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师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浅探
幼师物理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浅探
[摘要]在强化幼老师和学生专业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的并且,大力提升幼老师和学生文化素养,特别是科学素养,是这个时代提出的要求,也是形成幼老师和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原因。研究幼师物理教学面临的难题,寻求提升幼师物理教学效果的处理策略具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幼师;物理教学;难题;策略
一、幼师物理教学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一)生源文化基础薄弱是最大障碍
由于幼师自身定位相对较低,幼老师和学生的文化底蕴存在先天不足;来自于偏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这一难题表现的尤为突出:有的学生不会做很简单的数学四则运算;有的学生初中没学过物理;„„可见,缺乏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是幼老师和学生的一大不足。
(二)课程设置倾向明显,以物理为代表的理科课程被边沿化
在幼师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所占比重很大,而理科课程比重则偏小。以周课时为例: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每个星期为有2节,而琴法、舞蹈、美术等专业课程每个星期都在4节以上。以物理为代表的理科课时明显被压缩,学科地位被边沿化。
(三)课程多,学生学习任务重,偏科思想严重
幼师的专业课程是非常全面的。学生每一个学期必修课程一般在13门以上,这么多的课程必然会占用学生更的多学习时间,加重学生学习包袱,其结果是使得教学效果难以包管,学生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和偏科思想。
(四)生源性别构成不利于理科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传授
从生源构成看,幼老师和学生绝大多数为女生。假设,我们学校有三千数名幼老师和学生,女生比例就高达96%以上。女生逻辑思维相对欠缺,对物理普遍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初中基础差,有部分学生怕上物理课,怕做物理作业,在心理上排斥物理。
(五)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单一老套,不符合现在学生特点和时代需求
由于幼师不停居于“非主流”地位。使得幼师各学科专用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稀少,在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选用上几乎没有选择余地。以物理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为例:现在应用的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为人教版发行于1998年12月的新版幼师《物理》。这本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是在1986年1月老版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基础上修改而来,有不少内容陈腐过时,而修订删减太多,书本中甚至还存在部分明显错误之处。不但没有严密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体系,更没有兼顾到幼师的特色,不符合时代发展之需。
二、探索提升幼师物理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认清学科地位和作用,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
在幼师中开设物理课的目的,原因是熬炼和培养逻辑思维,扩大视野,正确认识世界,提升科学素养,使学生更好地胜任今后的工作、适应现代化生活。弄清了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学生才气理解学习的意义安在,才气产生学习动力,刺激引发学习兴趣。
(二)注意变通,实行联合教学,创建“三维立体教学”模式
幼师课程多,但物理课少,何不变通思维,变劣势为优势,进行 “联合教学”?!即多个不一样的学科的老师经过统一备课(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制订教学筹划,应用部分学生感兴趣、在课时上比力优越的学科来帮助完成物理的部分教学主要内容,并且完成该学科的教学任务,达到双赢的效果。假设,在讲到能量守恒时,经过提前的老师集体备课(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各科教师在教学筹划中做好安顿。请语文教师安顿一个练习:将“太阳”、“树木”、“燃煤电厂”几个词串联成一个童话小故事做即兴表演,再让全体学生写成作文;美术教师安顿画成简笔画,从中评比出优秀作品。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将物理、语文、美术、书法、音乐等学科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这是现在学科整合的一种新的尝试。
(三)凸显专业特色,增强教学交互,让学生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协调发展
善于表演是幼老师和学生的特长之一,而逻辑思维则是她们的短处。假设能扬长避短,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将表演恰当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将某些抽象内容(假设短路、布朗运动、分子力作用规律)经过安顿学生夸张的表演的形式出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更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表演的学生提前在老师指导下编写剧本、制作道具、设计表演动作迫使学生不得不对该部分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做认真阅读和比力透彻的理解,从而完成对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把握;其他方面,整个表演整个过程的设计、实施(实际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其他学科如语文、美术、音乐、环境创设(创造条件)、艺术活动等的一次综合实战演练,对提升专业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也大有裨益。由于形式新颖,交互性强,课堂气氛热烈,观看的学生注意力也比力集中,学习兴趣浓,思维活跃,很容易在表演者和老师共同设计的感####彩中完成对物理难题的思考和研究,收到做一件事得到多方面的好处的教学效果。
(四)开发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为学生减负
学生课程太多,学习时间紧张,任务重;而老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又存在诸多弊端,开发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可以让这相关系列难题迎刃而解。假设,将物理、化学进行整合,去粗取精,补充适当的生活常识和科技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编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自然科学》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这样就缩短了课程量和学习时间,使学生包袱减轻。
总之,在面对和处理幼师物理教学中的诸多难题时,不可以将物理同其他学科割裂开来,充实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扬长避短,创建学科整合理念和教学方式,经过学科联合教学,开发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才气方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幼儿师范学校有别于普通高中, 但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近似于普通高中。笔者作为幼儿师范学校的一名物理教师, 在学习新课改纲要和新课程标准之后有了以下认识。
