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5 16:3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篇: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

阮桥幼儿园唐媛媛

(2017年县级教科研课题“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立项号:TJK1709;负责人:张云霞、唐媛媛)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实施计划的安排,我们向本园的教师发放了《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教师问卷调查表,并在回收后及时做好统计分析,结合分析结果调整实施策略。

一、调查研究背景

教育家马斯洛认为“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提法充分显示了游戏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深刻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利用游戏承载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调查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当前幼儿园中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情况,进一步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研究中的实际困难,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和有效措施,提升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更好的在研教学活动中的组织与指导。

三、调查研究内容

1、教师本人的学历、教龄及其他基本情况;

2、教师对游戏的了解和游戏在班级中的组织开展情况;

3、教师认为开展游戏活动面临的实际困难。

四、调查研究工具

问卷调查

五、调查研究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我园所有12教师,收到有效调查表12份。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集体研讨、总结归纳。

六、人员及分工

张云霞、唐媛媛:制定及总结调查问卷

全体课题组成员:组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七、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的个人情况调查

项目

教龄

职称

学历

人数

1~3年

3~10年

﹥10年

初级

中级

高级

中专

大专

本科

13人

426

0

0

百分比

33%

17%

50%

50%

50%

0

0

25%

75%

从表

(一)数据显示,本次被抽到的大部分是在一线的初级和中级教师,学历多在大专和本科,教龄多在1~3年和大于10年的两个阶段。

(二)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认知情况调查

项目

关于开展游戏活动

教师自己喜欢

经常有

偶尔有

没有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人数

480

390

百分比

33%

67%

0%

25%

75%

0%

从表

(二)数据显示,很少数教师能认识到开展游戏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不经常组织开展游戏活动;而且教师自己本身对游戏的喜爱程度不高,这样不利于在幼儿园中开展游戏活动。

(三)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采用的教学内容的调查

项目

是否学习教材以外的游戏

游戏的来源

经常

偶尔

没有

教材

网络

图书

人数

7110

百分比

33%

42%

9%

84%

8%

8%

从表

(三)数据显示,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关注收集教材以外的游戏,大多数教师只是偶尔才为之。目前,供给幼儿游戏的内容多是来源于教材,很少是网络或者图书。

(四)教师在开展游戏的创新与教师指导的调查

项目

开展游戏的创新

教师指导

经常

偶尔

没有

经常

偶尔

没有

人数

百分比

8%

25%

67%

25%

67%

8%

从表

(四)数据显示,在游戏教学中,67%老师没有进行游戏的创新;很少的老师会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

(五)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面临的实际困难调查

项目

开展游戏活动的障碍

条件不具备

教师没有有效的导入

安全问题

其他

人数

2百分比

67%

50%

83%

17%

从表

(五)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开展活动最大的困难源于安全问题和可选择的材料少以及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导入。

(六)教师对游戏的性质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的调查

项目

游戏的性质

需要改进的地方

娱乐性

学习性

很难说

类型单一

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占据教学比例不合理

人数

百分比

8%

67%

25%

25%

67%

8%

从表

(四)数据显示,大部分教师对游戏的性质的认知还停留在不明白的状态以及错误的理解;很多教师觉得我们幼儿园的游戏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如类型单

一、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占据教学比例不合理等。

八、建议

从本次的问卷调查可以得出的建议是:一是加大对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二是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认知不够,应该加强教师对游戏的理解和应用;三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采用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鼓励教师从网络上或者课外读物获得游戏;四是教师在开展游戏活动中,要不断地创新与指导;五是教师要积极地解决在开展游戏活动时面临的实际困难,()要满足游戏所需要的条件,教师要有效的导入和克服安全问题等等;六是加强教师对游戏彻底的了解,我们幼儿园的游戏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如类型单

一、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占据教学比例不合理等。

附:调查问卷

针对教师开展游戏的问卷调查

游戏是幼儿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孩子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在深刻认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的同时,要积极创设条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机会与充足的游戏时间。利用游戏承载幼儿园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问卷说明:这份问卷是希望了解您所在班级游戏的开展情况,不涉及对个人的评价,问题本身也没有好、坏之分,其结果只用于数据统计分析,请您认真、坦率、真实的“填写”或“画√”,谢谢您的合作!

