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

时间:2019-05-15 03:1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

第一篇: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

第四课 大熊猫的舒适家园

——插入图片

知识目标:

1、掌握幻灯片插入图片的方法。

2、掌握图片插入到幻灯片中的效果(大小和位置)的设置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

2、培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创作作品的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在不断的尝试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培养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发现别人长处,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学习重点:插入图片文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习难点:插入的图片合理,图片大小、位置适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演示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小问号同学信心满满地参加了学校的电脑制作活动竞赛,结果没有获奖,他感到困惑不解。下面是他和另外一个同学的作品,请同学们来点评一下,谁该获奖?为什么?

展示两份演示文稿(一份只有文字内容,一份图文并茂,插入了剪贴画、图片及自选图形)

学生鉴赏、分析,点评两份作品。

由此可见一份好的作品,需要恰到好处地使用图片来修饰幻灯片,达到图文并茂 的美化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并对图片格式进行简单设置。

二、回顾旧知,探索新知

1、复习旧知

我们曾经学习了如何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操作,大家还记得是怎么操作的吗?(打开 Word窗口)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演示打开“插入”——“图片”菜单。

2、探究新知

那么在PowerPoint中该怎么插入图片呢?它们与Word中的操作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呢?

让学生启动Powerpoint,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找到上节课保存的演示文稿“大熊猫的渴望”,插入一张“新幻灯片”,试着在本地磁盘D中选择一张喜欢的图片插入到Powerpoint中。

学生做探究练习:

(1)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共有几种方法?(基本)(2)插入图片后如何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和位置?(提高)(3)怎样做到图文并茂?是不是图片越多越好?(拓展)教师巡视、指导,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探究成果?(全体广播,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知识要点)请几名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并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让学生解释为什么会选择插入这张图片?

在选择图片时,只有选择与幻灯片文字内容相关的图片,才能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

展示两份学生作品(一幅作品图片位置与大小不合理,另一幅设置合理),让学生给予评价,并说出理由。

师:图片的大小和位置设置非常重要。合理的调整这些设置,可以使我们的幻灯片内容更加饱满、美观。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品,看看它是不是会变得更美观些?

小结:看来要让作品图文并茂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这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琢磨、细心体会。

3、拓展延伸,协作学习讲授旋转图片的方法:

大熊猫为了感谢大家对它的关爱,它想给大家表演摆姿势的节目。通过教师演示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旋转图片的方法。

演示操作旋转图片的方法,请学生认真观察。

师:你学会了吗?让你的“大熊猫”也来表演表演吧!教师巡回指导,给学生以鼓励与启发。

三、综合练习

师:大家已经掌握了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一起修改小问号的作品,相信经过你们的精心修饰,一定会让作品焕然一新。

教师利用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把小问号作品发送到学生机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制作。

5、展示作品,激励评价

抽个别小组作品让学生分享并自已点评。

教师补充完善学生的点评,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如插入的图片是否符合文字内容、图片大小和位置是否合适等)

四、课堂总结

结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回馈本课的知识点。

五、思考与练习:

对自己幻灯片中的图片进行合理的调整。板书:

大熊猫的舒适家园 ——插入图片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中文件—插入

调整大小:选中图片—指向缩放点—在鼠标变成双箭头时拖动

调整位置:指向图片—在鼠标指针变成十字箭头时拖动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从旁引导为辅助,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所学内容。

第二篇: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五课

第五课 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图文的合理配合

教材分析

本课为河南大学出版的教材第三册(下)的第五课《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图片的合理配合》,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制作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的过程。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PowerPoint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前几课已经掌握了插入图片和文本框的方法,对于多媒体作品的制作规划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对于素材准备方面也能够熟练完成,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更可贵的是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感兴趣,这也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了前提条件。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合理布局图片和文字。

2、掌握图片和文字叠放的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自学培养对信息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学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

认识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观念,最后上网看看大熊猫“团团”“圆圆”憨态可掬可爱的样子,讲一讲时事背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希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学习重点:掌握图片与文本框合理布局的操作技能。学习难点:图文色彩颜色的搭配。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策略下,开展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动手操作、探索;动眼观察、欣赏、评析;动口讨论、询问;动脑思考、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教具准备:

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课件及下载相关图片资源。教学课时:

在课外查阅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课内活动为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和图片,大家现在观察这几张幻灯片,能发现些什么?

