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大赛参赛教案设计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大赛参赛教案设计
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鄢家初级中学校 杨永华 联系电话:***
邮编:618511
教学课题:《沁园春 雪》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学科:语文
2、学时:一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A、课前预习,理解大意 B、识记、理解字词
C、搜索本课的作者及背景介绍
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ae1e9be9e009581b6bd9eb58.html D、搜索自学词的文学知识
百度搜索:http://
二、教材分析:
本课编在九年级第一单元,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思美、结构美为目标。A、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激励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树立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B、教学重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课文精妙的语言。C、教学难点:领会诗歌的意境美及作者的远大抱负和无比的自信。
三、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在初读中感知文意、在精读中品味情韵、在想读中感受意境。
2、小组合作研讨重点、难点。
3、相关的背景、字词、作者、文体等内容放在课前,以培养学生自学和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语文的动手能力。
4,、课后学生自己上网搜索浏览本课的相关学习资源,巩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A、导入新课:
瑰丽的雪景令无数文人赞叹,壮丽的山河引代代英雄拼搏。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词《沁园
春 雪》就是一首咏雪的名作。今天,让我们走进作品,感受作者对壮丽雪景的礼赞、对千古英雄的评说。
B、检查预习:(本块三项学习内容由学生分小组汇报预习收获)
1、背景、作者介绍:
2、文体介绍:词
3、字词学习:(正音)
分(fèn)
娆(rǎo)
逊(xùn)
数(shǔ)
汗(hán)(解词)
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C、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疏通词意。听配乐范读诗歌。土豆网:http://)
下阙学习
1、朗读上阕
2、前两句的作用。
3、“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识”,前二词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4、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用“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俱往矣”一句该怎样理解?
“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我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应是:如果数点一下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当然也包括我喽!
6、齐读这首词两遍。
词的理解可参看:http://wenku.baidu.com/view/34bb230c844769eae009ed6d.html
E、展开想象
感悟意景
请同学们在上阕中选取你所喜欢的景物,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文字加以描绘。
如: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原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学生闭目想象后写作、交流,教师择优点评)
F、小结这首词的整体思路: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论,气雄万古,风格豪壮。
全词将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深化。
五、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这首词。
2.根据自己的印象,写一段雪景的文字。字数不限
第二篇: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
碳的单质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化学
3、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4)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木炭、活性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总结,实验探究——归纳。
【教具准备】: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防毒面具、导线、灯泡、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 [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展示]玻璃刀
[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设问]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言]金刚石很硬,所以可用来裁玻璃。[板书]
一、碳的单质
1.金属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
[介绍]金刚石经仔细琢磨后,可以成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的价格比金刚石还高,现在带钻戒的人越来越多,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引导]观察石墨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描述]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鳞片状固体。[引导]用手触摸一下石墨,有何感觉? [学生]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介绍]由于石墨很软,所以常用石墨作铅笔芯,但由于太软,光用石墨作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以增加硬度。最软的铅笔是6B,最硬的铅笔是6H,HB铅笔则软硬适中。
[演示实验]把一根6B的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接上电池和灯泡,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亮。[学生观察]灯泡发亮。
[设问]看到这个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展示]干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教师]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在生活中用途很广。试总结石墨的重要性质。
[学生]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板书]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
[介绍]生活中常接触到的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这些都是由石墨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的。其中木炭、活性炭用途很广,你想知道它们有什么性质吗? [活动探究]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观察现象。[学生活动] [交流]我们可以看到淡红色的水颜色褪去。
[教师]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另外活性炭的吸附性更强。
[板书]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设问]利用这一性质,活性炭会有什么用途? [学生发言]1.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2.冰箱的除味剂;3.制糖工业的脱色剂。[展示]防毒面具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结论并板书]4.性质 用途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另外还有碳管。[展示] C60分子模型
