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

时间:2019-05-15 05:2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

第一篇: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确立

一九九八年,党中央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提出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国上下重教兴教,教育战线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共识,并取得一定成效。科研促教育,教育要科研已势在必行。为了配合省教厅的《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总课题的实验,大良镇教办组织了镇各科中心教研组,制定相应的科研课题,美术中心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一科研课题。围绕“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一教学重点,开展美术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

在《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这总课题的基础上,再分几个子课题,如《注意力、观察力的培养》、《发挥想象力、诱发创造思维》、《记忆力、写生力的培养》、《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用三年的时间分层次、不同形式地发开展美术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依据及指导思想

1、《美术教学大纲》明确了美术教学的目的、性质、任务,并要把美术教学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素质、审美修养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上。在教学中利用本学科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习基础知识进行简单训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美术欣赏、艺术原理、美学知识的教学,变单一的知识技能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美术教学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2、美术教育的定义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美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可见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素质,也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层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上。

3、美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有着特殊意义。把艺术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这是美术教学的革新。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在基础教育中,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素质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学生的素质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4、结合美术科特点,发挥其特殊优势,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生的素质如何,与其本身智力有着莫大的关系。智力,包括了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对美术教育的功能有着共识,他们认为美术教育直接的目的是寻找种种机会,用种种方法训练儿童身心和各种感官,使他们的各种感官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道德情感等本能渐渐地自由生长发育。

三、课题的实验和策略

1、遵循四大原则,开展教学实验。美术教学除了遵循教育学提出的教学原 则外,根据美术学科特点以及目的任务和教学规律,还提出四项原则:

①、审美原则,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区别美与丑的能力,通过参与学习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保证。

②、直观性原则,重视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对象,认识对象,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需要一种努力。”培养学生

正确的观察方法,深入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进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③、实践性原则,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美术双基,通过参与实践,大胆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眼的观察力、脑的思维力、手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④、创造性原则,这是研究的重点,创造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艺术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才能,促进学生其他方面的综合性的有造才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营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襄括世界。”从形象思维入手激发丰富的联想,提倡独创精神,加强创新意识,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突出创造力的培养。

2、大胆改革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开展第二课堂,依“纲”还需靠“本”,三年来我镇使用的是岭南版美术教材,该教材内容较为丰富,体现了美、新、活三大特点,有利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课程内容安排时,我们作了一些调整,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适当增加乡土教材及有地方特色的教材,使学生对家乡增进了解,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使他们学会结合生活,联系实际,有条件的学校,还增设了陶艺、电脑美术等课程。各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美术技能往往是在活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坚持开展第二课堂、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的艺术潜能得到发掘,综合素质也在活动中不断提高。

3、实行开放性美术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革课堂教学,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师生平等,尊重个性,有效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其各自的专长。课堂教学力求“教”与“学”的优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智力潜能发挥出来。

4、实验形式灵活,体现民主与集中。

几年来,我们实验的教研活动持之以恒,制定了详尽的教研计划,各组员分别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验的研究分集中研究和个人研究两种形式,个人研究,就是平时组员根据本校及学生的实际,大胆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探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的方法。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集体研究,每个学期都有三、四次全体组员集中研究活动,进行观摩教学、互相评课、技艺切磋、交流教学体会、参观学习等。尤其是观摩教学,我们力求有专题,并有针对性,围绕“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个目的,解决教学教研中碰到的问题,在评课交流中,大家本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出发点,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研究气氛民主和谐,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真正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教研出成果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镇的美术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智力得到发展,学生学会辨别区分美与丑,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追求美、表达美、创造美,从而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也相应得到提高。近几年,美术教师在参加省、国家级的美术课调教评比中,获得4个奖项,教师的美术教育论文6篇获省级、国家级的奖项或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名列市的前茅。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活动和书画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其中获国际奖90多人次、全国奖220多人次、省级奖160多人次、市镇级奖