一、转变教学观念, 输入新教育思想, 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新课改《纲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叫做三维课程目标。将这三者并列对待, 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一种飞跃。1.明确教育目的, 纠正传统的错误认识普通高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就是说, 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 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主要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较高的科学素质呢? 尽管新《课程标准》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但我通过学习认识到, 具备较高科学素质的人除了应当具备物理基础知识并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之外, 还应当对科学的本质具有较深刻的认识, 对科学的发展过程及科学的思想方法有较深刻的领悟, 语言表达合乎逻辑,能全面客观地看待新事物,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熟知物理知识和技能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并且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 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具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具有将科学服务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是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而我国的应试教育弊端使我们的教育不能称为优秀的教育。某些教育界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认为应试教育也是素质教育, 只要升学率高、考试分数高, 就说明教育质量高。对此观点本人不愿苟同。素质教育应当有利于受教育者科学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培育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重视概念的建立和形成过程, 重视发现定律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2.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过程, 教师只有把《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和要求, 教科书的教学内容及其所体现的教学方法,转化为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设计, 才能有效地达到新课程目标。在物理教学中, 如何设计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从事什么活动, 以及在活动中发生与能力培养相关的哪些行为, 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 教师应强调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内容上和教学过程中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功能。3.明确三维目标间的相互关系, 展现科学的人文价值在应试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 教师不仅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教学设计, 更加想不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多年以来, 人们把学生的学习仅仅看成是学知识。在新《课程标准》中, 虽然仍以知识为线索, 但不等于说三维目标中知识是主要的, 过程和情感是次要的。以知识为线索展开教学, 并不排斥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后两者需要以知识为载体, 并融入在知识之中。在物理教学中引入科学过程和方法, 可使学生领略其科学思想和精神、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不能让物理概念的定义和公式遮盖了科学家们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过程, 要重视把物理学史的教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从三维培养目标来看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方法的传递, 更是心灵的唤醒。应让学生充分领略自然界的和谐与奇妙, 欣赏科学的简洁性和普适性,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因此说传播科学文化是物理课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倡导科学探究, 重视思想方法,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应是师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师生与多种教学资源之间互动的过程。因此物理教学应力戒枯燥呆板地罗列概念公式,要让学生直接接触多种教学资源, 丰富和发展学习内容, 轻松活泼地展现科学思想发展的脉络, 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和激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获得知识和技能, 体验其中的曲折和乐趣, 体会科学思想和精神。1.把握科学探究目标的本质科学探究的学习目的,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要高质量地达到能力目标, 必须首先抓住其本质, 才能合理设计探究过程的教学方案。笔者认为, 探究能力目标的本质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课程标准》对提出问题的能力有两点要求: 一是“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 二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明确表述这些问题”。要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关键是要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 就曾有意识地作过这方面的尝试。例如我在绪论课上向学生展示了几个常见的玩具, 要求学生在把玩玩具的过程中去发现跟物理有关的现象。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善于捕捉新现象;二是善于把新现象与原有认识间的矛盾揭示出来, 增强质疑的意识。例如在学习“光的色散”这一节时, 可利用体育课去游泳馆观察游泳池里的水的颜色;再让学生从游泳池里取一小杯水观察,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池水看上去是碧蓝色的, 而舀起来却是无色的?”再如学习“光的干涉”时可先问学生: 洗洁精通常有无颜色?然后再让学生用洗洁精吹泡泡并在阳光下观察,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注意到肥皂泡表面膜上色彩斑斓的花纹, 从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无色的洗洁精吹出来的泡泡上怎么会有五颜六色的花纹? 类似这样的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并且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2.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想方法猜想与假设也是科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是根据已知事实或知识对事物或现象间的因果律、规律性做出尝试性解释。但科学猜想并不是随意猜测, 教师不应当随意选择一个问题让学生去猜测答案, 因为这样做学生没有进行任何思维活动, 所以没有体现出猜想的本质特征: 客观事实和原有认知。要发展学生猜想和假设的能力, 就要增强学生应用原有认知来审视所面对事实的意识, 学会观察分析, 并在其中寻找与原有认知相似的特征, 尝试对它做出解释。例如在学习“单摆”这一节时, 教师可安排学生在探究实验进行之前, 观察单摆的振动有快有慢;学生在学过周期与频率的__概念之后, 已认识到振动快慢与周期或频率的关系。在已具备猜想与假设的两个基本特征的前提下, 引导学生猜想单摆振动周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探究实验证实其猜想或假设时, 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有效地使学生感悟到物理学家们常用的这种科学研究方法。3.重视物理实验教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目的和条件、制定实验方案、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装置和器材, 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探究假设来确定实验目的, 思考实验原理, 设计实验的程序和步骤, 尝试选择实验器材, 学会控制变量的方法。