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一、单元目标
(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鉴赏。
3、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四、课前准备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
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
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
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1页,可作适当增补)。
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
2、学生讨论。
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作者将这幅画的人物与自然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画面上人物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地平线与直立的树木又增加了构图的丰富性。《维纳斯的诞生》(意大利)是波提切利画于1432年
(三)、活动二: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
1、研究思考:
(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自然为生命活动提供了水、空气、食物(养料)、阳光,同时也能处理生物排出的废物、废气,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
(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小方面: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花草树木等等
大方面:减少森林破坏、减少水源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减少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等。
(四)、作业要求:
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第二课时
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上节课欣赏的作品有哪些?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作品?
(2)、转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欣赏第一单元的前半部分作品,先请同学们把书上的内容自己先看一遍。
2、教师板书:
(1)、《野牛》
(2)、《创造亚当》
(3)、《溪山行旅图》
(4)、《孟特芳丹的回忆》
(5)、《神奈川冲浪图》
3、请同学们说出这些作品的作者或出处,学生讲教师板书。
4、重点欣赏、评述:
(1)、《野牛》
a、介绍出处发现时间是保存于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史前岩画,是由西班牙的马格德林人留下的古人类活动遗迹,距今约1.5万年
b、与同学共同讨论其特点:写实、传神。(窟顶壁画中有两只负伤的野牛,它们的身躯卷缩成一团,外轮廓被处理为稳定的三角形状。而在细节方面,诸如抽搐的四蹄、甩动的尾部、斜剌如剑的双角、直竖的耳朵,都采用寓动于静的手法,把野牛处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困兽犹斗的特点表现得惟妙惟肖。)
c、揭示主题:表现其生命活力和威严的气势。
(2)、《创造亚当》
a、介绍作者米开朗基罗的代表壁画《西斯廷天顶画》中的重要部分。及文艺复兴运动。
b、介绍作品,并对作品内容和形式与同学进行讨论。
c、突出主题:表现生命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体现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3)、《溪山行旅图》
a、介绍作者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传世名作。及其性格特点:待人宽厚,与人为善,“与山传神”的画家
b、介绍作品:构图构图严谨图,层次分明,主次和谐.前后递进,用水贯通.、表现画面意境山石轮廓坚劲,塑造了一个"气魄雄浑“的堂堂大山.让人感受到恢弘博大而又逼真动人的气象
c、讨论并得出画面揭示主题: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引伸出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
(4)、《孟特芳丹的回忆》
a、介绍作者及地名孟特芳丹。
b、介绍作品:构图、表现内容、形式美感、画面意境。
c、讨论并得出画面表现主题: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的美好心灵。
(5)、《神奈川的风浪》
a、介绍浮世绘及作者
b、介绍作品表现内容并与杜键的《在激流中前进》作对比,学生讨论并概括出浮世绘的特点:造型简练、线条流畅、色彩明快,装饰性强。
c、讨论画面的对比因素并得出画面表现主题:劳动人民与大自然的搏斗精神。
5、学生自行欣赏并讨论《维纳斯的诞生》、《红蓼白鹅图》、《禽兔图》、《稷神崇拜图》这些作品是怎样表现艺术是生命和自然的和谐交融。
6、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遇到不解的难题,教师及时当众解答。
7、小结本节课:
这些美术作品都体现了艺术是生命和自然的和谐交融。不管是人类生命与大自然的抗争还是对大自然的享受,不管自然对生命的渴望,还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都体现生命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谐交融是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
八、教后感:
欣赏美术课以何种教学方法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个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欣赏课的教学应体现探究性学习,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正确引导。
第二篇: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1
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1
设计说明:
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材扩大美术欣赏的比例,因为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但课本上的内容有限,信息量较少,如果在授课中照本宣读,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借助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仅应用在美术欣赏的学习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素养,感受艺术美,陶冶情操。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备:
带多媒体投影的计算机室,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接。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如何在Internet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信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学生浏览本课所要学习内容。
2、学生相互交流看画心得。
3、学生发言,在欣赏中有何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作适当提示)
(二)教师示范
1、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简单的教师可直接解释或提示,选择合适的问题,教师假装不知,而告诉学生可以到网上查找。
2、教师示范如何查找
①打开浏览器,示范如何选择搜索引擎(例:雅虎、搜狐、新浪、google等)
②输入关键词(讲解如何选择关键词,如作品名称、作者姓名)
③讲解在显示的信息如何选择所需要的内容。
④打开所选网页,找出答案。
⑤教师小结一下在网上搜集需要信息的方法。
3、学生练习
①教师指定一幅画(网上信息量较多的,例如一些中国古代名画)让学生尝试查找。
②学生发言,通过网上所找到的信息,如何来了解这一副画(作者如何来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情感)。③对于学生在看画过程中还有未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教师作巡回辅导。
④学生发言通过刚才的学习,对于“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有何认识,教师小结。
4、学生自主学习
①让学生在网上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作品或作者的相关资料。
②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5、教师总结
作业要求:
第三篇:与自然和谐
与自然和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的梦想是为了自己,有的是为了别人,有的触手可及,有的可能终生都难以实现。
大概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吧,一次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场电影,叫《可可西里》。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在青藏高原上,身姿矫健的羚羊快速地奔跑着。“啪啪啪”一连串枪声响起,一只只的羚羊应声倒地,盗猎者带走了羊皮,留下了一个个还淌着血的羚羊的骨架,有上万之多。在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惊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在抱怨生活,抱怨学习、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殊不知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里,和我们同处一个地球的动物们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火药的发明给人类造福,却给它们带来了世代的噩梦。
看着那一颗颗子弹穿过它们的胸膛,我感觉仿佛是射入了我的心脏。从那一刻起,我有了一个梦想:与自然和谐相处。
但我知道仅凭我一人,几人,甚至几千几万人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界的。因此我不止一次地想过翻越高山,走过草原,深入雨林,走遍个个城市,与那些志同道合的友人一起向全世界的人呼吁关爱身边的世界。
农耕文明时代,我们敬畏自然;工业文明时代,我们改造自然。如今我们应当保护自然,否则大自然的警告,将变成惩罚。绿洲变成了沙漠,田地变成了荒漠。现在醒悟为时未晚,难道非要等到当我们头顶的天空不再明净,不再蔚蓝时,我们才想起应该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吗?当我们脚下的土地变成黄沙变成荒漠时,我们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我们的大自然吗?
