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
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
摘要:通过探究浙江省高考改革背景下将诗歌引入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诗歌引入化学教学,打造诗意化学课堂,展示化学学科之美。提高化学教学课堂的艺术性,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诗歌;化学教学;诗意课堂;学科素养;人文精神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5-005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5.023
好的教育,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两个试点省份之一,浙江省高考招生改革试点方案于2014年已正式发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个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把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面对选择,由于学生缺乏对未来人生的清晰规划和对高中各学科的准确认识,对将哪些科目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有很大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和学科素养,打造魅力学科和诗意课堂,以供学生选择。
一、思路的由来
当今化学日益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学科。化学的核心知识已经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区域,化学是改造自然的强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由于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认识的局限,认为化学是有毒、污染环境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学科,化学知识繁杂无规律很难记忆,很多学生缺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不愿选择化学作为选考科目。如何改变学生对化学的片面认识,提高化学学科的吸引力,使更多学生选修化学,培养足够社会所需的化学人才,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将诗歌引入化学教学,打造“诗中有化,化中有诗”诗意化学课堂,展示化学学科之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案例
1.物质的量和布莱克《纯真的预示》
一朵花里有一个世界,一粒沙中有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掌心,永恒在刹那间得到收藏。
“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化学概念,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对学生而言,物质的量是一个生涩难懂的概念。一花一世界的意象展示了大与小、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用诗意的语言架起了一座宏观和微观的桥梁,对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很好的帮助,同时可以克服物质的量教学过程中教师讲不清、学生难理解的困境。
2.物质的量浓度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饔暌嗥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物质的量浓度是化学实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重要化学概念,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活中常见物质如矿泉水、牛奶、白酒等浓度的表达方式,让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认识物质的量浓度。结合“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浓淡意象,让学生去思考什么是“浓、淡”,如何准确表达溶液浓度的问题。通过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刻。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是纯粹的化学概念,而是学生身边亲切和熟悉的老熟人,对学生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和误差的分析有很大的帮助。
3.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和陆龟蒙《秘色越器》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在传统教学观念中,硅在中学化学的元素化合物板块中所占的地位无足轻重,教学内容空洞,教学素材难以加工,难以展示硅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我国古代人民在新石器时代就掌握了制陶技术,是人类最早从事的化学工艺之一。瓷器是中国人伟大的发明,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无数精美瓷器,其中越窑的秘色瓷尤为珍贵。雨过天晴,千峰翠色,是多么令人神往和痴迷的色彩。诗歌的引入结合图片的展示,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悟硅世界的神奇和瑰丽,彰显硅酸盐矿物与硅酸盐产品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
4.生活中的有机物――乙醇和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乙醇是一种和生产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有机物。苏教版《化学2》有机化学模块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和酒有缘的历史人物不胜枚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诗仙李白。诗中郁金香、琥珀光传神的描绘酒的香与色,将乙醇的物理性质用诗意的语言亲切地传递给学生,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诗歌的选择
1.诗歌的关联性
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与教学内容有很好的关联性。诗歌的引入是为化学教学服务的,只有诗歌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才可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果偏离了这一主旨,纵使选用的诗歌精彩有趣,也只可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在选择诗歌时应该特别慎重,反复推敲,这就十分考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文学修为。
2.诗歌的艺术性
“诗是语言的艺术”。艺术唯美,科学求真,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智慧中最耀眼的两朵鲜花。化学是创造的学科,人类利用化学知识重塑了一个化学世界。诗歌所展示的艺术性和创造性与化学学科特点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有传递化学学科之美的艺术性。
3.诗歌的通俗性
从古至今,国内外的诗人留给了我们一个浩繁的诗歌宝库,中国又是诗歌的王国,因此诗歌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通俗的诗歌具有良好的大众基础,比如柳永的诗词较为通俗,就很容易流行,“凡有水井处,必有柳郎词”。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通俗易懂,学生耳熟能详。如果选择的诗歌过于怪僻和晦涩,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化学教学设计中引入的诗歌要有良好的通俗性。
四、教学反思
总之,将诗歌作为一种素材引入化学教学中是化学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效思路和途径。诗歌可以使化学课堂化平淡为神奇,展示化学学科魅力,有效提高课堂的艺术性和吸引力。中学化学教师没有高深的化学理论知识,有的只是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将化学知识以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的方式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以诗入“化”,打造诗意化学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化学,爱上化学,将来成为一名具有良好学科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合格社会公民,用化学知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人类世界。
参考文献
[1] 马晓群.化学:可以诗意的学科[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37-39
[2] 徐元媛.谈化学教学的古诗引入设计[J].化学教学,2012,(2):10-11
第二篇:打造化学高效课堂
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我们该如何做?
