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

时间:2019-05-15 03:0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

第一篇: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

《玩滑梯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出版社的《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本课通过玩滑梯的启示,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够根据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2)能用感官直接感知自然界的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有关现象或结论。

(3)能够正确使用物品进行实验,会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2)愿意与人合作,喜欢与人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实际,改善生活;

3、知识技能

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提高探究意识和实验技能,形成科学思维以及科学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以科学探究为主组织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探究性原则,运用“提出问题—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创造才能得以展现,保证课堂教学的密度。本课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学法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从具体实例中得出结论的方法,逐步练就“会学”的本领,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设计

一、导入部分

1、多媒体出示滑梯图片(一个滑梯为普通滑梯,而另一个表面很粗糙)。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有两组同学分别用这两个滑梯进行比赛,哪一组会赢?引导学生谈出表面粗糙的滑梯会对向下滑的人产生一种比较大的阻力,从而引出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什么是摩擦力。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出示“摩擦力”的概念。

二、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认识摩擦力有大小

1、出示游戏图片(一个同学蹲在地上,然后另一个同学拉着他前进。)。同学们做过这个游戏吗?这里面有没有摩擦力?经常在什么时候玩?为什么平时不玩?你愿意拉一个体重轻的还是重的?为什么?

2、教师演示:用手在桌子上搓。提问:这里面是否有摩擦力?试一试轻推和重推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摩擦力有大小”。

摩擦力无处不在,但里面的知识也不少。这节课你想研究与它有关的哪些问题?对学生的提问进行适当处理,归结到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让学生猜测一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根据学生的猜测情况适当进行引导,让他们想到可能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2、验证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1)引导学生在各小组内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并做出恰当的选择。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并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验证摩擦力的大小与被拉动物体的重量有关

(1)小组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2)全班交流,并选择出恰当的实验方案。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上台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被拉动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被拉动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4、回顾做过的两个实验,总结出比较系统的结论。

(三)设计实验:设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1、分组进行实验

2、展示使摩擦力增大或减小的方法。

(四)寻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

摩擦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方便,需要增大;有时又有危害,需要减小。你能找出身边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现象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有关的图片,认识更多有关的现象。

(五)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和以前相比,在哪一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或有所进步。

2、评价一下身边的同学: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的特别好?为什么?

三、拓展活动

多媒体出示图片:一个小女孩站在覆盖着厚厚的白雪的山坡下,非常的着急。

教师介绍:一个大雪过后的早上,一位生活在山村里的小女孩去上学,当她走到这个大山坡的时候,怎么也爬不上去。你能帮她想个办法吗?课后思考、交流。

反思

根据以上教案,我对《玩滑梯的启示》一课进行了授课。对于本次本次教学设计及实际教学情况,通过认真反思,我认为既有比较成功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一、优点

1、从整节课的设计来看,能比较充分地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造出各种条件与机会,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活动,实现了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

2、重视了课堂评价的功能。(1)评价主题强调了多元化。即评价不再是教师自己的事,学生也作为评价主体参与了评价,使评价发挥了多方面的积极性。(2)实现了评价内容的全面化,不仅仅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为主,还评价了学生在方法、能力、情感态度及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3)强调了评价对教学的全过程参与,既进行了过程性的评价,有进行了终结性评价,并且多是鼓励性评价,使评价伴随在教师的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的激励与导向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状态。

二、缺点

1、导入部分

在该环节,教师只考虑到如何引导学生去认识新事物,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这一环节中,设计时只想到通过身边的自然现象引入“摩擦力”概念,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但是这样做,只是带领学生一步步走进教师提前设好的“圈套”,并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平时对摩擦力的存在现象其实已经很熟悉,只是没有把它们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完全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对“摩擦力”的认识表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新知识的认识,有可以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地调控下面的教学。

2、环节安排

虽然本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但在重点知识的研究上,“放”的度不够大,没有真正把知识放给学生去研究。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时,可以将研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被拉动物体的重量”两方面整合为一个环节,让学生去探究,然后共同汇报。

3、本课设计的“拓展活动”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考虑到本节的教学目标,应在本节课全部完成,尽量不留课外作业,因此可以去掉。

以上缺点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中去积极克服,从而更好地体现当前新课改的精神,提高自身的科学教学水平。

