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蔬菜栽培生理学理论课课程标准
园艺专业课程标准
《蔬菜栽培生理学》
说明:
1课程性质
《蔬菜栽培生理学》是我校园艺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是将植物生理学和蔬菜栽培学有机结合起来、探讨并解决蔬菜栽培与产量形成过程有关的生理问题的交叉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蔬菜栽培与产量形成有关生理问题,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种子萌发、育苗生理、根菜、茎菜、花菜产品器官形成、瓜菜花芽分化、性别分化调控等,为从事相关研究及其产业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教学目的
《蔬菜栽培生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理论,更要求其具有从事研究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并重,充分利用研究式教学和创新教学等相结合的复合教学方式。
3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主要教学内容:系统地介绍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种子萌发、育苗生理、根菜、茎菜、花菜产品器官形成、瓜菜花芽分化、性别分化调控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了解蔬菜生长发育和分化规律,以及对这一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和光照)的作用,是蔬菜高产、优质和高效生产的理论基础理论,能联系实际,解决蔬菜产量形成的有关生理问题。
4总学时
本课程总学时32(1.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20学时,实验教学12学时。
5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和讨论为辅的方式组织教学,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讲课与实验、现场教学、幻灯辅导、教学实习、第二课堂等环节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突出重点,强调自学。每章留有一定量的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要求和说明: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蔬菜栽培生理学》有初步了解和认识,为今后深入学习奠定基础。教学内容:
1、蔬菜栽培生理学的范围及任务
2、蔬菜栽培学的简史和发展
3、蔬菜栽培生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二章 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2学时)
要求和说明
了解蔬菜生长发育和分化规律,以及对这一过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特别是温度和光照)的作用。教学内容:
1、生长的模式、周期性及生长相关。
2、发育的特征及阶段性。
3、分化的本质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三章 蔬菜育苗的生理基础(4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掌握育苗过程中从种子到成龄期间,与壮苗培育有关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生态条件和调控技术,为获得蔬菜早熟、高产、优质和周年供应奠定基础。教学内容:
1、蔬菜的种子生理
2、种子的寿命与劣变
3、幼苗的形态建成
4、壮苗的生理特征
5、环境条件与壮苗培育
6、种苗的贮藏、包装和运输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四章 叶球、花球和菜薹的形成生理(2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叶球、花球和菜薹形成过程、环境因素和生理机制,为获得优质、高产的产品器官奠定技术。教学内容:
1、叶球的形态建成
2、环境因素对结球的作用
3、叶球形成的生理机制
4、叶球形成的生理障碍
5、花球的形态建成
6、花球的形成机理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五章 根和茎菜类产品器官的发育生理(2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了解根(肉质根)和茎菜类产品的形态检查过程,掌握其形成过程中环境条件的影响效果。教学内容:
1、肉质根形成生理。
2、嫩茎和根茎形成生理。
3、鳞茎形成生理。
4、块茎和球茎形成生理。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六章 果菜类产品器官的发育生理(4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了解果菜类的花芽分化、显蕾开花、受精直到果实形成的果实发育生理,掌握果菜类形态建成、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形成生理,对果菜类丰产优质栽培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内容:
1、茄果类蔬菜的果实形成生理。
2、豆类蔬菜的荚果形成生理。
3、瓜类蔬菜的瓠果形成生理。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七章 蔬菜植物调控的生理基础(2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通过栽培技术措施,对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与花芽分化三个过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植物调控措施。教学内容:
1、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
2、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水肥和土壤耕作的调控作用。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八章 蔬菜植物的群体生理(2学时)
要求和说明:
要求学生掌握掌握蔬菜植物的群体构成和群体构成与光能利用率的关系。教学内容:
1、蔬菜群体的概念与产量形成
2、群体结构及其形成
3、群体构成与光能利用率:包括群体结构对光能利用的规律、群体的光合生产率、提高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4、蔬菜群体的概念与产量形成
参考书目
