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学案 3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同步复习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 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 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答案】(1)略(2)准噶尔 吐鲁番 塔里木(3)青藏 雅鲁藏布(4)印度 孟加拉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例2]读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勾绘出黄河下游两个主要农业用水区域,用字母A、B分别注明。并指出A是____________平原,B是____________平原。
(2)黄河上游干流沿岸工业、生活用水量大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等。(3)简述近30年,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治理措施。【命题意图】 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图、填充地图及综合表述能力、概括能力,具体通过考查黄河水系来考查上述能力。
【易错分析】 对黄河沿岸的地物的分布不够熟悉是易出错的原因之一,此外,回答黄河下游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时,易偏离题意。
【解题思路】 解题时,首先应分清黄河上中下游,然后按题目要求回答第(1)、(2)小题。第(3)小题要从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易患水灾和下游旱季断流两个方面作答即可。本题还要注意在勾绘范围时,线条要肯定,范围要准确或尽可能准确。
【答案】(1)图略 宁夏或银川 河套(两者顺序应与图一致)(2)兰州 白银 银川 石嘴山 乌海 包头(答出任何三个均可)
(3)①泥沙淤积、河床增高,形成“地上河”,汛期水患威胁严重;以及沿岸次生盐碱化等。治理除加固堤防、营造护堤林等外,应加大对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关键在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②旱季断流,严重危及有关河段工、农业,甚至生活用水的供应。要在科学研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加强黄河全流域的统一规划管理。
【基础测评】
试题总体设计说明:本套试题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综合考查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这套试题难易程度比例为低∶中∶高=3∶5∶2,便于学生对中国自然地理的知识整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青藏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
B.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 D.约占全国面积的1/4 C.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解析】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答案】 D 2.“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下列哪个高原的写照()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 由于青藏高原的海拔较高,因此高原上的山脉相对高度不大,所以有“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地)”的写照。
【答案】 A 3.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的是()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解析】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而其他盆地如四川盆地,海拔在500米左右。
【答案】 A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解析】 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很多地方是一望无际的原野,确如北朝民歌所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
【答案】 D 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最大的高原
B.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北依阴山,南邻秦岭 C.黄土层深厚,植被覆盖好
【解析】 黄土高原面积,不如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但以深厚的黄土层而得名,又因植被条件差,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阴山在内蒙古高原内部。
【答案】 B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解析】 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
【答案】 B 7.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解析】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答案】 B 8.长江三峡位于()A.川鄂两省交界
B.川滇两省交界
C.渝鄂交界
D.川渝交界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解析】 重庆直辖市的建立,标志着长江三峡由地处原四川省与湖北省两省交界变成渝鄂交界。
【答案】 C 9.长江中游支流、湖泊之所以对干流能起到调节作用的原因主要是()A.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南侧 B.支流东北分布
C.夏季风的影响自北而南逐渐推移
D.南北支流汛期错开,对长江干流水量起着调节作用
【解析】 长江中游河段接纳南侧的两大湖系——洞庭湖和鄱阳湖湖系,北侧有汉江注入,由于其干流呈东西向,支流呈南北向,所以随雨带由南向北逐渐推移,南侧湖系、长江干流和北侧汉江依次进入汛期,时间相对错开,对长江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
【答案】 D 10.有关长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一半,但目前开发利用率还不到5% B.长江干流航线与京广、京
九、京沪等多条铁路线及京杭运河相交 C.近年来,长江洪涝灾害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上中游植被破坏严重 D.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宜宾以下四季通航,有“黄金水道”之称 【解析】 长江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
【答案】 A 11.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A.发电
B.灌溉
C.防洪
D.抗旱
【解析】 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湖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进入本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每年都要发生洪灾。因此,防洪成为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
【答案】 C 12.下列省区中,煤、铁、石油储量都很丰富的是()A.吉林、四川 B.辽宁、河北
C.山西、湖南
D.江西、山东
【解析】 辽宁省境内有阜新煤矿、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河北省境内有开滦、峰峰煤矿、迁安铁矿、华北油田。
【答案】 B 13.关于我国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利于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利于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B.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 C.共生矿多,有利于综合开发 D.我国矿产资源完全可以自给
【解析】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一方面有利于在资源集中地区大规模开采,形成全国性的重要矿产基地;另一方面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的负担。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中存在的问题有某些重要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增加了开采运输的负担和分选冶炼的难度;乱采滥挖,破坏环境;共生矿多,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给更加严峻,如石油进口日益增多就是一例。
