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美术教学的创新
——浅谈美术教学的创新
内容摘要:《美术教学》,中指出:我国德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教育改革,它涉及三个层面:课程内涵丰富,课程理念的演进和课程制度的变迁,其中课程理念的演进是课程变迁的深层动因。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课程只有适应学生的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才能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次课程改革就是力图构建全新的课程理念,使课程能够越来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找到与社会生活的立足点,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力图促进德育教育的理念扎扎实实地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知识结构而且还能够从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德育教育是指形成人们一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概括起来对其中的教育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解与认识。
一、美术教育应从技能向审美的转化
农村中学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状,就是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技能训练,学生只是练习画画、练技能,在教学上还是疏忽了美术素质的教育,我认为单纯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转化为如何感受美,发现美和热爱美的学习方式,使其全面发展美是在学习中产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发现技能技法,而且逐渐获得自然界中的美。应转变为这一教学方式,能使以前单纯的美术绘画课学习,提高到重视审美教育层次,从而进一步把技能型向审美型的转化过程,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同时又获得美育的感受。
二、美育教育应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是指改变环境条件,改造与革新事务的勇气和毅力。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根本,是推动社会文明进程的动力,在我国,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也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将它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和创新精神成为各学科教师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是美术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之一。
《美术课程标准》提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想法设法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创设施展才华的氛围。例如,在“实用美术”图案设计中,把课堂延伸到日常生活活动空间,让学生感悟美术,最具体的做法如下几点:
1、搜集材料,收集生活中一些商品包装图案,如纸、香烟包装,以及各种精美图案,让学生自己去搜集;
2、归类、剪贴,将其它图案,产品商标进行美化装饰组合;
3、欣赏、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观赏评价,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对学习美术又一定的好感和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开阔学习视野,掌握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实用美术理性的认识。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它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的培养,我们对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解,就会更明确,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作为美术科,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德育教育强调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所谓学生个性,其中包含着学生一般水平的发展和共同目标的达成,但素质教育不满足于每个人的一般的共同发展,而是根据个人的千差万别的自然个性,个性的价值是被蕴藏在个性的精神素质,创造个性和智慧的价值决定的,不是随着一个面貌的出现都是个性价值体现,作为美术教育,培养学生个性,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精神素质,并以创造能力来衡量学社的个性。
德育主要解决的就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所以任何社会都十分关心德育的地位和性质,而且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在教育实际中,德育对其它各育的实施起导向作用。可以说没有德育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德育总是具有德育性,只是程度不同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设置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各个方面必须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这样学生才能得到发展,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学习某确定课题,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就特定题目让学生准备一次考试,对学生从某特定活动的监督管理,要求学生模仿某特定的模式,训练学生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教学核心是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活动。重点在教师互动上,研究和实践表明,这类方法尤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和自主性以及形成社会态度。在教学中,是教师凭借发问去刺激和指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主自由的活动和思考,发表他们的疑问,见识从而解决问题。
三、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传统课程观,使在过去长期的课程实践基础上逐步积累起来对课程的认识,一方面把课程载体构成狭隘化为“教材”缺乏课程包括多媒体课程的现代观念,另一方面把课程实际构成狭隘化为“教学内容”,将内容与目的目标,手段、方法、评价割裂开来。
传统课程目的观,借“后现代”之躯还儒家传统思想之魂,强调“天命”下贯而化“人性”的道德教化的课程追求。核心追求使工具理性还原,承认情欲使人之本性,承认理性是人的本质力量。传统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被许多人看成是与西方的后现代化思潮契合的,进而被突出强调为进行生态教育的理念追求。其实“天人合一”的传统,强调“天命”下贯而成“人性”以“天理之性”统一人的“气质之性”,强调人通过“践仁”的“道德实践”,躯实现最抽象的“道德理性”。这显然是与后现代的根本追求背道而驰的。
现代课程观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对课程实践的越来越深入认识的结晶,是对传统课程观的超越,人们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课程是一个包含丰富的独立系统。课程系统结构有两个纬度,共时态和历时态。就共时态而言,课程系统由课程研制者,学习者,内容与环境四大要素构成,就历时态而言,课程系统的要素有:关于个性和社会理论、教育目的和目标、教育内容、结构与组织、活动样式和评价。因此课程研究特别是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实质上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范围,从共时态看必须包含教育者,学习者、内容于环境的同时改革;从历时态看,必须包含理论,目的目标、内容、结构与组织,活动样式和评价等的整体改革。课程构成包括物化构成和层次构成两个方面。在课程的物化构成上,课程资源观已超越课程观,扩大为课程材料,课程标准和课本上还必须重视课程原理,教学指南,教师指导,补充材料课程包。另一方面,不能脱离理想课程和官方课程而让校方课程,所教课程和所学课程放任自流了,必须系统的规划,实施和评价理想课程。
