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第一篇: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

当前,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从保障国家粮油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建立粮油食品收储体系和生产基地,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控制原料和物流渠道,提升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也面临风险高、投资大、周期长等诸多困难,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国家推动、企业实施”的良性运作模式。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是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的长期矛盾的重要手段

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006年底已降至18.27亿亩,人均耕地资源已降至1.39亩,且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同时,水资源紧缺,一半以上耕地得不到有效灌溉,每年农作物成灾面积达3亿亩以上。耕地和水资源的缺乏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受到限制,农产品供给难以稳定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对农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依存度加大,2007年贸易逆差状态由2004年的6.7亿美元增长为40.8亿美元。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2007年大豆进口量达到3082万吨,国内大豆需求的2/3以上依靠进口满足,预计未来大豆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的状况还将持续。

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缓解我国经济增长和资源紧缺的长期矛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打破外资企业垄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世界粮食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谷物出口排名前10位的国家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0%,少数跨国公司操纵国际市场,导致粮食市场行情异常波动,使进口国蒙受损失。

大豆行业问题较为突出,自2004年大豆危机以来,跨国粮商逐步形成对我国大豆加工行业的垄断布局,使我国大豆行业出现了“拉美化”倾向,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通过“走出去”战略,可以直接掌握国际粮源,建立稳定的国际粮食供应链,阻断跨国公司的风险转移链条,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三)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企业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控制原料和物流渠道,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国有大型企业是与外资相抗衡的主要中坚力量,但是,与外资企业相比,目前国内企业在原料和物流渠道控制方面,明显处于劣势。以新加坡丰益国际为例,丰益国际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榈油加工和贸易企业,2006年其油棕的种植和初加工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不到7%,但对利润的贡献却超过36%,原因就在于其在马来西亚和印尼控制了大量的油棕种植园。

国家鼓励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到产区去投资,从控制原料开始,进而控制物流渠道,可以有效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二、主要投资类型与品种选择

企业“走出去”要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为指导,农粮企业从开发境外资源的角度出发,品种上主要选择大豆、棕榈油、木薯、糖等。

(一)大豆

首先,豆油缺口仍将继续扩大。豆油是我国最大的植物油消费品种。据测算,2010年我国豆油缺口大概有1100万吨。目前国内豆油难以自给,除大量进口大豆以外,还要大量进口豆油。

其次,豆粕需求继续呈刚性增长态势。据测算,2010年我国畜牧养殖业对于蛋白的需求为5125万吨左右,需要大量进口大豆。

再者,对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这一状况还将持续。2007年进口3082万吨左右,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种局面在未来会继续存在。据测算,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3750万吨,与2006年相比增幅达到22.5%。

(二)棕榈油

棕榈油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消费品种,消费量巨大,增长迅猛。2011年我国棕榈油所占比例将从2000年的15%增加27.6%。1995年的消费量为106万吨,预计2007年消费量约570万吨,到2011年将达770万吨。

我国棕榈油全部依赖进口,受国外市场影响巨大。

目前,外资企业垄断国内棕榈油市场。几家大的外资公司不仅控制了棕榈油国外采购渠道,而且在中国大规模建厂销售,扩大市场份额。最典型的是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基本上控制了中国棕榈油市场。通过2006年底与郭氏整合,丰益成为我国棕榈油最大的国外供应商,占我国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

(三)糖

目前,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基本到达极限,增长空间很小,北方甜菜糖区域成本高,与南方甘蔗糖相比处于劣势,与国外甘蔗糖相比,劣势更加明显。

糖在中国市场增长迅速,每年要进口100-200万吨糖原料来满足国内需求,到2020年有可能达到600万吨以上。

(四)木薯

木薯是淀粉、乙醇和饲料加工产业的重要非粮原料,是玉米的主要替代产品。我国木薯资源有限,需要大量进口。受气候条件制约,仅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生产,而且受国内土地资源限制,总量增长潜力依然有限,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依靠大量进口。我国木薯进口量近年来持续增长,每年已达500万吨。

