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
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摘要: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奇葩,可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缺乏应有的地位,即使有教师运用于语文教学中也多是作为一种辅助,而没有认识到对联最能代表中国语文特性这一核心。本课题则是总结了笔者将对联运用于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和作文等方面的教学以及将对联运用于评价学生方面的成功经验,认识到,将对联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范围很广,效用很大,潜力很强。特别在通过嵌名联的方式进行教学和作文评价,效果良好。同时,本课题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漠视对联和传统文化教学的欠缺,试图呼吁更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把握中国语文的特性,切实地为提高母语教育的地位。
关键字:对联
高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引言: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将文辞美、形式美、音律美、哲理美、意境美、韵味美熔为一炉,令人神往,具教化、欣赏、研讨、把玩的作用,不管庙堂、江湖还是山林,皆喜闻乐见,因而能够历久不衰,生生不已。
中国的文学作品,不能没有对联。中国的文化人,不能不写对联。中国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对联。红彤彤的春联贴上家家户户的门口,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意味深长的楹联嵌刻在楼台亭阁,为江山胜景、人文遗址平添无穷韵味。祝寿有寿联,奠祭有挽联,寄托情怀,舒展思绪。写对联是中国人的一种独特习惯。
对联从五代孟昶题写春联发端,到明朝获得空前发展,及至清朝,对联达到了鼎盛时期。历代以来,举凡文人学者、帝王将相,无不对对联情有独钟,每以对联遣兴言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其应用之广泛,比起诗词有过之而无不及!千百年来,上至士子大夫文人骚客,下至山野村夫下里巴人,不知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妙文趣话。
可是,自“五四”以来,随着白话文新文体的兴起,随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的断链,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原因,作为最能体现汉语语言物质的这块文学瑰宝,对联却日渐式微,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每逢春节,连各级各类学校都鲜有张贴春联了。偶或有些商铺张贴了对联,还可能是不应景之作。中国人最隆重的春节如此,传承文明的学校如此,其他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对联却一直有着其独特的生命力。吉林大学文学院赵雨教授在《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中提出:楹联乃一代之文学。中国楹联学会在1998年的“四代会”中通过的《中国对联文化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在农民、战士、中小学生中普及对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在中小学生中普及对联的重任就相应地落在中学语文教师的肩上。
为此,笔者提出了《对联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支奇葩,在明清两代臻于鼎盛,白话文运动后趋于式微。但是在人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仍有着独特的地位,比如春联,名胜古迹中的各种对联,古诗词学习中的对仗,常见的许多谚语与俗语,乃至于人们日常会话中有意无意的语言对偶等。可惜,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单独的篇章来讲述汉语文学的这一支奇葩。虽说一方面高中要学习律诗,另一方面学习没有基本的对联知识,很难理解格律的要求;同时,中学语文课本涉及名胜对联和作家名联的也颇多,可是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加以充分挖掘。对此,笔者觉得有必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引入对联、渗透对联,甚至是引导学生自觉地撰写简单的对联。
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对联知识虽然在教科书中没有系统讲解甚至没有要求,但是对联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今天的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艺术。更重要的是,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显见出考生语文素养的高下。
对此,本课题试图从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有关对联知识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感、美感,提升对母语精微优美的认识,提高优雅汉语的应用能力。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有关对联的指导性案例应该说颇为众多,但是如何使对联这一文学样式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自觉,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尚鲜有涉及,这也是本课题的新意所在。
二、文献研究综述
对于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联,最具代表性的论述当数国学大师陈寅恪。他曾经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指出过: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文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他从四个方面予以说明: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知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简而言之,对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资源应当再次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则重点就对联的形式美、凝炼美与意蕴美指出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对联是一种‘精粹’,一种‘提炼’,一种‘结晶”,或一种‘升华’。它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可是最富中国特色的语文教学素材,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从而失去了体会对联文辞之精炼和精神之深邃的一个最佳文学载体。
其他诸如此类关于对联特点的论述散见于各类有关对联的期刊与著述中,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于对联的起源、格律、特征与创作方法上。真正对于对联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就笔者陋见,当以张志公先生在他的《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一文中所述较为中肯。张 2 先生提出:“属对(即对联),古已有之,到了近体诗(律诗、绝句)时期,成了一种格律,诗里的某两句必须成对。属对这种语文教学方法的形成,显然和近体诗有渊源关系,然而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作诗的范围,发展成一种教学手段了。”文史学家周劭先生也曾说过:“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
至于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到底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有哪些吻合之处,则可见于叶蜚声与徐通锵合著的《语言学纲要》中的论述。此书第35页中提到:“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 而对联的基本要求就是一字一音,一字一词,词类相对,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包括了显性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隐性上其实还进行了人文素养的熏陶,充分地体现了语文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于对联运用于教学的论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简单地介绍对联知识与写作技巧,多是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活动或是语文拓展课;二是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对联的尝试性创作,很好地达成甚至超出了教学的预期;三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某些教学环节中适当地引入了对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可是,真正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对联较为系统地融入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许实践者有之,但就笔者陋见,形诸文字的著述尚未曾得见。因此,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较为系统地引入对联,通过在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与写作教学中较为系统地讲述初步的对联知识,让学生能够认知对联、品味对联,继而能够简单地对对联与创对联,进而探索对联这种特殊的文体体裁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三、主要概念界定
1、对联:对联又称楹联,起源于桃符,是一种对偶文学,大致可分诗对联与散文对联。诗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而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的对联。本课题中对联所指不局限于诗对联,也包括散文对联。
2、高中语文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并掌握高中阶段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现代文、理解浅显文言文、并能运用较为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常见文体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实践研究:本课题中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并认真总结对联运用于教学中的案例,并以案例为据开展研究。
四、理论依据
1、中华民族喜好成双成对的民族心理。
实践证明,是因为对联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体的演进有其内在的理路,那就是:文体更迭的过程内在的从属于母语架构和民族精神自我呈现的过程,母语的内在架构是对偶的,汉语本身具有声调,构词以单音词根为基础,又以单音独体的方块汉字作为其书写符号。民族精神的精邃是“和合”,对中华民族来说,凡事都要“成双成对”,崇尚阴阳对立、辨证和谐的审美观一直保持到今天。在中华民族的观念里,总是把两个不可分割的或者自然 配对的,按情理应为一体的人、物或事融在一起,称为“双”或“对”。最典型的就是举行婚礼时,贴的“喜”字不但要红,而且要双,即“红双喜”,写作“囍”,这已成为中华民族婚礼的一种传统标志。人们送的新婚礼品,新郎新娘用的东西,总会以某种形式表现出“双”或“对”的观念。如被罩、枕套之类的东西都是成对地送,如绣花物品则以偶数为吉,如绣荷花,或两枝,或四枝,而不会是一枝独秀,也不会是三“枝”鼎立;如果绣鸟,如鸳鸯,必是两只戏水;如果是龙,则有凤来相配。也正是这种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天下无语不成对”的说法。到了清代,楹联之盛,更是达到了古典文学文体之美的最高峰。
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教师合理地选择能体现教养、教育和发展三者相结合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的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育教学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努力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来取得相对最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对联运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许多教学环节化繁为简,可以提高学生在有限教学时间中的习得与感悟。
3、二期课改中关于教师要求的相关论述。
