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教学实践中践行教育公正
浅谈教学实践中践行教育公正
公平公正始终是我们人类的不懈的追求。那什么是教育公正?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切地分配教育资源,使每个人获得与其相适宜的教育,满足个体的学习需要,使个体得其应得,实现个性化地发展。通俗地讲,教育公正就是为个体的发展“量体裁衣”,为个体发展提供与其自身条件“相当”或“相称”的教育资源。
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如何给学生做出表率,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撒播爱的种子,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要知道,当今社会上不公平公正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而现在的信息来源又快又广,学生的敏感度绝不会亚于做教师的我们,要想忽悠他们,是绝不可能的事。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以一种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而对学生产生厌恶,轻视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如何做到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走向社会对其他人的态度,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公正的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我新接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开学刚一周左右,我就发现这个同学上课经常随便说话,搞小动作,注意力十分不集中,不送作业。上任老师给他的评价是“朽木不可雕”,对他采取不闻不问的放弃的态度。我决定给他更多的关注。课下我找他畅谈了。肯定了他的活泼可爱,思维敏捷。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并表示老师会帮助他,让他逐渐改变这些坏习惯。这次的谈话对他有所触动,但我知道要想真正的改变他任重而道远。课堂上我和他约定:只要他一开小差,我就用眼神制止他,作业每次直接送给我,我面批。课堂上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了,老师就会对他有所奖励。在这种约定下,只要他一开小差,我就用用微怒的眼神提醒他。他的回应也很快,在他看到我的神态后,他马上会收敛。作业做错的,我直接就让他在面批时订正,看到他作业的错误率越来越少,我不失时机的表扬他。只要他有点滴的进步,我的奖励就会马上兑现。有时送给他一个写着名言的卡片;有时是一本课外书;有时是一支笔……一个学期下来,我发现他确实有了很大的转变。
教育公正,是师德的灵魂。这次的网上学习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做好一名教师,最主要的是要对学生实践教育公正。用责任心,用爱心揽起教书育人的重担。让我们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在教育教学中对更多的孩子倾注爱心与责任心,把阳光撒播到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第二篇: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
公正始终是人类的追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和籍以发挥著述的传统领域。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教育的公正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养成,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更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育的公正。
第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
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记得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班里有位男生,平时学习不好纪律也差,一天他头破了,我问就没问就批评他是给别人打架把头磕破的,后来知道他是头上长了个包,医生给做的手术。作为老师本应该关心学生,而由于自己的偏心却批评了学生,这使我非常后悔,从此以后,在没有调查事情清楚之前我很少批评学生。第二,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教师不应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师生关系,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第三,要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因此,评价公正也是体现教育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赏罚”。第五,要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
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实现教育的公正,完善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
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
[摘要]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教育的公正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养成,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更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以从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爱无差等,一视同仁;要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赏罚”;等方面进行努力做到教育的公正。
公平公正始终是我们人类不懈的追求,就像我们追求共产主义一样,虽然难以绝对的达到,但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该给学生做出表率,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撒播爱的种子,才不愧“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要知道,当今社会上不公平公正的事例真的是太多了,而现在的信息来源又快又广,学生的敏感度绝不会亚于做教师的我们,要想忽悠他们,是绝不可能的事。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以一种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而对学生产生厌恶,轻视的行为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如何做到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取决于我们的态度,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走向社会对其他人的态度,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给他们以公正的和足够的支持与鼓励。
第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学所常说的要树立正确的师生观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在学生犯错以后不能以该生的平时表现直接判断,要进行仔细的调查,有的学生平时表现不好,但不是时时犯错,事事犯错。
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与学的关系既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在我国的传统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置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往往认为自己当然在人格上高于学生,漠视学生独立存在的主体性。这样当教师教导学生应当公正处世时,学生极有可能报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在他与教师的交往中,体会不到应有的尊重或人际公正。所以,古代社会产生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是有违师德,尤其是有违现代教育伦理的基本要求的。当然,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意味着角色上的对等。
