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5 05:1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

第一篇: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

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

何临摹

文/于辉

【摘 要】:临摹是绘画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对临摹的重要性以及临摹的方式进行论述,探索如何更好地学习前人的绘画技法,理解其创作意图,并学以致用提高自身地创作水平。

【关键词】:临摹 绘画 学习

在作品风格百花齐放的今天,很多人都过多的去追求作品的形式而忽略了绘画本身的含义,特别是现在的美术院校中,很多同学都不屑于临摹,甚至认为临摹没有自己的风格,突出不了自己的个性,老是在模仿别人的东西,很难让自己成长起来。然而,临摹恰恰是我们追寻自身风格,完善自身绘画水平,提高审美意趣的重要手段。正如中国的美术大师,美术教育的开山鼻祖徐悲鸿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临摹是绘画中最重要的手段”。

临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临摹是指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而广义的临摹更宽泛一些,——所有对事物观察,并记录于任意媒介上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临摹。临摹,在绘画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已知最早的临摹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分别可以看做中国及西方绘画的起源。其中中国的内蒙古阴山岩画(图一)就是最早的岩画之一。在那里,我们的先人们在长达一万年左右的时间内创作了各种图像,这些互相连接的图像把整个山体变成了一条东西长达300公里的画廊,堪称鸿篇巨制。而19世纪末,研究古代文化的西班牙学者桑图拉和他的女儿,在阿尔泰米拉山洞中,发现了绘制于1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大型壁画——《阿尔塔米拉石窟壁画》(图二)。其石窟的洞顶上和墙上画满了红色、黑色、黄色和暗红的野牛、野猪、野鹿等动物。这些画风格迥异,绘制年代不一,总共有150多个形象。

图一 内蒙古阴山岩画

图二 《阿尔塔米拉石窟壁画》

史前绘画往往是与原始宗教混杂在一起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人们通过这些朴素的符号和简单的图像,表达他们对自然、精灵、图腾、神灵等的崇拜,而这些符号和图像,毫无疑问,都源于绘画者对自然,对身边事物的临摹。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发明了各种介质来表现或承载自己的作品,也由此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表现方式,绘画成为了一门独特且宽泛的艺术门类。而在古往今来的绘画艺术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临摹也起着着重要的作用。

从古至今,人们对前人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过。比如15世纪德国的艺术大师丢勒,早期的他为了学会首饰工艺所必需的装饰艺术,开始临摹艺术家们的人物画、马丁·桑恩古厄的雕刻等等,这为他成为一个艺术家创造了条件。后来的丢勒还大量临摹了老师迈克尔·瓦尔盖默特的作品,并通过临摹逐渐学会了多种绘画技巧,并以大自然,人体以及植物为对象进行研究,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前人经验论的角度来讲,19世纪几乎所有的西方艺术大师都大量临摹过意大利的古典艺术,或者去巴黎的卢浮宫进行过临摹学习。每一代的画家都会临摹前人的作品,来揣摩技艺,临摹大师的作品甚至写进了19世纪欧洲各个美术学院的教材。由此可见临摹在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临摹在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对前辈大师们作品的学习与研究,参照他们的绘画技法,从中吸取适合自己的绘画表达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绘画水平及对作品认知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有效地通过临摹进行学习呢?

结合本人在多年绘画以及绘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试做以下总结和归纳。

首先,临摹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简单复制;

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选择一些喜欢的画作或大师作品进行临摹。可以从画册中寻找作品,或者去美术馆进行临摹。在临摹时,我们应该尽量遵从原作,例如绘画材料、原作尺寸、甚至画面底色、表面纹理等等,尽量做到跟原作一致。

这一阶段的临摹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目的要明确,二是量要大。所谓目的明确,对于绘画初期的作画者而言,此阶段的临摹练习侧重于对作品用笔技法、设色方法等基础性知识方面的研究。而大量的临摹,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各种绘画技法,提高对材料的掌握。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临摹作品之前,我会要求学生把所要临摹作品的尺寸大小、所用材料尽量做到一致。接下来的临摹过程中构图,造型,设色,运笔等基础,细节性的问题,要认真观察,用心体会,力求稳,不求快。出现问题立即改正,不能因为怕修改起来麻烦而导致一错再错。这一阶段我对学生的要求是,尽量保证画面精确度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事实证明,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在大量的临摹练习中,涌现出一批临摹能力非常强的学生,以至于我给他们临摹的油画作品中,常常分不清哪是原作哪是复制品。

