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教案

时间:2019-05-15 07:00: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童谣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童谣教案》。

第一篇:童谣教案

童谣教案<梳子> 梳子 黄海涛 细雨是天空的梳子,公路是大地的梳子,小鱼是河流的梳子,风儿是小草的梳子,轮船是大海的梳子,妈妈呢,是我家的梳子,把家梳得整整齐齐。教学内容:梳子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童谣,感受童谣的美。并会模仿童谣续编童谣。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毛从齿中走,齿从毛中过,姑娘和媳妇,人人有一个。[打常用物一] 二. 出示童谣。

师:有位小朋友写了一首童谣,就是写梳子的,想听听吗? 三. 学习童谣。1.自己小声读。2.指名读。3.分组比赛读。4.试背。四.续编童谣。

师:我们都来做做小诗人,编一编。

-----------是------------的梳子,梳着------------的头发。

(火车是铁轨的梳子,梳着铁轨的头发;汽车是公路的梳子,梳着公路的头发;飞机是白云的梳子,梳着白云的头发;轮船是大海的梳子,梳着大海的头发;扫把是地板的梳子,梳着地板的头发;笔是纸张的梳子,梳着纸张的头发;雨滴是花朵的梳子,梳着花朵的头发;锅铲是锅的梳子,梳着锅的头发;秒针是时钟的梳子,梳着时钟的头发;毛巾是脸的梳子,梳着脸的头发;牙刷是牙齿的梳子,梳着牙齿的头发;月亮是星星的梳子,梳着星星的头发;小鱼是水的梳子,梳着水的头发;水是衣服的梳子,梳着衣服的头发;小鸟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刀是蔬菜的梳子,梳着蔬菜的头发;牛是草地的梳子,梳着草地的头发;剪刀是布的梳子,梳着布的头发)

第二篇:金色童谣教案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儿歌朗诵的乐趣。教学活动准备:

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

2、能用简单的模仿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诵读儿歌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领学生听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

1、听音乐,师生共同自由表演。

2、教师提问:刚才你表演了什么动物?你喜欢谁?它是一只什么样的小动物?

二、教师请学生看手偶表演,学念儿歌。

1、教师边讲述儿歌情节,边演示图片,帮助孩子理解儿歌。

2、教师利用手偶为学生完整地念一遍儿歌。

3、教师表演,学生跟教师一起念儿歌、学儿歌。

三、引导学生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

1、以提问形式,加深学生对儿歌曲内容的印象。

(1)请小朋友说说看,刚才老师表演的这个节目里有谁?(小老鼠)(2)真棒,那你们有没有看清楚小老鼠它在干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上灯台,偷油吃)请学生一起念几遍。(3)小老鼠,来到这么高的灯台上,偷了油吃后它怎么啦?(下不来)

(4)最后,小老鼠是怎么下来的?(引导孩子说出:滚下来)谁能上来做滚下来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请学生边做动作边学念:叽里咕噜滚下来)

2、教师引导学生在念儿歌的同时自己做动作。教师念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时,两手食指在胸前相对做小老鼠走的动作。教师念到“喵喵喵,猫来了”时学小猫走。

3、启发学生想想“叽哩咕噜滚下来”应该做什么动作?教师提示学生将两手放在胸前从上向下做绕拳动作,同时身体下蹲。

4、自由练习动作,感受其中的乐趣。(1)鼓励学生随音乐自由的做模仿动作。(2)指导学生尝试着两人或三人结伴进行表演。

四、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整朗诵儿歌,感受诵读的乐趣。

1、学生扮老鼠,教师扮猫一起表演。

2、学生扮老鼠或“猫”一起表演。教学延伸:

学生听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第三篇:说唱童谣教案

《说唱童谣》教案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熟练地说唱童谣《捏面人》

2、通过欣赏、学唱等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到河南豫剧的风格,并

热爱河南豫剧风格的地方戏

3、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够熟练地说唱童谣《捏面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生谈话,引出游戏名字《拉大锯》

2、教师讲解游戏要求

3、学生游戏《拉大锯》

4、教师播放《拉大锯》的声音,并且多媒体展示ga

zi

ga

zi

5、学生边念ga zi

ga zi 边玩拉大锯的游戏

6、教师多媒体展示《拉大锯》的儿歌

7、学生随着老师的圆舞板轻声朗读儿歌

8、教师纠正学生的声音

9、分组念《拉大锯》的游戏,一组念儿歌,另一组念ga zi

ga zi,并交换

10、同桌之间配合玩《拉大锯》的游戏

二、歌曲欣赏《捏面人》

1、师生谈话,通过相关视频引出歌曲《捏面人》

2、多媒体播放《捏面人》,请学生思考《捏面人》与《拉大锯》一不一样,分别是怎样表现的?

