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

时间:2019-05-15 05:5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

第一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面对离别时复杂且鲜活的情感;

2、带领学生赏析诗人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3、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教学难点:

1、对诗歌细节描写的赏析;

2、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我手写我心‛ 【学时】一课时 【相关资料】

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为什么叫食指呢?有人说,其母姓石,‚食指‛即‚石之子‛也;有人说,人们在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来指指点点,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的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在部队时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导入】

这是一个激情狂热的时代,这是一个喧嚣混乱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斥着口号和标语的时代,这是一个弥漫着斗争和分离的时代。当社会大运动的洪流冲击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淹没了青春与理想,淹没了追求和期望。生活在这个大时代中的年轻人又该何去何从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望这个大时代中的一个小瞬间,去感受一下那时那刻年轻的诗人食指在面对大时代的召唤和猝不及防的分别时内心的震颤与思考。【初读知意】 【教师配乐范读】

①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 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

③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

④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

⑤——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 北京在我的脚下 / 已经缓缓地移动 //

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 然后对她亲热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

⑦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

1968年12月20日

【提问】

请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内容。【明确】

这首诗描写了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车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即将离开家园,奔赴乡野边陲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细读探情】 【提问】

作者在四点零八的北京车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明确】

作者在离别之际,看见了北京车站送别的人群如海浪般翻动的手,听见了即将出发的火车尖利的汽笛声。【提问】

他的所见所闻是否能引发你更多的联想呢? 【明确】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车站,除了翻动着的手的海浪和尖利的汽笛,应该还有满含热泪的双眼,泣不成声的呼喊,涨的通红的面颊、颤抖的叮咛等等 【提问】

作者为何略去这诸多热烈喷薄、感人肺腑的画面不谈,却偏偏选取了‚手的海浪‛和‚尖利的汽笛‛这两个相对冷静的点来叙述呢? 【明确】

1、这两个点既展现出了当时送别的宏大场面又表现了作者即将离开北京时伤感、慌乱、茫然等复杂情绪;

2、此时年轻的作者并未完全沉入离别的情绪当中,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过渡】

应该说这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宏大的送别场面,可作者似乎并未真正沉入其中,此时的他茫然、懵懂,仿佛一个看客,惊恐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慌乱而不知所措。‚尖利的汽笛‛是启程的号角,更是别离的悲歌,由此北京即将离我而去。【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的2到5节,一边读一边体味作者在直面别离时情绪的变化。【提问】

从列车启动到缓缓驶出,只是一个稍纵即逝的瞬间,但在这个瞬间,作者却经历的情绪上的波折和震颤,你感受到了么? 【明确】

在这个瞬间,作者从最初的茫然无措到深切地感受到了离别时内心的疼痛,再到深切的不舍,直至最后恍然大悟。【提问】

为了表现这种情感起伏,作者在作品中用了哪些意象呢? 【明确】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妈妈缀扣子的针线、风筝、风筝的线绳、告别的声浪 【过渡】

通观这些意象,它们或实或虚或虚实结合,但无一不巧妙地体现着作者当时的情感情绪。深入探究这些意象,我们会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此时不可言明的情感。【典例分析】

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读)【提问】

1、有人说此时‚北京车站抖动的建筑‛是由于作者内心悲痛而生出的一种错觉,你同意这种观点么?

2、‚抖动‛的究竟是什么? 【明确】

1、这突然的‚抖动‛可能来自火车启动时的作用力,但‚抖动‛的是火车和火车上的人而不是建筑;

2、‚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3、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的。

【小结】‚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他此刻面对猝不及防的分别时茫然无措、伤心失落情绪的外在表现。借此意象,诗人将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自然而鲜活地书写出此刻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过渡】

当然,诗作当中其它意象的选择也无一不是诗人主观情感的外化,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去咀嚼探究一下作者分别附着在另外三个意象上的情感体验。【小组合作探究】

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一小组负责探究其中一个意象,赏析其写作手法。(用时3分钟)

一、妈妈缀扣子的针线

1、化用唐代诗人孟郊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从以上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

3、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其实,对母亲的依恋中外相同。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有一个士兵,他被炮弹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赤裸裸地表露出来。

二、风筝和风筝的线绳

作者意识到要和母亲分离而依依不舍,对于离别后的情景感到惶恐不安,但又无法抗拒别离。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远离母亲和文明。文革这场运动造成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

三、声浪 别离的场面可谓十分悲壮,‚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和首段中‚一片手的海浪翻动‛正好呼应——前面是视觉,此处是听觉。通感的转移多么符合感情的发展过程!在火车终于开动时,汹涌的感情再不能用挥手充分表达了,只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显示出这种别离场面的悲壮性。【小结】

四个意象,四个细节, 真实感人。作者后来回顾说,‚我就是抓住了这几个细节,在到山西不几天之后,写成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作点滴》)。当然,也正是因为诗人有意回避了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宏阔场景及口号式的狂热的呼喊,使这首诗呈现出一种在当时极为独特的清新风格。正如《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说到:‚它标志着年轻一代不但在精神上从‘乌托邦神话’中觉醒,而且尝试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从而走出权力者制造的梦魇,回归到个体的真实经验。‛ 【过渡】

当列车缓缓驶离站台,当离别成为最痛彻心扉的事实,作者的情绪在这一刻喷薄而出,请同学自读诗歌最后两节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此刻情感的关键词。【明确】

1、抓住

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抓‛这个富于动作感的形象中得到有力的升华。从这种急切的语气中,从这种紧紧抓住了什么的手势里,我们似乎看到抒情主人公‚我‛那张泪眼模糊的脸,那种悲伤和失落,我们的心也被紧紧抓住了。

