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座谈:古诗词教学中“读”与“赏”的关系
第四节
座谈:古诗词教学中“读”与“赏”的关系
主持人:下面我们开始讨论古诗词的教学。傅老师,您是我们苏州市教科院的副院长,又是我们的语文教研员,新课改实施以后,您组织了好几次市级的古诗文教学研讨和观摩会。我想请您就我们苏州市的教学现状,谈一谈古诗词教学应该注意些什么。
傅嘉德:现在我们苏州市的古诗词教学应该说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是做得比较好的。我一直认为初中的古诗词教学主要是积累。积累实际上有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就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应该背诵多少诗词名句,这是有量化标准的。还有是隐性的,就是阅读、欣赏。从某种程度上讲,隐性的积累也是很有意义的。诵读呢?要解决这几个问题,首先是把诗歌读顺,或者说读通、基本读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字词、节奏、停顿等。其次,要在诵读的过程中进入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要入情,要读出感情来。刚刚我们所看到的,黄老师的这堂课上,她引领学生去体验诗人的情感,读出感情来。在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引领着学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欣赏,让学生去体验“无言独上西楼”是一种怎样的情景,“月如钩”是怎样的,就是让学生有一种很形象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让学生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去。黄老师就把握得非常准,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把它抽象出来。我们最反对的就是把活生生的形象,一个很生动的画面,抽象成几个很死板的一些词语。比如说像教《钱塘湖春行》,有的老师就会问:描写了什么景啊?什么孤山寺、贾亭、水面、云脚„„这样一来,整个诗就被你弄死了。本来活生生的形象,就变成抽象的几个点、几个概念。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去感受、去体验,这就是所谓的“入境”。通过诵读入情,通过想象入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景、情融合起来,让学生来悟理。第三个境界实际上是悟理,让他明白,作者为什么描写这个画面,为什么会出现悲、喜这样的心情。刚刚戴老师在比较《春望》和《钱塘湖春行》这两首诗的时候,她就抓住了悲和喜来让学生比较,就是让学生从感性的一种体验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但是,我们要防止一点,就是说老师把诗歌嚼得过细、过碎、过生。有的诗歌,学生在他的这个年龄层次不一定能够理解得很深,他暂时不懂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或者过了若干年之后就能理解了。我们不能指望我们在一堂课里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学生,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刚刚这两位老师,在这一点的把握上是比较好的。我觉得黄老师的这堂课做得尤其好。她就是把画面的想象和语言的品味融合在一起,通过品味语言来想象,通过想象来品味语言,这样就使得学生的感受、理解始终同文本在一起。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不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勾连的办法,引发学生想象、体验、感受。她善于通过其他的诗词引入和品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调动学生生活的积累,阅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引导学生去想象,比如说“梧桐”,她做得非常好的,就是让学生去理解梧桐在平时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在这个情景中是怎么样的。关于“月”这个意象,老师引了很多诗,让学生体会“月”这个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词里它表达的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这些都是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阅读积累和情感积累来进行想象、体会、感受。
主持人: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到现在我们一些老师简单地把积累理解为让学生读一些名句并背出来。傅老师刚才的谈话,让我们知道实际上想象、体验、感受也属于积累的东西,作为学习的一种经验,也应该积累下来。我想还请几位专家谈谈,我们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当中,到底还应该积累些什么?老师怎样教学生在诵读当中学会自主地积累材料?