基本信息:

(1)姓名:

(2)学历:1.中专2.大专3.本科

(3)教龄:

(4)所带班级:1.大班2.中班3.小班

(5)幼儿园地址:1.城市2.农村

(6)园所性质:1.公办园2.私立园

问卷:请对下面题目用打(√)的方式作出回答(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项或多项)

1.您所知道的游戏的种类有哪些?

A体育游戏B区域活动C建构游戏D角色游戏

E智力游戏F其他

2.您了解游戏的途径是什么?

A同事B电视节目C书刊D幼儿园培训课程E其他

3.您认为幼儿园有必要开展游戏吗?

A有必要B没必要C无所谓

4.您认为开展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意义吗?

A有助于儿童身体、认知、社会性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B没有意义

C无所谓

5.您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吗?

A经常B偶尔会C从来不会

6.您组织的游戏幼儿喜欢玩吗?

A喜欢B不喜欢C一般

7.您主要在哪些环节中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A晨间B区域活动C户外活动D离园活动

8.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的频率是?

A每天B一周一C一周三次D一月一次

9.您能保证幼儿游戏的活动时间是多少?

A不足一小时B一小时以上C二小时以上

10.您认为幼儿园开展游戏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教师没有有效导入B条件不具备C安全问题D其他

11.您组织游戏会做哪些方面的创新?

A材料B玩法C内容D发挥教师指导作用E添加故事情节

12.您安排的游戏是否考虑到主题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学内容的延伸?

A考虑B有时考虑,有时不考虑C不考虑

13.您班孩子在进行游戏时,您经常采取什么方式指导?

A巡视指导B参与游戏进行指导C注意观察和分析D其他

14.幼儿进行游戏时,您通常采取什么方式观察和记录孩子的状态?

A照相机B书面文字C摄像机D其他

15.在游戏评价时,您采取什么方式与孩子交流?

A教育或灌输B讨论或平等交流C其他

16.您认为影响孩子投入游戏的关键点在哪儿?

A游戏内容的设计B教师的指导C幼儿的兴趣和情绪D其他

17.您认为目前我园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所占有的比例合理吗?

A合理B基本合理但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C不合理

18.您认为目前我园还需要增加游戏种类吗?

A需要B不需要

19.您认为游戏应该偏向娱乐性还是学习性?

A娱乐性B学习性C很难说

20.您认为我园的游戏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A游戏类型较单一

B游戏内容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C游戏安全隐患大

第二篇:不同年龄段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2~3岁儿童的思维特点

2~3岁是由感知运算阶段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儿童刚完成动作协调性的发展,喜欢在玩中认识和感知世界。这一时期的儿童在思维加工能力上以认知、记忆为主,思维加工材料以图形为主。这里所说的图形指幼儿通过感官能感知到的一切具体事物,如物体的大小、颜色、重量、软硬、香臭等,以及听到及自己说出的单词、句子等。这时期的儿童喜欢玩弄、摔打、触摸物体来获取直接知识,并通过自言自语、重复他人话语等方式来发展词汇。有研究指出,两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词汇快速增长现象,经常能在接触单词一次后就大致掌握该词的准确意思。在认知物体时,2-3岁孩子大多以兴趣为主,容易注意到新鲜、有趣且运动的物体;在记忆物体时,以无意义记忆为主,也就是说,他们的记忆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会采取一定的记忆策略,而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记忆,这样的记忆带有片面性和偶然性。

这一阶段儿童另一显著特点是“自我中心认知解除”,儿童不再以为自己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中心与主体,其它物体也不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存在。

二、3~4岁儿童思维特点

3~4岁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初级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加工材料以图形为主、并初步涉及符号;思维加工能力还是以认知、记忆为主。这一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幼儿园小班阶段,图形加工材料从其生活中的玩具向具体的学科知识转变,如比较常见且特点显著的几何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代表常识的图片如“行人止步”、“有电危险”等,并开始数5以内的数。值得欣喜的是,这时期的孩子在认识图形时,不再仅仅把其看作好玩的图片,而是能学着了解图片或者数字代表的物体,如能根据给出的数字“3”列出相应个数的物体。认知、记忆特点与前一时期无明显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在成人引导下会产生有意记忆,如记住家长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号码等,记忆策略主要为复述,或者谐音记忆、编儿歌记忆等等。

