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3:2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第一篇: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分数的意义和产生”

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 张晓明 评析: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小学

白荣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知道许多的物体也可以看做一个整体。

教具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旧知,引入新知。

师: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个?

生:每人分2个

师: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生:每人分1个

师:有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几个?

生:0.5

生:二分之一

师:说的真好,当我们在分物品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时,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其实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研究分数了,(出示主题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分数。(课件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在一个图形中表示¼

(1)在出示¼,你会读吗?这里的4、1、中间的横线分别是什么?

生:4表示分母,1表示分子,中间的横线表示分数线。

师:看来大家都认识它。

师:你能在正方形中表示出¼吗?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其中的一份。

师:那没有涂色的是多少呢? 生:¾

师:一个圆形里呢?一条线段中呢?(学生以此回答)

师:为什么图形不一样都能表示¼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2)小结: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

2、在多个图形中表示¼

师:一个物体我们能表示出四分之一,现在有4个月饼,你还能表示出四分之一吗?

生:能,把4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¼。

师:老师明白了,其实你们是想把四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这个月饼就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用四分之一表示。

师:那现在有12个月饼,你还能表示出四分之一吗?

生:把12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¼。

师:为什么月饼的数量不同了,都能表示四分之一呢?

生:都是把这些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小结:看来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我们只要把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四分之一百表示。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你能说说我这里的单位“1”吗?(指课件中的图形)

3、说生活中的单位“1”

师: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

生:一本书、一块黑板

师:能让我们的单位“1”更大一些,更多一些吗?

生:一组同学 生:一个班的同学

师:看来我们的单位“1”真是无所不能呀。

4、归纳总结分数意义。

师:一个苹果可以看做单位“1”吗? 师:能表示出五分之一吗? 生:把它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5个苹果呢?

生:把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10个苹果呢?

生: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一筐苹果呢?

生:把一筐苹果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一推苹果呢?

生: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

师:为什么苹果的数量不同都能表示五分之一呢?

生:因为都是把苹果看成一个整体。小结:因为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五份,取其中的一份,就用五分之一表示。

师:那六分之一呢?

生: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师:七分之二呢?

生: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二份,就是七分之二。

师: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生:把单位“1”平均分成许多份,取其中的许多份,就是分数。

师:我们用“若干”一次代替许多份,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1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分数。

三、练习巩固。

1、取小棒中的三分之一。

师:为什么都是三分之一,取出的根数却不同呢?

生:因为小棒的总数不同,所以取出的也不同。

2、完成书46页做一做。

师:都是把12块糖看做单位“1”,为

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不一样呢?

生: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也不同。

师:平均分的分数是分数中的什么? 生:分母

师:取得分数是分数中的什么? 生:分子 师:看来分数分数,就是先分后数的数。

3、学习分数单位。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能看做单位“1”吗?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多少?

生:二分之一

师:那要平均分三份呢? 生:三分之一

师:四份呢?五份呢?六分呢?七份呢?

师:你还能看到哪些不同的分数? 生:我还看到了七分之二 师:在哪呢?

生:两个七分之一就是七分之二。小结:像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这样的分数叫做分数单位,让我们看看数学上是如何介绍分数单位的。(课件出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师:那九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生:九分之一 师:它有几个九分之一?再加几个九分之一就是1了?

生:它有5个,再加4个就是1了。

4、出蓝色三角形的练习。

师:为什么都是蓝色的三角形,表示的分数却不同呢?

生:因为蓝色三角形的数量不同。生:因为三角形的总数不同。

5、给涂色部分填数。(课件)

师:你能把上面这些数表示在直线上吗?

6、介绍生活中的分数。

师:生活中也有许多分数,出示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占全部小学生的三分之二。这里的三分之二是什么意思?

生:把全部小学生平均分成3份,其中有2份睡眠不足。

师:谁觉得自己就是这三分之二里的?(许多学生举手)

师:光觉得不行,我们要有依据,出示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应占一天总时间(24小时)的八分之三。

生:睡9个小时。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一天的24小时平均分成8份,一份就是3小时,3份就是9小时。

师:说的真好,现在谁还觉得自己睡眠不足?

