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水墨画临摹教学中创新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儿童水墨画临摹教学中创新性发展的几点建议
摘 要:水墨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形式,传统的临摹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不太适合儿童的认知成长。本文从欣赏名家丹青,激发绘画兴趣;体验笔墨情趣,感悟水墨魅力;示范精确到位,调动求知欲望;形式继往开来,方法善于选择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临摹教学中可以进行必要的创新性变革,指导学生进行水墨画创作。
关键词:水墨画教学 创新性 方法
在最近几年的水墨画教学中,本人发现只要方法得当,传统教学仍然能大放异彩。学生通过通过临摹名家作品能很好的构建起水墨语言,通过学习能学习到美术最本真的东西,这包括造型、光影、组合方式、水墨、色彩技巧和精神情感等。临摹也要进行变革性的临摹,要紧紧围绕儿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欣赏名家丹青,激发绘画兴趣
兴趣是学生创意能力培养的关键,只有存在兴趣,才会有独特的、有价值的想法,如果对这个领域很厌烦,就不必提创造力和创意想法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水墨画教学时,应该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水墨画学习兴趣。虽然临摹法在当下很多人眼里是刻板,陈旧的代名词,有贬低它的意思。殊不知,从古到今没有哪个画家不是在临摹中成长起来的。临摹,就好比一个人学习走路一般,没有良好的基本功,想要飞奔而去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对于学生而言,水墨画学习的初衷大多数还是觉得好看、好玩,并不是想要成为一名画家。因此,让学生对水墨画感兴趣非常重要。笔者有多年水墨画教学经验,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色彩丰富,构图巧妙,色墨大胆,形态变形夸张等方面比较感兴趣。鉴于此,在选择名家作品时,要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欣赏历代名画家的代表性作品,也可以欣赏草根画家的特殊作品,如齐白石、吴昌硕、徐谓 黄荃等名画家作品。欣赏中让学生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是在哪里?你是如何理解的?哪里画的好?哪里看不懂等等。由于学生年龄层次不同,对于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的蛮干。如有的孩子想象力极其丰富,他们会将作品中的事物拟人化。如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葡萄》时,有学生就提出了葡萄好像很多小朋友,有很多都挤一块了,有几个小朋友怕给挤扁就离得远远的。这时教师就补充到,这些小朋友真是调皮,真怕会挤坏,老师指着画面中的葡萄叶子说,幸好有老师在边上看着,准保没事,哈哈。一段轻松幽默的课堂对话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他们学习水墨画的浓厚兴趣。临摹前的看画在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生已经能领略水墨画带给大家的魅力了。
二、体验笔墨情趣,感悟水墨魅力
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于新生事物总是充满短暂的好奇心,一旦熟悉后,很难可持续性的坚持好奇心理。但无论如何一开始的好奇激发能激起学习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第一步。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体验性,让学生通过尝试笔墨的运用,让笔墨在纸间跳舞,留下美丽活泼的痕迹。如教学《美丽的线条》一课,教师通过欣赏,演示作画等环节引导学生了解线条的浓痰、干湿、粗细、滑涩等变化,再加上组合规律的表现,如聚散、高低、交叉、重叠、接触等。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临摹学习,是比较高级的内心临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善于模仿,可能会模仿老师的方法,也可能会临摹老师的构图等等。因此体验笔墨情趣并不是毫无目的的放手让学生不着边际的乱涂乱画,体验作画的目的是体会线条或墨色的变化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其中又会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都会有所感悟。但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在活动中表面上可能会注意某些规则,其实内心玩耍,涂鸦的个性是永远存在的,同时会受到情绪、认知、思想的左右。恰恰是这些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儿童画水墨画的收放程度,学生在随意的挥洒中自然而然对水墨画积累起了一定的经验。
三、示范精确到位,调动求知欲望
水墨画从古到今都是师徒形式传授的,老师演示,学生在旁仔细观察,学习揣摩老师的一笔一划的到位之处。这种方法历来是做手艺的常用方法,以其直截了当,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率。水墨画因其工具的特殊性,把握起来比较难,具有特殊的技术性。有时老师说一百遍还不如做一遍来的实在,有效果。因此,教水墨画首先老师要有非常扎实的国画功底。平常都说“名师出高徒”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如在教学《水墨画动物》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趣味性演示,可以将蘸满墨水的毛笔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作画,寥寥数笔,学生只是看到了几条线和几个点的勾画,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虾就诞生了,学生纷纷惊叹水墨画的神奇,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试一试,只用简单的点和线,看看还可以画出哪些动物,这时学生就会饶有心致的动手作画。在这里老师精到的示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绘画的直观感受和绘画方向的判断,同时对于良好学习情绪的调动作用显而易见。
四、形式继往开来,方法善于选择
