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学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
第一编
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40学时)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一)(6学时)
教学要点:
1、“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2、主要的新文学社团
3、胡适的文学理论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绪论(1学时)
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起点
1、现代文学的命名 比较明晰但也较为简单的界说是指单纯的时间概念,即通常指从五四运动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三十余年间的文学历史。较为复杂一些的,认为“现代”这一概念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和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始与发展。“所谓‘现代文学’,既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新文学的概念及使用情况。
2、文学的现代化问题 “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文学的现代化”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历史性变革与改造。“文学的现代化”所发生的最深刻并具有根本意义的变革是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变革,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美学观念与品格的变革
二、文学观念改革
许多观念性的变革发生在十九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中国古代,诗文为正宗,小说、戏剧是“小道”,没有与诗文并立的资格。而在西方,斜事性文学发展较早,地位很高,文艺复兴以后,由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四大体裁构成的文学格局就已形成。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东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应有的地位。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等。
三、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的特点
1.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只有30多年,但其收获之丰富,进步之迅速,成就之卓越,历史上很少有哪个阶段能够比拟。这30年,足足抵得上一两个世纪,大大缩短了近代中国与西方在文学上的距离。
2.中国现代文学诞生在民族危机深重的年代,是一种有强烈使命感的文学。文学革命本身,就体现着民族觉醒、个体觉醒和文学觉醒的多重要求。“五四”先驱者视启蒙、改变国民性为新文学的使命,表现了对国运民生的无比关切。鲁迅直到30年代还这祥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闻一多在《静夜》诗中也说:“最好是让这万里塞满了沙泥,如其它只会唱着个人的休戚!”连高唱“艺术无目的”论的早期创造社作家,同样也十分重视文学的时代使命和社会使命。他们都以文学来推动民族觉醒和人的觉醒,探索着“理想的人性’。稍后的革命文学家更进而以文学推动工农和被压迫阶级的觉醒,塑造无产阶级新人。中国现代文学,就其主体来说,正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是服务于民族民主革命的真正的人民的文学。
3.不同于梁启超过于急功近利而多少忽视文学特征的主张,“五四”先驱者在坚持文学社会使命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学本身的独特性能。陈独秀突出地强调了文学“自身独立存在之价值”(答曾毅信);李大钊针对当时盛行的文学载封建之道和商业化的倾向提出:“我们所要求的新文学”,“是为文学而创作的文学,不是为文学本身以外的什么东西而创作的文学”(《什么是新文学》)。鲁迅更坚决排斥那种只把文学当做宣传、当做政治留声机的主张,认为文学必须是艺术品,“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摩罗诗力说》),还说;“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文艺与革命》)。中国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注意使文学的社会使命和艺术的独特性相统一,正是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的标志,也是它能够迅速走向成熟的重要原因。
4.现代文学是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条件下,广泛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而形成的新的文学。现代作家同时吮吸着西方近代文学和中国古代文学双重的历史营养。
“五四”和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文学界着重介绍、学习西方近代以来的文学,这是一个前进的运动,十分切合于新文学建设的需要。它使中国新文学从思想到艺术都成为一种真正现代化的文学。文学革命的先驱者,首先介绍和倡导写实主义文学,以及自然主义文学,接着又对罗曼·罗兰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和梅特林克为代表的象征主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随后的创造社,又进一步倡导了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另一种新浪漫主义的文学。这样,在欧洲历时一个半世纪的众多的文学思潮,到中国却共时地展现在文学大众面前。这虽然不可避免地会带来煮夹生饭的历史缺陷,却也造成了中国新文学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便于人们对各种思潮、各种创作方法作出比较、选择、吸取和融汇。从鲁迅到曹禺、艾青等一批现代作家,就是在这样宽广多彩的文学海洋里,练就了一副弄潮儿的好身手,获得了辉煌的成就,有的更成为世界性的大作家。
现代作家获取文学营养的另一源泉是中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文学遗产。说起来,这似乎同“五四”文学革命要推倒旧文学的宗旨相矛盾,但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五四”一代作家从小受的大抵是传统教育,许多人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新文化运动兴起前后又曾以启蒙主义态度重新研究、整理古代文学遗产。作家本身所受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滋养,通过语言艺术、审美习性、意境情趣,无不渗透到他们自己的创作中。尤其是中国丰厚的诗文传统,作为一种强大的历史存在,深深哺育了许多代作家,直接推动和影响着散文、抒情小说等门类获得高度的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传统的继承在“五四”一代作家中,主要以自发接受、自然流露的形态呈现出来,不同于外来影响的自觉追求。这是一种潜在的并非特意的接受,连作家本人有时也未必意识到,因而使鲁迅也说了这样的话:“新文学是在外国文**流的推动下发生的,从中国古代文学方面,几乎一点遗产也没摄取。”(《〈中国杰作小说〉小引》)但所谓与传统的“断裂’,当然只是一种错觉。在鲁迅生前,作家姚克就曾经当面表示《呐喊》、《彷徨》“描写人物的手腕有许多处还保留着旧小说的风格”,鲁迅承认“你所说的是对的”,并且说:“以前我看过不少旧小说,所受的影响很深。但我却不是有意模仿那种风格。”(姚克:《最初和最后的一面》)如果说,“五四”作家吸取外国文学营养出于自觉,接受中国文学传统出于自发的话.那么,到30年代以后,情况有了很大改变。许多作家在吸取民族传统营养方面同样增进了自觉。大众文艺的讨论和提倡,民族形式问题的争论,创作上由反映生活的深度、实感的增强而具有更多的民族色彩,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解放区作家和群众的结合,都使文学在民族化道路上不断进展。赵树理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与此同时,问题似乎又多少偏到了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的借鉴吸收,在一部分作家中有所忽视创作中的现代意识也有所削弱,小生产思想或其他非现代意识有所抬头。虽然如此,从现代文学发展的总体来看,外国文学的创造性吸收和传统艺术的批判性继承,二者毕竟已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结合,形成了较好的风气。以新的现实为基础,继承古典文学传统而使之适合于现代需要,吸收外国文学营养而使之具有民族特点,由此达到有高度成就的综合性创造,这已是为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所证明了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二节
一、“五四”文学革命
五四,这个划时代的历史符号,标志着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的分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与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近代文学都以此为界,无不是因为在这个符号里涵盖了一场足以动摇传统中国思想文化根基的精神风暴。
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夭折,回味过“戊戌维新”的短命,目睹“辛亥革命”血的教训,中国先觉的知识分子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立国”的前提是“立人”。于是,他们逐渐将变革中国的目光聚焦于唤起国人心灵普遍觉醒的文化事业。人的觉醒、精神的改造便成为他们首要的历史使命,而要完成国民精神改造的历史使命,只能依赖一场全方位的思想——文化的整体变革。
“五四”文学革命不仅仅是一次中国文学的革命运动,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文学革命的形式出现的,或者说,“五四”文学革命实际上担当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在考察“五四”文学革命时,就不能仅仅从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演变来探讨它的发生背景,而应从更广阔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上来说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背景。
1、思想文化基础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造成了两个相互联系的后果:一是在政治和经济上,中国越来越深得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和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2学时)烈化;二是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外国文化,当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开始输入中国。中外文化在碰撞中进行融合,推动了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在日益急迫的民族危机的推动下,以中外文化撞击与融合的形式实现的中国文化自身的发展和演变,可说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严重的民族危机感决定了他们发展的急剧性,中外文化和文学的撞击与融合所产生的第三种形态的文化与文学则决定了它们的基本面貌特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的文化思想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的三种文化思想的演变发展过程。这四个历史阶段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是
①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思想。发展现代军事工业,实现船坚炮利的自强新政,并且围绕军事工业发展其他企业,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是当时的有识之士的主要追求目标。显而易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主要作用的还主要是清政府内握有一定军政大权的官僚知识分子。他们的民族危机感是与维护清朝封建政治统治、维护中国社会的封建统治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决定了他们改革思想的有限性。忽视乃至反对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改革、主张单纯的改变物质技术上的落后状况,构成了他们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由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的口号便集中体现了他们的文化思想。②以政治维新为中心的改良派与革命派的文化思想。洋务派主要是一些已经握有实际政治权利的官僚知识分子;维新派则主要是一些没有实际政治权利的在野知识分子,他们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较洋务派要巨大的多,但在政治上却是极端无力的。他们更重视文学艺术的宣传作用,在外国文学的启发下把小说和戏剧的地位提高到与诗文并重的地步,倡导了“新文体”、“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大大促进了中国文学的革新。但他们对传统封建主义的批判,始终主要停留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范围内,而没有进入到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中,他们所倡导的文学界的革命也就不能不是皮毛的、零碎的,不能进入到新的审美追求中去。归根到底,他们还只是把文学艺术作为宣传自己的改良主义政治主张的工具,对于传统封建伦理道德,还缺乏起码的批判。③以伦理道德歌名为中心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是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革命运动所取得的历史成果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他们多是曾在国外留过学的学生,对西方文化有着较之他们的前辈更广泛也更深入地了解。洋务派实际上认为发达的物质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本,维新派人为制度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本,他们都轻视西方的精神文化,维护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只有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这里,才充分重视精神文化在整个文化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了中国人的精神重建问题。中国国民的精神,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主要是在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中形成的。要改造中国国民的精神,势必要批判传统的封建道德,提倡伦理道德的革命。
我们看到,从洋务派物质文化发展的要求,经由维新派、革命派制度文化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对西方文化的借鉴还是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反思,都经历了一个由较易认识到的浅层的、外在的、有形的空间逐渐深入到了较难认识到的深层的、内在的、无形的空间的发展过程。毛泽东高度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他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只有当“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将自己的文化追求深入到对人、对人的新的道德观念、对人的新的精神面貌的追求时,才为感受人、体验人、表现人以至感受、体验、表现由人构成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尺度,文学才有可能成为有别于传统旧文学的一种新文学。因此,“五四”文学革命只有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才能完成,但它同时又是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成熟的。
2、语言基础
“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文学革命、“五四”白话文运动是我们对“五四”时期所发生的文化变动的三种称谓。“五四”文学革命不但是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中国近代语言逐步革新的结果。中国近代的语言革新也经历了与上述三种文化思想相联系的三种形式:与洋务派文化思想相联系的音标文字运动;与维新派、革命派启蒙主义文化思想相联系的“新文体”和“诗界革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的白话文运动。中国现代的白话文是有活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当白话文成了中国文学的语言载体时,中国的文学才实现了自己的根本性的变革。
3、发生与发展
经过戊戌改良以来近20年的云雨,到了“五四”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终于在文学革命的催生下,以崭新的姿态诞生了,“五四”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正式发端。
“五四”文学革命并不是孤立的历史现象,它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依据。在1919年“五四”政治运动前后的五六年时间里,中国文化界曾发生过一场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的文化革命运动,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就其大端而言,则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思想启蒙(或称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和文学革命两大方面。“五四”文学革命是“五四”思想启蒙深入发展的结果,而“五四”思想启蒙又是当时中国整个近代文化运动深入发展的结果。
《新青年》是最早应启蒙运动需要而诞生的综合性文化批判刊物,同时也是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文化阵营向旧文化阵营进攻的最主要阵地。1915年9月,由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1916年9月第2卷起更名为《新青年》)创刊。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它从“八事”入手,集中指责旧文学的流弊,初步接触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真实性与时代性等一系列“文学上根本问题”。他正面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它明确提出了“三大主义”,对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他对国风、楚辞直到元曲、明清小说的充分肯定,表明“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的实际意义并非全盘否定古典文学,锋芒指向“明之前后七子”及桐城派的仿古主义。他把文学革命当作“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又认为“文学之为物”有“其自身孤立存在之价值”,这是对梁启超将文学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改良的“工具论”倾向的反拨。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
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主张得到了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响应。刘半农发表的《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从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并激烈的指斥旧文学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
1918年4月,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来概括文学革命的宗旨,意在将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结合起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4、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A、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而文学革命作为这一运动的组成部分,以激进的态度否定了以封建思想为其主导的传统文化体系,宣扬了个性解放、人性自觉、自由平等等新思想、新观念,为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展开发挥了巨大作用。
B、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它为白话最终成为中国现代民族语言奠定了基础。
C、打破中国文学孤立封闭的格局,建立了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
5、“五四”文学革命的局限
A、缺乏对具体事物进行具体分析、具体对待的历史主义态度;
B、初期存在着偏激情绪及简单化倾向;
C、范围限于小资产阶级的圈子内,未能广泛普及到工农大众中。
二、与封建复古派的几次斗争1、1919年,与林纾(琴南)的论辩2、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3、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辩
三、文学革命取得重大实绩
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
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4、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第三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学时)
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
五四时期,外国文艺思潮的引入与传播对新文学的崛起所产生的作用,是得到公认的。由于林译小说的出现及其广泛深刻的影响,中国文学自此以后的文学资源条件和生成发展环境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变。林译小说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发展从此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情境,即外国文学的因素逐渐地却又是全面地渗透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结构之中。外国文学资源的影响与利用。
二、主要的新文学社团
进入20年代以后,新文学运动由少数激进者的倡导转为由多数人参与的专门建设,这种转变的标志就是体现了不同创作倾向的各种社团和流派的蜂涌群起。据茅盾统计,到1925年,全国各地出现的青年文学社团有一百多个。
1、文学研究会
2、创造社
3、新月社
4、语丝社
5、浅草—沉钟社
6、湖畔诗社
第四节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学时)
新文学的理论建设不仅是白话文学时间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是它的先导和前提。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白话”的文学可能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在其主要方面均不是由“白话”本身提供的,而是近代以来知识实践和思想实践的一种产物。尽管胡适也强调“文学革命”和近代维新人物的语文革新之间的重要区别,但后者无疑是文学革命理论建设的最主要的资源之一。当然,文学革命能够揭开中国文学全新的一页,不能不输入更新的实践资源,而且还必须具有全新的实践领域和实践方向。只有这样,它才不至于成为近代语文革新运动和诗文界革命在量上的增加和在时间上的简单延伸。
在上述意义上,白话文学理论建设的拓展清晰地呈现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在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概念背景下,为白话作出重新定位。在一个新的理论空间赋予白话以文学的合法性。与近代语文革新运动和诗文界革命的仅仅看重白话的简易性、通俗性的流行看法不同,它为白话文学合理性提供了新的论证,它将白话作为文学的“工具”,并从文学进化论的角度加以重新审视,确认其“正宗地位”。通过与业已成为“死文字”的文言的对比,使之理所当然的成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第二,是对白话文学形式的探索。它通过对旧文学表意规范和文类系统的批判,借助对西方文学的引介,初步确立了新文学的表现方法和文类系统;第三,是对白话文学精神的追寻。它同样是在对西方文学的接收和认同中逐步完成的,其核心部分就是关注社会、现实的“易卜生主义”和富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色彩的“人的文学”。
理论建设的这三个部分既是阶级性前后相继的过程,也是结构性相互补充和支持的。文学革命初期理论建设的重心主要在于对白话价值的重新论证。
一、胡适的文学理论
胡适对于白话文学合理性的论证思路十分简洁,他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两条:
(1)、中国文学一向是朝着白话的路走的。只是由于许多的波折和障碍才完全没有走入正轨。(2)古文是死文字,白话才是今人使用的“活文字”,才是今人表达感情、思想,进行文学创造的合用的工具。
二、周作人的文学理论
第二章
教学要点:
1、《呐喊》与《彷徨》的杰出成就
2、《野草》与《朝花夕拾》的解读 教学内容:
鲁迅(10学时)
第一节
鲁迅的思想发展与创作道路(2学时)
一、寻求真理的爱国主义者(1881—1918)
1、青少年时代:(1881——1898)
家庭状况:鲁迅,原名周樟寿,小名阿樟,后改名周树人。祖父周介孚,曾经担任江西金溪县知县、翰林院内阁中书等职;父亲周伯宜,秀才。可以说是封建官僚家庭。但是,由于其祖父卷入一个科场贿赂案,被捕入狱,周伯宜的秀才被革、永久取消考试资格,鲁迅因此而家道中落。
家庭中的许多事件给他留下了痛苦的记忆。祖父下大狱后,父亲酗酒生病,脾气暴躁,鲁迅多次出入当铺和药铺。在被侮辱、受歧视的环境里,鲁迅深感世态的炎凉、社会的冷酷。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更早地承受到家庭的重压。鲁迅受母亲的影响较深。鲁迅的母亲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家庭变故:科场案的打击、丈夫的重病、亡故、儿子的夭折等,但她刚强坚毅,坚强地挺了下来,把孩子培养长大成人。鲁迅因此取母姓为笔名的姓。
鲁迅幼年时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涉猎了这个的许多古籍,非常喜爱民间艺术,读了许多野史、笔记,培育了他研究历史的兴趣,他小时常随母亲去安桥头的外祖母家,从而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润土、长妈妈等,鲁迅都寄以了深刻的同情。
1898年,18岁的他,告别了母亲,考取了免费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开始了新的人生之旅。
2、南京读书与日本留学:(1898——1909)
江南水师学堂是当时洋务派创办的,却不料仍然延续旧制,这与鲁迅的理想和要求相距甚远。只读了半年,鲁迅便转学到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铁路学堂。在这里,鲁迅接触到西方的一些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鲁迅在这里读了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即进化论理论。提出了“生存竞争”、“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鲁迅由此规律就联想起,中国在竞争剧烈的世界上的命运。只有走强国之路,中华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抱定“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决心。这一年,正好发生了康有为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鲁迅常常看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受到“维新图强”思想的影响。
读了4年,鲁迅毕业了。在“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到外国”的流行思想影响下,他选择了出国留学之路。1902年,他考取了官费留学,东渡到日本。先进了预备学校,他积极参与海外革命党人的反清爱国运动,第二年就剪了头上的长辫子。他摄影留念,作了《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其后,他撰写了《斯巴达之魂》、《说镭》、《中国地质略论》、《中国矿产志》等论文,还翻译了《月界旅行》、《地底旅行》、《北极探险记》等。他这时走的是科学救国之路。要用自己所学的“专长”,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之后,他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原因时,发现日本的“明治维新”的发端是“西方医学”。要发展国家、民族的经济,先要使国民有强健的身体。当时,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加之鲁迅父亲生病被庸医所误,这就促使他决心转向医学的学习。在弘文学院结业后,他进了仙台的医科专门学校。
在仙台,鲁迅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可是,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他的人生,击碎了他的美梦。课间的一个幻灯片:日军杀中国人,周围的中国人身体虽然健壮,却在麻木地当看客。鲁迅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改变他们的精神”,就是人们所说“改造国民性”,启蒙主义思想的表现。在群众还没有觉悟时,启蒙主义思想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这是鲁迅先生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起点。
1906年,他终止了学医。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他筹办《新生》杂志,但因经济条件而中止。他并未停止,又先后写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文艺论文。
《摩罗诗力说》:浪漫主义诗人拜仑、雪莱、莱蒙托夫、密兹凯维支、裴多菲等“精神界之战士”,他们“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不为顺世和悦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不克厥敌,战则不止”。
《文化偏至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的个性主义思想,以及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戕害、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同时也不满习惯势力的守旧习气,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革创造。这是对封建中庸之道的否定。
1909年,他先是要办一个刊物——《新生》,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实现;他又与周作人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两集,但没有销路。他的“改变他们的精神”的文艺运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反应,再加上经济的原因,鲁迅只好提前回国。
3、回国后的第一个十年:(1909——1918)
1909年鲁迅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在这期间,鲁迅经历了著名的辛亥革命。1911年,他非常兴奋地带领学生上街示威游行、宣传演说;但是,光复后的绍兴虽然“满街是白旗子”,骨子里却依旧。地主豪绅都成了革命党,革命党头目也变成了老爷。秋谨等烈士的鲜血白流了。
1911年,他发表了自己唯一的文言创作小说《怀旧》。这篇在语言上不能算现代小说的作品,其实无论作品的内容、作者的视觉、叙述的人称等诸多方面,都已经现代化了。作者在小说中对辛亥革命的过程作了概括和总结,也对封建社会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揭露与讽刺。
鲁迅目睹社会的一切,悲愤而沉痛。他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是在苦苦思索和探求新的革命道路。1912年1月,他应蔡元培的邀请,赴南京教育部任职,5月迁往北京。到1918年5月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止,前后10个年头,鲁迅在工作之余不断抄古书,辑录金石碑帖,校订了《后汉书》、《嵇康集》等,研究分析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经说过:“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比较分明,反戈一击,易制强敌的死命。”他就是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封建礼教及家族制度的尖锐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二、战斗的革命民主主义者(1918——1927)
1、战斗的呐喊(1918——1924)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也让鲁迅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他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并参与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18年5月,他终于发表了具有划时代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文学的形式深刻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这篇最激烈的战斗檄文引起了社会最广泛的注意。此后,他便“一发而不可收”,又继续写出了《药》、《孔已己》、《阿Q正传》等一系列著名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深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此同时,他还写下了不少短小精悍的杂文,剖析社会问题,如《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他谦虚地把自己的创作称为“遵命文学”,即遵“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他在和封建守旧派的斗争中,写下了许多著名文章,例如,《随感录
五十七
现在的屠杀者》、《估〈学衡〉》、《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等。由于进化论的偏颇,鲁迅当时思想显示出相当程度的复杂性:一面歌颂人民革命和新世纪的曙光,一面却对人民的力量估计不足:“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数是不幸而又不争的。在进化论的影响下,鲁迅把所有的斗争都归结为新与旧的斗争。鲁迅在五四高潮期创作的小说,结集为《呐喊》。
2、十字路口的搏击(1924——1927)
五四运动开始走向低潮时,鲁迅看到反封建的新文学统一战线的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同一战阵中的战友还会有这样的变化,他的进化论无法解释;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反扑。新的并不能完全战胜旧的。鲁迅感到非常困惑不解。他反思、探求、自我解剖,发觉进化论思想和个性主义的局限。
这期间,他苦苦探索知识分子问题,寻找正确的出路。他的《在酒楼上》、《孤独者》、《端午节》、《弟兄》、《伤逝》等,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的名篇。他的探索是十分艰苦的。他把小说结集为《彷徨》,就是明证。他的《题〈彷徨〉》就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他自觉自己成了游兵散勇,但他没有气馁,仍然继续战斗。
在“女师大风潮”中,他一直站在学生一边;他又经历了“五卅惨案”、“
三、一八惨案”;他写下了《无花的蔷薇》、《记念刘和珍君》、《“公理”的把戏》等著名文章。鲁迅看到,封建势力并不因为它代表“旧事物”而被代表“新生事物”的进步力量所取代、退出历史舞台,它仍然在猖狂肆虐,屠杀进步人士和革命学生。鲁迅的教育部佥事职被无故罢免,还上了军阀政府的黑名单。
1926年8月,鲁迅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工作之余,鲁迅更多地在进行反思和自我解剖。他不仅完成了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的创作,而且写下了被人称为“鲁迅的哲学”的散文诗23篇,后结集为《野草》;还整理出版了自己早期的作品集《坟》。鲁迅这时对进化论思想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疑惑,他不断回顾自己走过的曲折道路,认真总结前阶段的经验教训。
不久,北伐战争开始,节节胜利。鲁迅受到鼓舞,当即作了《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的讲演。可是,厦门大学当局对他却是“敬鬼神而远之”,使他深感寂寞。
1927年1月,鲁迅辞去了厦门大学的职务,受中山大学的邀请,来到当时的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兼文科教授。
3、伟大的转折(1927前后)
在中山大学,鲁迅与中共粤区委员会负责人陈延年、中山大学支部毕磊密切接触,读了不少党团刊物:《向导》、《人民周刊》、《少年先锋》等。受马列主义和共产党人的影响,鲁迅的思想在酝酿着发生质的飞跃。他作了如《革命时代的文学》等讲演,尤其是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夕,发表了著名的《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标志着他思想的逐渐成熟。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月15日,反动派在广州捕杀3000余人,中山大学有40多人被捕,500多人被开除,鲁迅连夜冒雨奔走营救,但最终无果。鲁迅愤然辞去一切职务,决定离开广州去上海。
鲁迅目睹了更多的血和更残酷的杀戮,也看到了更英勇的牺牲;而“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自己的进化论思路彻底轰毁,接受阶级论。他愤怒地写了《可恶罪》等抨击反动派屠杀人民的滔天罪行。
1928年创造社、太阳社的青年们,因为倡导革命文学而与鲁迅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为了论争,鲁迅先后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著作,并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的学习,也促使了鲁迅思想的飞跃。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鲁迅思想实现飞跃的原因:
(1)长期的战斗经验的积累、艰苦的探索总结(2)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认真的思想改造(3)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教育
最终,完成了世界观的转变,他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三)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927——1936)
1、文学活动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七常委之一,在成立大会上发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培养、带领广大青年作家反对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为他们改稿编书、写序作跋、解答疑难;先后编辑了《萌芽》、《前哨》、《十字街头》等;
(2)文学创作:9本杂文集(《二心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1本小说集(《故事新编》)。为了对敌斗争和批判资产阶级文艺思想,他一生共用130多个笔名,仅1933、1934年就用了60多个笔名。
2、政治活动
(1)社会组织:他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的“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帝反战同盟”等。他多次和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表声明、宣言,对国民党的压迫、帝国主义的暴行提出强烈抗议和控诉。
(2)与共产党的关系:1932年,陈赓将军的养伤;瞿秋白被通缉的避难;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的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拥护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就连方志敏同志罹难前,无法与党中央联系,托人(被说服的看守)将自己的《可爱的中国》及给党中央的信交给鲁迅转交给党。
3、鞠躬尽瘁
频繁的战斗,紧张的工作,艰苦的生活,严重地损害了鲁迅的健康。1936年3月起,鲁迅的病情就不断加重。先是气喘病,后来发展到肋膜积水,最后时体重只有74斤。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工作,直到逝世前一天还在写作。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在葬仪上,上海民众在他灵柩上盖了一面大旗,上书三个字:“民族魂”。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是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的思想艺术特色(4学时)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莽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接线员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理解这一点,可以结合《药》、《在酒楼上》等一系列作品的分析,探讨其艺术“视角”的独特性与深刻意义。还要注意鲁迅小说中常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去”。前者可以举《示众》等作品为析例,了解鲁迅所要表现的麻木愚昧的国民性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可以举《故乡》或《在酒楼上》为析例,探讨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要注意透过情节结构模式看到鲁迅独特的眼光,既要考虑到通常的从社会批评所达到的意义层面,又要深入一步,充分体验鲁迅观察人生社会的深刻感受。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如《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的结构。《孔乙己》外在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都可以作为分析的例证,考察鲁迅小说的实验性与先锋性。要注意体会鲁迅小说艺术是如何继承传统又冲破传统,发挥了无羁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上两个要点都有难度,必须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去深入探讨,尊自己的阅读体验,又注意从理论上解说这种体验的原理。建议同学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动手写一篇小论文,具体评论某一篇鲁迅小说或你所认为的某点“鲁迅艺术特色”。
第三节 改造民族灵魂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
一、《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1、鲁迅:“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2、茅盾:“中国人品性的结晶”3、30、40年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精神胜利法”)
4、50年代至70年代末:“落后的农民典型”(阶级分析)
5、80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
6、近年来: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二、阿Q的形象分析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具有严重病态心理的流浪农民的艺术典型。他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奴隶地位采取辩护、粉饰和盲目自尊的态度;惯于以“忘却”或向更弱者(如小尼姑)泄愤来转嫁屈辱,求得自我满足。他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的地位;或者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虚幻的胜利。
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产物,也体现着苟活状态下人类的某种普遍弱点。“未庄”世界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的破产和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这些都为阿Q性格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神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下层人民。而小农本身的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的温床。
三、《阿Q正传》的艺术特色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其喜剧因素由夸张、幽默、滑稽、讥嘲、反语等多种表现手法构成。讽刺艺术主要分两类:对赵太爷等重在揭露其贪婪阴毒的丑恶灵魂;对阿Q则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
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间离效果”在小说中同时并存。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2学时)
一、“独语体”的散文《野草》
《野草》和《朝花夕拾》开创了现代散文创作的潮流。
1、《野草》的思想倾向
《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也可以用“独语”来概括。这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很晦涩难懂,阅读时关键是琢磨体会其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要把握其“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鲁迅说过,他并不希望青年读懂他的《野草》,因为《野草》只属于他自己。因此,学习《野草》可偏重于文件的鉴赏,当然,也该从这非常个性化又非常峻的艺术世界中,领略作家深刻而孤寂的心境及由此发生的无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野草》的艺术特色。
广泛借鉴西方现代文学观念和表现技术,大胆采撷异域花果,创造中国式的现代性文本。思想内容的深刻性、复杂性、超前性,寓于构思奇巧、想象奇崛、景观奇异的具体物象中。鲁迅把从屠格涅夫、波特莱尔到李贺等中外文学家的创造,从尼采、基尔凯郭尔到传统佛教哲人等中外哲学家的创造,都充分吸收、融注到《野草》中;同时,他把自己个人的天资、才情——思想家的穿透力、概括力,诗人的激情与想象力,小说家的人生阅历和心理敏感,美术鉴赏家的色彩——形式感,学者的历史眼光,文体家的语言驾驭力和创造力,也都发挥到了极致,以空前的独特笔触,捕捉那些意味丰厚而又微妙难言的感觉、直觉、情绪、心理、意识或潜意识,进行高深超拔的“心的探险”与哲理思辩,并寓之于形式感人、生动新奇的具象描绘中,终使《野草》成了空前且迄今依然绝后的上上文苑佳构。
二、“闲话风”的散文《朝花夕拾》
“闲话风”是对《朝花夕拾》风格的概括,主要指那种自然、率直、亲切的韵味,那种“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
第三章
教学要点:
1、“问题小说”形成及衰落的原因
2、乡土小说的成就
3、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教学内容:
小说
(一)(8学时)
第一节
“问题小说”的创作概况(2学时)
一、“问题小说”形成的原因
