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模板,欢迎阅读。
【摘 要】为全面提升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的质量,针对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证明,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能不断完善实验教学的知识结构,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 研究性教学 社区心理 实验教学
社区心理学是我校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教学过程既要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作为社区心理学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实践运用,如何提高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是全面提升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高师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当全面实施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积极进行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必要性
(一)传统社区心理学科实验实践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实践教学是社区心理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与演练操作的重要平台。但由于缺乏社区心理学科相关的实验仪器及教学条件的限制,社区心理学的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不会设计综合性和操作性的实验。传统的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操作――教师总结的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常先由教师拟定好实验内容,直接向学生介绍实验原理及步骤,然后学生被动地按照相关要求去重现。实验内容多为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研究型设计实验较少。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缺乏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应当重视改革目前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切合实际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以探索和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引导学生从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索学习转换,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应当也必然采用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综合实践技能。
(二)培养创新性心理学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所在,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新世纪社会需要的心理学人才不仅要具有深厚的学科基?A知识,还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方法、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质量的心理学科专业人才,应该积极进行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研究型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它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由知识型心理学人才提升为创新型心理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者王巨光认为,心理学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心理学中国本土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迫切要求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关教学制度实行改革,而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正是其改革的必然取向。同时,他认为研究型教学模式对推进社会心理学中国本土化建设也有较大的助益[1]。
二、高师院校社区心理学开展研究型教学方法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完善社区心理学实验教学方法
社区心理学实验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理工类学科实验,在专业实验室里重复进行某种操作是行不通的。它必须打破常规的实验教学形式,让学生走出学校专业实验室,深入社区实际生活,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科研素质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安排社区心理学实验内容时应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将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自主性、创新性实验拓展,增加学科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不断完善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申鲁军等研究提出以验证性、操作性实验教学为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为重点,社会实践为辅助的“1+1+1”教学模式,强调以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研究能力[2]。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带领广大学生深入社区基层组织,积极参与各种社区活动,如对社区人员吸毒情况、老年公寓养老情况及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问题深入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设计,将实践中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同书本知识的学习与理解结合起来,增强实验的综合性、自主性,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要求和问题去系统学习和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与创新能力。同时,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实验教学方法,结合日常的科学研究,将学科实验教学与现代技术紧密结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二)结合案例进行研究性实验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
作为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的专业课程,社区心理学教学活动注重与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的联系。因此,在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时我们特别注意学科实验内容与社区实践活动的交叉和渗透。在社区心理学科实验设计过程中,围绕学科相关的研究主题,进行开放性实验设计,鼓励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如结合房祖名吸毒事件、导演王全安嫖*事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明星生活的各种心态;结合四川省出台“坝坝舞”管理办法探讨社区管理及心理调适方略。采用以社区案例讨论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提出学科核心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大量查阅文献后开始实验设计,提出实验方案,反复讨论和修改论证,最后确定实验方案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同时,给学生布置课外研究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网络等各种媒体信息选择典型事例确定讨论主题并通过实践调研形成研究论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科有关知识,借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证明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能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拓宽学生的思路,增强各种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三)加强社区心理学科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研究型社区心理学教学团队
作为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我们重视研究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机制,倡导合作与创新精神。这是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当前,社会对心理学人才需求模式发生转变,这必然促成对心理学科教学模式的转变,对高师院校心理学科教师的知识结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广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为此,学院整合社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科教师资源,建立研究型社区心理学教学团队,要求社区心理学教师必须加强对心理学科新理论、新成果的吸收和应用,及时追踪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并广泛涉猎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为充分发挥心理学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社区心理学授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指导思想,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社区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设计问题来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可以说,没有一支优秀的研究型教学团队就无法彻底地进行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工作,也就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心理学专门人才。
(四)改革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观现有的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一般是通过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以学生最后得到的实验产品为主要标准。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分析??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社区心理学科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极为重视研究型实验教学工作的全面落实,强调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要求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实验讨论,认真分析各种实验现象和结果,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引PBL教学法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根据学科实验目的和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实验,训练学生运用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将以单一实验操作为主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以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能力为主的综合性实验。同时我们尝试将学科的考核分成实验考核和面试能力考核。实验考核重点考查学生能否通过对以往学习知识的掌握对教师给定的实验内容进行独立操作;面试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并将考核工作贯穿于日常教学实践。实验教学必须强调培养学生自由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通过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机会[4]。这些都是社区心理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型学习方式的实践运用,值得大力推广。
社区心理学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是一个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高师院校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社区心理学科研究型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创新,并以此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为他们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巨光.研究型教学:大学社会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97-99.[2]申鲁军,杨磊,崔金奇,等.“1+1+1”社会心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初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4):46-48.[3]董炜疆,王唯析.PBL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3):220.[4]刘丽燕,王茂清.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卫生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11):1010-1011.
