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三位数乘二位数教案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51页例1,第51页上的课堂活动1-2题及练习十二第1~2题。
51页例2和议一议,第52页上的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二第3题。教学目标:
1.掌握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理解。3.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4.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估算。5.借助已有知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6.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时间:2018年 月 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同学们,秋天到了,果园里瓜果遍地,景色真美!下面让我们走进丰收的果园,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引导观察单元主题图)
教师:从这些图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有桃树647棵,平均每棵收桃48kg。一共可收桃多少千克?
收了231吨脐橙,每吨大约要32个筐装,一共要多少个筐?有500棵梨树,平均每棵收梨25kg,一共可收梨多少千克?
(小黑板一一出示这些问题)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
(学生口答)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要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来解决,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板书课题。
二、运用迁移,探究新知 1.教学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1)教学例1。
教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例1(指导看图),看一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第一个问题:有30行苹果树,每行400棵,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为什么列式为400×30?
学生:因为有30个400棵。教师: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说出多种想法。比如:
学生1:因为400×3得12个百,就是1200,400×30的得数是400×3的10倍,所以是12000。
学生2:4×3=12,然后再在12后面添3个0,就是12000。小结: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后看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多少个0,就在乘得数 的末尾添加几个0。
(2)课堂活动,及时巩固。
教师:请同学们做第77页的口算,答案填在书上,之后抽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答案!然后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按课堂活动中的第二题对口令,以达到熟练程度!
2.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教师:从这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
教师:请大家观察,5×3变成50×30,因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也扩大了10倍。教师:积有什么变化?
学生:积扩大了100倍,也就是10×10=100倍。同法教学从5×3变成500×30的变化规律。
(2)师生共同小结。
(小黑板出示)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就扩大()倍。
(3)及时巩固。
根据24×3=72直接写出下列算式的积 240×3=
240×30=
学生口答,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尝试运用,巩固提高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然后以开火车的形式公布答案,最后选两道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一、观察引入新课
引导观察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李叔叔在桃园里摘了91箱桃,每箱能卖198元。”教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丰收的果园。你能估算一下这些桃大约能卖多少个元吗?
教师:怎样估算?
学生:把91看作90,把198看作200,因为200×90=18000,所以桃园大约能卖18000元。
教师:估算一下这些桃园大约能卖多少元,又该怎样列式? 学生1:198×91≈18000(元)
教师板书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写结果时要用“≈”,表示这是一个近似值。
小组交流,展开讨论,反馈交流情况。2.教学“议一议”。
教师: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
教师:李叔叔在桃园里摘了91箱桃,91箱是数量。
每箱能卖198元(这是单价)。能卖多少个元(求总价)? 198 × 91≈18000(元)单价×数量=总价
思考:根据上面乘法算式你能写出两个除法算式吗? 试试看:
二、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52页课堂活动2题。
四、课堂小结(略)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3题。
第二篇:二位数乘二位数练习1
二位数乘二位数练习
1、口算练习
40×20=60×70=30×30=90×90= 1、口算练习
二位数乘二位数练习
40×20=60×70=30×30=90×90= 80×40=60×90= 10×48=32×20= 2、估算
45×9075×6821×3565×9828×6942×653、列竖式计算
12×2321×44
24×2132×42
19×5843×52
70×90=24×20=89×4874×5287×5932×2326×3524×5650×20= 40×50= 57×65 34×59 57×3215×2159×21 27×14 80×40=60×90= 10×48=32×20= 2、估算
45×9075×6821×3565×9828×6942×653、列竖式计算
