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出关》有感(推荐)
知识与权势——读《出关》有感
谭静
编者按:这是2013级汉语言文学基地班本科学生谭静交给我的《鲁迅导读》的作业,我觉得她下了功夫,认真读书,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我的公众号上推送,以给其他学生一些启示。推送的文章基本保持了原文风貌,我只加了“知识与权势”的标题(原文题目为《读<出关>有感》),对正文做了个别地方的修改。
《出关》当年的发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鲁迅自己在《<出关>的“关”》中说得很清楚(见《且界亭杂文末编》)。争议和“左联”及当时上海的知识群体有关系,也反映了那时知识分子与权势之间的各种纠葛。鲁迅否定了攻击某一个人,也否定了这是自况。那么就告诉我们,这样的理解是不得《出关》要领的。
谭静同学从知识与权势的关系角度,发现了鲁迅反思落后社会运行的密码。鲁迅的反思是一个现代人的反思。我们现在求知的人或许都知道,然而就是无力抗拒权势,甚至连写文字的勇气都没有。鲁迅思想遗产要继承下去,在当代社会有些难度,甚至对文学院的学生也是如此,然而一旦学生醒悟了,他们就会自觉进入鲁迅思想,并深深感到鲁迅于现代人及其社会的重大意义。
《出关》是鲁迅《故事新编》里的一个故事,写于1935年12月。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可以很轻松地读出鲁迅是通过改写这个历史故事在讽刺一些社会现象,感觉还蛮有意思的。而决定写这个故事是因为鲁迅通过老子的视角把中国历代人民眼中的大圣人孔子,塑造成一个看似知书达礼、理悟性高,却追求官位、背地里还会玩花样的俗人。这让我不禁想到中学历史书里面写鲁迅是反孔教的新文化运动健将之一,又想到蒋老师在上课时说鲁迅的国学素养是很高的,鲁迅并不是反所有中国传统文化,鲁迅是基于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因素才劝告青年少读中国书。后来,我又读了几遍《出关》,越读越感觉《出关》通篇都在讲“知识”与“权势”两个词。那么,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究竟是什么态度呢?鲁迅想在《出关》中表达“知识”与“权势”的什么关系?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鲁迅对孔子的态度。其实这个问题在上过蒋老师的课后再联系自己以前对鲁迅的一点了解,就已经知道鲁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持扬弃态度的,特别是当时中国大部分人国学素养好而外国知识却欠缺、国家还处在亡国灭种的危机的情况下,鲁迅更是认为中国大众多了解外国、少学些国学比较重要,所以对孔子的态度要客观,不能盲目更随崇拜。不过我觉得虽然大概知道是这样,但可以通过阅读鲁迅本人的文章,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对孔子的看法。
在《出关》里面比较重要的出场人物有四个:老子、庚桑楚、孔子和关尹喜。孔子的形象开头就说了,是一个看似知书达礼、理悟性高,却追求官位、背地里还会玩花样的俗人,这是颠覆了孔子这个文化名人的形象的;老子呢,《史记》里他是看出周衰于是离开周的有远见之人,在《出关》里他则是心中有大道,然而对现实很多事情却无能为力的人,他离开不是看出周衰,而是因为他明白“硬的早掉,软的却在”,所以为了不和孔子迎面干上,他不做“牙齿”做“舌头”,决定早早离开这是非之地,然而偷跑却被关尹喜发现,被强拉去讲课著书。老子的无为之道,看似他不愿意“为”,其实就他那“呆木头”的性格,也有点难“为”的意思,所以他即使心里不舒服,还是得著书。庚桑楚这个人物的设置感觉除了让他引出老子对孔子的看法外,就是为了和孔子做对比的,庚桑楚的学识、悟性均不如孔子,为人没有孔子那么沉稳、守礼,而是有点莽撞、不耐心,但他是老子的忠实追随者,孔子要“上朝廷”,庚桑楚却是要和老子走“流沙”的。关尹喜呢,《史记》里他是让老子出关前写下《道德经》识才识宝之士,而在《出关》里,他表面上重视老子,让老子讲课著书,实际却有压榨读书人的知识财富的意味在里面,账房先生都说 “交卸了的关官”和“还没有做关官的隐士”才会看内容价值高却艰涩难懂的《道德经》。鲁迅特地指出这两种身份的人才看《道德经》,暗示正当值的关官也就是关尹喜是不看的,所以关尹喜并不是历史上赏识老子和《道德经》的人,他只是想如压榨百姓的民脂民膏一样,压榨老子的学问价值而已,所以结尾他把《道德经》放在堆着充公的盐、胡椒、布等东西的架子上。这四个人物形象里都有着现实的人的影子,是实实在在的俗人,而不是让人尊敬的历史名人。