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2:4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第一篇: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程标准: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国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级对立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对美国霸主地位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他们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也不断提高,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在反殖反争霸斗争中逐渐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那么其具体表现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就要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59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板书】第二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课:

一、“欧洲人的欧洲” 【板书】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形成背景(1)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

(2)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3)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 师: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原因。

师:欧洲统一思想源远流长。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这是欧洲早已存在的一种思潮。这种思潮植根于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理想,希望欧洲结束分裂,停止纷争,实现持久和平。近、现代欧洲历史上众多学者、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丘吉尔等等,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类灾难后,欧洲最终丧失了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的地位,所以,欧洲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实现一体,才能够重新走上世界政治舞台,发挥重要的作用。于是,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师:两极格局竞争中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西欧各国的国家实力日益增强,因此对美国持续不断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越加不满。加之美苏在欧洲的尖锐对峙,使得欧洲的自身安全常处于无法保障的境地。因此,要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保证自身的安全,并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各国之间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师:自身经济发展的需求。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即在于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西欧各国只有加强联合、协同利益,才能共同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才能够扭转与经济、政治大国竞争过程中的不利地位。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太大的差异,经济联系也较密切;西欧各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西欧各国都实行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

【板书】

2、欧共体成立

(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1958年,6国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三机构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

3、欧洲政治一体化

(1)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2)1973年,欧共体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3)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4)20世纪80年代后,整治联合加强

师: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又称为欧洲煤钢联营)。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也称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又称为原子能联营)。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师: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O年,法国试爆原子弹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师: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共同体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欧共体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正朝着政治一体化发展,努力在国际上步调一致,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欧共体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性质是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

师: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发展和政局的稳定,增强了同美国抗衡的力量;改善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和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板书】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战后至80年代(1)经济发展原因

①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②依赖美国 ③重视教育(2)概况

①50年代中期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④1987年,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2、20世纪80年代末

(1)问题:泡沫经济时代之后,长期低迷,出现诸多社会问题

(2)地位:世界最大债权国,世界主要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3、日本大国呼声日益强烈

师: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在日本国力逐步恢复、发展的原因和过程问题上,需要从外部和自身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师:从外因来看,最重要的外界推动力来自于美国。而美国依据自身主要目的的变化,也在不同时期调整着对日政策。第一,战后初期,美国占领下对日本进行民主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宪法,确立民主体制,推进政治民主化;进行农地改革,清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散财阀,限制过度垄断;进行劳动改革,一定程度上承认工人拥有的民主权利,调整劳资矛盾,等等。这些改革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在对日进行民主改革的同时,也实施了对日本经济的惩办和对军国主义战犯的惩办,这些措施,彻底清除了日本的封建因素,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另一方面使日本快速转向,迈进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行列:新宪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天皇主权”论,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为日本战后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民主化改变了日本固有的政治观念,对战后日本复兴的作用无法估量,使日本认识到再度崛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迅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一系列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为日本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革,日本经济的竞争性大大加强,推动了技术革命和设备投资,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二,“冷战”开始之后,由于对峙苏联的需要,特别是朝鲜战争的爆发,使得美国开始改变对日政策,由经济制裁转为经济扶持和战争时期的军需品生产基地。例如,1947年5月8日,在杜鲁门的授意下,副国务卿艾奇逊在克利夫兰演说时指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欧洲与亚洲那两个最大工厂──德国和日本的重建。”除了美国方面对日本的扶持之外,局部地区的热战也使得西方国家大力加强军备建设,这就进一步为日本扩大世界市场提供了便利条件。

师:从内因来看,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忧患意识,战后人们普遍怀有尽快使日本摆脱战败落后状态、赶上先进国家的强烈愿望。战后日本历届政府都积极干预经济活动,把迅速提高国家实力作为重要的执政目标,制定出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合乎经济发展需求的战略──政府投资、力行出口贸易、教育立国等等。日本政府整体规划和预测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具体领域和部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此外,日本从西方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政府基于自然资源匮乏,必须扩大海外市场的客观现实,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政策,产业政策由以国内为中心转向以国际通商为中心。战后日本的教育迅速发展,继明治维新之后,政府一贯非常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才的培养。战后,日本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高中升学率达到90%,大学升学率达到32%。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在美国对日政策发生转变之后,多届政府都利用美军所谓军事保护,奉行“富国轻兵”路线,即在和平宪法的名义下,把本国军费开支压缩至国民生产总值1%以内的水平上,以便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师: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起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度发展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给日本的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改变了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师: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地价与股价的暴涨,日本迎来了所谓的泡沫经济时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长期低迷,社会经济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日本的经济地位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举足轻重,其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70年代的8%,上升到1990年的14%。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它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师: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国力达到了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在经济领域内,日本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使得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近代化道路后,在世界体系中完成了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这就使得日本开始了争取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努力。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板书】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中国经济振兴过程

(1)1949年,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

(3)1957——1966年,遇到挫折,但也有发展(4)文革十年,社会主义遭受极大损失(5)1978年以后,实现改革开放

2、振兴表现

(1)综合国力增强

(2)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发展,进出口、科教文卫发展(3)2007年,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经济体

3、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在世界政治舞台起着重要作用

(2)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

师:中国经济振兴过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了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至1966年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遇到过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受到极大的损失。“文革”结束后,中国加快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1978年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师:振兴表现: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在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的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师: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板书】