第二篇: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与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研究性教学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本科教育层次开展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使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高校研究性教学得以全面、合理、合法地顺利开展。然而,现实中国家的积极倡导与高校行动的迟缓形成鲜明的对比。特别是缺乏可以推广的成型经验。研究性教学在高校出现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中类似的尴尬局面,即存在“高位”认识与“低位”实践的巨大落差,或者“叫好不叫座”现象。为此,深入探讨高师院校课堂研究性教学实施的困窘状态及相应的解决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师院校实施课堂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高师院校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
信息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演化为国民创造力的竞争,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同样是基于人才创新性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中的一部分,高师院校失去了原来教师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劣势。就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而言,高师院校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整体实力不强、科研氛围不浓。而且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支撑,欲将科研活动渗透于教学,还存在发展积累的不足。现实中却要与综合大学比拼人才的创新能力,争夺有限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空间在萎缩,生存的危机日趋严重。比如,高师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难以谋得软件公司的职位,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师范生与综合大学的学生相比,不具有软件开发的专业性和创造力,但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师资格考试便轻松地走进教师队伍。高师院校的生存发展弱势明显,通过实施课堂研究性教学方式改革,把有限的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即形成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能力而非纯粹的科研能力,彰显毕业生对教师职业的适切性,才能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师院校历来都是师资培养的主渠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亮点,然而事实上新一轮的课改最难以落实的恰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陌生与排斥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高师毕业生没有接受过研究性教学,甚至高师教师也闻所未闻、未曾问津过,也不曾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应教育,那么以一种传统的固有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授出来的学生要想驾驭研究性教学实践是不可能的,让师范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工作显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基础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通过先培训教师来实现是有相当大难度的。难度主要在于教师自身从零开始学起,并要先改变自身学习方式来适应以课程方式呈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加之国人根深蒂固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阻碍等,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从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角度讲迫在眉睫。
(三)是师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角度讲,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国人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又是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完成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实质性变革,改革中历练自己的研究品质,发展研究能力,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课堂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研究习惯,锤炼合作的品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观念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观统领教学实践活动,接受式教学根深蒂固,研究性教学知识传承的探究性、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和活动性,却因不能短期见效而产生负性评价,使研究性教学遭遇排斥和反对。另外,教学监督与管理尚做不到“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追求,教师也没有“走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大气,学生同样是缺乏“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魄力。再则,人们习惯于从众,不习惯于创新,新事物首先面l临的是旧事物的阻挠,而冲出这种藩篱需要制度性的保障,也需要新事物本身强大的生命力。而研究性教学本身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而是对它的有益补充,这一特性决定了研究性教学对人们教学观念改变的有限性和进入高校课堂的薄弱性。
(二)教学理论的研究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个舶来品,它将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里便于实施的教学方式移植到我国,缺乏研究性教学生长的土壤,表现为理论指导的薄弱性。仅就研究性教学的解释来说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站在本国立场上理解国外研究性教学时所考虑的制约因素不同所致。当侧重考虑人才创造性培养时主张以项目研究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当侧重考虑实施的便利性时主张以问题式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等。我国高校目前的状况是:规模大、办学条件差。具体表现为: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软硬件设施生均比低、教师队伍薄弱、师生比高、班额大、教学资源有限、校外教育资源难以统合等。此外,国民生活水平不均衡,总体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投入有限。在这种条件下研究性教学到底如何开展,理论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和有针对性的现实指导。