[1]张振贤,《高级蔬菜生理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第二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及基本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医学检验技术基础核心专业课程。是学习药理学、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后续各专业课的基础课程。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合并而成的一门新的组合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发生发展的一门科学。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理学主要研究人体机能正常活动的规律及机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标准按目标教学编写,通过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的描述,展现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应达到的目标。
1.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导,以解决基层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基层实际应用技能为主线,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社会”的基本原则,遵循“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融知识传导、能力培养,并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注重与学生的岗位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以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根本,以实际运用能力为重点。观察和研究人体的结构及机能发生发展的规律,运用① 进化发展的观点:人体的形态和结构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以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 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形态和结构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机能活动又影响到该器官形态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 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或器官都是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让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 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重视实验、实习,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3D虚拟解剖系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活体触摸、血型测定、动物实验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力和素养也得到发展。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增强教材可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以学生认知规律为导向,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本课程在检验师资格考试中的“基础作用”和学生实际情况,加强教材建设,构建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材体系和精品课程。
2.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遵循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3.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评价。除了教材章后附习题,教材末附实习指导和模拟测试题外,还制作《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件、微课、动画、图片等教学资源,通过教学云平台的方式进行网络化学习和评价分析,并通过显微镜下、模型、标本、活体触摸、血型测定、动物实验等方式进行实验考核。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熟悉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及人体适应环境及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3.掌握人体各部分的组成、位置毗邻和形态结构;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其功能调节;各种因素对人体主要器官、系统功能活动的影响。
(二)技能课程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人体器官的观察方法,确认主要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2.熟练掌握人体各系统主要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
3.初步掌握生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检查人体功能活动的一些测试方法。
4.能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电化教学手段观察并理解主要器官的微细结构及生理功能。5.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能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素质课程教学目标
1.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思维能力。2.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职业道德,珍重生命、关爱生命、珍惜生命。3.具有良好的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掌握:人体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内环境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人体解剖学的轴、面;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原理。
3.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史。
(二)、细胞和基本组织
1.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上皮组织的分类;结缔组织的分类;肌的分类;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2.熟悉:上皮组织的特点;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软骨的分类及分布,神经末梢的分类;细胞的增殖方式。
3.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骨的结构特点;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细胞器的种类。
