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

时间:2019-05-15 06:1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

第一篇: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

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

摘 要:近几年,把国学文化思想融入教育呈逐渐强化趋势。教育部明确表示,在2015年新的语文教材里,国学内容占比提高到35%,将于2015年9月走进中小学课堂。但在幼儿教育中应用国学文化思想投入教学还有很大欠缺。作者从意义、思路和操作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具有相对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对幼教工作交流十分有益。

关键词:教育类;幼儿教育;国学经典思想财富导入教学;问题的思考

把国学经典思想纳入教育并非刚刚起步,这些年总能在中小学教材中看到国学内容,但就幼儿教育的应用还有很多欠缺。焦点问题在于归类选材、精简提纯及其演变教学的表现方式等诸多方面,是个系统工程。为此,笔者仅就上述问题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国学经典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意义

一是广义的意义概括为三个方面。传承民族文化思想;以公理教益提高国人道德素质;明礼知事增强国人品格修养和智慧。但最具体的意义还在于传承人文精神,为和谐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奠定思想基础。这些思想将天理人伦、正确与谬误、善良与丑恶辨识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在通过“内省”提高道德修养方面,国学堪称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经典佳品,自古以来培养出无数的圣贤之士,是民族的根,也是国魂。

二是比对后看应用的意义。我们有必要与国外做个简要的比对分析。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兴趣提高选择能力,帮助幼儿认识美、欣赏美。而中国的国学中不乏智慧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等)和美学与史料哲理为一体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之作;美国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国学大多是通过说史叙事来再现前人治国齐家平天下之道的;我们再以法国为例,他们将幼教课程整合为共同生活、行动和发现世界、想像与感知及其创造力几个方面,而国学经典著作比对这些思想内容要丰富得多。如此看来,我们的国学经典纳入幼儿教育是可以同先进理念的发达国家相媲美的。

三是现实问题显示的最实用的意义。目前中国家庭的特点大多是“千顷地一棵苗”,每个家庭一个孩子的非常多,家长们视孩子如掌上明珠,在几代人共同关注下成长虽然多了温暖和关爱,但更容易娇惯成性,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意识,给健康成长带来很多阻碍,国学可以养性、养正、养志、养德,国学思想深入幼儿的早期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应该很容易感受到的最具体的意义所在。

二、国学经典融入幼儿教材的基本思路

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个口号――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将深厚的国学文化融入当代幼教工作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下面我谈三点思考,给幼教工作者参考。

一是“分类筛选”:国学内容涉及哲学、史学、文学、考据、天文、地理、书画、术数、医学、星象等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综合智慧体系,哪些适合幼儿教育,哪些要按照不同成长周期安排进入教科书都要有所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分类筛选。即,在引入国学经典思想应用教学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取舍的选择和放弃。例如,像《中庸》、《论语》 等部分经典著作具有特别深奥的思想,还是不要在幼儿教育时期应用,留作中学生时代再补充进入教科书是理性的考虑。

二个是“合并提纯”:要将按科目归类融合的不同类别的思想体系做一次再加工,提纯出最有益于教育引导的思想精髓,精选出最易表达,最易接受的内容再进入幼儿教材从事教学。

三是“通俗简化”:国学作为不同时代背景下中国先贤的智慧财富,很多都是古汉语,且充满哲学思想,一般常人阅读和理解都很吃力,根本不是启蒙初期就可以读懂的。而学以致用才是目的,有必要做必要的改编。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文化和在发展中创新应用之间的关系,要敢于和善于把繁文缛节的古汉语变成现代白话文,把深奥难懂的大道理用口语化表达出来,追求幼儿教学中的大道至简才是硬道理。可以放弃华丽唯美的辞藻,提取思想的精华,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即,一听就懂,一看就明。

三、国学经典融入幼儿教育的操作方法

一是要有取舍地应用教学实践。应用国学从事幼儿教育,在于教育工作者们有选择性地应用,概括为以下几句话――启蒙类的全面应用,浅显表达道理类的直接应用,认知难度大的改编简化应用,博大精深的暂时不作导入,未来补充。在实践中,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相同和不相同的两个类型的国学教材内容,便于因人施教。

二是模拟实践教学活动的方法探讨。幼儿学习国学经典思想,不同于青少年和成人的接受能力,模拟家庭环境和故事环境非常重要。以《孝经 》和《弟子规》为例,孝道在中国被称为百善之首,素有“百善孝为先”之说,让幼儿从小就把孝道深深融入内心世界,是哺育思想道德成长的重要内容,教学实践中,可以模拟家庭环境,将《孝经》演绎成故事版本或者模拟家庭辈分环境来演绎教学,幼儿就很容易扎实地学到真谛,这样就克服了生涩难懂的弊端,更形象生动地引导孩子进入教境;《弟子规》是前人综合了中华民族多种优秀品质而成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素质教育范本,信息量很大,都可以结合故事情境的演绎方式让幼儿知晓道德操行的规范。

