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新书推荐
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第2版)(IACMR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系列)I S B N :9787301206980
出 版 社:北京大学
作者:陈晓萍 徐淑英 樊景立
出版时间:2012-06-02
1.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组织海内外优秀华人学者倾情打造,堪称学者参与国际学术对话、通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之路。
2.全书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以及管理研究的全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经典文献。
3.本书上一版销售20000册,被当当网评为终身五星级图书,本版新增了“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以及“理论构建与模型检验”等章节,对研究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组织海内外优秀华人学者倾情打造的一部研究方法指南,堪称学者参与国际学术对话、通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之路。全书立足于思维方式、理论构建以及管理研究的全过程,介绍了组织与管理研究中的各种实证方法,并在附录中给出了组织与管理研究方法论的经典文献。
本书上一版销售20000册,被当当网评为终身五星级图书,本版新增了“质化研究及其数据分析”、“管理与组织的情境化研究”以及“理论构建与模型检验”等章节,对研究者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农业推广组织多样化实证研究
农业推广组织多样化实证研究
陈泉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例剖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实际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近年来形成的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进行了重点剖析,它们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推广需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农业推广组织,多元化,特点,作用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推广组织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由单一模式向多元化模式的转变,这对于农业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农民的素质有重大意义。农业推广组织是由一定要素(推广人员、推广部门等)组成的,有特定的结构(集权式、松散式等),隶属关系明确(由政府直接领导、民间自主管理等),为达到农业推广的某种目的(非个人所能达到的组织目标等)而形成的机构(有特定运转形式)[1]。农业推广组织多元化是指农业推广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农业推广组织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以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为主,非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为辅的农业推广体系;加快了新品种的示范推广,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开展了技术培训、现场教授示范、电波入户等活动
户,提高了农业科技普及率。
目前,孝感市农业推广组织类型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2】,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每家每1、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
这类推广组织在农业生产上发挥着其它推广组织无可比拟的作用。推广主体是政府及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包括农业推广站,植保站,种子管理站,土肥站农产品监督检测中心等等。孝感市现有市推广站1个,县推广站7个,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站有97个。
1.1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
它由政府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开展推广工作,推广内容由推广机构决定,常体现政府的意愿;其服务对象和工作目标广泛,涉及全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技术特征以知识性为主,组织规模一般较大[1]。
1.2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作用
首先,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充分体现公益性。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推广内容大都来自公共研究成果,如“丰收计划”“星火计划”,所推广的大多为社会效益好的种植、养殖技术,作者简介:陈泉,1987年3月5日,女,湖北大学在读硕士,***
具有较为明显的公益性。其次,属于示范引领式推广,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起了巨大作用。政府组织开展很多科技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农民技术培训、电波入户、专家互联网传输、农村电视节目、大众传播等开展推广工作。还建立一些特殊机构如“农业科技服务站”群众称之为“门诊”、“庄稼医院”。同时派科技特派员到乡镇基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
1.3实证分析
孝南区农机部门“以机代牛”工程建设促进农机技术推广。2004年,孝南区农机局从江苏省江都市引进乘座式插秧机7台到新铺镇徐山村跨区机插,拉开了机插板块建设的序幕。2005年,徐山村作为全省唯一的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购买乘座式插秧机2台,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2台,中型拖拉机2台等,当年机插面积800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0%、80%、95%,把机插秧板块建设推向高潮。2006—2007年,孝南区又开展了机插秧“151”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即在新铺镇徐山和陡岗镇七里湖等地建立1000亩的机插示范基地,扶持各乡镇在本辖区办起2—3个500亩的示范畈,指导有条件的村办起100亩的示范点。通过机插秧“151”工程建设,扩大了社会影响,为今后进一步扩大推广成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2.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科研教育部门和农业科研院校走在农业科研的前列,它影响着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和新技术的推广。
2.1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
这类型的组织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主要推广机构;推广内容由农业教育机构决定的;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技术特征以知识性技术为主,且大部分推广内容是来自学校内的农业研究成果;其组织规模由大学行政所能影响的范围而决定。
2.2教育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作用
首先,其人才、技术成果密集,能更有效地促进成果的推广。教育性型农业推广机构由于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教育人才,还有相对较多的科研成果,以这种机构作为推广单位,能加强农业技术的研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次,农业科研院校可提供技术培训。农业科研院校具有强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人才,能以比较科学有效地方式吧科学技术、理论传授给推广人员或直接传给农民,课堂不仅在室内,还可以在室外和田间。
2.3实证分析
孝感市依托孝感市生物工程技术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15000名毕业生,培训农业基层干部、军转干部和农技人员5000余人。依托湖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孝感分校,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04-2005两年共培训农民36883人,实现转岗就业32645人,转移就业率达88.5%[3]。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科研成果“物候期多小孔树林计量树干注药法”有效解决了当地板栗病虫害防治这一技术难题,使得板栗产量逐年上升;科技成果“银杏超小卷叶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研究”为银杏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防治效果明显,仅2007年就为安陆市增产白果10.2万公斤,增收408万元。“红栀子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果2006年推广应用8000亩,每亩增收250-300元。该技术推广以来,再没有发生成片死树或砍伐红栀子树的现象。此外,“鄂北特种植物珍珠花的基础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草―猪―鱼―沼―果―稻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栀子色素提取与工业化生产技术研究”、“特级优质稻孝感“太子米”生长机理及推广开发研究”等一批项目也相继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接下来学校准备校地一体,强化研发,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深化米酒、太子米、银杏、板栗、红栀子、珍珠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改良、加工、保鲜等技术研究,努力将学校建成孝感市农副产品生产、深加工的技术研发和服务中心[4]。
3.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
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公共职责范围是改善项目区目标团体的经济与社会条件,其成果评估也偏重社会经济效益。在项目执行过程及实施结束之后,都要进行较严格的监测与评估。
3.1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
它以项目申请单位为主要推广机构,推广内容由立项机构决定;决策形式表现为上下共同决策;其工作对象主要是推广项目地区的目标团体;工作目标视项目的性质而定,主要是社会及经济性的成果;其技术特征以知识性为主,而组织规模属于中等偏小。
3.2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作用
首先,提高推广的效率。这类型的组织对推广人员素质要求很高,技术推广人员都有各自的技术专长,并且在推广过程中使用最佳的资源配置,如聘请专家和有成功经验的工作者参与,因此,推广的效率是很高的。其次,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改善目标团体的经济与社会状况。项目型农业推广组织通过立项单位的主持,提供足够的推广资金和技术保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某个项目的研发与推广,其测量指标也通常是社会和经济效益。
3.3实证分析
