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

时间:2019-05-15 05:0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

第一篇: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

一、教材结构(只介绍与上册不同的安排)

1.以专题为中心组织单元,共8个。

每组教材的组成: 导语→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含口语交际)

2.新安排5篇选读课文,体现了教材的弹性。教师可灵活选择安排。

①可根据需要结合讲读课文进行教学,如,《春风吹》可在教学第一组多彩的春天时,引导学生阅读;

②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布置、有检查;

③也可以用作朗读检测,训练朗读能力;

老师们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大胆的使用。(以上是结构上的不同。)

二、教材特点(5个)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充分体现整合的思想。高年级是双主题(内容、表达──作家笔下的的动物凸显读写),低年级围绕内容组织单元,目标相对集中。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独立的识字课只安排了一(下)和二(上)两册,体现了集中识字、趣味识字。

3.课文更新幅度大,教材内容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4.呈现方式──教本变学本。如:

△学习伙伴吐泡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上没有)

△语文园地新增我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汉字构字规律和识字方法。

△新增展示台,展示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才能。

△安排了许多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语文化生活、生活语文化。

5.体现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

教材只是例子,以它为凭借,可以向生活延伸和拓展。如学《兰兰过桥》,之前要向身边的人询问有关桥梁的知识,学文后还可以画未来的桥梁进行拓展。

△ 教师要有用教材的意识,怎样让教材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教师也要做思考。如第一组── 多彩的春天后移,家庭生活前置。

教学目标

(课标第一学段有明确要求,本册教师用书没有明确列出,我结合课标与本册内容列出15条,有必要为大家做进一步的明确,回去认真阅读,建议抄写在教案本的第一页,随时对照,依照教学总目标设计教学,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一、识字、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愿意主动识字。

2.认识550个生字,会写其中250个。

3.掌握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关于阅读

5.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6.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体会文中的感情和语气。

7.借助图画阅读,了解课文的意思,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三、写话

9.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10.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1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感兴趣的见闻。

13.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

14.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15.表达自信,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教学提示

★ 从本册书开始,教材都是以专题组元的,一组课文所有内容都有联系,前为后做准备,后与前相呼应。所以

备课要从单元入手,注意前瞻后顾,整体把握,充分体现编者意图。

假期,我做了这样一项工作,认真解读教材,把握编者意图,按照每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重点语段、课后练习,提炼了每个单元的训练重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帮助。

★ 把握单元训练点:

第一组:主题──多彩的春天(5点提示)

1. 想象词语和诗文描绘的画面,培养语言的形象感。

﹡如识字

(一),引导学生尝试把8个词语读出有声有色的画面。

p1(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春天来了。再读词语,感受凝练的语言所描绘的春天。读词语时,可以有这样的训练:读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春天五彩缤纷的颜色──柳绿花红百花齐放,读哪些词语让你听到了春天欢愉悦耳的声音──莺歌燕舞 泉水丁冬 百鸟争鸣。借助语言的渲染,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形象感和立体感)

﹡再如,第1课《柳树醒了》p3,借小柳树的生长变化写春天,是一首诗,也是一个童话故事,语段内在有联系,有一种语言的层次美,柳树醒了──柳枝软了──柳稍绿了──柳絮飞了,读诗文时,也要引导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生动、鲜活的春意。

──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重点词语可以进行删换、比较,感受用词的准确生动,领会潜词造句的准确感。

2.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学用语言 ──表演,本身就有一个吸收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如p8,第2课《春雨的色彩》,文中三次出现

春雨是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什么变化;春雨落在,也有什么变化。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可设计这样几步训练:

①反复读,读充分,体会小鸟眼中的春色。

②角色表演,内化语言。

③进行访说练习,引导学生想象在春雨滋润下,万物还有哪些变化的景象,以此学用语言。──积累这种语言形式。

3. 积累写春的词语、诗句,扩充词汇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

①本单元有四字词语,有古诗,显然,积累的意义很大,可以让学生积累的基础上学用,用上其中一两个词语写话。

②对于构词率高的字,要以口头组词的形式,进行大量的说词训练。如p8,p14,口头积累,都有这样的引导。

4.引导发现加偏旁、换偏旁的识字方法,练习自主识字。p15

强调自主发现,不要越俎代庖。

5. 口语交际要注意单元整组的回应与整合。

① 识字

(一)课后布置了找春天、画春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口语交际时要给予回应。

②园地一的展示台有唱春天的活动展示,可以提到口语交际时进行,激发说的兴趣。

③交流时,容易说不具体,可指导说出景物的变化。可以提供一些语言的范式,如花儿绽开了笑脸、小草随风舞蹈,鼓励孩子学用。

④注意观照全体。(可以安排个人练习、同桌互说,重视参与的全员性。)

第二组:主题──家庭生活(6点提示)

1. 学习朗读时要边读边想。(教学时,可以结合泡泡中的提示,体现训练过程)

﹡如p2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秘密的含义。训练一边读一边想。

﹡再巧妙链接p25,联系文中兰兰的表现──推想

这样既联系课文想象情景,训练边读边想、读思结合的能力,又联系课文推想未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2. 学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如p22,揭开奇妙时,就可以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深化对主题为别人着想的理解。

﹡再如,p25,兰兰的爸爸、妈妈、姥姥的说的话都可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进行表达训练。

3. 朗读指导,重点训练人物对话中的疑问句感叹句。

本组课文对话较多,练读时重点练好对话中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4.引导积累一组搭配恰当的短语。例如精彩的球赛 温暖的港湾安静的港湾&&教师要有语文意识,随时指导积累运用──如,练习用上一个或几个短语说话。

5.字词方面:

① 引导发现并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识字。

② 继续进行常用字的说词训练,扩充词汇量。

③语境中感受一字多意的有趣。p33,本册一字多意的练习安排了两次,这是第一次,重在感受,不强求换词解意。

6.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该怎么办。

① 鼓励多角度想办法,如怎样做让爸爸、妈妈信任自己、举什么事例说服他们等等。

②可以在情境中进行模拟对话。

③注意交际情态的指导:流畅的语言、大方的态度。

第三组:主题──保护环境(5点提示)

1.结合画面感受词语的组成,再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培养语感。p36(识字三)

﹡识字三是要引导孩子通过朗读感受对子所特有的意蕴。

教材提供了两幅图画,一部分词语的组成可以借助画面来感受,(如 蓝天与碧野 鸟语与花香山青与水秀)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透过词语想象画面,(如 和风细雨 万紫千红 朝霞绚烂 落日余晖)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情境渲染,引导学生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2.抓住变化理解内容,体会课文情感。

我在解读教材时,发现这一组课文的内容和结构都紧紧围绕变化展开。

如,p39《两只鸟蛋》,从觉得好玩──小心地送还)这一变化,体现我对生命的珍爱。

教学时要注意品读关键的词句,如诗中,我(若无其是地取下鸟蛋──小心翼翼地捧着送还)从心理到行动的变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p42《松鼠和松果》也紧紧围绕变化展开,从松鼠(大森林──光秃秃──茂密的松树林),倡导了索取与回报的环保主题。

p45《美丽的小路》,以小路的变化(美丽──变脏──恢复)为教学线索,倡导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p50《失物招领》,孩子们参观植物园后,失物招领时,从(都说没丢──主动认领)体会孩子们的内心变化。

﹡教学时,大家可以以变化来设计教学,指导学生读出环境的变化、人物心情的变化、行动的变化。

3.继续指导读好问句感叹句,体会不同语气所表现的不同心情。

4.字词方面:

①积累四字词语和搭配恰当的短语。

②继续巩固加偏旁、去偏旁识字的方法,注意形近字的辨析。

识字量的增加,必然会出现的形近字混淆的情况,要想方设法通过音形义的辨析进行区别。

5.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垃圾。

①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出自己的发现,可以练习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交流。

②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处理垃圾的办法,老师应提前做一些工作,比如,去搜集、了解目前有哪些处理垃圾的办法──综合利用(金属、塑料、玻璃)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和堆肥(如,剩饭、骨头、菜根菜叶这些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把这些方法及时地介绍给孩子。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去大胆想象。

第四组:主题──快乐的夏天(4点提示)

这一组选取的小动物、环境都非常典型──典型的夏景、夏天的小动物,前四课不约而同地出现了池塘、蜻蜓、荷叶、睡莲这些景物,小蜻蜓连续在前4课出场,展示了四幅不同的画面。

