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1:52: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

第一篇: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日本大正时期的新教育运动对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师中心主义教育教授方法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主张。通过创办新型实验学校和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的教育实戏,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教授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新教育运动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儿童中心主义

从明治末期开始,曾经在日本盛行一时的以教师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授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遭到质疑和批判。进人大正时期(1912年一1926年),随着世界民主主义运动的兴起,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被迅速介绍进来,儿童中心主义教育观开始渗透人日本教育界,新教育运动在日本蓬勃兴起。

1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的导人

一批留学欧美的学者大力提倡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积极翻译、出版蒙台俊利(Montessori,1870-1952)、凯(Key,E,1849-1926)、杜威(Dewey,J,1859-1952)等人有关新自由主义教育内容的著作。1899年,留学三年的谷本富(186?一1946)归国,谷本富曾是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授方法的最忠实的崇拜者、推动者。为赫尔巴特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在日本的推广、普及作出过重大贡献,被誉为日本的赫尔巴特。在欧美留学期间,谷本富一接触到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马上就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成为其倡导者。谷本富把新教育称为活教育,他认为通过这种活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精神意志旺盛的特点。为此谷本富到日本各地讲演,宣传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于1906年出版了《新教育讲义》的速写稿。1907年又出版了《系统的新教育学》的速写稿。成为把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导入日本的第一人。

1911年,被誉为日本的杜威的教育学者西山哲治,在美国纽约大学毕业归国后,首先翻译出版了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一书,又写作出版了《儿童中心主义研究的新教授法》一书。两年后的1913年又出版了《恶教育的研究》一书,在日本教育界引起轰动。在当时的日本教育学者中西山哲治是第一个使用儿童中心一词的。这一名词的使用在近代日本教育史上非常重要,表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开始正式被日本所接纳。西山哲治认为在日本的教育中,教授方法上的主要缺点是教师中心主义至上。学校的教授过程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研修,学生不过是教师研修过程中的旁现者。因此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他还认为当时日本的教育陷人了偏知主义、教师中心主义的泥潭,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应以儿童中心主义的理论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此后西山哲治创立了私立帝国小学校,以实践自己的观点。

在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向日本导入的过程中,欧美教育学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当时给日本教育界带来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人是瑞典的女性教育思想家凯。一个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哲学家杜威。凯在1899年发表了《儿童的世纪》、《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等著作,凯反复强调应尊重儿童的个性。提出儿童天生存在善的本能,所以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己活动,反对外在的、强制性的教育。主张学校应取消考试和处罚,尊重个性,自由选择学科。这些内容于1919年一经翻译发表,立即引起轰动。

明治末期起,美国新教育运动领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开始传人日本,1918年,教育学者帆足理一郎翻译,发表了杜威的《民主主义和教育》一书,这本书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最系统、最集中、最综合的论述,在日本教育界引起极大轰动。特别是此书被出版的第二年即大正8年4月,杜威亲自来到日本,在各地讲演。杜威认为一场教育变革正在开始,这场变革的主要内容是教育的重力中心的转移,它同哥白尼的把地球中心学说改变为太阳中心学说的理论一样具有重大意义。既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就是太阳、就是中心,教育的经营、教育的组织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杜威还认为人的本能和冲动是潜藏在儿童身体内部的一种天生的能力,儿童的身体之内潜藏着语言和社交、研究和探索、制作和构成、以及艺术表现的四种本能。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就是把人类潜藏着的这种冲动和本能作为出发点,让它沿着一定的进路进行发展。杜威又提出了教育既生活、学校既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这一切都给日本教育界带来强烈反响,为新教育运动在日本的展开提供了理论基础。

2新式教学方法的教育改革实践

欧美先进的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新型的学校模式、新颖的教学方式,都给日本的教育界带来新的刺激,促使日本的教育学者迅速地行动起来,在创办新型私立实验学校和对公立学校的教学进行改革中,把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与本国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第一,创立新型私立实验学校。

从1907年开始到1925年的20年间,新教育运动的改革者们先后创立了很多教学特色各异、个性鲜明的私立学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祝柳政太郎的成城小学校、野口援太朗的池袋儿童村小学校。

1917年4月,沮柳政太郎成立了成城小学校。祝柳正太郎曾担任过文部省的普通学务局长、文部省次官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成城小学校是他离职后,为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而创办的实验学校。在学校的《创设宗旨书》中,沉柳正太郎阐述了四点办学主张,既个性尊重的教育;自然、亲情的教育;心情的教育;科学研究作为基础的教育。学校把实行春秋两期的人学制和每个班级30人的少人数教学作为基本原则。首先整备学习条件,允许越级制,在第四学年以上的各学科配备专职教师。在课程设置方面,第一到第三学年的低学年不开设修身课,修身课从第四学年起开设。算数课不从第一学年开设,而从第二学年开设。理科课程从第一学年开始开设(当时文部省规定,理科课程从第五学年开设)。教育家小原国芳被聘为成城小学校主事后,又导人了重视儿童的个性成长,重视儿童在各个成长阶段的个人差的自学系统。成城小学校的教育改革把儿童作为原点,不被特定的政治意图、社会舆论、世俗所左右,大胆变更国家制定的课程设置,在低学年废止修身课,在国语教育中特设欣赏课,这一切都给当时的教育改革带来极大震动。在诸多实验学校中把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彻底地贯彻于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应是野口援太郎。1924年4月,以野口援太朗为中心的教育世纪社的四名同仁成立了池袋儿童村小学校。学校在初期教学中,本着生活就是教育的原则,不设置教室、年级、教师、课程表,实行彻底的自由教育。在这里凡是儿童们感兴趣的、关心的一切内容都被作为学习的素材,把学校办成了儿童和教师共同生活的场所。池袋儿童村小学校对当时的学科、课程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的改革。一时这里成为自由教育运动的根据地。

