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案例为支点 撬动专业学习
以案例为支点 撬动专业学习
—— 梁 珺
在《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之初,学生常向我反映:专业课教材上的知识太抽象,打不起精神来学习;书本知识太难,而且将来工作中也不一定用不上,如此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书本上的一些法规等记忆性知识太简单,到用时背背就可以了,学习起来没有征服感,感觉没有学习的必要性,等等诸如此类的对专业课学习的质疑。我发现,即使课程的开篇导论都讲解了该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但是由于过于笼统从而很难指引学生持续地学习与不断地思考。如此,专业课的教学容易沦为知识的填充,而丧失其对学生独立的专业分析能力、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
在后来不断的教学尝试中,我感悟到案例教学对于专业课的教学非常重要。因为我发现案例教学可以大大缩短课本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景的距离;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消化课本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创新思维。总的来说,案例教学让专业课的教与学事半功倍。而为了达到这种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从案例选取、案例设计、案例开展以及案例总结几个步骤来做的。
第一步,在案例选取方面,我认为案例的素材可以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历史重大事件。例如,在讲解《证券投资学》中的期货产品时,引入案例“327国债期货**”,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期货产品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历史的了解,加深对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感性认识。第二,时事热点。例如,在讲解《证券投资学》中的创业板相关知识时,引入案例“我国新三板的前世今生”,结合当下热点,引导学生分析新三板的构造以及制度改革,并且启发学生把握时事热点在实盘操作中的影响。第三,选取工作中常见的有争议的焦点。例如,在讲解《保险学》人身保险的可保利益时,引入多个理赔中有争议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在给会计学生讲解《证券投资学》的债券发行与股票发行时,让学生模拟会计人员在实际股票和债券发行过程中的工作任务,以此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和将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
我的案例选取实践中也出现过问题。比如,案例过多而不能突出经典,导致每一个案例都讲不透彻,每个案例学生都似懂非懂,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此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在案例的选取上都力求“新颖、生动、典型”这三个特点,做到量少却精细、简单却通透。
第二步,在案例的设计中,我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案例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和形式。
在讲解历史事件类型的案例时,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借鉴历史上,而方法设计以讲述为主并结合多媒体突出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教学情境设计以提问为主,如此来引导学生反思和借鉴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例如,在“327国债期货**”的案例设计中,设计通过视频资料等多媒体方式重现历史事件,并精心设计提问,如“327国债期货**”反映出当时期货市场上的哪些漏洞?现在如果要重新推出国债期货,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
对于时事案例的设计,目标定位在激发学生对专业时事的分析能力与创新能力上,方法设计上强调让学生讲述并讨论,因此教学的情景设计可采取小组讨论或辩论的方式。例如,在案例“新三板的前世今生“中,设计辩题“我国的新三板是否能称为纳斯达克第二?“,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新三板的构成、与纳斯达克的区别,并通过辩论来理清思路。
对于工作中的焦点问题的案例设计,目标定位在让同学掌握基础的工作技能,方法设计上更多采用仿真模拟,教学情景设计多采用模拟竞赛的方式。例如,“扑捉高送转行情“案例中,通过仿真模拟炒股,让同学自行选取相应条件的股票并操作,同时竞赛的形式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步,案例的实施开展直接决定了整个案例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我认为案例的开展关键在于师生主体地位的转变。优秀的案例教学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学生唱主角,而我则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实现这种转变,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会按照教学进度给学生事先布置案例,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明确提出预习的要求,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充分酝酿,互相探讨,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
第四步,案例的总结我从自身与学生两个角度来做。一方面,我作为教师在案例教学各步骤中的问题总结;同时,课堂结束与课后与学生交流,评估案例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期初我发现往往不同的班级效果却不尽相同,我想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同的特点和基础决定的,所以在不同班级展开案例时,在案例设计的中就各有偏重。主动性强的班级,偏重他们的自主讨论发言;主动性弱的班级,偏重用分组、竞赛等一些细节上的设计。
总之,高等教育中的基础课教学和专业课教学各有特点。专业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就在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我发现优秀的案例教学对专业课的教学尤为重要。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通过实践来不断摸索和反思案例教学,以期得到好的专业课教学效果。
第二篇:以“三会一课”为支点 撬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以“三会一课”为支点
撬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
十九大中“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尤其是对于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基层党支部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规范党的组织生活,从严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xxxxxx前期对各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落实情况开展检查,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一、当前“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会议内容存在“行政化”倾向。在查阅基层支部台账时发现,大部分党支部都存在会议内容“行政化”倾向的现象,部分会议成为了“行政工作布置会议”,忽略了思想政治建设。二是工作落实存在“流于形式”现象。从台账记录来看,大部分支部都能够及时按照xxx下发各项工作通知和提示要求组织开展学习及布置。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部分支部仍存在“只管布置工作,不抓工作成效”的现象,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切入点,致使工作安排形同虚设。三是党课内容存在“照搬式”问题。在检查中发现,基层支部党课内容大同小异,有的只是从网上照搬中央精神或党课材料,党课变成了读材料、看专题片,未能针对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回应普遍关心的问题,内容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参与度不够的问题。由于企业逐利的本质,在日常工作中往往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党员如何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如何加强党员党性锻炼缺少正确对待。二是党员参与社区事务“青黄不接”的现象。以社区“三会一课”为例,参与党员大都为社区退休老党员,即使时间安排在周末,也难有青年党员参与,党员“双报到”机制流于形式,在职党员服务社区能效未能体现,党员参与社区议事决事后继乏人。
(三)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于“三会一课”制度的学习不到位。在与部分基层党支部负责人谈心谈话过程中,发现部分党支部书记对于“三会一课”的内容、程序及要求比较模糊,未能够按照规定频次、程序开展“三会一课”。二是对于“三会一课”形式的创新不到位。形式单一、缺乏新意是大多数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的现实写照,缺少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对于“三会一课”的认识不到位。部分党员仍将“三会一课”视作一项被动参与的工作,而未将其当作一名党员的重要权利和任务,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对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党务干部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虽然xxx已下发了“三个一本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务实操教材,并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了党务工作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基层党务干部惰于学习,仍按照以往所谓的“惯例”,按着自己性子个人意愿开展“三会一课”,想到了就临时组织开一场,想不到就事后补下台账敷衍了事,致使“三会一课”无章可依、无规可循,阻碍了所在党组织组织生活的正常开展。
(二)内容形式未达到党员的期望值。千篇一律的内容、乏善可陈的空话越来越不被广大党员接受,活动开展缺乏有效载体,内容涉及理论多与基层实际结合少,大政策大方向多与党员身边人身边事结合少,形式单一、内动单调,缺乏党员之间的互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能做到《条例》“形式多样、氛围庄重”的要求。