利用网络教室演示三张幻灯片:单独插入图片的幻灯片;单独插入文本框的幻灯片;图片文本框合理搭配的的幻灯片。

学生会发现单独的幻灯片看起来单调,内容不丰富不能很好的说明大熊猫生存环境。而图片和文本框在一起的能更好的说明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教师:那么怎样才能很好的把图片和文本框合理的搭配起来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五课《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图文的合理配合》。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演示文稿来向其他国家的小朋友宣传一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大熊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国的濒危的珍稀动物,我们要保护它们,所以这节课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作品来向人们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呼吁人们不要破坏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保护大熊猫,这也是为什么让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我国大熊猫的一些图片和资料的原因。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三个:

1、建立并保存一个演示文稿。

2、编辑演示文稿,将你所搜集的信息把图片和文本框合理搭配表现出来你 的主题。

3、美化你的演示文稿。

(要求学生最多做三张幻灯片,防止个别学生做的多而不够精美。)任务一:建立并保存一个演示文稿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前几节课学的知识,思考一下第一个任务该如何解决?

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并保存了一个POWERPOINT文件,指名学生将操作步骤与大家分享。

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其中的不足加以指正,复习巩固旧知。

任务二:编辑演示文稿,插入图片和文本框表现出来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可参照课本17页学习探究。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自己课后所搜集的有关大熊猫的图片和资料,并对其进行整合,完成自己的作品,小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出现的问题,最终由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各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互相交流。

任务三:合理搭配美化演示文稿

完成任务二的时候,学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我的文字找不到了”、“感觉该表达的也表达了,但不够美观大方”: “合理搭配美化演示文稿”正是任务三要完成的。

师:下面我们各小组再参照课本图5-

6、图5-7完成任务三,完成之后,再来看一下你是否满意。

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小组成员完成美化自己演示文稿的任务,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汇总,完成自己的作品。

小组汇报演示作品制作情况。

由小组长代表本组成员演示自己组的作品,展示完成之后,共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引导发现:图片与文本框搭配时需要调好整图文叠加的效果,调整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调整颜色的搭配,才能做出一个好的作品。

三、课堂小结

在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知识点,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呢?

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

1、学会了调整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

2、调整图文叠加的层次。

3、调整文字的颜色

四、拓展知识、布置作业

1、拓展知识,培养爱国情操

教师:出示课件,大家认识它们两个吗?(出示大熊猫“团团”“圆圆”。)这两只大熊猫就是大陆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同学们来到百度中搜索一下图片“团团”“圆圆”看一看它们可爱的样子。

学生上网搜索查看。

同学们大家知道为什么把它们起名“团团”“圆圆”吗?(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希望祖国早日统一,反对分裂。)

2、思考练习

①上网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去找更多的有关于大熊猫的资料。②创作出其他的效果,使作品更加漂亮 板书:

大熊猫的生存环境 ——图文的合理配合

图片和文字的位置关系:文字位于图片上方

下方

左边

右边

之上

图片和文字的叠放方法:

右击“图片”——“叠放次序”——根据需要选择次序

选择隐藏图像的方法:

鼠标任选一对象——按下Tab或shift+Tab键

课后反思;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

第三篇:第一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颁奖典礼现场

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案大赛评选活动启动仪式

暨第一届颁奖典礼

2010年9月20日,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和百度携手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届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获奖教师代表领奖

组织奖获奖单位代表领奖

第四篇: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学设计

课题:天上的街市

学校:黑龙江省鹤岗市第十五中学 姓名:

高 金 波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参赛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初一新生

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诗歌

3、一课时

4、学生需课前熟读课文

5、利用百度搜索作者简况

6、观看牛郎和织女故事http://

二、教材分析

《天上的街市》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诗想像既自然贴切,又新奇丰富。通过学习它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这首诗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1)诗内有丰富的想象,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出想象中的理想生活。有写实的诗句,有想象的诗句,而想象的内容正代表着诗人的向往和追求。

(2)内容虽然取材于我国古代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却又借助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像,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对这一传说进行了全新的反传统的诠释,表达了诗人摆脱封建束缚、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由于该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适合学生朗读和思维训练。

基于以上分析,设定本篇文章的三维目标如下: ①知识与技能:

(a)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b)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初步培养学生联想、想像和创新等相应思维能力(c)体会诗中表达的美好理想和情感 ②过程与方法:

运用四读法,由浅入深,逐层欣赏。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和品味文本让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感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目标a,难点为目标b:只要完成了这两点的教学,教学目标3就会水到渠成。

