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
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
陈忠联先生,湖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约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咨询小组成员、《光明日报》社顾问、广州英豪学校创始人。
他首创教育储蓄金办学模式,刮起民办教育旋风!
他策划出版《中国公民手册》,发行三千八百万册!
他把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建校,把值两个亿的中华英豪资产权移交学校!
他率先提出改教育储蓄金为收费制,并一马当先完成收费改制!
他创立专门针对富家子女的教育方法!
他的名字注定将载入中国民办教育的史册!
被业内人士称为“教育狂人”。
各位来宾: 大家好!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今天你们校长请我来给大家作家庭教育报告。我首先声明,我不是教育专家,我只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教自己的孩子有些实践和体会,今天我把这个体会带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我演讲的题目是:将成功传给下一代一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什么是成功?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为社会作贡献,这就是成功。如果一个人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发挥不出他的潜能,这就是不成功。
那么现在孩子的教育有什么特殊问题呢? 特殊问题原因之一 你们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原来是一家几个小孩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现在反过来了,是一家六个大人要争、要抢小孩的宠了——家庭结构变化了。与以老三届为代一代父母比较,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们却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难以接受。
你们的孩子是第一代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可以说电视的时代是没有童年的时代。在电视机和游戏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增加了与父母的矛盾,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你们的孩子是第一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代人是最辛苦的,既要满足应试教育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
特殊问题原因之二 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原苏联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计划经济的教育模式。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可是我们的教育连“追逐”都达不到,更谈不上“指导”了。最近胡主席、温总理在国外访问,对方都承认我们国家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非常滞后,到现在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下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学生。
特殊问题原因之三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非常落后,特别是我们的家长没有这一代小孩的成长经历,加上家长没有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你不研究、学习家庭教育,你就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由于以上几个特殊问题,家长和教师都感觉到现在的孩子难教。当代子女教育的对策。
首先,要转变家长和老师的观念。
为什么把转变观念放在第一呢?因为“二十一世纪,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的观念都不超前,你的孩子将来怎么能成功呢?为了便于大家记忆,我讲个故事,《猫抓老鼠的故事》。
有一天,猫追一只老鼠,这只老鼠迅速跑回洞里去.没有被猫抓住,其它老鼠很敬佩这只老鼠:“哎呀!你到底是经过锻炼,现在连猫都抓不到你了。” 这只老鼠很得意。猫在外头气得喵喵直叫,叫了半个小时,猫不叫了,又等了一个小时.外面没有声音了,其它老鼠就跟这只老鼠说:“猫已经走了,现在我们可以出去了。”这只老鼠说:“不能出去,现在猫的技能也提高了,不能上它的当。”它们就没有出去,结果又等了一个小时,外边传来了狗的叫声,这只老鼠说:“现在可以出去了。” 为什么说狗叫了就可以出去了呢?因为通常狗跟猫是不在一起玩的,狗在猫就不会在;而且俗话说,狗抓耗子多管闲事。于是,这只老鼠就带着其它老鼠出去了.没想到,刚刚一出老鼠洞,就给猫抓住了。老鼠想,我死是死定了,不过我要问问这只猫是用什么计谋抓到我的。你看这只猫怎么说的:“都什么年代了,21世纪了.我不换两招我哪有饭吃7我多学了一门外语就成功了,那个狗叫是我学的。”
猫为了求生存都会改观念、换手法,人的教育.不与时俱进能行吗?
我们要转变哪些观念?(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第一: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有个性的人才。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一个老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的工作重心是学生的学业,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等方面,家长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学校不能取代的。
有朋友对我说,他那孩子才读小学就成天要我陪读,一会默生字.一会检查作业。我就问他:“儿子是谁的?是你的,你不陪他谁陪?” 所以家长那种把陪伴孩子当成一种负担的想法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当家长的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孩子个性发展、创新意识的开发。现在是竞争年代,当家长没有一点超前意识就会落后,你的孩子就有可能被淘汰。
第二:现在社会上不良风气越来越多,你看一个网吧就让那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了,光靠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不受不良风气的侵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还是按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认为把孩子养大就行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交给学校,这样肯定教育不好孩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不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是不行的。
第三:孩子能否成才,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学校的老师好不好你也不一定能把握,你唯独对你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你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只要你的教育方法好,你小孩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坏,碰到好老师就会更好。
一句话,家长不能老抱着过去的传统观念,不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对学校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你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家长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培养小孩。什么是市场经济的教育,什么又是计划经济的教育呢?在这里,我读一段文字给大家听。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基础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调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无论是在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跷着二郎腿,更有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预言,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端在胸前,除了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的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路边用早点。
▲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它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么写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再用二十年的时间,中国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二十七年过去了,美IN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4 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中国还没有哪一所学校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两家的预言都错了。
读这段文字是要大家明白我们需要转变什么观念呢?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天赋,中国的教育只承认一种,那就是把课堂上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写在试卷上的天赋。美国的教育则承认孩子各有各的天赋,并且在教育中让他们竭力张扬他们的天赋。
要想使预言不再出错.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唯一要做的,也许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自己孩子的天赋。
也就是说,我们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培养孩子,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按计划经济的观念培养的,美国的教育制度是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培养的。可是我们想学美国那样做又很不现实,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远远达不到美国的水平,美国很 多学校包括高中,每个班只有十到十二个学生,老师当然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天赋;可是在我们国家,每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有的甚至七八十个学生.老师怎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赋?他想关注也有心无力啊!所以说我们这一代孩子特别辛苦,因为他们正处在我们国家这种转型阶段:经济已经是市场经济.可是教育还是计划经济的教育,也就是说.这一代孩子既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又要满足计划经济下的应试教育。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呢7我们认为:学校以抓学习为主,家长配合;家长以抓素质、抓个性为主,学校配合。这样才能满足我们国家现阶段的教育制度。哪个家长先明白这个道理,在中国教育制度还没有完全改变过来或正在完善的过程中先走一步,主动配合学校抓好孩子的品德、习惯和个性的培养.哪个家长的孩子就会早成功一步。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找到人们要去的地方.你早一步到达。(三)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讲几个例子.有的孩子喜欢出风头,标新立异,按传统的教育观念,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现代的教育理念就认为这孩子有创新意识,并不是不好的行为,现在社会没有创新意识怎么行呢?
有的孩子爱欺负人,动不动就打同学,爱管闲事,老师批评他,家长也批评他。打人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也有好的一面,只是我们没有看到。他欺负人说明他想当领导.想管人家.我们就应该把他想当领导的意识保留住,不能一概否定,要教育他:想领导别人不能靠拳头,要靠智慧。
有的孩子爱顶嘴,家长很头疼.老师也不喜欢。爱顶嘴,说明他反应快,说明他的思维跟得上你的思路,甚至超越你的思维,他跟你顶嘴,说明他有思想,思维敏捷,也不应该给予抑制。
有的孩子很内向,跟这个同学玩不来,跟那个朋友也玩不来,家长着急.老师也说,你的性格怎么这么古怪7这样对待内向的孩子也不完全对。内向、性格古怪的孩子有可能是天才,他有一怪就必有一绝,将来有可能是证券高手,或是电脑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搞证券的人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想的都跟大家一样,哪赚得到钱?比尔.盖茨性格就比较内向,在中学时代很少跟同学一起玩,整天闷头玩电脑,他成了世界首富。
过去讲“谦虚谨慎”,现在讲“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没有自信不行。过去的“艰苦朴素”现在讲“高消费”;过去讲“师道尊严”.现在讲“民主平等”。两千年之前,大人说什么,孩子一般都认为是对的,现在不同了.一个一年级孩子都懂得上网查资料,他懂得的很多知识大人可能不懂。现在讲尊重知识,你不讲平等能行吗?比如,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件事。美国9.11事件发生时.我们学校二年级一个学生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在上电脑课时,在网上看到美国世贸大厦被飞机撞了,这孩子下课就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还骂他 一顿。说哪有这事,小孩子不要乱讲。他妈妈没上网.直到晚上看新闻才知道这件事。
当今社会,孩子与成人之间,谁是谁的老师分不得清楚了,他有知识,你要尊重他.老师有知识,他也要尊重你,不能因为你是老师、你是家长就一味强调你都是对的。过去的很多观念,现在都不适应了,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因为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结果。
二、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 1.注重孩子思维习惯的培养
不要以为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体育等能力,我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不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不可能成功。我原来没有办学校,不知道孩子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办了学校,我去看我们的幼儿园,一看吓一跳,3岁多一点的孩子差异怎么这么大?并不是智力差异,是习惯差异。原来,有的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霸主;有的是保姆带大的.什么事情都很自我;有的父母亲四十来岁才生下来的孩子,宝贝得要命,娇生惯养。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就截然不同。才离开娘肚子三年多,怎么变化就这么大?
不要以为孩子生下来不懂事,实际上从一出生,他的心灵就会感应外部世界的一切。举个例子,2岁多的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去打椅子,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你看椅子又没思想都有错!有时妈妈带小孩逛百货商店,小孩不小心摔倒了.妈妈马上说:都是这地板太滑了!这样教育小孩,他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问题,不改进自己,有这样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成功与失败就一字之差,“主”动还是“被”动。凡是怪别人的人都是被动的.别人好他就好,别人不好他就不好.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凡是主动的人都会找自己的问题,能够把握自己。这样的人才能成功。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这种思维习惯。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就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他改不了。所以.要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哪个家长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你的孩子将来就有希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妈妈和美国的妈妈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区别,讲个《分苹果》的故事:中国的一位个妈妈拿来三个苹果要分给三个孩子,这些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其中的一个又红又大的,大儿子心里很想要这个大苹果,刚想说: “我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当弟弟的抢先说出了大儿子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 “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说: “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大儿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他。从此,大儿子学会了说谎,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撒谎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你看他说谎得到了他想要的苹果。以后他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他不择手段,十几年后他被送进了监狱。
美国的妈妈是怎样分苹果的呢7美国的妈妈拿来三个苹果分给三个孩子,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它.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美国的妈妈培养小孩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这样教育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后都成了白宫的重要官员。我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得到多少,就 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中国的爸爸跟美国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放的烟火炮,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这个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儿子被警察局叫去了,当爸爸的认识警察局局长,那不打个电话摆平就算了,还罚什么款?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名叫杰克的父亲不仅没有去找局长说情,而是主动替儿子交了这14.5美元,他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任,到了16岁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另外,有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小孩从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有些当爸爸的说: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妈妈的事,这是不对的。在分清主次方面男的要优于女性,你看有很多小孩到了初中沉迷在网络中、沉迷在早恋中,不可自拔,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教育小孩要分清主次造成的。我们跟孩子们说:人生是分阶段的.该学习时就应该用心学习.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你谈恋爱去了.到了真正该谈恋爱的时候就没人爱你了,因为你没文化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主次都不分,你就很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你也就难以成功了。
为了强调要养成分清主次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两个大学生,小王和小李,他们结伴到山上游玩,突然听到老虎的吼叫声!哎呀,老虎来了.该怎么办呢?小王马上从背包里取出一双球鞋迅速穿上。小李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这时候穿球鞋?小王说:老虎要来了,我穿上球鞋跑得快一点呀!小李说:老虎跑得比谁都快,你换什么鞋都没用啊!小王说:我跑得比你快不就行了?大家听懂了吧,这个小王以为他跑得比小李快,老虎来了肯定先吃掉跑得慢的小李,他就可以逃过此难了。他这种思维方式是完全错误的,老虎最大的优点就是跑得快呀,你换什么球鞋都没有用!结果老虎真来了,小李马上爬到树上去了,因为老虎不会爬树呀!而那个小王拼命跑,最后还是一下子就被老虎抓住吃掉了。
呜呼!这个小王就是因为不懂得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性命都丢了!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因为抓不住主次而成功不了的案例比比皆是。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小孩将来也是难以成 功的。下面我先讲个故事:有一个人问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他为了搞清楚天堂跟地狱的区别就跑到天堂去看:这天堂的人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一看,天堂的人吃的不过是稀饭,可是一个个红光满面。他又跑到地狱去看:地狱里的人吃的又是什么东西呢?一看,也是稀饭,但是他们却一个个面黄肌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舀稀饭的勺子比手臂长,地狱里的人舀了稀饭后怎么都喂不到自己的嘴巴里,所以老吃不到,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天堂里的人也是用这比手臂长的勺子,人家天堂里的人是舀了稀饭后互相喂着吃!明白了吧?动脑筋的人就是天堂的人,不动脑筋的就是地狱的人嘛.