(三)日常检查及培训指导还不够不到位。从xxx层面来讲,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督查还相对欠缺,致使很多基层党组织开展“三会一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事后发现、事后处置,未能及时指出更正;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培训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对党务工作的培训力度还不够,缺乏系统性的指导和帮助。
三、提升基层党支部“三会一课”规范性和有效性对策建议
(一)提升党务工作者的思想认识。强化基层党务工作者对“三会一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组织开展“三会一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xxxxxx干部培训教育制度》,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日常学习与培训,提高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使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二)提升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素质能力。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建立制定《xxxxxx基层党组织书记例会制度》《xxxxxx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制度》《xxxxxx基层党建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度》,编发《xxxxxx党务实操手册》,重点教育引导党总支(支部)书记如何立足岗位当好书记、如何紧扣重点、遵循规章开展好“三会一课”等党内生活,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素质能力。
(三)提升“三会一课”的吸引力。在落实基本制度、规定程序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和改进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注重与党员实际需求相结合,结合不同时期时代特征、舆论焦点,针对不同年龄结构、不同文化层次党员群体,采取党员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形式,开展“三会一课”。
第三篇: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作文题目是一个名词。名词,往往含有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如果以名词为话题写作,多写其比喻义,写本义的少,因此,本义的范围狭窄,没有相当广博的课外知识是很难展开,把它写好的。一般来说,本义为实,比喻义为虚;本义为具体、有形之物,比喻义为抽象、无形之物。比喻义虽然抽象、无形,但它易为作者通过文学手段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可感,便于打开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写这种作文题,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和比喻义。其次,要根据自己对话题的理解和对材料的掌握情况选择写本义还是比喻义(当然,一般是写比喻义了)。“支点”,顾名思义,即支撑的一个点,本义是指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比喻义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起支撑或关键作用的东西,主要是指无形的、非物质的思想、精神、理性、信念、勇气、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道德„„,当然,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人,如父亲、母亲、老师、恋人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对我们或某一个人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的、支撑着他朝着积极、健康地向上、向前生活、工作、学习、进取的因素。
第三,在写作中必须体现出该名词的特点。“支点”,它最起码应该含有虽然小(只是一个“点”)却作用大(支撑事物)和固定不变这两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是必不可少的。表述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支点”的支撑作用这个特点,要说明白什么是支点,为什么说它是“支点”。
第四,写任何作文,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去构思。本次话题作文,就可以从“我(他、她)的支点是什么”、“A的支点是„„,B的支点是„„,C的支点是„„,D的支点是„„”“我(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支点”“我(我们)为什么要以这作为支点(为什么它是我们的支点)”。
第五,写任何话题作文,都可以采取把话题中的词语组合成一个短语或句子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组词造句法”)来拟题目、定主题。比如“生命的支点”,“精神支点”;“找一个支点”“爱——生命的支点”等等
范文
1.生命的支点
生命的支点其实就是情感的“磁场”,是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凝成的“能量库”,它能在人生的苦涩处,给人信心,给人力量,给人果敢,给人希望,让因种种原因跌入低谷的生命,一步步振作起来,坚挺起来。
新情是生命的支点。友情是生命的支点。爱情是生命的支点。
生命虽然坚强,但有时也未免脆弱。坚强时不需要别人的启迪和教诲,但脆弱时,就离不开别人的开导和点化了,这开导或点化就是生命的支点,这支点需要每个人善待,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别人提供支点,只有这样,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里才时时吟唱着亲情、友情、恋情、爱情的音乐,才使生命的旅程增加无边的诗意和美丽。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
生命,一次人性的洗礼,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是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我们不懈奋斗,我们永不放弃,我们保持着了乐观的心态,自信的笑容。我们用信念诠释: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朝着理想不懈的奋斗。
如果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外交的壮游,玄奘西游是宗教的壮游,那么徐霞客经16个省,游遍大半个中国就无疑是一次地理的壮游,一次打开古老地理学大门的壮举。徐霞客徒步跋涉,几乎没有骑马乘船,路途之遥远比起徐霞客的理想却不过咫尺;他徒手登上雁荡山,结冰的黄山,手抓荆棘下武夷,这一路摸爬滚打,受过的伤痛,遇到的艰险丝毫阻挡不到徐霞客前进的步伐。这位全世界对石灰岩地形作科学考察的第一人,这位享誉世界的“游圣”,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地理奥妙,让百姓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不再是井底之蛙。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懈奋斗,让生命因为顽强的拼搏而弥足珍贵。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永不放弃,是永不低头。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却也是一位“迷惘中的顽强者”。他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高大的老人形象,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毅力与决心。老人已经连续87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甚至一只虾,这对于一个捕鱼者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海明威赋予老人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信念,于是,最终老人战胜了绝望,成为一个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海明威宣扬着“硬汉子”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永不放弃,“太阳照样升起”。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更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沙漠中只要有一片绿洲,骆驼便能歇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不得全,月不得圆;人生就是残缺的维纳斯;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必须靠双手去创造相对的完美。所以,我们应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挫折,与其因忧伤而忧伤,不如用快乐驱赶忧伤。
要相信,我们是顽强的战士。那么,让我们披上顽强的铠甲,奔赴沙场。勇者无惧!
2.找好一个支点
似乎自从阿基米德说过一句“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之后,很多人就喜欢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如何如何。从而引发了对“支点”的思考。其实,生活中没有“假如”,我们不能靠想着别人给我们支点以成就我们的事业,而是要主动去寻找支点。
那么,我们要飞越浩瀚的人生之旅该如何选择支点呢?
首先,我们要选对支点,倘若选错支点,不仅不能助你一臂之力,反而还会增加你的阻力,甚至贻误你的一生。在这方面,春秋末越国的两位著名大夫范蠡和文种给我们上了一课。
范蠡选择“树枝”,以“道”为其支点,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方能取胜。他随勾践质吴三年,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兴越灭吴,完成勾践称霸大业。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经商治产,成为商贾巨人陶朱公。
文种虽同为越著名大夫,却缺乏慧眼,选错了支点。在勾践入质吴国时,他焦思竭力守越,“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可惜文种却不以为然,他以为越王还是昔日的越王,自以为忠心耿耿,问心无愧。没想君王变脸那么快,终遭赐死。可惜啊!文种衔着“树枝”就不该再衔“果实”了。
其次,我们要明确,支点的选择与我们自身的实际能力很有关系。你想想,如果你也选择树枝,可你无法在树枝上睡觉,那还不掉海里淹死?如果站立在树枝上又没能力捕捉到鱼,那岂不是仍旧饿死?
