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收山》读后感:传统的承袭与断裂
传统的承袭与断裂
——《收山》读后感
文:邹轶君
“厨子要有孝心,一个老师傅能不能体面的收山,不是看他这辈子做了什么,而是看徒弟对他做了什么”
——杨越钧
写故事,或是来源于作者熟悉的一个有形基础,或是作者要表达一些想法感受而托付创造。《收山》的作者讲了一个关于厨子们的大故事,老厨子、小厨子、变老的年轻厨子。历史背景是70到90年代的北京,改革开放前后的变革环境。故事描绘了传统行业、传统技艺在变革环境中承袭与断裂的矛盾。作者常小琥是个80后“小老北京”,把小说写得京韵京味。故事聚焦餐饮行业,这是在改革开放中最早被推入市场的行业,餐饮业老字号的从业者经历时代变革,与时沉浮。
想看一些关于吃的书,《收山》被推荐了出来。虽不是直接描写美食,但书中能散出烤鸭的味道,飘出京菜的气息。万唐居里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们形成的矛盾冲突相当真实的还原了那段时期的变迁往事。这便是个有基础的故事选题,读者容易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特别对于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于此,也就能更加自然释放出情节矛盾背后的深意。
一、传统在时代浪潮中有断裂危机
这是直观的感受。越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如此的问题越突出。几百年历史的国度,传统数量有限,且又没经过了几次时代变革,延续下来困难也有限。像中国这样一个走过好几千年的国度,情况就复杂的多了。
首先是人的意志不“坚定”了。世间的事情都是人来干的,因为机器人还没统治世界。发现有人不重视传统了,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也少不了人的主观受到了干扰。比如同样是烤鸭师傅,年纪越大越守旧的老师傅们更愿意尊崇百年来的步骤、方法,“干净”的一尘不染,而年轻师傅有可能就希望有所改良有所创新。如果1只能是1,那断裂就是必然。但我想不能完全这么发展。
其次是受社会进步速度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过去几百几千年的变化,放在现在可能就是几十年的事。古时候技艺沿袭的好,与从秦汉到大清,中国社会发展较为平稳有关,那些岁月我们本也是世界的潮流之巅。如今,节奏快了,变化的可能性变大。而我们相比世界其他地方,又富有那么多的传统文化,可能改变的东西显然也多了很多。
再次是受到当时社会状况的影响。现在有些人经常批判自我,同时夸赞欧美的文化有传承。我想这离不开他们从工业革命开始的这两三百年时间,经济始终在世界的前列,从蛮荒起步,一路上行,尚还没有真正走下坡路。而我们却是从人家起步的那个时候开始,在政治、经济上就开始了巨大的下坡。当两种文明正面冲突的时候,我们就吃了败仗,丢掉了一切,只顾得上吃饱肚子了。()在那样的社会状况下,谈得上传承的,就是性命了。再看当前,国力强盛,迈向民族复兴,我们就又有余力搞文化建设。不可否认文化才是谁强谁弱的标志。
二、传统的承袭需结合时代的特征
这是再想一下的感受。从大环境来说,传统的坚守会有些无奈,但仍要乐观往前看。客观而言,假如没有改变,没有创新,世界也就不能发展了。当看到某些传统文化无法承袭的时候,会感到遗憾,但不能太过纠结,不用很悲观,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状态。
科技发展改变世界不是和风细雨的,而是颠覆的,这也是现状。最近各种简史类的书籍热销坊间,无论哪个领域的发展,都是结合时代进步的。中国以前骑马,最先做出了马镫,这是划时代意义的发明,马镫的制作技艺很可能极少人会了,因为现在大家都不骑马了。我们的缫丝几千年来一直世界领先,发展过程中有些传统的手工技术,但现在肯定不会利用它量产了,要不然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机器取代了手工。所以,有些传统的丢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辩证的角度看,一味守住旧传统也不一定是最优的解。
《收山》中,杨越钧的徒弟们有的一成不变坚守传统,有的为了适应生存放弃技艺,有的改革创新兼容并蓄。至于杨越钧算否体面的收山,按照他说的那句话,其实得看他自己如何看待技艺传承了。
我们只能吃到这个时代的烤鸭,谁又知道一百年前的全聚德是什么味道呢,又谁能知道一百年后的全聚德保持了如今同样的味道是否沿用了技法。
第二篇:断裂读后感(共)
孙立平通过自己的观察,判断“中国已经进入利益博弈时代。中国改革已经进入利益博弈的阶段,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阶段即新体制建立的阶段,需要有明确的规划,三个条件不可或缺:一是整个社会的广泛讨论,二是有关利益方的利益表达,三是以立法的形式实现。如何完善各利益集团充分表达的机制,政府该如何从干预者转变功能为协调者,又如何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协调机制,这些都是令人思考的问题。
博弈主体是资本与权力,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部门利益与行政权力等等,然而为数众多的普通民众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博弈的资格,他们在缺乏争取利益的能力与表达利益需求的渠道。虽然孙立平所用的社会学的分析方法,但其研究却涉及了当下一些关键问题的核心。孙老师也意识到与“失衡”对应的是“均衡”,更指出“非正式制度层面的权利不均衡与正式制度层面的权利低水平均衡并存”,“所谓权利的低水平均衡,在现实的层面上表现为,对社会各个群体——包括穷人和富人——的权利保护均处于一种很低的水平上,并由此形成了一种低水平的权利均衡”。
我国利益主体的发育是相当不均衡的,特别是强有力的利益群体开始出现某种“寡头化”的迹象。强势集团与弱势阶层的裂痕在加深。在网络上,人们可以看到对精英的奚落和羞辱越来越多,而精英本身似乎也变得越来越专横和霸道。力量失衡的博弈导致的是群体间的财富掠夺。
在今天,我们尤其需要一种务实的、理性的对待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态度。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实际上是构建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反腐有时真的很简单。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反腐败往往让人感觉很难,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反腐措施本身不到位,而是在于基础制度的缺失。所以,反腐的功夫应当更多用在基础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
