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与北京民俗
我与北京民俗---------逛庙会
提起中国古代的庙会,人们会联想到“庙”,认为庙就是道观寺庙。顾名思义,庙会就是在寺庙附近聚会,进行祭神、娱乐和购物活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北平风俗类征·市肆》引《妙香室丛话》:„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这一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市集形式,解放后在有些地区仍被利用,对交流城乡物资,满足人民需要,有一定的作用。” 庙会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形式,反映民众心理和习惯
北京最早的庙市出现在辽代,明代已很兴盛。明末刘侗、于正弈的《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了北京附近庙会情况。他们指出:“城隍庙市,月朔、望、念五日,东弼教坛,西逮庙墀庑,列肆三里。市之日,族族行而观者六,贸迁者三,谒乎庙者一。”这是说,到庙会上看热闹、游玩观光的人占60%,买卖东西的人占30%,而真正谒庙烧香磕头的人只占10%,说明这时庙会是在佛寺道观内或其附近形成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
过春节是儿时最高兴的事了,因为不仅能得到父母给的“压岁钱”,还能在随着父母前往亲朋家给长辈拜年时,得到不少“红包”。当这些钱揣进自己兜里时,自己的腰杆子立刻就“变硬了”,因有了钱便有了逛厂甸的“资本”了
老北京的厂甸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至正月十六为止的。在《东华锁录》中写道:“琉璃厂厂甸,每岁正月自元旦至元宵,例有会市,一岁之中仅此数日,故游人之繁,远胜各处庙会……”大年初一,按老礼儿给长辈们拜过年,新衣服的兜中被揣满了压岁钱,就迫不及待地缠着大人去逛厂甸。听见空竹声响彻云端,风车声嘎嘎震响,两耳灌满了吆喝声、欢笑声,再加上远处传来的“二踢脚”和爆竹声连成一片。放眼望去,满街花花绿绿,摊连摊,人挨人。厂甸的热火劲,勾引孩子们撒腿就跑,往人堆里扎。后边大人喊不住,就搀着老人紧跟着。最抢眼的,是厂甸的特产——大糖葫芦。那是用荆条串起精选的大个红果,蘸满了糖稀,再插满彩色三角小旗,比小孩还高。买一串,能让一家子解馋,还有把红果用小绳串成圈,一挂一挂套在脖子上叫卖的,映得人满脸喜庆。挨摊看去,吹糖人的、捏面人的、做鬃人的、画糖画儿的……各显绝招儿。人群中,一位白胡子爷爷坐在小马扎上,从小竹筐中随手抽出几条蒲草,双手上下翻飞,一会儿就编出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或是一条张牙舞爪的苍龙。再点上红豆作眼睛,用小棍挑着,颤颤悠悠,真是活了!身边筐沿上,还插着小蜻蜓、小蚂蚱、小青蛙……个个活灵活现,像是来闹春。
厂甸的玩艺儿最全,什么灯笼啊、风筝啊、鞭炮啊、走马灯啊、泥娃娃啊……让孩子们看不过来,买不过来。看了《水浒》、《三国》,我就要买一对双鞭,学呼延灼;买了大刀,还要配个关公的“花脸”,那是用草纸板压出的面具,画上脸谱,特威风。每次厂甸归来,小伙伴们都要玩“演戏”,比比新添的“兵刃”。有一年,爸爸给我买了一杆方天画戟,招得弟兄们都羡慕得不得了,扮戏时都争着跟我一头儿。孩子们还爱奔空竹摊,双轴的、单轴的,让人挑个够。有人当场就抖起来,一个赛一个地响。跟在屁股后边的小小孩,也非要买个地陀螺,蹲在地上,用力一抽绳儿,“呜儿呜呜”转个欢。在摊子上摆着有“双轴”和“单轴”的空竹(可能是“头”字的口误,说成了“轴”字),也就是双头和单头的空竹。“双轴”的空竹比较容易掌握抖法,因为它两面有头分量相等,故而不会从抖空竹的线绳上掉落下来;“单轴”的因空竹两头不一样重,故而掌握不好时,空竹便会从抖空竹的线绳上掉下来。我那时总爱争强好胜,第一次买的空竹便是“单轴”的。记得买回空竹后便日夜苦练,在天黑之后还在路灯下抖呢。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日的练习,不仅掌握了一般的抖法,还学会了“编花”、“猴爬杆”、“抻面条”和扔高等技术。
厂甸曾有一种独有的玩具,那就是“扑扑噔”。乍看,像一支棕色的大号玻璃漏斗,但大端是封闭的。双手捧着,从小端向里吹气、吸气,薄薄的玻璃底儿就随着来回振动,发出“扑噔、扑噔”的独特脆响。听者悦耳,可吹者危险。小孩子不知深浅,万一玻璃膜碎裂,吸入嗓中,就很危险。所以,父亲从来不让我们玩。
远处传来喧闹的锣鼓声,循声望去,一队队花会在走街。有打花鼓的、耍飞叉的、敲金钱棍的、扭秧歌的,还有“跑驴”和“划旱船”的。最绝的,要数练中幡的,几丈高,上百斤重的旗幡在“把式”手上,耍得滴溜儿转,头顶、牙托、翻跟头接,抖得上面串串银铃哗啦啦响,博得叫好声震天。