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读者的心呢?**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2、叫喊、妈妈啊北京

在作者心目当中,北京和母亲已经凝成一体,是活生生的不可分割的一个人,北京是一个可以被还抓住衣领的母亲!一句发自肺腑的呐喊,既是对生我养我的母亲的不舍,也是对哺我育我的故园的眷恋。至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见,唯有以这一声呐喊书法心中的情绪。

3、最后

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同时,反复的呼喊表达了此刻作者的绝望之情。【小结】 这首诗从第一节铺叙告别的情景写起,到末节依依不舍的倾述为止,构成了对此次离别经验的完整描述,其叙写的重心是置身于外部喧响中的内心感受。在当时的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而这些宏大的口号却掩盖了当事人迷惘、孤独、悲伤的情感。诗人食指以真率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真实经验用其独特的写作手法彰显出来。他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感应着历史的巨大变动,以一己的悲欢映衬了时代的庞然身影。【过渡】

如今,那个喧嚣混乱的大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生活于平和安宁中的我们有幸比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拥有更自由的世界,更精彩的未来!我们的生活里也除了有离别的伤痛,更有喜悦、自豪、愤怒、惭愧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体验。【拓展延伸】

现在就请同学们捕捉生活中的细节,仿照作品中的写作手法,试着写一小节诗去表现你的某种情感情绪。【结语】

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我被同学们的诗心诗情深深打动,内心不禁升腾起这样情绪——

当笔轻轻拨动你们心弦 跳荡的音符流淌进我的心间 那是贝多芬的命运 亦或是肖邦的夜曲 我不禁闭上双眼 悄悄地跟着吟唱

却又怕惊扰了这动人的乐章

第二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歌鉴赏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诗歌鉴赏

食指的诗质朴明了,在十分经济的篇幅里,包容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往往能给人以较多的想象空间,因此,特别受到同时代青年人的喜爱。《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首诗写的就是离别。全诗共七节,第一、二、五节主写所见所闻,其余几节主写即时的感受;七个诗节之间依次交错,相互迭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人的知识青年们的情感世界和丰富的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本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一瞬,令人回味无穷。

诗歌一开始,诗人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样富有力度的排比句式,诗歌《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鉴赏。重重地推出了“四点零八分”这一列车启动的特殊的时刻,给人以深深的印象。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娃”,昨天还在校园里,在父母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要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这正是诗人极力想要表现的东西。但诗人并没有用更多的语言来作细琐的描述,而只是以“手的海浪翻动”六个字轻轻点到,渲染站台上送别的人之多;又以“汽笛长鸣”暗示列车即将开始启动。但人们却可以从寥寥数语所给予的形象意蕴中想见,在这个亲人即将分离的时候,车站一定有许多人,亲友的叮咛嘱托,干情百态。

第二节紧承头一节,表现列车开动时“我”的感觉。车轮转动了,可“我’真件没有觉得车在动,而是“高大的建筑”在“剧烈地抖动”。乍一看,似乎只是一种相对运动的结果,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细细地品味一下“吃惊”的眼神和“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惘然,就不难看出,“我”此时此地的所思所感。接下来的几节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 诗人化用“慈母手中线”的意境,把特定时代的离别之情用“心的骤然疼痛”来形容,并解释为:“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进而巧妙地把自己的心比喻为风筝,把风筝的线绳交给母亲,使母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在“两点一线”的联系中物象化了。但是,“我”很快就觉得:这根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诗歌在此形成了一股蓄势,使人觉出了一种马上就会发生的变异,想要知道到底为什么这根线绳会有“扯断”之虞。但我们马上就觉出——火车要开了!

随着车轮的转动,“我”和“母亲”之间的距离被拉长了,并且还在拉长着,拉长着。同亲人分离已成事实,尽管这真让人难以接受。处在这种矛盾煎熬中的“我”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在“一阵阵告别的声浪”中,他“挥动手臂”,他要“抓住”母亲的衣领!他要尽其所能来弥补感情上的缺憾:“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欲哭无泪,欲喊无声,只能用“挥动手臂”这个动作来表达自己的心愿。是呵,车已经开了,对于一个坐在开动了的车厢里的人来说,他对于自己与亲友们的分离又能做些什么呢?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把一切的愿望和希冀都熔融于“想”,因为只有“想”才是现实的,可以做到的。

诗歌结尾处,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在一系列富于动作感的形象意蕴中得到了有力的升华。列车缓缓地离开了车站,“我”离故乡北京和亲爱的妈妈越来越远了,“我”实在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于是,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以期改变这一事实。但这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这是一种近似“精神胜利法”的自我宽慰;“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一种自我宽慰。从这种急切的语气中,从这种紧紧抓住了什么的手势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我”那张泪眼模糊的脸,那种悲伤和失落,我们的心也被紧紧地抓住了,(张克平)(责任编辑:诗歌鉴赏网)这首诗写于十年**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诗人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以一种近于悲壮的口吻告诉我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奋,坚忍不拔,百折不回,忍辱负重,向命运挑战,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一切都昭示了诗人那崇高而严正的命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诗人在另一首《书简》中就曾这样写道:“我们应当永远牢记一条真理/无论在欢乐还是辛酸的日子里/我们的心啊,要永远向前憧憬/这样,才不会丧失生活的勇气……”这首诗在意象的撷取上,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多选取那些带有痛苦和悲哀色彩的客观物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等,这些意象,看似信手拈来,实际上是诗人的真力弥满,万象归怀;这些意象,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和独特的诗美空间。《热爱生命》一袭食指诗的一贯的艺术风格,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一曲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相信未来》是诗人食指在1968年,在他20岁时候写的,《相信未来》一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的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