三是人才基础辅助的再次强调。目前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国学启蒙《中华儿童国学经典》出版发行,但还缺少模拟教学读本,将这些思想演绎成故事情节、环境模拟更见教益效果。幼儿接受国学思想教育的模拟实践教学最基础的辅助条件就是人才培养。目前看,我们的幼儿教学因缺少这样方式的教育人才,也就注定了这种教育方式和方法很难尽快融入教学实践。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在培养幼教人才的时候,要把为幼儿演绎国学经典思想作为一门专业课来研修,让幼师队伍走上岗位后,就有热情有能力从事国学教材的改编工作,并熟练应用教学。

四、结论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将国学经典思想理论体系融入幼儿教育,有益于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下去,中国梦,是一个民族的梦,靠这样的文化统领幼儿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为此,一方面,我们呼吁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将国学经典纳入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培养和建设一支编撰国学经典幼儿教材的高端人才。未来的中国梦需要更好地将经典国学内容纳入幼儿教育范畴,以此来保证中华民族的宝贵思想和智慧财富能够薪火相继,弦歌不绝。

第二篇:幼儿教育问题

如何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掌握音乐律动

音乐就好比阳光、空气、雨露,人类不能没有它。音乐本身也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单纯的教舞蹈动作,学习舞蹈动作,不结合身体的运动和心灵的感受,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音乐是艺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因此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律动活动既能发展幼儿借助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也能满足幼儿对身体活动的需要;既能满足幼儿在参与音乐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探究的需要,想象思维的需要和创造性表现的需要,也能满足幼儿交流合作的需要。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加幼儿感受体验音乐活动中美的情趣,使幼儿通过律动活动得以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一、幼儿音乐活动中的音乐律动

在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许多专家学者对学前教育活动和教育心理研究的不断加深,幼儿音乐方面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应运而生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教育理论流派。其中音乐教育中律动教学被众多人所推崇,如有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奥尔夫的元素节奏理论等。国内的一些专家也对其进行了研究,有学前教育家陈鹤琴的《儿童心理及教育儿童之方法》,王懿颖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许卓娅《韵律活动》等。

《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中这样界定的,幼儿音乐律动是指:“幼儿在音乐伴随下所进行的韵律性活动。”所以说音乐律动是指在聆听声音与音乐的过程中,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透过全身的活动,以想像,创造去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通过大量的各种律动训练,从而增强幼儿的听力、集中力和思考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以及提高音乐感受力,为学习音乐舞蹈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内化的这一过程。

二、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征进行律动教学分析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作为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在进行律动教学时,教师必须要注意到幼儿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在进行律动教学时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能保持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激情,才能启发幼儿情绪、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幼儿才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因为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教师在进行律动教学时可以从基本动作开始,基本动作包括运用身体各部分,如头、臂、手指、腿、脚、腰等,以及由走、跑、跳、跃、滑等组成的各种简易步法。

(一)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律动教学分析

小班幼儿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一般是三岁左右的幼儿。由于骨髂肌肉系统的发展,大脑控制调节能力的增强,能够掌握各种粗动作。但是小班幼儿对音乐高低、强弱、快慢的辨别力差,节奏感不强,动作的协调性也差,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短,一般上课时间都是在二十五分钟左右。比较适合从基本动作开始,比如开始选用一些坐着不移动的上肢的大动作,如拍手、叉腰、点头、扭腰、摆头、伸腿、拍腿、招手等。接着再教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比如:手腕转动、敲鼓等,最后再教幼儿走步、碎步、小步跑、跺脚,使幼儿在简易而有节奏的动作中逐步理解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二)中班幼儿的律动教学分析

中班幼儿一般都在四五岁,是整个幼儿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即思维的具体形象型最为突出。这一思维特点不仅表现在幼儿解决问题、判断事物时,而且也表现在幼儿各种活动中。在游戏活动时,幼儿都沉浸在形象化的思维活动中。幼儿对音乐有一定程度的辨别能力,动作也比较灵活、协调了,他们能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动作,并能在集体活动中调整自己的动作。如《蜗牛与黄鹂鸟》,这种有具体形象的歌曲运用律动使幼儿能很快的掌握节奏。

(三)对大班幼儿的律动教学分析

大班幼儿一般是在六岁,自我评价能力逐步发展,个性特征有了较明显的表现。他们情感的稳定性开始增强,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上课的时间应该延长在四十分钟,在相互交往中,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逐步形成,他们开始学习着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集体的一些共同规则。这时就可以教幼儿难一点的步法和歌表演。

三、运用多种音乐教学形式表现音乐律动。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教学给幼儿传递着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幼儿审美、欣赏美的能力。幼儿期正是一个从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时期中,富有情感性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潜力,幼儿越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各种音乐作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就越会逐步懂得爱、温柔、同情、自豪、集体精神、憎恨丑恶和追求美善。为此,我们采用多种音乐律动教学形式,通过欣赏、舞蹈、游戏等多种教学形式来引导,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一)通过欣赏来感受音乐律动

