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

时间:2019-05-15 05:2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

第一篇: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

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性质的研究

Nature of the dissol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in the sediments of yangtze estuary

摘要

对采自长江口16个站位的沉积物进行生物硅溶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培养实验显示生物硅的溶解性质与固液比、生物硅含量、温度、表层无机覆盖物、溶解态铝的含量等有关;通过对沉积物培养,发现培养初期生物硅含量越高,硅酸溶出速度越快,培养后期硅酸浓度受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影响,如果生物硅含量相同,深层沉积物溶解活性低。关键词:长江口 沉积物 生物硅 溶解性 引言

生物硅主要是指生源无定形硅,是硅藻、放射虫和海绵骨针等通过生物作用吸收水中溶解态的硅酸盐,并以硅藻遗骸的形式保存在硅藻土中,硅藻生产力约占大洋表层初级生产力的40%以上[1]。大约60%的生物硅在海洋上层100米内溶解并参与硅的再循环

[2-6],剩下的介壳沉降到海底

[5][7]

。当硅质有机体死亡后沉降到海洋底层,它们从海洋表层移走了有机碳,使大气中的CO2的降低。当硅质碎屑沉降到海底后还会继续溶解,溶解的硅酸又通过沉积物水界面返回到水体,最终海洋沉积物中只有表层产生的生物硅总量的3%埋藏在海底

[5][6],因此生物硅的埋藏与溶解在Si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硅的溶解是海洋中硅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生物硅的溶解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样品为东、黄海16个站位的沉积物,通过对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进行定量测定,并对沉积物中的生物硅的溶解性质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溶解性质的因素,以期对硅循环研究提供帮助。

1.样品的采集及分析

1.1样品采集

本文样品取自“北斗号”科学考察船于2006 年10 月航次的16个站位如图1所示。用多管采样器采集海底沉积物,现场分割柱状沉积物样品后,装入塑料袋中,立刻置于-20 ℃冰柜中保存,然后将冷冻保存的沉积物样品用冷冻干燥方法进行干燥,研磨。

3634H3-34H3-33H3-2H3-1H3-3H3-4H3-3232H3-12H3-15H3-19H3-18H3-1630H3-22H3-24H3-29H3-***

图1.2006.10沉积物采样站点 Fig1.2006.10 sampling stations 1.2沉积物溶解性质分析

利用一次培养方法,将一定量的沉积物样品置于0.7mol/LNaCl培养液中,放置于不透光培养箱中,定时震荡并连续测定溶液中硅酸的浓度。其中培养液的pH值用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盐酸缓冲体系调节(Tris不会络合溶解态铝)。提取时间间隔越小测定的浓度改变越准确,尤其是在实验开始阶段浓度变化较明显,需要间隔较小,到后期浓度变化不明显时,时间间隔可以略长,这样可以做出一个完整的时间浓度变化图。

通过改变固液比、温度、预处理条件等研究生物硅的溶解性质。1.2.1含量测定

BSi的测定是用化学连续提取法,沉积物样品经前处理后,用2mol/L Na2CO3 溶液于85℃恒温水浴中连续提取。对BSi 含量≥3%(以Si 计样品,方法标准偏差为0.055%(n=5),<3%时为0.0045%(n=5),通过荧光镓法测定溶液中的铝。3406.08-surface-s333406.10-surface-s3332323*********4125

图2:2006年8月份和10月份表层盐度分布 Fig2: surface salinity distribution of 2006.8 and 2006.10

3406.08-surface and bottom-T3406.10-surface and bottom-T333332323*********4125

图3:2006年8月份和10月份表层和底层温度分布

Fig3: surface and botto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2006.8 and 2006.10

340-0.5cm BSi%340.5-1cm BSi%333332323***281211221-1.5 BSi%2812312412512***4125

341.5-2cm-BSi%333332323******2528

***

图4:各站点不同层次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大面分布 Fig4: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of different stations distribution

