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用实践尝试
文 周建英
一、通过阅读与习作整合进行语用实践的必要性
语言学习应该在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中完成。顺应课程改革要求,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所选编的课文,一般都是学习语言的范本,充分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规律。此外,教材又是根据人文主题来组织单元的,学习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和整合。针对教材的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该如何引导学生学语言、用语言呢?
笔者曾对刚升入四年级的100位学生就有关的习作问题,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是:爱写作文的占16%,不爱写作文的占53%,感觉一般的占31%。笔者接下来又对不爱写作文的53位学生进行了了解,觉得习作很难、不会写的学生有27人,觉得没什么话可写的学生有15人,觉得习作挤占了自己玩耍时间的学生有11人。这个调查引人反思的是:经过三年级整整一年的习作起步教学,怎么会出现这么多学生不喜欢习作、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情况呢?在广泛听课、大量研讨的基础上,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许多教师对现行语文教材缺乏深入解读,致使阅读和习作教学缺乏整合,注重人文感悟、轻视语言表达方法的学习,让学生语言贫乏、不知道如何写。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习作起步阶段,要求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是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个要求体现了对内容的重视,不过,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是需要承载于一定的形式的。
基于以上分析和思考,笔者认为需要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教材的编排特点,基于单元习作主题,通过阅读教实现阅读与习作整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供方法指导。这里所谓的“语用”,并不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用,而是在一定的阅读语境中,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字、词、句、篇等内容与习作训练结合,尝试表达。它借表达来叩问文本,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和文本对话,激活想象,既是内化语言、写法模仿的过程,也是在阅读中激活生活记忆、熔炼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抒发和倾吐的过程。
二、围绕单元习作主题,确定语用实践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实验教科书所设置的单元主题如下。
三年级的语用实践点应侧重经典语句、难句和一段话语言、写法的习得与模仿运用,然后针对每个单元的习作主题,将适合的语用实践点落实到教材文本中去。
(一)借助提示,发现语用实践点
借助隐含在单元导语、学习提示、课后习题、语文园地、课堂作业本以及《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研究、比较,确定与习作主题适应的语用实践点,力求进行一课一得的语用实践。比如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要注意课后习题的提示:抄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固然是一个丰富语言积累的题目,它描写了秋天的美丽,同时它也是一个较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教材虽没有明确告知,但暗示了这是一个语用实践点。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学习总分段式描写,结合习作主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秋天的特征进行句式迁移,组句成总分段式来以进一步落实单元习作主题。因此,本课语用实践点是:模仿“秋天的(),()。你看,它(),()。”这样的句式进行迁移运用,体会秋天的美好。
(二)研读文本,寻找语用实践点
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研读文本,了解它在表达上的特点,然后结合单元习作主题,确定课文的语用实践点。譬如《花钟》的片段,“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同样写花的特点,但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准确,有的直接叙述。同样写开花的时间,但它在句中的位置不一样,有的放在句子的前面,有的放在句子的中间。文本的这种表达特点,可与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抓细节观察记录”对应起来。一位教师就进行了这样的迁移训练。
师:老师还找到了三种花,“蒲公英六点开放,茉莉傍晚五点左右开放,荷花八点开放”。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花的图片,模仿课文里的句式,选择一种花来写写。可以用上课文里的好词,也可以用自己在课外积累的词语。
(学生反馈交流)
生:上午八点左右,荷花欣然怒放,向人们扬起美丽的笑脸。