“科技入户工程“项目在孝感市已连续实施多年,2010年对科技入户工作进行了适时调整,由原来单一的水稻产业科技入户,发展为水稻、小麦、蔬菜(食用菌)、畜牧、水产等五大产业并重,聘任了8名农业专家,选聘了107名技术指导员,遴选并培育了1213个科技示范户[5]。在全市建立了综合性的“农业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农户”的农技推广新机制。全市200多名科技特派员按照市政府提出的“虫情就是命令、民疾就是号召、责任就是动力、技术指导员要发挥核心作用”的要求,进村入户,送技术、送物资、送政策,使示范户做到有的放矢,沉稳应对灾情。有的示范户还联络农户组成机防组,群防群治,连片施药,提高了防治效果,充分发挥了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农民群众反响良好。
4.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许多企业开始关注农业,投资农业,建立自己的农科院和农业推广机构。这种组织设计称为利益最大组合型,它是以企业自身效益为主,有时农民利益受制于企业效益。如果能有效地制约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类型的推广组织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形式。
4.1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许多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链条以现代技术和现代现代化管理为基础关注农业,投资农业,建立自己的农科院和农业推广机构。这种组织设计称为利益最大组合型,它是以企业自身效益为主,有时农民利益受制于企业效益。如果能有效地制约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类型的推广组织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形式。
4.2企业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作用
首先,实行集约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这类农业推广组织为农民提供各类生产资料或资金,有效地把农民集中起来,与农民签合同征用农民土地,展示新技术成果,鼓励农民参与,由企业和协会承担试种中的风险,保证产品的销路和价格,企业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其次,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换,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这类农业推广组织为了保持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能把其自身或者其他科研机构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以最快最有效地方式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去,使农民不断学习新技术,从而促进了农业的高效推广。
4.3实证分析
孝感市伟业春晖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模式,至2010年,该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获取12000亩土地,集中生产优质香稻,积极引进太阳能杀虫灯使粮食农药残留量少,走低碳、环保型农业之路。对农户流转租赁费用,采取实物抵托的方法,即每亩每年按稻谷320斤折算,国家直补资金也由农民收益。初步预算,这些农户每年每亩可获得450余元的收入[6]。公司尊重农户意见,对示范区内不愿流转的种田大户,采取“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模式交由农户自己种植。该公司还成立了湖北春晖农科院、农机专业合作社、香稻种植合作社和病虫防治合作社,网络
社员300余名,添置各类大小农机具120台(套),极大地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利益的提高。
5.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
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本着自愿互利,“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而形成的组织机构,全体成员都将参与组织的决策和管理。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有广泛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农民所处的环境、地位、素质、资金、信息、决策能力、市场预测等条件的限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
5.1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特点
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以其自身作为推广机构,推广内容依据组织业务发展和组织成员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而决定;其工作目标是提高合作团体的经济收入和生活福利;推广对象是参与合作团体的成员及其家庭人员;其技术特征以操作性技术为主,目前大多规模较小。
5.2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的作用
首先,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保证了农民的基本利益[7]。自助型农业推广组织是农民自己的组织,他们通过这类组织连接在一起,使个体农户走出了孤立封闭的生产经营圈子,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市场的衔接问题,使农民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保障自身利益。其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对服务内容和需求日益多样化,自主型农业推广组织引进适合农民的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提供信息咨询,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很好的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5.3实证分析
孝感市麻河镇优质莲藕生产协会从2001年成立到现在,已网络技术推广骨干农村科技带头人55人,种植能手200人,科技示范户137户,龙头企业4家,运销企业18家和3500多户藕农会员,涵盖了生产、加工、销售、科普培训、技术推广等与莲藕相关的各领域,形成了“协会+基地+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农户”的组织框架。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有力地推动了麻河莲藕产业跨越式发展。近几年,莲藕产业年均总产值过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90%以上,莲藕已成为麻河具有独特经济地位的支柱性产业[3]。
综上所述,不同的农业推广组织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将以政府型的农业推广组织为主,其他非政府型农业推广组织为辅的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农业产业、业态发展的需求。因此,农业推广组织多元化发展及模式创新仍将是未来农业推广工作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109-112
[2]陈红,眭睦,眭克仁.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4750-4752
[3]中国农产品加工网.湖北孝感市农机推广工作亮点纷呈[EB/OL]., 2008年1月14日
[4]荆楚网.孝感学院探索服务三农新模式
[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8/091615753586s.shtml, 2009年06月08日
[5]安陆市农业局.湖北省安陆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EB/OL].http:///news_view.asp?id=17556,2010年6月8日
[7]赵洪勋.农业推广多元化研究——以河南省濮阳市案例实证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第三篇:硕士毕业论文实证研究方法选择
一篇转帖的文章,作者真的很强大!
本文的缘起:
当初一个舍友来自西部地区,从没学过计量(OLS都没学过)。但毕业论文老板要求用数据说话,发愁。我于心不忍,告诉她:我每天晚上自习回来,睡觉前花10分钟给你讲解一下STATA的操作和出来的各项结果意义。第一天,我讲了OLS。画了一张散点图和一根直线,用了1分钟就让她完全理解了OLS的精髓,这是用来干啥的。后面9分钟讲解了STATA的操作和OLS的各种变种。结果只一个星期,讲完五种方法(下面会介绍),她信心大增。后来一下子发了好几篇CSSCI,计量做的天花乱坠,让人误以为是一个大师。毕业论文也顺利通过。她说我的方法是当今世界上最快的计量速成法。她说,以后有时间要好好看看计量书,打打基础。我推荐她读伍德里奇的那本现代观点。但她论文发表了好多篇,至今还没看那本书。问其原因:“看了一下OLS,跟你讲的没啥区别,就是多了些推导。那些推导看不看都不影响我用软件。现在没空看,先发论文再说。”
我笑其太浮躁。但后来想想,这种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或许适合一部分人群。因此有必要写出来让这部分人群都有所收获,不会因为发不了CSSCI而担忧,不会因为毕业论文不会做计量而担忧。因此有了本文。你是不是属于这样的人群?请看下面: 本文的目标人群:
1、不懂计量的人;
2、想学计量却苦于缺乏时间的人;
3、想学计量却看不懂、推导不了那些恐怖矩阵的人,也就是不想看推导过程,也想发论文的人。
4、不想看计量书,却想写计量论文,发几篇CSSCI,尽快毕业的人。
5、所有想速成的人。
但是目标人群一定要能看懂STATA软件操作手册的人(或者其他软件操作手册)。如果你不认得手册上的字,不要来告诉我。我也不认得。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懂STATA、EVIEWS的人给你讲解一下,那么你看不懂手册也无所谓。
本文的目标:不看计量推导、不看计量书籍就能发计量论文,而且是大规模批量生产计量论文,甚至是发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
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你能否掌握本黑客教程的内容,能否阅读软件手册。申明:不是教你如何抄袭作弊,而是教你写计量论文的方法和捷径。目录
一、计量论文的两大要点是什么?
二、如何判断计量论文的水平高低?
三、做计量的“大杀器”有哪些?
四、瞎倒腾计量的秘诀
五、大规模发CSSCI的建议
一、计量论文的两大要点是什么?
1、计量模型的建立(就是那个方程,表达什么经济含义要知道);
2、模型中的系数如何估计出来(关键在于估计方法的选择)。第1个要点涉及你论文主题。你一般要想用数据检验某种经济关系,根据这种经济关系来建立计量模型。如果你不知道要检验什么经济关系,那我劝你就此打住。你发不了经济研究了。第2个要点。千万种方法的出现,目的都是要把那个系数给估计出来。不同估计方法的估计效果好坏,就是根据各种统计量来判断。如果能选择一种最合适你数据的估计方法,那么这论文基本就成了。
二、如何判断计量论文的水平高低?
掌握了上面两个要点,只是说你能写出一篇计量论文,并不是说能写出一篇高水平的论文。水平的高低在于你处理这两个要点时水平的高低。下面仔细讲解。
如果只是为了写计量论文,只需要“知其然”即可。没有人会因为不会推导OLS估计量而对软件里面出来的结果不知所措。这条途径,最快捷的走法是找一个懂的人,把结果里面的各种东西所表示的意思给你讲一遍,每个东西要注意什么。基本就可以了。在一般的CSSCI上发表论文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找不到人,就看STATA的手册,里面的例子会讲解每个指标参数统计量的含义。这样慢一点,但效果很好,而且也能成为STATA专家。STATA手册比高级计量教材看起来轻松多了,就是告诉你怎么操作软件,然后得到什么结果的。计量论文中的估计问题,最关键的事情,不是能推导估计量,而是在STATA里面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估计出来。然后解释结果的经济意义。而计量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方法的复杂性,而在于方法的合适程度。因此高水平的计量论文,不必要求作者掌握高深的计量推导,而在于“选择”的技巧。每种计量方法,都有优劣。所谓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水平高的人,能够选择以其之长,攻它之短。同时又能隐藏计量方法内在的拙劣。其实,计量论文的水平主要决定于论文的主题的重要性。这个话题大家都很关心,就很重要,发表就很容易。所以,你会发现国际顶级期刊上一些计量论文所用的方法很简单。这些论文能发表,主要是他讨论的问题很重要(这涉及第一个要点),采用的方法即使有缺陷,也无伤大雅。如果问题不是非常重要,只是有新意,但是估计方法比较合适,也能发一个中上等期刊。如果问题属于鸡毛蒜皮之类,那就只能诉诸于超级复杂的计量方法,祈求审稿人看论文时,方法还没看完就已经累得半死,再也没有心情来思考你的问题的重要性,然后也能通过了。
三、做计量的“大杀器”有哪些?
