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

时间:2019-05-15 06: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

第一篇: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

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

摘要:将信息技术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科与国学融合起来,在技术教学中融入国学艺术,能够有效传承国学艺术、发扬优秀国学思想,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拥有健康的思想和价值观,同时能够加强国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传承与创新的并存。本文分析了融入国学思想、内容、理念和主题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案。

关键词:国学艺术;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优秀国学与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如何使得学生记住我国传统国学,并运用国学优秀的思想、精神,领悟国学艺术,传承国学文化,是教育者与学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融入国学内容,传承优秀文化

随着现阶段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信息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先进技术与工具的同时,应该重视对传统国学文化的反思、继承和发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名言警句都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谦虚谨慎,多学习、多实践,借助知识和技术的手段来武装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和丰富自己。将国学内容融入到信息技术任务教学中,通过结合国学内容展开选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在国学知识体验与技术探究过程中,强化对技术的创新和实践,也储备更多国学知识。

例如:关于“用word进行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设计关于国学内容的任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国学内容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诗词歌赋等,可以是著名人物思想的代表名句、广泛流传的诗词或者是具有警醒世人作用的段落等。通过查找资料和阅读,引导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国学内容,分小组展开“我爱的国学”创意设计word大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关于字体设置、图片设置”等相关知识,学生在寻找最美观的表现方式的过程中,可以相互探讨,互助合作,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强化学生认知结构。结合国学内容,融入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关注国学的同时,学习国学先进思想和理念,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国学艺术,促进创新与传承的共同发展。

二、融入国学思想,激励自主学习

先进的国学思想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它是一种理念与思路。国学中重视治国平天下,重视三省吾身,重视向他人学习,重视对书本产生质疑等思想,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融入国学思想,使得学生了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是前人的理论教学获得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和实践,将自己的想法、设计方案运用到技术操作中,通过实践反思理论与思想。

例如:在学习“用Flash制作动画”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讲解并演示帧、关键帧和图层的相关知识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制作动画效果。而学生真正获得知识,是在自主动手实践之后,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性特点,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究。

三、融入国学理念,设计教学任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些都是重要的国学理念和思想。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进步,离不开人们不断深入探究,以及基于前人基础展开的继续研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和重视国学先进理念,学习和继承前辈们的吃苦耐劳理念、学习创新理念,不断改进和提升的为人理念,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信息技术具有工具性特点,它能够促进人类生活、生产效率的提升,而国学理念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只有将优秀、正确的思想传递和深入,才能够培养更多健全的人才。

例如:在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兴趣小组活动,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设计“国学”宣传展览活动。学生收集资料,将收集到的国学资料氛围是自然国学、生命国学、家庭国学、公益国学等,通过引导学生选择小组主题,展开主题宣传展览活动。设计方案和实施过程,需要学生运用PhotoShop、word等设计宣传版面。同时展开页面排版、网站设计等更加具体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国学,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步提升。

四、融入国学主题,强化技术魅力

国学可以分为自然国学、生命国学、家庭国学、公益国学,国学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先进而时尚的文化,也蕴含了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知识、道理与发展规律。国学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也是数千万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学习国学知识、体会国学艺术、感受国学文化,是新课改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设计国学主题,实施信息技术教学,将国学思想引入到技术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思考、想象和探究。

例如: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以及“建立网站”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融入国学主题--“公益国学”,寻找公益国学相关资料并建立互动网站。任务展开过程为:首先学生学习信息交流与网上获取信息的技术、方法,之后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展开对网站的规划、设计和制作,最终完善和发布“公益国学”网站,建立同学们交流的网站平台。通过融入国学主题,强化技术魅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不应该重技术而轻理念,技术教学应该与价值观引导、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等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学习技术、方法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健康运用技术的思想。国学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也是不可摒弃的祖国文化,它蕴含丰富的人生道理、优秀的为人文化以及重要的治世思想,虽然时代进步很快,技术也飞速发展,但是更应该重视引导学生不忘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出既有现代科学文化,又有人文素质和传统文化底蕴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汤小姗.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2]李辉.浅论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3]张洪.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4).