第一幅:蜻蜓半空展翅飞;第二幅:小荷才有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第三幅:小蜻蜓立在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第四幅:小蜻蜓和萤火虫助人为乐,送小蚂蚁回家。

如果单元整组教学,可以从小蜻蜓的快乐旅行进入,借小蜻蜓的经历感受夏天的美景、夏天的趣事。

单元训练点:

1. 重视角色朗读,善于抓关键词句品读。

① 借童话故事这种体裁的优势,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有助于在朗读中了解动物知识,感受夏天的有趣。所以,要重视角色朗读。

② 另外,教学要关注到一些关键词句,在朗读中理解体会。

如抓动词:《小壁虎借尾巴》中,(摇着 甩着 摆着)通过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可以做动作体会,也可以换词理解。

再如《荷叶圆圆》中,(小水珠躺在 小蜻蜓立在 小青蛙蹲在),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推想运用,小鱼儿是怎样在荷叶下说话的。(藏躲 顶了顶)

2. 学习说写感叹句。

《要下雨了》在课后有明确的练习要求,前几个单元已有朗读感叹句,体会语气的训练,从本单元开始要逐步训练说写运用。

﹡尤其本单元有学习使用带有口的语气词的任务。连续两课出现了吗 吧 哪 呀 呢五个语气助词,要引导学生读好相关语句,说写感叹句要尝试用上这些语气词。

3. 字词方面:

4.△ 一是积累短语。(集中在两组短语的训练)

① 积累用叠词搭配的短语,p67,让学生结合实际尝试在说话、写话中运用。

② 积累谁 来 去的短语形式,发展语言。

△ 二是引导字理识字,感受汉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如,虫与昆虫有关,目与眼睛有关。

4.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 续讲故事。交际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教师应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先示范续讲一个故事,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②续讲时要注意引导抓住小动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讲清事情的经过、结果。

③注意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过程中不明白,可以听后发问,也可帮助补充。

④教师要注意调控课堂,及时提供帮助与指导。

第五组:主题──动脑筋想办法(5点提示)

既然是动脑筋想办法,解读教材时要重点考虑怎么想。

①《四个太阳》一课:为什么不同的季节我要画不同的太阳,我是怎么想的?

②乌鸦看见瓶子旁边有小石子,它是怎么想的?

③其他小朋友看见小孩儿落水了,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是怎么想的?

④曹冲称象的办法很妙,他是怎么想的?

在一线14年,三次教《曹冲称象》,第一次只引导学生弄清了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五年后再讲,从思维和语言发展的角度进行训练。追问曹冲是怎么想的?结果有了意外的收获,学生竟然能从官员们说的话中受到启发。(官员们说造大称、把大象宰成一块一块的,曹冲在想什么?──曹冲在想,用大船代替大秤,用一块一块的石头代替大象的重量。甚至还有学生给曹冲提建议:可以用统一重量的米袋来代替石头,称起来更方便),这是从思维和语言发展的角度对孩子的一种引导。

单元训练点:

1.了解一段话的意思,注意句与句的联系。

如p83,第一自然段,4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如:第3句(因为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所以乌鸦才喝不着水,需要想办法。)引导学生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如p90,曹冲称象的步骤,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是怎么做?我们要想办法引导学生理清句与句的关系,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练习表达。

2.背诵课文,积累内化语言。4篇课文有3篇要求背诵,内容简短,语言精练。不仅要背诵,而且要让孩子学着讲故事,把书面语言经过习练,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学习规范的表达。

3.学习大写字母,熟记大写字母顺序,能与小写字母建立一一对应。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基础。

5. 字词方面:

①学习运用编写字谜和找反义词的方法,进行趣味识字。

②进一步体会汉字的多义。p92,出示一组含打的词语,体会时,可以进行换词练习,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扩展积累。

③学习用一边&一边&渐渐写比较复杂的句子。

6. 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猜谜游戏,任务要提前布置。(强调4小点)

①识字

(五)是字谜识字,课后有搜集谜语的任务,学习后要及时布置搜集任务;

②搜集要扩大猜谜范围,不只局限于字谜,画谜、实物谜、动作谜均可。

③猜谜时重在猜谜过程,要说清谜面,更要说出是怎样猜出来的。

④指导并规范学生的语言。

第六组:主题──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5点提示)

1.学习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继续训练读词语想画面的能力,培养语感。

如:p97,引导学生把4组数量短语读成4幅美丽的画面,在练习时,还可以借助身边的景物积累常用的数量词。

2.借助画面朗读,建立图文的对应关系,图文互补,深化对语句的理解。p102《画家乡》。

3.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让学生经常练习,养成习惯。(明确音节的组成:声母、韵母、声调,再查音节应该带调。)

4. 句式练习:(集中在两种句式的训练)

①感受把被句的表现形式,练习把被句的转换。

②学习用那么&那么&的句式介绍自己喜欢的事物。

5. 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强调4小点)

① 真正把讨论与六一庆祝会联系起来,让孩子为自己的节日做一回主。

②先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在幼儿园怎么过儿童节?然后把最喜欢的、最难忘的形式在全班交流。

③讨论小学的第一个儿童节怎样过?

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提出建议:怎样过一个朴素而有意义的节日,引导大家畅所欲言,注意倾听和补充,教师要帮助做好记录。

④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七组:主题──我们都有好品质(5点提示)

这一组教材在写法上有一致的特点──通过对比凸显人物品质。如,白兔和灰兔的对比、懒狮子和勤狮子的对比、热心助人的安东与其他孩子的对比等等。

叶老有句16字读书名言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作者的文路就是我们的教路,也是孩子的学路。教学时,可以依此来设计教学,引导孩子学习语言,领悟主旨。

单元训练点:

1. 有效补白,发展语言,深化理解。

2.要有意识地挖掘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丰富课文内容。

如p117,小白兔怎样辛勤的耕耘、播种、浇水、施肥?课文只用两句话代过,怎样让学生在读书时结合插图、结合自己的理解,想象当时小白兔辛勤劳作的情景,这就看教师有没有语文的意识了──我们是不是在用教材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不光这一课,像《吃水不忘挖井人》,写主席挖井仅一句话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们挖了一口井。读到这里,我们一读而过行吗?怎样补白,怎样想象,大家要思考。

3. 指导朗读,要用好提示语。人物对话前中后的提示语对理解人物心情、体会情感有很大的作用,一定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好对话。

4.﹡有提示语可以关注,没有的怎么办? 结合语言、借助插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补充提示语。如,小白兔来给老山羊送菜时,和小灰兔的对话没有提示语。那小白兔说话时究竟是怎样的心情呢?可以结合前边小白兔的辛苦劳作来想象,应该是自豪的、喜悦的心情。

5. 字词教学:

①借助反义词识字;按偏旁归类整理学过的生字,继续感受偏旁表义的特点。

②学习通过换词理解的方法,感受词语的丰富性。如p129十分用心。

6. 积累与运用:

① 练习说带有把字的词句。

② 学习只有&才&的句式,重在反复朗读,运用要放缓坡度。如:可以提供前一分句:只有努力学习,才 的句式引导学用。

③ 积累一组abb式的短语,并学习运用。如p122懒洋洋地 慢屯吞地。

④ 积累一组励志的谚语。p115

5.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该怎么做。(强调4小点)

① 鼓励大胆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做诚实的价值观的引导。

② 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

③ 建议把读、演和评价结合起来。

④ 注意交际情态的指导:语言要流畅、态度要自然、大方,认错要真诚。

第八组:主题──身边的科学(4点提示)

学习本组,要注意几项实践活动的布置,为教学做准备:

一是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周围有哪些新型的建筑,如:高楼、大桥等,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

二是对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多问个为什么:如:苹果扔到高处为什么会落下来?谁是植物中害虫的克星?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三是从本册教材中找出合体字,尝试把字的各部分分开,体会会意字的组成。

单元训练点:

1.读好比较难读的长句和新的科学事物名词,朗读中学习礼貌的请求句式。如请您给我们摘几个桃子,好吗?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2.注意把握课文相同段式的结构特点,采取重点引导与扶放结合的策略进行教学,使学生有自己习练的机会。如,《棉花姑娘》《小蝌蚪找妈妈》。

3. 字词方面:

① 继续把朗读、看图、识字结合起来。融识字于语境当中。

② 注意引导发现会意字巧妙的构字特点,归类整理学过的会认字。

③积累运用描写事物颜色的词语。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4.本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未来的桥。交际时注意4点:

① 提前布置资料搜集的作业,了解目前世界上都有哪些桥?

