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问题》教学实录 兴化市安丰实验小学 仇 华
《工程问题》教学实录 兴化市安丰实验小学 仇 华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第84-85页。
教学目的:
1.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2.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和题目特点,掌握分析解答的方法。
教学难点:
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激疑。
(投影)出示题目:
一条公路长480千米,甲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起把题目读一下,预备齐。
生:齐读。
师:请大家列式计算。
生:独立在纸上完成。
师:指名回答,师板书。
板书:480÷(480/20+480/30)= 480÷40 =12(天)师:480÷20求的是什么? 生:甲队每天修的长度。
师:也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
师:480÷30呢? 生:乙队的工作效率。
师:这两个商加起来得到的是什么?
生:甲乙两队每天合修的长度。
师:也就是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和。再用480除以它们商的和,得到的又是什么? 生:甲、乙两队合修的天数。
师:也就是工作时间。那么,这个算式反映了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式呢?
生: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和)=工作(合作)时间)
师:齐读数量关系式。
师: 如果甲、乙两队单独工作的时间不变,将题目中的一条公路长“480千米”改为“240千米、120千米”后(投影出示),请同学们猜一猜:两队合修的时间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不会)。
师:那么到底会不会变化呢?口说无凭,下面动笔计算。
生:学生独立完成。
师:指名回答,板书:
240÷(240/20+240/30)=240÷20=12(天)120÷(120/20+120/30)=120÷10=12(天)师:甲、乙两队合作的时间发生变化了吗? 生:齐说没有发生变化。
师:那为什么没有变化呢?再举一个数还会这样吗?
生:会。
师:举的尽吗?
生:举不尽。
师:这其中究竟蕴涵了什么规律呢?
2006-11-25 9:23:45
仇华
等级:数学幼儿园 文章:96 积分:26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9月4日 第 127 楼
二、小组合作——验证。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举例验证我们的猜测,并讨论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3.组间交流,展示成果。
师: 你们通过举例验证,发现了什么?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公路长度不管如何变化,甲乙两队合修的时间都不发生变化。因为公路长度变化后,甲乙两队每天合修的也会随着变化。
师:很好!还有不同意见吗?我们可以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看能否找到工作时间不变的原因 ?
生:因为被除数缩小多少倍,除数也缩小了相同的倍数,所以工作时间不变。
师:如果从数量关系上来说呢?
生:因为工作总量缩小了多少倍,工作效率也缩小了相同的倍数,所以工作时间不变。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也可以这样说,因为工作总量扩大了多少倍,工作效率也扩大了相同的倍数,所以工作时间不变。
师:哪位同学能根据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更完整,更概括地说一说?
生: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工作时间不变。
师:小结学生发言并过渡:对,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也就是不管这条工路长度是多少,只要甲乙两队单独修的时间不变,那么两队合修的时间也不会发生变化。既然公路的长度对他们合修的时间不产生影响,老师不给这个条件,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三、教师引导——探究。
(投影)出示例题: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2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师: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生:不同点是:刚才的题目一条公路的长度是具体的数量,而这道题不是具体的数量,其它的条件和问题都相同。
师: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我们可以把一条公路看作单位“1”。生:甲队每天修这条公路的1/20。师:也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
生:乙队的工作效率是1/30。
师:甲乙两队每天合修这条公路的多少?
生:1/20+1/30 师:那么,甲、乙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会解决吗?做一做。
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用方程来解的。
师:好,你说。
生:解设:甲、乙两队合修X天可以完成。1/20X+1/30X=1 师:可以吗?
生:生齐说可以。
师:用算术方法如何解答?
生: 1÷(1/20+1/30)=1÷1/12=12(天)(根据学生回答边板书,并写上答句)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个算式和上面的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这两题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是根据“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不同的是上面的题目 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都用具体数量表示,而例题的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工作效率用几分之一表示。
师:小结:这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是一致的,数量关系也相同,只是后一种解法不用具体的数量来计算,而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独完成时间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我们通常把具有这样特点的分数应用题叫工程问题。(边小节边板书)
单位“1” 1/工作时间 工程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公路长度无论怎样变化,合修的时间都保持不变的原因了,谁来说说那什么变了,工作时间才会发生变化?