2.结果

2.1表层生物硅的大面分布

长江口表层0-0.5cm柱状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大面分布(图4)。生物硅的含量从沿岸到外海域有递减趋势,结合长江口8、10月份的表层盐度分布(图2),发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层次在长江口东南和北部都有生物硅含量较大值。长江口表层硝酸盐从河口内部向外海递减,且与盐度有显著相关性,成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9;硅酸盐与硝酸盐的分布相似,也与盐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0.65);磷酸盐的分布趋势虽与硅酸盐、硝酸盐相似,但与盐度的相关性为r=-0.38,这表现了磷酸盐特殊的生物化学循环特征,尤其在落潮期间,磷酸盐低值区在口外海区沿西北一东南方向分布,与浮游植物高值区的分布相吻合[8]。海水中叶绿素a含量和浮游植物密度由近岸向外海递减,浮游植物数量随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减少[9]。这与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基本一致,说明沉积物中的生物硅的基本反应了营养盐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情况。

2.2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质影响因素研究 2.2.1固液比

50454035SiO3/umol/L302520***00600800time/h100012001400 1g/200ml 2g/200ml3g/200ml4g/200ml 5g/200ml-

图5 不同固液比培养曲线

Fig5:

Different solid-liquid ratio culturing curve 取H3-15站2-3cm层沉积物以不同固液比1.00、2.00、3.00、4.00、5.00置于200.0ml在20.0 ℃做培养实验,测定硅酸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5所示,溶出硅酸的浓度随着时间变化浓度增加,在开始阶段浓度变化较快,随着时间增加浓度变化较慢;不同固液比在同一时刻硅酸浓度随着固液比的增加而增加,但是硅酸浓度增加的倍数小于质量增加的倍数,而且随着质量增加硅酸浓度差逐渐变小。

2.2.2不同生物硅含量

200180160140SiO3/umol/L***0200400600800Time/h100012001400deep sea sediment H3-15(2-3cm)。T=20C-

图6不同生物硅含量培养曲线

Fig6:

Different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culturing curve

对于同一固液比用深海标准沉积物都用固液比为2.00g/200.0ml在20℃作培养,图6为培养曲线,深海沉积物溶出速度较快,同一时间溶液中硅酸浓度,深海沉积物比长江口沉积物高5倍左右。深海沉积物生物硅含量在3.4%左右,长江口沉积物生物硅的含量0.3%左右,生物硅含量高约10倍,可见生物硅含量高硅酸的溶出速度快。但是溶液中的硅酸浓度比却与生物硅的含量比不同,说明有其它因素因素影响生物硅的溶出。

2.2.3温度

80706050SiO3/umol/L***0600800Time/h***0 H3-29 T=20C.H3-15 T=20C.H3-29 T=20C.H3-15 T=10C.H3-29 T=10C.-

图7不同温度培养曲线

Fig7:

Different temperature culturing curve 对于长江口H3-29 2-3cm和H3-15 2-3cm站进行培养,培养温度是10.0℃和20.0℃.发现温度对生物硅的溶解性质影响很大,温度越高生物硅的溶解度越大,溶出速度越快(图7)。温度升高10℃使H3-29每一点的硅酸浓度约增加20%,使H3-15站增加将近30%。

2.2.4预处理 7060硅酸浓度/(umol/L)d固液比为3g/200ml T=20度培养时间为1300小时***瓶标号5678

图8不同预处理方式培养结果

Fig8:

Different pretreatments culturing curve 对于沉积物由Biebow提出的用来确定化学处理对活性和溶解度的影响的建议是,用H2O2除去有机物,用10%的HCl除去碳酸盐和吸附的离子。

用H3-15站2-3cm作不同条件下的预处理实验,其中1、2用10%盐酸预处理,除去无机物,3、4用10%H2O2预处理,除去有机物,5、6用培养液(0.7mol/L NaCl,pH值为8.0)预处理,7 仅用MiliQ水清洗,8是未经过预处理的样品,结果显示如图7经过盐酸处理样品培养后硅酸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预处理方式,硅酸浓度为63umol/L,而经过H2O2、培养液、MiliQ水清洗的样品间几乎无差异约为44 umol/L,但是未经过处理的样品硅酸浓度为40.0 umol/L比经过预处理的样品浓度要低。

2.2.5铝含量

对比生物硅含量相同的H3-12,和H3-32两站表层0-0.5cm沉积物样,发现最后硅酸浓度差别较大,而且H3-32培养后期硅酸浓度变化较平缓(图8)。通过测定培养液中铝的浓度发现,铝的浓度发现H3-32为0.1868 umol/L,H3-12为0.062umol/L。