[介绍]这是一个C60分子,它由60个碳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又名足球烯。
[设问]上面我们认识了三种碳的单质,它们的性质类似吗? [学生回答]性质各不相同。
[总结并板书]5.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单质。首先认识了几种不同的碳单质,并了解了它们重要的物理性质和用途。[作业]习题2、3、4,家庭实验2。
【板书设计】: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很硬,可用来切割玻璃。2.石墨很软,有良好的导电性。3.木炭、活性炭有强吸附性。4.性质用途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高温下,碳能跟多种物质反应。(1)跟氧气反应:C+O2= CO2(充分燃烧)2C+O2 =2CO(不充分燃烧)(2)跟某些氧化物反应,2CuO+C =2Cu+CO2↑
3.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内的氧被夺去的反应。还原性:能夺走含氧化合物里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考题回顾: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②化学性质相似 ③物理性质相似 ④是同一种物质
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⑥都是黑色固体
2. “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佩戴一种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可以预防“非典”,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作用。
3.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4.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第六单元课题1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并适当介绍了一些结构知识。这堂课是一堂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需要课堂气氛活跃,才能体现出教学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学习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倡导自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精神。
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前做了一些准备,课上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各种活动,表演及实验也很成功。例如,上讲台表演 ;上讲台演示实验;演讲个人查阅资料;讨论、汇报、发言等;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到各项活动。
本节课的另一特点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实验、实物、模型等各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注重以上特点的同时,不能疏忽渗透物质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从宏观到微观的分析与理解等学习化学的基本思路。
教师个人资料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三中学 姓名:黄明仔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三中学 邮编:342100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hmz0796@163.com
第三篇:《翠鸟》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翠鸟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通安小学 姚素霞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教学课题
知识目标:理解其特点与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反映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句子。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 —3 自然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情感目标: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捉鱼本领的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特点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渐渐形成的,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材分析
《翠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生活在水边的翠鸟。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地描述了翠鸟艳丽的外形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朗读体会法、理解重点词语等等,引领学生参与感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小鸟,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那么,你们都认识哪些鸟?你们知道有一种会捉鱼,而且长得又非常漂亮的鸟吗?它的名字叫翠鸟,又叫叼鱼郎。(板书课题,并教学“翠(cuì)鸟”)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翠鸟的样子。(出示翠鸟图片)【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3&rn=1&di=26405939850&ln=1998&word=%B4%E4%C4%F1%CD%BC%C6%AC#pn30&-1&di116750107410&objURLhttp%3A%2F%2Fa4.att.hudong.com%2F02%2F95%2F0******05.jpg&fromURLhttp%3A%2F%2Ftupian.hudong.com%2Fa4_02_95_0******05_jpg.html&W567&H377&T7842&S30&TPjpg
3、资料补充介绍:翠鸟的羽毛鲜艳亮泽,非常美丽;翠鸟的动作十分敏捷,它是叼鱼的高手,能深入水中一米多深去追鱼,小鱼如果被它发现,定难逃命。
二、初读课文,引导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思考每一段都写了什么?遇到难读的多读几遍,有不明白的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A、认读本课生字、新词。B、汇报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一)、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
1、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翠鸟外形的有关句子。
2、“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那么,翠鸟身上到底有哪些颜色呢?把描写颜色的词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这么多鲜明美丽的颜色,你们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概括吗?
3、你还知道哪些词表示不同的绿颜色吗? 【百度文字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75259815.html
4、出示2—4句: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我们再一起读读背背这几句。
.A、你知道这段话中哪句是“总起句”吗?课文是怎样把翠鸟“颜色非常鲜艳”讲具体的?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作者用“头巾”、“外衣”和“衬衫”来打比方?
B、说话练习:请仿照课文,学习用“„„像„„”来打比方说说一种鸟的外形特点。
C、一连串的比喻,把翠鸟的颜色写得更美了,你从几个比喻句体会到了作者对翠鸟有一种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把自己喜欢它的感觉读出来吧!