第二篇:在活动中感悟 ,在探究中发展

在活动中感悟 在探究中发展

发布时间: 星期四, 14 十二月, 2006 人气: 22 ℃ 责任编辑: rainbow

嘉善县教育局教研室 张建红

在新课程改革中,劳动技术教育已纳入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中,打破了以往存在的学科封闭状态,强调了向其他学科辐射,使这一学习领域更有开放性和发展空间。在新课程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必须加强课程与生活、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在教育活动设计时,必须要以学生参与项目活动为主要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活动的针对性、选择性和安全性。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技术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活动目标。

一、活动设计要注重自主学习和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的开放性,它强调不仅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同时,更应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性表现。在保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的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教学设计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舞台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同时,要把积极的劳动与技术态度和正确的劳动技术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整个活动中去。

课例1:《做毽子》——为了让学生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促进劳动技术素养的形成,上课伊始就出示多个毽子,充分利用学生好奇爱玩的天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包装”成“玩耍”,刺激他们的兴奋点,调动积极情绪,使学生乐学、爱学。在进入制作阶段,创设一个学生的设计讨论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通过教师对毽子各部分制作的剖析,让学生对做毽子的方法进行初步了解,构建起制作毽子的模式。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最后让学生到操场上踢一踢、比一比,既体会成功制作毽子的喜悦,又从实践中进一步考虑如何改进,在边做边想边玩中,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有了提高,体现了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课例2:《七巧板》——由学生先自学、自做,遇到问题先由学生思考解决,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解疑、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教师的台上示范改为台下交流,和学生同学、同做、同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实践、去体验、去创造,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掌握技能。同时进行互帮互助,这样的设计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伴。

二、活动设计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体验

要体现课程整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对教材加以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获得学习体验。活动设计时应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以及学习环节和阶段的区别,选择不同的活动类型,给学生创设获取各种经历、各种体验、各种感受的机会,使学生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充满乐趣的过程。

课例3:《垃圾箱的设计与制作》——活动一,可在课前让学生调查统计自己家庭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活动二;汇总全班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活动三,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垃圾箱的模型,并进行交流展示;活动四,进行广告词的创作交流;活动五,进行学习的评价与延伸。通过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分析、研究,从而有所发现,自己设计的垃圾箱造型更美观、功能更齐全、使用更方便。从而使学生关注社会,关心自然,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体验到与人分享的乐趣及成功的快乐。

课例4:《制作玩具》——这一课的设计是一个自主性、开放性、创意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针对原教材中《制作萝卜玩具》内容单调、材料单一,局限性很大,而且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的状况,根据新课程标准将其改编成《制作玩具》一课,学生可以任意选取材料,如苹果、桔子、香蕉、黄瓜、蔬菜等,给学生选材上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开始,老师让学生欣赏各类萝卜玩具的实物作品,并体会到仅仅是一种萝卜就能做出各种各样的萝卜玩具。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已所大材料“想一想能做什么?引发学生想象思维,安排讨论、交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在整个活动中,体现层次目标要求,以“主动尝试、动手实践”为基本要求,以“发展思维、独特有创意”为高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喜爱自己制作的玩具,并懂得玩具不仅可以买,更可以通过我们的双手一样一样做出来,丰富我们的生活,使小手变灵巧,使头脑更聪明,在动手实践中发展智力,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三、活动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合作学习

省《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为基本要求,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结合这一理念,把学习成长的舞台还给学生,学生的各种能力不应是老师教出来的,而应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动手操作、实践感悟得来。因此,要让实践成为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拓展性。要组织学生进入实际的劳动情景,并创设适当的劳动场所。活动可结合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领域进行设计。

课例5:《美化我们的教室》——可通过系列性的动手实践项目活动的设计,形成探索研究、公益劳动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项目一,生物角的设计与布置;项目二,教室告示牌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三,小巧手制作作品展示角的设计与布置;项目四,课桌椅的保养维修方法等等。自己动手,美化学习环境,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孩子开展系列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还可以在操作中学到大量的课堂以外知识。使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课例6:乡土教材《东泉青虾》——让学生从小就体验到劳动过程更多的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形式,劳动成果更多的是集体合作的智慧结晶。因此,教学可设计成小组任务分工的协作活动:第一组:了解家乡的养殖业;第二组:了解青虾养殖管理情况;第三组:了解青虾的销售情况;第四组:为家乡发展青虾养殖出点子;第五组;为当地青虾的销售设计广告语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与完成承担任务情况的反思,促进交流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合作交流意识大为增强。激发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主人翁意识。