2.3长江沉积物样品培养实验

取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以固液比为3g/200ml做培养实验,定时测定硅酸浓度,到培养结束后测定铝的浓度。培养温度为10℃,主要测定表层0-2cm样品,部分测定较深层次。

2.3.1表层分布

通过对表层生物硅培养,结果显示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越高,开始时硅酸的溶出速度越快如图8中H3-22,H3-1,H3-19,H3-29,H3-4。但到培养后期硅酸的溶出受溶液中溶解态铝的影响,溶解态铝含量越高溶出曲线越平缓,如H3-1,H3-4,溶液中铝浓度较高。H3-32站位溶出曲线一直处于最下层,溶出的硅酸浓度最小,生物硅的含量属于个站位中的较小值仅为0.22%,所以开始时溶出曲线一直较低,到最后测定培养液中铝浓度发现浓度超高,为0.1868umol/L,为所测定样品中最大值。

706050SiO3/(umol/L)908070 H3-19 H3-29H3-12 H3-22 H3-32 H3-34 H3-4 H3-15 H3-1H3-14 H3-24 H3-15 H3-3solid/liquid=2g/200mlT=10C H3-19 H3-29H3-12 H3-22 H3-32 H3-34 H3-4 H3-15 H3-1H3-14 H3-24 H3-16 H3-360SiO3/(umol/L)***150200Time/h******600800Time/h2--***0

图8 不同站点沉积物0-0.5cm培养曲线

Fig8:

Different station sediments(0-0.5cm)culturing curve 2.3.2同一站点不同层次分布

通过对H3-1不同层次的沉积物固液比为3g/200ml温度为10℃进行培养,发现分布并没有一定的层次规律,0-0.5cm在培养初始阶段溶解速率一直最大,因此在开始阶段培养液中硅酸浓度最大,但是到后期溶出速度变小,测定最后培养液中铝的浓度为;3-4cm、5-6cm沉积物开始时溶解速率虽然不是最大,但在培养后期溶液浓度变化仍然比较大,在最后溶液中硅酸浓度达到较大值培养液中硅酸浓度超过H3-1,10cm以下生物硅的溶出曲线一直处于溶解曲线的底层,而且层次间没有越层变化。

影响该站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质的主要因素是生物硅的含量,通过图9可以看到0-0.5cm、3-4cm、5-6cm溶解活性较大。通过测定生物硅的含量可以发现表层生物硅含量最高为0.44%,在0-2cm随着深度增加生物硅含量减少,1.5-2cm生物硅的含量仅为0.28%,3-5cm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差别不大均约为0.35%,在三层沉积物的溶出曲线中,在开始培养的200小时内溶出曲线差别不大,到后期溶出曲线有差异,通过测定培养液中铝的浓度发现,在这三层中培养曲线处于最下层的4-5cm具有最大铝浓度0.1672umol/L,其它两层铝浓度为0.105 umol/L,也说明了溶解态铝在培养后期对硅酸浓度有重要的影响。10-11cm和15-16cm溶解活性很低,从培养初期硅酸溶出较少,主要原因应该是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含量较少,同时还可能是早期成岩过程中硅酸盐表面老化所致,该站测定的铝浓度比大多数站位高,属于铝含量较高区,10-11cm测定培养液中铝浓度非常高0.1037umol/L。在早期成岩过程中生物硅释放的硅酸与溶解态铝结合形成自生硅铝酸盐,降低了生物硅的活性。这样使得生物硅的溶出活性降低,表观溶解度减小。

5550454035SiO3/(umol/L)0-0.50.5-1 1-1.51.5-22-3 3-4 4-5 5-6 10-11 ******00200time/h***0time/h***0 0-0.50.5-1 1-1.51.5-22-3 3-4 4-5 5-6 10-11 ***151050SiO3/(umol/L)--

图9 H3-1站不同层次沉积物培养曲线

Fig9:

Different layers of station H3-1 culturing curve

3.讨论

3.1温度影响

Van Cappellen和Qiu 1997b通过对南大洋生物硅样品的研究,得出对同一样品不饱和度在0.1到0.9之间时,25℃时测定的反应速率比5℃时反应速率要快4-8倍

