年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青少年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青少年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青少年本身的自我运动。

1.2体验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无意识调节和补充有意识,情感因素调节和补充理智因素。人的这种认知规律要求在教学中既要考虑如何使学生集中思维,培养其刻苦和钻研精神,又要考虑如何调动其情感、兴趣、愿望、动机、无意识潜能等对智力活动的促进作用。(2)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根据认知活动带有体验性和人的行为效率与心理激奋水平有关而提出。该原则要求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氛围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3)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一是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是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体验式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体验式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必须充分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

1.3体验式教学的核心

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课程体验式教学的策略探索

2.1在丰富的情境体验中开展教学,激发情感,获得认同

学生的体验往往不是自发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营造一种愉悦的情境,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召唤他们主动而乐意的接受知识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生活实例、设置悬念式问题情境,回忆生活,对美的感悟等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第一课导论的时候,我们要帮助学生对整个教材有个大体的认识,从最简单的教材题目———“职业生涯设计”,总共六个字,三个词开始认识,从中国字的字面意思上进行解剖和理解,中国字人人都会写,从字面上就能读出的意思,学生们也能更好的理解、记忆和掌握。首先从“职业”两个字入手,我们发问:“什么是‘职’?什么是‘业’?”鼓励学生思考并作答,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说:‘职’是职位、工作等,‘业’是事业、行业等。我们要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结果,慢慢的引导出职业的引申意义。‘职’指的是职位、岗位,谁的岗位?我的岗位,是与自己有关的,要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知道与自己匹配的岗位是什么;‘业’指的是产业、行业,是社会的,与社会环境有关的,要充分的认识社会环境,才能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岗位。两者结合,才能找到自己最应该从事的岗位,进而总结出本门课程的两大学习任务———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其次,理解“生涯”两个字,‘涯’是指有界限的,说明我们的职业生命是有时间跨度的,它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所以职业生涯是珍贵的,不允许浪费,需要我们做精心的设想和计划,进而引申出设计的含义———设想和计划,即画龙点睛的指出本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制定正确完整的计划,用以指导在校学习。这样,在我们还没有仔细阅读本教材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单从教材题目的六个字中,读出了本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学习目标,也间接的点出了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那么学生在一提到《职业生涯设计》这门课时,他脑海中出现的这六个字就能帮助他去回忆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及任务。

2.2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体验中更好的认识自己

在游戏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与课题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的体验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体验探究中策略的形成,方法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得与失,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第二篇“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四个维度来认识自己,怎么样正确的认识并评价自己身上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很多同学都说不清楚,四个概念之间相互交叉,既联系又区别)比如说:兴趣和性格都是指一种心理状态,但不同的是兴趣是指因为喜欢而产生积极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不具备稳定性,所以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但性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及特征,性格是稳定的。很多同学在对以上两个概念的理解过程中,不够准确和深入,常常搞混,弄不清楚,直接影响对自己兴趣和性格的判断。怎么样帮助学生解除这样的困惑,我们尝试的引入了很多的课堂游戏,比如:撕纸游戏、捏手指游戏、霍兰德人格测试等,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得到一种体验式经验,这种经验会激发学生去认识自己的冲动,进而我们结合相关定义,从概念本身出发,结合体验式经验,引导学生用适当准确的语言来评价自己的主观条件。

2.3创设情境,引入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个案,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探讨交流中,不仅可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加以深化,让情感得以升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面向未来———职业生涯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产业、行业、专业、职业的定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个教学难点。因为,中职学生之前所接受的初等义务教育都是以基础学科为主,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非常少。这些专业知识讲深了,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达不到专业的要求,理解不透。怎么办?我们尝试引入案例教学,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置于一种我们设计好的情境当中,给予感官的刺激,再从故事中引出我们要讲述的概念,让生涩难懂的概念依托在一个情境中,学生就能较好的去消化理解。比如:在讲述“产业”概念的时候,我们事先设计了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故事,取名叫“社会哪里来?”伴随着一段舒缓悠扬的背景音乐,我们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述“社会哪里来”的故事,从类人猿———群居生活———母系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从直接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自己耕作,获得粮食(农产品)———自己生产,获得所需产品(工业产品)———享受服务(服务产品),同学们沉静在优美的故事里,体会到一种快感。故事一完,有些学生发出惊叹:老师,好神奇,我们人类太伟大了,产品从有形的商品到现在无形的服务品了。我们抓住这个讨论,顺势给学生引出了产业的概念———产业是对各类行业在社会生产力布局中发挥不同作用的部门的称谓,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学生们接受起来,就显得容易多了,理解的也更深入了。总之,“体验式教学”注重在实践中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切合了中职学生爱表现、好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等年龄和心理特征,教学实践证明了课堂气氛和谐浓厚,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积极学习的学习动机和情感。

