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

时间:2019-05-15 07:3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

第一篇: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

第七课

我喜爱的书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封面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初步去用视觉艺术语言去感受、欣赏封面艺术。

2、融美术字与图形于一体,强调字体与图形的排版设计。逐步提高设计与生活实际密切关系的认识。

3、能够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大胆设想,运用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设计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用字体设计封面的要点,即:字体、大小、位置、色彩、组合构成的视觉形象。

2、难点:运用以前学习的美术知识,将构图、色彩、图案、美术字等知识综合运用,完成自己喜爱的书的封面设计。三.教具与学具:

1、教具:各类书籍封面设计作品

2、学具:铅笔、尺子、蜡笔、水彩笔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课前一周,布置学生课余到学校附近书店调查一些封面设计具有特点的书。

(二)、导入新课

1.新学期对这学期的教材进行全面的介绍,对要用的材料做下安排。

2.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或者喜爱的书籍封面设计.(注意及时总结学生从哪些方面介绍书籍封面,积极肯定学生对封面设计美感朴素的认识与思考.)

(三)、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

:书的封面丢了,对书有什么影响。(封面的作用)

总结: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书的前面就像人的脸面一样,是一本书的很重要的部分,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它起到决定性作用,引导我们进入书的内容。

2.书籍的分类

a.名著类、杂志类、科教类等

b.具体的组成(文字和图画)(书名、作者、书的性质和内容相符的图像)

3.封面设计的表现形式,通常运用文字、绘画、摄影和图案等作为设计元素进行设计。

4.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均衡布局

C.不均衡布局

5.教书总结

文字、色彩和图形构成封面设计三大要素。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分别研究一下这三大要素:

A.文字。书籍的封面要有明确的表意功能,而且还有审美功能,在设计时把文字以点、线、面来进行排列,书名较大可以处理成面,一定要醒目、大方;作者名字少,也较小,所以把它处理成点;出版

社字较多较长,一般排成一行,所以当成线来处理,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和位置要精心设计。

B.图像。让学生观察欣赏封面的图像(课本3、4、5页)教书总结:图像要与书籍内容有关,使封面更加生动、美观。

C.颜色。任何封面总有一种颜色占主导地位,要能反映出书的某些性质和特点。

(四)、封面设计步骤:

a.构思立意

b.确定封面的规格和文字的位置。(利用文字进行封面设计时,要根据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结合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进行整体布局。

注意:用双线,单线会减弱视觉冲击力。

c.上颜色(颜色鲜明)五.学生实践

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文字作为元素,对自己喜爱的书进行封面设计。要求:文字突出,颜色鲜明 六.作品讲评,小结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同学自评互评,谈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和精心制作,同学们出色地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发挥了创造精神。学会了用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评价作品、感受作品,感受到了封面设计的艺术。

第七课

我喜爱的书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

2、学习了解书籍装订的方法与形式,尝试利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

3、通过学生收集书,熟悉字体与排版、学习设计封面,激发学生爱书、爱学习、爱生活的美好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了解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封面设计构思。.难点:字体与排版都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作品能体现个性,力求创新。

三、教具与学具:

.教具:教学课件。.学具:包好的书、铅笔、蜡笔、水彩颜料和笔、小桶、剪刀、胶水、彩色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分析一组以文字元素为主设计的中外书籍封面.(引导学生运用上课时学习的文字设计知识进行分析.)以图例说明,不同内容和类型的书,对字体,色彩、排版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二、讲授新课

1.提问:书到底有哪几部分?

封面、书脊、封底、书芯、衬页、扉页 2.介绍书籍封面设计的布局方式:

A.对称布局

B.均衡布局

C.不均衡布局

3.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时书籍装帧设计的一部分。实际装帧要对封面、书脊、封底进行整体的设计。4.了解书籍装订的形式:

A.书籍装订就是把印好的书加工成书本。

B.书籍装订的形式:a.中式装订(以线装为主要形式,线装书较费工时,现在很少应用。b.西式装订(平装、精装)5.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欣赏5页中的特殊效果的封面设计)6.封面设计步骤:A.构思立意

B.运用不同的材料的技法进行设计制作,封面设计要体现书籍内容的情感。

三、学生实践

1.学生分组练习, 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设计练习,增强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教师辅导.(教师的引导侧重强化学习活动的要求,激发学生探索封面设计.)

2.布置学习活动及活动要求:

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提倡选择水彩笔,蜡笔等简便,易行的绘制工具,探索剪,贴,镂空,拓印等省时,实用的表现技巧.)