现代课程观是课程包含教学的大课程观。20世纪以来,随“课程论”衍生并成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分支学科,许多人开始信奉“课程与教学”是两个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领域,当代,持续的课程改革牵动并包含了教学改革,人们开始相信,课程实质上包含着教学。在当代教育改革运动中,无论是英美还是我国,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均包含着教学领域在内,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四、在文化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认识美术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课程标准将“美术是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它是人类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精神产品,每件美术作品都是文化的化石,都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心影。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挥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与尊敬。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年精神。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蕴含于不同的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它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而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人类想象与创造力的结晶。因此进行美术教育的美术学科也是一种单纯教授艺术的知识和技能的技术课程,而是一种意在提高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人文课程。作为人文课程,它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不是单纯地把艺术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能教给学生,而是更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教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还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增强了民族情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五、用美术进行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
美术作为一种语言,除了直观性和持久性外,还具有一种微妙性的特点,它能以一种再造的环境,气氛和当地的时空,唤起人们更为微妙的感受和体验,这是语言文字所不及的,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时大概只有数千年,而美术却将我们对历时的了解推到数万年前的原始人通过自己的美术作品与我们现代人进行“对话”,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上会有更多的机会与人,社会、自然等食物发生的联系。所以,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文字出现以后,美术作为语言的功能似乎有所下降,但因其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始终未被取代,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传达与交流的语言,其作用越发突显。人们甚至将我们的时代被称为“读图时代”人们的每一种活动都不自觉地与视觉艺术联系在一起,它也为人们的交流提供极大的方便
六、美术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
在我们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血色和那个对很多课程的学习都是通过 抽象符号进行的,这些符号,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定理、公式等。美术则是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的课程。在美术活动中,学生的手、眼、脑协调并用,这样既沟通了物质层面与观念层面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理性事务的理解,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观的直观形象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美术活动是外化学生心理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学生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作品成为学生释放情绪的一种有效途径,对维持人的心灵和谐,人性的完整有较大的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另一方面,美术又给家长和教师提供了学生心理状况的图像,以便教师和家长又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维护他们心理的健康,使学生的心理得到疏导,这也是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之一。
鲁迅先生曾说过:“盖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不同趣于无有矣”。在高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用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以维持人的心灵的和谐,人性的完整,而美术则可以使教育达到这一目的,美术活动的综合性能对人的完整性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定安县新竹中学 陈明冠)
第二篇: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如何激发幼儿美育中的创新
洋际中心幼儿园 李冬梅
幼儿美术创新精神指幼儿对生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敢想(创新思维)、敢说(创新意识)、敢做(创新行为)的一种内在心理品质。在这个意义上,创新精神等同于创造性、创造力。它为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培养探索发现的积极性,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独立的、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
结合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谈谈我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看法。
一、营造富于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和条件
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幼儿的求异思维的培养,以促进幼儿思考问题的流畅性,解决问题的变通性,探索问题的独特性。
1、内容的多样性
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有了适合幼儿发展特点的目标,那么选择内容显得极为重要。如果说老师给幼儿的创作内容,所提的要求限制了幼儿可能有的想象,幼儿的创造力便无从发挥。在幼儿认识小手的活动中,我设计了《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活动,让幼儿将自己用手的亲身感受通过绘画来再现。幼儿将手拟人化,创作出了《灵巧的小手》、《小手变变变》等等,这一内容的选择既能反映幼儿和手的关系,又有一定的创造余地,幼儿画来游刃有余,反之,如果将这一内容切换成“我的小手”,那么,幼儿创造的余地被大大限制,怎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变通性。
2、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美术创作离不开造型、构图和色彩等表现方法。创造性的美术活动打破了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强调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幼儿创作更有童趣,更有灵性,更富有个性。以《小猫咪咪》为例,由于小猫在我们农村最常见,大多数幼儿的家里养了小猫,所以活动时,幼儿对创作小猫非常感兴趣。在看看、听听、说说中,孩子们能说出小猫的形象特征:圆圆的脑袋、三角形的耳朵、嘴巴两边胡子翘,走起路来轻又轻……有些小朋友还创作了猫抓老鼠、小猫吃鱼的生动画面。幼儿创作的形态活泼可爱,富有灵气。可见表现方法的多样性为幼儿营造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提供了条件。
二、实施有利创造的指导方法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使幼儿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并积极投入创造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活动中一定要实施有利于创造的方法。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启发、诱导创作激情。
为了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创造力,根据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将游戏融入美术活动之中,使游戏与美术创作紧密结合。在美术活动中我较多地运用诗歌、故事、猜谜语、做做玩玩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我爱我家》这一则活动,一开始让幼儿讲自己家里开心的、幸福的事导入,再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全家福供全班欣赏……幼儿被深深吸引,积极地参与设想、讨论,整个活动完整有序,幼儿时而兴奋,时而欢歌,他们完全沉浸于游戏之中。
2、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爬山、旅游……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做画灵感的最佳来源。只有让孩子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的画。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但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并且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为了使孩子们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班在美术创新方面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为孩子建构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第三篇: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
创新,即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我们的美术教学,如果不创新,就没有活力。那么,如何创新小学美术教学呢?