第二篇: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个人总结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题中期个人总结

冯吉

本人有幸参加了盐池三中信息技术学科组承担的“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工作,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没有过多的深入课堂中做有效地研究,更多的工作是在听课、各种教研活动中收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好的教学方法,将原始资料、一些老师好的方法提供给专题小组,供小组成员借鉴。如学生课堂行为不规范,学习主动性差;教师教学行为不规范,以讲为主;小组学习等实效性差等。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严重影响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势在必行。在全县各类教研活动中,我有意识将主题确定为“有效教学”,并要求专题小组成员承担各类活动任务,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共享,同时通过全县教师的讨论交流为小组成员下一步研究工作开拓思路。

1、结合信息技术全员培训分享课题第一阶段成果。今年信息技术学科全员培训内容为“有效课堂”,和我们的课题不谋而合。本次培训中,我根据培训内容,合理安排,组织课题小组组长冯志明老师就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同时各学校教师以案说法,就教学中的困惑、好的方法进行了研讨交流。本次培训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原始资料和优秀的案例,开拓了专题小组成员的思路,为下一步的有效研究提供了坚定的基石。

2、10月份将全县农村教研基地活动安排在了盐池三中,组织全县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参与,并邀请区教研室杨宏轩老师全程指导,老中青三位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通过分析课堂教学差异,总结优缺点,杨老师的专业点评,使老师就如何理解教材、如何备课、如何有效组织课堂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使教师学会了反思,为自身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第三篇: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作者:朱斌作者单位: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邮编:201400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教师及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的同时,也要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评价新理念。在这个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应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过程有效教学评价【正文】

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开展了十多年了,从新兴阶段进入了成长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标准,内容也随着课程改革起着变化。原课程名称为计算机也换为信息技术课程,但自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到现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也一直在探索,从而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法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富有多样性与创新性。

一、信息技术学科特性分析

(一)、初中信息教学内容广泛与专业性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既包含了当前社会广泛应用的各种大众化信息的具体操作,又涉及人文意义上的信息处理方法与技术,例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网络浏览获取、加工、管理与表达信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某一方面自发的深入学习。

(二)、学生基础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化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个性化、多渠道、许多学生在自己家里就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时,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差别通常十分明显。有的学生有很好的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有的同学则基本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

(三)、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与开放性

计算机网络正在愈来愈广泛地进入学校和家庭,因此让学习者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工具和更加多样化地信息资源。信息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多样化和开放性的资源环境,选择和创造不同的教学方式,达到学生信息素养的逐步提升。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概述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教学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广泛而系统的收集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学生的绩效和教师的教学绩效做出价值判断,并以此为依据,调整、修改、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活动。

(一)、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原则

1、强化评价对教学激励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评价,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要利用教学评价结果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相互促进作用,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实际操作过程,分析学生的典型信息技术作品,全面考察学生信息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标准的确定和选用,要在保证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想象力与技术水平。不同起点的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还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作品的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学评价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既要注意保持和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将参与学习活动的各方面人有机的整合起来参与评价,特别要通过让学生的参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

作者简介:朱斌 1983年5月出生于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取得理学学士学位。现在任教于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中学二级职称。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论文属于研究报告。

我反思和关注他人,组织学生进行自评,组内互评或小组间互评,以评价促进学习,在互评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

“关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应符合评价功能立体化、标准多维化、主体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内容全面化等这些要求。

三、有效实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评价是确保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获得理想绩效的有效办法。

在信息技术活动开展前,对学生进行前置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

1、前置性评价

所谓前置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展开之前,为了判断学生的前期准备情况而进行的评价。前置性评价通常可以使用访谈、问卷等形式。

有效性研究:前置性评价解决的三个方面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参加预定学习活动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习惯来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来适合他们。