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的改革实践。

在一部分学者积极创办新式私立实验学校的同时,另外一部分学者也在公立小学校对旧的教学方式进行了多样的改革实践。特别是在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所进行的实践,创造出一系列新式教学方法,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明石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及川平治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创造出了分团式教育法。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木下竹次创造出了合同学习法。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北种一创造出了操作教育法。长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衫崎路创造出了研究学级教育法。千叶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教师手缘岸衡创造出了自由教育理论等。

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在日本一直是各公立小学校的观摩示范校,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的教育实践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各地公立小学校的教育改革。它在教育实践中创造的新式教学方法、形成的教育理论不仅给各公立小学校带来根本的影响,同时又给各私立新型实验学校带来新的促进和借鉴。

进人1920年,新教育运动已在日本全面普及,1921年,随着教育学者们《八大教育主张》的发表,日本的新教育运动达到最高潮。据统计,包括39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25所私立学校在内,当时,全日本共有234所学校导人了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3日本新自由主义教育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日本的教育学者在吸收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创办新型私立实验学校、对公立学校的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八项教育理论:既褪口长市的自学教育论;河野清丸的自动教育论;手爆岸衡的自由教育论;千叶命吉的一切冲动皆满足论;稻毛今七的创造教育论;及川平治的动的教育论;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片山伸的文艺教育论。这八个理论在日本教育史上被称为新教育运动的《八大教育主张》。

八大教育主张所具有的共同之处是:第一,其根本理论源于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第二,是在教育改革、教学实践中形成、总结出来的理论。

第三,这些理论一般不完全直接而系统地全部吸收欧美新自由主义教育思想,都是针对日本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间接地运用和吸收欧美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某些观点而诞生出来的。第四,都具有重视学生的自由、表现、创造、个性、活动、操作、自发的态度等共同的特征。第五,普遍提倡班级授课中自学,道德教育中自治,学校经营自由的主张。

这《八大教育主张》在当时被广为介绍,其中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论,手稼岸衡的自由教育论影响最大。

大正时期的新教育运动首次使日本的公教育转变为从儿童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考虑教育问题,并进行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场运动虽然距今已近百年,但其遵循一切从儿童出发,注重儿童的个性、自然性、自发性、和谐性发展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方法、理论在今天仍然被很多教育工作者所沿用。

第二篇: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新教育运动的比较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具体事实为基础,比较分析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与新教育运动的不同之处,揭示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全面的、激进的教育变革,而欧洲新教育运动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新教育运动

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期欧美的教育革新运动主要包括美国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欧洲的新教育运动。二者皆以反对传统教育为己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中心,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课程的改革,主张以科学和生活代替古典知识在学校中的主导地位,重视儿童的自由、兴趣、主动性、经验及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提倡个别化的教学方式等。两者之间虽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由于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及对改革的着眼点不同,又使其表现出诸多的不同之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试图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全面清算,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符合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教育制度,它对传统的批判是彻底的,在教育改革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激进的批判和全面的指责,力图通过对西方教育传统的深刻反思,在现代工业社会的基础上,以新的理论为指导,建立起以儿童为中心,以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的新的教育秩序。而新教育运动对西方教育传统的“反叛”远没有进步主义教育运动那么激烈,他们试图在总结近代教育发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如果说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是激进的、全面的教育改革的话,那么新教育运动则是较为温和的、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与改良。他们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有统一的理论基础.试图对教育进行全面变革;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对教育的革新也是局部的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著作以及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方面的大量论述,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在这些著作中,杜威对教育目的论、教育价值观、儿童观、教学论和课程论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和批判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各种重要的教育理论,阐明了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观点,这种论述以后被看作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之间的对立。杜威也成为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精神领袖,为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杜威也指出,工业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全面变革对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因此,仅仅对教育作“细节上的变更和学校内部机构的改良”是远远不够的。在深刻的变革形势下,教育所需要的是根本革新、改组、重建。杜威的这种总体教育改革观影响巨大,这可以从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提出的七项原则,从克伯屈、拉格等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从学校所开展的进步教育实验上得到充分的证实。他们试图对教育全面改革,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裂,把学校建成为一个小型社会,改革传统的书本式教材,建立起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用单元教学、小组教学来代替班级授课制,这种改革是彻底的、全面的,反映了他们雄心勃勃的教育理想。

欧洲的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尽管爱伦·凯强调重视儿童,德可乐利注重以“兴趣中心”改革教学,罗素强调自由教育,怀特海认为智慧教育是重要的,凯兴斯坦纳提倡公民教育与劳作学校等,从实验学校的实施来看,既有阿博茨霍姆为代表的新学校,也有凯兴斯坦纳倡导的旨在培养有熟练技能的公民的劳动学校,蒙台梭利所创办的儿童之家等等,新学校之间存在的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反映了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对教育认识的多样性,从而说明新教育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所以说虽然新教育运动的思想家也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和反思仅仅是集中在儿童身上,他们认为传统教育压抑了儿童的本性、创造性,要求改革教育,以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均衡的发展,但他们对教育与社会改革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地认识,没有看到教育变革对社会变革的意义,这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教育革新只能是局限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对教育进行部分的改革。

