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

时间:2019-05-15 04:09: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

第一篇: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

第一单元 《花季如歌》

第一课时:《青春与世界联网》

教学内容

1、演唱《青春与世界联网》

2、欣赏《听妈妈的话(男声独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学习,体会4/4拍子多变的节奏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法、聆听教学法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唱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体验青春的无限美好,真正理解“青春无限美好”的道理;同时启发学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健康活泼的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材。

(2)欣赏歌曲《听妈妈的话》,体会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通过歌曲的学习,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无私的付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感情演唱《青春与世界联网》,并且从以青春为主题的作品中感受、体验成长的快乐。

难点:

1、注意体会歌曲中多处切分音、休止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注意演唱时的声音位置要竖起来,要有一定的表现力。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铺垫:(1)听歌曲《听妈妈的话》

(2)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曲吗?是谁演唱的?——生:周杰伦。(3)师:你们还知道周杰伦的哪些歌曲?——生讨论回答。

(4)师:周杰伦歌曲的主要风格是:R&B,就是Rythm and Bluse的缩写。即节奏布鲁斯,40年代末,一种从Blues音乐演变而来,直接明了、节奏明快、结合爵士与蓝调又配以响弦鼓点的音乐形式,这就是R&B。R&B保留了Blues的节拍感和力度,不同的是R&B更多的是强调了歌曲的本身而非歌曲的技巧,于是即兴的成分减少了很多。R&B采用了Blues传统的和声,通过一些重复的乐段来表现,为后来的摇滚奠定了基础。我们今天欣赏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依然是R&B曲调,但歌词句句真切。“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暖的食谱在她心里面,有空就多多握握她的手,把手牵着一起梦游……”温暖的歌词颠覆了周杰伦以往留给人们的不羁形象。据了解,周杰伦4岁开始练琴,小时候总是羡慕其他小朋友可以去玩、看电视,他却要练钢琴,心里难免有种不公平的感觉。他把儿时小小心灵的问号写进歌词里,偶尔还有俏皮可爱的童音,浅显易懂的歌词流露出周杰伦孩子气的幽默。整首歌就像周杰伦的自传,还把近来拍电影的经历也写进歌曲里。显而易见,周杰伦是通过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对妈妈的孝心。周杰伦曾用妈妈的名字命名专辑《叶惠美》。据唱片公司负责人介绍,在这首《听妈妈的话》的MV中,杰伦曾想邀请妈妈入镜,但是因为妈妈太“害羞”而作罢。不过,杰伦巧妙地将与妈妈的许多合照放在MV中,使妈妈成为独一无二的女主角。正因为《听妈妈的话》每句话都写进了周杰伦妈妈的心坎里,所以妈妈叶惠美初次听时也忍不住潸然泪下。(这一部分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周杰伦的了解情况而删减内容,尽量把空间留给学生,如果这些内容可以从学生口中说出,比教师讲解更有说服力。)

(二)新课新授:

1、欣赏并跟唱歌曲《听妈妈的话》

(1)在跟唱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来演唱这首曲子。(2)请同学们说说在家中你是怎么用行动来爱妈妈、听妈妈话的?(这个环节可作为一次爱的教育,初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通过亲身经历的讲解,可以让他们体会到母亲的不易和对自己无私的爱。)

2、学唱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

(1)师:周杰伦在歌中这样唱到:“长大后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跑得比别人快,飞得比别人高,将来大家看的都是我画的漫画,大家唱的都是我写的歌,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正值青春年少的你们,叛逆是天性,有理想,有追求是你们的权利,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让我们乘着歌声,在网络的世界里与世界联网,与梦想成长”。(2)听歌曲《青春与世界联网》(3)再次聆听,要求学生无声跟唱。(4)跟教师的钢琴轻声歌唱。

(5)师:歌曲中有多处切分音,请大家找一找,并唱准时值。——挑几处重点练习。

(6)歌曲分段,体会两个乐段不同的情感处理。P2(7)完整演唱全曲。

(三)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铃儿响叮当

教学内容: 《铃儿响叮当》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合唱训练,让我们从中体验到和声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四、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教具准备:

歌谱(旋律谱)、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引入部分: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走到咱们的课堂当中来,大家紧不紧张啊?老师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有些紧张,大家能不能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啊?!