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孙立平认为,就是社会中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进行利益博弈时,要有平等的博弈权利。
改革开放最大的一个成就是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那么,什么样的市场经济才算是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呢?孙立平在《北京日报》撰文认为,判断的标准很多,但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没有建立起一个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
孙立平说,现在要真正看到改革的难点在什么地方: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结果造成了利益关系的失衡,形成了扭曲改革的机制。我最近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把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作为下一步改革的重要任务、重要内容加以促进。只有这样才能够重新形成改革的共识,重新形成改革的动力。
那么,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孙立平认为,就是社会中不同的群体、不同的阶层进行利益博弈时,要有平等的博弈权利。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我们思考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示:为什么美国当时结束了一个赤裸裸、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新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建立了一个博弈机制,比如发挥了工会的作用、规范劳资关系等。这些意味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劳动合同法》有很多的争论。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人们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劳动合同法》上。那么,应不应该要《劳动合同法》?孙立平认为,当然要有。现在劳资关系这么失衡,劳工权益屡受侵犯,规范劳资关系完全必要。但用现在的《劳动合同法》来规范,又引来了一些批评。有的人说这是行政权力干涉市场,有的人说事先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有的人说是标准定得太高,有的人说这是“黑砖窑”背景下一夜之间仓促出台的。这些问题可能都存在,但都不是根本性问题。孙立平认为,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博弈在政府立法中的作用,妥善处理政府作用和社会博弈的关系,可能是更根本的,也是建立利益均衡机制中一个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关键是我们首先要承认其合法性,然后把它制度化。这个制度化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孙立平将其概括为六条,即信息获得机制、要求表达机制、施加压力机制、要求凝聚机制、利益协商机制、矛盾解决机制。比如凝聚机制,当利益群体表达自己利益的时候,要有一个要求凝聚的机制,只有通过凝聚的机制才能到达决策层,一个很散射性的要求,政府是无法加以处理的。比如说失业下岗问题,如果没有经过凝聚,我们可以看到网上一片议论声,但是如果经过凝聚,最后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具体的社会保障方案。所以说,凝聚是非常重要的,但凝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一个一个单独的个人是完成不了凝聚、难以变成提案的。
关于三种原始积累:
P89:如果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在劳资关系中实现的,那么,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城乡关系中实现的。„„主要有税收、剪刀差和储蓄等三种形式。
P89:改革之后,„„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剪刀差不复存在,但其他方式依然存在。„„最近几年中,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农村获取土地资源,成为原始资本积累的另一种重要形式。P90-91:在体制转型中实现的原始资本积累。„„通过“价差”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在90年代初期的“圈地”运动中,通过地价差流入个人手中的财富„„ P92:我国工资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小。„„劳动以往的增幅非常缓慢。
P93: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价格的确定,除了供求关系之外,至少有两个因素„„一是国家对工资水平的行政干预„„二是工会(注:供求关系、行政干预、工会这三种价格决定机制,分别体现了市场、国家、社会对价格的决定力量。价格的决定并不是市场单独的事情)„„工会代表劳方与资方谈判的结果,而不是仅仅在市场中自然形成的(注:市场中,工人是原子化地单独面对资方的,而在工会中则是组织起来的工人,甚至是整个“工人阶级”,所以波兰尼把工人的自组织看作“现代社会”的开始)。„„谈判中,政府往往也要介入其中,承担仲裁者的角色。„„形成一种包括了市场、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利益均衡机制。