例如在“研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内容时, 可让学生根据“向心力”的概念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猜想向心力的大小有可能跟哪几个因素相关, 从而确定实验目的;根据向心力来源的受力分析明确实验原理, 选择几套不同的实验器材, 设计几个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可给学生提供向心力演示器, 帮助指导学生弄清该仪器的构造原理, 然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程序。教师还可鼓励学生采用生活中易找的器材, 如圆珠笔外壳、细绳、几个质量不同的小球等, 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探究向心力与圆周半径、小球质量和角速度的关系。对于不同的实验方案, 可组织学生在实验后作出对比评价, 这也是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一种途径。物理实验并不仅仅是手段和工具, 它同时体现了重要的科学观念, 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 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的最终标准。4.注重探究目标的规划和探究行为的设计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 也是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教师对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关键, 应使科学探究的行为渗透于整个物理教学中, 还要恰当地将学生的自主性探究与教师的合理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教师必须对探究活动的过程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对其实施进行合理规划。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论证探究活动中所获取的信息, 并对探究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估。要提倡探究活动中的合作精神, 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 使学生认识到交流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为实现物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可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启发式、讨论式、问题探究式、实验探究式、自学阅读式、多媒体组合式、合作学习式等等,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对其内在联系的探究与实践, 是物理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重视物理与生活、生产、技术、社会的联系。物理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中, 探索和认识物理规律, 并用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与实际生活及生产实践联系起来, 体会物理学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前年, 笔者所任教的美术班学生, 在一次课后向我展示了一支两端都有对称笔帽的圆珠笔, 并且问我: 为什么两只手分别捏住两端的笔帽, 却不能同时取下?我对学生主动观察并积极提问的精神予以表扬, 同时又教育他们要重视学好物理, 引导他们用学过的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和力等有关概念进行分析, 从理论上合理地解释实际问题。从生活走向物理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从常识走向科学。物理教学把常识中的模糊之处提升到科学层次, 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注意把学生在生活中形成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认识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澄清和纠正。应鼓励学生收集常见的生活器具做课外小实验, 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从而拉近物理与生活间的距离。为使物理走向社会, 可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手段调查了解物理学在生活、生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把物理知识与资源、环境、人口、生态、交通、居住以及高新技术等社会主题挂起钩来,启发学生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幼师生, 还应提倡将物理知识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玩具、游戏活动等结合起来, 增强学生把物理知识创造性地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使学生进一步认清物理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幼师的物理课程教学要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是很大的, 但我们应记住教育部副部长王湛的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增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问题浅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问题浅探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小学 刘宁花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本文试图阐述小学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正本清源,领悟实质。
2、精心预设,“预约”生成。(1)把握预设内容,深入钻研;(2)讲究预设艺术,精心构思:①巧用留百艺术;②讲究弹性原理;③具有板块意识;
3、动态生成,“迎接”精彩。(1)善待意外,演绎思维精彩;(2)巧化尴尬,呈现精彩课堂;(3)关注差异,促进不同生成;
4、把握尺度,“预防”矫枉:(1)谨防生成的随意性;(2)巧辨生成的虚假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观的自然回归,广大数学教师越来越呼唤和重视生成性的数学教学课堂的构建,无比期待那种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不经意间,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是应该“预设”还是“生成”的讨论硝烟四起,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也想参与其中,吐一已之言,谈一家之私,只能算是浅探吧。
一、正本清源 领悟实质
有些教师认为主观预设和动态生成是一对矛盾体,犹如一副跷跷板,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甚至有人对“主观预设的教案”的作用开始了怀疑,生怕预设的教案束缚了教师的思维,约束了课堂的生成,限制了学生的发展。“预设”和“生成”变得“水火不相容”,似乎该“老死不相往来”。因而正确认识“预设”和“生成”,正本清源很有必要。
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 法及学情分析等的预先设计;什么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源于学生的思考过程,思考指向于目标的达成,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积极的思维活动,课堂上的生成应当是学生围绕问题解决,通过积极思维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感悟、解决方案以及疑问等。
通过对两者本质的追溯,我们不难看出,预设和生成并不是充满矛盾的“冤家对头”,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理应要针对儿童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预设教学问题;生成则体现教和学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及时调整教学预案,促进和谐发展。也正因如此,“预设”和“生成”不仅没有矛盾,相反更像一对孪生姐妹,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教学的时候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才能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让课堂教学平衡于两者之中,一个别有洞天的教学胜境也才会出现!