我国从海外进口木薯资源,来源并不稳定,受到诸多条件限制:一则木薯产品出口国本国的加工业也日益发展,木薯出口量减少;二是欧洲恢复从东南亚大量进口木薯,形成了价格竞争和对木薯资源的争夺;三是我国厂商在国际木薯市场上日益陷入被动,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三、主要投资区域选择

选择投资区域的原则包括:资源丰富而廉价、政治相对稳定、政府鼓励引进外资和出口、法律法规制度相对健全。根据初步调查,农粮企业可选择的投资区域主要包括:

(一)巴西

巴西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农牧业科技发达,有条件成为未来的“世界粮仓”。目前已开发的耕地面积约5100万公顷,牧场2.2亿公顷,尚有1亿公顷土地待开发。巴西蔗糖、玉米、大豆产量居世界前列。目前巴西大豆产量为6150万吨,预计2010年可达到1亿吨。巴西农产品种植已高度系统化,国际大粮商ABCD四家公司与当地种植户有长期合同关系,控制了巴西70-80%的大豆种植,主要采用订单农业模式,控制大豆原料。

巴西政府欢迎外资进入本国市场,并实行国民待遇。除此之外,巴西还有下列优惠政策:一是外资企业在巴西境内生产的产品,如向第三国出口,可向巴西政府申请出口信贷和保险。二是除联邦政府视需要给予外国投资者税收优惠外,巴西各州、市也有不同的税收优惠措施。如以优惠条件提供土地、厂房等基础设施及水、电等,减免商品流通服务税,提供低息贷款等。对在巴西边远、贫困地区的外资企业,有关州、市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三是为鼓励开发巴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巴西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外国投资(必须是合资形式,而且巴西投资要占大股)实行免征10年企业所得税,从第11年起的5年内减征50%;免征或减征进口税及工业制成品税;免征或减征商品流通服务税等地方税。

(二)东南亚

1.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棕榈油第二生产大国,2007年毛棕榈油产量为1660万吨,其种植园面积为4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60%,种植园开发潜力有限,未来毛棕榈油产量增幅主要依靠单产提高。马来西亚棕榈油行业整合基本完成,市场比较成熟。现开工的压榨厂388家,年压榨能力8597万吨,开工率83%;精炼厂63家,年精炼能力2059万吨,开工率75%,市场比较成熟。

棕榈油是马来西亚的优势产业,棕榈种植技术和管理经营为世界第一,政府欢迎国外企业投资,但只能购买上市公司的棕榈园,不能购买私人拥有的棕榈园,允许国外企业开垦农业用地,种植棕榈,使用年限60-90年(棕榈成长周期为25年)。

目前进入马来西亚棕榈产业,成本比较高,但通过合作或参股的方式投资现有的优势企业是比较好的进入方式。

2.泰国、缅甸、柬埔寨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木薯出口国,木薯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80%以上。泰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从事木薯有关的产业。泰国的木薯产业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市场培育,从木薯生产、晾晒、加工、物流到产品出口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成熟度很高。受耕地和加工等因素影响,泰国木薯增产和扩大出口的潜力有限。

柬埔寨目前政局稳定,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农产品增产迅猛。木薯产量连年成倍增长,2005年为50万吨,2006年为200万吨,2007年产量预计在400万吨以上。柬埔寨土地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国内资金不足,物流和加工等基础设施薄弱,尚未形成完善的出口渠道和成熟的市场体系,现有的木薯出口贸易完全依赖泰国和越南的边境贸易,大规模的加工仍为空白。

缅甸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异常丰富,经济较为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目前木薯产量不高,但当地政府和私营企业对木薯生产和加工的兴趣日益浓厚,发展潜力巨大,如充分发展可以满足我国对木薯资源的需求。

(三)俄罗斯

俄罗斯耕地面积约有1.18亿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83公顷,是中国的8倍。耕地利用率不高,多数地区土壤肥沃,经营方式粗放。俄罗斯出台鼓励政策,为农业合作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俄罗斯将发展农业作为四大国家重点工程之一,采取多项鼓励措施发展农业生产,包括:2006年和2007年对农业企业提供13亿美元贴息贷款;每年拨款60亿卢布保护粮价;部分地方政府实行土地租金优惠政策,租赁期最长可至49年;从2006年4月起对部分农业机械设备实行零关税进口等。上述措施为我国在俄罗斯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农业科研力量强大。俄罗斯拥有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全国共有310个农业食品科研机构,有9.4万名农业科研人员。近年来俄罗斯农业科研成果显著。