边逛边看,恨不能多生两只眼睛,耳边又传来“艾——窝窝”的吆喝声,只见本色的木条案上钉着两溜儿擦得锃光瓦亮的黄铜饰片。几个蓝白花的瓷盆里,分别码着小山似的馅儿:有精细的小豆馅,上边撒满青丝、红丝、山楂糕片儿;有芝麻白糖馅,铺一层果脯、瓜子仁,逗人口水。头戴白帽的把式用晾凉的江米饭包上馅,揉成团,再点上红点——嘿,真招人爱!咬上一口,又甜又凉,透心儿舒服。怪不得每个逛客自个儿吃完,还要捎几盒给没来的人尝尝。旁边冒着热气儿的大铜壶,是卖面茶、藕粉、油炒面的。卖年糕、切糕、盆糕、豌豆黄的,把刀在案子上敲出点儿,个顶个透着精神劲儿、热乎劲儿。油炸灌肠的香味,伴着“嗞嗞”油响,勾出了人的馋虫——走不动道儿了。在家没有踏实吃饭的孩子,在这儿弄了个肚圆儿,老人则爱喝碗“豆汁张”刚开锅的豆汁,再来俩焦圈。
逛累了,有书场、有杂耍场子。坐在八仙桌旁,叫一壶花茶,几碟小吃,边歇边聊,还能听到单弦、大鼓、相声、琴书等。常有一些平日见不到的名角儿露面助兴,又是一种艺术享受。高兴了,还可以上去玩一票,怪不得有人一坐就坐到散场。
父亲是个爱书如命的人,每到厂甸,就扎进琉璃厂的古玩铺和海王村的旧书摊。那里,碑帖字画、金石玉器、文房四宝、古旧书刊,应有尽有,像个博物馆,徜徉其间,就像遨游在艺术海洋。直到我们回家时去找他,准是像挖到了宝贝似的,挑回一抱书。有一年,我认准了一架13个轮的风车,哭着闹着非要买。他只好从挑好的书中,抽出两本,匀出钱来给我买下。今生几次梦中,我都回到厂甸,见到父亲一手提着一捆书,一手帮我扛着大风车,那么慈祥地看着我。
逛厂甸的人们玩个够、乐个够,临回还要把福带到家。有人举着腊梅枝、银柳条;有人捧着清香四溢的水仙盆。老人爱买一把把贴着“福”字或“小五毒”的甘草,给新扫除的屋子驱虫,增添醇厚的药香。有一年,叔叔挑了盆盛开的“一品红”抱回家,把厂甸的喜兴气,足足留了一年。
第二篇:北京民俗导游词3篇
北京民俗导游词3篇
北京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数千年来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在此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它特有的风俗,形成了我们今天引以为豪的“京味儿”。下面是,仅供大家参考。
篇一:北京民俗导游词老北京的过年
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猴拉稀”就稍稍复杂些了,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底下是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
吹糖人儿的小贩要有捏制糖人儿的手艺,还要有丹田之气和用力吹气的本事。所以北京人常以“吹糖人的出身—好大口气”来讽刺爱说大话、吹牛皮的人。
吹糖人儿的小贩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糖稀,这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成本虽低,而获利甚微,所以又有“吹糖人儿的盖大楼——熬着吧”一语,用来形容事情实现很不易,从中也道出了昔日北京小商贩和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苦。
据说吹糖人儿的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制糖人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到了宋朝,赵匡胤作了皇帝,“印”、“胤”同音,而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吹糖人儿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糖人儿这个行业的标志。
篇二:北京民俗导游词吹糖人儿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老北京人过年,一般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的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家家都要彻底清扫,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除夕和初一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三十晚上,大街小巷不时传来”送'财神爷'的来了“声音,于是家家户户都有人跑出门外,以几枚铜元请过”财神爷“,在家里面恭恭敬敬地供起来。除夕之夜,照例不睡觉,叫做”守岁“。大家围炉共坐,笑语喧阗,喜上眉梢,欢腾室内,小孩子们则在街上放鞭炮。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更岁饺子",即开始了新的一年。
