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

时间:2019-05-15 16:23: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

第一篇: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

走进孩子的心灵

文/袁玉屏邓雪琴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成人成才,但因为我们教师面临的工作对象是有个性有思想的孩子,因此教育的结果与理想划不上等号。让许多的教师非常困惑。我们也不断的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很认真,也能吃苦,为什么还是付出的多回报的少?许多人都认同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启迪心灵的过程,我们在强调自己工作态度的时,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们的感受,这是我们教育受阻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关注孩子的情感,去触摸孩子的心灵,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

一、我们必须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有益的对谈。在你决定与这个学生进行谈话之前,你必须想好谈话内容。与学生谈的内容是有益的,是帮他改错,而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让孩子没有信心。

2、安慰而不用解释。有的孩子娇气、爱哭,当学生哭泣着找你是,他最主要的是寻求安慰。我们只要亲切地问一问“摔痛了,对吧?”“打得很痛吧!”把学生安抚一下就行了。

3、和蔼的纠正。对自己的错误,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蔼地提醒和纠正。有的老师肯定会说,有的孩子好说没有用就是要用严厉地批评说教。其实,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有的严厉说教能立竿见影,但是效果并不持久,有的能管一两个星期,有的才管用几天。这也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们倒不如尝试和蔼地纠正。换一种做法,说不定会柳暗花明。

4、赋予尊严。也就是在与学生交谈时,主义顾及学生的自尊心。有时不妨换位思考,例如:儿童不愿逛商场,原因是“看到的都是长腿”。

5、智慧化尴尬。例如:课堂上学生尿裤,老师机制地端着金鱼缸,假装不小心将水洒到学生的裤子上,然后借口带学生出去换裤子。

6、适当的目标。我们与学生交谈时要就事论事。一些轻微的不当行为不要分析来龙去脉,不借题发挥,不对意外事件追根问底,不对学生过去的经历或长远未来抱成见。注意学生眼前的心境,与学生交谈最主要是解决眼前出现的问题。

搭建沟通的平台。在这次学习中,有一位老师通过个人博客和班级博客与学生以及家长及时进行交流,效果很好。

二、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

首要原则: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的个性与品格。

案例:学生上课打翻水瓶。甲、乙两位老师对比。

甲老师:你以后小心点,把抹布拿来擦一擦。

乙老师:我就从没有见过你做过一件好事,上次怎样怎样,那次怎样怎样……还不快把抹布拿来。

小结:像乙老师这样,犯了错的学生既有恐怖感,又耽误了其他学生的时间,但解决问题还是需要抹布,何况这是意见微不足道的小事。

又例:着名的教育家斯霞精心设计,让学生拿个人物品。一个叫王刚的学生特粗心,爱冲撞。一次:“王刚啊!老师的眼镜忘在办公室了,你去帮我拿来,好吗?小心点,那是玻璃做的,摔破了,老师就看不见你们写的字,改不成作业了。”第二次,“王刚,去办公室把老师泡的那杯药端来,小心点,别洒了,药洒了,老师的病就好不了。”斯霞老师精心设计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却了无痕迹。

第二个原则是寻求合作谨慎地给学生机会去独立。

1、避免命令,可以避免减少反抗。

例:冬天,门被风吹开了。有的老师:门被风吹开了,好冷啊!这时就会有细心的学生主动去关门。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就会成为有心人,主动做事。而有的老师会这样处理:门被风吹开了,小明,你去把门关上!本来另一个学生想去关,可没老师的命令不敢去,这样指令惯了,学生做任何事都要等老师的命令才去做,局限了学生的发展。

2、放弃与学生争辩。

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山洞,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他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着地前进,干涸在沙漠里,另一条却等待到良机流向了大海。执着有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因此老师要明白,你这依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要为了一个孩子而放弃了其他的孩子。

第三个原则就是接纳与认清。

师生之间互相接纳与了解是一门复杂的艺术,需要特殊的语言。

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说出自己的感受与期待,用“我”字开头,让学生感觉老师对我们有看法;回答学生用“你”字开头比较好,让学生感觉老师知道我的想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要急于救助,注意聆听。聆听就是为了重复学生的话,表明老师已经了解了情况。了解了情况后再澄清:就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非要这样做吗?让学生自己有个反思、比较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加的。不要带故意的盘问。注意经常用“我们”这个词,表明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而且很友好。例如: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解决?你的意见怎样?