这首诗歌掷地有声,在铿锵、沧桑和力量中描述和预言了一个时代,甚至也预言了他自己的一生,诗中情绪对比非常强烈,由失望到满怀希望,在反复跌宕起伏中演绎出人生的真理,叫人在从凄凉中看到悲壮,在心酸中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信心,有着非比寻常的向上和感人的力量。每当我困窘时,情不自禁就会背出其中的句子,心里顿然有了自信,感受到人生,很悠远,很醇香,很短暂,也很漫长,那种荡漾生命厚度的纯然声音余音绕梁。朗诵着《相信未来》你就会觉着,人活着真的没必要对现实和周围太计较什么,唯有相信未来,唯有热爱生命。享受人生,享受诗歌的美好,假如没有诗歌,在那个文革年代,在福利院8年的日子,这位叫食指{诗人本名-郭路生}的男子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所以,诗歌一直是在为走失的人点燃火把,诗歌也是一种叫人能生活地更好的宗教,虽然有好多写诗歌的人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朗读这首诗,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纵观顾城诗歌创作的一生,不难发现顾城其实是一个早熟的孩子。顾城在很小的年纪就萌发了创作意识并开始进行诗歌的创作。在1964年,年仅8岁的他写下了“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这样极具象征意味的诗句,这与他后来的成名作《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有异曲同工之妙。12岁时,他的诗中就渗透了很成熟的思考:“烟囱犹如平地耸起来的巨人,/望着布满灯火的大地,/不断地吸着烟卷,/思索着一种谁也不知道的事情”。15岁时他写了著名的“很有惠特曼《自我之歌》超验色彩的诗”③《生命幻想曲》,这首诗成为顾城诗歌风格的奠基之作。正如赵毅衡在《死亡诗学》中指出的那样:“他生就该写诗,不用七步,出口成章”④,顾城的确称得上是少年早熟的诗歌天才。

然而,当他真正长大成人之后,顾城却一直用拒绝的态度与外在的客观世界对抗,固执地坚守着“孩子”的阵地,坚守着自己的童年梦想,将自身以外的整个世界都视为异己的成人世界,而后又上升为将人异化的物质世界。他始终不渝地抵抗着这个世界对自己的影响。1982年,在《十二岁的广场》这首诗里,顾城借用了一个孩子的口吻表达了他对成人世界不友好不信任的态度:“在梦里/我的头发白过/我到达过五十岁/读过整个世界/我知道你们的一切/„„/出生和死/你们无事一样”。写这首诗时,顾城已经25岁,可他仍用“你们”来称呼成年人,可见在他的意识中,他依然固执地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顾城“拒绝长大”,要永远做个“孩子”的心理影响了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在他的诗歌王国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他拒绝被污染、固守童贞的纯洁,不向世俗妥协的姿态。正是因为有了顾城的坚持,久已被人忽视的“童心”精神才得以继续发扬。顾城非常欣赏李贽的学说,很推崇“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只要“童心常存”,则“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学而非文者”。艺术创作就是人类的童心在更高程度上的复活与再现,艺术家就是最有童心的人。顾城在谈到朦胧诗时指出:“他们的作品在一个时期,都不约而同地写到孩子,或用小孩子的方式来表达痛苦、期待,他们所经历的感情瞬间,和人类远离的天真时代无意相合,这种巧缘使他们在明慧、完美难于更动的东方传统之上,轻易增添了一点可爱之处。”⑤

我们可以认为,顾城“拒绝长大”而维持“童心”,既是他自身气质、情感、审美情趣、审美方式所决定的,也体现了他明确坚定的美学追求。他曾特意强调“童心”是指未被污染的纯真的本心,而不是儿童的幼稚的心,所以说“拒绝长大”更深一层的含义是要拒绝污染而使心灵纯净,这使得他在诗中体现的童真不会流于肤浅和幼稚层面。在诗歌中,顾城用“孩子”的纯真的眼光观察和探索外部世界,揭示的却是成人世界里的深刻。童真和深刻在他的诗中完美统一,他的诗歌用单纯明快的语言表现出智性的深度。例如,他写的《佛语》:“我的职业是固定的/固定地坐在那/坐一千年/来学习那种最富有的笑容/还要微妙地伸出手去/好像把什么交给了人类”。其中丰富深厚的内容用这样浅淡而有节制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显示出顾城见微知著的体悟力和点到为止的聪明机敏,这可是一个纯粹幼稚的孩子难以企及的。顾城“拒绝长大”保持童心,在诗歌创作上独树一帜,形成了纯真童稚的风格,在他的诗歌王国里,顾城是一个永远“拒绝长大”的“孩子”。这首诗是北岛早期的诗歌。此时的诗人还在地下进行着神圣的诗歌创作,和一些与他有共同理想的朋友们一起自费编辑出版诗刊《今天》。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也是那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

要“回答”,就要有回答的起因、回答的对象。诗人的回答对象很明显,就是那沉闷的社会现实,充满悖谬的十年浩劫。诗的开头就是对那现实的描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怎样的世界呀!那虚伪的天空中,到处是用金词丽句、空洞赞颂涂抹的东西,到处是通行者的乐园。当然,还有死者,那不屈的身影已经弯曲,绷得很紧,充满着力量的美,显得更加不屈。

诗人要问,要控诉,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不是冰川纪,何以到处都是冰凌?新的航道已经发现了,为什么千万艘船只还在死水一潭的死海中盘桓、相竞,眼睁睁地等着沉没?这些就是那个时代的写照。