第二,要“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做标准处理师生关系,应当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一个最为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往往出于虚荣或其他利害有意无意偏爱一些学业成绩好的学生,而相对歧视或忽视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有意的不公正当然属于明显的师德缺陷,无意的不公正也是应当注意防范的。实际上正是因为后者的成绩差才更需要教师的关怀和帮助。正如俄罗斯的一句谚语所说的“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爱难看的小孩才是真正的爱”。第三,要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因此,评价公正也是体现教育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的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家长,再对该生评价时隐瞒缺点夸大优点,对喜欢的学生评价都是好,对不喜欢的学生评价都说缺点。所以教师评价学生是要公正合理,做到真正意义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让这句话只是个口号。
第四,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赏罚”。
要作到“尊重和要求的统一”。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但是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的存在。赏罚本身往往是次要的,学生在意的主要是赏罚所体现出的教师对他们的评价。现代教育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认识惩罚的教育性。许多抽象地人反对惩罚,尤其是“体罚”,理由是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惩罚在何种情况下是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的,什么是体罚和一般惩罚的界限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实际上除了较为严重的损害有背于教育活动的性质和范围之外,一定情况下对学生的惩罚与奖励一样,是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不是相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罚的程度和性质。
第五长善救失、因材施教
教师公正或教育公正的另一方面。如前所述,教师公正具有实质性。在对学生的爱护、帮助、评价和奖惩上应当一视同仁。但是一视同仁不能理解为一种刻板机械的公正形式。在落实一视同仁、爱无差等原则时要考虑到学生在个性、知识水平和智力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爱”、因材施“罚”。否则那种貌视的公正实际上却是不公正的。因为公正的原则既是“平等的应当平等地对待”,也是“不平等的应当不平等地对待”。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故事很能说明问题。两个“差生”在宿舍里为了争夺一把吉他而扭打起来,最后去找教师评理。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听罢不仅没有批评他们,反而表扬了他们有进步,理由是:“第一,你们为了吉他而打架,比上次为抢帽子而打架要好多了。因为想弹吉他是好事。第二,动手打人不对,但没有上次厉害。第三,最重要的是,你们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的方式——找老师,而不是象以前那样非打出一个输赢不可。”接着老师提出了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理智、友好地解决类似问题的要求。最后,两个同学手拉着手离开了老师。打架反而受表扬,表面上似乎不公正,但对于这两个差生来说,这也许是真正的教育公正。
第六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教师如何在个别教学和集体教育中如何作到教育公正。这也是一个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为了某些后进同学的进步,适当的补课和其他个别的关照是必要的;给一些特别聪慧的优等生创造提高的条件,如适度的“开小灶”的做法也是公正的。这是因为只有因人制宜才不至于耽误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一种爱无差等的实质上的公正。但是超越限度,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的某些所谓“抓重点”的做法,包括过份强调重点校、重点班、重点苗子的做法是有违教育公正的。因为在只抓重点的做法中,太多的学生受到忽视,失去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特长校、特长班、特长学生是正确的,而重点校、重点班、重点苗子的做法虽然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长远地看却往往是要逐步予以矫正的。正确的做法是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为目标的因材施教、点面结合。
在中国,教师往往将对待学生的教养关系自动迁移到对家长和一般社会人事上,造成不良后果。例如,许多学校的家长会不是教师与家长的正常沟通,变成了教师对家长的训斥。又例如,教师以其较为正统的价值观念要求社会上的所有人和事,将对社会的不一定正确的负面评价带到自己的教育活动中,造成对学生的误导等等。
要真正践行教育公正或教师公正是很不容易的。比如,教师的公正就在主观上受到自己情绪的好坏,客观上受到问题的情境性等等因素的影响。要作到教育公正,实属不易。但教师应当明白,教师对社会、对家长、对同事等等关系都要正确和公正对待。如果对待教育对象做不到公正,其他的公正努力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通过自觉进行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养、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作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等方面不断努力来实现教育的公正,完善学生人格,健全学生心理,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篇: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创新教育
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力、创新人格和实践能力等创新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新型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在了解前人如何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进而模拟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创新又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因它所创造的事物是前人没有的,是一个崭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为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现有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确保创新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健康、有效发展。
下面结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际,谈谈如何实践物理教学中的创新。