约330多人次。

五、探讨的问题

1、我区的美术教育发展不够平衡,取得较好成绩的相对集中在几所学校,特别是集中在上规模上档次的学校,一些偏远的学校,还没有配备美术教师、美术室也十分简陋或没有美术室。也谈不上美术教学研究。今后应该提高学校管理层的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实施素质教育的力度,加强艺术教育的力度。此外,美术中心教研组也尽可能把教研活动普及到美术教育薄弱的学校去,促进全区的美术教育的发展。

2、面对21世纪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特别是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发展和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普及,校园网络化。要使自己不掉队,与时代同步,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水平。前段,我们绝大部分的美术教师已通过了计算机初级考试,促进了大家的计算机学习,今后我们还要学习有关教学软件的设计制作。根据教学教学的需要,设计制定相应教学课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新的学年,我们在安排教研活动时,就注重开展有关美术CAI课件设计制作的讲座学习。同时也要加强美术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踏踏实实为美术教育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第二篇:素质教育与培养

素质教育与培养

一)自身素质培养

1.信心:关键因素,做任何事情最起码的先决条件要有坚定的信念。

2.耐心: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5分钟热血,要持之以恒。.细心:马虎大意是人类的天敌,凡事要小心谨慎,端正态度,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开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

4.虚心:谦卑的心态在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尊重别人的同时自己才能受到尊重,不耻下问,决不能不懂装懂。否则害人害己。多学多问,丰富自己的学识。

5.调整心态:及时反思自己的言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6.人际交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站在对方立场考虑所发生的事情。

二)敬业精神:

1.积极的工作态度: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全身心的投入,服从上级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2.坚持原则: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公司利益为第一原则。

3.善于沟通:当发生任何事件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善于沟通协调,掌握其中技巧。

4.时间管理:有计划安排自己的工作,合理利用时间,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5.吃苦耐劳:此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在任何艰苦环境下无怨无悔,坚守岗位,且要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工作作风:工作不邂逅,懒散,更不要玩小手段小聪明,以掩人耳目。

自古有训,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反成大器者无不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良好的自身素质及敬业精神是成功者走出的第一步,之后才有事业的辉煌。

第三篇:高中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与教学途径

高中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与教学途径

莆田第十中学 林国腾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及美术教学的特性进行分析,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受制条件入手,探索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途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开发特色课题,改革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培养,挖掘创造潜能。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的特性 教学途径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并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一般都是用图形作为视觉传达的信息,偏向于形象思维,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索——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每一个人对美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个性化的创造欲望。所以,美术教学必须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和创造能力,使其艺术潜能和审美个性得到充分的开发,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就是打破常规,不断探索与求新。“造”就是在一个不重复的基础上建立出新的东西。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二、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三、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二、美术教学的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它没有唯一固定的标准,具有不同风格,鼓励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手段去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如在创作一幅画时,事先要深入生活,在这个基础上,提炼主题,确定题材和表现形式;然后收集素材,寻找适当的艺术语言,进行构思、绘制草图;最后进行正稿制作,在制作中还要考虑到工具、材料的性能和可能发生的问题等等。这一系列工作显然是十分细致、复杂的,但却培养了学生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从事物的矛盾中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这种综合性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和生活中同样会受益匪浅。

三、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受制条件

创造性思维是以思维的发散性为主要特性的,美国著名心理学与创造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此主张,把创造性思维能力分为六个主要成分,即对问题的敏感度、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确定性、洞察力。一个学生如具备了上 述能力特征,应该说他的思维路径是多向的。然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有一些条件限制的。首先是学生的生理特点。人类通过对自身生理特点,特别是脑功能的大量实践研究表明:人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左脑倾向于用词语进行思维,右脑则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创造活动是通过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协同进行的,其中形象思维起着关键作用。所以,开发右脑功能,发展形象思维相当重要。这对绘画、文学、音乐、舞蹈方面的创造活动、形象思维起着决定的作用。而美术创造教育活动中,这个因素更显现出它的独特性与重要性。其二是环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环境是相对于主体并与主体相互作用的周围外界,它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总和。环境通常能提高创造力,也能够抑制创造力。不同的环境背景给予学生的影响是很深刻的,他们的行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一定的环境所规定;同时,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与创造力等形成也受到他们所身处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学校与家庭环境、教育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制约。其三是教师对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影响。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造型的教师。所谓创造型教师,就是那些关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教师的创造力教育论、个性特征、知识结构、教学艺术及管理艺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四、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途径