2.揣摩性复制

当基础绘画水平已经相对成熟,第一阶段的临摹就可以告一段落了。此时,我们需要找一位自己最喜欢的大师的作品,去进行深入的研究、揣摩,并找到大师作品中让自己非常着迷的共同点,尝试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审美意趣,进行一些创作,并观察这些大师作品中吸引自己的特质是否也在自己的创作中出现。

就我个人而言,米勒的作品在我学习绘画的过程中给过我很大的影响。他的很多作品我都进行过较细致的临摹,特别是他的名作《晚钟》(图三),在构图、氛围的营造以及作品内涵的表达上给过我很大的启发。

图三 《晚钟》

画中,秋阳即将落山的时候,两位农夫站在田野中,正要结束一天的工作,在远离村庄的空旷田野上,突然回响起从远方传来的教堂钟声。于是年轻的农夫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另一位看上去像是农夫妻子的妇女,也急忙直起腰来,女子低着头,两手合在胸前,怀着一颗无限虔诚的心。男子摘下帽子,他的神态看上去非常纯朴真挚,虔敬而且严肃。辽阔的原野在光辉的夕阳下展现开来,地平线上的一个角上,可以模糊地看到教堂的小尖塔——正是从那里传来了教堂的钟声。这幅画的严肃气氛,由于即将降临在旷野上空的朦胧暮色,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一望无边的旷野令人心旷神怡。夕阳辉映着晚霞,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在画面生动景色的吸引下,我们仿佛真的听到了钟声,并从作品中感觉到了一种清新的感人肺腑的静穆。

通过反复的临摹学习,研究米勒的绘画技法,我不仅技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通过不断吸收画家在画作中体现出的精神特质,审美意趣,使得自己的创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3.归纳与创作

当完成以上两个阶段的临摹学习后,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巧,并逐步开始明确现阶段自己的风格及审美取向,这时候就可以进入到第三个阶段,归纳与创作。此时,我们可以选择2到3幅自己最满意的临摹练习,与所临摹的作品进行反复比对、思考。在画作的对比中,不在仅仅要求构图、形体结构、肌理

特点、色调、明暗、笔触等基本绘画语言的相似,更要通过画面深层次的比较,看一看自己临摹的作品和原作有哪些不同的特性,这些不同的特性表现在哪里?其中哪些特质是好的,哪些是应该舍弃的。当能够理解出这些问题后,我们的绘画水平就逐渐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并开始明确了自己现阶段的创作方向和表达手法。由此,我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完成一幅技法娴熟、风格明确,且饱含个人特质的作品的能力。

优秀的创作是不可能凭空捏造的。任何优秀的作品,不论其选材或创作手法有何不同,都是人们通过对各种事物的观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会、感悟,然后利用在前人、师长那里学习到的绘画技法,运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结合自己的审美意趣所进行的表达。而没有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所进行的创作,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法达到感染他人,打动他人,甚至震撼观赏者心灵的效果。

综上所述,临摹在绘画学习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且在临摹的时候,我们不能因为临摹而临摹,只简单的模仿作品的笔触风格或者色调。更重要的是带着思索去临摹,在临摹的同时,多用心去体会作者作画的意图,并尝试理解其用笔、用色、构图等等对其意图表达的帮助。同时,我们要通过临摹确认临摹对象中对我们影响最深的是什么,临摹的作品为什么会与我们内在已存的特质产生共鸣,并以此充实、丰满自己的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美】诺贝塔·威尔 著 张晓怡 译.达·芬奇的灵感——破解创意的30种密码.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

2.【日】山田邦祐 著 宋红 王木东 蒲廷瑛 王振华 蒋志学 译.西洋名画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高师《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外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于辉 湖南省特教中专

第二篇:在临摹中感受 教案

《在临摹中感受》(七年级下册第三课)