【参考文献】

[1]廖利华,刘新梅,冉茂银.职业生涯设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7:23-27.[2]林雪,蒋杰.环球市场[J].2015,2月中旬刊,151.[3]喻平.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4]姜金华.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策略探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第四篇:中等职业教育中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对实验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尝试进行改革,既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1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教学是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教材、教学环境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实验项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停滞不前,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需要不断加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与演练。我们对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实验教学改革做了初步探索,收到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2开展小班实验教学

现在有些中职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较多,一个班级有四十到五十人,实验室的仪器有限,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实验要求。以至于不能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能做完做会每一个实验。即使实验课上,每个学生都能有仪器去做实验,但是由于学生做实验人数较多,一个老师不可能指导到每一个学生,也不可能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这就导致有的学生滥竽充数,不做实验,蒙混过关,到最后,学完这门课,什么也不会。根据这样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小班实验教学。每次实验人数最多十人,老师既能让每个人都做实验,又能及时指导学生的实验情况,使学生及时更正在实验中的不足,达到要求的实验效果,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地得到了提高。

3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步进行

传统的实验一般是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课堂所学知识无法理解,做实验时也是照搬书本,做完实验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过后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实验效果不明显。根据以上问题,我们将理论教学搬到了实验室,也就是说,我们在实验室上理论课,边讲课,边做实验。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再将实验和理论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效果明显有所提高。

4将实验内容和企业的需要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用的实验教材内容复杂繁多,大多数是沿用以前的老教材,实验内容滞后,跟不上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和现在社会的发展需要脱节,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觉得学不学都一样,只是为了那一张文凭。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主观能动性不强,就导致毕业之后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不会,还抱怨学校没有教好。针对现在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第一,应该派年轻老师去企业学习,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实验仪器。让老师和员工一样,员工做什么,老师就做什么。这样老师的能力就会有所提高,见多识广,老师再把他在企业中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也会更感兴趣。老师也会看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有针对性地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把学校教学和企业联系起来,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效果显而易见。第二,针对企业的要求,我们应该去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适合企业的教材,这样学生毕业后直接就能上岗,减少了他们对工作的恐惧感。学生也会从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去学习。第三,应适当减少理论验证型实验,加强基本功和理论基础的训练,加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训练。对于每一步操作都要作严格规范,以养成细心、谨慎、敏捷的实验作风,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适当增加创新型实验

创新型实验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所使用的实验教材往往验证性实验较多,而创新型实验较少。因此,我们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方法的前提下,尝试开设了创新设计实验,即在教师提出实验目的和具体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案设计好后,老师和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同时指出方案中的不足和缺憾。这样做一方面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全面提升了,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学生哪部分的知识相对薄弱,使得老师掌握以后的教学重点。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验技能,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设计水平、创新能力与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6信息化教学引入课堂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学资源和素材更丰富。尤其是MOOC的兴起,使得网络资源利用达到一个新的高潮。传统的职业教学的方式逐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制约职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在网络多媒体的发展进程中,资源选择多样,可以全方位选择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网络教学资料,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材料。网络辅助教学、虚拟仿真实验等是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网络资源利用和仿真实验的开展,辅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实习的认知,促进职业教学质量提升。实践中,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实验、与企业项目合作的重要实践实习等重要内容环节录像,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供给学生课外学习,或作为老师课内的重要教学资源素材,这种做法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中等职业院校主要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因此,实验实践教学显得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实验教学通过以上改革的尝试,收到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教学改革的路还很长,我们还需结合社会需求和学校的发展,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亮远“.教—学—演—练”一体化职业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0,(5):185.