一、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打破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传统教学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在物理课堂上采用“探讨式”教学,平时教学中对学生多鼓励,使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这样可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完成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加强知识活化训练。
中学生思维灵活,表现欲望强。教师经常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启发引导他们思考、讨论,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物理新知识的能力。
例如我曾给学生这样一道题:质量为M的小车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小车的一端滑上小车,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为使物块不滑下小车,则小车的长度至少是多大?学生思考讨论后,给出了六种求解方法:①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角度求解;②从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角度求解;③从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的角度求解;④从能量守恒和动量定理的角度求解;⑤从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角度求解;⑥从v-t角度求解。在习题课中采用一题多解,鼓励学生使用新颖别致的解法等,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课堂教学中重视挖掘教材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材。
如做牛顿管实验时可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为什么树叶比石头下落慢,让学生自己比较纸片和纸团同时同高下落时,落地先后情况。讲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原子结构理论等规律时,突出介绍当时科学家是怎样找出这些规律的。楞次定律、变压器等的教学中,可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由学生通过实验自己总结出结论。讲热力学第一定律时让学生自己解释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事先课下查资料),并提出如果把电冰箱门打开,电冰箱是否起到空调的作用……。这样,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
2、教师要成为主动的课程研制者,积极创新设计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不同课型灵活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物理成绩进步显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中要善于创新,要善于“变则通”,创新教育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作用。
3、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以保证学生思维舒畅、思维敏捷,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塑造完整健全的人格。为此,努力做到“两个结合”。
〈1〉、“自主”和“创新”结合。
自主和创新两者不可分割,自主是创新的前提,没有自主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也就无从展现自主,创造潜能人人都有,人的创造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只有自主与创新的完整统一,才能充分展现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自立、自信、自强、自创的人格精神。
〈2〉、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性状态,这样就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双主”结合的关键是师生情感的沟通和交融。
二、重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创新教育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搞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1、巧妙引导学生善“问”,让学生在大胆的疑问中去探索、创新。培养学生勇于质疑,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而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从质疑到创新是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理解的自由,容许学生对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索中出现的错误,避免扼杀他们的创新欲望。教师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要求学生预习教学内容,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索探讨,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发问,敢于对课本、参考书提出疑问;四是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
2、注意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物理概念,以期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的,但教科书往往只从正面以单一方式叙述,教师倘若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片面性,缺乏立体感。如果教师在讲概念时,能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方面多角度地去剖析、阐述,定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加速度”这一概念时,除按教科书上叙述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快慢地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等于合外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标志。
3、善于对比进行概念辨析。
有些物理概念,既有表面上相似的一面,又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对比分析,就可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起到防止混淆的作用。例如,对“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辨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而二力平衡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二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的,也是同时消失,而二力平衡则不然。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是同种性质的力,而二力平衡则不同。通过以上对比,可让学生正确区分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还有蒸发和沸腾的区别等等。