“问题小说”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主要在1919——1923年间兴盛一时,当时几乎所有的新小说作者都写过“问题小说”。因此艺术倾向更不相同,未能形成一种流派。1919年上半年《新潮》作家群的作品中,已出现了“问题小说”的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短篇小说的发表,就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创作风气。后期的文学研究会公开倡导“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高潮,“问题小说”最有影响的作家有冰心、庐隐、许地山等。
“问题小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说,凡是明确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的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表现和思考的主要是“一些有关人生的一般的问题”,核心是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个性自由、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妇女解放等社会问题,还有的作品涉及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军阀混战带来的战祸,以及儿童、教育、劳工问题等。因此,当时“问题小说”的题材、主题相当广泛,透露出五四时代特有的气息。
“问题小说”形成一股创作潮流,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根植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是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运动的产物。“五四”运动造就了“思考的一代”,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的活跃的局面,“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当时最响亮的口号。
其次,“问题小说”的兴起与当时作家们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五四”作家继承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的传统,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因此,“问题小说”具有鲜明的启蒙主义性质,使作家们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
第三,“问题小说”还受了外国文学的深刻影响,俄国文学正是以能够提出种种社会问题为特点,高尔基曾称俄国文学为“提出问题的文学”。另外,挪威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得到广泛介绍和推崇。还有一些作家从印度泰戈尔的哲理小说和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问题小说”中吸取了营养。
“五四”问题小说集中、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尤其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况,因此,问题小说已超出了文学的范畴,具有了历史文献的价值。但问题小说中非文学因素过多,社会问题被摆在首要位置,问题小说的认识价值超过甚至损害了它的审美价值。在创作方法上基本倾向于现实主义,它反映和揭示的社会问题有现实社会基础,而当它试图回答和解决社会问题时,则表现出较明显的主观理想色彩,具有一定的浪漫主义因素。问题小说作家们真诚的想给生活在灰色人生中的人们以快乐和希望,作家们不惜从主观臆想,去建造一些美妙然而虚幻的空中楼阁,从而影响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二、冰心、王统照的创作
1、冰心(1900——)原名谢婉莹,福建省福州市人,最早以问题小说步入文坛。1919年在《晨报》上发表处女作《两个家庭》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个不同的家庭,否定了封建官僚家庭培育出来的游手好闲的女子,肯定了受资产阶级教育的贤妻良母,从而提出了作者自己对家庭、教育以至人生诸问题的某些幼稚的看法。接着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直接以五四运动一个生活侧面为题材,写青年一代被顽固的官僚父亲禁锢在家,而不能参加反帝爱国运动的苦闷,反映了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父子冲突。《去国》写留洋回国的学生英士,满腔理想,科学救国之志,在残酷现实面前被无情粉碎,又不愿随波逐流,只好再次去国,对北洋军阀的腐败黑暗表示了愤慨。
“小说里有哲学”,“借小说发表自己的思想”这是冰心问题小说的重要追求。弱点是未能透过社会现象而挖掘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冰心的这一类反映应知识青年面临人生歧路的小说,虽然最终未能指明出路,但确实沉痛陈言,抓住了当时青年人所关心的种种问题。《最后的安息》提出了童养媳问题,《一个军官的自述》通过一个军官的自述,暴露了军阀混战的残酷性和荒谬性。
冰心提出的一些问题并不是很深刻,她的态度也不是很激烈,正如茅盾所说:冰心具有不偏不激的中庸思想,极端派的思想,她是不喜欢的。因此,冰心的问题小说虽然反映了一些矛盾冲突,但冲突是平缓的,虽描写了一些正面人物,但人物是软弱的,是一些软脊骨的好人。(茅盾《冰心论》)热烈的时代气息和清浅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形成了冰心早期问题小说的基本格调:微忧的爱。忧指对时代的思考,忧而微则反映了入世不深,爱是追求哲理所获得的济世良方。
1921年《超人》的发表,标志着冰心问题小说有了较大的变化,由批评社会上种种不合理的弊病,转向试图安慰青年的苦闷、忧伤的心灵,作品不仅仅提出问题,更主要的是试图回答问题、解决问题。1921年,五四高潮后,由热情提出问题,变为忧虑的探讨人生究竟的问题,由着重思考社会的弊端,变为着重的慰藉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心灵。以牺牲问题小说的广阔性完成慰安青年烦闷的作家职责。“爱的哲学”战胜了“憎的哲学”,《超人》及时反映了五四以后一部分青年中的精神危机,回答了“人生是什么”的问题。小说所开的药方“爱的哲学”是空泛的、不现实的,对青年的慰安也是有限的,反映了一种局限性。在之后,冰心又写了《超人》的姊妹篇《悟》,让“爱”再一次战胜“憎”,由于当时社会的急速发展,一般讨论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不再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兴趣。冰心的问题小说也走到尽头。三十年代,冰心还写过一些小说,这时作家已与“爱的哲学”告别,开始较清醒地分析反映社会矛盾。童话体小说《分》就是通过两个“初生的婴儿”的“对话”和不同命运的描写,揭示了旧社会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状况,而且构思新颖,语言亲切自然,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标志着冰心小说创作向现实主义方向的发展。
冰心是继鲁迅之后,现代小说又一个出色的文体家。她的文学语言非常有“我”,有自己的个性和韵味,她歌颂过大海的“温柔而沉静”,“超越而威严”,“神秘而有容”,她的文体恰如海波一般滋润从容,如秋菊一般雅致而秀美,她善于驾驭和驱遣流转自如的句式,丰富缤纷的词藻,着笔处死玉盘落珠,圆润婉转,飘逸洒脱,形成了独有的“冰心体”。就美学范畴而言,冰心的文体属于优美,但又不能以“优美”二字囊括,婉丽中带有清隽,隽丽中增多了简劲,被称为“诗人的小说”。
冰心小说的结构,一言以蔽之——“单纯”。最初的社会问题小说,善用对比手法,到了心理问题小说时期,书简笔记型的艺术构成显著增加。后期小说在结构和情调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为离“单纯”二字。
在描写手法上,冰心是多用白描的,是“诗化的白描”,又一番清澈空灵,见情见性的诗趣。
2、王统照(1897——1957),字剑三,山东诸城人。1918年到北京就读于中国大学英国文学系,并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春雨之夜》(1924年)、长篇小说《一叶》(1922年)、诗集《童心》(1925年)。
王统照早期的小说在叙事上常具有一种童心与诗意,将“爱”与“美”实为弥合人生缺陷的良方。在他看来,“爱”与“美”及时解决世间“烦闷与混扰”的药方,也是人类“乐其生”的归宿。他在小说中着意描绘人生的艺术图画,把人们的生活幻想成美好的人生乐园,而这个人生乐园却总是遭到外界突来恶势力的粗暴破坏,甚至完全被毁灭。有探索,有芜杂、迷误,注重思考和探索人生问题,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受到社会的苦闷和哀痛。
《春雨之夜》是一篇散文化的抒情小说,写叙述着“我”在春雨潇潇的夜晚对一次旅行的回忆,一对上中学的小姐妹一路上相依为命的情状,在作者充满爱怜与诗意的眼中,成了一种负载着美丽、温柔、忧郁、纯洁的意象。小说没有故事,却有优美的意境。
《雪后》写一个五、六岁的儿童,在河边用雪筑了一座晶洁的小楼,晚上却被军人的马蹄皮靴践踏成泥污,暗示军阀战争毁灭了人间的美和梦。
《沉思》:纯洁美丽的琼逸事作者理想的爱与美的象征。她希望通过画面将“爱与美”传给人们,却发现人们只知“占有”,就连自己的爱人和以“表现真美”为职责的画师,其实也并不懂得“爱与美”,她只好陷入痛苦的沉思,作者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爱与美”的赞颂,以及对“自私”“平庸”的轻蔑。
《微笑》从正面揭示了爱与美的伟大力量,青年小偷阿根因偶尔得到一个女犯人的微笑,后来又了解了女犯人的不幸身世,顿悟她的那一笑,乃是广博的爱人类爱一切的慈祥的笑,一年后,阿根居然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工人。作者企图用这一微笑来表现他理想中的爱和美,并讴歌这美和爱所具有的莫大的“魔力”。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蒙上了一层美丽而虚幻的色彩,往往“从空中设境或安排人物”,缺乏现实的力量。
《一叶》对人生深感凄惶和苦闷,小说探讨人生问题,对人生陷入悲哀与彷徨。“为何生命是永久的如一叶飘堕地上?为何悲哀是永久而且接连着结在我心底?”王统照较为追慕“超越现实世界”的充满光和花的“世界的花园”。
王统照的这些小说叙事的主观想象大于细节的客观写实,充满某种单纯的理念如“爱”“美”等,由于作者善于以单纯的情绪营造诗的意境,作品有一种单纯的美。
1933年出版了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这表明他把主要精力倾注到养育他的齐鲁大地,以中农奚大有一家的遭遇为线索呈纵向展开,写出了“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和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划出了一幅新时代的“流民图”。小说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地方色彩浓郁,场景开阔,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三、“问题小说”的衰落
“问题小说”在五四时代密切关注着人生和社会现实问题,较真实地反映出“五四”时期一部分小资产阶级青年的精神状态,揭示了现实的丑恶,特别是启发青年读者探索人生社会问题,进行思想启蒙。但问题小说一般只是提出问题而不能正确回答问题,作者答案或是抽象的“爱的哲学”,或是皈依宗教信仰等,削弱了作品的思想艺术力量,客观上也造成了某些消极影响。在艺术上,问题小说比文学革命初期的作品圆熟,更多的摆脱了旧小说的痕迹,一些作者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他们的作品视野比较狭窄,大都以提出一个问题或说明一个概念为满足,往往存在概念化的毛病。社会功利的倾斜使之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所冲淡,削弱了它的审美价值,只能说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学风尚与潮流,尚未形成一个成熟的文学流派。1922年后,世代推进,现实变化了,热烈讨论人生问题的气氛已不复存在。问题小说作家纷纷走出个人圈子,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始更具体深入的反映社会人生。问题小说成为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而过去,但它关注社会现实、人生的传统,却对许多作家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二节
人生派写实小说(2学时)
一、人生派写实小说 由于文学研究会在它的成立宣言中强调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加之后期的创造社打出“为艺术”的旗帜与文学研究会抗衡,历来人们便将文学研究会称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一派。尽管文学研究会是一个非流派的作家团体,而“为人生”的概念也远不能作为一个艺术概念指称文学研究会的整体特征;但是在文学研究会作家中,有比较多的作家的确是带着对人生与社会问题的现实关注进行写作并企图为社会“开药方”的。因而对比浪漫抒情小说的自我表现,我们姑且将文学研究会中这类以社会和他人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称为“为人生”的小说。
二、叶绍钧的创作
叶绍钧(1894——1988),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江苏苏州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他早在1914年就在一些通俗杂志上发表文言小说和旧体诗词,1919年开始白话文学创作。叶绍钧家境贫寒,曾多年从事小学教育。他的小说常常揭示下层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他写得最好的,就是小市民和具有小市民习性的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2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火灾》(1923)、《线下》(1925)、《城中》(1925)、《未厌集》(1928)、及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
叶绍钧的小说创作经历了由问题小说向较广的社会现实拓展的过程。以教育界、学校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在叶绍钧的全部小说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长年的教员生涯,使他对现代中国教育界的情形了解的深切详明,对学校生活的各个侧面观察得细致入微,对教员和学生的思想状态、希望欲求、心理活动了如指掌。作为中国现代教育史的见证人,叶绍钧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暴露旧中国教育界黑暗的内幕,并透过教育界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旧社会,是叶绍钧 “教育小说”的基调。他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和同情,反映了下层知识分子贫穷悲苦的生活状况。与此同时,他对作为知识阶层一部分的教员,也有着严峻的解剖与审视。
《潘先生在难中》(1925)是叶绍钧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写军阀混战时期江南某镇一个小学校长潘先生携家逃难的经历,刻画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这篇小说以客观写实的笔调展现了小人物在战争惊恐中苟全性命的艰难处境,但更主要的是通过潘先生精于算计、琐屑庸俗、苟且偷生行为与心理的精采描绘,活画出这类小市民知识分子卑琐自私、缺乏正义感和道德意识的委琐灵魂。《倪焕之》(1928)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比较完整地写出了知识分子从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败这一段时期的追求与遭遇。倪焕之抱着“教育救国”的宗旨,尽管有浓厚的改良主义色彩,还是为社会恶势力所不容。他所追求的理想爱情也与他的理想教育一起遭遇危机。最后在革命者王乐山的影响下投身社会革命,但又经受不了革命的曲折,在苦闷、彷徨、软弱、动摇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这正是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寻求真理之路的真实写照。叶绍钧这些以知识分子为主角的小说都浸渍着一种作为知识者的作家的自省意识,为鲁迅致力的“改造国民性”的命题又增添了一个重要的佐证。
叶绍钧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的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很有些主观见解”,只是寄托在“不著文字的处所”罢了。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绍钧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的谛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里的被侮辱与被损害者。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文中。
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的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作者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不又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但是他也深知他们的甘苦,造成他们这些不良表现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时他们自己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此,他在嘲讽的同时又毫不含糊的把笔锋穿过这些人而指向其背后的黑暗现实制度,从而使他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样有讽刺、剥露,又有同情、理解,而这两方面又都含而不露,于是讽刺也就显得温婉、醇厚,不失叶绍钧客观写实的基本风格。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是叶绍钧小说风格的又一方面。
叶绍钧对外国小说的借鉴了无痕迹,他的小说文字整饬、严谨、平实、纯正,既无欧化的成分,又没有半文半白的现象,十分讲究规范化。叶绍钧的文学语言没有五四作家常有的欧化气息,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严肃踏实的写作态度,使叶绍钧的文学作品为中国现代汉语的规范、纯洁、健康作出了贡献。
第三节
一、乡土小说的特点和成就
在现代小说史上最早显露出流派风范的,是1923年左右在鲁迅小说影响下,由文研会和未名社、语丝社一些作家创作的乡土小说。“乡土小说”指的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青年作家,以自
乡土小说(2学时)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这批作家有冯文炳、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黎锦明等。乡土小说的兴起,是新文学小说对“五四”小说过分西化的一次反拨,是新文学在革命之后着手建设的象征,反映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象征。也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
最早创作乡土小说并证实其艺术魅力的,是鲁迅。将这批作家回忆故乡、抒写乡愁的小说称为“乡土小说”的,是鲁迅1928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 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又说,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乡土小说的特征,首先是作家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故乡风习,对愚昧、落后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批判。其次,乡土小说作家往往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描绘生活于苦难中而又麻木、愚昧的故乡人,同情与批判、讽刺与哀怜相互交织,形成乡土小说喜剧与悲剧相交融的美学风格。
第三,在批判和描绘故乡愚昧习俗、麻木人性、凄凉人生时,乡土小说作家仍然抑制不住对故乡的眷恋,而这眷恋又往往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因而小说大都具有忧郁的抒情调子。
第四,致力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是“乡土小说”作家们的共同追求。其地方色彩主要是通过各地风俗习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同时也感到某些风俗习惯的愚昧和野蛮,不得不对它们进行剖析和批判。
“乡土小说”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扩大了小说的题材领域,使小说从主要描写知识分子的狭窄生活,变为较广泛的反映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使作家们的目光从自身转到了下层劳动者,主要是农群众身上。题材的变化,又影响了创作方法的变化,“乡土小说”的作家们一般运用的都是客观写实的手法,作品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弥漫着浓郁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因此,“乡土小说”的出现,促使作家的艺术表现由主观抒情转向客观写实,由情绪展示转向性格刻划和环境描写,发展和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当然,乡土作家都是年轻人,一般还缺少把握农村复杂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眼光,还未能像鲁迅那样深邃,往往单纯的描绘落后愚昧的农村生活图景,总体的艺术质量尚属稚拙阶段。但作为一个潮流,一个流派,乡土小说对于现代小说的确立时有不小的贡献。
二、代表作家及作品
1、王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折江镇海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柚子》、《黄金》、《童年的悲哀》、《屋顶下》等。30年代写有长篇小说《野火》(《愤怒的乡村》)
他的作品,与暴露社会黑暗之中充满了呼之欲出的荒诞感和沉重的幽默情绪,开掘浙东沿海乡镇子民们在农业经济衰败的社会动荡中的心理,始终坚持对乡民的批判态度,审美上偏重于对恶的、丑陋的事物的深入体验,是乡土小说免于流入肤浅。最体现鲁彦小说特征的是《菊英的出嫁》和《黄金》等。《菊英的出嫁》描绘了浙东农村的“冥婚”陋俗,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的笔调叙述菊英母亲为这场婚礼耗费的精神、体力与金钱,描绘人物对于这种毫无意义之事所倾注的饱满热情。充实的物质铺张、忙碌的人物行为,反衬出人物精神的空白与生命本质的无意义。细密的场面和人物描写,显示了古老中国农业社会落后于时代的蹒跚步伐,而这种奇特的封建陋习叙述得越是具体可见,就越发使人对这种落后性深感震惊。
《黄金》叙述了发生在浙东一个叫陈四桥的小镇的世态炎凉,仅仅因为一个毫无根据的的臆想,昔日备受尊敬的如史伯伯便如丧家之犬,世人以他们最得心应手的市侩手段,给予如史伯伯一家难以承受的羞辱。鲁彦以他对故乡人情事故的谙熟,通过一种戏剧性情景的设置,将浙东小镇人们的势力心态揭示殆尽。
王鲁彦此类作品提供了小说典型环境描写的新的范式,也使早期乡土小说获得了民俗学的价值。周作人说过:“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本国民俗研究也是必要,这虽然是人类学范围内的学问,却和文学有极重要的关系。”
2、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留下不少表现湖南闭塞农村士绅与乡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活剧的作品。《怂恿》比较圆熟,是一种讽刺性的小说,喜剧人物的线条准确,动作紧张,场面调度有方,运用活泼的方言土语,以加强地方色彩,同时加强对话的可笑性。茅盾称这篇《怂恿》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彭的小说叙述冷静、机智,具农民式的风趣,有强烈的地方性,其中将本是悲剧性的故事渗入喜剧色彩,尤为杰出。彭家煌将乡村讽刺体小说这样早地提到较高的水平,为沙汀等积累了很有价值的艺术经验。严家炎说:“比20年代一般乡土作家的更为活泼有趣,也更加深刻成熟。”
3、台静农(1903——1990),安徽霍丘人,主要的作品有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者》。他的小说多是悲剧型的乡镇传奇,大都笔调冷峻并深藏忧郁,善于以深挚的同情写出人间的凄怆,抒发深广的忧愤。同时,他的作品民间性特别强,大部分以故乡安徽的人事为材料,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生生死死,尤为突出。鲁迅说他“能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正如王鲁彦学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彭家煌有鲁迅的含泪微笑,而出身未名社、与鲁迅关系密切的台静农,似乎专注的师承了“安特莱夫式的阴冷”,把中国乡间的恐怖,和盘托出。这样,就带来台静农的浑厚。
第四节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性叙述小说(2学时)
一、“自叙传”抒情小说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是“自叙传”抒情小说,作者多集中于创作社。“自叙传”抒情小说又叫“自我小说”。作品中大都有一个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但作者并不着意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以深刻的思想教育读者,而是直接抒发主人公的强烈感情去打动读者。在中国现代小说领域中,将“表现自我”的主观抒情倾向推至极端的,是创造社的作家郁达夫。
1、“自叙传”抒情小说兴起的原因: 其一是要求个性解放而又遭到社会压抑的年轻人,不能自禁地交要通过文学来表达其内心的激情。其二是浪漫主义等西方文学思潮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
2、“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点: 其一是以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其二是侧重表现情绪、感受、心境。其三是抒情性和散文化倾向。二、郁达夫的小说创作
郁达夫30年代以前小说的基本特征:
1、强烈的主观抒情。郁达夫的小说,基本上是由一种独白式的抒情话语构成,2、大胆的自我暴露 郁达夫在小说中大坦地袒露内心,自我反省,根本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专注于故事而忽视心灵,作家只充当虚伪的道德教训者的状况。
3、“零余者”的形象系列。郁达夫小说的主人公,都是有着严重忧郁症的“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世界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这些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零余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的特点: 怀才不遇,有着报国无门的怨恨;时常失业,贫困的阴影一直伴着他们; 有正义感,愤世嫉俗,然软弱无力; 自卑颓唐,感伤忧郁,内向而多敏感,孤傲复又自卑,纵情酒色以致心理变态,有着感伤放荡的愤世嫉俗的心理二重性。
郁达夫30年代以后小说的变化:
1、情绪上由原来的愤世嫉俗、困顿焦虑向隐逸通脱转化,直接宣泄情感的情形有所减少,意境的表现增多。
2、有些小说比较有意识地注重小说故事的传奇性和小说情节的完整性。
《迟桂花》属于他后期教圆熟的作品,全篇抒写女主人公天真健全的人格,纯洁无邪的美的感情,与清新自由的美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和谐的诗的意境,不仅完美地传达了“人性返归自然”,心灵净化的主旨,而且完成了从感伤美向宁静美的转化。考核要求:
1、“问题小说”与人生派写实小说
2、乡土小说与“自叙传”抒情小说
第四章
教学要点:
1、郭沫若的思想发展
2、《女神》的时代精神和艺术风格 教学内容:
郭沫若
(4学时)
第一节
郭沫若的生平与思想发展(1学时)
一、郭沫若生平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在中小学期间,广泛阅读了中外文学作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1914年初到日本学医,接触到泰戈尔、海涅、歌德、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倾向于泛神论思想。由于五四运动的冲击,郭沫若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情,从事文学活动,于1919年开始发表新诗和小说。1920年出版了与田汉、宗白华通信合集《三叶集》。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同年夏,与成仿吾、郁达夫等发起组织创造社。1923年大学毕业后弃医回国到上海,编辑《创造周报》等刊物。1924年,通过翻译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一书,较系统地了解了马克思主义。1926年任广东大学(后改名中山大学)文科学长。7月随军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初参与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其间写有《漂流三部曲》等小说和《小品六章》等散文,作品中充满主观抒情的个性色彩。还出版有诗集《星空》、《瓶》、《前茅》、《恢复》,并写有历史剧、历史小说、文学论文等作品。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达10年,其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古文字学,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成绩卓著,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只身潜回祖国,筹办《救亡日报》,出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负责有关抗战文化宣传工作。其间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部充分显示浪漫主义特色的历史剧,这是他创作的又一重大成就。这些剧作借古喻今,紧密配合了现实的斗争。1944年,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抗战胜利后,在生命不断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坚持反对独裁和内战。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曾任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以主要精力从事政治社会活动和文化的组织领导工作以及世界和平、对外友好与交流等事业。同时,继续进行文艺创作,著有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文艺论著《读(随园诗话)札记》,《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
二、郭沫若思想发展
1、泛神论思想
2、浪漫主义
3、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创作
第二节
《女神》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特色(2学时)
《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除序诗外共56首。最早的诗写于1918年,最迟的诗写于1921年,绝大部分为1919年、1920年所作。)
一、思想内容:
《女神》对封建藩篱进行了猛烈的冲击,表现了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以及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1、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始终——
诗人歌颂反抗、破坏、创造,体现了个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迫切要求,表现了打破枷锁、创造光明自由统一欢乐的新中国的希望,反映了郭沫若的彻底革命的态度。
A、《凤凰涅槃》: 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为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诗中表现了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与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诗人以汪洋恣肆的笔调、重叠反复的诗句,写了凤凰的更生,即经过斗争冶炼后的真正的创造和新生。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机运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炽热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
B、《女神之再生》:根据古书上“女娲炼石补天”的记载写成,也是以神话为题材突入“五四”革命现实的核心,揭示反抗、破坏、创造的主题。颛顼共工争帝,触断擎天柱不周山,天晦地冥,风声、涛声交织成“罪恶的交鸣”,是旧中国的写照;女神们面对“浩劫”而离开神龛,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照彻天内的世界,天外的世界”,则是中华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的觉醒的鲜明象征。
2、饱含爱国主义思想和深情——
五四爱国运动激起了身居异国的诗人深切的爱国热情,它眷恋祖国,颂扬祖国的新生,盼望着祖国的富强、安康。A、《炉中煤》:诗人自喻为正在炉中燃烧着的煤,而把祖国比着“年青的女郎”,他要为心爱的人燃烧,即为祖国而献身。他称自己有“火一样的心肠”,庆幸自己能够“重见天光”,愿为祖国赴汤蹈火,因为他从时代的曙光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B、《晨安》:诗人以最亲切的感情、最真挚的敬意,用自豪的声音,遥向大海西岸的祖国问安,一气连喊了27个“晨安”:“晨安!我年青的祖国呀!/晨安!我新生的同胞呀!/晨安!我冻结着的北方的黄河呀!/黄河呀!我望你胸中的冰块早早融化呀!/晨安!万里长城呀!/„„晨安!常动不息的大海呀!/晨安!明迷恍惚的旭光呀!/晨安!诗一样涌着的白云呀!/晨安!平匀明直的丝雨呀!诗语呀!/晨安!情热一样燃着的海山呀!/晨安!梳人灵魂的晨风呀!„„”
3、歌颂叛逆精神,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个性力量——
《女神》处处都表现了鲜明的自我特色,为叛逆的自我唱出了激越的颂歌,折射出强烈的个性解放的要求,体现了狂飙突进的风格。
如《天狗》:在群魔乱舞的昏暗世道中,诗人大声疾呼,要把月、日、星球、全宇宙吞了,充分表现了要冲决一切罗网、摧毁一切黑暗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气魄。这里的具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有着扫除一切陈腐、创造一切新生的巨大威力,是全宇宙的能的总量。他体现着强烈的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的要求。
4、对劳动和工农的景仰和颂扬——
诗人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由衷地赞美和颂扬劳动和工农大众。体现了“五四”时代社会思潮“劳工神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如《地球,我的母亲》诗作展现的是地上乐园的景象:从黎明起,地球就象母亲一样背负着人们,哺育着人们,让人们在乐园中逍遥;宇宙的一切都是地球的化身,而地球的主宰却是工人和农民,“炭坑里的工人”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田地里的农人”是“全人类的保姆”。诗歌表现了对工农的无限仰慕和崇敬;表示对劳动的热爱、“要永久劳动不停”。
5、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歌咏大自然—— 《太阳礼赞》、《光海》、《日出》
二、艺术特色:
《女神》以诗体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彻底的自由创造。它的直抒胸臆、浪漫想象、充满“泛神论”色彩,呈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1、火山爆发式的激情,狂涛巨浪般的气势 A、情感的宣泄——
郭沫若的诗感情炽烈,气势雄浑,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用的是最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你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把自己对现实的厌恶、敌视、表现得异常强烈、淋漓尽致。又如《匪徒颂》:对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宗教革命、学说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的“匪徒”,他高呼:“万岁!万岁!万岁!”毫不掩饰,赤裸裸地暴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使诗作呈现出汹涌澎湃的气势。
B、回环复迭的渲染——
在诗作中,郭沫若常常不顾及诗的“忌重复”,而采用回环复迭的方式,重复的句式、反反复复的感情渲染,造成情感的叠加,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凤凰涅槃》:“我们新鲜,我们净朗,/我们华美,我们芬芳,/一切的一,芬芳。/一的一切,芬芳。/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火便是你。/火便是我。/火便是他。/火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反复吟唱,欢欣鼓舞、兴奋激昂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中的“群鸟歌”则是通过反复,揭露官僚政客、市侩文人的相同嘴脸,幽默滑稽,讽意盎然,人们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
C、气势磅礴的大背景——
郭沫若诗作的背景常常是无限广阔的宇宙,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叫人惊异、使人震撼。如《天狗》中气吞日月、囊括宇宙的天狗,驰骋风云,豪情彭湃,给人以震撼天地的力量。又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要提起“无限的太平洋”把黑暗的地球推倒,这是何等巨大的力量和气势!
2、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的创造
《女神》把破坏、反抗、创造精神形象化,创造了一个叛逆追求的化身——理想化的自我形象。这个自我形象在诗中非常突出,它占据了宇宙中心,成了宇宙的主宰。这个“自我”与大自然、与日月星辰、与历史文明都化为一体。这个自我是无生死的精神和理想的化身。这个精神便是叛逆、破坏、创造,这个理想便是摧毁黑暗社会、建设光明中国。
如《凤凰涅槃》,自我形象、凤、凰、火等,都融为一体:“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我便是你!你便是我!火便是凰!凤便是火!翱翔!翱翔!欢唱!欢唱!”又如《天狗》:“我把日来吞了,我把月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这个自我,包含了宇宙万物,成了宇宙的主宰。
自我的形象,不仅有作者的影子,又具有民族和大众的情感,他对黑暗社会、陈规陋习、旧的势力有着强烈的不满,对祖国和民族有着深切的爱,对劳动人民充满真挚的敬意。因此,这个“自我”,实际上是诗人“自身”与“祖国”、“民族”、“大众”,以及“人民革命”的统一体,是理想化的形象。
3、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寄托诗人理想,表现时代精神
《女神》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借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抒写自己的革命理想,表现自己不屈的意志、创造的精神、对理想的追求。
如《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神话传说,象征祖国、民族、自我在革命中获得新生;《天狗》——用传说中的“天狗吃月亮”、“天狗吃太阳”的传说,表现自己的冲决一切的叛逆精神;《女神之再生》则是融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谴责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歌颂追求、创造光明的精神;《湘累》——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屈原的事迹,表现自我强烈的反抗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棠棣之花》——借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聂嫈的史迹,歌颂伟大的女性及爱国志士勇敢反抗强权政治、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
4、丰富的想象、奇丽的色彩
《女神》想象丰富,比拟奇丽,展现了缤纷多彩、生机勃勃的诗境,如天马行空,瑰丽多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如《炉中煤》的比拟——“年青的女郎”——祖国(蕴涵对祖国的爱与希望:祖国永远年轻、漂亮、充满青春的活力);“炉中煤”——自我(形象化的写照:赤诚、献身精神、受压抑、为新时代所鼓舞)。又如《地球,我的母亲》中的想象——脚踏实地的精神——比作“地球,我的母亲!/我羡慕那一切的动物,尤其是蚯蚓——/我只不羡慕那空中的飞鸟:/他们离了你要在空中飞行。/地球,我的母亲!/我不愿在空中飞行,/我也不愿坐车,乘马,著袜,穿鞋,/我只愿赤裸着我的双脚,永远和你相亲。”;那“田地里的农人”——地球母亲的“孝子”、“全人类的保姆”;那“炭坑里的工人”——地球母亲的“宠子”、“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
还有无所顾忌的现代科技词汇的引用,如“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的Energy(能)的总量”(《天狗》);“哦哦,摩托车前的明灯!/你二十世纪底亚坡罗!/你也改乘了摩托车吗?/我想做个你的助手,你肯同意吗?”(《日出》)
5、形式的大胆革新和新颖多姿
郭沫若说:“我愿意打破一切诗的形式,来写自己能够够味的东西。”(《凤凰•序》)他正是这样,冲破旧格律诗的种种清规戒律,创造了完全崭新的新的诗歌艺术形式(适用于诗的新内容的新的自由形式)。
A、气势雄浑豪迈的自由体诗,是《女神》里最具特色、最能激动人心的诗体,它开一代诗风,为五四以后的新诗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它既是宽大不羁的胸怀和丰富强盛的想象力的表现,也是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B、新格律诗体的运用。具有比较严谨的形式格律,音调铿锵,诗形齐整,节奏韵律鲜明和谐,有深刻而丰富的意境。如《炉中煤》等。
C、诗剧体式的借鉴。
三、局限:
1、简单的把浪漫主义与革命文学对立起来
2、艺术上的模仿,生活不足
第三节
其它创作(1学时)
一、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1、《星空》
(1)概述:出版于1923年,共34首诗,作于1921年10月至1922年12月,这时新文化阵营分化,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时期。郭沫若正陷入孤寂彷徨的苦闷之中。《序诗》中,原来《女神》里的气吞日月的理想化的叛逆“自我”形象,已经变成了“带了箭的雁鹅”和“受了伤的勇士”,“偃卧在这莽莽的沙场上”。郭沫若几度回国,希望看到祖国的新生,但五四高潮已过,国内仍然一片黑暗。他对现实有着更深的憎恶、不满,又无可奈何;只好到大自然或超现实的空幻境界寻找暂时的解脱和安慰。他不再礼赞“光芒万丈的太阳”,而是仰望幽光闪烁的“星空”,不再是要“赤裸着双脚”,永远和地球“母亲”相亲,而是羡慕“天上的街市”。不过,《星空》里也有与《女神》一脉相承的,如《洪水时代》:把夏禹以四海为家、决心治理好洪水的刚毅比作“近代的劳工”,并号召人们效法大禹的精神去开拓这“第二个洪水时代”:“你伟大的开拓者哟,你永远是人类的夸耀!你未来的开拓者哟,如今是第二次的洪水时代了!”。这表明:郭沫若这时一面是孤寂彷徨,一面也在追求探索,思想呈现为矛盾状态。
(2)代表作《天上的街市》
A、内容:《桃花源记》式的理想社会的描述(与现实相对照的不同)
飘渺的空中——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天河浅而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可自由来往 与丑恶社会形成鲜明的反差(对比的方法)
B、艺术:继承了《女神》的浪漫主义,借助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情怀;新格律诗的创造,又有相对的自由
2、《前茅》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包括《序诗》在内共23首诗作,大部分诗作写于1923年。当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国,正值中国革命度过了五四以后的短暂低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内工人、农民运动蓬勃兴起,他们正开始取代青年学生,成为主力军,即革命的“前茅”。他受到工农运动的激荡,重新燃起革命激情。《前茅》正是一部歌颂工农为革命的“前茅”的诗集。他又引吭高歌。诗作与《女神》相比,显然是现实主义因素的增多、革命意识的增多。
(2)代表作简述:
《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号召人们要像“俄国无产阶级专政一样”进行流血的大革命,并断言俄国和正在革命中的中国是20世纪的“两个新星”,肩负着“人类解放”和“世界和平”的使命。
《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诗人坚信“长夜纵使漫漫,终有时辰会旦”,他把太阳作为与黑暗统治英勇搏斗的革命者的象征:“在这黑暗如漆之中,太阳依旧在转徙,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妖魔射死”。他与太阳相约:“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表现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太阳没了》:追悼伟大的革命领袖列宁的诗篇。他歌颂列宁的丰功伟绩:“他灼灼的光波势欲荡尽天魔,他滚滚的热流势欲决破冰垛,„„无衣无业的穷困人们,受了他从天盗来的炎炎圣火”。他相信“世上一切的工农”“戈矛相赠”,“开除路上的荒荆”,用满腔热血换取新世界的诞生。
3、《恢复》
(1)概述:出版于1928年,共收诗作24首,创作于1928年1月5日至16日的半个月中。这时,郭沫若已经经受了革命战争的考验、锻炼,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的战士。“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大病一场。但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以及疾病的折磨,都不能磨损他的意志。到了白色恐怖的上海,他大病初愈,便写下了这些斗志昂扬的诗。
(2)代表作;
《如火如荼的恐怖》:“要杀你们就尽管杀罢!你们杀了一个要增加百个,我们身上都有孙悟空的毫毛,一吹便变成无数个新我。”
《血的幻影》:“我们昨日不是还驾御着一朵红云,为什么要让它化成一片血雨飞散?我们便从那高不可测的火星天里,堕落到这深不可测的黑暗之渊。”
《战取》:“我已准备下一杯鲜红的寿酒,朋友,这是我的热血充满心头。酿出一片血雨腥风在这夜间,战取那新的太阳和新的宇宙!”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诗作以古事(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兴,写现实中农民的悲惨生活。陈涉吴广是“受不过秦始皇的压迫”,成为“农民暴动的前驱”,他们“惊动了林中的虎豹”、“惊散了秦朝的兵将”,“他们的暴动便告了成功”、“秦朝的江山便告了灭亡”。而现实之中,“北方的农民实在是可怜万状”、南方“农村的凋敝触目神伤”。和陈涉吴广相同的是“我们中国出了无数的始皇!还有那外来的帝国主义的压迫,比秦时的匈奴还要有五百万倍的嚣张”。作者相信——人民一定会有主张,会像陈涉吴广那样起来暴动,——“在工人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哟,朋友,这是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
总之,《恢复》在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上又有新的发展,它继承了《女神》的积极浪漫主义,又发扬了《前茅》的现实主义。《恢复》和《女神》都表现革命理想,但《女神》是通过幻想的形式、夸张的形象来表现;《恢复》则通过现实中革命者具体的情操、行为来表现。它们都表现了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但《女神》的“自我”形象是物我的融合、统一,而《恢复》的“自我”则是现实中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恢复》与《前茅》相比,生活实践更丰富、世界观更成熟、战斗情绪更激昂、革命态度更坚定。
二、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
(一)、前期历史剧创作
1、概述:
(1)、《卓文君》(1923年2月)——反抗封建礼教、冲破封建束缚
卓文君——在婚姻问题上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公开和家庭决裂,与司马相如出走)主题:歌颂敢于争取幸福和自由的叛逆的女性,表现个性解放的思想。(2)、《王昭君》(1923年7月)——反抗封建王权、维护人格尊严
王昭君——反抗封建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王权的叛逆(“宁作玉碎,不作瓦全”的品格,当廷谴责封建帝王、自愿出嫁匈奴的骇世惊俗的举动)
主题:歌颂敢于向封建王权进行挑战的伟大的叛逆女性,表现彻底的反封建思想。(3)、《聂嫈》(1925年6月)——反对强权政治、忘我牺牲精神
聂嫈——反抗强秦的侵略、吞并,反对分裂投降的叛逆(支持弟弟的斗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主题:歌颂不为弱小而屈从强权,为伸张正义而英勇牺牲的伟大的爱国主义叛逆女性