徐思源: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怎么操作,我觉得还是教无定法,但是某一种具体方法的运用其实应该是很有讲究的。比如说诵读,有的课堂上,老师指导一些诵读方法,音要读准,要注意节奏停顿,要注意要领,但是学生读的时候还是像小和尚念经一样。老师也不说你读得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背出来就是完成任务了。今天我们看到黄老师的诵读指导,我觉得处理得很好。朗读《相见欢》,先让个别学生读,然后让学生齐读。朗读的过程当中,她要求学生进入李煜,体会作者的心态,把他的感情表达出来。读完以后,再让学生去体会,语速、语调、重音该怎么处理。比如最后一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学生读得平,她就引导学生说,这个“在心头”是什么滋味呢?学生说愁,很沉痛、很郁闷、很压抑,那么有什么样的份量吗?学生马上感觉到,于是就在“在心头”三个字上重起来了,感觉就来了。实际上,简单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品味,就是一种理解,就是一种欣赏。
傅嘉德:这里我就想到一个问题,现在有的老师,在教诗歌的过程中有诵读也有欣赏,但是他是把它分开来,先花十分钟、十五分钟的时间反反复复地读,读完之后老师来讲,就似乎把这个东西割裂开来了。黄老师的课是很自然地把两者融合起来边读边欣赏,那读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她不仅是先读后赏再读,而且是读的过程就是赏的过程,边读边赏,很自然,有了这些体会,将来的背诵就不是死记硬背了,记忆的效果就非常好。
徐思源:对,还有刚才还讲到一个比较。比较确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析的手法、理解的手段。就戴老师今天的课,我觉得她的比较,有许多东西可以讲。她选取这两首诗,就是有可比性的。《春望》和《钱塘湖春行》,都是写春景,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但是这个春景其中包含的情感是截然不同的,同和异都相当地突出,有可比性。学生在赏读、比较这两首诗以后,他的收获应该是比较丰富的。
傅嘉德: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值得讨论,就是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收集一些材料,在讨论的时候,了解背景,“知人论世”。当然这种方法应该说非常好,就是让学生善于利用各种资料,来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是有很多的情感是应该从诗歌中读出来,而不应该靠外界的那种力量来引导。让学生去体会的首先是从诗歌中读出来的情感,读出他的悲,他的喜,为什么悲为什么喜,然后可以借助其他的资料使自己这种认识加深、提高、提升,更深入、更丰富。
主持人:黄老师那节课也是开始时候提供背景资料。我觉得如果不提供,而是让学生反复读,这首词的感情也读得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傅嘉德:实际上学生有了一个外界的印象之后,先入的印象影响了他以后的阅读,就是对他的思维进行限制,其实应该有一个开放的思维。
方智范:像《春望》那首诗,在教学中用比较的方法是很好的。但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里边的情景关系,她并没有让学生去体验,结果读这首诗,就留下了两个概念,而没有具体的情景,这样体验必然就不到位。其实诗歌的情景关系,我们现在一般都说情景交融。这两首诗,我觉得就可以比较,比如《钱塘湖春行》触物而起情,触景生情,花、鸟、草这些欣欣向荣的早春的景象调动了他那种讴歌春天的强烈的感受。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托物以寄情。托物寄情,是由于杜甫对于国破家亡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受,投射到眼中所见的景物上,就假借着花和鸟,来写自己的恨别、惊心。根据这个情景关系仔细地去感受形象,去品味语言,这样落脚点就落到真正的体验上,而不是概念化的理解。老师的教学就是引导他往什么方向去体验,而不是去概括地说诗歌的抒情方法,情景交融有两种,一种是什么,另一种是什么,但是老师个人心里要有数。
黄厚江:我们初中老师上诗词欣赏课能不能凭借或者找切入点?我们高中,像我会利用诗和画的转换。苏轼评王维的诗说过“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句话是评王维的,其实某种意义上又可以说是诗词艺术的一个共同的特点。
方智范:钱钟书先生有一篇文章谈诗画一律,特别是中国的诗歌和绘画。我引出这个说法什么意思?我觉得初中诗词欣赏,最简单的就是让学生把诗变成画。因为你跟初中生讲意象、意境很难,跟高中生讲也很难讲,到大学也不好讲。那么初一初二,你要是讲意象、意境,就变成几个概念。但如果很简单地变成画,每一句诗某种意义上讲都可以变成画,一旦变成画以后,那学生的主体体验就有了,他对诗的理解就不是割裂的,不是抽象的,就融合了傅老师讲的有想象的过程。说一句很实在的话,高考的命题点中有一个就是意境描写,高中生得分都非常低。“两个黄鹂鸣翠柳”,你叫他写意境,他写“两个黄鹂在翠柳上叫”,这不是意境啊!怎么把它变成意境?最简单你把它变成一幅画。怎么变成一幅画呢?你要想象,然后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把意境写活了。所以我觉得初中老师教学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是把诗变成画,当然也可以以画的方式来欣赏诗,这两者就是画与诗的一种转换。这就是“造境”的说法,王国维有一个“造境说”,其实这就是造境。