2、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活动。它主要有形成性评价、作品评价、电子档案评价等形式。(1)、形成性评价

所谓形成性评价,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

有效性研究:形成性评价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现自我观点的能力,比如,文字表格处理,多媒体演示文稿、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都适合采用表现性评价。

有效性研究:表现性评价对信息技术教学有很大的促进。○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3)、学生学习行为评价

学习行为评价要求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等。

有效性研究:学习行为评价有效解决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个别差异带来的评价问题,只要有学习行为的评价,层次较差的同学在行为表现上突出,同样有很好的评价,这样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4)、作品评价

作品评价是着眼于学生完成的作品,侧重评价作品的设计、创意、技术水平。

有效性研究:作品评价针对的是信息技术技能掌握能力,对于作品的评价很好的整合了信息技术教学中以任务驱动为主线的教学方式。作品评价很直观,很有效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情况,有很好的作用。(5)、电子档案袋评价

电子档案袋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了更好地发挥电子档案袋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目的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多元化原则、自主反馈原则、全面性原则、个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有效性研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电子档案袋评价,能真实地记录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的成长足迹,督促学生经常自我评价,反思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3、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结论或者分等。

信息技术与其他科目不同,在终结性评价上,上机操作测试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笔试加上上机测试,第二种是计算机支持的信息技术考试。

有效性研究: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

(二)、信息技术中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

1、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原理

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相应手段,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诸因素及发展变化所进行的价值判断。(1)、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一般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来评价教师授课质量。从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评价教学质量,可以比较全面的反映教学状况,也比较简单明确。因而可以把“目标—过程—效果”三维评价标准作为教师授课质量评价的一般指标。

(2)、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量表评价法、分析法、调查法等。

1量表评价法。这是一种定量评价。它的基本程序是:先编排专门的评价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评分标准;再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评定;最后进行数据处理,汇总所有评价表,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总得分或等级。

2分析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而评定其质量优劣的方法。一般没有专门的评价指标和评等标准,主要取决于评价人员的学识和经验。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为主。

3调查法。主要有问卷或座谈两种方式。调查法适合专门了解某个教师长时间的教学情况,一般在专门鉴定某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管理性评价中运用。

在评价方式方面,没有哪种评价方式绝对优异的,都有各自适用的范围。只有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从不同侧面达到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同时也才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必须伴随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之中。总之,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对于信息技术教学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新形式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这样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旨在发展,是为学生服务的;这样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信息素养的养成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标准(试用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4 [2]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

[3] 祝智庭、李文昊 《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1日 [4] 雷体南 《信息技术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vailably

instructional evaluation research

Author:Zhu BinAttached Middle School Of Feng Xian Teacher’s institute

Code Postal:201400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ique course, emphasize for encouraging teaching, diagnosis and promote function, weakening selection and Zhen of evaluation don't function, lighten evaluation's mental burden for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The teacher also wants to make use of an evaluation to introspect and improve his/her own teaching process as a result while understanding the student's study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The student who pay attention to a student development, promote student development is a new course to initiate evaluates a new principle.Under this principle,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ique how carry out an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ion, promote student ability development, should be the problem that needssolutionurgently.【Keywor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proces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evaluate

第四篇: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信息技术如何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

泾源三小 禹荣玲

一、课题背景

所谓信息技术,是指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而我本文中要探究的是如何将“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具体指教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和各种现代化设备来优化课堂教学,以图文并茂、灵活多样、形象逼真动画效果,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地参与教学,学会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以为师生的教学活动创设出科学、合理、温馨、教学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愉悦学生身心,激发学生兴趣。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完全以老师为中心,以灌输式的教学实在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不用说创新了。所以,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技术、选择多种教学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师生间、生生间、师生与资源间产生互动,互相交流、合作,自主创新、探究,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素质,进行一系列有效学习。同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合理利用,还易于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指导,以满足学生差异性学习的需求,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因此,信息技术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或多种渠道广泛搜集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设计。二是利用课件和网络,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开发学生学习心智,感悟学习的价值,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三是课后利用网络,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反馈信息,以实现教学设计的进一步优化。