P95:美国最终走出这个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工人为增加工资而进行的斗争。„„促成了工资和福利的提高„„更进一步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注: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形成了适应耐用消费品时代的社会结构)。P96:实现城市化的一个现实途径就是使一部分流动的“打工者”在城市中定居下来。然而问题是,完全身处另一个劳动力市场的“打工者”要想用他们在那个市场中获得的低廉收入来维持他们及家人的城市生活是没有可能的(注:打工者挣的钱在城市是低得难以想像的,但回乡用却是宽裕的,这使他们并没有在城市定居的迫切愿望)P97:2004年和2005年发生的“两荒”,以象征性的方式预言了中国旧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极限。2005年发生的“油荒”,„„体会到什么是对于经济增长的资源局限。„„2004年的“民工荒”,„„在此之前,许多人相信,中国的劳动力几乎是无限供给的。„„相对于„„不攀升的生活费用来说,如果将工资压得过低,农民工就会回到起码还能使自己生存下去的土地上,而不再打经济上已经无意义的工。
P100:地方官实际上就是两年半到三年的政治生命周期,„„政府有一种天然的短期行为取向。
P101:从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
P104:物业费越来越贵,加上每月的按揭,„„没有多少剩余的钱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P104:价格又是实现财富转移甚至财富掠夺的手段(注:殖民扩张中、斯大林和毛时代的剪刀差等都是例子)。当一个经济主体以一种畸高的价格将一种你必需的商品强加给你(注:这正是垄断行业的特点),而你向他提供的商品又被压到一个畸低的价格„„ P105:中国商品的价格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比如电话的通话费。„„第二类是与国外基本持平的价格,如中国的商品房价格,„„第三类是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最典型的就是劳动力和这些劳动力生产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如服装鞋帽等。P105-106:三类不同的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提供电信服务的服务商数量多一些,电信资费的价格„„房地产的垄断虽然也存在行政因素,但更多是由市场中的寡头因素形成的垄断。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垄断(注:以前只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
P109:之所以引起整个社会的强烈反响,说明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痛处。„„不是一个伪问题,也不是无关痛痒的纯学术问题。
P110:改制过程中,对一部分贡献者的补偿是与对另一部分贡献者的剥夺同时进行的。P110:效率命题: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相比,效率并不低,甚至更高。„„郎教授是用香港股市中的国企表现优于民企来证明国企好于民企。P115:(分歧在于)对不公平现象归因的不同。P116-117:有什么理由说只要进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就必须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瓜分国有资产的方式进行?又有什么理由说为了避免国有资产被不公平地瓜分就应该放弃改革回到旧的体制中去?
P117: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恰恰既非完全是资本和市场所导致的也非完全由权力所导致,而是权力与市场结合在一起造成的。
P122:原来的《宪法》中只有对公共财产的保护,在现实中导致了对私人财产的各种形式的侵犯。但近些年来,又有人故意模糊公共财产的明确产权属性(注:诺斯学说的运用,不明确的产权不形成激励)„„事实上,无论是公产还是私产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注:过去强调公产神圣不可侵犯,导致了私产被随意侵犯。而现在强调私产神圣不可侵犯,无意中却暗示似乎公产可以随便侵犯。而且,“冰棍”论调还强调只有把公产变私,才能得到保护,否则就自己化掉了。)P123:(面对这些带意识形态色彩的基本分歧)就事论事是最好的办法。而就事论事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法律。„„对于一部分参与瓜分国有资产的企业家的知音,„„不应当被引申为对整个企业家群体的丑化和妖魔化。
P125:协调和平衡有关的利益关系„„意味着„„两者的社会权利都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工人(注:以往强调保护工人权益,这是一种“善待”的逻辑,却忽视了社会公平和利益博弈的合法性基础来自于各方利益都应该考虑,合法的企业家应该得到保护)„„ P126-127: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结构。„„我国的国有企业之所以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状态,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它嵌入于一种相当腐败的社会关系之中。P248-249:(医改)不成功不是市场化的不成功,„„这个市场是垄断下扭曲的市场,而不是真正的市场。„„国家垄断体制下的市场化(注:医疗、电信、石油、出租车、教育都是如此),„„集中了两个体制的弊端。
P251: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中,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不偷盗”、“不欺骗”等都是必须遵循的底线。P255:(药品暴利,但医院和医生也没有赚到)大部分都被各级分销商瓜分了。你说看病能不贵吗?