徐思源:我插一句,好像也是在景范听到的一堂课。一位年轻老师,她说我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一幅画,你们猜猜是哪一句诗,是哪一首诗。我当时的感觉很突兀,但是后来感觉这个方法很有效。
黄厚江:对,我好像也听到过,当时我也蛮欣赏的。让孩子把这幅画和某一个诗句对应起来,这个非常适合初中生诗词欣赏,学生很有兴趣。形象的画面,又契合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规律,这是第一。第二就是要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我觉得初中生的诗词欣赏一定要由内而外,不能由外而内。我想这个“内”可指三个东西:一个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诗言志”也好,“言情”也好,都是诗人寄意于中,然后要表达,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把自己的体验的目标投射到诗人的内心去。怎么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呢?从文本入手,不要跳到文本外面去,这一点我跟傅老师的想法是一样的。但是傅老师刚才说,今天这位老师引了一些诗是比较、拓展的方法,是可取的,我稍有一点保留意见。我统计了一下今天的这节课,共引入了四首诗、三首词,还有一些古人的评点。一节课欣赏一首《相见欢》,对初中生来讲任务不轻啊,你还要引入四首诗、三首词,还有其他的,这个可能有点重外轻内,文本里面的东西没有充分地进去。
傅嘉德:这里我插一句,黄老师的处理还是注意把握分寸的。就说“月”,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她引了四首诗,通过四首诗对月的描写,来帮助同学理解这首词里的“月”意象。她这个度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定位清楚,重点不在于读课外那几首,而是用课外那几首来读懂这首词。
徐思源:对,只要了解那些月都是表现愁绪的就行了。
方智范:这个问题,我也有我的看法,这是内和外的关系问题。黄老师的处理,我觉得她内和外两边处理还是比较好的。她组织这首词的教学,主要用的是细读法。这是首小令,一共就是几十个字,感情容量却非常大,艺术的概括力度非常强。在这种情况下,你45分钟教这首词,必须“一字一珠”,她今天是讲了这个话的。并且,这是高度凝练、高度含蓄的一个作品,一字一珠的话,需要细细地品味,我觉得她主要的功夫是放在这上面的,我觉得是好的。我们的教师、学生读这首词,借助其他诗词的意象和意境,适当地拓展联想,这个不是“外”,恰恰就指向“内”。梧桐、月亮,或者是其他几首词里面展现的愁绪,和这首词是有共同点的,这样调动的好像是外部东西,但是最后服务于内,还是服务于细读,还是服务于感受、欣赏、品味,所以我觉得她做得比较好。这里又涉及到刚才我们讲到的积累问题,学生要积累,教师更要积累,才能把课上活,上得有一定的深度。你自己腹有诗书,积累得多,你在适当的时候拓展,让学生进入艺术的境界,就有很大的帮助。黄老师的课,我觉得不仅仅是她引了那几首词,她每讲到一个意象、一个句子、一个词的时候,马上就会有一些古诗词的名句脱口而出,她还引导学生关注学过的古文,所以我觉得她的积累比较好。这样,内和外的沟通就得心应手。
徐思源:我再插一句,我觉得今天引的这些诗词,比如说讲月,还有讲梧桐等这些诗句,她并没有要求学生把课外的引出来的那些诗词全部要读懂,她就是帮助学生去了解月的意象,就是传统的一个意义,这恰恰是初中,尤其是初三学生需要的。
傅嘉德:这又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习诗歌、积累古诗词的目的是什么?不是要背这几首诗词,目的就在于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审美眼光。另外,通过互相勾连的方法来加深理解,这样就把古诗词学活了。老师实际上也是指给学生一条路,就是你可以这样考虑,这样学,这样去思考。
黄厚江:实际上呢,我们四个人的观点在这一个问题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就是处理好外和内的关系,一定要指向内,不能指向外。不同的就是,对这位老师具体的处理上,分寸把握上,好像我跟你们有一点分歧。我想读诗词的第三层意思,就是初中诗词的欣赏特别强调一个浅与深之间的把握。要体现这一点,就是方老师讲的,只有自己的积累非常厚,你才能做到深入浅出。今天这位老师的整体处理深入浅出,正如方老师刚才讲的处理得挺好。但是我觉得在引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浅往深处的嫌疑。比如像王国维那段话,我怀疑王国维那段话学生可能没有懂,老师也没有进行一个必要的说明,结果引过来那三段文字起的作用就是引出三个概念。今天这节课,我觉得有点像我们高中的唐诗宋词欣赏课了,也可能效果适得其反。
徐思源:我就接你的话,关于古人的评注的引入,我也认同黄老师的看法,就是今天引入的王国维的话,还有余怀、龙榆生的话,从有效性上来讲,没有她引入的那个月的意象有效。王国维的话就是讲李煜是一个性情中人,整个那段话,其实就用了这一个概念。其实老师完全可以自己讲,学生从她的这首作品当中也能感觉到这是一个性情中人,这个不需要讲清楚。
黄厚江:还有,最近一阶段在省内外听课,有一个共同遗憾,很多老师自己不范读。徐老师说过的,“是离愁”,还有最后那三个字很沉的,处理都很好,但有的地方就没有一种语言的指导,这是一种缺憾。其实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当然不是指今天了,就是有些老师在诗词教学中会范读,但是诵读的动机非常不好,他诵读的动机不是带着学生让学生学会读,不是在学生需要体会怎么读的时候去读,他往往出于展示自己的动机,还会配上优美的画,配上优美的音乐在那里表演。有的甚至刻意把自己跟学生形成对比,我称之为“动机不良”。