2、艺术特色:
(1)“古为今用”的现实主义原则:
不是为了再现历史人物而去写历史人物,而是通过历史人物的塑造,配合现实斗争,表现时代精神,为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服务。对封建礼教的斗争、对封建王权的否定、与强权政治的搏击,都是五四时代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核心内容,人们可以从剧中得到启示、受到教益。
(2)不拘泥于成说的革新创造:
不照搬历史史实,对人物和情节大胆加以改造,重新发掘历史人物的思想精神面貌,力求对历史作出新的解释,使之与时代息息相通。
如:卓文君——“私奔”(“淫奔”)与“公开决裂、离家出走”
王昭君——悲悲切切与大义凛然;被动派遣与主动请嫁;指责汉元帝的荒淫无耻(3)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郭沫若善于将人物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使人物形象的个性得到更有力的刻画,性格更鲜明、更突出
如:卓文君——父亲逼她寻死、公公骂她有伤风化(主宰自己的命运)
王昭君——毛延寿索贿、汉元帝犹豫、豪华宫廷与荒凉异域(毅然抉择)
聂嫈——奸相侠累、韩侯与弟弟聂政、生与死(为正义而作为)
(二)40年代的历史剧
1、概述:
(1)《屈原》(1942年)[屈原一生的悲剧故事] 爱国力量与妥协投降派的斗争(2)《棠棣之花》(1942年)[《聂嫈》的扩写]反强权、反投降、主联合、主团结(3)《虎符》(1942年)[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反侵略、反奴役、反压迫
(4)《孔雀胆》(1943年)[大理总管段功与阿盖公主的爱情悲剧故事]歌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5)《南冠草》(1944年)[夏完淳起兵复明、以身殉国的故事]歌颂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6)《筑》[又名《高渐离》](1946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的故事]反抗封建专制、独裁的统治
2、艺术成就:
(1)现实性和战斗性的主题(延续了前期剧作“古为今用”的原则)(2)壮美的悲剧精神
A、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悲剧事件(正义和真理的被压迫)B、不屈的斗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人物{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C、饱含悲戚与颂扬的英雄主义基调(3)激越的浪漫主义诗情
A、诗化的语言:既有直接的诗歌的引用——《橘颂》,又有诗情浓郁的大段独白——《雷电颂》,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了人物的情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B、诗化的人物:诗美的人格、道义美的化身、诗人的气质。如:婵娟——以自己的生命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橘颂》
第五章
教学要点:
新诗
(一)(8学时)
1、“五四”新诗运动
2、前期新月派
3、早期象征派诗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2学时)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梁启超设计了“诗界革命”。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所谓“新语句”,即是不仅要吸收新名词,而且要引入新句式,在语法结构以至内在思维方式上进行根本的变革,还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这些与保留古风格的要求显然是背离的。而在梁启超看来,打破传统的诗的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诗人之诗”,后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诗界革命”始终限制在传统诗歌的范围内。
2、黄遵宪提出了“我手写我口”,包含有一种个性主义主张。诗应是写我想写的,我想说的,我内心的感受。他就做过转向古风、乐府,“用古文家伸缩离合之法以入诗”等多种实验,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的倾向。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晚清诗界最终止步于宋诗派的模仿风气中。
3、胡适提出了“做诗如作文”。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
胡适在提倡“诗体的解放”的同时,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核心就是他所说的“言之有物”,也即“有我”与“有人”,“有我就是要表现著作人的性情见解,有人就是要与一般的人发生交涉”。(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前者突出了写作者(知识分子)主体的性情与见解,后者强调了与“一般的人”即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这种诗歌观重视的是“精神、观念”的表达,所谓“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诗的口语化、明白易懂的要求,自是“题”中应有之意。这就是说,“五四”新诗运动的“散文化”与“平民化”的目标,两者之间,是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中国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也写过新诗。
2、胡适合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的艰难过程。
3、早期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
(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
4、《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但与传统诗歌相较,其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的大量出现;
(2)、强烈的主观意志。
5、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价值与局限:“历史文件”性质—一方面明白而平凡;另一方面,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其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均在此。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
五四后,郭沫若以他的《女神》在给新诗带来浪漫主义雄风的同时,奠定了新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新诗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具有飞动之致,克服了初期白话诗歌泥实、琐屑、忽视诗歌内在特征的缺点。与此同时或稍后,其他新诗作者也不断出现在文坛上,形成了浪漫新诗、小诗、情诗等风格多样的新诗创作热潮,一时为青年热衷模仿。
1、这一批诗人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着手进行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的《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
2、“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湖畔诗社”的成员仅四人:冯雪峰、潘谟华、应修人、汪静之。他们曾被朱自清赞誉为是在“缺少情诗“的中国,能够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人。
1922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湖畔》 1922
汪静之
《蕙的风》
1923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春的歌集》 天真开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时代精神与诗人个性的统一。
3、“小诗体”:小诗创作兴盛于1922至1923年。当时较有名气的是小诗集是宗白华的《流云》,梁宗岱的《晚祷》。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即兴式短诗。日本短歌和俳句、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表现出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捕捉内心微妙感受的努力。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受、感觉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
4、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冯至《昨日之歌》
(1)艺术的节制:明净的形象。激情外化为客观物象或蕴涵于简单叙述。《蛇》《雨夜》 半格律体。整饬、有节度的美
(2)哲理化诗情
沉思的调子,幽婉的风格。(3)叙事诗
《帏幔》《蚕马》《吹箫人的故事》
第二节
新诗的“规范化”(3学时)
一、前期新月派的诗歌主张
刊物阵地:《晨报副刊》“诗镌”
主要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杨世恩、孙大雨、刘梦苇
1、新诗的自觉:“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提出要写“中国的新诗”; 把创作的重心从“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使新诗成为诗”。
2、“理智节制情感”: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如《口供》。
3、新诗格律化: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三美”: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绘画美—要与中国诗画的传统相通。区分新旧格律。
二、闻一多与徐志摩的诗
1、闻一多的诗歌创作
闻一多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1920-1922年秋为清华时期,1923-1925年为留学时期,1926-1928为成熟时期,前二个时期的新诗创作大多收在23年出版的《红烛》集中,第三时期创作多收在28年《死水》集中。
(1)思想内涵
一方面,闻一多的诗歌内容有的歌颂自然美景,有的赞美爱情,有的表达思乡念国之情,在社会学的批评体系中,后者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和最具特色的作品,以爱国主义是贯串于他诗作中的一条红线来描述,并把描写自然和爱情之作,也归结为体现了作家的理想和爱国情绪。
另一方面,是新月派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尖锐的东西方文化冲突。《红烛》《死水》中西文化冲突引起的内心矛盾与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和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现代感受复杂地交织。
(2)个性风格
矛盾的张力。《春光》自然的和谐与社会的不和谐。《心跳》生活的宁静与心灵的不平静。《你莫怨我》 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
(3)沉郁的风格。《发现》郁结已久的火山爆发式的灼人的美。同时繁丽的比喻、奇特的想象、唯美的倾向、刀斧之痕迹是其诗歌特点。
总体看,闻一多的诗作不多,在强调其作品抒发的爱国主义感情具有积极向上力量的同时,人们更看重诗人在艺术形式上创造、实践和探索,从诗歌史的角度评价他对新诗发展所做的贡献。
2、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之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
在诗的内容上:《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题材范围日趋狭窄,(“往瘦小里耗”)感情基调日趋低沉。在诗的艺术上:《志》——《翡》——《猛》——《云》,日趋圆熟,达到了当时中国新诗的最高境界。艺术成就上:(1)轻盈飘逸、潇洒灵动的诗歌风格。(2)意象新奇、美妙。用奇特的想象、比喻,造成新奇、美妙的意象。用暗示,委婉含蓄地造成新颍,美妙的意象。(3)音韵和谐,旋律优美、飘逸。
3、朱湘的诗歌创作
具有“东方的静的美丽”的形象,“古典的与奢华的”美的风格。其代表作为《采莲曲》
《夏天》《草莽集》《石门集》
《采莲曲》《催妆曲》《摇篮歌》 对形式美的探索,讲究形式的完整与“文学的典则”。叙事诗创作:
《王娇》《猫诰》。
第三节
早期象征派诗歌(3学时)
一、“纯诗”概念的提出
20年代中期以李金发和创造社后期三诗人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崛起于中国诗坛。他们都倾向于法国象征派,都受着法国现代派诗人波特莱尔、马拉美等的影响。
1、“纯诗”:诗歌观念的变化
从“表达”功能转向“表现”功能。对胡适“作诗如作文”的置疑。
(1)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要求“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诗的领域是“纯粹的表现的世界”;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2)王独清《再谭诗》:
突出“感觉”的因素,强调“色”“音”的交错。
(3)早期象征派:将“诗的贵族化”发展到极端。提倡诗要用暗示,反对直接说明,认为诗越不明白越好。主张“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东西方诗歌“沟通”理想。其诗歌观念和表现的“内转”是受西方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也是向传统诗词的靠拢。二、李金发的象征诗歌
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微雨》于1925年11月由北新书局出版。后又出版了《为幸福而歌》(1926年11月,商务)和《食客与凶年》(1927年5月,北新)两部诗集。
李金发的诗歌特点:
内容上——多是伤春悲秋,哀风叹雨,充满消极厌世,抑郁凄凉的愁苦情绪和颓废色彩。
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象征、暗示、通感、隐喻、联想、寄托等手法,打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学准则,营造出具有朦胧和神秘色彩的氛围和情境。“远取譬”与“省略法”的思维、构思和表现手法。善于“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感官呈像常用省略法。
《弃妇》 联类不穷的自由联想,暗示的力量,选用文言词语的陌生化效果。
考核要求:
1、前期新月派诗歌成就
2、初期象征诗歌的文学史意义
第六章
教学要点:
1、周作人的散文
2、教学内容: 朱自清的散文
散文
(一)(2学时)
第一节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学时)
一、现代散文的建立与发展
“五四”时期,首先兴起的是由《新青年》之“随感录”所创始的现代杂文。1921年6月,周作人发表《美文》一文,倡导幽默、雍容、漂亮、缜密的艺术性散文——“美文”,并身体力行,创制范例,引来许多追随者(俞平伯、钟敬文、废名等),由此而开创了“闲话风”散文创作的气候。
二、周作人的抒情散文和小品文
1、追求知识、哲理、趣味的统一:在娓娓絮语中针砭时弊,纵谈文史,描摹风物,探寻人情物理,显示着“爱智者”的博识与理智,却又无“卖智与玄学”之嫌,并自有亲切、通达的风致。
2、从容描绘中浸透着作家的闲适趣味:“蕴藉而诙谐”的“淡淡的喜悦”里,掺杂着几分忧郁、惆怅的苦味。
3、文字表达上大巧若拙,举重若轻,构成了冲谈平和的境界,同时又注意适当的含蓄,另有一种“涩味”。
三、周作人的散文大致可分两类:
1、“浮燥凌厉”的——多收入《谈龙集》、《谈虎集》。
2、“冲淡平和”的——其散文的主体。代表作《吃茶》、《谈酒》、《乌篷船》、《故乡的野菜》等。
周作人的“美文”带动了一介“闲话风”气候的形成。
第二节
“语丝派”和朱自清的散文(1学时)
一、“语丝派”的散文
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从成员的构成看,语丝同仁在政治态度、思想倾向和艺术主张方面都不很一致,但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近,即提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和言论自由。
在针砭时弊的杂感和随笔方面,语丝作家群形成了共有的风格:排旧促新,放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种鲜明的文体风格被称作“语丝文体”。
二、朱自清的抒情散文
在现代文学史上,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的大家,其抒情散文是公认的现代散文与现代汉语的揩模。散文集《背影》、《踪迹》等。
朱自清抒情散文的特点:
1、感情真挚醇朴。
2、对自然景物观察准确精当,对声音、色彩感觉敏锐。
3、善于集赋、比、兴各种手法,起承转合,手挥目送,既曲尽其意又余韵袅袅。
4、文笔精美婉丽,节奏跌宕有致,饱含诗意和生活情趣。
朱自清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逃逸和否定。考核要求:
1、“美文”的提出
2、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七章
教学要点:
1、田汉的戏剧创作
2、丁西林的戏剧创作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戏剧
(一)(2学时)
第一节
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1学时)
一、话剧的萌芽、诞生: 现代话剧是在西方话剧的影响下萌芽诞生的,和我国传统的戏曲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表演体系。
1.文明戏或新剧阶段(萌芽阶段)
二十世纪初,在日本新剧的影响之下,中国部分留日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人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他们在日本先后演了《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两部话剧,标志了现代话剧运动的开始。
2.“爱美剧”阶段(初创阶段)
1921年5月,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成立于上海,由郑振铎、欧阳予倩、陈大悲、沈雁冰、熊佛西等十三人发起,并发表宣言,明确了戏剧的“为人生”而创作的任务,5月,该社创办《戏剧》月刊,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专业性戏剧杂志。民众戏剧社主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1)抨击传统旧戏和堕落的文明戏;(2)提出戏剧理论建设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戏剧商业化、庸俗化的弊病,大力倡导“非营业性质的,提倡艺术的新剧”,即陈大悲倡导“爱美剧”。
二、早期话剧剧本创作大致分为三类:
1.探讨社会问题的剧作
2.历史题材的剧作
3.追求戏剧趣味的剧作
第二节
田汉、丁西林的创作(1学时)
一、田汉的戏剧
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田汉是一位创造活力异常丰沛的多产的剧作家,仅20年代就创作了20多部话剧(除5部多幕剧外,均为独幕剧)。
1、浪漫抒情剧
2、美(爱情、艺术)的幻灭与毁灭(摧残、扭曲)
3、田汉早期剧作的特色
(1)引人注目的“艺术家”形象系列。
(2)唯美主义“的语言风格。
二、丁西林与早期的独幕剧
在20年代,以至在整个中国话剧史上,丁迄今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1、丁西林是带着机智、幽默和微笑登上剧坛的。他开创了中国现代新喜剧,并被誉为“独幕喜剧的圣手”。
2、丁西林剧作的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界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考核要求:
1、中国现代话剧的诞生
2、田汉的前期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教案
第二编
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34学时)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二)(2学时)
教学要点:
1、“左联”的成立
2、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革命文学的论争和左翼文艺运动(1学时)
一、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特点及基本线索
1、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3)、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2、基本线索: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前者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没有“左联”那样共同的严密组织,未形成统一的文学运动,也没有像前一时期一样,组成众多的文学社团。他们往往由于文学见解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追求一致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二、革命文学的论争
1、产生的原因
(1)“左倾”幼稚病——倡导者处于转变过程中,不能正确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如:不承认革命处于低潮;对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包括鲁迅的创作)作了错误的评价;忽视思想改造的长期性、艰巨性,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不正确(一切文学都是宣传)等。
(2)宗派主义——一些人宗派情绪严重,小团体主义,对非自己社团的人(如鲁迅)一概予以否定和贬斥。
2、经过
(1)创造社发起对鲁迅的否定、攻击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1928年1月):“鲁迅这位老生„„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追悼没落的情绪”、“反映的只是社会变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无聊赖地跟他弟弟说几句人道主义的美丽的说话。”
成仿吾《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说鲁迅是“趣味文学”的“老人”,“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他所矜持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称鲁迅是“有闲阶级”。
(2)太阳社也持同样的观点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说鲁迅的“思想是走到清末就停滞了,因此,他的创作即能代表时代,他只能代表庚子暴动的前后一直到清末;再换句话说,就是除开他的创作的技巧,以及少数的几篇能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外,大部分是没有表现现代的!”
(3)鲁迅予以了反击并针对他们存在的错误、问题进行了批评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先前可以不动笔,现在却只好来动笔,仍如旧日无聊的文人,文人的无聊一模一样”。还把自己在论争中的杂文收成集子,取名为“三闲集”。鲁迅《璧下译丛〈小引〉》:“近一年来中国应着‘革命文学’的呼声而起的许多论文,就还未能啄破这一层老壳[即指:日本作家的影响],甚至于踏了‘文学是宣传’的梯子,而爬进了唯心的城堡里去了。”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倘没有应具的条件的,那就是自己说变,实际上却并没有变,所以有些一天晚上自称突变过来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家,不久就又突变回去了。”
鲁迅《文艺与革命》:“一切文艺固然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这正如一切花皆有色(我将白也算作色),而凡颜料未必都是花一样。革命之所以于口号,标语,布告,电报,教科书„„之外,要用文艺者,就因为它是文艺。”
(4)愈演愈烈——对鲁迅实行“笔尖的围剿”、对茅盾也进行了攻击
杜荃(郭沫若)《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1928年8月,载于《创造月刊》),称鲁迅为“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
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评茅盾底〈从牯岭到东京〉》,说茅盾“对于无产阶级是根本反对的”。
期间,创造社与已经退出创造社的郁达夫产生过论争;创造社和太阳社之间也为谁最早提倡革命文学的问题发生过论争,表现了文艺团体间的宗派情绪和门户之见。他们放松了对敌对势力的战斗,使新月派等乘机极力诋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使得论争的几方有了结束论争、团结战斗的愿望。
3、结果
在党组织的影响下,创造社、太阳社和鲁迅的论争在1929年初基本停止。
1930年2月16日,在党组织的建议下,论争几方坐在一起,召开了以“清算过去”、“确定目前文学运动的任务”为题的讨论会。会上,推举冯乃超、钱杏邨、冯雪峰等组成委员会,筹备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4、意义
(1)积极的一面:促使作家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作家思想的提高、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在思想上、组织上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鲁迅曾经说:“我有一件事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明白了先前的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我而及于别人——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
(2)不足的一面:小团体主义、宗派情绪的流露,放松了对敌人的斗争。论争时的意气用事、无限上纲的批评方法,对后来的文学个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1、成立:
1930年3月2日,“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正式成立。主要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洪灵菲(7个常委)等。会上通过的理论纲领宣告:“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
2、功绩:
“左联”成立后,先后出版的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
(1)、成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2)、自觉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的,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3)、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3、左联存在的缺失
(1)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
(2)组织上----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
第二节
不同文学思潮的较量(1学时)
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作用。
一、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代表人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
1、公开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较少颓废、享乐色彩,显示出某种严肃性:严肃的自我内省,严肃的表现、思考社会人生。
2、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的作用,这与“五四”时期的文学启蒙思想是有继承关系的。
3、他们一再申说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强调“超脱现实”的原则,即所谓“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在美学上自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了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但作为一种强调独立的文艺观,又是与当时强调现实批判和社会功利性的文学主潮相对立的。二、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a)与“新月派”的论争:徐志摩、罗隆基、胡适、梁实秋。
1928年3月,徐志摩主编的《新月》月刊创刊,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他们打出“人性”的旗帜,抹杀左翼文学所看重的文学的社会阶级基础,以“永恒的人性的文学”否定“无产阶级的阶级的文学”。新月派的第二面理论旗帜是“天才论”。
从文学思潮的流脉看,梁实秋的这种批评和判断还是有眼光的,后来左翼文学也反省过“革命的罗曼蒂克”倾向。
2、与“论语派”关于“性灵文学”的论争
1932年9月,林语堂在上海创办了小品文刊物《论语》(半月刊)。“论语派”因此而得名。在《论语》等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家群体包括林语堂、周作人、刘半农、俞平伯、老舍等。该刊声言“不谈政治”,反对“涉及党派政治”,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专门刊载“取较闲适之笔调语出性灵”的小品文(即提倡个人主义的“言志派”小品)。是一个“自我表现的学派”,一是强调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绝对排斥自我之外的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关注、探索与表现;二是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回到“自然”——本能的生物的人,做个人生命的本能的、非意识的表现。
客观的角度看,“论语派”实际上充当了粉饰太平的角色,在当时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背景中,对于人们起了麻痹人心、腐蚀斗志的作用。
3、与“京派”的论争
京派的理论特点: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朱光潜、沈从文等)
鲁迅对京派的批判。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主要在政治层面,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
4、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
这场论争发生在1931年至1932年间的胡秋原、苏汶与左翼作家之间。1931年,胡秋原在文章中自称自由人,连续发表文章,强调文艺的自由性,反对来自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同时也反对左翼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应该说,强调文艺的自由是合理的,坚守文学的自由与独立也并不意味着政治上否定左翼的无产阶级。但另一方面想让文学与政治彻底“离婚”,完全脱离政治权力的限制,彻底摆脱意识形态,这本身也是一种幼稚的幻想。所以左翼作家对此也不予沉默,给予批评,只是这种批评带着明显的狭隘意识,用胡秋原、苏汶的理解来说,是“党同伐异”。最后这场争论左翼也有反省。考核要求: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形成
2、三十年代的文学发展格局
第九章
茅盾(4学时)
教学要点:
1、社会剖析小说
2、《 子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茅盾的小说成就(2学时)
一、茅盾的生平简介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 年7 月4 日,他诞生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的一个大户人家。其父沈永锡是前清秀才,当时是一个维新派的中医,有一定的民主主义思想;因此,茅盾幼年时期就有机会读到一些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新书”。其母陈爱珠是一个性格坚强而喜爱文学的妇女她是茅盾第一个启蒙老师。茅盾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10岁时,茅盾父亲去世,他在母亲的教育影响下生活。此后,他先后就读于湖州省立第三中学、嘉兴省立第二中学,杭州安定中学。在中学读书期间,正值辛亥革命爆发。他开始大量阅读宣传新思潮的报刊,向往民主自由,并参加了剪辫子的风潮,滋生了反对封建压迫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1913年中学毕业后,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他考入了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开始了3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北京大学毕业,由于家境困窘,茅盾未能继续升读本科,经人介绍,他于1916年8月到了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因工作之便,茅盾很快和文学接近起来,他的文学活动也就此始了。其文学活动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五四”时期(1916——1926)的早期文学活动
“五四”前夕,茅盾发表了一些译介外国作家作品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后,他积极参加和倡导新文学运动,1920年他参加了《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1921年1月,他和郑振铎、叶绍钧、王统照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代表“文学研究会”主编《小说月报》,把这个原本是“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版为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重要阵地。作为“文学研究会”的文艺理论家,从1920年到1926年间,他先后发表了《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文学与人生》、《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论无产阶级艺术》等文学论文。他发扬“五四”文学革命的精神,反对封建主义文学,反对超现实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提出“文学要反映人生、反映社会,并服务于人生、服务于社会”的现实主义原则。他坚决反对一切封建复古文学和把文学当成游戏与消遣,强调文学的“激励人心”、“唤醒民众”的积极的社会作用。、大革命失败以后(1927——1930)的文学活动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时,茅盾受组织的派遣,曾担任中央宣传部的秘书,不久蒋介石便发动了“
4、12”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以后,茅盾离开武汉,先在牯岭养病,后于8月到上海,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蚀》三部曲(含《幻灭》、《动摇》、《追求》)。该作品第一次用“茅盾”的笔名,于1927年至1928年在《小说月报》发表。这三部作品,情节并不完全连贯,主人公也各异,是三个各自独立的中篇小说。但是,它们的内在联系却是非常紧密的,形成一个整体。作品是要描写“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
2、革命斗争激烈时的动摇 ;
3、幻灭动摇后又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此作品创作态度严肃认真,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的局部的历史真实;但却流露出幻灭、悲观、消沉的情绪。
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通缉、迫害,1928年7月,茅盾离开上海到东京避难,在日本生活了两年。在这期间,他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结集《野蔷薇》;也写了一些散文,结集《速写与随笔》。并于1929年4至6月,写了长篇小说《虹》。《虹》的创作是他的思想、创作的新起点。其主人公梅女士的经历,反映了“五四”时代一代青年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他们在被新思潮唤醒之后,从个人主义的狭小圈子走上广阔的革命道路的复杂过程。《虹》已经没有了《蚀》中的悲观色彩和灰色气氛,再现了“五卅”运动的轰轰烈烈的斗争场。、左联时期(1930——1937)的高潮期文学活动
1930年春,茅盾从日本回国,参加了“左联”,并一度担任“左联”的行政书记,积极投身于左翼文艺运动。他的创作由转变期进入高潮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茅盾不断探求更适合时代的新的表现方法。他一面借用历史题材,力图用阶级的观点来描写农民与封建统治者的对立,以历史讽喻现实,创作了《大泽乡》、《豹子头林冲》《石碣》等作品 ;另一面又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欲“ 补救过去的错误 ”,进行社会剖析,创作了《三人行》、《路》 等作品,探索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前途。这些作品,反映了茅盾开始摆脱大革命失败后的苦闷、彷徨,致力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识、分析社会,进入转变期。不过,由于缺乏生活,此时的作品有着严重的概念化倾向,缺乏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1931年底起,茅盾总结了前5年小说创作的经验教训,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构思,着手实现“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计划。这使得他的创作进入了最活跃的时期,即人们所说的“1932年至1937年间的创作黄金时期”。在这期间,他先后完成了《林家铺子》、《春蚕》、《子夜》以及《秋收》、《残冬》《当铺前》、《右第二章》、《多角关系》等一大批社会分析小说。这些作品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都标志着作者创作的成熟。尤其是《子夜》,震动了当时的文坛。《子夜》显示了左翼文学在小说领域的创作水平和巨大实绩,也确立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革命现实主义巨匠的历史地位。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37——1949)的文学活动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攻占上海,茅盾由上海经香港到长沙、武汉,参加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当选为协会理事。后又到广州主编《文艺阵地》;同时受香港《立报》的邀请,主持副刊《言林》,来往于粤、港之间,宣传抗日。
“皖南事变”后,茅盾愤怒地离开重庆到香港。在港期间,他写下了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特务统治的罪恶的《腐蚀》。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茅盾历尽艰险到桂林,创作了《霜叶红似二月花》。后去重庆,又完成了揭露反动统治者贪污腐败的“黄金案”丑闻的话剧《清明前后》。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茅盾回到上海,参加“中外文艺联络站”的《文联》的编辑工作。1946年他应邀访问苏联。回国后,他写下了文集《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1949年7月,在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二、早期文艺思想
茅盾早期接受过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文艺思想,直接受影响于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现译为丹纳)的艺术社会学观点和左拉的自然主义。
泰纳认为文学的构成有三要素:人种、环境、时代,三者缺一便不能构成文学。泰纳更强调人种。他认为人种是文学的根源。茅盾也认为在“现时种界国界以及语言差别尚未完全消灭以前,这个最终目的不能骤然达到”的情况下,“应该使我国的新文学运动带有民族色彩”。但是,与泰纳有区别的是,茅盾更强调社会背景。他指出 :“什么样的背景便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学”、只有“ 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才是真文学”。
茅盾曾撰文《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对左拉的自然主义进行介绍和提倡。他一边倡导“为人生 ”的“ 写实主义 ”(即“ 现实主义 ”),一边又提倡“ 自然主义 ”,他认为自然主义的最大目标是“真”,把自然主义视为真实。可见他当时还不能分清“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界限。这说明他的现实主义主张还有杂质。
现实主义(旧译:写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自然主义则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倾向。其着重描写现实生活的非本质的个别现象和琐碎细节,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实,反对典型化。其不能反映生活的本
三、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里极具代表性的作家。在小说领域内他将“五四”时期文学研究会“人生派”的现实主义精神接过来,加以发展,建立起在当时来说属于全新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这样就把“30年代”与“五四”划分开,成为另一个文学时代。“五四”文学的激情、它的张扬个性、离不开个人性的见闻感受的特质,被茅盾大规模的、全景式的反映刚刚逝去不久的、甚至是正在发生中的社会现实,表现各种矛盾斗争中的阶级和人的创作气魄所代替。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时代典型的努力,都是建筑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之上的。由于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因而影响深远。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
茅盾的作品计有:
六部长篇:《虹》、《子夜》、《第一阶段的故事》、《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
六部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上总名为“蚀”)、《路》、《三人行》、《多角关系》。
五十多部短篇
十多本散文:《宿莽》、《茅盾散文集》、《话匣子》、《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旧途杂拾》、《生活之一页》、《脱险杂记》、《劫后拾遗》、《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等。
剧本《清明前后》。
四、对茅盾的评价
1、正面观点:茅盾是“社会分析派”的典型代表作家,其所开拓的革命现实主义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大多数研究者高度评价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分析派”的优良传统,反对轻易地否定茅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和地位。
(1)、张光年:茅盾体现了“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是并不多见的“把两种素质集于一身的人”。将社会的历史的茅盾研究,引向主体的个人的茅盾研究。
(2)严家炎《中国小说流派史》:从思潮流派角度充分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精深地概括了“社会分析派”具有“小说家的艺术、社会科学家的气质”的创作风貌,肯定了新文学发展中的 这一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3)姜文《论〈子夜〉创作的多重动因》:从文艺发生学的角度,对作家的创作动因作了深层心理剖析,得出了茅盾的四重情结:参与情结、丰碑情结、乡土情结、原型情结。他反对那种以“政治图解”、“时事命题”来解释《子夜》的创作动机的简单化倾向。
(4)孙中田《理性精神与茅盾小说》:高度评价茅盾小说的理性化倾向。茅盾作品既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更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环境,而转化为作品的“大角色”。即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每一次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环境,被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这就是以理性精神烛照而产生的宏大严整 的艺术结构。
2、反面观点:茅盾具有“双重人格”,其灵魂深处是政治家与文学家各半的结合。他的“社会剖析”的创作,主题先行,一味追求政治倾向的明晰性、反映生活的整体性,作品思想大于艺术。对于茅盾的被奠定了的半个多世纪的经典地位,提出了质疑。
(1)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子夜》 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大规模描写,完全是服从于作家的先行主题的。这种配合现实政治斗争、指向性很强的描写,根本谈不上反映现实的真实性,是笨重而使人生畏、可读性较差、缺乏艺术魅力的“高级社会文件”。缺乏主体性体验,缺乏时空的超越意识,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刻的哲理内涵作为恒久启示,缺乏对人性、生命和宇宙意识的透视。
(2)王晓明《惊涛骇浪里的自救之舟——论茅盾的小说创作》:茅盾创作中有滑坡现象。《蚀》三部曲是在“对往事的情感记忆中获取灵感”,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姿”;《子夜》、《林家铺子》等则是“每每是从判断时事的抽象例题出发去进行构思”、“拥有明确的社会政治主题”。茅盾是随时代潮流而变化。他从最初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有强烈的功利欲求,此后十几年政治热情不减,到30年代大爆发,以致掩盖、压抑了自身艺术素质的充分发挥。
(3)邱文治:茅盾小说的最大特点是“时代性和社会化”,然而随之而来又存在着令人深思的矛盾现象。自觉的理性思考,既有助于组织题材、发挥想象力,也可以阻碍想象力,使主体失落。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类型,是中外小说发展的较高艺术形态,但又是导致茅盾多部作品难以完成的原因之一。茅盾某些作品风格沉闷,显示出单纯追求艺术广度的缺陷。
第二节
《子夜》(2学时)
一、创作背景
他说:“这部小说的写作意图同当时颇为热闹的中国社会性质论战有关”,意在驳斥托派“认为中国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应由中国资产阶级来担任”的妄言,也针对当时一些自称为进步的资产阶级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在既反对共产党所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也反对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夹缝中取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政权”等谬论。作品通过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二、主题:
1、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压迫下,在世界经济恐慌的影响下,在农村破产的环境下,为要自保,使用更加残酷的手段加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
2、因此引起了工人阶级的经济的政治的斗争;
3、当时的南北大战,农村经济破产以及农民暴动又加深了民族工业的恐慌”。
三、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1、资本家形象系列