北京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就是庙会和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做庙会,北京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旱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有些村子还要搭上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
喜气洋洋的气氛,五颜六色的年画,劈啪做响的鞭炮和人们暖融融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篇三:北京民俗导游词跑草船
中国汉族民间舞。流传极广,多在年节表演。用竹或秫秸扎成船形,围以纸或布,纹彩,系于表演者腰间或肩上,下端用表示波浪的蓝布遮住脚。各地船形样式极多,工艺精湛,一般长1.67~2.33米,大的可达3米多。
据传旱船是陆路地区人民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形式。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中晚期文献,距今已有1000多年。民间旱船,多扮成夫妻或父女,女的在船中,男的在船外,表现捕鱼、行船的水上生活,主要技巧在女子,配合船的起伏摆动做出高难动作,表现风浪漩涡等。
南方旱船动作轻柔,边唱边舞,北方旱船动作粗犷,有时几十条旱船相互竞技,场面蔚为壮观。类似旱船的还有跑驴、跑竹马,是将船形改为驴形、马形。跑驴多演农村小戏,如夫妻回娘家等,而跑竹马有时表演历史题材故事,如昭君出塞、关云长护送嫂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
第三篇:我与北京路桥共成长
我与北京路桥共成长
“ 我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作为北京路桥的一名新员工,作为一名刚走出大学的共青团员,一定要把爱祖国、爱北京路桥的一腔热血落实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求实奉献,为公司的发展、效益尽心尽力、勤勤恳恳地工作,这就是爱祖国爱公司的具体表现。
作为社会主义新青年,我们要树立牢固的荣辱观,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就是在祖国今天的崭新局面下,在全国人民和党提出和制定的共同理想、宏伟蓝图、战略目标的正确指引和大力鼓舞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强大富强,尽自己应有贡献。
作为北京路桥的新员工,我们要把从学校所学的知识尽快与工程实践相融合,在生活上尽快与老员工相融合,在人生道路上尽快与路桥华南相融合。爱岗敬业、苦练本领、追求卓越,在公司广阔的舞台上努力增长新技术、新本领,为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做出所有的贡献。我与企业同发展,就是要在路桥这个人生的新起点上,抓住公司现在大好发展形势这个机遇,以公司以前的良好成就为基础,为公司以后的美好未来共同不懈追求、努力奋斗,实现与企业共发展、共成就。
纵观公司的发展历程,愿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愿景,通俗地说,就是理想。愿景是团队的灵魂。没有愿景,团队就没有未来;没有愿景,团队就不会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愿景,对企业来说,就是发展蓝图,对个人来说,就是理想。一个共同的愿景,能够将所有成员团结到一起,为企业的目标共同努力,使所有成员都能感觉到他们对企业理想愿景所做的贡献。优秀的企业,都是通过确立共同愿景,让员工认同并接受自己的企业文化,然后将各种力量综合到一起,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从七月上旬至今,从公司总部到鑫畅路桥检测中心,我所见到的每一个路桥人都兢兢业业、奋力拼搏,为路桥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就拿我在的工作地点来举例,每天,试验室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都按时按点的准时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地工作。再工作上要求非常严格,一份记录或是报告乃至一个字写错了也要重新抄写。在下班时间,不管是经理还是主任,待我们员工就像是朋友一般,很随和亲切!