一、教学观念的创新
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我们本身就应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是富有创造性智慧的启迪者,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探索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者。因此,我们要把创造和创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在教学手段上,要注意欣赏和绘画的自然衔接,让学生有艺术般的享受;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让学生多思、巧思,多画、画精;教学组织上,要注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的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应定位于让学生把看见的、想到的变成心里的“话”,用规范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让他们用手中的笔,画自己心中的画。对此,要淡化“专业性”“技术性”,通过我们“润物细无声”的指导,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话”加以提炼、概括和升华,让学生的每一幅画,成为充满个性色彩、富有灵气的创造成果。
三、教学内容的创新
美术教学中,唯教材为本,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因为有些教学内容是滞后的,为了照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可根据时代的需要,把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分成渐进型、综合型、提高型等不同层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美术教学内容更具操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四、教学过程的创新
美术教学过程的创新,要在绘画题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传统美术教学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变换式绘画
对一些规定内容的绘画,可以变换对象。如画“种树”,可以画人物种树,也可以画动物种树,还可以画人和动物一起种树,表达人、动物和植物是永恒的一个大家族。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动机,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便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系列式绘画
传统的美术绘画教学,每一堂课是孤立的,学生画出一个物体,就是完成了一堂美术课的任务。系列式绘画(或设计),就是从作品的内容出发,进行系列创作的绘画(或设计)。如纹样设计,首先让学生设计好一个单独纹样,接着将单独纹样设计在对称的图形中,紧接着将单独纹样设计在多边形图案中,或二方连续纹样,或四方连续纹样之中。系列作品的绘画(或设计)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3.活动式绘画
美术教学中,组织适宜的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观察、探索,能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如画人物,确定五官以及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时,我先用绳子、尺子在自己脸部和身体各部分测量,这样,既能把操作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又能把要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然后,要求每两个学生仿照我的方法相互测量。这样做,可以激活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创作绘画的能力。
4.智能式绘画
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再让学生根据自己想的和说的,画出自己心中的画来。如“长方形的变化”,经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出长方形的桌子、凳子、床、收音机、电话机、衣柜、书柜、书、文具盒、机器人……在智能绘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特长会得到充分发挥,绘画技能会得到充分展示。不管是画动物、植物,还是画人物,都应让学生先想、后说、再画,只有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才会得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才会得到启迪。
五、教学评价的创新
小学美术教学中,对有新颖独到之处的作品要给予充分肯定,并大力赞赏。有时遇到别出心裁、不太科学、不太合理、十分幼稚的作品,也要“追洞挖眼”“挖地三尺”地寻找闪光点,做出相对的肯定。千万不要轻易指责批评,扼杀学生的创作灵感。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学生的创造意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想象氛围中,激发出再造想象,达到美术教学创新的效果。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要确立好创新的教学观念;确定好创新的教学目标;编排好创新的教学内容;设计好创新的教学过程;实施好创新的教学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
第四篇: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1
(一)课型定位:重点课
(二)本课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勾勒填色激发方面的有关知识,学生并能够运用这一技法表现物象,提高绘画的表现能力,同时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欣赏,了解水仙花的结构、颜色和婀娜多姿的形态,感受水仙花的自然美。运用勾勒填色法进行表现水仙花。
2、过程与方法:运用ipad来表现水仙花的造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用ipad表现水仙花。
教学难点:叶子的前后穿插,花的不同形态。
(四)媒体使用
电脑(ipadkeynote、drawingbox、黑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导入新课
对水仙花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介绍水仙花的基本知识
了解水仙花的叶子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了解写意画所表现的意境美。
了解如何使用ipad表现水仙花
古诗导入新课,提问: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花?展示图片——水仙花。
水仙花挺拔、清新、高雅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睐,也是画家们喜欢表现的题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仙花一课。板书课题。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水仙花:
水仙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属于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有几十种,花色很多种,有单瓣和复瓣两大品系,可塑造成千姿百态的造型盆景。水仙花是吉祥纯洁和高尚的象征。
我们一起来近距离领略这吉祥之花的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水仙花的花和叶。说一说水仙花的花和叶的外形及颜色有什么特点?