(举手的同学少了一些)

师:如果情况有所改变,你希望是多少?

生回答(略)

师:冰山的一部分在水面上,你知道占整座冰山的几分之一吗?

师:就让冰山自己告诉你们吧。(课件出示答案十分之一)

师:你还能看到其他的分数吗? 生:我还看到了十分之九。师:什么意思呢?

生:冰山在水下的部分是十分之九。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四、全课总结。(略)

评析:

分数,是由 “分” 而生的数,起源于“分”。分数这个概念本身就直观而生动地表示这种数的特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几何直观,建立概念发生的“节点” 这是一节概念课,教师在执教时容易出现急于总结,导致学生只能是“鹦鹉学舌”,不能灵活的运用,就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了断层现象,那是因为教师从概念的感知直接过渡到到抽象概念,缺少了概念形成中“表象”建立的重要一环节,这才是概念发生的发生的“节点”。本课中张老师注意了此“节点”,让学生经历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在构建分数

意义的全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一个图形、一条线段、的四分之一→几个物体的四分之一→若干物体的四分之一三个层面,在不断的追问中,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深刻领悟只要关注单位 “1”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就可以了,平均分的份数决定了分数的分母,表示的份数决定了分数的分子。这样的追问实际上就是不断地解决 “怎么分怎么数”水到渠成地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再让他去自学、质疑书本关于分数意义那段描述性定义,学生对于分数意义认识就更为深刻了。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自然数1与单位 “1” 的联系。

2、自主建构分数的意义。

有了以上充分的表象建立,让学生在对分数意义有了进一步体验的基础上,在总结分数意义的教学环节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分数的意义,切实做到了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3、画龙点睛的“分数墙” 华罗庚说:“数起源于数,量起源于量”。度量可以很好地将分数理解为分数单位的累积,教师用“分数墙”很好地讲解了分数单位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4、催化作用的练习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延展性,对学生深化分数意义的理解起到了进一步的催化作用,比如拿出不同数量小棒的三分之一,再如三角形数量数量变化带来的分数的变化,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分数中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是整节课的升华和高潮。教师注意了教师知识之间的联系。

分数是一种数学知识也是一种生活元素。张老师在练习设计环节将分数置于生活舞台,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用分数表示身边事物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现实生活的现象,学生的兴趣到了高潮。

第二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许昌市郊吴庄小学 樊鹏辉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学情分析: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米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除了这些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意义、加减、乘除)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师:那个同学能用米尺测量前面黑板的宽有多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呢? 生:不能。

2、师: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课件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坐在你们后面的5位老师想要平分这一块蛋糕(课件展示一块漂亮的蛋糕),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 生:不能。

3、师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生活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了解了分数的产生,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的意义。首先,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强调一定要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8个一样的小球,4根小棒。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1/4这个分数。(课件展示操作要求)

师:哪位同学先来帮我们读一下操作要求。清楚了吗?开始吧!(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其中。)(2)交流展示

师:好了,同学们,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的1/4是怎么表示的? 生:学生交流展示。(让其他学生评价展示的学生说得如何)(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找出了很多的1/4。刚才在表示这个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平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小棒平均分。

师:像这样,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

(课件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小棒平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课件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课件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平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平均分的整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老师有个问题,是不是任何物品都可以当做单位“1”呢?(课件展示3个小动物和4个苹果)生:不能,物品不一样,数量也不能平均分。(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平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数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加强练习,深化概念。练习: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5-46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分数的产生。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3、知道分数单位的含义,并且能说出一个具体分数中的分子分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和创新能力,通过讨论交流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花生)有没有想要的? 4颗花生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 2颗花生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

1颗花生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0.5颗)其实还可以用分数(1/2)来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2、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猜几个谜语,谜底都是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

七上八下()十拿九稳()

二、教师引导,合作交流

(一)分数的产生

那分数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早在古时候就有了分数。(出示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测量石头的长,每两个结之间的一段表示一个单位长度,三段多一点,记录的人不知道怎么记)(学生说可以用分数表示)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出示第二个情景图让学生填空。教师小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二)分数的意义

1.四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你能用画图的方法说明的含义吗?