二、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观念陈旧落后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虽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在一些地区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大部分学校的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误区。很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各类评课活动中,把教师是否用多媒体作为标准之一,给予一定的分值,较少考虑多媒体用得是否合理。教师们一味追求在课堂开始阶段用CAI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音视频材料即为创设教学情境,如果没有多媒体的支持就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创设情境。其实,教师的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想象、生活实例列举等都可以创设情境;还有不少老师,即使在课堂上使用了课件,但多是板书搬家,根本就不能用课件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或者是将所有的声音、视频、文字一股脑儿全部放在课件上,对学生进行毫无章法的信息狂灌,整个上课过程就成了老师放课件,学生看课件,缺少必要的师生互动过程和必要的教师语言的组织、渲染、引导。他们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唯一变化就是变“人灌”为“机灌”;不少老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不管是要求学生收集信息,还是自己收集教学资源,过分依赖网络,而忽略了生活中比如报纸,电视,书刊,杂志等其它媒体来源,效果是教学内容往往脱离了生活实际,从而不能使学生真正将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去。这是与素质教育理论相悖的,而事实上从来不存在万能媒体和唯一媒体;即使从网络得来的信息,也只是片面的观点罗列,缺少必要的归纳整理,甚至是严重偏离了课堂教学目标,这样很容易产生知识被割裂分解的错误后果;还有的学校,只注重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而不重视利用网络来进行的课后反馈信息的收集,没有兼顾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更不用说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了„„

(二)硬件投资不足

在农村边远山区,有不少学校缺乏教育经费,连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花钱买什么计算机,连什么网了。没有这样好的信息搜集渠道,在没有这样好的信息处理技术的情况下,也许他们中的很多老师,有不少好的想法,但是缺乏展示自己才能的空间。也有一部分边远学校,设置了教学资源卫星接收点,接收了大量优质教学资源,却苦于没有大屏播放,苦于没有网络而无法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即使在县城一级的中小学校,校园网还有很多没有建设起来,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都各自为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而疲于奔命,收效甚微,苦恼不已。

(三)软件环境有待完善

很多老师,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缺乏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术,即使有好的想法也难于实现。还有一些老师,存在对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过度依赖。比如,在一次公开课上,上课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突然投影仪坏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无法播放而导致整堂课流产,这就是他缺乏必要的应变能力和事前的应变准备所造成的。还有一些老师,为一堂公开课,叫别人帮他找资料,找别人帮他制课件,花了大量的精力,结果资料不理想,课件也勉强将就,试问,这样的课能上好吗?更有甚者,比如要上一堂公开课前,干脆在网上找个比较花哨的现成的课件,然后,根据课件来进行教学设计,完全不根据现有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设计教学,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完成任务,对学生一点也不负责任„„

三、对策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过程的设计”,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来说,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媒体、评价设计以及整合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要素,是教与学的事前规划,是课堂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对话的桥梁,是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及课堂生命活力的关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一般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的。而在为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而进行的过程设计、媒体设计、评价设计就主要靠我们的老师灵活运用了。

1.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教师们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网络、电视、书刊杂志、生活中等多种渠道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实物等);我们不要产生“没有计算机,没有网络就无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这一错觉。要使教学素材紧扣主题,对它进行适当的整理、归纳、分类、有机组合,形成系统,而不是简单的素材罗列;要规划好素材呈现的方式、时间,以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素材的来源要尽可能向生活靠拢,要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来直接获得知识的体验,获取知识的价值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进一步展开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合理优化组合计算机的图、文、音、动画等特殊效果,及时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使教学张驰有序、动静协调、画面和谐大气。不能为了使课件的画面“生动”而硬搬一些不必要的媒体到课堂上播放,“喧宾夺主”地引入信息技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规划教学过程