二、精心预设 “预约”生成
一堂成功精彩的课,其因素不仅仅在“生成”,还在于教学的提前预设,没有预设教案的准备,我们追求的动态生成的课堂必然变成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教学的提前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独具匠心,通过精心“预设”去预约“精彩生成”,通过“生成”更好地完成“预设”目标。
曾经听过特级教师黄爱华的课那真是太精彩了,师生在情感交融和思维碰撞中动态生成,妙趣横生,让听课者沉醉其中,真是一种享受。但黄老师有一次做讲座时举的一个精心预设例子让我至今难忘。他说有一次他到大连去上观摩课,内容是“比的意义”,怎样才能找到师生情感的融汇点、开好关键的“头”呢?上课前他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晚上偶然看电视足球赛时忽然想到:大连人 从大人到小孩都酷爱足球,当时就有一个足球赛在那里举行,何不以此打开话闸呢?这一精心预设的情境果然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上得相当成功,这里充分证明了成功的教学得益于教师精心的预设,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1、把握预设内容 深入钻研。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活动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从预设的本质看,我觉得就一节课来说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情境创设、教学手段这六个方面(具体阐述略),深入钻研,提前预设。
2、讲究预设艺术,精心构思。
可以说,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和周密设计,就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运筹帷幄,就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在预设时则应讲究预设的艺术,精心构思,巧然天成。
(1)巧用留白艺术。在中国画中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留白”,就是说作画时不能太满,要留有空白处,才令人有想象的空间。教学预设更是如此,预设时,不要讲究“丝丝入扣,环环相连”,环节不要太多,要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充裕的展示机会、多向的交流互动;环节也不要太细,太细就可能牵着学生小心翼翼地走在预设的轨道上,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自由探索;问题不要太碎,浅显的、一问一答式的问题要尽量减少,使预设留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2)讲究弹性原理。如何让预设来得巧妙,能够“预约”生成?我认 为用弹性预设促进生成是揉捏生成和预设一个很好的方法,弹性预设既指明了教学达成的大方向,又显示了高度的灵活性。在预设教学方案时,要预备充分的空间,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回旋余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只是基本的,可以在教学中得以修正,在生成中得以调整;教师预设的教学流程也只是基本的流程,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根据需要发生变化。正是这些不确定性的“可以”,就有可能使得课堂极富弹性,有可能使课堂教学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也极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磨擦出创新的火花。
(3)具有板块意识。以往在设计教案时讲究“环环相扣,逐步推进式”的直线型模式,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新课程导入→新课展示→巩固深化→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不知不觉中束缚了学生的手脚。而“板块式”就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比如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可以不要,直接进行新课或者在新课展开后,如发现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了解不够,则可增设铺垫环节。另外在每个大板块下应该细分出若干“小板块”,教学中究竟需要哪种,取舍哪种,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灵活而定,自然生成。
三、动态生成 “迎接”精彩
实际上,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使得课堂更多的是“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再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中”。此时,就需要教师“灵活生成”、“妙手生花”,敏锐地捕捉那些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即时作出判断,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使静态的、固定化的教学预设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演绎出精彩纷呈的成功课堂。
1、善待意外 演泽思维精彩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上的节外生枝也是正常的,这是学生思维花朵的盛开,是学生学习自主的表现,更是学生在课堂上生命之泉的涌动。教师要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智慧之花闪耀光芒。
如我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时,按照预设程序,在揭示出分数化成百分数的一般方法后,让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刚读完,一个学生就疑惑地问:“这里怎么有两个‘通常’,是不是重复了?”此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马上决定暂时放弃组织学生练习互化的环节,对学生说:“是啊,这里为什么会有两个通常呢?是不是编教材的老师多写了?”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展开交流,学生发言积极,思维敏锐。就这样,学生在字斟字酌的探索中,深入参与分数化百分数方法的分析、解释以及例证的再发现、“再创造”活动,获取自我创造的积极情感体验。
2、巧化尴尬 呈现精彩课堂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永远是学生的未知答案。教师对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心存不悦,是视而不见或是简单处理,还是追随儿童的兴趣,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答案显而易见,同时如果教师细心体会,艺术地处理,就会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时,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说出“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的尴尬信息时,机智教师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同学们,你们怎么想的?”生1:“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生2: “不,知识是射线,因为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生3:“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时教师说:“同学们刚才的发言都很精彩,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像线段,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多学一些知识。”
面对教学中出现这一突如其来的尴尬问题,教师没有逃避,而是让学生畅所欲言,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同时及时地点拔化解,这样既巧妙地挽回了质疑孩子的尴尬局面,又适时地进行了思想教育,课堂教学也因此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和锦上添花的魅力!