【答案】 B 14.下图中黑点反映的是我国哪种矿产资源的分布()
A.水能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我国铁矿资源的分布,如沿长江上、中、下游依次有四川省攀枝花铁矿、湖北省大冶铁矿和安徽省马鞍山铁矿,北方地区也有辽宁省的鞍山—本溪铁矿、河北省迁安铁矿和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等。
【答案】 D 15.“西气东输”工程的气源指的是()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解析】 我国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五大气区,其中四大盆地气区分布在陆地,具体包括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丰富的油气区。西气东输的主干线是由塔里木至上海的4200千米管道。
【答案】 B 16.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知识。我国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由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河也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答案】 A 17.下列山脉中,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武夷山 B.阴山
C.阿尔泰山
D.祁连山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分为东西走向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山脉、弧形山脉三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可分为三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答案】 A 18.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A.凌汛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
【解析】 从题中的四个选项看,它们都是黄河流域的自然灾害,但它们出现在不同的河段,凌汛主要发生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的山东境内;黄河的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故排除A、B。
【答案】 CD 19.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国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B.水资源的利用率高 D.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 C.黄河、淮河、辽河三大流域最缺水
【解析】 我国的水资源中,80%的地表径流集中于南方,我国江河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最为缺水的为西北地区,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答案】 D 20.我国不受寒潮侵袭的地方有()A.台湾岛
C.滇南谷地
B.海南岛 D.雅鲁藏布江谷地
【解析】 寒潮是严重的气象灾害,对我国的破坏严重,云贵地区、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四川盆地由于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广东、海南由于南岭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台湾受武夷山脉的阻挡和纬度位置较低,因此不易受寒潮影响,而滇南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在上述因素基础上加上谷地本身的地形特征,因此不受寒潮侵袭。
【答案】 CD 21.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云贵高原
【解析】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答案】 A
22.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黄、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解析】 本题虽是热点问题,又是基础知识,要求考生了解该工程的建设目的和重要意义。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弥补华北地区水资源的严重不足,解决长期困扰北京、天津等华北中心城市缺水的问题。该工程不能跨流域调水发电,因黄河泥沙淤积因素的制约,也难以在四大流域联合开展航运业。
【答案】 D
二、能力提升
23.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黄河中游两条主要支流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2)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平原:③________平原,④________平原。
(3)从降水季节分配、黄土高原地表植被、土质等状况,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黄河下游泛滥成灾在自然方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利用黄河水系考查有关黄河的基础知识。【答案】(1)汾河 渭河(2)宁夏 河套
(3)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高原上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
(4)流水减缓,泥沙沉积、河床逐年升高,人工筑坝束水 ①黄河中下游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雨水特别集中;②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松散且具直立性,易被水冲刷,河床逐年升高 中游造林、种草、搞好绿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搞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修建水库,治沙和防洪并举,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防止水污染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24.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按图例画出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和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2)图中我国境内,黑线(阴影区和非阴影区分界线)是__________分界线,阴影区域年降水量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下。
(3)季风区内(不含青藏高原)有__________种温度带,有__________种干湿地区。(4)当A地开始受西南季风影响时,B地多出现__________天气;C地农业生产常面临__________(气候)威胁。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以及季风的有关地理知识。分界线主要是几列山脉。季风区内有5种温度带和4类干湿地区。(4)题中A、B、C地气候的特点,主要先判断出季节就容易解决了。
【答案】(1)略(2)内外流域 400(4)5 4(5)梅雨 干旱或春旱 25.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南水北调中线所经地带包括哪些省(市)?该地带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气候类型、干湿地区)怎样?
(2)分析中线调水的战略与经济意义。
(3)比较隋运河与今天南水北调方案的修建目的有何不同?
【解析】 南水北调是当今热点问题,对于沿线的相关地理知识,复习中应加以注意。【答案】(1)湖北、河南、河北、北京;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亚热带及暖温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2)是东部沿海经济开发区与西部经济开发区的交接地带,也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长江中下游经济区的连接地带;不仅具有调水作用,在交通方面集陆运水运于一体,在经济开放,能源调配,高新技术利用方面均具重要意义
(3)隋运河修建的目的是南北物资运输交流,南水北调主要是调水,解决北方的水危机以及降低长江洪峰水位