(四)非洲国家:以莫桑比克为例

莫桑比克政治经济形势良好,社会稳定,政府把发展农业确定为摆脱贫困和发展经济的重点并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政府和企业对与我国开展农业合作有较强烈的愿望。

莫桑比克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大豆、玉米等作物大面积机械化耕作;现农业播种面积约510万公顷,占3600万公顷可耕地面积的14%,有较大发展空间。

莫桑比克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比美洲主要产粮国到中国的海运距离短,且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在这种条件下,在莫桑比克兴建大豆种植基地,可以弥补国内供需缺口,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

四、主要投资方式

(一)新建或合资参与当地贸易和物流

如在巴西通过CPR(订单农业)控制大豆原料。以大豆为例,目前国际少数几家大粮商通过定单农业模式控制了巴西大豆货源。在巴西,大豆种植前已有相当比例的产品被收购公司采用CPR或类似模式订购,目前主要是美国的ADM公司、邦吉公司、嘉吉公司、路易达孚公司(简称ABCD公司)和巴西少数有实力的采购公司控制了主要货源。这些收购公司控制货源的主要手段或优势在于资金优势。巴西国内资金相对短缺,融资成本较高,而上述收购公司则可提供相对优惠的贷款解决农户的种子、化肥等基础投入问题。

(二)投资加工产业

在充分调研和熟悉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参股或控股当地有较好加工产业基础的企业,或新建加工厂。如在巴西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投资糖、淀粉、乙醇加工产业;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投资棕榈油产业。

(三)兴建生产基地

在土地和资源优势的一些国家,独资兴建种植基地。如在巴西兴建甘蔗种植基地;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兴建棕榈油种植园;在俄罗斯兴建甜菜和番茄种植基地;在东南亚采用购买、租赁土地的方式,开展木薯种植。

(四)兴建大型基础设施

在巴西建立大豆收储体系、仓储物流体系;在东南亚兴建物流设施等。

五、预计目标和主要风险

总体目标:用五到十年时间,通过海外收储物流体系和生产基地建设,在大豆、棕榈油、糖等重要资源性商品上,使我国企业直接控制的原料数量,达到年进口总量的30%。具体如下:

第一,大豆。首先,在巴西通过订单农业,兴建产区收纳库和港口中转仓库及设施,用五年时间达到500万吨,加上一般贸易500万吨,形成1000万吨采购进口规模和100万吨仓容的具有竞争力的大豆采购物流体系。其次,到2015年,在莫桑比克完成100万公顷(约为该国现农业播种面积的20%)土地种植,形成250万吨大豆年生产能力。

第二,棕榈油。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兴建棕榈油种植园、加工厂、仓储及物流(海运)体系,用五年时间使经营量达到260万吨左右,占进口总量的33.7%(预计到2011年我国棕榈油消费量为770万吨)。

第三,糖。在俄罗斯建立甜菜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在巴西建立甘蔗种植基地和食糖加工厂,年产甜菜400万吨、甘蔗800万吨,食糖150万吨。

第四,木薯。在东南亚购买或租赁土地,建立木薯种植基地,收储、加工及物流体系。目标为200万吨干片(或等量淀粉含量的木薯干粉),占中国木薯年进口量的20-30%。

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在海外兴建种植基地、加工基地及配套设施,面临诸多风险。

首先是政治性风险。目前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如非洲国家政权更迭频繁、政策法规多变;俄罗斯等国经济不稳、货币贬值、法律不健全,政策不透明;巴西海关体制不透明,进关费用高,关税普遍较高;东南亚国家政治上相对稳定,但矛盾比较突出,国家的信用能力偏低。另外,与中国目前的投资和贸易政策相反,一些国家对外国投资依然比较敏感,对外国投资企业设置技术限制及环境保护等种种限制。这些都是投资企业无法控制的风险。

其次是经营性风险。在国外兴建种植基地和物流体系,投资规模大、回收期长、存在较大的资金风险;同时也面临生产资料价格波动和产成品市场变化风险、国际企业管理风险、汇率变化风险等。