我进入北京路桥集团已经有一年了,伴随着企业一起成长,见证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有着许多的感慨与感想。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团队的人员也在日益增加。现下辖“市政”、“路桥”、“养护”、“建材”、“科技”五大集团、9个直属工程处和43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7000名员工中有7000名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 人员,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2000余人,各类项目经理资质人员1500多人,一级项目经理500余人,一级建造师300余人。由此看来,我们的路桥越来越壮大了,优秀的领导人以及出色的建造工程师,我们的路桥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更加的出色,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十一个光明辉煌的未来。
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0多年来先后承建了北京大部分城市道路、公路主干线和500余座桥梁;累计铺设综合管线1万公里;承建了北京地铁1号线、13号线、八通线;承建、改建了北京11座自来水厂、15座污水处理厂和7个垃圾填埋场。在目前北京地铁4号线、5号线、10号线、机场线工程建设中,“北京市政路桥控股”是最大的承包商;同时承担着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大部分市政配套工程。“北京市政路桥控股”积极开拓外埠和国际市场,先后承建除港澳台以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公里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20余项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机场改扩建、垃圾填埋场等大型厂站工程;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赤道几内亚等国家承建40多座桥梁、300余公里道路和5座自来水厂、800公里配水管线。
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历年来获得300余项优质工程和100余项国家科技奖。其中,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9项,鲁班奖14项,国家金银质奖和金杯示范工程奖13项,北京市优质工程长城杯奖138项;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23项;拥有专利25项。
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市政行业4个专业协会的创立者和组织者;受国家建设部和市建委委托,主持编制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建设部、人事部组织的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承担市政公用工程专业的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工作。辖有2个专业设计院和1个专业研究院,有市政府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6名国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组成的自有专家队伍,形成了以科研院所为研发主体、技术委员会决策、技术顾问咨询、技术中心实施的科技开发体制,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
北京市政路桥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主业,打造全国一流品牌,依靠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未来几年,充分发挥企业品牌、技术、人才、融资等多方面优势,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为龙头、以资本运作为支撑、以专业化施工为基础的产业格局,打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建材生产、设施养护的一条龙产业链,使企业核心业务实力位居国内前列,进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发展成为面向全国、走向国际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
所有的北京路桥人都在为公司的效益努力拼搏、奋斗。如今我们的公司正在腾飞,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公司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作为新时代毕业的大学生,作为北京路桥的新员工、生力军,更应担负起北京路桥赋予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技能,用技术武装自己,为公司的效益公司的发展不懈地努力。我们坚信,勤劳勇敢智慧的路桥华南人,一定能够大众一心,奋发图强,勇往直前,朝着宏伟目标阔步迈进,让我们的公司巍然屹立于路桥建设行列!
