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教学实录[范文]
《简单电路》教学实录
老师开启用教师电源与电铃连接着的开关,叮铃铃……
出示媒体:圣诞树上一串串闪亮的小灯泡、迷人的霓虹灯夜景,谁愿意说说这些美丽的景色由于有了什么,才使夜色更加绚丽光彩?
师:谁能说说还有哪些物体要通电以后才能工作?我们把要通电后才能工作的机器叫做用电器。
教师准备的实验材料分给学生
师:这些材料分别是:干电池(带电池盒)、导线、开关、小灯泡(带灯头座),师:请同学把它们拿出来,仔细观察,把每个部分都看仔细,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作用是什么。比一比,看哪个组发现的最多,然后再全班交流。出示灯泡解剖图。
提示学生仔细观察灯丝的两端应接在哪里,电池有正负极,开关等。师: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点亮小灯泡呢?请你们把点亮小灯泡的方法记录下来,(最好能画图)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再实验。
师:很好!大家把小灯泡都点亮了,你们能不能点亮更多的灯泡呢?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把这些小灯泡点亮的方法中有什么共同点?
师生归纳: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发亮。象老师刚才通电后打开开关使小电铃响一样,所有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师:你们对点亮这些灯泡还有没有疑问?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灯泡为什么会有的组亮,有的组暗呢?你们有什么看法吗?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呢?各组根据你们提出的方法来检验一下吧!
教师给各组分发水彩笔、图钉、回形针、泡沫板
师:为了检查一下这节课同学们的探究活动情况,下面我们各个小组来比一比,请你们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红绿灯,看哪一组最快。制作好以后上台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一下。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⒈能够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⒉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科学知识
⒈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要素。
⒉认识一些常见的电路符号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愿意与同学一起去探讨有关电路的问题。⒉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准备:
每组提供以下材料:电池,导线,小灯泡,电池盒,灯座,开关,红绿灯(带导线的),泡沫板,图钉若干。
教学过程:
一、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
⒈教师点亮圣诞树的小灯泡,并提问:“圣诞树上的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
⒉学生发表意见。(教师随机板书电源、导线、灯泡等电路的组成要素)⒊谈话:“大家刚才都说到了电线、小灯泡等很多材料,现在老师提供给你们这些材料,你们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⒋学生活动。⒌学生交流展示。
⒍教师归纳(强调正确的连接方法,重点剖析小灯泡的内部构造,从而理解为什么导线的一端要连接在底部,一端连接在侧面)。
二、连接电路,体会开关的作用
⒈谈话:“就这样用导线将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就亮了。但是象这样一直连接着,也挺浪费的。假如能让灯泡想亮就亮,想灭就灭那就更好了,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提出安装开关),是呀,安装了开关就可以方便地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了。”
⒉认识常见的电路符号并画出简单的电路图。⒊介绍电池盒、灯座和开关,并示范连接电路。
三、连接电路,用开关分别控制红绿灯的亮灭
⒈展示一个连接好的电路,提示开关的材料运用(用回形针和图钉做开关)。⒉活动要求:做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模型,用回形针和图钉做开关,控制红绿灯的亮灭。
⒊学生设计并动手做一做。(先画出设计图再进行制作)⒋学生交流展示,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⒌总结:“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了。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喇叭或发光器会怎样呢?(学生回答:会发光或发出声音)。那么只要将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形成电流的通路,这样就可以使小灯泡发亮、喇叭有声音了。所有用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四、延伸拓展
⒈谈话:“(开灯或关灯)发现我们的教室里都是一个开关控制两盏灯的亮和灭,它是怎样连接的,你能画出电路连接图吗?如果要让灯更亮,又该怎么办呢?(时间允许可让学生进行猜测)课后来和老师交流。”
⒉结束下课。
第三篇:五年级科学《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电与磁第一课简单电路,是用电池与基本元件连接成简单电路进行电学的初始研究。本课教学活动有四个部分。
1、提供一个问题情境:装扮夜景的彩灯是怎么一个亮起来的?
2、使用电池、导线、灯泡连接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电路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发亮。
3、学生探究制作出开关并连接电路,4、师生总结收获,强调用电安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条件。
2.知道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闭合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3、能够制作简单的红绿灯模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2.能够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电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制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2.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知识教育。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特征,能够根据自己的组装图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在画图中逐渐认识电路的组成条件。
教学准备: 导线、电池、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盒、开关(塑料泡沫、回形针、图钉)小喇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口述:我们许多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现在老师和大家一同欣赏美丽的夜景(播放图片)。大家想一想是什么把漆黑的夜装扮的如此美丽呢?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引入课题并板书:简单电路)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简单电路
1、了解简单电路的构成。
提问:你知道接亮小电珠需要哪些材料?