(1)吴荪甫:中国30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在经营民族工业(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在种种矛盾冲突的斗争中,小说展示了他色厉内荏的性格特征。他的性格出两面性:强悍与虚弱。A、强悍:他在发展民族工业方面有气魄、胆识和野心(出身封建官僚家庭,游历过欧美,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有铁秋的丝厂、陈君宣的绸厂);他专横残暴、冷漠凶狠(在工厂中镇压工人、在家庭中严厉冷酷,结果众叛亲离)。B、虚弱:他在遭到失败有被吞并的危险时,便出现虚弱、颓唐(后悔办工厂,觉得脚下全是地雷;心里发抖准备投降甚至自杀;追求感官享受和新奇刺激)这个人物个性鲜明、丰满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揭示了他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2)赵伯韬:中国30年代买办金融资本家的典型。作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具有帝国主义(垄断、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的特征:A、傲慢自大、奸诈狡猾:凭借美国金融资本家作后台,为所欲为(先引诱、后控制,不服控制便挤压搞垮对手)狂妄而骄横B、荒淫无耻、精神堕落:肆无忌惮地玩弄女性(交际花徐曼丽、青年寡妇刘玉英、少女冯眉卿),下流无耻的色鬼淫棍他所代表的买办资产阶级,仰仗帝国主义势力,压迫民族工业的发展,忠实地为帝国主义效力,不仅是民族资产阶级最危险的敌人,而且是中国人民的死敌。
2、封建地主系列
(1)吴老太爷:一具古老的封建僵尸。手捧《太上感应篇》,信奉“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封建信条,据守封建堡垒,反对儿子“离经叛道”的生活。一到上海,吸到了现代空气,便很快风化了。这个形象体现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尖锐矛盾,也表现了封建主义的腐朽和脆弱。
(2)曾沧海:人称“曾剥皮”,地道的靠地租剥削的土皇帝、地头蛇。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最终被暴动的农民打死。这个形象充分体现了封建地主和农民阶级的激烈矛盾。其儿子曾家驹的乱伦事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封建道德的没落败坏。
(3)冯云卿:靠放“高利贷”起家的地主,在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的枯骨上,建起了饱暖荒淫的生活。受到资本主义的金钱引诱,他变卖土地,一头栽进“公债”市场。为了发大财,不惜把女儿作“美人计”的诱饵,结果彻底破产。这个形象是《子夜》封建地主系列中刻画最成功的一个。他体现了资本主义金钱势力对中国固有的封建伦理和宗法观念的彻底破坏,也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向资本主义势力的转化。
3、工贼系列
(1)莫干丞:典型的奴才型工贼。他对主子俯首帖耳,唯唯诺诺,纯粹是吴荪甫的打手,从来没有自己的主张、意见,唯主子的命令是从。对工人则凶神恶杀,残忍暴虐。
(2)屠维岳:特有的资本家走狗形象。他对主子貌似倔强而实则恭顺,是吴荪甫的得力鹰犬。他处事冷静,谈吐不凡。能善察主子的用心,玩弄两面派的软硬兼施的手法,忠实地为主子办事,起到了主子所不能起的作用。这个形象体现了资本家走狗在镇压工人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形象地指出:我们不应该放松对这类敌人的斗争。
四、艺术成就
1、颇具匠心的结构:《子夜》场面广阔、人物众多、故事纷繁、矛盾错杂,但作者将情节集中于公债斗争、工人罢工、农民运动三条线索;又以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主线中又以吴荪甫为重点。全书内容庞大却井然有序:吴荪甫是所有矛盾斗争的连接点和中心点。吴老太爷到上海投奔儿子,是先展示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揭开序幕。而老太爷的丧仪,则引出各色人物,并设下吴、赵斗争的伏线。之后,便展开吴、赵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工人、农民与吴荪甫的矛盾冲突,则穿插在其中。
2、成功的人物塑造艺术《子夜》巧妙而准确地设置了典型环境:30年代初的上海,可以使吴荪甫的悲剧充分表演.《子夜》的人物描写很见功力。有肖像描写(吴荪甫、赵伯韬尤为突出)、心理描写(吴荪甫、吴少奶奶等细腻而真实)语言描写(人物语言呈个性化)、细节描写(吴老太爷和《太上感应篇》、吴少奶奶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为成功刻画人物起了重要作用。
3、流畅明快、充满感情色彩的叙述语言无论叙事、状物,《子夜》运用的都是流畅明快的语言,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如描写大上海的夜景时,既形象、简练的写出了腐败堕落的资本主义大都市生活,又饱含愤恨厌恶之情。写工人运动场面时,则着力表现雄壮的气势,语调激越而高昂。
五、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显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伟大实绩。
1、真实地再现了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历史面貌,描绘了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揭示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问题。
2、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社会背景最广阔、思想内容极深刻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它以丰满的典型形象、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将永载新文学的光辉史册。考核要求:
1、茅盾小说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2、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
第十章
老舍(4学时)
教学要点:
1、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
2、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2学时)
一、老舍的生平及创作简介
老舍,中国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满族,祖籍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
他于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担任过小学校长、郊外北区劝学员等职。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思潮,把他从“兢兢业业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的人生信条中惊醒;文学革命的勃兴,又使他“醉心新文艺”,由此开始生命和事业的新起点。
1924年,老舍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授汉语和中国文学。自1925年起,陆续写了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对乌烟瘴气的教育界作了生动的揭露;《赵子曰》的鞭挞锋芒指向以新派自诩其实醉生梦死的青年学生;《二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国的北京人,讽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产的社会土壤里培植出来的“出窝儿老”的畸形心态——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语,俏皮的幽默笔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风情,通过闭塞守旧、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对于祖国命运的忧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思想视角。3部作品陆续在《小说月报》上连载后,引起文坛的注目。
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9年夏,绕道欧、亚回国。在新加坡逗留期间,为当地高涨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创作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沿袭原来的艺术取向的,有长篇小说《离婚》和《牛天赐传》等,都写得富有生活情趣和喜剧效果。比之早期作品,描写从浅露趋向含蓄,相当圆熟地形成他作为幽默作家、北京人情世态的风俗画师、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独特的艺术风格。面对愈来愈严酷的社会现实,创作出现两种新的趋势:一是日益关切国家大事,由此触发写作的灵感,如受到日本侵略者制造的五三惨案的刺激,写了《大明湖》,九一八事变引起他“对国事的失望”,遂有寓言小说《猫城记》的问世;一是更加关怀城市贫民的苦难,以此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月牙儿》叙述母女两代沦为暗娼,《我这一辈子》诉说下级警察的坎坷经历。在《骆驼祥子》中,以农村来到城市拉车的祥子个人的毁灭,写出一场沉痛的社会悲剧。把城市底层暗无天日的生活引进现代文学的艺术世界,是老舍的一大建树。
《骆驼祥子》是他个人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作品。他从30年代初起,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收入《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其中如《柳家大院》、《上任》、《老字号》、《断魂枪》诸篇,绰约多姿,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1月济南沦陷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3月,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出任总务部主任。抗战8年中,对文艺界的团结抗日多有贡献。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也多以直接为民族解放服务为题旨。战争初起,他热情提倡通俗文艺,写作宣传抗日的鼓词、相声、坠子等小型作品,供艺人演唱。随后,转向直接向群众宣传的话剧创作,连续写剧照了《残雾》、《张自忠》、《国家至上》等10余个剧本,颂扬民族正气、表彰爱国志士,批判不利于团结抗日的社会弊端,在当时起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自1944年初开始,进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回到所熟悉的北京市民社会和所擅长的幽默讽刺艺术。小说刻画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市井平民,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内心冲突,于苦难中升腾起来的觉醒和抗争,自然也有消极逃匿和无耻堕落。《四世同堂》是他抗战时期的力作,也是抗战文艺的重要收获。1946年3月,老舍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从事创作和将自己的作品译成英文。
1951年初创作的话剧《龙须沟》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剧本通过大杂院几户人家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历尽沧桑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是献给新中国的一曲颂歌。《龙须沟》是老舍创作新的里程碑,他因此获得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50~60年代,他在文艺、政治、社会、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担任多种职务,但仍然勤奋创作。作品以话剧为主,有《春华秋实》、《西望长安》、《红大院》、《女店员》等,以刻画北京市民告别旧生活、迎接新时代的精神历程的作品较为成功。他还写有散文《我热爱新北京》。自50年代后半期起,老舍在话剧《茶馆》、《义和团》(又名《神拳》)和小说《正红旗下》(未完成)等作品中,转而描绘近代北京的历史风云。《茶馆》以一座茶馆作为舞台,展开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民国初年北洋军阀盘踞时期、国民党政权崩溃前夕3个时代的生活场景和历史动向,写出旧中国的日趋衰微,揭示必须寻找别的出路的真理。老舍的话剧艺术在这个剧本中有重大突破。《茶馆》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最享盛名的保留剧目,继《骆驼祥子》之后,再次为老舍赢得国际声誉。
老舍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思想上艺术上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和突破。他写作勤奋,孜孜不倦地涉猎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是位多产作家,一生写作了1000多篇(部)作品。文化大革命初期遭受迫害,于1966年8月24日自溺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日》、《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二、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入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与“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
2、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
“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等)
“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离婚》中的张天真;《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冠招娣等)
“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离婚》里的丁二爷;《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
第二节
《骆驼祥子》及 老舍作品的艺术成就(2学时)
一、《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1、主题:
社会层面: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样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
文明与人性关系的层面: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
2、人物形象:
祥子是老舍精心创作的人物形象,从头至尾都浸透了作家的一片热忱。他的自食其力的生活愿望,不只是流入城市破产农民的愿望,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这样的愿望并不宏伟,甚至可以说是很卑微的。然而,仅仅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愿望,旧北平文化城却总是不允许他实现。
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貌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为赔偿,表现出作为一个劳动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在严冬夜晚的小茶馆里,他给老马小马祖孙两代买羊肉包充饥,又倾注着对于苦难的伙伴真诚的关切和深沉的同情。这些段落,用朴实无华的笔墨,描写了祥子好的品质。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这个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
然而在这个地狱里都会是个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间却没有能够始终成为一个好人。随着生活愿望的破灭,他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人。“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他掏坏,打架,占便宜,为了几个钱出卖人命。拉车曾经是他唯一的指望,后来却憎恨拉车,厌倦拉车。连他的外貌,也变得肮脏了。小说结束时他已经沦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而在祥子前后判若两人的变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态度的改变。他从来不是一个有觉悟的劳动者,更不是什么英雄,但买辆车做个独立劳动者的愿望,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命运的反抗,和改变低贱处境的努力,他不向命运低头,他要强,他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却完全安于命运的安排,“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着一切侮辱与损害,而没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剥夺掉的,不仅是车子,积蓄,还有作为劳动者的美德,还有奋发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这里,美好的东西的毁坏不是表现为一个品格高尚的英雄在肉体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丧失殆尽,即精神上的毁灭。
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祥子的形象,是在当时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画面上,在他与各种社会力量的复杂关系中凸现出来的。他的悲剧,主要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产物。
最使祥子苦恼的,是无法摆脱虎妞的纠缠。他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种强加于他的关系,想方设法避开她。虽然比起大兵和特务,虎妞没有可以任意置他于死地的权力;他把接受虎妞的安排,看作是“投降”。在这件事上,他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力:“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这对于腐蚀他的生活意志,打破他的生活愿望,从奋发有为到怀疑自己进而自甘堕落,起了比前面几次打击更为严重的作用。
在这里,阶级对阶级的压迫,不是表现为政治上的迫害或者经济上的剥削,而是表现为深入人物身心的摧残和折磨。祥子不仅不能获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无法拒绝自己所厌恶的。这些都充分地刻画出生活的复杂内容和祥子的卑微处境,是全书最能表现出老舍特长的部分。
3、艺术特色:
(1)结构方法—— 继承了我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法,以祥子的希望、挣扎、毁灭为主线,交织成一幅相互关连的军阀统治下的社会图景,连结各种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命运的家庭和人物,反映当时的现实。
(2)人物描写——着力在刻画其心理状态。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视,是很成功的。并且,老舍写人的内心世界,总是通过叙述去写,使人看去这仿佛不是在描写,而是在叙说,这是他写人物心理状态的独特之处。
(3)语言特色——用的是道地的北京话,简结又朴素,基本克服了早期作品中为引人发笑而出现的贫嘴油舌。同时,也创造性地融化了欧化句法,形成了一种自然朴实、俗而能雅的小说语言,较为典型地代表了老舍的俗白的文体风格。
二、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与幽默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
2、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
3、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4、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考核要求:
1、老舍小说中的文化批判意义
2、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第十一章
巴金(4学时)
教学要点:
1、《家》的杰出成就
2、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巴金前期小说创作(2学时)
一、巴金的生平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文革”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文革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1990年获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资深作家敬慰奖”,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巴金译文全集》(10卷)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文学桂冠:1982年 获意大利国际但丁奖
1983年 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 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85年 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
1990年 获苏联人民友谊勋章
2001年 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主要著作: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集)。译作有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二、前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前期的小说数量多,且主要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您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
巴金前期小说可以分为两类:
1、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灭亡》里充斥着的是一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里;《灭亡》里的杜大心:一个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里的各种知识青年的性格:“多余人”周如水,势力堕落的张小川,病态人物吴仁民,“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等;
《灭亡》一改五四以来文学伤感的情调,让读者拥有了自己的英雄;《爱情三部曲》使当时的青年读者从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种种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故他的作品在青年中大受欢迎。
2、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三、《家》的杰出成就
“激流三部曲”由《家》(1933)、《春》(1938)、《秋》(1940)三部长篇组成,其中,以《家》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家》1931年完成,最初发表在上海《时报》上时题为《激流》,1933年由开明书店出单行本时改为《家》。
1、《家》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从新文化思潮与封建家族制度剧烈冲突的角度,描写青年反抗家庭的革命,控诉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多侧面地暴露宗法家庭统治者的顽固与专制,及“长子继承制”的内在矛盾;揭露封建家庭父辈人物伦理道德的虚伪和沦丧;歌颂受新文化思想激荡的子辈人物的叛逆行动;表现青年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她们的觉醒与抗争。
2、人物塑造的成功:
高老太爷: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幼稚而单纯的“叛徒”的时代特征。
觉新: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想矛盾,清醒而懦弱、顺从以及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觉慧和觉新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的选择。
3、主要艺术特色
(1)、抒发真挚浓郁的激情:《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
(2)、意蕴丰富的日常生活细节描写
(3)、舒缓自然、生活化的结构 :《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4)、朴素、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巴金后期小说创作(2学时)
一、后期小说创作特点
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
巴金后期小说的类型:
1、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
2、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
二、《憩园》和《寒夜》
1、《憩园》
《憩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家》和《憩园》虽然都写《家》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和深度不同:《家》在反映青年反抗的同时,着重揭露的是封建制度对年轻一代青春、爱情和身心的残害,《憩园》则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过程;《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地揭示封建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了《家》原有的主题。
《憩园》中意识到人性和人世间的复杂性:故杨老三的形象,既使人厌恶,又不免使人产生同情,因而作品中也有带有“挽歌”的情调;
《憩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
2、《寒夜》
《寒夜》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
人物形象分析: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
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曾树生形象的多维性----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
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考核要求:
1、巴金前期小说的思想与艺术
2、巴金后期创作风格的变化
第十二章
沈从文(4学时)
教学要点:
1、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2、沈从文的美学思想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2学时)
一、沈从文的生平简介
沈从文[苗](1902.12.28-1988.5.10)
原名沈岳焕,主要笔名还有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徒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当过上士司书。
1922年在五四思潮吸引下自身来到北京,升学未成,在郁达夫、徐志摩等人鼓励下,于艰苦条件下自学写作。1924年,他的作品最早载于《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1928年,与胡也频、丁玲相继来到上海,曾共同创办《红黑》杂志。1929年在上海中国公学教书。这时期的作品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所描写的湘西乡俗民风和鲜明的生活,引起人们的注目。《萧萧》、《牛》、《柏子》、《阿丽思中国漫游奇境记》显示了他早期小说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历史文化思考。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到抗战前,出版了20多个作品集,有《石子船》、《虎雏》、《月下小景》、《八骏图》等,还有重要的选本《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抗战爆发后,经武汉、长沙,取道湘西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第1卷)。后至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5年后回京,在北京大学教书。问时编《大公报》、《益世报》文艺副刊。
1949年以后,长期从事文物工作。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和物质文化史。1960年发表《龙凤艺术》等文。1978年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他以作家身份被邀参加第三次全国文代会,增补为全国文联委员。1980年曾赴美国讲学。1981年出版了历时15年写成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专著。二、湘西下层人民特异的“生命形式”
沈从文特殊的身世、传奇般的经历以及由之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出生于风景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小城;多年的当兵生涯与奇异的经历;奇特的求学经历。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而这一文学世界是用“乡下人”(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关照的。
沈从文是在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的。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是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在沈从文那里,“美”、“爱”、“神”三者一体即最高的人性。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身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为核心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第二节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2学时)
一、《边城》的“牧歌”情味和感伤情绪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关于《边城》的主旨,沈从文自己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2、《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3、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醇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着的地方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片神土。
4、翠翠的形象:天真、纯洁、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
翠翠的形象铭刻下沈从文对湘西苗族文化的无尽伤逝和眷恋,翠翠是沈从文心目中的湘西苗族文化女神,是沈从文用“他者”(西方)的眼光看出来的湘西苗族幕的“本质”。翠翠的身世是个悲剧,翠翠的父亲是个绿营屯戊军人,严格地说,对苗族文化而言是一种异质。翠翠本身是汉文化(父系文化)和苗文化(母系文化)融合的产物。从翠翠父母的爱情悲剧里,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化同苗族文化的不平等关系,以及这种权力关系在苗/汉文化关系上的历史冲突和历史悲剧(如乾嘉苗民起义)。翠翠这个无所归依的孤雏无疑是湘西苗族文化的象征。
翠翠只有得到男性(汉族、西方)的唤醒和肯定,才能从少女长大成人,才具有成人才有的“主体性”。翠翠爱情的美满,既是翠翠个人的成人仪式,也是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在这里,翠翠个人的发育成长过程与历史的发展是同步的。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民族的自我改造,这是成长小说的模式,当然,在《边城》的结尾,翠翠的成长并没有完成。
湘西的男性形象:诚实、勇武、不驯服、有血性,有着原始的蛮性力量。二、沈从文小说的文体特色
1、创造式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文化小说(诗小说、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文体小说”的关键词。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 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
文学理想的寂寞
2、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湘行散记》、《湘西》以《烛虚》等)。
三、文学理想的寂寞
沈从文的文学的“人性立场”,即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沈从文离开30年代主流文学的道路,就是这样形成的。此种文化理想面对当时中国现实生活不得兑现,因为它主要是从乡村中国产生,是由世俗的世界、由沉落的地区来观察的。它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民族沉沦的根由,却无法化为实际的文化改革行为。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城市文学,因此难于被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所理解,所以他是寂寞的。考核要求:
1、现代性视野中的“湘西世界”
2、沈从文小说的“诗化”与“散文化”倾向
第十三章
小说
(二)(4学时)
教学要点:
1、左翼小说
2、京派小说
3、海派小说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左翼小说(2学时)
一、左翼文学的特点
1、左翼文学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文艺思想,广泛而深刻地表现社会人生的各个方面,积极探讨社会中人性问题和社会伦理的转型,以独特的创作视角构建了左翼文学的革命话语体系和文学意义模式.左翼文学把人生和人性放在社会历史的宏观背景中考察,丰富和发展了五四文学的精神传统,使中国现代文学对人生和人性问题的思考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2、社会价值高于审美价值,是左翼文学价值取向和政治化倾向的具体体现,是左翼文学追求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左翼作家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强化、时政冲击作家艺术个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武装左翼作家文学观念的必然结果.这种美学选择,既限制了左翼作家的艺术胸襟,又使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价值有了新的内涵,美学风格发生变化,崇高美悲壮美成为左翼文学独特的美学品质.3、文学创作“社会化”倾向加重,是左翼文学政治化倾向的又一体现,以重视分析社会客体、流贯理性精神为特点.“社会化”倾向加重,与左翼文学分担推进无产阶级政治文化世俗化、社会化的重任相一致,左翼群体文学观念偏重社会价值是这种创作倾向的原动力.“社会化”倾向加重,增加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阔大气势,带来文体样式的更新,作家理性思维能力增强,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拓展.二、代表作家及作品:
1、蒋光慈: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对重大事件的及时反映,昂扬的激情与艺术追求。但早期作品形象流于浮面。《少年漂泊者》 以少年的流浪历程,展现五四到五卅的社会矛盾和斗争。《短裤党》 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人。《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大革命失败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分化。
《丽莎的哀怨》 纠正简单化描写的尝试,写出人物思想性格复杂性。《咆哮了的土地》(《田野的风》)革命现实主义对“革命浪漫蒂克”一次攻克。以客观写实反映早期农民武装运动的风暴,对概念化的有力校正。
2、柔石:早期写青年婚恋题材,后期表现知识者的追求、开掘下层人民的命运。《二月》 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思考。个人奋斗和人道主义理想在封建主义习惯势力前的碰壁,大时代下知识者徘徊、倒退的思想面貌。细腻的心理笔触,抒情风格。《为奴隶的母亲》 对忍辱负重的农妇灵魂的如实表现。朴素平易的内在笔力、丁玲:始终坚持女性立场的作家。时代的鲜明印记。《莎菲女士的日记》“五四”退潮后叛逆苦闷的知识女性。细腻大胆、感情饱满的人物心理刻画。追求而无出路,伤感、自恋、颓唐的“时代病”,病态的反抗。包含深刻的历史批判性。《韦护》 流行公式的独特观察,捕捉过渡性历史人物的特殊矛盾。《一九三○年春上海》 从个人主义走向集体主义的知识分子。《水》 “普罗”文学重大突破。农民觉醒、反抗的群像,放弃对个别典型的刻画。《母亲》
封建大家庭的崩溃没落,第一代新女性的坎坷路程。、张天翼
自发表兵士小说《二十一个》以后,在文坛上崭露头角。在三十年代中期的讽刺潮中,逐渐走向成熟。到1938年,随着代表作《华威先生》的问世,张天翼为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讽刺文学开了先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曾几次率先打破左翼创作的僵化局面,使进步文学得以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其功绩不可低估。
张天翼的讽刺小说,贯穿着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讽刺主题,主要讽刺了三类人物: 虚伪、狡诈的地主、官僚;动摇庸俗的小知识分子、小公务员、小市民;愚昧不幸的城乡劳动人民。
张天翼讽刺小说的特点:
(1)俯视讽刺对象,注重在人生一瞬中透视出丰厚的人物性格史,勾勒人物线条明净而不驳杂,善于狄更斯式地提炼人物的习惯动作与用语,抓住人物的灵魂廓大其细小特点,写出大的性格。
(2)重视叙述角度的灵活多变,以动作、情绪作为叙述结构的内在依据,淡化故事情节,依靠戏剧性细节和矛盾来结构小说,形成横向结构的片断性、速写性很强的富有戏剧张力的小说形式。
(3)泼辣豪放的漫画式的夸张风格,意旨浮露的讽刺艺术。
(4)新鲜流动的口语。5、艾芜
艾芜的小说创作先以主观抒情和富有异国情调呈现出浪漫色彩,但到四十年代却由浪漫归于写实,因而在左翼小说中亦有自己一席位置。
总体上看,艾芜的小说多取材下层劳动者的生活,主人公也都是下层社会中一些被正常“世界抛弃”的人物,尽管他们身上存有许多缺点,有许多为人所鄙的行为:如迷信、走私、抽鸦片,甚至盗窃、抢劫,但作家都把他们作为朋友来描写,对他们倾注了全部同情和热爱,努力发掘他们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艾芜早期小说的特色:
(1)用异域和边地人民的特异的传奇生活为题材,开拓了现代文学反映现实的新领域。
(2).忧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创造了抒情,写景,叙事为一体的现代抒情小说的新范型。
三、萧红与东北作家群
1、东北作家群
是指30年代中期(1936年),一批从东北沦陷区流亡到内地的青年作者所形成的创作群体,主要有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白朗、骆宾基、李辉英、罗烽等。他们的作品大都充满了关东粗犷的气息,并表露了人们所承载的亡国之苦和顽强的反抗精神,从而形成了一幅幅使人震颤、愤懑的图画。他们有的并未加入左联,但一般被看作是左翼文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的创作,以地方风物和社会风云的描写,显示出东北人民的生活力量和抗争信念,更主要的是,在他们笔下,较早表达了在民族灾难中生成凝聚的民族抗争意识,从而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
2、萧红的小说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萧的中篇《生死场》,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的后期代表作《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画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萧红小说的特点: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
第二节
京派小说和海派小说(2学时)
一、京派小说的审美追求
“京派”的名称只是一种沿用,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的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当时也称“北方作家”派。他们是“左联”(包括“北平左联”)之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京派”没有正式的结社,主要是由几个大学的师生松散组合而成的;但他们有自己的阵地,如《文学月刊》、《骆驼草》、《水星》、《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等。
“京派”作家在思想和艺术倾向上较为复杂;大体上,他们是一面揭露社会的不平,一面又惧怕革命与破坏。他们把人生理想寓于自然美、人性美,尤其是乡土的人情美之中,来与现实的丑相对抗。他们强调文学是作者感受的强烈表现,并有意识地让它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他们,文风自然诚朴,对人生有一种执着的追求,文学修养也比较深厚,并接近人民的生活,有的则直接来自底层。他们反对脱离社会的唯美派文学,但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也不相容。
“京派”在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理论、批评方面均颇有建树,且成员众多、人材济济。其中的小说家,除前期的老舍以外,主要是沈从文、废名、凌叔华、萧乾、林徽音及稍后的汪曾祺等。
1、废名早期的短篇集《竹林的故事》,多写乡土,尝试多种手法,具有田园牧歌风味。后转向诗化小说,用唐人写绝句的方法来做小说。多写自然风物,蕴涵禅趣,追求平淡古奥、朴讷静美的审美意境。他往往直接从古代抒情诗文中获得诗意的灵感,构成小说意蕴的核心。文字简省,富于弹性,能够表现较为丰富的内容。他精心锤炼每一单句的完美,联想和想象瞬息多变,却不指示抒情意象之间的联络路径,语言跳荡,趋向生辣晦涩。短篇《桃园》、《菱荡》,长篇《桥》可为代表。
2、凌叔华早年作品《酒后》、《绣枕》等多写绅士家庭的生活情趣和中等人家女儿的梦,长于心理描写。其后的《小哥儿俩》、《花之寺》、《疯了的诗人》、《倪云林》等小说,礼赞童心,吟咏自然风物,神往于古代的高人雅士,融诗、画艺术于小说之中,具备传统写意画的神韵。
3、萧乾以忧郁的儿童的眼光,描写人间的不平和世态炎凉(《篱下》、《放逐》、《雨夕》);以“乡下人”的眼光,发现劳动者的苦难和人性的美(《印子车的命运》、《花子与老黄》、《邓山东》);从民族意识揭露宗教、教会的虚伪(《栗子》、《皈依》、《鹏程》)等等,都带有人生、人性忧郁的色彩。长篇《梦之谷》通过爱情悲剧控诉金钱社会和黑暗势力;抑郁缠绵的情感抒发,笼罩了南国山光水色的明丽,成为感伤的抒情诗。
“京派”的特点:人道主义为根基的为人生的创作思想;由文化层面探讨人性、人生和国民性。多写自然风物、纯真爱情、童心、原始纯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时或对都市上流社会发出讥刺。艺术上化“古”纳“洋”,熔写实、浪漫、记“梦”、象征于一炉,把现代抒情写意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二、新感觉派小说的兴起和特点
1、初期海派:接续鸳蝴派的文学商业性传统。
概说: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表现市民生活,迎合大众口味;过渡性都市描写,沉醉于物质享受而又有负罪感;“都市男女”主题,性爱小说风尚,表现现代人性的“新式肉欲小说”;重视形式的创新,上海追新猎奇的风貌。(1)、张资平
经济和性的双重压抑主题,彻底的媚俗化。“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显示出海派的驳杂。创作 《最后的幸福》《长途》《上帝的儿女们》
(2)、叶灵凤
以感伤恋情小说为起点,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最早的推行者之一。31年后转向对都会女性的动态刻画。最现代的文体,狂放颓丧背后潜藏着旧式的温婉。《朱古律的回忆》《七颗心的人》。还创作过通俗长篇小说。
2、新感觉派
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海派承上启下极重要的一个阶段。
现代人的眼光,新异的现代形式,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
(1)、施蛰存早年的短篇集《上元灯》中的小说,颇有诗的意味,但并不采用现代主义方法。《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等短篇集,运用弗洛伊德学说,转向较为典型的心理分析,有时略带神怪、魔幻色彩(《将军底头》、《魔道》等篇)。写城镇中青年女性性苦闷的《春阳》、《雾》,折射着性爱意识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明的冲突。其后的《小珍集》、用心理分析方法写社会现实生活的怪现状,则有回归现实主义的趋向。
(2)、穆时英早期的短篇集《南北极》,写到阶级对立、又宣泄破坏、占有一切的情绪,具有流氓无产者气味。此后转向感觉主义、印象主义方法,表现爱情和死亡(《公墓》),都市的战栗和肉的沉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黑牡丹》),展览“十里洋场”的畸形“风景”。写出人物在“快乐面具”后的悲哀,是穆的一大成就。
(3)、刘呐鸥短篇集《都市风景线》,多写大都市病态和糜烂。
“现代派”的特色与倾向: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与病态,提供了另一类型的都市文学;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对人的“精神内海”的表现,有新的开掘。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有某种悲观绝望、颓废色情的倾向。考核要求:
1、三十年代小说的多元化发展
2、京派小说与海派小说
第十四章
新诗
(二)(4学时)
教学要点:
1、中国诗歌会
2、现代诗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诗歌会和臧克家的创作(2学时)
一、中国诗歌会创作的特点
30年代的新诗,出现了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两大派别相对峙的局面。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1932年9月,在“左联”领导下,“中国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歌团体,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他们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创作主张,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随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除发起人外,王亚平、温流、曼睛、柳倩等都是中坚分子。
“中国诗歌会”的创作特点:
1、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或社会主题。
2、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3、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二、臧克家的诗歌创作
臧克家前期的诗作,在形式上受《死水》的影响很大;内容上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来表现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与关注。在诗作中为苦闷、彷徨中的中国青年提供了与“新月派”、现代派,以及中国诗歌会诗人都不同的人生态度,描写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的诗为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主要诗集有《烙印》和《最恶的黑手》。
臧克家的前期诗作内容广泛,并因此而具有以下特点:
1、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实。
2、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并善于摄取人生图景,抒情形象生动、丰富、含蓄。
3、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4、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第二节
现代派诗歌创作(2学时)
一、现代诗派
1、现代派诗的形成、特点及演变: 现代派诗形成于30年代初,鼎盛于1936年前后,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发展、流变的漫长过程。就发展的渊源论,30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
2.诗歌主张: 施蛰存代表刊物撰写了《创刊宣言》,提出:“《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纯然是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的现代的诗形。”
3、现代诗派的特点:
(1)诗作内容:多写自我情绪与感觉;(2)审美原则:朦胧美;
(3)表现方法:多意象的组合,非逻辑的观念联络;
(4)形式体制:散文化的自由体。二、戴望舒、卞之琳的创作
1、戴望舒的诗作:
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与“记忆”时期、“残损”时期,分别对应着诗人诗艺的变化历程,即探求、成熟和变异二个阶段。这二个阶段中,诗人的诗歌艺术特质并不相同,大体上,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
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如《残花的泪》、《流浪人之歌》、《林下的小语》、《单恋者》、《我的素描》等),同时也有抑愤之音(如《忧郁》、《古神祠前》等);并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苦闷的孤独者;飘忽愁怨的少女。
戴成熟期的《我底记忆》、《断指》、《寻梦者》、《乐园鸟》等,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并显示出了作者个人的特点:
(1)脱尽了格律体的外壳。摆脱了“新月派”诗歌韵律、节奏的外在束缚,通过近似日常对话的形式和大量口语的运用,表现明快的接近生活的情绪节奏。同时,充分考虑到中国一般读者的思维特点与欣赏要求,避免了西方现代派诗歌常见的大幅度意象跳跃,以及由此带来的晦涩与神秘感。
(2)在日常生活中寻觅抒情意象。
(3)表达方式介于隐藏自己与表达自己之间。
抗战爆发后,戴的诗风发生了深刻变化: 内容上,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在民族的苦难中审视个人的不幸。思想上,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情。表现方法上,写实与象征结合。形式上,以半格律的自由体为主。
2、卞之琳的诗歌创作
卞之琳原受“新月派”的影响,但其很快就走向了现代诗风。其前期诗作,内容多写下层社会生活,并探索宇宙与人生哲理。卞之琳以“我”为主,将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小说化、典型化、非个人化的“戏剧性处境”融汇在一起,并将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重暗示性”和“亲切感”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平淡中出奇”,“用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的特殊风格。他的诗显示出一种着意克制感情的自我表现,追求思辨美的“非个性”倾向的特色。在语言上,他则追求在口语基础上实现欧化词汇、句法与中国文言词汇、句法的杂糅。另外,他的诗由于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络,因而诗意大多晦涩。
考核要求:
1、臧克家的诗歌特点
2、现代诗派
3、戴望舒的诗歌特点
第十五章
散文(2学时)
教学要点:
1、闲适小品
2、“ 鲁迅风”杂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文“狭小”的格局。
随着对散文多种功能的认识和强调,散文的体式得到了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报告文学、传记等叙事性文体,日记体、游记体的散文,科学小品、历史小品等,都得到了倡导与试验,使该时期的散文样式日趋完备。
人们对散文艺术的探索,或注重散文与其它文体的渗透,或执着于散文独立艺术规律与价值的追求,或重视从中国古典散文创作和理论中汲取营养,或继续从异域取得借鉴,表明本时期散文的发展走向了更加宽阔成熟的道路。
30年代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鲁迅派的杂文
②李广田、何其芳等的抒情散文
③丰子恺等的叙事散文
④林语堂等的幽默小品
⑤游记体散文
⑥报告文学。
第二节
一、林语堂“闲适小品”
林语堂代表的“论语派”,其刊物为《骆驼草》、《论语》、《文艺茶话》、《人间世》、《宇宙风》、《文饭小品》、《逸经》等。
该派散文多选择散文家族中内敛的、较富个人主观色彩的文体,如随感小品、序跋、读书札记、日记、书信等。
林语堂30年代提倡“幽默”文学,以文白夹杂的“语录体”,庄谐并出地谈性灵,说自我,话闲适。所作有政治讽刺、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以及少量记述文章。
二、“鲁迅风”杂文
30年代,瞿秋白在鲁迅风格影响下的杂文,多为政治批判和文化批判(《拉块司令》、《苦闷的答复》、《曲的解放》、《王道诗话》、《出卖灵魂的秘诀》、《狗道主义》、《流氓尼德》、《红萝卜》等),同时也呼唤新世界的诞生(《一种云》、《暴风雨前》)。艺术视野开阔,善取类型,杂文形式不断创新。
鲁迅的杂文影响和启发了一批作者,形成了“鲁迅风”杂文作者群。主要作家作品有:徐懋庸及其《打杂集》、《不惊人集》,唐弢及其《推背集》、《海天集》,以及聂绀弩、周木斋、柯灵、巴人、徐诗荃等。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散文
1、何其芳早期专心致力于抒情散文创作。收集在《画梦录》中的作品,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探索人生表现形式的色彩、图案,孤独苦闷,耽于幻想,刻意画梦,遂成为内心哀怨独语的散文诗(《雨前》、《黄昏》、《独语》、《梦后》、《迟暮的花》)。《还乡杂记》及其以后的创作,“感情粗起来”,转向社会现实的抒写(《老
各流派代表散文创作(1学时)
概况(1学时)
迅速反映时代脉搏的杂文和报告文学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本时期散文创作的主潮,突破了“五四”散人》、《街》、《老百姓和军队》,但艺术的上达未能与思想的前进取得同步发展。
2、李广田有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日边随笔》等多种。30年代散文主要叙写平常人事,寓情感于叙事。寄意深远,则凝聚为散文诗。多写村野乡村小天地中备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种种不幸(《山之子》、《老渡船》、《柳叶桃》);刻画黑暗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创伤和苦闷彷徨(《记问渠君》、《黄昏》);摹绘故乡的山水神韵和风俗人情(《扇子崖》、《野店》、《画廊》)。40年代视野更加开阔,题材多样,时或采用更见锋芒的杂文笔法。抒发爱国情感(《一个画家》);揭露阶级压迫,控诉黑暗社会制度(《没有名字的人们》、《圈外》、《没有太阳的早晨》);颂扬工人的创造力量(《建筑》)。艺术上长于刻画人物,富于想象,风格浑厚朴实。
3、缪崇群呕心沥血地致力于散文创作。初期散文《晞露集》,沉郁感伤地追忆少年时代的生活,以及留学日本的人生经历。多写儿女之情,交织着探求人生的寂寞和忧伤(《童年之友》、《芸姊》、《守岁烛》)。此后的散文《寄健康人》、《废墟集》等,视野渐渐转向现实的社会人生现象。《旅途随笔》、《北南西东》、《凤于进城》等篇,暴露社会世态,同情弱小,抒发心中郁愤。抗战时期的散文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等,控诉日帝侵略,情绪激昂(《苦行》、《血印》、《一觉》);以象征隐喻的手法,讥讽社会现实,探究人生(《夏虫之什》);审视社会芸芸众生相(《人间百相》);描绘云南边陲风俗民情(《街子》、《牛场》)等等,都长于编织故事,抒写人情,蕴涵哲理。风格平实亲切,精细委婉。
4、夏丐尊的散文多辑入《平屋杂文》。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化为艺术观照的对象,体验吟味其中的人生情味和世态风习。《白马湖之冬》、《试炼》、《“无奈”》、《怯弱者》、《长闲》、《中年人的寂寞》、《猫》等篇,于自我平凡琐事的记叙中,感悟人生,传达一种奋斗进取的生活态度。《钢铁假山》、《命相家》、《春天的欢悦与感伤》等篇,感时忧国,悲天悯人,见出寂寞忧愁中的鲜明爱憎的一面。艺术上长于记叙中抒情,构思谨严,立意深远,笔法老到,风格朴素。为有数的散文文体家之一。
5、丰子恺散文结集的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等十几种。早期散文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感世界(《儿女》、《给我的孩子们》);于日常事物中吟味世相,蕴涵理趣(《山中避雨》、《杨柳》、《车厢社会》、《吃瓜子》);于人生、自然中探索佛理真谛(《阿难》、《艺术的宗教》)。其后视野日趋开阔。记叙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肉腿》、《西湖船》);眷恋乡土,控诉日本侵略者(《辞缘缘堂》、《胜利还乡记》);讽刺贪官污吏(《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艺术上长于记叙中说理,描写婉曲,善于择取蕴涵哲理的生活片断,富于谐趣。考核要求:
1、林语堂的散文创作特点
2、“ 鲁迅风”杂文的特点
第十六章
曹禺(4学时)
教学要点:
1、《雷雨》
2、曹禺剧作的命运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曹禺的《雷雨》(2学时)
一、曹禺生平简介
曹禺(1910一1996)中国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从小爱好文学和戏剧,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1922年入天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演出中外剧作,显示了表演才能,并广泛涉猎新文学作品,开始写作小说和新诗。1928年考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广泛接触欧美文学作品,深为古希腊悲剧作家及莎士比亚、契诃夫等人的剧作所吸引,同时也陶醉于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禺入清华研究院当研究生,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会。1936年曹禺任教于南京戏剧专科学校,写了剧作《原野》。抗日战争爆发后,曹禺随校迁至四川,编辑戏剧刊物,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和电影厂编剧等职。创作有淳厚清新、深沉动人的优秀剧作《北京人》,并将巴金的小说《家》改编成剧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曹禺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等职。他创作了话剧《明朗的天》(获全国第一届话剧观摩演出剧本1等奖)、历史剧《胆剑篇》(执笔)、《王昭君》,出版有散文集《迎春集》及《曹禺选集》、《曹禺论创作》、《曹禺戏剧集》等。他的一些剧作已被译成日、俄、英等国文字出版。二、代表作《雷雨》
1、“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解释(社会问题剧):
(1)“过去的戏剧”(周朴园与侍萍“始乱终弃”的故事,作为后母的蘩漪与周家长子周萍的恋爱故事。)
(2)“现在的戏剧”(蘩漪与周朴园的冲撞,蘩漪、周萍、周冲、四凤之间的感情纠葛;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
(3)通过“过去的戏剧”与 “现在的戏剧”的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通过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与冲突,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
(4)从“社会与人生”的视角可以揭示《雷雨》的现实批判性。
2、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蕴涵的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诗”的视角)
(1)充斥全剧“郁热”氛围;(自然背景以及人的情绪、心理、性格、生命的存在方式)
(2)“郁热”氛围中的“情热”(欲望与追求)的人物;周冲的生命冲动、蘩漪、周萍、四凤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鲁大海的反抗的野性的力„„)
(3)“情热”被压抑而引发的无用的“挣扎”。周萍抓住四凤,蘩漪抓住周萍,周冲也抓住四凤„„)
(4)、剧作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3、人物形象
(1)周朴园: 专制、冷酷、自私、虚伪、狡猾、凶狠,是其主要性格,也是《雷》中罪恶的总根子和制造者;但其对妻儿也有一定的关心,人性尚未丧尽。有人说,周朴园坏就坏在他坏还不知道自己坏在什么地方。这是从他的舞台动作来分析的,也是他个性特征的独特内容。人们对周朴园的认识分歧,主要是他对侍萍的怀念究竟是真心实意,还是虚情假意。有人认为是真爱(周扬、钱谷触),有人说他是假爱。
(2)蘩漪:蘩漪的“雷雨式性格”:“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性格复杂,但十分真实。有反抗性,勇于追求个人幸福,在阴沟里讨生活却“心比天高”,有一些“雷雨式的性格”(作者语)。但,她的反抗被扭曲,产生了变态,为了死死拖住周萍,她损害了别人(四凤)。其性格中有些乖戾、孤傲、歹毒。有人说:“蘩漪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处,而是在她的性格的不可爱的地方”。
(3)侍萍、四凤: 被损害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们朴实,善良,易于受骗;但觉醒后也易于坚强起来。
(4)鲁贵: 是趋炎附势的奴才,既奴性十足,又阴险狡诈,人性丧尽而不知羞耻。此类人很可怕。其虽是小人,但因其不要脸,所以危害性很大。
(5)周萍: 是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造就的自私懦弱的畸型儿,也是中国第二代资产阶级的代表。其精神状态空虚颓废。其抛弃蘩漪,一是迫于社会舆论与封建道德伦理规范的压力,二是基于“对不起父亲”的良心谴责。
(6)周冲: 是纯洁无瑕的“间色人物”,是“夏天里一个春梦”。其对社会现实还缺乏起码的理解,还生活在飘渺的憧憬和梦幻之中。周冲的死:既揭示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同一切美好愿望的对立,又暴露了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深重。
(7)鲁大海: 工人;有坚定的斗争精神,但尚不成熟。(他体现着作家的社会理想)
(8)“雷雨”: 作者在《雷雨·跋》中说:《雷雨》的结果“不是因果,不是报应,而是残忍。”
《雷雨》中写偶然性的地方很多,作者没能揭示出这些偶然性同必然性之间的联系,也有一定程度的“命运”、“报应”思想,所以使剧中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4、结构
《雷》的结构是戏剧中“锁闭式”结构的杰出范例
(1)、它时间集中,全部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
(2)、它地点集中,三幕在周家,一幕在鲁家;
(3)、它的登场人物经过极严格的选择,一共8人;
(4)、它在危机中开头,以现在的情节为主,把过去的情节用回顾的方式——“回溯式”——渐渐透露出来,推动剧情迅速向高潮发展,情节集中紧凑。
5“序幕”与“尾声”:对人生悲悯眼光的俯视。第二节
《日出》、《原野》和《北京人》(2学时)
一、《日出》
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
1、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
2、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3、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
4、《雷雨》写的是“人的挣扎”的困境,《日出》开掘的是“人的被捉弄”的困境,这是又一种“残酷”。
5、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追求与在追求中对自我的丧失; 悲剧的实质为“习惯”,“习惯的桎梏”为生活的“自来的残忍”,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剥夺。
6、“日出”意象的象征意义。
二、《原野》
1、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
2、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作,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
3、仇虎复仇的正当性与戏剧重心的转移;仇虎复仇后的灵魂的分裂和挣扎。
三、《北京人》
1、《北京人》的主题: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进行批判。
2、曾文清的形象:被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模塑成一具“生命的空壳”—“悠闲”、雅致、怯懦、颓废、沉滞、懒散;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
3、愫芳的形象: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
4、远古北京人(北京猿人)与未来的北京人袁任敢父女(代表“科学”、“民主”的五四新文化):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种强烈的历史参照和对比中,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同时将读者推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大到某种超越,“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5、《北京人》的“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四、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贡献
1、巴金小说的《家》和曹禺改编的《家》的不同: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的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巴金的《家》,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如瑞珏的形象)
2、曹禺剧作的意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3、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人们空前热情的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的戏剧,却也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
考核要求:
1、《雷雨》的艺术特色
2、《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3、曹禺对中国话剧的贡献
第十七章
话剧(2学时)
教学要点:
1、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
2、夏衍、李建吾的创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1学时)
1、五大剧社: 田汉南国社,洪琛复旦剧社,应云卫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罗鸣凤辛酉剧社,陈白尘摩登剧社。
2、“无产阶级戏剧”
1929上海艺术剧社: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艺术》《沙仑》刊物和《戏剧论文集》。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主,联合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从事左翼戏剧运动。上海艺术剧社首次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戏剧领域的展开。无产阶级戏剧的倡导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有着相同的功能、目标,也存在着相同的不足。
左翼剧作家创作的作品大都以工人、农民为主人公,着重表现了他们的革命斗争,及时、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重大政治事件。
3、“红色戏剧”
为红色政权服务,红军宣传队——八一剧团——工农剧社,高尔基戏剧学校;着重宣传鼓动和娱乐性,强调即兴发挥和观众参与,结合歌舞,鲜明的“广场戏剧”特色。四幕话剧《庐山之雪》,剧本《我——红军》(沙可夫等)、《战斗的夏天》(李伯钊)、松鼠(胡底)。
4、国防戏剧
“剧联”于1935年解散后,配合“国防文学”提出“国防戏剧”口号,1936年初,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制订了《国防戏剧纲领》,推动了“国防戏剧”热潮。配合抗日,发挥戏剧宣传作用,提倡通俗化、大众化和方言话剧。《走私》《咸鱼主义》(洪琛执笔)、《汉奸的子孙》(于伶执笔)、《我们的故乡》(章泯执笔)、《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改编)
5、三大戏剧运动代表人物
田汉:《梅雨》《顾正红之死》《洪水》《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现实性加强,及时反映重大历史事件。但失去抒情性和传奇性。
白薇:《打出幽灵塔》
古典浪漫写实的悲剧。人物众多,情节多巧合。《革命神受难》仍保持浪漫主义特色,主观抒情色彩浓烈。
洪琛:更激进的创作倾向。《走私》
揭露走私和反帝抗日联系,强烈的现实意义。《农村三部曲》机械的现实主义的倾向。《五奎桥》
较早用阶级观点反映农民斗争的剧作。农民和豪绅的矛盾。《香稻米》《青龙潭》
6、农民戏剧实验
1932-1936,河北定县,熊佛西主持。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最直接,最具体,最有力的社会式的教育”手段。
剧本改编,农民演剧,露天剧场,观众参与。(广场戏剧的完备和发展。)
三十年代剧作的基本特征: 工人运动和农村生活得到较多反映。
抗日救亡剧作和“国防戏剧”大量涌现; 贯穿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性分析的剧作,艺术上成就较高。
戏剧艺术趋于成熟。(曹禺、田汉、夏衍为代表)
第二节
一、剧场戏剧的确立
1、职业化
理论倡导:1929年11月,欧阳予倩《戏剧运动之今后》
强调“职业化”,重视剧本创作。创作实绩:《雷雨》1934.7
文学性+舞台性,艺术性+商业性。职业演出
中国话剧从幼稚期进入成熟期的标志。
职业剧团的建立(中国旅行剧团),专业固定剧场的出现(上海卡尔登剧场),2、“大剧场”演出的热潮
剧场戏剧的职业化、营业性得以确立。
三大剧目:《赛金花》(夏衍)、《大雷雨》(俄国奥斯特洛夫斯基)、《日出》(曹禺)
中国业余实验剧团:1937年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改组而成。演出《罗米欧与朱丽叶》、《武则天》(宋之的)、《太平天国》之《金田村》(陈白尘)、《原野》(曹禺)。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建吾的创作(1学时)
二、主要戏剧场作
1、夏衍
《赛金花》“讽喻史剧”,以漫画夸张讽刺卖国求荣政策。《秋瑾》表彰革命者,总结历史教训。《上海屋檐下》(《重逢》)
集中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刻画,从“席勒化”到“莎士比亚化”的转变。
(1)日常生活的戏剧性: 善写普通知识分子与小市民平凡的人生。《小市民》(《都会的一角》《中秋》《重逢》《赎罪》《娼妇》)《上海屋檐下》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感情摩擦和人事纠纷中痛苦的发现。取材的平凡性、构思的朴素性和内在的深刻性结合。
(2)简约含蓄的情节结构:《上海屋檐下》在同一舞台空间里,同时展开五家人家的悲喜剧,主线突出,结构单纯,又保持了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准确传神的勾勒,极端简洁与鲜明。“黄梅天气”的多层象征意义。微温而含蓄的态度,不动声色的控诉,含着眼泪的鞭挞。
(3)人道主义观点:与民主主义立场结合,关注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浓郁的人情味,含泪的笑类似契诃夫。
2、洪深的主要剧作有:《申屠氏》、《冯大少爷》、《劫后桃花》、《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走私》、《飞将军》、《女人女人》、《鸡鸣早看天》等。
洪深的现实主义剧作,带有鲜明的理性色彩(“形象化的不够,是太机械地处理了题材”),表现出一种“机械的现实主义”倾向(在入手编制的时候,总是将所希望的最后效果预先决定,而后再谨守范围地细心耐气地去寻找具体的办法)。社会问题剧与宣传剧的结合,既是其剧作的特点,也是其剧作的弱点。
3、李健吾的剧作虽然也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其创作的重心不在于描写是什么客观条件、社会环境促使人物行动,而是从人物内心的矛盾来分析人物行动的原因;不追求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映,而醉心于对人性的剖析。同时,更着重于对戏剧艺术的探索。
特点:
(1)时代性不强,但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有自己特殊的风格。
(2)重人性分析,重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揭示,重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探索。
(3)对话俏皮利落,结构严密紧凑,趣味性较强。
贡献: 在戏剧史上,率先创造了“善恶共存者”的形象系列。考核要求:
1、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农民戏剧的概念
2、夏衍戏剧创作的特点
第二篇: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
现代文学和美术教案
一、文学名著
作家
国籍
作品
体裁
德莱塞
美国
《美国的悲剧》
长篇小说
罗曼罗兰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长篇小说
贝克特
法国
《等待戈多》
荒诞剧
肖洛霍夫
苏联
《静静的顿河》
长篇小说
奥斯特洛夫斯基
苏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长篇小说
二、现代美术
画家
国别
代表作
画派
毕加索
西班牙
《格尔尼卡》
立体画派
达利
西班牙
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画派
思考:造成克来德悲剧的原因?、小说问世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崇尚伪善的侈谈,并没有好好地培养青年一代。当时实利主义流行,使青年人认为,有了金钱便能占的一切。小说中所描述的不仅仅是克莱德的悲剧,也是美国社会的悲剧。
2、追求财富、贪图享受的虚荣心和利已主义的恶性发展。
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一、爵士乐、兴起:20世纪20年代,美国
2、特点:即兴表演
3、影响:P111
二、摇滚乐兴起:二战后,美国
三、好莱坞(“梦工厂”“世界电影之都”)
好莱坞称霸世界电影业的原因:、汇集著名的电影制作公司、名导演和名演员。
2、拥有世界一流的电影制作技术和拍摄场地。
3、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不断革新制作技术、制作题材和制作方法。
4、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大量投资。
5、善于把握观众心理,迎合大众时尚,以大众
娱乐为目的,创造出不同类型片来吸引观众。
第三篇:《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参考教案
中国现代文学参考教案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文学革命的历史,也就是现代文学的起始。第一节讲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第二节讲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第三节介绍初期文学理论建设,第四节分析“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这一章的重点是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与性质,以及这场革新运动的意义。此外,对于新文学如何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如何推进了新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对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在新文学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评论,则可以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命题。
一、学习要求
1、了解“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的轨迹
2、掌握文学革命的缘起、性质和主要功绩
3、了解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二、内容要点
1、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运动
2、胡适、陈独秀与周作人在文学革命倡导期的理论要点
3、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及新月社的理论主张和流派特色
4、文化保守主义者的观点述要
5、本阶段文学创作特色述要
三、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文学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2、难点:“文学革命”倡导者的理论溯源 【知识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当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一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必读作品与文献】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周作人:《人的文学》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林纾:《致蔡鹤卿太史书》 蔡元培:《答林琴南书》、《文学研究会宣言》 沈雁冰:《文学与人生》 成仿吾:《新文学的使命》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
【思考题】(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具体讲解】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发生的背景
(1)19世纪末的三次革命 “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2)白话文运动的开始和翻译小说大盛 裘廷梁等的提倡——林译小说
2、大致过程(酝酿—提出—声援—响应)及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青年杂志》、《新青年》的创刊 “人权、平等、自由”——德先生和赛先生
(2)思想启蒙运动的推进 重新评价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3)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八事”着手)(4)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三大主义”)
(5)三次反文化保守主义的斗争 林纾——“学衡派”——“甲寅派”
3、文学革命的发展(1)促进发展的条件(十月革命)(2)其发展体现在:①文学内容的大革命;②文学形式的大解放;③文学观念的大变化;④外国文学的大量介绍。
4、文学革命的社会效果和重大实绩 白话文的全面推广——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
二、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1、涌现的文学社团:1921----1923年:40余个;到1925年,100多个
文学研究会:成立时间、发起人、会刊、宗旨
创造社:成立时间、最初成员、会刊、主张
语丝社、未名社、新月社、湖畔诗社等
2、社团活动取得的实绩(1)涌现了一批有成就的作家,促进了创造发展;(2)推动文学流派的形成(主要文学社团的文学主体)(3)对封建复古派的斗争取得胜利
3、外国文艺思潮的借鉴与运用----中国化(1)意象派(2)19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3)文学历史进化论(4)人道主义(5)马克思主义理论(6)各种各样的文学思潮及相关的哲学思潮
三、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
1、胡适:“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2、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即兴言志”和“美文”的提倡。
四、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1、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2)“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3)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实验期。
2、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特征:(1)理性精神的显现(2)感伤情调的流行(3)个性化的追求(4)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
第二章 鲁迅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是整个课程的重点。有关鲁迅分为前期和后期两章,前期(一)这一章包括三小节,第一节介绍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第二节介绍历来对《阿Q正传》的不同评论观点,第三节评论《野草》与《朝花拾夕》。本章的重点是对《呐喊》与《彷徨》的总体评价,要理解为什么说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关于阿Q这个文学典型有多种不同的发现与解释,应在了解既有的相关评论观点基础上,大胆展开自己的思路,引发对鲁迅文学创作深刻性以及对成功典型阐释的多样性的理解。此外,要鉴赏了解《野草》和《朝花夕拾》的思想内涵与独特的风格。这一章的学习和前一章不同,不能止于知识性的掌握,要通过作品的阅读分析,尽可能理解鲁迅的深刻的思想发现及推动其写作的情感心理,理解其艺术创造的活力,理解其崇高的文学史价值,并由此拓展自己以后阅读评价作品的思路。【知识点】 鲁迅生平概略、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必读作品与文献】 《狂人日记》 《孔乙己》 《在酒楼上》 《示众》 《阿Q正传》 《阿长与山海经》 《无常》 《死火》 《影的告别》 《腊叶》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野草〉英文译本序》(建议通读《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
【思考题】(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析?(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5)就《野草》中的某一篇散文诗,写一篇鉴赏散文? 【具体讲解】
鲁迅生平和思想发展:
1、早期的创作准备(1881—1918)身世要点、教育思想特征(进化论对思想和创作的影响)
2、前期的经历、创造概况和思想特征(1918—1927)
3、后期的经历、创作概况和思想特征(1927—1936)
4、鲁迅的文学史地位
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呐喊》与《彷徨》)
(1)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了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它是我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2)《呐喊》收有15篇小说(创作于1918—1922年间,1923年八月编为短篇小说集,1930年1月第13次印刷时抽出《不周山》一篇);《彷徨》收有小说11篇(创作于1923到1925年年,1926年结集出版。)(3)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功,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前一句指独特的题材与思想发现,后一句指小说结构模式与形式手法的创新。
“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鲁迅创作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所以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疗救的注意”,并由此开掘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类题材。
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如《药》、《在酒楼上》。
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两种情节结构模式,即“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去”。前一种如《示众》,表现的是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弱点以及对于“启蒙”的无奈质疑;后一种模式如《故乡》和《在酒楼》上,探讨的是其中内蕴的“反抗绝望”的哲学和生命体验。
“格式的特别”----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
《狂人日记》中的两重叙述角度及与此相关的反讽结构;
《孔乙己》外在的喜剧性中所蕴涵的悲剧意味;
《在酒楼上》作者主体的渗入以及通过人物“对话”关系所形成的互相驳难的性质。
(根据教材了解《呐喊》与《彷徨》
1、创作意图
2、五四前夕“显示了实绩”的三篇作品
3、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把人物类型分开看)
4、艺术特色 ① 清醒的现实主义 ② “画眼睛”和“灵魂”手法 ③ 民族特色 ④ 人物与环境的典型化方法)
二、说不尽的阿Q 阿Q和一切不朽的文学典型一样,是说不尽的。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的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接近它,就会有各不相同的阿Q形象,从而构成了一部《阿Q正传》的接受史。(1)鲁迅:“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2)茅盾:“中国人品性的结晶”(3)30、40年代:“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上面三点关注的中心是“精神胜利法”)(4)50年代至70年代末:“落后的农民典型”(阶级分析)(5)80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6)近年来: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了解掌握《阿Q正传》
1、基本内容
2、阿Q形象 ① 典型性问题 ② “精神胜利法” ③ 阿Q的“革命”
3、主要艺术成就)
三、《野草》和《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和《野草》是鲁迅在传统文学最具实力的散文领域创造的堪称经典的作品。这两部作品,一方面在鲁迅著作中是最“个人化”的;另一方面,又为现代散文的创作提供了两种体式,或者说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个创作潮流与传统,即“闲话风”的散文与“独语体”的散文。----在这个方面也显示了鲁迅“文体家”的特色。
(2)《朝花夕拾》的风格:“闲话风” ——自然、率真、亲切的韵味;“任心闲谈”的“漫笔式”写法。(3)独语体散文《野草》 ——《野草》的风格与写作姿态不同于《朝花夕拾》,可以用“独语”来概括; 《野草》主要是逼视与抒发自己灵魂深处的矛盾、紧张、焦虑,包括难于言传的感觉、情绪、意识与潜意识,并引向哲理的思考。所以说,《野草》是心灵的炼狱中熔铸的鲁迅诗,是浸透着生命体验的“反抗绝望”的哲学;《野草》用意象象征(暗示)的感觉、意趣与思维;野草“独语”中所表露的“自我审视”的性质。(了解掌握
1、《野草》内容上的杂糅深奥与艺术上的多重融汇
2、《朝》内容上的深入开掘、风格上的诗与喜剧的结合。
3、《故事新编》:历史小说《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①历史和神话题材与现实之间 ②“油滑之处”
4、杂文:“鲁迅杂文”界说、文学史地位; 前期杂文集及主要内容和代表作品;后期杂文集及主要内容和代表作品;艺术特征——逻辑性、形象性、抒情性、讽刺性、语言风格)
(参考书:
一、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3)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黄修己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
二、综合参考书(包括文学史资料、文学史论著和作品)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1-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北京大学等三校合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料选》(1-5)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王一川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共8册)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一1927)(1一10)《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1—20)《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1—20)
第三章 小说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小说创作的情况。除了掌握有关知识,要注意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考察带时代特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潮流。首先,大致了解“五四”小说如何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然后,分三种类型或潮流,考察本期小说发展的多样性。第一类是“问题小说”,以冰心等作家为代表;第二类是人生派写实小说,包括20年代中期以后兴起的乡土文学,重点评说叶圣陶以及王 3 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作家的作品;第三类是“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抒情小说,主要评析的作家有郁达夫、庐隐、淦女士以及许地山、废名,等等。这种分类并非如通常所见那种完全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社团作为区别的根据,而主要依照创作的审美倾向与风格类型。我们应当认真阅读指定的基本作品,然后根据自己初步的艺术体验与评判,去印证与思考教材中所作的有关论断,并尽可能从时代影响与文学史环节意义上,去理解各类作家作品的艺术得失与地位。学习要求
1、了解“问题小说”和人生派写实小说的主要特色
2、掌握“自叙传”抒情小说的重要作家作品
3、了解民国旧派小说的走向
(1、中国现代小说的现实主义主潮
2、“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形成原因及特色
3、郁达夫小说综述 本期小说创作风格的驳杂性)【本章知识点】 小说界革命、林译小说、问题小说、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自叙传、庐隐的感伤小说、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必读作品与文献】冰心:《超人》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王鲁彦:《菊英的出嫁》 台静农:《拜堂》 郁达夫:《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庐隐:《海滨故人》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许地山:《缀网劳蛛》
【思考题】(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派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与文体方面的创新。(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折20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一、五四小说(1)“五四”时期小说转型的多种原因 社会变革的推动 :八股文的式微和小说的兴起;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开埠,印刷、报刊业的长足进步; 稿酬制度的确立;
文学革命给小说的现代化带来契机: 《狂人日记》等小说的成功;小说所承担的社会使命。
新式教育所培养的一代青年学生成了新的读者和作者群体;白话文运动的成功;西洋小说的影响: 163种“林译小说”;周译小说;译作多于创作的现象
(2)本时期除了鲁迅等个别作家之外,大部分创作仍比较幼稚,只是为后来的发展开了头。
二、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1)问题小说的出现:五四运动在思想文化领域除旧布新的巨大力量,引出了一批“问题小说”,造就了一批“问题小说家”: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的一些小说,已显露“问题小说”的端倪;1919年下半年,冰心女士的《斯人独憔悴》正式开创了问题小说的风气。文学研究会的倡导将“问题小说”引向高潮。
(2)“问题小说”形成的两方面原因: 一是“五四”思想启蒙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他们渴望用小说来提出和讨论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 二是受易卜生等欧洲与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和文学思潮的影响,提倡为人生的创作。(3)“问题小说的特质”:“问题小说”并非流派,而是一种创作的风潮,贴近青年所关注的人生现实问题,但视野与题材仍比较狭窄,难免概念化。冰心的《超人》、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小说是较为典型的“问题小说”。如《超人》,小说文笔和情节结构都与传统小说相去甚远,重在写人物的心理,并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有些概念化,明显带有“五四”的特征。王统照《沉思》、《微笑》等小说提出和表现“问题”时所追求的虚幻、玄想的特点,也带有“五四”时代的情味。(4)“问题小说”风潮过去之后,很多作家都转向写实: 比较典型的是叶圣陶(人生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叶也是从 “问题小说”起步,后来却转向专写“小市民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并着重用冷静批判之笔揭露小市民的精神病态,如《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早期文学倾向:“爱”与“美”;早期以教育界生活为题材的 4 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5)2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乡土小说作家群(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许杰、废名)。乡土文学:主要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小说的突出特色:回忆、乡愁、风土、写实。重要的乡土作家及作品:
1、王鲁彦(《菊英的出嫁》)对奇特民俗的描绘;
2、彭家煌(《怂恿》)对闭塞乡村世态人情的揭露;
3、台静农(《拜堂》)对宗法制度下农民心理困苦的表现。
三、“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1)强调小说抒情与主观性的主要有创造社作家: 抒情小说也是现代小说的一种新样式,其中“自叙传”抒情小说侧重于作家的自我暴露,以及个人私生活和心理的描写,这是接纳日本“私小说”和其他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体小说,郁达夫是其代表作家。郁达夫的《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创作的鲜明特色:小说有以“零余者”为代表的抒情主人公,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或宣泄;多写“时代病”,即“五四”时期青年知识者生理与心理的病态和变态,又并非展示病态,而是发泄对病态社会的不满与抗议;郁达夫的小说不太拘泥于其情节结构或语言运用的完整程度,他的小说中充溢着作者的才气、激情极其真切的感伤和忧愤,具有独特的艺术个性和艺术魅力;此外,有关其小说中病态性欲的描写,是郁达夫试图用新的眼光去剖析人的生命和性格中包孕的情欲问题,在当时也带有向虚伪的封建传统道德及国人矫饰习气挑战的意味。(2)庐隐、淦女士等的“五四”抒情小说的特色: 她们与创造社和郁达夫没有承传关系。庐隐的《海滨故人》表现新旧交替时代青年女性的精神饥渴,淦女土的《隔绝》等作品大胆袒露敢于冲破旧道德牢笼的青年女性的内心隐秘。这些作品艺术上并不完整,但联系当时的时代精神需求来阅读,就能理解其当时受欢迎的原因。(3)同样注重抒情却又在艺术上达到较完整的境界的本时期作家,还有冯文炳和许地山: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等作品,以冲淡、质朴的笔调描写古朴、和谐的田园生活之美,并借鉴古典诗词的手法构设小说的意境。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作品,充满浪漫主义的丰富的想象和宗教传奇的情节韵味。第四章 通俗小说
(一)【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不作为重点,只作为一般文学史常识去了解。应把握的知识点有:鸳鸯蝴蝶派、《礼拜六》杂志、徐枕亚的言情小说《玉梨魂》、李涵秋的社会小说《广陵潮》、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程小青的侦探小说“霍桑系列”、蔡东藩的《历朝通俗演义》。思考的问题有:初起的新文学如何迫使旧派向“俗”定位。此外,应对近年来学术界对“通俗文学”的定义有所了解。
第五章 郭沫若 【学习提示与述要】由于时代的迁移,当今同学们读“五四”时期郭沫若的诗歌,较难进入状态。学习这一章,要注意从作品中感受独有的艺术气氛,并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诸如《女神》这样的作品,是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并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创作个性,从而成为文学经典。可以从“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以及艺术特色,主要是想象力与形式创新等方面,去把握《女神》的成功因素。第一、二两节主要论述《女神》等“五四”时期的诗歌,是学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五四”退潮之后郭沫若诗风转变的作品;第四节介绍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是郭沫若在另一文体领域的贡献,也应有所了解。此外,通过阅读郭沫若诗作和这一章的学习,要求能对“五四”时代自由开放又暴躁凌厉的精神特征有所感悟,这也会是一种收获。