首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变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探究)性学习。根本改变重教法而轻学法的状况,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把本来应该让学生分析、总结、归纳、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于“鱼”,更应该授之于“渔”。其次要给学生的创新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改变过去全部由教师包揽教学的局面,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在开放、充满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根据自己发展需要,自主选择、独立思考、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第三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龄的综合素质、学力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情况,让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在学力方面做到迁移,把信息技术作为载体,与课程体系全面整合,提高学生实践运用的能力。在学法上做到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教育观。第四要进一步优化教学环境:教师应是教学环境 4 的设计者,应重视挖掘和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努力使教学与教学环境达到“动态平衡”,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教学环境的运用中,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环境中应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改进,教学形式的变化,师生、生生交往水平的融洽程度,都应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五、实践操作
1、资料收集与整理
收集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自1998学年至2006学年)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对联这个载体的教学案例,并从中梳理出典型案例加以整理。
加强平时将对联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的案例,并加以整理。
认真收集各类语文和语言类教育教学期刊中关于对联教学和对联运用于语文教学的论文和案例,并积极关注网络论坛和博客上关于对联教学的相关论文和博文。
2、语文教学中多方位地引入对联
认真实践,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多方位地引入对联辅助教学。即,在现代文阅读、文言散文阅读、诗词鉴赏和作文等领域的教学中自觉地引入适当的对联以辅助教学,并认真地做好教学笔记。
在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中引入意味深长的对联和自己撰写的应人应事的对联,通过言简意赅的对联进行教化和熏陶。
3、整理对联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
从不同文体的角度认真整理对联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典型案例,总结其中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经验,为撰写小论文和结题报告作好准备。
从个性评价的角度认真整理引入对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的典型案例,总结其中的经验与不足,为撰写小论文和结题报告作好准备。
4、撰述小论文,总结典型案例中的得失
认真反思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的得失,从应用效能与评价效能两个角度进行深入总结,撰写小论文。
A、《在唐诗宋词的打通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B、《古诗鉴赏中的相映成趣》 C、《作文批改需要教师的智慧》
5、总结对联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
全面反思并总结将对联引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经验与教训,撰写本课题结题报告。
六、成效与结论
(一)更切实地认识到了对联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范围之广
1、对联可以有效地引入到现代文阅读教学之中。
众所周知,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把握现代各种常见文体的基本能力,而阅读能力又包括了记忆、理解、分析、运用和欣赏能力等。对于这些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往往投入了很大精力,却收效甚微。甚或有些学生根本就漠视课堂上的现代文教学。毕竟,基本接近于日常用语的现代文在诵读性的确是有先天性的不足。因此,如何破解现代文阅读效率低下的难题,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在高中现代文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了或既有名联或自己创作的对联,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致说来,高中现代文教学中引入对联辅助教学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1)在横向拓展中增添趣味,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譬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文时,笔者先出示了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在驱散学生学习这类抒情性散文中常有的困意后,告知他们这是题于北京潭柘寺弥勒佛的一则名联。在学生体会此联之意时,将阅读导向深入,自然地引出发人深思的问题:写北京,完全可以去写很多类似这种让人开眼又会心的名胜古迹,可是,为什么郁达夫在文中一笔带过潭柘寺,一笔带过著名的景点呢?解决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更能把握郁达夫对于浓透十足秋味深深眷恋的潜台词。
(2)在梳理课文中锤炼语言,引导学生咀嚼文本。
譬如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如何通过雅致中带着点哀愁的精美语言来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愫,是全文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对此,完全可以通过以下这三副对联来为课堂添彩。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出示上联,引导学生来拟下联,然后与既有下联比较,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与情感美。三副对联分别如下:①月色荷塘,荷塘月色,此夜朦胧素淡;思乡怀古,怀古思乡,经年苦闷哀愁。②曲曲折折荷塘弥望田田叶;蓊蓊郁郁杨柳泻过淡淡光。③微风过处缕缕清香似渺茫歌声;黑影落下淡淡月色如和谐名曲。学生想要拟出较为合适的对联,不能不去精读文本,咀嚼文本。现代文阅读教学达到这一层面,应该是颇为成功了。
(3)在理解主旨中提升认识,引导学生超越文本。
譬如在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时,学生最难以把握的就是这些朴素精炼的文字背后表现出的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此文,教学中教师过多的讲解可能反而只是一种隔靴搔痒,或者是越俎代庖,很难真正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有所体会与感悟。在此文的教学中,笔者自撰了一副对联,即:浮云富贵,烟水功名,生前幸福几株树;清风品格,暖阳道德,死后自然一土丘。不过,呈现给学生的留下了六个空,笔者分别将“浮云”、“烟水”、“幸福”、“清风”、“暖阳”和“自然”这六个词隐去,要求学生在深入阅读文本后尽可能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填空并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学生在阅读中会感觉心理负担较轻,毕竟只用填六个词。可是,如果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咀嚼文本继而超越文本,是很难较好地完成这个对联填空的。但是只要体会到了全文主旨,比喻性的关键词却又不难发现,这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信。
2、对联可以有效地引入到文言文阅读教学之中。
语文教学中向来有一种说法,说是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虽是戏言,却是事实。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只见“文字”不见“语言”,只见语法不见章法的现象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文言词法和句法讲解与训练更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语法的确可以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加强语感,从而具有更高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但是,语法本身是枯燥的,让学生成天在枯燥的语法中学习文言,本身就是对于鲜活中文和鲜活生命的倾轧。
其实,优美精粹的文言文与同样精粹优美的对联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完全可以借助对联来化解文言课堂的枯燥,而还原到应有的活泼。
对联可以串起文章的要点。譬如《师说》一文,教师先以“为师之道”概括第一节,要求学生采取相映成趣的四字进行概括,相信课堂中有多一些纷争,多一些生气吧。依次可概括为:择师之要,轻师之愚,耻师之惑,重师之得,尊师之扬。
对联可以概括文章的内容。譬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教师可以引入下面一联中的上联或下联,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这比单纯的翻译几个句子整理某些词语可能更易于让学生多读几遍原文吧。联曰:凭智勇,完璧归赵,使不辱命,退而让颇,真乃英雄气概;能屈伸,袒肉负荆,谋则强国,戍则安邦,无愧丈夫品德。
对联可以提纯文章的内涵。譬如,学习蒲松龄的《促织》一文时,在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思想内涵时,完全可以引入下面一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可以引入下面一联:鹿野舟沉王业兆;鸿门斗碎霸图空。在学习《劝学》一文时,可以引入下面一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些言简意赅的对联很好地帮助学生消化了相关文章的思想内涵,起到了以少胜多的作用。
3、对联可以有效地引入到诗歌教学之中。
诗歌是最精致的语言艺术,对联同样是要戴着镣铐跳舞,对于语言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诗歌教学中引入对联,说像给一首精美的歌词谱上乐曲,或者是给一支乐曲配上舞蹈,能够增添诗歌教学中的典雅氛围。同时,或旁征博引,可扩大教学容量;或妙趣横生,可提高学习情趣。
譬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词时,可引“橘子洲,洲旁舟,舟动洲未动;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副妙趣横生的趣联,以活跃气氛;更可引“大浪淘沙挽英雄驻足,中流砥柱教河岳开颜”这整高悬于橘洲公园门口的对联,以扩张胸怀。
又譬如,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可引“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或“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以巩固文学常识;亦可引下面这副长联以进一步了解苏公生平,进而体会其词,理解其人。联曰:一生与宰相无缘,始进时魏公误抑之,中岁时荆公力扼之,即论免役,温公亦深恶其言,贤奸虽殊,同怅君门违万里;到处有西湖作伴,通判日杭州得诗名,出守日颍州以政名,垂 7 老投荒,惠州更寄情于佛,江山何幸,但经宦迹辄千秋。
4、对联可以有效地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
有论者指出:对联能够体现出写作中的运思、主题、材料、结构、表达、章法、笔法等,这是相当中肯的。就拿表达来说,对联可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可说明。如豫园得月楼的“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是描写;豫园得月楼“得好友来如对月;有奇书读胜观花”是议论;“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中天”是记叙;“世上有民皆受泽,人间无水不朝东”是抒情。要让学生了解多种的表达方式与技巧,不必引入篇幅冗长的大文章,可能区区几则小对联说让学生了解到写作的技巧。譬如,笔者曾经让学生借鉴雷抒雁的《雪,误落都市》写作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是将“雪”字换作另一单字事物,将“落”字换作另一单字动词。未曾想,妙文迭出,让人喜不胜收。单是看看这些题目,就知道这道借助了对联知识的作文激发了学生多少的奇思与妙想啊。像《风,误吹都市》,《雨,误飘都市》,《花,误开都市》,《草,误生都市》,《鸟,误飞都市》,《雾,误弥都市》,等等,都让人双眼发亮。
作文教学中,还有作文批改也是件苦差事,学生作文良莠不齐,这是其一;我们教师批改得辛苦,而学生却又翻看得冷漠,这是其二。如果融化学生的冷漠,如何激发学生突破写作的瓶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既扬其善又救其失,是作文批改中重要课题。适当地运用嵌名联,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譬如我有个学生叫王琼华,她爱好诗词歌赋,好写些“天上风月”之类的东西,文学功底也很扎实。但是,有时语言流于华丽,写实能力也明显欠缺。于是,在一次作文评语中,我给她拟了副嵌名联:“琼楼玉宇,只合交给天上风月;华藻丽辞,何不付予人间山河。”在肯定她语言美的同时,也提醒她要关注现实。看到这副对联之后,她愉快地接收了我的建议。类似这样,当学生爱读教师的评语,能听教师的意见,而不是像叶圣陶老人所叹“至多看一下分数,往抽屉里一塞拉倒”,那作文批改的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5、对联可以有效地引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之中。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要求就是要求以评价促发展,要求在激励的前提下开展多角度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价。可以说,真正最有效的教育和教学就是因材施教。它包括了对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全面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评价要做到既合乎语文的学科特性,又真正能够个性化地评价不同的学生个体,采取评语式的交流自然是一种相当可取的方法。可是,有时言之凿凿,却反响平平,让人甚是失落。笔者在教学评价中经常运用嵌名联,收到了学生的热烈追捧。据笔者的总结与反思,引入嵌名联进行评价,最突出的特点是评语绝无仅有,最具个性化,这在崇尚个性的当代学生看来是最为可贵的。