另外,目前非洲国家社会治安混乱,恐怖事件频繁发生;俄罗斯政局相对稳定,但境内犯罪活动和黑帮分子活动猖獗,犯罪率较高。这些都可能给境外企业员工人身安全带来风险。

六、政策建议

(一)区分政策性国家投资和商业性政府支持,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给予资金支持

建议国家发改委从商品和环节两个层面,对企业实施“走出去”项目进行研究,将农粮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分为政策性国家投资和商业性政府支持两大类,分别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

1.政策性国家投资

一是要明确粮油等商品的海外资源开发战略为国家战略,这些商品主要指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商品如大豆和棕榈油。

二是成立农业“走出去”专项基金,将国家急需进口商品的海外资料开发项目列入该基金重点投资范围,由大型国有企业具体负责实施。

三是在某些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国家投入全部或部分资金,如大规模大豆采购所需的仓储设施以及码头、铁路等。

四是建议将在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开发性项目与政府援助项目结合起来考虑,政府负责与企业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2.商业性政府支持

一是对于占用大量资金且回收期长的农业订单项目、大规模种植、加工项目,加大政府提供中长期贷款贴息的比率。

二是对于大规模综合性加工基地(如糖和大豆综合加工基地等),建议政府参照“工业园区”的做法,对于土地开发和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按投资额的30%给予企业一次性财政补贴。

(二)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配套政策支持

1.税收优惠政策

对投资于还没有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已缴纳法人税、所得税的农粮企业,在国内应对缴纳税额予以扣除。对“走出去”项目所需的国内生产资料、设备等,提供通关便利,减免出口环节税费。将进口国别政策与海外资源开发战略相结合,免除非免税进口国家基地开发的商品(如大豆、棕榈油、糖、木薯等)返销国内的进口关税和增殖税。

2.补贴政策

从事境外种植基地建设的企业享受国内企业的粮食补贴、机械补贴、柴油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国内铁路运输方面的优惠政策等;允许基地开发的粮油商品纳入国家商业动态储备,给予中储粮相关政策。

(三)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

1.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尽管我国已与123个国家(地区)签定了《双边投资保护协议》,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海外投资保证制度,使得《双边投资保护协议》中的有关规定无从落实。建议政府尽快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2.设立农业对外投资保险

设立专门针对农业对外投资的保险险种,主要承保企业在境外农业投资之后可能发生的非常风险,包括财产使用和所有权被剥夺险、战争险、不可抗力险、经营险等。同时加大对农业种植基地建设承保财政补贴。

3.建立海外投资损失准备金制度

对于农粮企业海外建设种植基地、开发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允许将投资的部分金额计入“投资损失准备金”内,免缴企业所得税。如投资受损,则可从“投资损失准备金”中得到补偿。

4.加快境外金融分支机构的建立与完善

鼓励和支持国家有关金融机构在境外(包括非洲国家)建立分支机构,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5.充分发挥驻外商务机构的作用

在重点资源国家的驻外使馆内,应考虑增设农业参赞;扩大经商处人员编制,把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列为对经商处重要工作职责和考核范围。

6.成立国家海外投资专门机构

全面综合考虑海外投资战略,引导企业用好用足现有海外投资鼓励政策,依据不同产业和商品特点,不断完善海外投资政策。同时,为企业提供相关服务,包括投资国政策培训,与企业共同组成专项调研小组,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等。

第二篇:中学德育教育论文: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中学德育教育论文:

对中学德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目前,中学德育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德育工作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本文从学校德育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德育工作的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尝试性的建议,强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育德育效果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是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继续和发展,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林崇德认为:‘‘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① 学校德育工作尽管常抓不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现代中学德育教育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找出原因,把握德育的方向,提出实现德育培养目标,取得最佳德育教育效果。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步调不一

中学生活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其中,家庭是社会环境中最主要的一种社会基本群体,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环境是孩子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不一,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许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不断扩展,有些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面引导,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社会上的某些消极因素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势必影响到学校德育功能的实现,即所谓的“5+2=0”(五天的学校道德教育加上两天的家庭社会教育,其效果等于零)。当前现实生活中社会主群体(指中年人是孩子们的榜样群体)的特殊历史经验,目前都有一种利益追逐和物质补偿的心理,对精神理想持一种冷漠或嘲弄的态度,从而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极影响。有人认为,当前的一些影视作品的不正确价值导向,大众传媒的低级趣味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产生消解作用。