P256:我们一些领域的改革事实上不是以建立一种新体制为目标,而是以减轻财政包袱为目标(注:即使原初目的是“使这个行业运行得更好”的改革措施,运行中也有各种扭曲机制,更惶论本来就没为行业发展考虑,本就不是为了“让你好”而进行的改革了)。
P261:市场和企业„„仍然以经济为中心,但政府将要开始更多地承担起维护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发展(以前提的全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P273:多少年来平民主义意识形态的流行(注:“光辉的过去”是后共产主义社会中重建资本社会与西方初建资本社会不同之处,所以他们可以搞贫民窟我们不可以,他们可以掠夺农民,我们不能亏待农民兄弟,这是意识形态决定的。而这个意识形态的不一样,也使“光辉的过去”成为新古典社会学的关键概念,因为它在工运再形成与社会再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是古典社会学面对的资本主义社会兴起时的工运和社会形成过程中不曾有过的),使人们具有一种与精英“天然”的对立情绪,„„普通民众对中间阶层在道义上的不认同,„„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这是为富为仁的一群„„对贫困阶层的外露的轻蔑和羞辱„„ P279-280:(农民工)90年代中期的时候,基本是目标明确(建房,娶媳妇)、后方牢固(有土地有家园)。近年来的特点是:第一,流动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失地失业(家业)的农民(这就和资本主义早期以及二战后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民进城情况差不多)。„„当补偿款花完后是什么情形„„第二,无奈而无目标的流动„„农业已经失去商业经营的价值,现在出来的打工者有相当一部分没有从事过农业生产„„年轻打工者收入与支出大体均衡,所得的剩余很少„„对生活的满意度却不及在农村居住的人。
P280:三元结构的社会„„流动人口就是„„第三元。„„乐观的学者会„„看作„„城市化过程中的“过渡形态”,„„但这种结构性位置是很表面化的。„„在从农村走向城市之间的这个阶梯上,他走了只是非常小的一步,„„仍然是临时进城的打工者,而不是处于从农村进入城市途中的移民者。
P281:城市人与流动到城市中的农村人,实际上从属于两个非常不同的劳动力市场。
P281:目前的社会冲突和群体事件主要源于利益分化和分化了的利益之间的矛盾,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程度很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相对有限(所以当局大可不必动辄认为稳定是大问题,以至于要阻止上访者上飞机)。P299:(就业时)学历层次愈高,学校知名度愈大,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就愈小。
第三篇:传统与变迁读后感
《中国:传统与变迁》读后感---WHUZPS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最富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泰斗、头号“中国通、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费正清 John King Fairbank所著1989年出版,中文版由张沛、张源、顾思兼译,2008年四月中译版本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中国:传统与变迁》是一部简明中国通史,上溯半坡、龙山远古中华文明,下迄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从王朝兴衰、社会经济、政治变革、艺术思潮、文学发展等涵盖范围之广可见一斑。本书论述精当,记录简约,体系完整,可以说是学习简明中国通史的必备。而最有趣的的地方在于用简洁的语言不失精当的概述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发生的大事。
读书过程中,深深被其内容所吸引。读罢,犹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且感慨颇多,一时各种思绪涌上心头,即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多姿而自豪,也为近代中国的沉沦而惋惜。各种纷繁复杂的想法充斥脑海,各种思考脑海交织,一时间难以捋出头绪,如果要说我读完全书对整个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考,我想一万字也不足以描述。在这里我就仅从朝代的更迭、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国近代的沉沦三个方面说说我的感受。
朝代的更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朝代的更迭史就是历代帝王的治乱史。读史知王朝兴替,从中吸取教训,对于我们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有着重大的意义。
把中国大统一的历史分为三大帝国,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第三帝国元明清是作者的创造性的想法。这三大帝国时期与衔缀起来的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金夏等短期政权一同构成了中国历史的“治乱循环”。三大帝国的划分是疆域辽阔的大统一及时间持续时间长为标准的。以此为标准,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说是第四次大统一。而有意思的地方是,历史的发展总是惊人地相似,一如第一帝国秦汉,第二帝国隋唐,稳定的大统一之前总是要先经历一个短期的统一政权,而第四次大统一之前也建立了短期的大动荡大转变的政权—中华民国。
第一帝国—秦汉帝国。秦朝统一六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统一。秦始皇首创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以及郡县制,彻底打破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维护国家的统一、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
西汉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华各民族的核心“汉族”就是在这一时期更名的。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原战国时各国的文化便相互渗透融合,到西汉时中华地区在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多方面都逐渐趋于统一,构成了共同的汉文化。可以说这一时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大统一的思想,以后中国再未长期处于诸侯割据时代,大统一成为了共识。