学习要求:郭沫若艺术成就综述;(《女神》的艺术想象力与形式特征;《屈原》及郭沫若其他历史剧风格述要)【知识点】《女神》的产生和影响、泛神论、自由体诗、《瓶》、《三个叛逆的女性》、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实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必读作品与文献】 《凤凰涅槃》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地球,我的母亲》 《夜步十里松原》 《天狗》 《太阳礼赞》 《瓶·第十六首:春莺曲》 《瓶·第三十七首》 《我想起了陈涉吴广》 《屈原》 《论诗三札》 《我的作诗经过》 《〈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 【思考题】(1)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诗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3)就郭沫若的《天狗》(或《凤凰涅槃》)写一篇赏析短文。(4)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化
一、《女神》主人公形象 :(1)《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与诗人创作个性如何统一。这种统一集中体现在郭沫若诗中反复出现 5 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首先是“开辟鸿荒的大我”,即“五四”时期人们心目中觉醒的、新生的中华民族形象(如《凤凰涅架》中的凤凰,象征民族的新生);《女神》中自我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人。所谓“大我”的情怀,是古老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种崭新的精神,也就是“五四”式的彻底、不妥协、战斗和雄强的民族精神。(如《女神之再生》等); 这种精神还体现为对自由与个性解放的热烈追求,是对人的价值、尊严和创造力的充分肯定,是那种“天马行空”的心灵世界(如《天狗》等)。“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又应当理解为同时是诗人的个性与灵魂的真实袒露。“大我”与“小我”是统一的。(如《天狗》、《蜜桑索罗普之夜歌》等)。从郭沫若诗中也会听到不和谐的声音,展现其骚动、矛盾的内心,在表达进取时可能又有颓唐厌世。这也可以从“五四”时代心理情绪的复杂多样性方面去理解。惟其如此,更真实地立体地表达了一代青年的思想情感。(2)郭诗那种似乎大喊大叫袒露直切的写法,今天看来太过直陋,但如能以“五四”时代刚刚觉醒过来的一代青年的心境去读,就会发现《女神》的确有不可重复的精神魅力。
二、《女神》的艺术特征(历史传说与时代精神;激情与“自我”形象;想象、形式与色彩): 这里谈的主要是郭沫若“五四”诗歌的艺术特质(1)《女神》的艺术想象力 《女神》的艺术想象力与形象体系是建筑在“泛神论”的基础之上的。郭沫若所理解的泛神就是无神,他把一切自然都视作“神的表现”,“我”即是神,那么一切自然也都是“我”的表现。(2)《女神》的形象特征 壮阔性(如《凤凰涅槃》等))、奇异性(如《天狗》、《地球,我的母亲》等)、飞动性(如《光海》、《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女神》创造了自由诗的形式。郭沫若的自由诗有两种类型:
1、一类是有外在格律,押韵、诗节与诗行大致整齐。
2、另一类是讲求情绪自然消长的内在节奏,他也并非完全不讲外在形式,而是在自由律动中大致取得某种外在的整齐与和谐。
3、因为郭沫若是自由诗的首创者之一,这一体诗歌在后来有断断续续的发展。
三、从《星空》到《恢复》:(1)《女神》之后,郭沫若又创作了大量诗作:《星空》(创作于1921—1922年间),《瓶》(创作于1925年春),《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前茅》(写于1923年,1928年出版)。这一时期的创作,已经显示出与《女神》时代诗作不同的特质,从中可以了解郭沫若诗风的转变。(2)《星空》形象体系与女神一致,缺少早期诗作那种时代的激情,但技巧趋于圆熟:结构更严谨,语言更凝练、含蓄,感情也更深沉。如《星空》、《冬景》等。(3)《瓶》是爱情诗,是这一时期时代苦闷在爱情上的投影,但仍较多体现郭沫若浪漫主义的意识精神。如《第三十七首等》。(4)《前茅》和《恢复》标志着郭沫若诗风的转变。他的诗中充满革命的时代气息,还有无产阶级诗歌的尝试。但过于让诗歌充当政治的“留声机”和让个人充当“口号人”和“标语人”,从而从根本上失去了自己的艺术个性。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剧:(1)历史题材的剧作是郭沫若又一文学贡献。“五四”时期所创作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聂塋》); 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2)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点: 一是全部取材于战国时代。郭沫若认为战国时代是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也是许多志士仁人追求人的解放与进步的时代,他看重与采取的正是那种求进步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精神,要重视和张扬这种精神去反对当时国民党的法西斯专政,去推进民主。所以郭剧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时代性; 郭沫若式的历史剧有他自己的“史剧观念”,并形成了突出的浪漫主义的艺术个性。郭所实践的是所谓“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即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但又容许出于主题的需要的自由虚构和改造; 强烈的主观性与抒情性、浓郁的诗意,也是特色之一。(3)《屈原》评析 郭沫若作为“诗人写剧”的个性; 郭沫若剧作的得失(如《屈原》中主人公屈原的形象塑造,反而不如南后这个形象丰满)
第六章 新诗
(一)【学习提示】 这一章介绍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新诗运动与创作。所涉及的诗人及作品文论甚多,初学者会感到头绪纷繁。最好依新诗的诞生和发展的时序,来把握其作为文学运动内部的矛盾变迁,并将对具体诗人诗作的评价纳入到这种“变迁”的考察。若从新诗谱系考察,其两大趋向即“大众化(非诗化)”与“贵族化(纯诗化)”,也在此期形成,且彼此相克相生,推进新诗发展与衍化。第一节回顾晚清“诗界革命”,应注意从中发现新诗运动对“诗界革命”的承传与突破;第二节考察早期白话诗,应着重了解其历史地位及其艰难试验的历程;第三节评述新诗内部第一次结构性调整,即在对早期白话诗少“诗味”的否定中,出现以自由体诗为主的开新风气的诗作;第四节评说以新月派为中心的诗人倡导的“规范化”,可视为第二次结构性调整;第五节考察初期象征诗派对“纯诗”的追求,也是对早期新诗“诗味”不足的又一种反拨;最后 6 一节介绍早期的无产阶级诗歌。了解第一个十年新诗大致的流变途程,关键是把握新诗内部几个结构性调整的口号与策略。因此除了创作,应格外重视那些有影响的诗论。【知识点】 诗界革命、胡适《论新诗》、《尝试集》、初期白话诗、自由诗、北大歌谣研究会、湖畔诗人、小诗体、前期新月派、纯诗、早期象征派诗 【必读作品与文献】 胡适:《蝴蝶》、《一颗星儿》 沈尹默:《月夜》 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 汪静之:《伊底眼》 冰心:《繁星》第1、7、10、75、131首;《春水》第5、105首 宗白华:《夜》 李金发:《弃妇》 闻一多:《忆菊》、《死水》、《发现》 朱湘:《采莲曲》 徐志摩:《雪花快乐》、《再别康桥》 【思考题】(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4)评析李金发的《弃扫》,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新诗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学习要求:了解“五四”新诗运动始末;掌握新月派“整顿诗坛纪律”的功绩;了解早期象征派和无产阶级诗歌
一、新诗的诞生:(1)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模仿,是在传统范围内的调整与改良。梁启超由倡导“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到“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黄遵宪的新诗试验。(2)“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所突破。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作诗如做文”的具体内容为:
1、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
2、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文,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的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的散文化。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胡适们提倡“诗体的解放”跟“平民化”的启蒙主义目标的内在联系。(3)俞平伯、学衡派对胡适主张的质疑。
二、早期白话诗:(1)中国第一批白话诗人有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等也写过新诗。(2)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摸索与试验的艰难过程。(3)早期白话新诗的“最初形态”:
1、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兴手法;
2、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束缚,实现诗体解放。(4)《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但与传统诗歌相较,其艺术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虚化意象和寓言意象的大量出现;
2、强烈的主观意志。(5)早期白话诗的贡献、价值与局限:“历史文件”性质—一方面明白而平凡;另一方面,缺乏飞腾的艺术想象力,其历史价值与局限性均在此。
三、“开一代诗风”的新诗诗创作:1921年,当新诗站住脚跟,又面临着新的内部危机与新的突破的内在要求。如果说胡适一代新诗创建者对旧体诗的批判是要突破旧格局,那么这新一代诗人则开始探索新诗到底应有怎样的艺术建树。(1)这一批诗人选择了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作为批评的目标,着手进行新诗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1、成仿吾的《诗的防御战》:诗的“抒情本质”;
2、郭沫若的《论诗三札》:诗=(直觉+情调+想象)+(适当的文字)(2)“湖畔诗人”的爱情诗:“历史青春期的特色”。(3)“小诗体”: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受、感觉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的趋于简约化。(4)冯至对诗情哲理化与半格律体的追求。
四、新诗的“规范化 ”:(1)新月派提倡“规范化”,标志着新诗的艺术探求进入了更为自觉的阶段。“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所谓“理性”是指艺术上克制,并非一般所说的诗的哲理化,其目标是要纠正“五四”新诗中滥用的直抒胸臆和极端的感伤主义,转为将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追求诗的蕴藉含蓄和非个人化倾向,如《口供》。形式格律化主张: 与“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相关的是“和谐”与“均齐”的诗美追求,和以“三美”为标准的“新诗格律化”主张。三美即 ◎音乐美—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 ◎建筑美—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绘画美—要与中国诗画的传统相通。(2)新诗运动在经过激烈反传统并立住脚跟后,重新与中国诗传统的主流(尤其是唐诗宋词)取得衔接与联系,故新月派诗学主张可理解为“在新诗和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3)闻一多的诗歌:爱国主义思想;中西文学冲突所引起的心理、情感和思想上的痛苦;“东方主义文化观与受西方影响的现代感受交织于闻一多一身;(《忆菊》、《发现》、《一句话》、《死水》)闻诗的矛盾张力和沉郁风格。闻诗的新格律诗的实验。(4)对徐志摩其人其诗可称之为“古 7 典理想的现代重构”:活泼潇洒个性,不羁的才华,对爱、美与自由的热烈追求,诗歌中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如《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5)朱湘:性格焦躁、诗风却有“东方的静的美丽”和古典美的诗人,其代表作为《采莲曲》。
五、“纯诗”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纯诗的概念 1926年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指出,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强调暗示与朦胧;另一诗人王独清则提倡诗中感觉的表达,强调“色”、“音”感觉交错。他们的意见代表了当时对新诗“非格律”化的不满与反拨。在深层上,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沟通)”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2)李金发的象征派诗:“多远取喻”,即“在普通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来”,“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以及意象跳跃、暗示和感官呈像等手法,如《弃妇》等。(3)“早期象征诗派”,除李金发外,还有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等。这一诗派,其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在“又一次历史的反拨”上。在推进新诗艺术探求方面,新月派探索新诗格律,李金发等人则注重东西方诗的沟通,都倾向“贵族化”(纯诗化)一路。
六、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蒋光慈的《新梦》(1925年出版)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诗歌。(2)无产阶级诗歌把“五四”新诗“平民化”的趋向发展到极端,纳入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轨道(3)无产阶级诗歌强调诗歌(文学)必须向读者提供理想。(4)由于注重于理性理想的灌输,无产阶级诗歌必然加重议论成分,感情的抒发更加直陋,想象也趋于平实,这些方面于早期白话诗相通的。
第七章 散文
(一)【学习提示】本章述介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散文。鲁迅曾指出:“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这观点有利于我们对这一阶段散文创作状况及地位的理解。应从文体与时代关联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五四”散文发达的原因。第一节叙述《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第二节评介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第三节介绍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第四节评述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第五节评述“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本章所论涉的各家各体散文很多,若掌握概貌,可依流派或作家群为考察的单元,但重点应放在代表性散文家(每节小标题上有标示)的评介上。散文的评论应偏重风格把握,因此要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
【知识点】《新青年》随感录、美文、言志派散文、废名、冰心体、《缘缘堂随笔》、英国Eseay的影响、《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语丝文体、现代评论派、《西滢闲话》。
【必读作品与文献】周作人:《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北京的茶食》。俞平伯:《清河坊》。冰心:《往事》其二之
八、《山中杂记》之
七、《寄小读者——通讯七》。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春》。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梁遇春:《观火》。
【思考题】(1)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文创作的主要特色。(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第八章 戏剧
(一)【学习提示】本章叙评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的话剧。中国现代话剧的起源可追溯到晚清,从春柳社、文明新戏到“五四”前后的爱美剧、社会问题剧和小剧场运动,其摸索、试验与发展是曲折艰难的。话剧的相对成熟,是在下一个十年。学习本章应对话剧运动的历史有知识性的了解,另外,应关注田汉、丁西林等早期话剧文学的开创业绩与创作。本章分四节。第一节介绍文明新戏,为中国现代话剧追溯源头;第二节介绍“五四”前后对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提倡;第三节介绍“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第四节介绍田汉与丁西林的剧作。本章学习可偏重于话剧史常识的了解。
【知识点】 春柳社、文明戏、天知派新剧、旧剧评议、国剧运动、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爱美剧、小剧场运动、第四堵墙、胡适《终身大事》、洪深《赵阎王》、南国社。【必读作品与文献】 田汉:《获虎之夜》 丁西林:《一只马蜂》
【思考题】(1)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2)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二)【学习提示】 本章介绍新文学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的概貌,是对30年代文学的整体评述。初学者会感到这一章内容繁多,特别是关于对本时段创作潮流与趋向的评述,在未能更多接 8 触有关作家作品的评析之前,只能是预先得到一个概略的印象,待学完第二个十年的所有内容,再回头重温,才能加深对这种整体评价的理解。因此,本章学习先要求对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大致的了解,重点理解左翼文学思潮的时代特征及其得失,以及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两大文学思潮对立的状况。本章第一节讲30年代文艺运动基本线索,第二节介绍左联,第三节介绍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及两大思潮的对立,第四节概述本时期创作潮流与趋向。
【知识点】 “革命文学”的倡导、普罗文学、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太阳社、左联、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必读作品与文献】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 茅盾:《从枯岭到东京》 鲁迅:《文艺与革命》、《“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梁实秋:《文学与革命》 冯雪峰:《关于“第三种人文学”的倾向与理论》 周起应:《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朱光潜:《谈美·开场话》
【思考题】(1)简述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2)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3)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4)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三十年代文艺运动
(1)1928年太阳社成立并创办《太阳》月刊,同时创造社也开始转型,他们共同在上海倡导“革命文学”;1928年3月,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胡适、徐志摩等为核心的《新月》公开表明维护“独立”、“健康的原则”、“尊严的原则”。这互相对立的两种倾向的刊物的出版及理论宣言的公布,标志着现代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通常称为“第二个十年”。(2)第二个十年,即通常所说的30年代文学发展的总体特征: 文学思潮的空前政治化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文坛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左翼文学与自由主义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对立竞争,又共同丰富这一时期的创作(3)本时期多种文学思潮的兴发竞存情况: 国民党政府的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 ;左翼文学运动及文学 ; 民主主义和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文学 革命文学论争与“左联”
(1)革命文学论争 1928年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文学革命的基本主张:文学的任务就是“反映阶级的实践和意欲”,只要将革命的意图加以形象化,就可以“当作革命的工具去使用”; 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倡导的“革命文学”本主张,其所受苏联“拉普”等外来思潮的影响; 创造社和太阳社对鲁迅等“五四”资深作家的批评; 鲁迅、茅盾等人对“革命文学”倡导者“左”的思潮的反批评。(2)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左联”的成立 :缘由:国民党召开会议意欲扼杀“革命文学”,共产党则指示创造社、太阳社联合鲁迅以及其他革命的同路人成立统一的革命文学组织以对抗国民党的文化围剿。时间及地点:1930年3月2日 上海 ;出席成立大会的人员:鲁迅、冯雪峰等四十多人。左联的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的的倾向”,并且表明要“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鲁迅的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解散的时间:1936年春 左联的贡献 :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 自觉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 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的讨论; 探讨创作方法。
左联存在的缺失 :思想理论上----教条主义; 组织上----宗派主义与关门主义。
对前苏联传入的“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评价
“左联”批判“文艺自由论”和“第三种文学论”的再思考
有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以及这个口号和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后来有 过的巨大的影响。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1)两大对立的文艺思潮: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 马克思义文艺思潮在与自由主义文艺思潮论争的过程中,在不断克服身的左倾幼稚病的过程中,成为影响巨大的文学主潮; 自由主义文艺思潮在理论和创作上也有不可忽视的实绩,并对主流派学起到某种补充和纠偏作用。(2)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代表人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
特质: 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关注社会人生
朱光潜的文艺观 :中国的社会问题是“大半由于人心太坏”,强调文学要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魂。
朱光潜的文艺观一方面超离现实,不合时代需求;另一方面,较为重视艺术创作中的某些规律。(3)30年代两种文艺思潮的对立
左翼作家与新月派的论争 新月派的理论观点:人性论与天才论;鲁迅对梁实秋等人的批判
左翼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就“性灵文学”的争论:林语堂、周作人的性灵文学的主张;鲁迅对“性灵文学”的批判。
左翼作家与“京派”的论争 京派(北方作家群);京派的理论特点: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朱光潜、沈从文等);鲁迅对京派的批判。左翼对京派的批评,主要在政治层面,未能从“不合时宜”的论说中剥离出某些合理成分。
自由主义的文学批评各自基本的立场与与模式 刘西渭(李健吾)的“印象式批评”; 沈从文的批评注重文学趣味的纯正和道德感。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1)影响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因素: 社会因素:中国社会,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的转型; 个人心性结构:从对人的个人价值、人生意义的思考转向对社会社会性质、出路、发展趋向的探求。
(2)三大文学派别(潮流)的互相对峙与渗透: 左翼文学 ;京派文学(以北京为中心);海派文学(以上海为中心)
(3)三派各有不同景观,却又有其共同的时代特征:
题材与表现角度的开拓 个人走向社会(茅盾、叶圣陶、丁玲等);关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茅、巴、老、沈„„);“九·一八”事变后又关注中国的命运;关注边地人民的命运、性格、心理等(艾、沈、周文„„)。
中长篇小说成为收获最丰的体裁
作家作品:茅、巴、老、沈、曹等的《子夜》、《家》、《骆驼祥子》、《边城》、《雷雨》、《日出》等;
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塑造 注重个人的性格和命运;注意从时代、环境、社会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与描写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心理刻画的重视 社会结构剖析与心理结构剖析的统一(茅盾、丁玲等); 心理分析,特别是潜意识的开掘;(京、海派作家);挖掘戏剧语言中的丰富心理内涵(曹禺等)。个人风格、民族风格与时代审美特征的形成。
第十章 茅盾
【学习提示】 这一章介绍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茅盾。和其他著名作家的专章一样,应偏重对其创作特色的分析及文学史地位的评价。茅盾创作的贡献主要是长篇小说,虽然阅读量较大,但代表作《蚀》和《子夜》还是应当作为重点来读。第一节评说茅盾如何开创新的文学范式,是带总体评判性的介绍。关键是理解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这种主流范式。第二节评析茅盾小说的成就,比较细致地介绍其多部长篇的史诗性及艺术上的创新特色,本章学习的重点。第三节介绍茅盾的理论批评和散文等方面的贡献,可作为知识性了解。
【知识点】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农村三部曲、作家论。【必读作品与文献】 《蚀》 《子夜》 《春蚕》
【思考题】(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开创新的文学范式(1)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茅盾是他的笔名。(2)茅盾小说中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与的理性分析: “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 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史诗性结构;客观的叙述;时代典型的创造。茅盾小说中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的诸特点与他写作中的理性指导分不开。他的小说也可称之为“社会剖析小说”。(3)茅盾的“社会科学家气质”与其小说的创作上的开拓--社会科学家气质: 理论修养;生活阅历;艺术视野。正因其所具有的社会科学 10 家气质,使他的创作充分适应30年代社会生活内容的变化,表现处于急剧变化中的、正在走向现代化的都市生活,大大提高了中国现代小说反映广阔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灵深广度的可能性。(4)茅盾与世界文学 茅盾的小说成就(1)茅盾小说具有史诗性特征,即注重题材与主题紧贴时代的变迁,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将茅盾主要的长篇联系在一起来考察,这样会发现他几乎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编年史”。
◎《霜叶红于二月花》(写于1942年):揭开的是本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社会的一角;(王伯申、赵守义、钱良才)◎《虹》(写于1929年):描写“五四”到“五卅”的历程(梅行素)◎《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20年代的大革命失败前后的历史 ◎《子夜》以及《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0年代的社会生活;◎《第一阶段的故事》、《锻炼》等:上海“八·一三”事变到上海陷落时期的社会生活;◎《腐蚀》:皖南事变前后;◎《清明前后》:抗战后期
茅盾注重以社会斗争为故事的轴心,并常以历史代言者的姿态进入创作,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性。
(2)茅盾长篇小说注重从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命运,追求对人物行为、情感、心理的多面性和立体化的描写。以《子夜》中的主人公吴荪甫为例: ◎将吴荪甫置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去刻画;吴荪甫与赵伯韬的关系;吴荪甫与工人的关系;吴荪甫与朱吟秋等的关系以及吴荪甫与吴老太爷的关系、与亲属的关系、与屠维岳的关系、与王和甫的关系、与双桥镇农民的关系等等。◎吴荪甫复杂性格特征极其所包含的深刻的社会内容。
(3)茅盾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系列”的自觉创造。民族资本家形象系列;(王伯申 吴荪甫 唐子嘉 何耀先 严仲平林永清等)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东方型女性:静女士 方太太◎西方型女性(新人):慧女士 孙舞阳 章秋柳等。(4)茅盾小说的结构方式和心理描写的特征。结构方式: ◎三部曲的形式 ◎《子夜》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心理描写的特征:社会历史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
(1)茅盾是我国现实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积极建构者(2)茅盾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3)茅盾散文创作的成就与特色 第十一章 老舍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老舍。作家专章的学习,可偏重对其创作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分析。应注意把握关键的两点:一是老舍小说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二是“京味”风格的形成。本章第一节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切入到老舍创作的艺术世界;第二节评介《骆驼祥子》,可拓宽思路,注意到作品内蕴的有关批判城市文明中非人性方面的主题;第三节评介老舍作品的“京味”。【知识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必读作品与文献】 《骆驼祥子》 《月牙儿》 《断魂枪》
【思考题】(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2)试评《骆驼祥子》中样子悲剧的多重含义。(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市民世界”是老舍作品关注的中心。(2)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3)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离婚中的张大哥等)“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离婚》中的张天真;《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冠招娣等);“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赵子曰》中的赵景纯;《二马》中的李子荣;《离婚》里的丁二爷;《四世同堂》中的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4)此外,老舍还有一些表现底层市民命运的作品里,贯穿着批判、排拒资本主义文明的主题。(《月牙儿》、《骆驼祥子》)
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
(1)思考《骆驼样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 :社会层面: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样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 文明与人性关系的层面: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2)虎妞的形象:人性的扭曲,人格的畸变(3)老舍对城市中“欲”(情欲、财产贪欲等)的嫌恶,对城市人伦关系中“丑”的反感,主要出于道德审视。“京味”与幽默
(1)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2)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中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3)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4)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第十二章 巴金
【学习提示】 本章评述著名作家巴金。首先要求对巴金前后两个时期创作的概况及其代表作有大致的了解。应根据阅读《家》和《寒夜》等作品的印象与体验,去认识与掌握巴金小说的情绪格调与艺术特色。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不一定要做文本的细读评析,但应领略其如何以单纯、酣畅的笔法造成说情动人的风格与感召力。第一节介绍巴金前期的创作;第二节评介《家》,包括人物形象和艺术格调的评说,是本章重点;第三节介绍后期的创作,涉及《憩园》和《寒夜》的评价。巴金始终以很强的使命感和战士的姿态从事创作,对这一特点的关注,会有助于对其创作得失的理解。
【知识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平民史诗”。【必读作品与文献】 《家》 《寒夜》 《春天里的秋天》
【思考题】(1)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2)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3)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
(1)巴金前期的小说数量多,且主要写青年反抗者,革命者。(2)可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巴金的前期创作,其特色是: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倾向单纯、热情、坦率,情感汪洋您肆,特别能唤起青年的共鸣。这正是“青春型”的创作。(3)巴金前期小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正面描写青年投身社会斗争,如《灭亡》、《新生》与《爱情三部曲》等等 ◎《灭亡》里充斥着的是一种狂躁浪漫的抗争气氛里;《灭亡》里的杜大心:一个暗夜里绝望呼叫的英雄;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里的各种知识青年的性格:“多余人”周如水,势力堕落的张小川,病态人物吴仁民,“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等; ◎《灭亡》一改五四以来文学伤感的情调,让读者拥有了自己的英雄;《爱情三部曲》使当时的青年读者从中读出他们同一代人的种种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故他的作品在青年中大受欢迎。◎巴金的小说与同一时期“革命罗曼蒂克”创作的异同。一类揭示旧家庭残害青年的罪恶的,以《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为代表。(见下节)《家》的杰出成就
《家》也属于前期创作。除了上述有关“青春型”创作的共同特色之外,《家》杰出成就还在:(1)批判性的激进的主题:系统描写封建家庭的崩溃过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并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社会革命洪流,这在当时有极大的感召力(2)人物塑造的成功: 高老太爷:专横、衰老和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觉慧:热情、叛逆和追求的精神;幼稚而单纯的“叛徒”的时代特征。觉新:在罪恶泥沼中难于自拔的思想矛盾,清醒而懦弱、顺从以及人格分裂的悲剧命运,是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觉慧和觉新两兄弟典型地体现了两种人生的选择。(3)《家》的结构艺术及抒情特色: 《家》在结构上借鉴了《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珏、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恣肆,语言流水行云,虽然有时少有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股冲击力,能渗透读者的心。巴金后期小说艺术
12(1)巴金在40年代又出现一个创作高峰。其风格与前期相比,由青春浪漫转向中年人的沉稳,冷静的人生世相描写代替了奔放的抒情咏叹。(2)巴金后期小说的类型: 一类顺着《家》的路子继续写旧家庭的没落,以《憩园》为代表;《憨园》写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主人共同的悲剧命运,揭示封建阶级所经历的人格堕落与人性扭曲的过程。◎《家》和《憩园》虽然都写《家》旧家庭的变迁,但角度和深度不同:《家》在反映青年反抗的同时,着重揭露的是封建制度对年轻一代青春、爱情和身心的残害,《憩园》则集中揭示封建阶级本身所经历的人格的堕落及人性的扭曲过程;《憩园》的构思是企图更全面地揭示封建制度及其伦理观念的罪恶本质,补充并拓展了《家》原有的主题。◎《憩园》中意识到人性和人世间的复杂性:故杨老三的形象,既使人厌恶,又不免使人产生同情,因而作品中也有带有“挽歌”的情调; ◎《憩园》比较圆熟的结构形式和“复调”(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的审美效果。另一类反映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以《寒夜》最为突出。◎ 《寒夜》在揭露病态社会的同时,为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小人物”喊出痛苦的呼声。◎人物形象分析: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生的扭曲,还有中年成熟背后的悲哀等,使人物带有浓浓的悲剧色调;他们的精神煎熬既来自社会,更来自家庭中的婆媳“战争”。※汪文宣的形象----善良、胆小、懦弱,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 ※ 曾树生形象的多维性----年轻美丽、思想开放、富有活力,内心孤独苦闷;意识与潜意识的矛盾与冲突。◎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第十三章 沈从文
【学习提示】 本章评介著名作家沈从文。这是一位相对远离现代文学主潮的作家,对他的评价,不能止于用政治的标准,还应当从现代文化转型的角度考察其创作的立场及其文学世界的审美价值。对他的文学贡献主要把握两方面:一是创造了寄寓自然、健康、和谐人性的“湘西世界”,以文学形式探讨健全的“生命形式”。二是创造了极富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阅读沈从文的《边城》等小说,要特别注重审美体验,注重牧歌情调所带来的所谓“情绪的体操”,而避免理论的先入为主和对作品“意义”的过度阐释。第一节是对沈从文创作生涯及文学贡献的总体评说,对沈从文的主要作品应有知识性了解;第二节是本章重点,集中评述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及与之对照的都市文明的世界,其中关键是把握沈从文对“人生形式”的思考,同时,也应了解其文体上的创新;第三节评述沈从文散文的成就。学习这一章,应偏重于文学的鉴赏,并思考像沈从文这样相对远离现实的作家,是如何以独特的视点创造其“文学世界”的。
【知识点】 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必读作品与文献】 《萧萧》 《丈夫》 《边城》
【思考题】(1)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2)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
(1)沈从文特殊的身世、传奇般的经历以及由之给他带来特殊的气质,那就是常以“乡下人”的眼光(其实又不可能除去知识者的身份)来看待中国的“常”与“变”。出生于风景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小城;多年的当兵生涯与奇异的经历;奇特的求学经历。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世界”,而这一文学世界是用“乡下人”(湘西人)这个主体来关照的。沈从文是在左翼文学与海派文学之外,以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角度,去思考和表现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处的。(2)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系列,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以及与它的对照物生命形式批判性结构的合成,提出了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能代表的是一种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是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者,他本人是湘西的魂魄所在。乡村叙述总体
(1)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以“化外之境”那种原始、质朴、和谐的“生命形态”来区别并批判现代都市文明。他专注于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劳动人民的本性;(《萧萧》、《柏子》《丈夫》《边城》等)
《边城》评析: ◎乡情风俗、自然景致与人事命运浑然一体的优美境界,美丽得令人忧愁的牧歌情调。◎翠翠的形象:天真、纯洁、恬静、温柔、纯净、忠贞,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她那超越一切世俗利害的朦胧的爱情,以及他们恬淡自足的生活,都灌注了作者美好的怀旧、想象与企盼,也隐伏着深深的悲剧感。◎围绕翠翠描述的宁静自足的生活,醇厚的人情美,人性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着的地方性格,加上乡村风俗自然美的渲染,托出了作者心向往之的那片神土。
湘西的男性形象:诚实、勇武、不驯服、有血性,有着原始的蛮性力量。(《会明》、《灯》等)在沈从文那里,“美”、“爱”、“神”三者一体即最高的人性。
沈从文构筑这种牧歌情调的湘西“人生形式”,带有文化批判的意味,即对照批判他所认为的现代都市文明弊病,让人们从这美丽的图景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他目前的堕落处。”
(2)与“湘西世界”相对照的现代都市的病态文明景观。沈从文都市小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中常用的讥讽调侃的调子,其刻写城市各色人等,特别是“高等人”的虚伪、无聊、压抑和变态,展现“文明”的绳索如何反过来捆绑人类自己,导致生命力欠缺的都市“阉寺”病。
(3)“文体作家”沈从文:创造式地运用和发展了一种特殊的小说体式:文化小说(诗小说、抒情小说),◎“造境”,是沈从文“文体小说”的关键词。纯情人物的设置、自然景物与人事 民俗的融合、作者人生体验的投射,加上水一般流动的抒情笔致,共同造成现实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多样的小说形式和语言。文学理想的寂寞
(1)沈从文的散文成就也很高,且比小说更有历史感,也更能直接表露他自己的灵魂与情思。(《湘行散记》、《湘西》以《烛虚》等)。(2)沈从文的文学的“人性立场”,即不进入革命性改造中国的一途,而主张经由文化改造人,改造生命,改造民族。沈从文离开30年代主流文学的道路,就是这样形成的。此种文化理想面对当时中国现实生活不得兑现,因为它主要是从乡村中国产生,是由世俗的世界、由沉落的地区来观察的。它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民族沉沦的根由,却无法化为实际的文化改革行为。沈从文的文学不属于当时中国的城市文化,也不属于城市文学,因此难于被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所理解,所以他是寂寞的。第十四章 小说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本章述介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小说。这是现代文学史上小说创作的高峰期。除了多位小说大家另立专章之外,其他作家大致分为三派,即:“左联”为核心的左翼、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以及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这只是大致的划分,应看到各派之中小说家的创作虽有相对的接近,却又变化多样,体式纷杂。所以学习时,除了对“派”的划分有大体的把握,更多的注意力应放在对代表性作家的评析上。除了注意流派性,更要考虑各自的艺术个性。第一节介绍左翼小说,论及蒋光慈、柔石、丁玲、张天翼、沙汀、吴组湘、艾芜、萧红等一批作家。第二节论京派小说,主要讲到废名、芦焚,还有在流派之外的李劼人。第三节评述海派小说,论述了张资平和新感觉派的穆时英、施蛰存,等等。【知识点】
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浪漫蒂克、“革命十恋爱”小说、“左联”青年作家小说、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京派、海派、新感觉派。
【必读作品与文献】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 沙汀:《代理县长》艾芜:《山峡中》 吴组湘:《一千八百担》 李劼人:《死水微澜》 萧乾:《雨夕》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施蛰存:《春阳》 张恨水:《啼笑因缘》
【思考题】(1)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2)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3)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4)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5)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各自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6)略评李劼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概述30年代的通俗小说。不作为学习的重点。只要求了解如下知识点: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与《啼笑因缘》、现代章回小说、社会言情小说、刘云若的《红杏出墙记》、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以及30年代小说雅俗互动的态势。应较多关注张恨水的小说大受市民读者欢迎的现象,包括其作品中常见的现代都市生活与传统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对章回小说的改良与完善,以及促成此类小说生产的市场机制,等等。第十六章 新诗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评介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新诗。先要对本时期各种诗歌创作流派和趋向有总体的把握:中国诗歌会代表面向现实、追求大众化、意识形态化的一种倾向;另一倾向中包括后期新月派与现代派,追求“纯诗”与“现代性”。这也可以和前一个十年诗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考察,找到其承传与反拨的关系。第一节介绍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第二节介绍后期新月派;第三节介绍现代派,主要是对戴 14 望舒与卞之琳的评价,这是本章的重点。比较而言,本章所评介的一些诗人诗作较适合作深度的艺术分析,同学们应当细读作品,在学会用史的眼光评论诗人诗作的同时,也学会品评诸如现代派、象征派一类比较难懂却“有味”的诗歌。