因涉及到学生姓名与有关隐私,兹只能略举几例。有穷景致因平野;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给学生徐景峰的。当时正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一文,而该生总流于自我满足,8 故嵌其句加以激励。后在语文学习中善于深入,常能发现别人不觉之处。
与龙共雨泽天下;以草令风绿人间。
这是给学生龚苓的。该生是学生干部,在高三紧张时期,似乎对于服务同学和班组的事务淡漠了,故拟此析字联加以鞭策。该生聪慧,为班级树立了榜样。
长天白鹤何其洁;大地黄花分外香。
这是给学生黄洁的。该生勤奋好学,可是成绩起伏较大,在高三时压力很大,缺乏自信,所以拟此嵌名联加以激励。后来,该生以优异成绩考上理想大学。
(二)更清楚地认识到了对联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用之大
1、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乃至母语的浓厚兴趣。
对联充分地利用了汉字的多音、多义、谐音、双关、偏旁部首相同以及字形可以拆开、组合等特点,可以幻化出千姿百态的佳构来。它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寓庄于谐,寓教于乐,能长能短,宜雅宜俗;可褒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可明心述志,叙事绘景;可怀古颂今,励己赠人。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而巧妙地引入对联,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从“有趣”提高到“乐趣”甚至是“志趣”的层次。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学的目标要让学生“知之”,这是最低的教学要求。但是,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从“知之”走向“好之”和“乐之”,那不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吗?譬如在教学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可引以下两联导入。
一联是: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一联是:
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
前联是埃德加•斯诺与姚辛农合挽鲁迅。鲁迅生前曾悉心指导斯诺编译《活的中国》一书,可书稿还未翻译完便传来了鲁迅病逝德噩耗。斯诺在悲痛之下,撰联寄托哀思,联语用词生动贴切,且赞且叹,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后联是北京《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的所撰,他以鲁迅的作品(包括译著)及其所主编的刊名缀成挽联,以示哀悼。鲁迅的生平与文章,学生到了高中多有了解。因为各种原因,学生看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就会头疼,此两则沉痛而又妙绝的挽联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读鲁迅和他的文章。同时,鲁迅先生最重要的文集也隐于其中,相当于复习了文学常识。另外,也为深入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定下了浓郁而悲愤的感情基调。在教学中,学生果然在此两副挽联的感染下激起了学习鲁迅文章和缅怀先烈的强烈兴趣。
2、提高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对联正是“撮合语言,配成眷属”的一种高要求语言形式。要想表达贴切深入并且有感染力,必须要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如此,才能选择出最恰当的词,进行有机的串联,成为有意义,有感情的两个对句来。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就是培养学生发现语言的细微之处,学会锤炼用字,学会筛选词语,从而写出优美的句子。
譬如,在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名篇《项链》时,教师拟一联“一朝债务还尽,怨妇变劳妇”作为预习作业,要求学生自读后对出下联。像这样的预习作业,说简单也简单,区区11个字就可以解决;说复杂也复杂,不仅要通读全文把握小说情节,更要用极具概括力的11个字加以归纳,而且在常见的参考书和网络上也不可能找到现存的答案。结果,学生呈交上来的作业虽说良莠不齐,但基本扣住了最核心的故事情节,并且也适当融入了自己的理解。比如,可列出一些较好的对句:
十载芳华皆逝,玉颜换霜颜。十年辛苦尝遍,美梦成恶梦。半生愁眉难开,喜泪成哀泪。十年冷暖尝遍,美人成病人。
这种潜移默化式的概括能力训练,因为有着不言自明的字数上的要求,易于操作,不可复制,可以让学生真正地进入文本,有效地提高概括能力。
3、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自信与能力。
上海二期课程改革中突出以下几点: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概括起来就是“个性创新”、“主动学习”和“回归生活”。其中最核心的就是突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应是课堂学习的一员,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探索新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强调研究性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特别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习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学生的求知欲是强烈的,特别是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但是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往往与题目设计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有密切的关系,问题的挑战性越强,引起探求和解决的要求也就越强。对联是词的组合,一般都短小精悍,并且是日常所用或者是课文中常见词语,这样的特点就使其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创造的空间。
4、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 10 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未来的社会更需要美,需要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对联引用于语文教学,除去导入新课、营造氛围、增添趣味、训练语言之外,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明显的作用。毕竟,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是文字的艺术,是美学的艺术。对联外形整齐,节奏和谐,本身就具有绘画美、节奏美、建筑美等特点。构思精巧,意境深远的对联,常常能够通过片言只语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譬如,笔者在开展唐诗宋词单元的教学时,将辛弃疾的名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改编成一首七言律诗,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体会律诗和词的不同特点,结果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有的自己还尝试着将其他几首宋词改编成律诗,以体会律诗中间两联要求严格对仗的特点。笔者改写的七律附于下,中间两联缘于原词,又借鉴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唐诗与宋词不同的外在之形式美与别致的内在之意境美。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正清秋,远目遥岑供恨愁。断鸿声里一游子,落日楼头几古丘。鲈鱼堪脍张生愧,田舍莫求刘郞羞。风雨栏杆尽拍遍,何人知我看吴钩?
此外,教学中自觉地选用的对联往往是名家名联,其中包含有大量的中华民族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饱含着中华民族的独特风俗、传统美德、鲜明个性和民族心态,等等。这些对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乃至触动学生的内心共鸣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三)更清晰地认识到了对联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的潜力之强
1、对联引用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体现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关系,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入对联的方式多种多样,很多同仁在教学中多是作为一种补充性材料,笔者则在实践中多次采取了对联应征的方式。当教师给出半副对联时,教师自己在备课中自然已经拟好了另半副。而当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理解进行应对时,其实就是在向教师已有的对联进行有力的挑战。因此,可能枯燥呆板的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气。这种对联应对中的知识、能力、思维甚至是智慧的碰撞,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角色的变化,即师生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创造性的情景之下,因而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毕竟,面对着同样的挑战,教师虽说拟好了对联,但是本质上却是和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试想,如果学生的应对有其弊而教师不察,那是误人子弟;如果学生的应对超越了教师所拟而教师不觉,那更是对于学生创造力的漠视。实践中,教师的思维敏捷程度以及发散程度常常未必高于学生,特别是面对着那么多鲜活的思想,对联的答案往往远远超出预先的设 11 定。因此,这时反而更多地体现出了课堂的开放性和思维的探究性,从而更加体现出了师生平等的主体关系。由此,课堂教学更加开放,包容,充满了激励,师生之间更易于进行智慧的交流和精神与情感的沟通。这种课堂氛围,是无法刻意营造的,它不是教师个人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学生的被动表现,而真正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
2、对联引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业布置,体现了化繁琐为简单却又化僵化为灵活的特点,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今天,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布置作业,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毕竟,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可是学习的效果并不见佳,反而是学习的热情日渐淡漠。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教学论被异化为只有教而无学的教论。因此,基于教论的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自然偏重于“教的补充”和“教的强化”。作业内容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业方法、手段、技术日趋单一,注重作业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与模仿。作业评价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这样,学生的困惑、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自然被大大冷落了。
其实,真正尊重学生主体的作业应该能够表现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和体现过程。也就是说,学生的问题、困惑、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兴趣、需要等应是作业的主要生长点。学生在主体实践中消除困惑、解决或生成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以及展示自我、升华自我的过程应是作业过程的本质所在。
对联因为其精致短小却又意蕴丰富,首先在课业负担上不会造成学生压力,其次不能简单被动地进行作业的复制与粘贴,再次必须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来独立完成,因此,实现了化繁琐为简单,化僵化为灵活,化负担为愉悦。譬如,传统上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能要学生正音、解释重点字词、整理词类活用和典型文言句式。可是,要是如前所述,出一联让学生加以概括性的应对;或者是让学生以对联的方式梳理全文的故事情节,不是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促使学生更有兴致地深入阅读课文,做到了一举两得吗?