3、关注差异 引发不同生成
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存在着认知差异的,课堂中,教师应关注差异,创设探究的空间,留有思索的余地,鼓动学生自主探索,质疑问难,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证,促使课堂中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及时反馈,让课堂中的存“异样的声音”,出“意料外的画面”,引发不同层面学生的生成。
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前面创设情境引入到新课揭示课题“圆的认识”后,提出问题:“你能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在纸上创造一个圆吗?”在这里只提到“利用你身边的工具”,并没有要求用什么样的工具,创设了一个开放的自主发挥的探究空间,就是期望不同差异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成。学生动手尝试,有学生用圆规画得象模象样;有学生用圆形物体的底面印了一个圆;还有的居然是用素描的方法从正方形中描出一个圆(令我着实震惊:这是古代 “圆出于方”思想的朴素体现!)„„活动后,学生纷纷汇报自己选择的工具和画圆的方法,然后又问:你们觉得这些圆有什么不同吗?„„
此时,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了,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面上琢磨着圆的各种 知识,当然这些生成有低层次的,也有深层次的,而教师则通过学生的不同生成引发全体学生交流、讨论,达成共识。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发现了知识,也使生成绽放出绚丽光彩,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把握尺度 “预防”矫枉
展现动态生成、饱含生命灵动的课堂是精彩的课堂,是让人期待的!可“凡事皆有度,过枉则滥”,细细品味,有一些生成是“随意生成”,有一些生成甚至是“虚假生成”,这些“生成”令人生疑!生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具有敏锐的慧眼,亦应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及时对生成作出评判,从而把握好生成的尺度,预防生成的丢失和生成的矫枉,这样才是真实的课堂。
1.谨防生成的随意性。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为“长方体认识”,教学预设的流程是首先复习近平面图形,再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球等立体图形,接下来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实际教学中当得出立体图形后,教师说:你想深入了解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吗?你想研究什么图形?此言一出出现了意外,一个学生说想研究正方体。这时教师果断地放弃了原先的预案,顺应学生意愿,组织“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
读到此,我不禁在想:这位老师的果断选择真的正确吗?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意愿,甚至是个别学生的意愿,就轻易放弃了课前精心预设、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真的可取吗?正方体的认识离不开对实物的观察,而教学前教师毫无准备,如何让学生借助实物去探究?只能靠发挥想象力吧?再者说,如果学生说想研究“圆柱、圆锥、球”时,不知作者会作出何种选择呢?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这并非意味着生成是可以随意的,生成是绝对自由的,教师可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我们排斥那种绝对以教师主观预设为流程的强制灌输的课堂,我们也批判那种任由学生的主观意愿为主导的信马由缰的课堂。生成的课堂不能缺少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有的引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学生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而应在权衡的基础上相机引导,真正使生成适得其所,焕发动人光彩。
2. 巧辨生成的虚假化。
很多的时候,面对别人课堂上的诱人的精彩生成,我们很欣赏,由衷赞叹。进而也会自怨自艾:为什么我的课堂就缺少这样的精彩呢?为什么我的学生就没有如此的敏锐睿智呢?而一次亲身经历让我大跌眼镜,如梗在喉。
这是一节大型的观摩课,教学内容是“分数的意义”,执教者凭借其精心的设计,精湛的技艺,令听课教师全神投入。尤其是其中的精彩生成片断博得了听课者的阵阵掌声:在教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小结出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图形、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分数?接着教师说:那么数学家们又是怎样定义分数的呢?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语并读一读,这时一个男同学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这里的1为什么要加引号?”此言一出,教师非常激动地表扬了他,也把气氛渲染到高潮,接着又一个同学举手说:“大概这个1有时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图形、一个整体,不是我们讲的1、2、3、4的1吧”。多精彩的回答,今天的教学实效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这节课又得到听课者的再次掌声。
本来这节课给我留下了完美的印象,可偶然间听到的对话却让它在我心目中大打折扣。学生下课后有两个学生边走边小声议论:那两个学生的一问一答 是老师事先安排这样回答的。原来是课前设置好的“生成”!我不想批评那位老师,只是想探讨:这种虚假的生成有意义吗?为了教师个人的声誉而伪造的生成有价值吗?真诚的希望我们的课堂摒弃虚假,还原本真,让动态生成真的美丽动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课堂教学中期待生成,渴望“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境界,但绝不必刻意追寻,甚至牵强造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让我们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交流互动,在预设与生成之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迎接精彩的到来!