叶子是带状,每朵水仙花上有六片白色的花瓣,中心还托出一个金黄色的杯子状的副冠,里面还隐约可见的花蕊,这样美的水仙花在画家的笔下又是怎么表现的呢?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2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教学难点:
1、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2、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扇面画。)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
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3、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
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师总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
师:同学们,这两把扇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一把?为什么?
师: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
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近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卖光了。
请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课件,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
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论汇报)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作。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完成的形状各异的白胚扇。
这节课我们也来学学王羲之在扇面上作画,让我们的扇子也充满艺术气息。
2、教师指导
(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
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
提出建议:折扇一般由左右两条直线和上下两条弧线组成四边。在扇面上绘画要考虑扇面的形状,画景物时可先在扇面上画出浅浅的水平线,以免景物随扇子弧线歪斜。但在特殊情况下,画的景物随弧线弯曲也别有风味。
(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今天咱们都在提前准备好的白坯扇上作画,需要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不一样的特点。如果想表现出国画中洇开的效果,笔中的水分可适当多一点。
(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
(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
3、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扇面好吗?
作业要求:
在上节课做好的白胚扇上,尝试用国画中的山水或花鸟形式画扇面画。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2、现在大家都画好了扇面,但是我们的扇子还不能使用,想一个办法让我们的.作品具有实用性。各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一下,怎样让不同形状的扇子“动”起来。
教师总结:
扇形的画面可以采用反复折纸的方式来做成扇子。(请一位同学做简单示范)
团扇、其它形状的画面可以采用背后贴卡纸,中层插入冰糕棒的方法做成实用的扇子。
既然找到了方法,大家赶快动手做吧。做好的扇子请按不同的形状放到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扇子架上,让我们来开个“扇子博览会”吧!
学生完成扇子的制作。
四、作业评价
我们的“扇子博览会”还真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呢。现在请每组评出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放到这个“拍卖台”上,请小作者来为自己的作品作一下“广告”,也就是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儿。作为主办者,我发给每位同学三张代币券,在听完介绍后,你希望收藏谁的作品,就将代币券放在这件作品前面。
1、各组推选出的学生以做“广告”的形式进行自评。
2、其他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作品投代币券。
3、评出得到代币券最多的作品。并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为什么选择收藏这把扇子。
4、师评:选择一把在小组内就落选的扇子,为它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为我国的“扇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近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了扇子的设计中。
六、拓展: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把亲手做成的扇子当成友谊的见证物,在同学间互相赠送留作纪念吧!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难点: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三、教重、难点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2.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二)、新授
1、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2、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3、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三)、小结
(1)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2)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励:小星星、小旗等。
(3)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对象分析:
1、一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材料和工具的运用已有一定的掌握;
2、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自己,能稚拙地通过作品表现自己的想法;
3、学生对动画片比较熟悉,对其中的角色有自己的喜好,可用美术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感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鱼的美,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教学难点: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拓展学生对鱼的.表现能力,引导学生对美的追求。
3、解决方法:运用谜语导入,图片欣赏了解鱼的外形和颜色,通过对不同的表现手法的鉴赏,掌握并运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教学目标:
1、(审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双基)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3、(思想)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
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笔等。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谜语导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猜看好吗?