26.读图,回答:
(1)若图中字母分别代表林地和草地,那么表示林地的字母是________,表示草地的字母是________。
(2)若用图中有关字母代表全国某些草场区,那么,C表示____________区,E表示____________区。
【解析】 解答此题必须牢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答案】(1)ADF BCE(2)新疆草原 青藏草原 27.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已有近30年断流,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一年之内断流的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据统计,1992~2001年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68亿元。
(1)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发生断流现象的主要原因。(2)黄河除了断流以外,还存在哪几方面的严重问题?(3)综合治理黄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解析】 根治黄河,就必须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上游应兴建水库,下游加固大堤,加强水源保护与管理,防治水污染。
【答案】(1)黄河水资源不丰富,平均年径流量比较小;且季节分配不均衡,冬春枯水期易造成断流;黄河沿岸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中游沿岸城市及工业用水量大,影响下游径流量;农业用水浪费(漫灌等),水资源利用率低
(2)洪水威胁、泥沙淤积(水土流失)、严重水污染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兴建蓄水、调水工程,加固下游大堤、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水污染
28.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说明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
1999年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示意
(2)读图说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9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
【解析】 这两个问题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考生通过对结构图的判读,认识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构成的特征和发现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答案】(1)耕地比重较小,森林比重较小,草地比重较大(2)农业产值比重偏高,牧业、林业、渔业产值比重偏低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第二篇:2018通史复习中国近代史学案
第一讲1840——1894:列强冲击下的传统社会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抗争农民为主冲击政府官军威武收复疆土经济洋务兴起探索初探西学务实浅显近代化起步 背景表现资本主义发展对市场和原料的渴望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五关,骗钱财国门洞开结果《天津条约》:开十口进北京,赔钱传教长江行《北京条约》:割九龙开天津,华工出国再赔银影响启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的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先进的工业文明
背景过程原因:阶级矛盾激化;列强侵华;自然灾害条件: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1851)——定都天京(1853)——北伐西征——天京变乱(1856)——天京陷落(1864)思想特点太平天国纲领《天朝田特点:亩制度》评价:内容:《资政新篇》评价:内容:性质教训农民阶级由于自身局限性无法领导革命获得胜利 列强的入侵自然经济的解体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条件:•时间:19世纪70年代•创办人:地主官僚、买办、手工工场主•表现:继昌隆缫丝厂背景:目的:指导思想:口号: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未触及根本 代表人物代表作抵抗派时间19世纪40年代师夷长技以制夷地主阶级洋务派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9世纪60——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时间主要思想第二讲1894——1911:沉沦与探索侵略抗争军民同心抗敌御侮经济探索列强共管资本输出民族大义实业救国由经转政半途而废
甲午中日战争(1895)•背景: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过程:东学党起义——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结果:《马关条约》赔款设厂,割地通商•影响:民族意识觉醒;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八国联军侵华(1900)•背景:义和团运动•结果:《辛丑条约》前进宾馆改名•影响: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门户开放(1899)•提出: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内容:相互承认,利益均沾•影响:形成列强共管中国局面 背景口号义和团(1898——1900)性质结果非理性的朴素爱国主义群众性反侵略运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利:影响弊: 早期维新资派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局限代表人物著作主要思想王韬、郑观应、冯桂芬、薛福成《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天演论》评价积极:反映资产阶级利益;促进思想觉醒消极:维护封建体制,没有摆脱儒家伦理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背景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维新思想传播(办学堂、学会、报纸)过程戊戌变法内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裁汰冗员;广开言路;编练新军;发展实业,创办近代教育性质根本:失败原因主要: 背景过程清末新政内容性质原因:民族危机,内忧外患1901颁行新政——1905废科举——1908预备立宪整顿吏治;编练新军;发展实业,革新教育积极:影响局限: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军阀割据; 第三讲1911——1927 :革命与动荡革命反帝反封资阶有功北洋政府卖国反动经济先进性不平衡性探索西**涌马义传播 背景辛亥革命原因:民族危机;政府无能经济民资发展三民主义条件思想组织同盟会实践历次革命客观保路运动过程影响局限 原因背景五四运动过程根本: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直接:阶级: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壮大条件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外部:十月革命的影响口号:中心:北京——上海主力:学生——工人结果:初步胜利性质影响
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背景条件:内容北伐战争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口号:初步胜利:结果影响教训失败: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背景短暂春特点天结果影响代表荣氏兄弟、周学熙行业:地域:企业: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迅速走向萧条有利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促进工人阶级队伍壮大,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内容内容:激进民主派新三民主义意义:指导辛亥革命局限:民族不抗外敌;民权不及百姓;民生不惠农民手段:意义:指导国民革命局限:未改土地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复辟帝制标志:激进民主派五四运动(略)评价:口号:民主与科学主张:三提倡三反对运动中心:上海——北京(北大)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李大钊 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介绍马克思宣传马克思主义梁启超、朱执信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1)背景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队伍壮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外: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共一大(1921年7月):过程中共二大(1922年):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第四讲1927——1949:国民政府时期政治道路独辟经济时局艰难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抗战独立勇反独裁曲折发展