2007-9 9
第三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浅探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浅探
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教会学生学习”。一种教学理论只有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普及、推广,转化为教学实践。1994年上半年,笔者受STS教育[1]的启示,萌发了问题导学的教学法。下半年,开始在自己所任教的中师一年级《哲学常识》课中进行实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两年多来,经过不断总结、改进和提高,初步形成和确立了“提出问题—自学教材—反馈讲解—知识‘周转’”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现概述于后,以求教正和共同研讨。
一、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而提出问题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教学的逻辑起点。
作为教学过程起始环节提出问题,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或半问接答式的的随口而问,也不同于程序教学的程序作业,而是围绕教材的基本结构[2]、重点难点而提出的引导和激发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导学问题。这种问题,实质上就是把教材中贮存状态的信息转化为传输状态的信息,用外部控制的手段,使学生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师拟定和提出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学生把握教材轮廓,重点难点“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教学一章时,导入新课后提出:本章主要研究哪些问题?教学一个框题时提出:某一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某一原理的内容是什么?等等。第二个层次是围绕理解重点难点而设置的问题。例如,教学物质概念时提出如下一些问题:1.物质概念定义中“客观实在”是什么意思?“不依赖人的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是什么意思?2.物质概念的外延是怎样的?3.物质概念是怎样抽象出来的?4.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和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观念有何区别和联系?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弄清“为什么”而提出来的。从《哲学常识》教材的特点来看,提出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是比较容易的。提出第二个层次的问题则需要认真思考、精心设计。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必须抓住理解教材链条的中心环节,并围绕中心环节找出学生困惑和易混的问题。如上述所提出的问题中,“物质概念是怎样抽象出来的?”便是理解物质概念的中心环节,其他问题则是围绕这一中心环节而提出来的学生困惑或易混的问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问题,要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不可“毕其功于一役”,把所有问题一古脑儿都提到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自学和思维效果。
二、自学教材
有了问题,学生自学教材就有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思维活动就具有一种解决任务的性质,从而他们的智慧力量便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去。学生自学钻研教材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知识障碍”的过程。但课堂时间有限,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提高读书效率和效果。因此,就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读书方法。
对于第一个层次的问题,一般只需要限定时间(3—5分钟)进行扫描阅读。即不详细阅读具体内容,只扫读标题和教材中黑体字所标示的主要内容以观其大意,把握轮廓,撷取精华,初步感知教材。所以要限定时间,是为了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集中注意,提高效率。对于第二个层次的问题,要指导学生采取一些精读理解的方法。例如,概念定义语法结构分析法,即从分析概念定义的语法结构入手,去理解概念含义。“因枝振叶”法,即抓住一段中概括性的领句理解全段内容。“沿波讨源”法,即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事实、现象去理解本质、规律。“内容加工”法,即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或概括要点,把长书读短,或展开说明,把短书读长,以增强理解和记忆。如此有详有略,有精有粗,详略结合,精粗结合,才有利于理解教材,提高读书效率和效果,并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在学生自学教材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运用生成学习的技术,如勾划重点,列小标题,写节段概括等。这有助于指引注意和信息加工,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久而久之,便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渐而达到“教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反馈讲解
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吸收很大一部分知识,基本上能够回答导学问题,但也会有一些疑难困惑的问题。因而需要根据导学问题(主要是第二个层次的问题)进行反馈。
反馈的方式一般应采取讨论式。即由一个学生作主要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这样可以增强探究和研究的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逻辑水准。
学生通过自学和反馈讨论,是否还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呢?回答是肯定的。这不仅是因为讨论中会暴露出一些不正确、不完善、不深刻的理解,而且,即使完全正确的理解,学生也期待着老师进行肯定。那么怎样进行讲解呢?从头再讲一遍是没有必要了,一般来说,教师应根据反馈讨论的情况进行一些评述性讲解,即肯定正确,补充不完善,纠正错误,完整准确地归纳概括知识要点即可。在学生反馈讨论中,常常有回答问题照本宣科的情况,这表明他们的理解还处在感性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引导的方法通常有如下两种:一是抓住问题的关键反问学生。例如,教学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时提出:“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和质变有什么不同?”“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个‘量’是指什么?”经这一问,犹如一石投水,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从而把对问题的理解引向深入,转化为理性认识。二是举出一些事实、现象让学生辨析。例如,教学规律这一概念时,可让学生辨析:“苹果落地”、“水往低处流”、“四季更替”、“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等,是现象,还是规律?在学生辨析基础上,教师再相机诱导进行评述讲解,就能使学生理解什么是规律,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四、知识“周转”
所谓知识“周转”,就是让学生运用刚刚掌握的理论去独立地思考分析一些事实、现象或事件,说明一些问题,使学到的知识成为继续获取新知识的手段,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例如,在学了意识的能动性后让学生谈谈为什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当然,让学生分析的问题中,也应包括密切
联系他们学习、生活、和思想的问题。例如,在学了量变质变相互关系的原理后,让学生分析一下为什么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防微杜渐?