1、转变教育思想,尊重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应转变教育思想和方式,从过去强迫、灌输式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式向启发、引导式教学思想和方式转变。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知识对流”,而非单向的灌输。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果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某种艺术观念,就等于强迫其接受别人的艺术思想,不仅不能形成“知识 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因此,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形成互相交流,互相促进的教学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思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极力他们提供一个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2、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开发特色课题

教学内容力求构思新颖,感染力强,充分调动和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教学内容安排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若使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教学的大忌,是创造的大忌。应启发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近年的教学已涌现出不少有创新的课题,如形状的发散思维造型、中国画收拾画面的迁想状物,借形造象与借迹造形,以及反常规思维设计等课题,都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加强学科整合,改革教学方法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他们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激起他们富有个性的想象。我们都知道音乐和美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由于音乐的抽 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音图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德国20世纪初的包豪斯教学体系创始人格罗佩斯是创造性思维教育的先驱,其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基础训练中,只给学生材料,不给工具、不讲解,不依赖条件由每个人自由发挥,促进自己思考,探索新方法发挥想象力的教学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4、注重个性培养,挖掘创造潜能

艺术创作是心灵情感的自然流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特别是要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帮助学生寻找艺术自我。艺术自我的核心是艺术个性,亦即艺术禀赋、气质、情趣等特殊的与他人不同的特质。在学生身上,艺术自我往往处于潜伏、萌芽状态,需要不断发现、挖掘,促其生长、发展。有少数学生的艺术自我比较明显,比较突出,这就要大力扶植,促其开花、结果。由于人是千差万别的,学生身上存在的艺术自我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使各自的艺术自我不断得到展示,不断得到发扬。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允许鼓励学生对艺术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针对一些有争论的美术作品及美术家,也可采用“演讲辩论法”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学具有开放性、研究性,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表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使教学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在课堂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现场演讲辩论,教师提出对美术作品的两种观点,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加以引证、辩论,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阵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生作业中的优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存在的不足给予耐心地疏导和帮助,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与心理的自由是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挥的一般条件,对个人的赞许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而美术教学活动中应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民主、温馨、平等的环境下,引导学生逐步确立自信心,让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并通过反思逐渐确立自己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将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完善其艺术个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也在此过程中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从艺术的角度完善自己对美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它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才能更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助力。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 《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2、王宏健 《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易英 《学院的黄昏》,湖南美术出版社

4、尹少淳 《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5、[美]鲁道夫·阿恩海姆 《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湖南美术出版社

6、吴冬声 《创造性与生命力》,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四篇: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论文

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

素质教育与美术鉴赏 引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经济上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是我国也面临一些问题:教育基础相对薄弱,文化相对落后,经济不够发达等形成了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的现实,人口素质亟待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急需的状况与高素质人才匮乏的现实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矛盾。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素质教育被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如何重视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摆在了重要位置,美术教育正以它特有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起着发展和完善人格、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作用。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除了自身的重要性以外,同时还与许多学科相辅相成,并对其他各科教育起促进作用。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中,强化美术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

正文

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美术鉴赏同样也是提高人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抬高视线,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角度去搜索就会发现美术是很重要的,那些历史上的优秀民族都在美术上留下了不朽的作品,那些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都在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素质。易中天有句话说得好“艺术百无一用,艺术必有大用”,追求艺术和享受艺术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特点,人们即便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会创造条件进行艺术活动。美术鉴赏是欣赏者欣赏艺术作品时的一种再创造的审美活动。美术鉴赏教育就是通过鉴赏示范和鉴赏规律、方法的揭示与总结,培养学生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美术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学过程始终具有教育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因此美术教学应做到“教、学、练、育”四结合,以全面发展的观念来育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努力发挥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做好育人工作“素质教育”这一命题已清楚地表明其把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职能,把教育看作是提高和完善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过程强调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应建立在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上,素质教育是个性、群性和民族性有机统一。