二、在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和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其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发展的基础上带动社会的进步;而新教育则只是强调改革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杜威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意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把学校建成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社会,满足儿童的本能与兴趣,使儿童在活动中、在学习中、在学校生活中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杜威认为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高目的是在于创造一种高于生活的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就是教育为创造美好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杜威坚信教育是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社会的改造依赖于教育的革新,杜威希望通过教育改革社会生活,使之更完美、更美好。克伯屈也认为教育不应只关心个人的发展,而应重视一切阶级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改善。

新教育家们也对传统教育中理论脱离实际,教育脱离生活的弊端进行了抨击。强调对教育和教学内容等进行改革,使之更能符合儿童的本性,更能满足于儿童的兴趣与需要,以此促进儿童的发展。他们认为,如果把教育促进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相联系,不可避免地使儿童的权利、自由、个性、独立性都被忽视或压抑。因此,他们主张把培养完美发展、具有理想品格的人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应指出的是,尽管新教育家把教育目的的重心放在个人方面,但自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大多数新教育家逐渐把教育的重点转向社会方面,强调社会合作、人际关系。这种变化集中反映在新教育联谊会章程的修订上。

三、在教育目的上,进步主义教育家强调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与进步主义相比,新教育家们特别是早期的新教育家则强调培养未来社会的统治者

进步主义教育家普遍认为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教育不仅应是民主的,还应是为了民主的,教育应成为发展和完善民主主义的首要工具。因此,教育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对共同利益的责任感。教育所培养的人应该成为民主主义的维护者和建设者,既有自由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又有纪律、责任感与奉献精神。杜威认为民主社会的公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责任:第一,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备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的能力;第二,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服务社会的精神:第四,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劳动是受尊重的,劳力与劳心的对立不应出现在民主社会,以上几方面的素质,鲜明地体现了美国民主化、工业化的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新教育家所注重的是未来统治者的培养。他们所倡导的教育是精英教育,最初产生的新学校其目的是培养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所需要的新式统治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教育家们所倡导的教育目的依然是陈旧的,尽管在陈旧的外壳中也包含了一些时代性的要求,例如他们所培养的理想统治者已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绅士,而是具有开阔的眼界,现代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善于应变的能力与组织能力的新型人才。他们不仅有会思考的头脑,还要有经过实际操作训练出来的灵巧的双手和强健的身体,有鲜明的个性与坚毅的勇气,这样的人在传统学校中是不可能产养出来的。只有在新学校中用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的教育内容与方法才能培养出来这种新式人物。因此,新教育的“新”是体现在教育内容与方法上的,就其总的教育目的而言,则仍是与传统教育内容相同—培养有才能的统治者。

四、在教育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倡以经验式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书本式教材的统治地位.而新教育家则主张以知识课程为主体

在进步主义教育家看来,要使学校成为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就必须改革学校课程,将代表社会生活的活动性课程引人学校,“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应使“代表社会活动的类型和基本形态”的活动如园艺、烹饪、缝纫、印刷、纺织、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科目在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进步教育思想家认为传统的课程体系是由前人所积累起来的系统的间接经验构成的,是一种符号和文字构成的系统,代表了成人的标准,不适合儿童的现有能力,超出了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同时,分门别类的学科也破坏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的儿童经验,使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失去应有的全面性而流于片面。因此,要以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让儿童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学。他们认为这些活动课程既能满足儿童心理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会性的需要,还能使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同一性和完整性。

新教育家们强调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内容必须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联系。为此,他们要求在学校中,为学生开设广泛的、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科学和知识课程,主要包括:现代语言(本国语和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社会科学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艺术教育、体育、宗教教育、性教育等。手工、劳动教育也是新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方面,其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获得谋生的技能和手段,而主要是使学生通过手工和体力劳动,获得全面发展。但与进步主义教育不同的是,这些手工、劳动课程并不是作为学术课程,而是作为其他教育的补充,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课程的编制和设计上,新教育家们反对以成年人的愿望安排课程,反对单纯以学科逻辑作为课程编制的唯一依据。他们认为,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一切内容、科目,都必须以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条件为基础加以组织,不仅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而且内容的设计和组织也必须与儿童的兴趣、经验等相一致。新教育家虽主张教材的心理学化,但仍强调教材是成人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制定的,并未还原到儿童的直接经验。这与进步主义教育家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差别,杜威所主张的教材心理学化是要把间接的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即直接经验化。杜威反对成人编写的、以完整的逻辑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教材为教育的起点,认为必须以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为起点,把各门学科的教材或知识还原到原来的经验,恢复到被它所抽象出来的原始经验。