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无论是传统的、现代的,还是实验的,都是画家有感而发,带有主观思想的。这时的物象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自我的代表。如齐白石的蔬果、草虫、虾蟹等,看似简单,实则内在大有文章,“方寸之中见天地”。临摹画家的作品,单单了解画面的视觉呈现只是基本的表现,其中蕴含的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才是学习的重点。清画家唐志契云:“临摹最易,神气难传;师其意而不师其迹,乃真临摹也”。让儿童在早期临摹,就是为了学习水墨的这种韵味,另外教师在选择绘画内容上要选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熟悉的家人朋友、蔬菜水果、美丽的植物、可爱的小动物等,因为儿童对这些比较熟悉,教师在做示范时,寥寥几笔就将绘画对象画出来了,激起儿童的兴趣,个个跃跃欲试,要亲自体验和感受水墨相融的乐趣,作画时也会认真起来。
(一)善于选择绘画内容,呈现多样性
明代李日华说:“临得势,摹得形”。教学生临摹的目的不是要画的和原作一样,而是在临画过程中如何去观察、理解,研究别人画面上的点线面组合、明暗处理、造型与结构、设色规律等等,从中得到启发,吸收别人技法和创作经验,学到真正的知识。在临摹中我们可以选择局部临摹再添加物体的组合性的构图法。如画画家的蔬果作品,画面中的蔬菜本来就很多,我们可以选择一二进行临摹,然后将生活中常见的东西罗列在一起。这样学生即学到了画家的绘画方法,同时又掺杂了自己的东西,完成了杂交式的创新性改造。前几年的实验水墨搞的风风火火,这种水墨画很有视觉效果。粗看印象不错,细看就感觉主观抽象成分过重,对于学生来说直观性较差,学生群体中可接受者较少。相反对于生活中某些事物,如家乡的蔬菜果实、美丽的花卉植物、迷人的农村风景、日新月异的城镇环境等等能给大家留下怀念的情感影子。因此,我们可以在画家的作品中去挖掘这些学生耳熟目染的事物,利用重新构图,可以使具象的、抽象的、甚至夸张的水墨欣赏来表现。
(二)善于组织画面构成表现,呈现多元化
大家都知道画面的构成主要是点线面三部分组成,将这三者关系处理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水墨画除了平面的点线面构成之外还具有立体的墨色层次。因为有着两种画面成分,学生掌握起来相当有难度。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摸索除了一些方法,倒是有一定的效果。如教学画螃蟹,可以先让学生临摹一只处理的齐白石的蟹(没有浓淡,黑色的蟹),完成后将作品与原作对比发现不同点(浓淡的立体层次)。再临摹原作,学生会发现浓淡的处理很重要,再去观察其它螃蟹会发现还有不同浓淡的螃蟹。接下来再让学生练习其它墨色的螃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实实在在地学到物体的浓淡立体层次变化。再将螃蟹组合起来,就能表现出立体的画面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笔者总结出了水墨画临摹法创新形式上的方法:
1.变形法。可以将画面中的物体拉长、缩短、长胖、变瘦…… 营造一种夸张的效果。
2.数量对比法。主次物体数量悬殊,突出主体。
3.半角法。主体放大,只画大部分,表现特写效果。
4.增加法。增加物体,丰富画面。
5.删减法。选择原作中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表现出来。
6.组合法。移花接木式的将不同作品中的物体结合起来,加入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7.抽象法。将临摹作品中的物体再进行概括,是它更具装饰性。
8.其它纸型表现。尝试在不同的纸上绘画,营造异样效果。
(三)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呈现情趣性
在某种程度上说,水墨画是建构在人的认知和思想上的一种表达。为了使画面更具有文化内涵,更具有哲学思想,对立和统一在画面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易经》 用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道教《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这一命题,概括了矛盾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西欧,古希腊米利都学派关于“始基”的思想中就包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赫拉克立特提出“相反者相成”。
由于儿童的认知水平不如成人,生活经验和感受也与成人不同。因此水墨画临摹和创作中所体现的儿童情结也是非常有特性的。儿童画水墨画更多的是趋向于玩耍和情绪的发泄。但如果老师不去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学习的话,往往容易走弯路,甚至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在临摹教学中,要随机似有似无的教给学生对立统一的思想,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幽默生动的比喻来挑动学生的神经,培养人文精神。如在教学《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中,老师画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让学生上台添加荷花。大多数学生添加的荷花与老师画的是平行的,最多有高低的变化,然而有一位学生很胆大,画出了倾斜,与老师的荷花交杂排列了。老师表扬了他,并且打起了比喻:“这朵花好像一位很有个性的同学,她觉得都这么长,没意思,换了个角度长上去。这样画面更有变化了,更能给人联想了。”如果要创作出好的作品,就要打破原来的规则,不破不立。然后再让学生欣赏临摹名画家画的荷花图,学生就会更加理解对立统一在画面中的作用了,以后的创作学生就会注意这方面了。又如在教学《柿子》时,临摹齐白石的柿子,分为两组,一组画一半,画好后在进行交流。学生发现原作中的柿子现在被老师分成了两半,一半多一半少,再将自己练的与原作比较,会发现哪幅组织的更好,从中让学生领略了主次在数量上的对立统一。可以说临摹作品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是水墨画中的精神所在。只要用巧妙的教学,笔墨可以锻炼出来,儿童天真稚拙的精气神同样可以从这些作品中生发出来的。
总之,在水墨画临摹教学中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与原作的相似,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教学才能充分挖掘原创作品中令人鼓舞的技法和精神气质。要充分了解临摹不是为了临而临,而是为了借鉴优秀的作品来巧妙的转化成自己的理解,将童心童趣融入到这些作品中,表现出儿童人生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 《中国画学研究――形神与笔墨》[M]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8