一、美术教育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众所周知,今天的美术教育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技能训练。美术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运用美术手段,感染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社会工作和社会文化现象。它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艺术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而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究其根源在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应试教育本应是一种旨在为社会培养、选拔优秀人才的学校教育活动。问题出在,当升学竞争日益激烈时,应试教育会偏离初衷。其负面效应会随之而来,从而背离教育的根本目的。而这个时候,一种旨在培养个体社会生存能力,塑造个体健康人格,为社会输送真正有用人才的素质教育就应运而生。美术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课程。“学校美术教育是教育者遵照教育总体要求,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其他辅助性美术教育活动,感染和培养受教育者,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完善其人格,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一项工作。”

二、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重要作用

1、美术教育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

近代,许多教育科目都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纳入自己的目标体系中。这在美 术教育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美术家,如罗恩菲德等人,甚至将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推至独一无二的高度。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也都将发展学生 的创造性和创造力列为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

2、美术教育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

成长新课标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努力追求的教育理想,美术课程

不仅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促进这一理想的实现,而且,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 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作

用是独特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我们知道,中小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而美

术能影响。

人的文化、修养、品位、情绪,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

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一直感到校园生活枯燥乏味,宽松和谐不足;这样沉闷的环境,对教师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伤害。我在铁路运输学校担任了美术教学工作。平时古板的教学活动已经让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如果还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势必不理想。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创建较好的学习气氛,我利用学生们常见的物品,如生活中的人物、自然中的绿树、鲜花等作为作画的材料,先在纸板上用笔画了简单的图案,然后借助水粉,运用美术造型知识,拼贴起自己喜爱的图案来。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地提高,而且想象力也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3、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本质相同

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使他们学会生存,具有拼 搏、竞争的生活能力;学会学习,具有自学的能力;学会做人,具有高尚的道德 品质;学会创造,具有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造能力。在学校各学科的教育中,强化美术教育,有利于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力;有利于提高视觉形象的阅读能力;更有利于全面素质教育的落实。结语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素质教育离不开学校的艺术教育。因此,重视艺术教育同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全面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美育就没有完全的素质教育。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岩:《未来的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及其观念更新》,《中国美术教育》

[2]戚建庄、金法著:《素质教育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第五篇:多元智力与多元教学

多元智力与多元教学

前些时候,我在翻看教学照片时,一个正和同伴一起搭积木的男孩子吸引了我的注意。这个胖乎乎、长着两个红脸蛋的孩子叫泰迪,是第三代的美籍日裔。泰迪属于那种从来不用老师操心、自己能给自己找事做的孩子,性格非常内向。记得他刚到我班上来的时候,好长时间都不讲话。别人问他什么,他总是用点头、摇头、微笑和手势来答复,开学头几天我还以为他不会讲英语。泰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搭积木。我的教室里有一个挺大的积木区,是用下面有轮子、能够推着走的5个大积木架子围起来的,架子上面装满了各种形状的积木。我记得,泰迪到园进行“特别访问”的那一天,就一头扎进了这个积木区。说起来你大概不相信,第一个学期整整三个半月,泰迪每天来园所去的唯一的活动区就是积木区。我们班上每天的教学材料都随着教学活动的需要而变化,可以说是丰富多样的。而泰迪呢?硬是不为所动,一门心思就是搭积木。时间一长,泰迪的妈妈有些不安了。她问我为什么泰迪从没带过美工作品回家,还问我他在学校做些什么。我如实介绍了泰迪的情况,并邀请她到单向玻璃观察室去观察。我告诉泰迪的妈妈说,既然泰迪喜欢积木,就让他尽情玩个够,我们慢慢来引导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不能操之过急,更何况,在搭积木的活动中,他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话虽这样说,其实当时我也有顾虑,担心假如我让泰迪任意在积木区消磨时光,他就会失掉其他很多学习的机会,他的发展也可能会不均衡。事实上,我曾多次试着引导过泰迪。经常是早上他一来到班上,我就带着他到所有的活动区转一圈,告诉他今天我们有哪些游戏活动,他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时候泰迪也会被某一样新鲜教具吸引,试着画个转盘画、摆个拼图,只不过我一转身的功夫,他就又回到他那个积木“天堂”去了。咱们做老师的都知道,有效的教学必须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孩子的内在动机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老师强求孩子做某一件事,只会造成孩子对这件事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允许泰迪自由选择要参与的活动,而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不让他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错的。