傅嘉德:还有的老师上课的每一句话都诗化,看上去具有一种诗情画意,实际上是把自己和学生隔开来了。另外,我听课的时候还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黄老师在教《相见欢》那首词的时候,她选择了前面的几句话重点讲,就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她抓住这几句话,这几句话中又抓住了“无言”、“月”、“梧桐”这些意象引导同学去体会,这样一来重点把握很准确,学生对词的思想感情的认识也到位了。这就可见老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是很到位的。重点抓住了,学生印象深了,对学习是很有用处的。
黄厚江:我也觉得这是这堂课很突出的一个优点。还有我觉得就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一句,她品到位以后,对学生的提高诗词欣赏素养是有帮助的。学生在她引导下,会终身受用的。
傅嘉德:对!这个“锁”字究竟锁住了什么?让学生去体会,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很清楚了,和我们同学的内心世界可以融合到一起。
方智范:是梧桐寂寞还是诗人寂寞?这些其实都是这个诗词创作里面的奥妙所在,只要点到这里,今后,学生就会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去读诗。今天这个学生是自己进去了,悟出来了,这是非常可贵的。
傅嘉德:这首先是一个深和浅的问题,其实看上去是很浅的,但是她点出来的道理是很有深度的,对将来的学习诗歌是有着指导作用的。这个处理得相当好,这一句的解读,其实是今天这堂课的华彩。回到所谓积累上去,这个领域学生就得到了很多东西,实际上也是一种积累,虽然简单,但这种积累他可能忘不了。
黄厚江:今天发言的这个同学的一种解读、体验,其他同学也会忘不了,这就是素养的一种积累。其实,一堂课有这么一个精彩的点够了,学生会终身受益的。读一首词能有一点心得,读一个句子,能够真正从内心里去感受到,这个收获就是很了不起的。
徐思源:对,关于这个难点的处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她突出重点难点的处理也呈现出一个层次。因为学生初读这首诗,整体把握的话,愁绪是能够感受到的。老师就先把后半段中直抒胸臆的、直接抒情的、直接写离愁的这些句子先讲,先诵读。通过逻辑重音的把握,语调、语速的把握,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当中去体会这种离愁之深。然后再凸现出这个意象的问题,这是词创作中的奥妙,最华彩的部分,最难的部分在这里。学生有了对词的感情把握以后,他再来看这个月是什么,梧桐是什么,清秋又有什么意思,他就有一个认识的基础,也有一个方向。另外,她也不是停止在一个概念上,说月就是愁,秋就是愁,梧桐就是愁就完了,不是。比如“锁清秋”那句话的解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他自己读出来,寂寞梧桐和寂寞的人,庭院深深,锁住我内心。
黄厚江:而且呢,那个学生还点到了,这是对无言的一种具体的照应,非常好。方智范: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再做一点发挥。刚才老师们对于黄老师教“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有很多评点,我就引申出一个诗词教学里面的“理解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关系怎么处理的问题。对于文本的字面的理解只是解决一个文本的基本含义,阅读诗歌还应该再前进一步,就是让学生借助这个诗词的文本,调动他的想象和联想,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意义的自我建构。诗词这个特点特别明显,它往往具有开放性,理解空间大。因此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让学生在感受、体验的时候,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理解基本含义的基础上去建构意义。不是要你去理性归纳出一个什么很高深的道理,而是指把自己放进去,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于是学生就会自我建构。比方说“寂寞”是修饰“梧桐”呢还是词人自己“寂寞”?“锁清秋”是锁住那个庭院还是锁住了秋天,锁住了诗人的心?这其实已经从含义发展到意义了。我们课程标准里面讲到“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不要把它看得非常高深,能够把想象和联想能力调动起来,能够言之成理,填补诗词艺术的空白,让形象和意境丰富起来,我觉得就是创造性阅读。
徐思源:对,我也觉得是。像李煜他写词的时候,是写一种压抑的感觉,一种被锁住了、被压抑的这种感觉。他是孤寂的,他未必就说这个梧桐就是我,但是学生从“寂寞梧桐”感觉到词人的内心,这就非常可贵,这就是创造。
黄厚江:我刚才听方老师从课程标准的高度对我们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也是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就想到初中诗词教学的三种关系,其实我觉得它刚好是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由诗到画,然后是由内到外,最后是深入浅出。实际上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不是一个互相割裂的三种关系,首先是由诗到画,然后就是由内再到外,最后达到深入浅出。主持人:今天四位专家所谈的这些内容,实际上为我们初中古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我把它概括了一下,好像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可以借助画来帮助领悟古诗词,二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帮助领会一首诗词,三是借助于其他的材料帮助领会,感悟古诗词,四是抓一些关键的词语来帮助领会。