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不同学校,不同老师的各种教案设计,进行比较、筛选,再结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实际而达到教案设计的最佳方案;我们应根据教案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适时地应用课件,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多媒体课件不能文本太多,或过于花哨。不能把课件制成板书搬家式,也不宜画面杂滥,片面追求吸引学生眼球,课件的目的应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突破课堂中的重、难点问题。课件应做成模块式的,老师应根据课堂实际,选择性的使用课件,且忌点击“下一步”到底,否则,整堂课主题不那么鲜明地呈现,学生听来,不知本堂课所云。

(二)利用信息技术,合理实施教学过程

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课堂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种媒体及新颖的上课方式来实施教学过程。

1.合理使用多媒体

媒体出示的时机要恰当,信息采集的空间要合理。太早或滞后应用课件,都会冲淡课堂教学气氛,会影响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打乱学生思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多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确实能使知识由抽象变直观,使上课氛围变得更加生动的作用。但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媒体。比如语文课,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声音、视频等良好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形象理解。但语文课是以语言阅读为主体的,语言文字自有其想象、概括的特点。就直观性而言,它逊于其他媒介,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语言文字留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教学中过分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有可能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受到压抑。又比如数学课,老师们往往用幻灯片将解题过程一下从投影仪放出来,代替了粉笔的书写过程,殊不知,传统书写过程中,老师可以边写边讲,学生也可以根据书写的进度去展开想象。所以,在现在的这种做法下,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维往往滞后于老师的板书过程,这是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的。技能课或者实践课,我们老师不能仅仅根据几幅图片,几种声音或几段虚拟试验来过早地得出结论,而应提倡学生走出教室,到社会生活实际中去感知信息,获取信息,去自主获得真实的试验感受,真正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不应仅仅局限在教室中或学校内。

2.采用网络优势,合理采取多向互动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所谓多向互动,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网络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在课前可通过聊天程序、BBS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同学们布置课前作业,将电子教案传送给学生,使同学们对本堂课要讲授的课程获得一个基本的经验。在网络课上,教师可以将部分课堂任务用BBS或电子邮件发布,同学们用BBS或在线聊天进行课堂交流,学生用BBS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交课堂作业等。由于网络有先进的BBS、在线聊天等实时交流技术,它为各个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网络教学使交互式学习成为可能,为他们创设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网络教学使师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学生在网络中不仅接受,同时也在表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也可发生这种交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这种交互式的教学加强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利用网络条件下的交互模式也不是万能的,不可以完全依赖网络。例如,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的交流技术对学生来讲,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水平普及不高的地区,师生间通过网络交流或许不那么顺畅,搞不好,还会影响教学校率。其次,有些学科的特点是不适合网络交流的,比如英语,重在语言交际,而通过网络是无法体现口语交际能力的。还比如,一些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是与教师的讲授分不开的,而网络是不能达到这种声、情并茂的效果的,现阶段的交流技术对这些信息的传输也是力不从心的。此外,网络教学的课堂教学秩序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时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

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聊天程序,BBS等和学生进行现场交流,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价。课后,教师还可以电子作业传给学生,利用计算机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知道自己的知识缺陷,参与到主动学习中去。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从而及时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良好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校率,提高教学质量。

四、最后的几点建议

希望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在资金、政策、组织领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希望广大教师能积极投身到新的教育方式的变革中去,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教法,大胆实践,相信我们最终将会迎来教育改革的春天,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作者: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夏宇

[摘要] “有效教学”是指:“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是21世纪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通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评价方式的与众不同,新课程理念下建立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对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情境,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 初中 信息技术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玩电脑、上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学了数年信息技术,却不能运用它解决好实际问题;学生间信息素养水平分化悬殊。以上问题的实质就是由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缺乏有效评价机制所引发的恶性循环。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听课调研,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探索建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过程中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评价的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课程观的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主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是通过活动对象的相互作用而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就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全程评价。