背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1927年8月7日,汉口会议过程发展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1931年,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毛泽东任主席)背景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展转移过程遵义会议(1935)工农武装割据过程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34——36)内容:批判左倾主义错误,肯定毛泽东军事路线意义: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的自身建设和道路问题,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背景直接原因客观条件中国国内战乱侵略东北侵略上海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侵过程华政治:以华制华全面侵华促成国共合作扶植傀儡政权统制经济、伪币、掠夺华工学习日语,效忠天皇 特点经济:以战养战文化:奴化教育抗日战争共产党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抗日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在上海抗日安德馨、宋哲元长城抗战表现国民党局部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抗战爱国工商界:罢工募捐、抵制日货(31民众——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反对华北自治37)特点局部性、分散性、自发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提出:初步形成: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淞沪会战:37年8-11月全面过抗程战正面战场太原会战:37年9-11月徐州会战:38年1-5月武汉会战:38年6-10月枣宜会战:40年5-6月敌后战场37年8月: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40年8月: 抗日战争国际:45年7月《波茨坦公告》发表;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出兵东北背景国内:43年滇缅反攻开始;44年敌后局部反攻开始;45年8月毛泽东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全面抗战过程胜利过程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9日在南京受降,10月台湾光复意义国内:国际:国内:原因
国际: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 背景国民党反动独裁发动内战1945年10月《双十协定》解放战争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过程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反攻序幕)48年底——49年初: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49年4月: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内:结束半殖半封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意义国际:改变政治力量对比,鼓舞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发展时间1927——1937年作用抗日战争日本侵略国民党战时体制,加强经济控制萧条官僚资本主义压迫解放战争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美国经济侵略
中共的土地政策井冈山时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内容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了革命积极性,有利于团结各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意义内容意义内容意义调动农民革命积极性,为战争胜利提供可靠保证 毛泽东思想酝酿(24——27)形成(27——37)成熟(37——49)发展(建国以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核心:农民运动核心:工农武装割据核心:新民主主义革命核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第三篇: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学案
楚水实验学校高三语文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汤惠娟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环境描写在文本中的一般作用。
2、通过分析高考真题,掌握小说环境描写作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3、注重审题,学会规范答题。四级循环不能概念化,不能贴标签,一定要回归文本。
一、课前预习
严冬海猎
陈秉汉 风静了,天空像硕大无朋的冰块银晃晃闪着寒光。严寒的海面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海肚天脚一片胭红。怕冷的夕阳像喝多了酒,醉醺醺地投入暮霭中。这是霜冻的征兆。几十年未遇的寒流袭来,往日闹市般的海湾冷冷清清。
“海龙—— ”海滩那边传来渺远的呼唤声。
“哎——”礁石上赤条条地爬上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他迅速穿上一件赤褐色的旧衣服。衣服又宽又长,过了膝盖,袖口还卷了几卷,分明是他爸爸穿过的。
一年四季,海龙喜欢在这里洗澡、潜水,即使这样的鬼天气也不例外。现在正是尖头鱼最肥最值钱的季节,海龙的爸爸有一种祖传捕鱼绝招,越是天寒地冻效果越好;深夜走到沙滩,仰头喝几口烧酒,脱下衣服,跳进海里,尖头鱼便迎着热气游过来┅┅可是爸爸出海,妈妈就心跳。所以爸爸不让海龙学这种原始的捕鱼法。但海龙觉得有趣,几次要跟爸爸下海,都被爸爸骂了回来。最近爸爸连续几个晚上下海捕鱼,风寒侵入肌体,生起病来,家里仅有的一点钱在药煲里化作一缕缕轻烟,欠下一屁股债。年关在即,爸爸躺在床上发愁。
一家人正围着低矮的桌子吃晚饭。爸爸舀了一碗粥汤,弓着腰,埋头就着番薯艰难地咀嚼吞咽,不时停下来咳嗽。有时咳嗽得喘不过气来,妹妹便给他捶捶腰背。
海风穿过破屋石缝儿,像吹箫一样呜呜响。爸爸头也不抬地说:“阿龙,天气这么冷,你别去耍海水了,弄出病来怎么办!”
“浸浸海水少生病,邻居老叔说的。”海龙抓了一个番薯端着碗到屋外吃,看看海边的天色变化。
天黑下来,破漏的小石屋冷冷清清,爸爸咳嗽着躺下了。妈妈和妹妹也上床睡觉了。海龙装作睡着了的样子,等爸爸的咳嗽和呻吟声渐渐静了,才蹑手蹑脚溜下床,溜到门外。
大海一片漆黑。墨蓝的苍穹缀满星星,洒下淡淡的星光。海滩像一片蒙蒙轻 1
雾。海龙全副武装,肩挑尖担,挑着鱼篓、干柴捆,快步向海滩走去。他那稚嫩的脸蛋此刻十分凝重黯淡,和夜色融成一体。他不会喝酒,掏出两个还有些烫手的番薯,拍掉草木灰,连皮吞进肚里。他把尖担插在潮水线上,爬上礁屿,解开
柴捆,划了几根火柴才把柴枝点燃,柴枝熊熊燃烧起来,照得周围海面红光闪闪
烁烁。他脱下衣服,迅速溜下海里。深夜的海水不同白天,像冰窖一样。海龙感
受到裂肌砭骨的寒冷。他没有后悔,没有退缩——爸爸忍受得了,自己为什么忍
受不了!他咬咬牙,挥动双臂,捞起海水擦擦身体。敏感的尖头鱼已经感受到一
团热气,笨拙地迎着热气游过来。海龙激动得心怦怦跳,忘记了寒冷,牙齿叼着
鱼篓,双手左右开弓,左一条右一条,像捞漂浮在水里的萝卜,一一把它们丢进
篓里。
海潮不断上涨。海龙随海水不断上浮。到插尖担的地方,鱼篓满了。要是爸
爸便立即上岸小跑回家,钻进孩子们用体温焐热的被窝„„不!此刻礁屿附近的尖头鱼还很多,他太舍不得离开了。可是鱼篓满了,没地方放呀!他爬上礁石,添了柴火,解下盘在头上的衣服,拿石头把裤带砸成两段,一段裤带把裤角扎牢,把篓里的鱼倒进去,再用另一段裤带扎了口。海龙带着鱼篓再次溜下海里,身子
接触到密密麻麻滑滑溜溜的尖头鱼。他激动得热血沸腾,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
饿,忘记了困乏,抓鱼的动作越来越快„„他干狂了,干傻了,恨不得把海里的尖头鱼都抓进自己的鱼篓里。
后半夜,爸爸醒来发现海龙不见了,赶紧和妈妈向海滩寻来,一脚深一脚浅,跌跌撞撞呼唤着儿子的名字。妈妈一个踉跄,脚下好像绊着什么,软绵绵的。她