“谁能灭人类?是人类自己。”到头来,害自己灭自己的造孽者正是我们自己!
愚公该不该移山值得大家讨论了。为什么一定要移山去破坏我们的家园,而不是自己移居呢?
地球是我们人类、动植物生存繁衍的大家庭。可是现在,地球已经不再是那个洁净而美丽的地球了,它正变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正在独自地哭泣着,不知向谁述说自己已面临的不幸。
自然拥有和谐的美丽,花儿才显得娇艳;心中拥有纯洁的指引,心灵才显得更加美丽。人类需要自然,请让我们手牵着手,心连着心,共创和谐天堂,让蓝天更蓝,让清水更清,与我们的自然和谐相处吧!
愿我的梦想成真。
第四篇:自然与生命
自然与生命
——读《昆虫记》有感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从小早晚去捉稀奇古怪的昆虫,到死也依旧热爱,大家肯定会认为他是一个怪人,要不就是一个疯子;但如果他得过博士学位呢?没错,他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他从小就喜欢研究昆虫,为此他父母、祖父母不知告诫了多少次,仍没有起效,就是这样一个偏近于疯狂的昆虫爱好者,留下了这部传颂于后世十卷大部头的《昆虫记》,着实让人钦佩。
这本书不仅描写生动,更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的生活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语言更是出神入化,生动活泼轻松诙谐,不得不说这果然是一部“昆虫的史诗”。
在生活中,有许多事物我们只是了解了片面,并没有真凭实据,却一意孤行,这样就可能破坏了自然生态。比如苍蝇,的确,一对红色的大眼睛,全身绿油油的,加上肮脏的足与翅,看起来其貌不扬,容易让人心生误会,也会将细菌带给食物。但它实际是十分讲卫生的,虽然它们过大于功,但下次见到它们的确可以有新的改观;它是一名出色的大自然清洁工,清扫尸体的功劳它们功不可没,所以见到它们,不必像对待蚊子那样判处死刑,只需将它们驱出境可以了。至少,有了它们,我们生存环境才不会尸横遍野,才不会生存在恐怖之中。
昆虫其实和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它们并没有所缺少。透过昆虫来折射人生,就如上文的清洁工,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何况人呢?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不同人共同
拥护组成的,丑显美,恶衬善,事物的两面性方可体现出人们邪恶的一面。
会做“圆球”的蜣螂、“音乐天才”蝉、凶残的黄蜂、“亮晶晶”的萤火虫,无一例外带给我一个个不同反响也不可思议的享受,这本《昆虫记》无不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无可厚非,千古以来定是如此,当今社会也是同样。但是,只有淘汰是不够的,昆虫之间尚是互相扶持,我们---最高等的生物,却钩心斗角,可笑。我想,学习昆虫,放弃人类那些无耻的竞争规则吧,我读《昆虫记》,仅此而已,是非黑白,我做不了主。
充满对自然万物赞美之情的法布尔,用他的生花妙笔自觉地唤醒我们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常常不自觉地追问和思考生命,学会尊重生命,善待每一个或庞大或渺小的生灵。
感谢《昆虫记》和法布尔,陪伴一生。
八(1)班钱中天
第五篇:自然生命
自然生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写的是小草,为什么会有人写这微不足道的草呢?仅仅是点缀吗?
在小的时候学这首诗时,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不就是草嘛,遍地嗾使,有什么好写的。经常在草地上嬉戏,和小伙伴们玩耍。硬生生地踩在草上丝毫不知它们也会痛,和人一样有情绪。
长大之后再学这首诗,明白了草,它也有生命,它也有呼吸,也和小孩一样,从校开始,慢慢长大,直到长大之后可以任风摇摆,无忧无虑。看着风里的小草,像是在高呼,我长大了,我终于长大了。
曾经学过(石缝间的生命)这篇文章,真的很奇妙。在一个全是石头的压上既然长出了一棵松柏,附近没有水等资源,只有空气,只有空气,这棵松柏毅力超强出了我的想象,超出了大家的想象,从一个隙缝里钻出来。小小的,随时都可能被雨淹死,被风卷走,被电劈倒,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而它,却奇迹般得活了下来,而且长得如此壮大,雄伟。
不仅只有我们人才有生命,大自然中的任何东西都有生命,不超越国界,你们说是吗?只是他们没有我们人那么完善。举了小草这个例子,是要告诉我们,小草都能在野火中生长,烧完了这边,还有另一边,草是无边无际的,即使阵的烧完了,它们还会来年坚持不懈地生长出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像小草一样坚持不懈呢?为什么不能像松柏一样在遇到困难时坚强的地活下去,为何?同样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差别就这么大呢?
没错,这就是生命,这就是自然。
一切万物皆有生命,际遇不同,价值不同。这就是自然。
当我们都忽略了那些鲜活平凡的生命的时候,法尔文——这个人为伟大杰出的代表,却耗尽了其一生的光阴,为这众多平凡的自然界子民——昆虫谱写了一部精彩的生命的乐章。
这就可以说明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啊!!
10计算机
朱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