诗人要回答这样的世界。诗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了什么,要做什么?诗人说,他是来判决这世界的。诗人只带了纸、绳索和身影。诗人要用自己的诗来审判这世界吗?诗人要用绳索来处决那虚伪的世界或者那些卑鄙者吗?诗人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殉自己的理想吗?反正诗人不相信这样的社会,诗人准备反抗。

诗人心情激动,大声疾呼,唱出了心中对虚伪现实的怀疑和否定。这是一种决绝的怀疑和反抗,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同情。即使有太多的反抗者和挑战,诗人仍然愿意做其中的一员,为挑战者的队伍增添一份力量。

如果虚假的世界如海洋的大堤在海浪的冲击下崩溃,如平地因为地心岩浆的奔突而被撕裂,诗人愿意承受所有的苦难,咽下所有的苦水,诗人愿意做被撕扯的胸膛,让人类选择更好的顶峰。诗人的心中充满着英雄式的悲剧情结。同样,诗人的心中也充满了希望,来自古老祖先的希望。从祖先留下的精神财富中,诗人仿佛看到一片纯洁的天空,闪现着漫天星斗的天空。

诗歌大量运用象征手法,那些象征性的形象又带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尽管这象征的形象相对直白,但是并没有影响诗歌的感性特征。“冰凌”、“死海”等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现实生活的困境和艰难。诗中那新颖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的巧妙组结,带有明显的朦胧诗特点,诗歌的思想倾向也带有明显的朦胧诗的特征。这首诗同样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此中的两个“黑”无疑是“文眼”,颇值玩味。我们知道,“黑”其实不是色彩,所谓的色彩均是物体对各种光波反射的结果,如果不反射,便成了黑。当然,没有光的世界只能是一片漆黑。

因此,“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黑夜便是光的坟墓,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却无疑是黑夜的叛逆,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此外眼睛的黑并不象征着背弃光明,反倒是渴求光明的象征。黑色既然对光不反射也就具备了对光全盘吸收的特性,黑色的眼睛正是这种随时准备吸收光明的“一代人”的眼睛。

换一个角度看,黑色的眼睛也凝聚着批判精神,它以黑对黑,对黑夜的庞大淫威报以深沉的否定。相对色彩缤纷的光明世界来说,黑色是一个终极,它与光明构成了对立。然而物极必反,从黑夜中叛逆出来的黑色眼睛,对于光明的接受力是绝对超过任何色彩的眼睛的,也就是说:由特定的黑色时代中走来的“一代人”,他们伟大的觉醒是其他“无缘”于“黑夜”的人们所难以企及的。

短短的两句诗,冠以一个博大的题目,揭示一个庞大的主题,在对立统一中,充分显示了象征的魅力。从作者的生活历程看,诗中的黑夜似乎是“十年浩劫”,“一代人”当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然而,诗毕竟不是历史,诗的容量常能凭借艺术的魔力而无限扩大。如果超越时空的话,我们便很容易在屈原、杜甫、鲁迅等等不同时代的人物身上,看到“一代人”的形象,他们都在“黑夜”中生存,他们都具有特别敏锐的“黑色的眼睛”。

《一代人》一诗既是这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眼睛,但黑暗的扼杀却没有达到它的目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物;黑色的眼睛;是黑暗使一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使人难以接受的本质。

第三篇:5.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5.4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了解本诗创作背景。

b)了解诗人所表现出的知识青年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迷惘心态。

c)学习现代派诗歌的表现手法。技能目标:

a)学习本诗形象可感的语言。

b)锻炼朗诵能力,注意重音、停顿、语调、语速。

c)理解诗人超越常规的表达技巧。

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知人论世:食指,原名郭路生,因为母亲在一次旅途中生下他,所以取名为“路生”。为什么叫食指呢?有人说,其母姓石,“食指”即“石之子”也;有人说,人们在诋毁或指责别人总爱用食指来指指点点,诗人认为,在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他的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但“牧童遥指”的乡村并没有诗意的美好,繁重的体力劳动反而打击着诗人敏感的神经和脆弱的身体,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在部队时他见证了极其残暴的批斗,遭受强烈刺激,精神分裂。

他在“文革”中开始写诗。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

食指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那种对生存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相媲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

知青,是指“文化大革命”中从城镇参加上山下乡的初中或高中学生。1968年底,上山下乡的高潮兴起,20岁的诗人也加入到这个大潮中。《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写的是诗人告别北京时的悲壮场面。诗人谈到这首诗的写作经历说:“在去山西插队的火车上(火车四点零八分开),我开始写这首诗。当时去山西的人和送行的人都很多。再有,火车开动前的声音,让我的心也跟着一颤,然后就看到车窗外的手臂一片。一切都明白了,‘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因为户口也跟着落在山西)。”诗人捕捉住火车开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把远离父母、家乡的惜别之情,对命运的忧虑和恐慌,都会聚到“四点零八分”这一瞬间,这一瞬间浓缩了一个特定的时代的重大历史内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通过对诗人个人遭遇的速写式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而诗人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历史瞬间的放大,通过再现强烈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导入:“多情自古伤离别”,900多年前的古人说了这句话(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诗人食指,当时还是个学生,作为上山下乡知青队伍中的一员,在即将离开故乡北京的一刹那,心灵突然受到强烈的触动,这种触动包括对故乡、母亲、文明的眷恋,也许还包括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凡是经历过那种场面的人,都会永世不忘。远离父母、远离亲人、远离家乡,对刚刚步入人生的十几岁的青年到底意味着什么?在惶恐、希求与别离的痛苦之中,告别的泪雨与声浪如海潮般有卷走车站的力量。这不是一般的分离,也许就是永别。同学朋友各奔东西,父母儿女远隔千里,到底何时能相见?到底明天会发生什么?“文革”的那些岁月里谁也无法预测,也许这就是他们“最后的北京”,只有把诸多情绪融入诗中,成为定格,永远不会消失在我们心灵的视线中,这就使全诗丰满而完整。