因此,要取得德育工作的最佳效果,必须要处理好学校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关系,光凭学校单方面德育管理是不行的,必须实行社会全方位综合治理,使德育形式社会化。各行各业,校内校外,家庭、政府都要负责,齐抓共管,让全社会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从而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加强领导,坚持德育为首

学校工作坚持德育为首,已经喊了很多年,可在工作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学校应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在人力、物力、财力上要为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要改变评价体系不能以教学质量一方面来考核,要把德育工作优先考虑。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对人的培育,学校的各方面工

作都要体现以“德”育人,为育人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学校德育教育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现在学校的德育手段着重“说教”,生硬地“灌输式”的教学就成为知识化德育课程最简便易行的方式。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只能借助背诵、考试和其他强制性方法学习。这种灌输性说教与强制性的学习已经走向了道德的反面,是以不道德的方式进行的道德教育。石鸥指出“这种道德教育本质上不道德,从长远看则是无效乃至负效的。”②这样的道德教育难以取得最佳效果。我们要积极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各科老师要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

四、要把德育活动融于生活中,活动丰富多彩

德育教育要改变以往说教、灌输的方式,要把德育融于学生的生活中,倡导品德培养回归生活,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

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既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明确要求,“各学校在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一定要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重视活动实效,真正使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实践接触实际,接触工农,认识社会,了解乡情国情,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的表现,应作为操行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与抓好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是建立社会性的教育基地,学校与企业、街道、博物院、历史纪念馆和名胜古迹等要建立牢固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德育活动,成为加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

主要参考文献:

①林崇德,《教育的智慧》,第19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

②石鸥,《德育困境中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4。

第三篇:对辖区内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对辖区内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问题的调查分析与建议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一直呈现高速增长势头,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也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蓬勃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眼于国际市场的拓展,实行跨国经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2013年对外直接投资达到901.7亿美元,同期外商直接投资为1175.86亿美元,两者差额正在不断缩小。但随着“走出去”企业的增多,由此带来的跨国纳税事务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维护国家权益,必须切实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日常税收征管工作。

一、XXXX“走出去”企业整体情况及经营现状

截至目前为止,XXXX现有“走出去”企业10户,同比减少下降3户(新增1户,注销转非4户)。2013年无境外设立子公司、分公司,仅有对外承包工程业务。10户企业中境外机构亏损倒闭的3户,均为境外投资经营;其他7户均系建筑企业,主要是境外工程作业,针对项目来看,也是亏损项目较多。具体如下:

目前,XXXX“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业务主要集中在境外设立子公司、分公司、承包工程等方面,“走出去”企业的发展则比较滞后,截至2013累计对外投资仅105万美元,大多数上都是亏损、倒闭。主要原因有四:

1、缺乏对拟投资国家税收政策环境、税负水平的研究和分析,使生产经营面临东道国税收制度的严格限制,甚至某些权益受到东道国税务机关不规范、不透明执法的侵害。

2、缺乏对“走出去”企业有关境外投资国投资环境和风险的辅导,缺乏投资产业导向和投资地区导向的指引,缺乏境外投资的跟踪法律援助。

3、企业对外投资的最大顾虑在于缺乏对境外的政治文化环境、投资环境以及包括税法、会计制度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的了解,直接影响企业境外投资的开展。

4、银行提供的贷款门槛太高而相当困难。即使部分来自私人借款,但这种渠道获取的资金不稳定,难以支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二、XXXX“走出去”日常征管服务存在问题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通过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分公司、承接工程等方式,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在世界市场上改写了“中国制造”的概念。无论以何种形式开展境外业务,“走出去”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征管服务问题。

1、在我国实行的企业纳税申报制度中,有所得税申报制度、汇算清缴制度、关联业务往来申报制度,却没有境外投资业务申报管理办法。虽然《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境外所得要与境内所得汇总纳税,但境外所得如何申报、如何管理、如何进行征收,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和定论,还只是处于摸索阶段,无法给企业提供法定的、规范的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境外投资行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