生:婀娜多姿的荷花,在上午八点左右向人们绽开了笑脸。
生:傍晚五点,阳台上传来了一阵使人心旷神怡的香味,原来是高雅的茉莉欣然怒放了。
这个环节的语用实践,将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迁移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既是表达方法的迁移,又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花钟》一文的解读。
二、针对单元习作主题,开发多样的语用实践形式
语用实践须针对单元习作主题,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语言、感悟主题思想内涵和明了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可根据三年级的单元习作目标,引导学生“模仿一重构—创生”,学习组句构段的方法。
(一)表达形式的简单模仿
表达形式的简单模仿,可以是词汇、句式、段式等的仿写,通过模仿学习规范的表达,感受多样的表达形式。比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时,可引导学生抓住陶罐和铁罐对话时显示神态、描写动作的提示语的使用,感受铁罐的傲慢无礼,然后结合下面的两个片段:(1)“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2)“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括号中填人合适的提示语。因为有了对提示语这个语用实践点的关注,学生能填上合适的词语,如陶罐(心平气和、友好地)说、铁罐(火冒三丈、恼羞成怒、怒发冲冠、暴跳如雷地)说,灵活地运用这种表达方法。这样,学生在结合单元习作主题“发挥想象编童话故事”进行习作时,就有了一些表达方法的储备。
(二)言语材料的重构
在深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择、确定语用实践点,然后重新组织课文中现成的言语材料,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运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比如教学《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可引导学生抓住“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一句,体会先总说后分说的句式特点,作者从“树枝、鸟儿、蝴蝶”三方面具体写出了“窗外十分安静”,然后要求学生注意文后的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并仿照前一句,进行先总说后分说的句式迁移训练。这既可以使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时又贴合了本单元的习作主题。
(三)内容的创生
内容的创生须首先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然后结合文本的语用实践点,以学到的表达方式,来承载源自学生个人的、外在于课本的内容。这不是简单的对课文内容的加工、改造,其语用实践因为引入了课本之外的内容而增加了难度,它是借用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的创造性表达。比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关注第四自然段总分总的段式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围绕总起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和分述句“有的„„有的„„有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鱼的动作和身体的特点把总起句写具体的,进一步感受这种表达方式,然后播放有关大海里其他种类的鱼的视频,要求学生学习“总一分一总”的段式表达,抓住这些鱼类的特点迁移写话。这样的语用实践,不仅深化了人文主题的内涵,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更主要的是运用了学到的表达方法,同时也为单元习作主题“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一处景物”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三、整合语用资源,落实单元习作目标
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单元习作主题,通过阅读学习一种或几种有特点的表达方法,然后在单元习作中整合起来,综合运用。这是落实单元习作目标的需要,也是掌握表达方法的要求。下面以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为例进行说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经过深入研究文本,将人物对话、不同形式的引语作为语用实践点,进行了序列化的安排。学生经过改写、仿写、续写的训练,逐步学习不同形式的对话、引语表达。它遵循了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进行了文本内容理解、语言感悟和积累,同时进行了迁移运用,练习了抓住语言来写人的方法,自然而然地落实了单元习作目标。
从习作成品的情况来看,学生一般能模仿文本的对话和引语形式,进行语言描写。有的学生还抓住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使所写的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了。
下面是学生习作《电脑迷爸爸》片段:
“爸爸,吃饭啦!”我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你们先吃吧!”爸爸头也不回,眼睛仍死死地盯着电脑,不耐烦地说,“不要等我!”