3、对联引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个性评价,体现了教学评价中的真正个性化,得到了学生的追捧。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评价的主体需要多元化。这当然毋庸置疑。不过,在众多的评价主体中,教师的评价无疑还是最为重要的。毕竟,教师给出的课程评价如果兼具检查、反馈、诊断、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那就不仅可以较为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过程,而且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出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
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语文教师的评语尤其要反应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师的评价与评语不能太实在太浅白,这本身就会降低了本科学的地位;可是另一方面又要能够较为真实得体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成绩和素养加以个性化的评价,充分地发挥反馈、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而不应只是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对联的引入就是为了能 12 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况之后,教师为学生量身打造,撰写出应人应事的嵌名联,从而充分地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最具个性化的评价,完全合乎新课改的要求,难怪受到了学生了热烈追捧。甚或还有学生想着法子让笔者给拟不同要求的嵌名联,以作为QQ或MSN的独特签名。
七、问题与建议
本课题在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就研究者自身而言,学识、精力的时间都非常有限,难以真正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较为系统地引入对联。
2、就研究的对象来看,学生的对联基础知识相当薄弱。这也阻碍了研究的深入。本课题所论及的对联包括了诗对联和散文对联,是广义的对联,然而,即使是就广义的对联而言,学生的对联基础知识仍然可以说是极为薄弱。学生对对联普遍性地缺乏了解,表现出了太多的应试教育的痕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懂平仄四声;②不掌握旧体诗文那一套基本语汇;③不了解对联的基本规律;④缺乏对联的基本训练。归根结底还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不够。
3、就研究的学科背景来看,语文学界严重漠视对联教学。这也削弱了研究者的努力,打击了研究者的信心。
陈寅恪先生曾经在《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指出过:“凡能对上等对子者,其人之思想必通贯而有条理,决非仅知配拟字句者所能企及。故可藉之以选拔高才之士也。昔罗马西塞罗Cicelo辩论之文,为拉丁文中之冠。西土文士自古迄今,读之者何限,最近时,德人始发见其文含有对偶。拉丁非单音语言,文有对偶,不易察知。故时历千载,犹有待发之覆。今言及此者,非欲助骈骊之文,增高其地位,不过藉以说明对偶确为中国语文特性之所在,而欲研究此种特性者,不得不研究由此特性所产生之对子。”在此,陈先生以如炬慧眼点明“对偶”是“中国语文特性之所在”,并特别强调从事语文研究的人一定要(“不得不”)研究“对子”。
可是,大师振聋发聩的提醒当前的语文教育界没有溅起些许的浪花。就像潘文国在《危机下的中文》指出的那样,现在的语文教学是用教英语的方法教中文,他称之为“外语式的母语教学”。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最能表现中文特性的“对联”就被抛弃了,只有在学习有限的几首律诗时才提到颔联和颈联的对偶,而这往往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3、就研究的社会环境来看,信息化的冲击使得大众对于中文的使用趋向于庸俗化。这极大地妨碍了学生对于母语学习的投入。
中文是一种优美典雅富于诗意美的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可是,在网络的追求便捷中,在广告的追求效益中,在语言学习的追求实用中,中文的精致被粗疏取代了,中文的典雅被粗俗取代了,中文的诗意被粗糙取代了,于是,中文在使用中越来越走向庸俗化。而对联却 13 需要咬文嚼字、字斟词酌,因此只能成为被泼出去的水。
八、前景与展望
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指出:“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 陈寅恪先生则认为对联能够测出一个人的虚实字、平仄声、读书之多少、语藏之贫富和思想条理。可是,这样一种能够较为全面地训练语音、语汇、语法、修辞、逻辑甚至思想的文体,却长久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缺席。即使是在高考中偶有所涉,竟然还会闹出给定的参考答案不合平仄的笑话。由此可知,在很多人心目中,当然也包括语文教育界的很多同仁,对联只是文字游戏,只是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不堪新生之学,却并没有意识到它是我们母语教学中极为有效的一体特殊文体,没有意识到对联其实包含了传统所说的“小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了文字、音韵、训诂、修辞、文章等方面的传统语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恰如陈寅恪先生所言,对联最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要是我们在母语教学中丢失了自己的特性,又从何处去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呢?
随着国学热的升温,人们开始不断地反思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有主张儿童诗经的,有主张恢复繁体字,有主张以传统方式过佳节的,有主张穿汉服的,有主张传统私塾化教学的,不胜枚举。在这众多的声音中,有的是理性的思考,有的也可能是浮躁的炒作。而我们每一个从事母语教学的工作者都应该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思考传统语文教学中一些看来似乎不合科学的教学方式是不是真的就不科学,去研究对联这种最富中文特质的文体能不能给死气沉沉的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气息。
相信在国学热和汉语热的背后,我们语文学界的同仁会重新审视、挖掘、发现并利用对联的教学功效和艺术价值,为培养浸润了中华文明特质的学生而不懈努力。
结语
陈寅恪先生曾经在1932年的《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中指出过:“平仄声之分别,确为高中卒业生应具之常识。吾国语言之平仄声与古代印度希腊拉丁文同,而与近世西欧语言异。然其关于语言文学之重要则一。今日学校教学英文,亦须讲究其声调之高下,独国文则不然,此乃殖民地之表征也。”在此,陈先生痛心疾首把学校的两种教学行为斥之为“殖民地之表征”,一是重视英文教学中的声调之高下,二是漠视国语教学中的平仄声之分别。
70多年过去了,我们不能不叹服这位大师的对于教育的洞若观火。今天的语文和外语教学,的确如同陈先生所述,一方面是重视英语,另一方面是漠视母语,而且正是用教学英语的方法来教学母语。如果能够认真反省一位国学大师对于汉语特性的深刻认识,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代社会生活内容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密切地结合起来,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具有了浓郁的中国特色,让学习切实地感受到母语的优雅与美丽,可以相信: 14 我们美丽的汉语不会在教学中走向逼仄,我们灿烂的传统不会在现实中走向式微,而我们最具汉语特性的对联也将会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附主要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见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第28篇)
3、洪珏《对联的示警:反思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8期)
4、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5、潘文国《危机下的中文》,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毛力群《对中国传统属对教学的认识》(《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第3期)
8、刘宗敏《语文课程对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语文》2007年6期)
9、王尚文、叶柏青《对韵新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
10、常江《对联知识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9月
11、段小华《对联引入法在语文教学中初探》(《民间对联故事》2000年06期)
12、吴爱兰、张彬福《<对联六副>课堂实录及评点》(《语文建设》2004年01期)
13、胡党生《对联引入语文教学好》(《民间对联故事》2003年01期)
第二篇: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吴江市高级中学 李琴芳
明朝中山王徐达住宅(今南京瞻园)有这样一副对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唐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句)。一张语文试卷上出现这样一道题目:给出上联,将该对联的下联的顺序打乱之后重新排列。这样一道题目难倒了大批考生,不少考生没有理顺对联上下联平仄相对的规律而失分。而近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都出现对联题,这说明对联这种古老而极有实用价值的文学样式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对联艺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对联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一、对联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样式。虽然目前语文教学大纲对对联知识并未作学习规定,教材也未把对联知识作一种文体知识进行介绍,参考资料中也不重视对联,中学语文老师也较少提及对联,但这并不表示对联不重要。对联是一种雅俗并存、运用极广的文学形式。内容上,它可以言志、咏物、喻理、讽喻、记史、叙事、庆贺等;运用范围上,无论是婚丧嫁娶,节日庆贺,还是开业迁居,从繁华的城镇到偏远的山村,对联都无处不在。可以说没有哪一种文学形式的应运有对联如此之广。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经说过,对联不仅能体现汉语的特性,还有四条检测功能:
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是否知分虚实字;
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是否分平仄声;
三、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言之贫富;
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简而言之,对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理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得到积极的利用和开发。史学家周劭先生说:“在中国文学各种有韵之文的体裁中,如骈文、诗词、赋铭,都要以对联为基础。所以过去的读书人,无不以对对子为基本功,这门基本功练好了,才能进入各种体裁的领域中。”更巧的是,对联的思维方式与语言学的教学理论不谋而合。小孩子学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再到双词句然后再到句子。而一旦句子出现也必定带上表示语言单元之间关系的虚词。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我就只读书,上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几天对我很严,对课也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对联的训练就是思维的训练与表达的训练。而如今的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对联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联的人文性体现在它以最精炼的语言和最富有韵律的节奏集中反映人们的生活。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加以渗透,可以从一些特殊的字词引申开去,挖掘方块字后面深厚的文化意义。
二、对联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空间。1.利用对联导入新课
恰当地引用对联可以搞活课堂气氛。我在讲解柳永《雨霖铃》时,我将网上的对联雅座里的一幅对联:“乌云漫卷天尽沙(天净沙)”,“狂风大作雨淋淋(雨霖铃)”借用过来,细心的同学发现其中的“机关”,由此引出对词牌名的介绍。