低头一看,这不是孩子吗?妈妈双脚一软,跪了下来,只见海龙光着屁股,肩上的担子一头是鱼篓一头是用裤子改装的袋子,都盛满了银晃晃的尖头鱼。妈妈搀
扶着海龙,爸爸挑起担子,一步一步走回家里。
海龙清醒过来,喝下一碗热水,钻进妈妈妹妹的暖被窝,冰冷的身子接触到
妹妹,妹妹惊醒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说:“哥哥捡来好多好多的鱼哩!”妹妹揉揉惺忪睡眼见地上许多尖头鱼,不禁破涕为笑。刺骨的寒风发出尖厉的哨
音,穿过石缝儿溜走了,黎明前的大海静了,静得像守着摇篮的母亲„„
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章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二、真题引路 1、2011年江苏卷《这是你的战争!》: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6分)
【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
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2)表现人物: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
心情。
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
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坚贞人格。
2、2013年山东卷《活着》: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
分)
【答案】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
整。
三、命题揭秘
1、常见题型 1)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2)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3)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深刻意蕴。
2、江苏高考命题特点:
3、解题思路
4、知识补充:
渲染:渲染旨在通过对环境,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修饰,来突出形象,表现中心,属正面描写。示例:“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借“江碧”“鸟白”“山青”“花红”来渲染怡人风光。
烘托:烘托则有意避开正面描写,而从侧面着意刻画,以使所要表现的人、物、事鲜明突出,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是侧面描写。示例:“东船西舫
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诗人以琵琶女弹奏结束后寂静无声的环境来烘托出琵
琶声的美妙动人。
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可以理解为
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它的好处
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
疑之感。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
铺垫:对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
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
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
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一般
是起铺垫作用的这段文字交代完之后,下面要写的主要内容马上就是紧承前一段
文字而来的,是上一段文字刻意强调的。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
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
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
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引出下文:一般是作者的一句思考或者疑问,来引发下面的内容。上文说明
某道理,下文往往回答
“为什么这么说”;上文流露某感情,下文具体阐释这种情感的来由。例:诗的境
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老舍《济南的秋》)
深化主题:内涵有两个方面:一是运用技术手段,使主题更明显;二是运用
艺术手段,进一步凸显思想感情的深度、程度。
一篇文章在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已经分别揭示了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到了文章结尾,再重复一遍,这种手法,就是深化主题的第一种形式。它的运用,可以让作者非常清晰地感受到作者要表达何种思想感情,就像老师上
课,为了突出重点,反复重复强调一样。
有时,作者还采用对比、衬托、抑扬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点面结合等
手段,加深情感、品质、精神的“度”,凸显爱之深、恨之切、某种品质深入灵魂
等等。
升华主题:常见形式包括:一是由认知——上升为行动;二是由一个点——
上升为一个面;
三、由具体的存在——上升为一种影响。
例如:一群孩子,利用星期天。偷偷拿着工具到学校维修桌椅。到晚上的时
候,他们修完了所有的桌椅,高高兴兴的踏着月光回家。写到这里,文章的主题
已经表现的非常明显:赞美孩子热爱集体、以校为家的高尚品质。但作者觉得还
不够,于是在结尾添上了一段环境描写:
操场边上的丁香花开了,沁人心脾的芳香,浸润在如水的月色中,弥漫了整
个校园,并越过校园的围墙,向璀璨的万家灯火蔓延开去.......这一段文字表面看是写景,实际是借物喻人,表达的含义是:几个孩子的行
为和思想,将影响整个校园的所有学生,并将进一步影响社会。作者将文章的主
题着眼点由赞美几个孩子的品行,上升为孩子的品行对世界不断扩大的影响,这
就是典型的第三种升华主题形式:由具体的存在——转化为一种影响。
四、课堂演练
峡谷 阿城
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
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
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峡顶一线蓝天,深得
令人不敢久看。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
在峡壁根,一动不动。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
子,与石头们赛呆。
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那鹰却忽
地不见去向。
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似乎有了
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
旗沉甸甸地垂着。
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
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骑
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
脆响。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皮袍
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
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屋里极暗,不辨大小。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
木柜。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
上。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
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
松开。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
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
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
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布旗上下扭着动。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
串响鼻。
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
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
越小。
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是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