三、4~5岁儿童思维特点

4~5岁儿童处于幼儿园教育的中班阶段,与小班儿童相比,其思维加工材料仍以图形为主、但符号加工得到较大发展,思维加工能力以认知、记忆为主,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能力偶有体现。

在加工材料上,能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等图形,能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能清楚老师的话并按要求进行活动,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孩子的观察、判断、分类能力大大胜过小班儿童。如比较两根绳子的长短,一根是横放着的直绳子,另一根绳子与第一根两端对齐但是弯曲着摆放。小班儿童大都肯定地回答二者一样长,即使让他们用手沿着弯曲的绳子比划;只有当实验者当着他们的面把绳子拉直后,才能正确地判断它比较长。中班儿童第一反应与小班儿童一样,但当得到提示之后再重新判断时,便能得到正确答案。在进行分类活动时,小班儿童通常没有统一的标准,如要求他们把一堆不同颜色、大小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时,他可能把小的物体都归为一类,因此他把红色小方块、蓝色小方块和红色小三角形房子一起,但是三角形的积木又引起了他的注意,因此他又继续加入红色大三角形和绿色大三角形。但中班儿童的分类有一致性,他会按大小或者按形状或者按颜色直接分类。

四、5~6岁儿童思维特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思维加工材料和能力得到较大发展,对图形、符号、语义、行为的加工都有涉及,认知、记忆、聚合思维、发散思维、评价在思维活动中都有体现。儿童能认识常见的立方体图形(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并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分类;能掌握10以内加减法并能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能讲述比较简单的故事,能在老师引导下识别不同的表情符号并体验与之相应的情绪,但在分类时,还是具有随意性,并不能自觉地按照物体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也就是未掌握事物的真正概念。在认知、记忆事物时,儿童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联想记忆。另外,处于这阶段的儿童在认知客观事物时,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方式的放弃或解除。皮亚杰认为,儿童在5岁以前其认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有参照自己才能理解客观事物,而不能从别人的观点、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皮亚杰作过这样的试验:请儿童坐在一座山的模型的一边,将布娃娃置于山的另一边,要儿童描述布娃娃看到的景色。结果5岁以下的儿童大都按自己看到的景色来描述,而5岁以上儿童能站在布娃娃的角度描述看到的景色。

第三篇: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

1.角色游戏的特点

(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再现活动,游戏主题、角色、情节、材料的使用均与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有关。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幼儿扮 演医生,用听诊器给人看病,往往并不能正确地使用听诊器,会出现病人说头痛则听头,说肚子痛则听肚子,说脚痛则听脚;有时幼儿还会病人哪里痛就给哪里打 针;也有的幼儿会一边打针一边说:“小朋友,别害怕,阿姨轻轻地打”,“小朋友,真勇敢!”等等。这些都证明了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所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生活 经验。幼儿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

(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角 色游戏过程是创造性想象的过程。在角色游戏中,创造性想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游戏角色的假想(以人代人),如扮演妈妈、老师、司机、经理等幼儿生 活中熟悉的人物。幼儿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表现自己对这些角色的认识与体验。二是对游戏材料的假想(以物代物)。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常 常以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还能一物多用。如用纸条当“面条”,用小积塑片当“饭”,用冰棒棍当“筷子”等。同样一种物品在不同游戏中可以充当不同的东西,如积塑条可以是老爷爷的“拐杖”,可以是火车的“铁轨”,可以是护士的“注射器”,还可以是警察叔叔的“警棍”等。三是对游戏情景的假想(情景转换)。幼 儿常常通过一个或几个动作和想象,将游戏情景进行浓缩或转换,如玩娃娃家,妈妈一摸孩子额头,“呀!小孩发烧了,送医院吧。”结果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一圈 回来了,说打针了,孩子病好了。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最为浓厚,幼儿玩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情节也十分多样与新颖。