不过,我们说要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并不等于说老师就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恰恰相反,老师的责任就是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多样化的机会,引导孩子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就引出了那个“是以孩子为中心还是以老师为中心来设置课程”的老话题了。我知道,许多幼儿教师实践的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换句话说,就是教师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利用设置活动区和提供学习材料来引导孩子,以达到教学目的。我在处理泰迪的问题上也是这样做的。泰迪不是不肯走出积木区来参加其他活动吗,那我们就把其他的活动融合到积木区里面去,让泰迪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参与和喜欢那些活动。从我的一些照片中你一定注意到了,老师在积木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供孩子在搭积木的空当中看看书,找点灵感或是查查资料。有的老师根据教学主题在一些积木上贴了各式贴画,孩子在搭积木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配对、分类的活动。更多的时候是老师利用积木区的空间设置各种大型的角色游戏背景,比如飞机、汽车、农场、公园、海滨等等,或是增加一些小型主题玩具,比如动物、交通工具、人物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用积木来随意搭建和改造。这样一来,搭积木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堆砌游戏,而成为有主题、有创造、有变化的复杂的活动了。

通过观察泰迪的活动我还注意到,他搭积木的水平相当高──无论是结构的对称性、线条的流畅性还是建筑的独创性,都是一般三四岁的孩子所达不到的。

遗憾的是,积木与其他美术作品不同,无法长期保留。更何况我们都知道,搭积木是一个典型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的活动,孩子们往往会花费很多精力来搭一个建筑,完成之后立刻推倒重来,毫不吝惜。这样,我们老师就又增加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要及时把孩子的创造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对于泰迪呢,由于他的视觉空间思维水平比较高,我还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让他把自己的建筑结描画下来,集成一册。泰迪本来对美术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很少看到他去美工区活动。但是当我把一些彩笔、纸张放到积木区并鼓励他画画之后,特别是看到我给他准备好的“画夹”以后,他非常感兴趣。慢慢地,泰迪不光描画他搭好的结构,有时还在纸上即兴创作,然后再按图纸施工。时间一长,泰迪通过搭建和画画,在三维结构和两维图像之间建立了联系。他的创作水平越来越高,成了班上的“小建筑师”,交了不少朋友,在同伴中间相当有威信呢。后来,泰迪和小朋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他再也不把自己局限在积木区,而是常常和朋友们商量着到文档仅供参考

不同的活动区去玩了。

我给你讲泰迪的故事,是想以此为例谈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元智力”(Multiple Intelligences)的理论。我想,“多元智力”理论对国内的老师们大概不陌生,近几年我回国期间经常可以看到有关的介绍文章和研究报告。