[10]

。温度升高生物硅溶解活性增

[11]加,硅酸溶出速率增大。温度从3℃升高到21-23℃时生物硅样品的溶解度将会升高40-60%Cappllen and Qiu(1997a)也曾经归纳了南大洋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Van

[12]

logCs6.44968(1)T其中 T,指测定样品的温度(k); Cs,指T温度下测定Si的溶解度(μM)。很明显可以得出温度越高生物硅的溶解度越高,因此温度越高平衡时硅酸浓度越高。

3.2预处理不预处理影响

未清洗的样品明显的比清洗过的样品具有较低的活性面积,表明有机和无机覆盖物可能导致BSi的BET和活性面积的降低,Hurd(1973)也观察到同样的结果,他把结果归因于无机覆盖物的影响。通过吸附或者沉降形成的覆盖物的无定形或者晶形“外壳”可以通过孤立硅酸盐表面Si-O组与水环境接触直接阻碍硅酸盐的活性-[13]

。清洗过程可以有效地除去覆盖物,这个结果可以通过耦合的SEM-EDXA或C/N分析得到证明。无机覆盖物明显的降低了沉积物中从BSi残留中溶解性Si的释放速率。有机物可以充分的被深入吸附到直径<10nm的小孔内

[14],但有机覆盖物仅仅导致了溶解度的小幅降低,对水体中样品的反应活性随深度增加大幅降低应该是的无机物的影响比有机物的影响要大

[15]

。对于长江口沉积物而言通过盐酸清洗可以有效的除去样品表层的大量无机覆盖物,可以有效减小Al/Si,但是有机物的影响和吸附离子的影响却不大,所以用H2O2、培养液、MiliQ水清洗的样品浓度间差异不大,且比用盐酸处理得到的硅酸浓度低。

3.3生物硅含量和铝影响

对于生物硅的溶解,不管是哪一种速率定律重点都是暴露在骨骼的外表面的硅烷键(=Si-O)相关的活性面积[12] [13][16-20]

-,溶质在溶解过程中经历了从开始纯的溶解反应到后来溶解与沉淀反应同时存在两个过程的过渡。生物硅含量决定了初始暴露在溶液外面的硅烷键相关活性面积,所以生物硅含量大的溶出的速度较快;对Al在溶解开始时缺少明确的动力学影响的解释是到=Si-OH表面比=A1-OH表面具有高的活性

[18],所以在溶解初期生物硅含量相同的样品溶液中的硅酸浓度也相同。但是在培养后期铝会通过结合溶液中的溶解态硅形成自生硅铝酸盐降低生物硅的溶解度,同时使不饱和度降低而降低硅酸的溶出速度,这样会导致溶液中铝含量的样品溶解曲线变化缓慢,同时会降低最后培养液中硅酸浓度,这一点和Dxit 2001年通过对生物硅样品和高岭土的培养实验得到的结论一致[15]。

3.4早期成岩作用

深海沉积物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分布显示随着深度增加略微降低

[12]

。生物硅沉降到水底后,溶解过程会导致易溶态硅的选择性流失,另外自生硅酸盐的后沉降会降低硅酸盐的溶解活性。对于近海沉积物变化并不如深海沉积物明显,因为陆源影响生物硅含量的层次变化差异较大。对于近岸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不是影响生物硅的溶解性质的主要因素。

结论:

1.长江口沉积物中的生物硅反映了水体中营养盐的分布,代表了初级生产力情况 2.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质受固液比、温度、铝浓度、预处理等的影响。

3.通过对长江口沉积物的表层0-0.5cm培养实验得出:在培养初期生物硅含量越高,溶出速度越快,在培养后期溶液中溶解态铝的浓度影响硅酸溶出,铝浓度越高硅酸浓度越小。

