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3切线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4: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7.2.3切线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7.2.3切线教案》。

第一篇:27.2.3切线教案

27.2.3切线(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线的识别方法 教学难点:方法的理解及实际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情境导入:

1、复习、回顾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2、请学生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学生判断的过程,提问:你是怎样判断出图中的直线和圆相切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提出问题:如何界定直线与圆是否只有一个公共点?教师指出,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识别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识别很不方便,为此我们还要学习识别切线的其它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与探索1:圆的切线的判断方法

1、由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把上节课所学的切线的定义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1——定义法: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当然,我们还可以由上节课所学的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半径r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直线与圆是否相切,即:当dr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切.以此作为识别切线的方法2——数量关系法: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实验:作⊙O的半径OA,过A作l⊥OA可以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2)直线l垂直于半径OA.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断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3——位置关系法: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三、课堂练习 思考:现在,任意给定一个圆,你能不能作出圆的切线?

OlA应该如何作?

请学生回顾作图过程,切线l是如何作出来的?它满足哪些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出: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继续思考:这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学生画出反例图)

Ol

OlAOlAA

(图1)(图2)

图(3)

图(1)中直线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 图(2)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方法3实际上是从前一节所讲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时直线和圆相切”这个结论直接得出来的,只是为了便于应用把它改写成“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这种形式.

(四)应用与拓展:

1、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OA,OBA=45,直线AB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OAB

2、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BD是⊙O的切线吗?为什么?

分析:欲证BD是⊙O的切线,由于BD过圆上点D,若连结OD,则BD过半径OD的外端,因此只需证明BD⊥OD,因OA=OD,BAD=B,易证BD⊥OD.

教师板演,给出解答过程及格式. 课堂练习:课本练习1-4

(四)课后小结 识别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有三种方法:(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根据直线的位置关系来判定,即经过半径的外端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切线,说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常常需要作辅助线,如果已知直线过圆上某一点,则作出过 这一点的半径,证明直线垂直于半径即可(如例2).

课后作业:

AODCB课后小记:

第二篇:《切线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

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 如何?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 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 定理: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 等于圆的半(如图1,投影显示)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 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 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课内容【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 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 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证明:略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直线l为⊙O的切线。是非题:(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三、例题讲解例

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证明:连结OC.∵OA=OB,CA=CB,ABOC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

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练习

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平分BAD。求证:CD是⊙O的切线。例

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求证:DE是⊙O的切线。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

四、小结1.切线的判定定理。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①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②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 = r)。③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

五、布置作业《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作为市考试院调研课型兼区级研讨课,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平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调研和研讨的老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成功之处:

一、教材的二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批学生习惯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教时课本上将切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导出作为第一课时,两个定理的运用和切线的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往往会因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对定理本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运用时抓不住关键,解题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更是因知识点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雾里。二度设计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综合运用作为第二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习,又是对后面学习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教学呈现了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呼应了课改的理念数感类似与语感、乐感、美感,拥有了感觉,知识便会融会贯通,学习就会轻松。拥有数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反应灵敏,更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中,两个例题由教师诱导,学生发现完成的,而三个习题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会做和做得复杂的学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难以忘怀。让学生尝试总结规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辅助线的规律是由学生得出,事实证明,学生有这样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刻骨铭心的,长此以往,对数和形的感觉会越来越好。不足之处:

一、这节课没有高潮,没有让学生特别兴奋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个平静、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

二、课的引入太直截了当,脱离不了应试教学的味道。

三、教学风格的定势使所授知识不能很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学形状,适应现代教育,适应现代学生。课堂教学中,敢于实验,舍得放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第三篇: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教案

23与人为善

教学目标:、理解善良是美好品德的基石,是博大无私的爱心;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2、培养学生形成对善良、仁爱、理解、宽容等高尚品质的共鸣和认同,对自私狭隘、冷酷无情、损人利己行为的否定和拒绝;使学生懂得与人为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做一个诚挚而富有善良之心的人;

教学安排:

2时

第一时

故事导入: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毗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在各自的地界内种了西瓜,凉亭的亭卒勤锄草,勤浇水,瓜秧长势很好;楚亭的亭卒懒惰,瓜秧又细又弱,楚人出于嫉妒,把凉亭的瓜秧全部扯断,梁人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县令宋就,并准备把楚国的瓜秧扯断。宋就说“楚人这样很卑鄙。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要反过来扯断人家的瓜秧?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从今天起,你们每天晚上偷偷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的好。”亭卒觉得宋就的话有道理,就照办了。楚人发现每天瓜地都被浇过,而且是梁人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的报告后,既感到惭愧又非常敬佩,把这事上报给楚王。楚王听后,深为梁国修睦边邻的诚心所感动,特备重礼送给梁国,以示自责,表示酬谢。结果,原本敌对的两国成为友好邻邦。

讨论:

1、梁楚瓜秧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句比较合适的话(最好是格言)加以概括。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含义。

学习心灵导航第一节

一、善良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板书)

、善良是多种美德的基础和体现(板书)

2、善良是无私的(板书)

3、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板书)

4、善良之心是博大的(板书)

、善良要见诸行动(板书)

在辨别中学会选择:

、放学的路上,当你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不少证的钱包时,你该怎么办?

2、老师表扬小欣、小军和小云搀扶老奶奶过马路并让他们谈谈当时的想法。小欣说:“老师号召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并要统计谁做的多,我不想落后。”小军说:“这老奶奶是我们家邻居,她家里有许多好看的图书。我想以后能经常去她家看书。”小云说:“我什么也没想,只是看着老奶奶一个人过马路很危险,所以上去扶一扶她。”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

3、有人沉溺于赌博,负债累累,向你求借,你会帮他吗?

4、当你的同学遇到学习困难向你寻求帮助而你此时正忙时,你该怎么办?、当你看到有人对你的同学起外号时,你该怎么办?

第二时

社会风景:《一只手套》

过程指导:第一步,分角色朗读:

第二步,分小组讨论书中提出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第三步,教师分别提问,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

第四步,教师进行点评。

学习心灵导航第二、三节

二、帮助他人,体验生命的快乐(板书)、给予会比接受更快乐(板书)

2、助人既是付出,也是收获(板书)

三、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板书)

、将心比心是与人为善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板书)

2、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难(板书)

3、将心比心就是成人之美(板书)

4、将心比心就是不伤害别人(板书)

阅读与感悟:

材料一:《怀大爱心,做小事情》

思考:

1、为什么她不是一般的慈善家?

2、通过阅读特蕾莎修女的故事,你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有什么改变吗?

材料二:《永远的内疚》

思考:

1、作者为什么感到永远的内疚?

2、请结合“心灵导航”,谈谈你如何评价作者对田老师的所作所为?

实践与评价:

活动一:学生前往福利机构参观访问,切身感受弱势群体的需要外界帮助的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活动二:收集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与人为善的温暖感人的故事,并向同学宣传。

活动三:调查并收集生活在我们周围需要我们帮助而我们又有能力给予帮助的人的信息,使我们的爱心能够付诸于行动。

教学反思

第四篇:2.3绝对值教案

绝对值(1)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2、正确理解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思想。重点和难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学习过程:

任务

一、复习旧知:

1.什么叫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和原点的位置关系怎样?

2.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有_____个,他们表示的数是_____;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____个.任务

二、新知理解:

1.自读课本p11-p12,体会绝对值的意义。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的绝对值记作_______,如5的绝对值记作______,结果是_____.试一试:(1)|+6|= ______,|0.2|= ________,|+8.2|=_______

(2)|0|= _______ ;

(3)|-3|=_____,|-0.2|= _____,|-8.2|=________.绝对值的代数意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

(2)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3)0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

上述可以用式子表示为:(1)当a是正数时, |a|=_______,(2)当a是负数时, |a|=_______,(2)当a=0时, |a|=________,任务三:巩固练习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7

12,

110,4.75,10.52.计算|-2|+ |+8||34||815

||-20||45|

3、绝对值是3 的数是_______,有____个绝对值是1.5的数?