3、提问《捏面人》什么时候是念,什么时候是唱?如果听到念的地方就拍拍手,唱的地方手叉腰,晃晃脑袋。(多媒体播放音乐)

南炼小学

潘虹

4、用动作来表现歌词中面人的形象

5、把四个人物形象的动作连起来表演

6、配上音乐表演

7、讲解歌词“你说是啥就是啥”

8、讨论歌曲中捏面人的老爷爷是哪儿人,得出这首歌在曲调上有河南的韵味儿

9、学生跟教师钢琴唱“你说是啥就是啥”

10、师示范做动作唱“你说是啥就是啥”

11、学生学做动作

12、完整表演,唱的部分跟老师表演,念的部分把它念出来(加上多媒体音乐)

13、再一次表演

三、创编歌词

1、练习节奏

2、部分同学用圆舞板和碰铃为歌曲伴奏

3、配上音乐,念的部分奏乐,唱的部分乐器不出声

4、创作歌词

四、课堂小结

第四篇:温州童谣教案

温州童谣来历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自编地方课程《童谣·童心·童画》教学感悟

平阳县水头镇二小

胡竞雄

[背景材料]

平阳县水头镇位于雁山敖水之间,居民中有讲温州方言的原住民,也有从南面邻省福建迁入的福建人,福建闽南方言也随之传入,形成两种方言交杂的特殊语言环境。千百年来当地劳动人民在生活劳动中创编了许多童谣,这些童谣代代相传,或反映民俗民风、或寓以教育意义……所诵唱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记得牢、传得广。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以及信息时代的发展,有更多普通话童谣传入人们的生活,方言童谣渐渐被大家遗忘,我有意挖掘方言童谣这一民俗文化,把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收集、整理出来,让大家欣赏、朗诵、表演。《童谣·童心·童画》就是我在“童谣行动”中创编的美术地方课程,本课让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诵唱童谣、品味童谣,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并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表现,它是诗与画的融合,既培养了孩子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造型·表现的才能。童谣童画,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培养和发展儿童综合的艺术素质。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学生研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案例描述]

片段

(一)——课前

两个小男孩在我办公室的门口躲躲藏藏,“翰钊!找老师有事吗?”那个叫翰钊的男孩拉着同学进来了,“胡老师,这是我跟爷爷学的童谣,还有好几个字不会写呢。”他边说边递过一张纸条。“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太好了!翰钊,老师把这支童谣编到课件里,上课时你给同学讲讲童谣的来历,好吗?”我有点兴奋地说。学生能自主地向大人学习过去的童谣,并整理记录下来,这正是我在预备课上发动“童谣行动”以来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片段

(二)——课中

一、念童谣:

1、游戏:

大家一起来玩个游戏——拍手。(师生互动)

“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

2、童谣大比拼:

拍着手,念着童谣,我仿佛又回到童年。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不少童谣,今天我们进行一场念童谣大比拼,看看哪组会的童谣多。(学生分组比赛,大家情绪高涨。)

3、童谣欣赏:

童谣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作的歌谣,它用于儿童游戏、教育等,它的选材非常广泛,包括动植物、劳动、运动、游戏、节日、天气等……胡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童谣大家来念念。

l

童谣选段:(课件)

老鼠嗅到油豆香

油一缸,豆一筐,老鼠嗅着油豆香。

爬上缸,跳进筐,又高兴,又慌张。

脚一滑,身一晃,“扑通”一声跌进缸。

童谣读起来为什么琅琅上口?(押韵)

l

福建话童谣:

师:这支童谣是曾翰钊同学跟他爷爷学的,让他给大家讲讲这童谣来历。(学生鼓掌欢迎)

翰钊自豪的说:我爷爷说在解放时期我们这里有一支浙南游击队,他们打仗很勇敢,这是人民创编的表现浙南游击队打仗的童谣。

老海同志当民兵

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

民兵不怕死,石头当铅子;

铅子密密噜,噜到水头区;

水头没解放,松柏当大炮;

大炮响一响,国民党兵全投降。

(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念。)

师补充:童谣中的„老海同志‟就是老革命郑海哨同志。

l

温州方言童谣:我们班有会说温州话的同学吗?这支童谣谁能念?