第四篇:民俗与旅游
摘 要: 饮食文化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之一。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研究和探讨如何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这一独特的旅游资源,对加快我国旅游业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就饮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发展旅游业,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中国旅游业,在21世纪,面临着国内外旅游业的激烈竞争,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后,无疑给中国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我们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并尽快地适应世界旅游发展潮流,走向旅游经济的现代化。提及旅游文化,不能不涉及其中涉及到的饮食文化。原因很简单, 中国的饮食文化享誉世界,而且, 中国的旅游资源又很丰富,研究饮食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是很有代表性的。1 文化与旅游
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其宗旨是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不断追求与满足,只有文化介入并参与到旅游组织规划和具体活动中去,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所以,从本质上说旅游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业号称“无烟工业”,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益于文化的因素,它的根本就是以文化为根基。旅游业的发展就是以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的,以各地不同的民俗、地域文化吸引外地慕名探奇者,因此,该地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别具一格,是否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关乎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
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资源的独特和富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走过了经济型旅游业向文化型旅游业的转变过程,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旅游经济要发展,重点是自成一家的民族、地域文化、推陈出新,这样才能广招游客。美国旅游部门曾统计过:文化旅游是美国旅游中“增长最快的项目”,仅纽约市的文化活动就产生了近10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美国30多个州竞相开拓文化旅游项目。由此可见,文化作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决定着旅游经济活动,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饮食文化对旅游的影响
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饮食文化对中国旅游业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无时不渗透着文化因素。旅游产业发展中除去较为单纯的经济活
动外,其余活动均是旅游文化所包含的内容。
人们常说:“民族的东西是独特的,文化的流传是久远的。”一个国家的旅游业,无不以自己本民族独有的精神内涵作为强大的吸引力,实践表明“凡举旅游业昌盛之国,莫不以旅游文化取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充分利用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明。其中,饮食文化对旅游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东北通化的“葡萄酒节”、各地美食节活动等等,这一切都是把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就是我国旅游业品牌的一种现实的表现。同时由于饮食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往往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这样,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具有垄断的地位,易于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广大旅游者就是为追求这些而来的,因此,搞好饮食文化的品牌战略是旅游竞争中的无形法宝,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宝贵资源。开发利用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中国饮食文化总体呈现出以下美学特征: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器皿美、环境美等。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双休日的实行和假日的延长,居民外出旅游就餐的机会增多,消费增加,食的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已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但某些地区的饮食文化尚未开发、整理、革新,这是束缚地区旅游餐饮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目前,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存在着对其资源的开发缺乏广度和深度、文化韵味不足、参与性不强、宣传促销不够等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将饮食文化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其发展,值得深入研究。