② 鼓励大胆想象:为了实现什么愿望,想设计怎样的桥?

③ 把自己的想法用画笔表现出来。

④ 课堂交际时,引导学生讲清自己设计的桥的样子、作用,学会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

补充几点教学提示

(一)关于识字、写字。

1.会认字

① 注意把握会认字的教学要求:语境中识,换语境还认识,不是单字检测。

② 教学原则:强化第一印象,分散识记,加强复现,及时巩固。

例《棉花姑娘》,课题、随文分散识记,学文后编写含有生字的小韵文,想方设法再提高再现的机会。

③ 重视会认字回生现象。会认字的检测要予以重视。如读词串、课外小语段。

④ 重视识字成果的展示,不断给学生动力和积极性。(识字课本和识字小报)

2.会写字

① 指导四步观察法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② 写字分散安排,每节课动笔写一写,可以适当安排听写。

③ 对抄写的建议:

一是连写为好,这与人的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相吻和;

二是分写生字,以不超过4遍为好;

三是分写、连写交替进行:每个字连写3遍以后,再组词写1遍,这样记忆效果更好。

3.加强课外识字,做生活的有心人。

如:鼓励创编识字课本──主题识字,组织各种游戏,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大家分享识字成果,如,举办超市、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

(二)关于阅读教学──把握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

1.朗读能力的培养。

就是确保人人都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个班有几个读得好的孩子,很大程度上不是老师教的,是孩子天生的语感就好。而要人人都能做到,那就是教师教学的效果。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想,首先就要看──是不是能让全班每个孩子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这也是低年级阅读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朱熹说,凡读书需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需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谓读得熟到不待讲而自明其义也。所以,读正确、读流利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基础目标。

2.识字写字要落实到位。

3.理解应用。

﹡低年级的理解和应用相对简单,不必拔得太高。课标对此有两条要求:

△ 一条是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童话、寓言故事。

△ 第二条是对感兴趣的人和事能有自己的感受,乐于与人交流。

也就是说,读完童话寓言故事以后,感兴趣的,能够跟别人说说自己喜欢的情节,有什么想法,什么感受。仅此而已。

﹡低年级要理解的词语大致有三类。

①第一类是新词新句式,这个词孩子过去没见过,对这样的词老师要引起注意。

如《快乐的节日》有一个新词祖国。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听过祖国。但是祖国是啥?恐怕一年级的孩子很难建立这个概念,这个需要老师做个引导。有的老师结合中国地图,告诉他我们的祖国是这样的,多大,我们的家乡在哪。其实这就叫初步的理解。

②第二类词就是关乎课文中心的词语,这篇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个中心词(或叫关键词)。如:《看电视》中的秘密和奇妙。

③第三是有引申含义的词语。

比如课文《我是什么》:我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在这里就有引申的含义。不能在字面上的浏览。

[案例]

师:水在池塘里干嘛?

生:睡觉。

师:什么叫睡觉?──孩子不会解释。

师:你们做个动作,我就知道你们懂得睡觉了。──孩子们做了一个动作。

师:真棒,真聪明。──然后老师告诉同学们,你们都去睡睡觉,体会一下睡觉的感觉,然后再读在池塘里睡觉。

师:声音要小,睡觉的声音要小&&然后,散步、奔跑、跳跃等老师都是这样教的。

[分析]:

我们说,一个词语就像一个钉子钉在墙上,它有露在外面的这一段,这叫字面意思;

而钉在墙里面的这一段,那叫引申含义。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教的是钉在墙里面那一段。老师要引导的是顺着墙外这段往词语背后的意思去琢磨。因为露在外面这一段一读就懂。睡觉,谁不懂?所以,这样教学就有些浅了。我们教的都是孩子会的。那,这个睡觉怎么教?

△睡觉,是水在池塘的这个家里的状态,教学这一段,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先划一划水在四个家的不同表现,划之后读一读,看能不能换换位置,为什么不能换?几个词的内在含义可能就明白了,最后再读一读,读出在四个家的不同表现。是不是就明白了词语的引申含义。

﹡当然,词语理解了,也可以引导加以应用,单元解读已例举,不再强调。

阅读教学的第四个重点──

4. 熟读背诵。要特别注意词语、句式、篇章的背诵,丰富原始积累。

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要求160篇,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50篇加上5万字是低年级应该落实的。有的孩子,低年级光看着考了100分,实际上它已经掉队了,50篇没背,5万字没读,100分那是假的,它不是真正的100分。刚才说的那50篇5万字,恐怕还是基础的,是保底指标,以上说的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四个重点。一,人人都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二,识字、写字任务落实到位;三,把了解词句,读懂意思落实到位;四,积累背诵落实到位。

(三)关于写话

本册还没有系统地安排写话,原因在于学生会写字太少。

但我建议本学期开始动笔,鼓励孩子记录生活──每日一两句话,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写连贯的几句话。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也可以用拼音或图画代替,还可以话配图&&

关于写话内容,在放开的基础上,也要体现训练和引导。

如,写一句完整的话:多到10种训练类型,内容有:谁在哪里干什么。

谁帮谁做什么。

用也写句子。

提供一些词语(喜欢、一边一边)

把句子加长(就是写具体)

每一种都是先感受同类型的一组句子,再尝试练习补充句子,最后有一到两句独立完成,训练非常系统。老师们可以登陆浏览,把他的训练内容作为我们写话的教材,还可以大胆增删,尽可能多给孩子一些不同思维的引导,把他们的思维打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语言的魅力。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五年级下册习作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一、习作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这个总体目标下,《课标》在前两个学段习作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小学5-6年级(第三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懂的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二、习作教材内容

1、请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2、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

3、按照写“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或学习竞赛(写字、朗读、习作、辩论)。

4、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

5、请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写出一两个事例,要写真事,讲真话,题目自定。

6、写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人,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7、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题目自定。

三、习作教材解读

仔细研读本册教材安排的七次习作内容,它具体体现了如下特点:

1、体裁多样化。

随着学段的提高,学生的阅读面越来越宽,阅读量也越来越大,各种体裁的文章都进入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这为学生学习不同体裁的写作做了很好的铺垫,教材编者因势利导安排多种体裁的习作,可谓恰到好处。本册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但有记实性的作文,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还有想象作文,如:“写一篇和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有关的想象作文”。另外,还有“请你把《拔河》这篇作文认真读几遍,参照老师的意见加以修改,然后誊在自己的作文本上”、“把自己(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的想法写下来”、“按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等等,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体裁的多样化,既增添了学生的习作训练的丰富性、新鲜感,又能使学生品尝到多种习作成功的幸福感,激励学生尝试新的习作形式的欲望。

2、内容生活化。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让生活走进语文、走进习作,让语文、习作走进生活。语文的源头、习作的源头在生活中。让学生用身心经历、感受、体验生活,使学生感到习作是生活所需,生活为习作提供了可能。教材内容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例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还有什么比这些小能人让学生熟悉呢!他(她)就在自己的身边,他(她)和自己朝夕相处,自己对他(她)了如指掌,写他(她)那是太容易了。再如习作:“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这种根植于学生生活基础上的习作训练,就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要,习作和生活就融为了一体,习作就成为了生活的一种自然的自我表露,写真事,讲真话,表真情就不在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成为习作内在的必然。

3、表达自主化。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课标》提出的重要的写作理念。为落实这一理念,本册习作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首先,在“写什么”的问题上给学生一定的选择自由,尽量做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例如《习作5》:“请你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一个“等学科”,一个“等方面”几乎包括了学生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小能人,自由选择的空间何等广阔。再如习作7:“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限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将它们写下来,一定能打动人。”一个省略号,给学生留下了任意驰骋的空间。这样有利的条件,这样广阔的空间,任学生选,任学生挑,任学生利用,无拘无束,挥洒自如,学生还会愁没啥写吗?其次,对于“怎么写”的问题,教材没作什么限制,学生可以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不存在任何条条框框,真正达到“我手写我看,我手写我想,我手写我说,我手写我做”。第三,题目多由自己定,本册习作教材严格遵循《课标》“提倡学生自己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原则,习作题目多由学生自己定:例如《习作1》,写一种自然现象,“题目自己定”;《习作4》要求学生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题目自定”;习作5,请写一位身边的小能人,“题目自己定”;《习作7》写一篇想象作文,“自己给习作定个题目”。有些习作干脆不提题目的事,让学生自己做主,例如《习作3》、《习作6》,怎样命题,命什么题均由学生自己当家做主,这种习作方式也为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坡度,为学生写作文增加了有利条件。