达尔克罗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这段话足以说明欣赏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同时欣赏也是幼儿律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人的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也是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而要使幼儿对欣赏活动感兴趣,就应让幼儿动起来,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欣赏是听觉的艺术。首先要听音乐,如:用一段以跳音为主的乐曲,请幼儿表演,小朋友能很快感受到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模仿出小兔、青蛙、袋鼠等动物跳跃的形态。又如:在一段轻柔优美的音乐中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翩翩起舞,表现蝴蝶飞舞、小鱼戏水、树叶柳枝随风摆动等。这样,既能帮助幼儿去掌握音乐的律动,还能启蒙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让幼儿自觉的投入到音乐律动中。欣赏时也要不断的启发幼儿想象 如:在大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请幼儿欣赏“森林里的早晨”的音乐,并启发幼儿进行想象:“听到这首乐曲里有什么?”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说开了,有的说:“有走表的声音、有小鸟唱歌的声音”;有的说:“有滴水的声音、有天鹅叫的声音”等。对于孩子的回答,都应一一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而此时的幼儿已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边说边不由自主地表演起来。最后,孩子们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设计了不同的符号把这段音乐画了下来,孩子们就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体会、欣赏到音乐的美感。

(二)通过舞蹈来体会音乐律动

幼儿律动教学跟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律动与舞蹈的关系就像砖瓦和大厦的关系一样重要。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于1902年始创了“律动舞蹈体操”,一个世纪以来,达尔克罗兹所创立并实施的律动教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为托儿所、幼儿园对幼儿进行音乐舞蹈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达尔克罗兹所倡导的律动教育主要特点在于通过人体有情感、有节奏的舞蹈,表现出各种不同高低、速度、力度等音乐内容。

律动虽然只是单纯的摆动身体,但这是学习舞蹈之前的必经过程;舞蹈则是一种具体的身体表现。要学习舞蹈,必先进行身体律动的体验与学习,而且关系到孩子的肌肉发展与平衡感。它们都是把音乐的感受和身体的运动密切地结合起来,让它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和舞蹈是一种互相表现,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在律动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幼儿注意听律动音乐,在反复倾听音乐的过程中,熟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知音乐的表现力,提高 听音乐的能力。如歌曲《幸福拍手歌》,注意引导幼儿感受明朗的节奏,为边听音乐边做动作奠定基础。首先选择一些形象鲜明、优美热情、节奏明快的音乐,在听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拍手、点头、踏脚等动作以掌握乐曲的节奏感。

案例:幼儿律动《排排坐,齐拍手》

拍手是是训练幼儿节奏的最基本动作。幼儿园律动必须从拍手动作做起,培养幼儿节奏感。拍手可以坐着拍,也可以站着拍,还可以在行进中拍,但开始练习时必须坐着拍。幼儿坐在椅子上身体挺直,眼看前方,双脚并拢,双手手心放在大腿上做准备。拍手时手指向上,手腕放松,双手对拍。音乐采用2/

4、3/

4、4/4拍都可以。先在胸前拍强拍(两拍一次)的基础上再一拍拍一次或拍弱拍。逐步结合点头,双手在脸上的左右拍,上下拍,前后拍,两人单手或双手对拍,绕圈拍手等变化。还可以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拍出各种节奏型的声音来,即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拍手动作表现不同高低、不同力度的音乐内容。

音乐是诉诸于情感的表演艺术,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拍手跺脚是幼儿在律动活动中最基本的身体动作组合。把舞蹈放在律动中使幼儿在快乐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三)通过游戏来感受音乐律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正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所言:“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游戏具有自由性、趣味性、假想性与创造性。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玩游戏可以说是幼儿的天性,游戏也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实践表明: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连续玩上若干遍,仍然兴趣盎然。它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好动、好玩,思维具体形象,符合音乐的感知规律,因此将音乐和游戏融为一体是可行的教学手段。将音乐律动改编成许多律动游戏,使幼儿在有趣的音乐游戏中体验、感知、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如手指运动中《小动物做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小鸡小鸡叽叽叽。(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你拍二,我拍二,小兔小兔跳跳跳。

(双手食指、中指伸直其余手指作小兔状放到头顶)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孔雀飞飞飞。

(双手大拇指、食指相碰其余手指伸直作孔雀状一只手放头上一只手放腰旁)你拍四,我拍四,小狗小狗汪汪汪。

(双手大拇指放在太阳穴其余四指并拢作小狗状)你拍五,我拍五,螃蟹螃蟹爬爬爬。(双手五指伸开放在身体两侧 我们一起爬上山(从宝宝脚面上爬到腿上做好)再如歌曲例如:小班律动游戏《小兔子乖乖》

这是小班幼儿最常见的游戏。在教学时教师事先在教室创造情境,玩“狼来了”的游戏,听到大灰狼的音乐就赶快躲起来。非常简单的规则,非常简单的准备过程,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他们聚精会神地从背景音乐中区分着时强时弱,时快时缓的音乐,轻松快乐地游戏着。

(四)通过模仿、夸张的教学手段来表现音乐律动

幼儿的心理特征是:好奇、好动、好模仿、易幻想,内心感情容易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我们要善于从幼儿的生活实践经验中,采用模仿、夸张得表现方式,在孩子的心目中,万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可用人的思想感情相交流。用短小、形象生动活泼、情节简单的舞动特点、培养幼儿对律动的兴趣,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易记、易接受。例如 《请你像我这样做》