[2]钟家骥 《水墨画新论》[M]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桐乡市崇德小学 浙江嘉兴)
第二篇: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
沙洋县五里中心小学 刘小英
水墨画,通常我们称之为中国画。他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儿童经过水墨画训练,能进一步提高绘画技艺和审美情趣,对其智力开发和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现代化教育理念来进行水墨画教学,打破传统水墨画从临摹梅、兰、竹、菊等入手的僵化模式,注重绘画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水墨游戏活动,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意识,发展个性,完善其人格。
一、以游戏为活动形式,逐步练习,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
每个画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形式,而这些特色是因为使用各具特色的材料而产生的。教师对儿童的辅导要强调掌握水墨画的技法精神,重视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对于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用墨、蘸水、调色等基本方法,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并养成良好习惯。老师要多进行身教示范,设计好学习的形式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对绘画的兴趣。
(一)让儿童体验线条的流畅美。小学生初学水墨画时,让儿童动手勾画长短、粗细不同的直线、波浪线、折线、弹簧线及螺旋线等,可以增强儿童使用画笔的能力,初步获得对用笔方法的感悟。可以利用线条构成一些图形,增强儿童的练习兴趣。
(二)让儿童体验用笔的层次美。儿童对浓淡变化的墨色充满了好奇心,教师适时引导点拨,用小魔术等方法,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调一调,边涂抹边体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水和墨的调和方法。
(三)让儿童体验用笔的变化美。中锋、侧锋、顺锋、逆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可以将画笔从中锋到侧锋至逆锋依次示范,让儿童观察线条的变化并尝试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的装饰画来调动儿童的练习兴趣。比如要求儿童在四个三角形内用不同的图形来装饰,如动物的脚印、皮毛的斑纹、树干的纹理等,在轻松的游戏中领会用笔的变化之美。
二、探究、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多样的练习形式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保持儿童的学习兴趣,减少疲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儿童带着问题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笔者将水墨画的练习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使儿童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一)演示练习。范画演示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练习方法,应当避免那种照葫芦画瓢式的全步骤演示方法,而应把着重点放在有难度的笔墨演示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将儿童从单纯的机械模仿变为有独立个性的意念练习,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潜能。
(二)儿歌助记。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儿童容易将已学过的知识遗忘。为此,我将儿歌融入水墨画教学,调动儿童多种感官来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春天》时,我将作画儿歌编为:远近三笔画田埂,淡绿颜色青草生,浓墨勾出垂柳枝,前浓后淡近景成,藤黄颜色点出花,翩翩燕子双双飞。
(三)以点带面。鼓励学的较好的学生当场作画示范,这样,既提高了表演者的绘画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是一种儿童自我教育和提高的练习形式。
(四)小组合作。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我采用这种同学间相互切磋的练习形式,两人或多人合作,一人画一部分,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一幅画。例如画池中荷花,一人画叶,一人画画,一人画池塘,一人画青草,以达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写生、默写和创作相结合。要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表现,必须具备独特、正确、敏锐、细致的观察力。进行写生练习对提高儿童的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帮助很大。写生可以使儿童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技法应用融为一体。默写和创作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即兴创作的艺术表现技能。
总之,水墨画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代替旧的教学观念,发展传统艺术,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
第三篇:儿童水墨画教学反思