【原文】①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一片手的海浪翻动 /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 // ②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 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 / 我吃惊地望着窗外 /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

③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

④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 直到这时,直到这个时候 /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

⑤——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 北京在我的脚下 / 已经缓缓地移动 //

⑥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 /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

⑦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

1968年12月20日

[掌握词语——骤(zhîu):1.(马)快走。如:驰骤。2.急速。如:暴风骤雨。3.突然;忽然。如:天气骤变。本文取此义。缀(zhuì):1.用针线缝合。如:缝缀。2.组合字句篇章。如:缀辑。3.装饰。如:点缀。棂(línɡ):旧式房屋的窗格。如:窗棂。] 诵读,体会诗歌感情:学生聆听范读,并按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停顿和重音。全班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三节应读出离别时那种心痛如割的感觉,第六节和第七节应以呐喊的形式读出那种悲怆的感情。

整体把握——全诗共七节,第一、二、五节主要写所见所闻,其余几节主要写即时的感受;七个诗节依次交错,相互叠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即将离别亲人的知识青年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北京火车站那稍纵即逝的情景,令人回味无穷。诗中用了一些细节,是异常生动传神的。诗歌中的描写,具体细微,不是为了逼真,而是只有如此具体的细微的事物才容易被读者领悟,激发他们进入诗的情感世界中去。最后两节,诗人选择了真实的场景,将情感推向高潮。1.第1节:开门见山,写开车前的情景。

2.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和离开时的感受。3.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依依之情。诗中反复出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何用意?诗人在这一刻感受如何?透过诗人的感受你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理?用诗中的相关语句回答。作者为什么把“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作为题目?

【点拨】诗人坐上火车离开北京时,火车是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刻是诗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刻是诗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一道印痕。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诗人心中“最后的北京”。这个时间概念抒发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

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什么样事实你知道吗? 【明确】它除了表示一个具体的时间和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城市这两个基本事实外,还隐含着三个事实。

A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B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这些十七八岁的“学生娃”,昨天还在校园里,在家庭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生活,今天却要告别亲友,远离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独立生活。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在想什么?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C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对于这个朴实的开头,我们不禁生发出更多的联想,而这些正是诗人极力想要表现的东西。作者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心理感受?

【点拨】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剧烈的抖动,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心胸,我的心变成风筝,声浪要卷走北京站,北京缓缓移动。诗人的心理感受如何变化?

【点拨】起初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他想抓住一点东西,来消除这种惶恐和悚惧。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第②节,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作者又为什么“吃惊”“不知道发生什么”?

【点拨】A这是一种幻觉:鲁迅说,当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人一迷茫就会产生幻觉。

B“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C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的。第③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点拨】唐代诗人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自古以来,母子之间就有一种天然的、永远割舍不断的感情。可以这样说,每一个游子的身后都有一双慈祥的目光在注视,都有一颗慈爱的心在惦念。从以上两句诗中,我们可以体味出作者告别母亲时的那种穿透心胸似的疼痛!与西方现代主义起源于对“人”的深刻怀疑不同,中国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从一开始就以对人的肯定作为目的地与出发点,“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所表现的正是文学中源远流长的对母爱的眷恋。其实,对母亲的依恋中外相同。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有一个士兵,他被炮弹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在这种普通而强烈的人性面前,社会制造的所有神话都褪去了绚烂的光彩,显得苍白无力,而隐藏在背后的现实的黑暗、悲哀赤裸裸地表露出来。诗人为什么说“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

【点拨】作者意识到要和母亲分离而依依不舍,对于离别后的情景感到惶恐不安,但又无法抗拒别离。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远离母亲和文明。文革这场运动造成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第⑤节,“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中“卷走车站”有着怎样的表达作用? 【点拨】别离的场面可谓十分悲壮,“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和首段中“一片手的海浪翻动”正好呼应——前面是视觉,此处是听觉。通感的转移多么符合感情的发展过程!在火车终于开动时,汹涌的感情再不能用挥手充分表达了,只有用发自肺腑的声音才能显示出这种别离场面的悲壮性。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是作者真实的感受吗?这一感受对诗人意味着什么呢?

【点拨】这是物我颠倒的错觉,传达出心声:脚下的大地仿佛被掏空,自己要被北京、被故乡抛弃,此后将到异地漂泊谋生。写出诗人的失落伤感。作者感觉到已经被北京抛弃了,被时代和文明抛弃了:在当时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从而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其实很多人是不想走的。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诚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他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来表达心灵悸动。

食指个人主观感受的表现,无疑是冲破文革中虚假的权威话语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的遮盖,在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中,蒙在时代表面的灿烂辉煌的神话面纱才被撕得粉碎,显示出现实“黑暗与血污”的真相。在此之后,人性的觉醒才有可能随着个人的觉醒进入人们的脑海与视野之中。