适当的沟通可以改善教育,适当的沟通是一种成就。它需要学习预习和自律。沟通要真诚,没有什么比造作更有害。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本着激发学习鼓励自治;消除焦虑去除恐惧;减少挫折平息愤怒化解冲突的信念,就一定会让我们的沟通成为有效。通过合情理有实效的沟通我们可以走进孩子的心灵,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感受和想法,调整教育思路,改变教育方法,对孩子们实施有效的教育。教育的结果与我们的理想才能划上等号。

第二篇:走进心灵,用爱沟通-班主任工作艺术

走进心灵,用爱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要用心去经营,师生之间必定是和谐而快乐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以“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班级的切入点,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为谁的教育,也不是关于谁的教育,而是学生必须参与其中的教育。在工作中我觉得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因为只有相互信任,平等交流,才能走入学生心灵中那个美丽的世界。

班级管理中,我尝试着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快乐、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在实践中我觉得受益匪浅。

一、谈话——拉进距离

表面上看,个别谈话,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把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的学生叫到办公室单独训斥一顿,在我初做班主任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去做的,但随着与学生接触时日的增多,对班主任工作的探索,使我意识到,个别谈话,绝非单独训斥,而是德育工作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它使我与学生在情感上相互尊重,在心灵中产生共鸣。我运用个别谈话,做学生思想工作,主要是在这样几种情况下:

1、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首先与他进行个别交流,帮他分析原因。

我们都知道,再差的学生也有上进的以往,对于中学生来讲,犯错误更是不可避免,关键是让他在痛苦中总结经验,在教训中学到智慧。这个时候的谈话,老师必须带着一颗宽容的心去面对学生。因为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会使人产生一种力量,激励人自省、自律。我班有个男同学可以称得上是班级的一个难点,动辄迟到、旷课,我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时间观念对现代人的重要性,看着他那副认真倾听的神情,我还需批评什么呢。爱人者人恒爱之,你能这样爱他,他能不自省吗?进入高三以来,他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上课也认真了许多。

2、学生有了进步的时候,找个适当的场合,及时肯定。

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特别是有了进步,取得成绩的同学,老师发自内心的肯定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向成功迈进一步。

阿龙同学是班里的一个尖子生,成绩一直不错,但性格中有许多不足,毛躁、大意、骄傲是他最大的缺点,正因为这样,他的成绩总是不稳定,从分班以来,我就经常找各种机会与他交流,帮助他克服自身的弱点,用他自己的话说:“老师,您把我的棱角都给磨没了。”一年多来,他的成绩逐渐稳定,几次取得年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各科老师都反映他进步很大,如今他也成为我们重点培养的对象。

3、当学生有了困难、出现困惑时,需要老师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我班体育委员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家境十分贫寒,每学期的学费都是妈妈东拼西凑借来的,每到学期初,总见孩子愁容满面。我觉得班主任,首先应该让他自己产生上进的动力,有与命运抗争的决心,所以,我与他的交流是从他的成绩、他的志向开始,然后再从经济上帮助他,两年来,学业总算是坚持了下来,成绩也稳中有升。他的家长说:“如果没有老师,我家孩子念不到现在,我们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看着学生渴求的眼神、听着家长质朴的话语,我深深体会到了为师者的满足和快乐。

二、活动——形成合力

集体的进步,需要所有同学的共同努力,如果说上面的个别谈话是班级工作中的点,那么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则是班级工作的面,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往往是通过活动形成和增强的。