2、“走出去”企业在我国境外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生产和经营,一般很少主动向XXXX申报涉税情况,一些企业财务核算隐蔽性较强,再加上语言、管辖权等因素的制约,使XXXX很难详细掌握企业在境

外投资活动过程及其涉税信息,很难分清其投资和正常业务往来,不便于境外投资企业的税收征管和服务,增强了“走出去”企业的涉税风险。

3、由于缺乏收集企业境外投资信息的渠道,并不掌握企业境外投资信息,难以主动提供辅导服务。另外,“走出去”企业在境外遇到的税收问题和争议争端都各不相同,解决涉税问题还须结合东道国的税收环境来综合考虑,简单的、表面的法规条文宣传远远达不到走出去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而企业由于各种各样的顾虑,也不愿意主动上门咨询寻求协助,因此得不到个性化的辅导。

4、由于税务机关的宣传辅导、信息搜集、协商情况反馈、协商成果通报等工作还不够细致和深入,“走出去”企业即使受到东道国不合理、不合法的税收检查和严厉的反避税调查,税收权益受到伤害和承担不合理税负等情况,也缺乏主动向XXXX寻求政策支持和解决国际税务问题争端的意识,我们也就难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境外税务问题。

5、我国现行的分国不分项抵免方法具体操作非常复杂,要求企业分别计算出各国的抵免限额再汇总纳税,不仅加大了企业财会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要求税务人员具有较强的征管水平,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在计算境外所得的政策上,目前的要求是境外所得要依照我国税法规定摊计成本、费用及损失,确定境外所得额,由于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财务会计税收制度很难核实,企业计算起来难度很大,XXXX基本上只能是被动认可。

三、对“走出去”企业管理服务应对建议

为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征管,更好地服务境外企业发展,我们应顺势而为,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XXXX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涉税信息是加强境外投资企业税收征管的关键,而境外投资企业的大量信息主要掌握在外经、财政、外事和公安等部门。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牵头定期召开由外经委、财政、外事、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建立“走出去”企业基础信息档案,随时掌握涉外企业各方面情况。

2、遵循法律优位原则,充分发挥“税收协定”国际效能,为“走出去”企业做好纳税服务的同时,针对境外投资政策执行不统一、申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制定完善针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管理办法,加强税源控管。比如:建立针对“走出去”企业个性化需求的响应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引,帮助企业降低纳税成本和风险;为企业提供前端咨询保障和涉税风险分析保障机制等等。

3、加强对“走出去”企业进行维护国家主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使企业自觉把维护国家利益放在重要位置,鼓励企业把投资收益汇回国内依法纳税。同时,应明确“走出去”企业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应本着管理从简的原则,统一标准,按各国的税法规定计算成本费用和损失,杜绝鱼目混珠问题的发生。

4、由于国际税法知识的缺失,导致“走出去”企业不能享受到

优惠政策,甚至造成双重征税。因此,税务机关应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纳税服务力度,积极开展各项国际援助服务。针对境外投资企业税收政策性强等特点,要重视加强对基层税务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与有关国家的国际税收协定文本内容及相关税收政策,从而提高税收管理员国内国际税务咨询服务能力,以服务促进管理。

第四篇: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一、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途径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在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提出的重大举措。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已取得初步效果。截至2004年底,中央境外企业和中央企业所属二级以上境外子企业达693户,中央企业境外单位资产总额6299亿元,净资产2870亿元,所有者权益2264亿元,职工人数21万人。商务部国际合作司对“走出去”的定义是,“通过投资合作的方式,进行生产合作的过程。”对合作方式定义为:境外投资设厂进行加工装配;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对外承包工程;设立境外研发中心;对外劳务合作;农业合作;咨询服务;对外股权转换等九种类型。总结中央企业“走出去”的基本途径如下:

一是对外承包工程。中央企业在对外工程承包业务中,获得工程合同的主要方式是国际公开竞标,同时在探索以BOT(建设—运行—移交)为主的新项目融资中也取得进展。二是合资成立资源开发企业。从战略高度谋划中央企业的投资行为,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是我国应对全球范围内自然资源争夺战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中央企业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积极到境外投资开发资源,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境外资源供应基地。