多媒体显示谜语,教师说出谜语:
身体像树叶,尾巴像折扇。没脚也没手,能在水中游。
问:你们猜猜它是谁啊?(学生齐说: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就和鱼交个朋友。(板书:第8课鱼儿游游)
三、新授。
1.多媒体显示海景动画。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海底的景色多美丽啊!还有许许多多既漂亮又可爱的小鱼儿在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呢!瞧!那边还有一条小鱼儿在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扮演小鱼儿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导游!欢迎到我们家来做客,认识一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你们可要看清楚了哦:我们每一条都是不一样的,你喜欢和我们中的谁交朋友呢?并说说喜欢我们的理由。
2.多媒体显示多张鱼的图片,学生欣赏的同时说说喜欢哪条鱼,并说说理由,最好能说出鱼的特点。
3.考考你。
师:看完这些图片,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指答)
师:现在小鱼儿还有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呢!
(1)多媒体显示“考考你”:
聪明的小朋友:
你知道我们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指答
多媒体显示:
鱼=鱼身+鱼鳍+鱼嘴+鱼眼+鱼鳞
(2)多媒体显示“讨论一下”:
你能用几种方法给我们增加新的朋友?
①指答
②多媒体显示: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
③师生分别欣赏剪纸、绘画、叶贴画、布贴画作品。
4.比一比。
(1)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比赛。
多媒体显示“比一比”:哪一小组能给我们创造最漂亮的成员?
(2)问:哪一小组觉得自己能为鱼儿们创造出最漂亮的成员?
(3)教师讲解作业要求。
(4)学生进行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四、作品评比。
教师将学生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相评奖,并将手中的小红旗插入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画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五、课后拓展。
多媒体显示“小小观察家”:
平时多注意观察,我们看看鱼儿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六、轻松舞蹈。
教师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学生随着音乐学鱼儿游动的样子。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5
课时:
1课时
类别: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鸟的结构,用各种形式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2、情感:让学生感受鸟的美丽,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做到保护有益动物。
3、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结构,设计表现一只美丽的鸟。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大胆创造各种鸟的形象。
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的。让学生尝试运用各种材料各种表现形式设计表现美丽的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搜集资料、分组交流、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范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
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各种材料
(如:图画纸、彩笔、橡皮泥、彩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1、讲故事《美丽的孔雀》
2、小鸟们很想像孔雀那样变成一只漂亮的鸟,你能帮他们实现愿望吗?
3、导入课题:同学们这么喜欢小鸟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画小鸟好吗?看看谁画的小鸟最美
二、探究学习
1、把你搜集到的鸟的资料介绍给小组的同学,看看谁知道的多。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鸟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这些鸟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看课件分析鸟的花纹、抓子、嘴的特点。
(3)放大一只鸟的`图片,说说这只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3、学生根据鸟的结构特点摆拼图。
4、看各种鸟的姿态摆图形。
5、欣赏和鸟有关的作品。感受作品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6、了解不同表象形式的作品:
出示《写生珍禽图》,介绍写实手法。出示《凤凰图》,问学生画的是什么鸟?世界上有这种鸟吗?它的样子有什么特点?
7、“凤凰”是人们想象出的形象,非常美丽。你能想象并表现出一只美丽的鸟吗?说说你心中美丽的小鸟是什么样的?
三、提出作业要求
用你喜欢的表现形式设计一只美丽的鸟。还可以给它起一个好听的名字。作品完成后,再让它到鸟林里来做客。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及课后延伸
1、鸟林里来了这么多小伙伴,谁愿意把自己带来的鸟介绍给大家?
2、谁是最美丽的鸟?谁的样子最奇特?