生:工作效率和。
2006-11-25 9:24:38
仇华
等级:数学幼儿园 文章:96 积分:262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9月4日 第 128 楼
四、巩固练习——深化。
师:下面请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1.填空。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1)一件工作,甲要14 天完成,他每天完成全部工作的();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这时还剩全部工作的()没有完成。(2)一项工程,甲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1/15,乙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1/10。两人合做1天,能完成全部工程的();合做3天,能完成全部工程的();这时还剩全部工程的()没有完成。
(3)一件稿件,甲单独做要6天完成,乙单独做要8天完成。甲、乙合做1天可以完成全部稿件的();甲、乙合做()天可以完成全部稿件。
2.口答。只要求说出算式,不计算。
(1)一批布,做上装可以做20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30条,这批布可以做几套衣服?(2)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6小时,慢车要行9小时,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几小时相遇?(3)生产一批零件,师傅独做需6天完成,徒弟独做需9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能完成这批零件的5/6? 3.同学们做纸花,如果单独做,小华需4小时完成,小明需6小时完成,小红需9小时完成,?
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
生:热情高涨------
生:小华和小明每小时能完成几分之几?(师板书指名列式)
生: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合作4小时完成多少?
生:------
师:谁能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小华和小明合作3小时后,剩下的由小明和小红做几小时可以完成?
生:小华、小明和小红三人合作几小时能完成任务的1/4?
生:------
五、总结全课——畅谈。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师:工程问题在现实生活和生产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认真观察,努力解决。
六、布置作业。
板书:
工程问题
480÷(480/20+480/30)= 480÷40 =12(天)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和)=工作(合作)时间
240÷(240/20+240/30)=240÷20=12(天)单位“1” 1/工作时间 120÷(120/20+120/30)=120÷10=12(天)
第二篇:《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魏华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渤海小学 魏华
教学目标:在系列、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认识、体会工程问题的特点,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抽象、提升的过程,从而理解解题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类推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工作总量与单位“1”的关系,理解工作效率的求法。教学设计思想:
小学数学六年级11册中的《工程问题》应用题是分数应用题的特例。其解题思路与整数应用题中的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求工作时间的解题思路相同,所不同的是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不是具体的量而是率,其解题关键是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发掘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尤其是工作效率。重点探究把工作总量作为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率和的理解和抽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对分数意义的再理解、再认识、再应用的过程。由于解题时遇到的不是具体的数量,有的学生往往感到抽象,而不易理解。
这节课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在设计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展台等有效的教学手段,演示修路场景,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出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力图体现生活数学原则,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深入感知探究过程的同时,逐层深入,层层设疑,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引导学生探究,注重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新知的探求始终建立在学生自主获取、主动构建和自然生成的状态之中。最终形成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入:
1、(播放ppt)教师随着画面同时描述:这是我为某校操场拍的照片,同学们看看这简直就是“草场”,为了同学们更安全的强健体魄,校长决定翻修这个操场,就这条跑道的修建,有两个工程队都来竞标,甲工程队承诺:我们有先进的机器设备,10天就可以完工;乙工程队也不示弱:我们15天可以完成。
2、如果你是校长,怎么做才能更快的修完这条跑道,让学生们尽快的在这样的跑道上运动呢?
(汇报:两队合修),真是个好校长。
二、猜测、验证,合作探究
1、预测一下:两队合作几天可以完成呢?
⑴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的猜测和想法。⑵汇报:重点说清理由
2、根据学生的汇报,(合作天数不会超过10天),那么谁猜测的更准呢?让我们算一算,验证一下。
3、验证: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算,(教师故意设置障碍)没有工作总量,学生根据以往知识和经验无法解答,提出疑问:没有工作总量没办法计算?
4、教师:请你根据刚才的印象,自己估计跑道的长度,找到总量算一算。
学生汇报:(1)说明自己假设这条路的长度(2)在实物展台演示:说明计算过程
(3)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的计算过程,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无论总路程是多少,最后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的天数总是6天)(4)学生自由说出自己计算的结果。
(5)你发现了什么?
5、小组合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合作时间没变呢?
6、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以引导、提升:不论工作总量如何变化,甲、乙工程队每天完成的任务与总量的关系1/
10、1/15没变。
既然无论总量是多少,甲队每天完成的都是总量的1/10(工作效率),乙队每天完成的是总量1/15,如果是n米的跑到呢?教师随之板书。
那么我们可以用谁来表示工作总量而且计算时又比较简单呢?(通过大量数量的计算比较,引出单位“1”)
7、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把这条路看成什么计算呢?