12×2321×44
24×2132×42
19×5843×52
70×90=24×20=89×4874×5287×5932×2326×3524×5650×20= 40×50= 57×65 34×59 57×3215×2159×21 27×14
第三篇: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练习题
姓名: 班别:
145×12= 1、135×12= 2、176×46= 3、325×26=
454×145= 68、43×129= 911、12×124= 12、237×83=5、36×254= 7、32×164= 10、85×215= 13、322×35=、83×217=、25×328=、28×153= 14、85×142= 15、16×134= 16、34×246
160×30= 1719、180×50= 20
360×12= 22 24、320×16= 25
36×120= 27、220×40= 18、290×30= 21、390×14= 23、280×15= 26、18×230= 28、160×60=、460×80=、350×15=、430×26=、26×320= 29、23×340= 30、27×150= 31、87×410=
106×30= 32、206×40= 33、208×30= 34、305×50= 3
573×207= 39、18×103= 40
236×43= 208、108×90= 3637、26×108= 38、69×105= 41×56= 720、209×60=、25×306=、19×302= ×42=
407×35= 480×50= 305×30=
240×220= 27×142= 306×24=
703×50= 260
65×390= 42
28×25= 412×17= 124×14= 480×102= 34×21= 157×35= 408×36= 120×70= ×72= ×43= ×24=
315
230×40= 450×300= 135×24
221×16 307×26 183×15 58×912
408×25 315
208×56 162
308×21
703×50 260
×47 508×21
130×24 135×14 480×15 23664×321 ×12 306×70 2008×43 ×15 ×24= ×36 713
65×390 42×102 720×42 480×50
第四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 育婴里小学 底静
课题概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学情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让学生先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迁移旧知
1、脱口而出
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对他们很熟悉吧,你能快速准确的说出他们得数吗? 18×4= 250×2= 24×4= 150×5= 6×14= 230×3= 2.出示情境图:王老师来到图书馆,每套书有14本,她买了12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
(1)指名列式:14×12=
(2)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老师大约买了多少本?
学生估算后(一般估成14×10),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又好算,又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3)讨论:14×10=140这个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了,因为把因数估小了,所以乘积也小了)
(4)出示点子图:我们把一个点子看成一本书,一套书一共14本,就是14个点子,现在大屏幕上显示12行点子,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指一指14×10=140在图中对应那一部分?(5)课件演示,学生对着屏幕指出计算的部分
(6)我们估出了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没有算。到底有多少本呢?你觉得可以怎样做?(用估算的那部分,加上还没有估的那部分)利用点子图直接呈现。
(7)板书计算过程 14×2=28 14×10=140 28+140=168(8)复习笔算:其实在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发现14×12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题,除了刚才我们分部的计算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列竖式板演)
(9)复习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总结,课件演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顾,对已有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复习的同时,为学习新知三位数乘两位数做好铺垫)
二、内化新知、总结方法
过渡:看来同学们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说明大家在学知识的时候用心用脑去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发扬这样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好不好?
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某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每小时行145千米,用了12小时)
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呢? 生:用乘法解决,因为这道题是求12个145,所以用乘法计算(对学生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
师:我们来看——出示线段图分析,理清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图的出示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的理清数量关系,从而正确列出算式)
(2)列出算式,出示课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 12 =(千米)
(3)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大约行了多少千米?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估算一:把145看成150,把12看成10,150×10得1500 估算二:把12看成10,145×10得1450 让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估?