3、你知道那些鸟是人类的朋友吗?你想对小鸟说什么?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6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安排学生学习一下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习调色的基本常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以及运用色彩表现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因为只有一节课的安排,色彩基础理论不可能做全系统的学习,所以内容的选择围绕着怎样调色展开,色调、色彩情感、色彩的对比和调和等问题只能留待今后适时解决。
新教材的优点在于,没有给教学规定必须要讲到的知识点或必须要执行的教学模式,而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给了教师较大的发挥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来组织教学材料。颜料使用的学习,也是一种对美术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只要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知识框架,感觉自己对色彩的认识有升华,即可视为达到教学目标。调色方面,目标设定为体验,所以安排了任意复色的练习,而把其它练习列为选做,体现分层次教学。并不要求学生通过一节课能把颜色调得非常准确,只要学生在今后调色时,不感到特别的盲目,能够进一步在自我学习中提高,就达到目的。这节课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今后的自我学习打下基础。
对一些技巧的学习,如填涂和水分的掌握,交给学生自主探索,互相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情分析
1、初一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在平常的教学中发现,随着一些方便的涂色工具的推广,例如水彩笔和油画棒,学生使用颜料的能力严重退化,导致对色彩的认识和应用停留在很低级的阶段,甚至用颜料调配不出很简单的颜色,严重妨碍了学生对色彩认识的进一步提高,所以系统的学学调色的相关知识,也算是补补以前的漏洞。
3、初一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与调色相关的色彩知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对色彩体系的初步认识;体验用毛笔调色的过程,探索并总结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1、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
2、通过分析色相、明度、纯度与色立体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色彩的体系性。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经验,学习水分的掌握和颜料填涂的要领。
4、其中的关键点是复色复色既是核心,又是其它知识的联结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学习和调色体验,巩固所学相关知识。
1、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提问、举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等形式,学习原色、间色、复色、色相、色相环及特性、明度、纯度、色立体、补色及补色效应等基本概念。
2、通过演示,了解调色的基本规律和要领,并认识本课所学概念对掌握调色方法的`意义。
3、通过学生练习、自我总结、互评和交流,体验和巩固学习内容,培养自我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分工协作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复色的概念及其与其它知识点的关系
难点:复色与其它知识点的相互关系
六、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 2.学习新内容。
1、提问原色和间色的概念,并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深化对这两个概念的学习。这两个概念应该是小学学过的内容,之前又让学生做了预习,提问的目的在于减查预习效果,引导学生培养预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2、提问色相环的概念,进一步学习色相环的特性。新知识点:色相环的渐变性和循环性原色在色相环上呈点状分布间色在色相环上呈线段状分布
3、提问引出复色,在色相环上分析复色的特点。新知识点:复色同时含有三原色成分复色在色相环上呈面状分布
4、学习色的基本属性,讲解色相,明度和纯度的概念。新知识点:色相是色的样貌或色的名称明度是色的深浅纯度是色彩的鲜艳程度或饱和度
5、学习补色的概念,并通过色相环分析补色效应及其产生原因。因为时间有限,邻近色和对比色的内容留待今后讲解,只把与调色密切相关的补色提出来学习。新知识点:色相环上相邻180度的色彩互为补色补色的对比效应和中和效应
6、引出色立体的概念,学习色立体。
(1)色立体的概念。
(2)出示色立体模型,使学生对色立体有更直观的印象。新知识点:以色的基本属性作为三个维度形成的色彩立体空间称为色立体
(3)讲解色立体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新知识点:色立体的意义
a、使自然界中的色彩相互联系成为一个体系,从而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色彩之间的关系。
b、每一种色彩都同时具有三个属性,在色立体中都有自己对应的位置,因此能够给我们调色提供理论指导。
7、学习调色的基本方法,通过调色演示,使学生体会色的基本属性与调色方法的关系。
课堂活动:调色练习。
1.作业要求:利用教师发的模板,完成四组练习,分别是明度推移练习,补色和纯度推移练习,色相推移练习和任意复色调色练习,体验调色,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因为时间有限,为能及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查,以便纠正,要求学生课堂上每人先完成一组练习,但要求组长分工协调,确保每项练习都有人做。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8、课堂小结
1、每组选派代表,通过展示台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其他各组发言点评,教师补充。水分和填涂技巧掌握较好的同学借此机会介绍自己的经验。
2、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比并记入各组的学习记录,要求学生课后做完其余的练习,其中任意复色一题必做,其余选做。