儿童水墨画教学初探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儿童水墨画教学的现状,结合美术新课标的有关要求,从学生的兴趣、习惯方面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探索中国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词:儿童水墨画教学习惯 兴趣 生活经验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美术教材就安排了中国画教学,这一安排是源于新课标中提出的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中国画体现了诗、书、画、印的结合,蕴涵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作为小学美术老师,如何让儿童基本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进而喜欢中国画,热爱中国画,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中国画用具和表现的特殊性,容易让学生很快产生兴趣;但也是因为用具和表现方法的问题,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如果教学方法再不得当,也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一、儿童水墨画教学现状
根据笔者的观察,很多培训班及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开有国画课,但他们在国画教学中,都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少儿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教师、学生家长在评价作品时是与教师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创造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不必说,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内容,硬让儿童跨越几十年的年龄界线,去适应成人眼睛里的世界,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进去了”,成了“小大人”,先天不足地、过早地、人为地让孩子进入到一个莫明其妙的专业美术圈子里,成为美术教育的牺牲品;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因此,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到基本的中国画知识和技能,又能发挥儿童特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力求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二、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预习是学习新知之前对教材进行自学的一个过程,包括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教学资料及用具的准备,还有对作品作者及其艺术特点的了解。预习的过程体现了动手动脑的结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体现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做好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学习也就变的轻松,而且还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例如在学习《彩墨游戏》一课时,我就重点让学生查找有关宣纸和毛笔以及墨的知识,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介绍和交流,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用具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不但让教学变的轻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去学习,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三、巧学技法,灵活运用
虽然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有一定的难度,但学习中国画不能一点都不给学生教,因为中国画表现材料的特性,如果不掌握一定的技法,那样画出的中国画将缺少中国画的韵味,导致和儿童水粉画、彩色笔画没有多大区别。比如在教授中国画技法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等技法时,我先演示了浓破淡、淡破浓的方法,接着让学生思考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并上台演示,通过师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了色破墨、墨破色的方法,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印象深刻。针对一些难度较高的技法要求,要适当降低难度,比如中国画中提到的墨分五色的要求,就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的作业中能体现两三个墨色层次就应该加以鼓励了。在学生完成作业中,也不要过多的要求非要用什么技法,只需要在指导中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明白中国画在表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就行了。
四、教学环节和内容的设计要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各种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用彩墨画鱼》一课时,我就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海底世界,引导学生观察海洋中各种鱼的形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在欣赏一些画家的作品时,给学生讲一些画家的趣事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欣赏齐白石的虾时,就给学生讲齐白石老爷爷为了画好虾就亲自养了一些虾经常进行观察,所以他画的虾特别生动。在尝试表现中,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对学生的独创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有时侯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别的材料和中国画的材料相结合进行创作,比如用油画棒或水粉颜料结合毛笔、墨汁在宣纸上作画,让学生感受作画材料的多样性,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我也尽量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比如画水果,学习各种水果的画法,然后组成水果盘;学习瓶花的画法,还有画金鱼等等。