化学是才开启的新课程,课时少,学生学习学科多,压力大。要完成教学计划和任务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有梯度。
备教材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仔细的研读教材,详解重点知识,再根据学情在授课时对于重点的知识进行分析,根据知识的类型——抽象理论型还是简单易懂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精致前置性作业这样才能有更高的课堂效果。
二创新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因此高效课堂,老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如: 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等。只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课堂定会高效。
三、突击重点知识
一个课题不可平均用力,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就难以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这样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因此,教师必须要有的放矢。讲——放在重点上。只有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面面俱到,不胡子眉毛一把抓;能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才能确保每节课有成效。
四、及时练习
“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说化学业教学是一幢大厦的话,那么基础知识训练就是这座大厦的根基。基础不牢大厦又怎能坚固。那怎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把基础知识训练扎实的落实下去?本人认为:首先,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课前整理记忆的习惯。其次,要学生学会运用,提高学生运用的能力。再次,注重对知识的积累。
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与否是由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创新反馈的,这一反馈过程需要由作业和检测来完成。课后作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于学生习题中的普遍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个别问题且屡屡出现的,将这样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对一的讲解,以加深其印象。各种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学生将典型的习题掌握了,能做到举一反三时,练习的效果就达到了。这样就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了。
五、关注每一个学生
要想课堂变得高效,老师一定要普遍地关注每一个学生。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从老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的想法和行为,这时,你的课堂效率就会自然上去的。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更好的体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适时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可以取得相互启迪、相互弥补、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效果,这样就有更有利于充分暴露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问题反馈。于错误的信息,在“尊重”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用“兵教兵”的方法予以帮助纠正,学生订正不了的疑难问题,教师应帮助订正。关注了学困生的学习,我认为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教学成绩。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学效率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旦夕就能完成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更新、去实践、去归纳总结经验教训,在教学中有独到的见解、有广博的知识、有循循善诱的耐心、有精益求精的钻研心,才能在教学上更上层楼,才能将我们的教学效率大大的提高。
第三篇:如何化诗入文
一、导入激趣
在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这些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无不给我们以精神的享受,心灵的启迪。我喜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之春,我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田园,我更喜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同学们,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喜欢不少古典诗句,有请你朗读你喜欢的诗句,并简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二、示例导学 ㈠直接引用法:
1、见一见
从同学们深情的朗读和精彩的发言中,我欣喜地发现,你们喜爱古典诗词,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言形式美,更多的是诗词中折射出来的诗人的个性品质,人格魅力以及诗歌优美意境里孕育的文化价值与文化 内涵。如此美不胜收,意蕴深厚的古典诗词,我们应该如何古为今用,使之让我们的作文也语美意丰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请看大屏幕: 示例1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2、展望未来是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顾历史是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何必沉醉于未来,幻想明天。
何必无奈于过去,怅恨昨天。__选自中考满分作文《低下头看看》
3、生命就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从屏幕里优美的文字中,你发现三个例子在诗句的运用上有什么异同?