这不是很简单吧?
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十分注意他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他小时候想得到一件东西,当他第一次提出来,我一定不会答应他:他第二次再来找我买.我半想买半不想买:如果他还不放弃.想了第三个办法来说服我,我就一定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他知道,不放弃,动脑筋就能成功,培养他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记得小时候,他想买一个机器人,第一次提出来,我没同意,他又找一个道理来找我,我还不同意,当他找到三个道理来找我时,我就给他买了.这样他今后碰到什么问题都会多动脑筋去解决。
现在,我的孩子二十二岁了.2004年考上了英国伦敦大学。他每次从英国回国,别人买的机票一千镑一张,他买的只要三百镑,因为他从小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他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了解很多买机票的情况,然后去大使馆办了留学生证,虽然麻烦一点,但办齐了手续后却节约了五、六百镑.一次往返就节约一万元人民币。省了钱是小事,重要的是从小就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孩子会受益终身。
哈佛大学有句经典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
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2.开启孩子的多元智能 什么叫多元智能7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专家加德那先生的研究.人有八种智能。
人的八种智能:
第一种:语言、阅读智能;
第二种:数理逻辑智能;
第三种:音乐智能;
第四种:空间智能;
第五种:身体运动智能;
第六种:人际交往智能;
第七种:自我认识智能;
第八种:自然观察智能。
人有八种智能,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只关注前面两种与学习有关的智能.其他的六种往往被忽视。
据专家研究.一个人到了七岁的时候,他的语言智能可以全部开启,但是.每一个人开启的先后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一岁说话,有的孩子三岁说话。
在这里要特别谈谈其他六种智能的开启与学习智能的关系。
大家都很熟悉的动作喜剧巨星成龙,他就属于体育运动智能型的。据成龙自己回忆,小时候在法国读书的他不爱学习,还特别爱打架,为此换了好几所学校,最后.他爸爸带他回香港找学校.有一次路过一所戏剧学校.看见学员在练武术.他对爸爸说,他哪个学校都不去,就到这里来学武术,结果现在成了“东方巨龙”。爱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小时候学习也不怎么好.但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结果也成了科学家,他就是属于空间智能十分发达,想象力超强的孩子。
我们学校有个文艺宣传队的队长,现在是我们的高三的学生.她在上初中以前,成绩一直不好,人家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考99分、98分.她只考90分。三年级别的同学考90分,她就考70多分.到了初中只考50、60.但她有自己的天赋,她喜欢跳 舞。她的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她成绩不好就成天逼她学习:我们也给她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当文艺队长.为了鼓励她,她的成绩不及格我们也评她为“优秀学生”,因为她是文艺尖子,每场文艺演出都有她四五个节目。由于我们对她非常重视,她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始终保持好学生的感觉。到高一的时候.她的学习智能开启了.16岁那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从C班考到了B班.到了高二她又从B班考到了A班,A班是重点班,考重点大学的尖子班。并没有任何人逼她,全部都是她自动自觉的。假如在初中以下,我们不重视她在艺术方面的智能,不鼓励她,必然会抑制她的学习智能的开启。
我们学校还有一个体育尖子,是个男孩子,是跳远、跳高记录的保持者,在其他学校考高中时没考上,他来找我,我特批他进我们学校的高中。入学后第二个月.他在市里头参加运动会,拿了个跳远冠军,我们评选他为优秀学生。董事长、校长、主任都跟他合影留念,大会、小会时时以他为榜样作宣传。我们不能只看成绩,能为学校拿冠军,应该和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样受到尊重。由于他在这一方面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找到了感觉,到了高中.他懂事了,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也就是说,其他智能的开发带动了他的学习智能的开启,他最后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假如我们在初中以下阶段.不重视开启每个学生的各种智能,不抓素质教育,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方面智能的开启,也必然会影响到高考。实践证明,抓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应试能力,相反,不抓素质教育,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们学校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从宿舍二楼丢砖头到地上,很显然他的自然观察智能开启得比较早。校长看见了,就问他: ”你丢砖头到地上,不怕砸到人吗7”他说: “我注意了,这个地方不会有学生来。”因为他懂得注意安全,校长没有批评他,问他: “你为什么扔砖头到地上呢?”他说: “我想看看砖头落到地上摔烂时是一种什么情形。”这个孩子,他的自然观察智能开启得特别早,平时不爱上课,他在课堂上就是坐不住,为什么,因为他学东西特别快,老师讲的他都懂了。我们校长发现他特别聪明,就让跳了一级。跳了一级,新知识有难度了,能吸引他学习了,他就坐得住 了。
还有一个女孩子,天天抓昆虫.她的爸爸妈妈很着急,说: ”我这孩子什么都不爱就爱昆虫。”请我想办法帮她。我们并没有指责这孩子,而是引导她,周末和放假的时候,我们老师带着她到山上去抓昆虫做标本,我们中学标本室很多标本都是这个孩子小学的时候做的,她从做标本中建立了自信,找到了感觉。现在上初中了,成绩也很好。
这就证明:已经开启的智能得到鼓励和发挥,可以带动未开启的智能的发展。
当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智能类型。学校的老师一个人要照管几十个学生,所以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智能类型和智能开启的问题.只有靠我们家长。你不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谁来关心? 中国的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你当父母的不抓素质教育,却跟着人家搞应试教育,这不是关爱孩子.恰恰是摧残孩子。
我们一定要记住.分数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将来的孩子都能人读大学,关键是能不能成才。过去,留学生一个月10000元工资,现在降到了5000元,原来的研究生5000元工资,现在降到了3000元,原来的大学生是3000元工资,现在降到了1500元。所以.读什么大学不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是素质要高。
所以,在分数的问题上,当家长的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完美,什么事情都要成功,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上海2005年开始启动升学制度改革,实行高校自主招收大学生,不仅考核分数,还要看综合素质。2004年开始广州市高一年级开始实行学分制.高中不进行会考.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进一当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改革的步子还很慢,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觉醒。现在,我把尼克松对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评价念给大家听.大家就知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了:
尼克松访华后这样评价毛泽东和蒋介石。他说:“蒋介石一丝不苟照搬书本。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战略家,历史毕竟还是由那些善于利用时代的机缘进行革新的人谱写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就是科学的态度。林林总总的教育理念都提出“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我们“英豪教育”提倡的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一个大人对孩子在个性方面的差异是“尊重”的态度还是“承认”的态度,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果你尊重孩子,那么你对孩子就会充满激励充满期待。你的~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发出尊重的信息,孩子接受的就是被尊重的信息.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把美国著名的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做的实验讲给大家听:培养出许多人才的美国教育专家到我国某中学高一的一个班上考察,这个班有五十六个学生。班主任把学生名册给了美国专家。第二天美国专家提供了五个学生的名字给班主任,说:经过我信研究,这五个学生脑子特别聪明.将来一定能成材!这个老师拿过名单一看,有四个都是学习成绩差而且调皮捣蛋的,是他讨厌的学生。但由于美国专家说他们是天才,将来一定有出息啊,这个老师也就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从那天开始,他心里头也认为这些学生是天才。由于老师改变了心态,老师在对待这些孩子的语言、行动和眼神中充满了激励,小孩接收到的都是”我能行”的信息,使这几个小孩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越学越有信心.三年以后,他们全部考上了重点大学。三年后,美国专家又来到中国,问那个老师: “三年前我们研究的那五个学生高考考得怎么样?”老师说: “你们研究很准,他们确实是天才.都考上重点大学了。”
专家对这个老师说: “这五个学生根本不是研究出来的.而是在你们名单上随机挑选出来的。”