学生汇报:把这条路看成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是1/10,乙的工作效率是1/15,(根据分数的意义加以解释)同时配以ppt直观感受。
8、现在你能解决刚才我们的问题吗?强调用率解决就可以了。
9、试一试:一项工程,甲独做20天完成,乙独做30天完成,丙独做40天完成,甲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乙每天完成工程的(),丙每天完成工程的();甲、乙合作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乙、丙合作3天,完成全部工程的(),三队合作,()天可以完成全部工程。
三、拓展延伸 总结提升
1、练一练:(只列式不计算)(1)有一批布,如果都做上衣可以做20件,都做下衣可以做30件,这批布可以做多少套衣服?
(2)一个环形跑道,小红行完需要4分钟,小明行完需要5分钟,如果两人同时相背而行,几分钟可以相遇?
总结提升: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如:建房、修路、打稿件等问题,我们称这样的问题为工程问题。(揭示课题)
解答工程问题的方法是什么?(揭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单位“1”还可以表示什么?
(3)甲、乙两个水管,单开甲水管12小时可以注满一池水,单开乙管15小时注满一池水,如果两管同时开,几小时可以注满一池水的3/4?
2、拓展练习:
(1)甲、乙两地相距3600米,张强骑完全程用20分钟,李杰骑完全程用25分钟,如二人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多少分钟相遇?列式正确的是:()(强调量的统一运用,率的统一运用。)
A: 3600÷(3600÷20+3600÷25)B: 1÷(3600÷20+3600÷25)C: 3600÷(1111+)D:1÷(+)2025202
5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65页1、2、3题
板书:
工程问题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和 = 合作工作时间
甲效率 乙效率
300 ÷(300÷10+300÷15)= 6(天)5000 ÷(5000×
11+5000×)= 6(天)1015 n ÷(n 1 ÷
×110+ n×115
1110 + 15))
= 6(天)
= 6(天)
(
第三篇:《捞铁牛》教学实录[天津市实验小学 刘军]
一、教学设计说明
(一)、制定目标
湖南师大余同生教授曾经明确指出,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明确而不含糊,要准确而不随心所欲,要具体而不笼统,要重点突出而不面面俱到,要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而不以理解内容为重点。”在制定《捞铁牛》一课教学目标时,本着这个原则,尽量做到明确、集中。
这篇课文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第五单元。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归纳段落大意”。“读写例话”《归纳段落大意》就是以本课为例进行阐述的。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本课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落实目标
1.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
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而不要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教学《捞铁牛》时,就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首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帮助学生总结出概括段意的一般方法。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目标,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这一段,想一想这一段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先„„然后„„再„„又„„)接着通过覆盖式投影片按顺序分步演示这四项准备工作,并体会这四项准备工作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进而总结出:写文章应做到“言之有序”。这几个环节是在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这一教学目标。
2.落实目标过程中注重读的训练。
语文课应该以读为本,已经成为小语界的共识。这节课为了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前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和方法,后一自然段写打捞另外七只铁牛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条理性(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便落实了“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写”这一目标。接着再让学生通过“读”来概括这一段的段意„„总之,教学中始终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目标的达成,在教学设计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一开始,就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立学习的机会,如在第二段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多读,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进而达成目标。在教学第三段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反馈目标
目标反馈,是目标教学的特征之一,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反馈环节:
1.让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
2.回家做一个小实验,并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成一段话。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言之有序”的掌握情况,看一看学生是否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清楚。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捞铁牛》(板书课题)。注意“捞”字读一声。大家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捞铁牛。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为了四段,老师请四名同学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指名)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中讲到的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捞它们呢
师:好,这几个同学读得都非常认真,谁先来说一说铁牛是做什么用的生:铁牛是拴浮桥用的。
师:那为什么要捞铁牛呢