2、议一议
在相同的主题中,我们可以把一句或多句巧妙的连缀在一起。这种将经典的语句不做任何改动,直接引用到我们作文中的方法,我们称之为“直接引用法”。
3、练一练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娴熟地使用这种方法,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请同学们完成资料中的续句练习和话题练习。对应训练
(1)续句练习
①教师如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常使我们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流连忘返;幸福是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悠然自得;幸福是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③我爱生活,我爱四季。我爱春天,在桃红柳绿的江南感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勃勃生机;我爱夏天,在碧波荡漾的荷塘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无限乐趣;我爱秋天,在高远澄明的天地,抒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豪迈之情;我爱冬天,在白雪皑皑的原野,领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茫壮阔。(2)话题练习
以“惜时”或“思念”为话题写一段话。
4、品一品
请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让我们共享。首先展示续句练习。
接下来展示话题练习。要求:展示你的作品后,还要谈谈你的构思。学生展示,教师点评。㈡化用诗句法
1、明确方法
从同学们神采飞扬的发言中,可见你们已经能轻松地驾驭“直接引用”这种方法来增文采,添情趣了。如果想更加灵活地运用古诗句,让文章有文化的底蕴,有深远的意境,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另一种方法——“化用诗句法”。
2、展示例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示例2(1)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2)我喜欢“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胡天八月”;我喜欢“灯如昼”的元夜“花市”;我喜欢“暗香盈袖”的“黄昏”。
(3)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刀光剑影。(4)苏轼的华发张扬了少年意气。
(5)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请一、二组的同学朗读1、2句,三、四组的同学朗读3、4、5句。
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请这边的同学讨论前两个句子,这边的同学讨论后三个句子,仔细揣摩,比较一下: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
3、揣摩特点 ①拆分组合式
先请一、二组的同学回答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比较一下,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把两句古诗组合成一个句子,或者把一句是(多余,删掉“是”)拆开后加上自己简单的语言组成新的句子,原句的顺序可以随意改变。这是“化用诗句法”一种方式——“拆分组合式”。②意象再现式
下面请三、四组的同学回答:这些句子在运用诗句方面和前边练习过的“直接引用法”有什么区别?它们和“拆分组合式”又有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明确:不直接引用原诗,而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内容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这是“化用诗句法”的另一种方式——“意象再现式”。
4、实际运用
苏轼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化用了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苏轼这样的大文豪都曾化用过前人的诗句,我们不妨也来练一练,说不定我们也能化用出这样的妙句呢?请同学们看化用诗句的对应练习,选择你喜欢的一题来完成。想要完成第二题的同学请留意大屏幕。(伴放音乐)对应训练
(1)用拆分组合法把以下诗句拆分组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根据老师画面中创设的意境写一段话。(题目自拟)
(3)下面一些诗句都是写流水的,任选几句选择其中的意象,化用诗句写一段话。“一江春水向东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来江水绿如蓝”;“斜晖脉脉水悠悠”;“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5、作品展示
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同学们完成了练习,我期待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学生展示,教师点评。(视时间情况,可多展示几个。)
三、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古典诗句巧妙入文的两种基本方法,这些方法运用得当便可以让我们的作文出妙语、增情趣、添文采、创意境。其实古文中很多精妙的语言同样可以入文。今后同学们在写作中,要灵活地、巧妙地运用,让我们的文章语美意丰。
四、延伸练习
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任用一法或几法,写一到二个片段。
①《古诗(词)里的__________》(春天、雪景、明月、乡愁等)
②《__________请听我说》 ③《初中生活二、三事》 ④《我眼中的色彩》 附:板书设计 直接引用 化用诗句
出妙语 增情趣 添文采 创意境
第四篇:作文指导课-化诗入文
语文组 陈琼花
作文升格训练-
化 诗 入 文
--作文语言诗意的妙招
教学目标:
1、通过引用、化用古诗词来提高作文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作文引取源头之水。
2、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诗词的背诵与欣赏的空间。
方法与技巧:通过高考优秀作文的引领,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使其作文充满诗情画意。
借鉴与赏析
引领与指导
借鉴与练笔相结合
一、导入,揭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以诗句为题目,画龙点睛
2、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3、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4、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5、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二、鉴赏探究
1、以诗句为题目,画龙点睛 直接引用诗句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高考题有一篇满分作文《不畏浮云遮望眼》.题目取自宋·王安石《登飞来峰》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巧妙化用诗句
《怎一个“情”字了得》(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诗句“ 怎一个“愁”字了得”)
《忙兮忙兮奈若何》(上海高考满分作文标题,化用了项羽《垓下歌》中的诗句“ 虞兮虞兮奈若何”)
2、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
《生命的色彩》就这样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
作者运用李清照、苏轼两个宋代词人笔下的名句开篇,形象而凝练地告诉我们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名句虽短,却含蓄深沉,极具概括性,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启迪