2.角色游戏的指导

(1)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游戏内容就越充实、新颖,游戏的水平也就越高。幼儿对外界的事物有了较丰富而深刻的印象,为幼儿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否则组织游戏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例如:某幼儿园小班,教师提供幼儿制作糕点的材料,试图引发“糕点厂’’的游戏,教师费了很大的力气,试图让幼儿能用橡皮泥制作糕点,并放进“电烤炉” 烤制,结果幼儿根本不予理睬,糕点厂的游戏也没玩起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幼儿不知道“糕点厂”、“电烤炉”为何物,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脱离了幼 儿的生活实际。

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家庭、社会、幼儿园、图书及影视等方面。教师应有计划地、经常组织幼儿参观了解成人的各种劳动,丰富 印象。如外出游览和参观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交通警察是怎样指挥交通的,来往的车辆和行人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等等。只有在生活中观察得细致,感 性认识越丰富,在游戏中的反映才越逼真。

教师也可要求家长配合,经常带孩子散步、参观、听故事、看电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外出旅游,扩大幼儿的眼界。“见多识广”,开展各种角色游戏就有了基础。

(2)加强对游戏过程的具体指导。

对于小班幼儿,应着重在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忘记自己是什么角色,教师应以游戏的口吻经常提醒;对于中班应注重游戏中幼儿交往能力 的发展。中 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当同一角色,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学会用自报公议、推选、轮换等方法来确定角色;在大班则应 注重鼓励幼儿与同伴商量确定角色的分配,并懂得谦让。此外还应促进幼儿对游戏材料的想象与使用,使幼儿能以物代物,一物多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

第四篇:中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最终版)

一、中班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经过小班一年的培养,中班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增强,阅读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已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经验积累不多,对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儿阅读的现状是: 第一,观察的有序性还不够,不能很好地观察每一页画面上的人物与背景,特别是与故事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动作、表情,因而无法理解关键性的故事情节。观察过程十分依赖成人,结论也脱离不了成人的帮助;第二,思维形象具体,尽管中班幼儿已开始根据事物的表面属性慨括分类,但思维过程常常呈现一种无序化的状态,表现在还不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形成对故事的理解,语言表达还不连贯;第三,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发展,呈现出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但注意的稳定性不够,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书的基本顺序与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需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第四,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据前后画面变化的比较,用想象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针对以上特点,中班幼儿阅读指导要点是:指导幼儿能对画面作有序观察并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理解故事内容;能对图书画面中的空白点进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较阅读内容的不同点;知道图书中有页码和文字,了解不同符号的对应关系并愿意编画情节简单的图画故事书;能大胆地表述阅读信息并能安静地倾听他人讲述内容;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并能安静地阅读图书。

中班幼儿阅读活动的指导(一)精选教材

根据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我们须重视阅读教材的合理选择,通过主题鲜明、色彩感强的图书画面和生动有效的阅读活动进一步提高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注意的稳定性,从而萌发幼儿独立阅读的愿望。

众所周知,阅读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因素,过难或过于简单的内容都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兴趣。尤其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虽然已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仍然对成人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他们当前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该更加用心地了解孩子阅读的现状和爱好,并精心挑选合适的阅读材料,这样才能进一步有效地激发孩子继续阅读的兴趣,并逐渐过渡到幼儿独立自主地完成简单的阅读过程。以《小松鼠吹泡泡糖》为例,看看中班孩子阅读教材选择的关键: 《小松鼠吹泡泡糖》是一本我们多年来非常钟爱的中班前期阅读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的孩子对于图画书中生动有趣的角色和它们夸张的表情、行为的变化,尤为感兴趣,也乐于围绕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感受,而对于画面背景的转换,次要角色的了解和复杂心理的探究等,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似乎并不太关注。《小松鼠吹泡泡糖》正是这样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阅读特点的好书。其中的形象鲜明,角色的动作夸张,情节点简单易懂。同时,画面清晰,没有复杂的背景,更没有多个场景的变换,角色间的关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一定的新经验,又不会因为过难而影响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其次,图画故事书中的情节发展“吹泡泡糖——意外飞上天——积极营救——安全着陆”,是孩子生活中熟悉并向往的经历,既贴近生活,又极具童话色彩,阅读这一故事的过程能使孩子在现实与幻想之间得到心理的满足,也方便孩子通过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和迁移形成新的阅读经验和理解方法;最后,由于这本故事书单页单幅,画面表现力强,情节发展有序度而文字相对简单,所以一定程度上符合了中班孩子独立阅读的条件。