生: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浮桥,铁牛陷在了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了,浮桥需要重修,所以人们要捞铁牛。(板书:陷进淤泥)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知道了铁牛是做什么用的,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下面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生甲:和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生乙:是用什么方法把铁牛捞上来的生丙:为什么不把铁牛放在船上拉回来
师: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目标就是在认认真真读书的基础上,理解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了解课文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同时初步学习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懂了第一段,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中所描述的内容。生:(大声读这一段)
师:现在先请同位的同学互相说一遍,看谁说得最好。
生:(同位同学练习)
师:谁愿意给同学们说一说
生:和尚先请一个熟悉水性的人潜入水底,看一看铁牛沉在哪儿,然后准备两只大木船,船里装满泥沙,划到铁牛沉没的地方。他再叫人把两只船并排拴紧,搭个架子。最后请一个水手用很粗的绳子拴住铁牛。
师:这段写捞铁牛了吗
生:(齐答)没有。
师:那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甲:写了和尚做准备工作。
生乙:这一段主要写了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板书:准备工作)
师: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就是这一段的段意。我们通过认真读书,知道这一段中的四句话都是写“和尚做的准备工作”,所以同学们把段意概括为“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由此可见,认真读书,了解内容,然后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概括段意的方法。
师:还有一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概括这一段段意。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我们可以结合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来概括第二段段意
生:我们可以结合第4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准备工作做好了”来概括第二段段意。
师:对,谁来试着概括一下。
生:和尚做好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师:真好!我们读书时还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师:谁再来把第二段内容读一遍,我们看一看课文中运用了哪一组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着眼于言之有序,紧扣教学目标,训练重点明确,指导具有可操作性。]
生:课文中运用了“先„„然后„„再„„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几项准备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师:你说的完全正确。下面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我们来体会一下准备工作。(师用覆盖式投影片分步演示四项准备工作)
师:和尚先做了什么准备工作
生:请一个水手潜到河底,摸清了铁牛沉在哪里。
师:然后做了什么准备工作
生:准备两只大船,把船里装满泥沙。
师:第三项准备工作是什么
生:把两只船并排拴在一起,搭上一个结实的架子。
师:又做了什么
生:请一名水手用绳子把铁牛拴住。
生:(兴趣盎然地看着演示过程)
师:刚才我们演示了四项准备工作,都看清楚了吗那如果换一换顺序可以吗比如说先写把两只船拴在一起,再写划过去行吗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船很大,单独划比较好划。
生:我同意孙明的意见。先把两只船挂在一起,划起来就非常吃力。
师: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这样写很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投影出示:言之有序)
生:(齐读)言之有序。
师:谁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同学们再来体会一下这一段是怎样做到言之有序的。
[这里强调训练“言之有序”这个重点,目的不在于反复讲,而在于让学生多体会。]
生:(读第二段)
师:刚上课时,同学们就提出了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捞上来的。现在我们通过学习第三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这一段一共三个自然段,老师请三名同学读,谁愿意读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哪两个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生:第4、5自然段写打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师:好,这两个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学,要求是认真读书,思考两个问题。(出示投影)
思考题:第4自然段中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
生:(读两道思考题)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在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同位之间可以互相商量讨论。老师看哪些同学学得认真。开始吧!
生:(自由学习,讨论。)
[讨论法应该大力提倡,这样的教学安排,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适当指导。)
师:好,我们先自学到这,谁先来说一说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先说1、2句的关系,再说2、3句的关系。)
生: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因果关系。因为水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了,所以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因为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上来。
师:这位同学理解得非常好,那和尚是利用什么把铁牛拔出来的生:利用水的浮力。(板书:利用水的浮力)
师:谁还记得刚才老师提的第2个思考题
生:刚才老师提的第2个思考题是:铁牛为什么不放在船上拉回来
师:好,谁来回答。
生甲:因为铁牛太沉了,水手们根本没有办法把它拉上船。
生乙:即使拉上了船,也会因为太沉,不容易划到岸边。
生丙:对!我同意赵刚的意见。书上已经写到“水手们使劲把船划到岸边”。这说明把铁牛放在水中拖回来,已经很费力了。
师:你能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分析,这种方法非常好,值得同学们学习。
生:因为和尚还在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放在水里拉回来可以省一些力气。
师:这几位同学分析得特别好。和尚这时还在利用水的浮力,你们看和尚是多么聪明啊!