(三)、运动系统
1.掌握:重要骨性体表标志;重要骨骼肌的分布;关节的基本结构; 2.熟悉:全身各骨的形态结构;关节的辅助装置;骨骼肌的结构;重要关节的特点。
3.了解:骨的生长发育和骨的可塑性;新生儿颅的形态特征;肌的分类及辅助结构。
(四)、消化系统
1.掌握:上、下消化道的组成;食管的狭窄;胃的位置分部;十二指肠分部;结肠的形态特征;阑尾的位置和根部体表投影;肝、胆囊、胰腺的位置。2.熟悉:唾液腺的位置及开口部位;咽的位置、分部和沟通关系;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排出途径;胸、腹部标志线;
3.了解:口腔器官结构;咽淋巴环;空、回肠的位置及结构特征;
(五)、呼吸系统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名称、位置;肺的位置、形态;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2.熟悉:喉的位置和组成;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肺泡的微细结构;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纵隔的概念与分部。
3.了解:鼻腔的分部和鼻粘膜的分区;肺段的概念;纵隔的概念、内容。
(六)、泌尿系统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肾的位置、形态;输尿管的狭窄;膀胱的位置、形态分部。
2.熟悉:肾的构造、被膜;膀胱毗邻;女性尿道的结构特点。3.了解:肾的微细结构、血循环;输尿管位置;膀胱的结构。
(七)、生殖系统
1.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结扎的常用部位;男性尿道的结构特点;子宫的位置、形态;输卵管的结构特点;
2.熟悉:睾丸、附睾、前列腺、的位置和形态;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微细结构;子宫的毗邻、分部、固定装置;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态构造.3.了解:精子的排泄途径;阴囊、阴茎的构造;阴道的形态位置;会阴的境界与分区;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
(八)、脉管系统
1.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心的位置及形态特点;主要动、静脉的名称;胸导管的起始、注入。
2.熟悉:心的体表投影;各腔室的结构特点;心的主要血管;主要的淋巴干及淋巴导管;肝门静脉的组成。
3.了解:心的位置毗邻;淋巴器官及其功能;主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上、下腔静脉的组成、主要分支。
(九)、感觉器
1.掌握:眼球壁的形态结构特点;眼球内容物的结构特点;位、听觉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
2.熟悉:房水的产生和循环路径;鼓室的的沟通关系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外耳道、鼓膜的形态结构特点;中耳的组成;皮肤的构成。
3.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眼的辅助装置的名称。感受器的分类;皮肤的附属结构;耳廓的外形和结构特点;声音的产生于传导;骨迷路、膜迷路的形态特点;皮肤的结构。
(十)、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灰质结构特点;脑的组成;脑干的组成及发出的脑神经;间脑的组成;大脑半球的分叶;基底核的组成及内囊的构成;脑神经的组成。
2.熟悉:脊髓外形及白质内重要的上下行纤维素;脑干内上下行的重要纤维素;脑室的位置及联通结构、脑脊液循环;小脑的位置;下丘脑的功能;大脑皮质重要中枢及功能;脑和脊髓被膜的构成及其之间形成的腔隙;血-脑屏障的构成及作用;脊神经的组成及重要分支;内脏感觉神经的分布。
3.了解:小脑的结构;背侧丘脑重要核团及后丘脑的功能;大脑半期重要的沟及回;脑和脊髓的血管;重要脊神经、脑神经的主要分布;内脏运动神经的组成及特点;重要的神经传导通路的作用及传导路径。
(十一)、内分泌系统 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熟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的位置及形态; 3.了解:胸腺的位置。
(十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掌握:细胞膜主要物质转运方式;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及概念; 2.熟悉: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骨骼肌的收缩方式; 3.了解:动作电位的传导;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及影像因素;
(十三)、血液
1.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的生理作用及形成;血细胞的种类、作用、正常值及生理特性;凝血过程;ABO血型及输血;加速、延缓血液凝固的措施。2.熟悉:血液的组成、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组成;血细胞的形态特点;人体抗凝血机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及抑制;
3.了解:血浆的主要成分;凝血因子特性;Rh血型的特点。
(十四)、血液循环
1.掌握: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动脉血压的正常值、生理变异、形成原理、影响因素;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
2.熟悉: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的泵血过程及影响因素;静脉血流及影响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了解: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心电图;微循环组成及调节;
(十五)、呼吸
1.掌握:呼吸的过程;肺通气量;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2.熟悉: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呼吸运动调节的中枢及化学性反射调节;
3.了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肺通气的动力及阻力。(十六)、消化和吸收
1.掌握:胃的运动;胃液、胰液、胆汁的作用;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途径;
2.熟悉: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唾液的生理作用及口腔运动;小肠的运动;大肠的消化作用及运动;
3.了解:消化系统功能的调节。(十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掌握:能量代谢率的概念;体温及生理波动;