【知识点】 中国诗歌会、诗的“歌谣化”、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后期新月派、《现代》杂志、十四行诗(一译“商赖体”)、《汉园集》诗人、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必读作品与文献】 殷夫:《我们》 减克家:《难民》、《春鸟》 蒲风:《咆哮》 陈梦家:《再看见你》 戴望舒:《雨巷》、《寻梦者》 何其芳:《预言》、《花环》、《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卞之琳:《距离的组织》、《断章》 林庚:《春天的心》、废名式十二月十九日夜》 林徽因:《别丢掉》
【思考题】(1)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2)比较评析前后期新月派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倾向。(3)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4)简折卞之琳的《距离的组织》。
第十七章 鲁迅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鲁迅的杂文与《故事新编》。鲁迅杂文大都是针对其所处的时代的文化批评与文明批评,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反常规”特征,往往对读者的思维习惯构成挑战,加上时代的隔膜,年轻的学生不容易读懂,甚至可能不大容易接受其所谓“好骂人”外表之下所包蕴的深刻思想与反叛精神。因此,学习这一章主要要求从总体上把握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以期在阅读鲁迅杂文具体的篇什时,能有一种正确的理解。同时,《故事新编》也有杂文味道,也是极富实验性的“反常规”的小说,不好懂。学习时应注意了解和领赂其极富艺术想象力的先锋性品格。这一章难度较大,不应拘泥于对具体作品的艺术鉴赏,而要求尽可能结合对鲁迅为人为文的理解,去总体评析其杂文与《故事新编》的意义与价值。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概评鲁迅杂文的意义;第二节是重点,从五个方面分析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征;第三节介绍《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
【知识点】 鲁迅十六部杂文集的书名与大致的内容。
【必读作品与文献】 《灯下漫笔》 《这个与那个》 《“友邦惊诧”论》 《二丑艺术》 《捣鬼心传》 《奇怪》 《病后杂谈》 《阿金》 《铸剑》 《采薇》
【思考题】(1)鲁迅杂文(连同鲁迅)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从当年的“刀笔吏”(“现代评论派的君子”语)、“睚皉必报”(“创造社的才子”语)、“不满于现状的批评家”(“新月派的绅士”语),到当今“鲁迅好骂人”之类,从未停息。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结合对鲁迅杂文批判性、异质性的评析,说明你的看法。(2)试评鲁迅杂文“砭锢弊常取类型”的特征。(3)试评鲁迅《故事新编》中“古今杂糅”的艺术手法及其审美效果。鲁迅杂文的巨大意义
(1)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及时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做出反应与评判,如鲁迅自己所说的,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也就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忠实记录,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同时,因为对民俗、民魂、民性、民情有真实生动的描绘,又可看做是一部活的中国的“人史”。(2)鲁迅杂文是未经规范的自由的文体,充分发挥了鲁迅不拘一格的创造力,是极具个人性又有现代性特征的艺术品。鲁迅杂文思想、艺术特质
鲁迅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而深刻的战士,其人其文所具有的反叛性与异质性。他的杂文思想与艺术的特征有以下五个方面。(1)批判性、攻击性与否定性特色,源于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使命的理解,即不断揭示现实人生的弊病与思想文化的困境,也源于鲁迅“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2)在“反常规”的“多疑”思维烛照下的犀利与刻毒:批判锋芒常指向人们习以为常的病态心理,把国人的落后根性看得太透彻了。而且思维也总是另辟路径,对读者的惯性思维构成挑战。(3)杂文思维中的“个”与“类”:“贬锢弊常取类型”,抓住本质勾勒社会相类型形象(共名)。(如“叭儿狗”、“二丑”、“带头羊”“西崽”等)(4)主观性:释愤抒情,无不是作者的心灵歌哭。(5)自由创造的杂文语言:无拘而极富创造力的杂文语言,常用“拗体”,突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是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艺术上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其形式有试验性与先锋性:(1)首先是有意打破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揉”,鲁迅自称是“油滑”,其实目的在于用现代去“照亮”和重新观照古代,揭示古代人与事中一些被掩盖了的真相。要注意鲁迅常用杂文的眼光、手法与语言,将已经被神圣化 15 或神秘化的人与事加以戏谑重现。(《采薇》、《起死》等)(2)小说中常见的前后部分对立或翻转的模式,造成庄严与荒诞的两种色彩的互补与消解,在诙谐的“游戏笔墨”中浸透着苦涩的幽默,从洒脱背后现出鲁迅心态的悲凉。(《补天》、《理水》、《铸剑》等)第十八章 散文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散文。本时期散文比起前一个时期,艺术探求更加多样,尤其是杂文小品文有长足的发展。可以着重了解几种最活跃的文体或创作潮流,还应关注不同的散文观及其代表性作家作品。其中林语堂和何其芳可作为鉴赏分析的重点。对其他比较重要的散文创作现象与作家,也应有知识性了解。本章第一节介绍林语堂与幽默小品,第二节介绍杂文和其他抒情散文,第三节介绍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第四节介绍报告文学与游记。
【知识点】 《论语》与《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30年代小品热、《太白》与《芒种》杂志、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其主要作家、《汉园集》、开明书店、夏衍《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必读作品与文献】 郁达夫:《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 何其芳:《独语》、《画梦录》 李广田:《回声》 林语堂:《方巾气研究》 萧 红:《过夜》 吴伯箫:《夜读》
【思考题】(1)试评林语堂的散文观。(2)评何其芳《画梦录》的艺术特色,并说明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3)写一篇鉴赏郁达夫《故都的秋》(或《钓台的春昼》)的短文。第十九章 曹禺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论述著名剧作家曹禺,,是课程的重点。要求读的作品量,比较大,但最好能多读,起码应该读完《雷雨》与《北京人》,并能在具体评析曹禺五个代表作(除前述两部,再加上《日出》、《原野》与《家》)的基础上,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说曹禺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这就要求深入探讨曹禺剧作所具有的丰富的多层次的戏剧内涵,即每一部剧都在现实人生与人性开掘及戏剧形式上有新的试验与创造。学习这一章,应放开思路,除了了解曹禺的成就,学会如何评析话剧艺术,还可以引发对经典性作品多角度阐释的尝试。第一节评介《雷雨》、《日出》和《原野》;第二节评介《北京人》与《家》;第三节介绍曹禺剧作的“接受史”。
【知识点】 曹禺的创作历程、曹禺剧作的文学史(戏剧史)地位 【必读作品与文献】 《雷雨》 《北京人》
【思考题】(1)在《雷雨》序中,曹禺声明他创作此剧时,“在发泄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他同时又说,“《雷雨》对于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你如何理解这两种创作心理状态(或指向)及其在剧作中的体现?(2)《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3)比较评析繁漪与陈白露两个人物各自的性格内涵。(4)比较《雷雨》、《日出》与《北京人》的戏剧结构艺术。(5)评曾文清与愫芳两位人物,并阐说《北京人》的主题意蕴。从《雷雨》到《原野》
(1)分析《雷雨》,可以做两种角度或两个层面的意蕴阐释。“人生与社会”方面的解释(社会问题剧): ◎“过去的戏剧”(周朴园与侍萍“始乱终弃”的故事,作为后母的蘩漪与周家长子周萍的恋爱故事。)◎“现在的戏剧”(蘩漪与周朴园的冲撞,蘩漪、周萍、周冲、四凤之间的感情纠葛;周朴园与侍萍的重逢;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通过“过去的戏剧”与 “现在的戏剧”的交织而形成的各色人物不同的命运悲剧,通过血缘关系与阶级矛盾的相互纠缠与冲突,揭露带封建根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罪恶。◎从“社会与人生”的视角可以揭示《雷雨》的现实批判性。
可以透过现实描写的层面,从另一角度去解读《雷雨》中所蕴涵的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的憧憬、困扰与恐惧。(“诗”的视角)
◎充斥全剧“郁热”氛围;(自然背景以及人的情绪、心理、性格、生命的存在方式)◎“郁热”氛围中的“情热”(欲望与追求)的人物;周冲的生命冲动、蘩漪、周萍、四凤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鲁大海的反抗的野性的力„„)◎“情热”被压抑而引发的无用的“挣扎”。周萍抓住四凤,蘩漪抓住周萍,周冲也抓住四凤„„)◎剧作本意在表现命运的“残酷”,以及对宇宙“不可知力量”的无名的恐惧。
《雷雨》最激动人心的地方,是剧中人物自始至终的“贯串动作”和矛盾冲突,并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蘩漪的“雷雨式性格”:“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序幕”与“尾声”:对人生悲悯眼光的俯视。
16(2)《日出》分析
比较《雷雨》和《日出》的情节结构,可发现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转移:
◎由传奇和变态转向平凡与常态;由“太像戏”转向简洁的世相勾勒; ◎由回顾式的过去与现在“两种戏剧”的交织,转为由几个场面穿插展示的“横断面”的结构方式; ◎主题也转为关注社会,表现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现实的抗争。◎《雷雨》写的是“人的挣扎”的困境,《日出》开掘的是“人的被捉弄”的困境,这是又一种“残酷”。
陈白露的性格矛盾及其悲剧的实质。
◎对生活的追求、对自我的追求与在追求中对自我的丧失; ◎悲剧的实质为“习惯”,“习惯的桎梏”为生活的“自来的残忍”,是对人的自我生命的剥夺。
“日出”意象的象征意义。(3)《原野》分析
曹禺戏剧审美目标的再一次转移,又从《日出》那样偏重社会悲剧的揭示,回转到写人性的悲剧,和《雷雨》那样是当作抒发强烈爱恨的“一首诗”。
在复仇的主题之下写人的欲望感情困扰与无奈的剧作,更深入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冲突,乃至灵魂的分裂。
◎仇虎复仇的正当性与戏剧重心的转移; ◎仇虎复仇后的灵魂的分裂和挣扎。《北京人》与《家》
(1)《北京人》是曹禺的又一杰作。
《北京人》的主题:对那种以没落士大夫生活追求为特征的传统“北京文化”进行批判。曾文清与愫芳等(现在的北京人)形象:
◎曾文清的形象:被腐烂的北平士大夫文化模塑成一具“生命的空壳”—“悠闲”、雅致、怯懦、颓废、沉滞、懒散;人的生命的彻底浪费,人的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彻底丧失。◎愫芳的形象:愫芳是与曾文清对照的角色,其博大的爱与坚毅的精神,显然;融进了剧作家的理想,而愫芳的悲剧,也体现了曹禺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思考。◎远古北京人(北京猿人)与未来的北京人袁任敢父女(代表“科学”、“民主”的五四新文化):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这种强烈的历史参照和对比中,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极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同时将读者推到一定的距离之外,大到某种超越,“以一种悲悯的眼光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
《北京人》的“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追求,即格外注意对日常生活内在诗意的开掘,以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展示。
(2)巴金小说的《家》和曹禺改编的《家》的不同:
情节重心的转移,由旧家庭的罪恶的揭露,转向对爱情(友情)生活的描写,转向纯情美好的性格的展示,转向探索“诗剧”。巴金的《家》,是一曲“青春的赞歌”。(如瑞珏的形象)曹禺剧作的命运
(1)曹禺剧作的意义:他的戏剧创作不仅标志着并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极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实验性的创作,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领域,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创造的发展前景。
(2)曹禺接受史上的矛盾现象:人们空前热情的读着、演着、欣赏着、赞叹着他的戏剧,却也肆无忌惮地肢解着、曲解着、误解着他的戏剧
曹禺的剧作太超前了; 将“局限性”置于曹禺剧作者的自己的局限性与时代的局限性。第二十章 戏剧
(二)【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二个十年(1927—1937年)的戏剧。首先是对戏团运动概貌的把握,可以用“走向广场”来概括戏剧的大众化以及对宣传教育功能的追求,这是本时期一种突出的趋向;其中又包括四种戏剧类型(潮流)的倡导,即入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还应当注意本时期职业化的“剧场戏剧”对话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培养了一批话剧艺术家。应着重评析夏衍及其《上海屋檐下》等剧作,对田汉、洪深、李健吾等剧作家也应有大致的了解。学习这一章应抓住创作潮流的演变,并尽可能与此前、此后不同阶段的戏剧运动联系起来考察,以获得整体的史的印象。
【知识点】 南国社、上海艺术剧社、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红色戏剧《放下你的鞭子》、白薇《打出幽灵塔》、洪探《农村三部曲》、熊佛西的“农村戏剧实验”、夏衍的《赛金花》、李健吾的《这不过是春天》、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
【必读作品与文献】 夏衍:《上海屋檐下》
【思考题】(1)简述30年代话剧运动的概况。(2)试评夏衍《上海屋檐下》的思想艺术特色。(3)简评田汉从20年代到30年代创作的“转向”。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概述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运动与创作倾向,内容很多,又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理论问题,有较大的难度。一方面要有知识性的了解,包括对文学发展历史现象的宏观的认识;另方面也要注意讨论一些重要而又有争议的理论性问题。第二介绍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发展状况,注意其“分割并存”状态,除了掌握三种不同区域文学的异同概貌,也要了解本时期不同阶段文学主潮的变化。第二节介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因为《讲话》影响巨大,应作为重点来学习探讨。第三节介绍本时期的文学思潮与论争。其中应对胡风的理论有较多的关注,并放到文艺思潮发展的历史背景中去评价。
【知识点】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孤岛文学、沦陷区文学、“民族形式”论争、对王实味的批判、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主观战斗精神说、战国策派。
【必读作品与文献】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思考题】(1)简评解放区文学这一文学史现象。(2)为什么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重要成果?如何评价“文艺的工农兵方向”?(3)试评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分割并存
(1)“分割并存”是对本时期文**流的总体概括
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 ◎国统区文学 ◎解放区文学 ◎孤岛文学 ◎沦陷区文学
不同的政治区域与文学的共同点: ◎都受战争环境的影响; ◎共同承接着“五四”以来新文学的传统。(2)不同的政治区域文学的风貌:
国统区 ◎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8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 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文协”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话和个性化。◎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解放区 ※与国统区创作不同的是,解放区创作基调是明朗朴素的,即使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显出其特色; ※在题材、主题以及人物方面,解放区文学主要是对新社会制度的赞美以及对人民、士兵、干部成为作品中重点表现的对象,翻身解放了的新人成为文学的主角; ※对文学民族化、大众化的探求; ※解放区文学的片面性:强调配合与服务于政治,忽略了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等。
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写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运动,史称孤岛文学; ※“孤岛文学”戏剧最为活跃。(于伶的《夜上海》、阿英的《碧血花》等。
沦陷区文学 ※作家在不自由的环境里艰难地创作:一部分作家在“乡土文学”的旗帜下描写沦陷区人民的真实的生存困境与不屈不挠的民族生存意志而又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作家则从战争的自我 18 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与发现。※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讲话》是40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2)《讲话》为“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大的论作之一,是中共领导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3)《讲话》试图解决的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的历史阶段,应当如何领导文艺工作,怎样才能创造出适合本阶级要求的新型文艺。(4)《讲话》的政治策略性很强,所讨论的问题大都是一些有关党如何领导文艺的问题,即所谓“外部关系”问题,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内容与形式、普及与提高、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等等;而对文艺本身的规律的细节讨论较少。(5)《讲话》的核心内容是“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明确提出文艺“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然后才是为城市小资产阶级劳动群众和资产阶级服务。这就提出了所谓“工农兵方向”。毛泽东的命题比“五四”以来新文学所一再提倡的平民化、大众化要具体得多,政治内涵非常突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是作家与艺术家的立场问题,要求“思想改造”并与工农结合,既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又解决了创作源泉和服务对象问题。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总纲,《讲话》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即在此。毛泽东在当时提出这种要求的确出于革命现实的需要。◎其二,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重新阐释。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同时,要求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这里,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问题思考的结果,有其必要与理由,但“提法”上(尤其是关于批评标准)由于较多强调了服务政治,结果导致了简单化、概念化。◎其三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文学遗产等问题,都有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
今天看《讲话》 ◎《讲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其正确性、权威性以及统一思想的重要作用; ◎《讲话》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对一些文艺理论基本命题的建立曾有过和继续起着重大的作用; ◎《讲话》有些属于政治策略性的提法不宜在其他历史条件下任意引申。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
文学思潮、论争: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
(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向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2)1942年延安整风时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文艺观点的批判;
解放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周扬等发表讨论文艺文章 ◎议论的焦点:文学的真实性与独立性,以文学为武器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王实味、丁玲、艾青、罗烽等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讨论的结果,文艺论争被政治斗争粗暴地取代,丁玲等被批判,王实味甚至被处决。国统区的讨论 ◎事件的发生:茅盾的话剧《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芳草天涯》在重庆上演引起了讨论 ◎议论的焦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有论者提出反“非政治化倾向”; ※王戎提出要反“唯政治化倾向”; ※何其芳、邵筌麟等提出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的观点,此与《讲话》精神一致;※冯雪峰(画室)反对将作品的政治性与艺术性割裂开来,强调不能从艺术的体现之外去求社会的政治价值。此与《讲话》观点不一致。
(3)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的论争 事件的发生:《讲话》传到国统区之后,引起的文艺界对文坛现状和文学理论问题的思考。议论的焦点:现实主义与“主观”问题。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
◎胡风的理论: ※胡风的理论可概括为“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或能动的“反映论”。胡风的关注点始终是从生活到作品的“中介”,特别是作者的主体因素在创作中的决定作用。※胡风理论的核心命题是“主观战斗精神”,主观战斗精神的的内涵是: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翻作家的上述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的动态过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而能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这一世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和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胡风“主观战斗精神”理论的三大支柱(三个主要观点):
1、“到处都有生活”说,即主张题材自由;
2、“精神奴役创伤”说,反对以“民粹主义”立场将人民理想化,也不赞同贬低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
3、“世界进步文艺支流”说,强调“五四”新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系。※对胡风理论评价:胡风理论是对新文学某种局限性的一次反思,一次还不很成熟但非常有价值的反思。不只是胡风理论本身的不成熟,而且容许这种反思的时机和条件也不成熟。胡风的理论在四十年代没有受到重视,到80年代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评价。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评介著名作家赵树理。阅读与评价赵树理的作品,在对其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分析之外,应格外注重“文学史现象”的分析。赵树理值得专章来评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崭新的文学方向,对40年代解放区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有巨大的影响。另外,应当从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变迁的进程中,来考察赵树理出现的意义。比较赵树理与新文学中那些常描写乡土题材的作家,可能会加深对赵树理创作特色及其得失的理解。第一节评介所谓“赵树理方向”的意义,第二节分析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第三节介绍赵树理创造“评书体”现代小说的成就。本章内容相对比较集中,学习中不妨将视野拓展到当代,因为“赵树理方向”在当代文学发展中也是重要的现象。【知识点】 赵树理方向、评书体现代小说、山药蛋派。【必读作品与文献】 《小二黑结婚》
【思考题】(1)与二三十年代描写乡土题材的众多新文学作家相比,赵树理在表现农民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试结合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基本主题来加以说明。(2)如何理解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3)分析赵树理小说语言与形式的创新,并重点说明哪些方面对传统小说做了扬弃与改造。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
(1)赵树理的创作与“赵树理方向”的倡导: 赵树理的创作是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 赵树理的创作顺应了大众化的文艺方向,顺应了农民化的审美追求; 赵树理的创作适应了当时解放区的社会变革需求。赵树理式的主题与文学语言形式被推崇到主流的位置; 赵树理的创作成为对当时(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主流”的一种阐释与倡导;“赵树理方向”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的文学,都影响巨大。(2)赵树理的创作呈现出的不同于以往新文学作家的新的历史特点 赵树理所代表的解放区新一代作家及其创作现象的出现,是以解放区的特定历史环境为前提的,这突出表现为大众化与农民化。赵树理追求的大众化是可以与农民对话的,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赐给,能忠实反映农民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要求,并真正为农民所接受。赵树理自觉地将写作与农村变革实践统一起来,常写“问题小说”,写农村变革以及农民的命运、心理、情绪,追求创作与现实生活的配合。赵树理创作的“问题小说”与政治、政策联系太过紧密,故有难于保证“政治倾向性与真实性统一”的历史特点;同时赵树理的出现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的“欧化”现象,以及不能赢得最广大的农民读者,是一种反省与纠偏,但由于隔绝了外国文学的影响,视野也难免比较窄小。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
(1)赵树理小说中所具有的新的素质 一是赵树理的小说所描写的特定历史时期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紧密配合了社会变革,有“实效性”,能直接融人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中,这是以往任何一位新文学作家都没有做到的; 是以往描写农民的新文学作品,都是以人道主义观点发现和同情农民,赵树理则进了一步,直接与农民对话,展示农民新的道德精神风貌及其所面对的矛盾。以往作家包括鲁迅多写农民的痛苦与创伤,赵树理则写农民摆脱旧的文化习俗的艰难,但更注重表现精神上的“翻身”:通过农民精神、心理和人与人关系的变化,来显示农民“改造”的艰巨性。文学语言与形式的创造方面,真正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
(2)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分析 “老一代农民”形象,如《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李家庄的变迁》 20 中的老秦,等等,都是背着沉重的封建主义思想包袱的旧式农民,他们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也有“翻身”后的新的困扰与痛苦。赵树理往往写他们的落后,也写他们的质朴、善良,并常安排或暗示了他们的转变与新生。年轻一代农民,即“新人”形象。如小二黑与小芹,还有李有才,他们都是试图开始掌握自己命运,并敢于挣脱旧的精神枷锁的解放了的一代,他们的行为性格被赋予社会变革的政治内涵,又自然植根于解放区的典型环境,有深厚的生活根据。通过对两类人物的形象分析,应看到赵树理对于农村题材的新的开掘和独特的发现。(3)赵树理小说中具有浓厚的地域民俗色彩----山西味道晋阳气息中所渗透的文化内涵;民风民习也被他作为一种“社会景物”,即社会精神的附着物。后来在赵树理的影响下形成的“山药蛋”派,也具有此特色。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
赵树理的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创造上的重要突破。赵树理的读者群包括广大识字的农民,他的完全适应了这种读者的需要。他改造和运用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形式,创造了现代评书体的小说形式:(1)扬弃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而汲取了讲究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2)将小说当通俗故事写,将情节描写及人物塑造融化在故事叙述中,保留口头性文体的特点,而又比一般传统小说明快、简约;(3)口语化,在艺术性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第二十三章 小说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始年)的小说。为了教学与论析的方便,不妨将本时期小说按题材或表现的趋向(而不同于上一时期那样主要分流派)分为四类,即国统区的讽刺小说、追忆小说、沦陷区的通俗与先锋混合型小说,以及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新型小说。一方面要注意到各自都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地域文化的制约,另一方面又看到彼此间的渗透与影响。还要关注本时期中长篇小说的成熟与繁荣,要了解主要的代表性作家及其代表作的创作特色。其中路翎、钱钟书与张爱玲,可作为评析的重点。因为本时期小说的发展其实又是此前一二十年现代小说变革、试验和演进的结果,所以一些作家作品所体现的特点与现象,也不妨与此前的脉络联结起来做总体考察。这会比较有难度,但对训练文学史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好处。
【知识点】 “前线主义”小说、《华威先生》及其所引发的讨论、沙汀的“三记”、七月派小说、新洋场小说(新鸳蝶体)、南玲北梅、后浪漫主义小说、白洋淀派、山药蛋派、新章回体。
【必读作品与文献】 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张天翼:《华威先生》 钱钟书:《围城》 路翎:《饥饿底郭素娥》 张爱玲:《金锁记》、《封锁》 孙犁:《荷花淀》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思考题】(1)概述40年代暴露讽刺小说的创作状况。(2)评路翎的小说(可以《饥饿底郭素娥》或其他作品为析例)的思想艺术特色与得失,并说明其与胡风文学理论的关联。(3)评张爱玲小说在女性解剖和都市发现方面的现代性特征,并分析其既通俗又先锋的艺术创新。(4)试结合作品的分析,图解钱钟书《围城》的多层意蕴。(5)评孙犁小说对“单纯情调”的审美追求。(6)比较评析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暴风骤雨》这两部土改题材小说思想艺术的成就与不足。暴露与讽喻
(1)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 ○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抗战初期,作家走向前线,走向大众,或者写起了报告文学,或者写的小说“报告文学化”,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记事性。○稍后作家对战争中民族精神的新变化进行了表现:或者一般地赞扬老百姓和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抗战表现,或者是表现人民特别是农民经过抗战的锻炼而成长为新人;(如艾芜、姚雪垠、丘东平等人的一些作品)○随着抗战的持续和深入,作家的视线由光明转向黑暗,小说创作中的暴露讽刺之风大盛,如张天翼、沙汀、艾芜等人的作品:
◎张天翼的《华威先生》※刻画出了“华威先生”这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的典型形象;※情节极其简单,象一个人物的“小品”,但极具艺术表现力;※批判尖锐,内涵深远,讽刺笔调冷峭,叙述笔调明快,语言劲捷,短篇体制圆熟。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与《淘金记》等暴露讽刺作品 ※严谨的客观描写手法,将作者深深藏在人物、事件背后的表达手法;※严于选材,善于捕捉艺术细节,运用夸张和戏剧性情节,刻画出众多的旧时代农村基层统治者狰狞的戏剧形象;※语言幽默质朴,比较口语化,富于地方色彩※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的影响,又认真借鉴了果戈理等苏俄文学的经验,在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21(2)钱钟书的《围城》 ○主题意蕴的多义性;○对西式知识分子的嘲讽,对“中国化”了的西方文化的再审视; ○对现代人生命处境的哲理思考; ○小说中机智的反讽、讽刺、比喻,等等。体验与追忆
(1)“七月派”小说作家路翎 ○路翎的主要作品:中篇《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短篇集《青春的祝福》、《求爱》、《在铁链中》。八十万字的长篇《财主底儿女们》是其代表作。○路翎笔下的人物众多,破产农民、矿工、卖艺人、船工、等等,但最主要的是两类:流浪者和知识者,前者如《饥饿的郭素娥》等,后者如《财主底儿女们》。○《饥饿的郭素娥》:
◎路翎小说较好地体现了胡风的理论的特征:一方面路翎惯常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寻求“人民底原始的强力”,歌颂强力,如从肉体到精神都陷入极度饥饿的柔弱而“饥饿的郭素娥”,当他得不到她的所爱,还要被当作物品一样被转卖时,至死不从。因而被用火铲烙死。临死时,她喊出了“你们不晓得一个女人的日子,他挨不下去,她痛苦!”其反抗性可见一般; 另一方面,路翎也不忘其“精神奴役的创伤”。他挖掘落后人们的奴性,又从暗淡平庸的心灵世界中看到了人民精神力量的闪光。
○《财主底儿女们》 ◎小说的背景:从“一 ·二八”到“七七”事变; ◎小说的主旨:表现“以青年知识分子为辐射中心点的现代中国历史的动态”; ◎蒋纯祖的形象:追求、碰壁、狼狈而逃,最后病逝。蒋纯祖的生命之路一部分是现实的,社会性的,又有一部分是纯个人式的、心理的,他仿佛穿行在人世间古往今来能遭遇到的崇高和卑下、抗争和败退、正义和邪恶、理性和疯狂、生存和死亡之中,感受了一切,领悟了一切,最后被作者在大时代中送上死路。这个人物从社会层面上可以看作是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中仍未能与人民结合,没有找到光明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同时表达了作者与极度**的世界上对生命的不可重复的深刻体验。
○路翎在现代心理小说探索的独特性: ◎实践着胡风的理论,用主观精神的“扩张”,“拥入”客观世界,故他的作品主观色调强烈; ◎路翎的小说尤其以对人的精神世界包括无意识世界进行开掘为特色; ◎他对人的理解,某些方面带有现代派的观念,即社会烙印与人性兽性的混合; ◎路翎的作品认为人的本性往往是被社会的表象掩盖的。人的生命是痛苦、高贵而孤独的,是一个搏战的过程,深层的挖掘会使人颤栗; ◎由于以上的理由,路翎小说在揭示灵魂的复杂、丰富性方面就别具特殊价值,他运用错综的表现人物的心理广度的写法,在掌握大起大落的心理节奏,处理人物心理感应的波澜方面,显现出一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气质,也使得中国的现实主义小说在他手中与世界文学的潮流更接近。
(2)爵青和袁犀:华北和东北沦陷区后期出现的作家,写作类似与路翎,讲求透过现实生活来表现个人的内心体验;)爵青的主要作品是《欧阳家的人们》,袁犀家的主要作品为《时间》。
(3)冯至的象征体小说《伍子胥》 ○用类似散文诗的片段来结构小说; ○用一个个散文诗的片段来表现各种人事、风物在伍子胥一路飘泊中所引起的感觉体验; ○把人生的体验与感觉,用纯、静、美的境界来表现,表现一个不安的灵魂和这个灵魂对生命的诗的感受。
(4)师陀(芦焚):陷落在“孤岛”上海的作家,主要作品有作家《果园城记》《短篇集》和《结婚》(长篇小说),他或以怀旧情绪叙写昔日的温暖与凄凉(《果园城记》),或给事态讽刺加入寓意与传奇(《结婚》)。
(5)汪曾祺(1920—1997):沈从文的传人,继承了沈从文和废名真与幻的统一,而且更加爽朗,越来越脱离隐晦。他的小说,描写的情绪内涵较深,平平出之,散发出文化意味。结构貌似散慢,叙述似乎缺乏高潮,气氛的营造却足够浓厚。表现出正宗文化小说的特色。(6)东北作家群:差不多先后提出以童年故乡记忆为住的代表性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萧红的《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的《科尔沁草原》,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等。
○萧红的《呼兰河传》 ◎写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作品中故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就是无生活的生活方式:吃、睡、劳作、像动物一般的生生死死。◎故乡人民的时间是无时间性的时间,人们在动物般的生存中,失去了一切生活的目标,失去了过去与未来,时间在这里是停滞的; ◎在这种停滞了的生活中,必然表现出传统落后文化对人的戕害,必然产生小团圆媳妇的悲剧。◎萧红的小说注重打通小说与非小说之间的厚障壁,创造出一种介于小说与散文及诗之间的新型小说样式,自由地出现于现实与回忆,现实与梦幻,成年与童年之间,善于捕捉人、景的细节,并融进作者强烈的感情气质,风格明利、凄婉,又内含英武之气。她的文体是中国诗化小说的精品,对后世的影响越来越大。通俗与先锋
22(1)属于通俗与先锋这一类追求的小说主要出产于上海“孤岛”和沦陷区 通俗小说的发展,是与这一地区商业文化更加凸显分不开; “通俗”与“先锋”汇合的社会审美需求,主要是市民的需求。
(2)张爱玲(1920—1995)多写都市男女婚恋中千疮百孔的经历:都市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现代改变,但是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张爱玲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的中国式封建心灵的错位,如《第一炉香》、《倾城之恋》等; 由女性角度来观察浮世悲欢,解剖人性的脆弱与黯淡《如金锁记》; 小说结构语言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的色彩; 借鉴现代派的手法,如她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富有映照心理的功能,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例如“月亮”等意象);其小说既先锋又通俗,所以读者面大。
(3)苏青(1917—1982)代表作为小说《结婚十年》; 小说的内容为女性涉世而终遭幻灭,写男女情事大胆; 文学风格为实录通俗的故事品格,但俗中又带有点无意的隽逸。
(4)梅娘(1920----),沦陷区作家,先后生活于东北和华北;他的作品以婚姻恋爱为题材,凸显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与困境。其主要的代表作为《蚌》等水族系列小说。
(5)徐訏(1908----1980),孤岛作家。主要代表作:中篇小说《鬼恋》,长篇小说《风萧萧》; 徐訏的小说是“书斋的雅静与马路的繁闹融合的艺术”。所谓“马路的繁闹”是指他的奇幻故事满足东南沿海一带市民读者在悲琐繁杂生活中追求新奇和陌生的欲望;所谓“书斋的雅静”,是指他纯文人倾向,亦即他对理想人性的不懈追求等等。
(5)无名氏(1917----)主要作品:《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野兽·野兽·野兽》等; 无名氏集通俗、先锋于一身,在本质上他是以通俗的形式探索生命的意义的纯文学作家。现实与民间
(1)这一节主要是写解放区的小说,他们是从解放区的左翼发展而来的,这些小说与苏联以及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都有着联系,却与现代主义的世界文**流有着某种隔绝。
(2)“白洋淀”派的鼻祖:孙犁(1913----)重于发现和表达农民的精神和人情之美,尤其擅写纯真健美的北方农村青年妇女。单纯明静的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
(3)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前者较真实地表现了农村的阶级斗争和生活的复杂性,后者的表现则比较简单化、规范化; 前者擅作有历史真实感的细致的心理刻画,后者则擅于场面和生活气息的描写; 前者结构较平板,语言细腻但可能失之沉闷,后者的情节处理有波澜,语言也较生动简净。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40年代的通俗小说。不作为重点。只要求知识性地了解如下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现象:新鸳鸯蝴蝶派(或“新洋场小说”)、《万象》月刊、秦瘦鸥的《秋海棠》、予且的“都市百态”小说、北派武侠的崛起、解放区的“新英雄传奇”,等等。应注意考察40年代小说雅俗相通的趋向。第二十五章 艾青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论评著名诗人艾青。用专章评介的诗人除了郭沫若,就是艾青,足见其文学史地位的重要。学习这一章,不妨与前后有关诗歌的三章联系起来,以更好地梳理现代新诗发展的过程与趋向,同时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艾青在诗歌史上的意义。本章要点是理解艾青诗歌的成就与特色,方法是捕捉其诗歌中常见的中心意象,同时,尽可能体味与把握艾青诗歌中反复回旋的忧郁的情绪及其内涵。最终要思考艾青是如何代表了中国现代诗歌所逐步达到的“历史的综合”。第一节评说艾青的历史地位,第二节分析艾青诗歌的意象与主题,第三节评析忧郁的诗绪,第四节介绍艾青诗的艺术与形式。学习本章一定预先细读诗作,有了自己的审美体验,然后以教材和课堂上的有关评析引发自己的思考和再体验,一步步接近艾青的诗艺境界。
【知识点】 艾青提倡的诗歌“散文美”的基本主张、艾青的《诗论》。
【必读作品与文献】 《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我爱这土地》 《手推车》 《北方》 《旷野》 《黎明的通知》
【思考题】(1)试评析艾青诗歌独特的意象与主题。(2)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评析艾青有关诗的“散文美”的主张及其对自由体诗的形式创新。(3)以新诗发展大的流向做考察的背景,说明艾青的诗在中国新诗变迁中完成的是历史的“综合”任务。
艾青的历史地位
(1)艾青(1910----1996)早在1934年就以《大堰河——我的保姆》而闻名诗坛。(2)进入抗战时期,艾青的诗风有所转变,可概括为从“吹芦笛”(较多受西方现代诗风影响)转为“吹号”(探索新诗传达民族心声的道路)。1939年,他的第二本诗集《北方》和长诗《向太阳》发表后,标示着我们民族自己的成熟的诗人终于出现了。(3)艾青的贡献和地位在于完成了新诗不同倾向(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与现代派诗艺的探索)的综合,亦即他既坚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忠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又克服并扬弃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批判地吸收了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艾青诗歌的成功表现在既能走向大众,又能走向世界。独特意象与主题
(1)意象分析是把握诗歌艺术的重要方法与角度。艾青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从这两种意象可以感受和体味艾青诗中所凝聚的诗人的发现;思想与情感;(2)在“土地”的意象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的深爱,对人民的深爱以几对他们命运的关注与探索。如《我爱这土地》与《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对普通人民命运的深情关注。(3)“太阳”的意象则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如《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篇章。忧郁的思绪
(1)诗绪即反复回旋在诗中的情感,是构成诗歌格调的基本要素之一。浸透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亦即艾青式的忧郁诗绪),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的的基本要素之一;(2)这种诗绪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来源于诗人的个性阅历,也来源于对苦难中国以及农民命运的深沉思索,感时愤世,形成“农民的忧郁”;(3)艾青的忧郁中浸透的对祖国、民族和人民的爱,以及对美好生活执著的追求。因此,艾青忧郁的诗不会使人绝望,而总是能给人深沉的力量。诗的艺术与形式
(1)艾青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世界和艺术地表现世界的方式,其中心环节是“感觉”;(2)艾青的“感觉”,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感的“感觉”,他追求的是“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感情思想的”融合,并在二者的融合中产生出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既是明晰的,又具有广阔意义上的视觉形象。(3)艾青诗作中对“光”和“色”的感受最为敏锐,而光和色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亦即这由情感与光色复合的意象,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历史、心理内容;艾青的诗,在形式与内容、光色与意蕴之间有着对应依存关系。(4)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这使他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相联结;但他的诗同时又与此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艾青的诗,之所以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在艺术表现上,这是一个根本原因。(5)艾青重新提倡“自由体诗”和诗的“散文美”,他追求更能表现动荡万变时代的诗的形式,以及新鲜、单纯和富于人间味的散文美;但他的诗也颇注意诗歌的形式与节奏,包括诗行、句式、排比、复沓等等。可以说,他的诗是在奔放与约束中取得协调,亦即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如《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二十六章 新诗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叙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诗歌。要求对战争时期诗坛的时代特征与变化有轮廓性的了解,并把握几个主要的诗派与代表性诗人。第一节是对抗战时期诗风及七月诗派的介绍,第二节评介冯至等校园诗人及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又通称“九叶派”,其中对穆旦的评论可作为重点,也是难点。第三节评述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学习这一章应增加文学史的整体观,注意回顾和综合,把本时期出现的诗歌潮流和创作现象与二三十年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联系起来做总体考察,了解到底有哪些承传、反拨或变异,增添了什么新的素质。