师:谁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样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
生:(读第6自然段)
师:谁来回答
生:我认为还是把沙子铲入黄河,利用水的浮力拔出铁牛,然后拖到岸边捞起来的办法。
师: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来概括一下第三段段意
[练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这样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和增强语感。]
生甲: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捞了起来。
生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一只一只地捞了起来。
生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师:现在同学们是不是知道和尚是用什么办法把八只铁牛捞上来的 生:(齐答)利用水的浮力。
师:你们真聪明。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了解到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铁牛捞上来的,解决了同学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师:同学们,第三段写打捞过程,(板书:打捞过程)虽然没有使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但表达得也很清楚,也做到了言之有序。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生:想。
师:在看时,请同学们注意打捞过程的顺序。一会儿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放录像)
[使学生对捞铁牛的过程加深印象,这里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媒体,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生:(自己小声说打捞过程)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第四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这一段告诉我们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边说边板书:怀丙出色)“出色”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格外好,超出一般的意思。
师:我们通过学习第2、3段,从怀丙和尚所做的细致有序的准备工作和巧妙地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他的“出色”。那么我们再读一读第一段中怀丙和尚说的话。你们想一想,还能从哪句话看出他的确很出色
生甲:人们正在议论纷纷,一个和尚说:“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生乙:我从怀丙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他的确很出色。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这时已经想好借助水的浮力把铁牛捞上来的办法。
生:我觉得他这时已经胸有成竹了。
师:你这个成语用的十分恰当。
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得非常好,你们通过认认真真地读书,知道了怀丙和尚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概括段意的方法,体会到课文“言之有序”的写法。
师:你们都觉得怀丙和尚很出色,打捞铁牛的办法好。那你有没有比怀丙更好的办法(学生愕然)
[问得好!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步骤,值得提倡。]
师: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
生:(分组讨论,气氛热烈)纷纷举手。
生:我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沉铁牛的地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黄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舱里。这样装泥沙的船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挂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以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其他同学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此处不止是让学生动脑筋想,还是口语表达训练的好机会。]
师: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师:昨天老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水中放入盐使鸡蛋浮起来”的实验,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也亲手做一做,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实验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师:这节课就学到这里。大家学得很好,谢谢同学们。
附板书:
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陷进淤泥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怀丙出色
总评:
《捞铁牛》这一课,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即“突出有序,注重自得”。下面我们对这一节课做一简要评析。
一、强调有序
人教版教材《捞铁牛》是一篇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刘军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侧重在宏观处引导学生看“序”),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初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侧重在中观处指导学生抓“序”)。
3.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侧重在微观处辅导学生“序”)。
围绕既定具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达标才能井然有序。刘军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建立在“以读为本”和“读书有序”的基础上的。他是怎样引导学生围绕上述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去读书的呢我们认为,首先抓住三个“读”的环节有条不紊地指导学生“自能读书”,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1.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基本内容“是什么”。
刘军引导学生进行“初读”,主要体现在第一课时。这从第二课时的导入环节可以看得很清楚。第一课时的任务当然少不了扫除文字障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来了解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即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2.细读,分步细想需思考的课文要点“有什么”。
“细读”可安排在第一课时,也可安排在第二课时。刘军把“细读”环节安排在第二课时,先请四位学生按结构段朗读课文,然后重点阅读怀丙和尚为捞钱牛做准备工作一段,接着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两个重点问题。想好了两个问题之后,第三个问题就是怎样概括段意,老师让学生在熟读进而记住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至此也初步落实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即学习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3.深读,抓住重点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为什么”。
在这一步,教师一边用覆盖式投影片分步演示怀丙和尚所做的那四项准备工作,一边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接着,又提出了新的问题;“由此看出,课文是按照准备工作的先后顺序写的,能颠倒吗为什么”然后强调:“按照事情的本来样子写就能写得有条理,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言之有序。”这样,老师又揭示并明确了第三个教学目标: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导学“突出有序”的设计思想就这样一步一步体现出来了。