一个简单电路由电池、导线、小电珠组成,我们就一起来观察这些材料。课件逐一演示介绍电池、导线和小电珠。
电池:是给小电珠供电的,它有正极(+)和负极(-)两端。
导线:它外表有一层橡胶外皮,中间是铜芯,使用时要把外面的橡胶剥去,它靠中间的铜芯传送电池的电。
小电珠:从外表看不到它里面的构造,如果把它剖开会看到里面的灯丝连接着上、下两个接触点。如果有电流过灯丝,小电珠就发亮了。有了这些材料,我们就可以来做一项实践活动,请看实验要求。
(二)、实践活动
(一)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1)、每组用一节电池,一个小电珠和几根导线,把小电珠接亮。(2)、画出电路图(活动记录)
2、学生实验活动。
3、全班交流。(请接亮小电珠的同学说说是怎么连接的。)
4、归纳方法课件出示连接方法:连接小电珠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小电珠才会发亮。
5、认识其他电器、电路连接方法:
除了小电珠外,我们家里还有许多用电器,例如:小喇叭、小电机等,他们是怎样连接的呢!
6、拓展活动
①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在刚才接亮小电珠的电路中,如果换掉小电珠,给你一个喇叭,你会把它接到电路中,使小喇叭发出声音吗?
②学生实验活动。(p31)③汇报活动结果。说说你是怎样连接的?
它的连接和小电珠的连接电路相同吗?
④课件出示小结:其它用电器的电路连接和小电珠是一样。
(三)、认识开关的作用 实践活动
(二)1、制作简单开关
(1)、提问:你有办法让小灯泡熄灭吗?
当学生提出,把导线断开,用开关等方法后,老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开关呢?先把导线断开,让小小灯泡熄灭。
下面老师介绍制作简易开关的方法,认真看清制作过程,待会我们要学着做哦!(2)、教师演示制作开关过程。用一块木板,两枚图钉,两根导线,做一个开关。(3)、学生制作并连接。(p31)
2、课件演示实验要求:
(1)、制作一个开关,把小喇叭换成小电珠,把开关接入电路中,并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2)、画出电路图。
3、学生实验并画图。
4、请你说开关有什么作用?
小结:开关能方便地控制小电珠的亮与灭。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简单电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复杂的电路,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家中的电路的连接等,今天我们研究简单电路时,能不能接插座中的电?为什么? 课件出示:用电小常识
三、拓展新知,课件延伸 实践活动
(三):
请大家看课本32页,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比一比谁制作的好!
第四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的电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通过连接电路,知道一个连通的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能够根据简单电路的原理,连接其它的小电器。并理解电路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装置。
4、意识到在做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不能从插座接电。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发给学生灯泡、电池、导线)
1、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张照片,认识它吗?(出示手电筒图片)
2、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3、为什么可以照明呢?
(二)新授 探究小灯泡亮的方法
1、手电筒里面有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灯泡、导线、电池、并贴出相应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通过电池、灯泡和导线等来了解简单电路(板书课题——简单电路)
4、你对灯泡有哪些了解?(让学生明白灯泡外面的两个有金属的地方是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即可)观察一下它有没有特别的地方?
5、你对电池有哪些了解?(说出电池有正极和负极即可)
6、你想利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7、看谁最先使灯泡亮起来,并且把亮的这种方法画在这张
纸上,这个小组就可派一个代表,利用我给你准备的灯泡和电池模型,(边说边贴模型)把这组的好方法展现在黑板上。方法可不止一种,简单的亮起来并不足以证明自己的智慧,看谁的方法多,有一种就上来一种,怎么样?
8、在实验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9、现在开始实验。
10、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方法?(这种亮吗?这种呢?)(有争议的请一组学生验证,只留能亮的方法,并且把重复的擦掉)
11、黑板上看似不同的接法,灯泡都能亮起来,说明他们肯定有共同点,到底是什么呢?一个一个观察。(必须有灯泡、电池、导线)
(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必须用上。)打比方,假如我左手拇指和小指代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右手的拇指和小指代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应该怎么连灯泡才亮?这四个点必须依次连接。
10、再观察连起来的导线有什么特点。(教师可领学生一个一个观察,通过手势暗示)
(形成环状也可以说形成一个圈,)
我们把这样形成一个圈或者说形成一个环状的电路叫做闭合回路,你看这些电路是不是每个地方都没有断开的地方?