二、导入部分:

师:最近几天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舒服!大家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用“WU”。师示范,生跟唱。4/4 5 - - - | 5 -- - |„„ 板书:较小起伏的旋律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连贯、流畅的声音。] 师:大家还记得冬天的寒风是什么样子吗?我们用声音来模仿。“WU”。4/4 5 - - - | 5 -- - |„„ 板书:起伏较大的旋律线。(粗线条)

师在黑板上画出短促有力的短旋律线。学生用“LU”来演唱。(强弱对比)4/4 5 5 5 5 | 5 5 5 5 | „„ 板书:

师:刚才我们分别模仿了冬天流动的风和急促的风的声音,接下来我们来听一听两种风交织在一起是什么效果。生分声部练习。

生答:„„像在一起歌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加入音高和唱词又是一个什么效果。2/4(1)5 - | 5 - | 5 - | 5 - | „„ WU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三声部学生练习。

生答:„„就像圣诞老人驾着马车给我们送礼物来了„„

师:我刚才听到了“叮叮当”,这是马铃的声音。大家觉得还缺一个什么声音啊?

生答:马蹄声。

师:我们能不能模仿?(弹舌)(1)xx xx | xx xx | „„

(2)33 3 | 33 3 | 33 3 | 33 3 | „„

叮叮 当,叮叮当,„„

(3)11 1 | 11 1 | 11 1 | 11 1 | „„

师:来,我们来甩一甩马鞭,让马车跑得再快一点? 师生一起:“嗨!”

加入刚才的练习,最后“嗨!”结束。

三、学唱歌曲:

1、师:大家刚才表现的非常好,老师也想和大家比试比试。老师演奏的音乐线条和刚才黑板上的哪条旋律线相似?

第一段: 电子琴低音区 《铃儿响叮当》B部分 缓慢 第二段: 电子琴高音区 《铃儿响叮当》A部分低声部 欢快 生答,师复奏,学生随音乐律动。

2、师:刚才老师演奏的曲子大家熟悉吗? 生答:《铃儿响叮当》!

师: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铃儿响叮当》!出示课题。(多媒体)

师:大家都知道这是一首圣诞歌曲,是由美国的作曲家彼尔.彭特所作。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歌的录音,听的时候注意,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 生答:„„2拍子,欢快„„

师:跟着老师的电子琴划拍视唱全曲。(低声部视唱,高声部评价)。强调:把坐在雪橇上的感觉唱出来。(高声部视唱,低声部评价)、4、师:这首歌曲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第一段和第三段相似,第二段不同„„ 师: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不同?(结束部分不同)分声部视唱第三部分。

5、生视奏A部分,双声部合奏。并视唱A部分。

6、师讲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A——B——A`

7、师:刚才我们把A部分和A`部分学会了,B部分大家非常的熟悉,还用老师教吗?

8、讲解弱起。(B部分)

9、跟琴有感情的完整视唱。

10、跟琴试唱歌词。

11、师电子琴弹唱范唱全曲。

12、生有感情的跟琴完整演唱,歌词的问题留待下节课解决。

四、拓展部分: 师:我们唱了一节课想必大家也很累了,来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要求:情绪怎样?

录音:《铃儿响叮当》3拍子版本。生随音乐用肢体语言表现。师:和刚才我们唱的有什么区别? 生答:拍子不同。

师:节拍的变化它会引起音乐情绪的变化。

五、结束部分:

师:刚才我们听到了很多的音乐场景,首先是我们用声音模仿的圣诞老人马拉雪橇的场景,然后是歌曲,后来有出现了一个3拍子的变奏„„你们回去以后能不能利用这些音乐素材来组成一个音乐故事或者一段音乐剧„„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欣赏管弦乐《花儿与少年》

设计思路:通过欣赏,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并发现音乐的魅力,从而建构相关的音乐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花儿与少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能感受力度、音色变化对表现音乐所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感悟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欲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不同的《四季歌》,渗透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游戏引入——倾听花开的声音

师:眼下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走进花的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师弹:63 23︱63 23︱61 21︱61 21︱62 32︱62 32︱ 师:a、请你根据这声音你用这动作表现出花开的样子。

b、我看到满园的花儿在悄悄开放,现在请同学们把我的表演用歌声表现出来,还是刚才的音乐(出示:三个1组 63 23 61 62 62 32)

2、先唱一唱。

3、听口令:一个组合用一组动作表示,从第一句开始换第二个动作就唱第二组合。

4、游戏开始:

听见大家的歌声,仿佛看见花开的(越来越热闹),迎来爱花一群群的人们,我的心情像春天的阳光那么灿烂„„

(二)新课新授:

1、欣赏:

(1)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一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讨论回答(2)介绍花儿:

这是根据青海民歌《四季歌》改变编的,歌词以春、夏、秋、冬四季开什么花为开头演唱而取名《四季歌》,由于音乐的旋律非常优美,又叫“花儿与少年”,青海是花儿的家乡,每年都要举行“花儿赛唱会”,那时人山人海,赛歌场面非常激烈,有时一场花儿会连续唱上几天几夜,我们听的是改编管弦乐演奏的版本。

(3)复听:现在让我们静静的欣赏,体验这个“花儿”的优美旋律和明快的节奏。

(4)熟悉主题:

师:(哼两句),这旋律很美吗(我们来看一看)请看大屏幕,这是四季歌的旋律,整首曲子只有9个小节,三个乐句,属于一段体。

a、我们先来看第1句,第一个音是3(我们从3开始画画他的旋律线)最后结束音是6,整个旋律有一种3↗6上扬的感觉,再划一遍。

b、第2句起是6,从这儿而开始划(唱),接着第一句的结尾,先往上然后一直往下飘啊滑低音6,和第一句相反,你上我下遥遥相对。最后都停在6这个音上,一高一低。第三句(唱)和(第2句)差不多。c、现在请大家来唱一唱这首曲子花儿的感觉,体会上扬下滑。(5)听全曲

师:那么这个主题,在刚才的乐曲中一共出现几次? 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呢?(对照旋律,听、数)▲引导学生对照旋律,听、数。▲听后交流(6)分段欣赏

引:这首管乐曲有些特殊,从头到尾用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旋律,那么每一次都由哪个乐器为主奏乐器呢?

1、(出示)乐团指挥提示我们这四遍中有时由1把小提琴演奏主题,有时四把小提琴,有时1支小号担任主奏。

2、我们分段束听一听,不同的乐器演奏处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第一遍:听一听,第一次主旋律由谁演奏。听后:小提琴音色细亮,飘逸——让人心旷神怡。再听:除了小提琴的主旋律,你还听到哪个熟悉的音乐? 63 23︱62 32 61 21

3、学生唱一唱→为老师的弹奏伴唱

听,这样的音乐让你感受到什么?分别用在这些地方(出示组合),一直伴随着主题(„„)▲第二遍:

当主旋律第2次响起时与第一段比较一下,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静听

听后:音色没变,还是——小提琴,只是声音响了一些,增加了小提琴的数量,这时的情绪也强烈了些。▲第三遍:

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静听 听后:小号 还有很多乐器加入了演奏,力度越来越强。

2听,除了这些变化,音乐又增加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不断重复的音组,(听时画提示)

听后:65 32︱65 32 ︱看手势唱一唱 出现在第几句的地方?

3听,什么样情景才会有这样的气势? 生说后

请你用你的动作表现你听到的感受到的情绪,当65 32出现时,可以加入跺脚的声音。▲第一遍:

引:热烈奔放的场面渐渐平息,越来越静。(放4)这个声音和哪一段相似。听后 生说: 熟悉的伴奏和小提琴又将我们带入怎样的画面。再听

3、比较四遍的变化:

听完了这同中有异的四段,请大家根据刚听到的比较四段音乐在力度由发生的变化,请你用这几个力度记号来表示。Mp mf f mp(7)完整欣赏

力度不同,音色不同相互之间层层深入,不段丰富的四段音乐,犹如一幅美妙的四季图,如果和四季音乐会让你想起哪个季节。·静听、联想 ·听后发现、说

·这就是音乐的妙处,我们可以从她的力度,音色的不断变化发展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2、拓展延伸

(1)领略美好的情感生活。这首《四季歌》不仅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还被许多乐器改编成独奏曲,现在请大家欣赏手风琴版的《四季歌》,又叫《花儿月少年》。由我为大家演奏。师弹琴(2)创编:

我们也可以将《四季调》改编成一个新的版本(演唱版)如果也按照Mp mf f mp这样的变化,可以怎么唱? 第一遍流唱主旋律,练习一下:主题唱固定音型

宣布,现在请欣赏由„„改编的合唱《四季歌》 伴奏指挥老师。谢谢大家

(三)总结下课

只要我们用心发现,潜心去体味,音乐会敞开胸怀,奉献给我们她所有的一切。同学们,热爱音乐吧,你会热爱生活。教学反思

第二篇:《成长如歌》教学设计

主题写作

《成长如歌》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从课本、主题丛书的精彩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2.联系自身生活,寻觅成长的难忘瞬间;

3.能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绘成长之趣。【学习重点】

从课本、主题丛书的精彩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学习难点】

能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绘成长之趣。【课前预习】

1.自主阅读主题丛书第一册1---3单元,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勾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段并鉴赏(在书上作批注)。3.标记阅读中的疑惑并与同学交流。