(二)、学习二、三自然段。
A、作者是怎样描写翠鸟活动的?找出相关的词语和句子。B、学习并理解第二自然段。1:“贴着水面疾飞”说明了什么?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又说明什么? 【百度视频资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wMjEyMzA4.html 2:“一动不动”、“注视”和“等待”等说明翠鸟怎样的特点?通过比较“看着水面”与“注视着水面”进而理解“注视”的意思。
C、学习理解第三自然段。1:“悄悄地”和“小泡泡”说明了小鱼怎样的特点? 2:“尽管„„还是„„”突出了什么?
3、“蹬开”、“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和“贴着水面”几个词语有着怎样的表现力?
4、苇秆为什么摇晃?水波为什么荡漾?提示:“摇晃”和“荡漾”的时间都不可能太长,而翠鸟却完成了离开苇秆到叼起小鱼飞走的一连串动作。D、讨论:翠鸟捉鱼的本领与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启发:(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2)翠鸟为什么目光“锐利”,能发现机灵的小鱼。(3)翠鸟为什么能在疾飞中叼起水中的小鱼?(4)翠鸟的羽毛以绿色为主,这对它悄悄等待捉鱼有什么作用?E、总结: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特点关系密切。正是由于翠鸟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点,它在抓鱼时才会如此的敏捷、迅速。作者抓住翠鸟一静一动两方面的特点,既写出了翠鸟的外表美,也写出了它动作快捷、捉鱼本领高。这样的描写来源于作者能按顺序抓住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在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F、学习第四自然段:在欣赏了翠鸟美丽的外形和捉鱼的精彩表演之后,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呢?课文中的小朋友也想抓住它,可后来为什么打消了捉它的念头,希望翠鸟在苇杆上多停一会儿呢?
1、出示渔翁的话:老渔翁的话想说明什么?假如你就是老渔翁,你会怎么说这番话?
2、提问:假如你有机会接近翠鸟,甚至捉到了翠鸟,你该怎么办?(学生交流、讨论)
3、总结谈话:在大自然里,因为有了翠鸟和各种各样的鸟,为大自然增添了许多美感和生趣。就让这些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吧!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2、指导书写要注意字的具体笔画、笔形和结构上的特点,落实到位、形象感知,激趣生情。
五、自由创作,深化主题。
1、谈话:任何一篇文章要把它写好,都要做到言之有序。正是作者如此地喜爱鸟,才能细致观察,写得这样的形象逼真。
2、练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请同学们以“我最喜欢的鸟”为题,向大家介绍自己所喜欢的鸟的外形、活动特点和生活习性,也可以写写自己和鸟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让人读后能感受到你对它的喜爱之情。
3、学生动笔书写作文,教师相机指导。
六、课外延伸:3月20日是爱鸟日。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鸟类的图片或资料,我们办一期以爱鸟为专题的墙报。(提示:你可设计爱鸟的标语牌,也可写写有关人和鸟在蓝天下朝夕相处的文章,还可以做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言,通过对文章重点内容的探究、品析,由文悟情,依情赏文,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使学生在读、思、说、写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收集习惯,形成一定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第四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金子》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
教案背景:
《金子》一课对于三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语言有深度,内涵也有深度。首先他们不了解“淘金”,不知道19世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这样的时代背景;第二,文章较长,词语较多,朗读和理解都存在难度;第三,学生刚进入中年级,处于低中衔接阶段,对于中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求,能力水平跟不上。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金子》。
教材分析:
《金子》主要讲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无望,准备离去时,发现雨后的土地上长出了小草,从中得到启发,便留下种花,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课文缘事说理,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中给人深刻而多元的启示。
教学方法:
“金子”在课文中出现了多次,含义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理解“真金”的含义,体会彼得获得成功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围绕这一重难点,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探究——感悟——明理”。