吃馄饨

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馄饨皮,配番薯;

馄饨碗,吃罢倒端转。

(学生大笑。)

二、画童谣:

1、揭题:童谣真有趣,老师能用画笔把童谣画出来,你信吗?(课题:童谣·童心·童画)

2、创作教学:

l

讨论:

童谣《小蝴蝶》中描述了什么内容?(师生一边讨论教师一边范画。)

小蝴蝶

小蝴蝶,穿花衣。

飞到西,鸡吃你。

飞到东,猫抓你。

飞到我的手心儿里,说说话,放了你。

l

联想:

①大家来读一读这支童谣:(出示童谣)

红门槛儿,白石台,里头盛个红孩儿。

②展示教师范画:老师用这样的画来表现,你满意吗?

③从童谣里你还联想到些什么?(学生添画)

④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学生范作)

l

构图及表现手法:

童谣《吵醒弟弟要你抱》,这两幅画表现的是同一支童谣,你更喜欢哪幅,为什么?

3、童谣画欣赏:(课件展示,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机点击。)

4、学生创作:

选择一首你喜爱的童谣,念一念再想一想。发挥你的想象力,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表现出来。

5、展示讲评:

l

把作品装裱在衬纸上,并写上童谣,贴在《童谣·童心·童画》展板上。

l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或评论同学的作品。

l

课后把你学到的童谣教给伙伴,也可以和家人一起编童谣。

片段

(三)——课后

我和几个学生将《童谣·童心·童画》展板布置到橱窗里,就吸引了一群同学,他们欣赏着图文并茂的童谣画,不时地小声和旁边的同学交流着,有的情不自禁地大声朗读出来。我发现我儿时玩过的游戏《点指扳扳》重现在校园中“点指扳扳,脚踏南山,南山北斗,点到路口……”

[分析与反思]

人在婴幼时期,自牙牙学语,便开始诵唱童谣,古代论述童谣,将它称作“天地之妙文”。《童谣·童心·童画》是自编地方课程,挖掘童谣这一民俗文化,把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收集、整理出来,让大家欣赏、朗诵、表演,同时让同学们拿起画笔,画画这些美丽的童谣。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是本案例最突出的特点。

一、收集——感受童谣文化

我在预备课上发动了“童谣行动”,课后学生自行组成童谣研究小组,大家分头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手段收集童谣,特别有意义是孩子们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请教,收集了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乡土特色的方言童谣,并用文字整理记录了这些即将流失的民俗文化。如:

l

福建方言童谣:

炊酒饭

嗨罗嗨,嗨罗嗨,王林表嫂炊酒饭,炊软软,吃闲闲,楼上酒缸打了作两半。

l

在解放时期人民创编的表现浙南游击队打仗的童谣(福建方言):

老海同志当民兵

铃铃啷铃,老海同志当民兵;

民兵不怕死,石头当铅子;

铅子密密噜,噜到水头区;

水头没解放,松柏当大炮;

大炮响一响,国民党兵全投降。

l

温州方言童谣:

点指扳扳

点指扳扳,脚踏南山,南山北斗,点到路口。

伲人做官,伲人做贼?

做官勿清,不如烂铁钉。

铁烂如回炉,赃官害人精!

《炊酒饭》是孩子坐在大人膝上,大人边唱边逗耍孩子的童谣,天伦之乐由然而生。温州话童谣《点指扳扳》集游戏与育人为一体,可唯是寓教于乐。《老海同志当民兵》是一支表现浙南游击队打战的童谣,书本中的抗战英雄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是多么遥不可及,通过《老海同志当民兵》学生了解到60多年前革命英雄们就在我们生活的水头、凤卧、山门等地与敌人展开不屈地战斗。老海同志是谁?他们怎样与敌人打战……由这支童谣引发的问题更值得学生课后去研究。这些童谣所用的语言浅明俚俗并结合游戏,尤其贴近儿童快乐的天性,记得牢、传得广。学生通过收集童谣,走进童谣文化,感受童谣文化的魅力。进而使学生热