从对《小松鼠吹泡泡糖》这一教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帮助中班孩子选择阅读教材时,一定要关注图书的画面、形象和情节,适宜的教材才能更好的发展孩子阅读的能力。当然,随着孩子进入中班下学期,这样的故事情节就逐渐不能满足幼儿的阅读需要了,他们开始对一些有这几个情节点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如:《第二块蛋糕》、《小猫的生日》等等,但是故事中的情节仍应该相对简单易懂些,其中的主要角色应该相对少些,因为中班幼儿还不能很好的理解角色间的关系,过多的角色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二)巧设提问

提问,是成人与孩子共同阅读并交流互动的重要途径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与现状,更无法推动孩子继续阅读与思考。因此,在各类阅读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始终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中班孩子而言,怎样的提问才是最为有效的呢?

1、“步步推进”式的提问:即将复杂的情节点进行梳理,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设计一连串有联系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拨开云雾,理清头绪。如在阅读故事《第二块蛋糕》的第二个情节点时,我们可以以这样一组提问,来启发孩子思考。“小动物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还要做蛋糕?”“这次小狐狸抢走了蛋糕,小动物们为什么都笑了呢?”“猜猜,狐狸的下场会是怎样的呢?”,通过一连串的问题,有效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难点,不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终都能理解这个故事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梳理了思绪,习得了有序思维的方式。

2、“天马行空”式的提问:考虑到中班幼儿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阅读后的交流中,还是应以开放性的提问为主,提供幼儿大胆讲述不同见解,且不会受到太多思维局限的表达机会。如:图画故事“《帽子床》中的提问:“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会怎么样呢”

图画故事《大鳄鱼》中的提问:“小猴知道了鳄鱼的诡计会怎么做呢?”等等,这类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也就不会限制孩子的思维,又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已有经验,大胆的想象和猜测,并运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同于他人的看法。这样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幼儿用想象来补充故事发展中的空间。

3、“旁敲侧击”式的提问:当孩子在理解图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顺着前一个问题推进阅读进程时,教师不妨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孩子寻找到另一种思考的途径,引发继续阅读的兴趣。如在阅读活动《克利的微笑》中,若直接问“为什么克利的模样没有变,可小动物们对他的态度却有了变化?”,定会让孩子们诧异,并不知所措,不如先让孩子们比较小动物前后表情的变化,再比较小动物们两次语言的变化,最后再来理解小动物们前后心理的变化,之前的比较看似并不重要,其实却为之后的理解打下了铺垫,也使孩子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与故事的前后画面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4、“顺水推舟”式的提问:为了更好的发挥幼儿阅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营造具有活力的阅读教学氛围,同时更为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教师在幼儿进入中班后期,不妨尝试让幼儿学会提问,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你还有什么看不懂的?”“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顺着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以点带面,鼓励其他幼儿来解答问题,这样即能有效地激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融洽幼儿间的关系,又能引发幼儿进一步阅读的愿望。

当然,我们还要指出,在设计提问时,必须注意幼儿个体的差异。幼儿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师就应在活动中设计不同难度、不同类型的提问,使全体幼儿都有表达思想,表现自己的机会。尤其在中班年龄阶段,如果能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会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三)善用媒体

媒体是传递信息和承载知识的工具,教学媒体是辅助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媒体是指相对于现代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其他媒体——幻灯、投影、视听设备、语言实验室等。媒体与教学的融合,构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在传统教学中,如果不采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则教学质量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境况,孩子的学习依托教材,靠教师灌输获得知识,孩子缺乏积极主动的状态,师生关系也无法达到交互作用的境界,更谈不上发展幼儿的个性。教学技术媒体的使用,则能帮助教师教学更直观、生动、形象,有助于幼儿理解和感受,并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大大拓展教学的领域。

我们在开展中班阅读活动时,常常运用以下一些媒体来辅助教学:

1、视听教学:即通过录音磁带、情景表演等手段增强幼儿的视听感受,从而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教学方式。如:大图书阅读活动“萝卜船”,在共同阅读了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运用音响设备播放了电闪雷鸣声,使幼儿强烈的感受到故事环境发生了突变,对情节转折有了先前预兆,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阶段的阅读活动中。

2、动态视频教学:动态视频教学即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教学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活动的方式。这一手段非常适合运用于中班阅读活动中,因为中班幼儿喜欢活动的物体,这样就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主意。如:在组织幼儿阅读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前,运用计算机制作整个故事的动画片,当活动进行到后半部分时,我们可以打开宽银屏,播放动画片,使孩子连续的阅读的几个故事画面情节,幼儿的注意力顿时集中在观察故事画面上。这样既及时的维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助孩子有效地联系起来阅读一组情节,进一步体验这个故事的特殊之处。较之常规的教师讲述而言动态视频教学效果更能帮助幼儿观察人物角色的动作变化、神态变化及故事画面背景的变化等。此外,视频教学还可拓展教学领域,使教学从基本静态活动转变为有趣的动态活动。如:阅读故事《小松鼠吹泡泡糖》,当幼儿想出各种救小动物的办法时,教师则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帮助幼儿验证他们想象的合理性,这样就满足了幼儿心理的需求,让孩子们看到了小松鼠也用了他们想得好点子,并为此而感到高兴。同时又帮助中班幼儿了解了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懂得出主意想办法时也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3、静态视频教学:静态视频教学是将投影仪这一技术运用在阅读活动中,特别是在重点分析某一幅图片,或是比较两幅或三幅图片时,其帮助阅读教学的功效更是显而易见。中班年龄阶段的孩子,观察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尤其是对细节变化的关注。所以,运用投影辅助教学既方便又有效。如:阅读故事《大鳄鱼》时,为了帮助幼儿观察画面中大鳄鱼三次伪装骗孩子时的表情、动作,可以通过投影将这页图片放大,并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从而帮助幼儿共同仔细的观察画面,也便于引导中班孩子掌握观察和阅读图书的方法。(四)拓宽渠道

阅读活动绝不仅仅单指图画书的阅读,其实在日常活动中,处处可见值得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材料。

1、生活中阅读

如果说小班阶段,我们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会更多的选用图画书作为阅读的材料,那么到了中班时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阅读的不同材料,以进一步丰富孩子的阅读感受,从而帮助孩子积累更多更有效的阅读方法。如:我们为帮助中班孩子积累符号转译的经验,不妨鼓励孩子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各类符号,制作成图书,提供孩子阅读并共同破译符号意义;再如,我们为了帮助孩子学会有序阅读,并将书面知识转换为实践方法,不妨提供孩子一些简单的折纸图书阅读,或是自制一些更适合孩子阅读的小制作步骤图,使孩子能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积累图画书中所没有的有效经验;另外,一些熟悉的广告画、公益宣传画和路牌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制,提供给中班孩子进行阅读,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拓展幼儿阅读的渠道。

当然,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在开展这类阅读活动时,一定要把握好难易程度,以幼儿的当前需要为条件,以幼儿的现有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基础,进行有的放矢的选用。这样才能收到好的阅读效果。

2、家园合作阅读

家园合作拓宽渠道阅读即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活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亲子阅读教育,从而使家园阅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幼儿阅读兴趣的萌发、阅读习惯的养成。

对幼儿而言,家长参与阅读活动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家长而言,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能了解自己孩子阅读兴趣、方式和特点等,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阅读教育情况,并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如何观察与指导孩子阅读的方法。

我们家长请到课堂中,开展多种样式的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了解早期阅读活动是如何进行的,感受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乐趣,帮助家长掌握阅读指导的方法,积累亲子阅读的经验。每当阅读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发给家长人手一份阅读简报,简报为家长提供了阅读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如图画故事书《巨人的花园》的简报中有四个项目。在《听我讲讲》中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故事的中心,并将一些优美的词语打上了底纹予以醒目提示。第二项《请你说说》中设计了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问题,家长提问,孩子回答。第三项《请你判断》是了解孩子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情况,家长根据题目发问,孩子口头判断“正确”或“错误”,也可判断后在书面上打∨或打×。最后一项是《给家长提示》,家长从中可了解到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观察什么?还可以了解到幼儿在其他阅读能力方面所要掌握的重点。教师精心制作的“阅读简报”成了家园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传递了阅读信息,同时增进了家园合作的情感。