(请小组合作交流,小组长在黑板上展示)

2.老师:投影,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1吗?学生先4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每个图下面的分别是:(1)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2)平均分成了几份?(3)表示这样的几份?)

3.如果把改成,请再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总结: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三份是。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根是这把香蕉的,三根是。把一盘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三份是。

4.概括分数的意义。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2)请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 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你能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吗?同桌两人议一议。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分母:表示把单位“ 1”平均分成了几份

(5)以3/5为例,说一说分数的书写顺序及其含义。

①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②再写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

③最后写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三、动手实验,完成练习完成“做一做”

1.学生完成第62页上的“做一做”(填写在课本上)。2.请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核对答案。

3.一堆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颗,2份是这堆糖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边讲边练,对学生掌握的情况及时地反馈,把知识落到实处。

四、学习分数单位

1.自然数的单位是几?6里面有几个1?

2.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数单位。

4.说出上面“做一做”中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5.提问:分数单位是与哪个数有关?

6.引导发现:一个分数,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五、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王峰

市里面的专家来指导数学课,哪里敢掉以轻心,由于是一节公开课,所以选择了一节自以为比较好讲的新课。于是本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找教学设计,找课件,修改再修改,终于准备好了。

上课前还是紧张,跑了2次厕所,以缓解情绪,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交际恐惧症,“战斗”开始,经过40分钟的激烈鏖战,拿下了。刘老师的点评面面俱到,给出的建议至今记忆犹新:

1、放不开,没年轻人的活力(汗!!)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2、学困生关注较少;

3、数学知识点应该默读;

4、课堂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写字的姿势等;„„

结合刘老师的点评,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思考:

1、本节课重视了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之前对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在一开始,用上学期的游戏的公平性对分数的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复习,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接着就从学生已经学过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入手慢慢引导,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2、做到了以生为本,却忽略了课本。整节课,都在引导学生说、做、想,可从始到终,书本一次都没有打开过。

3、对课本知识专研还不够透彻,有的知识点应该详细讲解,却只是蜻蜓点水,这样一来有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4、对课堂中的一些突发变故没有进行预测,导致知识讲解很尴尬。比如对4个苹果,怎样分?分成几份,每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课件制作的是先分4份,每份占四分之一,结果抽问的时候,该生是先分成2份的,这个时候老师由于没预测这种情况的发生而变得非常被动。

5、时间安排不妥当,以至于设计的精彩练习没有时间进行。“有缺陷的美才是真实的美”,课后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这些缺点需要今后在教学中不断地磨练。通过这节课,使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第五篇: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理解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在理解“整体”的基础上,理解单位“1”的含义。

2、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

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

(2)引导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及视频,介绍古时候人们在测量时也遇到了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问题。

概括总结: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表示。(3)板书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2、完成导学案的内容

3、合作学习

(1)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法表示分数。

14请大家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相同点: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板书:平均分)不同点:分的东西不同,分的东西的总体的数量也不同。他们把什么平均分成了4份?

总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用来表示。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整体单位“1”)(2)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成单位“1”?(3)再次研究、。

露出来的一部分是一个整体的,你能画一画,并说一说它的整体是怎样的吗?

***4的意义。(板书:)

34(4)学生任意写一个分数,并和同桌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5)认识分数单位:

学生先完成做一做再交流,概括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的单位。

说一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一说它们有几个这345623样的分数单位。

5、课堂检测:导学案的【当堂检测】内容。

6、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四、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一些物体)整体------单位“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五、教学反思:

下载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数的意义和产生教学实录与评析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一、说教材 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案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城阳二中小学部 李顺慧 教材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练习十一部分习题。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分数初步......

    《分数的意义》教学实录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5、4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最终定稿]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观课报告 张小翠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给我总的感觉是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充满激情,教学效果良好,整节课轻松愉快流畅。从整体上感觉课......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课后反思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84团学校吴海燕 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从具体的实例中逐步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所要解决......

    微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设计 邢台市三义庙小学 李育如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材45页46页......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最终定稿)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课程标准把“认识分......

    分数与除法 教学实录

    《分数与除法》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P65例1、例2及P66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