2.熟悉: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影响代谢的因素;体温调节。3.了解: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热量交换。(十八)、尿的生成和排放
1.掌握: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吸收、分泌功能;
2.熟悉: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的作用、分泌调节。
3.了解:尿生成调节;尿的排放;(十九)、感觉器的生理功能(自学、指导)(二十)、神经系统的功能(自学、指导)(二十一)、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1.掌握:垂体分泌的主要激素及功能;甲状腺分泌激素及功能;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调节。
2.熟悉:胸腺的功能;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3.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二十二)、生殖
1.掌握:月经周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雄激素的生理功能;卵巢内分泌功能及作用; 3.了解:卵巢的生卵功能;妊娠、分娩、泌乳。
(二十三)、实验指导
1.掌握低倍镜和高倍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2.初步掌握基本组织微细结构特点
4.掌握全身各部骨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骨性标志 5.掌握全身各部主要肌肉的名称、位置、形态、起止、功能。
6.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运动;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7.掌握消化系统各组成器官的位置、毗邻、形态结构。8.掌握呼吸系统各器官的位置、形态,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9.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特点,输尿管及膀胱形态特点,女性尿道特点。
10.掌握男、女性生殖系统各组成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11.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心的血管。
12.掌握各部主要动脉的名称、位置、分支分布。
13.掌握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位置,门静脉的组成、注入部位。14.掌握眼、耳的形态结构。
15.掌握脑和脊髓的位置、形态结构。16.掌握脊神经、脑神经中重要神经的分支。17.掌握血细胞分类及形态结构 18.掌握血型的鉴定方法
19.掌握血压的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实施建议与要求
(一)教学原则
1.针对授课对象,明确课程的专业地位和教学任务。
2.教师授课时结合教材和临床,明确提出本章节需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
3.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合理运用课件、微课、教学云平台、图片等教学方法完美结合。5.合理安排实验,通过显微镜、模型、标本、3D虚拟、血型测定、动物实验等手段进行验证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建议
1.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负总责,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实施内容包括:教学准备、课程教学、辅导答疑、课程考核、总结反馈。
2.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利用课件、微课、教学云平台、图片、模型、标本、显微镜、动物实验等教具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去识别和确认人体的形态结构,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改革实践教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活体触摸、动物实验等方法加强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其他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 知识水平评价与能力水平评价相结合。
2.基本方法 过程性评价与期中、期末考试、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可通过课堂提问、阶段测试、实验报告及考核、教学云平台测评、学习态度等多种形式综合考评,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总成绩可按平时成绩占3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50%来评定。(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1.编写配套课件、微课。2.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云平台。
3.建设人体解剖生理学网络和素材库,丰富素材库中图片库、文本库、视频库、动画库和音频库等资料。
五、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六、学时分配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在第1学期开授,总课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为46学时,实践为18学时。学时分配详见下表:
教
学
内
容
一、绪论
学
时
理
论 2 3 2 2 2 2 2 4 2 6 1 2 3 4 2 2 1 2 1 1 46
合计
实
践 0 2 2 1 1 1 1 2 2 2 0 0 2 2 0 0 0 0 0 0 18
合计 2 5 4 3 3 3 3 6 4 8 1 2 5 6 2 2 1 2 1 1 64 人
体
解
剖
学
二、细胞和基本组织
三、运动系统
四、消化系统
五、呼吸系统
六、泌尿系统
七、生殖系统
八、脉管系统
九、感觉器
十、神经系统
十一、内分泌系统
十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十三、血液
十四、血液循环
十五、呼吸
十六、消化和吸收
十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十八、尿的生成和排放
十九、生殖
二十、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生
理
学
第三篇:蔬菜栽培学试题
蔬菜栽培学试题(选做10题)
1、植株调整主要内容有哪些?
2、如何防止春甘蓝未熟抽薹?
3、萝卜在栽培过程中肉质根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如何防止?
4、根据黄瓜的生物学特性,分析施肥浇水的原则。
5、西瓜留瓜、保瓜应注意什么?
6、如何防止菜豆的落花落荚?
7、分析番茄不同整枝方式有何的特点。
8、低温季节蔬菜育苗过程中,为什么要少浇水或不浇水?