我看着爸爸这么迷恋电脑,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委屈地说:“爸爸,饭菜都凉了,你还是和我一起吃饭吧!”谁知,爸爸一声不吭,不理我了,坐在电脑前,眼睛睁得更大了,继续玩着他的宝贝电脑„„
基于单元习作主题,通过阅读教学实现阅读与习作整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实践,使学生一课一得,若能长期坚持的话,会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第二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案例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尝试教学法案例
1~2年级的学生旧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很弱,所以在开始这个环节与尝试教学法本质不同是由教师引导尝试兴趣,而非学生自己应用旧知识迁移能力进行尝试问题解决,学生不还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第二环节基本上不具有自学能力,而且所授知识为识记内容,所以必须依靠教师授课完成。在进行过程中则要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输入,可以应用联想和想象等方式完成学习内容。在整体过程中1~2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所以教学环节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尝试学习交替进行。学生学习的内容还具有简单性特点,教师应注意课堂趣味性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下面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春晓》为例:
这是一首有名的诗篇,内容简单,但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是有难度的。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引起尝试兴趣
学习古诗对于一年级的小孩来说,是个很死板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只能是机械的背诵内容,完全欣赏不了古诗的意蕴美,所以,引起学习兴趣很重要。在此,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关于春天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春天的形象给学生一个视觉效果。
第二步:学习尝试内容
教学目标的要求是掌握“春、处、声等”这几个生字词并且要求背诵这篇古诗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再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是一篇描写春天景象的诗句就可以了。像古诗中多用夸张修辞根本不需要介绍和掌握,这不是他们所学范围。
第三步:交流巩固学习内容
这个环节对于这首古诗来说就是学生之间相互读诗、背诗,检查所学读音是不是正确。第四步:教师点拨
核查一下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纠正和指导。
第五步: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练写生字词字音和字形以及背诵古诗,填写简单的练习手册,对所学内容在课堂进行巩固。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培养小学生语言的重要学科,美育教学指的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阅读能力有一定影响,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教学质量,增强了课堂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育也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结合,培养学生发现美、认知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本文探究了在小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具体实践,包括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一、通过精美词句发现文章语言美
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是语句优美、词语精炼的文章,这些文章经过重重教育者的考核才被选到语文课本中,教师在授课时要通过解读等方式让学生同样感受到那些词句的美,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先掌握句子中的词汇,然后引导学生发现词汇的美,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桂林山水》一课时,通篇没有一个“美”字,却描绘出了桂林山水的美,教师让学生带着作者是怎样做到的这样的疑问,走进课文中,与学生一起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出漓江水之美的,通过“静得感觉不到流动”描绘出水的静,通过“清得看见江底的沙石”描绘出水的清,通过“绿得像无暇的翡翠”描绘出水的清,让学生感受到水的美。作者又通过奇、险、秀描绘出桂林的山,体现山的美。作者描绘的山与水,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作,美得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学质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大大提升了小学生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通过引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文章,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体验文章中的美,因为小学生思维不受限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进入到文章的情境里进行感受,使他们想象力更加丰富,这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才会实现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学习《顶碗少年》的时候,文章主要讲了少年在舞台上的三次顶碗,尽管前两次在众目睽睽之下都失败了,最后少年还是稳定心神,完成了第三次顶碗,结果他成功了。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引导,创设情境,少年第一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少年第二次顶碗失败后的心情,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观众斥责少年时少年的心理,老者对少年鼓励后少年的心理变化、少年第三次顶碗成功之后的心情以及少年成功顶住碗之后台下响起暴风雨般掌声的心理活动。虽然经历了失败,被很多人斥责,被观众嘲笑,但是仍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坚持下去,就获得了掌声,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观众的掌声不仅仅是给顶碗少年杂技表演的掌声,更多的是为他永不言弃的精神鼓掌。老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顶碗少年心境的变化,告诉学生坚持不懈的道理,也让学生发现体会到少年的品质美,从而向少年学习这种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感体会。
三、通过文章的情感表达感受文章的美