在讲解《秋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引用了这样一副对联:东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这副对联可谓神韵无穷,它道出了儒与道两种文化的根本特质。这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一是儒家的,一是道家的。但是,在精神境界的追求上,儒家和道家在这个地方却达到了某种一致,这便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中国古典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然后再让学生去体会庄子的思想自然水到渠成了。
而在讲授《鸿门宴》的时候,我引用了一幅对联导入课文“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我问学生这幅对联说的是谁?当学生回答说是樊哙后,我解释其中的奥妙——相传这是清代名儒纪晓岚与江船武夫的对联。武夫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是拿古人鲁肃和樊哙的谐音说文不如武。纪晓岚的下联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这是拿古人狄青与萧何的谐音说武不如文。学生深感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时候,我趁热打铁介绍《鸿门宴》的背景。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十分典型的一篇。在介绍本文的作者时,就可先向学生介绍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联语言简意丰,深入浅出,指出了蒲松龄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思想意义地。通过介绍对联,还使学生欣赏到了对联艺术的精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然后以联为纲,联系课文展开教学,联语起到了加深学生对课文艺术特色和思想意义的理解的作用。2.借用对联讲解时代背景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们在介绍作者时往往是罗列生卒年月、主要作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等,篇篇如此、课课如此,时间一长形成一套固定模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情绪。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主要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长能力的过程。学生连学习兴趣都没有了,还怎么谈学习过程呢?利用对联可以打破这种模式而有所创新。
在《琵琶行(并序)》这一课里,借用“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这幅对联,可使学生对白居易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长篇叙事诗有一个形象、鲜明的认识。对联写的是:在一个枫叶瑟瑟的夜晚,浔阳江头,由长安贬到九江的诗人白居易,听了一位长安歌妓弹奏琵琶、诉说身世之后,抒发他自己的抑郁不得志。诗人为什么会有“天涯沦落”之感呢?这是由于他任长安谏官时,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而触怒了皇帝,被从长安贬到 九江,任江州司马。那时他心情痛苦,加之又闻琵琶声,更是伤感万分,故有此意。
3.巧用对联讲解语法知识
相传,古代有一个能文的长工与一富家小姐对过一副对联,上联是小姐出的,出句不断增字,即玫瑰――香玫瑰――一支香玫瑰――鬓角斜插一支香玫瑰――红颜小姐鬓角斜插一支香玫瑰。下联是长工对的,老师可以写出“粪桶”二字,要学生加字与上联相对(下联全句是中:黑脸大汉肩上平挑两个臭粪桶)。对句字数不断增加,句子结构渐趋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对句中运用了名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动词,还动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还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这样便能让学生在极少的文字里和极短的时间内学习和运用了极丰富的语法知识。
三、对联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深远的作用。
1.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对联是一组词语的组合,这种组合短小精悍,很具有张力,而且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词,这就挑战了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引起探求和解决的欲望,在充满挑战的同时又是那么具有趣味。对联中包含很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
《祝福》中说:“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那么脱落的一联是什么?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注解去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论语季氏》,有这样一段文字: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
在这段文字中,朱熹对“不学诗,无以言”的解释是“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对“不学礼,无以立”的注解是“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据此,我们知道已经脱落的对联是“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这些引用自然生动,扩充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他们的趣味性,可谓:“一石二鸟”。
2.充分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我国古典章回小说在每次讲说之前,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个题目就是后来的回目。它是由对偶整齐的两个句子构成,语言精炼,概述具体。如初中语文课本中接触过的就有“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红楼梦》)。在语文课的讲授中,如能用一些这样对仗工整的联句往往能起到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板书的设计上有对偶的地方,接近对联,因此我觉得可以就此让学生来概括,以训练其这方面的能力。在讲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为了让学生对苏辛词派的风格有更多的了解,我借用了郭沫若题辛弃疾墓前的一幅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
用“非常之观在于远处险峰;博达之学在于深思慎取。”作为《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总结语,以展示作者治学处世的人生态度。这富有哲理启迪的对联将会成为同学们行身立志的行为准则,成为他们的人生信条。
学习《沁园春·雪》时,用对联对诗人毛泽东作这样的介绍及评价:“泽色绘成新世界;东风吹复旧山河。”此嵌字对联言简意赅,很大气,高度颂扬了政治家的伟大气势和非凡抱负;对学生加深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增知助记作用
我在讲解《蜀道难》中“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句诗时,为了让他们记住砯字的写法,我给学生讲了一个“绝对”的故事。冰在古代汉语中,左边的两点水只有一点,“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这是一个很难对的对联的上联,据说纪晓岚对出了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万繁体字是草头。很工整,令人拍案叫绝!据说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书生赶考路上结识了一位姑娘,两人情意相投,一起饮酒作乐,姑娘出了上联“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难住了书生。书生准备赶考回来后迎娶姑娘,谁知第二年春天,姑娘居然离奇去世了,坟头开满了丁香花。见到此情此景,书生不禁潸然泪下。眼前的景物不就是下联——“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
对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领域是很广阔的。只要我们对对联有深厚感情,对语文课堂教学有沉甸甸的责任感,那么也必定会很好地把对联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并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喜悦。
第三篇: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郑国民 李煜辉
摘要
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内容碎片化、形态同质化、思维培养浅表化等问题,作为对实然问题的回应与破解,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显露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从注重知识传递的效率转向知识建构的质量,使高中语文课堂形态大为改观。高中语文专题教学以其读写共生的教学理念和类似学科活动课程的平台功能,在听、说、读、写的交互作用中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提升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为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
郑国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修订组核心成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语文课程改革、语文教育发展史、中外母语教育比较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教育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项目“新课改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研究”等多项大型课题。出版专著《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等多部;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丛书”,以及“京港语文教育研究前沿丛书”。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近年来专题教学逐渐兴起并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各种观点和看法异彩纷呈,丰富和拓展了专题教学认识的边界与视域。仅就实践角度而言,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是一线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直觉对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是在困惑与迷茫的教育场域中所开展的积极突围,也是对自我固有教学经验的否定与超越。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改革实验,专题教学凭借直面现实问题的实践取向、鲜活有效的实操策略和卓有成效的育人价值,不断吸引更多一线教师参与其中。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下,专题教学让很多教师欣喜不已,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正在求索的教学方式竟然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息息相关。于是,以“专题”建构高中语文教学新形态,大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即将和正在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心头更为宏大的使命和期待。
一、问题与困境:高中语文教学举步维艰的现实格局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学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随着改革和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日益感到有些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去触摸或者直面这些问题,就很难前行和发展,如同进入长跑中的“高原状态”,举步维艰。
1.教学内容碎片化:量的积累遮蔽了质的突破