【导入新课】

成长如歌,或高亢或低沉或悲戚或欢快;成长如画,或明丽或浓艳或黯淡;成长如酒,或芬芳或浓烈或清淡或馥浓。让我们用心品味这段生命的乐章。

【课内探究】

第一板块:寻根探源看唱本 走进课文,探寻成长的美妙音符: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爸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 妈妈:那只羚羊哪里去了? 我: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妈妈: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我:我把它收起来了。妈妈:放在哪儿了?拿来我看看。要说实话 „„是不是拿出去卖了? 我:没有卖„„我送人了。妈妈:送给谁了?告诉我!我: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我:不!爸爸: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这样贵重的东西不象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我:您已经给我了。——张之路《羚羊木雕》 师: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把成长过程中的这些瞬间描绘成生命乐章中让人难忘的音符?

明确: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第二板块:抽丝剥茧显规律

透过精彩片段,明确写作方法:

动作描写即对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

语言描写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第三板块:学以致用展风采

开拓视野,放眼主题丛书:

1、快速浏览主题丛书《成长如歌》一至三单元,从中找出运用动作、语言描写的精彩句段3-4个推荐给大家,并说明推荐的理由。参考句式:

我推荐

页第 段的句子:,该句子(段落)运用 描写,写出了

反映了

。要求:小组内按4-3-2-1的顺序交流,由小组的2号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展示。

2、师展示赏析:

我叔父是古板人,把小说叫做“闲书”,闲书是不许我看的。在家里的时候,我书桌下面有一个盛白面的大缸,上面盖着一个用高梁杆编成的“盖垫”(济南话):我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四书》,我看的却是《彭公案》、《济公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等旧小说。„„冷不防叔父走了进来,我就连忙掀起盖垫.把闲书往里一丢,嘴巴里念起“子曰”、“诗云”来。—— 季羡林《我的童年》

赏析:通过传神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作者童年时偷读小说的情形,反映出作者对小说的浓厚兴趣。

我说:“妈,我买的。用你给我的那两元钱为你买的。”说着将剩下的钱从兜里掏出来也放在桌上。“谁叫你这么做的?”母亲生气了。我呐呐地说;“谁也没叫我这么做,是我自己„„妈,我今后再也不向你要钱买书了!„„” “你向妈要钱买书,妈没给过你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还说这种话?一听罐头,妈吃不吃又能怎么样呢?还不 如你买本书,将来也能保存给你弟弟们看„„” “妈,你别去做活了吧!„„”我扑在母亲怀里,哭了。——梁晓声《我不识字的文学导师》 赏析: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作者童年时不识字的母亲即使病倒也竭所能的支持我读书、买书,反映出母亲的无私大爱及对作者的深刻影响。

第四板块:妙笔生花绘成长 回忆难忘瞬间,谱成长之歌:

1、翻开你童年五彩的画卷,找寻成长过程中给你带来涤荡心灵的精彩瞬间,班内分享。

2、用生花妙笔谱写你成长乐章中的美妙旋律„„ 点拨提示:

选用典型的瞬间;动作细致入微、连贯;语言符合人物身份;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要求:巧妙运用动作或语言描写,200字左右。

3、写作展示

小组内交流。写出简要评语,班内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经典,领略了或喜或忧、或轻松或沉重的成长,学习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方法,共同分享了自己成长过程的酸甜苦辣,奏响了成长乐章。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诗意,快乐成长。

教学设计说明: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成长”,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启示。主题丛书中的篇目,同样给我们展现了令人神往和留恋的童年时光。本课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本、主题丛书的精彩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联系自身生活,寻觅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难忘瞬间,运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描绘成长历程。共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让名作引路,赏析细致的语言、动作描写;第二板块从理论上明确语言、动作描写;第三板块学以致用,从主题丛书中赏析精彩的语言,动作描写;第四板块运用语言、动作描写抒写自己的童年。课内外结合,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加深了学生对语言、动作描写的理解,结合自己成长历程加以实际应用,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三篇:小学音乐第八册《水上的歌》(3课时)

