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

时间:2019-05-15 12:1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

第一篇: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

摘 要: 依据Nelson服务分类法,将服务分为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依据Brady和Cronin服务质量要素分类法,将服务质量要素分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服务质量要素在不同类别服务中的重要性存在差别:在搜寻性服务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依次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在信任性服务中,服务质量要素重要性则依次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因此,不同类别服务企业为提升服务质量和增加顾客满意度应分别采取不同对策。

关键词:服务类别;服务质量要素;顾客满意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服务业产值及其占GDP的比重分别从1990年的5813.5亿元和31.3%增加到2006年的73 547.2亿元和40.2%,虽然这一水平还不及世界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6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但纵向对比毕竟有了很大发展,或者说我国正在向服务经济社会过渡。但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服务业质量还不能令人满意,以至于投诉率居高不下。

我们认为,我国服务业质量水平低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服务本身具有特殊性,致使服务质量难以稳定。正如美国服务营销专家泽丝曼尔(Zeithaml)和比特纳(M.Bitner)所说:“与实际商品购买相比,消费者在评价和选择服务时更困难,部分因为服务是无形的和非标准化的,部分因为服务的消费和生产是紧紧连接在一起的。”[1]二是企业提升服务质量措施欠妥当,以至于虽然花费很大努力,但顾客满意度并没有提升。例如,一些饭店提倡微笑服务、鞠躬服务,银行增加自动取款机等,但这些努力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顾客满意度。

那么,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究竟应从哪些方面下功夫呢?或者说不同服务质量要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呢?本文拟通过实地调查以了解不同类别服务之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进而为服务类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理论综述

(一)服务及其分类

关于服务的含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仅世界各国营销专家和权威机构给服务下的定义就不下几十个。尽管如此,“一个令人满意的和全面的服务定义还没有出现”。[2]目前为较多人所接受的是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下的定义:“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行为和绩效,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生产可能与某种物质产品相联系,也可能毫无联系。”[3]

“经济领域的服务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多样性”[4],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服务营销专家曾经依据不同标准和方法对服务进行了分类。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Nelson(1974)分类方法,将服务分为三类: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

搜寻性服务是指人们运用知识、检查、理性努力和正常渠道了解相关信息后,能准确有效地评估服务质量水平的服务。例如,快餐店、零售商店等都是具有搜寻性的服务。

经验性服务是指人们只有在购买和消费服务之后才能够准确有效地识别服务质量水平的服务。例如,客运、理发等都属于这一类服务。

信任性服务是指人们在购买和享用之后也很难评价的服务,因为消费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或获取足够信息成本较高。例如,律师事务所、高难度手术等都属于这类服务。

(二)服务质量及其要素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属性满足规定或要求的程度。北欧服务营销专家格罗鲁斯(Gronroos)将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5],即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它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预期(即预期质量)同其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即体验质量)之间的对比。美国服务营销专家PZB(Parasuraman、Zeithaml and Berry)也认为:服务质量是对服务的一种主观评估,是由消费者主观的预期与实际的感知相比较而来的结果。[6]

关于服务质量要素,代表性观点有三种:

1.两要素论。代表人物是北欧学派格罗鲁斯。格罗鲁斯认为[5],服务质量分为结果质量和过程质量。前者是指服务结果或产出的质量,或者说在服务交易结束后顾客的“所得”(即得到的实质内容)。例如,旅店客人得到了安静的休息、饭店客人得到了一顿美餐、航班乘客从起飞地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后者是指顾客是如何接受或得到服务的,包括服务人员态度和行为、顾客等待时间长短等。

2.五要素论。代表人物是北美学派PZB。PZB通过对5个服务行业(产品维修、小额银行存款、长途电话、信用卡和证券交易)实证研究,将服务质量要素归纳为5个,即可靠性——准确可靠地执行所承诺服务的能力,响应性——帮助顾客及提供便捷服务的自发性,安全性——雇员的知识,谦恭态度及能使顾客信任的能力,移情性——给予顾客的关心和个性化服务,有形性——有形的工具、设备、人员和书面材料外表等。[7]