当前高中语文课程与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其先后顺序,其前提和假定是: 学习内容的品质越高,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内容的数量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学习内容安排的先后顺序越合理,学习效果越好。这种设计思路反映出一种“课程即内容”“课程即知识”的传统观念,一方面的确有助于语文课程总量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丰富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但另一方面,对高中语文而言,高品质的作家作品是学不完的,对其进行序列化、结构化的安排也难以找到令人信服的依据。更为重要的是,对语文学习来说,量的积累并不必然带来质的飞跃,除非在量的积累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
当前大多数学校这种语文课程安排客观上造成了学习内容的不断膨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些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和教学方式又大同小异,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力度差别不大,其主要价值似乎就是通过开设一门又一门的课程向学生传递语文学科的不同知识。尤其是选修课程的开设,一所学校少则十几门,多则上百门,彼此之间又相互独立,各自为政[i]。这种状态下,花样百出的语文课程已经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育人内涵,而逐渐变成仅仅作为某一门类知识载体的“课程碎片”。这样的课程设计具体到课堂教学之中,经常出现一些为大家熟悉的现象:教师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在有限的课时内,将自以为值得教的内容通过讲授、提问、讨论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在传递过程中,教师乐此不疲地进行零打碎敲、蜻蜓点水式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而学生得到的往往是单一而破碎的、浅层的、有确定答案的但很难建立关联的内容。当面对复杂的、深入的、没有确定性答案也似乎很难找到唯一路径的问题时,学生大多茫然和无奈,往往出现无从下手或束手无策的状态。
2.教学方式同质化:千篇一律造成了师生倦怠 不同教师面对不同学龄而又个性各异的学生,应努力建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同时又能充分展现教师风采的语文课堂。然而实际情况不容乐观,语文课堂“千篇一律”“千课同构”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上了九年语文课,到了高中阶段大多还沿袭同样的套路学习每篇课文,依然是反反复复的字词句篇。面对每篇课文、每节课,还没有等老师开口,学生大多非常清楚老师要求学什么、做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两端,备课与评课的理念和方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形态。当下许多学校把集体备课混同于统一思想、统一内容、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一评价的过程,要求所有老师用相似的方法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同一内容的授课,这就为课堂教学的同质化埋下了隐患。评价一节语文课,习惯于将是否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作为重要指标,习惯于关注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是否符合“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有人对这种简单化处理的评价模式做了这样的概括:教师不讲,学生自己学习就是“自主”;前后左右讨论一下就是“合作”;一个话题冠以研究的名义就是“研究性学习”[ii]。
这些重预设、轻生成,重效率、轻质量,重形式、轻效果的“套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的自由发挥:教师难免拘泥于“课时主义”的窠臼,力图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预设知识的传递,学生不得不与之配合甚至“做秀”。久而久之,必将形成教师疲劳、学生厌倦的状态。在各种教学参考书、网上资料都随时随地唾手可得的当下,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形象不断在消解、坍塌,学生思考的动力、投入的激情从何而来,便成为老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世纪之初,在启动高中课程改革时曾经在全国做过一个调查,请学生列出最喜欢的排在前四位的学科,其中没有语文。十几年过去了,高中语文教学类似的尴尬和无奈应该得到根本的改变,语文学科被边缘化的状况理应得到重视。
3.思维培养浅表化:浅层问题延宕了探究深度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高中生在思维深刻性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发展诉求。他们有能力也有意愿从不同视角、不同立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希望得出丰富多彩的成果,而不是死记硬背那些唯一确定性的答案。与此同时,高中生对问题进行深度探究的渴望更为强烈,借助典型的文献材料讲证据、有逻辑地阐述观点,形成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深刻认识,往往比浅表化的问题解决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诉求。首先,质疑和提问的机会往往被教师“垄断”。教师抛出大量预设的问题并启发学生来解决,固然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阻滞了学生质疑精神和提问能力的发展,而质疑和提问又恰恰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起点。其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不仅预设了问题,也准备了所谓的“标准答案”,最后不论学生如何“自主”“合作”“探究”,大多数情况下总要归结到这些答案上来。这样简单、重复的操练以及肤浅、确定的答案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时学生对老师的做法甚至不屑一顾。如果教学活动还停留在这个层面,正如有的老师感慨,学生偶尔回答老师的问题,也是照顾老师的情绪而已。第三,即使有的学生确实对教师课上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往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在课下深入地研究,他们的兴趣点总是随着新课文的到来不断转移,他们的精力总是被零零散散的浅表化学习任务所消耗,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更是无从谈起。
二、突围与探索: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倡导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推进,大力倡导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多年来,各地老师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涌现出了很多成果和经验,专题教学应是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在理念与策略上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1.专题教学设计理念:从碎片到整体
尽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专题教学认识不一,实践探索的路径和成果也不尽相同,但是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整体性特征,力图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与整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所当然,语文素养不是在碎片化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中形成的,而是以整体化的课程与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的情境和任务中自主建构、不断反思和调适中养成的。从教学设计的理念上来讲,专题教学之所以能够实现多层次、多向度的融汇整合,关键就在于跳出了以语言材料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向以“专题”为中心,这也是专题教学与所谓“单元教学”的本质区别。从不同角度而言,专题可以是具有语文学科研究价值的问题,可以是师生共同探讨的感兴趣的语文话题,也可以是从学习内容中提炼概括的具有语文学科特征的主题。尽管实践者和研究者目前对专题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种“专题”都存在着多向度的聚合功能:聚合三维目标,聚合语言材料,聚合学习时间,聚合一切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这一点来讲,专题教学更类似于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语文学习项目,具有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的某些特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专题教学更加强调立足语文学科内部连贯而持续的育人行为,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高阶认知能力。正因如此,专题教学有别于那种具有跨学科特点、学习内容过于泛化、能力培养浅表化的“主题教学”,也不同于那种从整体课程规划着眼,把研究重心放在课程安排和教学规划上,却较少顾及课堂教学内部变革的“模块教学”。
不难发现,在专题教学实践研究中,许多教师突破了单篇教学的常态,他们敢于在学科课程中拿出相对独立、完整的一段时间,系统设计专题教学的课程方案。这种方案既不同于传统课文的“教案”,也有别于学科活动课程中的“活动方案”,而是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静心读书,建构经验,钻研有语文学科价值的问题;又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充分活动起来,交流观点,形成有质量的读书成果[iii]。有些研究型教师已经开始探索包含课程目标、课程规划、教学方略、评价方案等基本内容的专题教学模式。这种探索实际上是致力于语文学科教、学、评的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与学分离,教学与评价脱节的问题。在当前倡导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语境下,专题教学在课程与教学上呈现出的这种整体性特征,有利于帮助学生从语文学科零散的课时和无序的内容中解脱出来,在较长的周期里集中精力较为深入、系统地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语文问题,也就更加符合语文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2.专题教学组织形式:从整齐划一到自主选择 传统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实施重视教师的教,轻视学生的学,集中表现为忽视学生应有的学习权利。专题教学则反其道而行之,在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尤其是选择权和决策权。
在课程内容上,选择以哪一位作家、哪一本名著为学习对象,教师往往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认真统计学生对作家、作品的兴趣分布情况,并梳理分析其原因。最终确定的学习内容往往通过民主决议的方式得来,而非教师一厢情愿地安排。选我所学,学我所选,学生拥有了学习内容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就会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在课程实施中,基于这种责任,学生往往自觉承担专题学习资源的搜集整理工作,选择优良版本的图书做“教科书”,甄选学术文献、图片或影像作为学习资源。