事实证明,学习的内容只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效率就会高,学生的创造性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这正如美术新课表中所提到的“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水墨画的学习应当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学生一般对自己熟悉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多画绘画日记,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去搜集素材,因为“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让学生画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生的作品才会更具活力。在搜集素材时有时并不需要画的很完整,有时看见一束花,一盘水果,窗台的摆设等都可以作为表现的对象,而且工具也没有限制,可以用铅笔、钢笔、彩笔、油画棒„„,表现手法上可以是线描,也可以勾线图色等都不用限制,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又丰富了学生的表现力,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时侯我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给学生讲创作方法和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六、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中国画,因为工具比较繁杂,收拾起来也比较麻烦,所以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如摆放用具的习惯,要求学生把学习用具摆放到右手边;还有蘸水的习惯,一般是根据需要来蘸水,不能随便涮笔,以免很快弄脏水;还有不能随便甩笔,多余的水可以用卫生纸或废宣纸吸;再有收拾整理的习惯,要给学生必要的示范和指导。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自如。需要注意的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和指导,要把培养习惯也当作教育教学的一部分。
中国画教学是学习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途径之一,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节,因此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把握好教学内容,既能让儿童对中国画的技法和审美有所了解,又能和儿童的兴趣及生活经验相结合,创作出富有儿童特点和时代气息的作品,这里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1、7。
第四篇: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笔墨技法的运用
浅谈儿童水墨画教学中笔墨技法的运用
【内容摘要】水墨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在 儿童美术教育体系中占用重要地位。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和表达水墨画的笔墨情趣为切入点,通过名作欣赏趣味性联想和巧妙性的提款和创新绘画题材等方法。将水墨画的美术特色与少儿教学美术规律相结合,使儿童更易于掌握水墨画画中的笔墨技法。努力使孩子走进一个多彩的世界。
【关键词】儿童 水墨画
笔墨技法
小学美术教育
一、前言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最重要的莫过于笔上水分的掌握,同时教师设定一个共同的模式标准,让学生达成,学生面对的不只是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而是太多的想象、创造的自主空间,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提高,从而就会更加热爱水墨画。在水墨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由于文化历史的影响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学生也将在课后把学到的知识很快忘记干净,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些教师因此而不愿涉足其中。(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4)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改变现有的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应该努力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
二、正文
1、儿童水墨画的教学目标
(1)刘淑娟《幼儿水墨画教学初探》中提出:“主要采用轻方法重想象的指导思想” 我非常认可。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经常用自己的主观愿望来代替客观事物。幼儿作品多数不是画自己所见的,而是画记住的印象或外界刺激的感应物。多数幼儿会把小动物画成简单的符号形式。教师应先示范,让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认真的思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让幼儿在生宣上随意的画,比赛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的同时,让幼儿观察和想象的能力同步增长。在策略上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产生好奇的心理,觉得水墨画好玩,教幼儿不必特意强调用笔的方法,让他们知道浓墨、淡墨和枯墨即可。感受自然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用真情去表达和创造美的乐趣。在生活的乐趣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好奇心、创造性的和不断探求的人。