专家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证明:改变了老师的心态会对学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这就证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你认为他行,他就行,你认为他不行,他一定不行。这个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要求老师这样做是应该的,可是要求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做到这样是不现实的,而我们的家长对小孩是一对一的都做不到这样就不应该了,你当家长的都不相信小孩能行,他将来怎 么能成功?美国的语文为什么分三科?它分成写作、演讲、阅读.美国的教育就知道:有的孩子能说但写不出来,有的孩子能写可是表达能力弱一点,分三科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个孩子在学习中都能找到自信,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有一次我去讲课,一位年轻的妈妈课后来向我请教她小孩的缺点怎么改,我当时问她:你小孩有什么优点?她想半天一个都想不出来;接着我问她:你小孩有什么毛病?她一口气说了五、六个!你看看.小孩才五岁,当妈妈的满脑子都是他的缺点.从小就不相信他能行,这样小孩长大了怎么能成功?我们当家长的要切记:教育孩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自信,而小孩的自信是要靠大人从小细心呵护的。
四、要讲究教育方法。
第一.给孩子面子。
很多家长说:我明明是对的,可是孩子就是不听我的。在这里,我告诉家长一个绝招:你明明是对的,你还得给你孩子面子他才能接受你。如果有人问:你小孩多大?你随口回答:才13岁。你小孩听了肯定不高兴。人家问:你小孩多大?如果你回答:已经13岁了!你小孩听了就高兴了——“才13岁”,说明你还看不起他,不给他面子!“已经13岁了”,说明你把他当大人看了.尊重他给他面子了!“才”、“已经”,就这么一两个字不同对小孩的心灵影响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家长带孩子出去会朋友是“命令式”:儿子,跟爸爸出去见个朋友!他不敢不去,但是他心里有气,走到半路都会找个茬跟你生气!你该怎么做?尊重他给他点面子嘛----“儿子,今天爸爸妈妈一定要带你去个朋友,我知道你跟我们大人在一起肯定不好玩.但是你要支持我们一下.给我们点面子,忍一忍啊!”你这样跟他商量了.他一路去肯定高高兴兴不跟你闹意见。你看我小孩在读初一的时候跟我打羽毛球,他哪里打得过我?我两下子就可以把他的球扣死,但是我不能扣他!那么多观众在看,我要给他面子呀!所以我故意喂球给他,让他扣得我东奔西跑,今天让他赢两分,明天我赢他一分,他很有面子,越打兴致越高,水平也提高得越来越快,现在他在英国伦敦大学当羽毛球队队长,不仅他威风,我这个当爹的更有面子呀!我给大家 再讲个孩子要面子的案例:有个三年级的孩子,他爸爸是我市的一位公务员。在原来的学校,他的数学只考了10分.他爸爸通过朋友找到我,说: “陈教授,我的孩子也不笨,怎么数学才考10分?”我跟他说,八九岁的小孩数学考10分绝不是智力问题,是教育方法有问题。后来,这个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读书.读了两个月.上数学课果然什么都不懂,作业也交不了。读了两个半月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举手了,老师十分高兴,因为他从来没有举过手呀!老师马上请他回答问题.结果他站起来了什么也答不出来。按一般的做法,老师肯定要批评这小孩: “你不懂为什么又举手?”而我们的老师没有这样做,下课后,老师把他请到办公室,换个说法来问他: “你刚才站起来了为什么不回答问题?”那孩子觉得老师很亲切,就老老实实回答: “我又不懂。”老师紧接着问: ”你不懂为什么举手7”那孩子说: “我不举手没面子,人家都举手了。”这个老师一听,你要面子这好办,就对孩子说: “你下次懂就举左手,不懂就举右手,举右手我就不叫你了。”这个孩子的眼睛马上亮了,感觉到这个老师从心里头喜欢他,很给他面子,他找到感觉了,结果两个月以后成绩就上去了,后来还参加了我们学校的奥林匹克数学班,参加市里头数学竞赛还获了奖。你们看,给孩子面子多重要!还是那句话:我们要求老师这么做是应该的.可是要求每个老师对每个孩子都做到这样是不现实的,可是我们的家长做不到就不应该了,尤其是当爸爸的,你以为你是他父亲就可以整天指责他.不给他面子,这样肯定不能把小孩教好。爱孩子还要懂得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要以理服人。
第二,要注意表达方式。
我认为,小孩的毛病没有改,就是家长没有改.只要家长改了.小孩就一定会改。我们广州市有个初二的孩子在家里成天看电视,吃饭时看.做作业时看,一分钟都不能离开电视,他爸爸妈妈烦死了,什么办法都用尽了,好说歹说不听.打骂也不听,他爸爸气得把电视机都砸烂了,砸了也不听,儿子对爸爸说:爸爸.你不买个电视回来我就不读书了。做爸爸的只好又买台电视回家„„听了我的课后他就找到我:我这个儿子成天看 电视怎么办呀?我就问他:你小孩周一到周五每天会看几个小时电视?他说看五个小时!周末呢?至少看十个小时,上瘾!我就跟这位父亲说:初二的孩子有个特点.就是叛逆,你说东他偏要说西,这初二的小孩是最难教的,初二的小孩不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他身体受不了——不是他思想品德不好,是他身体发育的那种躁动,他就要跟你唱对台戏的。后来我教了这个家长一个办法,这个方法千万不要爸爸去做,要当妈妈的去做。怎么做呢?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钟,儿子一起床,当妈妈的马上主动帮儿子去打开电视机:“儿子,看电视了啊!”吃早饭的时候,“儿子,看电视了!”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又喊: “儿子,快看电视啊!”„„一天哕嗦他二三十次.到了第三天,这个儿子终于举手投降了:“哕哩吧嗦,烦死了,我不看了!”他不看不正中下怀嘛!你们看.你改变了,你的孩子就改变了吧?这个初二的小孩就是这样----凡是你心里头不喜欢他做什么事,你就天天逼着他去做这个事.他就一定不做这个事。家长要学会掌握孩子的心理呀!我讲个故事,有位老太太想过宁静的生活,所以她买了幢别墅来养老。可是有几个小学生天天都到她别墅的草地上玩耍,弄得她不得安宁。老太太想:用限制的手法不准小孩子来玩只会适得其反。她动了个脑筋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二天,小孩子来候她出去了,她跟孩子们说: “你们来我这玩我很高兴.我现在一点也不会感到寂寞了.以后你们来我每人每天给一块钱。”小孩一听,来玩还有人给钱,高兴极了。过了两三天.老太太出去跟那些小孩子说: “哎呀,小朋友,对不起.我的养老金还没发下来,手头上有点紧,今后我只能每人五毛钱。”小孩听了有点不高兴,但一想:五毛就五毛吧.少得一点也无所谓。又过了两天三,老太太又出去了,她说: “哎呀,小朋友,真对不起,我现在身体不好,看病要花钱,养老金不够用了.以后你们来玩我只能给你们一毛钱了。”小孩一听,马上说: “原来答应每天给一块钱,现在才给一毛钱,给一毛钱我才不跟你玩呢!”全都走了。
这位老人成功地将孩子们的内在动机变成外在动机,即把玩的兴趣转变为对奖励的兴趣。当奖励降低到不值得为之奋斗的时候,活动便停止了。我讲这个故事给大家听,意思是你对孩子的态度生硬,他不会接受,你就要换一个角度.用一个比较灵活的办法去解决。
我们制止学校女生染头发的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如果学校、老师生硬规定不准她们染头发,她们一万个不接受,她们说: ”王小丫都染头发.吴小莉都染头发,现在解放军阿姨都染发了.我怎么不能染?教育部哪有规定女孩子染了头发就是坏学生?”
她不接受,你用强制高压的办法.她心里是不会服你的。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换说法。
我在会上跟学生说:我支持你们染头发,有超前意识。十年前在座的女同胞都不染,恐怕十年前你也说人家染头发不对,现在你不染了吗?我们那个年代谁穿牛仔裤不仅要把牛仔裤剪掉,还要开你的批斗会的.现在省长、部长不都穿牛仔裤了吗?过去剪个头发才五毛钱,是低着脑袋洗头,后来,发廊里发明仰着头洗,收20块钱.我当时也不接受,现在不也接受了吗?所以.学生有超前意识是对的,你不能去压制他们。
我这么一说,学生很高兴: ”这个董事长还差不多,思想很超前,跟我们很靠近。”使劲鼓掌。学生鼓完掌我就想,这的确是很超前.但是,如果今天这一批女同学是黄头发.明天那一批是红头发,我这学校五彩缤纷的.还办得下去吗7怎么办呢?等学生鼓完掌我说:“我们英豪学校有个规定,必须是优秀学生才能染.一个年级五个.你考到前五名就可以染。”其实,凡是考前五名的,不会想去染头发.凡是想染头发的人,他都考不到前五名。你不是说你先进吗?超前吗?超前就应该考前五名,对不对?这样一说他们就没意见了,老老实实染回黑色。
又比如,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学写生字,老师说: “每个写十遍。”孩子们很不情愿随便写十遍就交差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呢?假如我们说: “我们比比看,看这字谁写得好。”保证写十五遍也没意见,因为你把主动权交给他了。
我再讲个故事。在法国的巴黎,一个瞎子在讨钱,他把帽子摆在面前,帽子前面放 了一张纸,上面写了一句话:我从小就双目失明。结果一上午过去,没几个人丢钱给他。一个美国游客经过,跟他的朋友说: “我可以让他的帽子里丢满钱。”这个朋友问: “你有什么办法?”美国游客把那张纸拿过来,在反面写了几句话:“春天来了,游客到这里看到的风景一定很美丽,可是我看不见,因为我从小就双目失明。”他把这张纸摆出去,很多人就丢钱了。为什么7你们这些游客都看得到,他看不到,是不是该同情他呀?换了个说法后变得有亲和力,很容易就激起别人同情。
你看,就换一个比较温和的办法,你改变了,游客就改变了。
小学搞文明班评比,一个年级共十个班.评选出六个。没评上的班级的孩子,本来不调皮的.就因为没有评上,他就有可能故意弄点事出来给你看看。如果你换一个做法,由各班自己申报文明班,全班同学每个人都签名,他认为他们班是文明班,你就让他当文明班,他自己就会自律了。他自己签了字,你把主动权交给了他,即使某个同学有一些毛病,其他同学也会帮助他。十个班都申报,你就让十个班都当文明班又有什么关系!你的目的不就是要大家都文明守纪嘛。
关于小学生补课,“补课”两个字大家都明白,都知道后进生才需要补课。所以.给小学生补课就给他心理造成一种压力,等于给他贴上“差生”的标签。补课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是让他学懂。既然是为了弄懂,我们就可以采取别的办法,比如把“补课”变成“预习”。学得慢一点的同学.帮助他们预习明天、后天的课程,他在明天、后天上课的时候,就会比没预习过的同学学得快,这样,既不会让他感觉到压力,还增强了自信。在预习中帮他回顾过去的课程,而不是补课,孩子的感觉就截然不同。
还有一些中学生比较难对付,我们也要找出最好的办法说服他。
有一个故事:在欧洲有个农庄主,有一片果园非常漂亮,--N周末就有很多游客到那里去玩,搞得果园乱七八糟,他很生气,为此,他写了块牌子:“私家果园,严禁人内。”在东、南、西、北都放了一块,结果到了下一个周末.游客连看都没看这个牌子,又进去了,照样玩。这个农庄主并没有因此记恨这些游客,他是找自己的原因,他想,只有 改变了自己,才能改变别人。他把牌子收回来,重新写了几个字,他是这样写的:“如果你在我家的果园被毒蛇咬伤,医院离这里十五公里,十分钟车程。”他把这个牌子放在通道上,到了下个周末,再没有一个人敢进去了。他就换了一个说法,就阻止了游客进入他的果园。
我们的老师、家长也应该有这种观念,你搞不定小孩.你就要从自身找原因,你改变了,小孩就改变了。所以说.教育方法和表达的方式非常重要。
在我们学校也碰到过这种很难对付的事,学生迷恋通俗歌曲,迷恋歌星,天天唱悲哀的歌,唱那些爱得死去活来的歌,我们有很长一段时间也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办法去说服学生。
张国荣跳楼以后,我就在思考,我想,怎么这么多唱通俗歌曲的人跳楼的跳楼,死的死呢?陈宝莲跳楼了.张国荣也跳楼了.邓丽君死了,梅艳芳死了,陈百强死了,罗文也死了,都是在四十来岁。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因为通俗歌普遍情调悲哀的比较多,歌手们要赢得观众的掌声.就要用心去唱。这样这些明星天天唱,就天天悲哀,天天忧伤,天天迷惘,把心肌给唱伤了,把心胸给唱狭隘了,得了严重的抑郁症,碰到一点事就想不通,嘣.就跳楼了。他们都是亿万富翁啊,说跳就跳了。邓丽君可是十几个亿的身价的明星,就是一个哮喘病竟然治不好,有什么道理?我们学校有个团支部书记也有哮喘病,每次一发作吃两片药就好了.而邓丽君什么药对她都不起作用。梅艳芳不是子宫瘤吗.动个手术不就好了,她为什么治不好?因为她把心肌唱伤了,什么药物、动手术对他们都没用了。而我们许多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像郭兰英等,唱”一条大河多宽广”.全部是积极向上的歌曲,一唱唱到80岁,现在还在唱。
这些道理学生都很认同,他们感觉是不能再唱这种歌了,纷纷要求学校多买些快乐的歌来播放。弛们都知道太悲哀了死得早,划不来。这样就对了.学生一定要高兴快乐,才有智慧.成天愁眉苦脸,聪明才智从哪里来,自信从哪里来啊?
