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严监生疾终正寝
《严监生疾终正寝》教案
教学目的:1.感受作者描写的人物形象。2.尝试文学形象比较。教学重点:1.作者对严监生形象的描写。2.文学形象比较。教学难点:文学形象比较。
教学设想:本文篇幅较短,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也不复杂,因此课文本身的教学不宜花过多的时间。计划用1/2--1/3时间实施文学形象比较,借此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同时也开拓学生视野。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文学形象比较有较大难度,所以这次只是初步尝试,要求宽松。
教学准备:1.印发三篇小说故事梗概。2.小黑板一块。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介绍《儒林外史》及作者吴敬梓,教师补充并鼓励阅读全书 3
二、布置阅读全文,要求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 5-8(根据学生的概括,完成板书)抱病忙碌→托孤赠银→一茎送终
三、布置速读,思考并组织交流下列问题:10-15 1.严监生因什么而死的?(生病)
2.生病期间,严监生是如何保养和生活的?(带病算账到深夜;骨瘦如柴却舍不得花钱进补;卧床不起还惦记收割之事;送银托孤)这些内容,反映了他什么特点?(吝啬金钱,要钱不要命)
3.临死前,严监生最大的心事是什么?(点燃的两根灯草)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什么地方?(伸出二个指头,因为他已不能讲话)为什么印象最深?(极其夸张地写出了严监生吝啬到了极点)这里的描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讽刺、批判)
四、人物形象比较
1.提问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分别叫什么、出自何书、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2.布置学生阅读印发资料《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死魂灵》故事梗概,再从中任选一个吝啬鬼与本文中的严监生进行比较 7-10 教师指导:先找出所选人物吝啬的特点,再归纳严监生吝啬的特点,最后比较这二人吝啬的异同点。阅读过程中(包括课文),应当作适当的圈点批注。为使思路清晰,交流时有条有理,可以简单地写一写。
3.组织交流 5-10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给课文增写旁批,不少于3处。
2.阅读下列任意一部作品的部分章节,看看还有什么其他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因是什么:《儒林外史》、《欧也妮.葛朗台》、《威尼斯商人》、《死魂灵》、《吝啬鬼》(又名《悭吝人》)
第二篇:《严监生疾终正寝》教案
教学目的:1.感受作者描写的人物形象。2.尝试文学形象比较。
教学重点:1.作者对严监生形象的描写。2.文学形象比较。
教学难点:文学形象比较。
教学设想:本文篇幅较短,语言浅显易懂,人物形象也不复杂,因此课文本身的教学不宜花过多的时间。计划用1/2--1/3时间实施文学形象比较,借此加深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同时也开拓学生视野。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文学形象比较有较大难度,所以这次只是初步尝试,要求宽松。
教学准备:1.印发三篇小说故事梗概。2.小黑板一块。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指名学生介绍《儒林外史》及作者吴敬梓,教师补充并鼓励阅读全书 3(根据学生的概括,完成板书)抱病忙碌→托孤赠银→一茎送终
三、布置速读,思考并组织交流下列问题:10-15 1.严监生因什么而死的?(生病)2.生病期间,严监生是如何保养和生活的?(带病算账到深夜;骨瘦如柴却舍不得花钱进补;卧床不起还惦记收割之事;送银托孤)这些内容,反映了他什么特点?(吝啬金钱,要钱不要命)
3.临死前,严监生最大的心事是什么?(点燃的两根灯草)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描写是什么地方?(伸出二个指头,因为他已不能讲话)为什么印象最深?(极其夸张地写出了严监生吝啬到了极点)这里的描写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讽刺、批判)
四、人物形象比较
1.提问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分别叫什么、出自何书、作者是谁、哪个国家的。2.布置学生阅读印发资料《欧也妮.葛朗台》故事梗概、《威尼斯商人》故事梗概、《死魂灵》故事梗概,再从中任选一个吝啬鬼与本文中的严监生进行比较 7-10 教师指导:先找出所选人物吝啬的特点,再归纳严监生吝啬的特点,最后比较这二人吝啬的异同点。阅读过程中(包括课文),应当作适当的圈点批注。为使思路清晰,交流时有条有理,可以简单地写一写。3.组织交流 5-10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1.给课文增写旁批,不少于3处。