学生在独立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由于要反复用到刚刚学过的理论,因而,虽然没有机械地去背诵它,但却能够比较牢固地掌握它而且还可以增长分析问题的能力。这就是让知识进入“周转”的实质所在。
应当指出,教学模式只是教学过程抽象化了的范型。它源于教学过程的原型,但又不是教学过程原型表象的复制,而是经过思维的加工制作,从整体和本质上把握教学过程和运作机制的一种认识样式。明确了这一点,就懂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它的基本程序,又不能机械照搬,而必须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一些优点和特点: 第一、它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来组织教学过程,它不是由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问题导引下先进行自学和探索,然后教师再进行评述性讲解。这就把以教为重心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轨道上来。
第二,它实现了教学过程“两主”作用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置于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的基础上,以问题为杠杆来启动学生自学和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自学过程中教之以学法,根据学情采取教法,这就把“两主”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学法和教法融为一体。
第三、它是开放的教学模式。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是综合目标教学,STS教育、发现法教学等的优点,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际而提出来的。其实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因而它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实践中它将不断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教法和学法,不断完善、充实和提高。
第四,它是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必然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由教师的外部控制向学生的自我控制转变的过程,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过程。他律和自律是两个不同质的阶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不可分割。他律是自律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自律是他律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在他律阶段也要做一些自律的训练,如有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后,自拟问题,自问自答等。在自律阶段,教师也免不了要作一些必要的读书指导和问题解答。只有经过迂回曲折的途径,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发生质的飞跃 〔注释〕
[1]STS(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强调从问题出发进行学习。
[2]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我们不论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所说的基本结构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或规律性,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四篇: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近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在不断进步,新课程理念得到明显体现,譬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讨论问题、动手活动机会比以前多了,也不乏精彩的课堂教学,令人赞赏。但是,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意或无意)仍沿袭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传道、授业、解惑”,不注重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来看,采取填鸭式的“满堂灌”,使得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这种现象虽然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所改观,但是,他的共性和普遍性还是显而易见的。年龄愈大的教师这种现象愈突出,地理位置愈偏远、学校规模愈小的学校问题愈严重。
2.过分重视人文性,在对作者的情感、课文的态度和价值观、审美教育方面讲得多,甚至分析很到位;而对语文的工具性比较轻视,淡化了基本的语言训练。表现的形式是:学生对文本朗读不足,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不够,教师分析讲解多,学生质疑问难少。学生学到的东西都是教师准备好的、标准的、“步调一致”的“参考答案”。因而,导致学生基础薄弱,只记住了一些已有定论的答案,分析问题的技能欠缺,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足。
3.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接受新课程理念熏陶后,分组学习讨论、学生表演、比赛等活动形式常常能在课堂教学中见到,但仔细观察后会发现,这些活动大多属于花架子、走过场,一时热闹而已,不能与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学生的真正需求这些实质性东西相联系。
4.重视知识传授的结果,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过程。这主要表现在对考试分数的追求上,只要学生能取得高分,不管这种教法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都是好教法,都是值得推广的。单调刻板的答案背诵、大题量作业练习这一方法得到了多数人的推崇。
5.教学形式单一,仅限于课堂教学一种形式。课外阅读、社会实践等综合性活动被当做“语文课”来上,这些“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也表现为不是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是为对付考试。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真实贯彻新课程理念,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好上述问题。
1.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生为本,放弃那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师长”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地位,以朋友谈心式的语气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值得我们深刻领会,如能真正落实在语文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科性质和地位作了明确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今天,重温这些话语,我们应该有所领悟,让学生会学习语文,能够运用语文是语文课教学的根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是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我们一定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让语文课更像“语文”。
3.从备课内容和方式上进行本质性改革。新课程语文教学观要求教师备课从学生自学开始,注重学法的指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学;把语文的文本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阅读、思考,找出疑点,发表见解。教学过程设计要由原来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向教师积极启发诱导,学生主动获取探究的过程转变,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机制。现在,让我们对备课做一个重新定位:教案只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结果,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种预设,而组织教学时要因时而动,因人而异,避免按部就班,死板硬套。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学活动能不能让所有学生都方便学、乐意学,教师将要呈现给学生的东西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最适合学生接受的,起步是简单的和能激发学生兴趣与求知欲望的。这样的标准实际上更高,对教师备课要求更苛刻,不经过充分准备是难以上好本节课的。
4.优化教学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一个重要特征是,教师是生命的“牧者”,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发动者和学习空间的创造者。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动态过程,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实验、表演等,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的教师“灌”,学生“喝”的单向交流方式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的双向交流方式获得实质性转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学生思维的火花飞扬四射,课堂教学顿时成为了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新课程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适应了学生的多边交往需要,为学生个体的发展、个性的张扬提供了更广阔自由的空间,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在小组中得到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小组内优势互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这种形式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和指导,教师要尽可能做到“不见自我”,不越俎代庖。特别是起步阶段,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手把手教导,让学生有兴趣、懂方法、忠诚交流、友谊合作,成熟后逐步提高质量和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课程语文课虽无定法,但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启发式是我们组织教学的总原则和出发点。语文界前辈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他是会随机应变的,他的教室里是生气勃勃的。随机应变是个人经验的积淀和素养高低的真实体现,是“有心人”劳动成果的最佳展示。如果说对语文课有什么统一要求的话,那就是“活”、“实”。