4.通过对同一站不同层次培养实验得出:生物硅含量决定了溶解性质,早期成岩作用影响不大。

Abstract Study the biogenic silica dissolution properties in the sediments collected from the 16 stations of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by chang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showed that solid-liquid ratio,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temperature, surface inorganic mulch, dissolved aluminum content effected biogenic silica dissolution properties;and by culture experiments find that at the beginning, which the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s higher, the Silicate acid is easier out.But at the late stage, the silicate acid concentration is effected by the aluminum concentration in the solution.If the biogenic silica content is the same, deep sediments lytic activity is lower.Key words: yangtze estuary

sediments

biogenic silica

solubility

1.Schluter M.,Rickert D..Effect of pH on the measurement of biogenic silica.Marine Chemistry,1998,63:81-92 2.Nelson, D.M.and Brzezinski, M.A., Diatom growth and productivity in an oligotrophic mid-ocean gyre: A 3-yr record from the Sargasso Sea near Bermuda [J].Limnol.Oceanogr.1997, 42(3): 473-486.3.Nelson, D.M., Ahern, J.A.and Herlihy, L.J., Cycling of biogenic silica with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of the Ross Sea [J].Mar.Chem.1991, 35: 461-476.4.Nelson, D.M., Gordon,L.I., Production and pelagic dissol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in the Southern Ocean.Geochimica and cosmochimica Acta, 1982.46: 491-501.5.Nelson, D.M., Treguer, P., Brzezinski, M.A., Leynaert, A., and Queguiner, B., Production and dissolution of biogenic silica in the ocean: Revised global estimates, comparison with regional data and relationship to biogenic sedimentation [J].Global Biogeochem.Cycles, 1995, 9: 359-372.6.Tréguer, P., Nelson, D.M., Van Bennekom, A.J., DeMaster, D.J.,Leynaert, A., Quéguiner, B., The silica balance in the world ocean: a reestimate.[J] Science.1995, 268:375–379.7.Billet, D.S.M., Lampitt, R.S., Rice, A.L.and Mantoura, R.F.C., Seasonal sediment-ation of phytoplankton to the deep sea benthos.Nature, 1983.302: 520-522.8.王保栋.长江冲淡水的扩散及其营养盐的输送.黄渤海海洋, 1998, 16(2): 41-47 9.郭玉洁,杨则禹.长江口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动及生态分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学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3 :167-189.10.Van Cappellen, P., and Qiu, L.Biogenic silica dissolu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Southern Ocean.I.kinetics [J].Deep-Sea Research II, 1997b, 44: 1129–1150.11.Fanning, K.A., Pilson, M.E.Q., Diffusion of dissolved silica out of deep-sea sediments [J].Geophys.Res.1974, 79:1293–1297.12.Van Cappellen, P., and Qiu, L.Biogenic silica dissolution in sediments of the Southern Ocean.I.Solubility [J].Deep-Sea Research II, 1997a, 44: 1109–1128.13.Hurd, D.C., Interactions of biogenic opal, sediment and seawater in the Central Equatorial Pacific[J].Geochim.Cosmochim.Acta, 1973, 37: 2257-2282.14.Mayer L.M.Surface area control of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in continental shelf sediments.Geochim.Cosmochim.Acta.1994.58:1271–1284.15.Dixit, S., Van Cappellen, p., Van Bennekom, A.J., processes controlling solubility of biogenic silica and pore water build-up of silicic acid in marine sediments[J], Mar.Chem.2001,73:333-352 16.Kamatani, A., Riley, J.P., Rate of dissolution of diatom silica walls in sea water[J].Mar.Biol.1979, 55:29-35 17.Wirth G.S.and Gieskes J.M.The initial kinetics of the dissolution of vitreous silica in aqueous media.J.Colloid InterfaceSci.1979.68:492–500.18.Brady P.V.and Walther J.V.Kinetics of quartz dissolution at low temperatures.Chem.Geol.1990.82: 253–264 19.Dove P.M.and Elston S.F.Dissolution kinetics of quartz in sodium chloride solutions: Analysis of existing data and a rate model for 25°C.Geochim.Cosmochim.Acta 1992.56: 4147–4156.20.Dove P.M.and Rimstidt J.D.Silica–water interaction.In Silica: Physical Behavior, Geochemistry and Materials Applications 1994.29:259–308.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

第二篇:高中中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初中生物试卷讲评课教案

一、讲评内容:

高二生物2012——2013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二、讲评目标:

1.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2.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3.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4.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训练应试技巧和答题策略。