元旦,根据惯例每个班级要在教室开联欢会的,吃瓜子,糖块,唱歌跳舞。2003年元旦是我刚接的高二文科重点班在一起过的第一个新年,怎样才能有意义,让每个同学都有新的感觉和收获,与班委会同学商议后(当然也征求了学校有关方面的同意)我决定带同学们去远足,到大山、到雪地过一个全新的节日。有的同学说怕冷,有点嫌累,但在我的要求下,全班同学无一人缺席,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师生相互鼓励着,看到同学们在雪地里撒欢儿,打雪仗,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告诉我:这是一次成功的活动。正向后来学生自己总结的那样:“生活需要有一股奋进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这是远足给我的最大震撼”;晓淼这样说:“冬季远足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第一次尝试着走出校门,走进山中,走进自然,走进无尘的白雪,这是对我的第一次考验,对于人生的长途跋涉又算的了什么呢。经历了与寒冷的较量,我感谢生命的伟大。”

正月十五,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对于在外学习的学子们想家的情绪更是多了一分,今年,我校特别组织了观看礼花并进行篝火联欢,当时很多同学都说:有啥意思,不如放假睡觉呢,还有说要自己玩儿的,有要看电视的。但是高三这半年对于每一个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班风无形中会促进学生的进步,我跟学生讲这是学校为我们六月的荣耀而壮行。在篝火联欢中全班同学站成一排跳起欢快的《兔子舞》,班长有节奏的口号,学生整齐的配合让我欣慰不已,回到班级进行联欢时,同学们一句句深情的话语流露出对班级的眷恋,让我感动至深,班级的凝聚力再一次增强,试想,一个团结的集体怎么会不进步?

这样一次次让学生难忘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无形中又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三、日记——走进心灵

个别交流关注的是学生个体,集体活动促进的是集体的成长与进步;在这其中容易忽视对大多数中等生的重视,工作中,我发现写心理日记可以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

1、心理日记具体的实施过程

每个学期开学初,我都为学生制作“周记”即心理日记,封面上写着:总结你的收获/发现你的不足/提出你的看法/做一个能把握自我的人/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周记-----我们成长的足迹和阶梯。

第一页是我写给学生的新学期赠言;第二页我让每个学生写上自己的优点、努力方向及人生座右铭;第三页起是空白页,学生自己填写,每周记录自己最难忘的事情,其中有对生活的感悟,有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有自己情感的宣泄,有对老师要说的心理话,也有自己的重要活动,它记载着学生成长的历程与青春的足迹。

我每周收一次,认真批阅,写上回信。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我的见解和意见,快乐的事情我与学生一起分享,不解与疑惑我为他们排解,细细解读每一周的日记,我与每个同学都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几年来这个方法为我管理班级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起到良好效果。

2、心理日记的良好作用

第一,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并正确地加以引导。

在我接手的一个新组合的班级里,刚开学时,很多同学还陷入在对原来班级的深深怀念中,因为新班级是经过分班、重新组建形成的。有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与高二五班这个新的班集体的每一位同学由陌生到熟悉,经过逃避到面对现实的过程,这几天遇到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分离吧,难忘过去……”这样的日记,给我的是更多的压力,因为我面临着的是从原来六个班级中走来的学生,新的集体如何形成,是一个难题。于是我在一个学生的日记中写道:“怀念过去最好的形式就是珍惜现在,因为今天是明天的过去,我只愿我们以后会了无遗憾”。

后来随着冬季的来临,迟到现象增加,几个家远的同学在日记中写到:“冬季冒着严寒,夏天伴着酷暑,秋天带着凉风,我背着破书包,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令人乏味。”于是我给他写到:“季节的更替不会改变,冬季的雪花不会变暖的,但你可以让自己心中永远有阳光,试着改变心情”。

还有的同学因为学习压力的繁重,感到茫然,奇同学写到:“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上课、吃饭、睡觉三调一色,总奔波于匆忙中,我讨厌匆忙,我真的累了,为什么不快乐?”峰写道:“我知道应该努力,我也会去努力,但上了大学之后又能怎样……”看着这样的话语,本应有鲜花与笑容的年龄却是如此无助与迷茫,体会着学生的心情,我觉得沉重的同时,也感到了快乐,因为通过心理日记使我及时的了解到了学生的思想动态。我要帮助他们,这是我的第一反应,我就利用班会课与学生共同学习,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帮助学生度过了这段阴暗的时期。