傅嘉德:这里要注意一点,切忌不要把它翻译成现代文,不然的话就味同嚼蜡。方智范:有一句名言:“诗歌是什么?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这个很值得玩味,一翻译就死掉了,一翻译就不是诗了。
主持人:所以刚才四位专家所讲的内容确实是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值得好好学习的。关于古诗词教学的专题讨论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各位学员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谢谢大家!
第二篇:古诗词教学中读和写的落实
古诗词教学中读和写的落实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古诗词的诵读有利于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而陶情冶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了古诗词后的写,又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古诗词内容,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培养合理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思想。读和写的结合,是学生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过程,因此,读和写的落实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显得较为重要。
一、读
1、粗读
朗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所听到的声音,传达到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人脑对诗词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从而形成表象。如上《木兰诗》,学生通过粗读,从整体上感受文本,加上自己平时从电影、电视、碟片中看到的东西,可大致知道课文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2、听读
学生从粗读中已感知诗词,形成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朗读。精彩的朗读,把无声的文字转化成更能表情达意的有形有声的语言,再现诗词描绘的图景和情景,文中的美感内涵与学生的心理结构产生了某种对应关系,由此激发学生心理上的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加深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3、品读
品读字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朗读,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品读中巩固知识,体会意蕴,得到审美享受。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有两句笔力千钧的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个“蒸”字,学生品出了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的的景象,它像馒头刚蒸好时的蒸气一样,活现了雾气笼罩蒸腾的飘渺之感,写出了水气浩淼,水天相接的恢宏气势;“撼”是用力摇的意思,洞庭湖的水把岳阳城都摇动了,可见洞庭湖水澎湃动荡的力量之大。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刘方平的《月夜》中有“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两句,“偏知”写出了诗人的自得,他从虫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一个“新”字,是“初”的意思,它既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欣悦之情,也包含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一个“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刘禹锡的《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鹤推开白云,直冲云霄的气势是何其大啊!它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品读字词,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又能使学生加深理解,体味到了诗词的美,审美情感油然而生,有关的心理活动随之活跃,赏诗词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品读句子。古诗词具有语言凝炼,意想丰富的特点。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其中的精髓,在反复朗读中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四句,学生在前两句中读出了乡村景色很美,绿绿的树,青青的山,而且树是合的,一种绿树环抱相拥的繁茂、充满生机的情态油然呈现在眼前。