(2)张运河在《儿童水墨画教学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应激发儿童的学画兴趣”在进行入学教学时,教师可以趣味行的演示,在宣纸上进行简单的作画,一只可爱的熊猫就诞生了,学生会惊叹水墨画的神奇。跃跃欲试。如果老师说什么画什么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我觉得这在教学中非常重要。不可忽视。
2、儿童水墨画的教学方法
(1)陈玲《对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思考》中说:“把游戏变成基本功”比如点的练习课设计成《来种小豆豆》。线的练习课设计成《随着线条来跳舞》。面的练习课设计为《画图形,想东西》。让儿童在游戏中体会干,湿,浓,淡的墨色变化,中锋线,侧锋面的技法。这种在游戏中学习基本功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儿童兴趣浓厚,更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生动又有趣的画面。同时通过墨色在宣纸上的渗透,晕,产生特有的效果,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从而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的见解是:传统的小学的水墨画教学内容为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水墨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画故事》、《戏剧人物》、《动物的脸》等,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梅兰菊竹、花草虫鱼等。
(2)李晓艳的《儿童水墨教学初探——张扬个性 放飞心灵》一文中提出:“巧妙示范,学生范画”把学生分成小组,小组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画。主题画面由学生来完成,比如在《小麻雀》一课中,要求学生观察麻雀的特点。让大家来谈一谈讲一讲。根据学生的描述来作示范。画得好的同学可以请他们在黑板上范画,并且把这些同学轮换着分到各组,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我觉得尚欠缺的是学生害羞,不善于表现自己。这时就要勤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喜悦,增强信心。还提出“善于借鉴,鼓励创新”在水墨画教学中,避免以传统题材《芥子园画谱》内的相关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途径传授给学生,应以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去表现万事万物。只要有创造性的体现即使画面是“乱七八糟”“一塌胡涂”也是优秀之作。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应运用毛笔的游戏实验,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得“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游戏结束后,互相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及墨色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的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及提高运用、表现能力。使其明白了:太花是因为笔上水太多,太干是因为毛笔蘸水太少的道理。在教学中,不能具体教学生“按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即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总体要求自己探索实践,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即“不教而教、”“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思路
(3)黄少伟《论中国当前的水墨画教学模式》中提出:“音乐教学”这一点值得倡导。因为在音乐教堂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舒缓课堂气氛。我觉得还可以利用范例,提高学生观察力、表现力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大小不同、显现及未显现而已。为了给学生提供挖掘自身潜能的环境与机会,我提出以观察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因为观察能力是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的基础,人们观察事物,不只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脑子。潘天寿在画论中谈到:“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要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谓‘读书万卷,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强学识修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在教学中长期实施的教学目标,而通过水墨画教学在观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对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起重要作用。在水墨画教学中,学生在尝试“各种笔墨技巧”的练习后,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观察为主线,搜集创作素材,探究笔墨技法。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熊猫”这一课,老师对熊猫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熊猫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熊猫各不相同,发火的熊猫用红色。也可用各种颜色,如在画熊猫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技巧等,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国画的基本知识。总而言之,我认为儿童的国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了解特点、学习规律、吸取营养,又要帮助儿童从各种现代艺术的思想、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与风格中领悟一些新的艺术规律,来建构自己的审美思想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进行表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只有这样,儿童的水墨画学习才富有积极的发展性意义。