杨修是一个聪明绝顶、极有才华的人,可他却跨越不了浩瀚的人生之旅,这是为何?他太喜欢揣度曹操的心思,太喜欢卖弄小聪明,太没有自知之明,终究招来曹操的忌恨,惹来杀身之祸。仔细分析,杨修属于没有分析清楚形势,自视太高,既不知人,又不知己。他衔的根本不能算是“树枝”,充其量是一片树叶,一放下就被水冲走,而无法立足的树叶。所以他难免一死。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支点的选择还要与时俱进。
我们就以大家所熟知的东坡居士为例。苏轼也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几经宦海沉浮,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的时候,就带领全家种地,自号东坡,写下著名的《赤壁赋》,在宋哲宗时,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而再度自求外调,回到杭州当太守。苏轼的这个太守当得很好,自己也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既看清了自我,又认清了形势,给后世留下一个豪放可爱的形象。
我们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找好一个支点比什么都重要。请睁开你的慧眼,认真寻找!请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自选体裁。(4)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环保,是当今社会叫得最响亮、在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也这是摆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最沉重的话题,环保与发展,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热点。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污染更是越演越剧,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未来的发展。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正如话题导语所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就无法实施;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我们不是说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吗?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吗?那就必须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切不可以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倚轻倚重,有所偏废。
写作这个话题,不但能够考查同学们对现实生活的关心程度、队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对社会责任的良知。只要同学们平时关心时事,善于思考,注意环保与发展信息的收集,就不愁无话可说。
话题的导语说得很警醒。不但阐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深刻地指明了不注意环境保护会带来的恶果,并告诫人们,必须注意环保,否则“不但经济不能发展,就是人类的人类小命也难保全”。循此,我们就不难早准作文的重点、立意的关键、选材的范围、写作的方向了。
例如,我们可以驰骋想象,将地球比喻为“地球村”,采用对比手法,回忆过去,审视当今。想当年,我们走进森林,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欢愉;走进溪流,我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而今呢?欢愉在逐渐消逝,乐趣在不断锐减,壮美在不断黯然,以此来唤醒每个“村民”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我们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出发,阐明环保的重要,阐明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福利,我们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总之,只要我们开阔思维,善于思考,紧扣话题,就不愁造不到灵感,造不到素材。
[为你?为我?为他?]
你,曾深情地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灵如此纯洁;我,曾在绿树的环抱下尽情游耍,我说,绿树是个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他,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系着他的心。你、我、他,都曾在这样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都曾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时时刻刻带给我们的快乐和希望!随着时光的流逝,你,盖起了现代化的工厂,高耸的烟囱中滚滚浓烟直奔向那镜子般的蓝天。你说,你要成为企业家;我,平地而起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绿树的王国变成了繁华的商场,我说,我要立足于商界;他,建起了设备齐全的化工厂,工厂里流出的污水遮盖了他曾经留下的足迹,他说,他要追赶现代人的步伐„„
蓝天变成了很久没有擦过的镜子,黯然失色,污秽不堪;绿树像患了大病的伙伴,无精打采地痛苦呻吟;土地像溃烂了的根,伤痕累累,千疮百孔。你、我、他在梦中看到了明澈的蓝天,快乐的小鸟,绿树成阴的美景和那大片大片开满鲜花的土地。可醒来后的你、我、他再也寻不到那个梦中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了,只看到阴暗的天空、光秃秃的树木和那荒无人烟的沙漠„„
你惊觉了,我醒悟了,他明白了,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没有家,哪有你、我、他?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是我们生命的支柱,没有支柱,哪有你、我、他?蓝天、白云、绿树、土地是我们希望的源泉,没有源泉,哪有你、我、他?你,在蓝天下思考;我,在绿树旁深思;他,在土地上回忆。那往日的欢乐,为何在失去时才发觉它的可贵;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留住你、我、他曾拥有的快乐和希望!
轻轻地告诉你: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你、为我、为他,保护地球,留住最美好的环境„„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人性的结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一个甜蜜的微笑,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讲究文明,真诚待人;求知若渴,完善自我;打破成规,探索创新;善待自然,呵护草木„„ 都是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请你以“美德”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60分)[卷一] 美 德
美德是一个甜蜜的微笑,美德是一种执着的追求,美德也是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它能让我们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好人。
笑有许多的表达方式,微笑、嗤笑、大笑、讥笑等等。记得初二的一次市质检,每一科的成绩都是出乎意料的不理想,当时的自己像跌落万丈深崖似的,在班上有些同学看到我,嘴角轻轻的向上提,在家里,每个人似乎因为我的失误而(感到)担心,只有你,我的语文老师,不因为(应加上“ 我的”)语文成绩差而讨厌我,而(是)微笑的(“的”应改为“着”)一边安慰我,一边鼓励我,就因为老师的一个微笑,换来了我们现在甜蜜的微笑(“ 微笑 ” 改为“笑容”)。一个甜蜜的微笑是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能够激发人们向上。美德,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能够让我们执着的追求自己的理想,让我们执着的追求成功,就像现在的我,要追求自己的理想,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而这种追求,(需)要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人在追求生活,而生活也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造。执着的追求是一种美德,而这种美德能使人们努力(“努力”改为“更加”)勤劳。