(三)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
传统接受式教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论完善,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来讲轻车熟路,容易操作。相比之下,研究性教学面临新的管理规章的制定、新的教学设计、新的学习准备,管理者欲改弦易张又缺乏可资借鉴的成型经验,成败是个未知数;教师面对全新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需要投人大量的精力、付出更大的代价,至于结果如何也是个未知数;学生更改习惯化的学习方式也会担心对学习结果——成绩的影响,也存在观念固守的问题。这其中还有外在条件的支持协调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子系统,若没有高校大系统的支持是很难进行运作的。(四)高师院校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指向明确而具体,比如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教学就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而服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很强,即要具备从事基础教育尤其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职业道德。在学科教学中多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学多以理论讲授和实际教学技能锻炼为主,总的特点是重基础性、示范性。与理工、农、医等高校教学相比,缺少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浓厚的研究氛围。
另外,高师院校教学本身重视示范性,学生易形成向师性即对教师的模仿。由于教师多为教学型的,所以教师研究能力多体现在教学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方面,多属实践研究而少理论研究。因其对研究性教学本身的陌生和自身学科研究功底的薄弱,使教师往往畏惧涉足,尽管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向师性也不愿选择缺乏成功定数的教学改革实验,加上班额大、条件差、任务重、评价改革滞后等因素,高师院校里研究性教学反而难以推行。因此,虽然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依然固守不变。
三、高师院校改善研究性教学的对策
(一)从总体上讲
建立教改实验区、实验校、实验班,通过成功的教学改革实验,以研究性教学本身的成功来引领研究性教学的推广。虽然都说更新观念是先导,但大众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要用事实说话的。由于教育的不可逆性,简单地让人们冒风险而为之,没有多大的招引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正是在政策支持下,使一批人先富起来,反过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经过国家强制实施和几代人生命历程鲜明对比验证而在现实中奏效的。若强制实施研究性教学,首先会遭到教学双主体的抵制而搁浅,所以国家多次倡导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而不是强制,作为高校采取相应的渐进实施过程是可行之策。
(二)从具体上讲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大胆改革高校中压抑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改变教学中将教师备课束缚在教材上,教师如“传教士”式教学,视课本为知识的“殿堂”,师生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状况,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持作用,构建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弹性教学运行机制。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整合教学资源,支持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师资力量的投入,因为我国目前高校师生比高达1:30,教师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会失去工作的动力。
三是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要尊重教师的个性风格与独创精神,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与自主实施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励和保障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
四是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内容上突出新的研究成果,在形态上突出以问题为中心,在结构中扩大课外科研部分,在具体实施中把握课程的生成与创新性,在评价中重视过程性,为研究性教学的推广和渗透奠定基础。
五是正确处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等先进教育理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动态的对话、商讨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学习、研究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篇:环境设计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的论文
一、研究性教学改革内容
研究性教学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让学生总结经验,在研究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1.确立研究性教学模式
改革教学模式,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基础理论的讲授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探寻知识;在设计课题研究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大胆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分组讨论和陈述交流并重;最后,教师对课题研究要及时引导、点评,得出开放性、建设性的结论。
2.加强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在设计课程中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认识实践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课题研究中综合运用。就环境设计而言,其本身就是一个整合技术与艺术、涵盖科技与人文诸多领域的综合性、交叉性专业。因此,教师要协调多方面因素,在总的课题研究之下增加分支课题并进行专项研究,可以在不同的设计课程中有重点地研究相关的分支课题。如,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引入历史主义和乡土主义的研究,作为设计史课程之外对于风格样式的深入研究,并应用于设计项目;在办公空间设计中,可以对空间行为、生态建筑、办公室文化、企业文化甚至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途径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各具个性的设计。