【知识点】 抗战朗诵诗运动、“时代鼓手”诗人田间、七月诗派、政治抒情诗、马凡陀山歌、西南联大诗人群、40年代的诸家“诗论”、中国新诗派(九叶派)、新诗戏剧化、解放区“诗的歌谣化”、《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
【必读作品与文献】 田间:《给战斗者》 阿城:《纤夫》 绿原:《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 冯至:《合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我们准备深深地领受》 郑敏:《金黄的稻束》、《音乐》 辛笛:《风景》 陈敬容:《划分》 穆旦:《赞美》、《诗八首》、《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春》、《合唱》 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思考题】(1)诗评家唐湜曾将七月诗派与中国新诗派并列为40年代“诗的新生代”的两个浪峰,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具体说明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2)以《诗八首》(或其他诗作)为例,评析穆旦诗歌“思维的复杂化,情感的线团化”这种现代主义的表达方式,以及所谓“非诗意”词句写诗的特点。(3)概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不同阶段“新诗歌谣化”的尝试,并重点评析40年代解放区歌谣体叙事诗的总体特征和艺术得失。
第二十七章 散文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散文,可偏重知识性的了解。因为有些作家的创作贯通几个阶段,也可以和前两个十年的散文联结起来讨论,更能获得整体感。与前两个十年比,这一时期虽然历经战乱,散文创作的成绩依然丰硕,且报告文学、杂文与抒情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有较成熟的水准。应大致了解抗战初期报告文学比较发达,而当战争转人相持阶段之后,杂文就唱了主角。抗战中后期及胜利之后,散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展现了多彩的风致。小品散文应更多地关注。可选择阅读并重点分析萧红、冯至、张爱玲、沈从文、梁实秋等作家的散文,以斑见豹,概览本阶段散文创作的状态与趋向。【知识点】 《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必读作品与文献】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冯至:《一个消失了的囚村》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越》、《爱》 梁实秋:《雅舍》 沙汀:《随军散记》 纪果庵:《小城之恋》 【思考题】(1)简述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2)试评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3)试评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第二十八章 戏剧
(三)【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戏剧,内容庞杂,学习时可偏重对戏剧运动史的知识性了解,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剧作的评析,也主要作为一种“现象”,纳入到对戏剧史的了解中。梳理40年代戏剧创作的状况,应抓住“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这两个方面。“广场戏剧”是更为面向大众,顺应时代需求的多种通俗性演剧形式,包括影响巨大的新歌剧《白毛女》;“剧场戏剧”则包括历史剧、讽刺喜剧、知识分子题材话剧以及适应市民的通俗话剧。就文学成就而言,“剧场戏剧”总体艺术水准比较高,值得评析的剧作家也多属这一类。本章第一节介绍“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别介绍大后方、上海“孤岛”时期以及沦陷区的“剧场戏剧”。
【知识点】 新秧歌剧、新歌剧、广场戏剧、西南戏剧展览会、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潮、40年代讽刺喜剧创作潮、世态喜剧、有关《芳草天涯》的讨论。【必读作品与文献】 《白毛女》 《芳草天涯》
【思考题】(1)概述新文学第三个十年戏剧文学创作的热点与主要趋向。(2)简评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热潮。(3)为什么说《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丰碑?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台湾现代文学。台湾现代文学是在大陆新文学运动影响推动下发展的,由于历史际遇与文化机缘的不同,台湾现代文学发展形态也有其特殊性,这是应当充分注意的。但也还是应当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框架中来考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考察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一个支脉的共同性与特殊性。这也有助于了解当今的台湾文学。本章分两节,第一节讲台湾现代文学的历史轮廓,第二节介绍代表性作家。本章学习主要偏重于知识性了解,包括:台湾文学的发端与草创,30年代前期创作的繁荣,日据时期的创作,以及台湾文学的乡土气息与思恋家国反抗压迫的文学母题,等等。需重点了解的代表作家有赖和、杨逵、吴浊流、吕赫若和龙瑛宗等。应掌握其各自的代表作及其创作风格。本章不作为重点。
第四篇:05汉本·现代文学教案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
授课人:王文参
2007年3月 —— 2007年7月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中国现代文学
(二)学时学分:
1.学时:3×15 2.学分:2
(三)课程开设:必修课
(四)课程类型:专业课
(五)使用教材: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版
(六)教学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2.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版。
3.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4.王泽龙、刘克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范例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
(八)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比较清晰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30、40年代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文体演变特点,并能初步把握其演变规律。能比较熟悉地掌握戴望舒、曹禺、鲁迅、钱钟书、张爱玲、艾青、郭沫若、夏衍、赵树理、孙犁等文学大家的创作风格,比较熟悉他们的作品。能较深入地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从理论层面掌握现代 文学在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总体风貌。
(九)考核方式:小论文和课堂提问等
(十)课堂教学管理:
1、文学院、2005级汉语言文学121人。
2、严格考勤并注意学生课堂表现与参与情况:点名,做课堂授课情况记录。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教学时数:3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30年代诗歌创作概况,重点分析现代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戴望舒、卞之林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现代主义诗歌在30年代中国诗歌史上的发展状况。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戴望舒《戴望舒诗选》;卞之林《三秋草》、《汉园集》;臧克家《烙印》;田间《中国牧歌》;艾青《大堰河》。
讲述内容: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殷夫及中国诗歌会诸诗人
殷夫1924年开始写诗,早期的抒情诗大多收入诗集《孩儿塔》。写了大量的“红色鼓动诗”,如组诗《血字》和《一九二九年的五月一日》等。
《血字》鲜明地体现了殷夫“红色鼓动诗”的特色:感情真挚热烈,音调高昂激越,节奏明快有力,风格雄伟刚健。
简介田间诗歌受苏联“未来派”马雅可夫斯基影响,简介“未来派”思潮特征。
二、中国诗歌会与蒲风的诗
中国诗歌会是“左联”领导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它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等,在创作上除代表诗人蒲风外,比较有影响的还有王亚平、温流等。中国诗歌会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和发展大众化的革命的诗歌运动。他们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诗》)蒲风是中国诗歌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和代表诗人,著有诗集《茫茫夜》、《六月流火》等。蒲风的诗歌有意追求大众化,诗风趋向于质朴明朗,体现出“大众歌调”的特色。
三、后期“新月派”诗
后期“新月派”诗歌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为主要阵地,主要诗人除早期的徐志摩、饶孟侃等之外,还有新出现的青年诗人陈梦家、方玮德等。他们的诗作数量很多,在当时也有一定影响。1931年,陈梦家编选了《新月诗选》,作为对“新月派”诗歌的成就的检阅和总结,选入“新月派”十九位诗人的代表诗作,其中也包括了后期 “新月派”诗。“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始终忠实于自己,诚实表现自己渺小的一掬情感,不 做夸大的梦”这大体概括了新月诗派特别是后期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和特点。除徐志摩之外,陈梦家是后期“新月派”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诗人。
第二节、戴望舒及其“现代派”诗
简介戴望舒生平,并联系其诗歌思想、艺术特征。讲述:
一、“现代派”诗的基本特征
“现代派”是三十年代诗坛上继“新月派”之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现代派”原来得名于1932年创刊的《现代》杂志。
现代诗派的出现有其历史渊源,它既是象征诗派的一种继承,又是“诗月”诗派演变发展的结果。现代诗派的基本特征有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将诗歌作为灵魂的逃避王国,用以抵制现实社会带来的一切痛苦与烦忧,在一种超脱的幻象中寻求所谓灵魂的净化。在形式上,现代诗派更接近于我国20年代出现的象征诗派,但对象征诗派神秘的内容和晦涩的诗风,却有较大的突玻。他们比较注意将国外象征派的诗艺融化到本民族的语言和欣赏习惯中来,致力于寻找中西诗歌审美追求的契合点。
二、戴望舒的诗作
戴望舒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48)等。1926年开始创作新诗。是公认的“现代派”代表诗人。
戴望舒的诗作最突出的特点是,既全面地借鉴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情韵。以《雨巷》为例,让学生朗读《雨巷》,然后评述。
成名作《雨巷》以其优美的音节受到过人们的称赞,整首诗象一首迷离飘忽的梦幻曲,回响着浓重的感伤失望情绪。全诗共七节,每节六行,诗句长短错落,回环往复,押韵规则,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节奏美和旋律美得到了相当完美的统一与融合,为诗与音乐的结合开拓了新的艺术天地。
代表作《我的记忆》在艺术上的特点是对“记忆”这种无形无声的心理状态作了拟人化的描绘,用一系列繁复的意象去展示生活片断的集锦,给人以亲切新鲜的印象。但在形式上显得松散、枝蔓;在口语的运用上也缺少加工与提炼,读起来不那么干脆、简练。第三节、臧克家、艾青、田间等诗人的诗
一、臧克家的诗歌
直接描绘和表现**社会中农民和其他下层劳动人民苦难,是臧克家三十年代诗歌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1933年,他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大多用现实主义方法表现农民和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与不幸,在艺术上力求朴素真实,精炼含蓄。
二、艾青和田间的早期诗作
艾青和田间都是三十年代出现于诗坛而后在抗战时期取得重要成就的诗人。
艾青1936年出版了他的第一个诗集《大堰河》,对旧世界的叛逆与诅咒和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是艾青早期诗作的两个突出的主题。对旧世界的叛逆和诅咒的主题,在长诗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得到了最强烈、最真切的体现。田间的诗充满了对苦难的抗议和对侵略者的激愤,以强烈的战斗气息和急促的旋律显示出独特风格。田间早期的诗歌,往往以敏锐的直觉和简短跃动的诗行来展现狂风暴雨的时代风貌。思考题
1.欣赏戴望舒《雨巷》,指出其韵律特征。
2.你是如何领悟卞之林《断章》诗的思想艺术特征的。3.如何理解现代诗派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
第十五章 30年代戏剧
教学时数:6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30年代戏剧运动和创作概况,了解洪深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分析李健吾戏剧作品的思想艺术特征;重点分析曹禺剧作的思想和艺术表现,突出曹禺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重点:曹禺戏剧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难点:曹禺《雷雨》、《原野》、《北京人》等作品的多元阐释以及什么是命运悲剧。
本章主要阅读文献资料:
洪深《现代戏剧导论》(《洪深》文集第4卷);《曹禺谈<雷雨>》,《人民戏剧》1979年第3期;曹禺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洪深剧作《赵阎王》;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等剧作。
讲述内容:
第一节 戏剧运动与创作概述
一、左翼戏剧运动与创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郑伯奇、夏衍 等人组织的艺术剧社在上海成立,并且在中国话剧运动史上首次提出了“普罗列塔利亚戏剧”(无产阶级戏剧)的口号,这对推动中国戏剧向革命 方向迈进,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1930年3月,上海的艺术剧社、南国剧社、辛酉剧社、大夏剧社、戏剧协社、光明剧社等七个剧团联合成立“上海剧团联合会”,8月1日改称“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初,“左翼剧团联盟”改组为“左翼戏剧家联盟”。从此,戏剧运动开始了新的发展里程。
1936年初,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剧联”提出了“国防戏剧”的口号,并自行解散了组织,着手筹建戏剧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久,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戏剧运动在走向抗日救亡的新阶段。
二、田汉、洪深的新剧作
田汉的话剧创作在30年代有很大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题材的转变,工人运动和抗日爱国运动成了剧作的主要题材;现实主义精神的加强,从艺术表现上来说,随着作者思想相作品内容的变化,他的剧作在一贯追求浪漫色彩的诗意抒情中,现实主义精神明显加强;思想基调和主题的变化,随着作者的思想和题材、创作方法的改变,剧作的思想基调和主题也发生了变化,显得明朗、热烈,感伤主义的情调没有了。《回春之曲》是此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五四”时期即已蜚声剧坛的洪深,此时也有新的收获。反映农村问题的代表作“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三部剧作)深刻地揭示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破产和阶级矛盾。
洪深的创作重视戏剧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有感而发,注重动作的安排到细节的穿插。
三、夏衍和李健吾的剧作
夏衍致力左翼文学运动。他最大的收获是《上海屋檐下》的创作,它不仅是夏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中国文学中最成功的剧作之一。以冷静、客观、不动声色却蕴含着巨大情感波澜的“严谨现实主义”为特征的夏衍的剧作风格,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话剧文学中的历史地位。
李健吾是这一时期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除了写戏也曾登台演戏和写戏剧评论文章,还做过戏剧研究工作。他的剧本的戏剧情调和艺术技巧,颇得益于欧洲古典戏剧的滋养。
《这不过是春天》写于1934年暮春,娴熟的艺术技巧,简洁而明快的戏剧语言,加上随处可见的机智和幽默,使之成为李健吾剧作的代表作。
李健吾的剧作注重艺术技巧,格调倾向于西方古典悲剧,在人物心理刻画、场面氛围的渲染和语言运用上,都显示了较高的艺术造诣,在中国话剧艺术发展史上,其贡献是不容忽视的。第二节 曹禺
一、不断创新的戏剧艺术:从《雷雨》到《北京人》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但却是一部相当成熟的作品。《雷雨》接受了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充满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剧气氛。复杂曲折的戏剧情节,鲜明丰富的人物性格,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完整严谨的戏剧结构,使《雷雨》在艺术上获得巨大的成功。作品把道德伦理冲突、人性的剖析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现象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了一部内涵丰富的社会悲剧、命运悲剧。
《 日出》同《雷雨》就有很大的不同。作家有意舍弃《雷雨》中所用的结构,不再把戏集中于几个人物身上,而是用“片断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作家曾把它比后期印象派图画。
《原野》又不同于《雷雨》、《日出》。它的人物性格,复仇方式以及自然景物都具有传奇性。同这一特点相适应,它在形式上又有新的尝试。剧本明显地受着奥尼尔的表现主义的影响,有较多的超现实的传奇色彩,在表现手法上又大量采用了 象征手法,从而营造了一种迷离恍惚的神秘气氛。
《北京人》是最为接近契诃夫风格的剧本。1942年写的《家》同《北京人》属于一个类型,但《家》比《北京人》的抒情性又提高了一步,成为一种对诗意的追求。
曹禺多对戏剧艺术的探索和尝试,无论成功的还是不够成功的,都对中国话剧艺术的发展积累了经验。
二、曹禺戏剧的特出成就
鲜明多样的人物形象,高超卓越的结构艺术,戏剧语言的个性化,动作性与抒情性及舞台说明的文学性显示出曹禺戏剧的特出成就。
三、曹禺剧作的接受
曹禺的剧作,特别是《雷雨》、《日出》、《原野》都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果,久演不衰,历久弥新。然而,剧本的主体精神,主观追求与读者与观众的客观接受、认同机制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有很大的距离,观众所理解所接受的意义也并不一定就是作者的主观意向。从曹禺这几个剧的接受现象中可约略地看到现代中国读者与观众的一些群体特征和审美取向。思考题
1、简要谈谈30年代戏剧创作情况。
2、试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文学成就。
3、试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性。阅读书目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李健吾《这不过是春天》。夏衍《上海屋檐下》。
本章思考题:包括讨论题、练习题、作业题 1.„„ 2.„„ 3.„„
第十六章 30年代散文
本章教学要求和学时
了解30年代散文创作概况,分析李广田、陆蠡、何其芳、丽尼的散文创作特色。4学时。深入理解鲁迅杂文思想的深刻性、丰富性,重点分析鲁迅杂文和《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4学时。
第一节 鲁迅的杂文
鲁迅一生写了大量杂文,他自编和他人为之编订的杂文集共有16部,如果加上由后来发现的鲁迅佚文编成的《集外集拾遗补编》共有17部。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鲁迅一生的主要文化和文学业绩。
鲁迅杂文集名。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弊常取类型,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第二节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共收入鲁迅以神话、传说、历史为题材的小说八篇,作于1922年至1935年,1936年1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为巴金所编“文学丛刊”之一。
《故事新编》对中国传统中的神话英雄(从女娲到后羿、夏禹)与圣贤人物(从孔子到庄子、老子、墨子,以至伯夷、叔齐)进行了重新审视,把他们从神圣的高台上拉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神光,还原于常人、凡 人的本相,揭示了他们真实的矛盾,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并透露出鲁迅自身内心深处的深刻绝望。
《故事新编》是鲁迅在小说艺术上的新探索,融历史与现实于一炉,“滑油”荒诞。将杂文笔法、戏剧形式运用于小说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调(旋律)并存,互相补充、渗透与消解,“翻转”式的结构(小说结尾或后半部对前文的颠覆);整体的象征性与细部描写的写实性的结合等等。思考题
如何理解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表现。阅读书目
鲁迅《鲁迅杂文选集》;《故事新编》。
第一节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幽默闲适小品的提倡者论语派是以林语堂等创办的《论语》半月刊而得名的以杂文为主的小品文流派。林语堂是“论语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题材广泛、内容芜杂是论语派作品的一大特色。而其艺术上的亦庄亦谐、寓庄于谐、幽默与批评的结合,使他们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过积极的影响,但是,内容并无幽默、文多平平以至“油滑、轻薄、猥亵”的作品在该派文章中也为数不少。第二节 杂文
1932年底,黎烈文接编《申报·自由谈》,在鲁迅、茅盾、瞿秋白筹左翼作家和其他作家支持下,继承“五四”时期《新青年》的传统而成为杂文创作的一个主要阵地。
这一时期,杂文理论和杂文创作呈现出异常复杂的局面。被誉为“鲁迅风”的革命现实主义战斗杂文,始终是中国现代杂文发展的主流。
新月社的梁实秋、罗隆基。论语派的林语堂、陶亢德、徐讦、章克标、邵洵美,以及周作人等人的杂文,既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表示不满,又反对主张无产阶级革命的左翼文学,表现了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两重性和复杂性。
瞿秋白和冯雪峰也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杂文理论家。
徐懋庸和唐弢是这时期师法鲁迅杂文战斗传统的杂文新秀中的“双璧”。
郁达夫此时期写了不少杂感,结集为《奇零集》、《断残集》和《闲书》。关注和批评社会人生的许多方面。第三节 散文小品
李广田和陆蠡的散文多以写人记事为主,在记叙中寄托感情;何其芳和丽尼的散文以抒情为主;丰子恺和梁遇春的散文以善于表现哲理而显出特色。写自然山水为主的散文小品,数郁达夫的作品最有代表性,《方岩纪静》、《烂柯纪梦》、《仙霞纪险》、《冰川纪秀》和《钓台的春昼》等文,都善于抓住一处风景的基本特征来加以刻画、渲染,务求穷形尽相、情景交融。第四节 报告文学
正式倡导报告文学,有意识地写作这类作品,是从30年代开始的,并与“左联”的首倡密切相关。
1936年是报告文学创作的第一个丰收年。主要收获有《中国的一日》等。
著名记者邹韬奋、范长江在这时期写了大量的通讯报告。前者 以旅外通讯《萍踪寄语》(三集)和《萍踪忆语》著称;后者则以国内 通讯《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引人注目。这些通讯大多数篇章以新闻性取胜,写得通俗明决,体现了记者本色。
同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艺术上成熟的报告文学作品。夏衍的《包身工》和宋之的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是当时脍 炙人口的名篇,它们的问世,标志着报告文学结束了依附于新闻报 导和旅行通讯的历史,开始成为自觉的文学创作,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思考题
谈谈30年代散文创作情况。
第十七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教学要求和学时
突出40年代文学发展的新特点,科学评价《讲话》精神。了解40年代文学斗争情况。3学时。第一节 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
40年代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战时形成的地缘政治文化,对文学的 发展、风貌形成了强有力的制约。可以不同的政治区域为文学分割命名,如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上海“孤岛”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等等。
抗战初期,整个国统区文学的基调表现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特别是出以1941年皖南事变为标志,国内政治形势发生急剧逆转,社会心理与时代气氛,文学基调转为沉郁凝重,或间杂有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孤岛文学”中戏剧运动最活 跃。
“沦陷区文学”。沦陷区一些作家努力坚持“五四”新文学的传统,另一些作家则从个体的战争体验出发,转向对作家(知识者)自我的平凡性,对于“软弱的凡人”的历史价值,对于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发现与肯定。由此而形成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新的美学追求。
沦陷区文学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是雅文学与俗文学两大文**流在对立中的接近趋向。第二节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二战”以来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最有体系色彩且影响最 大的论作之一。《讲话》是40年代延安整风的产物。1942年5月2日至23日,中共中央在党内整风的基础上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会上,毛泽东以党的最高领导人身份做了发言,后题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成文后正式发表于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1944年由晋察冀日报社编印的《毛泽东选集》中收入了这篇《讲话》,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再次收入《讲话》并对一些字句提法和部分内容做了修改。《讲话》论及了延安整风中提出多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文艺运动有现实针对性,但其对革命来所关注并需要重点解决的诸多理论问题也做了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讲话》的理论辐射甚至远远超出文艺运动范围,在思想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节
文学论争
一、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1939年至1941年展开的关于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 “民族形式”的来源。“民族形式”问题是与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早在“左联”时期,就有过多次关于“大众文艺”的讨论,限于历史条件,“大从化”还不可能真正付诸实践,有关理论探讨也未能深人。到了抗战时期,由于抗战宣传的需要,利用旧形式的通俗化的作现,大众化问题又重新引起重视。
二、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的讨论
比较突出的就有两次。第一次是1942年延安“整风”初期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王实味等人的政治性批判。另一次发生在国统区重庆。
三、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的论争。
1945年至1949年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其发生背景是当毛泽东的《讲话》传到国统区后,引起文艺界重新认真思考文坛的现状及文学理论上急待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中有关现实主义和“主观”问题就格外引起争议。这场论争的焦点人物胡风从30年代起就坚持批评文学创作中的公式主义与客观主义倾向。胡风强调“主观战斗精神”的理论受到普遍的怀疑和批评,到80年代以后才得到人们应有的客观的评价。思考题
1、简要回答40年代文学发展的特点。
2、毛泽东《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讲话》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简要谈谈40年代文学斗争情况。阅读书目
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十八章 40年代小说
本章教学要求和学时
了解40年代小说创作概况,分析张爱玲的《传奇》、钱钟书的《围城》的思想和艺术特色,突出赵树理小说的创作个性及其文学贡献。10学时。第一节 国统区及沦陷区小说
一、张天翼、沙汀的小说
张天翼和沙汀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家。
张天翼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讽刺和幽默作家。发表了《谭九先生的工作》、《华威先生》和《新生》小说,后结集为《速写三篇》,1943年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
《速写三篇》揭露了抗战初期抗日统一战线内部的阴暗面及隐患。《谭九先生的工作》塑造了在一片抗战声中假公济私的投机分 子的形象,《华威先生》成功地塑造了抢夺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的破坏分子的典型,《新生》刻画了对抗战失去信心和热情的颓废分子的形象。《速写三篇》标志着张天翼讽刺和幽默的喜剧才华新发展。
这时期,沙汀他的创作主要以苦涩、凝重的笔调描写偏僻闭塞、黑暗落后的四川农村乡镇的社会现实,著名的《在其香居茶馆里》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沙汀和张天翼在讽刺小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丰富、发展了从鲁迅开始的我国现代文学中的讽刺文学,对我国的讽刺文学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二、张爱玲的“传奇”
女作家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结集为《传奇》,其中包括成名作《倾城之恋》和代表作《金锁记》。其作品多写旧家庭人物的爱情婚姻和道德心理,也有的表现沦陷区敌伪统治下一些苟活者的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她的作品描写市井生活和人物心理都很细腻,既用传统的手法,也吸收现代派的意识流动等表现方法。
中篇小说《金锁记》揭露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扭曲,显示了东方的家长专制与西方的金钱崇拜相混合的荒谬可笑。张爱玲的小说善于构造故事,刻画心理,雅俗并存,富有情趣。
三、钱钟书的《围城》
钱钟书的《围城》是这一时期的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他的小说具有博识、睿智、辛辣、幽默的特点。
《围城》作品以归国留学生方鸿渐在爱情和职业上的多次失败来结构全书,展开了对旧中国中上层知识分子生活的描写,在方鸿渐等人从这一“围城”到那一“围城”的不断追求和不断失败的经历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的对现实,对文化与人生的批判思考,具有多重丰厚的思想意蕴。
在《围城》所写的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中,方鸿渐占据最重的位置。《围城》被国内外评论界认为是一部“学者型的小说”,全书笼罩着浓重的学术文化气氛,虽然幽默、辛辣,但雍容、典雅,谑而不虐,笔到之处,巧喻警人,旁征博引,妙语联珠。
四、现代通俗小说与张恨水
张恨水 的长篇《八十一梦》、《五子登科》和《魍魉世界》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较大 的社会讽刺小说。张恨水是二十年代成名的通俗小说作家,有一百多部中长篇小说,拥有大量的市民读者。他早期的主要作品有《春明外传》、《金粉世家》。写于三十年代的《啼笑因缘》是他的言情小说中最有积极意义的一部,作品通过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黑暗,由于适合市民读者的文化程度和欣赏习惯而传诵一时。《八十一梦》写于1941年,用神话故事和古典小说中的人物与现实生活揉合在一起,揭露了国统区的腐败黑暗现象。《五子登科》写于1947年,讽刺抗战胜利后国 民党派往北平的接受大员的种种丑行。这些作品矛头指向国民党反动派,讽刺辛辣,显示了张恨水创作思想的重大发展。第二节 解放区小说
一、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是四十年代在解放区出现的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新一代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不但代表了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而且在整个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著名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秘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的现实主义艺术原则,描写当时人产普遍关切的事和生活中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树理小说的特色之一。赵树理的小说为新文学画廊增添了新型家民的形象,但却以对旧式农民的成功刻划著称。
在小说艺术上,他的突出贡献在于有意识地借鉴民间说唱文学和传统小说的艺术经验,熟练地运用经过艺术加工的群众口语,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将故事、评书、小说熔为一炉的现代评书体小说模式,开创我国小说民族化、大众化的新局面。
二、孙犁的小说
孙犁是赵树理之外在解放区出现的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家。孙犁的小说主要写冀中地区特别是水乡白洋淀一带农村人民的抗日斗争,有的也表现这一地区党领导下的互助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的情景。他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短篇《芦花荡》、《荷花淀》、《嘱咐》 以及中篇 《村歌》和长篇《风云初记》。孙犁特别善于刻画农村妇女形象,展示劳妇女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觉醒与她们美好的品格和心灵。在艺术上,孙犁的小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一般的抒情性,形成了优美、细腻、清新、明丽、隽永的独特风格。短篇《荷花淀》,艺术上也最能代表孙犁小说的风格。思考题
1、简要说明40年代小说创作情况。
2、试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风格。
3、试分析《围城》深刻的思想意蕴和艺术表现特色。
4、以《小二黑结婚》为例,分析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阅读书目
张天翼《速写三篇》;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张爱玲《流言》、《传奇》;钱钟书《围城》;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荷花淀》。
第十九章 40年代新诗
本章教学要求和学时
重点分析艾青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了解“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诗歌创作特色。5学时。
第一节 艾青的诗
抗战时期,是自由体诗继“五四”之后的第二个高潮。艾青是这个高潮中出现的代表诗人。艾青于三十年代前期进入诗坛。艾青早年的重要诗歌,如《大堰河 —— 我的保姆》。
艾青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他擅长以散文化的诗句自由地抒写。他提倡诗的散文美,他的自由体诗,无论长诗、短诗,都结构谨严,却不呆板。诗行长短不拘,不押韵,舒卷自如,节奏协调、优美,语调自然、流畅,很有音乐美,语言也朴素、生动,富有生命力。
艾青重视意象的选择,常常托物言志、托物寄情,以象征的手法表现深刻的内容。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第二节 “七月诗派”及“九叶诗人”
一、“七月”诗派诗人诗作
因胡风编辑出版的《七月》杂志而得名的“七月”诗派,是国统区重要的抒情诗流派。属于这一诗派的诗人有亦门、鲁藜、邹荻帆、冀访、绿原、曾卓等。他们重视诗歌的现实性、战斗性,抒情诗多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艺术上,“七月”诗派主张自由体。他们认为诗歌的力量全来源于生活的本身,但也用强烈的夸张、比喻,以造成形象鲜明的画面。
二、“九叶诗人”
四十年代后期,围绕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却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派,这就是由杭约赫、辛笛、穆旦(查良铮)、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袁可嘉九位年轻人组成的诗派。这九个年轻人又被有的人称为新现代派的“九叶诗人”。他们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象征派、现代派诗的影响,在传统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新诗的表现能力与艺术效果。
“九叶诗人”的许多诗篇,是对黑暗现实和国民党反动政策的攻击和抗争之歌,也表露出对光明的渴求和向往。“九叶诗人”的诗作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他们在技巧上吸收了现代派的手法,意象的捕捉与运用帮助了诗的形象化。他们也用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方法。他们的诗或机智活泼,或清新婉丽,在艺术的追求和探索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节 民歌体新诗(自学,略)思考题
1、试分析艾青诗歌的两大意象。你是如何理解艾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的?
2、简要说明“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的创作特色。阅读书目
艾青《艾青诗选》;“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代表作家的代表诗作。
第二十一章 40年代散文
了解40年代散文创作概况(自学,略)。2学时。
四、其他要求
1.教案具体撰写方式(打印或手写)不限,但装帧要整洁、精美。2.不能以课件代替教案。3.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教师不能用同一教案。
第五篇:现代文学心得
现代文学心得:
文学一个纯洁的代名词当身边充斥着灯红酒绿当大脑无止尽的被视屏灌输现在我令愿静静的捧这一本书慢慢品味。
在学习现代文学之后,我更深层次了解了文学以及其带给我的巨大的影响。首先,在思想方面,文学作品可以让人品味到形形色色的人生:辛酸、幸福、贫贱、富贵,透过文学的窗口,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人生百态,让我们在纷扰的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惑的时候更加得当的取舍,以豁达 的心胸去面对。其次,文学作品有助于我们提高个人修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提升人格魅力:正如古语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文学作品的阅读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你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而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少年人,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于各种方式,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如正直、勇敢、忠诚、互助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母爱、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少年人的心灵,帮助他们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在我们学习现代文学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许多中学里不知道的文学常识,比如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及其代表的文学社团等等。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的著名作家,让我感觉到了文学世界的悠远而精深。比如周作人,曹禺,郁达夫、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自清、茅盾、巴金、老舍......以及他们的优秀作品,人生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在阅读作品过程中,更让我懂得了一些深层次的道理。看一好本书对人的触动,就好比你在茫茫人海中,突然遇见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那一位,他很独特,让你一眼钟情,那种感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你心里十分清楚那种力量,但是你不一定会清楚地描述给别人。不同的文学作品,会给人不同的震撼,相通的是你看后,都会为其中的叙述所折服,让你更加珍视自己的人生。
文学除了拥有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拥有内在的、看似无用的、超越功利的价值,即精神性价值。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我认为学习现代学问还能帮助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了解旧中国国民的愚昧,麻木,激起青年人的爱国之心,想要令自己的祖国更加强大,以免受列强欺侮的雄心壮志。而且,了解祖国的历史,也是每个国人必须履行的责任。这就象学习一样,只有明白了自己曾经在哪里做错过,才能加以改正,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很好的了解了过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例如: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著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有《朝花夕拾》等,杂文集有《南腔北调集》等。再有,巴金的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与茅盾、老舍的客观性、真实性的中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文学中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沈从文的代表作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西散记》等。这些都激励了我对文学的爱好,使我养成了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更深层次,学习现代文学,可以培养人们对于生活的观察,社会的思考,知识的积累以及丰富的想象思维。文学是心学,也是人学,学文学可以提升你的思想境界,但需要经历一段相当漫长而艰难的路程。学文学的人比不学文学的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分析和处理事物都会更理性。不学文学的人把自己仅限于狭小的社会范围内,没有经过知识的潜移默化,导致了他们的愚昧无知,鲁迅当初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三易其志,最终选择通过文学唤起人们的良知。所以不管人们将来是否从事文学,只要具有文学素养的人,他对于这个社会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这也是文学之所以能够引领几千年历史潮流,常胜不衰的魅力所在。希望大家不要妄议文学,轻视文学,学好文学可以伴随你的一生,对你的一生都会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巴金曾说过:人为什么需要文学? 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附:
经典名著的好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让你心中有一种正确而优雅的为人处世观。
而读流行文学的好处是能掌握社会发展的动态,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不过重要的是你要懂得把握什么是真正的经典,什么是好的流行。
现代流行的通俗作品虽然让人感染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加以思考,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而认识、感悟到的世界,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我不是说先锋文学一定就好,甚至比经典名著要好。名著中总有许多文化的积淀,许多伟大的人就是在名著中成长起来的。到底什么才是名著?什么才有资格被称为名著?我个人带有某种感情色彩地想到:名著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认为有价值的书籍。那么,没有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有价值的书籍,是否就不值得阅读了呢?我们的父母、老师、学校,一味地推荐他们认为“保险的书”、“有道理的书”,这些书到底好不好先不说,孩子们还没看就会产生厌倦感甚至逆反心理。
中国在翻译引进外国文学方面,比她经济发展的速度要慢得多。以至于许多人知道日本人村上春树,而不知道作家博尔赫兹。推荐鲁迅的作品我是坚决支持的,而且以后要更加支持,他是中国的麦田里最具锋芒的一根。
对于现在我们这种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宝贵知识财富,很多都在前人所留下的名著中。名著中,有着引人入胜的环境描写;有着令人深思的人生道理;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观念等等。所以,读名著能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同学又要回避名著呢?我的看法是,在名著中,我们找不到会引起我们兴趣的东西,名著所描写的东西,离我们太遥远。名著名著,就是在经过时间与历史的磨练所遗留下来的真品。它里面所写的,离我们已经有了时间的距离,它之中的生活,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经历着的社会,它所写的穷与富,同样在我们这个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这类描写是以前的社会,是以前的压迫,是以前的表达。
而能够吸引我们的又是什么的阅读呢?就是流行和时尚。或许在成年人的眼里,在父母的眼里,在老师的眼里,我们的这种选择,只是庸俗和平凡,只是无用的吸收。但在我们的眼光里,这又是一种无上的享受。它写的贴近生活,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更加符合了我们的口味,让我们有读下去的欲望,就像我们现在明知道麦当劳、肯德鸡是“垃圾”食品,但是我们还是会去津津有味地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