四、发展中国家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诞生:1961年

(2)宗旨、原则:独立自主、非集团(3)内容:P162

2、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改变世界面貌,冲击两极格局 师:从兴起的背景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规模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美苏两极争夺“中间地带”活动的加剧,在介于两大阵营之间的第三世界国家中激发了日益强烈的非集团化倾向。一些原亚非会议的发起者和积极参与者开始酝酿发起“不结盟运动”。1956年7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总理尼赫鲁、埃及总统纳赛尔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会晤,并发表《布里俄尼声明》,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集团政策,走不结盟的道路,维护独立主权和世界和平。这一主张得到印尼总统苏加诺和加纳总理恩克鲁玛的响应和支持。于是,这些领导人开始筹划组织不结盟运动会议,并确定出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项条件──①奉行和平共处和不结盟基础上的独立政策;②支持民族解放运动;③不加入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军事集团;④不缔结以大国对抗为背景的双边军事同盟;⑤不在本国领土上为大国提供军事基地。

师:从兴起的标志、活动方式来看,不结盟运动的正式形成是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召开的,有25个国家参加的第一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作为非集团性的国际运动,不结盟运动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定期召开首脑会议和外长会议(从1970年起每3年召开一次),每届会议的东道国担任会议主席,同时也是本届运动的主席,任期至下届会议。1973年,该运动又设立由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组成的协调机构。与这种活动方式相一致,不结盟运动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每届会议通过的宣言、声明等文件所表达的共同立场上。师:从不结盟运动的目标来看,是试图在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性力量之间形成第三种非集团性的国际政治力量,以维护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并通过集体的努力制衡两极,在两极格局中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师:从1961年到1998年,不结盟运动共举行了12届首脑会议,在37年的进程中,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不断增加,从首届会议的25国发展到第十二届会议的113国。

师:从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来看,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日趋活跃,发挥了制衡两极的作用。不结盟运动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理念在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影响,它的存在和发展抑制了集团政治,缓冲了两极对抗,也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在不结盟运动旗帜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日趋活跃的重要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壮大与两个阵营的分化作为同一个历史过程一起改变了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此外,不结盟运动还致力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并要求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这些对于改革国际经济的体制弊端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师: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格局由美国控制变为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的不断崛起和中国的振兴,冲击着二战后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国际关系格局是一种不稳定、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其演变是以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的,世界多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篇: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三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程标准: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探求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导入:

师: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部中国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沾满中国人鲜血和耻辱的历史,侵略者和掠夺者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古老国家脆弱的外壳,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成了最凶狠的敌人,自明治维新制定大陆政策以来,在近代史上日本三番四次地侵略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当洋务运动初见成效的时候,日本发动了甲午战争,中国国际地位从此一落千丈。当后来民国时期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刚刚开始在经济上有所作为时,日本又给其当头一棒,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这就是抗日战争,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发生在70多年前的那一场全民族抗战。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35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三课:伟大的抗日战争。【板书】第三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师:所谓抗日战争,是指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华民族遭受了日军最残酷的蹂躏和摧残,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艰苦卓绝抗争了14年,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的事件。我们所说的所谓八年抗战用来指代抗日战争是不太贴切的抗日战争应该是以七七事变为界限,前六年后八年,前面是日本局部侵华,中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后八年是日本全面侵华,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新课: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板书】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背景:

(1)日本制定大陆政策,征服满蒙,灭亡中国,称霸世界(2)1931年经济危机

(3)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

师:首先我们来看日本侵华的背景,首先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是定的大陆政策,灭亡中国就是日本的基本国策,1927年日本就制定了征服满蒙的侵略方针。同学们看资料卡片上,这里的支那就是日本人对中国的蔑称,说要征服中国就得先征服满洲和蒙古,要征服世界就要先征服中国,要是把中国都征服了,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周围的那些印度、南洋诸国就会望风而降,称霸世界就容易了。其次1931年,日本陷入了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日本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摆脱危机,日本就首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的东北,开始了所谓的征服满蒙,灭亡中国的步伐。此外,日本还抓住了绝佳的一个有力条件,那就是中国国民政府正在倾其全力围剿红军,无暇顾及外来忧患,于是日本就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迫使几十万东北军撤入关内,东北全境沦陷,标志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也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侵华,罪行慎重,罄竹难书,我们接下来就来历数日本侵华所带来的罪行。【板书】

2、日军侵华罪行

(1)军事进攻: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

②1935年华北事变

③1937年七七事变 ④1937年八一三事变

⑤1938年攻占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2)细菌战、毒气战:731部队(3)制造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4)其他:以华治华、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师:日本侵华的罪行,首先表现是一系列的军事进攻,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炮轰中国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1935年日军发动华北事变,大批日军关东军入关,威胁华北直逼平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到宛平城搜查,其实在日军提出要搜查宛平之前,那个所谓的士兵已经归队。当日军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炮击宛平和卢沟桥,中国军民也奋起反抗,中国守军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武器先进和蓄谋已久的日军,最终北平、天津相继沦陷。1938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到十一月攻陷上海,进而进攻南京,到12月南京沦陷,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度第三次被占领,第一次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占领北京,第二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占领北京,第三次就是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南京沦陷之后,国民政府迁都到了武汉,日军又大举进攻武汉,到1938年5月武汉和广州相继失守,中国的华北、华东、华南大片领土被占领,这就是主要的军事进攻。

师:日军的其他罪行还有细菌战、毒气战,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还有扶植傀儡、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等。