二、注重自得
如果说《捞铁牛》一课教学的前三个“读”的环节教师主导作用比较明显的话,那么,下面的教学更多的则是意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者在读的形式上,无论是指名读、齐读,还是自由读、默读等,主要考虑的是怎样将学生“导入”到了解和理解课文的内容与情境中。而后者无论是要求学生再读,还是组织小组讨论和在全班重点发言,则重点是为了“导出”,是使已经进入状态的学生能做到“自学自得”。
教师放手让学生多读,尽可能通过自己的语言实践来理解内容和表述自己对内容的独到理解,进而达成目标。这就是我们天津教研员常说的“读书有序”中的最后一“读”——“评读”。
“评读”的关注点主要不在关于“是什么”、“有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方面,而主要侧重思考这样做“好不好”和“怎样做更好”上。这就是所谓“评读”和“创新”层面的知识。这一课“评读”环节处理得非常好,旨在让学生做三件事。
1.比较自得,即深挖语言表达上的不同点,进而学习和总结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第三段时,刘老师先通过指名读来让学生弄清这一段中三个自然段所写内容的不同。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并通过自读和讨论,使同学之间得以交流思想认识,进一步理解课文中语言的有序性,扎扎实实地落实“学习课文按一定顺序记叙的方法”这一目标。再如,刘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练习概括段意时问道:“谁能以这一自然段为基础,结合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来概括一下第三段段意”当时学生有三种说法:
(1)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捞了起来。
(2)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把八只大铁牛一只一只地捞了起来。
(3)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这三句话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即都认为是利用水的浮力,这一点已成共识,而后半部分第三句语言最简洁,只有8个字,而且表意也非常明确,所以用第三种说法比较适合。这就在比较中学习了语言。
2.解释自得,这样做既能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重点内容,又能练习言语表达。
例如,老师问:“谁先来说一说第4自然段后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学生说:“我认为这几句话是因果关系。因为水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了,所以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因为船里的泥沙减少了,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所以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出来。”学生说出这一段话,就不止是个理解问题,还有围绕一个中心训练言语表达问题。而这一点对于任何一节课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3.创新,这是最重要的“自得”表现。为了目标的达成,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刘老师在教学将到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两船泥沙,捞八只就需要十六船泥沙。那么多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多不好呀!这样做会阻塞航道,还会污染河水。如果老师给你四只大木船,你能不能只用两船泥沙把铁牛捞回来小组讨论讨论。”以此来引导学生想出比怀丙更好的办法,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想。这是在“评读”中让学生认真思考“怎样做更好”的根本用意所在。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终于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建议:先把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划到铁牛的上方,架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空船分别靠在前面那两只船的两边,让水手们不要把泥沙铲到河里去,而是铲到空船里。这样,装泥沙的船会慢慢浮起,铁牛也被拔离河底,再把铁牛拖到岸边。接着,用装满泥沙的后两只船拴住铁牛,等前两只船把铁牛运到岸边划回来,再分别靠在这两只船的边上,把泥沙铲到那两只船上。用这样的办法来回七次就可把八只铁牛全捞上来。
由于刘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就使得这节课的教学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第四篇:彬县实验小学:高永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彬县实验小学
高永华
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第二课 年 级:四年级 歌曲背景: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唱国歌时应当是一种居安思危、怀念先烈、意气风发的情绪。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及与国旗相关的题材的歌曲为基本素材,使学生感受“五星红旗是用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这一深刻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具有强烈的情感感染力和思想教育意义的一课。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自然、坚定的声音演唱《国歌》。初步了解音乐知识在歌曲中的表现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在歌曲的演唱活动中,用歌声去感受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通过学唱《国歌》和介绍聂耳,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 们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并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从而体会各种音乐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运用恰当的力度正确的表达歌曲的情绪内容。教学方法:
教唱法、激趣法、对比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光盘等。教学过程:
一:情感互动,组织教学: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边听歌曲《歌唱祖国》边做军人行走的动作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设计意图:创设欢乐活泼的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做良好的铺垫。]
二、谈话导入,激发体验: 考考你:
1、中国的国旗是什么?中国的国歌是什么?(播放课件)
2、谁能告诉老师在什么样的场合中会升国旗、奏响《国歌》呢? 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
三、新歌教学,体验快乐:
1、初听范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课件,体会音乐情绪。
2、师边弹琴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演唱歌曲。考考你:
你知道国歌的词作者是谁?曲作者是谁呢?演唱时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听完后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介绍国歌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听、学、唱《国歌》、了解国歌的历史背景等,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潜移默化得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国旗、国歌的真挚感情。]
4、分析曲调结构,随琴学唱旋律。
5、教师指出学生在唱曲调中不准确的乐句,在教师指导下把它唱准。
6、学唱歌词: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2)教师重点指导部分:
A、教师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乐句。﹥ ﹥ ﹥ ﹥ 5 | 2 3 | 5 3 0 5 | 3 2 3 1 | 3 0 || ·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四个字上要加上重音记号? ·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来进行比较,体会这句歌词的含义以及重音运用的作用。
·学生运用重音记号和休止符演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进一步体会歌曲内涵。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教学法,使学生感受重音记号和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作品奠定基础。] B、学生唱唱“起来、起来、起来”这句话的歌谱。(课件)·学生用手势表现这句旋律的走向。·教师穿插介绍音乐知识“上行”。
·唱一唱:加入力度记号演唱,进一步体会这句话的情感表达。[设计意图:认识“上行”知识这个环节的时候,让学生在体验、感受、演唱中初步认识歌曲旋律的走向,获得音高的感受。] C、为什么在“前进!前进!前进!进!”要多加个进?并加重音记号?(课件)
﹥ ﹥ ﹥ ﹥ ﹥ ﹥ ﹥ 5 1 | 5 1 | 5 1 | 1 0 || ...·学生讨论、回答。·完整演唱最后一句。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对比演唱来激发学生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7、学生有感情完整地演唱《国歌》,教师及时做出相应的评价。
四、拓展延伸,加深体验
1、运用不同的表演唱形式进行表现歌曲。(1)学生讨论自行排练节目。
(2)教师可提示学生用:绘画、舞蹈、齐唱、合唱、等形式。
2、播放合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学生展示表演情况。
4、教师对表演好的学生给以表扬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来表现音乐,感受音乐、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总结归纳,师生共唱《国歌》: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旗、国歌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雄壮嘹亮的国歌声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现在我们要发奋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繁荣、更昌盛、更富强,让我们来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反思: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详细资料的介绍,学生更深层地理解了这首歌的由来。在学习本课时,我主要是用听觉、视觉来感知歌曲意境,运用比较、讨论等思维方式,在听、判断、讨论中感知音乐曲式结构和风格;教学中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有些音乐资料没准备齐全,影响了教学效果;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入,教学重点过多,以致让人感到课堂教学有些仓促,每个问题没有深入研究。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分数应用题
(工程问题)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来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2.通过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能利用假设法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理解假设不同的数据得出的相同结果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口答下列各题
思考:下面各题研究的是哪三种量的关系?仔细读题,了解每一道题已知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 分别写出数量关系式.1.挖一条全长100米的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挖一条水渠,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全长的几分之几?
3.挖一条水渠100米,平均每天挖20米,几天可以挖完?
4.挖一条水渠,每天挖全长的,几天可以挖完?
二、展示交流
1.学生通过交流展示,总结出工程问题就是探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种量之间的关系。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三、关键点拨. 1.阅读与理解:
①从题目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对题意的理解:这道题是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就是公路的总长,工作时间就是修路的时间,工作效率就是每天修的路的长度.如果两队合修,那么工作效率就是两队的工作效率和.②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工作总量(这条路的总长度)和工作效率和
③如果知道了这两个信息,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分析与解答 ① 我们需要的这两个信息题目中都没有给,怎么办?
② 我们能不能先假设出这条路的长度,再计算呢?可以怎样假设? ③根据各自假设,尝试解答.我假设这条路长 千米
一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二队每天修多少千米: 两队合修,每天修多少千米: 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3)展示交流
展示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评价交流各种不同的假设.启发学生思考公路的长度可能是18千米,30千米„„不管公路全长是多少千米,我们都可以把这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那么,一队和二队的工作效率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 交流板书
(4)观察思考
不同的假设,计算的结果都一样,为什么? 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① 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两个队的工作时间不变,他们每天修路的长度随着公路的总长变化而变化,但是在无论假设公路全长是多少,他们每天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没有变化.(5)回顾与反思 ①检验答案的合理性
②引导发现不管假设这条路有多长,答案都相同.把这条道路的总长度看做单位”1”,解决问题简便.(6)小结
解决工程问题一般方法
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②工作效率就是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倒数)③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四、进阶练习.
(一)基础练习一堆货物,甲车单独运6次才能运完,乙车单独运3次才能运完,如果两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二)提高练习
练习九第6题: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20分之1,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30分之1,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练习九第7题:甲车从A城市到B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城市到A城市要行驶3小时。两车同时分别从A城市和 B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九第8题: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这个水库有两个泄洪口。只打开A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练习九第9题:一共有300棵树.如果我们一队单独种,需要8天,如果我们二队单独种,需要10天,现在两队合种,5天能种完吗?
五、评价延伸.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工作时间的倒数”表示.)(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X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
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天能修完。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答: 如果两队合修,5分之36天能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