宽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宽容的心,记得,我曾经在一部电视剧上看过一集这样的场景,一位刺绣的师傅收入(“入”字应删)了一个徒弟,而这个徒弟一次又一次的出卖了自己的师傅,而这位师傅一次又一次(用)慰藉人心的宽容原谅了他,看,这就是一种美德,一种至高无善的美德。
美德是一个微笑,一种追求,一次次的宽容,是美德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如果每一个人都知美德,都有美德,我想这个世界是完全无暇(“暇”应为“瑕”)的。[ 评析 ]
本文作者抓住题目提示语中“甜蜜的微笑”“执着的追求”“慰藉人心的宽容”三个短语,把它们作为分论点,然后用一些简单的事例分别论证,问题在于这三个分论点却是孤立的“点”,彼此缺乏有机的联系,使得全文在内容上是割裂的,分散的,形不成一个完整的中心,同时,由于作者对这三个分论点是平均用力,结果这三点没有一点能论述得较深刻、透彻。
其实,作者只须集中论述一点,比如“执着的追求”,可分别从“执着追求高远的理想是一种美德”,“执着的追求需要坚忍不拔,不怕挫折”、“执着的追求需要脚踏实地,而不能空想”等方面进一步论述,最后归结到“执着的追求体现了美德的最高境界”,点明中心。如果这样写,效果就会比本文作者“蜻蜓点水”式写法要好得多。
还须指出的是,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自己拟题,但许多考生往往也像本文作者一样,直接把话题当作题目。这样拟题,有两点不妥:①话题一般较宽泛,不具体,如“美德”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根据话题选择写的内容都是具体的某一方面(如“执着的追求”),这样,具体的“文”往往不对宽泛的“题”,造成题大文小。②直接用话题作题目,说明作者不会拟题,即使文章写得很好,但给评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却是 “一般化”,因而很难得高分。
自拟题目,一要从自己所写的具体内容、角度、中心出发,确定一个比较恰当的题目。二要求新,如巧用成语、诗词、俗语等,好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画龙点睛,可启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本文的作者能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使全文不支不蔓,脉胳清楚,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评为二类下。(陈韬 评)[卷二] 新千年的钟声
一个千年即将过去了(应删去“了 ”),在这最后二千年(“最后二千年”应改为“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天,上帝邀请了世界上的万物来到这天堂开会,来增加动植物的沟通,被邀请的全是世上的代表,有臭氧、松树、熊猫、老虎、海豚(等许许多多物种),当然,还有人类的代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以及许许多多的动植物。(整句话有逻辑上的语病,删去“ 以及许许多多的动植物。”)
会议开始了,首先松树开始(删去“ 开始 ”)发言:“上帝啊,人类在上世纪末对我们所造成的危害您知道吗?他们大量地砍伐树林,使我们树的兄弟姐妹惨遭毒手,(人类)每年为了求得经济的发展,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危害,使我们大部分的树种灭绝,在世界上(被)称为“世界之肺”的亚马逊森林每年以惊人的速度递减„„”松树还没有说完,熊猫也义愤填膺地诉苦道:“他们对我们动物的危害也是极大的,他们大肆捕杀我们动物使我们的大部分伙伴惨遭灭绝,我们熊猫也被大量捕杀,现在全世界仅上(“上”改为“剩”)几百只了。”老虎吼叫一声,大声说道“我们这些虎类,也在大量被捕杀,东北虎、华南虎以及其他虎类,仅剩十几只,有的甚至已绝种了,这些都是人类所做的好事啊!”上帝一听,勃然大怒,“你们这些人类,是怎么做的,我当初是为了让你们在世界上管理这些动植物,你们居然„„”上帝气得发抖。
“尊敬的上帝,”安南发话了,“我们人类现在也面临着极大的危机,社会混乱、瘟疫、病毒、自然灾害、人口等众多问题,我们已经在管理、预防了。”
“这都是人类自找的,他们破坏自然,理应受到报应。”臭氧生气地说,“他们大量使用氟产品,使我们臭氧界受破坏,北极已经产生了臭氧空洞,严重危害了当地的动物,这只能怪人类自己。”
“上帝啊,我们恳求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吧,我们一定会治理好的”,安南恳求道。
“好,我再给你们人类一次机会,在下一个千年,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完美的答案。”
“我的动物们,再给人类一次机会吧,相信下一个千年,你们会更好的„„”
“咚——咚——”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了„„ [ 简评 ]
这位考生可能想“反面立意”,用人类砍伐树木,捕杀野生动物等破坏大自然生态平衡的行为,说明人类已经丧失“美德”,呼吁在新千年到来时,回归善待自然的美德;而且作者用了“上帝在新千年到来时召集世上万物开会”的童话形式,构思挺新的,如果照这样的思路来写的话,应该是一篇很不错的作文。
可惜作者没有扣住“美德”二字作文。凡应试作文,审题为要。审题的目的在于写作时能切合题意。“反面立意”也须正面点题,而本文自始至终没有提到善待自然与“美德”的关系,甚至全文找不到“美德”二字,给人留下偏离题意的印象。评为三类中。美德在我身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在一件朴素的事情中,我发现了他们宝石一般宝贵的美。春节前后,天气非常寒冷,鹅毛大雪从天上洒落下来。几分钟后,马路上、屋顶上、电线杆上------都积了一层厚厚的雪。几天下来,雪越下越大,积雪也越来越厚,最深的地方大约有30多厘米呢!路面上堆积的雪已经成了冰,给行路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一不小心就会摔跤。
正在这时,有几位居民穿着雨衣,戴着手套,拿着铁铲到马路上铲雪。他们把铲子扎进厚厚的雪里,再往上一提,把雪扔到马路边。不一会儿,马路被铲出了一条通道,使行人更方便了。大家都纷纷感谢他们,可他们却说:“没什么,这是应该的。”许多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也纷纷加入到他们中去,在马路边的小孩们都在为大家加油,好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努力干哪!”大人们个个满头大汗,但却越干越有劲,没多久就把雪铲除了。马路又恢复了正常通行。
可是,由于雪没有停止,不一会儿,马路又冻上了。大家不顾一切,只要雪冻上路,就把雪铲除。小孩们也伸出了手,把路上的雪做成雪球,和小伙伴们玩打雪仗,堆雪人。这样不但给铲雪工作出了一份力,使铲雪工作能更快完成,而且自己也玩得很开心。
这几天里,大家都轮流出工铲雪,道路总是非常通畅。没过几天,雪停了。在阳光的照射下,雪慢慢融化了。法国的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需要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美国的比彻曾经说过:“衡量一个人是高贵还是低贱,要看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而不是看他有多少财富。”是啊,美德的确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值钱的东西。那些人得到了这份财富,他们就应该受到我们的尊敬。
这次铲雪工作大家都有功劳,我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没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以宽容为话题作文
今天早晨吃饭时,妈妈和我一起在谈论“宽容”这个话题。妈妈说:“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宽容就是能容纳别人,原谅别人所犯的错误。”我急忙接过来说:“你说的就像《负荆请罪》那一刻上面的蔺相如宽厚廉颇这件事,像蔺相如这样宽容大度、品行兼优的人一定是君子。”