所谓的大杀器,不是指超级复杂的计量方法,而是指这种东西一旦用起来,一般不会有人来攻击。所谓的一招毙命,毙了审稿人的命。计量方法很多,可以说满天飞。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方法,被人公认为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大杀器”),只有5种。并不是你所看到的所有的方法都有人信。这点大部分初学计量的人都不会意识到。看到书上介绍一个方法,就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其实不是。书上很多方法的介绍,仅仅是出于理论推演的需要,并不是实际研究中都能用的。你如果查阅一下国际上关于经验研究类的论文,会发现大部分论文所用方法无非是:
1、简单回归;
2、工具变量回归;
3、面板固定效应回归;
4、差分再差分回归(difference in differnece);
5、狂忒二回归(Quantile)。
大杀器就这几种,破绽最少,公认度最高,使用最广泛。真是所谓的老少皆宜、童叟无欺。其他的方法都不会更好,只会招致更多的破绽。你在STATA里面还可以看到无数的其他方法,例如GMM、多层次分析法等。这个GMM实在是一个没有用的忽悠,他还分为diffGMM和系统GMM。其关键思想是当你找不到工具变量时,用滞后项来做工具变量。结果你会发现令人崩溃的情况:不同滞后变量的阶数,严重影响你的结果,更令人崩溃的是,一些判断估计结果优劣的指标会失灵。这完全是胡搞!这GMM的唯一价值在于理论价值,而不在于实践价值。你如果要玩计量,你就可以在GMM的基础上进行修改(玩计量的方法后面讲)。有人会问:简单回归会不会太简单?我只能说你真逗。STATA里面那么多选项,你加就是了。什么异方差、什么序列相关,一大堆尽管加。如果你实在无法确定是否有异方差和序列相关,那就把选项都加上。反正如果没有异方差,结果是一样的。有异方差,软件就自动给你纠正了。这不很爽嘛。如果样本太少,你还能加一个选项:bootstrap来估计方差。你看爽不爽!bootstrap就是自己提靴子的方法。自己把脚抬起来扛在肩上走路,就这么牛。这个bootstrap就是用30个样本能做到30万样本那样的效果。有吸引力吧。你说这个简单回归简单还是不简单!很简单,就是加选项。可是,要理论推导,就不简单了。我估计国内能推导的没几个人。经济研究上论文作者,最多只有5%的人能推导,而且大部分是海龟。所以,你不需要会推导,也能把计量做的天花乱坠。
工具变量(IV)回归,这不用说了,有内生性变量,就用这个吧。一旦有内生性变量,你的估计就有问题了。国际审稿人会拼了老命整死你。国内审稿人大部分不懂这东西(除了经济研究这类刊物的部分审稿人以外)。工具变量的选择只要掌握一个关键点就行:找一个和内生性变量有数据相关的,但是没有因果关系的东西,这就是你的IV了。例如贸易量如果是内生的,那么你找地理距离作为IV。北京到纽约的距离,那是自然形成的,没人认为是由贸易量导致的,这就是没有因果关系。但是你会发现两者在数据上具有相关性。这就很好。这种数据相关性越强,IV的效果就越好。就这么一段话,IV变量回归就讲完了。在STATA里面,你直接把原回归方程写出来,然后把IV填进去就可以了,回车就得到你的结果。关键是你不一定能找到这样的工具变量。你能找到,这个工具也不大能用。不过要注意,IV不灵不代表你不能发表。经济研究上还不是发了一大堆这样的论文。所以,你只要找到一个IV,效果不是差的太离谱,一般都能发。当然不能发国际一流了。国内是没问题。国内审稿人没人会重复你的结果看看是否有问题,因此你说这个IV效果已经是最好的了,世界上还找不到第二个比这个更好的了,审稿人也没的话说。就发表呗!如果审稿人说,另外一个IV效果可能要比你的好。那你就采纳他的建议用他的IV(尽管他的建议会更差),然后感谢他一下。第二次审稿,难道他还会说自己上次是胡说八道???所以就发表了,哈哈哈哈!有人又会问:面板不是还有个随机效应嘛?我只能说,你是看过书的人,所以才知道随机效应。其实随机效应压根就没什么用处。有人信誓旦旦说可以用hausman来检验。我只能告诉你,这检验压根就不可靠。可靠也是理论上可靠,实践上根本没人信。当然中国人都信,不信的都是美国欧洲这样的计量经济学家。你难道不知道hausman还会出现负值!做过这个检验的人都很头疼这个负值,不知道该怎么做。你如果看看一些高手的建议,或者一些书籍,你就会发现,最权威的建议就是:当你无法判断该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的时候,选择固定效应更可靠。随机效应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但是固定效应是任何时候都可以做。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差分再差分,是固定效应的一个变种,在估计某个事件发生带来的效应时最有用的方法,特简单,看看STATA手册就明白了。狂忒二回归(Quantile)是一般均值回归的一个推广。看名字挺吓人,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知道OLS是一个均值回归,那类推就可以知道1/2分位数回归。你知道的,正态分布下,均值就是1/2分位数的地方。均值回归就是1/2分位数回归。知道了1/2回归,你自然知道1/4和3/4分位数回归了。如果还不懂,翻开伍德里奇的书,讲到简单OLS回归时,我记得有一个图,上面对不同位置的x位置画了不同的正态分布密度函数(第2版是figure 2.1,pp26,见下面)。如果是异方差问题,那么不同x位置的正太分布图的方差就有变化。这个图上注明了预测值是E(Y|X),就是Y的条件期望,就是那根回归预测直线啦。在正态分布下就是Y的密度函数的中心点的连线,就是1/2分位数点的连线。如果那条预测线画在密度函数的1/4和3/4分位数点上,那么预测结果就不是Y的均值(在非正态下可能是均值),而是1/4和3/4分位数点的预测值。这下明白狂忒二回归了吧。分位数回归就是看看那根预测直线在不同的分位数点上有什么结果,得到什么样的回归系数。通常的OLS预测直线,仅仅是一个特例而已。进一步推广,可以推广到任意分位数点回归的情况。道理一样。
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的图2.1(解释Quantile回归的意义)
不过要注意,大杀器要用对。有内生性变量,你就不要用简单回归了,你得用IV回归。这几种大杀器的精髓一领会,基本上其他东西就难不倒你了。就是STATA里面的选项多选几个或者少选几个的问题。你所要做的就是在STATA里面打钩、设置参数。对付一般的CSSCI论文,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如果你提了一个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就是一个重要问题,那么用用IV,或者固定面板,发个经济研究基本没问题。如果你的问题不是很重要,还想发经济研究,那你就要简单问题复杂化。上面大杀器能解决的问题,你就用更不可靠的方法但更复杂的方法去解决吧。大家用开源软件就会知道,一般开源软件会有一个稳定版本,功能比较少,效果很稳定,能满足你日常几乎所有的需求。还有一个开发版本,专门给那些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人倒腾的版本,因为是开发版本,所以很不稳定,经常会出错、崩溃。不过能倒腾的人不怕崩溃,崩溃了能自己修。你要是想倒腾,接着往下看吧。
四、瞎倒腾计量的秘诀
瞎倒腾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低水平,第二种,那你也猜到了,就是高水平瞎倒腾。
低水平瞎倒腾,就是大杀器不够过瘾,要用摄人魂魄、但容易走火入魔的计量方法达到发表经济研究的目的。例如,没事弄弄协整,搞一把单位根检验之类的。听起来头头是道,其实都是杞人忧天。你想想,要是有协整,时间序列你根本不用着急。要是没有协整,你着急也没用。那你还协整个啥!面板来说,你有协整,也没有一个较好的估计方法,期刊上不是还有很多人在用固定效应OLS,或者是加点滞后滞前项变成一个固定效应动态OLS来估计非平稳面板嘛。面板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可靠的协整向量估计方法,否则STATA这样的软件早就提供按钮了(STATA和EVIEW现在只有协整的检验方法,不是协整向量的估计)。既然没有公认可靠的方法,你急啥!