4、引导学生自学新知识。自学是学生在认知和能力上的自我创新。温故知新,当学生学习了一些知识后,就应该让学生主动的去自学新知识,如学生学完长度测量的内容后,就建义学生去测量教室的体积,测量教学楼的高度。树干的周长,一张纸的厚度等。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通过对物态变化的复习,引导学生进行讲座“为什么会发生物态变化”,进而导入分子动理论、内能的学习,通过内能的学习,引入热机知识的学习,通过质量,体积的测量,进一步研究物质密度的测量。通过欧姆定律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导体的电阻等,使学生知道新知识的增加都是建立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的,但学习了知识后要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在学习和自学过程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巩固、丰满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众多的物理概念、规律正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再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
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观察是实验的最基本的方法,做好观察创新的准备。
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同时还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结论。
〈1〉、在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对怎样进行观察缺少经验,观察时抓不住关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演示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对演示实验很感兴趣,演示实验中,教师对所做实验的每一步都应该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2〉、分组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教材中安排了一些实验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实验时要有意识的安排学生去观察,如《用单分子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向水面滴油酸酒精溶液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也可以把某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让学生先实验观察、探索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后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使学生创新能力在探索观察实验中得到进一步培养。
•••〈3〉、课外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激发创新动机。••••组织学生参观、做课外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先查资料后自制小杆秤、万花筒、潜望镜等。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1〉、理解物理实验及其创新意义。
对于彩虹,学生认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教学中教师可以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 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可以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以期达到激发学生渴望实验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实验是否需进一步改进,改变一些器材能否做其它的实验,在变中创新,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来加深学生对实验内涵的领悟。
〈2〉、促使学生认真做实验,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初始阶段的物理实验,应引导、指导学生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教科书的好习惯,养成尊重科学的严谨品质,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贯串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创造实验机会让学生多参与。课堂上,在教师演示实验中也最大限度让学生多动手。
如声的产生中的音叉实验、摩擦起电实验等就请学生做;将其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如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等;做好教材中的小实验;让学生参与准备和整理实验器材,使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实验器材的机会,以便了解器材的性能、用途。处理好实验性的习题,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做,通过观察、分析从中得出结论。
教师也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去创新,用身边的坛坛罐罐等一些生活中常用物体去做实验。例如学习力的相互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就让学生通过拍桌子感到手疼来体会。如用铅笔、小刀和图钉等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实验、失重实验,用汽水瓶、茶杯做大气压实验,用小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
总之,这样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也充分利用资源开发出能充分说明问题的新实验器材。有利于调动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视野。• •••
四、在教学中注意现代化先进教学技术的使用,创造性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1、创造性利用CAI课件,生动再现物理过程,体现物理规律。物理难学,老师也会有物理难教的体会,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学所涉及的内容虽然和客观世界联系紧密,但是其包含的物理规律都是从客观世界中经过一定的“定性”、“定量”、“理想化”、“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系列的理想化的模型。因此,大多数的物理现象都不能实际展现在学生面前,只靠教师粉笔加黑板式的“板上谈兵”是有一定难度的。
而如果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利用CAI课件,用计算机模拟的形式可以将一些较难理解或实现的物理现象生动再现给学生,声光并现,可以极大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如再辅以适当的设问及“陷阱”来启发学生思维,必将会有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CAI课件还可以模拟物理实验、演示物质变化的情景和过程,还能再现定理、定律、规律的推导过程,使学生在观看CAI课件时,思维较容易达到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对于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的物理过程,可利用CAI课件将类似的过程在几分钟内用多媒体动画技术模拟再现,节约大量的教师口头讲述时间,而且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更易学生理解接受。