第三篇:严监生临死情节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共五十六回(按:也有人认为最后一回非吴敬梓所作),约四十万字,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小说假托明代,实际反映的是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小说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作者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毫无起色。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 中秋以后,医生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子的人,桌上点著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妇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惦念?”他听了这话,两眼闭著摇头。那手只是指著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意思!”只因这一句话,有分教:„争田夺产,又从骨肉起戈矛;继嗣延宗,齐向官司进词讼。‟
不知赵氏说出甚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些家人,都来讧乱著;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却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次早打发几个家人、小斯,满城去报丧。族长严振先,领著合族一班人来吊孝;都留著吃酒饭,领了孝布回去。
第四篇:严监生拓展资料
中国四大吝啬鬼
严监生——吴敬梓《儒林外史》
李梅亭——钱钟书《围城》
当方鸿渐、赵辛楣、孙小姐都一一碰面后,唯独不见李梅亭和顾尔谦,结果当他们在大菜间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有人来告诉他三等舱有人要找他讲话,因为三等舱的人不能到头等舱。而他们在三等舱看见的正是他们要找的李顾二人。之所以要坐三等舱是因为只有三张上等舱的票,所以就让给他们了,自己坐三等舱。这样不仅为自己省下了钱,还赚来一个人情。其次当大家都冒雨在船上守行李的时候,大家都打着伞,而他却因为雨衣是新的所以放在行李箱里不肯用,最后还是孙小姐借了一把遮太阳的伞给他,害得自己因伞退色弄得“脸回黄转绿,胸口白衬衫上一摊绿渍。仿佛水彩画的残稿。”
卢至——复祚《一文钱》
有位名叫卢至的长者,家中非常富有,但很吝啬,就是他的妻子、奴婢也深受其苦。一日,恰逢节日,卢至暗自取了四文钱, 买了酒食,一个人到坟地间吃喝享用。因卢至平素不多饮酒,马上就喝醉了,就一个人高声唱歌,他唱道:“我今庆节会,畅饮大欢乐,过于毗沙门(即北方天王,宫殿在须弥山腰),亦胜天帝释。”
帝释听到后笑道:“这个人不过吃了四文钱的酒食,就说其乐胜过于我,我当设法捉弄他。”随即变化成卢至的样子,到了他家,对卢至的家人说道:“我以前亏待了你们,只因我身上有个悭吝鬼相随。幸亏我今天出游时摆脱了此鬼,今日可随其所欲,家里的东西随意取用。”于是大开库藏赏赐众人。又对大家说:“悭吝鬼的相貌非常像我,过一会儿必然还会来,你们要驱赶他走,如放他进来的话,我就会恢复以前的悭吝了。”家人们唯唯听命。
没过多久,卢至酒醒归家,遂被守门者往外驱赶。卢至急呼妻子、儿子,妻子和儿子也手执棍杖出来赶他。卢至非常害怕,哀求妻子、家人放他进去。大家都说这是悭吝鬼,不能信他。这时家中的假卢至也出来骂道:“你这悭吝鬼!”
卢至有口难辩,于是借了一匹织绫准备献给国王,诉说自己的冤情,大声呼喊:“我要进贡,我要进贡!”国王把他召到跟前,卢至意欲献绢,两腋忽然自动夹紧绢绫,用尽平生之力,才从肘间抽了出来。帝释又用神通将此绢化为一束杂草,使卢至非常尴尬。国王笑道:“好了,不须献绢了。你有何冤屈速速道来!”卢至含泪备诉前情,国王于是命两个卢至及其妻子儿女同来对质。见两个卢至声音相貌无有不同,令二人脱衣验臂上的痣也是一模一样,难辨真假。又命二人各坐一处,密书生平最隐秘之事,所书之字迹也难以分辨。
国王叹道:“凡夫肉眼,如此容易迷惑,我应当请教释迦牟尼佛,辨明此事。”于是坐车同载两个卢至到达祗园精舍拜见释迦如来。佛将帝释所化之卢至唤到面前,帝释于是恢复天帝形貌。国王看到帝释,投身下拜,随后遣卢至回家。卢至道:“我纵然回家,财物业已散尽,怎么办呢?”帝释道:“你只要肯行布施,不像以前悭吝,财物自然安然无恙。”卢至因受帝释戏弄,生气道:“我只信佛,不信帝释。”释迦佛道:“你只管回家,帝释所说绝不会错。”
卢至回家检视库藏,毫无损失,大喜过望。从此渐行惠利布施,没有以前那样的鄙吝之态了。
监河侯——庄子《外物》
庄子家贫,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监河侯说:“好。等我收到地租,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有点生气,脸色都变了,说:“我昨天来这儿的时候,听到路上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只见车轮碾过的车辙中,有一条鲋鱼。我问:'鲋鱼啊,你在这儿干什么呢?'鲋鱼说:'我是从东海来的,被困在这儿了。您有一斗或者一升水救活我吗?'我说:'好。我去游说吴越之王,请他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救你,可以吗?'鲋鱼生气的说:'现在我被困在这儿,只需要一斗或者一升的水就能活命,如果象你这么说,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里去找我好了!'” 鲋鱼在车辙中只要借斗升之水即可活命,而如果去游说吴越之王,开凿运河,把长江的水引过来,鲋鱼早就渴死了。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的个性化语言
夏洛克:不还我钱,就割你肉.(英国戏剧家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我找不到我的钱呀,跟着就把自己吊死!(法国剧作家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译名为《吝啬鬼》、《悭吝鬼》