四、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介绍分组对比原有书籍的设计,介绍本组最佳设计作品的特点,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之间探讨各组设计作品的特点与不足所在.

第二篇:第七课 飞天畅想2课时

第七课 飞天畅想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情感: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用工具,学生绘画工具自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二、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五、板书设计 飞天畅想 怎样游太空 画太空

第七课 飞天畅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情感: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课件、示范用工具,学生绘画工具自选。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图片展示)2.揭示课题:飞天畅想二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模型。(实物展示欣赏易拉罐制作的卫星模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展开等)(2)易拉罐的处理方法。(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插等)(3)用易拉罐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4)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5)注意:工作时戴上手套,以免易拉罐划伤手。(6)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7)教师总结说明。(课件展示)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拓展升华

1.欣赏:卫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通讯„„

2.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五、板书设计 卫星的结果与形态 制作卫星

飞天畅想

第三篇: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

第七课《农夫和蛇》(2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阅读并识记课文及课下注释的词语。3.参阅《语文助学》“预习积累”部分。相关课程标准: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3、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及《伊索寓言》;理解两则寓言的内容及寓意。

2、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3、让学生做农夫一样有善心的人,警惕蛇一样的恶人,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4.培养学生概括、判断、想象等思维能力。评价任务:

1.借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写法。

2.结合课后练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就两则寓言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农夫和蛇》一)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我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来了》《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相传伊索原来是奴隶,后来获得自由,他善于讲寓言故事,讽刺权贵,终于遭到杀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两篇文章,感受其中蕴含的寓意。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1、寓言

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非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远喻近,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具有鲜明的哲理和讽喻性。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例如我们熟悉的一些成语故事,《宋人揠苗》,《郑人买履》等都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寓言作品。

2、《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代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有的长期被后人引用,成了人们熟知的典故。如《龟兔赛跑》、《狐狸与葡萄》等等。但是,《伊索寓言》中也搀杂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如宣传乐天知足(《说马幸福的驴子》)、向强者妥协(《芦苇与橄榄树》)等等。

3、伊索

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据历史学家记载,他原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为富有智慧,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成为自由人后,伊索四处漫游,为人们讲述寓言故事,深受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现在常见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根据拜占廷僧侣普拉努得斯搜集的寓言以及后来陆续发现的古希腊寓言传抄本编订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共同明确。)

合作探究一:这则寓言故事比较简单,下面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不看书把故事 复述一下。一个同学复述讲述的部分,另一人复述农夫的语言。要求复述人物语言的同学要做到表情语气准确。

明确:全班同学对他们的复述进行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点拨。复述时要抓住要点,语气要沉重一些。

合作探究二: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揭露恩将仇报和告诫不要怜悯恶人。

合作探究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明确:其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不要怜悯象蛇一样的恶人。②恩将仇报(忘恩负义)是蛇一样的恶人的本性;或,不要指望向恶人施善他会还你仁义;或,“善有善报”不一定适用于恶人。③与中国成语“养虎为患”有类似相通意。

合作探究四:这则寓言里,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作者是否将“恶蛇”误写为“恶人”,为什么?

明确:没有误写。以动物喻人是寓言故事的重要特点。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寓言的这一特点。可以举出过去和课外读过的寓言中的警句、格言加深认识。

合作探究五:说话练习,你想对这位农夫说些什么?对蛇这样的恶人,你怎样看待他们?

明确:要求学生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回答。要具有针对性。

四、作业布置:

1.用本节课的方法来预习《农夫和蛇》

(二)。2.收集有关人性善恶的名言警句。达标检测:

1.《农夫和蛇(两则)》的作者据传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国别)_____________作家。课文选自《_____________》。

2.寓言是用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寄寓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给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了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农夫和蛇》二)

一、复习导入

提问: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出毒蛇凶残的语气。

2.找出故事中矛盾的高潮部分。

三、教师引导,分析课文 讨论探究

探究一: 刚才在听读时,要求同学们找出故事中矛盾的高潮部分,所谓故事中矛盾的高潮部分,就是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那么这则故事中矛盾不可调和的情况是什么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学生讨论,谈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二:明明是一种人生格言,为什么不直接讲出来,偏要借助动物来表现呢?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这则寓言的特点,跟上则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 相同点—一情节上的起伏跌宕,结局耐人寻味。