马塘中学 徐丛茹

〖教学目标〗

1、了解“变体画”的探索空间,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添加、改画,了解古典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教学思路〗 〖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牛皮纸、画笔 学具: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右下角字母按下播放)

上课,欢迎走进艺术殿堂(点击出现)

考眼力:出示米勒和凡·高的同名作品《第一步》,通过考学生眼力的方法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这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师:我们平时学画都有过临摹,大师也不例外。法国画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他们临摹的人物画……

揭示课题:在临摹中感受(点击出现)二.新授:

1.师:我们要临摹大师的作品,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观察人物的方法。当我们所画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满意时,可能是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比不和谐。我们一起来寻找法国画家德加笔下的舞女的身体比例。

师:亚洲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部的高度。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

七、坐

五、蹲三半;头

一、肩

二、身三头;臂

三、腿

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2.师:那么运动中人的身体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找到她的重心线和动态 线吗?

师引导学生分析“溜冰者”的重心线及动态线。

3.探究分析——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1)对比分析《播种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你找到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师小结:《播种者》穿着大木靴,腰挂种子袋,一面右手撒种子,一面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两个贴近土地的画家,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让作品充满了生活内涵;凡高多次以“播种者”为主题作画,可见凡·高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从表现方法、风格等方面分析两件作品)

(2)出示凡·高另外几幅《播种者》作品,考考学生的想象力:凡·高临摹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揭示“变体画”概念。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点击出现)

4.验证大师笔下变体画特点。

艺术家都具有各自的绘画风格,经过自我表现,其画笔下的人物都重新有了新的生命。

出示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和《午休》,考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学生先后围绕两组作品艺术特点,结合变体画概念找出作品的风格差异,为后面临摹画家作品埋下伏笔。)

米勒:其作品中则呈现了一种安谧祥和的生命感受,作品以农村生活为原貌进行创作,注意了农民劳作后休息时的具体细节,使作品充满生活内涵,具有一种精神构思与乡村品质。

凡·高:一生都对米勒崇拜备至。米勒对大地耕耘者纯朴的颂歌,唱彻了 凡·高整个艺术生涯。阳光里的大自然,朴素的风景,长满庄稼的田地,灿烂的野花,村舍,以及身边寻常和勤苦的百姓们。1890年1月,凡·高在圣雷米复制《午休》,男子和妇女的睡姿反映甜蜜的梦想,牛和马远距离地享受着中午的安静、温暖。画家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传达出画里人物的心情,突显意图。

毕加索:画中的人物,都十分壮硕健康,充满自然的力与美,原始而奔放。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

师小结:由此看来,我们临摹大师作品可以抽取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学习变成创作行为。

5.如何完成变体画

师在牛皮纸上示范德加的《系鞋带的舞女》(素描),让学生掌握临摹人物全 身画的基本过程:

(1)线条造型,构图要适中,把握人物比例,抓住重心线和动态线;(2)用炭笔铺上明暗调子,根据光线需要不断调整;(3)用白色粉笔结合个人风格增加画面对比度,增强质感。展示学生临摹的《奔跑》。三.分组作业

根据《播种者》等作品进行一幅变体画练习。

基本要求: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个性要求: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互评及教师点评。同学交流临摹的体会,是对课程的回顾,回顾交流中加深了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加强学生的学习创作意识。

五、小结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板书设计〗

在临摹中感受

变体画:改变

构图、角度、色调、造型、工具等

〖课后反思〗

第三篇:在临摹中感受

在临摹中感受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变体画”的探索空间,掌握人物身体比例,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通过对大师作品的添加、改画,了解古典大师的技法、风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意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变体画”的探索——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色调的改变等。教学难点:变体画探索中的自我表现及个性发展。

三、教学准备:

名画图片、牛皮纸、画笔、颜料、教学课件

四、教学内容要点:

临摹教学方法作为传统教学方法,早在文艺复兴时代的初期便已使用,流传至今。临摹是通过深入研究,找到大师的别样之处,更好地理解、领悟、掌握原作。在卢浮宫及其他许多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