第四课水上的歌(三课时)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有活力更动听。

三、欣赏《划龙船》,了解齐唱形式,并有感而发创作反映其他劳动的表演形式。教 学 内 容

学习演唱曲《小螺号》;聆听《划龙船》

教 材 分 析

歌曲《小螺号》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富有童趣地通过“小螺号嘀嘀嘀吹”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歌曲为2/4拍、羽调式、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每乐句4小节,曲调规整。第一乐句的节奏型贯穿于四个乐句之中,紧凑的节奏使得旋律明快而富于弹性,情绪欢快跳跃。第三、四乐句采用了旋律的重复变化,尤其是第三乐句句中的七度大跳,形象地表达了螺号声声,盼望阿爸快回时的急切心情。第二乐段节奏拉宽,每句的尾音音调拉长,使人感到旋律舒展而又优美,波音的运用更营造了沙滩的宽阔和湛蓝的海水这一情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然后曲调从“6 - 5 -3 -0”逐渐下移。最后结束在“1”音上。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歌曲《划龙船》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届时,龙船的龙头用彩球装扮,参赛者头扎布巾,身穿素衣,精神抖擞,挥桨如飞。船头上还有

一、两人边敲锣鼓、边唱歌,指挥划手划桨。岸上观众则以鞭炮声、欢呼声为比赛者鼓劲。 这首民歌非常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热闹场面。歌曲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由领唱高吭嘹亮的声音唱出跌宕起伏、节拍感很强、富有号召力的音调;和唱者则用句幅短小、节奏铿锵、音调上扬的歌声相应和,表现了激昂奋发的风貌。在领唱时,众人还按划桨的节奏呼喊着“”为其伴唱。在歌声、锣鼓声中,众多龙船如离弦之箭,劈波飞驶,你追我赶,煞是热烈紧张。《划龙船》这首民歌的旋律刚劲有力,音乐节奏和划船动作的节奏紧相吻合,并以男声一领众和的形式演唱,具有粗犷豪迈的性格特征,因此从民歌体裁来说,它带有号子的属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学习表演《小螺号》

情景导入:也许大家没有海边打渔人家的生活经历,但是我们可以从影视的画面中,书本的描述中想像渔村的孩子们就地取材,吹奏小螺号的情景。

1、欣赏范唱。

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2、学唱歌曲:

(1)曲调的学习可分为两部分,先学唱第一部分四句,关键是第一乐句4小节,因此这4小节一定要准确无误,在四句都能流畅地唱好后,再加上滑音记号,讲解上滑音唱法。讲解:音乐知识:上滑音、波音记号

1.上滑音记号记于音符右方(如3)表示从该音起音调向上滑,没有固定落音。2.波音记号记于音符上方如唱作。

(2)在第二部分曲调中,由于长音的时值是三拍半,如何唱准?最好的办法是用指挥划拍,因一个完整的二拍指挥是1小节,这样既控制三拍半的时值,又有乐感。下策是数拍数一二、一二,缺乏音乐性。同样在四句12小节能完整地唱好的基础后,再加上波音记号,讲解波音记号的唱法。

(3)填上歌词唱歌。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

3、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聆听《划龙船》 1.民间风格导入。 设问: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上节课讲了独唱与合唱。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

声乐演唱形式介绍——齐唱 1.图解:

(1)几个脸部。表示有两个以上的人都在同时唱歌。(2)图形谱。表示同一曲调。 2.问题研究:比较研究。

(1)齐唱与独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2)齐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4.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5.分组讨论设计表演,每组要选出一位“指挥”担任“领唱”。 6.表演展示。各组出一位评委委员组成评委会。 合着音乐,各组同时表演,评委打分。 (评分标准:气氛紧张热烈,精神面貌奋发向上,动作整齐。) 7.评委点评,宣布评比结果。

8.分组设计自选(自定)劳动项目,编创节奏及号子。 9.展示表演,评委点评亮分。 10.小结:中国民间“水上的歌”。

三、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欣赏二重唱《船歌》,了解二重唱形式及曲调波浪形进行的走向知识。

教 学 内 容 聆听《水上音乐》、《船歌》 教 材 分 析

管弦乐组曲《水上音乐》18世纪早期,英国的宫廷和贵族常乘坐张灯结彩的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除四周簇拥着装饰华丽的船舟外,往往还有载着宫廷管弦乐队的船尾随其后,奏乐助兴。德国音乐家亨德尔时任英宫廷乐长,曾为这样的节庆活动写过《水上音乐》组曲。这里介绍的一首乐曲是亨德尔为英王乔治一世即位而举行的庆典所写。它是组曲中的第六首《坚定的快板》。乐曲采用三段体(ABA),快板,3/2拍。