3、课后拓展:本课的学习为下一节用色彩表现春天打下了基础,希望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色彩和色彩形成的视觉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分析。
9、教学反思
从教材的发掘来看,对教材的把握还是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的,例如对原色、间色、复色在色相环上的分布规律的总结,对于色立体对调色的指导意义,都是在所见过的基础理论书籍中不曾提到的。在教学的设计中,也考虑过初一学生对原本用于高中专业基础教学的内容能否适应,为此删节了部分内容,适当降低了难度,从课堂完成的情况来看,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对概念掌握的也不错,但没有想到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用过颜料,练习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没有任何调色经验,以红色到黄色的渐变为例,正常情况应是红色先与少量黄色相调,填涂到纸上,然后增加黄色的量,调出另一个层次,再填涂另一格,以此类推,最后渐变到黄色,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先在纸上用红色从一端到另一端涂满所有的格,然后再反向拿黄色涂一遍,结果可想而知,渐变效果出不来,因为他意识不到渐变是由配比逐渐改变形成的。再例如不会用毛笔,一个小小的方格,很少有人能够工工整整的把颜色填在里面,填出来什么形状都有,而且填涂速度很慢。
再有水分的掌握,颜料填不成形,互相渗化,或者在纸面上流得到处都是,甚至混合的什么颜色都看不出来了,比比皆是,学生的这种基础状况,是我不曾预料到的。再加上因为对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摸底,练习设计得偏难偏重,所以学生的练习情况完成不好,很多学生都没能按时完成作业,最后只得根据情况分层次要求来弥补,要求感觉困难的同学尽量完成任意复色练习,其余练习可根据自己情况自由选择。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7
今天早上第二节,在四二班,我的组内公开课终于讲完了!这次“痛苦”的讲课经历又是让我有了一次进步的机会。
第一节下课的铃声还没落,我就提起包从办公室冲了出去。来到班里,同学们收作业的、上厕所的乱作一团。于是,带上耳机,整顿纪律,其实孩子们还是挺聪明的,知道今天要讲公开课于是很配合的很快做好了课前准备,趴在桌子上静息等待预备铃的响起。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的,精神焕发,看到他们那可爱的小脸,我紧张的感觉立即消失殆尽。终于,上课进行了十几分钟,我要讲的内容也讲完了。孩子们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很快的拿出工具,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一节课上下来,虽然效果还行。但问题还是一大堆。首先,我感觉我安排的学习内容有点多,重点不突出。在备课的过程中,虽然我也知道内容偏多,应该删除一点,可是,在删的过程中,我又觉得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什么都舍不得删,结果导致了学生上课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可是到了后来,学生就不愿意说了,他们更愿意的`是画。这方面我应该注意。另外,在讲“如何设计标志”时,像周老师说的那样,我可以把这一部分融会在“标志的作用”“标志的分类”里讲,这样既生动又形象,更利于学生接受。
其实,在这节课里。我感觉自己相比之下是有进步的。特别是在课堂纪律方面,在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程老师和周老师的悉心指导。
其实,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虽然这次的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可是,当公开课结束之后,听着别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安静的思考着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能够抵得上我们平时10节课的提高。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兴趣的生物的外形、结构特征、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有趣的建筑;
2、通过观察、比较感受建筑物的美,在学习中体验发现和创造的乐趣;
3、培养有喜欢大自然的情感,有创造性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由生物的外形特点联想和设计奇妙的建筑。
教学难点:
如何设计出奇妙的建筑,让生物的特点与建筑的特点巧妙地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将准备好的玉米棒、贝壳或仙人球实物带入课堂,然后开始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课堂用语:老师现在要拿一些很棒的东西给大家看:“这是什么东西?”你们可别小看这些东西哦,知道吗?世界上有些非常著名的建筑还是模仿他们的样子设计出来的呢!
2、拿一种实物出来提问,了解模仿它的原因(从实物的外形、结构特征和色彩去分析)。
提问:你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它的样子设计吗?
学生:因为它的形状是圆的,表面长着很多刺,外形既特别又有趣。
问:那么有趣设计,你们觉得奇妙吗?
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奇妙的建筑”,好吗?
幻灯出示课题
(板书:奇妙的建筑)
二、探讨与想像
1、刚才我们了解到有些建筑是模仿一些生物、植物或者是动物的样子来设计的,那在我们学习设计建筑前先来观看一些图片,进一步了解建筑。
2、幻灯演示图片:
(1)提问:看了这建筑让你联想到什么东西?好像是模仿什么东西的样子来设计的呢?你觉得它哪里最奇妙,最独特?
(2)除了刚才看到的'这些奇妙的建筑,在生活和我们的周围里,你还见过哪些奇妙的、让你难忘的建筑吗?
(3)同桌讨论
小结:从刚才看到的建筑、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是什么呢?
回答:他们的外观、结构都很独特,很奇妙。
(4)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到这么美观、奇妙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
提问:谁来说说你准备设计一组怎么样的奇妙建筑?
三、引导设计
我们如何来设计一组奇妙的建筑呢?
想一想:
模仿什么东西把奇妙的建筑设计出来呢?
步骤:
1、构思(模仿什么东西来设计?)
2、起稿(画出建筑的形状)
3、上颜色(注意色彩的搭配)
4、调整画面
四、同桌讨论后作画。
五、评一评,比一比
1、作品展示:画好的作品拿上展板展示。
2、自我评价:作者发言,你设计了什么样的建筑物?是怎样想出来的呢?