后面两句淡到几乎看不见诗,打开窗子面对打谷场和菜园,拿起酒杯边喝边聊农事,但学生在精读以后蓦然发现,这真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室外的景色使人心旷神怡,室内主客之间,看似没有热情四射,实则亲切融洽,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真是语淡而味终不薄啊!李白的《月下独酌》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品读后,学生马上联想到了李白的《山中与幽人对酌》中的两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在后两句中,李白和知音一起喝酒,喝得无拘无束,痛快淋漓,是多么开心啊!但现在山花依旧有,自己却只能邀明月和自己的影子来一起饮酒并且在月下唱歌跳舞,一方面反映出作者当时极度的孤独寂寞,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李白的自得其乐,积极乐观,善于在困苦中自我排遣。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学生初读时没有感觉,但读着读着,一位学生说了:“这两句诗色彩很美。李白的《送友人》中,‘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四句中,有青、白、橘黄色三种颜色,真可谓色彩鲜明。这里也同样,大漠是黄色的,河水是白色的,烽烟是青白色的,落日是红中带黄的,所以也是色彩鲜明,有画的味道。”另一位学生说“我也觉得有画的味道,有图画的构图美。以茫茫的大漠作背景,天边的是落日,空中的是烽烟,地上的是黄河;近处的是烽烟,远处的是夕阳。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又有一位学生说:“《桥之美》中说‘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话更偏重于绘画的形式美:流水是线,人家——房屋是面,小桥起联接作用。那这两句也有绘画的线条美:孤烟是直线,黄河是长的曲线,落日是圆形的。”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调动以前所学的知识,终于体味到了苏轼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这句话的含义。品读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什么,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的心灵与作者沟通,产生审美愉悦并得到情操陶冶,继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二、写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写是对所学知识的表达、创新。因此,在学了一些古诗词后,适当动动笔是较重要的。
1、审清题意,明确写作要求。
写作之前,能否仔细审题,是否明确要求,会直接影响学生写作的自觉性、积极性。我曾经对两个班的学生做过一个小试验:让两班学生写同样题材的小作文——学了《〈归园田居〉其三》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后,谈谈你对陶渊明和孟浩然的人生态度的看法。一个班的学生自己审题后开始写,另一个班先全班一起看题目,看清题意,明确注意点。结果自己审题的这班优秀习作寥寥无几,而另一个班不仅写出了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消极避世——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另一个是积极入世,——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更联想到了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要把握好做人的原则,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照样能做到高洁伟岸,甚至还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边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那些黑都来靠近你这个赤,这样整个社会风气不是能大有好转了吗?有的甚至谈到了自己以前最喜欢的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生命在此时达到完美的境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认为要纯之又纯的人才能达到像陶渊明的这种境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根本无法做到,自己是个尘世中的人,将来肯定也做不到。所以现在还是觉得像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和柳宗元的《小石谭记》中的“乃记之而去”更显得实在,人生路上会遇到许多的坎坎坷坷,一方面要像苏轼和柳宗元那样在不如意中找闲情雅致,另一方面在找闲情逸致时做不到像陶渊明那样的淡泊、超脱,现实的失意还会时时涌上心头,但自己仍旧希望能入世,在入世时,做个好官,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情。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会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表达出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长此以往,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鼓励想象。