作曲家介绍

亨德尔(1685~1759)英籍德国作曲家,生于德国哈勒。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因酷爱世俗音乐,后迁居汉堡,从事歌剧创作,1717年定居美国,1726年入英国籍。一生创作了46部歌剧,32部清唱剧,其中《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力士参孙》、《犹大·马卡白》等尤为著名。此外,还写了相当数量的器乐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亨德尔大半生在英国度过,并在那里创作了大量作品,因此对英国的音乐产生深远的影响。1751年不幸双目失明,1759年病逝伦敦。 管弦乐《船歌》本曲原为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所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第三幕的主题歌,以女声二重唱的形式演唱。但现在人们更常听到的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

“船歌”,不仅是本曲的曲名,也是一种音乐体裁的名称。它是一种具有歌唱性的优美旋律与摇摆般伴奏音型的声乐曲或器乐曲。通常为6/8拍子,中等速度。伴奏常以固定的音型描绘水波荡漾的形象或模仿船身均匀地晃动和摇桨的动作。歌曲《船歌》是女高音和次女高音的二重唱。教学重点难点: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水上音乐》

1.作品创作背景介绍导入。

 18世纪早期当时英王乔治一世举行庆典,大型游艇在伦敦泰晤士河上游览,宫廷乐队船为其奏乐助兴。亨德尔为其写的《水上音乐》。 2.初听主题音乐,感受乐曲的富丽豪华情景。 设问: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感受?请联系乐曲的创作背景,想像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3.板书主题音乐曲调(将3/2改为3/4)跟琴哼唱谱例。 (放慢速度其效果是一样的。) 4.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的音乐。 设问:这一主题曲调出现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名称?用乐器演奏的姿势来表示。(教师可用教材中的乐器图作提示:弦乐,圆号,小号。) 5.聆听全曲。 设问:当第一部分的音乐再次出现时请举手,请分析乐曲分为几部分?

三、聆听《船歌》 教学基本要求 1.音乐形象导入:听乐曲引子部分。 设问:这音乐片段给你什么感受,你想像这是怎样的形象?

2.揭题:介绍《船歌》是歌剧主题歌。在音乐会上听到是经改编的管弦乐曲,顺带介绍体裁(详见教材分析)。

3.欣赏管弦乐《船歌》。 设问:你有没有好像坐在船上的感觉?为什么?

4.唱一唱教材上的主题①,并画出图形谱后半部分。讲解波浪形进行。 设问:从图形谱旋律线条的行进,我们给它取个名。我们学习上行、下行……

5.从主题①旋律波浪形进行分析,现在我们就回答上一个问题的“为什么”,即为什么好像有坐在船上的感觉。

6.复听管弦乐《船歌》,身体可随音乐的起伏大小作摇晃,犹如人在船上的情景。7.这首作品的原作是女声二重唱,听听二重唱的演唱形式——欣赏二重唱《船歌》。(由于该歌主要是描绘爱情的情节,在教学时不必讲内容,主要是介绍一下二重唱的演唱形式。)8.二重唱演唱形式图解:两个男生脸部代表两个人,两个图形谱表示两个曲调同时行进,结合为一体。

9.小结:这两部作品是外国音乐家表现的“水上的歌”。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标

一、聆听《船歌》、《水上音乐》、《划龙船》,表演《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五首作品,感受音乐对“水上的歌”主题的描绘,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交融关系。

二、唱好少儿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作曲调填空创作练习,并自编歌名与歌词。 教 学 内 容

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创作练习教 材 分 析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它十分形象地描绘了儿童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情景。“”的节奏型贯穿全曲,起伏的旋律层层展开,音乐富有动感,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意境之中。合唱部分为短小的副歌,开始的两个小乐句采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最后一句是第一乐段乐句的变化再现,使音乐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教学重点难点: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歌曲《小螺号》 跟伴奏带演唱

二、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时代歌声导入:今天要学唱的是一首唱了半个世纪的经典少儿歌曲,这首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唱过,也许都会唱,学会后可以去与他们一起合唱。 2.聆听《让我们荡起双桨》范唱。 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能哼唱吗? 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影片《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曾获1980年第二次少年歌曲评选一等奖,至今仍传唱不衰。

3.再次聆听歌曲。 要求学生跟录音,看着歌曲哼唱。对歌曲整体有一个较深刻的印象。 4.学唱曲调: 往往稍有印象的老歌,唱的准确性较差,所以为了学好这首经典的少儿歌曲要认真学好曲调。(1)用2/4拍的指挥划拍法来唱准曲调的节奏,重点是弱起节奏、后半拍起唱等。开始时应放慢速度,在准确、稳速的基础上再提速。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及分句处的换气。