4、培养观察能力

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写好纪实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本册习作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习作1》指出:“有些文章是经过对某一事物的多次观察才写成的,《二八月,看巧云》的作者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二八月的云巧在形状和色彩这两个方面。就形状而言,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的形状又是多种多样,且变化多端,而这些变化绝不是一天中所能观察到的。”这就是要告诉学生要经常观察,长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才能有较大的收获。还告诉学生“观察时注意自然现象的变化,善于比较”。也就是说,观察要注意方法,还要学会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发现新的东西,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另外,观察还要有重点。观察要在仔细认真的基础上,抓住重要部位进行重点观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突出重点。例如习作4的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作者就没有对整个参观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一一介绍,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学生:观察也要突出重点。

5、激发想象能力

《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写想象作文是习作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即便是记实性作文,也同样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幻想和想象,是作文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如果把作文比作一只雄鹰的话,那么记实和想象就是这只雄鹰的两个有力的翅膀。少年儿童正处在幻想的年龄,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幻想和想象,如果给他们适当的话题加以引导和激发,那么他们心中的奇思妙想就会变成一个个新奇的故事。例如习作7:“月缺月圆”是怎么回事呢?课文《望月》中的小外甥说,月亮是天的眼睛,它每个月都要睁大了看人间一次,困了,就要闭上。这是多么富有创造力的有意思的想象呀!

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你肯定也有过无限的遐思和美妙的想象:或是神秘的仙境,或是动人的故事„„

短短的富有感召力的两段话,再加上充满奇特想象的例文,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一会儿上天和星星捉迷藏,到月宫看玉兔玩耍,观嫦娥跳舞;一会儿成神仙,驾祥云穿梭于太空„„学生凭借丰富的想象,无所不往,无所不能。

四、习作教学建议

1、正确领会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

认真钻研习作教材,正确领会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这看起来似乎是老掉牙的观点,但它确是搞好习作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我们知道,苏教版国标本3-6年级各册课本的基本框架是“两根柱子,一条龙”。习作便是跟阅读并峙的另一根柱子,它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认真钻研习作教材,弄懂本册习作的目标要求,弄清它在整个小学阶段习作训练中所处的位置,惟其如此,才能胸怀写作教学的大局,才能做到习作教学的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2、充分利用好习作教材资源。

尽管我们经常听到“不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样的说法,但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参加过语文教材编写的同志都知道,古今中外的文章浩如烟海,精彩绝伦的文章也不乏其篇,但能作为教材的文章可不是那么好选的。其原因是:作为教材的文章既要规范,又要精彩,更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好不容易找到一篇比较合适的文章,但深入研读以后,仍会发现许多地方不妥,于是编者需要字斟句酌,反复加工,花费多少心血,最后才能与教师、学生见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资源是学生需要的最纯洁、最高质、最安全的精神营养品,是教学的首选。充分利用好教材这种优质资源,是极为必要的。翻开苏教版国标本的习作教材,无处不体现编者的良苦用心和巧妙设计。每次习作的话题都充满了情趣、充满了智慧,都是为激发学生习作积极性而精心编写的。例如《习作4》,读了这篇例文,大家一定会感到龟山汉墓的确是“中华一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因为这篇例文正是抓住了一个“绝”字来写的。

写参观记固然要按顺序,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例文就没有一处一处地写,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样写就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每次习作的例文都印在仿制的作文格上,看上去就是一篇字迹工整、行款规范的小学生作文,用的是孩子的口气,写的是孩子们的生活,说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情。如《习作7》的例文,就是段立男同学看着迷人的星月,产生了更奇特的想象。另外还有精美的插图,也为开启学生的思维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编者提出的习作要求,都是本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让他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去写作而提出的,教者一定要领会好,把握准,用得巧。如《习作6》,“用你的笔介绍一下这个人吧。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

当然,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尽管教材是精品,就像人生活一样,不但要吃精品,还要吃一些粗粮、蔬菜等。习作教学也要注意课内外结合,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3、创设乐于习作的氛围。

苏教版习作教材的编写特别关注儿童的情感世界,目的是开启学生情感的大门,让学生喜欢表达,乐于表达。在习作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乐于习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习作。例如《习作1》的教学中,教师可先播放具有动感的“蓝天云彩图”,让学生一遍看一边想象,这些云彩分别象什么?把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结合起来。千姿百态的云朵会让学生激动不已,五彩缤纷的世界更让学生眼花缭乱,此时教师顺势激发学生,刚才,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一幅幅美妙画面,朵朵白云、千姿百态,变化多端;朵朵彩云,形象万千,色彩斑斓,如果再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真是有说不完的内容。”然后请学生自己试着说,同位补充着说,指名说,评说等等。一旦表达的氛围、情境创设出来,学生的知识储备被打开,学生的思维火花被点燃,学生的表达将如泉诵。

4、精心指导,巧妙点拨。

虽然“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理念,但并不排除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学生受年龄、视野、认识水平的限制,尚有许多未知和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要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习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选材、构思上受到阻碍。学生往往只关心到老师、同学、家长等,老师可适时让学生看看图示,想一想社会上还有那些人值得自己喜欢或崇拜,或者从各种媒体上介绍的典型人物中去选择。同时,要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去表现人物的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二是从写作方法上予以指导和点拨。学生的习作练习不必传授过多的写作知识,但如何开头、结局、布局谋篇等适当地予以指导和点拨,还要有好处的。三是在语言表达上。儿童的生活语言是鲜活的、有趣的,但往往又是不那么规范,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语言表达。

5、习作训练要前伸后延。所谓前伸,就是习作训练要提前布置,让学生知道习作的要求,为习作训练提前搜集有关资料,做好习作准备。所谓后延,指习作练习成篇后,隔上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读读习作,又会发现许多不足,或删减、或增添、或修改,使习作更加完美。

6、重视习作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让学生学会修改文章。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文,不但要告诉学生的习作优点,还要指出其不足和缺点,并且要告诉学生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必要时要面批面改。同时要经常进行习作修改的训练,比如选择一篇毛病较多的例文,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使学生不但知道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而且知道怎样修改。另外还可以组织同学之间互修互改,以提高修改的水平。总之,让学生掌握修改文章的方法,养成认真修改文章的好习惯,对提高习作水平是十分有益的,而且会终身受益。

第三篇: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备课及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备课及教学建议

原创 2018-03-22 陈恒舒 人教教材培训 导 读

2018年春季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讲义精要。

一、教材编写思路

本册的编写思路与本套教材前三册一脉相承: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在教材中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究有机渗透、自然融入;其次,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养成,就八年级来说,既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有针对不同文体(科普作品、演讲、游记等)的读写方法的训练;最后,着力打造“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二、教材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的内容构成与本套教材八年级上册基本一致,包括以下内容:

(1)五个“阅读·写作”单元(共计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8课,写作专题5个);

(2)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共计自读课文4课);(3)三个综合性学习;(4)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5)两个名著导读(共计主推荐名著2部,自主阅读推荐4部);(6)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共计8首);(7)补白(共计7处)。

三、“阅读·写作”单元

“阅读·写作”单元是比较传统的单元组织形式,选文或按主题,或依文体,八年级之后以文体为主,文白分编。编排时既考虑到各篇选文在文体(或主题)上的共同特点,又考虑其写法的差异与互补,因此在教学时既要关注单元内选文的共性,也要考虑每篇选文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八年级唯一一个以人文主题组织的现代文读写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安排了四篇文学作品(一篇小说,一首现代诗,两篇散文)。其共性在于:

(1)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的民风民俗,有助于学生体会民俗的价值和意义;(2)都能按照表达的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3)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思,语言富有表现力。

其中“按照表达的需要使用表达方式”这一点,关键不在“综合”,不在“多种”,而在“根据需要”。因为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文章都存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情况,关键在于按需使用,用得恰当。