隋唐帝国—第二帝国。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唐朝官僚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建立,使得科举成为步入仕途、求取富贵的最主要手段,有志从政者就必须同样的经书、文学教育,从而使全国在思想文化上也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同时科举制度的建立,也使得唐朝的统治摆脱了大族世家的桎梏,但是各藩镇拥兵自大,为以后唐朝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自唐之后,大统一的观念与制度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国家混乱分裂状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中国自唐以后,割据纷乱的局面再未超过50年以上,中国自唐以后一直是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统一体。
按照这种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帝国的划分,宋朝的位置颇为尴尬。主要是因为虽然经历了五代十国之后,宋朝同一了中原地区,但是始终没有能够统治北方,北方大部分地
区都在异族的统治之中。虽然武力不盛,没有完成大统一,但是宋朝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程朱理学对孔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宋朝发达的海运贸易。
当然最重要的是,大家也容易忽视的一点就是,宋朝发达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始创唐朝,在宋朝发扬光大,使得宋朝文官制度尤为发达,秦桧假借圣旨传岳飞回京,岳飞明知道的情况下还交出兵权,一个文官手持文书,就可以让一个手握重兵的大将交出兵权,这在唐朝是不可想象的。
可以说宋朝及之后的1000多年,是“专制时代”,统治阶级为官吏,统治庞大的帝国靠的是发达的文官制度。而唐朝之前,“贵族世代”统治阶级是贵族,高门大阀。这样宋之后的王朝或为异族所灭或皇室内部争夺王位,再无属下篡权并获得成功。
第三帝国:元明清
元朝是一个异族王朝,风俗习惯与农耕文明差异极大,其自身文明落后于中原,文明的发达不代表武力的发达,攻破城池靠的是武力而非文化的力量。但是统治一个偌大的帝国不是靠武力所能解决的,异族王朝必须借助汉族的力量来统治整个王朝,于是上层的大地主、士绅很明智的接受了元朝的册封,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汉奸之传统古已有之。至于下层的民众也能吃饱穿暖,谁会去造反呢。
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元清两代的异族统治者竟能统治偌大的中国并且被中国人奉为正朔,原因是什么?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中国能够容忍异族的统治并保持自身的基本特征不变。
但是元朝和清朝还是不一样,元朝采取的是一种放养的策略,只是上层统治阶级是蒙古人,基本对于社会的下层统治靠的是汉人地主,这样对于中原本身的下层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元朝对中国的统治没有到底层。而清朝则采取了更为激烈的策略,意欲改变中原文化,如“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些策略对继汉唐以来的文化继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还是那样,少数的异族要想统治中国必须获得地主士绅阶层的帮助,这样也就能保持中原文化基本的特征不变。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伟大时期,虽历经历代昏庸无能的皇帝,明朝的统治总是能支持下去,明朝几乎没有令人兴奋的历史事件的发生,社会秩序的稳定亦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停滞。
那么对于王朝的循环,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历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乏味的重复,创业者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这一简洁的表述道尽了朝代兴衰的真谛,当然这其中有个人因素也有统治与政治的因素。开国初期,总是不乏有志之士和明君,王朝中期君王长于宫妇之手缺乏历练同时宦官外戚连番弄权,王朝衰败,这样开过大约100年就会遇到棘手的财政问题,进而有识之士开始进行经济与政治的变革,国力会恢复一定的程度,但是改革会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在皇帝不支持之后,进而失败,之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加剧,社会矛盾尖锐,最后爆发起义,王朝覆灭。这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虽然我们建立了人民共和国,摆脱了家天下的桎梏,但是王朝的兴衰是相似的,统治阶层的腐败,官商勾结,贫富差距拉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需要解决的。
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关于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方面,我认为书中已有叙述文化的发展,这里就不赘述。我就我自己的感受谈一下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第一、文字对于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认为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当然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服饰、戏剧以及各种民俗艺术都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从历史长河几千年的发展来看,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扬靠的是文字,有了文字的记载才有了传承,进而发扬光大。
中国发现最早的汉子雏形是在安阳晚商遗址发现的甲骨文,中国古人赋予了汉字以奇妙的魅力,使得汉字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以及更微妙的韵味,汉语诗歌和散文具有一种字母文字难以望其项背的简洁生动性。汉字的另一大优势是它能够克服方言乃至更大的语言障碍,但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并且把这种汉语文言视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像字母文字的国家,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所以我认为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有一部分应归功于我们的汉字。
同时文字的一贯性也使得中国人对古人,无论是在种族上还是在文化上,一向有种强烈的认同感,甲骨文便是很好的证明。与西方对古埃及、两河流域或古希腊、罗马的态度相比,更有理由感到他们的文化是从商代一脉相承发展下来的。
第二:汉文化中心主义