师:同学们看教材上35页的插图,侵华日军细菌与毒气部队的分布图,遍布整个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各地,尤其是以东北的731部队为代表,专门研究细菌战,惨无人道地用活人做实验,仅仅在731部队,因受实验而遭残杀的中国人达三千人以上。也只有在二战时期的中国,日军对中国作战才敢使用毒气、细菌,因为中国没有,没有毒气甚至连防毒面具也没有,所以日本人才用得如此得心应手。师:日军最灭绝人性的地方就是大屠杀,所谓的大屠杀并不是对拿着武器的中国军人进行屠杀,而是对手无寸铁的中国老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惨绝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寰的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南京大屠杀,有的被枪杀、有的被刺刀杀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活烧死,手段极其残忍,中国同胞三十万人遇难。同学们看教材上日本刊登的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展开杀人比赛的报道,说两名少尉进行砍头比赛,看谁先用军刀砍掉100个中国人的脑袋,最后一人杀了106个中国人,另外一人杀了105个,但是忘了是谁先到的100,所以决定第二天重新来,看谁先杀到150人,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可谓丧心病狂。此外这两个少尉的上级,某某大尉,用自己家祖传的军刀杀了600多中国平民,并且还拍了很多照片,出版了一本书在日本进行其无耻的爱国教育,将其本人照片和这把军刀作为书的封面,后来日本投降后,在军事法庭上审问这个大尉,问题杀了多少人,他矢口否认没杀人,结果将这本书出示出来,其顿时哑口无言。除了南京大屠杀,日军还制造了无数南京大屠杀式的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师:此外,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了所谓的以华治华政策,在中国扶持了几个傀儡政权,比如说有1932年,在东北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在张家口扶持蒙奸建立了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0年在占领南京之后,扶持汪精卫建立了所谓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也就是伪国民政府,它还是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后来有西方人调侃道,中国人狡猾啊,法西斯里面一个国民政府,反法西斯同盟里面一个国民政府,两方不管谁打胜了都是战胜国,其实不然啊,汪伟政权始终只是日本的一个傀儡,与独立的中国政府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日本在沦陷区不管是不是建立了傀儡政权,都是进行赤裸裸的殖民统治,蹂躏百姓,进行经济掠夺,实行奴化教育,从就小向中国青少年灌输奴化思想,企图泯灭中国人的国家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为其统治下的顺民,后来日军还在沦陷区推行强化治安运动,采取并存、清查户口、发良民证、实行保甲连坐制度等等,残酷压迫中国人民。

师:面对毫无人性的日本人赤裸裸的侵略,中国人民没有低头,而是自始自终没有放弃对日寇的抵抗,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丝毫不变,我们接下来学习1931年至1936年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和1937年至1945年的全民族抗战。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师: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中国人民义愤填膺,吁于抗战,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下面我们就从共产党、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爱国官兵和爱国的人民群众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当时关内外抗战的兴起和高潮。

【板书】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之后发表宣言

(2)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3)国民党爱国官兵:蔡、蒋;东北军;宋哲元;冯玉祥

(4)爱国民众:罢工、募捐、抵制日货等

师:首先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一方面谴责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方面揭露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表达了全国人民正义的呼声。师:在东北,不愿做亡国权的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自发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比较出名的有爱国将领马占山,他不顾国名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率部打响了东北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第一枪,这一爱国行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到1936年,中共派遣了大批优秀的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将各路抗日武装改组成为抗日联军,东北抗日联军成为了东北地区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涌现出了杨靖宇等英雄人物。

师:在国民党方面,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侵略者,部分国民党爱国官兵也拿起武器奋起反抗,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驻守淞沪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抗日将领率领下,奋起抵抗,寸土不让,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1933年,日军进犯山海关,退回关内的东北军也极力反抗,给予日本侵略者一定的打击。二十九军的爱国将领宋哲元,率领军队阻击日本进犯长城沿线,当时正值冬天,战士们手持大刀同武器先进的日军在冰天雪地里展开肉搏战。到5月,日军越过长城,攻占了多伦,威胁察哈尔省,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这个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师:在爱国群众方面,人们采用各种方式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等等。【板书】

2、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号召停止内战和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2)青年学生:一二·九运动

(3)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杨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师:1935年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入高潮,救亡运动也扩展为全国性的运动。在中共方面,1935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这就是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以后,平津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和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师:华北事变之后,日军已经威胁到了华北地区,蒋介石却还没有意识到民主危机的严重性,还把重点放在围剿共产党方面,1936年他亲自到西安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向陕北的红军进攻。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以民族大义为先,向蒋介石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要求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爱国人士的努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张、杨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板书】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宣言》,整编全国军队。(2)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全民族抗战(1)正面战场

①淞沪会战:1937年

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②太原会战:1937年

平型关大捷 ③徐州会战:1938年

台儿庄战役

④武汉会战:1938年

武汉失守,华中、华南失陷 ⑤枣宜会战:1940年

张自忠

师: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直接威胁当国民政府的首都,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准备抗日。为了统一作战的要求,国共两党协商,在西北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由朱德、彭德怀担任正副总指挥,南方各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一个月以后按照全国统一战斗序列,八路军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上仍称作八路军。同样是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所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统一战线包括社会各界、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的人民群众,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组成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在统一战线之下,国民党和共产党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

师:在正面战场,主要由国民党组织的几次大地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等。八一三事变之后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从各地调集了四十万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激战,死伤惨重,最终淞沪会战在强大的日军攻势下最终失败了,但是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前仆后继向日本人显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也打破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师:在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在国民党的统一调度下,八路军也齐心协力,开赴山西参加会展。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胜利,它的意义不是在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就在教材上提出来,像平型关这样的战役,比其惨烈的不可胜数,但是这确实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也是同日本打仗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中国军队伤亡人数低于日本的战役,中国军队损失六百余人,歼敌千余人。但是这次会战是平型关战役胜利,会战却失败。师:1938年组织了徐州会战,由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中值得称道的是台儿庄战役,中国官兵血战台儿庄,以损失1.95万人的代价,消灭了日军一万余人,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但是这次会战也是台儿庄战役胜利,会战失败。师:正面战场消灭了大量的日军有生力量,但是还是没有能够阻止装备精良和蓄谋已久的敌人的进攻,到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日均没有能力进一步向西南地区进攻,国民政府也继续在正面战场奋战,但尚不能收复失地,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师:1940年,又组织了枣宜会战,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这就是正面战场的几次大地会战。【板书】(2)敌后战场