五、在学校设置与组织方面,新学校比进步主义运动中的实验学校更具特色

欧洲的新学校是私立寄宿制学校,采用寄宿制的目的在于使儿童从类似家庭的教育环境中得到有力的感化,从而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新学校一般设在城郊的风景优美之地,面积很大,树木葱笼,芳草茂盛,一片田园风光,目的是使儿童受到“自然之感化”,既得自然冶情乐性之功效,又得城市文化熏陶之便利。从课程设置上来讲,新学校重视学生的体育、美育等课程的组织,在运动项目上,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赛,也有人与自然的对抗赛:既有激烈的竞技比赛,又有舒缓的、柔和的个人表演项目。这些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新学校也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艺术教育,旨在用艺术陶冶儿童的情操,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活动中,音乐是核心,学校除开设音乐、戏剧课程以外,还组织学生进行演出,每逢大小节日,必有音乐会或戏剧晚会,形式多样,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来安排。此外,学生还组织了各种协会,既有学术性的、也有体育性的、艺术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结社,学校不加干涉,各种协会的建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合作、组织能力,而且能活跃学生的思想,被新教育家视为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进步主义教育的“实验室”主要是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学校一般是设在各学区内的,没有单独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学校虽也开设有体育与艺术类的课程,但没有欧洲的新学校那么重视。实验学校的目的在于贯彻杜威的教育哲学,强化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把学校建成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并试图通过课程的改革、教学方法及方式的革新,探索美国教育的出路。

以上简要分析了美国进步主义教育与欧洲新教育的不同。客观地讲,两者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既有共同性,也有许多不同的方面。本文重在论述两者的不同,意在表明现代派教育理论的丰富多彩,让我们认识到所谓现代派教育理论并不就是指杜威的教育思想,而是含义很广泛的,特别是新教育家的思想与杜威的思想之间就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第三篇: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

【摘要】: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是近、现代教育中的基本问题。为了克服这种分离带来的弊端,在日本近代教育中产生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这一教育思想和实践是扎根于日本社会的土壤中,与日本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的民间教育运动。同时,它所包涵的教育与生活结合的思想和方法对解决近代以来,源于科学主义、能力主义的种种教育难题有着普遍的意义。生活作文是运用作文表达的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它本身就是一种作文教学法。本研究首先以中日比较研究的视角,提出现代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剖析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生活作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回顾,以及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整理,明确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以及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教育中面临的课题。最后,在分析、评价现代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基础上,明确生活作文在现代日本作文教育中的位置和形态。序章“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是要明确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序章以思考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基本问题为起点,从两方面:现代儿童的生活现状和我国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现状,阐明这一基本问题在现代条件下的表现。近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分离的问题,在现代表现为儿童生活中,人的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活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开始全面丧失。从60年代经济高

度成长期以来的日本儿童生活和当前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这一危机的存在。比较中日两国儿童生活的变化,可以发现现代化运动中存在的共同倾向。另一方面,近代学校教育中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学科课程和教学在现代学科教学中过度发展并扭曲。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形式训练的作文教学以功利的应试作文表达能力为追求目标,形成由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构成的教学结构。这样的教学结构导致作文教学中背离生活的倾向严重,使作文教学丧失了促进儿童主体性人格形成的教育作用。现代中国教育应当进一步认识近代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应当意识到现代儿童生活发生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吸取世界各国的教育经验,探究具体学科教学(例如作文教学)的改造问题。第一部分“近代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和思想”中论述了生活作文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和重要实践,意图阐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的脉络。在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中,芦田惠之助的思想和实践以及艺术自由教育运动中的作文指导仅是这一历史的前史。二者对作文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二者并未提出生活作文的概念。从生活作文教育发展来看,二者所涉及的课题始终是生活作文中必然要接触的基本问题。芦田、铃木三重吉和北原白秋等人的思想始终影响着生活作文的思想和实践,因此在论述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时,必须对二者给与适当地位和论述。芦田的方法是通过回归传统来追求教育的主体性的。这可以说是日本教育中的一个基本课题。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恢复价值的追求中是有意义的,但显然它同近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存在着矛盾和冲

突。日本教育的发展中并没有寻找到解决这种矛盾的较好方法,教育的主体性,包括教育价值的主体性和儿童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始终存在。作为大正时期自由主义教育的一翼,铃木和北原提倡“童心主义”的儿童观,并以此来指导文章表达活动。这种儿童本位的作文指导方法同样是追求教育价值主体性的表现,迄今仍有意义。但文学性的作文指导的力量仅限于社会的某一阶层,它无法解决公共教育规模上的教学问题。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时,占社会大多数的儿童所处的生活问题就会抬头,文章表达无法仅仅安于富于诗意的童心吐露。作为面对现实生活的教学方法,野村芳兵卫在课程上对生活教育的作用的探讨和小砂丘忠义对人性及儿童的思考都为确立生活作文教育的思想基础作出了贡献。生活于本世纪3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时期的野村和小砂丘离开传统精神和自由主义,走向生活,走向现实主义,因为他们需要回答那个时代的生活给教育提出的课题。当然,野村的基于客观功利主义的生活教育说是一种承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小砂丘的在现存生活中追求人的形成的思想是一种批判现实的生活、教育姿态,两者是有所不同的。进而,实证的调查作文和立足于地区的北方性2教育都是生活作文在教育实际中的展开。调查作文是促使儿童准确把握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方法,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把握生活现实的结合。处于特殊地区的北方性教育是在沉重的生存压力下对生活的探究,它反映了地区生活是生活作文运动的基础。以野村和小砂丘为同人的杂志《作文生活》p92O年代-193O年代)提出和明确了生活作文的教育方法。生活作文的基本

概念是?【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0 【分类号】:G623.2 【目录】:序章近、现代教育中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的出发点13-33其一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与日本高度成长期以来儿童生活的变化相比较13-22第一节中日比较研究中对近代教育的特性的思考13-14第二节日本高度成长期以来儿童生活的变化14-17