请你像我这样做,我就像你这样做。

歌词非常简单,老师做先做各种各样的动作,嘴里念着请你像我这样做的的节奏,孩子们在后边模仿老师的动作,嘴里念着我就像你这样做。

又如《小猫操》

小花猫,喵喵喵。饿的肚子咕咕叫 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鱼快吃掉 小花猫,跳跳跳。磨磨爪子喵喵叫 左扑扑,右跳跳。发现老鼠别放掉 这是一首律动操,小朋友们跟着音乐嘴里念着词,模仿小花猫的各种动作,比如在肚子咕咕叫就可以摸着肚子表现出一种很饥饿的样子,在左瞧瞧,右看看好像在找什么东西,发现小鱼快吃掉,模仿小花猫吃鱼的样子。然后第二段故事情节变了,模仿小花猫磨爪子喵喵叫的样子,双手合起来摩擦,好像小花猫磨爪子。连着做两遍,调动他们的兴趣。

四、通过对音乐内容科学合理的运用使幼儿掌握音乐律动

音乐律动艺术性较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创编音乐律动要根据幼儿的心理和身心的发展,要科学合理的对音乐内容进行创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题材的选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时机,提高教育效率。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对学前音乐教育说过这样一句话:“刺激性太强,萎靡不振的,太复杂吵闹的都不宜作为学前音乐教材之用。”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捕捉生活中瞬间即逝的灵感启示,关注幼儿的需要,把幼儿感兴趣的、不易理解的、难以记住的、以及要求幼儿记住的事情编成律动,帮助幼儿理解、记忆和适当表达,发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儿喜欢的《小兔子乖乖》、《小星星》、《小猫操》,又如幼儿的《洗手歌》《上课》等节奏鲜明,简单易懂的歌曲。

(二)音乐的选择。

音乐是律动的灵魂。律动所选用的音乐应该是节奏鲜明,形象性强,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欲望。幼儿很喜欢一遍哼唱一遍做动作,因此,一些简单的律动曲调最好事便于幼儿哼唱。当然也不排斥有时为了更加形象的表现某个动物,而采用的一些特殊效果去不宜哼唱的乐曲。选择或创编律动音乐首先要符合律动的内容,且音乐的速度不宜太快。因为她们还缺乏快速做动作的能力。音乐最好是诙谐、幽默的如《粉刷匠》,同时也应该选择明朗、欢快的,适合幼儿表达的如《小猫操》。其次音乐要曲调简单、形象、富有感染力,让孩子听后能展开想象。同时律动音乐不宜过长,以8个小节为宜。

(三)动作的创编。

幼儿音乐律动动作的创编要考虑到幼儿的生理、心理以及年龄特点,不能繁琐、复杂,要简单、重复,一遍音乐一个动作反复,便于幼儿记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体力、动作发展以及心理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进行律动教学时应该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才能保持幼儿积极主动参与的激情,才能启发幼儿情绪、联想和想象能力。这样幼儿才不会因为太简单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会因为太复杂而感到缩手缩脚。所以在小班初期,在选材上对动作的考虑首先以一般生活动作为主,并同时注意逐步增加律动模 仿动作。另外,最简单的舞蹈动作学习在小班后期也一点一点地进入。同时,一些难度教高的基本舞蹈动作在总体学习内容中的比例也开始逐步提高。到了大班阶段,基本舞蹈动作、集体舞已逐步成为我们律动活动主要学习内容,而一般生活动作则逐步退居更次要的地位。

最后对于幼儿的创作应适时地加以评价。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同时,更要注意幼儿在参与律动时,往往是想象、联想、创作一气呵成,必须保持这一过程的连续性,若破坏了这一有序的运动,创作灵感的产生就会受到影响。对于具有独特表现的幼儿可以作为典型,以带动全体幼儿加以模仿,这是一个最直接的启发,在此启发下,有可能还回创造出新的律动。当今的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为目标,重视发掘人的潜能,强调创造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律动没有固定的程式,使不同水平层次的幼儿在音乐中,身心感应和肌体运动紧密结合,不仅唤起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天性本能,更重要的能激发幼儿去联想、去想象、去创造。

五、音乐律动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教学价值

音乐律动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教育价值当我们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从幼儿年龄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审视幼儿音乐教学时,显而易见,培养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力、表现力及创造力等,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是幼儿音乐活动追求的主要目标。

(一)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就不可能有完整、准确、自如的表达。要发展幼儿的理解能力,就应当使幼儿同时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作及其他刺激,音乐律动就是同时融合了各种刺激的一种活动,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所学的知识。像小班幼儿好动、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绪变化快,注意力易转移,兴趣短暂,善于从幼儿的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中,采取一些短小、形象、生动、鲜明、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的音乐律动,而且需要手脚分解,像律动“拍手点头”、“拍球”、“小鸟飞”等,中班可以掌握律动“蝴蝶飞”、“摘果子”“手腕转动”;大班,随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可以开始手脚结合,像律动“剪羊毛”、“采茶扑蝶”将等,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感到亲切,易学、易掌握,在以后进行活动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二)帮助幼儿表达情感。