我还讲了一个雕刻家的故事给学生听:一个男孩子长得很酷,帅呆了,大学毕业后专搞 雕刻,结果雕了三年以后,越长越丑,他拿了张原来的照片去看心理医生: “医生您看.我原来长这么漂亮,怎么现在变得这么丑了?”心理医生问他:“你做什么工作的7”他说: “我学雕刻专业的,我天天雕刻。”医生问:“你雕什么?”他说:“我专门雕魔鬼。”他天天雕地狱里的魔鬼!“哎呀,怪不得了!”医生说,“你天天雕鬼就天天想着那些鬼.天天想着鬼,所以人就长得跟鬼一样嘛。今后就不要雕鬼了,你雕菩萨吧,保证你能长好!”他听医生的话,雕了三年菩萨,样子果真又长好了。
这是有道理的:相由心生。人心里老想着什么东西,就变成什么样子。夫妻俩口子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就有夫妻相也是这个道理。我认为十五岁以前的长相是爹妈给的,十五岁以后是靠自己修炼得来的。所以.你想长得漂亮,就要快乐。
这样的道理学生听得进去,后来,我们学校搞歌咏比赛“青春风采大赛”,所有参赛的歌手没有一个选唱悲哀的歌曲,大部分都唱民歌,不唱民歌也选快乐的通俗歌曲。
关于注意表达方式这一点很简单,我想家长不妨把自己看作电视台,把你的小孩当作观众,你的教育就一定能成功,为什么?观众不爱看电视,电视台从来不会责怪观众,硬逼着观众只能看这个台的节目.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努力改进自己的节目内容,想办法吸引大家看它的节目。如果我们的家长能有这种认识,你的教育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
如果你用传统的教育理念要现在的孩子努力学习,他理都不理你.特别是富裕家庭的子女,由于他们家庭的经济条件特别好,没有生存压力,学习就是没有干劲。怎么办?只有利用高科技手段,用现代的经营理念来教育他们才有效果。
我们是怎么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的呢?
我告诉学生,现在是高科技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年代,资本市场与高科技相结合,加上你的智慧,就是个捆绑式火箭,只要你有智慧.就有风险投资商来为你投资,很快就有可能让你成为亿万富翁。美国一个9岁孩子就成了亿万富翁.就是因为他有智慧。在计划经济年代,爸爸当市长当书记.儿子有个好前程;改革开放前二十年,爸爸有一 千万~个亿,儿子有个好前程。现在不同了.现在社会相对平等了.谁有智慧谁就有个好前程。中国的首富之一陈天桥,还有搜狐网站老总张朝阳等等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的父母都不当官,都没有钱.他们能成功靠的就是自己的智慧。那么,怎么样才能拥有智慧啊?好好学习呗!我们快50岁的人一天不学就落伍了,你们这几岁、十几岁小孩不学习哪来智慧7你不好好学习很快就有可能被人超越、被人淘汰。
1999年,我们的初三学生面临考高中,我要求这一届的入线率达到70%(当年我市人线率35%)但是,模拟考的时候只有60%。中学校长很着急,找到我,说: “陈总,不行,做不到啊,只能达到60%。“ “那怎么行,至少要翻市里的一倍。”我说。
为此,我专门给初三的学生开了一个会,在大会上,我只讲了三分钟话,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我说:“从今天开始,我宣布:学校餐厅停止给初三的学生吃青菜,全部学生只准吃肉。”孩子一听,嘿,让我们吃肉干什么?女孩子想,那不都长胖了?都提意见。第二句,我说: “你们看.凡是吃肉的动物都是凶猛的,如老虎、豹子;凡是吃草的动物都是老老实实的,如牛、马、羊。”这个他听懂了:原来董事长让我们吃肉不许吃青菜是不希望我们当牛马羊.希望我们当老虎。这些孩子.你如果让他当牛马羊他一万个不高兴.因为当牛马羊要受别人欺负呀!可是你让他们当老虎.他一身都是劲,因为当老虎意味着当领导,将来可以去领导人家。听懂了以后,我就说第三句话: “你高中都考不上.你当什么老虎啊,英豪的初中毕业生不可能领导哈佛大学的毕业生,除非你是天下奇才。你至少要考上高中.才有机会读大学,才有可能当老虎!”讲完话我就走了。
这些学生一听,觉得有道理.一下子就感悟、思悟、顿悟。开完会,同学们立即找到校长要求晚上加班学习到十二点(我们是十点钟熄灯).校长只同意推延到十一点。结果一个半月以后.中考85%达到普高线。所以说,学不好,不是智力问题,是我们没有懂他们,没有真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没有开启他们的心灵.是我们没有让孩子开窍。
第四,教育学生要学会看别人的优点。现在独生子女多,都很自我,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但是,小孩从小不会看别人的优点,他长大了也就不会整合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奋斗,他就很难成功。所以从小教育小孩学会看别人的优点十分重要。
怎样教育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呢?
看别人的优点谁都会说,老师、家长天天说、月月说、年年说,我们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让孩子一辈子都记住这个道理。
这个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就是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赛跑的故事过去的说法是兔子骄傲自满,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现在有了新的版本。
第一次比赛.兔子打瞌睡了,乌龟跑赢了。兔子就想,我跑得这么快,怎么跑不过乌龟呢?提出 进行第二次比赛,这一次,兔子不打瞌睡了.结果兔子跑赢了。这回乌龟想.我第一次比赢了,第二次怎么又输了呢?那不行.就提出进行第三次比赛,这一次,兔子没有打瞌睡,乌龟又跑赢了。乌龟怎么能跑赢呢?原来乌龟把终点站设在一条河的对面!兔子很快跑到河边,但不会游泳,过不去。乌龟慢慢爬.慢慢爬.快爬到河边,回头看了兔子一眼,跳下去,游了过去.又跑了第一。
从这里,我们教育学生,乌龟有乌龟的优点,兔子有兔子的优点.你不要以为只有你聪明,别人都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点。
我们还从中挖掘出另外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兔子跟乌龟商量,我俩合作吧,将来在陆地上我背着你跑,在河里面你背着我游,我们共同快点到达目的地。由此,我们教育学生要学会合作,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就是要学会整合资源,从小就要有这个意识。
一个故事,两个道理,终生难忘。
关于整合资源,也有一个小故事,过去的铅笔是没有橡皮擦的,美国的一个人把橡皮和铅笔整合在一起.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发现就获得六百多万美元的专利费。
铅笔不是他发明的,橡皮擦也不是他发明的.他只是做了一个整合,就获得了一项 专利,得到了六百多万美元的专利费,所以整合资源多么重要。
我自己也有一个通过整合资源成功的案例:
我在中国发行了一本书,名叫《中国公民手册》。到目前为止.这本书的发行量在全国排第二,排第一的是《毛泽东选集》。这本书卖了三千八百万册.现在准备再版。现在在中国的新书发行五万册就算是畅销书了,如果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这本书根本不可能发行三千八百万册。我是怎么做的呢?我就是整合了很多人的资源才成功的。我有了这个创意后,请光明日报社的社长当主编,我当副主编:另外.我给光明日报社出了很多点子,请他们打报告给党中央,请当时的政治局委员薄一波、宋任穷当这本书的顾问;请当时的司法部长、公安部长、教育部长等八个部长当指导;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给这本书题写书名;请中宣部副部长徐光春写序„„这本书是当时最多最高级别领导参与的一本书,再加上因为这本书是宣传法制知识的.国家领导说:这本书出得好!于是每个省的宣传部都为这本书的发行发了文件,当时光是广东省就发行了三百多万册.首发式是当时我市市委书记高祀仁亲自主持。这就叫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成功。所以从小教育小孩注意看别人的优点,长大后他就能懂得整合资源。显然.这样比从零开始、孤军作战容易成功得多!我最怕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最后读书死.学生一定要灵活。可是灵活两个字,谁都会说.我们也是通过一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极其重要。
有一次,甲队跟乙队进行篮球循环赛的最后一场.算小分.甲队必须赢乙队五分才能出线。这个时候的比分是甲队105分,乙队100分.还剩5秒钟,如果在这5秒钟,乙队没有投进球,甲队就出线了。
就在这个时候,乙队投了一个3分球,变成105比103,还剩3秒钟。这时,甲队的教练请求暂停,NBA赛是可以暂停的。全场都起哄了,只剩3秒钟,还搞什么暂停?你不可能一发球就投进一个3分球吧,这只是万分之一的希望。结果,暂停完了以后,甲队的队员发了一个球给自己的队友.站在自己的篮板底下帮对方投了一个2分球,变成了 105比105,这个球是99%能投得进去,因为没有人拦他.就在篮板底下,帮对方投了一球,按照赛事规则,打平了,加时5分钟。加时5分钟,就有50%赢的希望,不加时,甲队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结果,在加时赛的5分钟里,甲队赢6分胜出.出线了。
这个故事让学生开窍了.懂得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的确要学会灵活处理问题。
第六.弥补中小学衔接的缺陷。
据我市的教育专家研究.每年小学六年级升初一的学生有70%成绩大幅下滑.年年如此,这是为什么?就是制度上出了问题。中国的小学和中学是分开的,小学管小学.中学管中学,国外是一年级一直到九年级。我们国家的小学生学三门主科,上学时间是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一到中学就要学七门主科,上学时间也是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这科学吗?
我们学校在1999年以前也是一样常常出问题,学生一到初一成绩就下滑,家长意见很大,我们感到很伤脑筋。后来我把初一和六年级的老师.中学、小学的校长都叫来开会,我对六年级的老师说: ”你们能不能跟着学生上中学,到初一再带一年?”老师说: “不行.不行,中学的教法和我们小学不同,中学是自主学习、自觉学习,我们小学是灌输式的,我怎么能去当中学老师?“我又问初一的老师: “你能不能下到六年级去带一年,再跟到初中?”他们也说: “不行,不行,我们中学老师不教小学,那搞不定。”后来我一想.六年级老师要升到初一都适应不了,你说这学生就凭两个月的暑假过渡就升初中了,哪能不出问题呢?
实际上,初一的学生既要用小学的管理方式,也要用中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才能平稳过渡。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学过的知识,小学老师习惯对学生进行重复讲课,而中学由于课程压力.老师大多数讲一遍就过了。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就需要一个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因此,我们要求小学老师从五年级开始减少重复讲课的次数,同时要求初一的老师增加重复的次数,这样,就解决了学生逐步适应的问题。
从那时起,我把我们中学老师专门调到小学培训两年,然后从五年级带到初二,这 样,学生的成绩就避免了下滑的现象。
导致学生成绩大幅度下滑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小学的学习速度太慢,也就是学习习惯问题。小学是三门功课,一到中学就七门功课,一下子是应付不过来的。小学中高年级考试内容用120分钟完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小学生在考试时不会紧张,慢慢来,老师也要求慢慢做,不要着急,这样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慢的习惯.一到初中,同样是120分钟,可是考试内容难度大多了,加上题目又多,很多学生都不适应,慢慢做,到考试铃声响了才只做了一半。所以,我们学校小学五年级开始,120分钟的标准考试时间,我们要求学生100分钟全部交卷:一个半小时的作文,要求一个小时完成——提速!有的家长不懂教育,孩子在一、二年级考试时第一个交卷,考95分,就批评孩子: ”你怎么搞的,只考95分,还有半个小时才到点,你那么早交卷干什么?本来可以打100分的.为什么不检查?“ 我觉得这样指责孩子是不妥的,因为,交头卷打95分的.比最后一个交卷打100分的更有价值。有两方面的价值.第一.他从小就有第一的意识。第二.他速度快,到了中学他就能持续性进步、有后劲。有的时候,孩子马虎是常有的事,我们在座的大人在小时候读书也常有检查不出来的时候,你自己都有检查不出来的,你就要求儿子什么都要检查出来,这没有道理嘛。
有的孩子就是不愿意注意这些细节,他是属于抓大放小——领导型的人才,干吗一定要100分呢?