这些话让我联想到放寒假前一个星期发生的一件事,那天上午最后一节体育课时,我津津有味地看世轩和其他同学在打乒乓球。我看得入神,世轩突然跑到我的跟前把我的衣服扯了扯,我当时很纳闷,他用眼睛盯住我的脚,我这才知道我的脚把世轩发过去的球挡住了,我刚想赔礼道歉,他却很生气的拽着我的衣服说:“你干嘛挡着我的球呀!”只听“哧”的一声,衣服被他撕破了。那天正好起了点风,加上我穿的又是早晨妈妈刚给我换的羽绒服,只见一阵微风吹过,羽毛飞散在空中。须臾,衣服里的羽毛几乎被风吹得差不多了,我本能地用手堵住破洞。可气的是,他不但没有向我道歉,反而还说我的衣服是我下来的时候被石头划破的,接着又像没事人一样打他的球去了。我当时很生气,后来又想想,我和他自从上幼儿园就是好朋友,不能为这点小事而破坏我们这么多年之间的友谊。加上他也不是故意的,在这件事中我也有错,谁叫我挡了他们的球,所以我决定宽容他们的过错。世轩看到我没有责怪他,反而宽容了他,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这件事也让我和他的友谊变得更加纯洁,更加牢固。有一次我的钢笔不小心弄丢了,我十分着急,当时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世轩帮我找到了,我当时心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甜。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宽容是一种美德。
哈哈哈话:宽容可以交友,当你以豁达光明的心态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也就多了。让我们多一份宽厚,让生活更轻松愉快!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
以灯为话题的作文
校长国旗下的讲话,又点亮了我心中的那盏灯,点亮了我们全班同学心中的那盏灯。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班长王珂—— 不知什么原因,学校近来晚自习常出现跳闸停电现象。每当此时,拍桌子的声音、大声喧哗的声音都会从各个班级同时发出。
“同学们,现在到了最能反映个人修养和班级整体素质的时候了。让我们闭目养神,安静等待一会儿,相信电一会儿就会来的。”第一次停电,班长王珂就用这句话,让我们七(2)班很快安静了下来。当时,她,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灯,迅速点亮了全班同学的心灵。
昨晚的突然停电,我们班没有出现任何杂音,同学们依旧准备闭目养神,等待来电。然而,却有一束灯光从一个座位移向讲台。“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享用老天爷特意为我们安排的这个特别的学习情境,来复习一下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习的古诗吧!‘月下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次北固山下》预备齐——”黑暗的校园内,诗歌背诵的声音传得很远很远。班长王珂在灯下领背的神情在每一个同学心中熠熠生辉。
“下面播送七(2)班王珂同学的来稿:在刚刚结束的男子乙组100米决赛中,我班的张冬麒同学在前50米落后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奋力追赶,终于在终点力压群雄,获得了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我们向他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所有运动员,向张冬麒同学学习,争取在自己的比赛项目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不久前的运动会,王珂同学更是给全班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不仅自己积极报名、刻苦训练,为班级争取比赛成绩,而且认真组织班级同学,发挥特长、踊跃参赛。运动会那天,她活跃在每一个比赛地点,哪里有我班同学比赛的身影,哪里就有她鼓励和指导的身影。只要有同学为班级获得了荣誉,广播里就能听到她赞扬和鼓励的稿件。她,成了七(2)班同学誓夺团体总分第一名一盏航标灯。在她的组织和带领下,七(2)班全体同学终于如愿以偿,夺得了运动会的团体冠军。
我相信,不用太久,这盏灯一定会在我们班、我们校园形成燎原之势!
以门为话题的优秀作文
两个铰链,一块板——对,这是门,但不是门的全部。上下纵横五千年,门是每个时期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不同社会真实的缩影。
实际上,在原始社会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门的。咱们的祖先居于山洞之中,洞口大敞,阳光、雨露恣情地喷泻,一个家族随意进出,共同狩猎,共同分享,想必“门”这个字就是由洞口的形状演变而来的吧!后来便有了“柴门闻犬吠”的诗句。柴门,倒也不难想象,几根粗粗细细的枯树枝疏疏地排列着,立起来,便成了门。有了柴门,意味着每家每户的独立,每个人拥有着自己的一片天地,从此也产生了仅属于自己的秘密。但柴门仍留有不少空隙,有的也只是一个装饰罢了,倘若想串串门儿,轻轻一推,邻里间的距离又近了。那个社会,门虽简陋了些,却留足了空隙待人间真情穿越。
社会不可能亘古不变,而门也紧跟着更新,不知什么原因,能透过缕缕阳光的柴门已不足给人安全感,只有它密封,锁紧,人们睡觉才能踏实,出门也才放心。于是,高大厚实的木门、铁门横空出世,且越是富贵的人家,门越是严实。甚至有专人在门口把守。若想向内传递口信,单让空气从门缝里钻进去对方是怎么也收不到的,得将之写于纸上再通过各种途径辗转到门后的主人手中,这一切,只因一扇门,一扇早已在人们心中高高竖起的门。久而久之,那门越发厚实,自由自在的真心交流越发减少,猜疑之心却越发浓重。铁门也不足以镇定相互猜疑的心了。
如今,家家户户早已都换上了防盗门,所谓防盗门,直接点出了它最突出的功能——防盗。防盗,是在防谁?又为什么得防?细细思索,不得不惊讶地发现:“防盗门”的出现是人类自我不信任的表现,或者是这个社会真的到了不得不防的地步。诚信缺失,岂是一扇门可以解决?恐怕只有将“防盗”二字去掉,留下门之本真,人们才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吧。
在德国、澳大利亚,不少人家的花园没有大门,也没有栅栏,仅仅是被绿色植物所包围,而住户们根本不必担心“不善者”入侵。
是的,门是时代的缩影,但并不是社会越发达,门的科技含量就越高。相反地,当人类返璞归真之日,就是门达到最高境界之时。
以岁月为话题的高一作文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那个异想天开,嬉笑打闹的日子已经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
——题记
快如离弦之箭,往事如昨日重现般的感觉。却发现,不知不觉中岁月的齿轮已转了三回。三年,对别人来说,或许哪只是匆匆流逝的时间概念,对于我来说却有着非一般的意义。
还记得三年前,我们都是彼此不相似的纯真少年,因为缘分,走在了一起。于是我们一起拼搏,一起长大。还记得毕业会那天,我们彼此唱着离歌,互相赠送着离别之感言,一起许下谁也不忘记谁的约定```````曾记否,我们为了集体的荣誉,奋力拼搏,最终如愿以偿地取了一个好成绩;曾记否,我们不满于老师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于是闹到翻天覆地,鸡犬不宁;曾记否,我们的班级响遍整个校园。那时,我们是那样的自豪,却又是那样的无知与懵懂。殊不知,老师那些不可理喻的行为正是为我们,而我们却不理解而已。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那是对老师的不理解却是那么的愚蠢。可是,现在的愧疚能挽回我们那些幼稚的错误吗?
三年,我们一起走过,那匆匆的三年凝聚着欢笑,泪水,摩擦,隔阂。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激烈斗争;在课外活动时嬉笑打闹的欢乐场景;运动场上,为健儿们加油呐喊的激动场面,已一去不复返,都封印在那个美丽的校园。
如今,岁月荏苒,物是人非,那个年少无知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虽然那个校园依然弥漫着活力的气息,回荡着欢声笑语,但那已经不属于我们的天地。我们已彼此分离,各奔西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欢聚一堂,彼此畅谈自己经历的趣事,一起痛饮,一起高歌一场。或许是几天,几月,几年,抑或饱经风霜后,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已形如陌路人。
对于未来,哪只是数学上的一个未知数,我们无法估算。但对于过去,一切已成为了历史,我们不能挽回,也挽回不了,只能默默地回首。或许我们总是那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的人,或许我们一直不懂得珍惜。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那个异想天开,嬉笑打闹的日子已在岁月的长河里沉淀。岁月流逝,驱使着我们不断前进,但在人生停靠的驿站,我们都会蓦然回首往事 „„
以网络为话题的作文 酸酸甜甜的诱惑
网络是一片海,我们就像海中的鱼儿;网络是圣洁的大地,我们就如同那嫩绿的小草;网络是蓝天,我们就是天上飘着的白云。--题记
自从我认识网络那天起,就经受不住她迷人的诱惑。我在互联网上遨游、冲浪,既快哉,又乐哉;既美哉,又悲哉,壮哉。那酸酸甜甜的感觉,令人心动,记录于此,与君分享。
快哉!