爱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加以关注与研究,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创作——再现童谣文化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美术是记载和传播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本课目的将童谣的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语言表现,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方位、角度来感知童谣,将童谣进行夸张、联想、拟人化等艺术加工。引导学生理解童谣的含义并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手法表现童谣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引导学生用写实、夸张、联想等方法表现童谣的内容。我还选择用剪纸、版画、线描、色彩等不同手法表现的范作进行欣赏,以开拓学生思路。那琅琅上口的童谣就成为孩子们想象的源泉,既培养了他们对于文学的想象力,又培养了他们自由表现、大胆创造的造型·表现才能。把美术置于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之中,让学生逐渐明白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

三、展览——传播童谣文化

《童谣·童心·童画》专题展览是本课的拓展延伸,通过专题展览使更多学生诵唱童谣,欣赏童谣画,并带动教师、家长参与到童谣行动中来,使童谣文化的传播更深远。不知不觉中学生参与了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极力想上成一堂美术文化课,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远远不能像我所想象的那样,既让学生了解、品味童谣文化,又能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创作表现,想容纳那么多东西实在是不可能,所以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有流于肤浅之嫌,童谣文化的魅力远远没有体现。

第五篇:温州童谣教案

温州童谣

一、互动拍手念童谣:《金苹果银苹果》

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咕噜噜猜——石头、剪子、布。

二、学习温州童谣

温州童谣流传于明清时代,是温州方言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温州儿童独特而以有效的教育界。童谣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它伴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牙牙学语时,通过诵读童谣,不仅能使孩子了解祖国语言的音韵美,而且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提高。由于童谣内容丰富,它既断承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虽然短小精悍,却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温州童谣“十二月令”

1、欣赏

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霉毒;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2、注解

▲正月灯———每逢农历正月,辞旧迎新,春意盎然,家家户户挂灯结彩,喜度春节。尤其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因元宵节又称作灯节),这一天更是灯彩活动最热闹的时间,有花灯、鱼灯、龙灯、跑马灯等多种民间风俗,可谓是“万家灯火不夜天”。

▲二月鸢———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正是孩子们 出外放风筝的大好时光。风筝,也叫纸鸢。

▲三月麦秆作吹箫———每当农历三月时,正是农家大小麦收成时节。孩子们凭着自己的小巧手,将晒在路旁的麦秆蕊折成一段,然后放在嘴里嚼几下,便可以吹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来。声音很像竹箫。(还可以做成麦管娃娃~`)

▲四月四,做做戏———农家最闲是四月。所以在这个月份中,不少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孩子们也最喜欢在此时跟随大人去观戏剧演出。注:做做戏指的是唱戏哈

▲五月五,过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因为五月初五正好又是两个五重起的时间,所以温州人俗称为重五。在民间,过去每逢重五节时,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喝菖蒲酒,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为纪念屈原的划龙舟比赛。(那时好好玩哦~~)

▲六月六,晒霉毒———由于太阳每到农历六月份时,它的光度最强,而且正由上至下直射,一天的日照时间也最长。所以人们都选择这个时间前后,把去年底过冬的棉被或其他生活用品放在太阳下晒,防止发霉。六月六,又称洗垢蹉。意谓在这一天也正是人们洗头、洗浴的最好时光。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故事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过去温州人每当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做巧食吃的习俗。而且把好吃的巧食放在屋脊上。让喜鹊来吃,以此来祝愿牛郎织女的相会。(哈哈,七巧七巧,喜鹊讨巧)▲八月八,月饼馅芝麻———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人们以月亮最圆时作为对亲人团圆的念想。中秋节期间,一些在外的亲人都千方百计回家过节,而家里的人都要早一个星期把象征月亮的芝麻月饼做好,等待亲人团聚。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九月九正是重阳节,是象征着老人年年幸福,长寿安康的节日。过去每当九月初九之日,孩子们有送“登高”敬献舅舅的习俗。登高似是“九层糕”,是用糯米粉制作成的食品。

▲十月末,水冰骨———一年十二个月,往往最冷的气候都在农历的十月至十一月间,在这段时间里降霜期较长,很少见阳光,多为阴天,而且常常有降雪、结冰的现象。所以,孩子们认为这段时间是最冷的时候。