一、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家庭结构及家庭生活的变化14-1

5二、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儿童学习生活的变化15-16

三、高度成长期以来日本儿童文化、游戏生活的变化16-17第三节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生活诸问题17-2

2一、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家庭生活的现状与问题17-18

二、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学习生活的现状与问题18-19

三、现代中国城市地区儿童文化生活的现状与问题19-22其二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批判——以上海地区小学作文教学为分析对象22-33第一节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其根源22-23第二节作文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23-2

5一、作文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的现状23-2

4二、应当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24-25第三节形式训练作文教材剖析25-29

一、语言主义的教材编制指导思想25-26

二、形式训练作文教材中关于作文文体的规定26

三、形式训练作文教材的系列26-28

四、形式训练作文教材中的作文指导28-29第四节

形式训练作文教学方法剖析29-3

3一、命题作文系列中的表达的分类训练29-30

二、写作程序训练中的虚假作文问题30-

31三、为作文而模拟生活的方法31-33第一部分近代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的历史和思想33-92第一章芦田惠之助与“随意选题”说33-41第一节芦田对日本近代教育的批判33-34第二节芦田自身思想转变中的东洋性34-35第三节“随意选题”说的教育、教学思想35-38

一、芦田的儿童观3

5二、芦田以“随意选题”为中心的教育思想35-36

三、“随意”说和“课题”说论争的内容和意义36-37

四、“随意选题”作文指导的过程和方法37-38第四节“随意选题”思想的局限性38-

41一、芦田及近代教育东洋化运动的局限性38-39

二、“随意选题”教学实践的末路及其转机39-41第二章艺术自由教育运动及其作文指导——铃木三重吉和北原白秋的思想和方法41-49第一节铃木三童吉创导的儿童文学运动中的作文指导41-

43一、铃木创导的儿童文学运动的意义

41二、铃木的文体论及文章表述指导方法41-43第二节北原白秋的儿童自由诗论及其指导方法43-46

一、北原对学校教育的批判43-4

4二、北原的儿童诗论4

4三、北原儿童自由诗写作指导中的类型和评语44-46第三节对艺术自由教育运动思想的批判46-49

一、《赤鸟》运动在日本学校教育中的实际情况46-47

二、对唯艺术儿童诗论的批判47-49第三章野村芳兵卫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49-57第一节野村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发展49-50

一、野村的生活教育论中的神学49

二、野村由神学到人学的转变49-50第二节野村生活教育思想中的课程论50-

54一、野村的“人生科”的课程思想50-

51二、野村的生活训练说

及其课程论51-

53三、野村课程论中的读书·生活两分说53-54第三节野村的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54-57

一、包含“文集制作”的作文指导方法54-5

5二、写作教学的五种样式5

5三、“真实地写”的具体指导要求55-57第四章小砂丘忠义的生活作文教育思想57-62第一节小砂丘的生活作文思想的原型57-58

一、小砂丘的生活背景及其性格57

二、小砂丘生活作文思想的原型57-58第二节小砂丘的教育观和儿童观58-60

一、现状批判中的小砂丘的教育观58-59

二、小砂丘对人的本质特性的把握59

三、小砂丘的儿童观59-60第三节小砂丘强调的文章表达技术指导60-62第五章生活作文的教育实践形态:调查作文与北方性教育运动62-73第一节生活调查作文的思想和方法62-68

一、从解放儿童生活到重视社会性62-6

3二、生活调查作文的方法63-68第二节“北方性教育运动”的思想和方法68-7

3一、立足于地区生活的“北方性教育运动”68-69

二、从生活作文走向“生产性现实主义作文”69-70

三、北方生活作文的实践形态:“生活学习”和“共同研究”70-73第六章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的复兴73-92第一节从对新教育的反省走向生活作文教育的复兴73-7

5一、战后新教育的兴起及其弱点7

3二、实用主义哲学对认识客观真实的丢弃73-7

5三、工具主义对于真伪问题的丢弃75第二节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的典型——《山音回响学校》的意义75-8

3一、农村少年儿童的生活意识与生活作文——江口江一的《母亲的死及其此后》75-80

二、无着成恭的社会科教学中的生活作文教育实践的意义80-83第三节战后生活作文运动中的一系列实践83-9

2一、生活调查作文方法的发展——相川日出雄的“新地

理历史教育”83-8

5二、与生活作文相结合的班级集体建设实践85-87

三、地区教育中的生活作文实践87-92第二部分战后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92-137第七章儿童认识发展与生活作文——以小川太郎的生活作文的认识论研究为中心92-99第一节小川太郎生活作文的认识论研究的出发点92-9

3一、日本教育上的“异化”问题9

2二、教育上“异化”的根源92-93第二节认识自由论与生活作文93-9

5一、小川太郎的认识自由论的含义9

3二、认识自由论中的打破固定观念的观察与思考93-9

4三、认识自由论与写作9

4四、认识自由论的现时定位:作为与“异化”抗争的武器94-95第三节认识过程与生活作文95-99

一、以《实践论》为基础的小川太郎的认识论9

5二、生活作文中的感性认识95-96

三、生活作文中由现象认识至本质认识的过程96-99第八章集体的教育作用与生活作文99-115第一节战后日本教育中的”学习集体”理论99-100第二节生活作文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之关系100-10