这让我想到我为了了解鲁迅对国学看法而借的《鲁迅国学文选》里的一篇文章——《古人并不纯厚》,这篇文章发表于1934年4月26日,与《出关》的写作时间也就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篇文章里,鲁迅认为古今人心的好坏,是很难比较的,今人认为古人比较纯厚,是后人特别是后来的权势者经过挑选古人的作品文字后,选择性地让今人看见,今人才觉得古人纯厚的。那么《出关》把这些个历史上评价比较高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像俗人,是有让读者破除个人崇拜的原因吧。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鲁迅想在《出关》表达“知识”与“权势”的什么关系?在看《出关》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老子向学问多的孔子解惑时,用了好理解的白话文,而向关尹喜这种学问较低的权势者及其学问更低的部下讲课时,用了晦涩深奥的文言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想了很久也不明白,只能把《出关》拆解成孔子和老子的交集与关尹喜和老子的交集上下两部分来分析,看看是否有结论。
上半部分是孔子两次拜访老子,孔子和老子面对面时说的话与《庄子?夫六经,先王之际也》里孔子和老子面对面时的对话差不多,只是前者为白话文,后者为文言文而已:孔子疑惑自己精通六经却没有主子用他,于是向老子问“道”,老子说万物自有变化规律,要顺道而行,孔子三个月后再次拜访老子,对老子说自己想通了,只有当自己要处在变化之中感受变化时,自己才能去教化别人。从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知道,孔子代表的是热衷走权势道路的文人之流,希望通过政途教化他人,而老子代表不慕权势不入世的文人之流;在孔子第二次离开后,便与《庄子?夫六经,先王之际也》里描述的不同了,老子在孔子不在的时候对庚桑楚说孔子是要“上朝堂”的,而老子自己是要走“流沙”的,两个人不是同路人,而孔子已经知道如何得道了,不需要老子了,老子却知道孔子的底细,所以老子认为孔子不但不会再叫老子先生,还会在背地里对老子玩花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悟道之后是否会做出背后对恩师老子玩花样的事,是老子推测的,并不是孔子真的做了的,所以这一段可以理解为走权势道路的文人之流对可能会而不是一定会对付不走权势道路的文人之流。没有权势的老子认为自己不能硬碰硬,否则会像牙齿一样掉落,所以自己应当远离这是非之地,代表着走两种道路的文人之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下半部分是老子想偷偷翻墙出关,却被关尹喜发现,被关尹喜的手下野蛮地带到关上大厅,于是老子不得不给关尹喜那一帮代表权势的人讲学著书。这一段对老子没有走直通关口的大道而是想偷偷翻墙出关的奇怪行为有了解释,因为见多识广有远见的老子预料到自己会被权势之流控制行动,会被权势之流压迫讲学著书,直到自己一肚子学问被压榨了才能出关。这有种“知识”是被“权势”操控、“知识”要为“权势”服务的意思在里面。而老子是最先被探子发现了,这里有种“知识”是被“权势”监视的意味。老子交稿离开后,关尹喜等权势之流聚在一起看“战利品”《道德经》,毫无尊重地肆意谈论老子,甚至关尹喜还笑着说了自己对老子私生活的臆测,他们还商量着等老子知道流沙的苦乖乖回关之后,怎样再次让老子著书。从这里可以看出,权势者表面尊重学者,实际认为自己可以拿捏学者,可以压榨学者的知识财富。
所以我想老子之所以对关尹喜等权势之流说难懂的文言文,是因为他知道关尹喜等人对他的不尊重与压榨,而老子对孔子说易懂的白话文,是因为他那时候还觉得孔子是个好的(以我目前的智力只能解释成这样了,虽然还是觉得这答案有点肤浅)。
不过通过上面的分析,鲁迅想在《出关》表达“知识”与“权势”的关系就比较清晰了:热衷走权势道路的文人之流在没走权势道路之前对不走这条道的学者是尊敬有礼的,但一旦走上权势之路后,有可能背地里会对不走这条道的学者玩花样;而学者只有知识没有权势,没办法奈何权势者,反而要受权势者的监视、操控与压榨;知识很难独立,要受权势的左右,学者要么远离是非之地,要么只能随波逐流。
为了读懂《出关》我翻了不少书,其实在没找资料之前我对庚桑楚、关尹喜是没什么印象的,对老子的印象也就是他写了本《道德经》并且是道家代表而已,所以托《出关》的福,恶补了点关于国学的知识,收获还是挺大的。在分析《出关》的时候,也明显感觉到鲁迅构思的精巧之处,更佩服也更喜欢鲁迅了呢。
第二篇:读出师表有感
读出师表有感
读出师表有感1
《出师表》一文是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伐魏前给皇上刘禅的一封谏文,文中内容振奋人心,表现出诸葛亮忠心报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他不求富贵,安贫乐道的品质。
