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已用!
4、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开学以来,我班由原来的四十五人变成了三十七人,从数字上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从心里感觉还是一样不轻松。因为那天的一次家访,让我走近了一位学生,走进了她的心灵,使我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真正地了解他们,设法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最近一个星期以来,崔婷婷同学连续几次家庭作业没完成,课堂作业也很马虎,更使我感到疑惑的是,那天连她最感兴趣的数学作业也没完成,课后我也留心观察了她的一些举动,发现本来性格活泼开朗的她近来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脾气暴躁。带着这一连串的疑问,那天我拨通了她妈妈的手机,可她妈妈却没空来学校,因为她在外地打工。并且和我在电话上开始了长谈,通过与她妈妈半个多小时的交流,我才突然醒悟。
从她妈妈处我得知,她的父亲在白音华上班,一年也回不来几次家,她的妈妈又经常在外地打工,也很少和孩子见面,崔婷婷就是跟着爷爷奶奶常年生活在一起。虽然在经济上父母总能满足她的要求,但是对于女儿的学习情况,感情方面有些什么要求几乎不问不闻,所以平时的崔婷婷连个说知心话的人也没有,特别是最近由于假期爸爸妈妈在家里陪她待了将近一个假期,之后又各自忙各的工作去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孩子的那种孤独感又来了。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结果。交流结束后她妈妈很诚恳地表示,今后无论多忙也要对女儿尽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她。
家访之后的第二天,她高兴地告诉我,说她妈妈给她打了电话,和她聊了很久。说着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接着连续几天她的家庭作业完成得很好,几天以后当我又问起她在家表现时,她美滋滋的告诉我说她爸爸要休假回来了。看着她脸上露出的幸福、自豪的笑容,我在心中默默地祝福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直有这份关爱陪伴着她!
5、不经意间的感动
在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和孩子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总有一些不经意的片段,恰恰是这些小小的片段凝固成永恒的感动。
教师节这一天,当我刚跨进校门,身边便被一群孩子围住了:“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节日快乐!”伴随着那唧唧喳喳的祝贺声,几双小手递上了一张张卡片、一朵朵的鲜花。此时此刻,做为一名老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感谢这些孩子真挚的祝贺,收下了他们的卡片和鲜花,继续向办公室走去“老师,这个送给你。”我又被一名叫浩浩的小朋友给拦住了,只见他的右手小心翼翼的托着一个象油菜籽一样的小东西,我正疑惑着,他又说:“老师,这是一粒牵牛花种子,你只要把它种下去,明年就能长出美丽的牵牛花。”“喔,太谢谢你了。”“我昨天晚上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到送你这个礼物的。”浩浩扑闪着一双大眼睛,两颊涨得通红。“好,我一定会把它种下去,到了明年,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牵牛花,好吗?”“耶”,他欢呼着飞奔向教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你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粒种子,而是在教你的老师播种美丽的希望!
感谢可爱的孩子们,你们快乐如小鸟,所以也希望你们的老师也快乐!是你们提醒了我,使我沐浴在一次次的感动中。在这些精彩而亲切的日子里,我感受着快乐,我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每个孩子纯真的心灵感受更多的阳光,让孩子们心灵的天空灿烂一片,久久不散的闪耀一生……
第二篇:幼儿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幼儿教育随笔: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怀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准备开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见蒋涵钰一脸苦恼地坐在角落,我忙问:“涵钰,你为什么不高兴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对她说:“告诉老师,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你不告诉老师,那你会一直不开心下去的。”可她还是无动于衷。后来我向另一位老师了解到蒋涵钰是因为玩桌面游戏时没有找到积木里的轮子才不开心的,其实她因这种情况而不开心也不是一次了。
还记得有次晨间活动:玩沙包。就因为奶奶给她缝的沙包破了而不开心许久,不管老师怎么劝都不愿用被人的沙包进行游戏。孩子往往会认准一样东西或意见事情而不愿妥协,这也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具有固定性等特点决定的,但有时对她的过于执著而感到束手无策。她就像一只小乌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学习用“缩头”的方式来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样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为担心的地方,因为我明白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太重要了。”是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理我呢?”是我缺少亲和力吗?也不会啊,其他孩子和我还是比较亲热的。也许是我仍缺乏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态度、情感上的发展需要。也许是我在引导其对待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产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认同。看来要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路漫漫其修远,需要时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师。
第三篇: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教育随笔
今天,我和往常一样怀着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准备开始着一天的工作。看见蒋涵钰一脸苦恼地坐在角落,我忙问:“涵钰,你为什么不高兴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对她说:“告诉老师,或许我可以帮助你,你不告诉老师,那你会一直不开心下去的。”可她还是无动于衷。后来我向另一位老师了解到蒋涵钰是因为玩桌面游戏时没有找到积木里的轮子才不开心的,其实她因这种情况而不开心也不是一次了。