情感发展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它关系到智能、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早期是情感发展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孩子们一旦拥有了快乐和开心,就能拥有自信、勇敢和健康。比如:在一日活动各环节创设特有的音乐氛围,发 挥音乐所具有的渗透功能,在平时的活动中多让幼儿欣赏一些律动、舞蹈组合,并且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让幼儿欣赏舞蹈《欢乐舞》,舞蹈中小朋友迎新年的喜悦心情,放鞭炮的欢乐情景,使幼儿既能欣赏美的动作和形象,同时对进退步、手腕转动、旋转等有了进一步的具体理解,以后每次学习到一些关于这些动作的律动,幼儿学习的兴趣就会很高,会积极的主动参与,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表达高兴的动作,并在不经意间正确的表现出来

(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时期可塑性强,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有位哲人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趋早性、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幼儿行为需要成人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教育,律动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之一。例如:编一个《洗手律动》,教幼儿学会洗手,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编一个《彩笔宝宝上班律动》,教育幼儿不能乱扔彩笔和笔帽,养成正确拿、放彩笔的好习惯。

(四)帮助幼儿培养音乐创造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随着时代的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音乐活动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力,音乐律动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幼儿较喜爱的,幼儿自身潜在着创造力,三至六岁的幼儿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探索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律动活动中培养、扶植、激发、鼓励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能收到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音乐律动是改善幼儿心理品质,促进幼儿智能发展,增强幼儿身体健康,丰富幼儿审美情感的一种有效手段。幼儿需要音乐,没有音乐的幼儿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分析运用不同形式来表现音乐律动,让幼儿通过欣赏,舞蹈游戏、模仿中轻松的掌握音乐律动。同时又对音乐内容科学合理的运用进行研究。虽然只是简单的律动,也能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当幼儿表演一段律动时,他们要聚精会神的倾听音乐,节奏准确、配合默契的表演自己认为最优美的动作,他们随着乐曲的情绪,一会儿欢乐,一会儿恬静,仿佛整个身心都进入了音乐意境。

幼儿的音乐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割舍的情节,律动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幼儿律动教学简单的研究,初步掌握了音乐律动教学的一些新方法。希望对那些想要 从事幼儿教育和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们一些启示。但是由于时间段,研究尚不透彻。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更好的完善,对律动有更深的解释。

参考文献

[1]郭艳霞,张兴存.律动教学.中国音乐音乐教育.2004,第七期.[2]杨瑛.幼儿律动教学浅议.教育革新.2011 04.[3]李重光.简释幼儿律动.中国音乐教育.1989 02.[4]吴卲萍.幼儿园韵律教学初探.早期教育.1997,06.[5] 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6]姚伟.中外幼儿教育名著解读.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梁周全,尚玉芳 幼儿游戏与指导 京:北京师范出版社,2012.[8]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李璞珉.心理学与艺术.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0]蔡觉民.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第三篇:国学经典融入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学前教育的成功,为幼儿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为学前时期是幼儿心理刻痕最为深刻之时期,对幼儿的认知结构有极大的影响。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里,学龄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有“前概念”和“直觉”两个亚阶段。运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来看,前运算阶段正是幼儿行为与礼仪图式大量建立的阶段。此时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基于感性的概念特征内容,接着进入依照概念图式对人与事进行直觉的判断。由此看来,这时幼儿获得的行为与礼仪图式,很可能进入深层意识里(直觉,下意识),形成内在的行为、礼仪基本认知,并外显为幼儿的行为与礼仪举止。以后如不是遇到特别的变故与环境,幼儿的行为与礼仪认知结构就只有量的补充,而不是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有成功的幼儿行为与礼仪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今后有着良好的行为与礼仪习惯。这就提高了他们的人际智能,增加了社会的和谐度,减少了幼儿今后可能遭遇的人际矛盾。这体现为幼儿园课程的礼仪教育内容。

很巧的是,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遗产,其中包含相当数量的礼仪典籍。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春秋时期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孔子的“克己复礼”,直到后来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是规范社会人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重要部分。这份遗产我们本来应该继承。很遗憾,因为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遭遇战乱兵祸,革命潮流冲刷,社会不停震荡,加之1949年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把古代礼仪典籍当作扫除对象,致使这份遗产渐渐零落,渐渐被民众遗忘。而日本与韩国则把来自中国古代的这份遗产很好保存于民众行为举止里,所以他们的国民举止显得彬彬有礼,素养良好。

今日,开展伟大民族复兴的重任使得我们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也担负重大责任。伟大的民族复兴首先是现代文明人的培养,包括使人的行为习惯与举止礼仪进入高度文明的层次,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社会。而借鉴古代培养幼儿行为与礼仪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今日之学前教育,学习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把国学礼仪典籍纳入课程内容结构里,也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它能够使幼儿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定位和目标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是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重要课程内容。它和现代礼仪教育内容共同组成学前课程礼仪教育的完整内容结构。这是我们对国学礼仪典籍教育的基本定位。