3.1 加大政府对民族饮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扶持力度。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在开发中从资金投入、资源挖掘、人才培养、科学规划、保护开发等方面需要担当主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职责,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否则,任由各民族饮食文化自由发展,自生自灭,只会导致民族饮食文化的不断消亡。
3.2突出文化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关键在于“文化”,于吃中讲求文化,于旅游中弘扬文化,令旅游消费者真正达到以吃为方式、以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愿望。因此资源开发中要全面详实地搜集关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风土人情等资料。一些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故事,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
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
3.3 饮食与旅游优化组合。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时,首先应该挑选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最具有声望的资源,然后加以优化组合,对于菜肴的合理搭配、文化内涵的联系做出评价,结合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的开展,适时有目标性的推广,以举办佳肴品尝游、药膳保健游、民族风味美食节等多种方式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活动。
3.4 挖掘和开发古今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即从特色菜品、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建筑设施等多个角度进行旅游开发;建立特色饮食中心、饮食文化展示馆,举办美食文化节,与其他节日形成互动,进行连锁经营等旅游形式,找到促进地方旅游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休闲旅游和专题旅游的出现并快速发展,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已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目前饮食文化旅游的发展不很理想,但长远来看,中国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旅游开发中应深层次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在保证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民俗与民俗学
《中国民俗文化》课程 第二章辅导
第二章 民俗与民俗学
第一节 民 俗
一、什么是民俗(了解 掌握)
1、“民”的概念:“民”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独立的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民”所指的社会人群不同。现代民俗学的观点认为,“民”是全民的,而不应是部分人群。因为非正规的文化的传递者是全体民众。
2、“俗”的概念:“俗”简单地说,就是“知识和学问”。“俗”应该是以口头的、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规”和“非官方”的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
“民俗”就是普通百姓的知识和学问,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
3、民俗的概念内涵(掌握)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主要包括以口头、物质、风俗或行为等非正规、非 官方形式保存和传播的,传统文化现象。
民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或无意地遵循和维护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二、民俗的产生和传播
1、民俗的产生(了解)
(1)民俗事项随人类和文化的产生而文化。
文化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人类在共同生活中,创造文化的同时,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民俗事项也随之产生了。
(2)民俗是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晶,没有具体作者。
从宏观的角度看,民俗是一种长期的文化积淀,是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晶。与 书面传播和保存的文化传统不同,以非书面、非正规、非官方的形式保存和传递的传统文化的民俗,没有具体的创造者。几乎所有的民俗事项都没有具体作者。
(3)学术界的重要理论
关于民俗事项的产生,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
①共同创造论;②残余论;③文化沉淀论;④个人创造和集体再创造论。目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个人创造和集体再创造论。
2、民俗的传播(了解)
关于民俗的传播问题,学术界有很多假设,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
1(1)一源论。这种理论的假设是,民俗应该有一个源头,即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被某个(些)人创造于某一个特定的地区。某种类型民俗的所有异文都具有“亲族”关系,即它们都来源于同一个源头。
(2)多源论。认为每一个民族或文化都有创造出与其他文化相类似的文化现象的可能性。持这种理论的人们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是基于如下三种理由:①依据进化论学派的观点,所有的人类都要经历相同的“心智和文化进化过程”。②因为人类的进化过程和物质生存环境是如此的相似,同时人类精神的特性和云做过程都是一致的。③人类对相同的经历和感情的表述要求,表述方式和途径是相似的,因而有可能用与其他文化相似的模式创造出与其他文化相似的文化现象。
(3)渗透论。这种理论认为民俗具有一种强烈的“渗透”性。就像是一滴水滴在一块棉布上,水滴不用流动,就会浸透整块布。这种“渗透”性,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终使得民俗成为既具有地方性,又有普遍意义的现象。(4)传播论。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中的“传播”有可能是造成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相似的文化现象的重要因素。