9、分析叶菜类、果菜类、根菜类蔬菜对养分的需求。
10、简述蔬菜低温季节育苗温度管理三高三低的原则。
11、大白菜结球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第四篇:设施蔬菜栽培实习报告
蔬菜栽培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⒈学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⒉了解并掌握蔬菜栽培的方法及生产过程。
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应工作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实习时间:
xxx
三、实习地点:
xxx
四、指导老师:
xxx 五:实习成员
xxx
六、实习工具、用品和材料:
锄头、铁锹、叶菜类种子、黄瓜种子、西瓜种子、有机肥料等。
七、实习过程:
⒈分组分地:按10位同学分一个小组,每组分一个开间(宽度4m,长度30m),大约120m,然后拿上锄头、铁锹等进行整地。
⒉作垄 :在选择的栽培区内进行土壤整理。先除去杂草,然后挖土,深度约为20—25cm,接着是碎土和拣出草根,最后把土整平。西面土地种蔬菜起3垄,每垄宽约1米,垄间距约30cm;东面土地种瓜类起2垄,每垄宽约1.5米,垄间距约30cm。
⒊播种:叶菜都采用撒播,就是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里。一个垄撒一种蔬菜种子。同样的,瓜类种子也一个垄种一种蔬菜,大概沟深约10cm,沟距大约30cm,一垄种2行瓜类种子,行距大约100cm。
⒋覆土:播好种后,在瓜类种子上面覆上土,覆土不要太厚。
⒌浇水:把作好的垄浇透水,有利于作物生长,并分2人一组,以后每天去浇水。
2八、实习体会及总结:
通过这次蔬菜栽培实习使我学到了很多理论上学不到的知识,虽然这几天有点辛苦但是苦中有乐,看着自己将一片荒芜的土地整理得井井有条心中还是充满了些许成就感。蔬菜栽培和其它技术性课程一样是一个需要动手实践的课,光是学理论是什么都不会学到的,只有真正在田间亲自动手干过才知道这其中的技术。之前上理论课听的云里雾里,现在通过自己亲手实践以前的那些不懂之处现在基本全都搞懂了。理论毕竟很抽象,通过实践化抽象为具体自己从中也得到了升华。在以后我会更加重视实践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服务生产。
第五篇:蔬菜栽培学实习报告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实习报告
------蔬菜篇
一、实习目的掌握营养土的配制方法、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以及种子的播种措施。
二、实习时间地点
地点:贵州大学教学实习基地(菜园)。
时间:2011年12月21日和12月22日
三、实习工具、用品和材料
锄头、铁锹、地膜、不同蔬菜种子、电热线、电热控温仪、电工工具、肥料等
四、实习内容
2011年12月21日营养土的配制方法和蔬菜种子的播种,2011年12月22日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及播种。具体内容如下:
1、营养土的配制
营养土材料营养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进行配制,基本材料是菜园土、腐熟有机肥、灰粪等。菜园土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成分,一般应占30-50%。但园土可传染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茄科的早疫病、绵疫病,瓜类的枯萎病、炭疽病等。故选用园土时一般不要使用同科蔬菜地的土壤,以种过豆类、葱蒜类蔬菜的土壤为好。选用其它园土时,一定要铲除表土,掘取心土。园土最好在8月高温时掘取,经充分烤晒后,打碎、过筛,筛好的园土应贮藏于室内或用薄膜覆盖,保持干燥状态备用。无公害育苗要求不能用菜园土调制,而用大田土。有机肥料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材而用,可以是猪粪渣、垃圾、河泥、厩肥、草木灰、人粪尿等,其含量应占培养土的20-30%。所有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腐熟后才可用。炭化谷壳或草木灰其含量可占培养土的20-30%。谷壳炭化应适度,一般应使谷壳完全烧透,但以基本保持原形为准。人畜粪尿一般浇泼在园土中,让土壤吸收。也可在园土、垃圾、栏粪等堆积时,将人畜粪尿浇泼在其中,一起堆置发酵。营养土中还要加入占营养土总重2-3%的过磷酸钙,增加钙和磷的含量。