古诗词本身就是高度概括、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言简意赅,带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给读者留下体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通过想象可以把抽象的文字加工改造成生动活泼的“图景”,如《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整段只有30个字,但包含的内容相当多,这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结合过去感知到的事物形象,写成一篇记叙文。结果有好几位学生写出了木兰几十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飒爽英姿;在朔风凛冽,金柝声声中,木兰和战友们穿着铁甲,月色、雪色、铁衣的反光集在一起,但他们仍旧严阵以待,随时准备为保卫国家而战;在万里关山的殊死争夺中,木兰英勇善战,终于屡建战功,凯旋而归的情景。如上完杜甫的《石壕吏》后,让学生把它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课文的题目是《石壕吏》,但文章的主要情节都是写老妇人的哭诉,所以中间就有很大的留白成分,给学生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如何合理地补充某些情节或细节成了关键。这就要求学生捕捉字里行间的隐含信息,有的学生从开头的“暮投”和结尾的“夜久”中,读出了老妇一再哭诉,官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用心品味后发现老妇的每一句话都是差吏逼出来的。这样学生在写作时的想象力就充分调动起来了,在官吏的一句句“呼”“怒”中,在老妇的一句句哭诉中,官吏的凶横残暴和老妇的悲苦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鲜明地再现了原作的思想内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诗词的诵读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熏陶;在古诗词的改写中,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为学生学习其他各科知识和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石丽霞
第三篇:名 著 阅 读 与 欣 赏
名 著 阅 读 与 欣 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指导 教学目标:
1、x09初步学会阅读整本书,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x09了解全书内容,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段;
3、x09通过读书报告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整本书的阅读能力.阅读时间:2周(四节阅读课,其中1课时为阅读指导,1课时为堂上阅读,1课时为阅读知识抢答赛,1课时为读书报告会)阅读形式:课内课外相结合 教学设计:
一、x09课前布置:
1、x09购买或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x09阅读教材《关于名著推荐与阅读》;
3、x09阅读作品,课外自由讨论内容和写法
二、x09阅读指导:
1、x09投影原著中有关“生命的意义”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告诉学生这段名言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2、x09让学生明确读整本的要求: ①x09 要通读全书,把握整体
②x09要读序(或说明)、跋(或后记)③x09看目录
④x09查阅工具书或参考书辅助阅读 ⑤x09泛读和精读相结合,做好读书笔记
三、x09自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①两周内读完整本书,②做好读书笔记、写好读后感,③用专用纸自制抢答题,答案作在背面)
四、x09阅读知识抢答赛:
1、x09 前课代表收集抢答题,粗略分类(简单的做必答题,稍难的做抢答题)
2、x09代表主持抢答赛,学习委员为各组记分,其他同学分组别围坐在一起
3、x09赛前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①x09 一签一题,每抢答一题,获胜者得一分.②x09答题内容来源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对该书的理解.③x09允许宣布题目后翻检阅读读书笔记,但不能在举手后再翻.答题时声音要洪亮.④x09命题者不能回答自己出的题目,但在无人应答或无人答对的情况下,命题者可以自行回答,获得一次抽签权,不记分.⑤x09凡指定回答的题目,若被指定者回答不出,则由大家抢答.4、x09 抢答赛分两步:①抽签必答;②抽签选答
5、x09记分员统计得分结果.6、x09 老师小结并颁奖.五、x09 读书报告会: 课前学生写好读后感,做好准备.1、x09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者准备发言
2、x09各组代表发言,畅谈读书感想,老师适当点评.3、x09观看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片段《筑路》
4、x09比较小说与电视剧的差异.5、x09推荐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6、x09老师总结整个活动的情况,表扬在各个环节中表现出色的学生.
