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词语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词语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海通乡两门中学 赵静
词语教学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 法理解词语,及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一.从依稀中过渡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他们理解得很 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二.在比较中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 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意会词义。例如《小摄影师》中“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一句,其中的“突然”是只表示在原有事件的发生过程中,插入对另一事件的叙述,而“突然,校男孩王地上一坐,哭了起来”一句中的“突然 ”则是表示事情发生的意外及与原有事件的极其冲突。
三.在换位间会意
阅读时,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 语言的独到功夫。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落叶在林间飞舞”一句的“飞舞”,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 进行换词训练。学生把“飞舞”换成“飘落”,然后通过比较,并联系上下文深究词义,知道“飞舞”的落叶 除了有“飘落”的意思外,还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飘悠悠的姿态,从中体会作者用“飞舞”的特别含义 ;知道有些词既有近义的特点,更有程度深浅之分。通过这种换词练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准确用词的高 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到文章显得生动、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四.从视觉中感知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例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写石头将人遮得“严严实实”一 句中的“严严实实”,教师可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理解词义。指名让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小桌子搬上来,其他学生仔细观察表演的同学在桌子和讲台后被遮挡面积的变化。当学生看到遮挡面逐渐增大的情景时,教师稍加点拨,学生马上就会领悟到“严严实实”就是“完全看不见了”的意思。
五.在形体中诠释
比动作也是一种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动作的句子,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比动 作让学生领会动词的意思。例如《爬天都峰》一文,在描写我爬天都峰的情景时,作者运用了一连串词语 :奋力、爬、攀着、手脚并用。这些动词把“我”爬天都峰的努力劲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教学 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想象,比一比“爬、奋力爬、手脚并用向上爬”的动作,做一做这些动作。学生就不难领会爬山时的艰难与爬上峰顶后欢乐的心情,而课文描绘的情景也就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脑海中。
六.借媒介来升华
使用现代化电教媒体,可以将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直观地再现在学生眼前,便于他们准确地理解。如《赵州桥》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教学时,教师可用 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互相缠绕”、“互相抵着”、“遥望” 等词语的意思。
录像的使用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境观,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 心。教学实践证明,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优化释词过程的重要途径。
词语的理解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来实现,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是为了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 用词的,为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打下基础。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已有十多年,深深体会出这门学科的一些特别之处,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学生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个班级,同学们大多来自农村,只有个别来自城市,受周边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有的学生很早就接触了计算机,对常用操作掌握得很熟练,但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要改变这种参差不齐的状况,就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否则在课堂上容易出现学优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也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于是,我采取了“培养小老师”的方法,即在课堂上发现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对于正确操作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提供和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们展示,在达到一定的能力之后,任命他们作为“小老师”去辅导那些后进生或学困生,这样教师就可以抽出时间有重点的辅导学生一些疑难问题。而作为“小老师”的同学,积极性得到了鼓舞,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强化。现在,同学们已经把能当上“小老师”看做是一种荣誉,听起课来更加认真,参与活动也更积极,并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最终做到了让每个同学都“吃得饱”、“吃得了”。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所有学生都得到了关注和发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这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所以,一味的讲授原理和基本操作,时间长了,学生们会觉得乏味。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就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方法一: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努力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任务,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设计任务。如在文字处理(Word)模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节日,让学生设计制作各种节日贺卡,并且精心挑选其中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或进行赏析。这样的任务设计,正切合了学生创造需求,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设自己的作品。