另外,在小学阶段.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多玩。
为什么7你不让他出去玩,本来一个小时就可完成的作业,他就花三个小时,因为你反正不让他出去玩.他就慢慢磨呗!你如果让他出去玩,他就会办法快点写完作业,这样,慢慢就养成了快的惯。
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写作业就表扬他,我就批评这样的老师。本来孩子是有专门时间写作业的,课外活动就应该出去玩的,他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作业,课 外活动时还在写,不就动作慢了吗?你还表扬他,他不就越搞越慢吗?所以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一个都不许留在教室,统统出去玩.孩子最开心的就是玩嘛!只要写完作业就出去玩,你要给他希望,你不给他希望,他肯定给你慢慢磨,养成一个慢的习惯,一到中学就千万乱了阵脚,这门作业没完成,那门功课又压来了;考试规定时问到了仍交不了卷,会做又有什么用?这样慢慢慢慢地学生就会越来越没自信,成绩自然就下降了.所以一定要在小学时候提速!总之,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效率,天天读书未必是好事。
我们认为,家长应该帮助初一孩子完成从小学初中的学习过渡,我们提出6条建议供家长参考:
1、适应变化了的学习环境。初中不同于小学.突出表现为”三多”:课多、书多、老师多。不少孩子感到不习惯,对功课应接不暇。家长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不要只重视班主任的课而忽视科任教师的课。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科学的作息守时、专注的读书听课、积极的勤学好问、独立钻研问题、自我验收的习惯等。
3、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学的学习任务很重.学校把学习方法指导已列入教学内容,家长要积极配合。一般强调五个环节:①预习②听课③笔记④复习⑤作业。
4、明确智力上要”三过渡”.初中一年级与小学高年级在智力培养上既有衔接又有发展,要完成三个过渡:
一、在感知方式上,由以听觉型为主转变为以视觉型为主.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
二、在记忆方式上,由以机械记忆为主转向以意义记忆为主。
三、在思维方式上,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要鼓励孩子学会独立地对学习材料进行综合、判断、推理,发展思维能力。
5、家长应着重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当天学的,及时复习;单元学的,整体复习:阶段学的,系统复习。
6、排除孩子的学习困扰。有些孩子成绩下滑是有多种原因的,心理因素是其重要的一 方面。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和孩子仔细谈谈心,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及时疏泄不良情绪。
第七,补上意志磨练这一课程。
我们国家没有设置专门对学生进行意志磨练的课程,国外的中学都有。国外的学生在中学时代都必须完成意志磨练的课程,比如,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条件似乎苛刻,但是却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家长对这项活动全力支持,更没有一位“拖后腿”、“走后门”、“搞小动作”的。
我们那个年代是毛主席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上山下乡,锻炼了我们的意志.现在回头看的确受益匪浅,我们之所以能成功也是自己的意志以前受到过磨练。为了补上这一课,我们学校从2003年开始,专门设置了这个课程。初三以上学生两天时间行走100公里。
2004年的4月29号到30号,我们为市里“申亚”进行了100公里拉练.我们的孩子经历过这样强度的拉练,他和同龄人相比,在意志方面就会比别人强。两天走100公里,晚上没有觉睡.在农民家的屋檐底下坐一晚上,吃的菜没有肉.就一个青菜,快到目的地那几十公里,有些孩子边走边哭。许多孩子的父母开着车在一旁陪伴,让他们上车.没有一个肯上,都咬着牙,一拐一拐走到终点.到了终点,与父母、同学抱头痛哭。
走完这次拉练,可以说改变了孩子的人生观,许多孩子说: “读了十几年书,真不如这两天。”他们从此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要爱父母,爱老师。
另外,我们要加强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
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太快,加上数字化、信息化.导致现在的青少年,b智成熟缓慢。也可以说是经济基础决定了现在的孩子心智成熟较慢.在小学阶段还不明显.--N初
二、初三就容易出问题。美国专家做过这个方面的研究:20年前美国的青少年心智成熟在15岁,而现在美国的青少年要到25岁至30岁心智才能成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倒 退呢?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工业化进程太快.
小孩的动手机会和动手能力都大大减少了。
为什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人的孩子生活压力大,家务劳动和其他事务多,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所以,越是富裕的地区,孩子的心智成熟得越慢。
在上个世纪末,有关方面对各国小学生每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做过统计:美国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中国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2002年,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调查也发现,独生子女平均每日家务劳动时间为11.32分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孩子家务劳动时间要少得多,甚至只是美国的零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按说劳动应多于发达国家.却为何出现这么一种状况呢?最根本的就是观念问题。许多家长这样要求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是一句非常典型的话,其含义是分数决定命运,一切为了考试,什么道德呀、体育呀都算不了什么,劳动更是不必提及的事。那么.我们来看看孩子是否需要劳动,劳动对于儿童成长有何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威特伦花了40年的时间,追踪观察了256名波士顿少年,结论是:从小爱劳动、能干事的孩子成年后,与各种人保持良好关系的比不爱劳动的孩子多2倍,收入多5倍,失业少16倍,健康状况也好得多,生活过得充实美满,因为劳动能使孩子获得各种能力,感到自己对社会有用。
在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 “要花钱自己挣!”不管其家里多富有,男孩子12岁以后就会给自己的父母家里剪草、送报赚些零用钱,女孩子做小保姆去赚钱。有个女孩每周六要去餐馆打工。母亲告诉她,你完全可以在家里帮妈妈干活,照样可以领取工资。但这女孩觉得在家赚自己母亲的钱不是本事,她一定要去外面赚钱来表示自己有自立的能力。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白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这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当佣人。
在德国.家长从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所以如果您想让孩子比别人早成功,你就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劳动意识的培养。
第八.重视孩子教育环境的选择。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有的专家说是谎言,有的说是对的。我搞教育十几年.我是这么看的.在计划经济年代“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肯定是谎言,为什么?学生不能流动.换不了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换环境.它就不是谎言。
解放初期,为什么将军、元帅、总理、部长、省长的孩子都在北京101中学读书,他们为什么不能到老百姓中间去读书?因为他们父母地位太高,因为他们的父母水平太高,一般的老师和学校教不了他的,所以要集中在这一类的学校读书。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康家庭子女也是如此。
因为,学生在一起的时候,要有一个平等的环境。
1993年,我们刚办学校的时候,很多在其他学校学不好的孩子送到我们这里都学好了。比如前年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的王文同学,她爸爸是我市一个旅游局的干部,因此在她上三年级时就已经周游了全世界,她见识广,知识渊博,在课堂上她根本听不进去,总是说小话影响课堂秩序,她是“吃不饱”,老师都讨厌她。三年级下学期转学到我们学校以后,我们充分发挥她的特长,让她给一年级的同学讲故事.讲她的旅游见闻,结果,她找到了感觉,成绩突飞猛进,最后我们让她跳了一级,六年级毕业那年还派她到美国学习一年。高考她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
所以,你把孩子送到一个适不适合他发展的学校非常关键。有一个学生,家里不是很有钱,是初中进来我们学校的,在阳江市读书调皮捣蛋,结果在我这里经过两年半的学习,进步了,考高中刚好上线。我们教导主任跟他妈妈说: “你这孩子想进步了,但是,他在我们这里有压力。”原来表现差,一下子变好也会有压力。就像你会喝酒,这里的朋友都知道.每次喝酒,你说你不喝,人家还是要把你灌醉。好了,你换到一个新的地方,新的同事都不知道你会喝酒,你说你不会喝.他们也就不劝你,你就戒掉了。学校要他转学,他妈妈很不理解,找我说:“你们的教导主任要我孩子退学.孩子回阳江不就麻烦了吗?他到这里已经好多了。”我说:“你这孩子来的时候很调皮,他现在16岁半了.已经懂事了,他想变好了,但在我们这里有压力,他回去一定能变好。”我还说: “你一年给我4万(高中4万)我怎么不高兴呢?有钱赚怎么不好呢?可是我们是搞教育的,不能因为赚钱而害了你的孩子,你要相信我。”这样,她才将孩子转回阳江去读.转到阳江三个月就当上了班长,最后考上武汉大学。
所以,有时给孩子换个环境,对孩子很有好处。假设你的孩子现在跟自己的班主任搞不好关系,要么你把关系处好,要么你就换个环境,否则一年下来,孩子的成绩就跟不上了。有的孩子要换个环境,才能够改变自己,所以,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尤为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在苏格兰一个非常偏远的牧场,有一个农夫,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时,听到有孩子的哭声和求救声.他赶快跑过去.发现一个孩子掉进了粪池里,农夫把这个孩子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第二天,一辆高贵的马车停在了农夫家门口,车上走下来一个绅士,他说,他是被救的那个孩子的父亲,专程来报答农夫的救命之恩。农夫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不想因为这件事情接受你的报酬。
正在这个时候,从农夫简陋的茅屋里走出一个男孩,绅士问,他是不是你的孩子?农夫骄傲地说,是的。绅士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把你的孩子带走,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你骄傲的人。农夫答应了。后来这个孩子真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了,并成为爵士,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并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谁救活他?青霉素!绅士的儿子是谁呢?就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丘吉尔。
所以说无论国家、民族、还是家庭,教育孩子都是头等大事.教育也是一项最有效的投资。试想一下,如果弗莱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很有可能仍旧是一个农夫,尽管也许是一个优秀的农夫,但世界上却缺少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所以,大道理不用多讲,你们的心中一定非常清楚,教育环境对于你的家庭,对于你的孩子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第九.家长要了解小孩的心理
我在这里把一位13岁的初一的女学生写给她妈妈的十四条建议念给大家听一下。
十四条建议:
第l条: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第2条:为了成长,请容许我犯一些错误,让我在成长中学会如何生活;
第3条: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生活;
第4条:请自觉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第5条: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您家长的架子;
第6条: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第7条:宠了我就别说把我给宠坏了:
第8条: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第9条: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第10条:请不要第101次的告诉我,某件事该怎么做:
第11条: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会学习您身E表现l出来的东西,包括您的坏习惯: 第12条: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第13条:即使您能替我做所有的事,请您把它留给我自己做;
第14条(我希望大家记一下),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籽。
最后一句的含义,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长处.无所谓好和坏,只有认识和发现你孩子的长处,挖掘他身上的潜力,因势利导,你的孩子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下面是一个高中男孩与父亲的对话。
他说: ”爸爸,你们那一代,每家都是兄弟姐妹好几个,学习压力又不大,而且从小到大一切都让党给安排好了,又不用自己操心,毕业后给工作.单位给房子,生老病死样样有人管,大锅饭的日子又好混,周围的人都一样,又没有大款的刺激.踏踏实实过一辈子,有什么压力?你看看我们这一代,每家都是一个孩子,注意力都在我们身上,特别是分数.你们大人比我们还关注我们得多少分,每次考试你们家长见面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还记得吗?就两个字——攀比,这哪是我们考试而是给你们争面子,现在社会变化又这么快,竞争还这么激烈,找工作硕士生都不吃香了.以后要买房子买汽车要多少钱啊!这几年又是经济过热又是通货紧缩,今天这个物种灭绝.明天又是空气警报,前年非典,去年又是禽流感、海啸。这么多的事你们小时候哪里有经过,真的不知道我们比你们好在哪里!”
好多家长教育孩子都会不知不觉地和自己小时候去做比较,可是我们却忘记了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看到孩子因今天的飞速发展变化而对不可预测的未来所感到的巨大压力。看看那些高三的学生.他们的书桌上都是几尺高的书堆,好几摞,一个书桌还放不下.每个学生都是两张桌子,谁看了都害怕,你说现在的孩子难不难?