①洛川会议: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②陕甘宁边区成立:根据地总后方 ③百团大战:沉重打击日军

④其他: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

师: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会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开展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同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八路军在敌后,发动群众,军民配合,采取运动战、游击战方针,创造出了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粉碎了一次次敌人的大扫荡。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对日作战,称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除此之外,在反扫荡的斗争中,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攻据点、打碉堡、打击伪军等等,也表现得非常英勇。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板书】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胜利前形势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①太平洋战争爆发 ②反法西斯阵营正式成立,蒋中国战区最高统帅(2)1944年春,敌后军民局部反攻(3)中共七大

2、胜利进程

(1)盟国:①波茨坦公告;②美国投原子弹;③苏联出兵东北;④英美太平洋集结

(2)中国:对日寇最后一战,正面、敌后军民大举反攻(3)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师: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预示着日本将迎来对外战争的失败,本来日军侵华就陷入了僵局当中,现在由把在中国的部分部队抽出进攻美国,势必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加入了反法西斯的一面。1942年1月,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师: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到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大会的一些决议也提及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措施。

师: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中美英三国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人投降。但是当时的日本人还是狂妄叫嚣,一亿人民宁玉碎,与美国人战到底。1945年8月,美国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美英等国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在加上中国方面,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大举反攻,在强大的压力下,日本人不得不屈服,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板书】

3、胜利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师: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三篇: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导入:

师:现在开始上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了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以及神权与王权结合、政权与族权结合的特点,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在西周时期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诸侯实力变化,在东周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长达数百年战乱的历史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秦国灭六国,并征战南北统一四海,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秦朝,那么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夏商周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板书】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新课:

一、“六王毕,四海一” 师:同学们先快速阅读一下教材的第一子目,找出秦始皇是通过哪些措施来统一中国的。【板书】

一、“六王毕,四海一”

1、过程:

(1)兼并六国:前230——前221,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

(2)北击匈奴:①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修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平岭南:修灵渠、平岭南、设郡县

(4)开发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2、意义:

师:战国末期,经过长时间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在中原地区只剩下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各国也实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和变法,都有着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实力。但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秦国身上,因为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使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在加上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并任用贤能,从公元前230开始,向东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楚国等交好,先灭掉了韩、赵、魏,尤其是在长平之战打败赵国之后,东方各国是再也没有力量和强大的秦军相对抗。到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国,最后于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师:同学们注意一下,秦国和秦朝是有区别的,以公元前221年为界,此前为秦国,其国君称秦王,是战国七雄之一;此后是秦朝,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师:我们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是不是标志着秦统一了全国呢?很显然不是。秦灭六国,标志着秦朝统治中国的开始,而统一的进程还在进行中,秦灭六国之后还采用了一些列措施,向北打击匈奴,向南平定岭南、开发西南。师: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向北击败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在那里设置了九原郡,并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以及修筑了直道,从而加强了北部边防,后人称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师:同时,秦灭六国之后展开了统一岭南的战略攻势,公元前214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最终经过激战平定了岭南,取得岭南的广东广西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岭南地区开始正式划入中央王朝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开辟了“五尺道”,打开了西南的道路交通,使原来的西南夷地区进入了中原的统一政权版图,并在这些地区设置官吏,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师:秦灭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一方面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另一方面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了更为广袤的国土,他完成统一后最担心的是什么啊?

生:如何巩固统治。

师:对,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的确最担心和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秦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岭南、统治西南夷,秦朝的疆域空前广大,北到长城、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临洮,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统治如此广袤的国土呢?秦始皇就在朝堂上让百官讨论,当时的丞相王绾(wan)就说,我们国土这么大,像燕、齐、楚等地离咸阳如此之远,不分封皇子去镇守就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经验,秦朝才能长治久安,很多官员也赞同丞相的说法。但是廷尉李斯却提出,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的控制,他说西周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疏远,最终相互征伐,连周天子都无力控制,认为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才有利于秦朝的统治。最终秦始皇再三斟酌,还是采取李斯的建议,确定郡县制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板书】

二、海内为郡县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2、推广:秦统一后全国推广

(1)郡:直属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2)县:县令、县长,少数民族地区设“道”(3)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师:我们先来看郡县制的出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郡县,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到了战国时代,首先由赵魏韩等地建立起以郡统县的制度,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都城腹地。在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那么郡县制的全国性推广,却是在秦朝统一之后,我们接下来学习秦朝郡县制的具体内容。

师: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在全国设置了几十个郡,并在郡以下设县,县以下再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使郡县制趋于完备。史书上记载秦朝在全国开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你们看教材上第9页的史学争鸣上,有了秦朝郡县数目的争论,有了很多新的考古资料来计算和证实秦郡的数量,其中有“洞庭郡”等资料从来没有在其他文献上出现过,可以补充史书上面的缺失之处。

师:秦朝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有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每个郡设置若干个县,县隶属于郡,每个县设有县令或者县长,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称为县长,在每个县以下设有乡里两个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设置了相当于县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道”。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递的亭,一般都是十里设一亭,汉高祖刘邦曾经久在沛县当过亭长。【板书】