网友能解闷。在网上互不见面,假姓名、假年龄、假照片,随心所欲地宣泄和交流心事,从而感到洒脱和开心。
乐哉!
游戏够刺激。网上电脑游戏内容项目浩如烟海,情节惊险刺激,日玩日新,层出不穷,是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无法得到的超级视听享受。
美哉!
信息阔视野。在网上浏览世界,看自己想看的电影,读自己想读的书,听自己想听的音乐;说自己想说的话。
悲哉!壮哉!
网络是个信息库,同时也是个信息垃圾场。“网海”茫茫,那数不清的站点,道不完的内容。网上世界并不是一个十分规则的“理想社会”,里面不乏藏污纳垢,有的网站腐朽没落,趣味低级,甚至暴力和黄色的内容充斥其中。这种精神垃圾,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也。说它是“信息污染”、“电子海洛因”,一点都不夸张。
亲爱的朋友们,“网海茫茫”,请擦亮我们的眼睛,涤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五不要”之歌,拒绝那酸酸甜甜的诱惑,让我们在绿色的信息高速路上茁壮成长。
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侮辱欺诈他人,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随意约会网友,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破坏网络秩序,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有益身心健康。
【点评】
用新颖的结构来构建文本,用清新的文笔来抒写感受,用昂扬的弦律来打动读者,用健康的情操来感染灵魂,你说,本文焉能不动人心弦,脱颖而出?
开篇,作者用一比喻排比句式作题记,阐明自己与网络的关系,其对网络的热爱赞颂之情如春风般浩荡,似火山般喷涌,不但彰显了文章主旨,而且能暖人胸怀。
然后,作者精心打造四个小标题,分别从网友能解闷、游戏够刺激、信息阔视野、网络是个信息库等方面,用诗式的语言,生动地抒写自己上网的独特感受和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文章结尾,作者用呼告修辞,并精心编写一首上网“五不要”歌,告诫网友,要善于拒绝网络那酸酸甜甜的诱惑,不沉溺虚拟时空,健康上网,让自己在绿色的信息高速路上茁壮成长。
以和谐为话题的作文 和谐之家令人醉 和谐之家,它是那么恬静、安详„„
几丛翠绿的竹子,中间隐藏着一座两层的竹楼,上面用结实的竹子做成的蝶形的栏杆。那便是我充满和谐韵味的家。
家与环境的和谐
站在栏杆前,一丛竹子正面向我。清晨,捧一本书,静静聆听竹叶的耳语和“珍珠”下落的音乐。等到太阳暖暖的光芒柔柔地洒向大地时,竹叶便牵着风的手摇摇晃晃的来同我嬉戏。风中还渗入了竹的清香。木地板上投下了斑驳的影儿。有时,还会有一两只小鸟藏躲在竹叶间,用宛转的歌声为我歌唱。到了傍晚,夕阳西沉,我便一边听着悠扬的音乐 一边欣赏夕阳的美景。我用心享受着这家与环境的和谐。
家中布局的和谐
沿着走廊向左拐,顺着扶梯走下去,听着拖鞋踏过地板的“嚓嚓”声,真像古典音乐一般。扶梯尾部有一个造型别致的竹制大花瓶,里面,时常插着我从外面采摘的野菊花、玫瑰等许多不知名儿的小野花。客厅里放着一张小木桌,几把椅子,一台电视机,一台小型电扇„„最重要的是在餐桌旁边还放了一个大玻璃缸,里面养着许多红的、黄的、白的、蓝的、金黄色的小鱼儿,两株水草压在许多雨花石下面。闲了,看看鱼儿的世界,任心和鱼儿一起畅游其中.玻璃缸上方有一扇窗,阳光也可以到达这个生机盎然的水下乐园。我精心呵护着这家中布局的和谐。
家与自然的和谐
走出小楼,眼睛便情不自禁地移向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它们在小楼旁肆无忌惮地生长着,随着风,起着浪。一层又一层,一浪接一浪。在前面不远处,一条“银带子”由南往北淙淙而去。里面有许多小鱼、小虾,石头也十分光滑。岸边生长着几棵柳树,婀娜多姿的身材,纤细娇嫩的柳枝,从水面轻拂而过,惹得清水顿生粼光。我醉心迷恋着这家与大自然的和谐。
我喜欢独居,但也喜欢老朋友来玩,我会用最真诚的心和她们交谈,和他们并肩坐在河边,听风语,看夕阳,陶醉那迷人的和谐„„
【点评】
“和谐之家令人醉”,话题既然已经锁定,那么,就要考验作者选材的功夫了。作者只灵光一动,就用家与环境的和谐、家中布局的和谐、家与自然的和谐三则平凡的素材构成三幅感人的画面,为我们酿造了一缸和谐之家令人醉的美酒。
作者用“和谐之家令人醉”的总标题将“家与环境的和谐”、“家中布局的和谐”、“家与自然的和谐”三个小标题统领起来,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将话题“和谐之美”演绎得芬芳迷人。
如果说文章选材是用心的,那么描写却是精心的,感情也是真挚的。作者用优美轻灵的笔触写景叙事,用细腻生动的感情打动人心,用独特别致的感悟感染人魂,你说,他焉能不得高分?