四、活动设计时应注重劳动与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在利用现有课程资源的同时,还要注重开发新的资源,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尤其要注意各类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尽可能发挥本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传统和特色,提倡因地制宜,师生共同收集和利用当地一些材料,自制教具、学具。通过各方面、各项目内容的联系与整合,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综合性。

课例7:《公路旁的交通标志》——课前让学生观察搜集学校、家庭附近各种交通道路标志牌,画下草图,再分小组制作成标志牌或多媒体课件。通过学生的模仿设计和制作展示,既有效地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又极大地丰富了课程教育的资源。课后,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社会调查和访问,到交通和管理部门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开展交通安全专题研究。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尊重交通部门的劳动成果和从小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课例8:《变废为宝》——先组织学生参加“捡废物”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动手,并将这些废品分门别类装在袋中。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废品,如棒冰棒、瓜子壳、碎布片、塑料瓶等,然后再展示由这些变废为宝制作成的作品,如用碎布料、树叶粘贴一幅幅画,用棒冰棒搭成小木房、帆船、花瓶,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由此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最后对收集的废品材料进行创作设计,分小组制作。在收集废品材料和加工制作活动的同时,使学科之间进行了沟通和整合,使环保思想教育有机地和劳动技术教育融为一体。

五、活动设计时还要注意活动类型的选择

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类型主要有:手工制作、模型装配、作品评价、产品推介、信息搜集、实地考察、参观访问、讨论与辩论、见习与模拟;技术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幻想、技术作品鉴赏等等。活动设计应根据教学任务、学习基础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恰当的类型。

要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入实验和全面推广阶段,劳动与技术教育也要适应新形势,寻求新发展。教育活动的设计要与时俱进,以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为出发点,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结合学科自身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条件,使教学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在联系中拓宽知识领域。参考资料:

1、《新课程中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 郭元祥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郭元祥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姜平主编 出版社2003年

第三篇:在学习中探究 在感悟中提高

在学习中探究 在感悟中提高

———观摩“三性三成”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5月24日下午参加学校的“三性三成”教学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张红梅和黄艳梅两位老师的“三性三”观摩课。课后专家的点评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家长的发言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三性三成”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性”是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实施原则: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三成”是指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三个环节,具体包括个体预习生成、小组质疑合成、检测反馈达成。根据模式,结合黄艳梅老师执教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谈谈我的心得体会。《除法的简便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连减的简便计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简便计算所用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黄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个优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中,通过一组对比题的计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出已知条件---自己解决问题----交流探讨方法----观察比较归纳方法,这几个步骤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这节课,黄老师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计算方法集体订正后计算、分组竞赛计算、同位相互写算式对方计算等。练习设计代表性强。本节课不管是引入环节、还是新授环节和巩固环节,黄老师设计的训练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在巩固环节第一组出示:1250÷25÷5和630÷7÷9,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接着又出现第二组题目:540÷45及420÷35,这样的题是常见的需要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题型,是检查学生理解连除计算题的情况,有一定综合性,对于中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平常考试中常见的题目。可见黄老师在课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

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这节课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要质疑”。对于他人的错误提出质疑,并且分析解疑,这时数学常理。除法的简算方法很多,难道没有比自己简单方法都是不好的,都要去质疑吗?我觉得不尽然,方法的选择只要是简单的,适合自己的都是最佳方案,不应该受到质疑。更多的质疑只会适得其反,让一些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正确方法就是因为不是最佳方案而被质疑掉了,这个打击会损掉自信的。一节好课是不是就是讨论不断,质疑不停,就是心灵在碰撞,智慧在升华,能力在提高了?这是我的困惑……。

第四篇:在挑战中和谐发展

在挑战中和谐发展

数学组工作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地一学期不知不觉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们数学组所做的工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和谐相处,共赢互惠