方法二:可以利用创设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时的创设学习情境,或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情感因素,就能让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对课程产生兴趣。比如,在讲解“图像效果处理”时,我先给学生们放了一段视频,主题叫做“生活印记”。从学生熟悉的美容广告到减肥广告,从普通照片到艺术照片,从普通图画到精美的艺术画,让学生体验图像处理的效果,给人视觉感官上带来的冲击,明白图像效果处理的意义。这段视频虽然不是很长,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却很浓,随后我布置了学习任务,要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竞赛,学生们争先恐后的进入了学习状态。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的。
方法三:可以利用任务趣味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机课中,把学习任务游戏化,可以大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单调的训练变得丰富多彩。键盘和鼠标,作为常用的输入设备,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灵活使
用,在训练课上,我利用“金山打字通”练习软件中的“大鱼吃小鱼”和“青蛙过河”这两款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熟悉了这两种设备的使用,还引入比赛机制,看谁的成绩好,比如学生们在玩“青蛙过河”时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好指法,于是就主动找老师指导正确的指法,以便打得又对又快。在玩“大鱼吃小鱼”时,也会发现随着鼠标使用的越发熟练,自己这条鱼就会越长越大,而且本领越来越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们再玩这些游戏,就感到轻松自如多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又促进了学生自觉训练计算机技能。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使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第三篇: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讨
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讨
摘 要:高中数学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理念的转变,是转变教学方法的前提,教师自身素质是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否施行的保障。教师必须准确定位自己和学生。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结构能否优化,关键在于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享受课堂,而非应付课堂。只有实现这种转变,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思想观念;自身素质;挖掘教材;课堂结构
教学方法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不同教育形势下,对教学方法也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不少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甚至陈旧。比如一味追求课堂容量,一味要求学生训练。这不仅耗费了自己的大量精力,也使学生疲于奔命,淹没在题海之中。显然,在当前形势下,这种课堂已经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必须转变理念,领会新课标标准的精神,是当务之急。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教学留下了自主创新的空间,而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深入挖掘教材精神,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环境与条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学习基础进行科学的培养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尽快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不仅在理论上更加与国际中学数学教育接轨,而且教学理念更先进、课程设计更科学,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大面积推进,这就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落实,对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头等大事,必须下大力气去认真学习,努力探索,要多关注学生的 “ 学 ”,打破以往。的 “ 以学科为中心 ” 的传统理念。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能力、责任心等要求甚高教师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 “。教师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 ?
(1)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当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学习成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在新形势下,”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2)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竞争本是促进教师积极工作的动力,但过度竞争不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不利于教师间民主气氛的形成和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新课改专题研究活动,加强合作与交流,借助集体的智慧来提高自身素质。
(3)尊重学生,开发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尊重学生的人格,宽容对待学生一切合理的挫折和失败,注意发现和肯定学生在失败的学习创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造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量呵护学生的灵感。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能成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学生的错误和优点一样都是珍贵的教学资源,都应得到正确的开发和利用。