民俗的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很难用哪一种理论概括。有些民俗可能是相互借鉴而来的,有些可能是独立创造出来。有些有可能是部分地借鉴加上独立的创造。
三、民俗的特点(理解并掌握)
(一)民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传统性
民俗的是传统的,流传于民间的被百姓保存下来的文化传统形式,其中包括文化传统的内容、形式,风格及其传播的过程和方式。各种民俗是活的,流动的,因此也就永远不会被全部记录下来。
民俗事项在很多方面来说,是一种实践活动,是无法从书本上和正规教育当中得到的。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承袭了这种文化传统,接受了生活习惯,获得了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并自觉地成为这种文化的载体,把它传给一代又一代。
(二)有异文是民俗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民俗传承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民俗不可能只有一个文本。每一个人在讲述、表演、模仿和重复某一种民俗时,都可以说是一种创造,任何民俗都不可能是唯一的,或只存在于某一地区,任何民俗都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异文。异文可以是跨文化、跨种族、跨语言、跨地区的。
(三)民俗具有强烈的地方性
任何民俗都不可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一方面文化传统需要借助于各种民俗作为其存在与传播的载体,另一方面各种民俗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否则,它们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变成一群毫无生命的符号。
(四)民俗具有匿名性 无论何种民俗事项,一般都没有具体作者或发明创造者。这里所谓的匿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许多民俗本身就没有创造者;二是人们将某类民俗归于某些传说中的人物和神仙,将某些事物的发明者固定在某一个人身上。例如,在民间传说中,仓颉是文字的创造者。
四、民俗的功能
民俗有许多种功能,总的来说,民俗的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娱乐的功能
诸如故事、游戏、谜语、绕口令、民间舞蹈等许多民俗给人以娱乐性,是人们工作和劳动之余的一种放松和休息。在各种民俗的娱乐功能的后面,包涵和渗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2、教育的功能
教育功能是民俗的一项重要功能。一些神话、谚语、寓言、故事、童话、英雄传说等民俗往往是非常有利的教育工具,着重在道德伦理、行为规范、团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下一代人进行培养和训练,对传播文化知识,提高人们是非善恶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文化强化和保存的功能
民俗是保持文化稳定性的工具。神话、祭祀、风俗等活动有特定的仪式,通过周期性的仪式表演,保持和延续民族 传统,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同和理解,并强化了人们的民族意识。
4、强化人们的行为规范功能
许多民俗并不是法律,但在某些情况下却具有法律的意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因此民俗具有实施社会压力和社会控制的功能。
5、心理功能
民俗学一方面保持了文化的稳定性,同时又是人们在文化束缚及压力下放松和情绪宣泄的途径。因此,民俗具有不可忽视的心理功能。
第二节 什么是民俗学
一、民俗学的内涵(了解)
1、民俗学的概念
民俗学是研究民俗的科学,是以各种民俗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学科。民俗学研究的是以口头、风俗和物质形式保存和传递的传统文化的学科。主要研究各种民俗的起源、传播过程、传播途径和方式、功能、价值、意义等。
2、民俗学的目的
民俗学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在于揭示传统文化保存、传承和传播过程中的规律和模式,另一方面还在于阐释民俗本身包含、承载和传递出的文化价值。
二、民俗学的分类(掌握)
(一)口头民俗
口头民俗指的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一般可分为三种。
1、叙事民俗学:是以散文叙事体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
2、俗语民俗学:是以口头语,或者是一句或几句话,或者是一些描述性的词汇的形式传播的民俗。主要包括谚语、俗语词、谜语、绕口令、咒语、誓言、驳词、祝词、打招呼用语等。
3、音韵民俗学:是以有节奏、有韵律或有音乐伴奏的语言形式流传的民俗。主要包括民歌、民谣、故事歌、口头史诗、游戏歌谣、民间音乐等。
(二)风俗民俗
风俗民俗是以传统的风俗和习惯的形式传播的民俗。
风俗民俗主要包括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游戏、各种民间传统的具有某种意义的手势、姿势等、民间医药、各种医药、各种仪式活动、民间舞蹈、民间戏剧、迷信等。
(三)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是指有形的,可以看得到的物质的形式传播的民俗。物质民俗主要包括民间建筑、民间美术、民间服饰、民间饮食等。
三、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
(一)欧美民俗学的产生与发展
民俗学发端于19世纪初期的德国。民俗学早期代表任务是德国的格林兄弟。民俗学一词是在1846年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首先提出来的。
1878年英国民俗学会成立,并创办了第一份民俗学杂志《民俗学刊》。1888年,美国民俗学会成立。随后,民俗学在欧美各地普遍发展起来。
(二)中国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研究发端于20世纪初在知识界掀起的一场文学革命,历史上称为新文化运动。
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的“歌谣征集处”和在《北大日刊》刊登的《征集全国歌谣简章》,被视为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研究的先河。
1927年,中山大学成立民俗研究会后,中国民俗学开始进入科学研究轨道。1949年以前,中国民俗学研究主要在民间故事、歌谣等的收集和研究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第三节 民俗调查
一、民俗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早期民俗学研究的方法缺陷