(2)学唱可分两个部分,分开学习,先齐唱部分,后合唱。必需在一部分准确、流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下一部分。可分小组学习,以自学为主,指导为辅。

(3)注意曲调进行的走向与声音的力度强弱成正比例,使声音有起伏,更形象地表达“荡”的情景。

(4)二声部合唱,要告诉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听另一声部曲调,要取得声音的协调和谐。在曲调和谐的基础上用“呣”音的发声唱,进一步取得和谐的效果。 5.学唱歌曲:

(1)在曲调准确、流畅的基础上,填入歌词歌唱。(2)课堂上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3)边学唱、边听录音范唱,要求能背唱第一段歌词。

(4)深入其境,有想像、联想的,有感情的演唱、处理歌曲。 6.自编伴奏表演歌曲。

三、创作歌曲的练习

1.完成二首短曲的曲调填充创作。

2.从现有的素材来分析应该是大调式或宫调式,但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先给以限制,而是应该让其发挥,适时指点,指导也从感性、曲调通顺出发,而不从理性的调式上去分析。 3.根据曲调的意境及分句长短创作相应歌词,试唱——修改——试唱。

4.学生以个人创作为主,相互交流为辅。教师以鼓励学生的热情为主,适当点拨为辅。重在参与,强化过程,淡化结果。5.全班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四、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下课

第四篇:《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柴科夫斯基用他的心灵创作的《如歌的行板》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包括耳朵、眼睛、身体等)来感受音乐,让学生在感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等所表现的艺形象时,能通过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发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感悟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使学生学习音乐过程成为真正接触音乐家思想内涵的过程,而非游离在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外表。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对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并乐意了解柴科夫斯基相关的音乐作品;

2、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

3、引导让学生用心灵感受音乐,引起共鸣与联想,能把乐曲忧伤、压抑、冥想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音色、乐器、绘画等)表现出来。

三、教学分析

1、《如歌的行板》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俄罗斯作品,它不仅是一个比较有深度、难度的内容,而且它是那悠长缓慢、情感真挚的旋律非常富有内涵,所以,教师自己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的情感深度又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的音乐修养、艺术趣味、人文素养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教师必须对作家和作品有自己的真实感悟和体验,对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有准确、独特的来历界和把握。

2、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好动,思想不容易集中,所以切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新奇,一味地追求形式多样,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教师应该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作品触及灵魂深处的真挚情感。

3、《如歌的行板》宛如一副美丽、忧伤的风景画,教师如果借助于俄罗斯的文学、美术等相关艺术内容,从多角度、多侧面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性认识,并通过在反复的聆听中熟悉旋律,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世界。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调动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来挖掘学生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相关声像资料(或多媒体课件)、电脑平台(或声像播放机)

七、教学过程

1、营造氛围

听:课前播放俄罗斯音乐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把同学们带到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氛围。

2、导入(视、听)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钢琴的音乐(如歌的行板)伴奏下,欣赏几幅不同时期的油画,并说出钢琴演奏的音乐比较适合哪一幅画的意境?为什么? 欣赏油画:

⑴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⑵勃鲁盖尔 《农民的婚礼》 ⑶莫奈 《草地上的晚餐》 生(1):音乐旋律比较沉闷、忧郁,比较适合第一幅作品。

生(2):有一种压抑感,令人肝肠欲裂,使人心都碎了,我选择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师:同学们的选择的油画作品跟音乐比较吻合,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

3、教授新课 a、作业展示

师:音乐作品《如歌的行板》是俄罗斯民族乐派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经典作品,请各组同学们把搜集关于“柴科夫斯基”的资料拿出来一起共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搜集与归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b、完整地欣赏《如歌的行板》

你们聆听到了什么,宛如看到了什么? 生(1):听到了一种来自内心的呼喊。

生(2):我好像看到了一群人孤立无援,非常无助。生(3):我好像看到了人们在忍受苦难,痛苦呻吟。

教师引用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感慨:“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C、用呼吸来感受第一主题乐句

①师:每个小节处呼吸的感受怎样? 生:呼吸比较顺畅

②师:每个乐句呼吸的感受怎样?

生:呼吸比较困难,时而气长,时而气短

设计意图:通过呼吸来感受音乐的暗淡、郁闷和压抑。d、唱、奏

师:请同学们跟着弦乐四重奏的音响唱会“主题一”音乐,并模仿小提琴的弓法来体会音乐的分句。

每个乐节是由一个连线来示意的,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进行来体会四个乐节的音乐。生:乐曲好似用语言诉说的自己的愁绪。

设计意图:体会到音乐就好似说话的语气一样在表达人的情感。e、议、说

学生熟唱“主题一”曲谱后并讨论 “主题一”的旋律和特点是什么?

