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 科常 认识橘子
《认识橘子》
小一班
张梦蕾
活动名称:认识橘子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自己剥橘子,感受吃橘子的快乐。
活动重点: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和味道。活动难点:尝试自己剥橘子。活动准备:
1、实物橘子若干(其中橘子的颜色分别为:绿色、黄色、黄绿色)、神秘箱、毛巾若干、垃圾筐(每桌一个)等、幼儿前期经验(吃橘子、剥橘子)
2、活动前组织幼儿洗干净双手。活动过程:
一、神秘的纸箱,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神秘箱
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东西,就藏在这个神秘的纸箱里。
2、让幼儿摸一摸、初步感知橘子。
提问:你摸到的这个东西是什么形状的?你摸上去的感觉是什么呢? 追问:猜猜看可能会是什么好吃的呢?闻一闻,能从味道猜出来吗? 小结:哦,原来是圆圆的、好吃的橘子啊!
二、运用多种感官认识橘子
1、看一看橘子(每人一只橘子)
提问: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橘子,看看你手里的橘子是什么样子的呢?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呀?
小结:橘子长得圆圆的、扁扁的,有的橘子是黄色的、有的橘子是绿色的、还有的橘子有点黄有点绿。
2、比一比橘子
提问:和边上朋友的橘子宝宝比一比,这些橘子宝宝都一样大吗?(引导幼儿互相比较橘子的大小)
小结:原来橘子有的大,有的小,大小也会不一样。
3、摸一摸橘子
提问:请你们再摸一摸橘子,说说橘子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小结:有的橘子摸起来是软软的,有的橘子摸起来有点硬。
4、闻一闻橘子
提问: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呢?我们先用鼻子闻一闻橘子的味道。小结:橘子闻起来香香的,真好闻!
三、尝试剥橘子,初步了解橘子的内部特征。
1、提问:你们以前剥过橘子吗?想一想,剥掉橘子皮后里面是什么样的呢?(幼儿生活经验回忆)(1)教师示范剥橘子
儿歌:吃橘子,要剥皮,两只小手齐努力,橘子下面有小坑,一个手指转一圈,脱掉她的黄外衣。
小结:橘子下面有一个小坑,我们只要用一根手指在小坑里转一圈,就能轻松的剥掉橘子皮啦,接下来请你们自己试着剥一剥橘子皮吧!
(2)幼儿剥橘子,教师巡回指导和帮助重点:观察幼儿剥橘子的方法;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将剥下的橘子皮扔进桌上的垃圾筐。
3、提问:看看,剥开橘子皮后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追问:一瓣瓣的橘子像什么?
小结:一瓣瓣的橘子还像弯弯的月亮、像长长的小船…
四、品尝橘子,感受橘子酸甜的味道
1、过渡:橘子真有意思,一只橘子里面有许多瓣,你们以前吃过的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呢?(幼儿回忆生活经验)我们一起来尝尝它的味道吧!
2、幼儿品尝橘子,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提问:你的橘子好吃吗,它是什么味道的? 小结:橘子酸酸的,甜甜的,真好吃!
3、总结:橘子长得扁扁的、圆圆的;有的橘子是黄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带点黄、带点绿。橘子摸起来软软的,闻起来香香的,剥开橘子皮里面是一瓣一瓣的,有的橘子还有核,吃起来味道是又酸又甜。
五、延伸活动:剥下的橘子皮可以放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进行橘皮贴画。
第二篇:小班科常教案
小班:有趣的鞋宝宝
活动目标:喜欢尝试穿不同大小的鞋,满足模仿成人的愿望,愿意说说各种鞋子的名称,并跟着老师模仿穿不同鞋所发出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爸爸、妈妈、小朋友的鞋若干双、鞋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礼物,引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份好大的礼物,你们猜猜这只大大的红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打开装有爸爸大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然后请幼儿把爸爸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开装有宝宝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有什么?请幼儿把宝宝的鞋子放在鞋架上。★打开装有妈妈鞋子的盒子,请幼儿猜猜盒子里是什么?请幼儿把妈妈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2、请幼儿说说鞋架上有那些鞋子?(旅游鞋、皮鞋、凉鞋等)
3、最高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爸爸的头像)你怎么知道是爸爸穿的鞋呢?除了爸爸穿大鞋子还有谁也穿鞋子的呀?