不同点——第一则借用农夫临终所说的话,点明寓言的主旨即寓意。这则运用了拟人手法,抓住蛇的凶残本性,拟写得逼真神似,以评论的方式点明寓意更耐人寻味。

探究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是说不要对凶残狠毒的家伙抱有幻想。

探究四:这则寓言的寓意是否就限于结尾说的那些话?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寓意还可作如下理解:①对没有改变邪恶本性的仇敌,不要抱有幻想。②在邪恶之人的面前,你的“和解”举动反可能助长他的恶毒气焰。③要看穿似乎头头是道的歪理背后的本质。④自以为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是不会重视你的和解建议的;或向比你强大得多的敌人求和,是不明智的举动;或与中国俗语“老鼠和猫不能交朋友,猫和猫才能交朋友”有某种相通之处。

探究五:第二则似乎正义的一方不占理,邪恶的一方却说得头头是道,你认为说得有道理吗?

蛇说的自然是歪理。这个歪理的前提条件就错了。首先是蛇伤害了人,施恶于人,然后才有人的复仇。现在受害的一方主动放弃复仇,施害的一方应当“感激”才是。施恶者反而说,我们和解不了,继续斗下去吧,其原因就是施恶者的本性残忍恶毒以及自以为比对方强大,足以在斗争中压倒对方。如果把那段话改为农夫所说,也就是受害一方说的,那才有点合情合理,也就是受害一方才配有资格、有权利说出这种不和解的话。

四、辨析词语

学生讨论

1、比较下面各组句子,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1)①(妻子)劝丈夫丢掉报仇的念头,以防毒蛇纠缠,后患无穷。

②(妻子)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

(2)①于是,农夫按照妻子的意图主动去恳求蛇与他和解。但是,蛇不赞成和平相处。

②农夫听了妻子的话,就去恳求蛇与他和平相处。但是,蛇不赞成。

教师补充:

第一组句:“放弃”比“丢掉”更具书面语色彩,用在这句中,与后面“以免”“纠缠”“后患无穷”等词语搭配得更为恰当。以免、以防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以免是表示前半句话的目的是使下半句话所说的结果不至于发生,以防是表示前半句的目的是对后半句所说情况的防备(“防”字没有“防止”之意,而只有“防备”即预先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之意)。显然,此处用“以免”句意清楚得多。

第二组句:第①句中的“于是”是多余的,既是“恳求”,“主动”也多余,“和解”与“和平相处”,此处词意所指相近,显得累赘。因此,用第②句的表述,显得句子比较洗炼和干净。

学生讨论

2、词句品味、积累

联系上下文,体味加点词语的恰切使用。

①觉得这蛇挺可怜。

②我因怜悯恶人,才受到如此的恶报啊!

③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教师补充:

①②“可怜”可以表示一种状态,即“值得怜悯”。而“怜悯”是动词,所以,农夫在路上碰见冻僵的蛇,可以说:“觉得这蛇挺可怜”而不能说“觉得这蛇挺怜悯”。而后一句,用“怜悯”“可怜”均可。不过在这么短的文字中,换一个同样意思的词来表述,自然效果更好。

③“纠缠”就是捣麻烦、麻烦不断,没完没了。此文中,农夫妻子觉得和这种凶狠的家伙结下仇,那这家伙就会给你制造没完没了的麻烦,使你今后恶梦不断,祸害无法穷尽。所以这里用“纠缠”和“后患无穷”是非常贴切的。

五、概括寓言的写法:

结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故事情节,另一部分是寓意 借动物喻人、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形象

六、作业布置:

1、大胆想象,以农夫和蛇为主角编一则《新农夫和蛇》的故事。

2、完成练习册及助学上的题目。达标检测:

1、你是如何理解第二则寓言中“(妻子)就劝丈夫放弃报仇的念头,以免毒蛇纠缠,后患无穷。”一句中的“纠缠”“ 后患无穷”的?

2、你以前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列举一二。说出寓意。

3、谨记寓言 学会做人。假如生活中你面对此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①面对坏同学敲诈你的零用钱。

②面对大街上不时遇到的乞丐。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值得肯定的:

1.因为这是学生上初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寓言,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可以在上课之前布置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阅读相关的文章。有条件的学生可以读读《伊索寓言》。简单了解一下有关寓言的知识。学生在大体了解寓言的基础上,学习本课文,体会本文是如何体现寓言的特点。

2.引导学生揣摩想像的合理和巧妙,用善恶比较法理解文章的内容,对比是寓言中较常见的表现手法,在对比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主题更加突出。体味每则寓言所寄寓的道理,体会以动物喻人的表达特点。用精读法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想象及联想的作用。