4、判断:(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2)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3)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4)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越靠右。归纳:(1)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______。

(2)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____。能力提升:

(1)|-35.6|=________;|a|=_____(a<0);若|x|=5,则x=______(2)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绝对值大于2小于5的整数有________;

(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_______,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_________,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_______.(4)若|a-2|=3,则a=______ 归纳总结:

第五篇:城市轨道交通2.3教案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科目: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授课时数:4课时

授课班级 :******

授课日期:**年**月**日

课题:2.2城市轨道交通服饰礼仪

授课目的:

1、了解礼貌和礼仪之间的区别;

2、掌握礼仪的实质与核心;

3、掌握常用领带打法;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着正装时服饰规范;

授课重点:

1、理解礼仪的实质;

2、理解并掌握着正装的TPO原则; 授课难点:

1、工作场合中,合理的搭配工作服饰;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训法、提问法、视频展示法;

教具与挂图:电脑—学校礼仪大赛视频展示(20分钟)讲授新课:(附后)

作业布置:

1、礼貌和礼仪区别?

2、学生根据学校制服颜色,选择协调领带,练习打领带,限制在5分钟之内完成,并自我评分。复习提问:

1、化妆原则有哪些?

2、轨道企业对车站员工发部修饰有哪些要求? 新课讲授: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一谈到“礼仪”,许多人就会条件反射想到“礼仪队”、“仪仗队”或者“礼仪小姐”。觉得只有这些特殊行业,特殊岗位才需要运用“礼仪”。还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大型企业、国企、外资才需要用到。所以,作为学生根本不需要学习礼仪,也不需要那么讲究。

其实,生活中:打/接电话、初次见面、面试、介绍他人等;工作中:接待来访客人、见面礼仪、沟通交谈等都会运用礼仪。

1、思考:“礼”的作用?(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活跃思维,回答问题。)

其实,“礼”就是帮助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加顺利。

@、同学们想表达对某人的敬意,通过合适的礼仪,让他感受到;(符合礼仪)

@、同学们想做一件事情,按照约定成俗的方式去做,对方也按照约定成俗的方式回到你;(符合礼仪)

@、同学们想表达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想表达对乘客的尊重,在工作中,用规范的仪容、标准的仪态,为乘客提供贴心服务,并让乘客感同深受;(符合礼仪)

二、例举

例1:一位男同事与单位一位女同事一起搭乘公务车出差,生车时,男士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符合礼仪? 假设是你,你该怎么做?

例2:单位上级领导部门派工作人员来贵司考察,负责接待的同事刚好不在岗位。单位领导决定由你来负责接待? 假设是你,你会选择一下那种做法?分析原因。做法一:张总,您好!前面直走,左拐,乘电梯直达五楼,正对面就是我司贵宾接待厅。张总,您走好!分析:懂礼貌!不懂礼仪

做法二:张总,您好!欢迎您来贵司考察。您往这边请!你走在领导的前面,带领到达贵宾接待厅。

分析:对于第一次来贵司的陌生人,让领导独自找寻接待室,由于不熟悉环境加上没人搭理,会让领导有一种冷落、怠慢的感觉。因此,做法一不符合礼仪。

三、思考题

情景一:工作中,小张见到领导热情打招呼。同事小王称小张很会拍马屁。

情景二:同学们在学校见到老师,大多数人都会主动向老师问好。“老师好!”老师称学生懂礼貌。

思考:为什么小张的行为被人称作“拍马屁”?为什么同学向老师问好被人称为“懂礼貌”。

总结:@、“送礼”、“贿赂”、“潜规则”、“拍马屁”都不是真正的礼,而是“权术。目的在于索取。

@、礼仪核心—尊重。(发自内容真实想法,只为给予)。

@、如何尊重?“言行合一、表里如一”。

四、“礼貌”和“礼仪”区别

“恭而无礼则劳”,意思是说你对他人恭敬,但因不懂礼仪,他人感受不到你对他的敬意,那就白恭敬了。礼仪不是繁文缛节,不是阿谀奉承。礼仪不仅是对人有礼貌。

1、“礼”和“仪”区别? 礼:是内心真实想法,是发自内心对他人尊重;特点—在于理解,不在模仿。

仪:是形式,是外貌仪态;(如:怎么穿戴?怎么吃饭?怎么走路?)特点—直观、易学。

2、“礼貌”和“礼仪”区别?