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彼得为什么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主线。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其他淘金者为什么没有找到金子?体会他们的盲目;二是彼得是怎样找到真金的?感受彼得的坚持、执着、善于变通„„如抓住课文第1自然段第一句中的“听说”“无意”明白消息的不确定性,但淘金者们仍“蜂拥而至”,体会他们缺乏理智,盲目跟从;接着抓住“不甘心落空、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等,感受彼得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4—6自然段时,我让学生理解并读好词语“若有所悟”,揣摩彼得情绪的变化,使学生明白正是改变了思路使他看到了希望。然后让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彼得一边擦着汗一边看着美丽娇艳的鲜花,他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彼得此时的高兴、自豪、欣慰、庆幸等,悟出彼得取得成功的各种因素以及他选择种花带来的优势效应。这一切,为揭示“真金”的含义打下基础。最终,相信学生在引导下一定会挖掘到真正的“金子”,这“真金”有勤劳、有执着、有变通、有分享、有共赢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第22课——金子。2.“金子”在字典中有9种意思
(出示:http://&W925&H617&T8626&S98&TPjpg
(2)发财梦让他们变得盲目了!(板:盲目跟从)。想象着人们蜂拥而至的场面,我们一起读一读。
2.这蜂拥而至的人群中就有彼得,他也曾经盲目跟从,但他和其他淘金者又有不一样的地方,你发现了吗?(1)生答第一句。
别人都走了,只有他还坚持不懈。(板:坚持不懈)(2)出示,指名读。(3)你有什么感受?。(4)读出感受,评价。
(5)他是唯一坚持的人,他找到金子了吗?(没有)师引读: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
3.他究竟是怎样找到真金的?谁来读。引读:他发现了„„他想到了„„他做到了„„
(1)用自己的话说说彼得是怎样找到金子的?(2)指名读,评价。
(3)这个发现,让他若有所悟。师范读第5自然段。(4)什么是“若有所悟”?读出“若有所悟”。
(5)彼得想得入神了。他“小草”想到了„„(土地很肥沃)由“土地肥沃”想到„„(可以种花)由“可以种花”想到„„(人们会来买花)由“人们买花”想到„„(可以获得成功)
(6)他的情感也在慢慢变化呢,可以读出这种变化吗?(7)指名读。
(8)本来彼得已经陷入困境了,可他却能在困境中发现希望。了不起啊!如果 3 彼得是巷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或是固执得撞倒南墙也不回头,你们说他能走出困境吗?他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
(9)小结:当我们身处困境的时候,如果改变一下思路,就能豁然开朗。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板书:改变思路)
4.为了梦想的实现,为了找到真金,彼得留了下来。引读第6自然段。(1)出示图:你看他一边擦着汗,一边看着美丽娇艳的鲜花,又会想些什么呢?(2)交流。
(3)现在的彼得这么高兴,这么欣慰,这么自豪,看来当时他在困境面前改变思路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
五、揭示“真金”。
1.五年以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他成功了。(板书:获得成功)难怪他不无骄傲地对人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引读)
2.这时,同学们一定知道真金是什么了?现在就拿起你的笔,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最深刻的感受。生写话。交流讨论。
3.彼得·弗雷特终于明白“真金”的含义了,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齐读。获得这样的“真金”容易吗?(不容易)所以他不无骄傲地说——齐读。我们也跟随彼得找到了“真金”,让我们也一起不无骄傲地说——齐读。4.拓展阅读:《19世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 》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5e529ac689eb172ded63b77f.html)
其实,在19世纪中期美国西部的淘金潮中,还有一些人和彼得·弗雷特一样找到了真金,他们另辟蹊径,同样实现了“黄金梦”。(学生资料速读)
六、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给随彼得在书本中找到了真金,我们更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去寻找生活的真金。只要你是一个勤劳的人,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生活必然给你丰厚的回报。
教学反思:
《金子》一课的教学,是一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创造性解读教材。对于本课的主题,教师用书解读为“事实要想获得财富 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教师并不拘泥于这样的解读,而是发挥创造性,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确定为引导学生感悟“在困境中,需要坚持不懈,更需要改变思路,才能取得成功”,即“有思路才会有出路”。应该说,这样的解读更贴近教材的本义,也更具时代精神。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表明,在教师的指导下,这样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完全可以达成的。