3.三要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Rust and Oliver、Brady and Cronin。1994年美国服务营销专家Rust and Oliver认为,服务质量除了“接受什么服务”(what)——结果质量、“怎样接受服务”(how)——过程质量外,还应该增加“在何处接受服务”(where)这样一个要素,即应当将服务接触所在的有形环境纳入服务质量要素之中。2001年Brady and Cronin利用来自银行业和医疗服务业的数据对Rust and Oliver的服务质量三要素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构建了一个基于三要素模型的服务质量阶层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8],并将三要素分别重新命名为“结果质量”(即服务传递过程结束后作为结果留给顾客的服务产品,通过与服务传递后的相关的等待时间、有形结果和好感性来测定)、“互动质量”(即服务传递过程中从业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待人关系质量,通过从业人员态度、行动和专业性来测定)和“物理环境质量”(即作为服务传递背景的服务环境,通过服务提供内的物理设施如场所氛围、空间配置、社会要素来测定)。

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Brady and Cronin对这三个要素的重要程度没有进行实际测量;第二,Brady and Cronin也没有对不同类别服务之三要素重要程度分别进行研究。

(三)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关系

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先有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产生顾客满意心理;还是先有顾客满意心理,然后才有感知服务质量?学者们对此问题的争论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

Parasuraman和Cronin等学者认为,高的服务质量导致了顾客满意的增加[6];Bitner[9]和Bolton[10]等学者则认为,顾客满意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变量。格罗鲁斯认为:“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没有讨论的必要……与有形产品相似,顾客首先了解了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综合考虑价格及其他‘成本’,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心理。服务也是如此,顾客先感知服务质量,然后考虑其他‘付出’,最后才会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心理……即顾客首先对服务质量进行感知,然后是对这种服务质量满意或不满意的感知,而不是相反。”Brady和Brand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服务质量是影响顾客满意的变量。[1]

三、实证研究

如上所述,西方服务营销专家对服务

含义及其分类、服务质量及其要素、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观点,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服务营销理论的发展。但毋庸讳言的是,服务质量“二要素论”没有对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三要素论”没有对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研究,“五要素论”没有对不同类别服务中的服务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进行研究,从而在指导服务企业开展营销工作上仍存在局限性。基于此,我们拟按照“服务属性分类法”和“服务质量三要素论”,对不同类别服务中的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进行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依据Nelson产品属性分类法,将服务分为三类——搜寻性服务、经验性服务和信任性服务,其中搜寻性服务以快餐店为代表,经验性服务以理发店为代表,信任性服务以银行为代表,每一类别服务选择两家企业作为测评对象。

结果质量分别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等待时间”、“有形结果”和“好感性”三个方面进行衡量;互动质量分别从企业员工“态度”、“行动”和“专业知识”三个方面进行衡量;物理环境质量分别从“场所氛围”、“空间配置”和“社会要素”三个方面进行衡量。问卷采用Likert七分量表记录调查对象对问卷中各问题的态度,从1代表“完全不同意”到7代表“完全同意”。

本次调查是在安徽省合肥市进行的(每一类别服务选取两家销量和影响力较大的企业),调查方式是现场发放问卷,调查时间为2007年1月份,实际获取有效问卷648份(快餐店、理发店和银行分别为215份、223份和210份)。调查对象信息如下表┧示。

(二)统计与分析

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衡量信度最佳的Cronbach’s α系数法。根据Nannally建议,Cronbach α系数只要大于0.7,问卷就具有很高的信度。[12]本次测评信度结果(见表2)表明本研究概念的测定尺度全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贯性评价。

本研究对各变量的衡量都是借鉴国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因而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其次,本研究使用了AMOS4对构成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确认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表2)来实现效度检验。根据Hair et al.和Joreskog and Sorbom的研究,确认性因子分析采用GFI(goodness-of-fit Index,期望值 ≥0.90),AGFI(adjusted goodness-of-fit Index,期望值≥0.90),RMR(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期望值≤0.05),CFI(comparative fit index,期望值≥0.90),NFI(normed fit index,期望值≥0.90),2(尽量小),2的p值(期望值≥0.05)等变量结构分析指标来评价各因子概念构成的适合度。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指标

搜寻性服务样本:2=102.9049(df=77,p=0.026),GFI=0.93,AGFI=0.87,RMR=0.05,CFI= 0.96

经验性服务样本:2=101.7541(df=77,p=0.031),GFI=0.94,AGFI=0.93,RMR=0.03,CFI= 0.96

信任性服务样本:2=99.86889(df=77,p=0.041),GFI=0.91,AGFI=0.88,RMR= 0.04,CFI=0.98

从表3可知,所有衡量语句在其所衡量的变量上的标准化载荷系数均大于0.72,并在统计上高度显着(t>6.63),表明各衡量语句在其所衡量的变量上具有较高的会聚有效性。衡量模型同三类服务的样本数据的拟合度指标均达到了较满意水平,显示衡量模型同来自三种不同类别服务的数据都有较好的拟合度。确认性因子分析结果(表3)表明本研究中测量模型的效度较好。