3.结合课文后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两则寓言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还有需要补充的是:

1.我们对寓意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表象上,还要深入实际生活,对寓言进行深层挖掘。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维,从对文本意图的把握到对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正确对待善恶标准的升华。

第四篇:《我爱书》作文

我爱书

我爱书,因为没有一艘神奇的战舰,能像书一样,带我去知识的森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莫们每天都要读书,都要与书相伴。读书可以医愚,可以塑造自己的人格,读书就像与书中的德行高尚的人谈话,就是在聆听智者的教诲,读书可以把我们从无知的荒野,领向智慧的彼岸,书是从挫折架往成功的桥梁,也是书让我懂得人生的真谛,所以,我爱书。

从我很小的时候,妈妈每天睡觉前都给我讲故事,当妈妈讲到《卖火柴的小女孩》是我位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而哭泣,为《皇帝的新装》中人们愚昧无知感到可笑,为《海的女儿》中的小美人鱼的善良和坚强而感动……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那些童话、语言已不能满足我。爸爸知道了我的心思,就给我买了一个书柜。每当我打开书柜吮吸智慧时,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在这里,鸟语花香,草长莺飞。大树是小说,嫩草是诗歌,鲜花是散文,爬藤是戏剧。这里充满了景色,生机盎然,充满了人生的奇迹。这里,飞出诱惑,沁出芬芳,吐出黎明……

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柜,我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我从童话集到作文选,又到世界名著……在这些书中,我体会到了吗支援“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理解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无奈,领悟到了陶渊明的“中都南山下“得淡泊,寻找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豪情,在这里,我为穷人桑娜的爱心而深深感动,为简爱的结局而欢欣……

别人似乎认为,读书时按苦差事,不然为什么有人头悬梁、锥刺股呢?读书似乎又是一件快乐的事,否则为什么有人可以废寝忘食的读书呢?因为从又有乐趣呗!读书给了我无穷乐趣。我归纳为三:

都市的第一大乐趣在于你随心所欲。主人是你,使你去读书,而不是书去读你。想一想,一个大书柜,古今往来,所有的书都在书柜中,中外圣贤都在默默地等你去读它们。你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和海明威畅谈斗牛,与司马迁谈谈古往今来……总之,主人是你,日复一日,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指示,生活如此精彩。

乐趣之二:当你碰到一道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打开一本书,正好已经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讲解,这解决了你这道问题,这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实在让你高兴,豁然开朗,又一乐也。

乐趣之三:与朋友谈话时,显然,彬彬有礼,书中的佳句,一句一句地往外蹦,朋友们都很佩服、羡慕,对我刮目相看,我这小小的虚荣心也被满足了。“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书,你永远是我的良师益友,所以,我爱你!

第五篇:第七课 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教学重点:沟通传递爱。

教学难点:能以恰当方式化解与父母的冲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探究法 教具: 多媒体设备 课型:新授课 教课时:1课时 板书设计: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体味亲情

爱在家人间:

1、爱的碰撞

2、沟通传递爱

亲情之爱

1、亲情的表现不同

2、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瞬间 爱是需要呵护的 学会表达我们的爱 和家人关系的变化

3、亲子之间的碰撞

4、正确认识亲子之间碰撞

教学过程:

一、情景生成问题,导入新课

课前活动

1.在家庭中,你爱所有的亲人吗?为什么?

2.你是因为他们特别爱你,你才爱他们的吗?

3.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案提示:师:每个家庭中都有着割舍不断的亲情,蕴含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

今天我们学习——爱在家人间,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温馨。

二、讲授新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家中有亲情

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3、怎样维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

4、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体味亲情

探究一:探究与分享

情景体验1:

我理想中的父母

生活中的父母

父母理想中的我 生活中的我

思考:这种差异说明了什么?

情景体验2:

回忆一件你最不能接受的家人做过的事,谈谈原因。

当你知道真正的原因后,你的想法有变化吗?

引导学生体验家庭中存在着割舍不断的亲情——家中有亲情

1、家中有亲情:

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不能因为亲情的平常或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而否认亲情的存在。

感悟:父爱如山,往往深沉严格。

母爱如水,往往温柔细腻。

情景体验3:

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

使学生体验到,无论家庭结构怎样变化,也改变不了一脉相承的、永恒不变的亲情。

教材P79阅读感悟“绝症母亲对孩子的爱”

(1)学生分享这篇文章。

(2)从这两篇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那种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家中有亲情,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我们的亲情之爱。

知识模块二爱的碰撞

探究三:

材料一:当我们在静静写日记的时候,他们可能在门外探头往里偷看,当我们把门关上了,他们就变得神经兮兮,不断地找借口往我们房里窜,他们实在太烦了!