2一、生活作文的集体化是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相辅相成的过程100-10

1二、生活作文的集体化提高认识的水平10

1三、生活作文集体化的发展方向101-102第三节班级集体建设理论与集体作文动102-107

一、班级集体建设的方法:培养自治的班级集体102-10

3二、班级集体建设是“创造班级历史”的过程10

3三、班级集体建设与学科学习103-10

4四、班级集体作文的方法和形态104-107第四节集体思维理论与集体作文活动107-11

5一、认识水平在集体思维中的交融107-108

二、集体思维的组织方法108-115第九章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与生活作文115-134第一节人格理论的基本框架115-117

一、关

于人格概念的探究及其教育性价值115-116

二、人格结构的把握及其方法116-117

三、人格的行为特征117第二节劳动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117-12

2一、活动是人同外界交互作用的媒介117-118

二、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的活动118

三、劳动与人的能力形成、人格形成118-119

四、历史上学习活动的形态119-120

五、直接体验性学习与间接经验学习120

六、人类学习的历史性过程及其性质120

七、教学活动的重构:具有劳动本质特性的学习活动120-122第三节生活作文是促进人格形成的活动122-12

4一、主体性活动的丧失是人格形成上的严重障碍12

2二、有意识地重构儿童的主体性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任务122-12

3三、儿童生活作文活动的特性123-124第四节从生活作文中把握儿童主体性人格的发展阶段124-13

4一、通过作文把握儿童人格的方法124-126

二、通过作文把握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126-13

4(一)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126-127

(二)小学中年级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127-129

(三)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的儿童人格发展的阶段特性129-134结语:战后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34-137第三部分现代日本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育——以日本中小学国语教科书为分析对象137-182第十章日本国语教科书的现状及从生活作文教育角度对作文教材的分析137-145第一节战后日本国语教科书的发展与现状137-14

1一、学习指导要领的法规性137-138

二、国语教科书编写、出版的历史与现状138-139

三、教科书检定制度概要139-140

四、教科书的选择、采用方法140-141第二节从生活作文教育的角度对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分析

141-14

5一、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1

41二、初中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141-1

42三、从生活作文教育角度对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的分析142-145第十一章日本小学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之分析145-162第一节儿童诗写作的教材安排及内容145-150

一、儿童诗创作、教学运动的历史概貌145-146

二、小学国语教科书中儿童诗教材的安排146-147

三、儿童诗作文教材选例147-149

四、生活诗“山芋”及其相关儿童作品在教科书中的位置149-150第二节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及内容150-1

54一、调查作文与学科教育之关系150-1

51二、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151-1

52三、调查作文教材选例152-154第三节集体作文的教材安排及内容154-156

一、集体作文的形态与类别1

54二、集体作文的教材安排154-15

5三、集体作文教材选例155-156第四节生活记录·自我成长史(作文文集)的教材安排及内容156-16

2一、自我成长史作文的若干阶段156

二、生活记录·作文文集的教材安排156-157

三、生活记录·作文文集的教材选例157-162第十二章日本初中国语教科书中的作文教材之分析162-182第一节初中国语教科书中调查作文的展开162-169

一、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调查作文162-16

4二、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调查作文164-167

三、有关语言现象的调查作文167-169第二节初中国语教科书中集体作文的展开169-17

4一、学生自编书籍、刊物中的集体作文169-17

1二、内含矛盾的课题的讨论及其作文171-17

2三、创造性活动中的集体作文172-174第三节初中国语教科书中认识自我作文的展开174-18

2一、在关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看法174-176

二、“父亲与工作”——从家庭

走向社会的作文课题176-179

三、在阅读同龄人的经历中反观自我179-182终章现代教育中“生活”的发现与生活作文教育182-186参考文献186-188后记18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四篇:新教育论文

论文

论文

浅谈新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从预习作业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练习三个方面,提出了在新教育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措施。关键词:新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新教育实验和教育发展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有效教学成为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载体。如何营造有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成为热点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对新教育的理解和教学经验,谈谈新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数学预习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朱永新描述的三重“理想境界”中,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成为新教育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不仅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预习作业的设计上,不仅仅关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更应从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发展上考虑,使得预习不仅仅为教师的教服务,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自学能力。那么应如何设计预习作业,怎样的预习作业才是有效的呢?

论文

1、设计的作业要有服务性

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为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服务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任务,充分考虑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使作业走在课堂教学的前面,能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且有了相关的预习作业后,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设计流程,使作业与教学设计相辅相成,收到实效。

2、设计的作业要有适度性

设计作业首先考虑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心理和学习水平。由于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肯定有一定的差异甚至差异很大,设计作业时一定根据“班情”来设计作业,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且针对班上不同程度的学生也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3、设计的作业要有挑战性

设计的作业难易要适中,找准新旧知识认知的联结点,促进知识的正迁移。设计作业时要增加一定的难度,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去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索,推动和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预习作业是在课前完成,这样每位学生都有足够思考的时间,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在课前初步了解新知,从而渐渐提高他在课堂上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从而缩小了与优等生的差距,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这里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而“小 3

论文

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在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中也强调开展人与他者的对话,当然,这里所说的人与他者的对话,严格地说,是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