3、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意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巩固大一统;③为后世沿用。

师:我们接下来看郡县制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郡县制度之下,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这样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另外一大特点就是郡守、县令等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这也是与分封制的极大区别。

师:郡县制的推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郡县制的实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比分封制更为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地方的分裂割据,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郡县制影响深远,为后世沿用,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而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成为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地方机构,为历代沿用,受用至今。

三、百官公卿

师:我们学习了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即郡县制,郡县制极大地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那么在中央秦始皇又采用了一些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就是建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官僚体系,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第三子目:百官公卿。【板书】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官僚机构:

(1)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2)朝议制度:决定军国大事

3、意义:①加强皇权;②稳固政权,巩固统治;③为后世沿用 师:我们先来看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他认为自己是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认为自己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原来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于是通过讨论,最终决定在三皇五帝里面各取一字,就自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皇帝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三个,即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师:所谓皇权独尊,只有皇帝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玺,成为玉玺,在秦始皇以前,人们都可以自称为朕,而玺也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官员都用玺,作为官吏的凭证,但是到了秦朝,就只有皇帝能用玺这个名称,官员的就改称为印,秦始皇在和氏璧上面篆刻了“受命于既寿永昌”八个字,就成了后来的传国玉玺。第二个特点皇权至上,就是指天下的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体现了绝对的君主权威。而皇位世袭,主要体现为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前面也说到了,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从二世到三世再到千万世无穷尽,可惜秦始皇的千万世的设想到了秦二世就破灭了。

师:这就是皇帝制度,那么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中央的控制,还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所谓三公就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首,上承天子统领百官,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当时可以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秦朝一直没有设置官员担任这一职务,只是个虚设的官职,都是到了汉代,才真正有太尉这一职务。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以及负责检查百官。关于九卿,是再丞相之下设置的官员,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成为中央的职能部门,主要有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等官职,人们习惯称之为九卿,九卿的数目不定,就不一定就是指的九个职位或者九个人,书上第十页的资料卡上面讲了九卿的职能。不管是三公还是九卿,他们各有分工,相互牵制,改变了以前的大臣出将入相,军政大权一人掌管的传统,从体制上防止了权臣专横,而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独揽大权的人。

师: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度,在中央还出现了朝议这一现象,所谓朝议制度就是指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在朝堂上讨论国家的军政要务,最终有皇帝来裁决,从客观上来讲,朝议制度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的失误。但是,朝议制度的最终决策者始终是皇帝一人,要是这个君主勤政的话,朝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当皇帝无能或昏庸的时候,朝议制度便没有了任何意义,你们看书上讲,秦始皇晚年,行踪诡秘,天天想着长生不老,使得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师:三公九卿制度的推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使中央的权利收归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不仅为秦朝政权的稳固做出了贡献,还对后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秦朝的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秦统一的过程,以及统一之后所实行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设郡县,巩固了当时的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学完本课,我们要掌握一个概念,那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板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师:所谓专制主义是指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决策方式,具体指皇权至上,重大事务都有皇帝个人掌握,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和服务于皇帝的三公九卿制度就是专制主义的具体表现。而中央集权是针对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具体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治权,地方完全服从中央。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和推行的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就集中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建立,并对后世两千余年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四篇: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课程标准:知道“秦始皇”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导入:

师:现在开始上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了夏商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以及神权与王权结合、政权与族权结合的特点,以及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在西周时期也曾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诸侯实力变化,在东周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长达数百年战乱的历史时期,经过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最终秦国灭六国,并征战南北统一四海,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秦朝,那么秦朝的政治制度与夏商周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我们就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8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板书】第二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新课:

一、“六王毕,四海一” 师:同学们先快速阅读一下教材的第一子目,找出秦始皇是通过哪些措施来统一中国的。【板书】

一、“六王毕,四海一”

1、过程:

(1)兼并六国:前230——前221,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

(2)北击匈奴:①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

②修长城、“直道”,加强北部边防

(3)南平岭南:修灵渠、平岭南、设郡县

(4)开发西南: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

2、意义:

师:战国末期,经过长时间的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的统一,在中原地区只剩下七个主要的诸侯国:齐楚秦燕赵魏韩,各国也实行了一些列的改革和变法,都有着一统天下的野心和实力。但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秦国身上,因为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使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在加上秦王嬴政雄才大略,有一统天下的决心,并任用贤能,从公元前230开始,向东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与齐国、楚国等交好,先灭掉了韩、赵、魏,尤其是在长平之战打败赵国之后,东方各国是再也没有力量和强大的秦军相对抗。到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掉楚国,公元前222年灭燕国,最后于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国家齐国。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师:同学们注意一下,秦国和秦朝是有区别的,以公元前221年为界,此前为秦国,其国君称秦王,是战国七雄之一;此后是秦朝,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师:我们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是不是标志着秦统一了全国呢?很显然不是。秦灭六国,标志着秦朝统治中国的开始,而统一的进程还在进行中,秦灭六国之后还采用了一些列措施,向北打击匈奴,向南平定岭南、开发西南。师: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向北击败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区,在那里设置了九原郡,并在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以及修筑了直道,从而加强了北部边防,后人称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师:同时,秦灭六国之后展开了统一岭南的战略攻势,公元前214年,秦开凿了沟通湘江和漓江的灵渠,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最终经过激战平定了岭南,取得岭南的广东广西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和象郡三郡,岭南地区开始正式划入中央王朝的管辖。在西南地区开辟了“五尺道”,打开了西南的道路交通,使原来的西南夷地区进入了中原的统一政权版图,并在这些地区设置官吏,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师:秦灭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一方面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另一方面不仅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

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了更为广袤的国土,他完成统一后最担心的是什么啊?