“幻觉”意象的组合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点拨】作用:将内心的感情通过典型的场景加以外化,并将这些意象进行蒙太奇剪接,自然组合,强烈地反映了心灵受到的巨大冲击和事件的巨大影响力;而描绘的形象又是非常鲜明具体的。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车站”,作为“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则表达了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幻觉”的组合还可以自由表达现实中没有而作者又希望其有的内容,这就好比我们看电影,现实社会中出现了罪恶,弱者需要帮助,坏人得不到惩罚,这时影片中英雄出现了,帮我们解决问题来了。小李飞刀告诉我们怎么解决导弹解决不了的事情;蜘蛛侠告诉我么什么叫不用翅膀也能飞行的道理;阿基琉斯告诉我们为什么不要让后脚跟暴露在空气外面;山村贞子告诉我们为什么熬夜看电视剧对身体不好。其实这不过是把我们个人的知觉感受带到客观世界中,并有机的联系起来,接着无限放大。其目的是给读者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第⑦节,“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最后的北京”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说了两遍?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

【点拨】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

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读者的心呢?**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为什么说《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那个时代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为什么当年无数插队的知识青年会被这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 【点拨】在当时的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率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他以一种个人化的方式感应着历史的巨大变动,以一己的悲欢映衬了时代的庞然身影。尽管诗作表达的是一代人面临时代变动所感受的心灵阵痛,却有意回避了流行于那个时代的宏阔场景,和与之相应的空疏的概念化语词,而选取了一个日常化的可感的细节。语言品味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

该诗写离别,但诗人并没有用更多的语言来作细琐的描述,而只是以“手的海浪翻动”六个字,渲染站台上送别的人之多;又以“汽笛长鸣”暗示列车即将启动。但人们可以从寥寥数语所给予的形象中想见,在亲人即将分离的这个时候,车站一定有许多人,有无数的亲友的叮咛嘱托,千姿百态。

诗歌结尾处,诗人拼命地用手一抓,抓住了一件自己也不知道叫什么的东西。那种对故乡的依恋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抓”这个富于动作感的形象中得到有力的升华。从这种急切的语气中,从这种紧紧抓住了什么的手势里,我们似乎看到抒情主人公“我”那张泪眼模糊的脸,那种悲伤和失落,我们的心也被紧紧抓住了。

二、幻觉意象的组合

幻觉包括幻听、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运动性幻觉等。幻觉尽管不是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但也不是与外界信息无关的。幻觉产生时,尽管客体不在眼前,但是就好像是亲身知觉到的一样,给主体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这就使幻觉不同于回忆,回忆中的表象一般比较模糊、遥远,而幻觉中的表象则鲜明、具体,如在目前。

食指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并把它们自然而集中地组合起来,这在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中是很罕见的。幻觉中“剧烈地抖动”的“北京车站”,作为“我”的心灵的外化,强烈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与无助。另一个“幻觉蒙太奇”也很精彩,“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对“幻觉”的出色表现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时髦话语的轻蔑与反叛。

第四篇: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教材分析】

《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是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典型纪录时代苦难的诗歌,表现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迷茫,这一课是本单元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本诗表现的忧患意识,流露的忧郁情感,蕴含的时代悲剧性内涵,能产生巨大的情绪冲击力,激起学生的共鸣。【学情分析】

学生处于九年级下学期,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探讨诗人感受的任务交给学生,课文的思想内容由师生共同探讨。由于本文写的是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离学生的生活背景有些远,所以必须充分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食指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2、(二)过程与方法:放在时代大背景来理解诗歌深刻内涵,强调思想性;反复朗读,突出诗歌的音乐美,品味富有弹性与张力的诗歌语言,强调人文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独特地内心感受,培养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诗人深刻的人性关怀,体会本诗的语言特点,品味诗句的含义深刻主题。

教学难点:本诗幻觉意象的组合,解析幻觉意象的组合;体会诗歌词语和诗句的深层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世界文化名城,2008年我们要在这里举办奥运会。去看奥运会是很多中国人的梦想,但中国这么大,怎么去北京最便捷呢?当然是乘坐火车了。假如你去过北京,你就一定会知道北京火车站,这个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发送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四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走近作者:

1、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著名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因其诗《相信未来》被江青点名批评,所以一度被人侮辱、嘲弄和指责,所以笔名为“食指”(也有“实质”的意思)。“文革”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1968年到山西插队,1970年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19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曾一度寄住精神病院。著有《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2、时代背景: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作家,如史铁生,叶辛,梁晓声,张承志,张抗抗等,他们都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然而,更多的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经常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

三、整体感知

1、题目解说:诗的标题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间——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作者就是在这一时刻被火车载着上山下乡成了“知青”,离开了北京。当时才20岁,带着对未来的迷惘,带着对北京的依恋,带着亲人道别的眼神,带着一支抒写内心郁闷的诗笔,作者踏上了没有目标的路„„

2、字词积累:

骤然(zhîu)缀扣子(zhuì)绷(bēng)窗棂(líng)....

3、理清条理:

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是对当时告别情景的真实记录:“一片手的海浪翻动”,“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第二节写了火车开动诗人离开北京时的感受:挥手送别的景象,反衬了离乡人得依恋之情,车站晃动的幻觉以及自己对眼前景象的不解,则分明表达了诗人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第三节,诗人化用了那首有名的《游子吟》,既写出了诗人失落和迷惘的心绪,又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

第四节承接第三节,写诗人不由自主地探出车窗,与亲人告别,他从送行者的表情中明白了此刻的意义。第五节写出了自己“四点零八分”的强烈的感受:无比的失落。最后两节,诗人直接写自己对北京的依恋之情。这里诗人刻画出的是那个**时期年青一代的生存状况:动荡、惶恐,却不乏深沉的忧患。

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惘、失落、恐惧的诸多心理感受。

四、合作探究:

1、作者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开头是有深刻用意的,它隐含了三个事实,是哪三个呢?