三、教学方法

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

(a)采用多种诵读(自读,范读,和评读)形式来让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b)启发式教学:设计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所以以此方法引领学生学会欣赏。

(c)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来自主学习,思考。【学生学法】

为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诗歌的能力,我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和思考的意识来学习本诗。

(a)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b)诵读品味法

(c)比较法:把《天上的街市》对牛郎织女的描写与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作比较,引导学生其不同点出发去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d)模仿学习,以课文为拓展思维范例,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力,提高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的两个翅膀,因为有了它们,清代的学者沈复回忆童年往事,写下了充满儿时天真的《童趣》;因为有了它们,现代诗人郭沫若面对璀璨的星空,写下了感人优美的名作《天上的街市》。今天我们一起随着诗人走进诗歌,去逛逛天上的街市,看看那里有怎样的珍奇,怎样的景象?(然后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介绍作者: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等。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和著名的革命家、社会活动家,蜚声海内外;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http://baike.baidu.com/view/2021.html

(三)、确定目标

(a)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b)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并初步培养学生联想、想像和创新等相应思维能力

(c)体会诗中表达的美好理想和情感

(四)、品读诗文,领会形式美

1、学读:

(1)学生听朗读,然后自己试读,在书上标记节奏和重音。http://www.xiexiebang.com/programs/view/8pYg9x96-3M/

(2)指名读,教师评点、指导,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

学互相点评。

2、想读:

(1)出示鹊桥会的小动画,让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画面。(2)配以音乐,使学生在享受诗歌音乐美的同时,沉醉在想象

中小声读。

3、析读:

以第三、四小节为例,我设计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

①诗中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什么不同,请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五)、合作探究,感受情感美: 分两步:先探究内容——问题是

a.全诗共四个小节,你能指出哪些是写实,哪些是想像吗?

b.本诗是怎样逐步展开想象的?(想象的过程)诗人想象的目的是什么?

再探究情感。先围绕问题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是

a.课文中想像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是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

b.诗人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想像,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这种想像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c.师生合作朗读。

(六)、拓展训练:紧扣难点,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整合。

出示习题进行练习,激发学生调动思维去联想和想象。

仿照示例写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1)牵牛花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照在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笼中的小鹦鹉,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街灯——像——

明星

教学反思 明星——像——街灯

联想、实写

不满黑暗现实

天上的街市向往自由生活

街市——物品——神奇厅

牛郎——天河——织女

他们——流星——闲游

想像、虚写

力。以读来学习和体会诗歌的美,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这种学习诗歌的最好方法。实际教学中也初步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在设计中对学生的指导和训练时间有些紧,个别学生的课前任务做得不够认真,所以个别同学没能达到预设要求。但正以此来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搜集网上朗读本文资源,找到自己喜欢的朗读范例去学习,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课后在找课余时间交流和展示。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充分的诵读中体会到诗歌的独特魅

第五篇: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

碳的单质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木炭、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总结,实验探究——归纳。

【教具准备】: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防毒面具、导线、灯泡、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展示]玻璃刀

[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设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板书]

一、碳的单质

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

[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介绍]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其中木炭、活性炭用途很广,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性质吗? [活动探究]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学生活动] [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淡红色的水颜色褪去。

[教师]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另外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板书]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2.冰箱的除味剂;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展示]防毒面具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结论并板书]4.性质 用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管。[展示] C60分子模型

[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

[设问]上面我们认识了三种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类似吗? [学生回答]性质各不相同。

[总结并板书]5.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作业]习题2、3、4,家庭实验2。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4.性质用途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C+O2= CO2(充分燃烧)2C+O2 =2CO(不充分燃烧)(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2CuO+C =2Cu+CO2↑

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内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考题回顾: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物理性质相似 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⑥都是黑色固体

2.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佩戴一种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可以预防“非典”,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作用。

3.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4.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课题1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并适当介绍了一些结构知识。这堂课是一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需要课堂气氛活跃,才能体现出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学习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前做了一些准备,课上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表演及实验也很成功。例如,上讲台表演 ;上讲台演示实验;演讲个人查阅资料;讨论、汇报、发言等;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实验、实物、模型等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注重以上特点的同时,不能疏忽渗透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与理解等学习化学的基本思路。

教师个人资料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三中学 姓名:黄明仔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三中学 邮编:3421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hmz0796@163.com

下载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小学信息技术》三(下)第四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