2.突破式组织教学。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并筛选出两个最具价值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真金”到底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以此为突破口组织教学,扣读导悟,以读促悟,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教学过程简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3.多元化实施评价。学生总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观点。个体的差异,导致体验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价值观也是多元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多元评价: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一方面肯定每个学生敢于主动质疑的精神,另一方面对问题的价值度予以不同的评价;对学生关于“真金”含义的不同感悟,教师一方面尊重独特体验,另一方面点明其不同的境界。这样,教师的多元评价,不但保护了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而且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第五篇:“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_《掌声》教案设计(定稿)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教案设计
单位:瓦房店市老虎屯镇中心小学课题:掌声
作者:王彬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对象:面向小学三年级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
教师:
硬件:调试多媒体网络教室,特别是网络是否通畅
软件: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熟读课文和理清生字词
二、教学课题:掌声
三、教材分析
《掌声》这篇课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第29课,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四、教学方法
1、自读自悟,读出情感。把读书的时间让给学生,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书,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融入文本。
2、对比参读,激发情感。将“英子无限自卑的内容”与“无比自信的内容”进行对比品读,在学生心中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从而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涵,读懂“掌声”含着的意思。
3、展开对话,升华情感。引领学生联系生活,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好,这节课就由王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大家欢迎我来上课吗?生:(欢迎)师:欢迎要有所表示啊!生(鼓掌)
师:从掌声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谢谢你们!可爱的孩子们!
(大屏幕出示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5%C6%C9%F9&in=11966&cl=2&lm=-1&st=-1&pn=0&rn=1&di=97592025690&ln=2000&fr=&fm=index&fmq=***35_R&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2&-1&di91197373500&objURLhttp%3A%2F%2Fkp.china-embassy.org%2Fchn%2Fzxxx%2FW***505781.jpg&fromURLhttp%3A%2F%2Fkp.china-embassy.org%2Fchn%2Fzxxx%2Ft312337.htm&W1727&H1070&T7983&S662&TPjpg
1.导入新课
师:说得好!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经常要用掌声表示感谢鼓励,当别人给予关心是要用掌声表示感谢,当别人信心不足时要用掌声表示鼓励,当别人表现出色时要用掌声表示赞美,反过来也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别人的掌声中获得谢意、鼓励和赞美。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掌声》。齐读课题。)
2.初读感知,体会人物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吧!请大家把书打开117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会前的英子是个怎样的姑娘?是从哪些语句里看出来的?边读边画出这些语句。汇报:(大屏幕出示第一段,生汇报,师随机板书孤独 自卑 忧郁)
师:是啊,一个身患小儿麻痹症的残疾小姑娘,她怎能不孤独,怎能不自卑,怎能不忧郁呢?孩子们,此时,你就是英子,课堂上,当同学们正在积极讨论时,你在想----下课了,当同学们在操场快活的游戏时,你在想---课外活动时,当同学们尽情地唱歌跳舞时,你在想----多么可怜的孩子啊,孩子,让我们齐读,读出英子的自卑、忧郁与孤独吧!
师:一个孤独、自卑、忧郁的残疾小女孩,是多么的令人同情啊!孩子们,你们希望英子永远这样孤独、自卑、忧郁下去吗?(不)那么,你心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生,快乐,自信,活泼--)
师:说得多好,老师替英子谢谢你,那么英子真的改变了吗?第几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生(快乐-----)师随机板书(快乐、活泼、自信)
师:是什么让她有这样的变化呢?(掌声)掌声真的有这么神奇的力量吗?让我们走进那天的故事会吧!