开学初,数学组在学校领导的精心部署下,在人事方面进行了人员的重组,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三个女人一台戏,台前幕后都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在黄静老师的带领下,全组人员在教学上采取以老带新,新老互补的合作方式,营造了一个和谐,共赢互惠的团队。在教学管理上我们采取既分组又合作的管理方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群策群力,彼此协作,使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地推进。郭小平、王跃华、、张益民、黄静等老教师,充分发挥他们教龄长,经验丰富的优势,真诚的帮助组内的年轻教师。程宏春老师、李慧慧、吴珍老师既有教学经验又充满活力,还有我们的年轻教师善于学习,积极进取。组内上下一团和气。同年级老师每天课前课后,聚到一起研究教材,琢磨学生,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注重营造课堂氛围,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动手实践、练习巩固,发现问题当堂解决。经验丰富的郭老师、王老师毫无保留地培养新教师,听课、演课,手把手地传授,真心相待;新入职的老师也总是请教其他老师,虚心学习。李娟、李慧慧老师、担任三个班的教学任务,每天的教学准备与作业批改几乎都要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或晚上带回家加班才能完成,但她们依然积极乐观地面对;家长开放日期间,李慧慧老师因生病无法上班时,吴珍老师站出来主动承担了三个班的开放课任务,并和李庭芬老师帮助补批生病期间落下的作业。在平时的工作中吴珍老师也总是抢先做事从不埋怨;

五、六年级的老师需同时上课,没有彼此听课的机会,但老师们每天都会利用统一空课的时间在一起说课议课,不断发现问题,研讨对策,分享成果。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推进研修、落到实处

这学期我们严格执行学期初制定的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落实“个人精备 + 集体讨论 +个人修改”的备课模式,积极推进周重点研究课,不搞形式主义,每次听课都会及时切磋反馈教学情况,强化教学反思,扎扎实实推进课堂教学。本学期,在四年级老师执教的教研课前后就充分体现了数学组群策群力的和谐气氛。我们全员参与吃透教材,分工撰写修改教案,在李一鸣老师的多次指导下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

实践表明,这种分工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或听课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益的。在教学流程管理的教案检查这一环节,老师们都是这样坚持做的。

三、培养习惯、立足课堂 本学期,我们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的重点,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礼仪习惯的培养,将德育培养目标融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之中,持之以恒的进行,养成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提问、乐于合作”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如此,我们还注重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优点的良好品质。如一年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改变了传统的“表扬他、掌声送给他”等单一的评价方式,而是让学生来评价学生,这样被评价的孩子不会因为老师去评价他而感到紧张,增强了他的自信心,进行评价的孩子无形中也养成了倾听的良好习惯,一举两得。104班在配合外校老师上《左右》一课时,孩子们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大方自信,阳光活力,赢得了上课老师和市教研员的称赞。这不正是李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体现吗?

四、提供平台 展示特长

在数学竞赛方面我们兼顾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展示他的数学特长,校内的数学竞赛,我们在已有的基础上,改变了组织形式,打破了命题的局限性,增强了题目的思考性,参赛形式以班级推荐与自愿参加相结合;我们还积极推进校外的数学竞赛,先后组织3至6年级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和“两岸四地”数学竞赛,在这两次比赛中,获得学校从未有过的好成绩,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五年级的易少卿同学获得了金奖,陈方中、陈驿鹰、陈天翼分别获得银奖。程炎奎、陈絮分别获得铜奖。在“两岸四地”的数学竞赛中,易少卿、陈方中、陈驿鹰、陈天翼、向杰分别获得一等奖,郑中凯、李昌烊、获得二等奖,牟春洋获得三等奖。在比赛中,孩子们找到了自信,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在大型比赛中得以锻炼和发展。

回顾这一学期的工作,我们有成绩也有不足。

1、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只是语文学科的事,数学课堂上也要不断的提醒帮助,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作业批改方面仍然要严格执行《数学作业的批改规范要求》。把好作业批改关。采用具有指导性、激励性、针对性的短语进行评价。

2、针对我校实行校本考试的情况,考试的题目难度系数高于区统考的试题,试卷的综合性强,题型灵活,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也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及灵活运用策略的能力,而我们的学生面对没有见过的题型,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包办代替过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太少,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太少,或是我们教学的预设过于充分,给学生的垫脚石太高,为孩子们扫清所有可能遇到的障碍。这样学生既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办法,也缺乏挑战难题的自信和勇气。我们应该调整教学的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抓好基础教学的情况下,拓展教学内容,加大思维训练的力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以上是我们数学组这一学期以来的收获与反思,我们将再接再厉,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五篇: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有效教育”