样处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篇: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自然环境导学案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亚洲在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点。
2、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二、课前预习:
1、亚洲是世界第_______大洲,也是世界上跨_______最广,______距离最长的一个大洲。
2、亚洲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叫______高原,有_________之称;有世界最高的山峰,叫________峰,海拔_________;有世界最大的湖泊,叫______。
三、合作探究:
(一)重难点突破
1、半球位置:(读P2图6.1结合图1完成)
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
图1(东、西半球),半球(南、北半球)。
2、纬度位置:(读图1回答)
亚洲自北往南被______、______、______ 三条特殊纬线穿过,所以亚洲跨越______带、______带、______带,大部分属于______带。
(二)学以致用
探究一:海陆位置(读图P2图6.2结合图2回答)
(1)在图2中相应的位置写出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非洲。
(2)亚洲位于 大陆的
部。
相邻的海洋:亚洲北临______,东临______,南临______。相邻的大洲: 亚洲西北连 洲;西南是 洲;东北以①______为界,与D 洲相望;南面隔海与C 洲相望。探究二:亚洲的地形及河流(看P4图6.5结合图3回答)
E
1、将图中序号和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写在下面的横线内: 高原:
A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平原: 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图3 C
图2
①
③F
G
⑥ 2
2、请归纳出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
4、请归纳出亚洲的河流分布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三:亚洲的气候(读P7图6.9结合图4回答)
(1)写出图中下列序号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④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
(2)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有______种。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亚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气候显著,__________分布广的特点。
四、能力提升:
读P9图6.12试说明非洲气候分布的特点。
图4
五、课后小测:
1.世界上面积最大和最小的洲是()A.亚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欧洲 C.大洋洲和亚洲 D.亚洲和南极洲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中间高、两边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中国高、伊朗低 3.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由东向西流。4.亚洲最大的平原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 B.华北平原 C.印度河平原 D.恒河平原 5.亚洲和非洲的地理分界线是()A.尼罗河 B.乌拉尔河 C.苏伊士运河 D.红海
第五篇:3-4复习学案
3-4复习学案
机械振动
一.简谐运动中引入的概念:
不变量:振幅、周期、频率
矢量:振动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 标量:动能、势能
步调:振动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势能与速度、动能互为异步调。注意:【着重理解振动位移与回复力】【注意理解对称性与周期性】
1、如图5-2所示,一个弹簧振子沿x轴在B、C之间做简谐振动,O是平衡位 置,当振子从B点向O点运动经过P点时: A、振子的位移为负;B、振子的回复力为负; C、振子的速度为负;D、振子的加速度为负。
2、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振动。从O点开始计时,振子第一次到达M点用了0.3秒,又经过0.2秒第二次通过M点。则振子第三次通过M点还要经过的时间可能是
A、1/3秒
B、8/15秒
C、1.4秒
D、1.6秒
二.简谐运动的图象:表示某一振动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移,是一条正弦(或余弦)曲线。
反映的:(1)任一时刻振动质点的位移;(2)振幅A:位移的最大值(3)周期T:两相邻的位移和速度完全相同的状态间的时间间隔(4)任一时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5)任一时刻速度方向:斜率为正值时速度为正,斜率为负值时速度为负。1.一个质点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t=4×10-2s时,质点速度达到最大值 B.振幅为2×10-3m时,频率为25Hz C.质点在0到1×10-2s的时间内,其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10-2s时,质点的位移为负值,加速度也为负值
三.单摆:最大摆角α<100,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回复力F回=mglx。,周期公式:T2lg可以用来测重力加速度:2g4lT2
1.对单摆的振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单摆摆动时,摆球受到的向心力大小处处相等 B、单运动的回复力是摆球所受合力 C、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回复力为零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所受合外力为零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测得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中的()A.小球质量太大
B.将摆线长当作摆长,未加小球的半径 C.将振次数n误记为(n+1)D.振幅偏小
(2)由实验所得数据画出周期T和摆长的平方根L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直线与横轴的夹角为a,则g=。(3))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 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m以上,用细而不易 的尼龙丝;摆线偏离竖直线的角度应小于10°,要在摆球通过 位置时开始计时,(3)注意:摆球每经过此位置 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四、受迫振动: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无关。共振:驱动力的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振幅最大的现象。
1、.如右图所示,四个摆的摆长分别为L1=2米,L2=1.8米,L3=1米,L4=0.5米.现用一个周期等于2秒的策动力,使它们作受迫振动,那么当它们振动稳定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四个摆的周期和振幅都相等 B.四个摆的周期不等但振幅相等 C.四个摆的周期相等但振幅不等 D.摆3的周期为2秒,振幅最大
机械波复习
1、波形图的画法:平移、以点带线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波形如图10.3-10所示,-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m,-7m,波的传播方向由右向左,已知t=0.7s时,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则()
A.t=0.9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B.t=1.2s时,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 C.振源的起振方向一定向上
D.质点Q位于波峰时,质点P位于波谷
2、多解问题:方向、周期性
22.如图11所示,实线为t1=0时刻的图象,虚线为t2=0.1s时刻的波形,求:(1)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2)若波的传播方向为-x方向,波速多大;(3)若波速为450m/s,波沿什么方向传播.