但是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有效地应用这个理论,如何针对个别儿童的特点来指导他们的学习、促进他们的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来探讨。简单来说,十多年前,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德纳(Gardner)在过去一些关于智力结构的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他的“多元智力”理论,在美国的教育界掀起了一个改革的浪潮。戈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肢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内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还有他近几年才刚刚增加的自然分类智力。我在信后列了一个表,介绍与每种智力有关的一些具体能力,供你参考。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类型不同,人们接受、加工和处理外界信息时的方式(即认知方式)就不同,对于同一种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当然也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造成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的原因之一。当然,心理学界关于“智力”定义的争论并没有因为“多元智力”理论的出现而停止,很多人对戈德纳的智力分类也并不赞同。不过对我来说,这个理论的实际意义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可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一个人都具有不同的智力发展潜能,也能够在不同的方面有突出的表现。戈德纳曾经强调过,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具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所以我觉得,我们认识智力的多元性并不是为了方便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分类教育,而是为了藉此来了解孩子们,分析他们的认知特点与需要,并从中找到教育他们的最佳切入点,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全班孩子共同进步。这一点我自己把它称为是“有教无类”的原则。我觉得,认识到智力的多元性会使老师对孩子更加包容、教学更加有针对性,也会使孩子从老师的包容和教导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与自信。我经常让新老师做的一个练习是挑出班上最让人“头痛”的3个孩子,写出每个孩子5到10个优点或长处。不少老师写完之后都会吃惊地说,想不到这孩子居然有这么多长处,我以前怎么没有注意到呢。我想,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的思维习惯倾向于用比较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一切,这就好比我们只从一个窗口向外看,能够看到的当然就很有限。“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打开了许多这样的窗口,我们能够看到的自然就要全面得多了。

我从“多元智力”理论中引申出来的另外一个教学原则叫做“扬长补短”。咱们做老师的一定都有这样的经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们,有的动手能力特别强,有的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则能说会道。好的老师往往会利用孩子们的长处来因材施教,发挥他们的特长,这样做很好。不过我觉得,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不能“扬长避短”,而要“扬长补短”。我们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特有的兴趣、爱好、经历和潜能。这些都是造成他与众不同的原因,也是老师在教学中的参照点。对于孩子的长处,我们当然要尽量地创造条件来帮助他不断地发扬。对于孩子不足的地方呢,我们就要利用他的长处,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来加以引导和补充。泰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泰迪的视觉空间能力比较强,对积木有极高的兴趣,但是他不善交往,也不喜欢讲话。老师利用了他的长处,通过创设适当的教学环境来补充他并非特长的一些方面,使他的发展更为全面和协调。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智力的多元性从一个角度为我们解释了孩子认知方式的多样性,向我们揭示了他们发展需要的多重性,从而为我们奠定了“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基础。所谓“媒体”,广义来讲无非就是信息传递的途径。“多媒体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成功地获取相同的知识经验。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教孩子们学习空间位置的概念(上下、左右、前后)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对性,老师可以根据班上孩子的认知特点,为他们提供图片演示、实物操作、幻灯、录像、音乐歌舞、体操动作、语言描述、分类比较、动手游戏等许多学习机会。具有不同认知特点的孩子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来建构相应的知识经验。这样一来,无论孩子的特长是什么,他都可以在学习上取得成功,与同伴同步前进。其实,我们以前谈到过的综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个原则。

这些是我从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学中得出的几点经验,写出来与你分享。其实我知道,我们每一个老师都会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需要,从不同的理论中汲取有价值的东西。至于汲取什么,如何评价它,如何将它付诸实践,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了。对我来说,这正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有益之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与自己不同的人,也能够促使我们更多地去包容和帮助有不同需要的人。而这个世界不正是由于她的多样性而显得更加美丽么?文档仅供参考

怎样发展幼儿的音乐智能

如何培养乐感?乐感在儿童年幼时就会显露出来。在儿童能够说话之前,他们有时就会哼哼或者弄出一些典型的声音。乐感强的年幼儿童经常会不顾周围的环境,就开始哼哼叽叽、打拍子、倾听或者唱歌。如果没有音乐出现,他们会创造音乐!(这恰恰就是儿童的逻辑智力的发展,因为这样的发展有赖于丰富和有支持力的环境。)音乐天赋的早期表征并非总是这样的情况,有时它也会蛰伏很多年,等待着一个刺激或者有利于它成长的环境。