明确:四点零八分是一次列车的始发时间:当时每天有三列运送知青的专列,从北京开往全国各地,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三年。

这一时刻知青们将要远离亲人和故乡:据说当时在北京火车站要设立急救站,由于过度悲痛,很多人都昏死过去了,哭喊声震天动地,场面异常壮观,很多人离开北京和亲人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客死他乡,谁也不知道这场运动要什么时候结束。

这一时刻将影响一代人的命运北京:上山下乡前,无数中国城市青年对农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本的文字和政府的宣传。一些曾经积极参与过文革运动的城市年轻人经过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后,意识到自己被人所欺骗利用,至此彻底放弃了曾经坚信不疑的革命理想以至于一切理想,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后的道德失序可以在此找到部分根源。这场运动改写了一代人的命运。

2、在汽笛声中,为什么作者感觉“北京车站剧烈地抖动”? 作者又为什么“吃惊” “不知道发生什么”?

明确:这是一种幻觉:鲁迅说,当人睡到布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人一迷茫就会产生幻觉。

“剧烈地抖动”的车站是诗人心灵的外化:在开阔的空间范围上,作者把握住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作者此时对“北京火车站高大的建筑”的感受,超越的传统的视觉逻辑,深入到生命的潜意识中去,表现为一种冥想的哲理意味。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的迷惘、无助和对不可知的未来的恐惧:每个人都对未来存在或多或少的恐惧,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恐惧像当时的知青,恐惧来得如此强烈。这就好比我们算命算卦一样,只不过是对未来不可知所产生的恐惧的一种安慰吧。在尖锐的汽笛声,就好像在宣读死亡判决书一样,他们已经隐约认识到了,现实好像不像他们了解的那样美好,但还有很多人没有察觉,诗人是敏感的,这也印证了一句话:艺术的功能告诉我们,有些既成事实是错我的。

3、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句诗化用了那位诗人的名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唐代诗人孟郊。表达告别母亲时的眷恋和痛楚:记得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画面,盟军抢滩登陆奥马哈海滩,遇到了德军疯狂的抵抗,重机枪的子弹不停的扫射,很多士兵还没有登岸就死在了海滩上。有一个士兵,他被炮战击中了,肠子流了一地,但还没有死,他在要死的那一刻,一直在呼喊一个音符:妈妈,妈妈,救救我!不是上帝,不是总统,是妈妈,世界上所有民族,各样人种都在妈妈这个发音上是一样的,当我们最无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妈妈。

说明了在普通的人性面前,“政治神话”是那么苍白无力

4、作者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

明确:感觉自已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能唤起童年记忆,表达对母亲的依恋:在诗人的心中,北京和母亲始终是叠合在一起的,远离北京就等于原离母亲和文明,在文革中年轻一代的艺术探索中成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表现出他们对政治权力话语的轻蔑与反叛。这场运动赵城几千万年轻人的青春被荒废,无数家庭被强行拆散,这场运动也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社会混乱。由于无数本应成为学者专家的年轻人莫名其妙地在乡间长期务农,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知识断代,学术研究后继乏人的现象。希望母亲能够拯救自己,因为线在母亲手里。

5、“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是作者真实的感受吗?这一感受对诗人意味着什么呢? 明确:这是物我颠倒的错觉:作者感觉到已经被北京抛弃了,被时代和文明抛弃了:在当时的官方政治话语里“上山下乡”被解释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天换地、大有作为的神话,从而掩盖了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其实很多人是不想走的。食指这样的诗却以真诚朴素的态度,将个体的真实而独特的经验彰显出来。他具有天生的诗人的敏感气质,表现在这首诗中就是敏锐地抓住个体的“我”心灵中的几个幻觉意象。

食指个人主观感受的表现,无疑是冲破文革中虚假的权威话语对个人的真实生活的遮盖,在这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的艺术中,蒙在时代表面的灿烂辉煌的神话面纱才被撕得粉碎,显示出现实“黑暗与血污”的真相。在此之后,人性的觉醒才有可能随着个人的觉醒进入人们的脑海与视野之中

6、“这是我的北京”作者为什么说了两遍?为什么要强调“最后”这个词?

明确:反复呼喊表达绝望与不舍,这是最后的诀别,透射浓烈的悲壮色彩。北京是故乡,是文明的家园。茫然而绝望地抓住同样迷惘的青年人的手,仿佛落水者去抓住 一根稻草,这样的迷惑不安,绝望与痛楚怎能不牵动读者的心呢?**时期青年一代的生存状况不能不说透射着浓烈的悲壮色彩。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绝望”。

邓小平曾说:我们花了三百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

五、品味语言:

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产生这种感觉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外界的火车开动给作者造成的错觉,实际并不是北京站的建筑剧烈的抖动,而是火车启动时的抖动;另一种是作者内心的抖动,此刻的火车启动,提醒他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马上就开始漂泊无着的生活了,这对于一个20岁的知青内心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撞击和震撼。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我”的心为什么会如此疼痛?)明确:因为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离开北京了,强烈的依母恋乡之情使他不愿离开这里,但又不得不离开,所以内心无比痛苦。

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叠合在一起写,有何深意?)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既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也表达了对家乡北京的难以割舍的感情,同时跟深刻传达出内心对党、对国家、对政府的殷切期望,希望党和国家关注知青的命运,不要忘记知青,不要抛弃知青,在这里“妈妈”和“北京”已不是表层意义了,而是代指党和政府了。