3.文本细读,感悟升华
师:请同学们看2、3自然段,默读并画出描写英子神态、动作的语句。
师:第二自然段你划了那句话?指名读,大屏幕出示: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这句话里,英子的动作是什么?她为什么要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生汇报)
师:大屏幕出示第三自然段: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语最能表达英子的内心?生汇报,(犹豫,慢吞吞,眼圈红红的从每个词中体会到什么)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当一次英子,老师则是英子最知心的朋友,你们把心里话告诉我好吗?生(好)
师:英子,你在犹豫什么呢?生(上还是不上--怕被嘲笑)
师:英子,为什么慢吞吞地站起来? 生(实在不愿意上)
师:英子,你的眼圈怎么红红的?生(没有办法,痛苦---)
师:你能读出英子的痛苦与无奈吗?指名读,随机指导。齐读
师:大屏幕出示(痛苦无奈的英子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一生接读,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是啊,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一摇一晃,对英子是何等的艰难啊!你们能读出英子的艰难吗?齐读
师:就在英子极端无奈,即将要承受着遭人嘲笑与歧视的痛苦,可令她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引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师:老师还没听见那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句话该强调那个词?(骤然,热烈而持久)再读 师: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生(勇敢----)
师:大家并没有歧视他,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这是怎样的泪水啊? 生(激动,感动,幸福)英子,一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孩子,她一定流过太多的泪水,但是这幸福的泪水可能是----第一次。我们接着往下看,指名读
师: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这一次你想用掌声告诉英子什么?结合前面的句子谈谈。(英子,你讲的太好了----)
师:掌声中无数的话语在英子的心头涌动,她想说什么呢?生(太感谢大家了----)
师:但是,英子什么话也没说,引读(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谁能说说她这次是怎样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的?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真切地感受到了英子内心的变化。刚才你们读得都太好了,老师也想试试可以吗?(配乐,掌声响起来)
(播放百度搜索音乐)
http://box.zhangmen.baidu.com/m?word=mp3,,[%D5%C6%C9%F9%CF%EC%C6%F0%C0%B4+%CB%EF%D1%E0%D7%CB]&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D5%C6%C9%F9%CF%EC%C6%F0%C0%B4++&si=%D5%C6%C9%F9%CF%EC%C6%F0%C0%B4;;%CB%EF%D1%E0%D7%CB;;167849;;167849&lm=-1&mtid=1&d=7&size=1048576&attr=0,0&titlekey=278829506,298011089&mtype=1
师:(生齐配乐读)你们读得多投入啊,你们的感受已经写在了脸上。从你们的脸上,老师看到了一个自卑忧郁的英子正一步步走向自信与成功。英子长大后,还给作者来了一封信,我们来看这几句话,大屏幕出示,齐读“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师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这掌声为什么让英子难忘?生(因为-----)
师:这掌声仅仅是掌声吗?这掌声中包含了同学们的------爱。师板画爱心。
4.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师:我们总会把别人送给我们的掌声,别人送给我们的关爱珍藏在心底。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除了可以用掌声把自己的关爱送给别人,还可以用什么把关爱送给别人?
师:是啊,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爱是瓢泼大雨中的一把小伞,爱是„„
你认为爱还是什么?说一说。爱还有很多种。
师结:孩子们,让我们牢记每份爱,让我们牢记人人都需要爱,让我们牢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屏幕播放百度搜索视频)
公益广告: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掌声
http://my.tv.sohu.com/u/vw/4887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利用英子的来信作为线索串起全文教学,揭示英子的变化以及为什么而变。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掌声”这一主题进行教学,从复习导入的质疑掌声,到精读训练的理解掌声,以及最后的升华掌声含义,对文本的把握比较恰当。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对学生语言的训练,包括表达方式和语言的训练,有感情朗读训练,在读中悟,以悟促读,同时也注意了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学生能跟着教师创设的情境,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透彻,对于掌声的含义理解比较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