3.研究设计方法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向学生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大师的设计理论,对于同样的设计课题、同样的灵感来源,由于其设计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所得出的设计方案将会千差万别,更具个性化。研究设计方法论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设计语言,避免设计方案的东拼西凑,保证设计作品的原创性。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施方案
在专业设计课的教学中,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将专业设计课程教学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运用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方法,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适当运用对话、交流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一些要深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课后思考;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提出的问题以研究报告的方式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第三阶段,提出本课程的专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兴趣特点和解决方案提出扩展课题研究,进行课堂展示,互相学习,提供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第四阶段,设计方案深入制作,研究并交流制作方法;第五阶段,汇报课程设计成果,教师对课题研究进行讲评、总结。在教学中,要改变观念,创设开放、宽松、互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学校方面,要加强图书馆、阅览室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增设更多具有特色的工作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场所、设备、技术等支持;教师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提升素质和能力,成为学者型、研究型、合作型教师;学生方面,要激发研究兴趣,转变角色,掌握设计研究能力。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特色
1.转换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变简单的讲授和辅导教学模式为经典理论交互式教学、课题研究汇报教学和课题研讨评点教学模式相结合。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将讲授与对话交流相结合,启发式教学与自主探寻相结合,学生陈述与教师讲评相结合。
2.变被动积累为研究性学习,掌握研究方法,解决设计问题
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变应试教育遗留下来的被动学习、死记硬背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对设计课题进行个性化研究。
3.解决设计原创性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对设计课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按照自己的思路获得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建构独特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语言。通过设计概念的提出、转化,形成原创性的设计作品,有效避免设计方案中的抄袭或拼凑。
四、结语
研究性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意识和设计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结合设计项目实践训练,教会学生设计方法,会让其终身受益。
第四篇:高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探索论文
1.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和活动教学模式的概括
1.1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主要的培养方向是师范类和电教类的人才,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培养出与时代相结合的教师,高师院校在进行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专业的探讨式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双重身份,即学生与教师梯队。
1.2活动教学模式
活动教学模式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凸显出的新型教学方法,主要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的不同设定教学活动的环节以及具体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学生们之中,与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索实践。这种教学方法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灵活性,在课程改革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也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2.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应用
2.1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中的理念体现
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是应运现代社会的要求而生的,在教学中注重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不但有利于培养具有灵活教育思维的学生,而且有利于培养新时期的教师团队。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中的理念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课程观,在课程观理念中,注重的是学生对于课堂生活的探索,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中开设的课程主要围绕摄影、电声教材、数字影像等现代多媒体的掌握应用,这些课程主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运用灵活,在课堂上贯彻活动教学模式的课程观,可以有助于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训练中形成灵活变动的课程观,有助于以后进入教师队伍后对于学生的课堂组织。第二是教学观,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未来的教师梯队,树立这种教学观很重要,在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中,要树立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要重视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的程序性、事件性的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本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也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教学经验,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为教师观,不管是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作为课堂学生来说,还是作为未来的教师团队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师观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主要部分掌控整个局面。在课程改革中,活动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活动,只有重视学生的需求,才可能将教学活动处在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水平线上。