有些孩子做得不好也很想改,但他由于年纪小不懂怎么改,我们大人不要只是责怪孩子,更重要的是主动帮助孩子改正。
有个四岁的小孩.吃饭很慢,爷爷奶奶说他,爸爸妈妈也说他,老师也批评他.可他就是快不了。这小孩爱画画,有一次他画了一幅画.上面有个人头,可是这人头上却有三张嘴巴。妈妈看见了说:儿子,每个人只有一张嘴巴,你怎么画三个嘴巴?你猜这孩子怎么回答:我吃饭慢,您和爸爸批评我,爷爷奶奶批评我,老师也批评我.我恨不得有三张嘴巴,一个嘴巴吃饭,一个嘴巴吃菜.一个嘴巴喝汤„„这妈妈一听.眼泪顿时就涌出来了:原来才四岁的儿子对大人的责骂有这么大的压力:原来儿子也很想改好,可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呀!妈妈了解了儿子的心理后,开始用心观察儿子到底为什么吃饭会这么慢。她发现.儿子吃饭是用前面大门牙嚼饭.不懂得用两边大牙嚼.她马上帮助儿子纠正过来。她还为儿子专门配置了适合其口型大小的碗筷、小汤勺,比如两边都有把子的碗,方便儿子吃喝时都能两手端稳对准嘴巴。就这样,在妈妈的主动帮助下,这小孩很快就改掉了吃饭慢的习惯。所以,我们真的要重新认识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孩子。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我们的教育误区。
第十,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究竟是谁的责任?看看以下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几种方式.你自然就有了答案。
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几种方式:
第一种,指责埋怨型的沟通。这种当爸爸的比较多。
第二种,迁就讨好型的沟通。这种当爷爷奶奶的比较多。
第三种,打岔哕嗦型的沟通。这种当妈妈的比较多。
第四种,超强规范型的沟通。这种当领导的比较多。
我们提倡的是平等和谐型的沟通。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跟孩子沟通呢?我这里给大家讲讲沟通“六要” “六不要”
“六个秘诀”.提供给大家作参考:
亲子沟通“六要”
◆要经常为孩子找出优点,并能具体说出孩子的优点。
◆要时常对孩子表示信赖,并告诉他:“你一定行!”
◆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并能真诚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
◆要让孩子有发泄情绪与谈论感受的机会。
◆要常观察孩子的需要与期待,使他常处于愉快和满足的状态中。
◆要与孩子—起谈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子沟通“六不要”
◆不要在情绪高涨时,急于与孩子沟通或讨论问题。
◆不要把工作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不要太过急躁,因为容易使问题更加严重。
◆不要先判断是非对错或与孩子互相怪罪,因为这也于事无补。
◆不要用批评、指责的语气(以言语或是肢体暴力管教)。
◆不要说出‘咻真笨”、“你不好”、“你很傻”等话语。与孩子沟通六秘诀
一、给他机会。
二、能进能退。
三、潜移默化。
四、缩短距离。
五、疏导情绪。
六、知足常乐
经过专家的研究,沟通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看看你的孩子是在哪种情况下成长的:
一,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二,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三,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四,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五,赞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爱人爱己;
六,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把握目标:
七,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对别人多一份
关爱。
第十一.如何解决孩子玩电脑入迷问题
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迷恋电脑十分头痛。实际上这些爱玩电脑的孩子脑子特别聪明,手脚特别灵活,只要控制好,使孩子不过度沉迷其中.学习很快就会赶上来。我们学校就不反对学生玩电子游戏,我们把这些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帮老师编课件,或当老师的助教,这类学生在我们学校就能找到感觉。另外,我们还让这些学生给低年级的学生上电脑课,在当老师的过程中常常要解答学生的提问,不光是电脑问题.其它各门功课的问题也会被问到.那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如果答不出来很没面子,所以他也就知道要努力学习了。
但是玩电脑游戏的确很容易入迷,不要说小孩子,我这个四十多岁的人一玩也都迷上了。怎样控制孩子迷恋电脑?家长要记住,当孩子提出要买电脑时你首先一定要与他签定协议,约法三章,把各种玩电脑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要列出来.问他能不能做到不出协议上的所有问题,要孩子签字.虽然是小小的协议,还是很起作用的,否则,电脑买回来,他控制不住,你一点办法也没有。第二你从小要培养小孩学会控制自己,告诉小孩:聪明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有聪明才智又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人将来一定能成功。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案例:
有位美国专家用二十年时间做了一个实验。二十一年前,他找了10个四岁的小孩,把他们集中在一个房间里,发给每个小孩两颗糖.然后跟他们兑: “叔叔出去一会儿再回来,如果我没有回来之前.哪个小朋友吃掉这两颗糖,我回来就不再给他糖了;如果你没有吃掉这两颗糖,那么我回来时就再奖励两颗糖给你。”说完他就出去了。半小
时候,他回来了.看到有的小孩已经把糖吃掉。有的很想吃,口水都流出来了,可是还是忍住没吃;有的小孩安静地坐在那里,耐心地等待他的回来,得到了奖励的另外两颗糖。二十年后,他考察了这些孩子后发现:当年坐在那里耐心等待的小孩事业都成功了,而把糖吃掉的小孩几乎都没成功,因为他们的控制力很差。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告诉他,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你才能成功。
这是对没有入迷的孩子的解决方法,已经入迷的又怎么解决呢?
首先是家长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关于解决孩子网瘾问题.中央电视台专门播过陶宏开教授“戒除青少年网瘾”的专题讲座,我认为,找专家是一个方法,但是上网成瘾的孩子各有各的特点.只有家长自己才能真正找到其症结所在,只要家长用心去做,就一定能戒除孩子的网瘾。在这里我也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有个农村妇女,小学文化,在村里开个小商店,赚了点钱。她儿子读初二,上网、打游戏成瘾.一打就是十几个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不读书。妈妈把家里网线剪断了,他跑到外面网吧去,爸爸怎么打怎么骂都没有用,请教了多少专家都没有解决问题。这位妈妈,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从零开始学习电脑。她连怎么开电脑都不懂.网线怎么插更不知道,想打字拼音也不会„„她在学电脑过程中碰到种种难题,可是她发挥出超强的毅力,咬紧牙关硬是把一个个困难都克服了,她还把她学习电脑的艰辛一点一滴记在日记本上——可怜天下父母心!就这样默默地苦学了半年,这位母亲学会玩QQ了,她取了个网名用QQ跟儿子在网上聊天.当然,儿子并不知道这个网友就是自己的妈妈。他们经过多次交流沟通,在网上几乎无话不谈,聊得很投机,两个月后,儿子要求跟这个网友见个面.因为他觉得这个网友太神了,每次聊天,他还没有说什么,可这个网友总是能猜到他的心,他很好奇!这位妈妈也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答应了。到了见面的地点.儿子一看“网友”竟然是自己的妈妈,大吃一惊!他想不到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妈妈竟然会用电脑跟自己在网上聊天!妈妈把自己这半年来怎样从零开始学习电脑的艰辛的记录拿
给儿子看。
儿子看后痛哭流涕,跪在妈妈面前,承认自己错了,从此再也没有沉溺在网上游戏中,彻底戒掉网瘾了。这位伟大的妈妈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儿。求人不如求己,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挽救网瘾者。
第二篇: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演讲稿全文一
陈忠联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专题报告演讲稿全文(一)
将成功传给下一代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今天你们校长请我来给大家作家庭教育报告。我首先声明,我不是教育专家,我只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教自己的孩子有些实践和体会,今天我把这个体会带给大家,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我演讲的题目是:将成功传给下一代一当代子女教育的特殊问题及对策。什么是成功?一个人能把自己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为社会作贡献,这就是成功。如果一个人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发挥不出他的潜能,这就是不成功。
那么现在孩子的教育有什么特殊问题呢?
特殊问题原因之一,你们的孩子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原来是一家几个小孩一起抢着争大人的宠,现在反过来了,是一家六个大人要争、要抢小孩的宠了——家庭结构变化了。与以老三届为代一代父母比较,现在的孩子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和在家庭中的地位都有了根本的不同,而我们却过去成长经历中形成的观念来教育现在的孩子,孩子自然难以接受。
你们的孩子是第一代在电视机.电脑前长大的孩子。可以说电视的时代是没有童年的时代。在电视机和游戏机前长大的孩子,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慢慢地,孩子向父母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增加了与父母的矛盾,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你们的孩子是第一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代人是最辛苦的,既要满足应试教育又要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
特殊问题原因之二,我们国家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完全摆脱原苏联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计划经济的教育模式。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可是我们的教育连“追逐”都达不到,更谈不上“指导”了。最近胡主席、温总理在国外访问,对方都承认我们国家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可是我们的教育制度非常滞后,到现在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下的人才需求来培养学生。
特殊问题原因之三,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非常落后,特别是我们的家长没有这一代小孩的成长经历,加上家长没有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你不研究、学习家庭教育,你就跟不上孩子的成长步伐。
今天怎样做家长呢?首先,要转变家长和老师的观念。
为什么把转变观念放在第一呢?因为“二十一世纪,家长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的观念都不超前,你的孩子将来怎么能成功呢?
我们要转变哪些观念?
(一)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
第一:市场经济环境下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有个性的人才。一个班级五六十个学生,一个老师不可能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的工作重心是学生的学业,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等方面,家长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学校不能取代的。
有朋友对我说,他那孩子才读小学就成天要我陪读,一会默生字.一会检查作业。我就问他:“儿子是谁的?是你的,你不陪他谁陪?”所以家长那种把陪伴孩子当成一种负担的想法是不对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当家长的要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孩子个性发展、创新意识的开发。现在是竞争年代,当家长没有一点超前意识就会落后,你的孩子就有可能被淘汰。
第二:现在社会上不良风气越来越多,你看一个网吧就让那么多孩子不愿意读书了,光靠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不受不良风气的侵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还是按计划经济下的观念,认为把孩子养大就行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部交给学校,这样肯定教育不好孩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家长不亲自参与孩子的教育是不行的。
第三:孩子能否成才,关键是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配合,但是,社会好不好你是不能把握的,学校的老师好不好你也不一定能把握,你唯独对你自己是可以完全把握的,你不能把自己孩子这个宝压在别人身上.只要你的教育方法好,你小孩无论碰到什么样的老师都不会坏,碰到好老师就会更好。
一句话,家长不能老抱着过去的传统观念,不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老师身上,对学校的期望值不能太高,你要主动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二)要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
讲几个例子。有的孩子喜欢出风头,标新立异,按传统的教育观念,这些都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现代的教育理念就认为这孩子有创新意识,并不是不好的行为,现在社会没有创新意识怎么行呢?