亲子阅读指导,让家长学会了真正关注幼儿的阅读兴趣,尊重幼儿的阅读能力,倾听幼儿的阅读心声,欣赏幼儿的阅读表现,成为了孩子贴心的阅读伙伴,家园合作促进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生动活泼的发展。

第五篇:浅淡大班幼儿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

幼儿阅读指导论文

滦县九百户镇宜安小学

刘雅茹

浅淡大班幼儿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

滦县九百户镇宜安小学刘雅茹

分享阅读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本,配合特定的阅读教育法和教育辅助材料。在幼儿园或者家庭的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共同语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我园近两年来选择分享阅读的读本作为载体,旨在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采取的指导策略也应各有侧重。大班幼儿正处在从分享阅读往自主阅读的方向过渡的阶段,他们有以下的几个特点,教师可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一、能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细节,但联想、推理能力欠缺

大班幼儿较中小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到画面上所有的细节,包括人物服饰的变化、表情动作变化、四周景物的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化代表了什么,对下面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影响或者是暗示,大班幼儿尚不能主动去挖掘。以读本《池塘》为例,幼儿能很快观察到刺猬来池塘边喝水的时候背着浆果,猴子的尾巴上有香蕉,但是却不会主动推断出刺猬来自浆果丛,猴子来自香蕉林。他们只关注到画面本身,而没有发现页与页之间的联系,这样阅读,势必会影响幼儿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他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指导策略:运用提问策略和预测策略,引导幼儿探索页与页之间的关联

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和预测的方式进行指导。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再让幼儿根据画面传递的信息预测读本内容的发展,接着展示下一页,证实孩子们的预测,并继续观察故事的发展。这样一来,故事的连贯性加强了,幼儿不仅关注到画面,还注意到了页与页之间的关联。仍以读本《池塘》为例,书中每幅图上都有与下一页相关联的部分,动物的身上的果实暗示着它们来自何处。在景物的那一页里,画面的角落里都画有下一场景,也预示着下一页会出现什么动物,这是这一读本的一条主线。于是,教师活动中先提问:“谁来了?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细节。随后又进一步抛出预测性的问题:“它可能从哪儿来?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线索进行猜想。问题如此反复出现两三次之后,幼儿就明白了,每一页都有通往下一页的线索,他们就开始主动探索,一翻到新的一页,他们就能说出:“熊来了,它最爱吃蜂蜜了,下一页一定有蜂窝。”“蜂窝后面是萝卜地,等下小兔子要来了。”当一次次的猜测得到证实后,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了解得也更深入了。教师继续以这种策略指导幼儿阅读同等类型的读本,幼儿就能渐渐地在观察画面的同时,学会思考、推断故事的进展。

二、能认识少量文字,喜欢文字阅读,但不了解词意

经过小班和中班的积累,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了,这为他们的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常阅读中,许多幼儿已经开始独立阅读,或同伴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画面欣赏,更多地开始关注文字。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中间的小朋友指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旁边的小朋友不时插话:“这个字是‘飞’,我认得这个字。”在争执和讨论中,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但是,如果教师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们却回答不出来。不明白词意,也就不能真正看懂书中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这 个阶段必须帮助幼儿建立音形义三者的联系,让幼儿不仅识字,还能明白字、词意。

★指导策略:

1、采用小书阅读的策略,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

中小班的分享阅读形式多为师幼分享,大书阅读,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页观察,然后才阅读文字。也就是说,他们是先了解了故事内容,再认识文字。而对已经认识不少文字的大班小朋友,教师可多采用小书阅读的方式。一来可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二来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学会提问,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马上向老师询问,同伴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如此一来,字的形和音便能很快联系到一起。这时,教师再抓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再结合文字,就能达到理解词意的目的。