汉族文化中心主义是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它形成于唐朝,但是在明清时期成为其主导思想。它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以至于中国在明朝时期看不到欧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复兴、宗教改革、大革命、产业革命等,使得中国开始落后于欧洲各国,最后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最近一种思潮又悄然诞生,那就是盲目的崇拜外来文化,似乎有一种对本民族文化的鄙视。好像社会的发展就要完全的按照西方的社会模式进行,完全不考虑中国实际的国情和文化,西方的就是好的,凡事先看看西方怎么做。如果中国不这样做,那就是不对,似乎过于崇尚外来文化。这两种都有失偏颇,我们应该大力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外国经济、政治制度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部分,而不是全盘接受,不然就会成为西方文化的殖民地。
第三: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
如果说中国的宗教,那么似乎只有佛教和道教,但是人们在考察中国的宗教问题是总是有一种“无力感”,大约佛教和道教都只是装饰了中国文化,但并非像基督教之于欧洲那样整体上重塑了中国文化。反而是儒家思想在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作用类似与基督教。
于是最近也兴起了一股思潮:中国人没有信仰!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多么的可怕!好像没有信仰就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一定会做坏事一样,没有信仰成了一个很大的事情,在我们怀着好奇的心理去考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时候,外国人也以差异的目光看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是怎么生活的啊?
我认为中国并非是没有信仰,而是信仰比较松散化,信佛、信道、信儒、信基督教、信伊斯兰教,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在中国这个宗教包容开明的国家里,宗教并不狂热!人们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信仰或者是信仰科学。所谓的宗教,在我的理解就是使人获得心灵的宁静,教人向善,无论是耶稣、释迦摩尼还是穆罕默德最初的初衷一定是这样,但是宗教高度发展的后果就是过度的复杂化,基督教分裂为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佛教也分大乘、小乘;伊斯兰教更是因为教义分歧,导致中东地区内乱不止,似乎宗教的信仰已经变成一种利益集团的区分,而偏离了最初宗教的本质意义。
西方人以为中国没有宗教而没有信仰,但是有信仰的他们依然是帝国主义的侵略者,资源的掠夺者;中东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有信仰,宗教信仰的狂热,迷失自己,陷入恐怖主义的泥潭。我庆幸于中国没有一个势力极大的本土宗教,这样就避免了因教义理解不同而造成分裂。没有信仰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主要有道德约束,只要遵纪守法,内心宁静,依旧是好青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被占领,可以被奴役,但是只要文化处于先进地位,就能同化其他外来文化,就能保持自身民族特性,历史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历史上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些不发达地区的文化,而现在,外国文化与我国处于一个同等地位,似乎我国的文化还处于劣势地位,西方文化入侵,各自西方思潮泛滥,如何保持自身文化不受侵蚀,战争神剧和宫斗剧、家庭伦理剧不能实现文化输出的重任。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中得优秀部分,大力弘扬,同时积极鼓励新一代的青少年去积极去传承。
中国近代的沉沦
我认为中国近代的沉沦不能从鸦片战争算起,真正的究其原因大约要追溯到宋朝末期。这看起来略有荒诞,但是事实就是在在13世纪宋朝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思想形成了一种平衡,并且在当时的思想、技术条件下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这种完美的平衡到了19、20世纪,在经受了外界的剧烈破坏的撞击仍未完全打破,这也世界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完美的平衡意味着社会发展的停滞,从历史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社会技术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关于中国近代的沉沦有很多种解释,我认为第一,中国的模式:这是一种农业型、内敛型的模式,而非城市型、扩张型的模式。第二:中国长久以来一直是东亚文明的中心,中国人因此便具有一种优越感。传统格局的惰性与顽固,以及物质和精神上的封闭与自足,这一切都使得中国面对西方的挑战时反应迟钝、举步维艰。政府的惰性,因循守旧,官员的腐败造成国力的下降。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学者思考过这个问题,假设东亚文明和欧洲文明是两个平面,不曾相交,中国面对清朝末年的腐败、农民起义会走向何方?而欧洲各国没有发现中国,那么他们的历史会是怎样?他们的轨迹不会产生过大的偏失,中国文化已不具有优越性,科学技术水平更是落后,不能给西方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西方却恰恰相反。
思考这些,你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它的内在是因循守旧的,而不是变革的,总是有一种力量把他恢复到原来的轨道上去。如果没有外国的强势入侵,清朝腐败不可救,太平天国运动也成不了气候,那么汉族大地主如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者乘势而起,或许建立另一个皇朝,历史的发展回归到原来的轨道。而从现在去看历史,从没有这样一个时期从1840到2013这样一个时期,中国变化之大,纵观历史,173年的时间里,最多不过一个朝代的时间,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变为社会主义国家,除了文字,自身的血统,一些残存的风俗习惯,哪里还有那个时代的一点点的映像。历朝历代的更迭不过是换一个姓氏的人坐江山而已,而在这173年的巨变里,中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或许中国遇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人也许永远不会觉醒,不知道技术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如果没有列强的入侵,中国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中西方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部不错的简明中国通史著作,记述精当,记录简约,不乏独特见解,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免隔岸之误,反映了西方学者的局限性,对中国史,尤其是中国近代历史见解是应该值得商榷的,对于这些,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保持审慎的批判态度。同时聊聊数千余字不足以表述全面我的想法,且文中多为个人观点,较多成熟之处,敬请原谅。