13、(略讲)从导线的连接看感觉在灯泡这个位置是断开的,如果我们把灯泡解剖开,观察它的内部,金属架一端连着灯丝,另外两端连着外面的两个连接点。所以形成一个闭合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10、刚才我们成功的探究了灯泡亮起来的秘诀,但是,你看,要是手轻轻一松开,灯就灭了,非常不方便,1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我们的双手解放出来,我给大家介绍两种工具(边说边贴模型)
12、怎么连才能形成闭合的通路呢?(从电池的正极出发,连到灯泡的一个链接线柱,再把另一个连线柱和电池负极相连,也就是使它们的每一个连接点顺次连接)(让两到三个学生说连接方法)
13、现在双手能解放出来了,很轻松,但是这样连接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引出开关)贴出开关的模型。
14、(学生试验二)怎样把开关连入电路中,才能使它发挥作用?(一个学生说方法)
你会了吗?试试看,边连边说方法。
三、总结 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知道了点亮小灯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必须要有小灯泡、导线、电池、开关
2、必须是闭合的回路)
四、拓展
1、要是我把用电器换成小风扇,小喇叭你会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让它们也工作起来吗?(出示小喇叭和风扇的图片)就象这个这样工作。(出示小风扇)
2、这些材料在简单电路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说出电池有提供能量、导线传输能量、开关有控制能量、灯泡有转换能量相近的作用即可)
1、简单电路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三)情感目标: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
(一)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二)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
(一)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二)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
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二)学生准备:
大号电池(学生每人自带一节)、尺、笔。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是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二)新课课题:
1、简单电路
(三)思考问题: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1.5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四)认识实验电路中的构件:P30
1、电源(大号电池1.5伏,凸起的一端是正极,用“十”表示,另一端(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是负极,用“一”表示)。
2、导线(有铜芯、铝芯,外面有绝缘层)。
3、开关(单联、双联)。
4、小灯泡(有1.5伏、2.5伏、4.5伏等多种,一般选用2.5伏).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五)实验操作一:P31(1)使小灯泡亮起来。
(2)使小电机转起来。
(3)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六)实验操作二:P31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七)实验操作三:P32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八)本课小结:
简单电路是由:
1、电源(电池),2、导线,3、开关,4、小灯泡(小电珠)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
1、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
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
六、实验操作三
一、预期学习结果
1、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术语准确描述简单电路的连接原理。
认真倾听别人对简单电路的连接的分析与解释,对科学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2、科学知识
能根据所连的基本电路,画出电路图。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利用开关控制电流。知道电路畅通性的作用,解释电路畅通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电路知识解释家庭断电现象。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难点:画简单的电路图。教师准备
电池、导线、小电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兴趣引入
师:出示圣诞树,然后再使圣诞树上的小灯泡亮起来,灯光闪烁,光彩夺目。提出问题:圣诞树上的小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吗?
(这一提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由此引入课题。)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很是聪明,能解释小灯泡亮起来的原因。可是这里面有关于“简单电路”的科学你们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简单电路”
2、板书:
1、简单电路
二、动手操作、探究,发现新知识。
1、认识电路中的构件:
同学们想一想,在简单电路中哪些材料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简单电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为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基础。)
学生回答(电池、电线、小灯泡、开关等)
师:同学们能说出这么多的材料来,可见同学们对关于电的知识知道许多。现在老师只给你准备了以下几种材料,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然后再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进行活动。
3、老师参与同学的活动,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4、小组进行汇报。
师:连接成功的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结合你小组所画的电路图说给同学们听。
连接不成功的小组你是怎样做的,请同学来帮他们找出原因,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汇报中的强调性的提问,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灯泡不亮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如何来解决这一问题。使那些明白这一知识点的同学有一种光荣感,同时也加深了他们的记忆。对于不明白的同学,让他们认真的去倾听别的同学成功的做法与想法,找出病因。同时向别人学习那种认真思考问题的好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另外,在同学的讲解中让学生学会画简单的电路连接图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连接不成功的小组改进连接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
5小结:同学们在活动中,能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使小灯泡亮起来。小灯泡能亮起来是因为我们连接的简单电路是一个电流的通路。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的电流只有通过小灯泡以后再流向负极,小灯泡才会亮起来。所有的电器的电路连接方式都是这样的。
三、拓展应用
1、如果将小灯泡换成别的用电器你会连接吗?