国学礼仪典籍包含了很多人的基本礼仪,如站、立、行、走、卧、对待长辈、进餐、外出、归家等。这些礼仪直到现在还是具有生命力的,这些礼仪的实践还能体现人的文明素养。但是,国学礼仪典籍的内容,不可能体现现代礼仪知识,如关于国旗国歌的礼仪、吃西餐的礼仪、乘公交车的礼仪、唱“卡拉OK”的礼仪等。

因此,国学礼仪典籍教育被放弃是错误的,它成为学前课程礼仪教育内容唯一内容也是不对的。把它和现代礼仪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选择。

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比之现代礼仪教育更丰富的内涵还在于它以吟诵或诵读的方法,使幼儿在记忆力最佳的生理敏感期记住古代语言精华,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这对幼儿今后继承古代文化精华、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也是很重要的。

我国最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行政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并无关于经典礼仪教育的相关要求。因此,我园自主定位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课程目标为:

(一)幼儿能逐步熟悉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喜欢诵读。

(二)幼儿能理解适合幼儿学习的国学经典礼仪的内容,并乐于进行实践。

(三)幼儿能在学习经典礼仪内容和现代礼仪内容后,形成较好的文明礼仪素养。

在缺少对礼仪典籍语言感知的情况下,礼仪典籍教育是无法进行的,只是感知与记忆,而不理解礼仪典籍内容意义,这种教育也是无效的死读书。在不影响幼儿园课程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每周安排1—2次专项活动。礼仪典籍诵读平台承载多样的方法与形式:

诵读,可以是教师范读,领读,小朋友跟读,也可以是录音带带读,也可以是小朋友带读、齐读„„

读只是感知,还必须辅以言语解释,辅以礼仪故事讲述,从教师讲礼仪故事,发展到幼儿讲礼仪故事。

读之前、之中、之后,都可以以相关幻灯或图片来帮助幼儿进行理解。诵读时,要以背景音乐来优化氛围,激发学习情感,加强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还包括具体操作的礼仪训练、静定训练等形式,以帮助幼儿内化其意义,外显其行为,提高处事能力;此中特色训练形式是利用户外活动练习“弟子规少儿经武”,在口诵经文的同时、身演拳法,将古圣先贤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行为规范的道理和方法,融入到肢体运动中,直接明了《弟子规》的含义,并身体力行,增强记忆,锻炼意志力,协调身心平衡能力。读经练武的同时培养幼儿能动能静、能文能武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除了学习礼仪知识,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语感能力、阅读能力、演示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等,提高幼儿们的整体综合素质。

(二)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实施经典礼仪教育

礼仪典籍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师在专门的诵读之外,首先在动态的生活环节里通过随机的解说或带读,帮助幼儿理解其意义,并且立即应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学习感受经典礼仪,以达到内容和情感,语言和行为,感受和实践的统一,并通过行为的反复,积淀为幼儿的素养和内涵。

幼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一日生活各环节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典籍教育就是很必要的。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正反事例,教育幼儿从小养成礼仪行为的良好品质,从小朋友交往、尊敬师长乃至幼儿的用餐、举止等礼仪,我们都与经典礼仪教育密切结合。

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已经成为习惯,园长教师等都能站好鞠躬问好。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主持教师为全园幼儿解读《弟子规》内容,并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典籍片段;每天餐前进行诵读《弟子规》,由班级教师给幼儿解释其中含义,并强调小朋友切实的身体力行。

幼儿在列队、练操、游戏、等户外活动实践礼仪知识,寓教于乐;利用餐前手指运动,放学前的生活整理等环节,播放和诵读《弟子规》。

总之,这一途径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随机、全面渗透、与实践紧密结合。

(三)在游戏学习中渗透经典礼仪教育

利用经典礼仪教育促进幼儿美好礼仪素养和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事一物,一节课或几个活动就能见效的。它既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系列的“显性教育”,又要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的“隐性教育”。幼儿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游戏学习必然是我园开展经典礼仪教育时要利用的途径。

但是,这种经典礼仪教育的渗透不能削弱幼儿的游戏乐趣,不能影响其游戏过程,而是要把相关礼仪的要求和实践融进游戏内容及社会生活情节,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或实践经典礼仪知识。

我园充分利用了特有的“工作坊”这一实验场,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以班级开展为主创设了一个一个的小社会,提供多维度的实践与发展的空间,巧妙的将经典礼仪渗透其中,多渠道、多方位的促进幼儿深切感受、习得运用。

中二班开展了“小天使乐团”的主题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了“叮当音乐教室”的工作坊,目的就是要让有特长的幼儿有发挥的舞台。从平时的交流中教师发现这部分幼儿确实有这样的需要,想把自己学到的与同伴们分享。这正好与我园的经典礼仪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弟子规》中有一句:“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就是告诉我们“自己有能力做的事情,不要自私保守;看到别人有才华,应该多加赞美肯定,不要因为嫉妒而贬低别人。”教师在指导中综合了幼儿的需求、经典礼仪教育的需求及主题工作坊特点与幼儿共同讨论、设置音乐教室的游戏规则,分配了小老师和学生的角色,给音乐教室增加了学校角色游戏的趣味性,幼儿们真是开心极了!每天的工作坊活动,总能看到几个小朋友挂着“老师”的吊牌,认真、仔细地指导小朋友学习五线谱、钢琴等等。不需要教师手把手的教学,充分利用了部分幼儿的资源,幼儿的音乐知识很快得到了提高。让幼儿从同伴中学到知识,也正切合了经典礼仪教育的精神意义:“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轻訾。”幼儿们也从这样的活动中认识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重。”他们都特崇拜有特长的小朋友,这活动不仅让个别幼儿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还再次增强了他们学习兴趣,真是一举两得。