其实,协整这玩意,最大的价值也在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几乎没有。当年格兰杰发表协整思想,说如果变量不平稳,在没有协整关系的情况下,前人回归都不可靠。这话把大家吓个半死。惊魂未定时格兰杰又说,在协整情况下没问题,大部分论文中的经济变量都有协整关系。大家一听,松了口气,原来没有问题。有问题的那些少数自然自讨没趣。从格兰杰当年这搞笑天分,你就知道期刊上那些协整玩意都是忽悠。当然,又是单位根检验,又是协整检验,然后各种估计方法,这就好几页篇幅过去了,经济研究编辑一看,至少进入匿名审稿了。兵法曰:唱空城计,以静制动。意思你知道的。
上面是低水平瞎倒腾。虽然摄人魂魄,但是一旦走火入魔,论文就被毙。风险和收益,你自己把握吧。下面简单谈谈高水平瞎倒腾。这不属于本文的目标范围,但是既然提到瞎倒腾,不提一下这个有点缺陷。能干这事的人,一般都要看过高级计量。不看是不会的。如果你没看过,下面可以直接跳过。
这高水平瞎倒腾,基本上是一招毙命,当然是毙审稿人和主编的命。要毙了自己的命,还不如不瞎倒腾呢。我只讲一下操作步骤。能如此瞎倒腾的人,基本一看就能心领神会。找一篇顶级期刊的名人写的经验研究论文。这类论文通常是问题很重要,方法很傻瓜。然后你去拓展方法。这里改改残差假设,那里修修变量平稳性强度,重新推导一下估计量(这就是为什么走这条路,你就得会推导),得到一个新的分布,然后按照这个新分布来做显著性检验,得到你想要的结果。看看有什么结果变化。啥变化也没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没大的变化,也会有系数程度大小的变化,或者显著性有所轻微变化。只要有变化,就大做文章,巴拉巴拉一大堆讨论,晕死他再说。这论文写出来,投经济研究自然没什么问题。说实话国内能这么玩的人毕竟少数。你玩把戏,审稿人都不一定看得出来。自然就通过了。如果投国际上一流刊物,那么多人在玩这个把戏,都是火眼金睛,就看你玩的转否。如同马戏团的杂技,有人玩得溜,有人会出破绽。再补充一个中等水平的瞎倒腾方法。你也不需要会推导公式,但是你得会用一些傻×程序,例如GAUSS,MATLAB、R等。你平时紧紧盯着那些出新方法的期刊,我指的是国际期刊哦。一旦有一个新方法出来,作者都会附一个程序,例如R程序。你就下载下来。看明白这篇对应论文的摘要、introduction和结论,基本搞清楚这方法是针对什么样的问题的,在什么情况下能用。这就行了。你拿过来把中国数据往里面灌,然后出来一篇论文。因为这方法很新,国内基本没人见过,即使见过也是极少数人。没人见过就好办事。你说自己的结果怎么样可靠,怎么样比别人的结果要好,那就是好。编辑肯定没见过这方法,审稿人只是小概率见过。所以这论文一投就中。
五、大规模发CSSCI的建议
以揭示经济变量之间关系为目的的人,掌握大杀器的用法就够了。发CSSCI没有问题。你把一个数据集用一个方法做一遍,每个方法都做一遍。然后挑最差的一个结果写一篇论文,然后发表。然后次佳的结果写第二篇,推进你第一篇的结论,说你用了新方法有了新发现。准能发。这年头的CSSCI,大部分都是没有什么新结果的,花钱就能发。你要弄出一些新结果来推进一下,那就是上层之作了。然后,你知道的,第三篇文章杀出来了,第四篇文章又杀出来了。别忘了,还有第五种狂忒二方法,CSSCI编辑基本不知道啥东西,你基本上是一招杀敌。这样至少5篇CSSCI。一般研究生博士生都能毕业了。碰到**的学校,你也**一点,再找一个数据集,再整5篇CSSCI。10篇总能让人毕业了吧!!如果你的学校非要发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中国社科,那你就再把我上面的五种方法看一遍,融会贯通,让自己能做到对症下药,发经济研究基本没问题。对症下药就是计量方法要选择合适的,那几种大杀器不要用错了地方。结论
你那学校发经济研究也不能毕业???难道你在哈佛念书?那你看错帖子了。哈佛写经验类论文是不能毕业的!!对于大部分国内学生来说,没人教授计量经济学,很痛苦。有人教授计量,更痛苦。计量经济学的教材、那些漫天飞舞的矩阵,有时间看看,没时间不看也行,不影响写论文。关键是看看软件的手册,有条件找个懂软件的人,一周就能成为计量写作的高手。我猜想看这帖子的大部分人都是属于写经验论文的吧,按照上面的方法,发个10篇CSSCI基本没问题。难道毕业还有问题?
特别申明:以上方法,只是用于应急、被迫发表才能毕业等情况。如果有时间,还需要认真阅读高级计量,不但做到知其然,还要做到知其所以然。
用五种计量大杀器,成功登上国内一流期刊的具体实例 对照具体的案例,效果更佳。
1、《市场化改革、企业业绩与国有企业经理薪酬》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不折腾。
2、《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IV,左右开弓一招毙命,不折腾。
3、《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 02期
折腾一大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最后回到简单OLS(第一种大杀器)来估计时间序列,连常见的EG两步法也不见踪影。一句话,能折腾。
以上只作为示例,不涉及作者。他们能发一流期刊,是因为主题选得好,不是因为计量工具问题。这些论文的计量仅仅需要知道EVIEWS或STATA软件怎么操作即可,不需要更多的高级计量知识。你可以不看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可以没有高深的计量知识,但是,你得有经济学知识。即使是愿意折腾的人,协整检验在软件里面也就折腾几下就出来结果了。一般的CSSCI的例子自己可以找找,多得是。
最后:祝大家灌水CSSCI,顺利毕业。但切忌抄袭等学术不端。
第四篇: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来源:
点击数:
录入时间:07-08-16 15:54:47
1、人的行为的特点:
1.适应性
2.多样性
3.动态性
4.可控性
5.人的行为的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因素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
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基础
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转变消极行为,发扬积极行为,从而提
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1.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可以使管理者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进行组织改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
6.有利于管理者调试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4、组织行为学的性质: 3.应用性
二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的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搜集资料的客观性
1.边缘性
2.两重性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
2、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
1.案例研究法
2.观察法
3.心理测验法
4.调查法
5.实验法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三
个体差异与管理
1、社会知觉的内容:
1.对他人的知觉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对角色的知觉
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
2、知觉的过程:
1.观察
2.选择
3.组织
4.解释
5.反应
3、产生错误知觉的原因:
1.知觉防御
2.首因效应
3.晕轮效应
4.投射
4、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概面的思想方法,以事务的某一个特性为依据,忽视事务的其他特性
就对整个事务全面评价,结果产生了错觉。
5、态度的特性: 3.协调性 6.间接性
6、管理者怎样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工作参与度:
他们真诚的关心员工的利益 2.为员工创造实现个人目标的机会
3.改善工作,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更多的自主权
4.寻找机会及时奖励员工
5.同员工一起设置目标,包括对员工有重要意义的个人事业发展目标
7、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8、个性的性质:
1.组合性
2.独特性
3.稳定性
4.倾 1.社会性
2.针对性
4.稳定性
5.两极性
向性
5.整体性
9、气质及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
气质是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神经过程分为兴奋过程和抑止过程,基本特征为:
1.神经过程的强度
2.神经过程的均衡性
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10、气质类型的划分:
1.多血质(活泼型)
2.胆汁质(兴奋型)
3.粘液质(安静型)
4.抑郁质(抑止型)
四
创造性行为的培养与开发
1、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2、创造性行为的特点:
1.首创性
2.有用性
3.适应性
4.主动性
3、创造性行为的类型:
1.技术发明型
2.科学发现型
3.艺术塑造型
4.组织管理型
4、研究创造性行为的意义与作用:
1.组织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
2.改革开放需要创造性行为
3.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以及人类历史的发展需要创造性行为
5、创造性行为人员的主观特征与自我培养: 1.有明确的目标和宏伟的志向
2.善于发现问题 5.善于应用 8.坚持独立思考 9.勇于坚持到底
6、开发创造性行为应具备的客观环境: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3.组织环境
4.社会环境
五
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1、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职位以及岗位的发展道路。
3.勤于思考
4.富于灵活性
6.怀有好奇心
7.充满自信
2、事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个人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单位、要担负的职务和工作职位的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划的过程。
3、事业生涯的开发:是指为达到事业生涯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的事业生涯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专业和技术的开发性活动。
4、研究事业生涯的意义与作用:
1.有利于个人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促进事业成功的基础。2.可使组织减少人才流失。
3.为各级各类组织识别、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了科学依据。
4.能促进组织和个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5.有利于组织和本人有针对性的制定培训和开发计划。