人们对自己要走的人生道路作出正确的选择。
3、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
唐人眼中的花,妩媚而秾烈。“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里的落英缤纷,很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憔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那里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很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里的花,游丝无力,楚楚动人,也很美。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辽宁一高考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文章撷取白居易《忆江南》欧阳修《喋恋花》及《红楼梦》中黛玉的诗句,紧扣话题,展现了三幅不同的画面,有的繁盛美丽,有的满目凄凉,昔日之花与今日之花相对照,历史之景与现今之景相衬托,为表现主题作了很好的铺垫,而且风流华美,读来满纸花色蕊香,令人折服。
4、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 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患得患失后,深谙自己的心跳。是“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潇洒,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坚强。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份自信;用旁观的眼神,就成了哲人心中的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
《幸福是什么》文中有这样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5、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
为了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可用这样一组句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绝顶;
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九曲; 我爱那“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 我爱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朴塞北; 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三、如何化诗入文----化诗成句,化诗成段
第一个层次是直接引用。
如:我喜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这种表达过于直白,会让人感觉有些幼稚。
第二个层次是诗句后面有一定阐述(或解说)。
如:
①“生命就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 的无奈与感伤。”
②“生命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
如: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第三个层次是化用古诗文名句。如:
思念就是苏轼的“夜来幽梦忽还乡,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就可化作
①“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垂泪千行”。
思念就是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就可化作
②“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练笔:化用下列诗句:
①美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亮丽,②美就是“芳草萋萋鹦鹉洲”的蓬勃,③美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私.参考答案:
①“美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
②“美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
③“美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四、具体操作---方法指导:
1、表达式——N个名句+议论。
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用旁观的眼神,是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进发与升华!
{唐·张渭《早梅》、宋·贺铸《青玉案》、宋·苏轼《水龙吟》}
——高考作文《用旁观的眼神》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唐·孟郊《游子吟》、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
—高考作文《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2、表达式——N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议论.3、表达式——1个名人+N个名句名事(或化用)+议论。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杜甫的记忆。有了他的记忆,我会感受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伟大之心;也会体味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胸襟,品味他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欣赏他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在这里就化用了杜甫的四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望岳》、《旅夜书怀》、《登高》。}
—
—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4、运用想象和联想,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当年的情景或化用诗词意境成段。
对王维的《渭城曲》,著名作家余秋雨
这样再现原诗意境: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再来一杯吧,阳关之外,就找不到可以这样对饮畅谈的老朋友了。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我手写我心:
1、中秋节,你在月下漫步时,看到了或想到了什么?请用一段文字把它写下来,要求化用诗词。(上网查找相关的诗句)
参考诗句:
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白居易: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姜夔: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苏轼: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六、结束语
实际上,以上方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几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最后,送给同学分一句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开,作文靓从诗词出。
第五篇:打造“以生为本,灵动高效”的化学课堂
打造“以生为本,灵动高效”的化学课堂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力实施素质教育,课时大幅度减少,但是内容并没有减少。生本教育的关键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堂,把学生变成先生。让学生引导学生,让学生教育学生,让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生本团队,优化生本课堂,组织调控,激发了全体同学的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生本教育;生本团队;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7-0325-01