比如小说《社戏》以记叙为主,但同时也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篇幅不多,但都运用得恰如其分,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表达方式合理使用的分析不仅适用于本单元,也适用于其他单元的课文,比如《大雁归来》中浓重的抒情色彩,《核舟记》中大量细致的描摹,《壶口瀑布》中精当的议论,《卖炭翁》以记叙为主、描写极精简、没有任何直接抒情议论语句的写法,都是作者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表达需要做出的合理安排,值得分析品鉴。个性: 《社戏》:

(1)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理解“我”口中的“好豆”“好戏”。这是本文传统的教学重点,课后练习均有涉及。

(2)阅读删节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思。这是本套教材新开发的教学点,删节部分写“我”成年后在剧场看戏的经历,与儿时的看戏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对于两种生活状态的态度。阅读完整的《社戏》,有助于深化对于作品主旨的认识。

(3)鲁迅的幽默。这是过去教学常常忽略的。事实上鲁迅是很幽默的,在此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都有体现,本文亦不例外,如第3段末尾:“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回延安》:

(1)诗作内容丰富,许多事物精选后点染式呈现,同时以大量笔墨抒写激情(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喜情(见到亲人时喜不自胜)、豪情(展望延安未来豪情万丈),一个“情”字贯串全诗。

(2)成功地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安塞腰鼓》:

(1)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

(2)本文对景物、人物进行了精彩的描写,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精当的议论、抒情都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可以通过朗读加以体会。《灯笼》:

(1)一线串珠的散文笔法,围绕一个事物(灯笼)作为情感的寄托,串起记忆中的种种人和事,表达情思,有点像八年级上册的《昆明的雨》。

(2)作者情感的变化,前面是温情的,结尾陡然转为豪壮,抒写家国情怀。本单元写作专题是“学习仿写”。仿写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从仿句、仿段到仿思路、仿风格,可以做循序渐进的训练。当然,也要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第二单元

这是一个科普作品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有阐释事理的内容。

(2)都有清晰的写作思路,逻辑严谨。(3)体现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个性:

《大自然的语言》: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接着谈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点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层次内部仍有清晰的层次。

(2)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见课后第四题。《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严密的逻辑。两篇短文都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和坚实的逻辑链条,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

(2)幽默的笔法。两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和读者开的不大不小的玩笑,此外如“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等,都是非常俏皮的表达。《大雁归来》:

(1)抒情笔法。本文有极强的抒情性,很难以传统说明文教学的一套分析框架来分析。除了其中说明的事理之外,要重点从一些描写和抒情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对于大雁对于自然的情感态度。

(2)人文关怀。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沙乡年鉴》全书获得进一步的认识。《时间的脚印》:

(1)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

(2)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理解。这两点在写作上也都有借鉴意义。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说明的顺序”,与八年级上册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遥相呼应。可以结合本单元及过去学过的说明性文章,体会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并尝试运用。第三单元

这是一个古诗文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是传世名篇,富于思想、情趣。

(2)每篇作品都有鲜明的形象,也都具有文言文的节奏韵律之美。(3)三篇文言文都是“记”。个性: 《桃花源记》:

形态接近游记,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小石潭记》:

典型的游记,情景交融,作者借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自己在贬谪生活中微妙的情感变化。《核舟记》:

在古代文体分类中属于“书画杂物记”,与“游记”“亭台楼阁记”均属“记”(现在视为说明文,未必妥当),阅读时应该注意作者是如何“以言辞见技艺”(包括雕刻技巧和精心构思)的。《<诗经>二首》:

(1)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二者可以兼用,如《关雎》的开头;也可以单独使用,如《蒹葭》。

(2)重章叠句。这是《诗经》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加以体会。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写读后感”。可以循序渐进地操练,从写随感式的札记开始,逐渐扩充为正式的读后感、观后感。

第五单元

这是一个游记单元,选文的共性即游记的一般特点(三要素):(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这好比游记的骨架。

(2)所见(所闻),即游览过程中目睹(耳闻)的风貌,这好比游记的血肉。(3)所感,即由见闻引发的思想、感受,这好比游记的灵魂。好的游记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个性: 《壶口瀑布》:

(1)独特的观察视角。在枯水期来到沟底,近距离观察,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2)感受和思考的表达。层次丰富,既有观景时的直接体验,又有由景物引发的感想,还有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极端条件下的独特感受。因为游览的地点非常特殊,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的身体感受,与文中奇绝险远的景物相呼应。

(2)本文也有作者主观感受与思考的表达,但与《壶口瀑布》不同,这种主观感受、想象是与客观描写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见课后第四题。《登勃朗峰》:

(1)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结合。前半部分用散文笔法写山中奇景,后半部分用小说笔法写奇人奇事,看似脱节,其实一个“奇”字贯穿始终。

(2)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主要表现在后半部分刻画车夫之王这一形象上。《一滴水经过丽江》:

(1)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面展示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要着重体会这一视角的好处: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展开文章,自如地调控着描写的角度和详略,使文章既丰富又精巧,既有诗意又有童趣。(2)饱含情感、富有诗意的语言。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写游记”。游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新鲜的体裁,可能很多学生之前都写过。学完本单元后,应该借鉴和模仿本单元的课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或者尝试一些创新性的写法。

第六单元

这是一个古诗文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是经典名篇,而且篇幅短小。

(2)或追寻理想,或反观当下,都表现了古人的睿智思考。(3)或具情趣,或具理趣,表现了古人的情怀。个性:

《<庄子>二则》:

(1)《北冥有鱼》体现了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不必深究,学生能够理解大鹏形象的特点即可。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体现了庄子的辩才,也反映了庄子与惠子不同的精神气质。《<礼记>二则》:

(1)把握古人对于学习之道的论述和对理想社会的描述。(2)体会整句(对偶、排比)使用的表达效果。《马说》:

(1)结合背景,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不平之气。

(2)理解文中虚词(主要是连词、副词、语气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唐诗二首》:

(1)理解两位诗人的现实关怀。

(2)通过比较,理解两首诗歌作为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差异,以及两首诗歌各自的特点。上述特点都应当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理解。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写故事”。故事还不是小说,写故事却可以看作是写小说的先期准备。讲故事也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不可小视。

四、“活动·探究”单元 第四单元

本单元紧扣演讲的特点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这三个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把握演讲这一文体的特点。学习演讲词,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针对性,即说给谁听;

(2)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即把话说清楚说明白;(3)运用语言技巧,即把话说漂亮。

四篇演讲词各具特色,如《最后一次讲演》的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客观理性、严谨求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亲切自然、风趣幽默,《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的高屋建瓴、庄重典雅,学习的时候应当抓大放小,不宜面面俱到,尤其要避免知识化碎片化的倾向。

学演讲词不仅要“读”,而且要“讲”,要把“学”和“做”(即传统文本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做”来加深对文本特点的体认。四篇演讲词风格各异,面对的听众不同,所讲的内容不同,演讲时的情感,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等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讲”才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撰写演讲稿的环节,建立在学习演讲词的基础上,要能够把握每一篇演讲稿最鲜明的特点,有所模仿借鉴。此外,要注意拟想演讲现场的情况。以往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往往缺乏对象意识和目的意识,即“我写的文章要给谁看”和“我写文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这在演讲稿写作中特别需要关注。因此,在构思阶段不仅要确定主题、理清思路,还要尽可能地设想演讲现场情况,特别是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情绪状态等,做针对性的设计。进一步的要求则是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能迅速抓住听众,而且让人听过之后难以忘怀。

举办演讲比赛的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学生实际演讲能力的形成过程。要注意的是,演讲既有“讲”,还有“演”,所以这个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演讲的视频、音频资料,注意了解“讲”和“演”的技巧。教材中提到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的配合等,侧重“讲”的技巧;而体态语的运用、临场的情绪调整、对突发状况的应变等,则侧重“演”的技巧。其次,要提示学生在选拔过程中和正式比赛前的演练中,留意听众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修改讲稿,以追求更好的现场效果。最后,尽管是比赛,会有胜负,但不要过多关注最后的结果,教师要加强对整个活动的过程性指导,着重解决学生在准备演讲比赛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包括文本方面的、临场发挥方面的等等,帮助学生切实提高。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与前三册一脉相承,分属三个系列专题:“倡导低碳生活”属于“综合实践”系列,依照确定主题、撰写文稿、展开宣传三个步骤进行,其中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要求。“漫步古诗苑”属于“语文生活”系列,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三个活动任选,有余力的也可以都做,旨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会古诗之美。“以和为贵”属于“传统文化”系列,以“和”作为关键词,要求学生探“和”之义、寻“和”之用,最后召开班级讨论会,制订班级议事规则。三个活动都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发展语文素养,又解决实际问题,绝不是耍耍而已。