2.结构模型检验。

我们分别使用“搜寻”、“经验”和“信任”特性服务样本数据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计算,具体如下:

模型与“搜寻”性服务样本数据拟合度指标为:2=107.1714(df=80,p=0.023),GFI=0.950,AGFI=0.911,RMR=0.032,CFI=0.959,NFI=0.966;

模型与“经验”性服务样本数据拟合度指标为:2=105.8819(df=80,p=0.028),GFI=0.945,AGFI=0.913,RMR=0.041,CFI=0.974,NFI=0.961;

模型与“信任”性服务样本数据的拟合度指标为:2=104.3796(df=80,p=0.035),GFI=0.941,AGFI=0.909,RMR=0.042,CFI=0.968,NFI=0.957。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本研究所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

3.服务质量要素与顾客满意相关性分析。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结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系数估计值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信任性服务样本数据中的“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系数估计值的t值为1.53(小于1.96的标准),说明该系数估计值在统计上不显着。除此之外,三类服务样本数据中其他8项系数估计值的t值均大于1.96,在统计上高度显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搜寻”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而在“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闲

在“搜寻”性服务中,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821、0.21、0.51,具有较大差异。为进一步分析这三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是否显着,我们把模型中任意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系数固定为相同值的模型作为限定模型,把模型中所有变量之间的关系设定为自由估定值的原始模型作为非限定模型,比较了限定模型和非限定模型的差,结果发现:将结果质量和互动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3.29,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11.32,df=1, 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搜寻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同理,利用“经验”性服务样本,将结果质量和互动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2.96,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9.01,df=1,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经验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柿俊

利用“信任”性服务样本,将互动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系数估计值固定为相同值时与设定为自由估定值时的2差为13.76,df=1,p<0.01,说明两个系数估计值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显着。依照同样方法,发现结果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效应在统计上也存在显着差异2差=9.28,df=1,p<0.01。由此可以判断:在信任性服务行业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四、结论与启示

(一)基本结论

1.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搜寻性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在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影响较小,互动质量和结果质量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

2.在三类服务中,虽然结果质量、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顾客满意均有正相关影响(信任性服务中物理环境质量除外),但在不同类别服务中,三要素重要性却存在差别。在搜寻性服务和经验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结果质量>互动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在信任性服务中,服务质量三要素对顾客满意影响程度为:互动质量>结果质量>物理环境质量。

(二)启示

1.服务企业要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建立顾客忠诚,必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三要素水平;

2.不同类别服务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应分别采取不同对策。对于“搜寻”和“经验”性服务,企业必须确保服务结果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互动质量和物理环境质量;对于“信任”性服务,企业应努力抓好互动质量,同时确保结果质量。

参考文献:

[1]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玛丽?乔?比特纳着.张金成,服务营销[M].第2版(中文版).白长虹,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麦可姆?麦克唐纳,爱德兰?佩着.服务营销规划[M].张平淡,赵巍,译.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3] 菲利普?科特勒,托马斯?海斯、保罗?N?布卢姆着.专业服务营销[M].俞利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4] 克里斯托弗?H?洛夫洛克.服务营销[M].第3版.雄文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5] 克里斯廷?格罗鲁斯.着.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M].第2版.韩经纶,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8.[6] PARASURAMAN A,ZEITHAML V A,BERRY L L.Servqual:a ultiply-Item cale for Measuring 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Journal of Retailing,1988,64.[7] LLOSA SYLVIE, JEAN LOUIS CHON, CHIARA ORSINGHER.An empirical study of SERVQUAL’s dimensionality[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98, 18(2):16-44.[8] BRADY, MICHAEL K.,CRONIN JR.,J.JOSEPH.Customer orientation: effects on customer service perceptions and outcome behaviors[J].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2001, 3(3):241

[9] BITNER M J, BERNARD H B, STANFIELD M T.The service encounter:diagnosing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incident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54:71-84.[10] BOLTON R N, DREW J H.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ervice changes on customer attitudes[J].Journal of Marketing, 1991,55:1-9.[11] BRADY MICHAEL K, J.Joseph Cronin, Richard R.Brand.Performance-only measurement of service ruality: replication extens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2,55(1):17-31.[12] NANNALLY J.Psychometric theory[M].2nd.New York:McGraw-Hill,1978.