从“不求闻达于诸侯”者出,诸葛亮身为丞相,只为天下太平、百姓安康,而不是为了自己享受富贵荣华,可见诸葛亮的品质,是历史长河中的'所有忠志之士不能相比的。
而“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一句中则可看出诸葛亮誓死忠于蜀国。此忠诚之心,世间罕见,虽然古今以来,也有如此臣民,但像诸葛亮这般,愿以死报于国家的,也是屈指可数,杳杳无几的。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即使死也要统一三国、兴复汉室、北定中原的远大抱负和志向。
诸葛孔明对朝廷文官侍中郭攸之、侍郎费祎、董允等人和上将大督都向宠的称赞和劝后主重用他们的言语,则表现出武侯并非嫉妒能之辈,而是希望后主知人善任,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职位上,能报效国家,使国家兴旺昌盛,这足以表现出诸葛亮对自己的国家以及君主陛下的忠诚和爱戴和他对贤能的器重,不国为他们能干就认为其会对自己的权利造成威胁。
诸葛亮被先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后,便日日夜夜为先帝奔波,建立了大小战功无数件,后来失败,刘备不幸身亡,便又竭力辅佐后主刘禅,一心想着兴复汉室,可终未如愿,正所谓出师未始身先死。
诸葛亮值得我们尊敬。
读出师表有感2
《出师表》从古至今可以说是所有的忠臣的典范,也是诸葛亮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读整篇出师表,最大的体会就是诸葛亮的深思熟虑以及心思缜密了。在整个的出师表当中,诸葛亮就像是一位绅士的英国管家一样,将所有的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一个详细的列表。
而且,在这个列表当中,也是充当了一个闹钟的作用,将所有的能够想到的都挥洒其中。但是,虽然一切的安排都是如此的缜密,最终的阿斗还是没能够像预期的那样获得最后的胜利。其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恰恰就是诸葛亮的这一份缜密的心思。
因为,在整个的过程当中,诸葛亮都没有将阿斗视作一个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对象。而是像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一样手把手地教导着阿斗该怎么办。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阿斗并没有任何的危机处理能力。对于诸葛亮提及的情况可能能够按照预先的计划逐步实行,但是一旦出现了计划之外的情况,整个的进程就完全被打破了。
所以说,诸葛亮确实是一位大忠臣,但是却不是一位很好的教导者。他有着无人能及的智慧,但是他的智慧只是在于本身的行动当中。所以说,忠臣虽然是最大的智者,但是不一定是最佳的导师。从的观点来看,执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现在广泛接受的灵活教学。但是,诸葛亮显然在这方面是不合格的,所以,这位大忠臣最终也还是回天乏力。
读出师表有感3
读罢《出师表》,细细品味,我不由感到心潮涌动。诸葛亮那一腔爱国热血和一颗爱国之心把我深深感动。
蜀汉国力贫弱,后主昏庸,北方未定,汉室未兴,可谓内外交困,忧患深重。此种情势,要想实现先帝之遗愿,匡复汉室,何其困难,这位两朝老臣心里不可能不清楚。那么,是什么支撑着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是忠诚,是他对蜀汉政权的赤胆忠诚。
《说文》有云:“忠,敬也。尽心曰忠”.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忧国忧民,日理万机。他对蜀汉政权无比忠诚,并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他“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他“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他还要“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心怀崇高的使命感, 把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尽心竭力,勇于承担。这不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固有的崇高气节吗?