六、口语交际

本册的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应对”和“即席讲话”。“应对”有狭义、广义之分,做好应对,首先要认真聆听,判断对方的态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运用一定的技巧,给予恰当、得体的回应。现实生活和书本中都有大量案例可以参考。“即席讲话”可以视为一个微型的即兴演讲,难在就地取材,迅速构思,与“应对”有相似之处。虽然位置在第五单元之后,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演讲单元的教学。

七、名著导读

本册的名著导读共两次。第一部推荐的名著是《傅雷家书》,与之相配的方法是选择性阅读,另外有自主阅读推荐《苏菲的世界》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二部推荐的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之相配的读书方法是摘抄和做笔记,另外有自主阅读推荐《平凡的世界》和《名人传》。两种读书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有助于读书效率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性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而摘抄和做笔记则有助于加大积累、加深思考,将所读的东西内化,提升自己的素养。

八、课外古诗词诵读

本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共有 8 篇,涉及 3 种体裁:古体诗 2 首(《诗经》中的《式微》和《子衿》),五律 4 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李白《送友人》),词 2 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陆游《卜算子·咏梅》)。主要是供学生增加积累,同时可以与课内所学勾连和比较。

九、补白 本册的补白供 7 处。语法知识四处,讲解了四种病句。需要注意的是,辨析一句话是否有语病的关键不在于类型,而在于提取句子主干;病句的类型与修改挂钩。文学常识一处,介绍了《诗经》的相关知识。拓展阅读两处,分别是《礼记·檀弓》中两个著名的小故事(“苛政猛于虎”和“嗟来之食”)和白居易的《新乐府序》。前者可以帮助学生亲近经典,后者则是理解白居易人文情怀和艺术风格的重要背景资料。专家简介

陈恒舒,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高级编辑,1984 年生于湖北十堰。2002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进入古典文献专业学习,2006 年获学士学位,2009 年获硕士学位,2013 年获博士学位。曾多次参与北京市高考阅卷、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阅卷工作;担任第7、8、9、10届“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参与《全宋诗》订补、《清代御制诗文篇目通检》、《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全编》、“北京旧志汇刊”、“儒藏”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参与编写《新人文读本》《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等国学普及读物。参与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编写工作,担任八年级下册责任编辑。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关注“人教教材培训”,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10W+爆文!

回复关键词“1”:查看教学资源系列文章 回复关键词“2”:查看教学指导系列文章 回复关键词“3”:查看教育观点系列文章 干货满满,不看可惜!喜欢本文,就转发点赞吧 热文推荐

你那么努力,到底为了谁?(致老师、家长、孩子)一代中师生的芳华!当年最优秀的学生当了教师

那个年代的中师生,后来后悔了吗?这是来自他们的心声!《经典咏流传》28首歌曲诗词及意境海报合集,让孩子听一听!

第四篇: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备课及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备课及教学建议

——2018年春季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材网络培训讲义精要。

一、教材编写思路

本册的编写思路与本套教材前三册一脉相承:首先是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原则,在教材中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讲究有机渗透、自然融入;其次,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素养的养成,就八年级来说,既有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有针对不同文体(科普作品、演讲、游记等)的读写方法的训练;最后,着力打造“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二、教材内容构成

本册教材的内容构成与本套教材八年级上册基本一致,包括以下内容:

(1)五个“阅读·写作”单元(共计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8课,写作专题5个);(2)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共计自读课文4课);(3)三个综合性学习;(4)两个口语交际专题;

(5)两个名著导读(共计主推荐名著2部,自主阅读推荐4部);(6)两个课外古诗词诵读(共计8首);(7)补白(共计7处)。

三、“阅读·写作”单元

“阅读·写作”单元是比较传统的单元组织形式,选文或按主题,或依文体,八年级之后以文体为主,文白分编。编排时既考虑到各篇选文在文体(或主题)上的共同特点,又考虑其写法的差异与互补,因此在教学时既要关注单元内选文的共性,也要考虑每篇选文自身独特的教学价值。

第一单元

本单元是八年级唯一一个以人文主题组织的现代文读写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安排了四篇文学作品(一篇小说,一首现代诗,两篇散文)。

其共性在于:

(1)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特定的民风民俗,有助于学生体会民俗的价值和意义;(2)都能按照表达的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3)都体现了作者的情思,语言富有表现力。

其中“按照表达的需要使用表达方式”这一点,关键不在“综合”,不在“多种”,而在“根据需要”。因为我们看到的绝大多数文章都存在“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情况,关键在于按需使用,用得恰当。

比如小说《社戏》以记叙为主,但同时也穿插了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篇幅不多,但都运用得恰如其分,在烘托气氛、凸显主题、传达情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表达方式合理使用的分析不仅适用于本单元,也适用于其他单元的课文,比如《大雁归来》中浓重的抒情色彩,《核舟记》中大量细致的描摹,《壶口瀑布》中精当的议论,《卖炭翁》以记叙为主、描写极精简、没有任何直接抒情议论语句的写法,都是作者根据不同的 写作目的、表达需要做出的合理安排,值得分析品鉴。

个性: 《社戏》:

(1)体会文中的童真童趣,理解“我”口中的“好豆”“好戏”。这是本文传统的教学重点,课后练习均有涉及。

(2)阅读删节部分,体会作者的情思。这是本套教材新开发的教学点,删节部分写“我”成年后在剧场看戏的经历,与儿时的看戏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对于两种生活状态的态度。阅读完整的《社戏》,有助于深化对于作品主旨的认识。

(3)鲁迅的幽默。这是过去教学常常忽略的。事实上鲁迅是很幽默的,在此前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都有体现,本文亦不例外,如第3段末尾:“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回延安》:

(1)诗作内容丰富,许多事物精选后点染式呈现,同时以大量笔墨抒写激情(回到延安时激动万分)、喜情(见到亲人时喜不自胜)、豪情(展望延安未来豪情万丈),一个“情”字贯串全诗。

(2)成功地借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的内容,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安塞腰鼓》:

(1)体会本文所表达的热烈、豪放的情感,感受“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所代表的西北高原人的蓬勃生命力。

(2)本文对景物、人物进行了精彩的描写,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和精当的议论、抒情都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可以通过朗读加以体会。

《灯笼》:

(1)一线串珠的散文笔法,围绕一个事物(灯笼)作为情感的寄托,串起记忆中的种种人和事,表达情思,有点像八年级上册的《昆明的雨》。

(2)作者情感的变化,前面是温情的,结尾陡然转为豪壮,抒写家国情怀。本单元写作专题是“学习仿写”。仿写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从仿句、仿段到仿思路、仿风格,可以做循序渐进的训练。当然,也要学会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第二单元

这是一个科普作品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有阐释事理的内容。

(2)都有清晰的写作思路,逻辑严谨。(3)体现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个性:《大自然的语言》: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先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接着谈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再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点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层次内部仍有清晰的层次。

(2)说明语言生动、典雅、准确。见课后第四题。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严密的逻辑。两篇短文都有严密的推理过程和坚实的逻辑链条,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

(2)幽默的笔法。两篇文章的题目就是和读者开的不大不小的玩笑,此外如“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等,都是非常俏皮的表达。

《大雁归来》:

(1)抒情笔法。本文有极强的抒情性,很难以传统说明文教学的一套分析框架来分析。除了其中说明的事理之外,要重点从一些描写和抒情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对于大雁对于自然的情感态度。

(2)人文关怀。作者在《沙乡年鉴》中提出,要建立“一种处理人与土地,以及人与在土地上生长的动物和植物之间的伦理观”,这使得他成为环境生态伦理学的先驱。在他的观念中,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地和谐共处。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沙乡年鉴》全书获得进一步的认识。

《时间的脚印》:

(1)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本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2)大量独立成段的单句,有提示重点内容、标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便于理解。这两点在写作上也都有借鉴意义。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说明的顺序”,与八年级上册的“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遥相呼应。可以结合本单元及过去学过的说明性文章,体会各种说明顺序的特点,并尝试运用。

第三单元

这是一个古诗文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是传世名篇,富于思想、情趣。

(2)每篇作品都有鲜明的形象,也都具有文言文的节奏韵律之美。(3)三篇文言文都是“记”。

个性:《桃花源记》:形态接近游记,实际上是讲述了一个虚构的故事,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小石潭记》:典型的游记,情景交融,作者借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自己在贬谪生活中微妙的情感变化。