(设计意图:通过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养成习惯在笔算中能够根据估算的结果确定准确值的范围)(4)交流计算方法:
师:那么李叔叔乘坐的火车到底行了多少千米?请你自己尝试根据已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经验去笔算一下好吗?算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算法
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找错例
预设1:如出现错例,先请算错的同学汇报,投影展示4 5
× 1 2 2 9 0
5
3 5 师:他算得对吗?说说你的想法。请学生针对这个答案进行交流 生1:我认为不对,他的数位对的不对
生2:290下面不应该用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
交流汇报后展示算对同学的答案,并询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
× 1 2 9 0
………2乘145的积4 5 ………10乘145的积
4 0 预设2:如果没有错例都是正确的。找一名学生投影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阐明自己的算法。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老师适时提问: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写在哪?最后写什么?并重点强调第二部分的积应该怎么写,积的末尾应与第一部分积中的哪一位对齐? 生:145×1,这个1是十位的1,表示1个十,是145×10,所以5应该和290十位的9对齐。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是为了让学生把对原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知中,通过全班共享,交流,自己去突破本节课的重点)(5)验算成果
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已经得出计算结果,那我们算得到底对不对呢?可以怎样验证呢? 预设:
生1:可以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看差距是否大?如果比较大,说明结果有问题。
生2:可以用计算器来检验是否计算准确。(6)巩固归纳
师:通过计算我们对三位数乘两位数有一定的认识了,你们能说说计算方法吗?我们再做两道题进一步体验一下好吗?(设计意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归纳能力,也为总结方法做好了铺垫)142×23 214×34f 算好后指明汇报交流,并针对其中一道题进行计算过程的说明。师:通过我们计算这几道题的过程,你们能不能自己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呢? 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归纳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借助以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法则的经验,并结合自己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自主梳理计算步骤,帮助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三、巩固新知
1、我来算一算:142×23 = 214×34=
2、我来改一改
3、赛一赛,看谁算得快又准
134×12=
225×36= 176×47= 237×42= 师:每组选择一道题计算,计时比赛,看哪组同学计算的最快并全部作对,评为优胜组。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这些练习让学生在不同的形式中巩固算法,使计算更加熟练)
5、知识的应用
师:咱们能不能帮助我们学校解决问题呢?
(1)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全校共36个班,每套书129元,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道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可以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进行了练习,第三题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解答,要在学生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是一个提升)
6、动脑筋
师:你能帮助老师解决这道题吗? 在竖式的 方格 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这道题是本节课的开放题,要在学生数量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计算上去完成,对学生是一种提升)
7、知识延伸:格子乘法(蒲地锦)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 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是一样的,注意用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积末位对齐十位,不同的就是要乘上百位上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再次回顾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己归纳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看来在学习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会发现很多学习的奥秘,老师希望你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成果,加油!
第五篇: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熟练掌握口算、计算、估算方法,并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有耐心地做题。教学重点:单元知识的构建。熟悉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教学难点: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多种练习形式。
教学对策:充分把握题型的特点,能更好地掌握题目的本质。教学准备:补充题。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
师:我们先进行一下口算练习(出示课件)。生:举手发言,说算法。师:(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表扬点评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掌握的不错!相信大家,今天的单元复习课一定也会完成得很出色。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单元框架(知识点)
师:请同学们思考:第八单元“富饶的大海”分几个窗的内容?每个窗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
生:
师:张贴“窗一、二、三”
师:每个窗我们都学习了那些知识? 生:小组合作梳理一下、交流。师:巡视查看,并及时点拨。生:交流。师:板书张贴。
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回答,老师发现同学们记忆力真棒!
三、例题回顾(掌握笔算方法)师:“窗一”我们解决了那些问题?
出示情景图,复习问题一和二。生: 问题一,学生说口算方法(教师播放课件)。问题二,学生说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师: 总结,并出示(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课件。
师:信息窗二我们解决了那些问题?学习了“进位和连续进位”的乘法,出示课件。生:学生讲解,教师补充。
师:这是窗三的内容。我们学习了? 生:中间有0的和末尾有0的乘法。师:还有呢?
生: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师:对!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回答,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掌握的不错!记忆力很棒!同时也认识了许多大海中的海产品)。为了检验同学们掌握情况,下面我们进行一下【课堂检测】
四、课堂检测(学生答题,教师巡视)
1、笔算
2、估算
3、应用
生:同位互换、集体订正。
师:出示课件。及时统计学生们的正确率,并加以表扬。【乘胜追击】
五、知识大闯关
1、拔萝卜
2、配钥匙
3、选做题
六、课堂小结。
教师重温单元构建图、学生谈论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