心理日记如及时雨,及时的书写了学生的心情变化;心理日记更如天气预报,使我及时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感受学生心灵世界的春夏秋冬、风云雪雨,做好学生心灵世界的“天气”预防工作。

第二,可以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科学管理班级。

通过一次主题班会、一场足球赛,把我和学生的距离拉得更近,班级凝聚力逐渐形成。杨华在日记中:“本周最值得老师和我们高兴的是这次的足球赛,我们女足赢了,得了年组冠军,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我们恨不得再比一次,把男足冠军也抢回来。老师,我们会努力的,无论是活动还是学习中,我们都要得第一。”学生会为了让老师高兴,为集体争光而努力,感觉当老师真好,一种与学生一起努力、一起成长的感觉油然而生。

通过心理日记,同学们把在参加各种活动中的种种感受描写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和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日记进行了一场贴心的交流。这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却动听如歌,倾心如露,滋润心田。如繁忙生活中的一首诗,点缀在每天的生活中,使我和学生的心贴的更近了,使班级的管理在潜移默化进入了良性的轨道中,一种和谐的气氛在悄无声息中就形成了。

第三,有助于推进学生操行评语工作的改革。

在平时批阅日记时,我把每位同学的日记中我认为重要的部分进行记录,为我在期末写学生操行评语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写评语时我坚持真诚、真实、尊重学生的原则,体现学生的个性化。我班刘平原来是普通班的学生,高一时上课状态极差,总是打瞌睡,上了高二后,像换了个人似的,每一周的日记写的都特别激昂,在9月21日的周记中她写道:“上了高二,懂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学习的重要性,另一个是要对妈妈好一些。以前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现在却发现自己从没为妈妈分担过什么,不过现在明白了,就好了!”10月14日她写道:“我发现原来高二生活才最精彩,一切都是无法形容的好,活得像自己,有思想的自己,尽管一切依旧忙碌,但不曾感觉劳累,真想把大脑砸碎,然后把所有的精华重新组合,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三年对于人生又算得了什么,生活需要勇气,思维需要拓展,尝试着改变思想。”看着这样的日记,我真的有些感谢人生,时间让人的变化如此之大,我在她的操行评语中写道:“一个学期来,我已经被你感动了,看着你满怀信心的走进走出,学习,做题,读英语,我欣慰至极,愿我们一路同行。”

面对这样可爱、上进的学生,我的心中荡漾起感动与欣慰的浪花。学生的日记鼓舞着我,我的评语鼓励着学生,在写学生的操行评语时,我文如泉涌,是啊,与学生对话一个学期了,这期末的操行评语,不也正是和学生的一次交流与对话吗,以往的那种生编硬凑的小结式的操行评语方式,已不知何时从我的笔端消失了,代之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这无疑是一次改革。

第四,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班级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阶梯,在人生价值取向问题的探讨上,我也同学生在日记中交流。丹杰的日记给我感触很深:“新的一月又开始了,这意味着我在向人生中那个关键的阶梯走进了一步,只希望自己在走完每一征途后都能够有收获,别留什么遗憾,一切看行动,我会尽力的,至少这次期末考试,我不会再输给周阿龙。”在日记中我鼓励她:只要走的踏实、坚定,努力过后必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高中学生有自己的思想,让他们学会适应环境,认识社会也同样重要,体检之后,很多学生感慨很多,像萍在日记里写的:“本周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到什么是社会,该怎么认识社会,感受人性的自私,职业道德的滑落……”针对这样的问题,我给她回复到:“如果一次体检能让我们感受社会大舞台的纷繁复杂,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我们该知道以后怎样做人!”