三、讲评重点:

错误典型题、学生质疑的题

四、讲评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五、讲评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问题教学

3.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六、突破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七、讲评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总结考试情况

1、优点:

选择题内容学生大部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上能理解和掌握,失分率较低。

2、缺点:

部分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识图能力很不好。整体书写、卷面方面不好。

(三)分析讲评试卷

1、试卷结构

试卷情况:试卷分Ⅰ、Ⅱ两卷,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Ⅱ卷为简答题共50分。

试题分布情况:本次考试卷子里面每一章节的分值分布情况是:第一章约占35分,第二章约占40分,第三章约占25分,题型情况:选择题,简单题

得分情况:选择题最高分48分,最低分19分,简答题最高分45分,最低分9分。

试卷中集中反映的问题:

①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②语言表述不规范

③实验设计能力差

④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⑤对问题缺乏深层次,全面思考

⑥错别字,书写不规范

⑦审题不细

2、试卷讲评

①学生小组讨论,解决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疑问。学生纠正错误。

②学生质疑,集体解决(生问生答、生问师答),教师剖析讲解

③变式训练

④反思总结

(四)教师讲评典型错题

(五)学生纠正、复习巩固

1、完成满分卷

2、巩固练习

八、跟踪练习:

九、教学反思:

第三篇:教案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目标

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②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难点:①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路线,(有条件的可带照相机,放大镜等)。教师: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课时分配: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观察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今天我们进一步了解调查。

三、讲授新课

(一)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进行调查),说说什么是调查。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生物,通过对比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

1.要求:(1)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2)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3)范围较大时,要选取一部分作为样本;(4)如实记录;(5)对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统计;(6)写出调查报告

2.注意事项:安全第一;爱护生物及其环境;小组分工合作,认真记录。

(二)生物归类:(1)按照形态特点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环境归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归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三)实地调查,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1.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而选择调查地点。2.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爱护生物资源。注意安全,遇到不会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或查资料。

3.各组同学根据分工,认真收集材料(作调查记录,拍照)以小组为单

四、板书设计(略)

五、小结:观察和调查都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把这两种方法逐步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

六、巩固练习:

1.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样本抽样调查 D.整理,分析调查的结果 2.在调查校园生物的过程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A.小军发现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他挖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蝼蛄,其它同学都没有,萧文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计录了

3.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哪一项采用的不是调查()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 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D.女科学家珍妮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了黑猩猩的食物种类、生活环境、表达情感的方式及叫声的含义

七、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调查活动课,七年级新生刚刚实际接触身边的生物,非常感兴趣,教师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理,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际调查,虽然组织起来有些难度,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分组,小组分工负责制,教学效果较好。

第四篇: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教案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学重点: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板书设计】: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水螅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2、主要特征

二、扁形动物

1、涡虫 身体特征

2、寄生 华枝睾吸虫 血吸虫

3、主要特征 【教学反思】: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口述导语: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

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 师:提出问题

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 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探究新知 学习目标一:蛔虫 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 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 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我发达的生殖器官 生活史: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

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

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思考预防的方法

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 对线形动物。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常见的线形动物 钩虫和蛲虫 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2)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3)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4)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作业: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6)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7)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8)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线形动和环节动物

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

二、感染途径 消化道感染

三、危害

四、预防措施

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六、常见的线形动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并回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录像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

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观察并说出当地陆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干燥、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

4、概括出当地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缺少水中的浮力;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的? 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

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实验提纲进行观察并记录。(学生 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二、蚯蚓

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

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等)。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练习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__色、_____形,由许多____状的体节组成。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端,另一端为__端。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

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3.环带的观察:环带位于身体的(前、后)部,颜色较(深、浅),质地(光滑、粗糙)。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有__节体节。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师:谁能说一说蚯蚓有哪些特点?

生: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 生: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配合肌肉协助运动; 生: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

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黏液?知道为什么吗? 生:有黏液。

师:蚯蚓的体表比较湿润对它有什么意义吗? 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可能与蚯蚓的呼吸有关。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师:对,体壁干燥的蚯蚓会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那么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了吧。

师: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何意义吗? 生:使身体的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师:谁能描述一下蚯蚓的运动情况?