2、运用表演的形式表征,帮助幼儿理解词意。

当然,有一些词不是幼儿观察画面就能完全理解的,例如,在《蝙蝠和老鼠》中,第一页就指出了这是一只自以为是的老鼠。可是什么叫自以为是?书中画出的是老鼠抬着头,挺着胸走路的样子,这样就是自以为是了吗?幼儿还是不明白。于是,教师就运用了表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完故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扮演老鼠的幼儿不仅走路是昂着头,挺着胸,说话的声音还特别骄傲。观看完表演,幼儿才真正明白了“自以为是”的含义,就是很骄傲的样子,瞧不起别人。

三、能看懂故事情节,但不了解故事涵义

大班的分享阅读读本,除了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言语能力。阅读习惯为目的外,还关注到了幼儿的理解力和情感体验。以读本《聪明的小鸡》为例,读本目标中有“喜欢阅读情节跌宕的故事,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乐趣”与“能理解故事中各个层次与主题的关系”两条。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看懂故事情节,更要领会故事的涵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第一课时结束后,幼儿对故事情节已经有了深刻印象,不少幼儿能完整地复述出故事内容。可是问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为什么说它是聪明的小鸡?”“小鸡为什么一开始不和狐狸比叫声?”,多数幼儿就不吭声了,虽然有少数幼儿举手回答,也基本答不到重点。这说明,幼儿对故事的意义并不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 指导策略:利用分段阅读和表格记录的策略,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分段阅读是指在完整阅读后,根据目标和故事内容将故事的重点部分分为几段,逐一阅读。这种方式可以使故事内容重点突出。表格记录是指教师从读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动物、物品等信息制作成图片,并放入同一表格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系,使幼儿逐步建立起故事的结构。两种方式结合,便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进展,层次间的关系。例如《聪明的小鸡》中,故事的重要环节是小鸡和狐狸的三次比赛。教师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次比赛,并在表格中记录第一次比赛的内容、结果、小鸡和狐狸的表情。接着再阅读第二、三次比赛,再依次记下比赛内容、结果、小鸡和狐狸的表情。当表格记录完毕时,教师就提问:“每次比赛,都是谁赢了,谁输了?”“小鸡输了,它难过吗?它为什么还那么高兴呢?狐狸比赛完是什么表情?”“如果小鸡一开始和狐狸比叫声,狐狸会同意吗?”问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幼儿喊出来:“小鸡是故意输的,它想让狐狸的叫声引来农夫。”“那这是一只什么样 4 的小鸡呢?”幼儿一起说:“聪明的!”这时老师再问:“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很多幼儿就能回答出:“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总之,分享阅读的指导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让孩子们乐学、会学、主动的学。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时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发展,为他们成为终身阅读着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载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特点及指导策略的调查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策略(合集)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使得幼儿园角色游戏的产......

    幼儿园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指导策略范文合集

    (一)小班特点 1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弱,理解力差。 2喜欢独自操作、平行活动,很少与人交往。 3在区域活动很多情况下以模仿为主。对材料大多停留在常规性的操作上,不断地重......

    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积木、纸盒等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构造一定的物体形象来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由于年龄段的不同,幼儿的建构游戏各有特点,......

    各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

    各年龄阶段建构游戏的特点及指导有幸去安丘市机关幼儿园听了董旭花教授区域活动指导,在参观完各班的区域活动后,董教授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建构游戏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告诉老师......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大全5篇)

    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角色游戏是3—6岁幼儿最典型、最重要的游戏。对于这一时期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班幼儿具有......

    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与实践经验专题研修心得体会

    参加“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 与实践经验解读专题研修班”学习心得体会 高丽萍 在园领导的安排下,我园16位教师参加‚幼儿自主游戏指导策略与实践经验解读专题研修班‛成都站......

    大班幼儿体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优秀范文5篇)

    大班幼儿体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 大班幼儿体育游戏指导策略研究 ——以鞍山市铁西区某幼儿园为例 摘要 体育游戏可以使幼儿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动作协调性提......

    区域活动的特点及指导策略(精选5篇)

    幼儿区域活动的特点及策略 泸州市新马路幼儿园 李小芳 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不仅是幼儿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