在小三班的《汽车叭叭叭》“公共汽车”工作坊,幼儿们能活学活用教师讲解的《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平常乘车过程时,让座已经成为幼儿们的自觉行为。在小一班《宝宝餐厅》,幼儿们能根据营养配餐进行点菜。对个别爱挑食的“顾客”,“小服务员”还会告诉他们“对饮食,勿挑拣”的道理。其他工作坊也是如此,在《植物园》工作坊中渗透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在《宝宝客厅》工作坊中渗透居家的礼仪等等。幼儿在工作坊中边玩边学,得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条国学经典礼仪教育的途径共同配合,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经典礼仪教育就这样全面融入幼儿园课程。

此外,我园还把经典礼仪教育课程拓展到幼儿家庭中。我园通过调查问卷、专家报告、推荐优秀经典书目、开展“我与父母每月共读一本好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家长们参与经典礼仪活动的的积极性,并提高素养。

我园把国学经典礼仪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里已有一段时间了,效果还不错。幼儿们不但在园里知仪懂礼,在家里也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行为表现也多了„„事实证明,把国学礼仪经典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让这些意存高远的中国优秀古典经文,培养幼儿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给幼儿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让幼儿们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

建设礼仪典籍教育的潜课程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为课程内容。

当幼儿每日不断接触幼儿园环境时,他们也在不断和环境互动,所以,环境具备教育的功能。较好地具备教育功能的教育环境被称为是潜课程。基于此点,我们在开展国学礼仪典籍教育时,特别注重潜课程的建设,力求发挥其内隐的教育功能。

走进幼儿园大门最醒目的位置,就是体现我园办园思想的标语:“育苗以爱树人以德培才以道”,“用放大镜看幼儿的优点,用显微镜看幼儿的潜力,用望远镜看幼儿的未来”。这用于经常性地提醒教师。在新建的教工会议室里,最醒目的是八块由厦门书法家书写的礼仪典籍内容牌匾,有《孝经》、《弟子规》等。每一次会议前,都有一位教师来主持讲解其中内容.让教师了解这些作品所隐含的礼仪精髓,内化古典礼仪知识,言传身教,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教师对幼儿来说,是人际环境最重要的因素,幼儿天天接触教师,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

我园设置了书架,添置大量图书,其中包括古代礼仪典籍或对礼仪典籍进行解说的书籍,为家长和幼儿提供了亲子阅读、学习的机会,让幼儿们在充满书香与温暖亲情的环境中充分感受阅读的乐趣。

我园建有培才育德的“润德廊”。在这条文化长廊上,充分体现了“学国学、知礼仪、智商好、情商高”的理念。在长廊的右边,展示的有将礼仪典籍“弟子规”与我园集邮园本课程相结合,设计制作的《弟子规》邮票系列:“弟子规,圣人训。守孝悌,次谨信。”以此开篇,《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博大精深而又深入浅出,将历史悠久而内容广博的中华传统美德悄无声息地融入短短的句子中。每次每句,都告知人们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每天放学,总能看见家长拉着幼儿的手,耐心解释图文中的内容。如能学习、理解、内化,将让每一个人都受用一生,让每个幼儿那纯洁的心灵都有一颗感恩之心。在另外一版《常理举要》宣传栏中,同样图文并茂,将在校、居家、餐桌、做客„„各种各样的礼仪内容形象展示,让幼儿们能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典籍中行为规范对人成长的深远影响。

在班级的工作坊里,都能看到巧妙渗透其中的礼仪典籍内容,“公共汽车”中的“长者立,幼勿坐”,“宝宝餐厅”里的“对饮食、勿挑拣”,宝宝客厅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等。让幼儿们在学习、游戏中与环境互动,理解上述礼仪典籍内容,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和环境一体的潜课程,你说不清它的作用有多大。但是,毫无疑问,它还真是必不可少的,它对幼儿园礼仪典籍教育起支撑的作用。它是熏陶的同义词,对幼儿的礼仪学习心理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这种作用的积累,意义重大、不可忽视的。

礼仪典籍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的途径

当我们把礼仪典籍作为学前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必须重视课程实施问题。不落实课程的实施,它就是虚的,只是纸上、嘴上的课程,是一堆口号罢了。那么,它的实施途径又是什么?根据礼仪典籍适合于诵读的特点和幼儿在幼儿园里的学习特点主要是游戏与生活实践,我园实施礼仪典籍教育的课程途径主要是:

(一)以礼仪典籍诵读为主的专项活动平台

礼仪典籍教育融合于学前教育课程,它主要是实践性课程内容,无须过多强调识字,因为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看懂文字是不现实的过高要求。诵读活动的安排是可取的。我园安排了诵读礼仪典籍活动,内容有《弟子规》《常礼举要》等,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相处的礼仪、公共场所的礼仪、用餐的礼仪、学习的礼仪等基本礼仪规范。对礼仪典籍的诵读,伴随对其内容意义的解释,其作用是对其内容进行感知与理解,同时促进古代典籍语感的形成,加强对其内容的记忆。

第四篇:幼儿教育问题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就西北农村幼儿园发展而言,由于受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所限,很多乡镇幼儿园师资不足、设备简陋,这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协调发展。笔者认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创新科学管理机制。根据本土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常规、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幼儿在园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后勤保障措施、财务管理制度、考核方案以及幼儿安全管理系列制度、职责、预案等,并逐一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人本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完美结合。幼儿教师必须实现“专任”化,建立起一支具有过硬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立足现状,实施“青蓝结合工程”,即中老年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新颖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则向年长教师学习敬业精神和教学经验。

二是改进办学环境。主管部门不仅在经费上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还要关心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促使教师树立献身幼儿教育事业的志向,这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幼儿教育的关键举措。良好的教师素养、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自身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导向才能适应幼儿教育的发展。

三是合理设置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对课时安排时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语言、计算周授课时数,增设安全教育、游戏活动,特色剪纸、捏泥、舞蹈、美工制作、文艺创新等园本课程。

四是突出学科特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园教师的配备。教学中,任课教师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开展,力求教学形式游戏化、多样化;教学内容故事化、情境化。教师适时适度地介入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五是凸显办园特色,提升办园整体水平。园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师生互动的过程。幼儿准备各种材料,主要以粘贴、折纸、绘画为主,幼儿的作品在班级设置的专栏上展出,及时反应幼儿学习效果,把幼儿艺术教育变为现实存在的乐趣。

六是加强口语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智力发展也将出现飞跃,进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主的语言发展环境,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对话的兴趣,使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说话清晰、流畅、有声有色。

第五篇:浅谈幼儿教育问题

浅谈幼儿教育问题2011-09-03 05:13

今天在公车上,有一家三口特引人注目。爸爸、妈妈和6岁左右的儿子。

故事1:让座

车上让出一空位,妈妈让儿子坐,儿子叫妈妈坐,妈妈说不累叫儿子坐,儿子说妈妈累妈妈坐,俩人客气了半天最终妈妈拗不过儿子坐下了,看得旁边人不好意思也空出一座位让与他们。

故事2:妈妈与儿子的对话

妈妈:“今天在鼓楼门口看到的那个小东西(指玩具)怎么样?”

儿子:“就是那个小汽车啊,还好。”

妈妈:“你要是抹一星期的地,妈妈就给你买。”

儿子:“一个星期,那是几天啊?”

??齒蒔?楼???葭襶硬?虷?虷N??S蕎?虷???腦???睡睐扐董?蒋?痿畔???匀吀刀伀一刀???刀?情感在内的儿童个性全面发展上。儿童对于游戏有天生的欲望,主动、自发的游戏是符合儿童天性的能量散发,对儿童的未来生命至关重要!

《双语不用教》是由国内数百位早教专家,针对儿童发育特点,从儿童识字,英语口语练习,性格塑造,习惯培养,开拓视野等方面开发的儿童早教趣味动画教材。

《双语不用教》捕捉到了父母们对幼儿教育的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符合孩子的发展需要,并尽其所能地满足父母们的“投资”愿望。在这种需求与供给的博弈中,让孩子成了最大的赢家。怎样引导宝宝说实话(图)幼儿食谱:白肉鱼泥称职的妈妈是孩子训练出来的教你给孩子选购零食的窍门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

下载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学文化思想融入幼儿教育的几个问题初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育问题[精选五篇]

    浅谈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百年基业,教育为本”,可见教育在我国的重要性,尤其表现在幼儿教育上,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点点滴滴都是从小积累起来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调查研究2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农村幼儿教育是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多年来一直缺乏相......

    现代幼儿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现代幼儿教育问题对策研究摘要: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教育方面,一生之计就是幼儿教育,与之后的教育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带给学生知识的教育不同,幼儿教育更注......

    谈幼儿科学启蒙教育问题

    来源:硕士论文网http:/// 摘要:当前我国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总体形势令人鼓舞,然而,基于经费投足、师资缺乏、家长重视不够、幼小科学教育脱节等原因,造成了幼儿科学教育理念落后、......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把国学经典化融入幼儿教育 论文关键词:国学经典幼儿教育玩与国学相结合 论文摘要:中国自古以来重视教育,无论大学、中学,还是之前的蒙学,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一份国学典籍的丰厚......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共5篇]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发展态势 1.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

    幼儿国学包括什么

    幼儿园国学包括什么 幼儿园开办国学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教呢?应该怎么去给孩子们去营造一种国学氛围呢?而作为我们园长怎么去把中国传统文化带进我们幼儿园呢?而现在幼儿国学......

    幼儿国学教育心得

    幼儿国学教育心得山西国学教育基地 孟老师通过一年多的国学诵读接触,我渐渐感到国学的魅力,它所讲的礼、义、孝集中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同时也感到国学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