在课程规划上,专题教学长则数月,短则数周。如同长跑一样,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进度上必然有快有慢、参差不齐。教师会与学生共同商议课程规划,这种规划相当于确立“比赛规则”,如大致分几个学习阶段,分别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等。课程开始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共同规划,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相当于运动员自己的“比赛节奏”。学生用自己的节奏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同时又要遵守规则,对教师和其他伙伴负起责任,不因为自身懈怠或拖延影响整体进度,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在学习评价上,教师往往采用“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规定动作是指教师设计出全班同学共同完成的“基础等级任务”,这些任务多数承载着“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目标,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谓“自选动作”,一是指列出“菜单”供学生选择的学习任务,二是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的评价办法,如: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学习态度?评价与他人的合作?对全班同学在学习资源上、观点上有何贡献?这些都由学生自己设计标准、寻找办法、提供证明,并向全体相关者陈述汇报。学生可选择的对象越丰富,越能调动其兴趣,发挥其潜能;学生参与决策的程度越深,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就越深入,对学习质量标准的理解就越清晰。
3.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从高效传递到高质量建构 在教学实施中,传统语文教学更为关注知识传递的效率,专题教学则更为关注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这一价值取向的转变,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从知识传递到知识建构的转变,其意义在于,促使课堂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重视预设转向重视生成。正如于漪提出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iv]。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课堂教学同质化的问题。从重视效率到重视质量的转变,其意义在于,促使课堂由重视外显目标的达成转向重视内隐的思维发展,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中学学生思维发展的需求。
在专题教学中,学生研讨的问题往往不是教师提出的,而是来自师生互动的过程。正如有的学者认为,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因为“对话”是思想的“平行交流”,是对世界“发表意见”、是实现“自由”的实践[v]。相对于预设的、静止的、居高临下的学习要求,专题教学中的问题往往是动态的、过程中产生的、师生和生生之间相互作用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被质疑与修正、甚至被颠覆与否定。出现这种现象,除了学生自我认识不断深化的因素之外,也来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启发,以及不同观点的碰撞和交锋。从一定程度上讲,专题教学所研讨问题的形成与确定,以及随之而来的探究过程本身,比最后得出的确定性结论更为重要。正是这种不断生成、确定和探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善于发现问题、形成问题、凝炼问题,最终确定一个值得研讨又能够研究的问题。也正是这一过程,使专题教学所呈现的课堂形态从预设走向了生成,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僵化走向了鲜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阅读经典作品时的信息输入,经历了质疑、设问、分析、论证、判断、评价等思维过程,更经历了撰写文章时“手笔相应”“辞能达意”的训练,实现了从学习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因此,可否这样理解,高质量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高质量的育人过程,这是专题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
三、期待与追寻: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成效与展望
在回应和破解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有力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转型,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育人成效,为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成功实现提供了路径与可能。
1.问题研究:助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的实践者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尤其是思维深刻性的发展。语文专题教学中的研究问题越具体越深刻,往往越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投入的激情和持续探究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发展。从记录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案例,以及学生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创作成果等方面都可以显而易见地看出这方面的特点。很多老师都遭遇过学生超越自己的“尴尬”或“难堪”,同时他们也愿意用“意外的惊喜”表达自己的感慨或感叹。通过典型问题的研究,学生获得了典型的情感体验、经历了典型的学习过程、尝试了典型的学习方法与策略,思考的深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并深化的。相对于数理化等学科,人文学科内容往往不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因而我们需要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通过具有典型价值的感受和体验,以及方法与策略的尝试,获得多向度、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vi]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语文老师在专题教学中孜孜矻矻、不断求索,取得众多可圈可点的成就。
2.读写共生:促进语文学习成果的形成
专题教学不仅是阅读教学,也就是说,不仅引导学生读书、读文章,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大多数专题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都体现出这种读写一体化的理念与特点。因为读书的过程,是一个“情动”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见识形成的过程。“情”“思”“识”恰是学生写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内因。以前老师教学生写作文,往往更关注结构、技巧和方法,似乎学生掌握了这些工具性的知识,就自然而然能够写出好文章。实际情况是,当学生没有真情实感,缺少思考感悟和真知灼见,则无论掌握多少技巧和方法,都难以写出真正的好文章,充其量只能搜肠刮肚敷衍出一篇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的考场作文。可以说,“情”“思”“识”这些关键内因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的磨练,正如杜甫所谓“文章憎命达”;另一方面就来自读书或课堂学习获得的间接经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一个重要作用在于唤醒——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唤醒将原有认知、体验、冲突与文本进行“链接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使之能对文本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vii]。
传统的语文课上,教师更注重文本的分析、理解、欣赏和评价,恰恰忽略了学生在信息输入之后的及时输出,读的文章很多,写的文章很少,从认知层面也就没能把优秀作家和优秀作品的精华,无论是思想上的、艺术上的还是人格上的,转换成学生自己内在的心理图式,所以学生读了那么多课文,还是不会写作。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求得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了知识与技能去空讲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viii]。
专题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不仅致力于阅读能力的提升,还致力于学生写作关键内因的培养,力促学生通过阅读打通写作的关口,通过写作加深阅读的体悟。当学生有一定的情感积淀,有一定的思考深度,乃至形成了某些观点和看法时,将其表达出来成为学生自然而然的诉求,甚至到了不得不写、欲罢不能的状态,此时只要给学生写作的机会和时间即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也并非奇迹。当然教师此时也会不失时机进行写作引导,指导学生表达自己阅读时的情感、思想和见解,并注意必要的写作规范。或者布置写作任务,并及时予以批改和讲评。这就使得学生在读写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两种能力都得到了促进和提升。以笔者在北师大二附中所做的专题教学实验为例,学生在高一高二两年时间里共计完成了“鲁迅作品专题研读”、“《史记》模块式专题研究”等五个专题的学习,累计形成人均10万字的写作成果,有30多篇作品正式发表,100多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1]。
3.平台互动: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当学生完成读写任务,并形成学习成果时,专题教学特别注重搭建平台,让学生作为主体把这些成果拿出来向全体师生展示和交流,这就使专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学科活动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交流展示本身既是一种学习活动,即对听说能力的训练,更是一种交往活动,即对交际修养的训练。作为演讲者,只有真正理解所讲内容,用心设计讲话的情境,采用适当的技巧,才能吸引听众;作为听众,只有专注去听,及时去记,认真去想,才能从同伴那里学到知识、获得启发。在听说之间角色互换,互相尊重,能很好地提升学生人际交往的修养。如果说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四项基本能力,那么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正是以其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和类似于学科活动课程的平台功能,在交互作用中实现了对四项基本能力的综合培养。
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素养培育不同于知识掌握或技能习得,后者可依靠教师单向传递或反复操练,前者则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积极主动地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才能建构知识,习得经验,反思问题探究的思想方法,学会与他者的协同合作,从而实现素养发展的目标。作为一种对语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进行深度整合的教学形态,专题教学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特征。实践探索者所提供的许多具有推广价值的操作路径,无不指向调动学生内部动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强烈的愿望、饱满的热情持久而深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再因应试升学的压力、教师强制性的要求或父母的期许等外部因素进行被动的、忍受式的学习,这恰恰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专题教学的理论基础应如何建构?是否有普适性更强的专题教学模式?专题教学的学习效果该如何评测?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实践探索,尽管围绕高中语文专题教学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但凭借其于现实困境中的积极突围以及不断展露出的与培育核心素养相适应的育人取向,高中语文专题教学有理由引起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1]倪文锦.问题与对策:语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2011,(9): 57-66 [1]李煜晖.略谈整本书阅读课程方案的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7,2:8-10 [1]于漪.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29(6): 31-35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3.7邢秀凤.回归语文教学本色的课堂对话策略及实施[J].教育研究, 2013,(3): 112-119 8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09):62-67.