《核舟记》:在古代文体分类中属于“书画杂物记”,与“游记”“亭台楼阁记”均属“记”(现在视为说明文,未必妥当),阅读时应该注意作者是如何“以言辞见技艺”(包括雕刻技巧和精心构思)的。

《<诗经>二首》:(1)比兴手法。比即比喻,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二者可以兼用,如《关雎》的开头;也可以单独使用,如《蒹葭》。

(2)重章叠句。这是《诗经》形式上的主要特点,可以通过反复诵读加以体会。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写读后感”。可以循序渐进地操练,从写随感式的札记开始,逐渐扩充为正式的读后感、观后感。

第五单元

这是一个游记单元,选文的共性即游记的一般特点(三要素):(1)所至,即作者的游踪,这好比游记的骨架。

(2)所见(所闻),即游览过程中目睹(耳闻)的风貌,这好比游记的血肉。(3)所感,即由见闻引发的思想、感受,这好比游记的灵魂。好的游记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个性:《壶口瀑布》:

(1)独特的观察视角。在枯水期来到沟底,近距离观察,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2)感受和思考的表达。层次丰富,既有观景时的直接体验,又有由景物引发的感想,还有基于景物进行的带有较多理性色彩的思考。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极端条件下的独特感受。因为游览的地点非常特殊,作者多次写到自己的身体感受,与文中奇绝险远的景物相呼应。

(2)本文也有作者主观感受与思考的表达,但与《壶口瀑布》不同,这种主观感受、想象是与客观描写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见课后第四题。

《登勃朗峰》:

(1)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的结合。前半部分用散文笔法写山中奇景,后半部分用小说笔法写奇人奇事,看似脱节,其实一个“奇”字贯穿始终。

(2)马克·吐温式的幽默,主要表现在后半部分刻画车夫之王这一形象上。《一滴水经过丽江》:

(1)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面展示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要着重体会这一视角的好处:同时在时、空两个维度上展开文章,自如地调控着描写的角度和详略,使文章既丰富又精巧,既有诗意又有童趣。

(2)饱含情感、富有诗意的语言。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写游记”。游记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种新鲜的体裁,可能很多学生之前都写过。学完本单元后,应该借鉴和模仿本单元的课文,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或者尝试一些创新性的写法。

第六单元

这是一个古诗文单元,选文的共性是:(1)都是经典名篇,而且篇幅短小。

(2)或追寻理想,或反观当下,都表现了古人的睿智思考。(3)或具情趣,或具理趣,表现了古人的情怀。个性:

《<庄子>二则》:

(1)《北冥有鱼》体现了庄子雄奇瑰丽的想象,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不必深究,学生能够理解大鹏形象的特点即可。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体现了庄子的辩才,也反映了庄子与惠子不同的精神气质。

《<礼记>二则》:

(1)把握古人对于学习之道的论述和对理想社会的描述。

4(2)体会整句(对偶、排比)使用的表达效果。《马说》:

(1)结合背景,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不平之气。

(2)理解文中虚词(主要是连词、副词、语气词)表情达意的作用。《唐诗二首》:

(1)理解两位诗人的现实关怀。

(2)通过比较,理解两首诗歌作为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差异,以及两首诗歌各自的特点。上述特点都应当通过反复的诵读来理解。本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写故事”。故事还不是小说,写故事却可以看作是写小说的先期准备。讲故事也是一种思维和语言的训练,不可小视。

四、“活动·探究”单元 第四单元

本单元紧扣演讲的特点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演讲词、撰写演讲稿、举办演讲比赛这三个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把握演讲这一文体的特点。

学习演讲词,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针对性,即说给谁听;

(2)观点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充实,即把话说清楚说明白;(3)运用语言技巧,即把话说漂亮。

四篇演讲词各具特色,如《最后一次讲演》的慷慨激昂、爱憎分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客观理性、严谨求实,《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亲切自然、风趣幽默,《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 25 周年》的高屋建瓴、庄重典雅,学习的时候应当抓大放小,不宜面面俱到,尤其要避免知识化碎片化的倾向。

学演讲词不仅要“读”,而且要“讲”,要把“学”和“做”(即传统文本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做”来加深对文本特点的体认。四篇演讲词风格各异,面对的听众不同,所讲的内容不同,演讲时的情感,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等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都需要通过“讲”才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撰写演讲稿的环节,建立在学习演讲词的基础上,要能够把握每一篇演讲稿最鲜明的特点,有所模仿借鉴。此外,要注意拟想演讲现场的情况。以往的写作训练中,学生往往缺乏对象意识和目的意识,即“我写的文章要给谁看”和“我写文章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这在演讲稿写作中特别需要关注。因此,在构思阶段不仅要确定主题、理清思路,还要尽可能地设想演讲现场情况,特别是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情绪状态等,做针对性的设计。进一步的要求则是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仅能迅速抓住听众,而且让人听过之后难以忘怀。

举办演讲比赛的环节,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学生实际演讲能力的形成过程。要注意的是,演讲既有“讲”,还有“演”,所以这个任务要求学生搜集演讲的视频、音频资料,注意了解“讲”和“演”的技巧。教材中提到的语气、语调、重音、节奏的配合等,侧重“讲”的技巧;而体态语的运用、临场的情绪调整、对突发状况的应变等,则侧重“演”的技巧。其次,要提示学生在选拔过程中和正式比赛前的演练中,留意听众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修改讲稿,以追求更好的现场效果。最后,尽管是比赛,会有胜负,但不要过多关注最后的结 5 果,教师要加强对整个活动的过程性指导,着重解决学生在准备演讲比赛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包括文本方面的、临场发挥方面的等等,帮助学生切实提高。

五、综合性学习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与前三册一脉相承,分属三个系列专题:“倡导低碳生活”属于“综合实践”系列,依照确定主题、撰写文稿、展开宣传三个步骤进行,其中包含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要求。“漫步古诗苑”属于“语文生活”系列,诵古诗、品古诗、辑古诗三个活动任选,有余力的也可以都做,旨在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体会古诗之美。“以和为贵”属于“传统文化”系列,以“和”作为关键词,要求学生探“和”之义、寻“和”之用,最后召开班级讨论会,制订班级议事规则。三个活动都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既发展语文素养,又解决实际问题,绝不是耍耍而已。

六、口语交际

本册的口语交际的训练重点是“应对”和“即席讲话”。“应对”有狭义、广义之分,做好应对,首先要认真聆听,判断对方的态度,从而迅速做出反应,运用一定的技巧,给予恰当、得体的回应。现实生活和书本中都有大量案例可以参考。“即席讲话”可以视为一个微型的即兴演讲,难在就地取材,迅速构思,与“应对”有相似之处。虽然位置在第五单元之后,教师也可以将其纳入演讲单元的教学。

七、名著导读

本册的名著导读共两次。第一部推荐的名著是《傅雷家书》,与之相配的方法是选择性阅读,另外有自主阅读推荐《苏菲的世界》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第二部推荐的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与之相配的读书方法是摘抄和做笔记,另外有自主阅读推荐《平凡的世界》和《名人传》。两种读书方法的共同之处在于有助于读书效率的提高: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选择性阅读显得尤为重要;而摘抄和做笔记则有助于加大积累、加深思考,将所读的东西内化,提升自己的素养。

八、课外古诗词诵读

本册的课外古诗词诵读共有 8 篇,涉及 3 种体裁:古体诗 2 首(《诗经》中的《式微》和《子衿》),五律 4 首(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李白《送友人》),词 2 首(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陆游《卜算子·咏梅》)。主要是供学生增加积累,同时可以与课内所学勾连和比较。

九、补白

本册的补白供 7 处。语法知识四处,讲解了四种病句。需要注意的是,辨析一句话是否有语病的关键不在于类型,而在于提取句子主干;病句的类型与修改挂钩。文学常识一处,介绍了《诗经》的相关知识。拓展阅读两处,分别是《礼记·檀弓》中两个著名的小故事(“苛政猛于虎”和“嗟来之食”)和白居易的《新乐府序》。前者可以帮助学生亲近经典,后者则是理解白居易人文情怀和艺术风格的重要背景资料。