生:如何巩固统治。

师:对,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的确最担心和关心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秦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岭南、统治西南夷,秦朝的疆域空前广大,北到长城、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临洮,那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措施来统治如此广袤的国土呢?秦始皇就在朝堂上让百官讨论,当时的丞相王绾(wan)就说,我们国土这么大,像燕、齐、楚等地离咸阳如此之远,不分封皇子去镇守就难以控制,只有学习西周经验,秦朝才能长治久安,很多官员也赞同丞相的说法。但是廷尉李斯却提出,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的控制,他说西周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疏远,最终相互征伐,连周天子都无力控制,认为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才有利于秦朝的统治。最终秦始皇再三斟酌,还是采取李斯的建议,确定郡县制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板书】

二、海内为郡县

1、出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2、推广:秦统一后全国推广

(1)郡:直属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2)县:县令、县长,少数民族地区设“道”(3)乡、里: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师:我们先来看郡县制的出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郡县,是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逐步形成的新的地方行政制度。春秋时期初设的郡县,大多设立在新吞并地区或各国边境线上,并由国君直辖。到了战国时代,首先由赵魏韩等地建立起以郡统县的制度,并且设立郡县的区域也由边境扩展到都城腹地。在秦国在兼灭六国的战争中,在一些新攻占的地区已设郡县管理。那么郡县制的全国性推广,却是在秦朝统一之后,我们接下来学习秦朝郡县制的具体内容。

师:秦始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在全国设置了几十个郡,并在郡以下设县,县以下再设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使郡县制趋于完备。史书上记载秦朝在全国开始设36郡,后增至40余郡,其实远远不止这些,你们看教材上第9页的史学争鸣上,有了秦朝郡县数目的争论,有了很多新的考古资料来计算和证实秦郡的数量,其中有“洞庭郡”等资料从来没有在其他文献上出现过,可以补充史书上面的缺失之处。

师:秦朝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有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每个郡设置若干个县,县隶属于郡,每个县设有县令或者县长,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县级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称为县长,在每个县以下设有乡里两个地方基层行政机构。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设置了相当于县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道”。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递的亭,一般都是十里设一亭,汉高祖刘邦曾经久在沛县当过亭长。【板书】

3、郡县制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4、意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巩固大一统;③为后世沿用。

师:我们接下来看郡县制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郡县制度之下,郡守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这样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另外一大特点就是郡守、县令等官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这也是与分封制的极大区别。

师:郡县制的推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一方面郡县制的实行,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一种比分封制更为先进的地方管理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地方的分裂割据,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另一方面,郡县制影响深远,为后世沿用,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而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成为了中国社会最稳定的地方机构,为历代沿用,受用至今。

三、百官公卿

师:我们学习了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即郡县制,郡县制极大地巩固了统治,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那么在中央秦始皇又采用了一些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就是建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官僚体系,我们接下来就来学习第三子目:百官公卿。【板书】

三、百官公卿

1、皇帝制度:采用“皇帝”称号,确立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2、官僚机构:

(1)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2)朝议制度:决定军国大事

3、意义:①加强皇权;②稳固政权,巩固统治;③为后世沿用 师:我们先来看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他认为自己是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认为自己已经超过了三皇五帝,原来王的称号已经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于是通过讨论,最终决定在三皇五帝里面各取一字,就自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地传承,永掌政权。皇帝制度的特点集中体现为三个,即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师:所谓皇权独尊,只有皇帝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用的玺,成为玉玺,在秦始皇以前,人们都可以自称为朕,而玺也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官员都用玺,作为官吏的凭证,但是到了秦朝,就只有皇帝能用玺这个名称,官员的就改称为印,秦始皇在和氏璧上面篆刻了“受命于既寿永昌”八个字,就成了后来的传国玉玺。第二个特点皇权至上,就是指天下的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来决定,体现了绝对的君主权威。而皇位世袭,主要体现为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前面也说到了,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从二世到三世再到千万世无穷尽,可惜秦始皇的千万世的设想到了秦二世就破灭了。

师:这就是皇帝制度,那么秦始皇为了加强对中央的控制,还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所谓三公就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为百官之首,上承天子统领百官,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当时可以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秦朝一直没有设置官员担任这一职务,只是个虚设的官职,都是到了汉代,才真正有太尉这一职务。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以及负责检查百官。关于九卿,是再丞相之下设置的官员,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成为中央的职能部门,主要有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等官职,人们习惯称之为九卿,九卿的数目不定,就不一定就是指的九个职位或者九个人,书上第十页的资料卡上面讲了九卿的职能。不管是三公还是九卿,他们各有分工,相互牵制,改变了以前的大臣出将入相,军政大权一人掌管的传统,从体制上防止了权臣专横,而只有皇帝才是真正独揽大权的人。

师: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制度,在中央还出现了朝议这一现象,所谓朝议制度就是指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在朝堂上讨论国家的军政要务,最终有皇帝来裁决,从客观上来讲,朝议制度是非常好的,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制度下决策的失误。但是,朝议制度的最终决策者始终是皇帝一人,要是这个君主勤政的话,朝议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当皇帝无能或昏庸的时候,朝议制度便没有了任何意义,你们看书上讲,秦始皇晚年,行踪诡秘,天天想着长生不老,使得君臣悬隔,身为丞相的李斯都无法与皇帝相见,朝廷大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