三、深入挖掘教材,不同课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在内容和形式上作了重大改革,大量传统的封闭性、定向性问题转变成探索性的问题,很多问题的条件、结论、思路等大都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没有标准的答案,往往还联系广泛的现实生活,这对教师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应花大力气钻研教材,只有教师对教材研究得深透,探索得深透,才有可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探索。同时,教学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努力探索出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不同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避免单一的教学模式。如概念课就不应有太多表演和太多花样的活动,否则学生看到的都是老师的表演,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多数可采用讲授法 ; 如活动课就应该让学生动手实验或操作,不宜单凭老师的口头讲解,要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和接受新知识 ; 另外,对于论证课,不仅要让学生体验公式产生的过程,还要讲究逻辑推理,两者都不可欠缺,因此,其教法应拟从特殊到一般,要防止片面地强调 “ 回到定理、公式的原始发现与发生的过程 ”,忽视知识的连贯性 ; 对于比较单调、学生感到枯燥的内容,可采取故事引入或竞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定要防止单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设置,忽视对知识的教学。
四、优化课堂结构
(1)提高课堂效率。数学的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新授、巩固、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恰当地将它们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出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在设计课堂层次时,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统一,学生在获取初步的知识后,教师要让其自主练习,领会加深。其次,课堂教学层次要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要保证讲清重点,解决难点,有详有略,这样,课堂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重视学生自己的 “ 讲、演、练 ”。一般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教师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地让学生 “ 讲 ”(口头回答问题)、“ 演 ”(书面或板书回答问题)、“ 练 ”(思考问题与动手练习),使学生在认识和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真正转变为自己的东西,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
总之,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标的理念,都对教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教师不断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出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认真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有效活动,处理好师生情感的和谐交流,处理好主观意志与客观条件的高度和谐,就一定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四篇: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
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
实践表明,要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激励办法。
一、信任激励
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语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二、尊重激励
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同志、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有成就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总是说:“ΧΧΧ,这个问题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一个“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请”出效率来。
三、帮助激励
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如我在教《春雨》时,提出当堂背诵全文的目标,在目标达成验收中有两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没有会背,我就帮他们找到了原因,指导他们背诵本文的方法,使他们当堂完成了背诵任务。从此,这两位学生的课堂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加了。
四、赏识激励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的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并予以赞赏,让瓦拉赫学化学,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它启示我们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朝着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标努力,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第五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听力教学方法策略及在课堂中的运用》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听力教学方法策略及在课堂中的运用》
怎样训练学生的听力成了值得讨论的问题。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倾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因此,研究 这些听力策略,对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和训练效果会有重要的启示。目前的学习条件 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接触英语口语的机会还很有限。因此,我们需要开设听力课或安排听 力练习,增加学生接触活的语言的机会,指导和帮助他们熟悉英语口语的形式,学会“听”英语,达到用英语 交际的目的。而能否恰当地运用听力策略来指导课堂教学,则是关系到听力训练成败的重要问题。
如今教学的中心日益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种 教学中心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且也能引发教师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使课堂上的听力活动 更接近于现实生活?
首先要通过《英语(新目标)》中划分难度等级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能力并在听各种类型的人说话时获得自信。其次,是把握听力方法策略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
在听力训练中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
1、为把握整体意思的听,2、为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