大师对临摹的解读:德拉克罗瓦说过:“临摹可以使有成就者轻易地获得成功!”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目的是“学”而不是“像”,不在于临摹得“真”而在于理解得“透”。

临摹是一种思索,临摹是一种比较,临摹是一种记忆。

注意观察一些画家的个人风格,都能看到前辈大师的影子,这就是他们在继承前辈的大师的基础之上又有了自己的“独创性”,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

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

七、坐

五、蹲三半;头

一、肩

二、身三头。变体画就是把一幅原有的作品改变作画的方法,改变作画的工具,改变一点画面的内容,所画出的新作品就是变体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米勒和凡·高的同名作品《第一步》,通过考学生眼力的方法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你知道分别出自哪两位画家之手?这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教师:我们平时学画都有过临摹,大师也不例外。法国画家德加多次去意大利临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在卢浮宫及其他博物馆内,都收藏着鲁本斯、毕加索等大师的临摹作品。让我们沿着前辈大师的影子,去感受他们临摹的人物画„„

揭示课题:在临摹中感受。

(二)新授

1.教师:我们要临摹大师的作品,首先要学习他们的观察人物的方法。当我们所画的人物看起来不太满意时,可能是人物头部与整个身体相比不和谐。我们一起来寻找法国画家德加笔下的舞女的身体比例。

学生:估计6-7个头部的高度。

教师:亚洲人的身体通常是七个半头部的高度。为了便于记忆和应用,人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为几句话:站

七、坐

五、蹲三半;头

一、肩

二、身三头;臂

三、腿

四、足一头。立姿手臂下垂时,指尖位置在大腿二分一处。

2.教师:那么运动中人的身体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找到她的重心线和动态线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溜冰者”的重心线及动态线。

3.探究分析——我们临摹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学习技法或风格。

(1)对比分析《播种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播种者形象?你找到两位大师作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哪里?

教师小结:《播种者》穿着大木靴,腰挂种子袋,一面右手撒种子,一面重复地一步步向前走。两个贴近土地的画家,米勒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让作品充满了生活内涵;凡高多次以“播种者”为主题作画,可见凡·高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从表现方法、风格等方面分析两件作品)

(2)出示凡·高另外几幅《播种者》作品,考考学生的想象力:凡·高临摹米勒的作品只是在复制、模仿吗?为什么?进一步探究,揭示“变体画”概念。

变体画:画家对同一画题,用几种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充分体现主题思想。变体画的空间很大,可以有构图的改变、角度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工具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和内容上的一点改变。

4.验证大师笔下变体画特点。

艺术家都具有各自的绘画风格,经过自我表现,其画笔下的人物都重新有了新的生命。出示作品《酣睡的收割者全家》和《午休》,考考学生的创新能力:凡·高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毕加索在临摹米勒作品的时候保留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学生先后围绕两组作品艺术特点,结合变体画概念找出作品的风格差异,为后面临摹画家作品埋下伏笔。)

米勒:其作品中则呈现了一种安谧祥和的生命感受,作品以农村生活为原貌进行创作,注意了农民劳作后休息时的具体细节,使作品充满生活内涵,具有一种精神构思与乡村品质。

凡·高:一生都对米勒崇拜备至。米勒对大地耕耘者纯朴的颂歌,唱彻了

凡·高整个艺术生涯。阳光里的大自然,朴素的风景,长满庄稼的田地,灿烂的野花,村舍,以及身边寻常和勤苦的百姓们。1890年1月,凡·高在圣雷米复制《午休》,男子和妇女的睡姿反映甜蜜的梦想,牛和马远距离地享受着中午的安静、温暖。画家巧妙地运用身体语言传达出画里人物的心情,突显意图。

毕加索:画中的人物,都十分壮硕健康,充满自然的力与美,原始而奔放。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

教师小结:由此看来,我们临摹大师作品可以抽取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学习变成创作行为。

5.如何完成变体画

学生参观微型画展,在其他班级学生临摹或创作的作品中感受他们绘画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

教师在牛皮纸上示范德加的《系鞋带的舞女》(素描),让学生掌握临摹人物全身画的基本过程:

(1)线条造型,构图要适中,把握人物比例,抓住重心线和动态线;(2)用炭笔铺上明暗调子,根据光线需要不断调整;(3)用白色粉笔结合个人风格增加画面对比度,增强质感。

接着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变体画《沙滩上奔跑的女人》(色彩)的创作方法。6.分组作业

根据《播种者》等作品进行一幅变体画练习。

基本要求: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个性要求: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7.展示评价

五、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互评及教师点评。同学交流临摹的体会,是对课程的回顾,回顾交流中加深了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加强学生的学习创作意识。

六、教后感:

第四篇:《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在临摹中感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八年级上册,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临摹是学习绘画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师的作品进行多种形式的模仿,有益于人物画的学习。本课从临摹名画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主动探索绘画的多种语言,直接与大师交流。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学生的思想及情感。【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对于“临摹”两字并不陌生,但缺少对临摹的深层次的认识,也极少临摹大师作品。然而他们有饱满的热情和对临摹的兴趣。通过对大师之间临摹作品的欣赏,感受,分析,通过实践临摹他人作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力,使其学会观察从而进行创作。【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感受名画美丽的同时了解变体画,掌握人物的比例关系,能借助名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

2、技能目标:尝试临摹古典绘画作品,了解大师的技法、风格。通过改变原作的构图、造型、色调、角度等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感悟变体画中的创作行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体画,变体画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难点:学生在“临摹”中进行自我表现,将自我感受融入画作中。【教学准备】

名画图片、画纸、画笔、颜料、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临摹

提问:什么称之为“临摹”,同学们印象中的“临摹”是怎样的?

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大都有过临摹的经历,之前老师也有让同学们临摹书本上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那么那些大师们会不会去临摹别人的作品呢?我们来看一幅作品。

多媒体展示米勒和梵高的作品《第一步》

提问:这两幅作品出自那两位画家之手?两幅画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分析总结,导入课题:在临摹中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们以为临摹只是一味的模仿,而本课的临摹有别于学生形成的概念,正好形成对比,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题。)

二、新授

1、人物比例

提问:同学们在画人物画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什么问题? 这些头与身体不协调的问题多数是与我们无法控制人物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我们先从大师作品中学一学身体的比例。

多媒体展示:德加《舞女》

请同学们用书本上13页教我们的方法来量一量他的比例是几个头。

多媒体展示人体比例图

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头与人体的比例归纳成几句话:站

七、坐

五、蹲三半;头

一、肩

二、身三头;臂

三、腿

四、足一头。

展示:德加《舞女》坐姿、德拉克罗瓦《席地而坐的阿拉伯人》

请同学们再次测量,验证所记口诀。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亲自量一量更直观,更利于永久记忆,不但学会的测量的方法也记住了基本比例。)

2、变体画

把握好人体比例关系可以使我们画出的人物画更写实更精准,然而画出好的临摹作品,要求我们不但具备一定的技法,还要对原作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请同学们分析《酣睡的收割者全家》的不同版本 多媒体展示: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

讨论交流:画家在临摹作品的时候只是在复制、模仿吗? 生回答交流结论。并对米勒、梵高、毕加索作品的各自特色分析。

总结:梵高和毕加索把米勒的画作用新的手法重新展现了出来,画出了耳目一新的新作品了,这就是“变体画”,临摹的变体画,可以是构图的改变、造型的改变、色调的改变,也可以是画质上的改变。这三幅画具有其画家各自的绘画风格,通过自我表现从而有了新的生命。

讨论分析学生临摹毕加索作品《在沙滩上奔跑的女人》不同版本,学生作品对原作做出了哪些方面的改变?