第二篇:服务质量属性的实证研究

服务质量属性的实证研究

广告服务质量管理是服务性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服务质量决定服务性企业营销效果,经济收益和竞争实力的重要因素。

为了直到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国外许多学者对服务属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服务属性分类方法。

国外许多学者采用“多重属性模型”来评估服务质量。美国哈佛大学学者赛塞(W.Earl Sasser)、奥尔逊(R.Paul Olson)和华艾科夫(Daryl D.wyckoff)提出了七类服务属性,作为评估服务质量的基本属性。

(1)安全:指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一致:指服务的规格化和可靠性;

(3)态度:指服务态度;

(4)完整:指服务项目是否完整;

(5)环境:指服务环境和气氛;

(6)方便:指服务时间和服务地点是否方便顾客;

(7)时间:指服务所需的时间和服务速度。

美国学者潘拉索拉曼(A.Parasuranman)、隋赛莫尔(Valarie A.Zeithaml)和贝里(Leonard L.Berry)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指出顾客主要根据可靠、可感知、反应、保证、移情等五类服务属性评估服务质量,并依据这五类属性的内涵,于1988年设计了由22个指标组成的SEVEQUAL服务质量评价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服务质量评价的难题。但是,SEVEQUAL反映的是顾客对服务过程的整体评价,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信息是粗线条的。于是他们在80年代末又提出了差距分析模型(Gap Analysis Model),该模型专门用来分析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可以发现服务提供者与顾客在服务观念上存在的差距。

该文认为:这些欧美学者主要是从顾客如何评估服务质量的角度研究服务属性,但要知道服务性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理论工作者应研究管理人员从哪些方面加强服务质量管理。该文在实践中,从服务性企业人员的角度提出了5项服务质量属性:技术质量、感情质量、关系质量、环境质量和沟通质量。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服务对象而言,技术质量是服务最重要的质量属性;而服务对象对服务人员的满意程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第三篇:四川论文: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四川论文: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四川省作为西部强省,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适度的收入差距可以反映劳动效率差异,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是过度的收入差距不仅影响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构建和谐社会、解决“三农”问题,首要要素是让城乡居民享受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逐年拉大。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对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而且对西部乃至全国的城乡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梳理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时间纬度上分析四川城乡居民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从空间纬度上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地区差异,再运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四川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趋势预测和影响因素分析。(1)对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进行分析。采用比较分析法,首先对比分析了四川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再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纬度进行比较。时间上根据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的演变轨迹将四川省从1978年到2008年分为了4个阶段,得出四川省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在波动中不断扩大。空间上一方面对四川对21个市州和五个经济区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间差异较大,且均呈现出加剧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将四川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比较,得出四川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发展趋势与全国趋同,绝对收入差距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对四川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趋势预测。通过采用ARMA模型对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四川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加剧。(3)对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回归结果表明各因素中只有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负相关,其余各因素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其中二元结构系数是影响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4)提出了缩小了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地区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形成需求拉动型绿色经济。

【英文摘要】As a western powerful province,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Sichuan province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over the past 30 years.The economic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 continuously,the economic power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of material and cultural of people enhanced markedly.We will find that there is a big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On one hand,a reasonable degree can exhibit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work under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system.But on the other hand,huge

income gap will not only harm the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efficiency,but also cause society to be upheaval.Now we give nationwide suppor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The first standard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equality.To Shorte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can exhibit equal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and which is also the key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s facing our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Sichuan province is one of the provinces famous for its farming production.The rural population makes of more than 2/3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in Sichuan.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s becoming bigger and bigger.So to develop agriculture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agricultural labourers and to shorten the income gap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role not only for Coordinating Urban-Rural Development in Sichuan,but also for the West Regions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On the reference of other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come gap and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Finally this paper perform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come gap in Sichuan by using 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 and Multi factor line regression method.Firstl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com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by using comparison research method.This paper firstly discusses the income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then compares the income gap from the angle of time and space.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nge trace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divided the period from 1978 to 2008 into four stages.We can find that the income gap rises with fluctuation.From the space angle,this paper compares the 21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Sichuan province.The study show that the income gap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areas and is increasing.The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ncome gap in Sichuan with the entire country.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income in Sichuan is basically in line with that of the nation and shows the increasing trend,but the income gap i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Secondly,this paper adopts the 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to forecast the change trend of the income gap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income gap has kept widening instead of narrowing.Thirdly,this paper performes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income gap in Sichuan.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we can see that under present condition the income gap is widening.Therefore,the

paper using Multi factor line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ose factors.The result shows that all the factors have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come gap except th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er rural resident.And Dual contrast coefficient is a most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income gap in Sichuan.Finally,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policy suggestions to shorten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ichuan province.Eradicate the dual structur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Overall plann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djust production constitution and improve Sichuan economic development;develop rural economy and raise peasants income;standardize consumer markets in rural areas and form demand-pull green economy.【关键词】四川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英文关键词】Sichua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目录】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研究4-6Abstract6-7前言10-