6.有利于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发挥人力资源的最佳效益。
5、事业生涯管理:是指组织和职工本人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
6、事业生涯管理的特点:
1.个人和组织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双方共同完成对事业生涯的管理
2.必须有高质量的信息管理工作
3.事业生涯管理是一种
动态管理
7、事业生涯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的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
2.探索阶段
3.创立阶段
4.维持阶段
5.衰退阶段
8、做好事业生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制定事业生涯计划要留有余地,执行过程要灵活。
2.要允许人才自由流动,给人以择业的选择。3.要建立公平竞争的机制,给人提供平等就业就职机会。
4.广泛开展心理测定与职业咨询工作,做好双向选择。
5.夫妻之间双事业生涯的配合。第三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六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1、个体加入群体的原因: 3.自尊需要 1.安全需要
2.地位需要
4.情感需要
5.权力需要
6.实现目标需要
2、群体发展的五阶段模型: 3.规范化阶段
4.有所作为阶段
5.中止阶段
3、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1.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2.群体成员资源
3.群体结构
4.群体任务
4、群体规范的基本功能:
1.群体行为的标准功能
2.群体行为的导向功能
3.群体行为的评价功能
4.群体行为的动力功能
5、群体规范形成的方式:
1.群体成员所做的说明
2.群体历史上的关键事件
3.私人交谊
4.过去经历中的保留行为
6、决定群体规范重要性的因素:
1.能促进群体生存
2.能增加群体成员行为的可预测性 3.能减少群体成员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1.形成阶段
2.震荡阶段
7、角色的特性:
1.角色同一性
2.角色知觉
3.角色期待
4.角色冲突
8、角色知觉: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9、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
10、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
2.加入群体的难度
3.群体规模
4.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 5.外部威胁
6.以前的成功经验 七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1、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
时更努力。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个人因素:1.智力因素
2.情绪的稳定性
3.自信心
4.个性特点
5.人际关系
环境因素:1.群体的气氛
2.群体的竞争性
3.群体凝聚力 6.群体的沟通
3、影响有效沟通的主要障碍:
1.失真源
2.沟通焦虑
3.过滤
4.选4.群体成员的共同性
5.群体目标
择性知觉
5.情绪
6.语言
4、有效倾听的技能:
1.使用目光技能
赞许性的点头和恰当的面部表情
3.避免分心的举动或手势
5.复述
中间打断说话者
7.不要多说
者与说者的角色顺利互换
5、群体决策的利与避:
优点:1.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
观点的多样性
3.提高决策的可接受性
合法性
缺点:1.浪费时间
2.从众压力
控制
4.责任不清
6、群体决策技术的方法:
2.展现 4.提问
6.避免
8.使听
2.增加
4.增加3.少数人
1.脑力激荡法
2.命名小组技术法
3.德尔斐法
4.电子会议 八
群体的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作用:
1.人际关系影响工作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2.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影响员工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2、三种人际需要: 3.感情的需要
3、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人的因素:容貌、个性特点
2.交往因素:邻近、相似、互惠
4、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
1.社会测量法
2.关系分析法
3.参照测量法
5、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 3.混合利害关系
6、影响合作与竞争的因素: 1.动机
2.威
1.包容的需要
2.控制的需要
1.共同利益关系
2.利益矛盾关系
胁
3.信息沟通
4.个性特征
5.组织文化
九
群体间互动行为
1、影响群体间互动的因素: 3.时间与目标取向
2、管理群体间互动的方法: 3.计划 6.工作团队 7.综合部门
3、冲突的五个阶段:
1.潜在的对立或失调
2.认知与个性化
3.行为意向
4.行为
5.结果
4、处理冲突的策略:
1.运用竞争
2.运用合作
3.运用回避
4.运用迁就
5.运用折中 第四篇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十
领导的概念与功能
1.相互依赖性
2.任务不确定性
1.规则与程序
2.层次等数
4.联络员角色
5.特别工作组
1、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通过组织所赋予的职权来引导和影响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非正式领导:是指领导者不是靠组织所赋予的职权,而是靠其自身的特长而产生的实际影响力进行的领导活动。
3、正式领导者与非正式领导者的关系: 1.正式领导者一般是工作领袖,非正式领导者往往是情绪领袖。
2.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可以集于一身,也可以分离。
3.一个真正有作为的领导者,必须同时将工作领袖和情绪领袖两种角色集于一身。
4、领导的特点:
1.示范性
2.激励性
3.互动性
4.环境适应性
5、领导的功能:
1.创新功能
2.激励功能
3.组织功能
4.沟通协调功能
5.服务功能
6、权力的构成: 3.专长权
1.资源控制权
2.奖惩权
7、领导威信的作用:
1.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
2.提高领导效能
3.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
4.有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5.有利于吸引人才
8、提高领导行为的步骤:
1.计划
2.委派
3.贯彻
4.评价
5.奖惩
9、评价领导绩效的标准: 3.人员的满意度
4.人员的流向
5.出勤率
十一
领导理论
1、领导班子合理的素质结构:
1.年龄结构
2.智力结构
3.专业结
构
4.知识结构
5.个性性格结构
2、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
把领导行为归纳为二个变量(维度):
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关心工作,健全规章制度,照章办事。
1.工作的效率
2.工作的效益
2.以人为中心,关心人,协商办事。把领导行为分为四种类型:
1.低规章、低协商
2.低规章、高协商
3.高规章、高协商
4.高规章、低协商
3、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比较固定和经常使用的行为方式与方法的总和。
4、领导者工作作风的分类: 3.放任型
5、领导效果好坏取决的条件: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2.任务的结构 3.职位的权力
6、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含义:
领导的管理行为应该以关心下属和组织指引为基本出发点,并以此帮助下属建立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其中还要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简言之,即领导应指明达到目标的途径。十二
领导的决策行为
1.集权型
2.民主型
1、决策对实现领导有效性的意义: 1.决策是领导过程中最主要的职能
2.领导者权力的实现要依赖于领导者制定决策 3.科学决策是提高领导效能的根本措施 4.决策是竞争形势的需要 5.决策决定着组织运行的方向
2、领导决策的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6.集体决策原则
3、领导决策的客观依据:
1.对决策对象本身特点和规律的研究
2.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
3.对社会发展的研究
4.决策要符合政策与法律规范
4、领导决策的程序: 3.核定价值准则 6.方案确定
1.信息健全原则
2.可行性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时效原则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4.拟定方案
5.方案评估
7.试验实证
8.组织实施
5、良好的领导决策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1.有明确的目标内容
2.有清楚的时间规定
3.有准确的计量标准
4.有确定的实现目标的责任
6、决策民主化的原因: 1.决策民主化是调
动员工积极性的必由之路
2.决策民主化是组织决策的未来趋势
7、决策民主化的特征:
1.决策观念的民主化
2.决策体制的合理化
3.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4.决策的法制化
8、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性:
1.组织超大规模发展的需要
2.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多变性的需要
9、决策科学化的特征: 3.决策方法科学化
10、决策民主化与决策科学化的关系:
1.决策思想科学化
2.决策程序科学化
1.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2.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3.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是任何有效决策都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11、提高领导者决策水平的方法:
1.选准决策目标
2.提高执行者对决策的认可水平
3.发挥外脑的作用
4.善于运用逆反意见
第五篇
激励理论与研究 十三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1、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
1.自发性
2.因果性
3.目的性
4.持久性
5.可变性