专家简介

陈恒舒,男,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高级编辑,1984 年生于湖北十堰。2002 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进入古典文献专业学习,2006 年获学士学位,2009 年获硕士学位,2013 年获博士学位。曾多次参与北京市高考阅卷、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阅卷工作; 6 担任第7、8、9、10届“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参与《全宋诗》订补、《清代御制诗文篇目通检》、《清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全编》、“北京旧志汇刊”、“儒藏”等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参与编写《新人文读本》《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等国学普及读物。参与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编写工作,担任八年级下册责任编辑。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第五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共谈综合性学习的体会,感到十分荣幸。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从内容到编排可以说是面貌焕然一新的教科书。它为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具有以下特色

1、人文内涵丰富

2、拓宽题材体裁

3、灵活设置专题

4、系统设计导练

1、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2、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一次是在 “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一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3、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176个,读读记记154个。“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习作各7次有分有合。

4、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五年级上册保持一致,生字、难字随文注音,用圆括号标明,多音字用方括号标明。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再注音。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教学建议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本册语文学习目标(一)对教学目标的再反思

1.对于教学目标所形成的共识

(1)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3)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教学评价。(二)本册教材阶段性目标的具体表现

识字写字

1.继续识字200个,会写150个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

教学建议

1高年级识字教学要以字义为重点,以字义带动字音和字形,注意读音和书写的难点,注意防止和纠正错别字。

2抄写以词语为单位,减少机械的单字抄写。

3通过句子的抄写和默写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同时练习书写的行款整齐。

4用好配套的《钢笔字教材》和《毛笔字仿影教材》。

阅读教学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的意思。

4.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5.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扩展阅读面,拓展课外阅读的。

五下8个专题的读写重点

组别 读写重点

一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 体会词句表达的感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表达.四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五 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抓住主要内容,揣摩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习作教学

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学写简单的书信、发言稿、研究报告等应用文。

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习作题

1给远方同学的信

2看图作文/童年趣事

3发言稿

4一件感动的事

5缩写

6简单的研究报告

7写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人

8自由作文

口语交际

1.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稍作准备后能当众作简单的发言。

2.学会通过讨论策划活动、学习介绍自己、交流趣事和学习劝说、讲故事、表演课本剧、聊热门话题等。

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

1话题足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愿望

2一次口语交际有几个话题可供选择

3讲述、对话、表演等形式多样

4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

1.搜集积累精妙的语言,学习运用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

2.初步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二、把握教材内涵,着眼学生的学习发展

(一)改进阅读教学,着力有效学习。

1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1)落实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

(2)经常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3)采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高年级阅读教学基本的任务之一,概括能力的养成足以使学生受益终身。要根据不同文体,让学生逐步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记叙的要素、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大意等做法都有助于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

《丝绸之路》、《白杨》、《童年的发现》、《晏子使楚》、《金色的鱼钩》、《桥》、《景阳冈》、《草船借箭》、《金钱的魔力》等有具体情节的课文,都要求学生在朗读或默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地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就是像《草原》、《祖父的园子》、《再见了,亲人》一类课文也要让学生简要地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理清文章脉络

理清文章脉络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使日后写作条理清楚。一般来说,文章的脉络主要是“纵向”﹙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和“横向”﹙按人或事物的几个方面﹚两大序列。

《草船借箭》: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童年的发现》: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关注细节,设计好关键性问题

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问题不宜太琐碎。要设计好关键性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提供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2发现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

(1)通过课后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教材中对理解内容和领悟表达特点的引导,涉及到诸多方面。从词语的训练来说,有抓住关键词语,带动全文理解的,如,《草船借箭》一课,有这样的练习题:“‘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从句子的训练来说,有涉及句子表达的形象生动的,如,《草原》课后练习二;有感受句子表达情感的效果的,如,《再见了,亲人》;也有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如,《白杨》课后第三题。从段的训练来说,有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注意段与篇的联系,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如,《将相和》课后练习:“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有抓段落表达的效果的,如,《再见了,亲人》,前三个自然段表达方式相同,都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语气,而且都在叙事的基础上直接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落实到课后练习,要求是“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和同学交流。”从篇的训练来说,本册教材对篇的训练要求明显加强,有体会选材和表达文章中心的关系的,如,《武松打虎》一课安排的思考题是:“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有揣摩文章是怎样条理清楚地表达的,如,《草船借箭》:“默读课文,想一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有揣摩语言表达艺术的,如《晏子使楚》,引导学生体会晏子每次说的话妙在哪里。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除了凭借课后练习,课文中还有大量精彩的语言材料值得学习和品味。

体会观察细致和表达生动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冬阳·童年·骆驼队》

体会用词的准确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把“横”换成另外的词,你感觉有什么不同?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是确数吗?)

──《牧童》

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白杨》

体会表达的丰富内涵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桥》

体会怎样把内容写具体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威尼斯的小艇》

寄情于物的方法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祖父的花园》

课文中这样鲜活的语言是很多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把发现的语言提出来让学生体会。

(3)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对一组或一个阶段的学习心得进行交流。如果把一组课文的教学看作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的认识发展过程,交流平台就起着帮助学生把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再用来指导实践的作用。如,在“他们让我感动”这一组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学习,了解了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情感的方法;通过《桥》这一课的学习,揣摩把强烈的思想感情蕴含在对事情的叙述和环境描写之中的方法......这些方法,在本组的交流平台中得到了总结和提升。与此同时,还把以前学到的其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在这里进行归纳、小结,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受,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实用的读写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熏陶感染主要凭借的就是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蕴藏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本册课文向学生展示了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美好意境,一段段跌宕起伏的精彩故事......这些场景、形象、意境、故事,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并在阅读、感悟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课程标准所说的“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

(1)体验文本与个性化感悟的关系。

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既是对话,就是双方互动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既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但又不能走极端,还必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旨。

(2)把握内涵与语言文字训练的关系。

课文思想性强、人文内涵丰富,老师们会特别关注人文精神的挖掘与落实,甚至只围绕课文内容进行分析,或直奔文章的主题,离开语言文字进行空洞的说教,使原本应该充满情趣的课堂死气沉沉、了无生趣。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必须通过语言的学习来实现。要警惕仅关注人文精神的开掘,而忽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能力培养的苗头出现,防止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分离或偏向一端。要在正确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下功夫,否则两败俱伤,导致阅读教学效率的低下。

4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设计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与方法策略。

本册教材体裁广泛,文体的丰富给阅读教学提出了更多的研究课题,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要根据不同文体课文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文言文,要初步感知古汉语的形式,结合注释,了解每句话的意思,还要了解少量文言词语的意思。如课文中的“曰”是“说”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甚”是“很”的意思,并能背诵短小的文言文。

剧本和相声,适于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人物或重点部分,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可以分角色读一读,或者演一演。这两类文体课文的教学都不适宜用集体朗读的方式。

作为略读课文的两篇近代白话文,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不理解的词句,老师可以略作讲解,但不能逐字逐句地解释。作为精读课文的教学,也要抓住重点,不能平均用力。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人物服饰的大段描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不必去深究,大概知道王熙凤穿的是什么就可以了,重点要把握的是,在这个片段中,人物描写的主要方法是什么?课文的哪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等等。

此外,散文,特别是借景抒情的美文,宜用指导朗读和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读的方法,理解景物的境,体会作者的情,在熟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言。故事,宜在初读大体了解主要内容之后,帮助学生理清线索,熟悉重点词句,而后以线索为经,以重点词句为纬,练习复述。叙事性文章,宜先了解事情梗概,再抓住重点部分发表感受,借鉴写法。小说,宜在初读有个初步印象之后,抓住对人物的描写,感受、体验、评价人物形象,了解描写人物的种种方法。

今天,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各位,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下载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下册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主题】: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来选编的。课文中的那些发明创造的故事,也许只是在眨眼间的灵机一动,看起来没有费什么力......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单元教材解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安排了《寓言两则》、《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问》三篇课文,还有一次......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样例5)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共谈综合性学习的体会,感到十分荣幸。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教材解读 本册教材从内容到编排可以说是面......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56850

    教学 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教材体系及逻辑思路 1、总体思路:根据实验教科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及社会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1

    八年级物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思想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教材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为依据进行编排的,在总的指导思想......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银坑小学 王琼英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新教材,是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遵循课程目标的要求,并根据高年......

    二下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大全五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册教材的基本特点 本册教材在“识写分流”教材1-3册的基础上编写,继续贯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编写原则,坚持“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