3、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的转化
7.如图10.3-8是一列波在t=0时刻的图像,如果波以速率v=0.4米/秒沿x轴正向传播,试作出:①波源0的振
动图像;②在波的传播方向上距波源0.06米处质点A的振动图像.4、波动与振动
1、如图10.2-15是一列波t时刻的图像,图像上有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b质点的速度为零 B.a质点比b质点要先到平衡位置
C.若波沿x轴正向传播,a质点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若b质点比a质点先到平衡位置,波的传播方向必沿x轴负方向
2.如果图1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则[ ] A.C点的振幅是0 B.BC两点平衡位置间距是λ/4 C.该时刻速度最大的点是A、C、E D.当A振动了一周期时间内,波由A点传到E点
3、如图514所示,为一列横波的图象,在此时刻P的振动速度为v;经过0.2s,P的振动速度仍为v;再经过0.2s,P的振动方向改变,速度大小还是v,从而可以断定()
A.若波向右传播,P质点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若波向右传播,Q质点比P质点先到达波峰 C.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5m/s D.若波向左传播,波速可能为10m/s
5、波的衍射:缝与孔的宽度或障碍物尺寸跟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
1、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6、波的干涉:两列波的频率必须相同,相位差恒定。(同步调或异步调)若同步调加强点满足△S=(2n+1)λ/2,减弱点满足△S=nλ
7、多普勒效应: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如果二者相互接近,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增大;如果二者相互远离,观察者感觉到的频率将减小.
几何光学
1、物理现象:折射、反射、全反射(α≥临界角)、色散(偏向角反映折射率)
1.如图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侧是红光,b是紫光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三棱镜中a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光的传播速率
2.一束白光从三棱镜一边经过较大的入射角射
入并通过三棱镜后,在屏幕P上可以得到彩色的光带,如图所示,在入射角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假如最后屏幕上的彩色光带先后全部消失,则:()A、红光最先消失,紫光最后消失 B、紫光最先消失,红光最后消失 C、紫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D、红光最先消失,黄光最后消失
3、一个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光学元件,其材料的折射率为n=
2,一
束平行光以45º的入射角射向其上表面,如图所示。求:在图中标出入射光能从其半圆面上射出的范围。
2、做好三方面工作:物理作图--物理规律(sinC=1/n、n=c/v、n=sini/sinr)--几何关系
3、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海市蜃楼、视高视深】
1.如图所示,为一块建筑用幕墙玻璃的剖面图,在其上建立直角坐标系xOy,设该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发生变化。现有一单色a从原点O以某一入射角由空气射入该玻璃内部,且单色光a在该材料内部的传播路径如图中实线所示。则玻璃的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A.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减小 B.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均匀增大
C.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减小后均匀增大 D.折射率沿y轴正方向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
光的波动性
双缝干涉:(1)相干光源频率相等,相位差恒定(一般研究同步调或异步调)。(2)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平行等间距的干涉条纹。
(3)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偶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加强,出现亮条纹△S=nλ; 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δ等于光的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处的光相减弱,出现暗条纹△S=(2n+1)λ/2。(4)相邻两条干涉条纹的间距xLd
薄膜干涉:(1)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光是相干光(2)利用叠加后的明暗条纹制成了增透膜 【2d=nλ】与高反膜【2d=λ/2(2n+1)】(3)检查平整度,空气膜变薄明暗条纹变疏/(4)牛顿环从中心向外是有密到疏的圆环。
衍射:(1)障碍物或狭缝比波长小或相差不多。(2)图样不等间距(3)泊松亮斑
偏振:(1)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2)反射光是偏振光,在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3)立体电影利用了光的偏振。
激光:(1)利用相干性好,可以用光纤传信息及全息照相。(2)利用平行度好,可以用来测距及测速。(3)利用亮度高,可以用来切割与焊接
1.如图所示,用某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P处为第三亮纹,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做这个实验时,则第三亮纹的位置
()A.仍在P处
B.在P点上方
C.在P点下方 D.要将屏向双缝方向移近一些,屏上才会出现第三亮纹
2.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环是由透镜下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上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B、牛顿环是由透镜上表面的反射光和平面玻璃下表面的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
C、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亮环将向远离圆心方向平移
D、若透镜上施加向下的压力,当压力逐渐增大时,(乙)
亮环将向靠近圆心方向平移
(甲)
电磁场电磁波
一、电磁波的发现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_____________。2.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相联系的统一体叫电磁场。3.电磁波
①电磁场的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②电磁波是________波.电磁波的传播________介质。③它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等于光速c= ________ ④波速v、波长λ与频率f的关系: __________
二、电磁波的特点:
1.电磁波是横波。在电磁波中,每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方向总是互相垂直的,并且都跟那里的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电磁波的速度(在真空中等于光速)v=3.00×108 m/s。
3.电磁波传播不一定需要介质。
4.电磁波有波的一切特点:能发生反射、折射现 象;能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 5.电磁波向外传播的是电磁能。