2、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3、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同时并存的动机称为一个人的动机结构。整个动机结构中,总只有某一动机最为强烈,成为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一最强烈的动机称为优势动机。
4、影响人动机结构和优势动机变化的因素:
1.爱好和兴趣
2.价值观
3.抱负水平
5、动机按由来分类: 3.习得动机
6、心理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激励过程要素包括: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当人产生某种需要时,会使内心紧张,从而产生动机,进而引起行为,直到达到目标。达到目标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解除。这时,又会萌发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直至人的生命的终结。
7、激励:通过某些内部或外部刺激,使人奋发起来,驱使人去实现目标。十四
激励理论研究
1、内容型激励理论要点: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归纳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并由低到高形成阶梯。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即使得到满足也不能使员工的积极 1.原始动机
2.一般动机
性得到发挥。
2.激励因素:当存在这些因素时,员工感到十分满意,有助于充分、持久、有效的调动积极性。麦克里兰成就需要理论: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成就、权力、合群。
奥德弗ERG理论:将员工需要分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2、公平理论要点:
1.公平感不同于公平,因为公平是一种客观现象,公平感则是一种主观现象,是人们通过自身与他人、现在与历史的
比较而得出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2.产生不公平感的根本原因,不是个人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
3、行为改造理论(斯金纳运用强化的方法): 1.正强化
2.负强化
3.自然消退
4.惩罚
十五
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
1、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
和。
第六篇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十六
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2、组织内部结构包括:
1.纵向层次结构
2.横向部门结构
3.整体组织结构
3、组织体制:是组织结构中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组织管理关系制度化的表现形式。
4、组织之间的结构包括:
1.规模和规模结构
2.专业化协作
3.经济联合 4.企业集团
5、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1.把组织看作是一种合法的管理权威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机械性体系 2.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
3.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 4.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
6、行为组织结构理论:
1.组织是一种心理与平衡的系统
2.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的系统
3.组织是具有影响力的系统
4.组织是人与物协调的系统 5.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7、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1.组织是开放系统和整体系统
2.组织的权变观念
3.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
4.强调领导权威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
8、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1.目标原则
2.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
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
5.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
6.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
7.精简高效原则
8.信息的灵活沟通原则
9、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标致:
1.组织目标设置的合理化
2.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设置的合理化
3.权责体系设置的合理化
4.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十七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1、从增强组织活力和保持动态平衡的角度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
1.组织有足够的稳定性
2.组织有足够的持久性
3.组织有足够的适应性
4.组织有足够的革新性
2、从组织应达到的功效看,组织变革和发展的目标:
1.要建立先进而可行的经营目标和工作目标 2.要确立和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 3.要建立科学合理和系统的组织结构
4.要健全对外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对内有协调性和高效性的组织功能
3、当今世界组织变革的特点:
1.变革的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2.变革的范围更快、数量更多 3.变革的内容更深刻、更彻底
4、组织变革的压力(压力变动力):
1.技术进步的压力
2.知识爆炸的压力
3.产品迅速老化的压力
4.价值观改变的压力
5.新法令、新政策的压力
6.劳动力素质的改变的压力
7.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压力
8.新的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出现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转变为推动组织进行变革的强大动力)
5、组织的成长阶段: 3.分权发展阶段
4.协调发展阶段
5.合作发展阶段
6、克服组织老化的对策: 3.走动管理 6.灵活用工 7.组件团队
7、组织变革的内容:
1.创立阶段
2.定向发展阶段
1.定期审议
2.破格行为
4.越级建议
5.人员平移
1.组织结构方面
2.技术方面
3.人事方面
4.影响环境方面
8、组织变革的步骤:
1.在科学预见的基础上发现征兆并认识到进行变革的必要性
2.诊断问题,提出明确的目标
3.进行具体分析,确定变革内容
4.分析变革的限制条件
5.正确选择变革的策略和步骤
6.制定具体的变革计划
7.实施变革计划
8.及时收集信息监控变革计划的实施进程 十八
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2、组织文化的特点:
1.积极性
2.民族性
3.整体性和个体性
4.历史连续性
5.创新性
3、组织文化的内容:
1.组织目标或宗旨
2.共
同的价值观
3.作风及传统习惯
4.行
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4、组织文化的功能: 积极功能: 3.激励功能 6.效率功能 消极作用: 3.组织合并的障碍
5、进行组织文化变革的措施:
1.创造新的仪式和物质象征,作为组织新价值观体系的载体
2.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成为新文化的典范
3.提拔、支持拥护新价值观的组织成员 4.通过所有组织成员的参与,创造出统一的组织舆论
5.用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替代旧的、不成文的行为准则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力功能
4.创新功能
5.约束功能
1.阻碍组织的变革
2.削弱个体优势
6、组织文化建立的原则: 3.卓越原则 6.个性原则 7.相对稳定原则
7、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
1.文字标识
2.物质象征
3.仪式
4.语言
5.实物形象和艺术造型
6.现代科技方法的表现形式
8、组织文化按工作作风划分: 1.学院型:为成员提供培训
2.俱乐部型:重视年龄资历和经验,要有适应性和忠诚感
3.棒球队型:工作绩效是唯一标准 4.堡垒型:最重要的是组织的生存问题 1.目标原则
2.价值原则
4.激励原则
5.环境原则
第五篇:地铁客流组织方法研究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地铁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它能有效的解决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量大、道路拥堵严重,交通事故等多种问题,他的重要性和重视性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各大城市修建地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自己的地铁线网换乘站的数量必然随着线网的发展而上升地铁换乘的客流组织成为地铁运营的重点。通过分析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分配与客流关系,一级大客流因素的影响,提出大客流组织的方法与措施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换乘进行的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此来的出相应的可行性结论,保证站台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舒适性、保证了旅客的出行便捷。
关键词:客流组织;换乘;车站
I
目录