而今在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老师的青睐,并有意识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小组讨论完全是一种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首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困生相当于走了个形式。当老师提问到学困生时,他们虽然往往能够答对,但这并不是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那么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应选择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指令下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组织动手操作,开展讨论探究学习过程,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另外,小组成员要分为三个层次: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如果在学习中有人遇到了困难,可以一对一的进行帮扶。这样优等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又去帮助后进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刚开展小组活动时,几个人在一起各做各的,完全没有交流;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当老师叫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时往往都是一个人来代替小组,小组的其他组员对此无动于衷。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明确任务,做好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再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论文

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三、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三层六度是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的,在练习度中强调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从而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的、有机的将知识融会贯通,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畅游。数学课堂不在于它的有条不紊,不在于它的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体现练习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课堂练习的灵活性

在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只有把课堂练习的内容安排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设计一些谜语、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是学生会学、学会,真正实践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2、课堂练习的针对性和层次性

课堂练习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力求用较少的时间,精练的习题,获得最佳的练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一题多解,总结出: a×(b+c)=a×b+a×c,练习要围绕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来设计。其次,课堂练习要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设计 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要关注学困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乘法分配律第二课时的练习,可分

论文

解成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让学生依据定律求25×(4+20);第二层次,思考42×98+42×2。第三层次,求42×99+42。这样学生觉得有趣,课堂气氛也活跃。

3、课堂练习的开放性

开放性练习一般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

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的方向寻求最佳解题策略。例如四年级上册中有一题:小张和小明同时从家到学校,小张每分钟行50米,小明每分钟行60米,经过15分钟两人同时到校,小张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 解题时,学生必须探索小张和小明两家与学校的位置关系:

1、两家在学校同侧,且与学校在同一直线上 ▲学校 ●小红家 ■小明家

(60-50)×15=150(米)

2、两家在学校两侧,与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 ●小红家 ▲学校 ■小明家(60+50)×15=1650(米)

3、两家与学校不在同一直线上

▲学校 ●小红家

■小明家

此时,两家之间的距离不能确定,但有一定的范围,小于1650米,大于150米。这样,答案不唯一,学生的思考就是答案,学生们感觉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开放性还应体现在练习方式上,动手操作、调查实践、合作交流等的非书面练习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三年级教学年月日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2015年的年历、调查本班同学喜好制作统计表等都是非常好的开放性的习题。

结语:

论文

学生学习知识、学习生活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生活的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成败。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应发挥课堂教学组织者和引导着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新教育之梦》.朱永新

[2]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当代教育论坛

第五篇:新教育论文

新教育下,科学教学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在新教育实验的推动下,科学教学必须适应新教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需要。现在的科学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就是“三多三少”:即图片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探究性的知识越来越多,标准性的答案越来越少;阅读材料越来越多,讲读内容越来越少了。很显然编排这样的教材,有利于我们打破旧的传统授课习惯,让老师与学生都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缺乏了探究究就可能无法从教材中直接获取知识规律。那么教师应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参入其中呢?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的结合体。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存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很显然新的理念告诉我们,新形式下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教师也必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进取,并且要适时的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科学学科有其本身的特征,它是一门实验科学,但是在学生真正学习科学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活经验或者已经从网络、书刊中了解了一些实例和一些表象的东西,这些认识构成了学生的科学学前概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模糊的或者说根本就是错误的,它们必须在今后的科学学习中得到不断的澄清或纠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强调科学实验,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它可以用事实让学生克服学习前概念中的错误认识,使学生易于接受科学知识。

由于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各种教材的编者,充分考虑到“教学双方”积极性的提高,所以教材中(包括教参)有多处地方不直接给出答案或现成的结论,迫使师生要用最直接的实验加以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师生重视实验操作。但由于地域文化差异、学校硬件差异、教师水平差异、学生智力水平差异等客观上的原因,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其成效并不理想。在不少新课程研讨课上,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气氛活跃,场面热闹,又是演示实验,又是电子课件;老师设问几十个问题,学生回答异口同声;有时老师抛出几个看似很有探究意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总是所给讨论时间不够,几分钟内就想总结出结论,甚至有的老师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总结出类似于课本或教参中的结论„„细细回想,这样的课,课堂气氛没的说,但并没有收到实效,私底下与听课的学生交流,发现他们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显然,这是流于形式,只注重外表形似的课程改革是不能算成功的。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科学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那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肤浅的层次上的。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课堂教学来?