播种床菜园土:有机肥:砻糠灰=5:1-2∶4-3;菜园土:河塘泥:有机肥:砻糠灰=4∶2∶3∶1;菜园土:煤渣:有机肥=1∶1∶1。
移苗床(营养钵)菜园土:有机肥:碧糠灰=5∶2-3∶3-2;菜园土:垃圾:砻糠灰=6∶
3∶1(加进口复肥、过磷酸钙各0.5%);菜园土:猪牛粪:砻糠灰=4∶5∶1;菜园土:牛马粪:稻壳=1∶1∶1(黄瓜、辣椒)。
腐熟草炭:菜园土=1∶1(结球甘蓝);腐熟有机堆肥:菜园土=4∶1(甘蓝、茄果类);菜园土:沙子:腐熟树皮堆肥=5∶3∶2。
果菜类蔬菜育苗营养土配制时,最好再加入0.5%过磷酸钙浸出液。
2、种子的播种方法
(1)、温室大棚里茼蒿和菠菜种子的播种
①作畦 :在选择的育苗区内进行土壤整理。先除去杂草,然后挖土,深度约为15—20cm,接着是碎土和检出较大的草根,最后把土整平,作两个畦。
②开沟:将作好的畦平行于长面开沟,沟距大约10cm,沟深8cm左右。
③浇水:把作好的畦浇透水,有利于作物生长。
④播种:茼蒿和菠菜都采用撒播,就是把把茼蒿和菠菜的种子均匀地撒在沟里。⑤覆土:播好种后,在种子上面覆上土,不要太厚。
⑥盖地膜:用地膜把畦盖好,四周用土押着。
(2)、露地豌豆和白菜种子的播种
①豌豆种子的播种
豌豆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蔓生种行距60厘米,株距26~30厘米,每穴3~4粒。采收嫩荚者和矮生种,条播行距一般30~40厘米,点播行距25~30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每穴播2~3粒。对于大粒的软荚豌豆类型,最佳播种密度是60粒/平方米左右。对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类型则为90粒/平方米。播种时深度最好为3~7厘米之间,最多不宜超过8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3~4厘米厚,稍踩踏一遍,使种子与土壤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萌动。播种需要直播,不耐移植。播种后,用地膜覆盖。②白菜种子的播种
白菜播种方法有点播、条播、断条播和机播等。我们采用的是作畦点播,株距15cm左右,每穴播2~3粒。播种后,用地膜覆盖。
3、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及播种
(1)电热温床的制作技术
①电热育苗床的准备
整平床底,除去杂草,作四个畦(根据电热线长短而定),把畦整平就可以在上面按
要求布电热线,最后覆盖营养土。
②电热育苗床功率的选定
苗床所取功率随当地的气候条件、散热条件和作物需温条件不同而不同,一般功率可取90—120瓦/m2。
电热苗床总功率=总加温面积×每平方功率
电热线根数=总功率/电热线的额定功率
③电热线行数和布线间距的计算
电热线行数=(加热线长—床宽)/(床长—0.1)
电热线布线间距=床宽/(行数+1)
④布线方法
布线前先将苗床浇透水,布线时可按规定的间距在苗床两端插上短木棒,把电热线回缠在木棒上,缠绕时电热线尽可能拉直,不让相邻的线弯曲靠绕以免局部温度过高,更不允许电热线打结、重叠、交叉,布完后覆上营养土。具体布线时,还应考虑:两个出线端尽可能从苗床的同一端引出,间距应两边小中间适当大些。
⑤电源线接法
电热线押入土壤后,进行电源线连接,注意火线和零线要分开接入控温仪的相应孔中,电热线直接接入控温仪中。
⑥控温仪的使用方法
将控温仪的感温头插入苗床,接上电源,将旋钮旋到所需温度值,即可工作,当实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继电器吸合,电热线通电发热,控制仪板面的黄灯亮,由此达到控温的目的。
(2)在电热温床上播种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
营养土覆好后,在苗床上均匀撒播辣椒、番茄和茄子种子,播种完后盖上地膜。
五、实验总结
通过这两次实习,掌握了营养土的配制,电热温床的设计及安装,不同蔬菜的播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