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公交车移动得非常缓慢,星期一早晨总是如此。我安安稳稳地坐在靠后门的位置上,实在不忍心看着这些人“沙丁鱼”似的挤在一起,便看着窗外的景色。
“司机开车怎么这么慢啊!我赶时间!”坐在后面的人不时发出的抱怨让车厢变得越来越烦躁。“嫌慢,干吗不搭计程车呢?”我心想。上班高峰期都是如此,怪不得司机。好不容易才挤上车,挤在两个车门口的人看到司机要靠站了,又开始抱怨车上人太多,还要开车门。人啊,总是这样,等车的人巴不得车不要走,能上一个算一个,而车上的人则巴不得车不要停,一直开到目的地。
公交车好像不情愿似的靠站了,下车的人似乎不少,“沙丁鱼”们不用那么局促不安。这时,我看到一位老婆婆从远处赶来,司机马上大声喊“下车去!不能从后门上车!”那位老婆婆,花白的齐耳短发,衣着朴素。她手里拿着乘车优惠的老人证,听了司机的话。便快快地下车去,又急急忙忙地向前门赶去。司机似乎突然想起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做,就在老婆婆下车的瞬间把前后门都关上,一溜烟的把车开走了。我看到那位老婆婆手里举着老人证,茫然的站在她刚刚下车的地方,向着汽车开走的方向。我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抽打了一下。
窗外的风景看不下去了。
这时我灵魂深处出现了两个声音。一个我说:“这是司机的错,你应该去抄下他的员工证,投诉他!”另一个说“可是,你每天都搭这部车,如果司机报复,是很容易的哦!”况且,那位老人与你没有任何关系,你太管闲事了吧?可是个又说:“这虽然只是小事,但是如果没有人站出来指出他的错,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没有错,以后他就会一直这样下去的。”对啊!就是因为没有人肯出来指出错误,社会上才依然存在各种不良现象。
我下了决心,要在下车前抄下司机的员工证。可是,真的要如此吗?一向给人乖巧印象的我真的要那么凶吗?另一个声音又在说话了,不行,如果不这样,我会一整天都后悔的。
终于,在下车之前,我从后门走到了前门,抄下了司机的员工号,指出了他的错误。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有多说什么。
也许,在别人心中,这只是一件非常小的事,而且这件事也已经过去二个多月了,我却一直为自己的选择感到骄傲。我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或许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可以触动一些人的心灵吧。我相信,总有一天,社会可以被感染而变得更美好。
话题作文“故乡”的写作指导及例文
根据以下材料作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故乡的云,故乡的雨,故乡的路,故乡的情,总有让你魂牵梦绕的话题。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故乡更是我的精神家园灵魂栖居所。
面对故乡,无论是景是事是人,你总有很多记忆吧。请你写写你故乡的景物风情、人物故事。题目自拟,立意自定,800字左右,注意字词运用,注意标点的正确使用。
[写作指导]正如材料所说,故乡是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地方。因此写作时,我们不会感到缺乏素材,关键是我们怎样选择素材,怎样去占有和运用有关故乡的所见所闻的素材。根据要求,“写写你故乡的景物风情、人物故事”,要以记叙为主,同时要用议论升华你的观点。学生示例:神秘故乡
伴着长长的车鸣,汽车钻进了一片浓雾。
故乡的晨曦躲在一片远山中,从密密的山路一直飘到了沉睡的荒地上。它唤起了石桥上的尘埃,它驱散了一夜的静谧,它的云雾弥漫在隐约的纱衣下,绽放出了羞涩的微笑。
在这片微笑下,我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听不到车水马龙的喧哗。这里是那么清宁、清静与恬静。井台咯吱咯吱地呻吟,牛羊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田野沟壑梯梯坎坎纵横交错,如家乡老人饱经风霜的脸。
土豆、红薯和自家腌制的咸萝卜处处飘香。铁环中偶尔溅起的泥土扑在农家小孩灿烂的笑脸上,这一切是那么和谐。既柔弱但又坚硬得容不下丝毫的破坏。
石阶的尽头延伸到树林的深处。这是一条多么幽深的石阶,上面或许沾染了少许青苔,但抹灭不了家乡人走过的无数亲切的脚印,无数艰辛的汗水。
涓涓的流水似乎永不干涸。细流冲刷着河底坚硬的河石,但河石仿佛蕴育大山的雄伟沉默,永远地沉思在细流的撞击中,年复一年。
林中的那棵黄桷树从我的记忆中浮现出来,还是一样的挺拔,不一样的是多了道道历史的沟纹,多了少许时间的沧桑。儿时的我总想爬上它的树顶,但惧怕大众的责骂。现在我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我想,让它成为我心中对故乡敬仰的化身吧!故乡普通得如同饮食中的小白菜,它既没有桃花满山的艳丽,也没有远飘万里的果香。但它在我的心中却有说不出的神秘,为什么井中的水总是那么甘甜?为什么那位哑巴老奶奶绣的花衣总是那么漂亮?为什么这里的小米饭总是那样香甜?为什么故乡人总是那么纯朴与亲切?
我不明白大山下孕育着怎样坚挺的脊梁,俚我明白地底下涌动着无比热情的土壤。我不明白天空下隐藏着多么善良的愿望,但我明白溪流中流淌着永不言败的精神!无数次地站在那离别的树下,汽车疾驶而过的声音时时萦绕在耳旁,但浓浓的张音已掩埋了这聒噪的繁华。这种神秘的感觉笼罩着我,说不清也道不明。
第四篇: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作文:以“支点”为话题
作文题目是一个名词。名词,往往含有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如果以名词为话题写作,多写其比喻义,写本义的少,因此,本义的范围狭窄,没有相当广博的课外知识是很难展开,把它写好的。一般来说,本义为实,比喻义为虚;本义为具体、有形之物,比喻义为抽象、无形之物。比喻义虽然抽象、无形,但它易为作者通过文学手段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可感,便于打开思维,拓宽写作思路。
写这种作文题,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它的本义和比喻义。其次,要根据自己对话题的理解和对材料的掌握情况选择写本义还是比喻义(当然,一般是写比喻义了)。“支点”,顾名思义,即支撑的一个点,本义是指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比喻义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起支撑或关键作用的东西,主要是指无形的、非物质的思想、精神、理性、信念、勇气、感情(亲情、友情、爱情)、道德„„,当然,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人,如父亲、母亲、老师、恋人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是对我们或某一个人起到很大的正面影响的、支撑着他朝着积极、健康地向上、向前生活、工作、学习、进取的因素。
第三,在写作中必须体现出该名词的特点。“支点”,它最起码应该含有虽然小(只是一个“点”)却作用大(支撑事物)和固定不变这两个特点,尤其是第一个特点,是必不可少的。表述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出“支点”的支撑作用这个特点,要说明白什么是支点,为什么说它是“支点”。
第四,写任何作文,都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角度去构思。本次话题作文,就可以从“我(他、她)的支点是什么”、“A的支点是„„,B的支点是„„,C的支点是„„,D的支点是„„”“我(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支点”“我(我们)为什么要以这作为支点(为什么它是我们的支点)”。
第五,写任何话题作文,都可以采取把话题中的词语组合成一个短语或句子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组词造句法”)来拟题目、定主题。比如“生命的支点”,“精神支点”;“找一个支点”“爱——生命的支点”等等
范文
1.生命的支点
生命的支点其实就是情感的“磁场”,是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凝成的“能量库”,它能在人生的苦涩处,给人信心,给人力量,给人果敢,给人希望,让因种种原因跌入低谷的生命,一步步振作起来,坚挺起来。
新情是生命的支点。
友情是生命的支点。
爱情是生命的支点。
生命虽然坚强,但有时也未免脆弱。坚强时不需要别人的启迪和教诲,但脆弱时,就离不开别人的开导和点化了,这开导或点化就是生命的支点,这支点需要每个人善待,同时还要尽可能地为别人提供支点,只有这样,每个人的情感世界里才时时吟唱着亲情、友情、恋情、爱情的音乐,才使生命的旅程增加无边的诗意和美丽。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