(4)郝蕾蕾的《给学生一片尽情挥洒的水墨天空》中提出:“好玩的工具材料”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找出具有和毛笔同样功能的作画工具。学生发现棉签棒,鹅毛,小树枝还有自己的手指。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体味其中的乐趣。儿童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水墨画教学讲究墨的浓淡干湿的运用。教师可以把这些技法技法的学习变成一个个游戏,把“滴,吹,撒,抹” 等贯穿在游戏之中。游戏激趣,引发学生“创造性”学习。
3、儿童水墨画能力的培养
(1)彭文芳《浅谈中国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中指出:用笔,用线,用水,用色,构图,抓形,创新,等能力。握笔高低不受成法的拘束,要随意变化,中锋侧锋要交替使用,画出线来要有变化。鼓励大胆画线,熟悉国画工具,分焦,浓,淡,墨色画线三个要点。用墨有“焦,浓,淡”三个层次即可。用色以淡淡的固有色为主,特殊情况下则任其发挥。造型方面把生活中的形象提炼成意象的视觉符号,并能随意表现出来,把客观事物经过一番艺术概况,夸张,使其变得简约,含蓄,传神。构图要饱满,主题形象要突出,前后要有主次,左右要用呼应。创新有方法与内容上的创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又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2)郝蕾蕾的《给学生一片尽情挥洒的水墨天空》说:融入生活,孕育创新。教师在美术课堂中给学生创造一片水墨天空,水墨画教学注重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新技法和材料,引导学生在水墨游戏中大胆创作。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便能将自己内心的情意抒发出来。“情意性”展现才是学生内心深处思想、意愿的真正表达。因此,水墨绘画融入“情意性”教学相当重要,我运用水墨画配诗句,水墨画配故事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抒发情意提供方便。
四、总结
上述研究者都注重顺应时代的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新标准的要求代替旧的教学观念在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这个基础上,结合更广泛的艺术语言,发展传统艺术,完善儿童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儿童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精神。我认为在儿童水墨画教学中应诗文相结合。中国的文人墨客太多精通书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配上一幅优美的画。让学生将成语故事画成水墨绘本,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绘画冲动,更能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与历史渊源,于文化素养。当前水墨画教学,主要依据古代水墨画的绘画思想,即“临摹---写生---创作”模式。中国水墨画将何处何存?上述研究者解决了怎样教的问题,让我有所思的是怎样将儿童教好?怎样让儿童明白线条流畅之美,笔墨的层次,用笔的变化等。有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郝蕾蕾.给学生一片尽情挥洒的水墨天空---小学水墨画教学探析.期刊文章[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25
[2]陈玲.对儿童水墨画教学的研究.期刊文章[J].科教新报.2011-02-25
[3]董新海.儿童水墨教学初探——张扬个性放飞心灵.期刊文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1-15
[4]黄少伟.论中国当前的水墨画教学模式.期刊文章[J]大众文艺.2009-06-25’
[5] 陈辉.当代水墨画的语言表现.期刊文章[J].装饰.2003-09-01
[6]魏锦蓉.现代水墨画现状及发展的思考.期刊文章[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08-1 [7]冯增俊.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五篇:留守儿童创新性举措
广德县桃州镇小灵童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创新型措施
我园留守儿童之家创新型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学时进行摸底,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建立了留守儿童的基础台帐,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及现实表现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
二、创建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让留守儿童有一个更加宽松的游戏活动空间。留守儿童活动室配备有亲情电话,电视机、儿童图书以及儿童玩具等,保障了留守儿童与家长意见的联系,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内容。
三、加强防范,儿童安全有保障。园内开展交通、防火、防震及用电安全和自助自救等教育活动,提高了留守儿童自我防范本领。主动关爱,真诚帮扶暖人心。老师们积极引导教育留守儿童消除悲观消极情绪,建立自强、向上的生活信念。
四、认真推行“代理家长”。实行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名老师进行帮扶,帮助每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五、开展留守儿童免费健康体检活动。组织社区医院,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免费健康体检、卫生知识宣传等活动,并为留守儿童建立专项健康档案,促进留守儿童更健康成长。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组织老师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