第四篇:传统国学读后感
传统国学读后感
传统国学读后感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国学读后感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读了这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更让我明白了要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比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就是警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不要奢侈浪费。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们要从小努力学习,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才能,增强自己的独立性;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可能总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应该自立自强。
《国学经典》这本书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传统国学读后感3
这几天,村团支部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叫我写一点关于学习国学方面的内容,遂想起年前买有《国学经典》一书,时常也随手翻看,这不正好切合“国学”主题吗?故草草写就几句读后感吧。此书中有比较好的名言,多背多思,能让这些名言永远做我们的生活导航。通过多读、多背,也渐渐的了解了这些名言的意思。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其实《国学经典》里面每一页名言上都有详细的注解,再此我也希望大家多读、多思。
第五篇:传统故事读后感
传统故事读后感
传统>故事>读后感
(一):《凿壁取光》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则小故事,名为《凿壁取光》,它讲述的是西汉的匡衡因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务农,生活十分贫困,为了帮助家里,他白天要外出干活,只能靠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晚上点灯用的油都买不起。他非常苦恼,他又非常喜欢读书。一次,他发现与邻居家合用的一堵墙的壁缝里透过丝丝光线来,他高兴极了,找到了借光的好办法。他把原有的缝隙凿得大点,这样,就有更多地光线透过来了,他就依靠着这些光线,紧挨着墙壁,夜夜苦读到天明,直到邻居就寝为止。
读了这则故事后,我联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我们学习的环境非常好,爸爸妈妈不用我们为家庭的生计考虑,也不用我出去打工挣钱,只要认真学习就行,还有很多优秀的老师教授我们知识和技能,晚上也没有不能学习的担忧,可我们却没有百分之百把精力花在学习上,没有感受到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通过这则小故事,我感到很惭愧,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可不想到老了之后,一事无成,后悔莫及。所以,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努力,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匡衡,你是好样的,我要向你学习!
传统故事读后感
(二):《圆木警枕》读后感
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吧,他可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哪!最近,我读了他的一篇故事:《圆木警枕》讲的是:司马光找了一个原木枕头放在他的木板床上,原木枕头是用来提醒司马光学习的,那个原木枕头放到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他就滚走了,司马光的头跌在木板床上,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后来,司马光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看看司马光,再看看我们,区别是不是很大那。我们每天早上赖在床上不起,特别是冬天,暖暖的被窝更让你寸不离手。而司马光总是认真、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放过一分一秒,就连晚上也只睡一会儿。
学问就像大海一样广阔无边,但是人们可以渡过去,而渡海的舟船就是刻苦。简单点说,要想学习好,就得勤奋刻苦。只要勤奋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司马光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学业不断长进,事业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给我们树立了勤奋刻苦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司马光一样,勤奋刻苦读书,掌握科学知识,做个对祖国有用的好学生。
传统故事读后感
(三)翻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一个个故事映入眼帘。里面有许多爱国人士,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还有爱国爱民的诗人屈原„„文武双全的岳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岳飞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小在师父周侗的教诲下学习文学、武艺。他天资聪颖、刻苦,就如他所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一生出入疆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牛头山、爱华山战果优异。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知道这四个字不仅留在自己背上,更应该铭记在自己心里。可这样的爱国之人却被奸臣秦桧陷害,被迫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可怜他的一世清白。
岳飞这样的爱国英雄被人们千古流传。现今也有许多爱国的人,有战斗英雄黄继光,有为中华之崛起的周恩来,还有为国争光的徐悲鸿„„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我更应该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梁启超曾经说过:“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现在不需要接受战火的洗礼,但要认真学习。以前的贫苦生活能出奇才,我们何不认真学习呢?请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吧!