摘 要..................................................................I 引 言..................................................................1 1 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2 1.1地铁客流组织工作...................................................2 1.2地铁车站环境分析...................................................2 1.3地铁车站通过能力因素...............................................2 2 车站的设置和客流组织的关系..............................................3 2.1客流组织的预测.....................................................3 2.2车站客流影响因素...................................................3 2.3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3 3 客流组织影响因素分析....................................................4 3.1客流组织对于车站设备的使用满意度...................................4 3.2客运服务对于客流组织的影响.........................................4(1)服务的基本要求...................................................4 4 大客流方法与措施........................................................6 4.1大客流组织的定义...................................................6 4.2 突发大客流的分类..................................................6 4.3 大客流的影响.....................................................6 4.4 大客流的组织方法措施.............................................7 4.5 案例分析.........................................................8 5.1换乘因素分析......................................................10 5.2换乘方式..........................................................10 结 语.................................................................11 致 谢.................................................................12 参 考 文 献..............................................................13
II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引
言
现代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任务是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的,优质的客运服务,城市客运交通包括公共交通和非公共交通两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客运交通的主体。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安全、准时、容量大、能耗低、污染轻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被世界各个国家所认同。轨道交通系统作为现代化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迅速、舒适、安全、便利的在城市范围内运送旅客。为了组织好地铁车站的客流,车站必须预先做好客流组织方案。
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1.1地铁客流组织工作
地铁客流组织首要任务就是考虑如何实现安全的旅客运输,同时,既要考虑如何吸引乘客乘坐地铁又要降低成本,并且取得最好的收益。良好的客流组织是实现的前提。
为了组织好地铁客流,车站要有一定的客流组织方案,使车站能正常的运行,实行组织工作。客流组织方案是指经过对车站设备、设施和空间的分析,在一定的时间内根据某个车站的上下旅客数量预测,制定符合这个车站的方案。
1.2地铁车站环境分析
地铁车站分为出入口,站厅,站台、通道组成。
出入口是链接轨道交通与外界的窗口,除了功能设计需要先进外,还需要具备美观大方等特点。一般一个地铁车站根据客流量的大小和其车站的重要性设有2到8个出入口,某些车站的出入口最多可达十几个。
站厅的作用是将出车站的旅客迅速、安全、方便地引导到站台乘车或者下车乘客迅速离开车站。车站的面积主要由元气车站预测客流量的大小和车站的重要程度决定,一般根据经验和类比确定。
站台是最直接体现车站功能的层面,其主要作用是共列车停靠、乘客后车及上下列车之用。站台两端一般设有设备用房及办公用房、厕所等,站太通常还设置座椅供应旅客休息,由于站台直接与轨道相接,一般在站台边缘设置屏蔽门来保障乘客乘车的安全性。
乘客从车站出入口到站厅或者站台需要一定的通道,通道是联系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入口和站厅层的纽带。通道主要有电梯、楼梯步行道组成。
1.3地铁车站通过能力因素
车站通过能力是指车站整体设备正常的情况下,车站所能通过的最大客流,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为车站自动扶梯、楼梯、通道、自动售检票系统。正常情况下,车站能力的薄弱环节是车站的出入口、进出闸机、站厅及站台自动扶梯口。知道了薄弱环节就可以找到有效的方案,组织好车站的客流。通过能力主要是由通道通过能力、乘降设备通过能力、自动售检票系统的通过能力和列车的输送能力组成。车站的设置和客流组织的关系
2.1客流组织的预测
客流预测可以分为短期预测(1~3年)、中期预测(5~10年)、长期预测(15年以上)。客流预测的基础是大量的、丰富的系统材料,包括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定量客流预测法时间里在统计资料上的基础上,依据历史和现在的原始客流数据,并在假定的这些数据所叙述的趋势对未来适用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
车站的每日高峰时期最大平均客流可以通过客流预测法进行一个大概的预测从而可以对客流做好一个完整的策划,对车站了解到客流的的多少有一个更好的控制。
2.2车站客流影响因素
不同类型的车站其客流组织内容有着较大的区别。例如:中小型车站的客流组织比较简单,而大型车站和换乘站因客流较大、客流方向比较复杂,其客流组织也比较复杂。侧式站台的车站容易将不同方向的客流分开,但不利于乘客的换乘,售检票设置较分散,不利于车站集中管理;而岛式站台的优缺点正好和侧式站台相反。因此,在编制车站具体客流组织方案时,不能以偏概全,要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车站应有不同的客流组织方案,做到有针对性。
根据实际运营经验,在车站客流组织过程中,只要控制好车站设备中的能力薄弱环节,就能做好车站的客流组织方案,组织好车站的客流。因此,做好车站的设备通过能力分析,有利于提高车站在大客流情况下的客流组织效率。
2.3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
由于大客流难以预测,有时会出现比预测还要大得多的客流,这时候必须采取客流控制措施,以避免人流拥挤、混乱失控。对地铁大客流控制必须注意出入口、自动检票设备和乘降设备的流量。
对于换乘站产生大客流车站,车站在客流控制时,对扶梯口客流较难掌控,而出入口、出入闸机则比较容易掌控。
(1)地铁控制中心负责地铁线路的客流组织工作,车站的客流组织由站长负责。在大客流的情况下,车站通过合理安排人员,做好乘客的疏导、宣传工作,对车站人流进行控制。人流控制应采取由内置外,由下至上的原则。在车站的出入口、出入闸机进行人流的两级控制。客流组织影响因素分析
3.1客流组织对于车站设备的使用满意度
乘客可以接触的车站的基本的设施如下:
(1)自动售检票系统设备如图3.1所示。
自动售票机
半自动售票机
自动检票机
图3.1(2)电梯系统
1)直升电梯:升降机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设备,属于液压电梯的一个分支。
2)自动扶梯:自动扶梯是由一台链式运送机和两台胶带式输送机组合而成的升降传送系统。
(3)屏蔽门系统:屏蔽门是指在月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屏幕墙上电动门供应旅客上下车。屏蔽门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旅客利用站台坠轨自杀或者发生意外。节省能源,防止站台空调温度流失。屏蔽门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全高封闭式和半高敞开式。
3.2客运服务对于客流组织的影响
(1)服务的基本要求
对于每个乘客来说,要从车站到站台坐车,一般遵循如下流程:进站口----站厅层---
购票---检票---站台---站厅---检票---出站口。针对以上流程,需要在每个环节为乘客提供优良的服务,使每一位乘客在从购票乘车到下车出站的过程中感觉到满意。
1)引导乘客进站:在地铁的各个出入口设立明显的标示以及相关的信息,方便乘客的识别并根据导向指导进站乘车。
2)问询服务:车站的工作人员向乘客提供服务。
3)售检票服务:车站提供自助为主,人工为辅的自动检票方式,在站厅设置引导乘客售检票的导向指引和宣传信息。
4)验票进站:乘客到达目的地检票出站,车站应有各类导向标志,指明各出入口以及周边的路面及建筑情况,引导乘客从所需的出入口出站。对所购票与货款不足的乘客,车站提供票卡分析和补票服务。
5)组织乘降:站台设置明显的候车提示。提供相应的广播,为乘客预报下次进站的情况和安全提示。
6)在运营不正常的情况下,根据行车及客运组织情况为旅客提供针对性的应急服务,包含信息提供、客流引导、票务处理等。
(2)分析需要提供服务乘客的类型
1)女性乘客:相比男性乘客的要求较少,如果带了自己孩子乘车,更注意保护自己的孩子,经济观念较重。
2)男性乘客:比较的好动,遇事不迁就,冲动。
3)当地乘客:对乘客环境和当地情况比较熟悉,乘客问题较少。
4)外地乘客:对乘车环境和当地都不熟悉,心理顾虑较多,甚至听不懂地方的口音,对于这些乘客,服务人员应该重点服务,交谈要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服务要热情主动,尽量平复这类乘客的心理负担。
5)车票弄丢的乘客:根据西安地铁的规定,如果车票丢失要补全程票价才能出站,这时乘客往往不理解,懊恼,客运服务人员要注意劝解,态度要和蔼,不能急躁,要和乘客解释清楚地铁的票务规定。
6)丢失物品的乘客:乘客丢失物品后,表现出来的着急,焦虑、埋怨、心情沉重,不知所措等心理活动行为。客运服务人员要对该类乘客进行安慰并且迅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全面的寻找,同时注意旅客的心态,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果有需要的话进行报警,保证乘客的物品安全。大客流方法与措施
4.1大客流组织的定义
大客流是指车站在某个时段集中到达的,客流超过车站正常客运设施或者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客流的客流。
城市轨道交通路线的走向一般都是客流集中的交通走廊,链接着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如铁路车站、汽车客运站、航空港、航运港等交通枢纽,大型商业经济活动中心、体育场、博览会、大剧院等人群集散中心,以及规模较大的住宅区等。正因为如此,某些特殊车站会不定期遇到大客流。为了保证乘客的安全和正常的运营秩序,这些车站在客流组织方面应具备完善的运营组织方案和措施。在一定的程度上是通过这些方案、措施补救硬件设施的缺陷。