2110

摘要

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1 国外研究综和研究意义10-1110-11述11-1311-12

1.1.1 研究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81.2.1.1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2.1.2 社会体制与收入不平等12

1.2.1.3 教

育、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12-1313-1813-1414-1717-1818-211920-21

211.2.2 国内研究综述1.2.2.1 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方法1.2.2.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1.2.2.3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1.2.3 文献评述181.3.1 研究目标18-191.3.3 研究方法19-201.4 研究创新和不足211.4.2 研究的不足21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1.3.2 研究内容1.3.4 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的创新2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21-3721-2424-2828-3531-323232-35

2.1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2.2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阶段性分析2.3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比较分析2.3.1 四川各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迥异2.3.2 四川各市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上升2.3.3 五大经济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差异较大2.4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预测

3.1.1 ARMA模型简38-40

3.1.3 时间的比较35-3737-44介37-383.1 ARMA模型的构建37-433.1.2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序列模型的建立40-43入差距的预测4343-44

3.2 ARMA(2,1)模型对四川城乡居民收3.3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预测结果分析4 四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析

44-5144-474748-4951-5952-5952-5353-5555-5656-594.1 研究方法444.2 指标选取

4.3.1 数据来源4.3 数据来源及处理47-484.3.2 数据处理47-484.5 实证结果分析49-515.1 小结51-52

4.4 回归分析结论与建议

5.2 政策建议5.2.1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5.2.2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全省经济发展5.2.3 引导农村地区发展,促进农民增收5.2.4 规范农村消费市场,形成需求拉动型经济参考文献59-62

致谢62-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第四篇: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实证研究论文

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实证研究论文,欢迎阅读。

摘 要:对健康需求的研究,国际通行的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08)的数据,运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收入和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且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的影响不明确而且不显著,稳定的婚姻状况和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体魄对中老年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性别差异方面,教育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而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更大。在城乡差异方面,年龄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作为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依据。

关键词:Grossman模型;健康需求;性别视角

一、引 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健康水平也不断提高,全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90年的685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40岁,同时卫生费用支出也迅速增加,从2000年的4 586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9 8433亿元,卫生费用支出的增长率大部分时间超过GDP的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各期。人均寿命的提高加剧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我国老年人全年人均医疗费是总人口的256倍,占总人口10%的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总人均医疗费用的30%,人口老龄化将大大增加我国卫生费用的支出。资料来源:http:newssohucom20060305n242133633shtml 收稿日期:2012070

1基金项目:山东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基金项目“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yzc11008)

作者简介:张 琳(1985-),女,山东胶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健康经济学研究。Email:zhanglin8562@mailsdueducn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可以概括为对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

对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国际通行的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Grossman通过将健康看做一种人力资本,建立了确定健康需求的模型,进而通过对健康需求的选择来确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健康资本折旧率、工资率和教育资本的变化对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1]。

二、文献回顾

经济学家很早就将健康看做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但是直到1972年,Grossman才第一次建立了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健康需求模型[1]。首先,该理论强调了健康作为人力资本,与其他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的区别,即教育主要通过影响个人在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效率来提高个人的效用,而健康主要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个人的效用。其次,该理论区分了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健康资本作为一种耐耗品,其存量的增加是通过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来实现的,所以,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是基于对健康需求的引致需求。

Grossman创造性的工作为后来的学者用经济学的框架研究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奠定了基础。到目前为止,对Grossman模型理论上的主要扩展有三个方面:一是将不确定性引入到模型中,分析在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个体对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有什么变化[3]-[6];二是将模型从以个人为基础拓展到家庭为健康生产的基本单元[7]-[8];三是建立了在生命周期基础上的健康需求动态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9]。