第四篇: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弘扬传统文化,关注对联教学
对联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瑰宝,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它常盛常新 ,每逢盛大庆典,悲伤祭奠,我们均能看到它的身影,或能渲染一种喜庆欢乐的氛围,或能增添一种悲凉的气氛。2004 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四套之中,都创造性的设置了一个对联题的考查,引起人们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它除了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外,还可以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符合当前素 质教育对学生要关心生活、关心社会的要求,是一个典型的综合知识考点,因此,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逐步渗透一些知识,要让“对联”这朵传统文化优秀之花在祖国大江南北扎根绽放,芳香而美丽。把“对联”引进语文课堂教 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适应高考改革的需要。语文教师要率先垂范,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对联训练,为了传承国粹,更为了学生关注对联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可以结合语文必修一《奇妙的对联》一文,进行梳理探究,重点讲就几个专题。.一、对联的起源。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
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二、对联常识
1、类型: 按使用范围分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楹联: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婚联: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挽联: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寿联: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按形式分类:
正对:亦叫同类对、并列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说明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二者又合谐地处在统一的意境中。
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些楹联的上联与下联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相补充,都只具有“一面性”的特点。这种形式的楹联在联语中占有相当比重。
反对:上下联的内容相反,或相对称,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宁为玉碎,不作瓦全”
串对:流水对、走马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 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如“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唐寅)”上列楹联,上下联的命意顺承连串,均有珠联壁合、一气哈成之妙。
另外,按照要求的难易程度,对联又可以分为工对与宽对,还有本句
之内前后相对的当句对,句中自对但上下句不成对的单句对,一个词语具有两种意义又都成对的借对等等。
2、对联的特点: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上下联词性相同 [二]上下联平仄相对 上下联内容相关 例如我们都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3、对联的创作方法
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欣赏与写作对联,是学习汉语的好形式。
对联创作:写法上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概括起来,内容相关、字数相等且用字不同、词性相同且词类一致、结构相同、节奏一致、平仄相对。
(1).内容相关
对联就是既“对”又“联”。“联”就是要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应当相关,如果上下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
物,两者不能照应、贯通、呼应,就不能算一副好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所以拟制对联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关联。
例: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下联:___________
解析:从上联可以看出前半句用到了名著书名,后半句是阅读感悟,根据这一内容可补全下联。
示例:①品童年,知生活艰辛。(2赏三国,看历史兴衰。③数繁星,品母爱童真。
对联强调内容相关,但又禁忌同义相对。所谓忌同义相对,是指上下联相对的语句,其意思应尽量避免雷同,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就属同义相对,是犯了忌讳的,不能同用的。
(2).字数要相等且用字不同
字数相等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这是对联的常规要求,一些包含深意与旨趣者除外。所谓用字不同是指对联中第一联内部允许出现叠字或重字,但两联之间应尽量避免在同一个位置出现同一个字,也尽量避免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出现同一个字。但对虚词的要求放宽。
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在上联中多次用到“声”,下联中多次用到“事”,不仅不给人重复之感,反而把读书人应该有的态度表达得很到位,是一副佳对。
(3)词性相同且词类一致
词性相同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词性。词类一致指的是同一类型的事物相对,这也是对仗的基本要求。在.其次应尽可能做到词性相同,即上述十二类词各自对应;再者是同一类型的事物相 对,如名词可分为许多小类,如:方位、天文、时令、地理、服饰、植物、动物等等。
(4)结构相同
所谓结构相同,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尽可能相同,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等等。如:碧野田间牛得草,金山林里马识途。
该联妙在以六位文艺家的名字联对,从结构上看,上下联均是三个人名并列,属于并列结构,从小处着眼,就发现牛得草是主谓结构,或者说是主谓宾结构,对仗工整巧妙,令人赞叹。
(5).节奏一致
节奏一致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如: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
这一副七字短联,上下联节奏完全相同,都是“二—— 二——三”,对仗工整。
(6)平仄相对
平仄是指普通话的平仄归类,简言之,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所谓平仄相对是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因现代的对联比之古代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一般不做要求。
对联的答题三步法:首先读懂题目要求中的显性条件,继而读懂提供的上联,发现在内容、字数、词性、结构、节奏等方面的特点;然后拟制下联,要考虑内容的相关性,字数、词性、结构、节奏等方面的一致性;最后将拟制的对联和提供的上联进行比较,看是否有不妥之处。
除此之外,语文老师应自觉关注对联教学,因为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的使命,对联是语文,不能排除于语文课之外。把对联融入语文中进行教学,既宏扬传统文化,又提高语文素质,同时传统的对联教学也会出现新局面。
第五篇:中国对联在海外
中国对联在海外
——郑华玉
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他们身居海外,但传统的中国文化却在这些炎黄子孙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对联这一传统文化他们至今仍然保留,在住室的大门、内客厅等场所,在春节或喜庆的日子里,在一些华侨的重大建筑物的门首、楹柱上,仍有汉字对联装饰布置,甚至镌刻工整,堂皇显眼。
华侨在海外撰写了不少佳联妙对。英国伦敦华埠“爵禄街”头,高竖着雄伟壮观的中国式牌楼,牌楼门柱上刻着两副汉字对联:“伦肆遥临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华堂肯构陶公业;埠物民康敏寺钟”。两联鹤顶并嵌“伦敦华埠”四字,显示出地道的中国气派。联意以通商为主题,涉及两国关系,不卑不亢。印度尼西亚万隆华侨子弟学校——振文学校校长魏蔚印,很重视对海外侨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为学校题了两副校联:“箍首望神州,九万里地广民勤,淳厚仁风传异域;追源朔华夏,数千里礼隆义著,辉煌文化及邻邦”、“碧海闪明珠,物阜民康,异国风光情亦怡;蓝天舒望眼,云飞霞灿,故园山水意尤亲”,利用联语宣传文明祖国,教育学生继承祖国文化,不忘炎黄祖宗。在南洋各地华侨聚居地,还有一些海外华侨撰写的颇具特色的对联,如有的人不能归国扫墓祭祖,家里又无宗庙祠堂,他们就在郊外筑一“祭祀台”。每逢清明、节日,就去吊祭。有的祭祀台造得肃穆壮观,并竖立石刻对联,其中有一石刻联是:“列祖列宗千里外;后裔后代故乡情”,表达了海外游子浓厚的思乡之情、怀祖之意。有一家祖籍广州五层楼的月饼店,悬一门联日:“五岭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层楼北望,白云犹是汉时秋”。联语把故乡著名的山水嵌入联中,表示虽身在异域,仍寄情故乡山水的爱国之情。陈敷友先生是福建惠安县人,早年旅居缅甸,曾任《仰光日报》经理,工诗能文,对联尤佳。一次,仰光有位华人巨商,乃基督教徒,在郊区九文建造一铜像,陈先生为其撰联:“主尚仁慈,捐全躯于十字架;公忧慷慨,主铜像在九文台”,此联匠心独运,工整贴切。1904年年底,新加坡进步侨报《图南日报》印在月份牌(年历)上的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涂炭;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联语抒发了爱国侨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斗志豪情。
大陆同胞为海外华人或海外华人的庙宇、亭阁也题写了不少对联。1916年,我国知名学者章太炎游览印尼“三宝洞”时,曾为当地的郑和庙题联:“访君千载后;愧我一能无”。郑和历任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太监,故世传“三保太监”。他先后七次率领中国船队下“西洋”,为扩大明王朝时中国的政治影响和发展外国通商作出了重大贡献。印尼的三宝洞即三宝庙,在中爪哇三宝垅市。庙前有“德绥威服”匾和铁锚。旁有副使王景弘和随员的古墓。墓前另有一联是:“受命皇朝I临海国;留迹石洞庇人寰”。国人写给外国人的题赠联,也不贬佳作。清光绪甲午年状元、大实业家张謇曾为日本函馆关帝庙题联:“三山今在人间,神之来兮,弱水千寻迎节仗;五月每逢诞日,民有过者,清泉一掬荐蒲花”。关帝庙及这副汉字联,不仅为旅日华侨所向往乐道,许多日本人士,也常去顶礼膜拜,传抄吟诵这副对联。李芒先生一生研究和翻译日本文学,日本友人较多。1990年,他给日本著名俳人若林南山夫妇写了一副贺联:“大海分疆连地脉;长天同域共新春”,上联意说中日两国虽有大海相隔,海底却紧密相连,“一衣带水”。下联套用日本著名歌人长屋王赞颂中日友好关系的名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明中日友好基础牢固。1998年李芒给日本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山崎丰子写贺卡时题赠一联:“山路崎岖攀绝顶;丰年子午步通途”,巧妙地将山崎丰子的大名嵌了进去,并寓意她必须经过“崎岖”的道路才能攀上绝顶,并能独步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