回顾中国历史,忠诚美德久远传唱。屈原悲愤交加,自投汨罗江,是忠诚;“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是忠诚;苏武杖节牧羊,是忠诚;赵子龙乱军救孤,是忠诚;魏征直言进谏,是忠诚;杨家将血染疆场,是忠诚;岳飞背上的“精忠报国”,是忠诚;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尽管历史上的忠诚可能会带有某种局限,但忠诚的精神却一直为人们所传扬。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倒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忠诚的篇章。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他们用共产党人的坚毅和刚强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忠诚没有惊天动地的炮火,没有铁骨铮铮的誓言,只有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试问,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忠诚更伟大更崇高呢?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民族腾飞的重任。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享受多了,精神追求却少了,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丧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要有利可图,还讲什么忠诚。这些人看重的是物质,是金钱。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
忠诚,自古就是一种美德,流逝的岁月、历史的车轮不但没有销蚀它的光芒,相反已经将它打磨的更加光焰夺目。诸葛亮也不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象征,是“鞠躬尽瘁”的象征,是忠诚的象征,是华夏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出师表》是他对蜀汉政权竭尽忠诚的表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肝胆热血在“报先帝”、“忠陛下”的道路上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五丈原”令多少英雄落泪伤悲。
忠诚是用青春兑现的诺言,忠诚是用生命履行的责任。让我们做一个忠诚的人,一个忠于感情和事业的人,一个忠于国家和人民的人。
第三篇:读出师表有感
读《出师表》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谈一谈我学习《出师表》的体会。
每次读《出师表》总是感慨颇多,文中许多观点,至今仍有许多深刻教育意义。字里行间,通篇凝聚着诸葛亮忠贞体国、励精图治、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现了他北定中原、谋求统一的坚定信念,言出肺腑,情真意切,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总是被诸葛亮的那腔爱国热血和一颗爱国之心所深深感动。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肩负丞相之任、深怀托孤之情和忧虑国事之心,表达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忠诚,并以此来感动群臣,激发后主,报答先帝之殊遇,完成先帝之遗愿。其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读罢,不由让人心潮涌动。而此时的蜀汉,国力贫弱,后主昏庸,北方未定,汉室未兴,可谓内外交困,忧患深重。此种情势,要想实现先帝之遗愿,匡复汉室,何其困难,但这位老臣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觉得就是他的赤胆忠诚、勇于担当促使他下如此大的决心。忠诚,往往是民族气节的表现。回顾中国历史,忠诚美德久远传唱。屈原悲愤交加,自投汨罗,是忠诚;;魏征直言进谏,是忠诚;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忠诚。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倒下了,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忠诚的篇章。