成为祖国的栋梁,这颗种子在我心中悄悄地萌发。
传统故事读后感
(四)我读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里的尊师篇,我明白了我们要尊重老师,不能在老师背后说坏话,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等等。
在尊师篇中的《程门立雪》让我深有感触。这篇文章讲了两个人为了向一位大文学学习,来打他家门口,可是文学家在睡觉那两个人就一直等,为了不惊醒文学家,他么就不出声,当时还吓着鹅毛大雪。文学家醒了,他就叫那两个人进来。这两个人潜心学习,最后他们俩终于成为了名扬海外的大文学家。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尊重老师,要对老师有礼貌,不能在老师背后说老师的坏话。我有一个同学就对老师很不尊敬,有一次我和她走在一起,这时走来一位老师,我和老师打了声招呼,而她不仅没有和老师打招呼反而等老师走过去了,背着老师吐舌头。我觉的我们应该尊重师长。
传统故事读后感
(五):《孔融让梨》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孔融让梨》这篇文章。每一次读这篇文章,我都能深刻感受到孔融谦让的精神。
《孔融让梨》讲述的是孔融小时候的故事。有一次,孔融和哥哥一起吃梨,孔融主动挑小的吃,还说自己小应该吃小的。每次读到这儿,我都被孔融友爱和尊敬兄长的精神深深感动。
孔融从小就尊敬兄长,懂得礼貌,有了人生最基本的品德。其实。这些也是非常宝贵的,有些人就不具备,比如那些心术不正、心怀鬼胎的人。我想兄弟之间是应该互相谦让,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应该如此,在商场购物时要谦让,在乘公交车时也要谦让,在医院看病时更要谦让。时时要谦让,人人要谦让,事事要谦让。
孔融的许多精神都使我敬佩不已,我也要向他学习。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我们两个谁也不让谁,一见面就不理不睬的,每次在一起,都会发生口头大战。现在,我感到很惭愧,如果我那时让她一下,事情就可以早点化解。这样的事,孔融一定会让她的,可我却没有做到。
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每个人都能学习孔融谦让的精神,世界不就会更美好吗?
传统故事读后感
(六)在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遵守诺言,只要答应的事就一定做到,不管多么困难,就因为他守信用,所以很受大家的欢迎,当时,两国战争,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经常气恨不已,就想抓季布,但人们都好心在暗中帮助他,他就以自己遵守诺言的好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因此大家都纷纷帮忙,一直都没有让刘邦得逞,我也要像季布一样,助人为乐,遵守诺言,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传统故事读后感
(七)古代人民的美德故事有许多都留传千古,家喻户晓。看了《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后,令我印象最深还是《状元夫人下厨房》的故事。
在书中,这篇属于“古代节俭故事”,讲得是北宋时期朝廷中的一位谏仪大夫——陈省华,他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妻子儿女生活简朴节约。
陈省华一家做高官的很多,但是他从来不让一家人随意坐车,任意在家中摆酒席,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陈省华为了使家人养成节俭的习惯,还人妻子亲自带着大儿媳下厨房做饭。
文章最后有一则评语:全家得福的现象自古有之,在陈省华看来,果因为一人为官,鸡犬升天,骄奢的作风便会自然滋长,这于家于己都是不利的。我们有些家长应当从中吸取教训,做子女的,更不应当因为父母地位的变化而丢掉节俭这一优秀品质。
是的,我们要平等对人,能暂时没有的东西不要急着买,还能用的东西不要急着换。我们不能因为地位的不同而忽视一些人。其实世界缺少了他们也会变得平淡无色。家长们应该给子女做好节俭的榜样,并让节俭成为孩子的习惯。只有从小养成优秀的品质,长大后才能受到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