三、1、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是横波,2、赫兹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观察到了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1、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恒定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恒定的磁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电场 B.任何变化的电场周围空间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均匀变化的电场 D.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磁场,均匀变化的磁场周围产生稳定的电场
3、电磁波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无线电波、红 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其产生机理
1、在应用电磁波的特性时,下列符合实际的是()
A.医院常用x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医院常用紫外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C.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紫外线照相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D.人造卫星对地球拍摄是因为红外线照相有较好的穿透能力 2.下列关于紫外线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是一种紫色的可见光B.紫外线的频率比红外线的频率低
C.紫外线可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利用紫外线可以进行电视机等电器的遥控
4、电磁振荡:LC振荡电路的变化过程电流、电荷量互为异步调,周期公式T=2Π√Lc
5、电磁波发射与接收: 1.电磁波的发射
①振荡电路必须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要有足够的频率;第二,采用电磁场分散到尽量大的空间.②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的特点,要求发射的电磁波随待传递信号而改变.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的技术叫调制,常用的调制方法有调幅和调频两种. 2.电磁波的接收
①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接收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相同时,激起的振荡电流最强,这就是电谐振现象.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叫做调谐.
②从经过调制的高频振荡中“检”出调制信号的过程,叫做检波 .检波是调制的逆过程,也叫解调。
1、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现在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30s后在同一方向上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则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最接近()A.12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相对论
1.惯性系:如果牛顿运动定律在某个参考系中成立,这个参考系就叫做惯性系.相对于一个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另一个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2.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
(1)狭义相对性原理: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理: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3.相对论质量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质量m与静止时的质量m0之间的关系
注意:光速与光源的运动和观察者无关。
mm0 v24.质能方程:E=mc2 1(c)
5、广义相对论:
(1)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2)一个均匀的引力场与一个做匀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等价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1.“同时”的相对性:“同时”是相对的。在一个参考系中看来“同时”的,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可能“不同时”。
理解:由于光速不变,即光速在任何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那么当另一个惯性系的速度能够和光速相比时,同时性就是相对的。即在一个惯性系中同时发生的两事件,在另一个惯性系中就不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2.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静止时的长度小。即
ll1(v20c)
式中l,是与杆相对运动的人观察到的杆长,l0是与杆相对静止的人观察到的杆长。注意:①在垂直于运动方向上,杆的长度没有变化。
②这种长度的变化是相对的,如果两条平行的杆在沿自己的长度方向上做相对运动,与他们一起运动的两位观察者都会认为对方的杆缩短了。
3.时间间隔的相对性:从地面上观察,高速运动的飞船上时间进程变慢,tt飞船上的人则感觉地面上的时间进程变慢。
v2
1()c式中t是与飞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t是地面上观察到的两事件的时间间隔。
4.相对论的时空观: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的,是绝对的,二者之间没有联系;相对论则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物质、时间、空间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
5.物质的引力使光线弯曲。
1.根据气体吸收谱线的红移现象推算,有的类星体远离我们的速度竟达光速c的80%,即每秒24万公里。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B.在地球上接受到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1-80%)c C.在类星体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D.在地球上上测得它发出的光的速度是c
2.如果你以接近于光速的速度朝一星体飞行,你是否可以根据下述变化发觉自己是在运动()
A.你的质量在增加B.你的心脏跳动在慢下来 C.你在变小D.以上三种变化同时发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规律在任何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 B.在所有惯性系中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C.在高速运动情况下,惯性系中的物理规律也不一定相同 D.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变
4.一大船在平静的大洋中匀速行驶,一个人在其密闭船舱内向各个方向做立定跳远实验,并由止来判断船的航向,假设他每次做的功相等,下列正确的有()A.如果向东跳的最远,则船向东行驶 B.如果向东跳的最近,则船向东行驶
C.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一样远,不能判断行驶方向 D.他向各个方向跳的不一样远,能判断行驶方向
留言板:
电磁波、相对论(理论上)选修3-4 选择题其中个别选项。若有重要信息不懂 记住
自己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