5.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1)组织辨论会、朗诵会、新闻报道会、口头作文会、集锦会、非常6﹢1、快乐大本营、才艺展示会等等。通过这些丰富有趣的活动,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快乐思考,主动思考,有效思考;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特点也体现得更充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生成的新认识和看法会更多,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2)自编、自导课本剧。语文教材为了适应学生情感和认知的需要,常常编排一些有趣的内容,可以在进行课后练习时组织学生合作编排短剧,通过分角色表演以加深学生们的体验。对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甘于对原文的简单再现,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想象,能够设计出很多与剧情有关的道具、动作、神态、语言等,生动活泼的表演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3)设立课外阅读课。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除了组织学生认真学好课本知识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甚至广告、社区宣传栏等都可以成为他们阅读的对象。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每周安排1节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或开展读书展评活动,介绍自己读过的书的内容,谈读后的感想以及自己的评论,还可以回答同学的提问。这样学生读书时就比较认真,不仅读,而且能深入思考。学生的知识面、读写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也会不断得到升华。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师教了多少年语文都是新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学将呈现一派生机机勃勃的景象,更新鲜的东西也有待我们学习和接受。
第五篇: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初高中衔接;问题;对策
高一学生面对新同学、新老师,都迫切希望在新的环境中能有出色的表现。但实际上就连入学时物理成绩较好的同学经过一段适应期后物理成绩都会普遍下降,成绩的下降挫伤了同学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他们便抱怨物理难学,有的甚至讨厌或害怕学物理。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科学整合新课程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快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就成了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存在的问题
1.初、高中物理教材跨度较大。初中物理教材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文字叙述通俗易懂,讲述的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规律不太复杂,运用的知识基本上是四则运算,设计的实验简单易于操作。而高中物理教材更注重知识的推理、规律的发现,内容较多,叙述严谨,概括性、理论性较强,描述方式多样,有文字叙述,也有公式和图象说明。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大大地提高了,从而使学生很难迅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
2.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由于初中物理涉及的问题简单,现象直观、形象;公式简单、概念少;题型简洁,运算少,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机械、单一。很多学生习惯了背诵,很少推理、归纳、思考以及论证;习惯了简单计算,不会复杂计算;习惯了模仿,不能创新。但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单凭初中那种机械记忆的方法显然已经
不够了。因此,独立主动地获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构建完整的物理情境来解答问题,是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3.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欠缺。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运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如力的分解中的三角知识、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等等。然而,许多学生连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关系都不清楚,更不用说灵活应用了。更令人担心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意识淡薄,数理结合的能力差,这一点应该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4.不适应新的教学方法。由于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和教学目标的不同,很多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学生在初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很难快速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方式。这就使高一新生学习物理感觉吃力,所以老师一定要适当改变教法。
二、解决策略
1.注重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衔接。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同化是把新学的知识和内容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完善;顺应就是认知结构的更新或重建,如果新学习的概念和规律已不能为原有认知模式所容纳,就需要改变原有的模式或建立新的模式。其实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初中基本上都提到过,但初中讲得比较简单、浅显,而高中讲得更系统、深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
础上作必要的补充和扩展,细化知识体系。如在讲解力时,多数初中生认为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而高中教材中通过对各种力产生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的分析说明力不能传递,物体运动是有新的力产生了,这都说明高中物理学习需要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学生重建新知识体系的过程离不开教师对初高中知识的分析与对比,更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与帮助。
2.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有许多天赋很好的学生,只有当他的手指尖接触到创造性劳动的时候,他们对知识的兴趣才能觉醒起来。”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构建学习物理的模型,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形象化。如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探究性实验、观看视频等将物理理论教学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变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这样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高中物理教学。教师应尽快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不断拓宽知识面,进而建构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如刚开始学习力时,力产生的原因、方向、受力物体等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一些直观的生活实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和各种体育运动,并运用计算机辅助媒介将微观的、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宏观的、具体的东西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
3.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和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要正确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
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隔离法”,但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则用“整体法”解答更简便。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常常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白,课本习题也能做,但一考试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解题方法和技巧。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4.注重解题和作图的规范性。初中的物理题目相对简单一些,教师对解题规范性的要求也不严格。但是到了高中后,题目变得复杂起来,解题过程也比较繁琐,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是越做越乱,越学越糊涂。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规范解题的能力,严格要求他们准确、严谨地解答物理题。另外,许多物理难题需要作图分析解答,尤其是一些力学题型,作好受力分析图尤为重要,而作图也必须正确规范,否则不但不能帮助解题,还会误导学生做出错误的答案。
5.教师要提高备课效率。备教材、备学生、备衔接,这是高一物理教师在备课时最需注意到的三个问题。在备教材、备学生时更应仔细研究高中教材所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启发和指导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容纳和吸收新知识。教师应让学生觉得高中物理知识似曾相识,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巧妙地补充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其实学生学习时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物理学科在这方面又有与众不同的魅力,能否利用好物理学科固有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解决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对物理教师的考验。单凭以上所讲的几点建议肯定还不够,所以广大物理教师还需要继续在实践中摸索,以便找出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