生命,一次人性的洗礼,一场激烈的战斗。我们是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我们不懈奋斗,我们永不放弃,我们保持着了乐观的心态,自信的笑容。我们用信念诠释: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朝着理想不懈的奋斗。
如果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外交的壮游,玄奘西游是宗教的壮游,那么徐霞客经16个省,游遍大半个中国就无疑是一次地理的壮游,一次打开古老地理学大门的壮举。徐霞客徒步跋涉,几乎没有骑马乘船,路途之遥远比起徐霞客的理想却不过咫尺;他徒手登上雁荡山,结冰的黄山,手抓荆棘下武夷,这一路摸爬滚打,受过的伤痛,遇到的艰险丝毫阻挡不到徐霞客前进的步伐。这位全世界对石灰岩地形作科学考察的第一人,这位享誉世界的“游圣”,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探索地理奥妙,让百姓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识,不再是井底之蛙。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懈奋斗,让生命因为顽强的拼搏而弥足珍贵。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就是永不放弃,是永不低头。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却也是一位“迷惘中的顽强者”。他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那位高大的老人形象,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毅力与决心。老人已经连续87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甚至一只虾,这对于一个捕鱼者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海明威赋予老人顽强的意志,永不放弃的信念,于是,最终老人战胜了绝望,成为一个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子!海明威宣扬着“硬汉子”精神,告诉我们,只要永不放弃,“太阳照样升起”。
生命的支点在于顽强,顽强更是保持着乐观的心态,相信“沙漠中只要有一片绿洲,骆驼便能歇脚。”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不得全,月不得圆;人生就是残缺的维纳斯;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必须靠双手去创造相对的完美。所以,我们应用乐观的心态来对待挫折,与其因忧伤而忧伤,不如用快乐驱赶忧伤。
要相信,我们是顽强的战士。那么,让我们披上顽强的铠甲,奔赴沙场。
勇者无惧!
2.找好一个支点
似乎自从阿基米德说过一句“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之后,很多人就喜欢说,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如何如何。从而引发了对“支点”的思考。其实,生活中没有“假如”,我们不能靠想着别人给我们支点以成就我们的事业,而是要主动去寻找支点。
那么,我们要飞越浩瀚的人生之旅该如何选择支点呢?
首先,我们要选对支点,倘若选错支点,不仅不能助你一臂之力,反而还会增加你的阻力,甚至贻误你的一生。在这方面,春秋末越国的两位著名大夫范蠡和文种给我们上了一课。
范蠡选择“树枝”,以“道”为其支点,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时势必有盛衰,顺其自然,待机而动,方能取胜。他随勾践质吴三年,含垢忍辱,卑辞厚赂,终于使勾践化险为夷,平安返越。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兴越灭吴,完成勾践称霸大业。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经商治产,成为商贾巨人陶朱公。
文种虽同为越著名大夫,却缺乏慧眼,选错了支点。在勾践入质吴国时,他焦思竭力守越,“外守疆土之界,内修耕战之备,无遗荒土,百姓亲附”。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曾致书劝其应识“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之大势,早日离越。可惜文种却不以为然,他以为越王还是昔日的越王,自以为忠心耿耿,问心无愧。没想君王变脸那么快,终遭赐死。可惜啊!文种衔着“树枝”就不该再衔“果实”了。
其次,我们要明确,支点的选择与我们自身的实际能力很有关系。你想想,如果你也选择树枝,可你无法在树枝上睡觉,那还不掉海里淹死?如果站立在树枝上又没能力捕捉到鱼,那岂不是仍旧饿死?
杨修是一个聪明绝顶、极有才华的人,可他却跨越不了浩瀚的人生之旅,这是为何?他太喜欢揣度曹操的心思,太喜欢卖弄小聪明,太没有自知之明,终究招来曹操的忌恨,惹来杀身之祸。仔细分析,杨修属于没有分析清楚形势,自视太高,既不知人,又不知己。他衔的根本不能算是“树枝”,充其量是一片树叶,一放下就被水冲走,而无法立足的树叶。所以他难免一死。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支点的选择还要与时俱进。
我们就以大家所熟知的东坡居士为例。苏轼也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几经宦海沉浮,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的时候,就带领全家种地,自号东坡,写下著名的《赤壁赋》,在宋哲宗时,因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而再度自求外调,回到杭州当太守。苏轼的这个太守当得很好,自己也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拣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既看清了自我,又认清了形势,给后世留下一个豪放可爱的形象。
我们要到达成功的彼岸,找好一个支点比什么都重要。请睁开你的慧眼,认真寻找!
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随着日本经济逐渐萧条,许多日本企业的白领人士因无法挽救公司的业绩,精神上不堪重负,最终自杀。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置大好前程于不顾,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其实,这就是因为他们未找到自己心灵的支点。
心灵的支点是一片绿洲,一片希望。理想与现实并不总是相符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去努力,去进取,使之达到平衡。纵观历史,鲁迅先生在改革前程渺茫之时依旧呐喊“我以我血荐轩辕”。在他眼里,火光就在前头。革命英雄在革命危亡时依旧高呼“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他看来,平衡的支点就是他的理想。爱国诗人屈原在亡国之时依旧慨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他看来,希望在于苦苦探索。而当年“东向扫六国,挥剑抉浮云”的秦始皇却因心灵的骄奢淫逸,专横跋扈,最终“楚人一炬,可怜焦士”!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灵的支点,我也是如此。如果说高中生活是绚丽多彩的,那么高三的生活就好比是一片蓝天,蓝得不带一丝云彩,而我则是翱翔于蓝天的小鸟,忙碌而又充实。在那些奋斗的岁月里,充斥着失败与成功,激荡着自卑与自信,但我始终掌着船舵,控制着前行的方向,努力使自己不偏离前进的轨道,寻找着自己的支点。
第五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点,阿基米德的这句话是一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具有解释目的的表达性言语。想想它的语境,阿基米德正试图让别人相信他的杠杆原理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一句学术言论,并不是一个假说,也不是一个未加证明的假设命题。他只是想通过这个来传达他的那种自信,对科学的自信。所以无论对错,他本人都不应该是我们诟病的对象。如果是别人说了这句话,它可能早就被埋没在了浩瀚的历史。但正因是阿基米德所说,使其被铭记流传,也使得人们产生了讨论这句话的兴趣。这样的话,我们不如将这句话从阿基米德身上剥离下来,单纯的去考虑这句话本身,也许更能客观的研讨。好吧,让我们再来正式的看一下这句话吧:“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