泼留希金:为了拾一些钉子,我累弯了腰.(俄国作家 果戈里长篇小说《死魂灵》)葛朗台:人生就是一场交易.(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长篇小说《守财奴》, 原译名为《欧也妮·葛朗台》)
《范进中举》片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启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娘子哭哭啼啼,在厨下收拾齐了,拿在草棚下。邻居又搬些桌凳,请报录的坐着吃酒,商议他这疯了,如何是好。报录的内中有一个人道:“在下倒有一个主意,不知可以行得行不得?”众人问:“如何主意?”那人道:“范老爷平日可有怕的人?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如今只消他怕的这个人来打他一个嘴巴,说'这报录的话都是哄你的,你并不曾中。'他这一吓,把痰叶了出来,就明白了。”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妙得紧!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上的胡老爹。好了!快寻胡老爹来。他想还不知道,在集上卖肉哩。”又一个人道;“在集上卖肉,他倒好知道了;他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还不曾回来。快些迎着去寻他。”
第五篇:《临死前的严监生》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由3个片段组成,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每个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是人物描写的经典。其中《临死前的严监生》短短三百多个字就让我们对严监生的形象留下深刻的印象,仅仅一个“伸”的动作把一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吝啬鬼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真是一篇人物描写的极佳范本。我不断钻研教材后,认真地进行了教学设计,实践时感觉良好。
首先,出示《儒林外史》中描写严监生的一段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完后,我问:“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获得的信息非常多,为学习课文和课后拓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抓住了课堂的生成点。初读课文后,我问学生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严监生?围绕该问题,一生说:“读了短文后,我认识了一个勤俭节约的严监生。”我随机把“勤俭节约”写在黑板上,又问:“还有谁认识了怎样的一个严监生?”一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这哪是勤俭节约,一个十足的守财奴。”我说:“什么样的人被称为守财奴?”“就是爱财胜过生命呗!”该生很自信地回答。“就是很吝啬。”又一生补充。这时许多同学纷纷点头。于是,我也把吝啬写在黑板上,说:“那么严监生到底是节约还是吝啬?接下来我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请你找出有关句子加以解释,行吗?”
再次,引导学生抓住严监生的神态、动作揣测其心理活动。文中描写严监生,只有神态与动作,所以,要真正感受严监生的吝啬,必须细读文本,透过严监生的动作、神态,走进他的内心。在学习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去思考:“那是怎样的摇头?”体会严监生的失望。“面对大侄子、二侄子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体会严监生的心急火燎。“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体会严监生的绝望。“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最后我进行了课外阅读拓展,引入了世界文坛的四大吝啬鬼之《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让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拓展孩子们的知识面,通过这个的学习,让他们知道,其实世界上还有好多很好的文章正等着他们去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第二为了让学生感受两位作家的的写作手法,同样是写吝啬鬼,同样是写吝啬鬼临死前的表现,当时两篇文章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葛朗台的临死前人物的语言、神情、举止表现得更为丰富,而严监生的临死前的表现重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描写体会到人物内心深处的世界,并感受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和细致思考的震撼。
虽然,课文只有区区三百来字,课堂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是学生的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