和平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张云泉……他们用共产党人的坚毅和刚强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使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忠诚没有惊天动地的炮火,没有铁骨铮铮的誓言,只有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平凡工作。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尤其我们组工干部,一言一行都是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种导向,更需要我们做一个忠诚于党的人,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有忠诚的红心。这是对党和事业的无比热爱,是忠于组织的信仰,也是一种信念、一种态度。我们要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对党的决议坚决执行。要有维护组织荣誉的信念,立党为公的情怀,埋头奋进的执着。成为一个组织放心的人。
二是要有干净的底气。要给自己划定“高压线”、常敲“警示钟”,这样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作为组工干部,绝不能因为别人高看一眼、抬举一点,就认为自己有权,就忘乎所以。要懂政策、讲规距、守纪律,小节紧守、大节不亏。成为一个清廉自守的人。
三是要有过硬的本领。作为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必须业务过硬。认识到学习是提高素质能力和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做到勤学善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时积极了解大局、服务大局,找准自身定位,找准工作结合点、关键点和着力点。成为一个有水平、有能力的人。
四是要有不懈怠的作风。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带头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组织工作无小事,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一丝不苟。树立“干则必成”的决心,对自己的工作一抓到底,做到抓一件、成一件,抓而有效。成为一个埋头做事的人。
我的体会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第四篇:读书,读出自我
读书,读出自我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人,不能离开书,更不能离开读书。
有书陪伴的日子,你感到乏味?感到无趣?还是精神振奋?我想,棉对书籍的我们,应该好好去读一读,好好的品位书中所含的韵味、真理„„对于渴求知识的目光,面对书籍,一定是如饥似渴的。读书,能使我们心情愉悦,给生活增添光彩,给智慧插上翅膀。
当你心情低落时,为何不打开久违的书本,让它来安抚你弱小的身躯,让它来慰问你失落的心灵,让它来包扎你受伤的伤口,当真正感觉到书中的快乐时,你的伤口,即将愈合,留下完美的弧线,不会煞它风景。这是你莫大的快乐。
当你感到生活十分乏味时,为何不打开你久违的书本,重新拾起心灵的空白;重新拾起做人的快乐,重新拾起生活的光芒。让读书来填充你心灵的空白,让读书来寻找你做人的快乐;让读书来放射你生活的光芒。当读书的光芒真正照射着你的心时,这是你莫大的快乐。
当你感觉智力低下时,为何不打开你久违的书本。在读书中,打开智慧的钥匙,打开科技的大门,打开生活的道路,为你的智慧插上一双翅膀,让它高飞,那时的你,找到了智慧的药方,这是你莫大的快乐。
打开心情之站,生活之门,智慧之窗,让你自己,投身于读书中,读出自我。朋友们,去读书吧!
六年级:1240755349
第五篇:关相信未来有感
观后感
金光灿烂,收获的季节,我迎来了我的大学生活,军训过后开课的第二周的心理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一段俞敏洪在圆明园的演讲,让我感触颇深。
当时我就有了不少感触,回到寝室,我又仔细地观看了一遍。俞敏洪老师的话语一句句地触动着我的心。“走进大学只是一次生命的真正开始”,没错,回想起自己的高中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为的就是能够考一个理想的大学。然而,缺少了与同学的交流,对社会一无所知。但是进入大学后,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会,院团委,青协开始了纳新活动,班里很多同学都积极报名参加,我也报了名,我认为上大学出了念好书之外就是要锻炼自己的能力。