三是合资成立生产企业。即中央企业利用自己的优势与海外企业合资成立生产企业,分享海外市场资源。

四是海外收购企业。跨国并购国外的中小企业,对中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十分有益。通过并购,能够拓展经营领域,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对方的市场份额,了解目标企业国家的情况。五是举办展会。在海外举办产品展销会,向海外消费者展示中国产品,有助于扩大中国产品的国际影响,促使企业从事海外经营。

二、中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核心技术

尽管我国在钢材、水泥、玻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基础原材料及各类消费品中,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量虽然都处在世界前列,但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特别是缺乏对拥有世界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按照国际规范划分的39个工业行业中,普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就中央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目前从事的海外业务中,仍以工程承包和资源开发为主,真正利用核心技术在海外投资设厂的情况极其少见。这严重影响了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

(二)抵御海外投资风险的能力不强

走出国门后,中央企业由过去仅承担生产经营风险转变为承担复杂的国际竞争风险。具体包括所在国的政策法规改变的风险、与企业母国的外交关系变化的风险、国际市场行情变动的风险以及汇率和融资的风险。

(三)在跨国收购中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东道国发生的政治事件或东道国与其他国家的政治关系发生的变化对跨国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政治风险之所以发生是由于东道国政府和跨国公司的目标之间有冲突。东道国政府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可能担心跨国公司在本国的投资经营活动会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会侵犯国家主权,会控制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等等。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看,东道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可成为影响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因素,冲突的结果会导致东道国政府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以限制跨国公司在本国的投资活

动。由于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分歧,在中央企业收购海外企业时,还会遭遇种种歧视性障碍。

三、促进中央企业“走出去”应采取的对策

一是创新“走出去”模式。对外承揽工程、输出劳务的阶段应该是中央企业走出国门的初级阶段。中央企业要想在世界上真正占有一席之地,还应该积极开展到海外的投资,占领海外的市场,创建中国的全球化公司。此外,在现阶段,还应该把“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作为走出去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原材料的供应、零部件的采购、产品的研发、营销等都要服从于国际竞争的要求。

二是建立起“走出去”产业扶持与发展基金。在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时,建议建立“走出去”产业扶持发展基金,提供中央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技术担保,帮助企业规避投资风险,以支持海外业务的持续有效快速发展;对高投入、高风险的海外战略投资项目,实行投资保护措施。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央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中央企业应善于运用跨国经营来实现技术创新,不是只靠国内公司自己加强研究开发,还应开展国际性的研究开发活动,或与国外一流的高技术企业建立竞争与合作关系,创办海外科技创新机构等。

四是注重品牌战略。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中央企业要进行海外并购,参与国际品牌竞争,必须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注重世界驰名品牌的塑造。品牌的塑造可以是创立,也可以是并购借“牌”。总之都要求企业创造出巨大的品牌价值来。通过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自己的国际营销网络,是提高中央企业海外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品牌树立起来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品牌加强保护,更加扩大品牌的价值,走正反馈的发展之路。

五是加强对境外投资的监督管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监管机制。国资监管机构应针对海外投资企业的特点,设计不同于国内企业的监管手段和方式,特别要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监管,增强海外投资的安全性。

第五篇: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思考与建议

对建筑企业营改增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王凌俊点击次数:588

编者按:笔者曾参加了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召开的“建筑企业营改增座谈会”,与会的企业代表都借助内部测算结果表示,营改增后企业的税负将增加。而受住建部委托,中国建设会计学会对全国66家建筑企业所做的调研也显示,超过36%的企业税负将增加近一倍。笔者对此的观点是:营改增是一次发展机遇,可促进企业主动升级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施工过程的科技水平,规范财务、风控等内部管理制度。但在方案推行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行业的特殊性,对一些细节问题给予关注和研究,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增加企业的负担。