在不断学习中感悟“有效教育”

忻城县民族中学教师:罗俊骋

2011年11月8日

我对EEPO有效教育的认知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 疑惑

我校是实施有效教育的试点学校之一,我们当然也接受了一、二期的这方面的培训。但我却不屑以待之,原因有三:(1)这几年看惯了专家们轮番做的教育改革,开始有样,最后无形告终。(2)基层的有效教育培训机构对教师们的培训、指导也往往只停留在抽象的理论阶段,至使教师们感到复杂化,不易操作,不想实践。(3)有效教育的观摩示范课,总让人觉得有形而无型,花架子,达不到教学实效。

所以,我对有效教育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更没有把它当做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真正地在课堂中实施。

有感

2011年10月31日,我和两名同事前往山东泰安现代中学参加孟照彬教授举办的EEPO有效教学系列活动的观摩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观摩学习中,虽还没有来得及细细梳理和反思,但已感觉自己过往脚步迟缓和笨重,但更重要的是从这次学习中汲取了营养和动力,信心倍增。首先,泰山实验中学、凤台中学、南关中学的老师先后上了不同内容的教学观摩课,这些课的课型有学习方式训练课、平台互动方式、平台加要素方式等。在这些教学活动中,他们都融入了“集慧式教学”的理念。简单地说,就是提炼关键项,充分利用好单元组、团队的人力资源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同时,在各个环节还对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流程性检测和板卡呈现,充分的体现了“三动”(主动、互动、能动),有效地避免了“假思、假做”和“空讲”,增加了对知识点的强化次数,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大增强,很另我震撼。

其次,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理论让我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批改作业是在强化老师,而不是强化学生;……”。孟照彬教授的话细想起来是有道理的,我们平时在给学生批改课后作业的时候,老师无形中被强化了许多次,而学生只在分发作业的时候得到了一、二次的强化而已。可见,要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实施有效教学方式:精备课、增加课容量、加大强化次数。因此,我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足课堂,把EEPO有效教学进行到底!

实施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把孟教授的有效教学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应做到:

一、老师应该进一步加强集慧式备课,发挥集体的优势,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利用各种资源创设情境,合理地整合教材。

二、老师可以利用板卡、词汇拼写接龙游戏、词汇改错、单词或短语编故事等方法来提高强化次数,以解决学生记忆单词、短语的困难。

三、对于各单元的重难点,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展示,或小组讨论,互相批阅,以使强化次数不断上升。

四、在课上对学生的评价、表扬要自然真实,灵活多样,让学生在一种友好、自信、被肯定的氛围中爱上英语,愿学英语。

总之,我将继续学习MS-EEPO有效教育的理论,力求在“动中学”中领悟它的真谛,使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上都能达到“双赢”(强化了学生;解放了老师),开创教学新主流!

下载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和谐的活动中感悟 在有效的探究中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有效教学中的感悟

    在有效教学中的感悟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重点词:可操作性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师生互动综合能力 内容摘要: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三个基本维度,而开展数学......

    在行走中感悟

    在行走中感悟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有些年头了。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我是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琢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的。对我而言,这些年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是在......

    在朗读中感悟

    在朗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朗读 ——《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 老河口市张集小学 陈新荣 教材分析: 《一夜的工作》讲的是作者在陪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

    在磨课活动中感悟

    在磨课活动中感悟“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十月“教研月”活动中的磨课体验,真正让我体会到了磨课、磨人的味道。在一次次的试教过程......

    在自主、探究中学习

    培养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广宁县潭布中学曾银霞 数学既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又是科学的先导,因此,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

    在活动中

    在活动中,我校将充分发挥“丛台区法制教育宣讲团”的重要作用,积极邀请法学专家走进校园,面对面为学生进行有关法律知识、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与他们学习......

    在继承中发展

    在继承中发展 关键词:图书利用率;图书利用系数;RFID射频识别技术摘 要:文章通过对图书利用率基础理论的研究,认为图书利用率的研究应跟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步伐,新的时期应有新的理......

    在创新中发展

    在创新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旅游总结——学习邓小平理论创新思想兼论旅游创新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的总结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