大量的文献在Grossman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各种因素对人们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10]-[13],或者某个因素对不同人群影响作用的差异[14]-[16]。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学方面的因素,如性别、年龄、种族、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经济学方面的因素,如资产、年收入水平等;行为习惯,如饮食习惯、是否经常锻炼身体;还有获取医疗服务资源的可行性等。这些因素显然影响着人们的健康水平,但是健康水平同样对某些因素有反向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实证中的内生性问题,导致无法得到无偏一致的参数估计值。另外,Fuchs认为可能存在某些不可观测的因素,比如个人能力、时间偏好等,它同时作用于健康水平和其他影响因素[17],将这些不可观测的因素量化加入模型或采用工具变量的方法,从而获得更有效的估计[18]-[19]。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多种方法被运用到健康经济学的实证中。这些方法一是估计结构模型[20]-[22],二是使用工具变量[24]-[25],三是通过比较两个制度不同的国家,考察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制度结构是否导致某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途径发生变化[26]。

国内的文献大多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的数据,CHNS是由北卡罗来纳大学人口研究中心﹑美国国家营养与食物安全研究所和中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开展的调查项目。自1989年开始,该调查已经进行了8次,是一个包含多次调查数据的面板数据库。所以,使用这个数据库的文献多数使用面板数据做分析[27],也有的使用截面数据[28]。

在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文献多用自评健康对微观个体的健康状况进行度量[29],或构造健康指标,如生活质量指标QWB[27]-[30]、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31]。相对应的,用Probit或Logit排序选择模型、OLS模型、2SLS模型等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在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文献多用两周就诊次数、医疗卫生支出等衡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使用两部模型(Two-Part Model)来分析性别、收入、医疗可及性等因素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32]-[33]。王俊等考察了居民选择不同层次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34]。对于实证中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多采用工具变量估计。以上文献从微观层面考察健康需求和医疗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基本都是基于Grossman模型,但是估计的结果与Grossman模型的预测存在不一致的地方。赵忠认为,对卫生服务经验研究的困难不在于构建经济学模型,而在于正确估计模型,这个困难是由卫生服务的不确定性及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性消费等因素造成的。

三、数据及实证分析

1数据及变量说明

本文的数据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8年在浙江和甘肃两省进行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这次调查对象的年龄基本都在45岁以上,多数在50—70岁之间,按照我国45—59岁人群为中年人,60岁以上为老年人的划分标准,CHARLS的数据非常适合用来反映我国中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本文希望通过微观数据的实证来分析各因素对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表1给出了我们在实证中所使用变量的基本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我们采取受访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判断估计作为健康存量的衡量,将受访者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判断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差、一般、好、很好分别对应的健康水平H=1、2、3、4。表2是健康水平的统计描述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的健康水平是一般。其中,女性的平均健康水平低于男性,但分布更加均衡;城镇居民的平均健康水平高于农村,分布也更加均衡。进而分别将性别、城乡作为分组变量,对健康水平做平均值差异的t检验发现,男女、城乡之间中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均值的确存在显著的差异,如表2所示。

与受访者的自评健康状况对应,我们采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对我国中老年居民的健康需求模型进行估计。

2教育资本变量的内生性检验

健康资本和教育资本作为两个最重要的人力资本,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影响,导致我们估计的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我们认为一个人年轻时的健康水平对受教育的程度影响更大,同时作为健康禀赋对未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我们在模型中添加了受访者15岁之前的健康水平这个自变量,来剔除健康对教育的反向影响。但是我们采用了受访者教育程度这个变量来作为教育资本的测算,存在测量误差。由于教育资本的测量误差或者遗漏变量,同样可能导致内生性问题。

我们选取了可能的内生变量,即受访者教育程度相关的受访者第一个子女的教育程度(IV1)、受访者配偶的教育程度(IV2)以及受访者在第一个子女出生时的年龄(IV3)作为工具变量,对模型进行估计。

通过相关性的检验,笔者发现,IV3与受访者的教育程度相关性不高,IV1和IV2与受访者的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强,因此保留这两个工具变量。表3给出了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中利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的结果。

我们知道,如果变量不具有内生性,使用工具变量估计就不是有效的。所以,笔者对教育程度这个可能具有内生性的变量进行了检验。先用被怀疑的内生变量受访者的教育程度,对模型中所有其他的解释变量和工具变量IV1、IV2进行回归,并提取其残差ε。然后把该残差加入到Probit排序选择模型中作为一个新的解释变量继续回归,如果其系数显著,则说明受访者的教育程度确实是一个内生变量。表3的最后一行给出了残差系数的显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们不能拒绝受访者教育程度外生性的假设,即这个变量不存在内生性。所以,接下来我们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来估计并分析各种因素对健康需求的影响,如表3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全部样本的Probit排序选择模型估计中,性别和城乡虚拟变量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同样条件下,男性的健康水平高于女性,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高于农村居民。与我国女性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不同,2005年,我国男性期望寿命为70岁,女性为74岁(资料来源:《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我们的估计认为男性的健康水平更高,这可能与本文衡量健康选取的代理变量有关。本文选取自评健康状况作为健康的代理变量,女性对自身的健康要求更高,可能导致女性过低评价了自身的健康。