3、他人评价: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可以从建筑的奇妙、结构、特点和色彩去评价)
小学美术优秀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肖形印章的有关知识和刻印方法。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朱文和白文印章的特征,学习肖形印章刻印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阴刻和阳刻两种方法的认识和实践。
三:教学准备
课件、刻刀、橡皮、印泥等。
四: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课件欣赏印章,让学生直观认识印章。
印章是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祖国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以图案花纹或人物肖像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印章叫做肖形印章,又叫象形印或图案印,它是刻印艺术中的一种。生肖印是肖形印的一种专题印章。
(二)新授
1:学生观赏、分析课文中印章,感受朱文、白文两种不同的的`表现形式。
2:课件出示朱文、白文印章各一枚。提问:这两枚印章表现手法有何不同?
:印纹为红色的叫朱文,又称阳文,反之叫白文,又称阴文
3:继续提问:想一想,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采用怎样的刻制方法才能表现出来?
4:讲授刻印方法和步骤
(1)材料准备
要求:刻印的一面要进行加工平整
(2)描绘印纹
注意确定采用哪种表现形式。
(3)执刀刻划
教师演示,同时课件演示,强调正确的握刀与运刀和合理把握力度的方法及安全操作知识。
(4)授色盖印
授色饱满,盖印时用力要均匀,不能移动印章。
(三)学生作业
教师随堂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加以提示,以点带面。
(四)课堂
1:讲评作业,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为继承和发扬祖国的治印艺术而努力学习。
第五篇:中职美术创新教学的实施对策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的实施对策
摘要:中职美术的创新教学,是中职美术课程的需要,也是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中,中职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注重实践教学等方式,彻底贯彻实施创新教学,提高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对策
中职美术实施创新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中职美术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多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推进中职美术教学的发展与改革。
一、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是中职美术教学的引导者,应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采用独特、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开拓思维,并进行积极的探索,紧跟时代的潮流。对于教学的不同内容,教师要时常进行总结分析,并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技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并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创新水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根据不断改变的教学需要,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大胆探索,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新的科学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创新型的中职美术教学活动,进而彻底践行中职美术的创新性教学。
二、中职美术教学的创新
1.现代化教学手段与鉴赏课程结合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各种院校的教学当中,中职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在教学活动当中,采用多媒体设备是实施教学课程的重要手段,对于创新性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实施创新型教学的关键所在。中职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声、像、画结合起来,符合中职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要求。将二者的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鉴赏课的教学效率。同时,学生的绘画能力与鉴赏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绘画能力。学生鉴赏能力得到提高以后,就能更好地在绘画时处理好细节问题。在鉴赏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多去观察绘画的细节,提高学生绘画处理技巧。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相关的音乐作为绘画鉴赏的背景,为学生进行绘画鉴赏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不同的绘画作品进行鉴赏时,要根据不同的风格营造不同的氛围,进行强化学生的鉴赏感觉,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
2.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结合
长久以来,中职美术教师过度注重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特点及其对学习的需要重视不足。统一教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大大节省教学的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学生的学习水平并非是整齐划一的,仍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教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个体的培养。例如,在对于一些理论性、基础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普遍的美术素养;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特长,可以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短板与劣势进行针对性教学。比如,将手工艺品美术创作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分成一组,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小组的整体手工艺品创作能力;对于素描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也可以将他们分成一组,通过针对性教学提高他们的素描水平,进而提高学生整体的美术创作能力。
3.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
美术的理论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例如,美术馆、社会创作、展览馆、户外写生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实际创作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发现创新性的美术题材,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和创作热情;且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教学当中,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就是参观。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要求,带领学生参加美术展览馆等,让学生关注时下的美术潮流,并根据作品在学生之间展开鉴赏交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点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能够开阔思维,快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另外,再用户外与户内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课堂绘画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户外创作当中,提高学生的实际美术创作能力。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转变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统一教学与因材施教结合、现代化技术与鉴赏课程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中职美术教学的效率,实现中职美术的创新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谋超.试析中职美术教学中应该解决的若干问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51+255.[2]袁勤.中职美术课程与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嵌入整合[J].新课程学习,2010,(11):260.[3]卢建平,寇焱,李祚如.关于构建中职美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09):26-28.[4]应启青.信息技术在中职美术绘画基础课中的运用[J].读与写,2015,(0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