生交流回答。

总结感悟:临摹变体画为我们想大师学习提供了新的探索空间,我们可以在大师的作品中选择一种元素进行改变,也可以只保留某些元素,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让临摹这种学习行为演变成一种创作过程。

(设计意图:大师对大师的临摹、学生对大师的临摹的对比分析,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体会作品,了解大家对变体画的感受,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三、创作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任意一幅大师作品为原型,进行一幅变体画练习。方法选择:

1、改变构图,保留大师作品中的其他元素进行临摹。

2、在大师作品中抽取任何一种元素进行改变,加入更多的自我表现。

学生绘画期间多媒体播放对大事的临摹作品,轻松的背景音乐。(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幅大师作品进行临摹,他们会十分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促使其创作出优秀作品。)

四、展示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评及老师点评,学生交流临摹体会。在回顾交流中加深对绘画过程的理解,巩固知识要点。

五、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临摹变体画,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生活中,对每一幅打动我们心灵的,及其我们的热情或是引发我们兴趣的画,我们都不妨临摹一番。【教学后记】

本节课面对大师的作品,要让学生领会其创作的技法、风格、特色包涵的情感,还要让学生能在临摹个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去,所以我不但让学生学习了基本的人体比例关系,还着重让其讨论分析临摹作品。在这种欣赏、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过程中,对变体画有个清醒的认识,能够在其后的创作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变体画的艺术手法。我想,要让学生画好变体画,也要跟他们强调画好写实画的重要性,严格的照着原作临摹的重要性。因为绘画技巧不但不会阻碍创作,还会对创作有所帮助。

第五篇:古代壁画临摹及教学实践

古代壁画临摹及教学实践

中国岩彩画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如敦煌地区的莫高窟、渝林窟、西千佛洞作为中国古典壁画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窟群,积累了从南北朝到宋元时期千百年以来大量如宝石般璀璨的作品,至今仍然受到世人的瞩目。只是自宋元以后,中国画坛的主导地位逐渐向水墨画偏移并最终被水墨画所取代,造成了中国岩彩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断层。以至今天当我们重新关注中国这种古老的材料及绘画形式,发现除了这些古代优秀的壁画作品外,其它好的岩彩画作品已显得贫乏与零碎。与此同时,中国古代壁画蕴涵着大量的经验和启发,是值得我们不断挖掘的潜源。

正因中国的岩彩画发展历史与在当下探索的需要。关于岩彩画的教学,从了解材料与岩彩艺术的审美语境方面看,我们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从这几年广州美术学院的岩彩画教学的实践经验证实了关于古代壁画的临摹教学是极佳选择。

今天,在中国普遍美术院校的临摹课程所采用的临摹方式中,以对画面的不同表现层面来划分有三种:

第一种是原貌临摹,是指在技法与神韵上模仿古典作品的原有面貌,所绘制的作品。临摹的目标力图重现原作的本来面貌。这是在对传统技法的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临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通过这种临摹方式从造型、色彩关系以及线条的运用上得到许多启发和灵感。不过,这种方法也只是把目光投射在对古典造型与描绘技巧的追溯,很少关注壁画材料特殊的质感及表现的技巧美感,甚至把材料的选择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与传统壁画质感气息相距甚远。

第二种临摹是模糊的意象临摹。这一类“临摹”是一种无羁无绊的临摹方式,从纯粹意义上判断,它不能算作完整形式的临摹。因为摹本对于它而言,只不过是一个精神的参照物,强调个性表现和精神理解才是其中心实质。因此,即使对同一摹本临摹,出来的效果也可以是千差万别。因此这类临摹是属于一个精神层面上的临摹或半临摹。这类“临摹”极大地拓宽的思维的纬度,多角度实现了以自我表现的可能性。但同时,这类临摹仍缺乏对材料研究的针对性,以至对初次接触并要掌握矿物颜料特征与使用方法的学生而言是不利的。

第三种临摹是现状临摹,是指以现代的审美趋向从材料表现的视觉角度对古代作品中由历史原因造成的画面效果加以研究和理解,表现其现有面貌的作品。首先,这种临摹的第一个立足点是现状,是以现代人的思维审美模式最直观地判断现存古代作品的美感;其次,这种临摹的第二个立足点是材料,是以针对壁画材料的特殊质感及矿物颜料自身的美感作为研究目的。当那些古代的作品被历史的洪流冲刷过后,显现的是更加厚重、和谐,更加符合现代视觉审美的效果。现状临摹就是要牢牢把握这样一种追求,达到再现现状的目的。因此,这种临摹在材料上使用的是与原作一致的矿物质颜料,但在技法运用方面就不仅仅局限于原作的技法,而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更现代。由此可见,这类临摹是处于一个现代审美表现层面上的临摹,而并非只是与原作的技法技术看齐。