礼貌:对他人好,尊重他人;

礼仪:不仅要对他人有礼貌,还必须以对方感受为前提,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敬意。不仅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敬意,还要从仪容、仪态、仪表中,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

五、如何做?——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

同学们学习礼仪,需要带着敏感神经,说话、做事、仪容仪表多考虑对方的难处,体谅他人。

例1:给他人递一把剪刀/一支钢笔。你会怎么做?

考虑周到的同学会把带刀刃的一端朝向自己,把带柄的一端留给他人。

例2:同学们投简历、投稿件时,邮件标题如下:

邮件标题:“***简历”、“求职简历”、“**征文”、“稿件” 这些做法都是不懂礼仪行为,没有为他人着想。分析:一位企业HR或者报社一名编辑,每天可能会收到成百上千篇这样的简历或者稿件。万一这位HR或者编辑看完所有邮件后,觉得你的简历或者稿件是最合适。他或者她需要在上千篇邮件中找寻你的简历或者稿件。特别耗时!而现实中,真会一篇一篇找的HR或者编辑,还真不多。

正确做法邮箱标题:

应添加“姓名+学校+专业+学历+求职岗位”,“姓名+文章题目+联系方式”等相关提示信息。

总结,礼仪不要拘于一招一式了解和模仿,关键在于掌握礼仪本质—尊重。

六、着装TPO原则和应己原则

1、TPO原则(时间、地点、场合)

2、应己原则(服装样式符合年龄和性别、服装颜色与肤色协调、服装与形体协调)

七、常用领带打法(老师示范,现场教学,课后练习巩固)

1、平结;

2、温莎结;

3、半温莎结;

4、交叉结; 附1:打领带自我考核评分表

八、制服着装规范

1、着制服要求

@、衣着整洁,配套穿戴,不可有污渍; @、不可敞胸露怀,缺扣,立领,挽裤,挽袖; @、衬衫必须束入腰带内,扣子应扣紧;

2、佩戴服务牌要求

@、佩戴标志清洁平整,标志应佩戴在一条直线上;

@、臂章应佩戴与左臂距肩5公分处;

@、工号牌应佩戴在左胸前口袋上沿中部;

2、穿鞋袜要求

@、应着黑色皮鞋、系黑色皮带,皮鞋应前不露趾、后不露跟;

@、鞋面应保持干净、整洁、光亮;

@、着裤装时,应选择深色袜子进行搭配。女士着裙装时,应选择颜色自然协调的丝袜,禁止穿纹路、花边、破洞的丝袜;

@、轨道车站员工禁止穿高跟鞋(›3cm)、凉鞋、拖鞋上岗;

九、正装穿着实训

1、实训目标:掌握正装穿着规范;

2、实训方法:学生5人一组,根据不同场合进行搭配并展示;分组考核;老师点评总结

3、评分考核表 见附件2 附件1

附件2

下载27.2.3切线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7.2.3切线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的切线判定 教案

    2.5.2圆的切线的判定 执教者:湖南省双峰县永丰中学谢靖敏 教学目标: 1、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判定方法的学习,培......

    用导数求切线方程 教案

    用导数求切线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能够应用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进行求导运算. (2)过程与方法: 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及运算法则求简单......

    《24.2.2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数学公开课: 24.2.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初步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

    初中数学《圆的切线》教案 教学内容 24.2圆的切线(1)课型 新授课 课时 32 执教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切线的识别方法,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切线识别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

    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教案 任课教师何光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

    2.3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辛亥革命,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辛亥革命的历史......

    2.3 城市化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三节 城市化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以及衡量的重要标志 2.正确认识城市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3.掌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3 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等历史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