师:三公九卿制度的推行,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使中央的权利收归皇帝一人手中;另一方面,不仅为秦朝政权的稳固做出了贡献,还对后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用秦朝的制度,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变化。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秦统一的过程,以及统一之后所实行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设郡县,巩固了当时的政权,对后世影响深远。学完本课,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我们要掌握一个概念,那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板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师:所谓专制主义是指君主专制制度,是一种决策方式,具体指皇权至上,重大事务都有皇帝个人掌握,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和服务于皇帝的三公九卿制度就是专制主义的具体表现。而中央集权是针对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具体指中央对地方拥有统治权,地方完全服从中央。秦朝创立的皇帝制度和推行的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就集中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中国历史上的建立,并对后世两千余年中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五篇: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入:

师:现在开始上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一统天下,建立了秦朝,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设立郡县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了皇权至上。这种君主专制制度一直被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而且不断地加以强化。那么君主专制政体到底是怎样得到强化的呢?它的演进和强化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今天就通过君权和相权的斗争、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四个方面来了解和把握。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2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板书】第三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新课:

一、政令出一

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子目,这一子目属于阅读内容,主要的内容我们在上节课就已经学过。

【板书】

一、政令出一

1、出现:秦创皇帝制度,后世沿用

2、表现:皇帝独尊、皇权至上

3、特点:独断性、随意性

4、影响:君臣——主奴

师:政令出一,是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开始的,秦始皇的子孙虽然没有二世三世乃至千万世,但这一制度却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其表现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集行政、司法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决策就是皇帝的意志,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任何力量能对其有所制约,这就是其表现。那么在君主专制下,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正所谓金口玉言,皇帝说什么是法律什么就是法律,皇帝说谁对谁就对,说谁得死谁就得死,因此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独断性和随意性。政令出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虽然历代的官僚体制都有些变化,但都是为了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君臣关系成了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君臣伦理。

二、君权和相权

【板书】

二、君权和相权 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1、君相矛盾:

(1)原因:君相权利之争,君主限制相权(2)实质: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之争

师:法令出一就是指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但是皇帝的助手,也就是上承天子统领百官的丞相,却是被称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相权就称为了皇帝独断、法令出一的最大威胁。因此削弱相权就成为了强化君权的主要措施,其实质是统治阶级内部权利之争。师:我先给大家读一段史料: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同学们通过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君权越来越强化,相权越来越弱。师:对正是如此那么历朝历代是怎么样强化君权、削弱相权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教材。

【板书】

2、君相矛盾演变:

(1)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2)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布衣宰相;中朝

师:汉朝建立后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同样是丞相总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九卿各掌其职责,在所有卿相中,丞相的地位最高。汉初时,大小政事,从立君、立储、封增、赏罚,到民政、律法、礼制、边事战争以及官吏选用,往往都是丞相先召集百官集体讨论,再将结果上奏,由天子与丞相共同商议决策。皇帝对丞相礼遇隆重,丞相可以剑履上朝,皇帝见丞相来了还要起身相迎;如果在路上皇帝的车驾和丞相的相遇,皇帝和丞相都要下车相问候;如果宰相病了,皇帝要登门问候,派使者送药,宰相死了还要前往吊唁,赐予葬地,说明西汉初年宰相的权威比秦朝时还大,可谓真正的位高权重。

师:从高祖到文景时代,宰相一直都由列侯担任,然而一方面列侯大都由军功而来,武人占绝大多数,宰相就成了朝中掌实权的总理大臣。到汉武帝时期,西汉进入了盛世时期,其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树,他逐渐对宰相的位高权重、左右朝政感到不满,于是下决心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汉武帝效仿当年汉高祖招纳贤士,提拔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来当宰相,这些人当了宰相之后,自然是对皇帝感恩戴德,全心全意服务于皇帝。不仅如此,汉武帝还频繁地更换宰相,他在位54年,先后用了13位宰相,而且很多人都是被免职或者处死。

师:此外,汉武帝还故意提拔布衣亲信组成了中朝,所谓中朝,是相对于外朝而言的,外朝就是指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中朝就是由皇帝亲信左右、侍中、尚书等组成的决策机构。中朝先在宫廷内部对重要事情做出决策,将原先属于宰相的决策权分给了中朝,由此达到了削弱相权、强化君权的作用。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板书】(3)唐代:三省分权;政事堂

(4)宋代: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师:到了唐代,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隋唐时期得以发展,并最终完善。唐朝在中央设立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尚书省之下又设立吏部、户部、兵部、刑部、礼部、工部六部分掌中央权力。三省得长官都为宰相,把宰相权利一分为三,中书省草拟奏章,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相互牵制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而且每个省也不仅仅设立一个宰相,比如说尚书省就有左右仆射等。除此之外,还设立了政事堂会议,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其身份也等同于宰相。

师: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于是采取措施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即设中书门下,来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其长官成为同平章事。而为了进一步分散宰相的权利,增设了“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后来宋朝的一个改革家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所任的官职就是参知政事。在军事方面,设枢密院管军事,与兵部相牵制;在财政上,设三司使,总理财政。宋代的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地分割了宰相的权利,确保了君权的独断地位,但他也给宋朝带来了不少弊端,比如说官僚机构膨胀,办事效率低等。师:君主专制的强化,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上,也体现在监察、选官、和地方制度上,接下来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板书】

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概况

(1)秦:御史大夫、监御史、等

(2)西汉:御史大夫、刺史

(3)以后历代:御史台、都察院

2、局限

(1)表现:实效性有限

(2)原因:专制制度的产物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统治者也很注重监察机构的设置,从中央政府到地方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的负责监察的官员,在中央设置的三公九卿,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就具有监察的职责,而在地方,每个郡都设有监御史,监御史负责每个郡的监察事务等。