生: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往前蠕动。这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固定和支持作用有关;在玻璃板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但很难往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的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要快,因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师:实验结束后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蚯蚓呢? 生:放归到适于它生活的湿润的土壤中„„; 师:除了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环节动物? 生:水中的水蛭、海边泥沙中的沙蚕„„

师:你们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生: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师:接下来请我们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蝗虫的录像),请注意观察生活状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板书设计】:

第三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蚯蚓 【教学反思】: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第五篇: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摘要】

针对我校在教学中多媒体使用存在的滥用、泛用的误区。本文根据研究小组成员的教学及研究体会结合学生意见,提出将多媒体运用到恰当的、合理的、便于学生理解的课程方面,同时在直观理解和知识点的记忆上找到最佳结合点。

【关键词】生物教学 多媒体 应用效果

1.现状调查

1.1 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1.1.1 授课形式多以传统课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教师存在用多媒体课件替代学生实验的现象。经调查有38%实验是教师用多媒体演示的,38%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室完成的,还有24%是教师口头讲述的,因此可以看出教师在实验方面用多媒体和口述讲解实验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1.1.2 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有限,多媒体课件下载后,照搬照抄或适当修改,但教师也很迫切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来制作“自己”的课件。

1.1.3 与传统教学效果总体比较之后,发现有60%的教师认为多媒体的教学效果较好,剩余40%的人则认为二者的教学效果相差不大。

1.1.3.1 从对重难点理解掌握的有利度来看,20%的教师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重难点、70%的人则认为多媒体在学生掌握重难点方面一般,还有10%的教师则认为较差。

1.1.3.2 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减少板书,增加信息量方面80%的教师认为较好,只有20%认为一般。

1.1.3.3 10%人认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0%的教师则认为较差,60%的教师觉得一般。

2.存在问题

2.1 多媒体的使用模式僵化,花样繁多,一节课的幻灯片可达20-30张,令人目不暇接,教师充当电脑操作员和解说员的角色。

2.2 不管课程内容是否适合,一味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点在生物选修课本的教学中尤为突出。但是当我们还在感叹多媒体的众多优点时,突然意识到,由于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师照本宣科的现象严重,对知识的容纳和记忆非常少。

2.3 采用多媒体教学时相当一部分教师板书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板书,导致电子化“满堂灌”。

2.4 部分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中好像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场电影,留在脑海中的知识所剩无几,加之笔记较少甚至没有笔记,不利于知识的掌握。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生物教师展开了课题研究,通过表格调查查找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总结过程中立足于教学一线存在的不足进行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调研和分析,让学生参与对多媒体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总结。

3.归因分析

3.1 教师方面

3.1.1 造成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学生实验现象的原因有课时紧、实验室条件的制约、实验室中学生纪律乱、实验效果较差的原因。

3.1.2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教学效果的对比意见分歧较大。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就教师方面而言有对教材掌握程度、自身授课水平等自身能力的限制,教师不知道如何将大量的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多媒体的使用应遵循的顺序原则。就学生而言,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学效果不同,也是影响教师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3.2 学生方面

3.2.1 大多数同学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3.2.2 仍有少部分同学人为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很差;通过数据显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传统教学依然是学生普遍接受的教学模式,不可能被摒弃,而且两者要相辅相成。

3.2.3 问卷说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多媒体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不同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也不同。

4.研究结论

我们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调查细化到各个章节,通过对每个章节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可以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采用较大程度、部分或不用多媒体技术来实施教学。通过研究,使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高中生物教学,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完善,使其易学易懂的特性和传统教学充分融合,在新课改教学深入推进中发挥积极作用。

4.1 对于应用、分析、综合能力层次涉及到逻辑推理的就直接不采用,如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等。因为在这几章中着重于考察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

4.2 对于理解、识记层次的主要是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做即有利于学生理解,有能够加深他们的记忆。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学习,以及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中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就应该采用“板媒”结合的方式。

4.3 知道层次而且采用多媒体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就可以较大程度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比如细胞癌变和选修一和选修三的教学内容。

4.4 对于实验课,应尽量创造条件开足开齐,根据实验内容可采用课前、课后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讲解操作的重点和易错点。

下载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江口沉积物中生物硅的溶解性研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