▲十一月,吃汤圆———农历十一月正是冬至节气时间,冬至又称“冬节”,温州人历来有吃汤圆,吃麻糍的习惯。▲十二月,糖糕印状元———旧时每当农历十二月,温州有家家户户都忙着做糖糕过新年的习俗。糖糕就是用红糖配做的年糕。一些人家还专门制作了一个糖糕印,印上刻着当官做状元的字画,以此印在刚做成的糖糕上,然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相互赠送,互讨吉祥。

3、用温州话念童谣

4、学生独立念温州童谣

5、两人一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童谣表现出来,可以是拍手,唱歌,做动作、利用手中的工具做器皿配乐等。

(二)温州童谣“叮叮当”

1、欣赏

叮叮当(啰来),叮叮当(啰来),山脚门外(啰来,啰啰来),孤老堂,松台山上仙人井(啰来),妙果寺里猪头钟(啰来)。

2、诵唱

3、讲解传说

1987年,《叮叮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ACCU)选入亚洲、太平洋地区民歌集,中国入选的只有7首,而温州入选的2首中,《叮叮当》就是其中一首(另外一首是《对鸟》)。大意:马走过一路响着铃铛,(松台山)山脚门外有老人院,走过松台山上仙人井去打上水,回到妙果寺,那有口大钟。

妙果寺对面的一条小巷里有当时的“孤老堂”,专门收留孤儿、老人及乞丐的一个地方。孤老堂,原名“养济院”,又名“三堂殿”,其遗址就坐落于鹿城区妙果寺商场内,肇建于明洪武八年。乾隆《温州府志》记载:“居养济院孤贫共有十九名„„申报首四季请捐额前项银共五百七十二两一钱元分”等。据传,明代末年,温州遭受水灾,许多“空巢老人”流浪街头,以乞讨活命。一胡姓员外不忍目睹,发起兴建“孤老堂”。另传,清朝初年,温州来了一位新县令。上任不久,京城便有旨来,要统计全国各县土特产品种。由于初来乍到,对温州五县(永、乐、瑞、平、泰)了解甚少,而且汇报时间急促,故一时措手不及。这时,有一位随从献上一计:如果县太爷能亲自到孤老堂一趟,必有收获。果然,这些孤老们年岁高,阅历深,对土特产了如指掌,解了县令燃眉之急。这位县令深有感触,便亲自为孤老堂撰就一副楹联:“教谁知晓好汉地 独我鹿城孤老爹”,以表心意。从此,“孤老堂里挑好汉”便成人们街头巷尾的俚语,并流传至今。

歌中的“仙人井”坐落在松台山巅,传说唐代时宿觉大师曾在松台山修道,并一直饮用此井之水。宿觉大师坐化后,人们将此井定名为“仙人井”。如今,“仙人井”已日渐干涸,绝大多数古井也同“仙人井”一样,已经进入生命的暮年,在日渐污染和涸竭中苟延残喘。

相传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在继忠大师主持妙果寺时,有一客僧来寺挂单修身,他的相貌看似愚钝,但一说话就知道是个高深的人。一天这个和尚去市集化缘,化得了一些钱,他将所有的钱都用来买猪头,回到寺庙的时候已经是醉醺醺的了,继忠大师观看见了就当作什么事也没有,任其息迹去留。一天他背着锄头到寺庙旁的小山上挖了一口土井,并将所剩的猪头骨都藏井内,并在上面压一大石,并且用土泥密封住,然后对别人说:“我多年来就为了铸造这一口钟,从今天起七七四十九天后这口钟讲铸成”。此后这个和尚就不见了踪迹。一个多月以后,寺庙里的和尚挖土果然看到了一口钟,非常的炽热,高约三尺,非铜非铁,酷似青石,音响铿明,顶上有两个二猪头拼作的钟钮(钟挂着的地方),形态很奇怪。所以人们都叫它“猪头钟”。传说因其钟未到49日,火未退完,敲击时城内外常有火灾出现。民国八年(1919),国威不振,本地有个姓任的人请来上海技师将钟钮截断,窃去国外。自此,神钟就不复悬挂,于是建“古钟亭”藏之。因该钟的钟钮活像两个猪头,故人称“猪头钟”。也有人说该钟原名“济陀钟”。我们对这传说无须认真去寻根究底,“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长留在人们的想像中岂不更好。1987年重建钟亭,亭联:“稽于史实,松台山上仙人井;留得民谣,妙果寺中猪头钟。” 亭内的无纽“济陀钟”,为宋时物,高1.3米,直径为0.8米。

4、对唱练习,做动作

三、欣赏温州童谣

童谣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创作的歌谣,它用于儿童游戏、教育等,它的选材非常广泛,包括动植物、劳动、运动、游戏、节日、天气等„„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童谣大家来念念。(一)姆姆,你姓尼?