婚姻状况虚拟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婚姻状况稳定、与配偶生活在一起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更好。配偶之间,尤其是老年配偶之间互相照料,对健康有正向的影响。

受访者15岁之前的健康水平对目前的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15岁之前健康水平良好意味着更健康的基因,青少年时期相对充足的营养摄入,显然对今后的健康有正向的影响。

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显著为负。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高龄人群年龄的增长,大大地提高了健康资本折旧率,提高了健康资本的成本,导致了对健康资本需求的减少。

教育程度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为正,但是在所有设定样本估计中作用都不显著。教育程度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并不符合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的预测,这可能与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有很大关系。本文的受访者都是中老年人,基本上出生在建国前后,那时的教育并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更是中断了那个年代几乎所有人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受教育程度在两代人代内和代际间的差异都不明显。同时受教育年限只是对教育资本的一个测算,存在测量误差。这些都可能导致教育程度对健康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收入水平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所有的设定样本估计都表明了这一点。显然,高收入体现了更高的健康边际产出,从而提高了对健康的需求。另外,表4中还列出了分别以性别和城乡虚拟变量分组的模型回归系数。对表4中的数据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教育程度对女性健康水平的影响更明显,因此,加强对女性教育的投入不仅可以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通过良好的婚姻状况,也会间接提高男性的健康水平。婚姻状况、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水平的影响更明显。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加,当男性面临退休,收入明显下降时,健康水平会受到很大的负向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对这个时期的老年男性倾注更多的关心。

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模型估计的数据显示,年龄对城镇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较农村居民更显著,这可能由于农村居民年复一年的生产、生活模式随年龄的增长变化不大,因此年龄对其健康水平影响不明显。而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影响明显,这可能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医疗体系比较薄弱,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对其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就医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四、结 论

本文运用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对我国中老年居民的健康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健康需求模型中,通过内生性检验发现,教育这个重要的人力资本变量不存在内生性问题。运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发现:第一,男性的健康水平比女性高,城镇居民的健康水平比农村居民高。第二,整体上来看,收入和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且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的影响不明确而且不显著。稳定的婚姻状况和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体魄对中老年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三,在性别差异方面,教育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而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更大。在城乡差异方面,年龄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

总体上来看,我国数据对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的拟合并不十分理想。根本原因在于Grossman健康需求理论建立在医疗卫生服务效果的确定性和医疗卫生服务供需均衡的假设基础上。第一个假设显然与实际不符,需要我们对理论和模型本身做出进一步的改进。第二个假设在目前中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下是远远不成立的,我国目前存在着严重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大量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更不用提通过医疗卫生服务来实现的健康需求。不过,实证的结果还是给我们未来资源的配置提供了一些参考。比如,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水平、增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rossman,MOn the Concept of Health Capital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2,(2)

[2] Mushkin,SJ Health as an Investment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5)

[3] Cropper,ML Health,Investment in Health,and Occupational Choic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7,(6)

[4] Dardanoni,V,Wagstaff,A Uncertainty,Inequalities in Health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87,(6)

[5] Selden,TM Uncertainty and Health Care Spending by the Poor: The Human Capital Model Revisited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3,(12)

[6] Chang,FR Uncertainty and Investment in Health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6,15(3)

[7] Jacobson,L The Family as Producer of Health:An Extended Grossman Model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0,(5)

[8] Grossman,AM Health and the Household [J] Review of Economics of the Household,2009,(3)

[9] Dustmann,C,Frank,WWages and the Demand for Health:A Life Cycle Analysis[R] Working Paper,2000

[10] Smith,JP Healthy Bodies and Thick Wallets: The D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Economic Status [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9,(2)

[11] Feinstein,J 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The Milbank Quarterly,1993,(2)

[12] Amaghionyeodiwe,L A Determinants of the Choice of Health Care Provider in Nigeria[J] Health Care Manage Science,2008,(3)

[13] Mocan,H N,Tekin,E The Demand for Medical Care in Urban China [J]World Development,2004,(2)

[14] Smith,J P,Kington,R Demographic and Economic Correlates of Health in Old Age [J] Demography,1997,(1)