学生在不断的成长,心理日记日积月累中,记述了学生成长的痕迹,让我们看到学生不断长大的身影,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学生逐步树立起来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本心理日记,让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成长起来。

未来的工作更需要用心去做,与学生或长或短的交谈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所想;通过心理日记我感受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学生就会给我一个奇迹、一份感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的挖掘各种方法的用途,使它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使我和学生做到心理相容,共同进步,必将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三篇: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教师的信条。多少年来,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同学们选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同时还利用家长之间的关系为一些下岗的家长解决工作问题。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篇: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

——读《教育有道,耕心为上》有感

荷塘小学六年级袁洪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假期读了左梦飞、王小凤等著作的《教育有道,耕心为上 ——中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与点评》,我明白了情绪和情感可以提高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们不懈追求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善于走进儿童心灵,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现代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情感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少学生过于娇惯,很多家长不敢说不敢管,都依赖于老师教育。其实孩子也渴望着自己老师,既是师长,更是朋友,期望与心目中尊敬的老师有朋友式的感情交流。那么我们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呢?

一、要有作为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保证,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家,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都说明教育需要爱,只有爱,教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心灵。要有责任心的去了解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这样,我感觉学生就会更多地为朋友我来考虑,对于管理班级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平等的尊重与理解学生。

人格被认为是心理学中最复杂问题之一。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和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后备力量,为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急剧变化,必须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有侮辱学

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深入细致的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尊重他们,学生会用心感受到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会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约束自己的行为,异,例如,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课内外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灵活现有思维的人,每个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中,有不同的性格、爱好等,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绝不能象企业的产品那样,有一个流水线,有统一的模子,统一的规格。针对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每个学生的有点和缺点,有一些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在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人的道德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灌输一定的思想和观点,并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育是最具人性之美,最具艺术性的工作,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良好的教育对学生一生有深远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用爱心去培育心灵;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增长教学技能;在播撒爱心的同时,我也收获着一份份爱的回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认为最美的方式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互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

2014/2/20

第五篇:走进孩子的心灵心得体会

《走进孩子的心灵》读书心得

安溪第九小学

李霞玉

虽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接手的都是小班化的班级,所以觉得平时应付自如,但自从踏进九小校园,面对这么大一个班级时,感觉力不从心,经常在同事面前诉苦我们班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育。同事们就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走进孩子的心灵》,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从中收益了很多。《走进孩子的心灵》书中收录了百余篇典型教育案例,按“个性天空”、“心灵交融”、“成长烦恼”、“ 家校沟通”、“绵绵爱心”、“情感风铃”、“宽容理解”、“无声的艺术 ”分类,字里行间表现出班主任们强烈的进取心和不倦的创新精神,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泰戈尔说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约会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采用多种形式与学生的心灵进行约会。那么,热爱学生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因此每个班主任都要实现角色转变,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爱是理解

有话说,“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魂的教育过程。”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该始终贯穿着爱,这是我的教育主线。班上有位聪明又调皮的孩子王景锋,每次我检查作业时,不是没做完成,就是说忘带了,放在家里,有时说被家里的小妹妹撕坏了„„因此每次检查时总是很头疼,对于他的每次不同的借口我都非常生气,我总是很严厉地训斥他,可是总没成效。一次,我在办公室跟同事谈过这件事,一位年长的老师告诉我说我们要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要理解儿童在错误中成长的规律,于是我静下心来思考,是呀,在我们小的时候,也抄过作业,而且不止一次;在我们小的时候甚至也撒过谎,或者到现在也经常撒谎„„既然我们在成长的时期也犯过如此之大的“错误”,甚至成年了还犯,那么,我们为何不能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呢?我说心里话,我真的能理解他们犯错误,只要你也有一颗不老的童心。此后,我就很少责备他,而是多方面地了解他,找出他的闪光点,经常与他谈心,和他做朋友,甚至经常跟他谈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渐渐地他从心里慢慢接纳了我,和我成了铁哥们,也慢慢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不对,慢慢地把自己的错误改正了过来。从此,他热爱上学习,也成了我的得力助手。