小结:原来爸爸、叔叔、爷爷、外公~~的脚最大,所以要穿大鞋子。
4、最低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宝宝的头像)你怎么知道这是宝宝穿的鞋呢? 小结:宝宝的脚最小,所以要穿宝宝自己的鞋。
5、中间一层是谁的鞋子?(贴上妈妈的头像)你怎么知道妈妈喜欢穿高跟鞋呀?还有谁也喜欢穿高跟鞋呢?穿上高跟鞋漂亮吗?
小结:原来高跟鞋很漂亮,妈妈、阿姨、老师~~~都爱漂亮,她们要穿高跟鞋。
二、尝试穿鞋,体验穿不同些的感觉
1、你们平时在家里穿过大人的鞋子伐?今天你们想不想试一试穿大人的鞋伐?想先穿谁的鞋呢?
2、我们先穿最高一层的鞋子,是谁的鞋呀?穿上爸爸的大鞋子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爸爸走路。穿上爸爸的鞋,走路就像坐上大轮船,突突突突。(上班、下班、走楼梯等)
3、刚才你们穿大鞋子走路,怎么样了?
小结:穿上大鞋子走路很慢,而且呀容易摔跤。
4、现在我们再来试试穿上妈妈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又会怎么样呢?穿上高跟鞋试一试(提出穿鞋的要求)学学妈妈走路的样子。(上班、下班、走楼梯等)穿上妈妈的鞋就像踩高跷,哒哒哒哒。
5、刚才你们穿高跟鞋走路时,是怎么样的呀?
小结: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路的时侯有点不稳,因为鞋跟太高了,不适合我们宝宝穿对吗?
6、现在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试一试走路有什么不一样?(提出穿自己鞋子时的要求)老师用儿歌提醒幼儿穿鞋的方法:小鞋子,像小船,小脚丫,是船长,小脚伸进船舱里,用力拉起鞋后跟。
7、请宝宝穿上自己的鞋,我们一起来走走,跳跳、跑跑。(放歌曲:小乌龟)
8、宝宝穿上自己的鞋子,有什么不一样呀?
小结:宝宝穿上自己的鞋,不大不小真合适,运动起来最安全对吗。我们一起到外面去运动!
第三篇:中班科常优秀教案:沉浮
【活动名称】沉浮 【设计思路】
一、“沉浮”素材的分析
我认为3-6岁阶段,适合的“沉浮”内容有:知道有的物体会沉下去、有的 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刚开始浮在水面上,慢慢会沉下去;浮起来的物体受外力影响可以沉下去,沉下去的物体也可以借助辅助材料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通过改变自身形状也会改变沉浮状态。
二、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
幼儿在中班阶段玩过沉浮游戏,感知了沉浮现象,已经积累了电池、乒乓球、夹子、奥特曼玩具等材料的沉浮经验,知道有的材料会沉下去、有的则浮在水面上。但对“沉浮”的探索不多。
三、本次活动关注重点
借助孩子对沉浮的粗浅经验,将“有的物体刚开始浮在水面上,慢慢会沉下 去;沉下去的物体也可以借助辅助材料浮在水面上”2个认知点围绕“变”串联起来。对幼儿已有沉浮经验提出挑战。
四、其他
以本教研组研讨的猜想验证模式为活动基本模式,继续探索多元记录策略在 学习中的作用。【内容与要求】
1、在玩玩沉浮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物体沉浮的状态可以发生改变,继续养成通过实验寻找答案的科学态度。
2、进一步积累用符号、涂色等不同方式进行记录的经验。【活动重点】
体验物体沉浮的状态可以发生改变,继续养成通过实验寻找答案的科学态度。【活动难点】
用符号、涂色等不同方式进行记录。【材料与环境创设】
1、教师用
互动式电视、2张记录表
2、幼儿用
1张记录表和2色蜡笔
操作材料:泡沫板、kt板、螺帽、回形针、塑料袋、棉花、毛巾、磁铁、塑料盘、木块、水盆 【活动流程】沉或浮—沉变浮—延伸挑战 【活动过程】
一、沉或浮
1、认识材料
2、重点提问:猜猜它们在水中是沉在水下还是浮在水面上?(选择磁铁、泡沫板2种材料讨论)为什么?