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

明确:这里的“最后”是最后一面的意思,这个词语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离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因为那个动荡的年代谁也无法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知将来能否回来,这也是内心迷惘与失落的一种外在表达。

六、课堂小结:

1968年12月20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记号。朗读课文,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明确:这一瞬间诗人的内心是非常矛盾和迷惘的。因为此刻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着火车的开动、汽笛的长鸣,他明白了四点零八分可能是他与北京、与母亲的最后一面,他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他有一种被北京抛弃的感觉,内心无比的动荡、惶恐,他从此将到处漂泊,没有立身之地,他对北京、对母亲依依不舍,但却无法抗拒离别,内心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茫然,这也是一代知青当年共同的心理感受吧!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诗歌;

2、完成练习册。

八、板书设计:

7、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四点零八分——告别北京;

火车离京——迷惘失落; 幻觉叠合——眷恋母爱; 告别亲人——回归现实; 物我颠倒——漂泊无依; 依恋北京——惶恐忧虑。——特定的历史,深刻的反思。

【教学反思】

第五篇: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案语文版[最终版]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及创作的背景,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诗歌主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情和诗歌主题。

朗读指导法、预习法、质疑法。

字音、词语识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北京火车站,号称全世界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要迎来送往几十万人,几乎每个中国人都在电视上见过它,那个有着大钟楼,极具中国特色的建筑。虽然我们很熟悉它,但它不过是忙碌与拥挤的象征,你能想象得到有人为它写诗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样一首诗,它就写于五十年前北京的火车站。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食指,原名郭路生,当代诗人,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生于1948年。(2)背景链接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日四点零八分,诗人离开北京到山西“插队落户”,“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成了诗人个人命运的转折记号。

2.生难字词

(1)字音 骤然(zhòu)

缀(zhuì)

窗棂(líng)...(2)词义

【骤然】突然;忽然。【窗棂】窗格子。【缀】用针线缝合。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听录音划节奏,然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节):开门见山,写告别时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2~5节):表达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和离开时的失落感受。第三部分:(第6、7节):直抒自己对北京的留恋之情。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交流展示:1968年,城镇的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接受教育的事。2.朗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诗人在这一瞬间独特的内心感受。

交流展示:无比的失落,脚下的大地被抽空,自己已经被这个时代、被北京抛弃,此后将到处漂泊,无立身之地。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交流展示:既有失落和迷惘,又有对亲人的依恋。4.诗人为什么将自己比喻成“风筝”?

交流展示:①感觉自己的前途像风筝一样飘摇;②能唤起童年记忆,表达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结合括号中的问题说说你对下面诗句的理解。1.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诗人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交流展示:幻觉,强烈鲜明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震动之巨,表现了那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茫然无助与恐惧,以及当时青年人所共有的迷惘与失落。

2.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怎样理解“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交流展示:幻觉,强烈鲜明地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眷恋之情。

3.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诗人把“妈妈”和“北京”重叠在一起写,有何深意?)交流展示:“妈妈”和“北京”重叠,再次强烈抒写了诗人对北京的依恋之情。4.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有什么含义?)交流展示:表达了诗人对北京的依依惜别甚至是诀别的心理感受。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著名诗人韩作荣说过这样的话:“真正动人心魄的诗歌可以是审美,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便是这样的动人心魄,它没有华丽的语言,诗人以最真挚的态度为人民拾起了一个时代所丢失的人性深处最真实的情感。正是这种质朴的呼告触动了一代人的心灵。

2.拓展延伸

假如你要去异地,临别时你会对前来送行的父母亲说些什么呢?

交流展示: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我会自己照顾好自己,到了那儿就给你们打电话。你们要多保重身体,不用担忧、牵挂我。

3.布置作业 背诵《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首诗的教学,我觉得这首诗语言朴实,亲切自然。如“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风筝的线绳就在母亲的手中”,这些淳朴的语句中含蓄地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诗篇通过对火车开动这一特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依恋之情;对火车在四点零八分开动这一历史瞬间的放大,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个人遭际的速写式的记录,见证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下载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7课《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学案 (新版)语文版[推荐5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首诗通过对“四点零八分”在北京车站与亲人离别的撕心裂肺的场面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故乡的难舍难分之情,更反映了一代知青对自己、对未来的迷......

    《这是什么》教案

    《这是什么》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什么》是一首四二拍、富有情趣的儿童歌曲,旋律朴实自然,但不失欢快活泼。歌曲形象地表现了钟表的声音,生动地刻画了钟表的形象,很适合低......

    这是什么音乐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这是什么?》 一、教学内容:歌演唱《这是什么?》及用小型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创编歌词 二、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三、授课类型:歌唱课为主的综合课 四、授课学时......

    《这是不是中药》教案汇总

    课程:对外汉语综合课 班级:已学过一个学期汉语的泰国学生 教材:汉语教程 课文:《这是不是中药》 组别:第二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掌握正反问、形容词谓语句以及“......

    这是小兵-小班舞蹈教案

    幼儿园小班舞蹈教案活动目标: 1. 感知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能情绪饱满、动作有力、合拍地进行表演。 2. 在感受歌曲特点的基础上尝试依据歌词创编动作。 3. 激发向解放军叔叔学......

    这是什么教案[本站推荐]

    这是什么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教学内容:学唱人音版第3册2课歌曲《这是什么》 教学目标:1、.学生能很有兴趣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感受音乐与生 活的联系,认识到时间是宝贵......

    这是谁的叶教案

    第4课这是谁的叶 【科学概念目标】 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

    北京教案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1、认识 14 个生字,写好“阴、城” 2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3、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