接下来是针对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乐感时的相互影响和活动性的建议。当然,这些建议是发展性的,有些建议对三岁的儿童起到很好的作用,然而其他却最适合五岁的儿童。但是这些建议事实上都能在实际运用中不断修改,从而适用于每个年龄阶段。

鼓励唱歌

唱歌对儿童来说也很有益。它不仅帮助儿童喜欢上音乐,而且有助于逻辑感的培养。唱歌最早从摇篮曲和小曲就开始了,随着孩子长大,家庭成员能培养一种愉快的习惯,就是在全家长途汽车旅行时一起唱歌。

觉察到声音,注意到声音的细微差异,是在儿童早期就能发展的习惯。一般来说,我们只注意视线中的大多数精力。例如,家长们去动物园,喜欢说,“看那头大象!”、“看,老鹰的翅膀有多大啊”、“狮子的皮肤真的是金色的”。他们很少会说,“听,钞票的声音!”或者“你能听到这只鸟发出的声音吗?”,再或者“你认为这头海狮想说些什么?”家长们通过有意识地和孩子讨论视觉和听觉的东西,能够提高儿童的听力习惯,创造一个培养儿童乐感的环境。

鼓励孩子正而八经的唱歌,不论在家里还是作为团体的一部分,都对他有益。就孩子的其他智力而言,能获得父母行动上的鼓励对他是很重要的。

学习音乐课程

给孩子报名参加指导性的音乐课也是很有价值的。选择钢琴课、吉他课、小提琴课或者其他乐器课程,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就音乐天赋而言,演奏某种乐器的能力很容易迁移到其他乐器上。早期开始接受音乐指导的儿童,他的音乐天赋再也不会消失(在儿童早期,几乎所有的儿童都会在音乐课中找到足够的成功,因此上课是件很愉快的事,儿童也会继续上音乐课),所以儿童上音乐课越早越好。

要求在儿童早期开展正规的音乐指导的另一原因是开始有太多的儿童相信他们没有任何音乐天赋。所以为了防止儿童产生这种态度,在幼儿早期开展音乐课程就十分重要。(注意:尽管有其他指导方式,但给孩子找到一个既有个人魅力又和蔼可亲的老师更重要。儿童应该尊重他们的老师,但儿童也应该喜欢他们的老师。儿童应该希望参与音乐教学,如果他们觉得音乐课了无生趣,那么就可能会学会拒绝培养乐感)。

给儿童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能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这样等于送他们踏上了终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的道路。成为富有理解力的听众中的一员意味着理解为什么每个人会喜欢特定的艺术家或是表演;这也意味着对音乐与表演中的各个元素的认真思考。当然,这是一条发展之路。幼儿最初只知道他们喜欢或不喜欢某个表演家或某首歌曲,通过听父母们的讨论,加上在父母的鼓励下思考和解剖艺术家和他们的音乐,儿童会获得持续终生的音乐鉴赏力和理解力。

下载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中智力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改革

    美术素质教育教学论文:素质教育与美术教学改革[摘要]二十一世纪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素质教育",笔者围绕该核心回顾了本校近几年来美术教育的得失,结合实践,从"如何激发学生学......

    美术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于都县葛坳初中 温月娥 内容摘要:美术在艺术世界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人类生活的亲密伴侣。古今中外、伟人、普通人,都从不同程度上喜欢和接......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成功智力——许洁

    浅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成功智力 东关实验小学 223600 许洁 摘要:作文教学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长期坚持不懈的,最关键是让学生真正受益。作文中求新命题,激发创造性智力;选材自......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浅谈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阶段。国家教委提倡中小学阶段要培养少年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把原来的技巧、技......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

    中学美术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 位庄乡第一初级中学 冯娟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

    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五篇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对美术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所以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大全

    浅谈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美术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自然责无旁贷地担当着学校素......

    中学美术教学与特长生的培养

    中 学 美 术 教 学 与 特 长 生 的 培 养 文字摘要: 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以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