(这是一种激励性的提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将所学到的新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用来解决其它的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的爱科学的性趣。)
(1)、出示一个小喇叭,替换电路中的小灯泡让学生重新连接电(2)、让学生尝试用开关来控制电路中的小电珠或是其它的用电器。
2、挑战自我:
课后,按书中32页的线路图自己制作一个红绿灯。
(总结:本课知识对于小学学生来说是一个盲点,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电学的知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递进式的,阶梯的教学方法。首先设疑“圣诞树上的灯泡为什么会亮起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简单电路中的最基本的材料有“电池、小灯泡、电线”等。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这些材料连接起来。这样很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环节,连接简单电路。同时要求学生在连接完后,用图将连接方法画出来。这样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为解决教学的难点做好了准备。当然,学生是不可能将线路图完整地画出来的,这一问题可以在学生汇报时。结合学生的线路图来补充完整,并强调画线图时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难点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小结时,老师点明小灯泡会亮起来是因为在简单电路中我们所要连接的是一个电流的通路,只有在通路的情况下小灯泡才会亮起来,电路不通小灯泡是不会亮的。所有的用电器的连接都是这个道理。
连接简单电路在本课中是一个基本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了基本内容以后还要给予巩固,加深记忆,因此,我又提出将小灯泡换成其它的用电器你也会连接吗?让学生结合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生熟,在本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易过多,过于烦锁。我只在课堂中提出3个主要的问题。在第2个问题中学生对于简单电路中的材料认识上,没有让学生充分的分析各种材料的特征,所以学生在连接电路时才会出现有的同学连接小灯泡时没有准确的将正负两极接在小灯泡的正负极的接触点上,才会导致小灯泡不亮这一现象。我力争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使我的课堂提问更准确,更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第五篇: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蒸发》教学实录
《蒸发》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如何做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会用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
2.观察蒸发现象、感受蒸发要从周围吸热;通过实验总结影响蒸发的因素。
3.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蒸发现象及蒸发吸收热量,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三、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准备实验器材。
学生:观看教师准备的课前预习课件,回答问题,为上课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课内探究)
(一)展示任务导新课: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观看了《蒸发》预习课件,那么请大家拿出任务单,把你的成果展示一下吧。
学生展示任务单,并回答任务单上的问题:
生1:课件中观察的这种生活现象叫蒸发。水慢慢跑到空中变成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师:非常善于观察生活,像这样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就叫做蒸发。
使随手板书:水
→
水蒸气 生2: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天,这种现象都会发生,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
师: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的确是这样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生3:根据课件上的视频和我的生活经验,我觉得蒸发会吸收身体的热量。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精彩,看来同学们课下预习的非常充分。
(二)师生互动学新知:
1.证明蒸发吸收热量。
师:那你想不想体会一下蒸发? 生:想。
师将水涂抹在部分学生的手背上。师: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纷纷回答:凉凉的。
师:看来水的蒸发的确是吸收了你身体的热量,那同学们想不想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实验材料来证明一下呢?
生集体答:想。
那么请大家小组内讨论怎样设计实验。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师:那个小组来汇报?
生:温度计蘸上水,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如果下降说明蒸发吸收热量。师:哦,这个设计不错,不过温度计上的水很少,会很快蒸发干了,怎么办?
生:用棉布包裹起来,再蘸水这样就能保持水持续蒸发。师:大家觉得这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也觉得他们设计的非常合理,那么,大家抓紧时间做实验吧,看那个小组最先填好实验报告单。
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我看大部分小组已经做完实验,哪个小组汇报一下? 生:开始温度计是17摄氏度,1分钟后为变成了15摄氏度,2分钟后变成了13摄氏度,3分钟后是12摄氏度。说明水蒸发吸收热量。
师:你们的实验非常标准,充分证明了蒸发吸收热量。其余组汇报,结果差不多。2.探究蒸发的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师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大家好”让学生观察有什么变化? 师:今天老师写字时用水太多,为了不影响同学们上课必须让水尽快的蒸发,我应该怎么办?
生回答:用嘴吹;用手摊开;用电吹风吹;用酒精灯烤。教师板书:
吹
烤
摊开 师:大家想的办法还真不少,但是你们想的办法有没有效果呢?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实验一起探究一下吧。
(设计意图: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宗旨是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会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是关键。玩是孩子最常干,并且是最乐意干的事情,这时孩子的注意力最集中,印象最深刻。所以教会孩子在玩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实验前我们要先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找出实验注意事项。
教师根据学案内容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准备。(因为实验比较多,教师控制每三组验证同一个因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一组:我们用电风扇扇,发现扇的水滴比不吹气的水滴蒸发的快。二组:我们发现用酒精灯加热的蒸发皿里的水比放在一边的蒸发得快很多。
三组:我们把一滴水在玻璃片上摊开,发现摊开的水滴比不摊开的蒸发快。
师随机板书:空气流动速度
温度
液体表面积
(设计意图:液体蒸发快慢的探究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在预习课件中,教师先让学生从解决晾衣服的实际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的猜想和实验步骤的设计有所依据,帮助学生更快地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探究实验是可以利用身边任何可以利用的物品来探究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内的特定器材。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探究科学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探究了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请同学说出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加快蒸发的事例?
学生回答。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海边晒盐”、“狗唾液蒸发散热”、“新疆的坎儿井”、“喷灌”四幅图片来拓展孩子视野,教育孩子节约用水,保护地球。
(四)拓展提升:课下请同学们以“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为主题做一个调查,可以制成手抄报,也可以写调查报告。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利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回忆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通过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疑问?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随机评价。
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又产生了许多新的疑问,课下可以利用本节课学习的实验探究方法,利用你身边的生活物品来继续探究你的疑问,相信你会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