2、更有利于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CAI课件具有的教学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能大大丰富表现力,更有利于信息加工,便于培养学生思维创造力和个性差异。CAI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决定其更容易突破物理学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启发性。利用CAI课件辅助教学,可使物理学中一些不可见因素及其变化规律呈现于学生面前,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转换思维模式,降低思维难度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CAI课件的使用使物理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对知识的传授,问题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技术的使用为建立创新教育体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文化基础。CAI课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能被灵活、创造性的利用,必将对中学物理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CAI的应用及普及,必将带来中学物理创新教育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加了锻炼的机会,增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意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教育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作重点,从重点处突破正是务本之举。可以说,抓住了创新教育就等于抓住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搞好创新教育,教育才能与时俱进。
第五篇:教育实践中反思教学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之后,“反思”这个词在幼教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具备反思教学的能力,反思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幼儿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作简要探讨。
所谓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提升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其重点在“思”字,教师应该反思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要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深究“为什么”这是反思实践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反思能力,必须要学会探究式、批判性思考。
在进行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直接参与,较多的利用独立性反省的方法,同时注意通过与儿童或同行的对话进行合作性反思,研究的问题来自于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情境,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回顾——分析—假设——验证——总结这一实践过程,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反思。
1、借助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首先是从困惑或疑难问题出发,先试着自我反思找到困惑点然后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和理智性。
教学实例:
音乐欣赏:《催眠曲》
教师在播完曲子后,问小朋友们听这首曲子有什么样的感觉,想做什么事情?当然老师希望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曲子联系起来:想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甜美的安睡!教师请幼儿逐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个孩子说:“我想荡秋千”这个答案出乎教师的预料,教师说:“是吗?你想荡秋千啊?秋千荡起来是来回摆动的,像宝宝的摇篮一样。”于是老师播放录音让孩子们边听边做荡秋千的动作。
教学反思:
按当时的情景老师尊重了孩子的回答,如果否定他是对幼儿的不尊重,因此决定接受幼儿的答案,引导出摇篮的摆动,正是由于教师行为的这种暗示才会引起后面幼儿的模仿。又由于自己教育技能的欠缺,当时只想淡化问题于是采用再放音乐让幼儿做动作的策略转到下一环节,但教师感觉到这并不是一个最优的教学策略。
在反思中教师一方面意识到引导幼儿学习,形成高质互动的技能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在先前的教育活动中未充分给予幼儿此方面的经验,当时如果教师能够耐心询问幼儿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引导,真正让幼儿懂得音乐与感受的关系,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2、借助幼儿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进行反思
在反思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就成为“最基本的元标准”。
教学实例:
艺术活动:《有趣的石头画》
在活动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材料:毛线、橡皮泥、彩色纸,又准备了几种用石头做的东西,让孩子们进行参考。在活动中,大多数的幼儿就是按照老师给出的作品进行模仿。有一个小女孩把一块圆圆的石头画成了一个蓝色的太阳,当老师问他为什么时,她回答:“蓝色是冷色调,夏天人们看到蓝色的太阳就感觉非常的凉爽。”
教学反思:
幼儿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虽然没有蓝色的太阳,她却以色调来装饰了太阳的颜色,寓意给人们带来的是一丝丝凉意。她的意愿是美好的,教师应该尊重她。所以,老师要根据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反应去积极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3、借助于同伴的合作、互动式研究进行反思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自我反思过程中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以目前教师反思能力来说,很难以“旁人”眼光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借助与同伴的合作一互动式研究来进行反思,让每个人的经验观点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构建、扩展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教学实例:
常规活动:“镜子变干净了”
在幼儿园的盥洗室里,有一面非常大的镜子,幼儿每天洗手的时候都喜欢照镜子,甩手时也不太注意,镜子上常常有很多水渍。有一天,保育员老师在擦干净镜子后,老师怕孩子又把镜子弄脏,于是用报纸遮住镜子。
教学反思:
这件事不仅引起了教师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孩子的关注,保育教师应用的方法是否适宜,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教怎样配合让幼儿既能照到镜子又不影响卫生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教养员通过反思意识到自己在洗手环节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当发现孩子甩手后弄得镜子,都是水渍时,也没有及时提醒,这样遮住镜子治标不治本,孩子没有爱护的意识只能让镜子干净一时,孩子们照不到镜子感觉很失落,问题一经提出,大家共同对于这件事进行反思,确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教师紧密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和幼儿讨论“是否喜欢盥洗室的镜子”,“镜子脏了怎么办”,“怎样洗手镜子不会脏”。保育员、教师、幼儿共同制定了规则张贴在盥洗室内,幼儿对于自己制定和通过的规则,更容
易接受和遵守,一个日常保教工作的问题在教师的反思中迎刃而解。
反思让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的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的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自觉的规范教育行为与师生互动,这样不仅使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具有更明确的方向并能取得更好地效果,而且使教师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有效的提高,真正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