师:到西汉时期,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一方面沿用秦朝的监察体制,如御史大夫的设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仍然是中央的监察机构,另一方面,增设了新的监察机构,刺史。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成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刺史一名,以监督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刺史的官位的品级是低于地方官的,刺史的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刺史制度是对以前监察制度的发展,是一种比较完善的地方监察制度。

师:汉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有类似的监察制度体系,设有御史台、都察院等,比如说唐朝设立了御史台,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到了宋代,又有了提点刑狱司,专责监察刑狱。元朝也设置御史台,并规定人命重案要以公文移送到御史台,由监御史复按。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师:这就是从汉到元历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和执法,防止官员的贪污和腐化。但是其也有局限性,那就是这种监察制度本身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产物,专制制度就决定监察的实效性是非常有限的,其实效性的发挥最终都取决于帝王一人的意愿,监察官仅仅是帝王的耳目,并不是代表社会大众的监督,所以监督官员也会出现贪赃枉法的情况。

师:除了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也是历代王朝控制官员,维护皇权的重要制度。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板书】

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先秦 贵族世卿世禄

2、察举制:汉魏晋南北朝 官吏访查推荐

3、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考试做官 师:所谓世官制就是指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又称为世卿世禄制度,这一制度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战国时期都实行的是世官制,不但王位是世袭的,连官职也是世袭的。这一状况直到秦朝才被打破的,其实是从商鞅变法就开始出现了建立军功,打破了官位世袭的制度,秦规定按军功授爵,士兵斩获一名敌人升一级,叫做斩首一枚升一级,所以这个脑袋又被称为首级,奖励军功最高可以升八级。这就是世官制,到秦被打破。师:察举制是汉朝为了发展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内容,以察举为主。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地方官吏查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汉武帝时期,诏令地方选举贤良,规定每个郡国都必须选举一定的人数上报中央,进而委以官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为九品中正制,其实这也是察举制的一种,九品中正制在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的人物进行德才的评定,区别高下,官分九等,这就是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师:不管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其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比较完善,但其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足,那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察举制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不管是选贤良、孝廉,还是选德才,逐渐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普通百姓很少能参与参与其中。

师:察举制无法选举到真正的人才,所以从隋唐开始实行科举制,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制度,以前只有世家大族才能做官的情况已经被彻底打破,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考试当官。科举制作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选官方式,其实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勤奋好学学风的形成;另外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的制度,突出的也有公正公平。你们看教材上的学习思考,科举制度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主要就是因为其公正、公平,符合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资产阶级通过公平竞争进入统治集团的要求。

师:但是,科举制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多被限制在儒学经典之内,特别是到了明清,采用八股取士,只能从四书五经里面命题,不得发挥个人见解,文章体裁只能分为八个部分,严重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也阻碍了科学技术发展和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社会进步。

五、行省制的设置 师:我们接下来学习本课最后一个子目行省制的设置,其实本子目不仅仅只是讲行省制,而是把整个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都理了一个线索。【板书】

三、行省制的设置

1、元以前:

(1)秦:郡县

(2)汉:郡国-县——州郡县(3)唐:道州县(4)宋:路州县

师:我们先来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立郡县,秦始皇以为自己的帝业可以传世万代,却万万没想到秦王朝尽然是二世而亡。那么到了汉初,鉴于秦朝灭亡没有同姓子弟相助,所以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本是朝廷的依靠力量,但最终却成了朝廷的威胁,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所以汉初的分封制是历史的一种倒退,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最终决绝,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让封国的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爵位以外,还必须划一些领土给其他子弟,就这样王国越分越小,最终收归到地方郡县管辖。到了后来原先身为监察机构州刺史,逐渐掌握了地方军政大权,汉代的郡县两级逐渐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师:到了唐代宋时期也是采用的三级行政区划,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地方行政制度,唐朝设有道、州、县三级,宋代设有路、州、县三级,这就是唐宋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我们接下来重点看一下元朝的行省制度。【板书】

2、元:行省制度

(1)概况:省——路、府、州、县(2)意义:①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对后世影响深远

师: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为元,定都燕京,成为大都,1276年,元朝军队攻破临安,宋朝灭亡,到1279年最终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个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什么西藏、台湾也正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为了对之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创设了新的地方管理制度行省制。元代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临近大都一带的地区直接由中书省管辖,被成为腹里,腹里就是指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临近大都的地方。然后又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也就是我们现在通常说的省,当时主要设置了十个行省,除了这十个行省之外,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被成为宣政院辖地,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师:元朝除了西藏成为一个行政区域外,元朝的行省设置中还有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内容,那就是澎湖巡检司的设立。它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也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这是台湾正式归于中央行政管辖的开始。

师:行省全称是行中书省,换言之就是中书省对地方进行管理的机构,所以其行使权力要受到中书省的节制,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要上报中书省,军政要务要上报枢密院,征税和调动军队的权利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为了防止分裂割据,行省制的设置打破了原来的以山川地势来划分行政区域的传统,把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风俗习惯的地区杂糅到一起,形成犬牙交错的状况。此外,中央除了派监察机关御史台对其进行监西南大学历史文华学院2008级

李强

督,还规定各省的官员要定期互迁来加以控制。

师:这就是行省制度,元朝的行省制度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一方面加强了对元朝广袤国土的控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的行省制度,也为后世所沿用,后来的明清、民国、乃至今天的中国,都采用了省级行政区划这一制度,可谓影响深远。

师:今天我们从君权与相权、监察制度、选官制度、地方行政制度四个方面来了解了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总而言之,其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从汉到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屡经变化,很多制度初创的时候都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逐渐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了明清时期,消极的一面则占了主导地位,那么明清的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下载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9.2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