第五篇:职业教育中行动导向教学法初探教育论文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将实践的重要性提到首位,特别重视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为:在实训车间能胜任的工作,参加工作后同样也能胜任。“导向”具有引领和开导两重含义。引领重在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和目标,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本次实训应完成的任务是什么;开导的意义在于教师向学生示范实训任务时,可将重点安排在注重安全防范意识的操作部分和学生有可能因操作不当引起不良后果的部分,而将其他内容留给学生完成。这样,学生不但得到了直观的视觉效果,而且品尝到了成功后的欣喜,收获了自信,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顺利完成。而这也正是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师最好的回报。下面,将本人五年来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总结的一些经验,与职教同人共同切磋,使“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学校能被更多的教师接受。

关键词:职业教育;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初探

一、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知

面对职业学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且基础知识缺口较大等问题,迫切要求人们职业学校的教师从教学方法上寻找突破口,对教法实施大胆创新,从而扭转教学上的被动局面。五年前,笔者有幸参加了由德国专家亲自授课的培训班,德国职业教育中运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让人倍感耳目一新,使笔者深受启发。德国职业教育理论界认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教师应根据每一名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知识基础作为起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在分组实践时,同组同学的能力和知识层次应大体接近,教师为每个组分配的任务是以考虑到能完成和必须完成为前提的。这样,教师指导起来方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充分激发出来,连最差学生的失落感也荡然无存。

二、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感受和体会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辛苦的是教师,教师在备课时,要潜心钻研和探索出快捷、知识容量大、适合本组学生学情且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例如制作多媒体动态画面、进行图表演示,也可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首先,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学习兴趣。其次,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和图表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提出技术层面上的革新方案,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化是关键

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扮演的角色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评判者,更是学生取得点滴成绩之后的欣赏者。在实训车间,教师应首先将本节课要做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实现什么目标、评价标准等内容告诉学生,然后教师就要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并对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形成初步评价意见。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的角色转换工作要逐步实现,让学生树立我要做、我会做的观念,心中要有理论、有计划、有数据、有方案、有步骤,要做好实验记录、写好实验报告。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要有张扬的个性,这对性格外向的学生不成问题,但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交流起来便有了障碍,但这正好是改变这些学生的最佳课堂形式。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收获的往往是惊喜,连多日不见自己孩子的家长,也对自己孩子的迅速进步感到惊奇。

四、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方面仍然很多

在德国,实训设施更新的步子迈得特别大,这就保证了教学内容、实训课程与时代的步伐合拍,甚至跑在了市场的前面。相比之下,人们的实训设施缺口较大,师资力量培训不够,培养的学生适应不了技术已得到创新的市场。“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必须重视边缘学科的学习,但人们的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仍略显不足。有些教师在名义上虽然运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形式上看起来还像那么一回事,但教学内容不够丰富,缺乏含金量。有些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和完善、边缘学科懂得太浅太少,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敢突破重点和难点。有的教师由于对学情缺乏足够的了解,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有抵触情绪。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在软件方面,人们应提倡教师自学和外出培训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有问题的教师尽快成长起来。

五、结束语

总之,就笔者个人来讲,虽然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个人的预想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笔者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向同行中的行家里手请教,汲取营养。“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至理名言警示人们,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积极探索的勇气鼓舞着人们奋然前行,而这也正是人们前行的动力所在。

下载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为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意义的初探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是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与策略,......

    试析中等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论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就业;指导【论文摘要】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的职责,各个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培......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5篇]

    行为导向教学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省楚雄市职业高级中学王正富张仕勤 (张仕勤:电话:***邮箱:cxzsq1662@126.com或qq:1420087688@qq.com)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是一种先......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擎起技能大赛的火炬,点亮中职教育的明天指导教师 苏建修 湖北秭归 杜军 摘要 为推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从全国到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展示设计专业课中的运用论文大全

    摘要: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文章谈论了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运用背景和在展示设计专业......

    坚持就业导向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论文

    摘要: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的职责。当前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比较难,与国家的政策和经济发展有关,同时与大部分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和缺乏有效的就......

    杭州市第十一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学科论文获奖名单

    附件1:杭州市第十一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学科论文获奖名单 一等奖(共11篇) 李慧 俞艳 (执笔) 中职电子电工专业课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 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姜......

    移动学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当前阶段,在职业教育活动中应用移动学习,只可以将其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暂时还无法真正的取代传统教学,只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机补充。移动学习不论是在培养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