通过文章能够了解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优秀的文章能够抓住读者的内心,感染读者,使读者产生共鸣。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掌握文章的情感,与学生一起交流分析,将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引导,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平分生命》的时候,小男孩与自己的亲生妹妹平分生命,描写了亲情的伟大,感人至深。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小男孩是否害怕抽血,抽血的时候小男孩为什么要微笑,小男孩说要与妹妹平分生命时小男孩的心理活动等问题,学生在一起朗读课文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小男孩对妹妹的爱以及理解亲情的伟大之处,将藏在文字后的感情挖掘出来,了解主人公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情感美,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授课中,通过渗透美育,使学生的美感体会增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情商、智商,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以及文学水平。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教育,为学生日后的审美奠定基础。美育与语文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智宏.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策略[J].教育艺术,2011(10).[2]韩春枝.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实施策略初探[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3]侯敏.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编辑 孙玲娟
第四篇:语用教学
一个人说的话恰当得体与否,写出来的文章漂亮与否,是很能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怎样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应当首先和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语用交流之上。要想方设法紧紧依托文本所提供的“想象世界”和重点词语,激发学生的语用兴趣,各显神通地进行语用尝试,是语文课堂训练的第一要务。
一、“广积粮”——为语用打基础
积累词语,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达词汇。语文课文中不乏许多好文,美文,词语追求的是量的累积。懂不懂没关系,只要对这个词语有新鲜感,先将其储存起来。词语作为语言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语进行积累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是追求词语理解的深入还是注重词语累积的数量,虽然需要综合多个因素来考虑,但是没有量的积累肯定是不行的,同时,积累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程度的意义认识。
1、立足课本
书本是学生主要的“语言积累”来源,特别是语文教科书,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是进行语言积累的绝好材料。在一节课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呈现新词,好词,不要贪多,以一两个词作为重点进行了解词义,了解词语使用的语境,通过反复练说,达到学生对词语的内化,积累,日复一日,积累的词语量是相当丰富的。比如:《台湾的蝴蝶谷》,本篇课文就含有很多好词,令人难忘,色彩斑斓,五彩缤纷,翩翩起舞等等,课堂中我抓住这些词语,引导学生进行造句练习,反复练说,我相信这些词能存进学生的脑中。
学习写字时,用字组词也是一个很好积累词语的机会,在组词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词语,让学生们互相见识,互相学习。
2、拓展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在一二年级集中识字,基本扫除文字障碍,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在本质上就是识字教学,集中认字的目的是让小学生尽快掌握文字(含语言)这个工具,从而自如地进入阅读领域。拓展阅读应该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首先要取的家长的配合,因为学生识字量还是有限的,亲子阅读绘本可以在一年级上学期开始,到一年级下学期,根据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我设计了“我爱看书”家庭阅读表,引导学生每天从故事书中选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家长签上名字,用累计红花的方式奖励,提高学生积极性。在学校,学生每天下午来校后到第一节上课前,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故事书,目前已经试行一年多了,学生在进行组词的时候,就会说出:扫荡、高贵、万里无云、无精打采„„,都是他们在讲故事的时候耳濡目染的,虽然有的意思不太明白,但是词语已在心中了,了解其义,也是即将的事情了。
3、生活积累
教学中最大的障碍还是生活体验问题,学生每天在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接触,接收到许多的语言信息,让其久而久之就内化成学生的语言。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中对子的认识,跟学生举例子说,春联就是对子,学生马上就反映出我家春联是迎春——接福,以后学生自然会关注春联的内容。
二、“授以渔”——为语用架桥梁
学生积累了很多的词语,如果不能使用,那就形同虚设。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把这些内储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该怎么用?教师就需要沉下心来教书,先必须“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只有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还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创造性使用教材,也就是“用教材教”,把课程资源的开发落到实处,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一课一得”即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单元重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利用这篇课文来训练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某一篇课文后,能得到一两个方面知识的学习、训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即以课内为主,课内以突出段的精读,课外突出篇的训练,课内以名段为主,课外以精品为宜。比如:《沉香救母》这一课中“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引导学生先弄清“一„„就„„”的意思后,学着联系生活再说。在学到我会写的字“更”的时候,学生组了个词“更帅”,我就顺势问:“xx同学很帅,谁比他更帅?”有一个男生就回答:“我比他更帅”。学生发言热情顿时高涨,请了一位女同学和我站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更”说话:“xx同学很高,老师比她更高。老师头发很长,xx同学头发比老师更长。”学生在说话中,明白了“更”的使用。
三、“磨铁杵”——为语用创情境
学,是为了用,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功能。引导学生把语言置于特定的语境中用恰当,用合适,学以致,以用促学,当然运用训练必须坚持不懈,多法并举,才能真正内化语用。
1、当堂的词语运用操练,还势必促使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老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大胆,大声,大方的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形成自由有序的语言运用情景。这是非常必要的,否则老师生硬的上课,严肃的批评都导致课堂的冷却,无法形成语用环境,那就只是老师讲,学生听了。