广州美术学院的古代壁画临摹教学选择的是壁画的现状临摹。

所谓现状,是指古代壁画经过历史的各种原因洗刷之后,透出不同材质的多个层面肌理,这些层面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现状。其构成因素十分复杂,除了人为的破坏;大自然的风蚀雨淋等各种自然灾害;墙体本身的各种分泌物腐蚀作用和颜色的龟裂、剥落所造成的面貌,还包括壁画本身的素材与构造的关系,生态环境及其它历史因素……

在现状临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两种不同的岩彩制作方法:第一种是以珐琅颜料作底色,表面使用天然矿物颜色的厚画法,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模仿壁画现状中各种“肌理”变换交互并置的历史痕迹,同时也为矿物颜料表现技法的宽度与深度提供的空间,由于色层较厚,还可运用洗、磨、刮等手段产生不同的肌理效果,但也由于底色粗糙的质感给深入细腻的刻画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二种是单纯使用天然矿物颜色薄涂的薄画法,是先以蛤粉做底,模拟了墙壁的厚重感,再利用天然矿物颜色沉稳的发色特点及墨稿的素描关系,以对比色做底,薄涂颜色,能细腻轻松地处理各种细节,体现“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与原作的气息更为接近。

现状临摹的意义在于: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继承古代优秀壁画的传统美学与材料表现特征,并了解壁画现状的形成背景及原因。

二、有利于研究矿物颜料的特性与使用方法,如:不同颜料的发色特点,人工颜料与天然矿物颜料的差别;矿物颜料的发色条件;以及矿物颜料在加热状态下,所产生的色相变化等。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精确的刻画能力。以及体会古代壁画所呈现“薄中见厚”的艺术效果。

四、有利于体会绘画载体的“肌理”对艺术的表现和多种材质的交互并置所产生的美感,对研究、拓展当代岩彩材料的综合表现技法十分有益。

当然,古代壁画现状的临摹不仅仅为了继承,更重要的是为了拓展。因此,对古代壁画的临摹,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客观上的复制,它是在对摹品的材料、构造以及现状形成的各种因素分别研究后,通过对“现状”艺术的“摹仿”,体验各种材料在历史角度的艺术表现和自然现象合成之后的美感效果及艺术感染力,并启发创作性的岩彩表现手段,为今后的岩彩写生和岩彩创作提供从技术领域到文化和思想、观念领域的审美语境;为岩彩画的发展孕育出各种可能性

(责编 李梦)

下载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绘画学习中临摹的重要性及如何临摹[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 传统书法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前人早已说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可以说是一条......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写写帮推荐)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 传统书法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前人早已说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可以说是一条捷径。而这......

    临摹敦煌壁画图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摘要:在艺术教学中,通过临摹敦煌壁画来培养学生对图形的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艺术设计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临摹过程中临摹者受主客观的影响较大,有时相同的壁画呈......

    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五篇范例]

    浅探书法教学中的“单钩临摹” 扶沟县高中 书法教师 陈阵 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基础环节,也是学习书法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与临帖结合,构成了人们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手段——......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翁志飞(定稿)

    《关于传统书法教学中临摹教学的断想》 传统书法教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几乎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前人早已说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或可以说是一条......

    儿童水墨画临摹教学中创新性发展的几点建议(5篇材料)

    儿童水墨画临摹教学中创新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 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传统的临摹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太适合儿童的认知成长。本文从欣赏名家丹青,激发绘画兴趣;体验......

    学习绘画及雕塑方法

    学习绘画及雕塑方法: 一条主干线,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训练眼、脑、手相结合,同时,必须在训练过程中调整心态,称之为“修心”。 第一步学习素描。(所有单色绘画称为素描)。 通过正确素......

    浅谈初中英语学习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建议

    浅谈初中英语学习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及建议 佛山市顺德区伦教汇贤初级中学 何舒蕴 摘要:初中语音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文章叙说了语音对英语教学的意义和中国人学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