还记得有次晨间活动:玩沙包。就因为奶奶给她缝的沙包破了而不开心许久,不管老师怎么劝都不愿用被人的沙包进行游戏。孩子往往会认准一样东西或意见事情而不愿妥协,这也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思维具有固定性等特点决定的,但有时对她的过于执著而感到束手无策。她就像一只小乌龟,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学习用“缩头”的方式来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这样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为担心的地方,因为我明白这样的性格不利于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说:“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太重要了。”是的,走进孩子的心灵才能了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理我呢?”是我缺少亲和力吗?也不会啊,其他孩子和我还是比较亲热的。也许是我仍缺乏关注孩子个体发展、态度、情感上的发展需要。也许是我在引导其对待事物的态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产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输,却没有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认同。看来要建立一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路漫漫其修远,需要时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师。
第四篇: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
——读《教育有道,耕心为上》有感
荷塘小学六年级袁洪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拥有心对心的尊重,才会具备明察秋毫的教育敏感和化险为夷的教育智慧。假期读了左梦飞、王小凤等著作的《教育有道,耕心为上 ——中小学生心里健康教育典型案例分析与点评》,我明白了情绪和情感可以提高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们不懈追求和探索。因此,教师要善于走进儿童心灵,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开展教学。
现代的学生独生子女较多,这些学生的心理素质往往比较脆弱,情感的依赖性比较强。不少学生过于娇惯,很多家长不敢说不敢管,都依赖于老师教育。其实孩子也渴望着自己老师,既是师长,更是朋友,期望与心目中尊敬的老师有朋友式的感情交流。那么我们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呢?
一、要有作为教师的爱心与责任心。爱心——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保证,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与心的认同,是心与心的升华,是心与心的沟通。马卡连柯说:“教师的心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家,尽管这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以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美好的感情去教育他。”这都说明教育需要爱,只有爱,教师才能真正地走入学生心灵。要有责任心的去了解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这样,我感觉学生就会更多地为朋友我来考虑,对于管理班级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平等的尊重与理解学生。
人格被认为是心理学中最复杂问题之一。人格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多种调查研究证明,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最大差异不是智力上的差异,而是非智力方面的差异,其中人格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儿童和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后备力量,为使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急剧变化,必须培养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教师不能有侮辱学
生人格尊严的行为,尤其是对那些品学有缺陷的学生更要关心爱护,深入细致的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起来,绝对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经常与他们谈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尊重他们,学生会用心感受到教师强烈的责任心和对自己的用心良苦,会向教师吐露自己的真心话,约束自己的行为,异,例如,身体素质,发育情况,认知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都各不相同。教师应注意学生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课内外渗透德育教育。教育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活灵活现有思维的人,每个学生生长在不同的家庭中,有不同的性格、爱好等,他们之间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教育绝不能象企业的产品那样,有一个流水线,有统一的模子,统一的规格。针对每个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现每个学生的有点和缺点,有一些共性问题在课堂上解决,在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人的道德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灌输一定的思想和观点,并且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教育是最具人性之美,最具艺术性的工作,要用心灵去塑造心灵,良好的教育对学生一生有深远的、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用爱心去培育心灵;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逐步增长教学技能;在播撒爱心的同时,我也收获着一份份爱的回报。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我认为最美的方式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互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走进孩子的心灵,做孩子的引路灯
2014/2/20
第五篇:走进孩子的心灵
走进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当教师的信条。多少年来,为了架起师生间相互依赖的桥梁,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我常利用班会、队会给同学们讲故事,给同学们选精彩的文章,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让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去爱每一个人,因为一个真正得到爱的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才会懂得真正去爱别人。
作为学生思想上的引导者和生活中的朋友,我除了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并及时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外,我还与一些学生家长建立了电话联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在校情况进行交流,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以便更好开展工作。同时还利用家长之间的关系为一些下岗的家长解决工作问题。我准备了一本备忘录,记录了一些学生的个人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接触将这些同学的性格特征总结下来,还记录了和他们谈心的进展情况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