二、爱是智慧

在学校里与学生朝夕相处生活在一起最辛苦的莫过于班主任。班主任每天清晨走进班级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着许多需要你去处理解决的事情。而在日常班级发生的事情中有许多是偶发事件,对于偶发事件的处理,更能体现一名班主任的工作技巧。在我十几年班主任生涯中,对一些偶发事件的处理深有感触。有一次,课间,苏毅超和杨烨两个学生发生口角。上课铃响了,我劝他俩进教室。一个学生很快进去了,另一个学生因吃了亏,不愿进教室。我没有硬拖他进去,而是根据杨烨平时乐于助人的优点,亲切地对他说:“你看我双手拿着这么多东西,你能帮我把文件夹拿进教室吗?”这位学生看了看老师,就接过文件夹走进教室。我马上对大家说:“刚才两位同学吵了架,但是有的同学顾全大局,为了让大家上好课,还帮老师拿文件夹进来,我相信他定能上好课,有问题课后解决。”后来,那位同学回到自己座位,比较安心地听课了。当然平时还有很多偶发事件,都需要班主任及时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来智慧地解决这些偶发事件,让不利因素成为有利因素,来更好地教育学生。

三、爱是公平

班主任不仅要关注人的一般发展需要,而且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特点,根据每一个人的发展需要来给予受教育者以有效的帮助,这就需要班主任有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碗水端平,做到一视同仁,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印象或道听途说看待、评价学生,这样一定会被假象所迷惑,定会越搞越糊涂,越评越乱套。记得一次,班上一位同学陈一诺来向我报告说刘忠杰偷了他的蜡笔,我一听,那还得了呀,一个小孩子,那么小就开始学会偷东西,长大了岂不是要成大盗了。于是,我快步流星地走进教室,一下了就抢下了他正在画画的蜡笔,还给了陈一诺,并大声地责骂刘忠杰:“你怎么能这样,你喜欢别人的东西,应该找别人借,不应该用偷的。”这时,我看到,刘忠杰流下了眼泪。正在这时,陈一诺突然说:“老师,我的蜡笔找到了,不小心掉在地板上。”听到这句话,我的脸瞬间红了,我为我刚才的行动而感到羞愧,我竟然不分青红皂白,草草地做出了判断。我的这一举动,真伤了小明的自尊心。我赶紧向刘忠杰道歉。从那以后,我处理班级的事都会慎重,做到公平、公正。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切懂得了: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这也一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而事实证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爱得爱!的确是这样,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孩子共同成长是辛苦的、劳累的、艰难的,但却又是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

心灵是智慧的发源地,是人类的灵魂所在,而孩子的心灵,是一方奇妙的净土,只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美好、快乐的种子,他们才可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下载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孩子的心灵-班主任工作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走进孩子的心灵(5篇)

    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的心灵如一方净土,只有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健康、美好、快乐的种子,他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走进孩子纯净的心灵

    2011-2012年上期 教学反思 走进孩子纯净的心灵 彭明容 《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的教学已接近尾声了,我像往常一样引导孩子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他们一个个异常活跃,争先恐......

    走进孩子的心灵讲稿

    “走进孩子的心灵”讲稿 我从网上看到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教师班主任郑丹娜(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北京市优秀教师)在全国德育大会上以“感受心灵”、“走进......

    走进孩子,触及心灵——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

    走进孩子,触及心灵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 狮山镇显纲小学 关健婵 案例:在前几星期的一天英语早读课前,我班的一个较固执、不肯吃亏的张灿图同学见到在家称“小皇帝”的......

    班主任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走进学生心灵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晚上好! 时光飞逝,转眼间半学期就飞速地过去了。在这半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一是......

    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已用!

    4、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开学以来,我班由原来的四十五人变成了三十七人,从数字上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从心里感觉还是一样不轻松。因为那天的一次家访,让我走近了一位学生,走进了她......

    教育要走进孩子的心灵

    教育要走进孩子心灵 ----读李镇西《把心灵献给孩子》有感 《把心灵献给孩子》一书,教育学家李镇西和他的团队以生动详实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心与心交流的空间......

    读《走进孩子的心灵》有感

    读《走进孩子的心灵》有感 前段时间,读了一本书,《走进孩子的心灵》。书中收录了上百篇典型的教育案例,按“个性天空”、“心灵交融”、“成长烦恼”、“ 家校沟通”、“绵绵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