民俗学从产生起一直到20世纪初,其研究方法一直是采用图书馆安乐椅式的研究方法。研究资料大都来源于图书馆和资料室,资料基本脱离了其使用环境和场合,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大都值得商榷,属于一种“死”的材料。这样研究的 意义和价值大打折扣。因此,早期民俗学研究的方法具有很大的缺陷。
2、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的田野调查方法
针对早期民俗学研究方法的缺陷,20世纪初期,马林诺夫斯基开创了民俗学研究的新方法——田野调查方法。这使得民俗学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也使得民俗学研究具有了活力。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民俗学者诸如亚伯拉罕、本阿莫斯、邓迪斯等进一步完善了田野调查方法论。他们”语境”理论,强调民俗事项必须放置在它们的背景,或者说是“三维空间”,其中包括“语言”、“行为”、“交流”、“表达”、“表演”等因素之中。
在语境理论的基础上,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民俗学界产生了新的理论,即“场景”理论,并很快占据了民俗学研究的主导地位。语境理论、场景理论尽管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在逐步地完善田野调查方法论。
3、中国民俗学者开展田野调查的实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一些民俗学者们也开始进行田野调查的实践活动。顾颉刚等民俗学先驱主持进行的对妙峰山进香活动的调查在中国民俗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田野调查的内容(重点掌握)
(一)文本
文本是指人们收集和记录下的某一具体的民俗事项,如一条谚语、一种风俗、一座民居等。
(二)本文
本文是指民俗事项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怎样被表现出来的。本文包括:讲述者语言的节奏;声音的强弱;是否具有感情色彩;声音的重复;修辞和语言技巧。如果民俗事项是以视觉、表演或其他表现方式被表现出来的,本文包括节奏;色彩;母题或模式的重复;材料的选择;空间的使用和线条的结构;动作和表情。
(三)语境
语境包含很多层面。总的说来,语境指的是在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民俗事项被使用、表演或被展现的活的、真实的 场景。民俗事项被使用或被“表演”的背景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鲍曼认为,背景可以分为“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两个部分。
1、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某种文化环境中的意义系统,分为意义系统、价值系统和交流系统三个层次。
(1)意义系统指的是理解某一民俗事项的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人们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理解力使人们能够懂得和明白一条民俗事项的内容及其意义。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使得我们对彼此的符号和意义系统感到陌生。
(2)价值系统指的是某种文化的价值系统,包括家庭、经济、宗教、教育和政治
(3)交流系统指的是民俗事项的“自然分类”以及人们对此的掌握和使用情况。“自然分类”是指民众自己对不同类型的民俗事项的特点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定义。有别于民俗学家对民俗事项类型、特点和性质的定义和认识。
2、社会语境
社会语境指的是某种文化形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交流活动。社会语境可分为社会基础、个人背景和“表演”场合三个层次。
(1)社会基础指的是民俗事项的传承人是否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和某些具有特殊地位和身份的人,民俗事项的表现和表演在整个社会网络系统中有什么地位,人们对待民俗事项的态度等。
(2)个人背景指的是民俗事项和其传承人之间的关系。传承人的个人背景包括其身份、地位、教育程度、经历等直接影响到传承人所拥有的民俗事项的类型。
(1)“表演”场合指的是人们使用或表演某种民俗事项的特定场合。有时可能是一次聚会,有时可能是一个节日、仪式、庙会、谈话等。总之,民俗事项一定是伴随着某个事件而发生的,是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而发生的。因此,每一次“表演”一定会具有一种社会功能。
在具体的田野调查中,情况往往比我们想象的复杂的多,背景的层次和种类也很多和复杂。另外还有直接导致民俗事项出现的极其普通的生活琐事、事件等。如果处理不好背景与内容的关系,我们就会或者忽视了背景、或者削弱了对内容的分析和研究。
三、田野调查的方法(一般了解一般的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准备
1、确定自己研究主题,即自己要研究的“点”。不可盲目地、没有目标地收集所有材料。
2、划定自己研究的范围,即自己要研究的“面”。要注意研究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存在,忽略了对其他表现形式与研究内容关系的材料的收集,得出的结论可能会相当狭隘。
3、携带必要的研究工具。
4、掌握一些必要的调查技巧。
5、掌握调查主题、调查地点和调查人群的背景资料,其中包括相关的风俗、信仰、社会组织形式等。可查阅相关的图书、报刊资料。
(二)提问
1、注意被调查者不可能、也不能具有分门别类的能力和综合连贯表述自己的观点。
2、对不同的调查者要耐心进行解释,要采用适合的方式方法引入调查的话题,引导被调查者的思路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表述或表演。
3、对于调查者提出的问题,讲述者可能不会给予明确的答复,也可能是答所非问。注意不要急于打断讲述者的谈话,要避免提一些笼统的问题。
(三)相关信息的采集
1、注意不同的民俗事项讲述的时间、地点。
2、注意讲述者所讲内容是否是祖传、是否是个人拥有,听众是谁。
3、注意讲述者讲述过程中的行为、表情、动作等。
4、注意听众的参与和态度。
5、注意人们认为讲述的民俗事项的类型,其类型真实与否。
6、注意人们对这些类型的态度。是否相信讲述者所讲的内容。
四、民俗学的研究(了解)
1、田野调查结束后,要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然后,这些材料才能够被我们充分利用。
2、当代民俗学研究倾向于对民俗事项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民俗事项进行研究的同时,结合运用人类相关的学科和领域的知识及理论方法;还要注重把研究对象放在其生存的文化语境中进行横向比较或历史发展的综合研究。
3、除了对民俗材料进行研究,民俗学的学科建设在民俗学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