第四篇:浅谈如何赏读文章中的比喻句
《中小学教育》3证明+获奖证书 题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如何赏读文章中的比喻句
湖南省祁阳县下马渡镇一中胡雅媛(426171)
比喻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好的文章往往离不开比喻修辞,所以我们在阅读时,对文中比较重要的比喻句加以赏析,对于理解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甚至一篇文章,是十分重要的。
一、明确比喻形式,是赏读的门径
在阅读时准确而明确地认知比喻的形式,是进一步深入地赏析比喻的门径。按照本体、、喻体、比喻词是否出现,一般把比喻分为明喻(三部分皆有)、借喻(无比喻词)和暗喻(只有喻体)三种类型,不管哪种哪种类型,喻体是必须出现的。比喻和其他语言形式一样,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知晓比喻句的类型就能深入赏析其中蕴含的美、事理和情感。
二、与表达方式联姻赏读
不管何种体裁的文章都可以用到比喻,各种表达方式中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用到比喻。在不同的文体或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比喻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喻所涉及的对象与角度不同,比喻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如有的比喻用在写景的句子、段落中,表达方式是描写,比喻的作用即是描摹景物的形、色、香、味、态等。
三、知晓比喻表达作用效果,结合语境赏读
阅读时,将文体或表达方式与比喻的对象结合起来,了解比喻作用效果,在具体语境中赏读。
1、描绘景物,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在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自然景物为主要对象的散文、诗歌和叙事文中,比喻通常是生动、细腻、形象地描摹景物的形态、声音、气息、气势等,充分体现景物特点。例如:宗璞《紫藤萝瀑布》中“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2、比喻刻画人物形象,更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运用比喻刻画作品中涉及人物形象能更生动、细腻、丰富地表现人物形象的外在特点或内在特点,使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例如:鲁迅《故乡》中 “他出去了;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景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此句运用比喻,“木偶人”形象地比喻了闰土精神麻木、动作迟钝、表情呆滞、默默无语的思想性格特征和外貌形象特征。
3、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理解接受;在议论文或议论性的段落中,比喻句能使复杂的论述显得简约,深奥的道理显得浅近,抽象的观念显得直朴,便于接受。如傅雷《傅雷家书》中“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用形象的比喻告诚儿子,不要过分悲伤、消沉,父母理解他在国外的艰难。
4、比喻感情使情感更强烈,明白。在抒情性的散文、诗歌中,文章感情的抒发者,可能是作品中的人物,也可能是作者。抒发情感时,运用比喻可以使抒情者的心理感觉显得更细致、更深切,可以使人通过比喻将感情体会得更具体实在,更透彻贴切。例如:《黄河颂》
中“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直抒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那种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如刀绞”、“心急如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都是通过比喻的形式来细腻地传达了抒情者复杂的心理感受,能使读者(听者)对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得细致入微,入心动魄。
5、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在说明性的文字中,介绍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时或与另一种事物的关系时,运用比喻,能变得直接可感,具体明白。如《看云识天气》“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云的形态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用“招牌”一词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
综上所述,理解赏析文章中的比喻句,首先应该从宏观上明确比喻的作用,而要明确这一点,需要做到:注意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需要弄清对象,或角度。当然,有时比喻的作用不限于上述中的某一点,可能兼及几个方面。另外,弄清本体和喻体,抓住相似点,扣合语境与意旨,运用生活经验,充分联想想象,挖掘比喻的意蕴,是理解赏析比喻的更具体的方法。
第五篇:教学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教学中识字与阅读的关系
课文教学需要把握三个要求:一个是识字写字,小学阶段必须对识字写字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二是要读好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三是积累语言,积累好词佳句,积累好的篇章。其中,最让老师们困惑的,就是如何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使阅读教学更有效的问题。
教学中要把握好三个层次读:
一读:读正确。课课保证课前让学生借助拼音读1—2遍课文,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要求“会认”与“学会”的字和它们所带的词,先与生字见面。不同学段要有不同的要求,逐渐提高。高年级尽量不把“读正确”这一要求放在课内,即尽量把认生字的过程放在课前。读流利,读课文,重点反复把带有生字的词句读准确、读流利。自由读、抽读、跟读与范读相结合。遇到长句子或者学生不宜读好的句子,一定要充分发挥教师示范的作用,以及通过小组互帮的方式解决好。
二读:读得有感情。通过各种办法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感受、理解生字词所表达的意思。一般带有生字的词句,是感受、理解文章的重点,要单独提取出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比如:“圆”。汉字是形、音、义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在文章中表达着一定的意义。只有体会到这些词句的意思,才能记好生字,进而把文章读得有声有色,读出味道。
三读:背诵积累。读好课文之后,回过头来再读课文,积累好的词句,背诵优美的句段,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好词佳句,使他们能够继续与生字常见面。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哪一种方式,目的都是发挥识字帮助阅读的功能,通过认识汉字,把课文读好。具体设计教学时,要依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不同学段、不同差异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不要一成不变,照搬照抄,拿来主义。最主要的是要顺应学生的思维,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