2、通过设计出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较具生活性,形象性、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具体场合的情形和景象,为语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实例,并活化所教语言知识的教学,创设的情景越活泼、生动、准确,学生就越能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触景生情,激活思维,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这样就越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3、重视日常交流语用的渗透。跟学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比如:看到学生打扮特别漂亮,老师夸一夸他,下次他也懂得夸老师,夸别人了。开假时都跟学生聊聊爸爸妈妈带你去哪玩了,玩的怎么样呀?明天就要春游了,大家心情怎么样?等等。
我非常赞赏刘仁增老师据此提出的“语用型教学”的一串响亮口号:生命,因语用而绽放;理性,因语用而温润;意蕴,因语用而开掘;语技,因语用而提升。在语用实践的过程中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循序渐进的进行,我将学生引向语言应用、言语提升的学习之途,从而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的课。
第五篇:分层教学尝试中
分层教学尝试中
在小班化教学的全面实施下,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每一类学生都得到进步或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和智力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吃不饱”,学习能力欠佳的同学“吃不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便是解决这种差异、落实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法。下面谈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
一、主体分层,尊重差异
我在教学活动中观察、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状况、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习惯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划为A、B、C三个层次:A为潜能生,B为中等生,C为优等生。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能上则上,该降就降,并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目标分层,激活思维
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认知能力,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提出各层次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尽可能使低层次的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1、预习目标分层,关注需求
我设计有层次性的课前预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完成。A层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B层学生:在A层学生的基础上,流利朗读课文、解决课后问题; C层学生: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当然,以上三种预习分层要求不是绝对的,界线是模糊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预习目标,也可以自拟高层次的学习目标。
2、课堂目标分层,激发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差异影响了他们对同一种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角度,因此,我设计了课堂学习目标分层标准:A层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课文的生字新词、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能初步理清课文脉络,就已经达到学习要求了; B层学生则要求他们在阅读中能够掌握并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独立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C层学生应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参与学习,鼓励发表独特的见解,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想象和联想,促进他们探究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篇文章,“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我多提供些学习目标供学生参考、选择。
学习目标一:
(1)默读课文4—13自然段,想一想分别讲了哪两件事?(2)找出父亲教导“我”的话,请你多读几遍。
(3)读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4)补充阅读材料:短文——《两只青蛙》。学习目标二(在目标一的基础上增加):(1)从事例中你体会到什么?(2)说说读后的感想。
(3)阅读短文——《两只青蛙》,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学习目标三(在目标一的基础上增加):
(1)读读“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并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2)阅读短文——《两只青蛙》,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体会到什么?
这样的学习目标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既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满足与收获,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展现自身的个性。
三、作业分层,唤起热情
如果说课堂教学给了学生一对驿动的翅膀,那么精心设计的分层作业就是给了他们一片用以翱翔的天空。我在设计作业时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都有收获。作业以梯度设计为“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基础题(适合A层潜能生):完成作业布置任务的下限目标;提高题(适合B层中等生):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拓展题(C层优等生):注重引导学生利用作业发挥自身的学习潜能。这样的分层作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主动冲关,做到“下有保底上不封顶”,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不断张扬。例如学完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根据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
基础题:A.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提高题:B.在风雨中伫立了150年的废墟,书写着中国150年的耻辱。面对圆明园的废墟,看着这残垣断壁你想说些什么?想对谁说?是将铁蹄踏进圆明园的英法联军,还是腐败无能的清朝政府?或者,是对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把你想说的写成一段话。
拓展题:C.如今,在废墟上已逐步建起圆明园遗址公园,每天接待着无数的中外旅游者来此参观与凭吊。关于要不要重新修建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这样的分层设计作业面向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即可以保证一部分学生的基本发展,又可以使另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现,能力得到发展,交流收获时又可以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从而让分层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平台。
总之,教育无痕,就像“风潜入夜,润物无声”。我校实施分层教学以来,我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