引导幼儿在互动式电视上进行记录,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记录
教师设疑:刚才你们说磁铁重所以沉在水中,泡沫轻所以它浮在水面上。我明白了,原来重的东西会沉在水中,轻的东西会浮在水面上。那么毛巾、棉花都很轻,所以它们会浮在水面上。同意吗?
3、幼儿游戏
要求:先猜想,在白色格子里记录下猜想的结果,然后再动手试一试(提示:把材料轻轻地放在水面上,找空地方放,不要碰到)所有材料都放进水里后,看看你猜对了吗,如果猜错了就把看到的正确结果记录在旁边粉色的格子里。
4、交流结果
讨论:棉花、毛巾刚放进水里是浮在水面上的,后来就沉下去了。为什么? 小结:原来有的材料会吸水,本来很轻的棉花和毛巾吸水就变重了,所以就从浮在水面上变成沉在水里。
二、沉变浮
1、重点提问:沉下去的这些材料有没有办法让它们也浮在水面上?比如磁铁。(辅助提问:能不能用其他的材料帮帮忙?)
幼儿猜测用什么材料帮忙,并在互动式电脑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2、幼儿游戏
要求:先试试自己想的办法,再试试别人想的办法。
3、交流:哪些材料能帮助磁铁浮起来?
小结:kt板、泡沫板、塑料盘、塑料袋、木块就像生活中看到的船,它们能帮助磁铁浮在水面上。沉下去的材料在其他材料的帮助下也能浮在水面上。
三、延伸挑战
教师:塑料袋可以变成一艘不一样的船帮助沉下去的材料浮起来,试试怎么变。
第四篇:中班科常:参观超市
中班科常:参观超市
中班科常:参观超市
目标:
1.在看看、听听、讲讲、问问的活动中观察超市,学习购买食物的基本程序以及招待客人的礼貌行为,体验购物的乐趣及礼貌待人的良好行为。
2.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交流自己的经验,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准备:邀请家长志愿者协同老师开展参观活动,活动前对幼儿做好外出安全教育。
过程:
一、参观前谈话。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语表达。
师:@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去乐购超市参观,大家高兴吗?平时爸爸妈妈带我们去过超市吗?
@你们到超市去是怎么买东西的?超市里有些什么人?他们是干什么的?
@今天我们自己到超市去学爸爸妈妈买东西好吗?
@教育孩子走在路上要拉好同伴的小手,跟着老师或一同前去的家长志愿者,不随便离开集体。
二、参观时的谈话。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语表达。
1.你们看见超市的招牌了吗?超市里有谁?他们叫什么?他们在干什么?(可以请超市的工作人员说说他们的工作)
2.超市里有些什么商品?怎么摆放的?
3.你喜欢吃什么?
4.带领孩子排队付钱,观察收银员阿姨的工作。
5.与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再见,离开超市。
三、参观后的谈话。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语表达。
师:@今天我们买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你是怎么买东西的?
小结——今天我们自己到超市买回来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真高兴。明天我们来玩玩小超市的游戏,我们在自己的小超市里买东西,来学学超市的叔叔阿姨,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好吗?
四、延伸。在幼儿玩小超市的游戏时,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
扮演顾客购买商品,指导幼儿扮演角色,培养幼儿的游戏能力。
第五篇:常识教案--大班科常教学活动 电闪雷鸣
常识教案-大班科常教学活动 电闪雷鸣
目标
1.让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不必恐惧和害怕。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准备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
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建议
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界其他现象的图片,如雾、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自由观察。