首先,教师要有新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握每堂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设计好引导学生学习的若干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述。有个别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一切都是新的,上课要讨论,学生一定要分组实验,班级要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其实这样理解新课程不但片面,而且也有弊端;也有个别老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要用新的多媒体手段,课课要有多媒体动画,课课要讲究标新立异,如果真是这样那新课程就变味了,失却了它原有的理念了。所以科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切忌把科学实验都搬到电脑上去做。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公开课,授课者把整堂课内容全部制作成课件,包括板书设计,习题设计,以及讨论的问题及答案,实验演示,以至整堂课下来,该师竟没有动到一根粉笔。私底下交流发现,这位老师认为,用多媒体动画显示直观、简洁,操作方便,得到的“实验数据”又“准确”„„如此认识,我不敢恭维。其实,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并非就一无是处,有许多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还是值得保留和发展的。新课程的课堂形式可以多样化,由于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要求不像教学大纲中的那么“细”,所以教师的灵活度可以更大,教学的花样可以更多。但无论如何,教师在备课时,要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引入中,要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运用电子课件,要尽可能的符合科学规范;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一定要围绕着课程目标来设计,不要泛泛而谈,要有的放矢,不天马行空。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的心理,用新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精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尤其是小学生,比较容易片面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听与不听”,也很容易根据教师讲课的“有趣或无趣”来选择自己“听与不听”。如果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努力让学生直接接受认识或意志支配的“有意注意”起到主要作用,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了。这也是很多老师在课堂引入中很注重有趣的实验的原因了。但还有一点,“亲其师,信其道”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与我们“融融相处”,那么课堂教学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曾经做了一个对比试验,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同时代了两个平行班,对这两个水平相当的班级实施两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其中一个班级,运用新教育理念,教学上放得开,课堂上语言较为轻松,有时还幽默他们一把,课后也跟他们多交流、多沟通;而另一个班则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语言追求规范、精简、严谨教学,课后跟学生也大部分仅限于与学习有关的交流。结果发现,前一个班级的同学,有一种上科学课的欲望,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少学生说“喜欢上科学课”,“盼着上科学课”,由于他们班的科学课多数在上午最后一节,或者是下午某一节(通常教师认为不是上课的好时段)。更有位学生就自言自语:“科学老师怎么还不来呀?我只喜欢上科学课”。由于跟这个班级有了较融洽的关系,这个班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亲近我”,全班整体的学习成绩刚刚开始没看出优势,后来一年中,发现他们的成绩总是稳中有升,最后遥遥领先于其他兄弟班级。比方说这次全镇统考,这个班在全镇又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不爱学习科学的。而后一个班级,学生中出现的两极分化就比较严重,优秀生始终不错,但学习薄弱生却一直没有起色,以至于后来,花费了不少精力来给这些学习薄弱生进行补课,让我一度束手无策。

第三,用新教育理念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实施。新教育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人人动手操作。这就集中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中“活动、自主、自由”的主题。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其过程中又应注意什么?作为课堂教学的对象双方,众多的新课程研究者告诉我们,要注重"“双边活动”、“双向交流”等。在课堂教学观摩中,也看到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但很多参与是“无效参与”,也就是上面的一些实例中谈到的,课堂上煞是热闹,但学生就是没真正从课堂中掌握该掌握的知识。上面我也表述了,当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时,往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自然得到提高,所以,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营造良好的科学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该在这几方面多做努力。一是课堂引入,这是决定学生是否用心听你一堂课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所以尽可能要引人入胜,可以采用各种有趣的实验,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谜语或者是生活中很鲜活的例子;二是课堂演示实验,这是让学生加深一些自己从书本上无法直接获取的知识,也是学生学习教师实验规范的一个窗口,所以务必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可见性高,科学性强,规范性到位;三是问题讨论,这个步骤是消化课本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善于从与学生的讨论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增进与学生的感情,培养学生科学讨论的价值观,认识“讨论”在学习课程环节中的重要性,不要让课堂讨论流于形式;四是课堂小结,很多老师忽略这一环节,往往一节课的目标,师生都能通晓,但是最后综合或回顾一下所学的内容,却经常由于时间仓促而被舍弃,长期这样,容易造成“虎头蛇尾”,对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有阻碍。以上四点实施得好了,一堂课的条理性,规范性就可得到充分体现,课堂的氛围就会较好,学习的成效也会提高。

第四,教师要努力用新教育理念汲取知识,不断吸收“百家之长”。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有些教师平时认为,科学教学内容简单,只要稍微准备一下就可以应付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其实这样的认识是不行的,很容易出现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而答不上来的尴尬局面。由于学生现在了解认知世界的途径宽了,只要他们可能涉及到的知识都有可能被他们识记下来,教师要不落伍,要走在学生前面,只有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加的渊博,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课堂教学中来,并不是仅仅课堂40分钟内的功夫的问题,而是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对学生的研究,对教材的分析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最终结果。作为新时期的科学教师应该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运用新教育实验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课堂教学绽放美丽多姿的色彩。

下载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大正时期新教育运动的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创论文《日本と中国の教育》

    日本の教育と中国の教育 はじめに この論文では、日本と中国の教育を紹介して、日本と中国の教育の違いを述べます。そして、両者の違いの原因について、分析を行います。......

    辛弃疾论文:辛弃疾带湖时期涉酒词研究

    辛弃疾论文:辛弃疾带湖时期涉酒词研究 【中文摘要】辛弃疾是南宋时期的旷世奇才和成就斐然的词人。朱熹评价辛弃疾以“卓荦奇才,疏通远识,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

    西欧远古与中古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比较研究教育论文

    [摘要]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与实施,体现了一个国家教育的阶级性与政治性,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功能的价值取向及其思想道德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且关系......

    学生论文选题参考王正新

    毕业论文选题王正新工商管理专业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组织管理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构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之创新探讨某市区商圈研究中小企业面临的......

    日本大学院联系导师以及研究计划书详解

    日本大学院联系导师以及研究计划书详解联系导师的方法,材料及注意事项1。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书信,传真,电话各种工具。最方便,最便宜的方式推荐用电子邮件。有些导师是不公开电子......

    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

    教育研究与论文简答与论述题。 1.学前教育研究的意义。 1开展学前教育科研,为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2探索学前教育规律,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3丰富学前教育......

    体育教学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体育教育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

    幼儿园礼仪教育研究论文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现阶段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标准。如何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实践中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以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