[15] Deaton,A S Aging,Religion,and Health [R] Working Paper,2009

[16] Gupta,N D,Greve,J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Demand for Health Care: Do Men Invest Less in Their Health than Women? [R] Working Paper,2007 [17] Fuchs,V R Economic Aspects of Health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

2[18] Barker,G S,Casey BM The Endogenous Determination of Time Preferenc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7,(3)

[19] De Walque,D Education,Information,and Smoking Decisions:Evidence From Smoking Histories,1940-2000 [R]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200

5[20] Wagstaff,A The Demand for Health: Some New Empirical Evidence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86,(3)

[21] Lee,LF Health and Wage: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with Multiple Discrete Indicators [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82,(1)

[22] Gomez,M I,Ranney,C K Effects of Food and Health Spending Patterns on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R] Working Paper,2002

[23] Ettner,S L New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Health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6,15(1)

[24] Grossman,M The Demand for Health,30 Years Later:A Very Personal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Reflection [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4,(4)

[25] Grossman,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Schooling [J] Eastern Economic Journal,2008,(3)

[26] Hurd,M,Kapteyn,A Health,Wealth,and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J] 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3,(2)

[27] 解垩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及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研究[J]经济研究,2009,(2)

[28] 赵忠,侯振刚我国城镇居民的健康需求与Grossman模型——来自截面数据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5,(10)

[29] 雷晓燕,谭*,赵耀辉退休会影响健康吗?[J]经济学季刊,2010,(4)

[30] 苗艳青,陈文晶空气污染和健康需求:Grossman模型的应用[J]世界经济,2010,(6)

[31] 汪宏,David,AKindig,JM由欧洲五维健康量表衡量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决定:来自中国北京的数据[J]世界经济文汇,2006,(1)

[32] 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J]经济研究,2004,(4)

[33] 黄枫,甘犁过度需求还是有效需求?——城镇老人健康与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0,(6)

[34] 王俊,昌忠泽,刘宏中国居民卫生医疗需求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08,(7)

[35] 吴国平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的立法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第五篇:教学类实证研究论文发表指南

教学类实证研究论文发表指南

投稿教学类实证研究论文可以发表哪些刊物呢?教学实证研究论文可以围绕“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实证研究”、“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反思性教学的实证研究”等方向发表,投稿这类论文要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之前要对期刊有个了解,可参考期刊以往收录的论文,以及期刊论文栏目有哪些,适不适合自己,不能确定的作者可以咨询网站在线客服,确定投稿期刊,以下是小编推荐的两本可以投稿教学类实证研究类论文的杂志。职教论坛

《职教论坛》(旬刊)创办于1985年,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期刊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教学类实证研究论文发表联系编辑Q Q : 1966715440 高教学刊

《高教学刊》(半月刊)创刊于2015年2月,杂志是经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学术期刊。《高教学刊》办刊宗旨:刊发高等教育教学与高教理论研究成果,交流高校教学与建设的改革措施和实践经验,探索高等教育管理创新思路,为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以上是小编推荐的两本投稿教学类实证研究论文的期刊,仅供参考。具体投稿什么期刊要根据本单位的职称评审要求,选择适合的刊物图稿。

下载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服务质量要素相对重要性实证研究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力营销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论文(定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在经营过程中,愈加重视营销的服务质量,这对提高销售水平有着极大的帮助。而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为了满足新时期行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电......

    餐饮店服务要素与服务质量的管理(共5篇)

    餐饮店服务要素与服务质量的管理 优质服务,就是餐饮店向客人提供的各种服务,从而产生舒适感,安全感、宾至如归感。优质服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餐饮店的生存和发展, 关系到餐饮店的......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

    浅谈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优秀范文五篇]

    浅谈酒店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酒店服务质量的优与劣,是由客人的满意程度决定的。 客人的满意程度等于客人现时的感觉—客人预先的期望。 所以,除了给客人一个正确的期望值外,关......

    基于servqual的中国快递业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样例5)

    基于servqual的中国快递业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摘要:服务质量管理日渐成为企业关键的竞争要素之一。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越来越多的中国快递企业纷纷寻求改进服务质量以......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新书推荐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IACMR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系列) I S B N :9787301206980 出 版 社:北京大学 作者: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 出版时间:2012-06-02 1.中国管理研究国......

    战略柔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

    摘要:基于对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提炼出一个体现战略柔性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采用多行业的样本数据,运用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

    探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证研究现状综述论文

    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研究一、劳动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