姆姆,你姓尼?我姓金。阿尼金?黄金。阿尼黄?草头黄。阿尼草?青草,阿尼青?万年青,阿尼万?糯米饭。阿尼糯?果老糯。阿尼果?山果。阿尼山,高山。阿尼高,年糕。阿尼年?1943年。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把日本打多一大堂,你看日本急勿急。手榴弹,往天上甩,甩起半天高。掉落一把刀,刀里生个额,把日本鬼子捕出杀。

(两人拍手问答对唱)

(二)吃馄饨

妹妹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馄饨汤,喝眼光;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三)姆姆,你真早

姆姆你真早,半夜割晚稻;晚稻未开花,我要吃黄瓜;黄瓜味太淡,我要吃橄榄;橄榄太清味,我要吃甘蔗;甘蔗都是峥,我要吃金杏;金杏满肚子,我要吃糯柿;糯柿都是核,我要吃大蒜;大蒜味太辣,我要吃江蟹,江蟹十只脚,我要吃喜鹊;喜鹊尾巴长,看见亲娘叫啊爷。

(讲解押韵)

(四)送松糕

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松糕厚,送娘舅,松糕薄,冇棱角,松糕实,迎大佛,松糕松,送舅公,松糕烫,务好藏,松糕冷,务好打,松糕烂,送阿大,松糕燥,拜镬灶,松糕粉,送阿婶,松糕末,务好端,阿叔越吃越口渴

(五)正月初一头

正月初一头,捉张单个头,走拉县前头买只酱菜头,煮起一锅一罇头。阿一夹一夹。阿二想汤喝,阿三拔双箸,阿四流眼泪,阿五给阿妈讲,阿六头打肿,阿七端起抿,阿八挟箸添,阿九走拉到,阿十看看罐头非能燥。

(六)点指扳扳

点指扳扳脚踏南山,南山北斗,点到路口。伲人做官,伲人做贼,做官勿清,勿如烂铁钉。铁钉好回炉,脏官害人精,害人精,就是你。

(七)学习解放军

解放军思想通,走前线,打冲锋。思想通,学雷锋;勿怕痛,学习邱少云;勿怕脏,学习黄继光;勿怕吓,学习刘文学;勿怕黑,学习张思德;勿怕难,学习刘胡兰;勿怕死,学习董存瑞。(改编:红领巾,思想好,年纪小,学习棒。勿怕脏,学习章建建; 勿怕痛,学习王立冬;勿怕苦,学习孙明明;勿怕累,学习毛信军;勿怕难,学习解放军。)

四、讲讲你喜欢的童谣。说说你的理由

下载童谣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童谣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童谣教案

    1.我爱祖国好妈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童谣,激发对祖国的情感。2.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

    童谣教案7

    第六节课童谣教案 王红晶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童谣,,让学生掌握朗诵童谣的基本技能,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增长知识。 活动准备 将四首童谣制作课件,不认识的字注上拼音,老师先领读,熟悉......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 一、教学内容: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第八页,第三课《童谣童画》 二、教材分析: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 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

    《童谣童画》教案

    寄情话中画 --五年级《童谣童画》教案 一、设计思路: 现代的儿童对于那些传统童谣已经开始变得陌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网络、游戏等。所以,本节课我将童谣与童画相融合,让同学们......

    好习惯童谣诵读教案

    好习惯童谣诵读《爱学习拍手歌》校本活动课 实验小学张瑜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意识到好习惯对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觉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童谣队会教案

    主题中队会设计 绿色童谣 伴我成长 东苑小学 车恒芳 活动目的: 1、通过绿色童谣的吟唱,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激发学生对生活和......

    《健康童谣唱起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健康童谣唱起来 中卫市第二小学 常玉琴 设计意图: 通过赏析校园流行童谣、自编健康童谣、传唱优秀童谣等活动,让富有童真童趣、健康向上的童谣走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