3、为学习所听内容而进行的精听。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 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三种策略对听力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教材的难度和教学的目标灵活选用。既可 采用其中的一种,也可将三种结合起来使用。决定选用策略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使他们 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听。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感受,他们便会对听产生兴趣。在任务型听力中,学生听的是各种真实场景中的自然对话,超出了为了学语言自身而编造内容。例如,学生可能听到一段新闻报道,然后辨别出构成新闻的主题。他们也可能听到一段对话,来判断说话者是好友、家庭成员,还是陌生人。
如今在任务型听力中,把上述三种策略溶入有两种理解听力材料的基本方法。一种被称为自上而下处理法,即学生运用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对事物运行方式的了解和对事物状态的了解,来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另一种方法是它的补充方法——学生常常会两种方法都用——即自下而上处理法。学生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单个发音和单词上来 领会其含义 并完成听力任务。我们将谈到 听力 活动教学所涉及的步骤、调整听力练习的难度,以及如何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将生活带入教室——运用歌曲、听写和广播节目
在听力过程中,学生必须判断出说话人之间的关系是朋友、家人还是陌生人,听力材料中可能会提供一个辅助性的图画——一幅描绘参与这段谈话的人的图画。学生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他们的面部表情,他们之间的亲近程度,他们的肢体语言,比如他们是否相互触碰
等,运用这些从听力之外获得的信息,以及学生自己对世界以及人与人关系的认知。当学生这样做时,他们就是在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来完成听力任务,即理解对话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另一 种活动中,学生可能必须听出一些人物的名字,他们必须判断某个男人的名字是叫 „Bill‟ 还是„Phil‟。这时他们就不得不 仔细 倾听单个单词,以及这个人名开头的单个发音,这样才能确定名字是以/b/开头,还是以/f/开头的 'Phil'。这种做法就是自下而上处理法的例子。他们运用了一小点知识——有关语言的知识——他们仅限于内容本身去感知而完成听力任务。
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听懂英语是件很困难的事。《英语(新目标)》中的每个单元都给学生提供了许多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不仅可以听母语人士的对话录音,还可以通过听教师和同学所说的英语来练习听力。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发音体系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听力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尤其困难。
关于听力方面的困难:有的教师反映,《英语(新目标)》的练习主要为信息词,没有深化的过程,不论是笔头的还是口头的。比如说在考试中间,如果是测试细节,如填词等,学生就会感到困难。关于这方面,我也有一些建议:我们可以有范听和精听。精听就是听词汇,范听我们也有加深和拓展的练习。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听资料,要尽量真实。在听力教学当中,听的材料并不局限于前面提到的示范对话或短文,可以是围绕主题的相关内容,语言内容可以有一些变化。目的是为学习者接触更多的真实性材料,并扩大他们的语言输入。但是听力的练习不一定非常难,可以是简单的连线等等。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自上而下,即利用我们的背景知识和上下文情境来搭建含义。当我们听到 “Go to the end of the street and turn left”, 我们理解这里的 “left” 表示一个方向,而不是 “leave” 的过去式。在《英语(新目标)》中的听力练习训练学生使用这两种处理法,围绕每单元的主题逐步取得自然而然的进步。
对于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意识到他们无需理解录音中的每一个单词就能成功地完成《英语(新目标)》中的听力任务。您可以让学生解释,这正如在真实生活情景中我们的母语一样。例如,在某个嘈杂地方,我们可能听不清一段会话中的每一个词,但我们仍然能够理解对方正在告诉我们的主要意思。
在实际听力教学活动中我是这样操练的: 第一步听之前的活动。
向学生介绍在理解听力材料时所需要的语言和背景信息。您还可以问全班同学,他们认为听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单词,并把单词写到黑板上。
仔细读《学生用书》中的题目说明,并提出问题确保学生理解了他们应当如何来完成活动。例如,您可以问 “What will you write?”。如有必要,用中文提问并允许学生用中文回答。关于检查理解程度的办法。
第二步向全班播放录音两遍以上。
第一遍,只让学生听。第二遍,让学生写下他们的答案。教师可以说
“Listen again and finish your answers ”,然后根据需要重新播放若干遍。要把听力活动变得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有几种办法。例如,在学生听第一遍时,您可以告诉他们听出大意,或抓住一个特定词汇。然后让他们去完成任务。如前所述,您可以把录音播放若干遍直到所有学生都完成了这项任务。您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有关同一段录音的较简单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做《学生用书》上的题目之前先回答这些问题。
第三步做完练习后再听。
和学生们一起检查答案。提出每个问题后,停顿片刻,在叫学生单独回答之前先让同学们一起简短陈述答案。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等数名学生举起手之后再叫某个学生单独回答。
在检查答案之后如需更多的支持,可再重新播放一遍录音,在每个答案出现时暂停一下,给学生强调出来。然后最后再连贯播放一遍录音。最后与学生讨论他们在练习中所听到的内容。例如,您可以问 “Are the prices good?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对于较难的短语和句子,可以让学生随着《学生用书》后面的录音文本一起朗读,但这种做法仅限于学生们已听过数遍录音之后。最后,还可以用实物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听到的上下文意思。通过把每一项听力任务当做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处理,您可以帮助学生更放松、更成功地听懂英语。
在能力参差不齐的班级里,有几种方法可使听力练习为各层次学生所接受。首先,您可以让学生结对与搭档一起练习,把能力较弱的学生与能力较强的学生结成对子。让他们先讨论答案然后再写下来。其
次,您可以让学生在按能力划分的小组中进行练习。给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把较复杂的问题和任务交给能力较强的学生组。
第三,为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较为简单的题目,或为水平较高的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关于混合能力班级的教学的更多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开展其他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听力技能。许多同学喜爱听英文歌曲。在听歌时他们可以读出歌词,这有助于他们注意到读音和拼写的相关性。学生们可以跟着一起唱。也可以准备一个完形填空练习,把缺少了几个单词的歌词打印出来。学生听歌并填补这些缺少的单词。
听写是另一种非常有用的传统活动。选择并朗读一段由6-8个句子组成的短文,一次一个短语。学生努力写下他们所听到的内容。可以使用《学生用书》里的一段,或听写一段自己编写的文章或故事。让学生把听写出来的句子读给您听来检查正确与否,并写到黑板上让学生检查自己的作业。听写不仅练习了听力,还练习了拼写和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