一、设置更符合建筑企业特点的可抵扣项目

营业税只与工程造价有关,而增值税与工程的成本构成也有关联,所以设置更符合行业成本特点的可抵扣项,才能真正减轻企业税负。比如劳务成本,占到工程总造价的20%—30%,而劳务公司是没有进项税额可抵扣的,相当于增加了8%的税负,这部分负担必然要转嫁给施工企业,否则劳务公司无法存活。而如果规定劳务公司仍缴纳3%的营业税,则由于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建筑企业无法抵扣,最终仍会增加企业负担。另外,零星劳务产生的费用也无法抵扣。

其次,砂、土、石料、砖瓦、石灰、水泥混凝土都是工程项目最常用的原料,依据财税[2009]9号文规定,一般纳税人销售这些材料可选择依照6%的税率纳税。于是,建筑企业取得可抵扣进项税率为6%,而销项税率为11%,相当于变相增加5%的税负。而有些原材料是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企业也无法获得抵扣。

另外,对一些大型机械设备,企业不可能频繁更新,而目前的存量设备也是无法带来增值税进项的。

所以,需要对这些项目深入研究,设置更合理的可抵扣项目。

二、完善整个行业的税制与票据制度,避免抵扣链条中断或出现不合理

理论上,营改增可以降低建筑企业的税负,但这一结论建立在整个市场税制规范、合理的前提下,但事实上,企业有时不一定能取得增值税发票。比如有些项目地处偏僻,建筑企业只能从当地村民处采购砂土砖瓦等原材料,无法取得发票。还有一些提供配套服务的小微企业不属于一般纳税人,开具可抵扣增值税发票比较麻烦,这会导致建筑企业不愿向小微企业进行采购,造成不公平。

所以,营改增的实施需要对建筑业的上中下游进行一次梳理,将勘察、设计、材料提供、设备租赁、劳务提供等各环节打通,上下衔接。

三、对工程概预算、招投标书编制等实际问题给予明确和指导

营改增,其实也是价内税向价外税的改变。为此,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与预算等规定中的内容可能需要修订,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招投标文件也要做相应调整。其中,有多少成本是能够取得进项税额的一时难以估计,而税金编制中也只能反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这对企业编制概预算和招投标文件时都会造成影响。

所以,针对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定额编制、人工费调整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可以出台相应的细则予以明确和指导。

四、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等细节问题需要妥善解决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九条,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目前建筑企业的营业税由建设单位代扣代缴,营改增后将不可能代扣代缴,而建设单位实际支付工程款的时间往往会滞后,项目完工交付后也要留下一笔保修金,而增值税税额却不会作相应扣除,建筑企业本来利润就不高,还涉及农民工工资发放等压力,对企业现金流是一种考验。

上述观点比较粗略,不过抛砖引玉,但在营改增实施过程中,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对诸如此类的细节问题予以研究,在此期间可考虑给予一定的过渡时期和过渡政策,帮助企业适应,使营改增可以真正促进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下载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农粮企业走出去的思考与建议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思考与建议

    思考与建议 建议一:成立独立的安全监察机构 理由:安全监察的职责是对生产和工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和不安全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安全监察执行力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体现在两个......

    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孙现民,现任善堂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善堂镇地处濮阳、安阳、鹤壁三市辐射的中心地带,位于滑县、浚县、内黄三县交......

    对我市信访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对我市信访工作的建议与思考 2011年即将过去,面对目前我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多、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问题突出的形势,围绕市委提出的保五争三目标,我们认为应从建......

    对幼儿园科研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对幼儿园科研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双流县机关幼儿园 韩玥王棋 赵兰 在我园,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学启蒙教育,并且结合双流县教育局 “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倡导,我园于去年申报了市级科......

    对目标考核的思考与建议

    各公司每年都会对下属单位进行目标考核。下属单位拿到下达的目标计划书,可能也会各有想法,相互比较。如何考核下属单位?如何才能达到公平与公正考核?如何才能激励各下属单位经营......

    对企业拓展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对企业拓展培训的思考和建议 参加明阳天下拓展公司组织的拓展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对职业的满足程度,以组织、计划和实施的形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的一种教育......

    企业基础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企业基础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今年初,公司对“华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做出的一系列的改革决策,不仅有必要,而且非常及时。我们要积极响应公司的号召,抓好战略管理、项目管理、......

    创新对企业经济管理贡献的思考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机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也导致了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所以,企业为了能够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要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其中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