教材P79探究与分享

1)类似的“碰撞”,在你的生活中有吗?请选择两三件,记录下来。

2)想起这些,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答案提示:(1)略。(2)想起这些,我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之情。父母是爱我们的,可我有时却不理解父母对我的爱,反而抱怨父母。

这些碰撞时我们和父母之间的矛盾,那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呢?

2、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

(1)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的爱,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和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甚至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探究四:探究与分享

放学回到家,父母常说的一句话:告诉父母自己受到表扬是,父母常说:

说起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父母常说:

感冒发烧时,父母的表现:

考试不理想时,父母一般会说:

周末想和同学去看电影,父母的态度:

1)结合以上情境,填写内容。

关注的问题 关注的重点 交流的方式

父母

我(2)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3)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答案略。

知识模块三沟通传递爱

探究五:

小强觉得妈妈很唠叨。一天,突然降温,妈妈一定要他穿上厚外套。小强说:“今天有体育课,厚外套不方便活动,更何况春捂秋冻嘛。”过了一会,妈妈又说:“穿多了可以脱,冻感冒了不是耽误学习吗?”小强说:“哎呀,我都这么大的小伙了,抗冻。再说我还是这么厚的脂肪呢!”小强穿戴整齐要出门了,妈妈还是拿着外套让他穿„„

1)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小强和妈妈进行情境表演。

2)反思同学们的表演,看看哪些结果是自己所期望的。

3)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我们要学会维护我们与父母的爱

3、怎样维护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爱

(1)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探究六:

1)分享教材“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式,考虑环境

2)实践演练: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沟通。

(2)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练习:八年级学生萌萌喜欢写日记、交朋友,可父母总是问东问西,甚至偷看她的日记、信件,家庭矛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请回答怎样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2)小丽每次用完东西随处乱放,妈妈在收拾时总是提醒她放回原处,小丽很反感地说:

“讨厌!真唠叨!”

小丽的做法对吗?她应该怎么做?

答案提示:

(1)解决与父母冲突的办法有:

认真倾听;善于体谅;主动交流;创造机会;

主动道歉;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讨论问题并达成协议。

(2)小丽的做法错误,没有体谅妈妈的关心。应该:①理解妈妈,多与妈妈沟通,体谅妈

妈的用心;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让妈妈操心。本课小结:这节课我学会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让学生谈,教师再加以引导。

教师寄语:通过本课和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和家人的相处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和反思,相信同学们会做得越来越好。老师向同学们提出殷切希望,结束新课。布置作业:

课后反思:

下载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七课《我喜爱的书》(共2课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书如命 2

    爱书如命 藏方小学:六年级 苏招存指导教师:陶家燕 联系电话:0871----67512247 人生快事,莫如读书。它能让我们知天地、晓人生。它能让我们陶冶性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书是我们......

    我爱书(本站推荐)

    我爱书 我爱书,因为没有一艘神奇的战舰,能像书一样,带我去知识的森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每天都要读书,都要与书相伴。读书可以医愚,可以塑造自己的人格,读书......

    小学作文:我的最爱书(共5篇)

    我的最爱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例如体育,健身,音乐……, 不过本人的爱好和别人有些不同,我爱看书。因为我把书当成自己的朋友。说到这里很多人都笑了,你不过是个小孩,总不能每......

    【教案】第七课第2课时(超越崇拜)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

    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走自己的路 第七课 偶像与自我 第二课时超越崇拜 【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明星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与......

    我爱书的故事800字[定稿]

    要说我与书的故事,确实有很多,想听就赶快把文章看完吧,那么你呢?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我爱书的故事800字,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我爱书的故事800字一倘若有人问我在我得了绝症......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二课时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第7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正确把握宽容友善一、教学目标:①知识:正确认识宽容与软弱、宽容与严格,宽容与维权的界限。②能力: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善的心......

    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七课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第7课 让人三尺又何妨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 一、教材分析 “生活需要宽容友善”栏目由三个小主题构成:“六尺巷”的启示、公共汽车上的冲突、小季......

    第七课 爱满人间(第四课时)

    第七课 爱满人间 教材分析 : 《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歌曲首演于2000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歌词形象地描绘了国际性的合作与交流,表达了在绿色星球上,人类为了共同的艺术而牵手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