2.2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中课程目标的构建
课程目标的构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我国现代课程教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是在理论上和最终目的所要实现的;第二是该科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每个学科的情况不同,研究的背景不同,所达到的目标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根据学科情况来进行目标的设定。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来设定目标。教学活动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应该设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同。高师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目标的构建很重要,在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因材施教是在课程改革中尤为突出的一个部分。
2.3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教育中实际运用
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进行案例分析,这个实例分为四部分,以高师现代教育中的专业课之一———校园网页的制作为例。
(1)活动教学的目标通过学生们的实践活动进行学习,在充分了解学生们对之前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材施教,以完成学科目标为主,完成大纲规定的目标为辅,在实践中让同学们认识到“活动教学”在课程中的作用,同时探讨如何进行“活动教学”以及“活动教学”会出现的问题,探析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在进行校园网页的制作课程前,教师首先要对班级同学的网页制作能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确定是否需要在课程上进行一些技术型教学的补充,避免同学间技术的差距相差过大。综上,采用“活动教学”的方法进行高师现代教育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细小问题的出现。
(2)活动教学的优势高师现代教育的专业课程技术性强,学生们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恰好的使用活动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让学生亲身参加在活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产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为其以后进行教学活动可以增添经验,打下基础。在校园网页制作前可以让同学们搜集自己比较喜欢的学校校园网网页,带到课堂上来,相互借鉴讨论,也可以就此和老师探讨该网页中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是怎么做出来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
(3)活动教学的实施活动教学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学生为主,聆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愿,考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只有知道学生的想法才可以对症下药,提高课堂的效率,取得意外的成绩。校园网网页课程的有效进行离不开老师同学们的及时沟通,只有这样才可以尽可能的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而快速的进行。同样高师现代教育的专业课中包括摄像,在摄像课的时候可以进行分组拍摄,在老师讲解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小组进行外出拍摄,在第二节课的时候选出代表进行小组展示,在全班展示过后,进行照片交换,交换后的照片将给拿到照片的人进行修改。最后再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进行比对。这种方法首先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们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可以锻炼同学们的小组协调能力,这个在他们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也显得格外重要。除了在摄影摄像课上可以进行分组互判的学习。其他的课程也一样可以,比如网页制作上,可以组织同学们搜索概括成功的网页宣传,小组进行制作竞赛,这样可以使得同学们主动的去完成知识的探索工作。
2.4活动教学模式在高师现代技术教育中教师的作用
在这样的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地位的上升,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同学们中间去,一起完成教学内容的探索,在整个过程中主要起到的是引导而非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到控制整个课程的进度问题包括学生进行实践、讨论的秩序和时间问题。在整个活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依然很重要,关于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事情教师也需要和学生一一说明,或者采用课后总结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出现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结语
活动教学模式是在课程改革中备受好评的一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而且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在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和学生的配合中进行,因此对于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持续的。在高师现代技术教育中,本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师梯队的后备军,在对他们进行活动教学模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他们的双重身份,即“学生”和“教师梯队”,因此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他们相关的多媒体数字相关专业知识,更要交给他们相关的教学方法,使同学们在课堂中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静电实验教学探索论文
论文关键词:静电静电实验静电产生
论文摘要:静电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叙述了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分析影响实验成功的各种因素,讨论了在实践中抓住主要矛盾是确保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
静电实验是物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属于较难在课堂上驾御的物理演示实验,原因是影响静电实验成败因素颇多。因此,就要求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又要在实践中研究静电实验的规律,分析影响实验的各种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方能在一个具体实验环境条件下,把握试验关键,确保静电实验成功。