在教学之前的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对教学过程中和教学后计划实施的评价提前进行系统规划和准备,使对评价的规划成为教学设计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规划转变为对“教学—评价”的过程的设计和规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搜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并据此分析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过程或提供学习建议,发挥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促进作用。

2、突出学科特点。

在分析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探索合适的评价方法,不能无视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盲目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法。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对概念掌握、原理理解等认知活动的评价方法,还要考虑如何评价学生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技术设计、技术操作和技术优化,更要考虑如何评价综合任务体现出的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等。

3、评价要全面客观。

要改变过去以信息技术结果的正确性作为评价的依据一元评价模式,增加对信息技术操作速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操作的规范程度和创新程度等评价指标,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评价要公正确切,实事求是,教师和学生不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感情。

4、评价结果要及时公开。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要公开,这样有利于被评价的对象了解自己在一定的范围内所处的位置,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薄弱环节,形成紧迫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改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水平。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学生有效教学评价的实施

1、“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信息技术的评价内容应包含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协作意识等。这种评价应经常使用,逐渐成为学习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应成为师生的学习负担。在做学期(学年)的总评时应兼顾两者,平时评价和阶段性评测上,以平时的评价为主,比例平时评价上可占到80%。

在课堂教学学案设计时,可添加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部分。利用交互应用软件或网页功能,让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及时收到返馈的评价信息,从而改进和优化学习的策略。享受成功的乐趣。

2、“多个角度评价”的实施

信息技术学习中,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操作及技巧好,有的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个人有强弱项,老师应注意促进学生改进个体的智能弱项,促进其优势智能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实现优势互补,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在设计课堂教学学案评价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例如:可以设计“最佳创新奖励”、“最佳美术奖励”、“最佳创意奖励”的加分。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学生评价初探

3、“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实施。

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教师、家长,也可以是其它人员。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介绍、评价本人(本组)的学生研究进程、创作(研究)思路、作品的优缺点,通过自我评价,达到认识上的深化,进而分析、调整自己(本组)的学习(研究)行为。

家长等来自课外的评价也非常重要,此类评价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评价依据。按照“过程性教学”的思路,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学习,经历了“兴趣―关注―钻研”的过程,而家长和来自课外的评价体现的是学生创新钻研的过程。

4、“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实施

以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的电子档案袋除了具备纸质档案的真实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特点之外,还具备了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评价的形式有: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不同的形式有着共同的目标: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喜悦和成功的收获,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学习积极性。档案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全面考查学生信息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体现学生阶段性学习后所具有的信息技术水平。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注重过程性的档案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能单纯使用电子档案袋网上评价和交流的功能.因为那样会淡化面对面直接交流的作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作品本身,更要评价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诸多方面。作为教师,在评价时要有开放的心态,敢于放手的勇气。在档案袋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作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每经过一段时间后,都应该对档案袋中的作品进行整理、总结和反思。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2] 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3] 最优化教学理论的代表——巴班斯基[DB/OL].http://,浏览日期:2007-1-9 [4]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7-78 [5]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下载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融入国学艺术 探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 刘琼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中学,广东 深圳 518133)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新课标体系下初级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有其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但初中阶段的 部......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大全五篇]

    让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之中 【内容摘要】: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对初中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都......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案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案 从应用工具层面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会有助于改善和提高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的效益与质量;而从整合的角度看,只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并......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改进方案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的改进方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灵魂工程师的老师也应该积极的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初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摘要:初中地理新课标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多角度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与初中地理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电影课有效融入日常教学

    电影课有效融入日常教学 深圳学府中学师生上电影课 12年前,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葛岩峰等老师开创了用经典电影片段进行英语教学,发明“赏析模演配编”六步学习法开始,英语电影课......

    《有效教学艺术》读后感

    《有效教学艺术》读后感 孙海燕 《有效教学艺术》让我感觉实用性很强,现在我借鉴书上和网上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中让我感觉实用性很强,有关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

    有效教学艺术读后感

    《美术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广州市第六十六中学刘海蓉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各种各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遍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