教师从音色的暗淡、乐句不对称美、主题后半部出现的变奏等特点来启发,让学生用美丽伤感的语言来表达一种音乐心境。

生: 我好像站在秋天的落叶中长叹。

生:我从音乐中读懂了理想与现实带给我的苦闷。设计意图:借助文学的语言来来感受音乐 f、听、动

欣赏第二段音乐,找出由半音下行的固定动机和情绪变化。提问:

①固定动机表现了什么情绪?

在学生的哼唱中,教师启发学生用左顾右盼的眼神、形体、和沉重的脚步来想象固定动机中所表达的一种不安、烦闷以及不可排遣的郁闷心情。②弦乐出现了明显的高音和新的素材,寓意着什么?

与学生一起做张开双臂、仰天长叹的动作来感受向苍穹祈祷的心境。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

第五篇:《岁月如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重庆市第122中学 王晓丽

活动目标1.通过对三年来的有关学习、生活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让学生重温初中生活的欢乐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2.创设一个学生才艺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得到表现;3.营造一个情意融融、心灵相通的环境氛围,提供学生自主组织、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活动课程设计

一、成立活动小组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他们需要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程序,并就这些内容同学生进行探讨,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2.有效合理的分组。根据活动的需要,成立若干专项小组:策划组(2~3人):负责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策划、组织和调度,管理和督促其他各小组的工作开展。产生方式:提出要求(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有参与活动的热情,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同学自荐(学生根据要求自我推荐),师生考评(由教师和全班同学根据其以前的各次综合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确定)。班史编写组:主编一名;编委五名,负责资料的整理、有关图片的搜集和处理、撰写班级英才小传、版面设计等内容。要求有工作的热情、较好的文笔、能熟练操作电脑等;顾问(教师及编写组邀请的有关人士,如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等);资料提供;全班同学。毕业晚会筹备组:主持同学由策划组同学担任。节目组:由全班同学根据其志趣、爱好自由组成,每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9人,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准备本组的节目。节目要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感染力、有创意。并要在一周内将其确定的节目报策划组同学处,以供其统筹安排。

二、活动准备时间:2~3周三、课堂活动导入:播放电影《城南旧事》里的那首毕业歌。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定记起了我们在刚跨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学期学过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吧,在课文中,当英子小学毕业时,就是伴着这首骊歌和老师、同学们告别的,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的最后一次学习活动。既是对初中三年生活的一次愉快的回顾,又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一番美好憧憬。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吧。活动一:往日重现主持人现场采访。1.说说你在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或印象最深刻的事。2.校园剧表演:初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片断(初中生活第一天、八年级的那次运动会、九年级的一次考试)。3.佳作朗诵:《我的初中生活》、同学小传──《我班的“体育明星”》。活动二:今宵难忘1.唱表现青春和中学生活的歌曲(形式上可以是合唱也可是独唱,还可以挑选一些曲子自己填词唱)。2.表演学生自编自演反映中学生活的相声、小品。3.让学生以舞蹈的形式来反映其学习生活和情感世界。活动三:同一首歌1.说句心里话(与任课老师深情话别)。2.带着祝福远航(师生临别赠言)。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结束本次活动。

下载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2016学年初二音乐《花季如歌》教学设计(共3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aneninun教学设计3课时(共五篇)

    《an en in un ün》教学设 课型:新授 课时:3课时 课程标准: 本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尝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贯穿其中,猜谜、游戏穿插其间,使课堂充满生活情趣,可以取得事 内容与学情......

    《白杨》课时教学设计3(共5篇)

    《白杨》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理;教育学生......

    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3课时)

    教学内容: 听:哦,十分钟,放松 唱歌:快乐的孩子们会唱歌,跳到我这里 移动:集体舞跳到我这里,音乐游戏节奏九宫格玩:单簧管练习(八)五月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歌唱,欣赏,......

    《尊严》课时教学设计3

    《尊严》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注意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

    《理想》课时教学设计3

    《理想》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倔强、寂寥、诅咒、碌碌终生、可望不可即、绝处逢生”等词语。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熟练朗读并......

    《荷花》课时教学设计3

    《荷花》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3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段段意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概括1-3段段意 难点:概括1-3段段意,感......

    《赵州桥》课时教学设计3

    《赵州桥》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用所学的目标语言进行口头交际。 2.学会用结构be(not)allowed to谈论家规——Family rules。 教学设计 热身(Warm-up): Play a game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