1.科学谋划,转动课改方向盘
1.1实施“先学后教,问题导学”策略,打造“以生为本,灵动高效”的化学课堂。“先学后教”是指教师的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展示的基础之上,根据学情和认知确定教什么、怎么教。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科学实用的导学案或导学提纲,学生依据导学案或导学提纲开展自学、讨论、交流、展示等。
“以生为本”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权还给学生,教学以生命为根本、以生活为基础、以生成为契机、以生本为终极。
“灵动高效”就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灵活,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追求效果最佳化,效益最大化,效率最高化,发展最优化。
1.2构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智慧引领――训练达标”教学流程,让理念转化为策略。“自主学习”包括学生独立预习和合作讨论两个方面。这一环节可以当堂进行,也可以提前进行,取决于教学内容的多少。学生以导学案或导学提纲为“线路图”,首先独立看书、查阅资料、尝试练习、找出问题;然后对子间就问题进行互助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或向其他小组取经,或在展示环节上提出供大家思考、讨论,供教师点拨、讲解。自主学习环节,教师是一个巡视者、指导者、合作者。
“展示交流”是指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选派不同层次的代表,以多种有效方式,将本组的学习成果、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的疑难问题、自己的观点等向全班同学展示,不到位的方面,其他同学补充。这一环节,学生都是参与者、倾听者、评价者,教师是组织者、激励者、评价者。
“智慧引领”即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的基础上,由学生或老师对展示的情况进行点评、梳理、归纳,就疑难问题进行讲解、点拨、小结,对不全面的地方加以拓展延伸,对亮点进行提炼升华。此环节,师生都是引领者。
“训练达标”即教师或师生共同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状况等,分层、分类设计有针对性、有坡度的训练题,进行分层达标训练,以达到了解学情、提升能力之目的。训练一般当堂完成。教师和优生对学困者给以适当帮助。
1.3提出四大教学基本要求,让策略转化行动。为了让教师们在教学中能更好的把握改革尺度,防止出现过左或过右倾向,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四大基本要求,用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一是提高“四个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获取新知的情感体验度、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度、提高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度。二是有效协调“四个关系”:有效协调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有效协调教学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有效协调轻松形式与丰厚收获的关系、有效协调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的关系。三是建立“四个体系”:实用的导学案体系、高效的小组合作体系、科学的教与学评价体系、特有的课改文化体系,以体系支撑课改。四是实现“四大转变”:课堂主体由教师向学生转变、教师职能由传授式向引领式转变、课堂教学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学生学习由接受式向自主式转变,让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在转变中悄然而至。
2.开展活动,驱动课改四车轮
2.1开展四级培训,奏响课改协奏曲。滚动培训教师。课改的成败取决于教师。为了让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课改操作策略。“枕中云气千峰近,开窗放入大江来”,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导”,坐下来“研” 等方式,教师们更加深刻的领会到了“以生为本”这一理念的内涵,进一步明确了课改的实质就是改变传统地教与学关系,逐渐形成了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教育信仰,初步探寻到了有效实施课改的操作策略。
适时培训家长。学校有其高度地社会性,方方面面倍受社会关注,更受家长关注。课堂改革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如果学生家长不了解、不支持,将难以推行。启动课改之初,我校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召开了多次家长培训会,并且利用“访万家”之机与家长进行进一步交流沟通。通过培训与沟通,绝大多数学生家长了解到了教育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开展教学改革的原因,误解消除了,阻力没有了。
随时培训学生。课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改,积极参与课改,掌握自主学习、合用学习、探究学习的策略,各班级对学生进行了系列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有:如何利用导学案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步骤、课堂上如何大胆展示、课中课后如何进行学习反思等。通过培训,学生学习渐入佳境。
定期培训组长。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效实施,关键在于小组长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为了提高小组长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以班为单位,定期对小组长进行了跟踪培训和指导。
2.2举行“讲、评、研”活动,唱响课改行进歌。教师们在实际课改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求解决之法,“讲、评、研”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研究平台。一年来,各教研组每月定期举行1-2次“讲、评、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研究主题,挑选2-3名对这一主题研究较透的教师讲引路课,介绍自己的见解和做法,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困惑,大家围绕困惑之处展开讨论、争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策略。活动时,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和学校分管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每次活动都能有效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
3.初显成效,增添课改新动力
经过一年的课改,今日的熊绎中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教师有了教育智慧,敢于放手,放弃了霸主地位,主动融入学生之中,课堂有了应有的温度;学生得到了解放,课堂上能够冷静思考,敢于大胆表达,积极挑战问题,主动生成智慧,全程体验快乐,生命因享受课改盛宴而狂欢……
海阔龙吟水,天高凤舞空,未来的课改之路任重道远,熊绎中学人将会上下求索,不断探究,吟出改革最强音,舞出改革新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