有的孩子很内向,跟这个同学玩不来,跟那个朋友也玩不来,家长着急.老师也说,你的性格怎么这么古怪7这样对待内向的孩子也不完全对。内向、性格古怪的孩子有可能是天才,他有一怪就必有一绝,将来有可能是证券高手,或是电脑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搞证券的人就是要跟别人不一样,想的都跟大家一样,哪赚得到钱?比尔.盖茨性格就比较内向,在中学时代很少跟同学一起玩,整天闷头玩电脑,他成了世界首富。
过去讲“谦虚谨慎”,现在讲“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没有自信不行。过去的“艰苦朴素”现在讲“高消费”;过去讲“师道尊严”。现在讲“民主平等”。两千年之前,大人说什么,孩子一般都认为是对的,现在不同了。一个一年级孩子都懂得上网查资料,他懂得的很多知识大人可能不懂。现在讲尊重知识,你不讲平等能行吗?美国9.11事件发生时,我们学校二年级一个学生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在上电脑课时,在网上看到美国世贸大厦被飞机撞了,这孩子下课就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还骂他一顿。说哪有这事,小孩子不要乱讲。他妈妈没上网,直到晚上看新闻才知道这件事。
当今社会,孩子与成人之间,谁是谁的老师分不得清楚了,他有知识,你要尊重他.老师有知识,他也要尊重你,不能因为你是老师、你是家长就一味强调你都是对的。过去的很多观念,现在都不适应了,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因为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做法决定结果。
二、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
1.注重孩子思维习惯的培养
不要以为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体育等能力,我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不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不可能成功。我原来没有办学校,不知道孩子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异,办了学校,我去看我们的幼儿园,一看吓一跳,3岁多一点的孩子差异怎么这么大?并不是智力差异,是习惯差异。原来,有的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小霸主;有的是保姆带大的,什么事情都很自我;有的父母亲四十来岁才生下来的孩子,宝贝得要命,娇生惯养。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习惯就截然不同。才离开娘肚子三年多,怎么变化就这么大?
不要以为孩子生下来不懂事,实际上从一出生,他的心灵就会感应外部世界的一切。举个例子,2岁多的孩子,坐在椅子上,自己摇摇晃晃摔倒了,当妈妈的为了哄他,让他不要哭,就一边打椅子一边说,宝宝乖,不是你的错,都是椅子的错。妈妈为了让孩子不哭,去打椅子,这样,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个观念,什么问题都是别人的错,你看椅子又没思想都有错!有时妈妈带小孩逛百货商店,小孩不小心摔倒了,妈妈马上说:都是这地板太滑了!这样教育小孩,他长大后碰到什么事情都会怪别人,从不找自己问题,不改进自己,有这样思维习惯的小孩是难以成功的,因为:成功与失败就一字之差,“主”动还是“被”动。凡是怪别人的人都是被动的,别人好他就好,别人不好他就不好,这样的人注定要失败:凡是主动的人都会找自己的问题,能够把握自己。这样的人才能成功。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怪别人”这种思维习惯。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毛病总是改不了,就是因为他在内心深处从不认为是自己的错,总认为是别人的问题,所以他改不了。所以,要解决孩子的一切问题,首先就是要解决怪别人的思维习惯,哪个家长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你的孩子将来就有希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中国的妈妈和美国的妈妈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大的区别,讲个《分苹果》的故事:中国的一位个妈妈拿来三个苹果要分给三个孩子,这些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其中的一个又红又大的,大儿子心里很想要这个大苹果,刚想说:“我要最大最红的那个。”这时当弟弟的抢先说出了大儿子想说的话,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大儿子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大儿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奖励给他。从此,大儿子学会了说谎,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只要撒谎就能得到最好的东西,你看他说谎得到了他想要的苹果。以后他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他想得到的东西,他不择手段,十几年后他被送进了监狱。
美国的妈妈是怎样分苹果的呢7美国的妈妈拿来三个苹果分给三个孩子,红红绿绿,大小不同,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孩子们说: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谁都想要它.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美国的妈妈培养小孩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
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这样教育她的孩子,她的孩子最后都成了白宫的重要官员。我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就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得到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你可以教他一句谎言,也可以教他做一个诚实的、永远努力争第一的人!
中国的爸爸跟美国的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1929年7月4日,美国国庆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被禁止燃放的烟火炮,其中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男孩带上了警车,去了警察局。警察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判定这个男孩要交14.5美元的罚金。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这个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中国,儿子被警察局叫去了,当爸爸的认识警察局局长,那不打个电话摆平就算了,还罚什么款?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名叫杰克的父亲不仅没有去找局长说情,而是主动替儿子交了这14.5美元,他当时没说太多的话,回到家后跟儿子说: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任,到了16岁后你要通过打工来还我的钱。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活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显然,这件事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那就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另外,有的家长不重视培养小孩从小要分清主次的思维习惯,有些当爸爸的说:孩子小时候的教育是妈妈的事,这是不对的。在分清主次方面男的要优于女性,你看有很多小孩到了初中沉迷在网络中、沉迷在早恋中,不可自拔,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教育小孩要分清主次造成的。我们跟孩子们说:人生是分阶段的,该学习时就应该用心学习,该好好学习的时候你谈恋爱去了,到了真正该谈恋爱的时候就没人爱你了,因为你没文化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主次都不分,你就很难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去解决问题,你也就难以成功了。
为了强调要养成分清主次这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两个大学生,小王和小李,他们结伴到山上游玩,突然听到老虎的吼叫声!哎呀,老虎来了,该怎么办呢?小王马上从背包里取出一双球鞋迅速穿上。小李觉得很奇怪,就问:你为什么这时候穿球鞋?小王说:老虎要来了,我穿上球鞋跑得快一点呀!小李说:老虎跑得比谁都快,你换什么鞋都没用啊!小王说:我跑得比你快不就行了?大家听懂了吧,这个小王以为他跑得比小李快,老虎来了肯定先吃掉跑得慢的小李,他就可以逃过此难了。他这种思维方式是完全错误的,老虎最大的优点就是跑得快呀,你换什么球鞋都没有用!结果老虎真来了,小李马上爬到树上去了,因为老虎不会爬树呀!而那个小王拼命跑,最后还是一下子就被老虎抓住吃掉了。
呜呼!这个小王就是因为不懂得抓住问题的关键,把性命都丢了!在这个残酷的现实社会中因为抓不住主次而成功不了的案例比比皆是。
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一个不爱动脑筋的小孩将来也是难以成功的。下面我先讲个故事:有一个人问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他为了搞清楚天堂跟地狱的区别就跑到天堂去看:这天堂的人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啊?一看,天堂的人吃的不过是稀饭,可是一个个红光满面。他又跑到地狱去看:地狱里的人吃的又是什么东西呢?一看,也是稀饭,但是他们却一个个面黄肌瘦!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舀稀饭的勺子比手臂长,地狱里的人舀了稀饭后怎么都喂不到自己的嘴巴里,所以老吃不到,结果个个饿得面黄肌瘦。天堂里的人也是用这比手臂长的勺子,人家天堂里的人是舀了稀饭后互相喂着吃!明白了吧?动脑筋的人就是天堂的人,不动脑筋的就是地狱的人嘛.
这不是很简单吧?
我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我就十分注意他多动脑筋的思维习惯的培养。比如.他小时候想得到一件东西,当他第一次提出来,我一定不会答应他:他第二次再来找我买。我半想买半不想买:如果他还不放弃,想了第三个办法来说服我,我就一定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他知道,不放弃,动脑筋就能成功,培养他动脑筋解决问题的习惯。记得小时候,他想买一个机器人,第一次提出来,我没同意,他又找一个道理来找我,我还不同意,当他找到三个道理来找我时,我就给他买了.这样他今后碰到什么问题都会多动脑筋去解决。
现在,我的孩子二十二岁了,2004年考上了英国伦敦大学。他每次从英国回国,别人买的机票一千镑一张,他买的只要三百镑,因为他从小养成了爱动脑筋的习惯,他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了解很多买机票的情况,然后去大使馆办了留学生证,虽然麻烦一点,但办齐了手续后却节约了五、六百镑.一次往返就节约一万元人民币。省了钱是小事,重要的是从小就养成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孩子会受益终身。
哈佛大学有句经典名言: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
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2.开启孩子的多元智能
什么叫多元智能7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专家加德那先生的研究.人有八种智能。人的八种智能:
第一种:语言、阅读智能;
第二种:数理逻辑智能;
第三种:音乐智能;
第四种:空间智能;
第五种:身体运动智能;
第六种:人际交往智能;
第七种:自我认识智能;
第八种:自然观察智能。
人有八种智能,但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只关注前面两种与学习有关的智能.其他的六种往往被忽视。
据专家研究,一个人到了七岁的时候,他的语言智能可以全部开启,但是.每一个人开启的先后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一岁说话,有的孩子三岁说话。
在这里要特别谈谈其他六种智能的开启与学习智能的关系。
大家都很熟悉的动作喜剧巨星成龙,他就属于体育运动智能型的。据成龙自己回忆,小时候在法国读书的他不爱学习,还特别爱打架,为此换了好几所学校,最后.他爸爸带他回香港找学校,有一次路过一所戏剧学校.看见学员在练武术,他对爸爸说,他哪个学校都不去,就到这里来学武术,结果现在成了“东方巨龙”。爱因斯坦大家都知道,他小时候学习也不怎么好,但他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结果也成了科学家,他就是属于空间智能十分发达,想象力超强的孩子。
我们学校有个文艺宣传队的队长,现在是我们的高三的学生.她在上初中以前,成绩一直不好,人家小学一年级、二年级的时候考99分、98分.她只考90分。三年级别的同学考90分,她就考70多分.到了初中只考50、60.但她有自己的天赋,她喜欢跳舞。她的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她成绩不好就成天逼她学习:我们也给她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她当文艺队长。为了鼓励她,她的成绩不及格我们也评她为“优秀学生”,因为她是文艺尖子,每场文艺演出都有她四五个节目。由于我们对她非常重视,她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始终保持好学生的感觉。到高一的时候.她的学习智能开启了,16岁那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从C班考到了B班,到了高二她又从B班考到了A班,A班是重点班,考重点大学的尖子班。并没有任何人逼她,全部都是她自动自觉的。假如在初中以下,我们不重视她在艺术方面的智能,不鼓励她,必然会抑制她的学习智能的开启。
我们学校还有一个体育尖子,是个男孩子,是跳远、跳高记录的保持者,在其他学校考高中时没考上,他来找我,我特批他进我们学校的高中。入学后第二个月.他在市里头参加运动会,拿了个跳远冠军,我们评选他为优秀学生。董事长、校长、主任都跟他合影留念,大会、小会时时以他为榜样作宣传。我们不能只看成绩,能为学校拿冠军,应该和成绩优秀的学生一样受到尊重。由于他在这一方面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找到了感觉,到了高中,他懂事了,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也就是说,其他智能的开发带动了他的学习智能的开启,他最后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假如我们在初中以下阶段,不重视开启每个学生的各种智能,不抓素质教育,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方面智能的开启,也必然会影响到高考。实践证明,抓素质教育不会影响应试能力,相反,不抓素质教育,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应试能力。
我们学校有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有一次,从宿舍二楼丢砖头到地上,很显然他的自然观察智能开启得比较早。校长看见了,就问他:“你丢砖头到地上,不怕砸到人吗7”他说:“我注意了,这个地方不会有学生来。”因为他懂得注意安全,校长没有批评他,问他:“你
为什么扔砖头到地上呢?”他说:“我想看看砖头落到地上摔烂时是一种什么情形。”这个孩子,他的自然观察智能开启得特别早,平时不爱上课,他在课堂上就是坐不住,为什么,因为他学东西特别快,老师讲的他都懂了。我们校长发现他特别聪明,就让跳了一级。跳了一级,新知识有难度了,能吸引他学习了,他就坐得住了。
还有一个女孩子,天天抓昆虫.她的爸爸妈妈很着急,说:“我这孩子什么都不爱就爱昆虫。”请我想办法帮她。我们并没有指责这孩子,而是引导她,周末和放假的时候,我们老师带着她到山上去抓昆虫做标本,我们中学标本室很多标本都是这个孩子小学的时候做的,她从做标本中建立了自信,找到了感觉。现在上初中了,成绩也很好。
这就证明:已经开启的智能得到鼓励和发挥,可以带动未开启的智能的发展。
当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定要了解自己孩子的智能类型。学校的老师一个人要照管几十个学生,所以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智能类型和智能开启的问题。只有靠我们家长。你不关注孩子的素质教育,谁来关心?