俞敏洪老师说,每个人一辈子的历史,它可以是光荣的,也可以是耻辱的;它可以是失败的,也可以是成功的。你想变得成功,你想变得光荣,不在于外在的任何条件,而在于你自身。不在于说你本身现在是什么地位,而在于一辈子你到底具备什么样的梦想。所以我给自己立了几个小目标,来完成我心中的渴望,我的梦想,我也可以和马丁·路德金一样对大家说出I have a dream.人会因梦想而伟大,因梦想而奋进。虽然我没有考入清华,北大的那样名牌大学,但是我相信俞敏洪老师说的话,因为如果我们不努力、不奋斗,就不可能走进大学。但是,走进大学,只是一次生命真正的开始。高中曾经奋斗过,努力过。但是以前的都过去了,我要把握现在,未来是不可预知的,只有继续努力我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就像俞敏洪老师说的那样。假如我们能活到100岁,那我还有80年的事要做。我现在已经比别的同学差得很远,我未来到底怎么样才能改善?人最重要的是志向,是内心的渴望,而不是外在的条件。从外在条件来说,我们人一辈子,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不平等的,生而不平等,这是一个事实。我没有一个“好”爸爸,只有经过我自己的努力,我才能改善未来,得到我想要的未来。,我们人的一辈子的奋斗过程,就是不断地去使自己有能力获取更大的资源、实现更大的梦想,并且回过头来把这种资源贡献给社会的过程。因为我们这些人的起点并不比你更高,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应该比你更低。人生一辈子不是百米赛跑,如果百米赛跑早跑一秒钟或者晚跑一秒钟,你可能就会晚到一秒钟或者早到一秒钟。人生走的是无穷无尽的马拉松,马拉松不需要去计较你的起点是落后了还是站在第一名,马拉松计较的是你到底能够走多远,到底能够坚持走多久。如果说你能坚持走出足够的距离,哪怕你放慢一点儿速度,只要前进的方向是清晰的,未来你就能走出别人所没有走出来的距离,你就能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风景。我们不要像圆明园一样,最后自己被倒成一片废墟,而自己的生命回顾起来也是一片废墟。现在趁着我们还很年轻,趁着我们还有理想,趁着我们还有激情,就应该让生命进一步地前行,让生命进一步地发出光彩和热。
一个人可以过贫困的生活,一个人可以过孤独的生活,但是一个人不能过内心没有火焰的生活,一个人不能过内心没有渴望和向往的生活。这些渴望和向往,不是指你每天渴望吃一顿饭,不是说你每天渴望喝两瓶啤酒,不是说渴望每天要交几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尽管你可以有这些渴望,但是所有这些渴望应该放在你更大的渴望之上。这份渴望,就是渴望自己能够变得伟大,渴望自己能够变得成功,渴望自己能够变得有影响力,渴望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养活家庭,渴望自己为这个社会做贡献。这种渴望是你走向未来的强大动力。一个人就像一个植物一样,如果内心没有长大的种子,你永远长不大。这是俞敏洪老师在中央电视台
说过的著名的树和草的比喻。如果你内心只是草的种子,你就是草;如果你内心是树的种子,你必然会长成树。在人的心里,树的种子和草的种子是可以变换的,不像自然界,让松树的种子变成杨树是不太容易的,让草的种子变成松树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是可变的,人的改变往往是一瞬间的事情。只要你内心想要把自己变得崇高、变得伟大,你就能改变。所以,我们都要做到一点,就是要有一个渴望自己成长的种子。
人要有一个向往。一个梦想可以催生你的一片生命,我们的未来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们现在不要想我到底有没有能力。俞敏洪老师有一句话,叫做不要用你的现在去判断你的未来,因为你的未来不可判断,你要去努力。是啊,我们的未来不可预知不可判断,只要我们的心变了,我们的世界就会改变,所以我们的命运改变了。我觉得努力加勤奋和正确的志向和目标,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唯一道路。俞敏洪老师还谈到了读书,交友和谈恋爱,这些都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大学生活元素,读书一定要读好书,交友一定要好的,因为我们能从朋友身上学到东西,谈恋爱缘分到了就行。我坚信俞敏洪老师的话,我们一定要相信,不管今天我的环境如何,不管今天我身处何地,只要我心中真正有生命热情,只要我相信我的未来总有一天会变得更加美好,只要我相信努力和奋斗的力量,我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我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