一、静电研究的历史
古代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电现象,不了解他们内在的联系,认为它们是各不相干的。有些现象实在无法解释,只能求助于神的力量。16世纪英国御医吉尔伯特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静电现象的人,吉尔伯特的工作停留在定性的阶段,进展不快。1752年,美国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用风筝将雷电引下来,把“天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从而弄明白“天电”和“地电”原来是一回事。18世纪后期,贝内特发明验电器,这种仪器一直沿用到现在。它可以近似地测量一个物体上所带的电量。另外,库仑发明了扭秤,用它来测量静电力,推导出了库仑定律。科学家使用了验电器和扭秤以后,静电现象的研究工作就从定性走到了定量的道路。经过长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对静电现象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对电的本质问题,一直到研究物质结构后,才算比较清楚。
二、静电中的电荷本质
电荷本身不是物质,但电荷与物质不可分离,自然界不存在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的电荷,电荷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之一,它有正电荷与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导体上所带的电荷是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以传导方式实现电荷的转移;而绝缘体带电情况与导体带电情况大不相同,绝缘体所带的电荷是以束缚电荷的形式出现,不能以传导方式转移,而是以放电形式实现转移。所以,带电的绝缘体与导体接触后,导体上所得到的电荷是通过放电形式转移而来的,即金属中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从金属表面逸出,导体表面电荷集中部分最易发生这种现象。我们通过接触可以实现绝缘体与带电体上电荷的转移,但其本质上不是传导而是放电,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有助于我们理论上正确分析静电产生的原因。通常物体由原子组成,原子中有带正点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由于正、负电荷相等,一般物体呈中性而不带电。但当物体经过摩擦、加热、感应、照射等变化,往往使物体获得或失去一些电荷(电子),呈现带静电状态。由此可见,静电产生是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实验中静电的产生
1.摩擦带电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起电方法。两种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由于两种物质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不同,两者之间就存在着一个电位差,叫接触电位差。因电位差存在,常常有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从而使前者带正电,后者带负电。两物体相互摩擦,摩擦的作用使两物体接触的点增多,接触更紧密,从而增加电子转移的机会,加之摩擦温度升高,加速了电子转移。但是,从物理本质上来讲,摩擦带电是一种接触带电,相互接触紧密时的接触电位差是主要矛盾,相互摩擦的两种材料之间挤压的越紧,越容易实现电子在两种材料的转移而使之带电,而只有快速.反复而不紧压的摩擦是不易生电的,有经验的教师是用紧压的摩擦来成功使物体带电的。实验中有时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却得到两玻璃棒带电性质相反的反常现象。研究后认为,用丝绸摩擦第一根玻璃棒,因玻璃棒失掉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在空气特别干燥时,丝绸上的电子不易漏失。当与第二根玻璃棒一起摩擦时,由于摩擦次数较少或较轻,不仅没有使玻璃棒失掉电子,反而把丝绸上的多余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使第二根玻璃棒带负电,发生两棒相吸现象,为防止反常现象发生,第二次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起电前,应用手充分与丝绸接触,使丝绸原先所带负电荷放净后,再于玻璃棒摩擦。
2.感应带电也是静电实验中较常用的方法。静电感应是静电场中的导体内,自由电荷受到场力作用移动,电荷重新分布,最后达到静电平衡,从而使导体不同部位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感应带电是在静电感应的条件下,使导体的一端接地后,去掉静电场,则导体另一端的电荷重新分布在导体表面,用这种方法使导体带电的优点是:导体容易带电且带电量也易控制,需注意导体是处于与地绝缘状态。
3.实验中注意静电的特征
静电具有高电压特征。例如,人在地毯行走或从椅子上起立时,人体静电电压可高达一万多伏,静电的电量小、电容小。为什么电压高呢?原来两导体之间的电容、电压与其上电量之间保持U=Q/C的关系,而C=εS/d.如果介电常数ε,极板面积S保持不变,则电容与极板间距离成反比。举例说明:如两物体紧密接触时,其间距离为25×10-8厘米,其接触电位差很小,当两物体迅速离开至0.1厘米时,由于距离增大为原来的40万倍,电容则减小为原来的40万分之。如果分离前后物体上电量保持不变,电压将升为原来的40万倍。即使接触电位差只有0.01伏,分离至0.1厘米时电压可达4千伏。因此,数万伏静电压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分析,不难看出,静电的高压特征主要来自电容,而不是来自电量。故其电量小,但电压高。
静电在高电压的特征下,对绝缘体材料性能的要求相应也很高。有些教师在流电实验范围形成的绝缘体概念,在静电范围许多材料却是亚导体,电荷易漏失,导致实验失败。因此静电实验要求使用高电阻率的绝缘材料。一般电阻率为107欧姆米以下的物体,在静电范围都属静电导体,而电阻率为107獈1014欧姆米的物体只能算亚导体。静电绝缘体,一般指电阻率为1014欧姆米以上的物体。因此,静电实验中,要选好用的静电绝缘体。如:有机玻璃,各种塑料,硬泡沫塑料,石蜡等等,而不能用亚导体:棉线,纸张,木材,橡胶,胶木,玻璃等做绝缘体,认识这一点是查找静电实验失败原因的关键。
在静电实验中,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一是空气湿度,二是仪器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表面受潮,不清洁导致其绝缘性能下降致使实效差或根本做不出来。解决的方法是,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在实验前和实验过程中,最好用钨灯烘烤。经过研究发现,空气湿度对静电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而仪器的绝缘性能处于主要地位。为解决这个主要矛盾,需要改善仪器绝缘性能,一是用清洁剂将仪器洗净,清除杂质,增加绝缘性。二是改善仪器中关键的绝缘元件的绝缘性。仪器的清洁是静电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总之,每个教师要确保课堂教学成功,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静电实验教学的成功,要求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静电产生的原因和特点,又要在实践中研究静电实验的规律,要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静电实验教学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啡暇.材料物理性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马文蔚.物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3]张瑞琨.教学全书物理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