中国的学校教育以应试为目的,你当父母的不抓素质教育,却跟着人家搞应试教育,这不是关爱孩子,恰恰是摧残孩子。
所以,在分数的问题上,当家长的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完美,什么事情都要成功,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好的社会环境。上海2005年开始启动升学制度改革,实行高校自主招收大学生,不仅考核分数,还要看综合素质。2004年开始广州市高一年级开始实行学分制,高中不进行会考.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进一当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改革的步子还很慢,所以我们家长首先要觉醒。现在,我把尼克松对蒋介石和毛泽东的评价念给大家听.大家就知道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了:
尼克松访华后这样评价毛泽东和蒋介石。他说:“蒋介石一丝不苟照搬书本。使他成为一个平庸的战略家,历史毕竟还是由那些善于利用时代的机缘进行革新的人谱写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
第三篇: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总结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子女进入学校,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压力,因此,我校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结合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制订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案,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得以正确的实施,为构建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现就本的工作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加强领导,建立制度保障。学校建立建全了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领导机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实行包保责任制,通过调查、家访、帮扶等活动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开展工作,真正做到: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工作务实,收效显著。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认知水平。
教师是施教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情绪、心理健康水平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及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保证。为提高本校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明确
1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认真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学校还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在不断的学习中,我校的教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教育的原则及方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特殊家庭学生与当地居民学生一视同仁,不歧视他们,甚至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
3、营造“爱”的校园氛围。
学校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之一。宽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我校领导很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让学生体验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班主任,经常找特殊家庭学生家长座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到切实可行教育点;每一位教师都力求做到微笑面对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子女,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忽略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事。老师并没有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健全的家庭中而歧视他们、放弃他们。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这是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班级群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老师应该把关爱多给单亲家庭子女,热情关心他们,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对单亲家庭子女而言,他们更渴望老师无私的爱,为此,更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这些孩子,“理解是改变偏执的良药”(苏霍姆林斯基语)。教师只有理解了单亲家庭子女的苦楚,才会产生宽容心,才会去关爱他们。现在在校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一旦家庭发生变故,父母的关注产生偏离,他们一夜之间忽然发现自己不再重要,心理失衡就产生了,各种异常行为的出现也就难免了。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异常心理和行为,教师切忌工作方法粗暴,必须用理智去冷却心火,用理智的理解走进事实,细心了解单亲家庭子女的全面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子女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子女心理失衡的轨迹。侧面了解主要是听取同班同学的反映,前任老师的介绍或进行家庭访问。部分单亲家庭子女不愿把心理问题暴露给老师,正面观察收效不大,侧面了解却能掌握真实的情况。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子女,掌握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其次,帮助单亲家庭子女、离异家庭子女正确对待家庭变化,消除逆反报复心理。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中苦衷做儿女的有时无法理解,要学会包容,学会体谅父母。教师要设法多方疏导,譬如与孩子谈心时说:“当前社会不同家庭结构是客观存在的,父母离婚、再婚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做儿女的不应该太让父母难堪。父母永远是你的父母,要记住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还要尽最大努力去孝敬他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子女都应该尽到对家庭的责任,长大了还应尽到对社会的责任。”孩子如果学会了正确对待家庭,那么他看社会的眼光就会柔和一些,逆反报复心理也会逐渐消除。
4、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发展性教育,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应渗透于学校教育的每一个方面。本校的任课教师以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身上的情绪变化,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本校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5、建立资助制度,开展“特殊家庭学生帮扶工程”。
对困难家庭子女,我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减免住宿管理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在校园内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献爱心”、等形式的活动。主动联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
捐助,切实解决特殊家庭子女就学难问题,杜绝特殊家庭子女流失现象发生。
6、通过我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镇共有初中阶段34名特殊家庭子女,全部得以落实就学问题,无一人辍学。
二、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特殊家庭教育工作任务重、难度大。
2.特殊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局面。
3.家教观念和家教方法有待进一步转变。
4.家庭教育知识需求较高而家庭教育水平偏低。
5.互联网和一些传媒中含有的色情、暴力、赌博、愚昧迷信的内容,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诈骗、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消极现象也给未成年人特别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子女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6.家教工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家庭教育工作还有待开发和加强,家教工作还没有形成规模。城乡之间家教工作差距明显,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教育缺乏新思路、新方法;单亲、特困、流动人口等特殊家庭的子女教育难度大。
7.由于我校财政困难,没有针对特殊家庭教育工作专项经费。
三、改进措施
1、针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还不够完善,还需不断总结经验。
2、要联合政府职能部门、家校组织,齐抓共管。
3、加强对学生网络学习管理教育。
4、扩大对特殊家庭子女教育经费投入,提供经济保障。
金川镇中学
2009年10月20日
第四篇: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特殊群体子女教育情况调研报告
我校是农村小学有一些特殊学生,他们父母是外出务工人员和离异家庭。他们思想偏激,学习上困难较多,人际关系紧张,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或者过分淘气,故意做出一些特别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一遇到挫折就垂头丧气而一蹶不振等等。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大问题。通过调查对我校的特殊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子。
一、总体现状
1.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85%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3%的留守儿童是单亲家庭,2%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在被调查的儿童中,约有20%的留守儿童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3.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约6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7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调查显示:这些学生大部分学习的积极性低,其中约87%的学生认为对学校严格的管理不适应; 83%的学生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这些因素导致他们中大部人都有讨厌上学,讨厌做作业的现象。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抽烟、拉帮结派现象的占10%。特殊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是一种怀疑的态度。其中92%学生觉得别人总想占自己便宜,拒绝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平时我行我素,79%的学生不喜欢参加课外活动,久而久之造成他们性格孤僻。另外一种特殊学生认为总觉得别人与他作对,因此喜欢恶作剧,时常与人争吵、抬杠,与父母也不能融洽相处,85%对父母的态度时冷时热,好胜心理过强,67%的学生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不服气,导致性格的扭曲,不能正确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些学生给人的感觉缺乏热情、缺乏耐心,有的甚至喜欢强词夺理,不合群、孤僻,或者爱发脾气、骂人等等。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家庭生活和教育状况
在父母单方抚养的家庭中,儿童的家庭生活是不完整的,只能得到部分的家庭关怀。另外,原本由父母两个人共同承担的家务、农活现在只能有一个人承担,这势必会加重父亲或母亲的负担,从而无暇顾及还在的生活和学习。在隔代抚养的情况下,老人作为监护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状况欠佳等原因,比起父母抚养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相差甚远。同时这些老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小学学历和文盲的占72.8%左右。因此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上是空白。调查现实65%的隔代抚养是被动抚养,有78%的隔代抚养人反映照看孩子很吃力。可见,对于老人而言,只要孩子身体健康、能吃饱就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几乎没有能力和心情去关心孩子是否缺少父母的爱、家庭生活是否丰富等问题,往往重“养”不重“教”,导致学生存在很多问题。
2、学习情况
父母外出打工无疑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影响,这其中包括对学习成绩的直接影响和对学习心理的间接影响。在父母有一方外出务工,尤其是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的情况下,除了给儿童带来心理的影响外,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缺少了对儿童的监督和家庭辅导。然而,其他人抚养由于无暇顾及或没有能力顾及这些留守儿童,不能填补这一空白,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了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持“学习无用论”的观点,父母对孩子的总体期待不高,他们将孩子的学习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由于孩子的思想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久而久之也会被同化。
3、行为习惯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自律能力不强,容易受外界和其他人的负面影响。再加上亲情缺失、代理人对留守儿童管理不到位,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采取迁就、认可的态度,造成行为偏差。表现最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有的学生在学校不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迟到、旷课、打架等行为;
(2)有的留守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缺乏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又缺少必要的知道,与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染上不良习惯。(3)有些抚养人采取“物质+放任”的管理方式,以为这样就对得起孩子的父母,结果孩子养成了乱花钱、摆阔气、浪费等不良行为习惯。
三、应对问题的策略
1.完善学校教育,构建学校监督网络。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以多种方式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2.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规范农村家长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出务工父母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引导,真正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篇: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典型材料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工作典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越来越多的特殊家庭子女进入学校,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特别是单亲家庭子女、父母离异家庭子女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创伤带来精神压力大,有的往往性格孤僻,心境忧郁,意志薄弱,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学习较差,厌学,甚至不学,破罐子破摔。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不愿与同学交往,不能正确地把自己臵身于班级体中,常常处于孤独状态,存在着很强的逆反报复心理。针对这样的学生,在管理上,班主任要负出很在的心血和精力,而且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要点,才能收效。我们学校的各位班主任老师,不畏其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 命感会同学校和家长一道身体力行,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不少频临辍学的学生重返课堂,弥补了那些特殊群体学生缺失的爱。
七年二吴迪班同学,因父母离婚,给他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平时在校不好好学习,经常和校外的一些人混在一起,吸烟、打架、不上学,从不向老师请假,经常性地逃学,后来还产生了不想上学的念头,班主任佟海岩老师知道情况后,非常着急,多次找到吴迪跟她谈心,但效果教师不是太明显,几经周折老师终于找到了吴迪的父亲,当佟老师得知吴迪不想念书只是出于自 己的本意而他的父亲却不知道这一情况后,就与吴迪的父亲商议如何共同去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但由于吴迪对父亲有抵触情绪,在不听从父亲劝告情况下,连家都不回了,怎么办呢?佟老师寝食难安了。她发动学生四处寻找,自己也利用课余时间,跑遍镇内的游乐场所去寻找,几天下来,佟老师累得病倒了,每天她除了给学生上课,给孩子送托儿所,还挂记着吴迪的情况。最后终于在一名同学那里得知吴迪在他姥姥家中,看见风尘仆仆赶来的老师,吴迪的心里有些感动了,在佟老师的再三说服下,她终于答应老师回校上课了。佟老师把吴迪领回自己的家中,跟她做了彻夜的长谈,说她的家庭,谈她的现在及将来,吴迪那颗频临封冻的心渐渐地开始融化了,重返校园的她渐渐地喜欢上学习了,佟老师让同学帮助她先做简单的题不懂的时候自己耐心地给她讲解,经过一周、二周的努力,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她对学习产生兴趣了,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当我解决了一道难题的时候我真开心哪,真后悔从前没有好好珍惜时间,更不该离开这个温暖的集体。
八年二班王磊同学父亲早逝,两个姐姐都在读书,母亲身体有病,家务很重,曾多次想退学回家。八年二班全体同学在班主任宋教霞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大家为她捐款、捐物,替她承担平时少量的读书费用,并与学校联系申请减免开学的所有费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这名同学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学习的信心,安心学习,八年二班全体师生表示今后他们 将一如既往地帮助她,让她永远不离开学习的集体,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早日摆脱贫困。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班主任老师所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我们的老师用她们无私的爱心和情感,抚平了那些因家庭不幸造成心灵上的创伤,解除了精神上的压力,在学校中受到的是鼓励,感到的是爱,得到的是信心。帮助着每一位即将辍学的学生们,使他们都能回到明亮的教室中来,这种爱是崇高而伟大的。是值得我们永远称颂的。
金川中学政教处
2008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