一般来说大客流出现的时间具有规律性,如每天由于通勤原因引起的早高峰:大城市的早高峰一般出现在7:30到9:30;下班客流高峰大约在16:30到18:30。同时还应遇见外界因素引起的大客流,如节假日伴随的旅客高峰期;举行重大的活动(大型的体育赛事、文艺表演等);大风、大雨、大雪等恶略天气情况都会引起客流的大幅度增加。以往的数据表明,在各个节假日期间,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客流量都会在短期内急剧上升,由此可见,大客流的持续时间不长,但在大客流的冲击下,往往对客流组织形成较大的压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必须保证客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的去疏散客流。
一般情况下,大客流出现的主要地点有:(1)与其他交通方式相连接的地铁站,如与火车站,大型的长途汽车站相连接的地铁站;(2)地铁换乘站;(3)与地铁沿线的景点和商业中心相连接的车站。
4.2 突发大客流的分类
(1)一级大客流:根据本站正常客流比较,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80%,持续时间 大于实际的行车间隔。
(2)二级大客流:各车站根据本站正常客流数量进行比较,站台聚集人数达到站台有效区域的70%,并有持续不断上涨的趋势,这种情况下,乘客的正常进行和轨道 交通所提供的服务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车站比较拥挤,乘客感觉比较的压抑,但未对乘客及轨道交通安全造成影响。
4.3 大客流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城市的交通问题也成为世界各国公
认的难题之一。为了解决大城市的交通问题,缓解人们出行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必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建立以轨道交通为骨架,以地面公共电,汽车(公交)为主体的综合客运交通体系时,要重点考虑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衔接问题。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设备的续接问题,一个是组织协调问题。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已建好情况下,应该更注重车站内的组织协调问题。尽量减少车站内的客流的交叉干扰,对站内客流进行有效的疏导从而减少乘客在出行中的接驳时间。(接驳时间是指从出发地到进入轨道交通车站站厅的时间和从下车出站至目的地的时间)
4.4 大客流的组织方法措施
(1)增加列车的运能。增加列车的运能是大客流组织的关键。根据预测客流,提前编制针(对大客流的特殊情况下的列车运行图,从运能上保证大客流的运营组织。如西安地铁在2014年针对国庆客流预测编制了4套特殊情况下的列车运行图,并于9月17日前完成报批。根据大客流的方向,在大客流发生时,利用就近的折返线、存车线组织列车运行方案,增开临时列车,增加列车运能,从而保证大客流的疏散。
(2)做好进站客流组织工作。当站台还能容纳和承受更大的客流时采取以下措施做好客流组织工作。增加售票能力,可以事先准备好足够的车票,在地面、站厅增加临时售票点,增设临时检票位置和增加自动售检票设备;加开通往站台方向的扶手电梯;社当的延长列车停站时间,做好站台层乘客的上下引导工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争取让更多的乘客上车,以此来增加列车的运能。
当站台不能容纳承受更多的客流时,可采取暂时关闭局部、全部进站方向的闸机;更改扶手电梯运行方向,将部分或全部的副手电梯方向调整为向站厅层或车站出口方向运行;适当的延长列车停站时间,尽可能的让更多的乘客上车;增开临时列车;采取临时进出分流导线措施;把部分入口改为临时出口,限制乘客的出入,从而延长站台层大客流的疏散时间。
(3)出站客流组织工作。出站客流组织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使出站线路畅通,乘客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有秩序的离开车站。站务人员可根据需要更改扶梯电梯运行方向,将部分或者全部扶梯更改为站厅层或者车站出口的运行方向运行;把部分或者全部闸机;采用票务应急处理模式,如采用进站免检模式,AFC紧急放行模式等。
(4)采取临时疏散疏导措施。在大客流组织中,临时合理的疏导措施主要包括对车站出入口,站厅层的疏导以及对电梯和站台层的疏导。车站出入口、站厅层的疏导主要是根据临时售检票位置的设置,引导、限制客流方向,临时售检票位置宜设置在站外或者站厅层较为空旷的位置,应为排队购票的乘客流出充分的空间,确保通道的畅通和出入口、站厅层客流的秩序。电动扶梯以及站台层的疏导主要是为了尽量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和尽快上下列车,保证站台候车安全,站务人员应在靠近楼梯、扶梯处站岗并
分散站台前、中、后以疏导乘客。采取的疏导措施主要有设置临时导向、设置警戒线或者隔离栏、采用人工引导以及通过广播宣传引导等。
(5)特大地铁客流应急。当车站遭遇特大客流时,应遵循由下至上、由内置外的人流控制原则。采取站台客流控制、站厅付费区客流控制、出入口(站厅非付费区)客流控制三级客流控制方法。第一级控制站台客流,控制点可以设置在站厅与站台的楼梯(或电扶梯)口处,站务人员应分散在站台的各部维持候车、出站秩序,协助驾驶员开关车门确保乘客安全上下车;第二级控制付费区客流,控制点设在进站闸机处,站务员确保有序,快捷的进站秩序,及时处理票务问题;第三级控制非付费区,控制点在车站出入口处,可在站外设置迂回的限流隔离栏,延长进站时间,最大程度的缓解站台层的客流压力。只要严格按照上述3级客流处置控制方法,遭遇大客流时,是能确保乘客看全和车站秩序的。
4.5 案例分析
来自广州地铁公司的消息称,国庆长假群众外出旅游,探亲访友增多,同时地铁沿线许多行业和商家会借助国庆假期新开或者进行一些大型的促销活动。这些都意味着广州地铁将迎来国庆黄金周的大客流冲击。
地铁公司表示,各专业的站务员、技术员、护卫,均牺牲了休息时间,提前完成列车各项检修工作,确保运营安全。同时,线网指挥中心已经制定预案,密切监控线网客流变化,如遇突发客流,将联系车站及时调整运输能力,疏导客流。
地铁公司称,如遇到客流过大而提高运力措施不能有效的应对,客流控制、越站停车、车站限客等措施均有可能实现,各项预案均十分完善并经过反复演练,在正常客流情况下,车站客流组织相对容易。而大客流往往难以预测,有时会出现比预测还要大得多的客流,这时要保证疏散客流的安全为前提,尽快疏散客流,并采取客流控制措施,以避免混乱失控。本文以广州1号线广州站发生突发大客流的情况下的组织为实例,讨论如何应对车站大客流。广州站地处广州地铁1号线中央、属于非设备集中站,为侧视站台车站;该站重要的客流集散点,周围拥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步行街、餐饮业、影院、教堂、公交换乘站等,属于大型车站。该站经常会不定期地遇到大客流。为了保证乘客安全和正常的运营秩序,该站设备有完善的客流组织方案。07年平安夜,从16:30开始,营口道车站出现大客流,各个方向客流都聚集到营口道站下车,车站客流激增,客流量达到了平日同时段的两倍之多。营口道站将此情况报告控制中心,并按控制中心指令启动相应的大客流预案。在这次大客流组织中,主要措施有:
(1)人工引导客流。
(2)利用广播做好乘客的疏导、安抚工作。(3)增设临时检票点来疏散大客流。
(4)把部分车站入站闸机调整为出站模式。
(5)开边门加快旅客的出站速度,不让旅客在站台站厅处滞留,保证客流的疏散安全。
(6)采取临时疏导措施对客流方向进行限制。营口道站此事进行两级疏导,即出入口、站厅的疏导,以及站厅、站台扶梯与站台的疏导,对站台,站厅,出入口采取逐级控制。根据车站临时检票位置的设置,安排车站人员在出入口、站厅处疏导,限制客流方向,以保持通道的通畅出入口、站厅客流地秩序;在站台设置临时导向、警戒线,对站厅、站台扶梯以及站台的客流进行疏导,保证其均匀上下扶梯尽快上下列车,保证乘客在站台候车的安全。
(7)行车值班员通过闭路电视(CCTV)实时监控大客流的重点部位,并与现场负责人保持密切的联系。
(8)对其中一个入口采取短时间限制乘客进入车站的措施,组织一部分客流进入车站,以避免与其站客流形成对流。
(9)值班员不断向控制中心及时发布行车调令,安排后续列车间隔调停营口道站,减轻站台客流对冲的压力。
到平安夜当晚24:00后,大量乘客涌进营口道站,此时进站乘客远远多于出站客流营口道站及时变更大客流预案,主要措施有:
(1)增加售检票能力,事先预备好足够多的车票,在出入口、地道、站厅等处增加临时售票点。
(2)人工引导客流。
(3)利用广播做好客流疏导,安抚宣传工作。
(4)实行两级疏导。即出入口、站厅的疏导,以及站厅、站台扶梯与站台的疏导。对站台、站厅、出入口采取逐级控制,设置临时向导,警戒绳,限制客流的方向,保持通道的通畅和出入口、站厅的客流秩序,保证客流均匀上下扶梯和尽快上下列车,保证乘客的候车安全。
(5)关闭一个出入口,限制乘客进入车站,延长大客流疏散时间,(6)延缓售票速度,关闭所有闸机,待站台客流明显缓解后再放行。(7)联系安排公交接驳。
车站客运组织是地铁运营的重要一环,是地铁运营产出的直接体现,合理地进行地铁车站客流组织,对于发挥地铁运输的潜力、提高地铁运营管理的效率、维持良好的社会形象有着重要作用。地铁换乘和客流
5.1换乘因素分析
地铁换乘站站台之间的组合形式会极大地影响到客流组织。我国当前的地铁换乘站主要是以同一平面与上下两层这种形式结合的,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影响到乘客的换乘速度。
(1)以同一平面换乘来讲,这种换乘较为安全,乘客即使一拥而入也不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但是,正是因为乘客的换乘的拥挤情况的存在,其换乘速度往往就会减缓,(2)而就上下两层的换乘站台结合方式来讲,乘客稍微不注意,就容易造成伤害,乘客在换乘时一般都会稍微注意一下,这样也影响到了换乘速度。
5.2换乘方式
地铁的换乘方式也是影响客流组织工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地铁换乘主要有站台换乘、节点换乘、通道换乘以及站厅换乘这样几种方式,不同的换乘明显地会影响客流组织工作。
(1)站台换乘:乘客直接由下车的站台换乘到上车的站台即可,这样乘客能够较少寻找换乘站台的时间,从而使得换乘变得较为方便。
(2)站厅换乘:一般用于相交车站的换乘,总高度落差大,相对较少的寻找换乘站台的时间,也比较方便快捷,而且站厅换乘方式有利于线路的分期修理。
(3)站外换乘:是指乘客在付费区以外进行换乘,这种换乘方式往往是客观条件不允许造成的。
(4)组合式换乘:可以进一步提高换乘通过能力,同时还具有较打的灵活性,工程实施也比较方便。
结
语
对于地铁车站,客流组织是其重要的工作之一,客流组织面临着如何缓解地铁车站客流的压力的挑战。合理的组织好地铁车站的客流,可以使其发挥其应有的运输能力,大大的节省了乘客乘坐地铁的时间,同时又可以维护地铁运输在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客流组织的存在不言而喻。
致
谢
这篇论文是在魏仁辉老师的帮助下完成的,我的论文题目《地铁客流组织方法研究》,这个题目与我以后的工作息息相关。论文的完成离不开魏老师和周围其他同学的帮助,感谢他们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另外还要感谢在校期间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你们的悉心教导也是我完成这篇论文的基本。在此向各位老师标示深深的谢意。
参 考 文 献
[1]施仲衡.都市快轨交通.北京,中国教育部出版,2014.[2]符浩.交通运输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李德伟.都市快轨交通.北京,2013.[4]宋利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谢如鹤.交通运输导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6]何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7]史小俊.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付玲玲.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点间换乘设施设计研究.西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